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2024-06-17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共12篇)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1

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实践操作的训练不容忽视, 它可让学生具体而深入地思考数学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真谛, 进而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

一、链接生活, 培养数学思想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须扎根于现实, 并且应用于现实。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 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 通过观察,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有效方式。

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可形成由载体连接生活的中介。例如在教学“利息、利率”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调查银行、信用社当时的利率, 预算储蓄压岁钱的年息。又如在教学“形体知识”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可感知的形体, 同时收集各种数据和信息, 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 感受数学的魅力。这就是数学源于生活, 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和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学好数学的意识。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 旨在为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享受数学的乐趣,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 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自主实践, 提高思维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推理、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 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并主动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能探索的, 教师不要代替, 学生能发现的, 教师不应暗示。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 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 多一些自主探索的尝试, 多一些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圆”, 认识“圆”。“怎样画一个标准的‘圆’?”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可先不作示范, 而是让学生勇敢实践、大胆尝试, 看哪个学生的方法又多又好。就这样, 学生人人动手, 主动探索画“圆”的方法。很快地, 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用圆规及借助圆形物体 (如硬币、圆形茶杯盖等) 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圆”的相关知识, 讨论圆形大花坛、圆形大水池的画法。就这样, 学生发现了用标杆和绳子可以画较大的“圆”。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激发了, 于是他们越发乐于在课堂上和生活中探究“圆”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生活, 进行实践操作, 既使学生的灵性得到完全的释放, 又使数学的“教”与“学”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数学学习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更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数学教材和学生知识经验的实际出发, 就数学教材中的“形体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内容而言, 教师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用橡皮泥、土豆和萝卜等材料自制成圆柱, 再削切、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 从而发现圆柱的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 教师可让学生把盛满沙子的圆锥形容器倒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通过反复实验, 最后发现规律——圆柱形容器盛的沙子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的三倍;如果两者的底或高不同, 则结论不成立。经历这一实践操作的过程, 学生不仅亲身体验, 更构建了多方面的知识, 进而形成探究此类数学问题的方式。

面对数学问题, 小学生具有独特思维。因此, 教师应放开小学生的手脚和思维, 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实践操作, 使他们从不同角度发现数学知识, 从而将他们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使数学教学回归本真。

三、应用拓展, 发展数学素养

现实生活能不断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与内化, 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 要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 又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象所迷惑。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从数学载体走向现实生活, 充分开发和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 使数学教材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赋予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命活力。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2

(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论智力形成的几个基本阶段时说,“只有物质的(或物质化的)活动形式才是完备的智力活动的源泉。”这就是说,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在对物体(或物体的代替物,如模型、标本等)的动作中形成的。其他心理学家如瑞士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只有加强实际操作,才能体现智力活动源泉这一基本思想。

(二)加强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赞科夫也说过,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不仅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例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圆片,逐步总结出凑十加的方法。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摆小正方形,很多学生就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见学生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由于实际操作是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因此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加强实际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例如赞可夫在进行小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时,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培养三种重要能力之一(另外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欧美等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小学数学中加强实际动手操作,让学生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五育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强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这一点与前一点有密切的联系。操作能力弱也反映了大脑两半球协调发展不够。最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功能占优势。左脑以语言、理解、科学、计算和逻辑思维等活动占优势,而右脑以形象的感知、记忆、时间概念、空间定位、音乐、想象和情绪等活动占优势。大脑的功能具有整体性,只有左右两半球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人的智力发展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如果某方面功能长期受到抑制就会衰退。例如,如果过多发展记忆,则思维判断能力就受到抑制。如果在儿童少年期只注意语言、抽象思维活动,长期下去就会使左脑负担过重,而右脑的功能得不到发展。使用直观的教学材料,由于其具有形象的特点,再加上儿童实际动手操作,就会促使左右两半球的协调发展,从而也促进智力的更好发展。

二 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的情况

(一)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的研究和推广。为了加强实际操作,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的研究和推广。例如,美国一般学校的教室里都放置大量的教具和学具。现在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建立专门的数学实验室,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材料,以便于学习和研究数学时使用。此外在实验室中还提供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情境。一般每个城市都设有教学手段中心或教学资料中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教学材料;还准备各种工具和原材料,以便于教师自制。日本早在60年代就规定了小学需要装备的数学教具达60种,其中包括教具、仪器、模型和教学挂图等。近些年也注意生产和使用操作性的材料。如特为一年级学生准备一盒操作用具,内有方木块、数字卡片、计算卡片、小棒、钉子板、几何图形、钟表模型、塑料钱币等。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实际操作。1978年亚太地区曾召开会议,研究推广使用低价的教学材料,其中包括各科的。1984年又专门召开了亚太地区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研讨会,选定了9个重点课题可以使用的教学材料28种,以后又补充19种。其中很多是用于学生操作的。还提出了鼓励使用教学材料的建议20条。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操作。有的地区或单位专门制作了学具袋或学具卡片,供学生操作用。有的出版单位还出版了如何加强操作教学的书籍供教学参考。各地教研部门也加强对操作教学的宣传和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倡取自周围环境的或低价的物品作为教具、学具。例如,美国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对数学实验室应制备的教学材料的目录中,就列有石子、豆子、木片、扣子、自制1米长的棍子等,供数数或计量长度时用。日本一位数学教师曾介绍用家用的小厨柜(上面有几排抽屉)来教学乘法的认识和运算定律。亚太地区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材料研讨会更是针对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提倡选取周围环境的低价的物品作教学材料。

