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2024-08-19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共12篇)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俗话说“心灵手巧”“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心理学家也指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使学生多渠道地感受信息的好方法。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可见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动手操作更是数学

课堂教学的好帮手。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引入新课,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菱形的性质”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操作: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对折两次,折出一个直角,剪一刀,得一个直角三角形,把所得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一个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思考所得的四边形,它是一个怎样的四边形?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菱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加以理性思考,使活动不流动于形式。也满足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的需要。同时培养学生一边动手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善于抓住每一次动手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杨振宁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兴趣和能力方面不如

欧洲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机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既好奇又好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尽量为学生创造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通过学生操作,你会发现,教学中疑难点变得具体形象性。如教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时,学生对三角形的“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和10、16、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的感知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时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维火花不点也自燃了。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记得牢固.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强的一门学科。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动手操作中挖掘因素。因为知识的真正获得不是靠知者的“告诉”,而在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所得。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才能理解的最深。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组识学生进行如下活动:(1)把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展开,再合拢围成立体图形。

(2)把圆柱、圆锥、正方体展开,并画出展开平面图。(3)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不同的平面图去围成正方形。(4)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结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相互转化,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圆柱的展开图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环节,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又记得牢。

四、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动手操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绝不是固定在一个范围之中,一种形式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用自己的双手开拓灿烂的前景,描绘出美好的画面。如在设计轴对称图的教学中,可安排一些作品展示活动,如图案设计作品展示比赛,看看哪一位同学设计的图案最新颖、最漂亮,评出“心灵手巧之星”。用轴对称性质来设计一些墙报,校运会会微等,比比看哪一个班级设计得最有特色,最有意义,评出“心灵手巧之班”。这样,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过程中,人人参与活动,了解到轴对称图的现实应用,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中的结构美、逻辑美、形式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及时反馈信息和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至终.反馈评价是对学生操作活动进行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检验学生的知识真正获得的教学措施。因此,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及时反馈信息和对于学生评价,是必要的。对于实践操作成功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能力差或有失误的学生也肯定其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并矫正或弥补,当然,有时让学生自我进行。教师的反馈和满腔热情的这一举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动手操作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可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求是的思想品德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治学的精神。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2

一、以“形”为依托, 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新课标指出, 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我们离开了概念, 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 有条有理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也就谈不上推理能力的培养. 只有加强概念教学, 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但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概念抽象且难于理解, 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以形为依托, 使抽象概念直观化, 从本质上理解概念, 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片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质数与合数”教学. 通过画小正方形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师:用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 (或正方形) , 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通过旋转能重合的算一种) 用3个、4个、5个……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些拼法吗? (学生操作)

师:我们得出2, 3, 5, …只有一种拼法, 而4, 6, 8, …有2种或是2种以上拼法, 你有什么想法, 与全班交流.

生1:有些数只有一种拼法, 只有2个因数.

生2:有些数有两种及以上拼法.

生3:有几种拼法就有几种算式, 就有超过2个因数.

师:你能否自己再找些数来验证这些想法? 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继续画正方形, 写算式, 写因数, 如12, 20等.

师:请你数一数因数的个数, 你有什么发现? 能给这些数分类吗?

师:像这样2, 3, 5, 7, 11, …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 像4, 6, 8, 9, …这样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质数与合数是初等数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之一, 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创设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 将静态的找因数活动变为动态的实践活动. 通过画小正方形激活学生思维, 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利用数形结合, 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质数、合数概念, 学生易于理解, 印象深刻.

二、以“形”说理, 让学生深刻体会算理

计算教学不仅要进行算法的教学, 而且要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算理不清, 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 无法适应计算中多变的各种具体情况. 算法没有掌握, 计算时就无从下手. 因而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是能算、会算、算好的基础. 正所谓“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现在许多学生存在会算但不明算理的情况, 导致新知识不会迁移, 而且缺乏灵活计算的能力. 所以计算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领悟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动手操作, 让形“说”算理, 可以让计算教学在算法和算理中得到平衡.

[案例片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P19“笔算除法”教学.

师: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等于多少?

生:等于21 (全班46名同学, 有37名都能得正确答案) .

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是21的?

生:等于21就是21 (绝大多数学生说不出所以然) .

