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精选12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1
摘要: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的构建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愉快的气息, 让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活学精讲, 借助多方面的力量, 巧妙地把数学知识和能力训练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带着探索去学习, 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的关键点, 提出了“助学助教, 活讲活用”的教学策略, 为数学魅力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策略
一、小学数学魅力课堂关键点
1.“活”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 教师在概念教学时, 切忌直截了当地就定义讲定义, 应更多地从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思维情景, 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概括, 由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 从这个教学目标与理论要求之中可以概括成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要“活讲”, 也就是不能完全依照“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来完成教学, 要实现数学教学内容的全面规划, 根据所学问题的特点, 利用概括、类比、探究、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教学,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2]. 同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训练目标, 巧妙地利用课堂随机出现的情景变化, 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自主学习,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总之, “活”的关键就是要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鲜感, 深入挖掘教材, 运用多种方式组织不同类型的数学课, 让学生主动学习, 让学生“动”起来, 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深化数学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2.“精”讲
小学数学魅力课堂要保证教师的讲授内容“短而精”, 这也是“精讲”的关键处所在.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 小学生年龄小, 抽象思维能力弱,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 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 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 激发思维去思考[3]. 在这个适当传授操作方法的环节, 其实就是“精讲”的环节. 实现精讲就要抓住时间,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点拨恰到好处, 能够让我在重重迷雾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同时又不是一下子就告诉学生答案. 除了时间掌握的关键之外, 教师还要重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生只有有了充足的时间, 才可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从而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果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 不但耗尽了学生的精力, 学生也没有时间去探究、思考. 因此, 在生本教育的理念下,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 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 要处处围绕重点, 处处体现重点. 内容教学要详略得当, 引导分析, 学懂重点, 重点内容重点讲, 并应该注重选择练习, 紧扣重点.
二、魅力课堂中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 助学助教
( 1) 外延的助学助教
外延的助学助教就是要借助外部力量, 拓展小学数学教学空间, 提升教师能力, 让更多新颖的教学模式走入普通课堂,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多样化, 教师也可以从中提升知识储备, 提升教学能力, 选择出最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具体的做法包括: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和校本培训活动把优秀教师和名校名师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整体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心得, 把国内发达地区先进的教学课程及教育优势, 以方便快捷的形式, 传输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 然后通过学习、模仿, 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思路、数学策略、数学模型, 又运用数学去解决教学中新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智慧, 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 2) 内化的助学助教
将数学助学助教中得到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就是内化的助学助教.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考虑到自己所教班级的特点, 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学会自我探索. 例如, 导学案预习模式的引入, 就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中, 教师也需要不断的摸索, 找出更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北师大版“圆的周长”时, 设计如下的导学案.
第一步: 温故知新
1. 口算. 314×2 314×3 314×4 314×5
2. 什么是圆的周长.
3. 用圆规画出大小两个圆, 看看哪个圆的周长更长, 再想想圆周长的长短与圆的什么因素有关系?
第二步: 自主活动
有什么办法测量圆镜的周长? 用硬纸板剪一个圆试一试.
方法1:
方法2:
我的发现:
第三步, 自学自学圆周率, 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四步: 巩固练习
求圆的周长. ( 1) 直径2厘米 ( 2) 半径4厘米.
学生预习后, 教师要检查预习结果. 师: 请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学生请举手, 这时, 全班大多都举手了. 师: 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 表扬学生的预习情况. 这时, 教师请学生动手设计几个方案, 来验证结论.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 学生从预习到再学习、再提升、再总结, 最终会得到智慧增长, 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2. 活讲活用
( 1) 活用教材
在活用教材、大胆取舍, 构思合作流程中, 教师要针对教材预设的一些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 分析教材意图、思路. 例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九单元“统计”的教材设计是很合理的, 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 例如, 找一找, 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调查你们班10名学生的上学情况. ( 1) 乘车上学, 还是步行上学? ( 2) 结伴走还是单独走? 等. 但是通过实际教学操作后发现, 学生很喜欢调查, 对于调查、记录表达的基本方式学生掌握起来也很方便, 但是更多的学生喜欢调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这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调查内容, 包括: 你昨天晚上看动画片了吗? 你有几张游戏卡等.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更为喜欢, 也更容易得出调查结论. 很多学生都兴奋地说: 咱们班级里有20个人都和我看同一部动画片呢. 我找到了5个学生他们卡片最多等. 总之, 活用教材, 也就是说不是直接照本宣科把教材转化为教案, 而是在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大胆取舍、整合转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精读活用, 设计合作流程.
( 2) 自主探索
自主探索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 如果教师预设过多, 给学生留下的空间就会减少, 使教学过程缺少张力和开放性. 教师应该注重设计教学板块, 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沉思默想、深入探索留足时间,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启发. 例如, 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的过程中,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鸡兔同笼, 有20个头, 54条脚, 鸡、兔各多少? 能求出几只兔子, 几只鸡吗? 教师可以请学生想一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如, 教学“大数的认识”时, 教师让学生数出来的10000粒大米, 讨论是怎样得到10000粒大米的. 这些设计都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魅力课堂的构建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愉快的气息, 让学生自主探索, 通过活学精讲, 借助多方面的力量, 巧妙地把数学知识和能力训练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带着探索去学习, 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杨豫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 .
[2]何秀娟.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的“问题”设计[J].新课程:教师, 2010 (11) .