(三)注意研制一种学具多种用途。例如,在国外广泛使用的奎逊耐木条,是分别由长1至10厘米、宽高各1厘米的木条制成的,依次分别涂上白、红、浅绿、紫、黄、深绿、黑、蓝、棕、橙等颜色。这种学生操作用具可用来认识自然数、计算加、减、乘、除、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认识分数等。目前国内一些学校也开始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一种广泛用于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学具――几何板(也称钉子板),上面钉有5×5或6×6个无头钉,可以用橡皮筋在上面围学过的图形,用来认识几何图形、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日本,有专门为学生制作的20以内加法练习转盘,乘法练习转盘,便于学生熟练加法表和乘法表。在菲律宾,教师即使制作一个式题卡片,也注意使其有多种用途。方法是在式题卡片上加一个可移动的纸套。例如:

(四)注意结合操作发展思维。无论在国外或国内都十分注意通过某种学具的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钉子板上围成像下页左面的正方形,让学生把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想想有几种分法。又例如,我国传统的玩具七巧板,过去常常只用来照一些现成的图案来摆。现在国内教师则研究出让学生摆某一种图形,如梯形,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这样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日本,还注意利用学具的操作发现解问题的方法,既发展学生思维,又培养解问题的能力。例如,用4根牙签摆一个小正方形,如果要摆10×10个小正方形(如右下图),需要多少根牙签?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寻找解题规律,列出算式,并找出解法公式。还可以找出不同的解法,比较哪种简便。

(五)注意操作的趣味性。加强操作本身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注意操作的教学材料的有趣性、游戏性。例如,德国制成一种计算盒子。上面分别写着得数1―12的卡片,另外有12道式题,每题的题号1―12分别写在正方形硬纸板上,大小与盒子里写着得数的正方形相同。学生每做一题,就把题号与得数对应地放在一起。全部做完后,把题号翻过来,如果都放得对,将组成一个规则的图案,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在国外广泛流行着各种数学游戏。例如,美国有一种游戏叫做“加法连成线”。先做1―10的点子卡片各两张,然后做20以内的数目表若干张(如右图),每张上的数目要有些变化。一个学生翻出两张点子卡片,算出它们的和,如果数目表上有这个数就用圆片把这个数盖住。第二个学生也照这样做。这样轮流做下去。最后看谁先把某一直行或斜行的3个数盖住为胜。(点子卡片还可以改做数字卡片,另外也可以把数目表中的数改成每两个数的积,来做乘法练习。)

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加强实际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改得好,需要解决好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克服思想中的障碍,大胆实践

克服思想中的障碍有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提高对实际操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一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还有一方面是要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具体的思想问题。例如,有些教师认为,一个班学生多,怕摆弄学具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实践表明,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操作,并不费很多时间。开始学生操作,手不灵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形成习惯和技巧,只要组织得好,边操作、边思考、边讲述,并不多费时间。也有的教师认为制备操作的材料需要花钱,缺少经费。实践也证明,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如用工厂的下脚料,农村用石子、小棍等,可以做到不花钱或少花钱,同样收到操作的效果。总之,关键是克服思想的障碍,大胆实践,就会想出很多解决的办法,尝到实际操作的甜头。

(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操作

操作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进行的。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基础有计划地安排操作活动。一般教学新的概念、法则,学生缺乏感性经验或难于理解的,宜于从操作开始。遇到学生较为熟悉的或者能从已学的知识中推导出来的新知识,就不一定也从操作开始。例如,开始教20以内进位加法,为了使学理解和掌握凑十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或圆片进行操作。教到6加几、5加几时,学生已经有了基础,也可不再进行操作。学生独立操作的程度也要随着内容和学生的程度而定。例如,在低年级或教学不熟悉的内容,往往先由教师做出示范,说明如何操作,再让学生独立操作;在较高年级,如计算长方形面积,教师可只说明操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加以巡视,以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无论怎样进行操作,教师在课前都要做好细致的准备和周密的设计,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把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实验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3

过程。

一、通过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感受数学的乐趣

数学本身学起来就很枯燥、乏味,若没有兴趣,一味地灌输知识,势必造成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知识学起来就会轻松,而且视野也会开阔许多。尤其对于小学生,培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数学实验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

数学知识的呈现尤其是概念的出现,往往让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数学操作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具操作学会知识,使抽象学习变成具体学习,使数学知识变得有本有源。如在讲“角的分类”时,让学生用活动角摆出锐角、直角、钝角。在直观的操作中学生感受到不同角的大小关系,在视觉上对这几种角有了认识。然后通过一副三角板自己尝试着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但是就像是在拼图,学生左拼右拼,头脑里就会有这些角的特征,结合在一起,拼起来也就容易了一些。然后再让每组同学合作,用两副三角板能拼出什么图形呢?有了上面的经验,学生拼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三、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分散知识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节新知识的教学都有重点难点。学生每节课学习的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通过知识迁移获得的。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必须借助教具学具直观理解。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如何理解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如23-8=?学生运用手中的小棒,发现从个位上的3根中拿走8根不可能,只能从十位上借,这就需要把十位上的一捆拆开变成10根,(这就是借1当10),把这10根小棒跟个位上的3合在一起就是13根,此时13-8=5。这个过程完成后,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着说说算理,难点迎刃而解。