师:你能用小棒分一分, 来说明为什么是21吗? 同桌合作, 分一分, 并相互说一说.

学生操作.

生:先把4捆平均分成两份, 每班分得两捆. 再分2枝, 每班得1枝. 每班平均分到21枝.

师:借助操作你能说说算式吗?

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 十位上就是2, 再用个位上的2除以2等于1, 所以42÷2 = 21.

师:十位上的4除以2, 这个4表示4个……

生:4个十.

生:4个十除以2等于2个十.

生:2除以2等于1, 再用20 + 1 = 21.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支撑, 凸突现了对算理的理解, 加强了算理和算法的沟通, 通过算理的理解来催生竖式计算的框架. 让抽象的竖式计算顺序与分小棒过程建立联系, 让学生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出现笔算除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形”为桥梁,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运用数形结合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 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 把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 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 化难为易, 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画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是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 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 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 使应用题化难为易, 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 8条黑金鱼, 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 提问:这道题中的两种鱼哪种多, 哪种少? 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 黑金鱼少, 线段要怎样画?

谁能指出图上哪部分表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 多了几条怎样计算呢? 通过作图, 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化了,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学生一看就明白, 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的解题. 在画的过程中就理解数量关系, 让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动手操作;积极性;探索发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可见,动手操作在学习数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做中发现,感觉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地去发现、获取知识,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教师能恰当地放手,敢于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会主动探索、发现。这样得到的结论才会理解得深刻,才会有利于掌握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肯动脑、勤动手,对学好数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归纳,发现好的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讲解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正方体,从整体看,从不同方向看,从局部看,分别能看到什么,接着利用八个正方体盒子拼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去看,你又可以看到哪些平面图形?如果一个单独的长方体盒子,它的展开图会是什么?有多少种?长方体盒子的多种展开图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马上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分给每个学生,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并自己动手剪一剪,看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展开图。然后,学生六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小组进行汇总,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展开图最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每个小组都得到了多个不同的展开图。经过了充分的动手操作,我再将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汇总,大家惊奇地发现,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可以概括为四种情况。第一种,一四一模式,上边的一个和下边的一个长方形可以随意动;第二种,三三模式,只能有一个重叠;第三种,二二二模式,总有一个重叠;第四种,一三二模式,一可以随意动,三和二只有一个重叠。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并记忆了本课内容,使一堂抽象又难于理解的课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要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显得尤其重要。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才是我们从教者不懈的追求。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三中)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4

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江苏 扬州 ●赵海梅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在学习中思维的活跃程度,很大程度上缘于自己动手操作的程度。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形象思维有效融合。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上,动手操作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伪操作的现象,使得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试从几种现象出发谈谈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思考。

现象一:花哨式――学具繁多,沦为玩具

案例: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认识物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布置学生将自己的积木带到课堂上来,并且给学生提出了相应的动手学习的要求:把自己的积木按照自己的思考分类,并且告诉大家自己分类的原因。没想到学生根本不去思考怎么样分类,要么乱分,要么创新地搭建积木小房子,完全忘记了老师的学习要求。这样,一堂数学课遗憾地成为了一节玩具活动课。

思考:精心选择学具是有效操作的前提。

(1)学具数量需要精选。很明显,在这一案例中,学生准备的积木太多,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教师对学习要求没有进行很好的预设,使得学生在分类的时候,无法操作,因此整个课堂一团凌乱。笔者以为:学具的数量需要精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操作学习中的不利因素。

(2)学具要容易操作。没有太强的控制能力,这是低年级学生共有的特点。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过程会因此被淡化,从而使得操作结果受到影响。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时,在观察形体的特征时,应该为孩子提供比较大的学具,特征较明显。而在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摸形体这一活动时,形体学具就应该小一些,让孩子正好一手能握住,太大的话孩子不容易感知整体。

现象二:消遣式――时机不当,缺乏价值

案例:二年级下册《不退位减法》中,教学335-210等于多少,在出示例题学生列出算式后,很多学生一口就报出了正确答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说:“大家算得对吗?我们一起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下面有孩子在嘀咕:“我不用拨,肯定是对的!”诚然,计数器是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个重要辅助学具,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全可以很轻松地理解当中的算理,这里的操作纯属浪费。