[3]张青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教研, 2010 (7) .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2
绥德县第二小学 崔欢
【内容提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而邱学华老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正切合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理念,其精髓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它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它讲求“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尝试教学法 数学教学 运用 闲暇之余,在一份数学教学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邱学华先生阐述“尝试教学法”的文章,细细读来,顿觉眼前一亮。尝试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它提倡“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以“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为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细思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在“尝试教学法”的引导下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吗?从此,我明确了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尝试教学法”。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尝试教学法”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运用尝试教学法的妙处
1、在尝试教学中实现角色的转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听”会的,而是“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根据“尝试教学法”的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的理念,我本着“凡能由学生解的题目,教师不作解答;凡由学生能表述的,教师不包办代替”的原则,每节新授课,我都先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再设计好尝试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精讲点拨,然后再进行二次尝试,最后进行课堂检测。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我先复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看看谁能最快掌握具体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兴致盎然地纷纷投入学习中。自学课本例题后,再让学生完成黑板上的尝试题,结果,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这时我对学生易错的地方进行了强调,在第二次尝试时,每一名学生都很好地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一知识,这样的课堂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更足了。
2、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尝试教学法先让学生大胆地去尝试练习,长此以往,就能逐步形成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一改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束缚。在学生先尝试解决问题时,教师只起辅助、引导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针对
教材重点,我出示了三个思考题:(1)题中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2)它们的关系是不是正比例关系?(3)怎样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很快引向学习的重点。当学生将尝试题顺利解答出来之后,我立即报以微笑,并表扬了他。那个学生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接着我再让他到黑板上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由于他讲解清楚,思路清晰,讲完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从中获得了多大的前进动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正比例应用题的理解。
3、在尝试操作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在教学中,利用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或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提高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在尝试操作中学习,即先要求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各一个,一盆清水,并在清水里滴点红墨水。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1)把圆柱体的底面和圆锥体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2)把圆柱体和圆锥体平放在桌面上,量一量它们的高是否相等。(3)在空圆锥体里装满水,然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里,倒三次正好装满。反过来把圆柱体里的水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倒三次也正好倒完。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三分之一。
4、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尝试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意
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课堂上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5、在尝试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尝试教学法”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番,在这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有的放矢,花时少,效果好。运用尝试法后,教师讲解时间减少,学生练习时间增多,学生作业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教师可以在学生做作业时在课堂内巡回辅导,并重点辅导学困生。学困生在课堂里做作业,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能安心思考,认真作业,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真正使学生能练有所获,练有所乐!
二、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注意方面
1、运用“尝试教学法”,设计尝试题的基本要求。
一是尝试题与例题要有关联性,二是尝试题与例题要有相似性,三是尝试题要凸显基础性,四是尝试题要体现层次性。
2、对于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一般不适合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一般来说,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作为后继教材内容,应用尝试教学效果较好。例如,有了百以内加减法知识基础,再学万以内多位加减法;有了简单应用题的知识基础再学复合应用题;有了通分的
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取得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3、应用尝试教学操作模式,学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要注意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等。一般来说,从三年级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自学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开始可能不太顺利,教师要加强引导。如果坚持长期应用,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魅力 篇3
多元化的评价艺术
多元化评价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尽量平衡学生回答问题的几率 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也便于及时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对于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可以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先回答,给思维较慢的学生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对于难度小的问题,可以多提问平时回答问题少的学生,让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能有充分的自信,加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能够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位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老师及时评说:“这个问题回答得很全面。看来你虽然平时回答问题不多,但是思维非常好,知识掌握地也好!”就因为老师中肯的评价,这位学生越来越喜欢学习数学了,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
定时评价和随机评价相结合 课堂回答問题之后的评价是随机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定时评价。比如,把每周五作为“本周作业我最佳”的评定时间,每周三设定“口算本领我最强”评定,对于表现好的学生记一颗星,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下周的学习中多努力,以求下次评定得到奖励。
学生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采用小组互评形式评定每周的“课堂回答问题小明星”“口算小明星”“作业书写小明星”。全班同学分5组,每周由一组同学做评定,其他同学监督。由于每一位同学都会做评定,所以,大家的评价都很客观、公正。在对其他同学进行评定的时候,也是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过程。因此,自开设学生互评以来,广受同学们的欢迎,大家平时的学习劲头更足,对于自己出现的问题也都积极更正。
鼓励性的语言魅力
教师在给学生评价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客观、全面,在此基础上,尽量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更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是比较难于掌握的知识,教师在黑板上出一组题,然后问大家:“谁有勇气5分钟内完成这些题?”此时,教师可以从举手的同学中选两名同学上台做题,让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当大部分同学都在5分钟内正确完成时,老师可以说:“你们真的都很厉害。这可并不简单!”这时,那些没有完成或计算错误的同学就会想:“我虽然没有完成,但并不是我太差,我只是还不够熟练,课下再练习两遍就没问题了。”鼓励性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更喜欢和老师交流,也使老师更易于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教学。
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表扬学生,是优秀教师的技巧。表扬学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面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表扬一定要中肯,合理。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细心、用心:发现学生的一点进步,就要及时给出评价,鼓励他继续进步;发现学生出了问题,就要中肯地给出警示,疏导学生低落的情绪,积极帮助学生排除障碍,鼓励他迎头赶上。
幽默化的批评用语
小学生的自制力还相对较弱,犯错误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一味地表扬、鼓励,很可能会使学生觉得自己犯的错误太少了,不值一提,以后也无需注意改正。因此,教师的评价要中肯,就一定不能包庇学生的弱点和错误,而是要恰当地指出来。幽默化的批评,能够使受到批评的学生不产生反感与对抗心理,还能起到警示的作用,鼓励学生改正错误,认真学习。
比如,课堂纪律不够好时,老师可以说:“今天大家的语言表达能力真好。能不能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表达的?”若发现有学生写作业总是容易粗心写错得数,老师可以说:“今天我发现了一个马大哈,他竟然将7写成了70,难道我们班还有70岁的老朋友在上学吗?那他知道的东西应该比老师懂得还要多吧?”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也不会使师生关系受到影响和破坏,学生能够真心地听取老师的意见,改正自己的缺点,真是两全其美。有人说,教师就像一个演员,但很多时候不是要努力卖弄自己的知识,而是要恰当“装傻”,让学生感觉“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会有不知道的”,在教学中共同进步,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会更大。
结束语
教师中肯、准确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参照。评价的语言科学、生动、幽默、亲切,就会充满情意,学生也会乐意接受,评价的警示作用和激励作用就能在学生身上积极体现出来。多元评价展现了其入耳、入脑、入心的同时,也能帮助师生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4
一、情境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可见, 借用有关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 可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存在, 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探究.
