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2024-07-19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共12篇)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1

当今数学教学内涵丰富、策略精妙, 但由于缺乏核心目标的引领与组织, 这些内容和策略就显得比较散乱, 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组织, 实效不高。杨章宏教授在《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中论述道:“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 要求教学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又要关注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还要关注更深远、更本质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新课程改革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亲历体验, 让学生经历过程, 给学生带来深刻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 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活动, 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 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 而是在数学学习中充分体验的过程。

一、在数学情境中体验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 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创设学习情境, 这样可以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比较乐于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有趣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 更易引发他们积极地思维。因此,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 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如讲有关数学问题的童话故事、卡通故事;提出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直接参与现实生活的计算等。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 创设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 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二、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听过了, 可能会忘记;看过了, 可能还不明白;只有亲自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时, 我没有照本宣科给学生灌输抽象的概念, 而是让学生用米尺去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是多少米。有的量教室的长, 有的量教室的宽, 有的量黑板的长。当学生量教室的长时, 发现教室的长9米多。这时, 有的学生提出来:“老师, 教室的长是9米多, 我们怎么表示呢?”小数在学生的体验中呼之欲出了。要引导学生体验, 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参与机会, 凡是学生能操作的, 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

由此可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数学操作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 不是依靠教师的“教”, 而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作现成的理论来教, 而要以“体验”为载体, 帮助学生架起思维构建的平台, 使之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 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 教学是一种社会性认知活动, 互动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价值。互动具有生成性, 与别人即时即景地交流交谈, 往往会启发自己的思维。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能充分地表达、争辩, 在体验中能更好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因此,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要努力的创设机会, 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构建平等自由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不再是严肃紧张而缺乏乐趣的学习场所, 而是一个宽松的智力游戏乐园。把教师当作朋友, 把同学当作伙伴, 把思维体验当作是自身需要, 彻底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 自主地深入参与构建的全过程, 用心体验知识的意蕴。

四、在生活应用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时, 没有就圆柱论圆柱, 就公式论公式, 而就“如油桶、牙杯、油瓶、热水瓶等为什么都做成圆柱体”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除了美观外, 是否还有其他数学因素?”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我让学生将此问题留作课外去讨论思考, 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求答案。

在教学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到自己的任何活动都可以有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当师生习惯于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来思考的时候, 数学教学和儿童生活便融合了,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 认识世界的习惯。这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次的锻炼中提高、发展, 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

五、在积极评价中体验

体验总是伴随着情感的参与,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能简单的评价为“对”或“错”, 评价语言应充满感情。激励性的语言能鼓舞学生的斗志, 形成一个“成功——鼓励——再成功——再鼓励”的良性循环过程,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动力。使学生能在师生、生生情感体验中达到愉悦的状态。所以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评价, 不断鼓励学生以积极地心态参与体验活动。在学习过程中, 不要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更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即使学生回答不对, 也不全盘否定。应给予恰当的评价, 让学生感到自己想法的价值,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感受到学习的兴趣。

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 努力强化体验意识, 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创造, 在创造中发展。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2

一、融入实际

体验生活实践

数学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了解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走进超市调查,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秤,学习了怎样看秤等,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得扎实、主动,有效,充分感受了数学的价值。教学中,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估一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自经历和体验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的质量。学生估计并验证课本,苹果、鸡蛋等实物的质量,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二、尊重个性

体验自主探究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知识的学习也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这种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过程,使不同的学生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

在“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千克”,充分感受1千克的质量后,小组间互相列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说一袋洗衣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有的学生说一袋奶粉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而有的学生说他曾给爸爸买回约重1千克的酒,有的学生说他家人每天大约要吃重1千克的大米„„由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的学生有了对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感受。无疑这些学生的感受都是具体而真切的。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关系时,有些学生独立操作先掂两袋盐(每袋盐重50元)的质量,再掂一掂1千克的洗衣粉的质量,从体验中领悟“1千克=1000克”的关系。而有些学生采用合作交流方式学习,将重1000克的大米或重1000的水果等其它物品放到盘秤上验证,观察指针是否指着“1”千克,从而悟出“克与千克”的关系。新课标所提供和鼓励的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的选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拓展时空

