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

2024-12-22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精选12篇)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 篇1

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运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作为老师,必须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用新时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有效地运用,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数学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联系生活,感受数学

数学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上好数学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们对学习提起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主动去思考,主动去解决问题,才能学到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到这些知识.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懂得把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对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八单元 “轴对称图形”时,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蝴蝶 、 桌面 、 尺子等 ), 以此来唤起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些熟悉感;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其他的对称图形,如家里用的圆形的碗、盘子等等,接下来,让学生观察在教室里有哪些对称的东西,如门、窗、电扇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起学生学习课本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对称是处处可见的,它的作用非常广泛. 通过把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用品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提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更快更有效地学到新知识.

二、自主探究,构建知识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必须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以此作为学习数学的出发点,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去了解数学、体验数学,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切身经历,自己感受数学知识. 只有经过实际动手之后, 才能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他们找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并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活动中, 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会解决问题,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数学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图形的平移”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方格,在方格里画一个圆点,将圆点在方格里沿着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什么叫平移;其次,让学生拿一个比较方正的橡皮,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移动,让学生明白物体在平移前后的不同和相同点;再次,通过立体物品的平移,让学生明白平移前是什么状态,平移后也不能变,它跟对称是不一样的;最后,通过前面点的移动,让学生通过数格子,把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画出来,并且,通过平移还能让学生巩固平行线的画法.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学会了当堂所要学的内容,还能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合作互动,交流沟通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 主要的教学形式是老师教学生听,师生间的互动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总是处在一个很被动的地位,主动性少,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在新课标合作探究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应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老师可以进行指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还能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 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团队关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共同提升数学成绩.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时,要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必须强,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去想象. 可以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每个小组选一种图形来进行探究学习,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用自己所选的图形以不同的角度进行旋转,例如以30°、60°、90°角旋转等,然后让各小组交流汇报,说说这些图形都是怎么得到的,每个形状从不同角度进行旋转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都讲解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动手过程,看看自己的操作和其他人的操作有什么不同.有的同学可能在一个小组,拿到的形状一样,旋转后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有时候旋转方向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各小组自己举例,用不同的图形加深对旋转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对学生进行组织性的学习, 让同学们互相合作讨论,自己分析比较,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思想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去,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参与,更快地吸收课本知识.

四、引导反思,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不能只是表面上学习,要进入深层次的挖掘和反思,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只有经过不断地探究、反思和总结,再反思,才能更深刻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多想多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实践,促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自我吸收,完成教学目标.

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一课中,老师在对旋转方法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向学生们提一些问题:“同学们,反思一下我们刚刚的旋转过程,你能告诉大家旋转之后图形的大小、面积和边的长短有变化吗? 它和平移有什么不一样?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关于旋转的内容? ”等等,通过进一步地反思,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学生们在反思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体验性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在反思中学到知识,把体验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 篇2

一、课题研究开展过程:

本课题自2004年4月开始,至今已有2年多了,现在正式结题。整个实验工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04、4——04、9)

学习和研究有关实验理论资料,确定实验的内容和目标,制订具体的实验实施计划。

(二)实验阶段:(04、10——2006、5)

1、开展实验前期调查。

调查和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咨询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创意,引领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查询相关的理论依据。

2、实施阶段操作

(1)研究方法:

A、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B、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合二为一。认真开展课题开题论证活动和中期课题论证活动,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C、制定详细的学期研究计划,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提高。以日常课堂教学及研究课为突破口,不断创设体验性学习的成功范例及操作策略,提高课题组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逐步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特色。

(2)操作策略

A、上课前要认真设计方案,及时准备材料,明确体验的内容和目标。

B、要充分估计学生在体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必要时可以选择恰当的方式引导、启发。

C、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或争辨,当出现某些错误的结论时,要留给学生去辨析,教师不过早地作出评判。

D、要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可操作的思维方法去经历、去体验,如:观察、实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

E、体验性学习的提出是对教师能力的一项挑战,它将首先促使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实现观念的转变,以有效开展新课程实验,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总结阶段:(06、6——06、8)

1、开展实验终结调查。

2、撰写课题报告、论文。

3、收集、整理资料。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获得体验,丰富经验,增进理解。学习是一项综合性认知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学会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感悟,以此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外现为基本的能力和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和经验,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具体的认知过程,创设较好的学习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深刻认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学生认识感受