例如, 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 我采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带领学生到水果店里买水果的情境:小明的妈妈今天过生日, 小明想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橙子, 为妈妈做橙汁, 恰好水果店正在做打折促销, 广告牌上写着:三元钱可以买3个橙子, 小明身上有9元钱, 请问:他可以买多少个橙子呢?有的学生采用归一法, 先计算出一元钱可以买几个橙子, 再计算出小明可以买多少个橙子, 还有的学生采用倍比法, 先求出9元钱里有几个3元钱, 然后计算出小明可以买的橙子的个数.最后, 我又让学生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自己编出一道道应用题, 给其他学生当练习做.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课堂气氛很是活跃, 有的说父亲节快到了, 想送给父亲一个礼物, 自己两天能存1元钱, 而买那个礼物还差22元钱, 那么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存够钱买礼物呢.同学们越编越精彩, 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生活悄悄带进了数学课堂, 虽然情境是虚构出来的, 但是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去呈现枯燥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这无疑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教学实效.
二、情境问题化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小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 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 教师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 产生认知冲突,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例如, 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 我首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并让学生想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生活中的光盘、盘子、月饼等都被学生们一一列举了出来, 然后, 我提问:生活中圆形的东西太多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 用什么方法可以来测量出这些圆的周长呢?同学们私下纷纷讨论着, 我随机抽了几名学生, 用事先准备好的光盘、碗盘和玩具球让他们进行测量.学生用软尺测量出了光盘、碗盘的周长, 把玩具球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量出了周长.我接着说: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都测出了圆的周长, 但是比较费力, 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呢?带着这个疑问, 我又拿着在其中一头已经系上一小段粉笔的一根细绳, 用力甩动一周, 问学生:刚才粉笔所画过的痕迹也是圆, 这样摸不着的虚拟圆如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学生们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意识到之前采用的测圆周长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 我因势导入圆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把学生引入迫切想要探个究竟的情绪中, 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情境操作化
俗话说:“眼见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为辅, 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多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去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 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四年级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得出结论, 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一比哪组验证的方法多有的小组每个人画了一个不同的三角形, 再用量角器量出各个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再加一加, 并列出了一张表格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有的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 正好拼成了一个平角, 进而也说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小组将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 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从正方形的四个直角的和是360°, 推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 是180°;还有的小组将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从长方形的内角和为360°推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 为180°通过创设操作情境,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自主探索, 牢牢记住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使学生感受到了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 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许多, 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出更丰富多彩、更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宏.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 (8) :23.
数学课堂魅力源于教师语言之美 篇5
【摘要】: 教师应熟练驾驭自己的教学语言,优化和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富有亲和力,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受到熏陶、激励和鼓舞;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在课堂上尽情挥洒,点石成金,教得轻松而自信,学生在课堂上引耳倾听,学习、顿悟、提高,最终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简约 科学 激励 评价 批评 逻辑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其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它的进行与思维更是密不可分。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组织他们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会,是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一、教师语言的简约之美。
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当学生有积极主动地学习行为和发言欲望时,你甚至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一个好老师,不应该是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口若悬河,锋芒毕露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个懂得适当地“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智者,应该学会等待。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因为这样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教师语言的科学之美。
教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平年2月只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这句话如果说成“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就不科学了。还有诸如“26这个数字”这样的话也不科学,因为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0——9这10个数字,26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数字。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犯科学性的错误。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有教师这样引入,先了解学生的生肖,当有学生说到属虎时,教师很高兴地说自己也属虎,让学生猜一猜自己的年龄,学生基于其生活经验与学习基础快速地猜出了教师的年龄比自己大12岁,这从教师的外貌很快地就能猜出。而这时教师问学生“继续猜,老师还可能是几岁?”,这里教师的意图是想让学生说出属虎的年龄都有可能是几,从而引出规律。但却忽略了现实情节存在的合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比如质数、合数、互质数等这些概念是小学五年级最难了解的一个方面,如不去帮学生理清楚,学生就会模糊不清,甚至还会和偶数、奇数等混淆起来。而到了六年级,随着知 1
识的增多,学生就会越来越搞不清,这就要求教师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向学生讲授,进行区别。又比如:“2个3是多少?”与“2个3相乘是多少?”是不相同的两道题目;“增加到原来的3倍”与“增加了原来的3倍”意思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问题表述语言的精确与否,往往左右学生的思考思路,影响学生的解题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数学问题的表述,克服随意性,使数学命题更科学、正确。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真谛。
三、教师语言的激励之美。
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老师的肯定,能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因此,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例如,对答案完整的学生可赞美他“你真棒”“你真厉害!”“你说得太好了,老师和你想得完全一样”、“真了不起,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声音能再大一点就更棒了”、“不要怕,大胆地说,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分享分享”、“说得精彩极了!今天我要把最高荣誉奖送给你们,因为你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双手去实践,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等。而对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点不一样,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某某同学已经积极动脑告诉了我一个答案,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引导全体学生把问题深入讨论下去。“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如果你再认真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会成功的。”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
四、教师语言的评价之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是沟通师生智慧、情感、兴趣、态度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的评价性语言,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有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评价是否得当,到位而有效,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因此,要让积极的评价语言适时适度地出现在数学课上。比如有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当学生说出心形与圆形的区别时,他马上进行肯定“多有洞察力!它看起来是那么光滑、那么饱满。”当学生说出隋圆与圆的区别时,又是这样评价“多朴素的想象啊!”当学生把圆规拟人化时,评道“多形象的说法啊!”当学生在交流画圆经验时出现说“在绳子的一端系上一块橡皮,抓住绳子的另一端一甩,也同样出现了一个圆”时。评价说 “尽管这一方法没有能在白纸上最终‘画’出一个圆,但他们的创造仍然是十分美妙,不是吗?”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源于学生内心的一种欣赏与激励,一种接纳与认可,是一种真情流淌。
五、教师语言的批评之美。