体验知识生成 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从中充分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

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之前,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的有关问题,也明白要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观察,必须要用秤来称一称,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特别是对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建立起质量观念。在教学时,我充分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如进行市场调查,超市购物等。让学生带着有关的数学问题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猜测,再进行小组操作、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引导反思

体验互动感悟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想法甚至思维方式进行反思,能使学生真正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自悟自得,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体验的重要举措。

如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在学生已亲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获取过程后,应适时地引发学生回忆,刚才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获取新知的?(估量、分析、讨论、动手操作)这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反思后,体验更深刻,学生易于形成一定的学习方式。又如在课尾的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1千克的铁与1千克的棉花比较,哪个重一些?”个别学生认为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不相等的。在现实生活中,铁是又重又硬,而棉花是又轻又软。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准备好了的一袋重1千克的棉花和重1千克的铁带到课堂。学生纷纷上台用手掂或在秤上验证,终于明白1千克的铁和1千克的棉花是一样重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在反思中得到感悟,留下深刻的印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体验”是一条认知线,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要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验。

《平移和旋转》案例分析

张锁俊

片段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课件出示火车、电梯、缆车、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师:这些物体都是静止的,想不想看看它们运动时的情境?(课件演示运动画面,学生边看边做手势)

师:看着这几幅画面,再想想你们做的手势,能按运动的方式将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同桌交流 生: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是一类,因为路线都是直的;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钟摆是一类,因为它们都是转动的。

师揭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课始,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火车、电梯、等图片入手,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运动现象,并通过做手势来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让他们用独创的形体语言来表示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特征,从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充分感知这两种运动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感知规律,让学生按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举例来判断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

片段二:探究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课件出示小房图)

师:你能看出小房是怎样移动的吗?(同桌讨论),交流 生1:小房向右平移了7格 生2:小房向右平移了6格 生3:小房向右平移了5格 ……

(生开始小声议论)

师:老师先不发表意见,请同学们看下平移的过程再做判断(课件演示)

生齐说:小房向右平移了6格

师:刚才是哪些同学看出平移了6格的?能不能上台来给大家讲讲你是怎样想的?

生上台数一数,讲一讲…… 师:谁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继续请生上台演示和讲解……

师生小结: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分析】: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探究

G623.5

一、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

数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科,也是一个富有趣味,值得探索的学科。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时候体验奥妙,挖掘出乐趣。体验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正方形、梯形、长方形及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通过数学模具进行组合,最终让学生自己的解答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列出公式。这样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让他们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经过长时间的体验式教学法,给学生们创造了学习数学的潜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勤于思考,增强动手操作及动脑思考的能力,对未知的问题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的构建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优势

数学是具有抽象性的,但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尤其是小学数学,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教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生活中有所用处。正因为如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都来源于体验式教学的支持,利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进行分解,也可以摆脱学生内心的恐惧,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体验式教学法将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生活其实是一次活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作为了课堂的主体和主要元素,学生可以作为数学学科的直接探究者,而教师在课堂中只起到了辅助的作用。体验式教学作为新时期的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体验到数学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数学考试或是习题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类习题:5个足球和3个篮球共374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68元,问一个足球多少钱?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习题的解法,学生学习。而如今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到户外的商店进行自主的购物,在生活实践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三、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法

1.加强数学体验内容的生活化

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堂的内容结合起来,用生活中的实例,充实着课堂内容,让学生的课堂变得具有生活化;例如:遇到应用题的部分,教师将会作为习题课对知识进行处理。习题课不仅仅是教师讲题,学生做题,而是教师引领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感知到数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父母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及工作周期等问题;解决路程问题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对问题中路程的时间,速度进行模拟,解出答案。如今的应用题大多数都是在题干上论述许多与题的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做题兴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尚不成熟,只有通过体验式教学,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2.给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体验机会