数学是从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抽象总结,要想真正学好数学,需要将数学更好地回归生产生活,还原具体的应用情境,以此感知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情况,获得更加直接的体验和感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生活中感受,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强化其认知感受,在具体场景中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些具体的事物,如桌面、尺子、蝴蝶等,感知轴对称的具体体现,以此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得到真实感受。然后利用教室现有的多媒体现代化投影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碗碟等更多常见的用具。接着让学生从身边事物观察,找出最近的呈现轴对称的事物,教室的门、电扇、电视、讲桌、凳子等,学生能够找到很多。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好处和美观,欣赏这些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而且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得到最真实的体验,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能力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锻炼,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他们的探究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发展能力。小学数学实施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在操作应用中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动手,自己感受这些知识,从中获得感悟。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缺点和不足,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获得更真切的感受,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他们的知识能力体系。

如,学习“图形的平移”相关教学内容时,这些知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也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分步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方格,并在中间点一圆点,将圆点在方格里沿着水平方向或者是竖直方向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感知“平移”的概念。其次,再让学生用一块方正的橡皮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移动,以此让学生明白具体实物在平移前后的异同。再次让学生进一步尝试立体实物的平移状态和变化,感知与对称的不同。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平移前面的点,通过数格子将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画出来,让学生掌握并巩固平行线的画法。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方法,也能做到触类旁通,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

三、培養学生的反思能力,做好知识迁移巩固和提升

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感受,深化理解,将知识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引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迁移巩固和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巩固,在探究中发展,在反思中升华,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反思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体验,提升思维品质。

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他们在实践中既能掌握能力,又会发现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反思,让学生找到不足,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有的学生做这道题=1+1=2教师可以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反思:这道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通过反思,很快得出由于受“凑整”思维定式的影响,把的结果错算成了1,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次改错,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悟出“计算须细心,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等。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了纠错追因的意识,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多感受和感悟,不断强化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曾燕红.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4.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 篇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传统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自己学会, 更不用说学生自己会学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体验式学习则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教师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组织学生以熟悉的生活案例作为探究背景, 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学中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变了以前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同时, 知识体验除了感官参与活动外, 还需要猜想、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 使用了“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 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 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之一, 突出了教师要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就是“躬行”, 也就是在亲身经历中体验, 即个体体验在激活理解、吸收、掌握知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既顺应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要求, 又是实现新课标的需要, 也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必然。

二、体验学习的内容选择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究竟让学生体验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通过半年来的相关学习, 结合自己的研究尝试, 认为体验式学习应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 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 由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一课中, 我先请每一位学生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细吸管, 问:“你们能将这根细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此时学生信心十足, 纷纷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 有的如愿以偿围成三角形, 有的则围不起来。这时, 我笑着说:“看来不是随随便便剪成三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 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由没有围成三角形而产生“为什么围不成”的疑问, 引起探究体验的需要。再通过动态演示两根小棒“斜摆”的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围不成的原因在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 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上。接着引导学生猜测“两根小棒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存在什么关系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后, 通过操作测量, 用数据说明“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 能围成三角形”这一事实。这个过程, 曲曲折折,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学生的体验自然很不一般。

2. 体验数学知识, 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王国中, 很多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也有的是逐步发展的, 如整除与除尽, 加法与减法, 加法与乘法, 减法与除法,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等等。只有学生对这些关系有了体验, 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 才会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概念。比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 教师就应让学生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其它的图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 以此加深学生的自我体验。

3. 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的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 形成计算技能。我们认为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 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如我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把你的几种不同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算法交流, 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师:你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反馈时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便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 在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 同时学习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方法, 从而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 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价值。

猜测与验证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捏造, 验证也不是走过场。不同的学生用各自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时就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习之中。这就说明了体验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学生的操练, 还是学生产生新的思考, 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种数学方法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通常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在小学阶段我们鼓励多样化的思考方法, 是指鼓励学生主动设计、使用和讨论所开发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价值。但在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时, 我们必须从中选择最佳算法。这一过程不只是学生对基本方法的理解, 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对不同方法的价值取向。因此,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开发、比较多种思考方法, 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 而且是学习各种标准算法的全程体验。

当然, 除了让学生体验以上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外, 还包括体验数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等,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各种体验的互补与揉合。