温和而不伤感情的批评性语言能及时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避免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因而能创设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如刚过完“十一”长假,学生回来后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改正缺点的目的。若发现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你是不是掉金子了!”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包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教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耐心而有启发性,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与学生幽默一下时语调要诙谐,充满喜剧色彩,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真谛”。
六、教师语言的逻辑之美。
数学语言的逻辑力量,既是教师讲课取得成功的潜在魅力,也是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有人描述列宁的演讲说,“演说中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虽有些枯燥,但是紧紧地抓住听众,然后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数学教学从揭示主题开始“步步生花”,“丝丝入扣”,要让学生目不转睛,跟着你思考、寻求,最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靠的也是逻辑性。违背逻辑的语言,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困惑。推理要讲究根据,这是数学语言逻辑性的直接体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部活动,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是通过实物教学具或实例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感性上分析和综合,并进行简单的判断;二是以旧引新,引导学生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去类比推理,掌握新知。例如:学习梯形面积时,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全等梯形,通过学生动手拼图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小组讨论。或用多媒体演示。比如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9加几”时,通过操作掌握“凑十法”,由“9加几”类推出“8加几、7加几”等进位加法的思考过程。数学语言的逻辑力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
再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书中只是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圆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不是长方形的平面图形,有许多学生成功地把圆转化为近似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更可喜的是,在学习求圆环面积的时候,有几个爱动脑的学生把圆环转化为近似的梯形来求面积。在讲解应用题时,逻辑推理要深入浅出简明清晰,而不作深奥、多绕弯子。应从分步列式开始,有的是从条件入手,根据条件进行联想;有的是从问题入手,去找出解决该问题所必须要的条件。重点是理清数量之间关系。
总之,教师应熟练驾驭自己的教学语言,优化和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富有亲和力,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受到熏陶、激励和鼓舞;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在课堂上尽情挥洒,点石成金,教得轻松而自信,学生在课堂上引耳倾听,学习、顿悟、提高,最终也能体会到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规范、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语言的艺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1.[2]郑毓信.语言与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9,13(3).[3]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语文出版社,1996
活跃课堂 魅力数学 篇6
摘 要:为适应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喜欢数学课,真正培养学生自己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题的能力,运用具体案实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解题方法及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
关键词:创设情景;感受体验;拨开迷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76-02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本位,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强调突破学科本位,重视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单一的接受式教学让学生感觉数学的学习是那样的单调,呆板,毫无乐趣。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非常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我强迫我自己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去适应学生的要求。于是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去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快乐相迎──让学生喜欢上老师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这句教育界的俗话带有偏见性,我连续十多年教数学,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逐步认识到:只有让学生爱上你,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只有让学生爱数学,才能学好数学。教师只有充满爱心地对待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因此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还要提高授课艺术,语言要生动、有趣,让学生听懂、爱听;努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在你的数学课堂中他们会真正动起来。总之,要想让学生爱上你的数学课,请先让他们爱上你吧!我相信在学生爱上老师的那一刻,他们也会爱上这门课!
二、快乐情境──让课堂充满热情和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在课堂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播放课件的形式,比如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动画画面、说一个数学相关的故事、数学知识的游戏等等方法假设宽松、和谐、愉快、有效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意,学生学起来会特别用心,记忆也会相当深刻。例如我在教数学第四册第地二单元《减法》时我采用了如下方法:先播放2008年奥运会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到奥运会金牌榜时定格,让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信息,问题,一下子学生都激起了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极快的速度思考着,计算着,很快,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他们兴奋地互相看着,带着惊奇的表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例子能举很多,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知识,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三、快乐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行教材的设计及课程教学安排正是这样要求的,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摩、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其实质就是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都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其中就蕴含了一个“动”字。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设计了观察、操作、想像、思考、交流等多种活动。首先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民间剪纸、脸谱、雪花、建筑物等,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再经历“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操作活动,逐步感知轴对称现象的整体特征;为了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快乐练习──让学生与数学知识亲密接触
温故而知新,练习是学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培养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练习要注意问题的探索性,题材要注意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要形式多样,并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单一、重复、机械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数学。因此教师应把练习的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练习填写适当的单位时,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如:饭桌81平方米;铅笔长18米;人步行每秒4米;小明同学体重30克等。面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先让学生讨论:81平方米有多大?18米是多长?1秒是多久?30克有多重?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判断这些答案的可能性和准确性。同学们受到生活实例的启发都豁然开朗,接着,再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的乐趣。又如:我在教“角的认识”时,结合课的内容学习,我设计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练习──“摸礼物”。我准备好一个数字转盘,当停到哪个数字,就请这个学号的学生来摸礼物。箱子里有三角形,长方形、正边形、圆等各种图形,只要他摸到的图形上有角,这个礼物就送给他了。在认识角后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触手可及的,在心理上缩短与数学的距离,学生情绪高涨,百玩不厌,激发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又达到了课虽尽而余趣犹存的效果。
五、快乐实践──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探究化
实践是创造的源泉。脱离了实践活动的数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数学活动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的方式生活化,用动手实践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丰满、鲜活起来。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什么是周长”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它的一周,并用尺子量一量,测一测物体表面的周长有多长。”话音刚落,同学们便活动起来了。学生来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有学生测量课桌,有学生测量地砖,有学生测量黑板,有学生测量窗户的玻璃。整个活动,大家非常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因为他们正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
六、反思和总结
经过多年的尝试,我感受到了体验教学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有了一定的收获,在某种程度上更新了教学观念,对于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学生体验获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我也注意到在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时也要防止对接受式学习的全盘否定,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还需要接受式学习;另外我们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学内容,吃透学生,并结合具体的课时内容进行选择,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一味地追求体验性,生活化,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落实。一定要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了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坚韧、不屈不饶的学习意志,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成绩会有一个跃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毕节市八寨中心校.吴发平,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N].毕节日报.2009年.