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中,教师应学会放手,让学生独立的探索知识内容。教師要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去想,而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小学的数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原则,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传授认识方向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学校样子画出平面图,以自己所在的教室为中心,画出三个点,写出它们的位置,并且可以让同桌两个人进行相互的描述,让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平面图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教学中探求知识,让数学教学的质量有所保障。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与美好

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中体验快乐,拥有美好的童年生活。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加强学生的视觉以及感官的刺激,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明确每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在备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编排,演变成故事。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故事形式进行讲解:在草地上,用木桩牵羊的绳子固定在一处,羊会为让着整个木桩吃草,若绳子长三米,那么羊可以吃到多大范围的草呢?学生们根据教师设计的情景进行思考,将羊吃草的故事与数学问题结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量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4.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到知识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灌输平等的理念,将班级的所有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较好的同学和成绩稍差的同学,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地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留下的思考题:五个数的平均数是8,把其中的一个改为6,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6,那么这个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每个小组中成绩较好的同学可以带领学习较差的学生解答问题,保证学生在探讨中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四、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体验式教学正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实践和探究,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真正的领悟到了数学的精彩和魅力,为他们今后的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新闻.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与体验 篇4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 挖掘创造的潜能, 让数学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为此,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创设良好情境, 激发学习主动性

按照新课标“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的要求, 教师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 教师如能结合实际, 巧妙设置悬念性问题, 将学生置身于“解决问题”的环境中, 激发学生好奇心, 带着问题去学, 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面积大小的比较”教学时, 教师先让学生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人一组, 用自备的直尺、单位面积的方格、剪刀等进行实验操作, 找出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各小组分工协作, 动手、动脑、动口, 发现了目测法、方格摆量法、学具拼摆法、直尺量和计算法等方法, 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 使学生进一步领悟知识.

2. 鼓励自主探索, 发展创新思维

教师的创造性不在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而在于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学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验证、推理, 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 变化规律的过程, 最后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自己的方法,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如在上“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时, 教师首先问学生滦县当天的气温, 从而引出用“+”表示零上的温度;然后又举沈阳的例子引出“-”表示零下的温度, 在比较正负数大小时我请学生上来表演“20℃, 10℃, 0℃, -10℃”的情景, 搞得学生哈哈大笑, 记住了怎样去比较正负数之间的大小.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历史, 认识并掌握了负数.

3.尊重个体差异, 展开积极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建立起平等、互信的和谐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可以尝试分层教学, 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 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 就立即加以表扬;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 提高训练要求, 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 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创新之外, 还要体现新课标“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 获得一些体验”的要求,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意识、联系生活, 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1.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

实践证明, 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 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 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 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 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 在自主探究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如学习《元、角、分》, 教师让学生自己到商店购物, 直接将元、角、分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学习体积后, 教师布置作业:用你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不规则的土豆体积, 并写出测量的过程.通过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练习, 学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去主动探究, 培养了知识的“再创造”能力

2.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

教师要善于从实践出发,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比如, 教师让学生参与家庭管理活动, 让他们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副食、水、电、气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 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加以整理, 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需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 一个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学习数学, 认知数学, 体验数学.

3. 在合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课堂上,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 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 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在合作中充分表达、争辩, 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4.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如简便运算125-98, 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 买一件98元的上衣, 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 营业员找给他2元, 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体验学习方式 篇5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体验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有的学生说:“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亲历亲为的体验生活,对学习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体验学习,感悟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谈谈笔者的看法.