三、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

1. 唤醒生活体验, 创设问题情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建构主义的研究也表明, 所有的知识都是从情景和活动中产生的, 而人类的很多学习是在真实的活动和社会性的互动中发生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设计和日常生活相似的情境和活动, 就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创设生活情景呢?我认为首先应从众多的生活情景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 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生活情景, 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生活情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一个游戏、一段视频、一组材料等, 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情景, 就是好情景。教师在创设生活情景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生活情景的选择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并有利于教学中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二是一定要选择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征的真实生活材料。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我准备购买一套新房, 请同学们替老师想想: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为我出谋划策。”生:“要知道房价, 考察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 了解优惠政策, 可使用面积, 小区物业管理, 等等。”我让学生将已有知识“串联”,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为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创设了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 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了学生的探讨。接下来我又顺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房子买好以后, 为了美观和舒适, 我准备进行装修 (大屏幕出示各种室内装修图片) 。你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给我?”由学生介绍高明木地板的市场调查情况。我诚恳地问学生:“我最好选择哪一种木地板?为什么?你能用数据说明吗?”然后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 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如果仅仅让学生计算面积, 就只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技能并没有帮助, 反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得不到提高。只有将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

2.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借助表象体验感悟。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 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非常容易转移。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自愿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 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 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 应站成一圆圈才公平, 更好地体会到了“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又如, 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行为跟进式研究中, 我先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 让学生感知体积。可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眼睛观察, 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体积单位。接着我又创设了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积: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塑料盒, 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小正方体填, 看谁先把塑料盒填满。三位同学争先恐后, 其他同学一边观战一边预测活动结果, 随后我宣布了比赛结果, 比赛的同学不满意, 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 发表感想, 在争论声中总结出了比赛结果的原因, 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而且物体体积有大有小。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中体验和感悟。

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表演, 让学生通过使用角色语言、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而促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例如, 教学“年、月、日”时, 让学生扮演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极限联想”中引入课题。在相遇问题中, 学生对“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相遇”、“相距”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 让他们扮演一下问题中的角色, 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些词语,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4. 积极回归生活实践, 体验数学问题解决。

(1) 学生们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学生建立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一找自己身上、教室里和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1平方米有多大, 再用手在空中画一画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还可请学生做一个实验,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站人, 看一看到底能站多少个人, 进一步加深对1平方米大小的印象。之后, 再让学生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概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体验数学的魅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为了让学生了解面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积, 教师可用课件屏幕显示:学校的总面积、操场的面积等, 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 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纠错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精确和美妙。例如:学了计量单位后, 我设计了改错题:“今天早晨9点钟, 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 用5小时很快刷牙, 3秒钟洗完脸, 然后吃了早餐, 背上2克重的书包, 飞快地向400千米的学校跑去, 速度达到每小时10米。在路上, 我碰到55克重的小胖子阿六。来到教室, 我马上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2米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学生在实际的改错中, 加深了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理解。

总之,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创造, 在创造中发展, 使数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维忠.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吴卫东.对体验数学的理性思考[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2, (7) .

[4]廖志凌.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2)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学习 篇5

一个小女孩低着头,眼睛死死地盯着地面。在她面前,是一条可以逃生的路,但她却不能迈出一步。身边的几个孩子也都不敢抬头,一个男人的声音咆哮起来:“你们没有自己的概念,是不是?你是一个奴隶,对不对?”女孩子点点头,一些孩子抽泣起来。一旦被抓,孩子们就会被罚堆柴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总会有个蓄意捣乱的人来破坏他们的劳动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还时时面临着被“绞死”或被“殴打”的威胁。

这并不是电影片段,而是美国亚拉巴马州科斯比训练营中的一堂逼真的历史课。科斯比训练营的老师们试图通过真实地再现当年的环境,让四、五年级的孩子们装扮成奴隶,亲身体验被像货物一样贩卖的滋味,还要与追捕他们的人斗志斗勇。通过这种“情境再现”的课程,孩子们可以真实地体验到历史,是单凭书本教学无法获得的。一堂课就是一段生活,一段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课堂是“乐园”,学生乐在其中,兴趣盎然,理想的课堂生活是“创造坊”,给学生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去体验去探究。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体验的意义。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以及缄默性等特点,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个人领悟和情感意义的生成,能够突显学生在学习中无人可替代的主体地位。把“体验学习”引入 课堂教学中来,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作为市“十一五”课题《小学体验学习研究》研究的一分子,通过学习当代世界最杰出的体验学习专家库伯教授的论著以及在南通大学王灿明教授等的指导下,对数学课堂中的体验学习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初步的探索。笔者认为要上好“体验学习”型数学课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选择适当的体验方法,科学设计体验情境是上好数学“体验学习”课的前提