[2] 钱月健.把握动态生成资源,彰显高效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16期.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7
1.设置疑问, 激发兴趣
调查研究表明,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有意识、有针对的设置疑问,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 教师因势利导, 利用启发点让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技巧的设置疑问, 启发学生的思维, 因为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很多新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导入都要设计启发点, 启发点的设置要符合小学生接受能力, 必须具有渐进性和分化性, 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 将新知识分化为旧知识, 降低学习难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的问题, 就像医生在看病的时候要找到主要病症一样, 攻克主要困难。犹如学习倍数知识时, 解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一个数为标准, 然后在根据题目找到其他数和标准数的倍数关系, 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标准数了。例如:张强用270 元买了一件外衣, 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 元, 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 元, 张强买这双鞋花多少钱?解:我们先把外衣和鞋看成一件东西, 它与帽子的价格和是270 元, 差是210元。外衣和鞋价之和= (270+210) ÷2=240 (元) 。外衣价与鞋价之差是140, 因此鞋价= (240-140) ÷2=50 (元) 。答:买这双鞋花50元。
2.联系生活, 学以致用
2.1 鼓励学生多感受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 又必将回归到生活中, 鼓励学生感受生活, 其实也是数学学习的必经阶段, 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数学, 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这要比仅仅从课本上学习效果要好的多, 积极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生活中家长带领孩子去商场购物时, 应当注意培养孩子的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在打折后的价钱是多少、几种不同商品加起来多少钱, 把原本抽象的数学题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学习使人印象深刻,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受生活, 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这不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 更是对新知识的预习和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课堂效率, 使学生真正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 结合教学中插入实际问题
课改以前的课堂教学太过于僵硬和模式化, 因此同学们在听课时难免觉得枯燥难懂, 打击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扼杀了同学和老师的思维, 使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模式化”, 降低了课堂效率。老师讲课时应当创设生活情境, 让同学们感觉生活和数学是息息相关的, 赋予数学生命力, 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和力, 促使同学们乐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题, 例如在讲百分数的问题时, 可以举例:“妈妈买一件毛衣原价50 元, 现在打8 折进行促销, 问现在这件毛衣多少钱?”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很快的算出结果。学习中联系实际生活, 不但可以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而且增长了社会经验, 取得双赢的效果。
3.全面思考, 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成功的方法不止一个, 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 寻找时间最短、计算最少、方法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思考的平台,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多组织探究、交流活动, 最终达到让学生爱学、乐学、能学、会学的目的。例如:有若干只鸡与兔, 共有14 头, 48 足。求鸡与兔各多少? (1) 假设法:假设全是鸡:2×14=28 (只) 鸡脚比总脚数少:48-28=20 (只) 兔:20÷ (4-2) =10 (只) 鸡:14-10=4 (只) (2) 一元一次方程:解:设兔有x只, 则鸡有 (48-x) 只。4x+2 (14-x) =48 4x+28-2x=48 2x=48-28 2x=20 x=10 则有鸡:14-10=4 (只) 。
实践证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小学快乐课堂建设要以学生为本,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定要努力学习, 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美国数学家说过:“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绘画可以赏心悦目, 哲学可以明智, 但是数学不但可以拥有上述的一切, 而且可以获得快乐。”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中的快乐。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篇8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也日渐明显,一改传统教学单调、僵化的面孔,而使信息表现为“图、文、声、色、动”的有机结合,从而以它巨大的现代化魔力为数学教学开拓了广阔的新天地。
一、多媒体以“媒”致趣,趣味无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之主动、自觉地学习,也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众所周知,数学教学因为其局限性,注定这一门学科本身是很枯燥的。数学教学工作很多也仅表现在机械式地背公式和做题目上,毫无感情色彩而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必然不够理想。这个时候“多媒体教学”就显示出其天然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寓一定的形象思维于创设的情境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学与教的互动。如教学“利息的计算”时,我摄录了一个人到银行取钱(定期)的全过程,并把摄录的过程输入电脑里。在上课时,我就把这个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学生的视角此时充分得到刺激,每个人认真观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生看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银行为什么会多付给这个人一些钱?这多出的钱叫什么?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涨,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的情境设计,既激趣又设疑,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意愿,从而把注意力和思维都凝聚到了新知上。
二、多媒体依“媒”设境,情景交融
多媒体在再现音、形、声、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数学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处理,具有典型性和理想化的题目式,而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纷繁复杂的现象。多媒体可以通过符号、文字、语言、音响、动画等各种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显示在屏幕上,可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中。
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把圆等分成一些扇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一个长方形,这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有限的,利用多媒体就可以无限等分。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来完成学生脑海中以及课本那不能完成而在于延伸的那一部分,我们说这个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又如:在低年级“时、分、秒”的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置这样美丽的一幕:一个大大的钟面,分针在咔嚓咔嚓地行走,背景是粉红色的,钟面下是一个窗口,有跑步的,列车奔驰,工人做工,这些都是滚动的,而学生在这咔嚓声中,有的跳绳、有的拍球、有的在观看……好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真让人感觉到争分夺秒,时间的宝贵。这种情境是老师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多媒体借“媒”设疑,疑随媒解
学生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一些既能震撼学生心弦,又能使之产生认识上困惑的情景。
例如:“分数与除法关系”这一内容的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分得几块?)属于把许多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一类的算题。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理解计算结果比较困难,需要借助图形来说明。为此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先把每块饼都平均分成4份,再把平均分得的12份平均分成4大份,每人分得这样的一大份(12份中的3份),相当于一块饼的四分之三,即四分之三块;第二种分法是把3块饼看作一个整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一块饼的四分之三,是四分之三块。通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两种分法的过程,也明白了3除以4为什么等于四分之三的道理。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并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接下来的口述推理过程、比较两种分法以及例3的引申题(将3个饼平均分给5个、7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几块)的解决,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智慧,全班学生都积极地参加了讨论。
四、多媒体用“媒”促学,学会自主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有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这种生动、形象的虚拟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全身心投入新课的学习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利用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篇9
一、运用生活素材巧妙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是学生主动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驱动力。因此, 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境, 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执教“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是这样导课:
师:老师家有一间小厨房要铺上地板砖, 你们帮老师出个主意, 应选用多大的地板砖才能铺得整齐又节约?