四、数学实验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而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动手,学生学得更有趣;通过动手,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还有利于解答多解的应用题。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节课时,我给了学生一个形状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再给出问题:如何让这个四边形稳定下来不再晃动?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并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一根木条经过不同形式的摆放,最终让四边形稳定下来了。经过对比发现,原来经过对角线固定时是最稳定的,此时平行四边形就分成了2个三角形,学生会发现三角形真的很稳定。在直观的基础上三角形的稳定性牢固地记在心里。于是老师就此提出了生活中的问题:椅子晃动了,该怎样解决呢?学以致用,这个知识自然而然地用到了生活中。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大脑也灵活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

五、动手操作,让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

动手操作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直观教具的演示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讲授“一个饼的四分之三和三个饼的四分之一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自己制作了四个圆

当作四个饼,把其中一个饼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三份,即3/4。另外的三个饼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即1/4,然后让学生把这个1/4再重新拼一拼,学生会发现它就是一个饼的四分之三,得出结论:一个饼的四分之三和三个饼的四分之一是相等的。很复杂的知识在学生的操作演示中得以理解、深化、吸收。

六、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将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现代的教育理念下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人,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得到课堂教学的重视。它不仅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手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我们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味。同时数学不再难学,不再是童话。运用手中的教具学具,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参考文献:

谈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 更应注重学生对数学结论形成过程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而小学生明显是以具体形象思维活动为主, 所以小学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训练, 这样才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 到生活中运用, 使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还可用于生活, 这种操作化理论为实践, 化难为易, 既还原了数学本质, 又促进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操作本身还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下面我们具体谈谈数学教学中所感受到的操作的妙用。

一、操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想象泉涌, 生理机能协调发展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 我们多想一些办法, 就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 情趣化, 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 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后, 为使学生加深印象, 扩展思维, 我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游戏。先让学生拿出一根小棒, 并让学生想象, 一根小棒像什么?有的同学说像阿拉伯数字“1”, 有的同学说像一根电线杆, 还有的同学说像汉字“一”, 还有的同学说像减号, 还有的同学说像一条线段……。我又让学生拿出两根小棒, 让学生动手操作, 动脑想像, 有的同学摆成数11、7, 有的同学摆成汉字“二”、“十”、“八”、“人”、“入”, 有的同学摆成等于号 (=) 、大于号 (>) , 小于号 (<) , 还有的同学摆成了加号 (+) 、乘号 (×) ……。我又让学生拿出三根小棒, 通过动脑思考, 动手操作, 学生摆出了数 (2、4、17、71、111) 、汉字 (大、小、三、土、上、下、工) 、图形 (△) 、算式 (1-1) ……接着我又让学生拿出4根、5根、6根、7根、8根、9根小棒动手摆, 结果学生们, 摆法各式各样, 想像力的花朵灿然开放, 学生分别摆成了数、汉字、图形、算式、植物等。而摆小棒的过程本身又是手脑并用、手脑互动, 使学生的动作机能和大脑机能协调发展, 说的过程则使思维与语言并举, 说摆结合还降低了表达的难度, 提高了表达的兴趣, 可谓相得益彰。课后好多天, 学生们还互相比拼, 不肯罢休。可见, 数学的魔力正在学生心中潜滋暗长。由兴趣而生情结, 教师最盼望, 也最欣喜的情况自然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二、操作使学生思想清晰, 方法多样,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面对小学生进行数学的纯理论性讲授, 不仅是抽象的, 而且是枯燥的, 势必会造成理解接受慢, 注意力持久性差, 思维线性化, 甚至连线性都不能保证, 当然就很难谈开发智力了, 而操作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化理论为实践, 化教师讲授为学生游戏性探索, 化枯燥为趣味, 化被动理解为主动总结创造, 化线性思维为发散思维, 既可开发智力, 又可提高能力。由于是把数学还原于儿童的生活实践, 所以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 也是在解决自己的日常问题, 甚至是帮助他人解决日常问题。因而随着问题的解决, 他们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在教学“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时, 我让所有学生当售货员, 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问题是:现在有12个乒乓球 (一盒10个, 另有2个) , 顾客要买9个, 你怎样拿给顾客9个乒乓球?通过实际操作, 有的同学说从1盒里拿出9个给顾客, 有的同学说先拿盒子外面的2个给顾客, 再从盒子里面拿出7个乒乓球给顾客, 还有的同学说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留下, 把盒子连同里面的9个乒乓球给顾客, 这样顾客方便拿乒乓球。我肯定了学生们的各种做法, 表扬了学生能为别人着想、方便顾客的做法后, 又问剩下几个, 你是怎样想的?能把想的过程写出来吗?然后学生表述自己的过程, 有的同学说:“把12分成2和10, 10减9等于1, 2和1合成3。”即12-9=3;有的同学说:“把9分成2和7, 12减2等于10, 10再减7等于3。”即12-9=3。我又加以肯定, 并且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通过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6-9。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算理, 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而且思路清晰, 方法多样。

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 认识图形的关键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特征。在教学“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 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个学具袋, 里面装有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小盒、正方体小盒、魔方、丸药盒、圆杆铅笔、饮料桶、乒乓球等, 此外还放有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上课时每个学生都边观察边摸, 把自己的感觉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来。学生不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各种形体的基本特征, 而且找出了一些形体的主要区别。在掌握图形特征、形成空间观念的同时, 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考查学生是否真能辨认几种形体,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从自己的学具和袋里摸出指定的形体, 并给自己的学具按不同形状分类。学生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当让学生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长方体时, 他们摆成了不同的长方体。不但加深了对长方体的认识, 也初步发展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下课了, 学生围着我说:“老师, 这堂课真有趣, 明天还上这样的课吧!”