所谓“体验学习”课是指通过学生亲自经历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事物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经验、达到教学目的。在学习中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发展、成功的乐趣,而且还使他们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创新精神、综合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合作精神等诸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极好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发现,进行数学教学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生活实际问题。体验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教师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或者十几种方法综合应用,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考虑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因素。必须考虑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优势和不足,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状况、原有的社会环境,考虑学生的特点、身心发展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实际的思维水平和行为习惯等因素,以利因材施教。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去选择适当的方法。教学目标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从教学内容出发拟定的。我们所选择的方法必须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使方法与内容相适应。三是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

教学方法确定后,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体验情境:一是设计的的体验情境要充分反映教学内容的实际。二是设计体验情境要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三是设计体验情境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在经历、思维、能力、兴趣、知识体系等方面的特点。四是设计体验情境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三角青形转化为过去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一般规律。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试着将两个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很快就拼出了一个长方形。从而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时老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是不是不管哪种三角形在计算面积时都具有这一规律呢?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新的矛盾再次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们剪的剪,拼的拼。

又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袜子,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例。如通过每个学生尝试“抱25千克的大米”等活动,让学生来感知体验1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是数学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是依靠教师“教”,而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不能把数学当作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体验”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思维和建构的平台,开阔同学的视野,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二、教师转变观念,摆正好位置,是上好数学“体验学习”课的保证

1、教师应当是体验活动的组织者、领导都。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体验活动的目标,激发动力,端正态度。教师安排体验活动的时机要合适,难度、时间、作业量要适当。

2、教师应当是体验活动的指导者、古县者、合作者。有些体验体验活动要求教师能够进行示范,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的过程中有时还应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成功的体验。

3、教师应当是体验活动的鼓励者、评价者。这是体验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角色。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去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主动性、独立性;另一方面,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和体验结束后及时自主评价,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批评、修正错误,强化自身的优势。

教师在摆正了自身的位置以后,还应在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在认识上要注意和防止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将学习性的体验等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存在的意义。二是限制体验主体的自由,由于教师过多的干预,致使本来以学生为主的体验变成了在教师操纵下的一种没有自主判断、没有行为决策自由的活动,丧失了数学“体验学习”课型的价值。三是应用“体验学习”课型的频率和难易程度失当,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过频、过难地采用“体验学习”课型,这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问题探讨 篇6

关键词:体验学习;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所以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新课标指出: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就难以真正理解学习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数列2,4,6,8,……让学生猜想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由此复习偶数的概念后问:“猜一猜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受判断数的奇偶性影响,往往会做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教师随机出示问题:怎样用3,4,5这三个数字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你是根据什么判定它能被3整除的?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们组成的数是543,453,因为它们个位上的数字是3,能被3整除。”有的学生马上反驳说:“我们组成的345,435,534,通过计算,发现它们也能被3整除,但与个位上的数无关,可能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此时,教师再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验证,再合作、交流,必定会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单纯地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教学,学生的兴趣不浓,学到的知识也不牢固,更谈不上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课前笔者让学生自己准备平行四边形若干个,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拼、移等活动,然后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充分合作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自然数新的分类方法后,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7,22,35,37,87,1,75632。”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是根据约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只含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还含有其他约数。”有的学生说:“我先找出这个数的所有约数,然后再看它是质数还是合数。”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看这个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没有第三个约数,如果有第三个约数,就一定是合数。如75632,它肯定有约数2,所以它一定是合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课中,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老师有一张百元大钞和45元零钱,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后,剩下多少钱?怎样列式?想一想,老师会怎样付钱?营业员会怎样找钱?最后老师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老师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老师最后的钱是45+2=47元。列式计算:145-98=145-100+2=47元。这样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65-97,276+98,739+102,739-102等习题,掌握从中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 篇7

一、猜想验证,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已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经历前人发现这个结论时相似的智力活动。这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教学对象仔细观察,然后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最后对自己的猜想举例验证,从中得出结论,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接着猜想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再是想办法来验证,最后总结归纳。课本上关于三角形的面积的推导方法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时,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2=底×高÷2,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于是,我问学生:“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吗?请拿出你的三角形纸片动手试一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方法还真多。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将一个三角形沿高剪开,再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把三角形沿中位线对折,再把另两个角折起来,成一个长方形……在上述实践过程中,我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创设了更多的探究机会,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推陈出新中,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主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当今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这一系列过程。