课件出示例题:一间20分米, 宽12分米的厨房 (如下图) :
要铺地板砖, 需要选用边长为几分米 (整数) 的地板砖, 才能不用锯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呢?
生:可用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师:怎样铺?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每行10块, 铺6行。
生:可用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师:怎么铺?
生:每行20块, 铺12行。
生:还可用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每行铺5块, 可铺3行。
师: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不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 会多出来, 每行要铺6块多一点不够7块, 就要锯断, 这样不符合题目要求。
师:边长为5分米、6分米……会怎么样?请同学们讨论。
……
师:非常感谢大家为我提供了那么多种铺法, 可我还有一个问题, 如果铺一块地板砖所用时间差不多, 要想提高工作效率, 你们认为用哪一种方法铺得最快?
生: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最快, 因为要铺的块数最少。
师:你们太聪明了!我还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到可用边长为1分米、2分米、4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的?
生:这些数既是20的约数, 又是12的约数。
师:20和12公有的约数有哪几个?能列举出来吗?
生:只有1, 2, 4这3个。
师:这几个公约数最大的是哪个?
生:4。
师:我们怎样称呼在这里的4?
生:最大公约数。
……
铺厨房的地板砖本是生活中一件平常小事, 但经教师合理挖掘, 从这些学生熟悉的、现实的题材中引出数学问题, 把课堂引向家庭, 使课堂生活化、社会化。这样,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为后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由此可见, 生活素材的巧用, 比“纯数学”问题的复习导入, 效果更胜一筹。
二、利用现实生活轻松探究新知
新课的任务是在巩固旧知识基础上去理解、探究、运用新知识。若教师在新授课上由始至终地解决“纯理论”, 学生就会厌倦, 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出发, 对教材进行适时调整, 开展教学活动, 才能使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在教人教版十一册分数应用题:“一段公路, 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 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笔者没有直接教学例题, 而是设计了一道相类似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题目作例题。在新课上, 教师只是与学生“聊”:昨天放学后, 我们班部分同学在花坛里除草。有几位同学肚子饿了, 老师随手拿了些钱去买方便面, 商店阿姨说:“你这些钱只能买10包方便面。”后来, 老师又想只买冰淇淋。可阿姨又说:“只能买15个冰淇淋。”为了照顾多数同学, 老师决定方便面和冰淇淋各买一半, 后来, 阿姨就给了我5包方便面和5个冰淇淋。现在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阿姨给够没有, 如果没够, 课后再帮老师讨回来, 笔者边说边板书:
单独方便面10包冰淇淋15个
各要一半方便面5包冰淇淋5个
果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兴趣盎然, 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我们帮你算算。”
“少了, 老师, 课后我去讨回来, 是哪个店?”
不用多长时间, 学生纷纷举手表态:少给1包面和1个冰淇淋。
“你们怎么知道是少了呢?”
……
笔者因势利导,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步骤和思路。像是与上课无关, 却调动了全班学生解题的积极性, 结果可想而知。这样一节新课, 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打乒乓球式”的教学模式, 把课堂引向生活、教室社会化, 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教师根本不需要苦口婆心地去讲解, 学生却能兴趣浓厚, 学得轻松自如, 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生活处处充满了数学, 数学能学, 数学有用, 培养了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三、选取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在新课之后, 还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提高应用。如果在这一阶段教师只是以课本枯燥无味的习题巩固, 注意力本已是分散的学生就更是“无心向学”, 若能结合教材与学生知识实际进行习题生活化, 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如在学完“比例尺”后的巩固练习, 笔者是如此设计的:老师家有一块长20米, 宽8米的地皮, 请大家帮老师设计一下三房两厅的房屋, 怎样布局, 并按1∶100的比例把它画在纸上, 老师今天要领略设计师的风采。学生立即动手, 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布局。这样问题情境的设计把教材变通成学生可感受到的、熟悉的生活素材, 果然把原本已经疲倦的学生调动起来了, 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 课堂氛围再次被激活了, 既发挥了学生自主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发展了思维。这正是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和归宿。
解读数学中的“魅力” 篇10
一、“魅力数学”可以这样学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的主题图, 教材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 怎样才能让这些美丽的图画“数学”起来呢?教师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 有序地、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 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然后指导学生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教师进一步提问: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 目的性不强, 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要求学生表述要简练、清晰, 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 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 感知了事物的数量特征,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二、“魅力数学”可以这样说
如在教学“8的加法”的主题图时, 教师引导学生这样表达:我看到荷叶上有3只青蛙, 岸边有5只青蛙, 合在一起共有几只青蛙?在教学“7的减法”主题图时,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看到左边有一些苹果, 右边有3个苹果, 一共有7个苹果, 左边有几个苹果?在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 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时, 学生的难点在不知道要“求什么”, 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的错误。所以在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之后, 引导学生说出:问号在大括号的外面表示把物体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问号在大括号的里面表示要把总数分开用减法计算。在教学“连加、连减”时, 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 让学生用“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来表述。对学生进行说一句完整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表达训练, 是数学语言培养不可缺少的。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 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 让学生先模仿教师读图, 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就能练好表达的基本功。
三、“魅力数学”可以这样教
如一年级上册“元、角的加法计算”的主题图中, 有3束不同形状的气球, 圆形的气球每个0.50元, 葫芦形的气球每个1.20元, 心形的气球每个0.80元。一位小女孩手里拿着圆形和心形的气球说:“我买这两个, 要多少钱?”一位小男孩手里拿着葫芦形和心形的气球说:“我买这两个, 要多少钱?”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 说说能从中发现什么信息?学生纷纷根据图意回答。然后教师问:“你们知道小女孩和小男孩分别要付多少钱吗?”学生说出算式:5角+8角、1元2角+8角。也可以这样设计:先观察图意, 说说从中发现什么信息?然后教师问:“如果让你挑选两种气球, 你会挑选哪两种?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教师恰当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 让学生自己选择气球, 让学生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 使学习行为因需要而产生, 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同时, 这样的教学设计使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可以列出多道算式, 使思维更灵活。
四、“魅力数学”可以因人而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 适应每一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可能。如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时, 在学生已经归纳了多种算法的基础上, 教师出示运动会场景图, 问:“这是我们学校冬季运动会的场景, 你能从图中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跑步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几人?”师:“这个问题谁能解决?”生:“6+9=15。”师又问:“这里的6、9各指什么?”学生回答:“6是指跑步的有6人, 9是指踢毽子的有9人。”教师抓住问题的关键追问:“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呀?”学生回答:“表示跑步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15人。”师接着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 提出多个问题:“跳远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发牛奶的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从刚才的问题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问题来解决。”在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中, 梳理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把新知和实际运用紧密联系,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魅力数学”可以变静为动
数学教学可以变静为动, 还可以变“图”为实践活动。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情景图:3个小朋友握手, 每两人握一次手, 3人一共握几次手?可设计为假期里同学在校外不期而遇的情境, 见面时同学握手问好。师:3个小朋友握手, 每两人握一次手, 你能猜猜共握了几次?生猜:2次、3次、4次、6次……师:你能说说你猜测的理由吗?怎样才能表达得更清楚呢?生:握握看。师:现在3人小组内握一握, 看谁的答案最准确。学生通过握手后, 发现是握了3次。接着教师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 探究握手的规律?师 (拓展) :如果4个人每两人握一次, 一共握几次呢?学生主动握开了, 发现答案是6次。师:说说怎么知道的?生1:我们握过手了。师:你是怎么握的?生2: (回答非常精彩) 我没有握手, 而是通过画图来发现规律, 每个小朋友用○表示 (上台在黑板上演示) , 通过画图得出结果。