作 者:郭晓琳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凌河小学 刊 名: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2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6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体验式教学主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强调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实践将习得的知识加以巩固与反思,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展开观察、交流与分析等活动,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注意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发现现实生活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生进行百分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饮料标签上的含量百分比,从而有助于学生熟悉百分比的概念。

二、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越是新奇的事物越容易吸引其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趣味性的小游戏组织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游戏的同时获得学习知识的乐趣。游戏的形式有许多种,关键在于其趣味性以及对于课程的贴合度,否则小学生只顾玩游戏而未掌握相关知识,那游戏的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例如,在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借助小游戏,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实践活动,促进教学

实践对于学习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无论是老师怎样的讲解演示,都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印象更深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通过实践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乐趣的同时,深入体会知识的运用方法。

总之,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实践、注重情感以及学生的兴趣体验,其可以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缪培培.试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4(02).

[2]苏光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6).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7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可行性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下, 通过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个体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从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新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体验教学提供了条件:1.数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数学追求应用性, 而且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存在,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发达, 他们更喜欢用较为形象的存在作为思考的对象, 这种过程其实就是“体验”。而数学教材中的这些内容正好为学生的这种“体验”提供了平台。2.体验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 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通过体验学习, 能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能力, 也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通过体验教学, 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教学的实施

(一) 将生活知识导入到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很强, 而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基本数学问题难度都不大, 因此, 我还注重将生活知识导入到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体验数学。笔者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的《数字编码》一课中, 就积极地引入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编码问题, 过程如下:1.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通过身份证编码、学生编号等导入情景,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编码。学生积极地列举出了车辆号码、电话号码、门牌号码、报刊杂志的刊号、商品编码等。之后, 我还让列举的学生指出这些号码的指示意义。2.实践运用, 组织学生进行编码, 笔者以某某小区的楼房为例, 组织学生进行编码:

编码任务:为××小区3栋宿舍楼 (各三个单元, 共12层, 每单元每层3套房子) 的每一套住房设计房号。

设计要求:根据房号很快找到所对应的房子。

任务布置完成后, 将学生分组, 并要求学生想出更多的编码方案。活动结束后, 编码方案众多, 有纯粹的数字编码, 也有数字加字母组合的编码, 更有汉字加数字等编码方案。随后教师组织大家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并让其他小组随机报一个号码, 相关小组指出这个编码对应的房子。除了以上的编码方案, 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年级、班别、性别、出生日期、班内号码等进行个人信息编码。

(二)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生活中有些数学只是需要观察, 有些则更需要亲身实践, 如测量面积、体积, 进行初步统计和分数的加法、减法等。让学生以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为基础, 有利于他们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 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也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 这既是适应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1.动手操作。如在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课程中, 笔者设计了一个操作情景:拿一个电脑机箱的盒子立于讲台, 假设其长、宽、高分别为a、b、c, 让学生证明表面积公式S= (ab+ac+bc) /2正确与否。对此学生提出更改箱子的置放姿势、将箱子拆开等, 甚至有学生以自己的文具盒为工具进行证明。这种方式增强了他们对体积公式的理解, 更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扩散。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小学生普遍的特点是习惯以形象思维思考问题, 看过了会明白, 但是也容易忘记。因此, 我们要让小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

(三) 情景想象中体验教学

前面两者或多或少都要求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但是在有些数学知识和概念上, 通过情景教学更能节约时间, 并且更有效率。如关于百分数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让学生去想想所谓的百分率, 如某小区绿化率50%、衣服某纤维含量3%、家庭收入增长率10%, 还有物价上涨率、啤酒瓶上的酒精度等。通过这些方法, 让学生对百分比有个初步的概念, 同时又认识到生活中的百分数无处不在, 这样学生在学习百分数时兴趣就会增强。在小学数学中, 类似问题比较多, 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分数或比的基本性质等, 都可创设成相似思考情境。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 (7) .