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学习的理性思考 篇8

一、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活动体验就是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学习活动。活动体验是基础, 是过程, 学生发展是目的, 是结果。没有活动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 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从信息到知识, 再到理论、智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即需要经过“信息———耦合———处理”的连续的活动体验过程。活动体验首先是学生通过活动, 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蕴含在信息中的新知识相互耦合, 其本质就是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过程, 而在迁移过程中将产生问题, 进而通过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 达到知识的“转化”。在迁移基础上实现“转化”是活动体验的主体部分, 而完成了“转化”并开始实现新的“迁移”, 则是活动体验结果的反映。这一整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而知识建构是活动体验的结果, 没有学生的亲身活动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 活动体验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形成的桥梁

新课标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说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 而活动体验学习则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起到桥梁的作用。另外, 数学思维和能力是一种默会型的知识, 它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 只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来感受、体验、领悟, 逐渐地积累。离开了活动体验, 不注重过程,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 活动体验是丰富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新课程目标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学习, 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说活动体验是丰富学生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二、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的参与

活动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活动是外在形式, 体验是内在内容。没有体验的活动是表面化、浅层次的活动, 而没有活动和过程的体验同样是短暂的、低效的体验, 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活动体验应是丰富的、全过程的, 它不仅需要肢体活动的参与, 更需要内在心灵与思维的碰撞。只有在活动中把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体验才会深刻、有效。因此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和思维的参与。

三、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活动体验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要把理念转化为行为, 落实到课堂, 还需有效的活动体验策略。

1. 目标确定必须重视过程性目标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结果性目标动词, 而且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把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当做教学目标来加以落实, 即不仅关注结果, 更要关注过程。事实上没有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这个过程, 也就不可能达到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灵活运用, 更谈不上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为此,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一定要思考如何呈现信息, 如何让学生去搜集信息, 发现、提出问题, 去经历, 去体验, 去探索、解决问题, 从而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2. 材料组织必须具有生成性

材料组织的生成性指的是数学学习材料的组织要充分展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要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学习材料, 把“现成”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生成意义的材料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 体验知识的探究、创造的过程, 感受数学的价值,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某教师在设计教学“求商近似值”时, 先创设情境, 即以谈话引入暑期学生家庭购买冰棍、饮料的情境引出“整买”“零买”的购买方式, 继而向学生提供购物的整买、零买的信息, 如冰棍零买2元一支, 整买88元一箱 (60支) ……让学生观察信息后自主提出问题。如:“我们想知道整买 (批发) 比零买便宜多少。”接着让学生们自己去尝试探究, 再汇报交流。在汇报计算整买每支冰棍的价格时, 出现了三种情况: (1) 88÷60=1.4666…… (元) ; (2) 88÷60≈1.47 (元) ; (3) 88÷60≈1.5 (元) 。这时学生们讨论可热闹了。班级里分成了三派意见。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第一种计算是对的, 但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 没有更小的单位了, 所以我们认为应将结果“四舍五入”到“分”。持第三种意见的同学也振振有词:现在在买卖中很少用“分”了, 所以我们把计算的结果“四舍五入”到“角”。这时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各种意见, 并因势利导, 指出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 小数除法所得的商要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计算钱数, 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角”……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取商近似值”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源, 明白了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值, 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理解掌握了取商近似值方法的同时, 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发展。

3. 活动组织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需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体验学习中去, 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创设好的认知需求情境则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的基本策略。具体做法是: (1) 从数学实际应用价值出发, 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从而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2) 从数学自身魅力出发, 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即从新旧知识联系与矛盾处切入新知, 激发认知冲突, 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3)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创设趣味情境, 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 激发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 活动过程必须重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活动体验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认知目标, 同时要注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同步发展, 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二者不可偏废。而要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在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

因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激发潜能的根基。为此, 教师要尽量创设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心理安全的氛围。

(2) 充分的活动体验是根本。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是从操作把握到图像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过程, 只有充分的活动体验, 才能形成表象, 进而进行抽象概括。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活动体验不充分导致教学失败不乏其例。如一节“倍”概念的新授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上3个圆圈, 再在下面画上6个圆圈, 问:上行几个圆圈?下行几个?6里面有几个3?接着教师马上揭示“倍”的概念:“像这样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 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6里面包含2个3,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短短2分钟, 新课教学就完成了, 接下来的练习学生不知其所云, 教师只得在练习中反复讲, 有的学生悟到了一些, 有的还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不够, 更谈不上体验。“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上, 教师演示后, 若能让学生亲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 建立表象, 进而揭示概念, 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又如《轴对称图形》一课, 教师出示了一幅包括蜻蜓、蝴蝶、枯树叶的图, 立即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有的说“它们都是昆虫”。有的说“它们都会飞的”……说了半天就没有一个学生说出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急了, 只得自己说了:“把这些图形对折怎么样?像这样通过对折……”这样的教学, 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 除教师的组织调控不当外, 缺乏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也是其主要的缺陷。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的活动体验一定要充分。