思考:恰当的时机是有效操作的重要因素。

(1)想知而不知时。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训练,以使得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这样,将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关系的探讨形象化,本来比较生疏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点拨引导,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2)似懂却非懂处。有些知识,学生有一部分的学习经验,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似懂非懂处让学生进行操作,有助于拨开云雾见晴天。如在让一年级的学生数小方块搭成的立体图形时,因为他们年龄小,空间想象力还很薄弱,因此有一大部分学生只数了能够看到的,而且很肯定地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时,如果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利用小方块摆一摆,他们就会体会到只有下面还垫着方块,才能使一部分小方块凸出来,从而也明白了还有哪几个没有数进去。

笔者以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在学生思维的需要时、关键处产生的,教师不应该将动手操作作为硬性任务交给学生而不加任何指导,应该让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意识支配动手操作,以完成数方块这一知识的建构。

现象三:放任式――目标不明,杂乱无序

案例: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在做角这一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材料筐,里面有小棒、圆形纸片、钉子板和两根硬纸条,教师没有任何提示便要求学生在4人小组里用这些材料做出角。结果,有的学生拿两种材料,有的学生什么也没有就在那闲聊,有的学生拿着硬纸条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学生为了争抢钉子板而大声争吵,在一片乱哄哄中,十几分钟过去了,收效实在是微乎其微。

思考:适时指导操作是有效操作的保证。

(1)操作目标要明确。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学生的动手操作无法达到课前预设的目标,究其原因,可能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我们并没有给学生明确的操作目标,也或者目标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笔者以为,为了使学生的操作远离盲目性,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如何操作,操作应该有怎么样的目标达成。并且针对不一样的学生,设置个性化的目标尺度。这样的目标设置,才能做到以生为本,操作才会达到最佳的预设效果。

(2)操作习惯要良好。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理,使得低年级的学生缺乏较强的控制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对学具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于是他们会背着老师摸摸学具,甚至对学具开始没有目的地研究起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想保证正常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就必须对这一现象进行规范并加以有效引导,让学生的动手操作为学生学习服务,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发力。

浅谈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然而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惯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导向。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是较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考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决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或讲授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设置以实物模拟为主的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学具进行模拟实物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固的入迷。”从心理学

角度讲,采用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式、方法、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赞可夫曾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机”。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任何成功的学习都伴有强烈的动机,受内在动机的驱使。因此,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极大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而愉快地力争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黄金分割时,我利用数学学具让学生动手拼凑出黄金分割图形,很容易求出0.618法,并运用0.618法对北纬00---90进行优选,找出黄金分割点(55037’)和它的对称点(34023’),两点之间的地带具备人类生活的最佳环境条件。这个地区的陆地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但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几乎全都集中在这个黄金地区,占尽了天时地利之优。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正是灵活运用0.618法,创造了一套优选法,从而给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黄金分割率既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古老的科学发现,懂得和掌握它的奥妙,将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益处。在此我巧用数学学具、密切联系实际,唤起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研究、探索新知、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和数学的意义,增强学习兴趣。

二、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直观教学,模拟实际问题。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识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其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数学 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线段(长度为13个单位、9个单位、6个单位),启发学生“能成为一个三角形吗?”“然后把最短的边剪去2个单位后,观察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你做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最短边剪去一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后,正确回答,教师再次提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三角形?”这样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来,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教学内容中。

让学生主动从事思维活动,就要有空间,而对于数学而言,那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教学活动的开端,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利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空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对于抽象性很强的内容,我们利用数学学具进行实物模拟。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时,就巧用学具进行模拟测山高的训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事物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类比、移植、想象、观察等方面的能力。

三、使用数学学具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和应该教育的影响,“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重教师轻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生,重认识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重继承轻创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听讲,其思维按教师既定的格式进行,依赖性强,只充当知识的储存器,缺乏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这种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相违背,与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不相适应。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维空间,教师就得转变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手法,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借助数学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实物模拟教学,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善于思考,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习成为自觉、自愿、自主的行为,真正做到了“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总之,教学学具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直观教学、模拟实物训练,也可以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具中的实验器具都是可动结构,由静到动,可以提示几何的精髓;从动态实验中可以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关系;通过实物模拟可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互相转化关系,合理使用学具进行辅助教学,必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论文

浅谈数学学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梁园区王楼一中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6

溆浦县麻阳水中学周高清

【摘要】数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又是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科。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影响着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主体作用;合作和创新精神;数学实验数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又是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类学习与生存发展的环境,也改变了几个世纪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的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 下面根据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感受.