又如, 在教学“左盘有3个桃, 右盘有5个桃, 怎样使两盘桃子的个数同样多?”这一问题时,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想出多种办法, (1) 从右盘拿出1个放在左盘, 两盘各有4个。 (2) 从右盘拿走2个, 两盘各有3个。 (3) 从左盘拿走一个, 从右盘拿走3个, 两盘各有2个。 (4) 从左盘拿走2个, 从右盘拿走4个, 两盘各剩1个。

三、操作使学生明确结论, 洞察原因, 思维深度大大加强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的逻辑思维正在逐步发展, 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着具体形象思维, 这就需要借助具体图形的直观和各种学具的操作, 为学生提供感情材料, 以作为思维的支柱, 降低思维的难度。

如教学5的组成时, 我提出问题:5是由哪两个数组成的?用学具摆出来,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有几种摆法?看谁摆的又快又好。学生兴趣很浓, 多数学生能按照一定顺序摆, 少数学生的摆法仍有随意性。于是我引导他们交流摆的方法, 明确只有按一定顺序摆, 才能既不重复, 又不遗漏。这样学生就逐渐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 把数的组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方法。同时边摆边叙述摆的结果, 即4和1组成5, 3和2组成5…… (或1和4组成5, 2和3组成5……, 做到手、脑、眼、口同时并用, 调动各种感官进行有序思维。摆完之后,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几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成的两个数相同, 只是位置不同。最后归纳出5的组成只记1和4组成5, 2和3组成5, 由1和4组成5, 可以想到4和1组成, 由2和3组成5, 可以想到3和2组成5。这样充分运用学具的操作, 学生对数的组成理解很深, 掌握得牢, 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操作的熟练, 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赞美以教8、9、10的组成时, 学生完全可以摆脱实物操作, 通过类推, 有规律地依次讲出它们的组成。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5

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 李珣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全面推行和使用,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确定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并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之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也明确指出:“应强调方法的多元化,要重视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应采用激励性评语的方式”,这对于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口头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因此,以研究课堂中的口头评价为切入点,深刻领会《纲要》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努力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评价整体改革的重要措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评价建议”指出:“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而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作为小学数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另外,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又是鲜活的、交互的,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感受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

(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如教师合理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让学生在评价中懂得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并对自身的教作出判断,这对教与学双方都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

(二)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成果的肯定等予以及时恰当的评价,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认可时,更能激发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

(三)及时的诊断作用。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哪些地方见长,哪些地方不足,通过在集体中科学的分析,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全面的认识,能帮助学生克服盲目乐观或自卑心理。

(四)快捷的调控作用。课堂的口头评价能广泛、快速地反馈信息,并通过与目标对照,找出不足与缺陷,分析原因,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快捷、有效的调控。

(五)互动的交流作用。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和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中,可看见长处与不足,利于在集体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它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

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激励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课堂组织管理,数学学习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激励评价,将主要焦点集中于学生学习成绩上,没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多角度地去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另外,部分教师的评价观念还较陈旧,评价方法单

一,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激励评价,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还不能到充分的体现等等。为了落实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目标,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选择有效的多元评价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评价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正确的评价目的,讲究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做到以下几点: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所产生的“位差效应”给师生之间所造成少数教师的师道尊严、夸夸其谈,从而导致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回答问题,甚至使个别学生在评价老师和同学时产生不真实的评价。那么,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1、淡化心理定势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存在着师生之间的口头评价表面上是民主平等的,但因师生双方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之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是不平衡的,因而必然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在心理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紧张,不敢大胆、坦诚地敞开心扉,即使身不由己地发言,也往往是试探性的询问,或是看老师的脸色应对。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不仅要坚持讲“理”,更要讲“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不一致,即使同一水平的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有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语言和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要求准确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等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同伴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不规范,甚至是出现不正确和歧视倾向时,老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同时,评价者(教师、学生)要针对被评价者的个性及价值客体的特点,做出具有评价者自身特点的课堂口头评价,或幽默风趣的评价,或平和亲切的评价,或循循善诱的评价„„

3、化解表达差异

一般说来,教师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评价针对性强,能进行清晰的陈述、论辩和评价,所表达的信息中多余的成分少。而有的学生评价时因为缺乏口才,往往出现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说了许多却又不切话题;有的因为个性心理特点,过于腼腆、怯场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别还极容易形成“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评价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学生则处于“挨训”状态。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不仅要首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传递出自己的关心之情,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评价,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学生久旱的心田接受甘露的沐浴,让他们自觉地打开心灵之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教师也就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的评价中更准确地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