(3) 教师的有效调控是保证。

有效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 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但自主学习、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教师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引导和评价上。引导是否得当, 重在把握引导的“度”与“时机”;评价是否得当, 主要看对学生发展是否有利。引导的“度”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 引导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又高于学生已有经验。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困难的一可提供学习背景, 给予学习方法、策略上的指点, 二可采用分层探究的方法, 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引导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说, 一是在学生探究不下去时需引导, 二是在重点关键处, 知识模糊处、思维提升处需引导, 三是在教学反思处需引导。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措施。评价要做到目标多元、方法多样, 无论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 是即时评价还是延时评价, 是他人评价还是自我评价, 是语言评价还是物质化评价, 都要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为出发点。总之,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评价的功能, 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 才能有利于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实践探究 篇9

一、以生活为基,以体验为本,以合作交流为主要途径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避免数学教学与知识实际彼此割裂的现状,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经过筛选、取舍、补充后,融入教学内容,使数学材料“生活化”。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滨海和南京相距350千米,一辆汽车从滨海去南京。(1)若已经行驶了50千米,剩用的千米数用什么式子表示?(2)若已经行驶了123.5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怎么表示?(3)如果用字母a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那剩下的路程怎么表示?”由于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缺乏生活经历,在学习中会倍感吃力,因此教师要在生活中搜集数学素材,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是什么样的?(演示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份用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

2.重视学生的实践制作与探索体验。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结论“教”给学生,而要提供给学生操作、演示、实验和练习的机会,让他们亲历各种探索活动中体验认识、推理、计算、判断等活动,在做中想、在玩中学,在完成探索性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愉悦。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者设计活动如下:

猜一猜:大屏幕上将出现被遮住的物体,我会逐步出示物体的一小部分,谁最先猜出是什么物体就算赢。每人只有一次机会。

想一想:当露出一小部分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各不同,可当物体出示一半时,大家就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是什么物体,这是为什么呢?

画一画: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就得到这样的平面图形。

折一折:它们到底是不是对称图形呢?这里有一张蝴蝶图,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呢?

3.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探索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提供学生乐于交流的话题,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能启迪思维、丰富情感,彼此分享,共同提高。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究”教学中,教者设计活动如下:

师: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交流体会。

法1:用三角板的三角形直接描画。

法2:用小棒摆,注意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法3:在纸上分别画三条围起来的线段,形成一个三角形。

师:谁能说说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何共同之处?

生:(小组讨论交流)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二、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

体验性学习只靠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开展数学故事会、数学讲座、综艺竞赛、小实验、小调查等活动,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1. 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困于书本、囿于课堂,要引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捕捉现象、发现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借春游之际,让学生调查车费、门票、伙食、住宿、购买纪念品等各项活动费用,估算每位同学在本次春游中的费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小实验。教师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开展数学小实验,如在教学“1亿有多大”这节课时,笔者建议学生通过实验估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1亿粒米有多重、1亿张纸叠在一起有多厚、1亿滴水大约有多少升等有意思的实验,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体学生汇报。

3.数学小调查。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小学生的零花钱,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零花钱开支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三、建设校园环境,渗透体验性学习,提升数学文化

学校要着力打造数学文化学习的氛围,通过举办数学文化展、数学图片史,介绍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和数学之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气息。在走廊、橱窗、黑板报、手抄报上介绍祖冲之、牛顿、苏步青等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以及完全数、双生质数、默森尼数等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 篇10

一、激发探究热情,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对学生来说, 学习并非简单被动的“填鸭式”地灌输书本知识, 而是需要他们自身主动思考和探寻未知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非常清楚地知道, 学习是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对未知的信息加工、处理和记忆的整个过程。所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就是把每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使得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使得他们愿意, 也乐意主动地去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有无积极主动的学习意愿,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充满疑问和不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一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学内容间的一种不可调和状态, 从而推动着他们去融入这种环境, 进而给予一个明确的思考方式, 引导他们一步一步的达至正确的彼岸。