1.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功与否和学生的兴趣是分不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智力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 1

一种新的图文声色井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网页等软件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出现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巧借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化抽象为直观、繁琐为简明

而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不仅能活现教材内容,还能再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动态地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就是个典刑的概念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值与它对应”,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

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女学生身高”数据中,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数据输入excel排序,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3.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和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合理利用课件或网页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别化或合作式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初中数学“镶嵌”,我在微机室进行教学,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然后

让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最后每学生互相交流、对比、归纳、总结.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4.巧借信息技术的模拟情境,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基础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最直接的就是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学习方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7

一、动手操作要有明确的目标

动手操作是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教学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为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作铺垫。利用材料进行动手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 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 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操作活动的设计缺少明确的目的, 那么操作便会流于形式。因此, 在确定使用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法之前不妨思考三个问题:要不要操作?学生愿不愿操作?学生如何操作?实践证明, 只有真正建立在学生内在需求基础上的数学活动, 才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动手操作要有思维的空间

要保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我们要允许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弯路、碰钉子, 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与摸索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这表面上看似浪费时间, 事实上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在操作活动中能为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经历尝试、思考、比较、互补、修正的过程, 逐渐逼近问题实质。这样的操作活动才会有效, 才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

三、动手操作要把握好时机

1. 在智慧的发展处加强动手操作

要使学习具有意义, 就要让整个人投入学习活动, 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指导作用。因此,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为此, 在教学中, 除了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准备好足够的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外, 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从而促进学生智慧的健康发展。

例如, 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 (1) 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2) 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 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 切一切, 拼一拼, 想一想, 若失败了, 再试, 反复试, 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 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学生经过亲自切拼, 亲自体验, 激烈的争论, 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 得出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等。不仅如此, 学生还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增加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左、右两面的面积, 也就是圆柱体底面半径与高之积的2倍!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中这样安排, 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 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如转化的思想、极限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 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以上这些作用, 正是学生的智慧发展之源。

2. 在思维的发散处开展动手操作

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 利用各种有效手段, 在思维的发散处, 开展动手操作。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 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反复操作, 围出多种不同的图形。通过这样简单的操作, 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但笔者又立即提出了问题:你们刚才围出的图形中是否包含了已学的所有图形?为什么没有包含正方形?如果要围成正方形其条件应怎样改?这几个问题学生当然能轻易回答,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本身, 而在于它又把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推进了一步, 使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再次得到发散和升华。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教师的确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束缚, 转变教学观念, 但有时刻意追求形式, 结果适得其反。其实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手段, 都要落到实处, 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作用 篇8

关键词:数学课堂;动手操作;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05-01

提到动手操作,很多人都会认为那是自然课的专利,在数学课中有什么需要动手操作的呢,动动笔杆子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在数学课堂上不仅有动手操作的内容,而且运用好了,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笔者仅以几个例子对动手操作的作用作几点肤浅的说明。

一、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简单的加法或减法也不能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已经具备的数数的能力,运用数小棒(或其它物品)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中年级进行分数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折纸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如讲3/4的意义时,可以让学生把一张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做不仅简单、方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自然数、加法、减法、分数等的意义,而且还能避免因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的弊端。

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

空间观念是指几何形体在人脑中的视觉表象,它是学习几何的一种必需的思维和能力。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很弱的,我们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其中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在大脑中形成各种表象。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各种图形的模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受它们的特征比教师口若悬河地讲要好得多,能够在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最终形成表象,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如在教学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各种单位的纸或纸盒,亲身感受它们的大小。在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机,有了兴趣,学习地效率会有明显地提高。在数学课堂中设计动手操作的内容,也迎合了小学生爱玩的特点。譬如,在教学圆周率时,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制作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分别是多少,再算一算它们的比值是多少。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不仅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记住了圆周率的近似值,还能了解到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的故事。这样,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自然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9