[2]林格.教育, 就是培养习惯[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 .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8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出发,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展开观察、交流与分析等活动,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注意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发现现实生活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例如,在学生进行百分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饮料标签上的含量百分比,从而有助于学生熟悉百分比的概念。

二、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越是新奇的事物越容易吸引其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设计趣味性的小游戏组织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游戏的同时获得学习知识的乐趣。游戏的形式有许多种,关键在于其趣味性以及对于课程的贴合度,否则小学生只顾玩游戏而未掌握相关知识,那游戏的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例如,在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识数最多的小组获胜,借助小游戏,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借助实践活动,促进教学

实践对于学习知识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有助于帮助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无论是老师怎样的讲解演示,都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印象更深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通过实践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乐趣的同时,深入体会知识的运用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9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点和意义

1. 体验式学习的特点。体验式学习有四个特点: 第一, 情景性。情景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创造一个真实且丰富的教学情景, 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 第二, 亲历性。亲历性就是指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亲自参加, 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 实践性。实践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来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检验;第四, 情感性。情感性就是指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 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2. 体验式学习的意义。体验就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去了解周围的事物。第一, 体验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在体验式学习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 体验式学习有利于化抽象为形象。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一般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 体验式学习却可以充分地把抽象知识化为形象知识, 进而让学生能有自己的学习感悟和理解; 第三, 体验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 有着非常强的可塑性, 而体验式学习可以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并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妙,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1. 创造教学情景。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 还没有到有自己坚定想法的时期, 因而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 不像语文和思想品德等学科有故事性和生活性, 可以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由于知识难度比较大而无法掌握。因此, 根据小学生受到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特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一个和生活贴近的情景去导入知识, 通过模拟情景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第一, 创造生活场景。例如, 在学习“认识数字”时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超市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商品不同价钱的特性来引导学生对于数字大小的认识, 如常见的辣条一包5 角、一根雪糕1 元、一只铅笔2 元、一个本子3 元等。由于学生对于此类生活物品非常熟悉, 因而可以很好地接受知识。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的举例必须和生活相关、和学生相关, 才能让学生参与学习, 像以上例子如果教师是列举苹果一个多少钱或猪肉一斤多少钱, 学生们会因不知道而冷场, 致使教师无法顺利地进行教学。第二, 创造故事情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把数学知识融入一个故事中, 以此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例如, 在学习“圆面积”时可利用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教学: 在一个草原上, 一个老人在临终前, 把三个儿子叫到了床前, 对他们说:我把我的土地分给你们三个, 但是我的土地有丰饶和贫瘠的, 我一样的疼爱你们三个, 所以无法做出选择, 我这有三根一样长度的绳子, 我分给你们三个, 你们用这根绳子圈出一块土地, 按照圈出土地的多少来分配, 谁圈出的土地最多, 谁就获得最丰饶的土地, 老大圈出一个正方形, 老二圈出一个三角形, 老三圈出一个圆形……同学们, 你们知道谁最后获得丰饶的土地了吗? 这样, 故事的有趣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最后的疑问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进而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 活跃课堂的氛围。

2. 加强动手操作。医学证明, 动手操作有利于锻炼思维, 体验式学习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因此, 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学习长方形知识点的时候,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使用折纸折出不同的长方形, 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让他们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等知识。另外, 动手操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动手的习惯。

3. 分组合作研究。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 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研究课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学习,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很强的时候, 小组内进行讨论可以使他们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 也可以让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进而共同进步。例如, 在学习完形状图形之后, 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研究不同的图形, 如第一组研究长方形, 第二组研究正方形, 第三组研究圆形, 第四组研究三角形, 让每个小组去研究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计算知识, 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这样有利于师生共同总结出图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规律, 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10

1. 情景体验

情景体验是体验教学的策略之一, 它具体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特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情景体验具体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模拟情景、真实情景、虚拟情景. 本文就以虚拟情景为一个例子进行详细的讲解. 它是指在一些高科技的影响之下, 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幻灯技术、录像技术等, 对课程进行详细的传授. 这类情景主要是由教师假定出来的, 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它与真实情景存在着许多差别. 教师在设置虚拟情景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这样才会对课堂起到促进的作用, 而不会适得其反.