二、架设生活桥梁,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当然, 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非表示要让他们孤立地去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也鼓励学生相互合作, 彼此沟通, 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 从而碰撞出真理的火花, 最终圆满解决问题。如某堂课, 学习内容是如何求得圆柱的体积, 教师将学生3~5人归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最后有一学生从圆柱体联想到长方体, 提出分割想法;为了方便操作, 更有一学生将随身带来的白萝卜拿出来用小刀进行切割划分验证, 大家齐心协力, 终于正确得出求圆柱体的公式。这种和生活能够接上轨的从抽象到具体的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乐意接受的。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积极主动, 人人献策献力,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 知识源自生活。因此,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 尽量保证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 教师可通过组织相关的活动、游戏来使学生轻松地接受和掌握知识, 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 学生才会主动接触数学, 主动学习数学, 并领略到数学独特的魅力, 最终迸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数学游戏作为学生非常热爱的一种活动, 特别是对于低学段的数学教学而言, 按照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特点及获取知识的欲望, 认真地设置数学游戏, 依据具体的规则来进行游戏,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巩固课堂知识, 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 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学生在探究过程之后, 为了让其从日常事务中加深对数学现象与原理的理解, 教师应主要采取以下方式:第一, 数学课堂上有效结合实验与数学原理, 让学生熟练掌握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第二, 将日常生活中时常出现的现象一一列举出来, 让学生对数学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三, 课堂结束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与之相关的实例作业, 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 下一节数学课上向学生讲述自身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的理解。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教育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创新教育思想, 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体验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高教学效果。同时, 要对教学体验活动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注重实践培养, 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瑞.刍议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教法[J].快乐阅读 (上旬刊) , 2011 (10) .

[2]鲁龙山.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2010 (11) .

[3]张晓慧.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J].学周刊, 2011 (08) .

小学数学活动体验学习的理性思考 篇11

一、活动体验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活动体验就是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丰富情感的一种学习活动。活动体验是基础,是过程,学生发展是目的,是结果。没有活动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

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从信息到知识,再到理论、智慧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即需要经过“信息——耦合——处理”的连续的活动体验过程。活动体验首先是学生通过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蕴含在信息中的新知识相互耦合,其本质就是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过程,而在迁移过程中将产生问题,进而通过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达到知识的“转化”。在迁移基础上实现“转化”是活动体验的主体部分,而完成了“转化”并开始实现新的“迁移”,则是活动体验结果的反映。这一整个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活动体验是知识建构的基础,而知识建构是活动体验的结果,没有学生的亲身活动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活动体验是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形成的桥梁

新课标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说明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而活动体验学习则对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起到桥梁的作用。另外,数学思维和能力是一种默会型的知识,它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来感受、体验、领悟,逐渐地积累。离开了活动体验,不注重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3.活动体验是丰富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新课程目标指出: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活动体验学习,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说活动体验是丰富学生情感、态度的催化剂。

二、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的参与

活动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活动是外在形式,体验是内在内容。没有体验的活动是表面化、浅层次的活动,而没有活动和过程的体验同样是短暂的、低效的体验,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活动体验应是丰富的、全过程的,它不仅需要肢体活动的参与,更需要内在心灵与思维的碰撞。只有在活动中把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体验才会深刻、有效。因此活动体验的本质是学生心灵和思维的参与。

三、活动体验的操作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活动体验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要把理念转化为行为,落实到课堂,还需有效的活动体验策略。

1.目标确定必须重视过程性目标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不仅使用了“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结果性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把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当做教学目标来加以落实,即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事实上没有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这个过程,也就不可能达到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更谈不上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为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思考如何呈现信息,如何让学生去搜集信息,发现、提出问题,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索、解决问题,从而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2.材料组织必须具有生成性

材料组织的生成性指的是数学学习材料的组织要充分展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要把书本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学习材料,把“现成”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生成意义的材料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体验知识的探究、创造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某教师在设计教学“求商近似值”时,先创设情境,即以谈话引入暑期学生家庭购买冰棍、饮料的情境引出“整买”“零买”的购买方式,继而向学生提供购物的整买、零买的信息,如冰棍零买2元一支,整买88元一箱(60支)……让学生观察信息后自主提出问题。如:“我们想知道整买(批发)比零买便宜多少。”接着让学生们自己去尝试探究,再汇报交流。在汇报计算整买每支冰棍的价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①88÷60=1.4666……(元);②88÷60≈1.47(元);③88÷60≈1.5(元)。这时学生们讨论可热闹了。班级里分成了三派意见。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第一种计算是对的,但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分”,没有更小的单位了,所以我们认为应将结果“四舍五入”到“分”。持第三种意见的同学也振振有词:现在在买卖中很少用“分”了,所以我们把计算的结果“四舍五入”到“角”。这时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各种意见,并因势利导,指出在实际生活或生产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要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以上案例充分展示了“取商近似值”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来源,明白了为什么要取商的近似值,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理解掌握了取商近似值方法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都得到了发展。