一、贯彻自主性策略,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改指令为设疑,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幼儿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学习,需要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还需要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在操作时不能只用指导性指导,也不能“随意放羊”,需通过对材料的美化、适当的设疑、引疑,既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又对幼儿操作目的有积极的引导,使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很好的发挥主动性。如:学习4的组成。提供给幼儿4片双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红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张印有花朵图案可让幼儿涂色的纸。请幼儿玩“撒花片”游戏,每撒一片就根据花片停住后颜色分布的数量在纸上涂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颜色分布的数量与前几次不同,就可依次画在纸上。这样,每次撒后,孩子们就要比较对照,做出是否要涂色的判断。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一些问题,如:4颗星星撒厂去,出现了都是同一种颜色的情况,就会提出怎么办?有的孩子会发现涂了三次后再要涂的话,总是与其中的一组情况一样,从而产生疑问,这样有利于幼儿独立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二、善用游戏性策略,激发幼儿主动活动的积极性。

在操作活动中加上游戏情节,可以将“就事论事”的摆弄材料,变为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使幼儿的各个感官都能积极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学习数的形成,需要幼儿反复进行添上1个、去掉1个的练习。设计操作材料为一朵梅花,每个梅花瓣都画有一个小圆点,让幼儿用它玩“开花”游戏:先把每个瓣向花蕊折成合拢样。每个一朵梅花,操作时首先看见花蕊的1个小圆点,每打开1个花瓣,就增加一个小圆点,1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2个圆点,„„依次打开。花开完再收花瓣,每次收拢一个花瓣,就是去掉1个小圆点,即6个去掉1个是5个„„,由于操作具有简单的游戏情节,幼儿多次“开花”、“收花”兴趣不减,达到了反复练习,体验数形成简单规律的目的;另外,也可用指定操作规则和奖励的办法来加强操作活动的游戏性。如?的组成,幼儿每两人一组,每组幼儿7片双色花片,每人轮流进行,在轮到自己撒花片前把花片分成两份,双手各拿一份,同时记牢手中的数量,如3和4,若花片落下时,显示出刚巧是4片红色和3片白色花,则为“中奖”,将给一朵小红花,在这富有刺激性的游戏中,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的组成上,也就自然记准了7的几种组成方法,为了中奖,他们还会反复多次操作,学习的积极性就一直比较高。

三、活用互动性策略,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有时在操作活动中,由于材料多,操作室空间小,幼儿整理能力弱,往往刚开始操作就出现材料混乱的局面,极大的影响了幼儿操作的目的性。这时,运用互动方式,让两人共享一份操作材料,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搭配,轮流操所,共同记录,如9的组成,每两人一份巧巧棒(共9支),把9支棒分给两人有几种分法,两人轮流操作,一起记录,两人互相检查,互相纠正,有问题协商解决,或共同质疑;能力弱的还可得到能力强的幼儿的指导和鼓励,面对小伙伴,能力弱幼儿没了思想压力,不再有是否对错的顾虑,“玩”的大胆、积极。这样使幼儿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运用针对性策略,使幼儿乐于动手。

一般来说,操作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但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接收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差异越大,因此,小班幼儿操作活动以个别为主,中班在个别操作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合作,如两人轮流抽卡片,按卡片上的数字到箱中摸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大班幼儿则可以用多种形式开展操作活动。如小组活动:“撕纸列算式接龙”,要求幼儿把一张画有许多个同一物体的纸撕成两部分,组内幼儿从头到尾一次轮流撕,并根据撕的物体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在操作安排上,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数、学算操作活动,中大班多一些;小班的操作活动,一般以结合日常生活的游戏为主,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感知数的概念。

五、巧用激励性策略,激发幼儿向上

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动作往往能激发幼儿持续、愉快的探究,能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另外可用环境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墙面上布置“红星角”,激励幼儿不断争添星星。最后,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指导。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0

为实现“减负增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有益尝试,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而情景教学因更能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渐成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常用方法。通过实践发现运用“困惑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运用“发现情景”,诱发学生的探索动力;运用“解决情景”,燃发学生的创新冲动;运用“质疑情景”,更好启发学生的智慧大门;运用“类比情景”,去点发学生的思维升级。

在课堂中积极有效地运用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能力一直都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笔者教学实践总结,就创设运用情景阐述个人的体会。