下面就列举一个详细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讲解. 在讲解立体图形这一部分的时候, 由于立体图形较为抽象, 仅由教师的口头讲解, 不能够使学生想出立体图形的具体样子, 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 收集一些立体图形,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长方体、圆柱体等在不同面的不同特点, 运用ppt演示各种不同立体图形相关的公式, 这样会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拥有更深的了解, 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这种情景设定的方式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引起他们对课堂的浓厚兴趣. 同时, 教师还要对课堂的气氛进行营造, 教师要适当地运用语言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 渲染出浓浓的气氛, 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高效地掌握知识.

2. 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也是体验教学的重要策略, 它具体是指让同学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并学会相关的知识, 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使知识在心里更加深刻, 这样就会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举一个例子, 在讲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一定理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让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让小组成员每个人选择两个点, 再通过不同的路线, 进行对比, 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时教师再运用数学公式来证明, 这样就会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活动课能够使每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当中, 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 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提炼, 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同时, 它更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设置一些学习竞赛, 例如公式竞赛、习题竞赛等各种类型的竞赛模式. 与此同时, 教师也可以采用探究形式传授知识, 它能够大大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 这样, 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知识, 快速地理解知识, 在大脑中的印象更加深刻.

3. 适当对教学进行创新

只有创新, 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 没有创新形式的教育, 将会变成一潭列水. 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一定要在创新这一方面多下工夫.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教师的思维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 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 对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与更正, 设置出创新型的教学模式.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例如逻辑能力、推理能力等. 另外, 还要合理运用现代的高科技产物, 让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情境下进行学习.

比如, 在数学课堂中, 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关键, 教师就需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列举出计算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去参透, 而这样的讲课方式效率往往都很低, 教师可以采用习题的方法慢慢渗透公式, 这样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当中, 还能够了解不同的题型应该运用怎样的公式, 在实际的解题当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这样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实现学生整体数学水平得到提高的目标. 由此可见, 求异思维、创新体验这几大环节应该得到较广范围的推广与传播.

综上所述,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要充分运用好情景体验、活动体验、创新体验, 将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能够使体验式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 使课堂效率更高, 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兴明.现代教学手段与全程探究式教学方法复合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4) .

[2]徐建兴, 张桂珍.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睡眠不足原因和干预对策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2) .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体验式学习就是教师以引导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的方式。也就是说,体验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潜意识,然后在该意识的影响下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

一、创设适当情景,增强课堂趣味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没有创设情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对情景进行创设,可以使学生在视觉和感官上加强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在特定的情景下,学生将会明确认识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根据这些知识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加入一些形象生动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能力。运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看似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简单易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基于新课改要求的教材内容。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的面积”的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数学教师不妨在其中引入一个简单而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比如小明家养了一只绵羊,小明的爷爷将牵绵羊的绳子固定在一棵大树下,然后让绵羊吃草。整个绳子有3米长,问绵羊最多可以在多大范围内吃草。这时候,学生就会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所学的“圆”的知识,将牵羊的绳子作为半径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最大吃草面积。当然,以这种贴近生活的故事将学生带进特殊的情景中,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强,从而更好地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美国历来流行“木匠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找找、拼拼、量量……陶行知也历来强调 “教学做合一”。可见,“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故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动手操作,在亲历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教学“时分秒的认识”之前,我曾要求每位学生预先在家中自制一个钟面模型带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时,通过自己独立探究或者咨询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教学内容了,所以,课堂教学时,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与把握“时分秒”的知识了。再如教学“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这一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与把握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我要求每位学生将橡皮泥先捏成一个正方体,然后再将之捏成一个长方体。如此,学生轻易地体会到了二者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教学完“圆柱与圆锥”这一内容后,学生虽然理解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然而,在遇到圆锥、圆柱体积相等,圆锥高7厘米,圆柱高几厘米之类的数学题目时仍感觉困惑。我同样通过指导学生用橡皮泥捏一捏的途径,引导学生理解与把握了这一教学内容。学生由此感受到了“做数学”的快乐。

