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

2024-10-04

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精选9篇)

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 篇1

摘要:在新课改工作的具体要求下, 具体课堂教学环节的备课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本文针对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备课改革作出一定的探讨, 在经过一系列的思索和探讨之后, 提出几条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教学,备课,小学数学

备课工作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 如何进行合理的备课工作, 直接影响着整个学科教学的效果. 下面, 我们对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备课工作以及如何进行备课改革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目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备课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极其简单、易于操作, 不用在课前进行繁琐的备课工作也可以高效地完成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这一批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课前备课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他们的备课工作完全是出于应付教学业务检查. 所以, 其整个课前备课工作都是走走形式而已, 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自然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没有任何作用.

其次, 由于一些教师的年龄相对较大, 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都过于陈旧, 所做的课前备课工作自然也是完全没有灵活性可言. 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 对所有教学内容都无比熟悉, 根本用不着课前备课. 另外, 就教师群体在备课过程中普遍存在抄写教材的情况. 随着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发展, 教学设备和资料越来越充裕, 相关教辅资料基本上是人手一本. 这就导致教师们都不太重视备课环节, 而是直接抄写教辅资料的情况不断出现.

二、小学数学备课改革的具体策略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备课环节所存在的流于形式、备课效率低下而且实用性差、备课工作根本无益于课堂教学等情况, 特提出以下几条改革策略.

(一) 改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整个社会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和适应知识竞争时代的潮流.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小学数学教师, 首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教师们如果想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工作, 培养出能够完全适应未来社会的高质量人才, 首先就要做到“活到老, 学到老”,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 另外, 广大教师也应该重视备课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 做好备课工作, 不仅仅可以提前熟悉教学内容, 而且有可能在备课环节出现关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的“灵感涌现”情况. 对于那些已经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老年教师来说, 备课是他们改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学手段, 从而使教学效果得以改善的绝佳手段.

(二) 注重备课环节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备课工作一直存在没有创新意识, 不具有教学实效性而且浪费相关教师时间的情况. 但是,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前提下, 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的备课环节一定要注重实效性和创新性. 可以通过切实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等手段, 把广大教师从繁琐复杂、流于形式的“无用功”备课工作中解放出来. 这样就可以做到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备课环节的改革提高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从而提高整个小学教育水平.

(三) 注重备课细节, 从根本上实现备课改革

备课改革是一个时间漫长、 程序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只能通过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来响应备课改革的号召, 实现真正的备课改革.

关于教材以及教辅资料方面,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深刻理解基本常用教辅资料中所有的知识内容. 并且,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到细心揣摩教辅材料编写者的意图和培养目标, 具体搞清楚每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 另外, 还要学会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教材编写者的教学思路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在熟练掌握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所有内容的基础上, 选择出最好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就应该把自己当做沟通教辅材料以及教材编写者与相关学生之间的桥梁, 应该主动去促成学生与教材编写者在知识、方法技巧以及思想上的交流.

关于学生,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在整个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体现在备课教案中, 就应该是在考虑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养成的基础上, 做到对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一些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例如, 在引导学生对具体学习内容进行举一反三、一题多解的工作时, 首先自己应该做到举一反三, 甚至“反更多”.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良好的备课准备工作, 不仅可以帮助相关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备课环节十分必要, 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做好、做精备课工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备课[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5, (4) :226-226.

[2]方莉.让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备课中得以体现[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2, (10) :171.

[3]谷喜旺.备课——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保证[J].魅力中国, 2014, (3) :133-133, 134.

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 篇2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学数学期初备课辅导

一至六年级 蛟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 王秋红

辅导内容

专题一: 结合课程标准谈)专题一:(结合课程标准谈)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题二: 专题二: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专题三: 专题三:

怎样解读教科书

专题四: 专题四:

贯彻“省常规”及“蛟河市教学管理规范” 贯彻“省常规” 蛟河市教学管理规范” 相关 要求

专题一: 专题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上学期依据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上学期依据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领导,用时25个工作日对全市各小学数学学科 用时 个工作日对全市各小学数学学科 教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教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依据小学部 拟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以上的 拟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85分以上的 教师占36%,80—84分的教师占 教师占,分的教师占34%,分的教师占 70—79分的教师占 分的教师占28%,60—69分的教 分的教师占,分的教 师占2%。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占。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普及率可以说已经达 到100%,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们,的教学准备都不是很充分,的教学准备都不是很充分,以至于反映 出一些问题,想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出一些问题,想与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问题一:课堂教学的站位不够高,问题一:课堂教学的站位不够高,没 有定位在人的和谐发展上。有定位在人的和谐发展上。