一、运用“困惑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困惑情景是指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学生陷入新困境,以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探求的一种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悬念”和“障碍”,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 1 页

如在九年级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在研究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后,让学生思考是否还可以提出与图形有关的性质问题?能写成一个相关的命题?边、角的内容都出现了,当然就还有面积问题了,小部分学生还是能想到这个相关内容,也能形成以下的两个命题一是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二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你是如何想的?如何证明自己的想法呢?对一个命题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难的内容不知如何组织书写,这要求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这两个“困惑”情景的运用能迅速地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运用“发现情景”诱发学生探索动机

发现情景是指通过呈现一定的问题背景材料,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结论或新的数学问题。我们的教材有很多这样的情景安排,如在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探索中,一般三角形全等条件探索最后就是安排了这样的问题情景探究4由“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很多同学是不知如何解决的,或直接回答全等。作为一个很好的发现问题所在的教学情景,一定让学生充分画图,找出问题症结。有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才全等

第 2 页 呢?学生会热情高涨地画图探索,得出各种限制性的全等,课堂也会很自然地进到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中去。又如在九年级数学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教学时,创造发现情景可让学生自主学习、观察探索,发现一般性的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一)填空

1.×=;=

2.×=;

3.= =

4.= =

(二)参考上面的结果,用“>”、“

六、运用“合作情景”创设积极的竞争气氛

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直到豁然开朗。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第 3 页 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标准明确要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认真听讲、不要课堂练习和作业了,这些仍然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如何去把握好一个高效严谨的课堂,其方法有二一是认真备好课,设计好这节课的每个环节,每个环节要学什么,要练什么,侧重点是什么?设计的问题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应该怎样去启发、引导等。教学环节要能做到环环紧扣,有浅入深,一丝不苟,有条不紊。二是老师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活机变的教学艺术,能够切实把握住课堂的发展趋势,进展节奏,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有充分的激情投入课堂,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必将激起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双方有效配合的结果

第 4 页 便是一个高效有序,热情四射的课堂。其实,课堂的高效,便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角。在课堂上,不妨分成若干小组,从课堂纪律到小组合作,从积极发言,到快速准确地做题,从各个方面展开竞赛。老师及时总结、表扬、肯定,让学生及时体会成功的快感,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思维的火花,效率可想而知。

上述六个情景是笔者在平常教学中常运用的情景,实践结果表明它们对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与方式,知识系统的建立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教师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自在轻松,课堂效率定能大为提高。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动手实践操作;直观感知;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然而,怎样提高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意见,愿与同行交流讨论。

一、课堂教学中应精心选择动手操作的时机和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动手操作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材料来反映数学实质的教学内容。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能被学生所接受的;选择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选择那些既有挑战性,又能够唤起学生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的;选择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的,以此达到“精选”目的。

1.认知开始时,实施动手操作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为此在学习之初要先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例:“倍”的概念形成教学。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之上,于是可先让学生用小棒由摆几何图形。在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交流、观察。分析,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用了几个几根?再让学生摆三角形或圆片;在第一行自由摆几个,在第二行根据自己意愿摆上几个几,然后交流说一说第一行摆了几个,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几个几。在大量丰富的感知基础上然后引出“倍”的概念,即一个数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用除法计算。由于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有丰富感知和表象做基础,“倍”的概念形成就水到渠成。

2.新知理解时,实施动手操作

从现代教学论的主体性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一种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任何教师包办代替不了的,必须由学生参与这一过程。

3.思维发散时,实施动手操作

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中,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别人的思想,而是本人思考创造的产物。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设计一些富有乐趣的、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个性的充分张扬,挖掘潜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创造。

二、感悟与思考

1.合理设计操作活动,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和形的,而不是物体的外部特征和属性。因此,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首先要是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

2.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随意注意占主导。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诱发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吸引到参与学习的兴趣中来,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的。

3.培养学生有序动手实践操作的习惯,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在教学《9加2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

4.评价激励,关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促进操作的有效性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新课标中的首要目标。《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比如,有的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或用赞赏的眼神、手势对学生活动加以肯定,有的教师在课内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活动表现加以评述……所有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成功的体验,通过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从活动获得自信,在活动中发展技能。