师:哇!太棒了。师继续拓展:如果5个人每两人握一次, 一共握几次?你们知道吗?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大声说:知道。纷纷仿照生2的办法在纸上画起来, 学生举一反三, 用图形来表示握手的过程, 掌握了知识。
六、“魃力数学”可以用故事教
故事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 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图, 会引发学生的新鲜感、好奇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趣, 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如教学一年级的“连减”时, 教师引导:今天是八戒的生日, 猴哥要送给他一件礼物, 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学生很有兴趣地猜起来。教师展示盘里的10块西瓜。问:盘里有几块西瓜?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教师多媒体演示八戒吃西瓜, 很快吃完3块。问:还剩多少块?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学生回答:10-3。教师继续演示八戒吃西瓜的画面, 引导:八戒可喜欢吃西瓜了, 一下子就吃完3块, 又拿一块正吃着, 现在盘里还有几块西瓜呢?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10-3-1。教师在这节课上用“八戒过生日”的故事解读主题图, 吸引学生极有兴趣地学习, 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了“连减”算式的含义。
“做”数学彰显课堂魅力 篇11
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做”中学.其核心是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情境——问题——活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一、“做”数学激发求知欲,深化所学知识
数学知识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但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利用“ASA”证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粗心的小明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了,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通过这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加强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让数学更贴近实际生活,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建立起相关数学概念,强化了所学知识.
二、“做”数学激发合情推理,引导积极思考
新教材中提供不少实际操作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大胆猜想,通过“做”数学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如,教材中的“剪绳子”问题: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 段;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 段;以此类推,将一根绳子对折n次,从中间剪一刀全部剪断后,绳子变成 段.学生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可知绳子变成3段、5段、9段、17段……通过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活动,得出规律:一条绳子对折n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变成(2n+1)段.这也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质上可以把绳子的两端看做连在一起,绳子对折1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2段(即21段)实际是(21+1)段,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4段(即22段)实际是(22+1)段……通过这样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如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这是一个具
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中,多数学生估测缝隙只能通过一只老鼠,但通过计算间隙约为3.18m,可以通过一头牛,让学生懂得了说理的必要性.每次上课学生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在“做”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做”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将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和谐、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与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先大胆提出假设,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证实,从而发现有关的规律与结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并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学会了分工合作、提高了交往和沟通能力,通过“做”数学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角板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学习用品,这两个例子跟三角板有关,三角板的平移、旋转、翻折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利用图形的变换来“做”数学也成为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 黄桂坚)endprint
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做”中学.其核心是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情境——问题——活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一、“做”数学激发求知欲,深化所学知识
数学知识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但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利用“ASA”证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粗心的小明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了,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通过这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加强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让数学更贴近实际生活,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建立起相关数学概念,强化了所学知识.
二、“做”数学激发合情推理,引导积极思考
新教材中提供不少实际操作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大胆猜想,通过“做”数学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如,教材中的“剪绳子”问题: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 段;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 段;以此类推,将一根绳子对折n次,从中间剪一刀全部剪断后,绳子变成 段.学生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可知绳子变成3段、5段、9段、17段……通过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活动,得出规律:一条绳子对折n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变成(2n+1)段.这也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质上可以把绳子的两端看做连在一起,绳子对折1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2段(即21段)实际是(21+1)段,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4段(即22段)实际是(22+1)段……通过这样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如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这是一个具
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中,多数学生估测缝隙只能通过一只老鼠,但通过计算间隙约为3.18m,可以通过一头牛,让学生懂得了说理的必要性.每次上课学生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在“做”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做”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将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和谐、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与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先大胆提出假设,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证实,从而发现有关的规律与结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并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学会了分工合作、提高了交往和沟通能力,通过“做”数学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角板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学习用品,这两个例子跟三角板有关,三角板的平移、旋转、翻折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利用图形的变换来“做”数学也成为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 黄桂坚)endprint
在当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做”中学.其核心是通过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情境——问题——活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参与数学学习,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一、“做”数学激发求知欲,深化所学知识
数学知识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但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利用“ASA”证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粗心的小明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模具打碎了,他是否可以只带其中的一块碎片到商店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模具呢?如果可以,带哪块去合适?”通过这些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加强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让数学更贴近实际生活,在学生头脑中迅速建立起相关数学概念,强化了所学知识.