三、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热情,数学老师就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开展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进行图形拼组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首先,数学老师先让各位学生用剪刀分别剪出多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然后数学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拼组出不同的图形,比如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来拼组出一个长方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来拼组成正方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容

(一)体验的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内容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有时间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教授乘法运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几个同数连加100个达到100个加数时,连算加数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让学生感受到连加的方式的复杂性,而且运算也麻烦,这样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展开联想,探索一种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最后老师再总结数学模型乘法的运算方式。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积极主动创造性,自主学习,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应用中的历史与现状

体验式教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在中外都有着长远的历史,在国外的思想家卢梭曾经在“自然主义”的思想中提出“以行求知,体验中学”的体验式学习的想法,在以后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不仅数学家而且是思想家都为了体验式教学的思想的推广不断努力。在20世纪40年代的怯恒博士将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独立的研究,和利用,后来他创办的户外学校在美国甚至还引起了一时的轰动,在美国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浪潮,之后这场教育的变革也在全世界广为传播,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12

一、体验式学习的含义

在现代的教学学习形式中,体验式学习是比较基本的方式,但又突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风格。在20世纪起,很多教学研究者就已经开展了对 “体验式学习”的研究,但往往由于时代等得原因,并没有将这个研究深入进行下去。体验式学习往往强调个体过程中得体验对于学习的作用,同时不忘记对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因此我们对体验式学习中得经历及获得的这种体验感受,视为学生获得成长的方法之一。

二、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亲历性

体验式学习的本质属性在于亲历性,它指的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同时也是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体验式学习不同于其它学习方式,它在学习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在经历中找到感受,感悟知识的真谛。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产生一种主动去学习这种知识的渴望[2]。这种通过个人个性行为的催促,使得学生在行为上及情感上都能够接受教学活动,从而获得进步,得到发展。

(二)情境性

情境性指的是学生在进行某一科目学习的时候,如果将自己想象是在一定情境下发生的学习行为,这就是体验式学习的情境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种创造性德想法,设定各种情境。尤其像数学这种思维性要求极高的科目,就更需要设立某种特定的情境加深学习时的印象,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注重数学与实践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创造性的机会,基于一定情境下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将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过程中得欢快程度,降低学习过程后的压力,使得学习成为轻松的一件事而不是反感的事情。

(三)实践性

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工具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 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 沙唔中发展。学生的实践作为体验式学习的基础,体验和实践不可分,学生经历实践的过程同样就是个体体验的过程。数学学习体验活动有明确目标的自觉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在实践活动的体验,认识和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内容, 而日_用新学习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去完成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构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时个体的体验过程,从而获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情感性

在小学课程未改革之前,小学生得教学工作一直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终极目标,人们往往会忽视情感目标的追求。但是,随着社会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学生的要求,这种重视认知发展,轻视情感培养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社会的进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了要使得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同时不能减少对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但是,虽然课程经过了不断地改革, 由于数学科目本身逻辑性、抽象性德特点,短时期内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并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因此,在现代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学生的情感教学的时候往往会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三、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策略的探究

在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的时候,是否能够创造出更好的体验气氛与体验机会,让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进行体验式学习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教育部门在进行教学计划设计的时候也是在不断地研究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的使用策略,试图探索出一种情感与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一)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情感体验完全的把知识的力量与学生的情感相结合,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精心的情感安排, 情感式的学习体验方式对于学生的大脑开发,思维习惯的塑造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过程增加了不少的沟通与联想,促进了体验方式的开发。

(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体验

大量的对小孩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孩子的内心深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发现者及探索者。在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如果穿插进去促使学生“再创造”的吸引元素,那么体验式教学就会表现得更加成功,学生往往具有高度的开发空间,从小就培育这种创造性的体验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的塑造也很有益处。通过各种学习的经验交流,兴趣的培育,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事物发展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更高的实践能力。

四、结论

上一篇: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下一篇:数字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