(二)适时评价,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同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存在时间差别。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1、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有时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应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上。因此,课堂上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察学生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同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数学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2、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课堂口头评价有时也需要延缓评价,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延缓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三)多角度评价,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困生对激励评价的渴望更甚。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找到自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体验成功,从而得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多元智能理论”也表明,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激励、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如果教师能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闪光这处。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同伴的闪光之处,使课堂口头评价在尊重、宽容和等待中进行,在欣赏、发现和激励中进行,在和谐、主动和引导中进行„„

(四)以生为本,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交往。“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然应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最大弊端就是缺乏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这种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主客体单一,即只能是教师评价学生。《纲要》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中,师传生接,师授生受,师讲生听,实际上使传统教学成为“传话教学”,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少有发言的机会,更谈不上评价老师,评价其他同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建立多向互动的口头评价肯定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制度的改革中,不仅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生与生之间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也应该是评价者,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求老师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彻底转变观念,以朋友式的平等的身份,接受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的评价并指导学生的评价。我们更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占主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四多四少”,即“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一门学习方式,也是新时期一种能力的体现,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构建数学框架知识,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运用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高和保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注意力却很难集中。针对这一情况,动手操作贴合了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从观察自己的玩具、文具等出发,在玩中思考,在学习中进步,因为学生拥有了实际操作,就会很轻松地达到学习目标。

二、运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数学学科又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他们对小学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清楚,况且小学数学知识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学习清楚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的表象上升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克、千克等质量单位时,小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几乎没有什么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来硬币、铅笔、0.5千克大米、挂面等物品,教师再带来一个小天平,通过称物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一千克、一克到底有多重,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于质量单位就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了。

三、运用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要提高综合能力,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运用知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数学课堂必须关注的话题。实践检验真理,很多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剪纸去剪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再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空间结构,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孙俊勇.小学生数学多元能力发展与评价研究[D].鲁东大学,2011.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7

一、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那么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从而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 学生不容易理解, 进而会产生厌烦心理, 而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动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 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数学课堂, 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保持学习的动力。比如, 教学生数数时, 为了能让学生独立地数到100, 并明确100的基数含义, 教师可以准备充分的具有农村特色的学具, 让学生来动手操作, 如小木棒、花生、玉米粒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数数, 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 并且认识不同的计数单位。这样, 学生不仅对“数”有了直观的认识, 而且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这样的动手操作, 不仅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直观的动作, 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得到了正确认知, 而且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众所周知, 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分工, 左右半球相互配合, 协调发展, 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最佳发展。而实践操作既有思维又有活动, 既能在左脑的支配下进行数学思维活动, 又能在直接动手操作中进行右脑的形象感知。这样, 多种感官一起发挥作用, 能够促进学生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三、实践操作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

在新课改的促进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学习, 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 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 学生亲自动手摆摆、数数、动动, 能使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增加, 在观察中发现新问题, 进而想办法去解决, 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学习“米、厘米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列举文具盒、铅笔、橡皮、课桌、黑板等学生常见的物品, 先要求学生来估算出物品是几米、几厘米, 然后让学生实际去测量, 看看自己的估算准不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对米和厘米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 而且主动探知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既得出了知识的结果, 也推导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 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提升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实践操作体现了数学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 许多知识都是直接或间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实践,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亲切、真实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感到生活处处都是数学, 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比如, 学习“小数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在班内组织一个小型的购物活动, 让学生进行模拟购买。这是学生平时真实的生活场景, 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间, 学好数学能够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 学生不仅直观地认识了小数, 而且复习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再如, 教学“圆的认识”时, 教师可以优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圆, 如汽车轮胎是圆的, 光盘是圆的, 硬币是圆的, 等等。“车轮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或其他形状呢?”学生纷纷回答:“长方形的车轮滚动不平稳、速度太慢。”“为什么圆形的车轮跑起来就平稳快速呢?”教师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 学生的探究心理油然而生。学生从生活问题入手探讨数学知识, 既让学生看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的实践操作不单单是手的活动, 更是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支配着他们的身体动作, 而身体动作也在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多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也能启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亲自动手触摸学具, 自己数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面。学生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 得出了都是6个面的结论。但是很多学生的方法比较混乱、没有顺序, 容易出现重复和遗漏的现象。对此,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然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 相对面有什么特点。教师还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的学生用直尺将两个相对面分别进行测量, 有的学生直接将学具上的相对面取下, 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最后, 学生得出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的结论。事实证明, 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六、实践操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操作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萌发创新意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在探索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比如, 学习“给应用题补充条件和问题”时, 教师可以这样出题:“还剩35棵树, 原来有多少棵?”学生在分析、解题时, 发现了不对劲, 纷纷提出:“老师, 这题出错了, 缺条件!”“老师, 这题我算不出来, 题目不全!”在学生的疑问中, 教学的重难点问题都解决了, 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再如, 学习“图形的拼组”时,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风车, 在纸的折叠中感受平面图形的变化, 每一种图形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等。教师还可以用“拼积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变化。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8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 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 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

二、通过学具操作, 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发展思维

例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一行摆6个, 第二行与第一行摆同样多。第一行摆5个, 第二行先摆与第一行同样多的, 再多摆2个。第一行摆4个, 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3个。教师左手拿5支铅笔, 背着右手问学生, 右手的铅笔数比左手多3支, 右手有几支?演示:上排6朵小红花?下排 (盖住) 比第一排多4朵, 下排有几朵?