二、“做”数学激发合情推理,引导积极思考
新教材中提供不少实际操作问题,培养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大胆猜想,通过“做”数学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如,教材中的“剪绳子”问题:将一根绳子对折1次从中间剪一刀,绳子变成 段;将一根绳子对折2次,从中间剪断,绳子变成 段;以此类推,将一根绳子对折n次,从中间剪一刀全部剪断后,绳子变成 段.学生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可知绳子变成3段、5段、9段、17段……通过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活动,得出规律:一条绳子对折n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变成(2n+1)段.这也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实质上可以把绳子的两端看做连在一起,绳子对折1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2段(即21段)实际是(21+1)段,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一刀得4段(即22段)实际是(22+1)段……通过这样放手让学生“做”数学,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在数学课堂中还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如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假如用一根很长的钢缆沿赤道绕地球一圈后,把钢缆放长10m,此时的钢缆圈和地球之间的缝隙可以让一头牛通过,还是可以让一只老鼠通过?这是一个具
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学中,多数学生估测缝隙只能通过一只老鼠,但通过计算间隙约为3.18m,可以通过一头牛,让学生懂得了说理的必要性.每次上课学生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在“做”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做”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将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提高学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和数学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和谐、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以一种研究者的身份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与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先大胆提出假设,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证实,从而发现有关的规律与结论.这样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并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学会了分工合作、提高了交往和沟通能力,通过“做”数学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角板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学习用品,这两个例子跟三角板有关,三角板的平移、旋转、翻折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利用图形的变换来“做”数学也成为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让数学课堂焕发魅力 篇12
一、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儿童天性好动, 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可以这么说, 儿童是伴随着实践活动一天天长大的。 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 使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而理解抽象的知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 概念的教学本是枯燥乏味的, 但这位教师最后组织的活动———比比哪一格站的人多, 让人耳目一新。 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男生女生都想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 (1平方米) 多站几个人, 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 有的甚至把外套脱下, 肩并肩、背靠背, 团结一致的样子任谁看了都会感动。 面对此情此景, 有谁还会说, 数学教学是艰涩无趣的呢?
二、课堂气氛要活跃
课堂气氛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着非常大的凝聚力, 学生能够用轻松愉快的心情上好一节课, 他这节课的收获一定很大, 也能充分证明这个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就成功了。 要想课堂气氛好, 就得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投其所好, 讲其想闻, 要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如, 当学生认识了大月、小月后, 我用商量的语气问学生: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 想不想跟老师做个游戏? 老师说月份, 说到大月, 男生握握拳, 说到小月, 女生拍拍手。 学生听到“男生握握拳, 说到小月, 女生拍拍手”, 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游戏中, 学生都提高警惕, 注意听老师的问题, 甚至有学生还会评价同学的表现, 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又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这一节时, 课前对学生说:“现在是植树季节, 学校决定明天举办‘爱我校园栽树活动’, 每人都要种一棵花。 ”第二天学生都带着花苗来到学校, 把树苗放在教室前, 等候老师的安排。 上课时, 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同学们都非常热爱校园, 为美化校园出了一份力, 学校对你们有爱校如家的精神感到非常高兴。 ”同学们听到了老师的表扬个个面露笑容。 老师接着说:“为了合理种植这些花苗,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花苗的名称说出来, 班长做好记录。 ”然后班长说:“九里香7棵, 鸡冠花10棵……”班长报完数后, 老师问:“同学们, 刚才班长所做的过程, 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什么好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为这个过程起名字。老师说:“请不用急, 我们翻开课本第38页看看才回答。 ”同学们立即翻开课本仔细地看着, 一会儿就争先恐后地回答说:“这个过程的名字叫做 ‘简单的数据分析 ’。 ”老师说:“对了, 同学们真聪明, 这也叫做统计, 同学们明白了吗? ”“明白! ”同学们齐声回答。 整个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同学们的互动、阅读、理解得出来的, 学生轻松理解了什么是简单的数据整理,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其实老师刚走进教室就表扬学生为的是减轻学生思想上对学习的压力, 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上课, 以接触感知到认识理解,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老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记得牢固。
三、数学问题要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为此我们要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实际活动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比如在教学完《相遇问题》的例题后, 教师问:“在现实生活中, 只有例题中这种行走的情况吗?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 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 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 自己探究解决;又如《元、角、分》教学中, 开展模拟购物活动, 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 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 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 每门功课的节数……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既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拓展,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四、把课堂还给学生
当代数学教育首要提倡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动手、 动脑的实践去学数学,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自己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出课堂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给学生创设可供实践的情境。 如, 在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 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 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长方形的面积你们会算了, 那么, 你有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大家利用手中的工具, 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经过充分探索, 想出了这些办法:生1:在平行四边形里画边长是1厘米的方格, 平行四边形里有12个方格,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生2: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来, 再拼成长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因此,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3:我沿着平行四边形中间的高剪下来, 再拼成长方形的。 这样的教学轻松又有趣, 而且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推荐阅读:
数学课堂的魅力之源06-24
用魅力打造数学课堂06-07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07-14
数学课堂中的合作教学06-09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06-27
数学课堂中的兴趣教学08-24
课堂中的数学阅读教学09-19
数学课堂中的细节教学11-02
数学课堂中的乐趣09-19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美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