3.活动组织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需求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体验学习中去,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创设好的认知需求情境则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的基本策略。具体做法是:①从数学实际应用价值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②从数学自身魅力出发,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即从新旧知识联系与矛盾处切入新知,激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③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趣味情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活动过程必须重视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活动体验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认知目标,同时要注意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同步发展,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而要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在活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前提。因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激发潜能的根基。为此,教师要尽量创设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心理安全的氛围。

②充分的活动体验是根本。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是从操作把握到图像把握、再到符号把握的过程,只有充分的活动体验,才能形成表象,进而进行抽象概括。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活动体验不充分导致教学失败不乏其例。如一节“倍”概念的新授课,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上3个圆圈,再在下面画上6个圆圈,问:上行几个圆圈?下行几个?6里面有几个3?接着教师马上揭示“倍”的概念:“像这样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如6里面包含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短短2分钟,新课教学就完成了,接下来的练习学生不知其所云,教师只得在练习中反复讲,有的学生悟到了一些,有的还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不够,更谈不上体验。“倍”的概念是建立在几个几的基础上,教师演示后,若能让学生亲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建立表象,进而揭示概念,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又如《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出示了一幅包括蜻蜓、蝴蝶、枯树叶的图,立即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有的说“它们都是昆虫”。有的说“它们都会飞的”……说了半天就没有一个学生说出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师急了,只得自己说了:“把这些图形对折怎么样?像这样通过对折……”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除教师的组织调控不当外,缺乏学生充分的活动体验也是其主要的缺陷。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活动体验一定要充分。

③教师的有效调控是保证。有效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应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但自主学习、动态生成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调节和控制。教师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引导和评价上。引导是否得当,重在把握引导的“度”与“时机”;评价是否得当,主要看对学生发展是否有利。引导的“度”的大小取决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教材内容,引导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又高于学生已有经验。对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困难的一可提供学习背景,给予学习方法、策略上的指点,二可采用分层探究的方法,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层层递进的小问题。引导时机的选择一般来说,一是在学生探究不下去时需引导,二是在重点关键处,知识模糊处、思维提升处需引导,三是在教学反思处需引导。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措施。评价要做到目标多元、方法多样,无论是肯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是即时评价还是延时评价,是他人评价还是自我评价,是语言评价还是物质化评价,都要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为出发点。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评价的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控,才能有利于认知与情感目标的统一。

综上所述,新课程课堂要重视学生的活动体验性学习。要使活动体验性学习真正有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活动体验性学习必须关注过程性目标,要以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为基础,学习材料的组织要具有生成意义;活动过程要重视民主、和谐、平等氛围的创设,要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活动体验,同时需加强教师的有效调控,以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倡体验学习 篇12

小学体验学习包含如下特征:一是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体验学习别人代替不了;二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切地体验,要重视实践;三是应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促进学生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

一、课前体验,感受数学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钟面时,课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鼓励全班同学回家后行动起来,用纸壳、图画纸等材料,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一个钟面,有不懂的地方请家长辅助制作。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很多知识。这样在正式上钟面这一课时,原本感觉很难讲授的知识,因为学生已经在课前得到体验,就显得很轻松了。学生还可能会向老师提出超出本节内容的东西。正是因为有了课前的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时思路打开了,创新的火花得以闪耀。

二、课堂体验,理解数学

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才能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挂上钩,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探索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老师与学生一起玩投篮游戏。老师记录出:X老师投球数50下,投中数43下;丁同学,投20下。中了18下;虞同学,投了25下,中了22下。然后提出问题:谁的投篮水平高呢?学生经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把投球数与投中数同时扩大后再比较。43/50=86/100;18/20=90/100;22/25=88/100这时,所有学生都同意:丁同学的水平高。于是,教师适时引入了新课的学习。

本课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玩投篮游戏,用这种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在活动中切身体验到判断投篮水平的高低与比率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起来特有劲,在这种体验基础之上的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能得到浇灌,创新的思维也能得以提高。

三、课后体验,发展数学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后,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续体验。在“玩”中,不仅使学生心情自然愉快、厌学情绪消失,而且还能从“玩”中自觉地再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觉地运用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课后“玩”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认识后,课后可以布置动手做圆柱的实践性作业。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了圆柱的特征。在做圆柱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还能进一步感受到课堂上没有认识到的一些新的发现,丰富了对圆柱的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也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上一篇:基础与专业实验下一篇:脊髓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