通过例题可以看出, 运用学具操作不是直接向学生说明某一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性东西。这样, 不仅使学生迅速地获取了应该获得的知识, 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1.要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操作活动

学习上的操作或是观察, 都是有意义的、有计划的活动, 而不是一般的随意的动手活动。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 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 规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 还要设计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必要时, 还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进行预演性操作, 以便发现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困难, 或者发现操作中有什么技巧问题。比如, 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 学生的操作体现出了一个“先做什么, 接着做什么, 最后做什么”的渐近过程, 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觉到知觉, 再到建立牢固表象的认识过程 (学生不看教师右手, 也能想象到是10支铅笔) 。这样做, 可以引导学生在按程序和规则的一步一步的操作中, 有目的、有次序、有条理地去进行观察和思考。

2.把操作同观察、思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 操作是学生手与眼的协同活动。动手操作的信息, 即对数学材料的动态感知过程, 必须通过仔细地观察活动才能准确地输入大脑, 促进抽象思维, 形成数学概念、规律和方法。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语言的内化过程而内化。因此, 在指导学生操作时, 必须把动手操作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 从而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由于有了充分的直观做支柱, 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理解得就更清楚更深刻了。当然, 如果遇到有些学生的表象建立不牢固理解不清楚时, 还可以再回到操作和观察中去, 但仍需与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

3.教师要加强对操作活动的过程指导

小学生学习数学, 乐以直观, 停以表面, 弱以深入思考探究。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教师的继续指导和启发是至关重要的。在操作活动中, 教师除了面向全体认真组织, 如注意操作的秩序、纪律, 控制操作的时间等以外, 还要来回巡视指导, 具体了解哪些学生还不会按规则操作, 是否有代表性的问题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特别要及时掌握操作过程的反馈信息, 以便为后面的总结积累材料。

三、如何组织指导学具操作活动

1.提供操作材料——具备结构性

所谓有结构性, 就是提供的材料 (学具) 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 反映不同的事物或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 而不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材料。比如, 认识10以内的数时, 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有小棒、小圆片、三角片等, 还可以有直尺和内含实物图的韦恩图等;认识11~20以内的数, 提供给学生的小棒, 是20根, 不是19根或21根, 而且要求学生先把10根捆成一捆;探求三角形内角和, 提供给学生的不是一种三角形, 更不只是几个特殊的三角形, 而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任意三角形。

2.设计操作规程——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认知过程, 是一种系统行为。操作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明白操作的目标, 即研究什么事物、观察什么现象或者分析一种什么关系等, 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 提示操作的方法。

比如, 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操作活动中, 学生先怎么摆, 再怎么摆, 甚至在边摆边看中怎么想, 怎么说, 教师都一一作了精心设计, 学生操作起来有头有尾, 促进了思维活动的准确开展。又如, 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 教师这样提出要求:作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顺着这条高把它剪开;把剪得的两个图形重新拼在一起, 拼成什么形状?根据拼成的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组织研讨交流——体现民主性

操作和观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到一种知识或一种方法。研讨则是要经过大家的相互交流, 摆事实, 讲道理, 得到一个共同的认识。比如讲20以内进位加法时, 教师出示“9+2= () ”这道题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时, 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把9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 数一数, 一共11根;一种是从2根里取1把9凑成10再加1;还有一种是从9根里取8把2合成10再加上1。在研讨中, 你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大家评议, 这样做行不行?在这几种做法中, 哪一种较好, 为什么?经过一次筛选, 第二、三种做法较好。再经过一次筛选, 得到第二种方法最佳。这时候, 如果教师再出示几道类似“8+3”之类的题, 学生也不会用第一、三种方法操作了, 经过研讨, 学生就不会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 通过回忆陈述, 再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逐步建立起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 从而促进物化向内化的过渡。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并日益显示其积极作用。本文就如何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以及有关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谈数学课中的动手操作 篇9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就要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 动手即使一种乐趣, 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 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 能够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 在认识了长方形后, 我问学生能将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最大正方形吗?所有学生都拿着长方形动起来, 他们通过折、剪等一系列动手操作探索出应该怎么折就可以成正方形,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有利获取新知