浅谈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12

在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 我们的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 尤其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要改变“数学就是解题”的错误观念, 树立“数学是一个过程, 是活动,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获得一种体验”的正确观念。数学不能仅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 更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数学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笔者根据多年数学教学经验, 对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一些实际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的必要性

新课程强调, 在数学教学中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在教学内容中呈现现实的、生活化的, 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数学。为学生提供生活或工作中所需要的数学问题, 使之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树立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 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通过动手实践不仅会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而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内容, 数学问题的内在有机联系, 看清问题的本质, 找到问题的解决的切入口, 从而扫清解决问题的障碍,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操作实践中,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了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用好用活教材, 重视动手操作, 丰富课外活动等形式,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

二、发挥动手操作作用的方法与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营造探索、实践、交流的课堂气氛,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造条件。

(一) 利用动手操作, 实现对新知的理解掌握

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前提, 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实例、习题、阅读材料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好用活教材中的实例, 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学功能, 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实践意识。

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公理、性质和规律等是通过实际例子导出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实例。比如圆的概念是小学已经接触过的, 初中教材中是以平面几何的形式出现的, 而在高中, 又是从代数学的角度 (作为解析几何的内容) 来学习的。在小学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但学生尚未从本质上对圆理解。即学生还没有掌握圆上的点的特征。在初中学习圆的概念时, 不少教师最多只是自己在黑板上演示“取一根绳子, 把它的一端固定在黑板, 另一端系一支粉笔, 然后拉紧绳子, 并使它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 粉笔就画出了一个圆”。我们觉得, 看着老师画与自己亲自动手画, 体会、感受是决然不同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尝到“梨子的味道”, 让学生亲口尝一尝:让学生准备一根细绳, 一端系一支笔, 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 从而得到圆的相关概念及简单的性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亲自动手操作, 使问题化难为易

实践是数学发展的源泉, 数学脱离了现实社会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著名数学家J.V.Neumann认为:“远离了实践的源泉之后, 或者太多抽象的近亲繁殖之后, 数学学科就处于退化危险之中。”

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 通过动手操作,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空间观念的建立强调抓住“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两个认识阶段。实施时, 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实例, 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图形变换”, 要以观察、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由于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所限, 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弱, 学习空间图形会产生较多的困难。尤其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空间问题, 会存在很多的思维障碍。新课程标准强调, 在空间呈现图形, 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新课程中, 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 强调几何直觉, 培养空间观念。对证明的要求也是从直观感知、操作证明作为基础。

如图,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 母线长为3, 一只蚂蚁从底面圆周上的点B出发, 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的中点D。问蚂蚁沿怎样的路线爬行, 使行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这是课本上的一道习题, 具有较大的难度, 首先要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为此, 我们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圆锥, 在圆锥上标出两条母线和点D, 然后将圆锥剪开、展平。再根据模型画出图形, 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沿线段BD路线爬行路程最短, 易得最短路程的值。

四、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几点思考

发挥动手操作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工作。同时应做好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评价, 促进学生的主动动手操作意识的发展。

(一) 精心选择操作工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操作内容, 选取合适的操作材料, 并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是操作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 操作工具不是越复杂越好, 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操作工具应以简洁为原则, 越简单越能突出内容的本质。工具的选择往往可以就地取材, 比如身边的两个硬币就可以用来进行两圆位置关系的操作实践等。

(二) 操作必须有明确目的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 “为什么要做”, “怎么做”, 操作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明确为突破教学难点创造条件。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依赖思想严重, 什么都依赖老师,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积极鼓励, 鞭策推动其进行积极的探索, 而不能越俎代疱, 使他们形成一种惰性。教师的工作要为学生积极提供合适的材料和环境, 创设有效的操作活动,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对他们的活动过程积极跟踪了解,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三) 提升思维层次

动手操作处于形象、具体的思维阶段, 思维要求低, 它是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的。动手操作时学生往往比较活跃、兴奋, 老师应该因势利导, 及时地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地思考, 要及时概括提炼、抽象出数学模型, 使思维从形象思维提高到逻辑思维的层次, 获得理性认识。不能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 否则就会流于“肤浅”,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对数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行义务教育数学教材, 阐明了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涵义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动手操作作用的一些途径、方法和建议。

上一篇:什么是思想汇报?-党团工会下一篇:中国影视特效的前景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