学生东说操作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记忆, 还可以通过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更好的获取新知。在教学最小公倍数这一节课时, 我认为只需要向学生讲述清楚最小公倍数这一概念, 再告诉学生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这节课就很成功了, 可是我发现在我讲述时, 学生接受起来不太容易, 在做练习时很多学生存在较大的问题, 我对这一节失败的课进行了反思, 看来只是教师讲是不行的, 于是我又换了一种教学方法, 我就让学生又准备了长3厘米, 宽2厘米的纸片, 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得出结果, 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有乘法运算定律这一节课, 教过这节课的老师可能知道, 这节课不管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大难题, 老师费尽力气反复的讲, 可以说是口干舌燥, 可是在看看学生仍然是满脸疑惑的表情, 这不就等于又做了一节无用功吗?今年我又教四年级的数学, 将又一次面临乘法运算定律这一节课, 有了以前失败的教学经验这一次我对这一节课做了新的设计, 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 我把同学们常用的学习用具搬进了课堂, 在上面标明单价在后面注明要买的数量发给没个同学, 让同学们自己用喜欢的方法算出总价。不一会交流就开始了, 有的说“钢笔9元一支, 要买11支多少钱?我是这样算的:我先买10支花90元, 再买1支9元, 把他们合起来一共要花99元。他刚说完又有一个同学说“我买的是12本25元的字典, 我是这样想的我把12分成了4和3相乘, 这样我先算出25乘4等于100, 再用100乘3等于300, 所以12本字典要花300元”还可以这样:“先买10本再买2本, 10乘25加2乘25, 同样也是300元。”还可以同学们都积极踊跃的说着自己的做法。看着孩子们那兴奋劲儿, 我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 同样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方法却又着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一节课我并没有再像以前一样耗费力气列举大量的例子, 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因为反复的讲而心烦气躁, 这一节课完全是学生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 我把课堂给了学生, 学生愉快, 老师轻松, 何乐而不为呢?综合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的知识, 这样我们就把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活动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在启发思维、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三、动手操作有利与发展学生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 让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发挥潜力。例如, 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 由于几何知识还是比较抽象的, 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求积公式, 形成空间概念, 都必须有大量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积累。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摆、剪、折、量、画、分割、拼合等操作活动, 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 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 虽然只是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但是在教学时我们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这一结论, 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量、剪、拼等通过动手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而教学, 如应用题、数和计算、量和计量、统计知识、比和比例等, 在操作层面上的要求不是最明显, 这就更需要老师能挖掘其内在的动手因素,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 去设计操作的程序和方法, 并鼓励学生自制学具, 给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时间与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有利于促进思维发展。

四、动手操作可以化难为易

学生由于受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的限制, 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要在教学中多举实例, 加强对比, 通过动手操作, 化难为易。

如教学“求丙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 让学生动手摆三个三角形和三个圆纸片, 先巩固“同样多”这一概念, 再出示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5只白兔, 5只灰兔。白兔比灰兔多几只?”根据图示组织学生讨论:谁与谁比, 谁多谁少, 已知什么求什么, 把谁分成两部分。由准备题到例题, 学生借助图示就可以理解: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灰兔同样多的只数, 就是白兔比灰兔多的只数。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不但理解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而且还可以掌握一些分折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五、动手操作不易忘

生活经验和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死记硬背的东西不能长久保持, 经过理解后的知识才不容易忘掉。陆游的诗中也有这样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即使是真实正确的, 对自己来说也有隔膜。没有亲身实践,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的确通过动手操作对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样掌握的知识孩子们记得很牢固, 不容易忘掉。

小学数学学具操作的思考 篇10

一、根据教学内容, 恰当安排学具操作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心灵而手巧, 手巧则心灵, “手指尖”、“手巧”就是指操作技能。在双手动作时, 由手到脑, 存在着高速信息双向传输途径, 使手脑同时得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让学生运用学具操作是思维的基础, 思维则促进操作能力的发展, 而操作是为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综合, 是为了在感知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因此, 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操作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着眼, 不能为操作而操作。

二、根据教学的实际, 合理安排学具操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指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中, 只有把握恰当的时机,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兴趣, 激发其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使学具操作成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 要把握住三个时机。

1、进行图式对照时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

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 通过复习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后, 提出:能不能把梯形也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那样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或一个平行四边形, 或一个三角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此时学生欲求解而不能, 处于“自我需求”的状态, 教师把握住这个时机, 引导学生用旋转、平移的方法, 采取图式对照, 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2、在学生感到精神疲倦时进行学具操作。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后, 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片, 把它折出面积相等, 形状相同的4份。人家兴趣来了, 很快得出4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他折法, 而鼓励他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折法吗?造成了悬念, 激起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促使他们进一步去思考、尝试, 又得出了3种折法。这样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消除课中学生的精神疲倦。

三、根据学生的实际, 设计学具操作步骤

小学数学是按照儿童“感知操作———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的, 在指导学生学具操作时, 我们必须从遵循这一规律入手, 精心设计学具操作程序, 使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动口表述相互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动作、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学具操作程序大致可分四个步骤:

1、明确要求, 作好操作准备。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 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 展现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有时还可以分步定向指导, 逐步完成操作的策略, 以求实效。

2、动手操作, 充分感知表象。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 让学生按照使用量角器的要求, 分别量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算一算, 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再接着让每个学生用纸片做一个正方形, 并沿着对角线折过去, 得出一个三角形, 然后将这两个三角形重叠, 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小组讨论, 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否都一样?是否都是180°?最后, 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 拼成一个角, 正好拼成一个平角, 再想一想说明了什么?这样, 把操作与思维, 思维与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学生充分感知表象。

3、动口表述, 加深对知识及操作的理解。

如上述, 在学生每一次动手操作后, 必须让他们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认识过程, 请同学们评议, 教师适当点拨纠正, 从而使学生加深理解, 既能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4、动脑思考, 形成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13-01

【关键词】动手操作?摇数学课堂?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13-01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氛围,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在操作活动中,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够规范,表述不够准确,但教师应给予他们正面的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引导学生拿出两根小棒放在第一行(强调要一下拿出两根,两根为一份,摆为一份),再拿出三次、每次两根小棒放第二行,然后提问:“如果第一行的两根看成一份,第二行有几份?”学生们说出答案后,笔者明确强调:“第二行明显是两根一组的三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数量是第一行数量的3倍,也可以说第二行里有3个2。”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什么是一份,几份是什么进行了重点感悟,对倍的含义有了清楚的理解和认识。随后笔者又引导学生们拿着实物卡片做了相应的练习习题,使他们对“倍的认识”知识内容得以巩固和深化。

二、营造温馨的操作氛围

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争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新知的动机。通过运用“量一量、搭一搭、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和剪一剪”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把各自准备的三角形学具通过割、补、拼等方式,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教师在学生们实践动手操作以后,适时进行点拨,接着让学生说出割、补、拼的操作程序及结论。随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从中取长补短,促进动手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巧设情景,诱发操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论证“疑”的方法是操作与实践。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将问题的解决置放于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数学与实践的联系。例如,练习题“李师傅锯一段木头用8秒钟,现在他要把一根3米长的木头锯成6段,需要多少时间?”在出题时,笔者巧设情景,要求学生迅速答题,结果很多学生得到的答案是“48秒”。笔者再巧设评价情景(如,得到答案是“48秒”的同学站到一边,得到另外答案的同学站到一边),结果全班学生都处在答案不同的“疑”的氛围中。全班学生开始争议,自发进行论证“疑”的操作实践,最终通过动手模拟操作,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正确答案是40秒)。这样既使学生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又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认识和能力。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圆的性质,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形的物品(学生搜集到了橡皮筋、圆形配饰物等圆形的物品)。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拿出这些圆形的物品并仔细观察,同时,让学生拿出圆形的纸片进行折叠,并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无论怎么折叠,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随后,笔者进行了总结:这一点就是圆心,这折痕就是圆的直径。至此,圆的一个基本性质——“直径都通过圆心”就得出来了。最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些折痕,探寻其中的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圆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同时还得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等。

四、联系教学内容实际,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操作活动

联系教学内容实际,就是先引导学生预习新课内容,教师再因势利导地让学生结合新课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操作活动。如,在小学一至六年级均有几何形体知识,若教师只单纯地讲解特征、公式就显得比较抽象,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比一比、算一算”等活动,亲自尝试与体验,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使学生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印象深刻。如求圆柱体的容积时,可让学生量出口缸、茶壶、水桶等圆柱体物体的内半径和高,再计算它们的容积。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经历了计算前数据测量的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与动手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除思维能力的培养外,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小学数学课中的操作性 篇1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动手操作活动正是在教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很有益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的获得新知, 更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卡连柯说过:“把活动引入课堂, 以给学生一个强刺激, 进而把他们愉快的情绪组织起来、推动起来, 使它得以发扬。”可见, 活动充满童趣, 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 可以迅速吸收知识, 并能够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中, 让学生拿出统一规格的平行四边形的纸, 想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在整个环节中, 我放手让学生去剪, 然后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在课堂教学中, 我注重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注重探究活动进行指导,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学生成功的拼出长方形后, 我抓住时机, 让他们进一步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顿时又来了兴趣, 动起手来, 反复对比。对于结论正确的学生, 我及时给予表扬。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能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 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新知形成的过程, 随着一个个难题的攻克,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乐学、善学。

二、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 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可见, 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达到创新的目的。在教学中, 让学生多动手, 亲自实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同时也能开发学生智力, 让他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大胆地思索、探讨、创新, 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教学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例如,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在学生初步掌握角的基础知识后, 我让学生亲自做一个角。大多数学生用两根木棒组成一个角, 有的学生用两根手指组成一个角, 有的用橡皮筋拉成了一个角, 有的用吸管折成了一个角……大大小小, 不同材料的角出现了, 学生们高兴地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 享受着成功地喜悦。在此, 我又进一步提问:“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和你们材料的长短有关系吗?”学生的兴趣又高涨起来, 动手比起来, 最后大家一致得到一个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张口的大小有关。学生不断涌现的创新手法, 使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中轻松地获得了知识, 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三、在动手操作中构建学生的空间观念

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除了培养观察能力, 还必须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活动, 让他们自己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量一量。例如, 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亲自实践, 亲自把物体放入水中, 观察其变化以理解“占空间”“占空间大小”。又如, 在体积单位的建立中, 每一个体积单位我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另外, 在练习中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加深认识, 有利于发展空间想象。在一次练习课上, 有这样一个问题:“最少几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开始不管我怎样讲解, 有一部分学生总是皱眉头, 想不出来。在语言难以解释清楚的时候, 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答案顿时摆在学生的眼前, 经过实践、动手操作, 清晰、准确地把握了图形的特征, 从而形成了稳固而清晰的空间观念, 而且培养了学生周密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育作为工具的价值在于应用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在数学教学中, 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动手操作, 动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低年级要学习长度单位, 认识和换算, 而这时的学生年龄小, 认知面窄, 往往对这些单位运用不好, 经常闹笑话, 例如, 有的学生写道“黑板长4分米”“我的身高是140米”。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事物没有具体的感知和认识。因此, 在教学中, 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自量一量, 摸一摸, 看一看, 比一比, 体会不同单位的含义, 从而恰当地选择单位。二年级“图形的拼组”一节中,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选小棒, 搭正方体和长方体, 让学生感知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整节课, 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 经验来完成选小棒摆的过程, 使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中, 培养和提高了实践能力。

上一篇:古典舞技巧论文下一篇:电切镜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