从我们的课堂不难看出,从我们的课堂不难看出,数学教学仅停留在 知识传授的层面,或技能训练层面上,只注重文 知识传授的层面,或技能训练层面上,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学目标是二维的而没有实现 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整合。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整合。情感态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落实多元化目标 的首要目标,是三维目标整体中的重心。情感态 的首要目标,是三维目标整体中的重心。度是认知的根本。度是认知的根本。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的知识构 建的过程。建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有对数学知 识的积极情感态度,何愁数学学不好。识的积极情感态度,何愁数学学不好。朱永新老 师曾说过: 师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 的态度。”数学教育的育人目标正在这一目标体 的态度。现。

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高站位,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高站位,要真正把情感目标 放在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虽然情感目标大多是以渗透为手段的,放在重要位置上优先考虑,虽然情感目标大多是以渗透为手段的,但 是作用却是无可限量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作用却是无可限量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适切的 学习方法可能会左右学生一生的发展。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学习方法可能会左右学生一生的发展。只有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学生的成长才是立体的,才能称其为和谐发展。学生的成长才是立体的,才能称其为和谐发展。(根据课标要求,在第一学段应着重落实的情感态度目标是(请记录)根据课标要求,在第一学段应着重落实的情感态度目标是(请记录)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系。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询“为什么”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询“为什么”的习惯。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 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能够学好数学。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问题二:只关注预设,问题二:只关注预设,不注重生成

大多的课堂,教师都是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大多的课堂,教师都是按照预设展开教学,教师 只关注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只关注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及出 现的错误顾及不暇,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尤其是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 见解,教师解释错误或不予理睬的现象时有发生。见解,教师解释错误或不予理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这样的课,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这样的课,让人听 完总觉得有些缺憾,那就是课堂生成不够。完总觉得有些缺憾,那就是课堂生成不够。建议:我们应该认识到: 建议:我们应该认识到: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 可以完成的。可以完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构成了教 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生成者。学。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和生成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是重要的动态生成资源。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是重要的动态生成资源。善于利用动态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善于利用动态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往往会使一节课映射出鲜活色彩。往往会使一节课映射出鲜活色彩。

问题三: 问题三: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师教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教师教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近四成的教师仍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乒乓近四成的教师仍采用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球式的教学。球式的教学。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⑵、教师随意性语言过多,一堂课好像总在讲话,过 于忙碌。于忙碌。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琐碎 无思考价值。提出的问题琐碎,⑶、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琐碎,无思考价值。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 ⑷、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比较突出问题不是教法适应学生,(5)、比较突出问题不是教法适应学生,而是学生适应)、教法 学生学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学生学的方式表现出的问题: ⑴、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明要求,无合作意识,无 小组活动流于形式。不明要求,无合作意识,独立思考,没有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就与同伴交流。独立思考,没有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就与同伴交流。学生思考不充分,语言表达不准确。⑵、学生思考不充分,语言表达不准确。以个体代整体。⑶、以个体代整体。

建议(建议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课堂教学的 科学模式去规范)

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科学的模式是“ 数学课堂教学比较科学的模式是“活 建构——应用”,教师要以富有思 应用” 动——建构 建构 应用 考性的问题或活动目的要求,考性的问题或活动目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习数学的动力,设计问题注意思维含量和 难易适度,活动目的要求明确到位。(。(教 难易适度,活动目的要求明确到位。(教 师要非常重视学情的分析,要充分利用学 师要非常重视学情的分析,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把发言的 权利尽量还给学生。权利尽量还给学生。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准 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言的积极性。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言的积极性。

问题四: 问题四: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明显 不足

具体体现: 具体体现: 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⑴、教师一甩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回答。学生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⑵、学生探索过程还没有完成,教师命令汇报。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⑶、探索的结果不是学生总结出来的,而是教师总结 出来。出来。

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的时间思考问题(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语言组织的过)。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 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程)。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同伴 互助中,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互助中,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进行探 交流、归纳概括探索的结果,索、交流、归纳概括探索的结果,让每位学生都体验 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成功的快乐和学数学的价值。

问题五: 问题五:课堂教学缺少数学思想方法的支 撑 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就内容进行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就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很少考虑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很少考虑数学思想方法,缺少数学思想方 法的支撑。法的支撑。其实如果确实熟悉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其实如果确实熟悉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对 于教师设计教学是很有帮助。一位名人曾说过: 于教师设计教学是很有帮助。一位名人曾说过: 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数学思想方法大众化,并使其在数学课程设 计中充分体现,将是设计21世纪数学课程的突 计中充分体现,将是设计 世纪数学课程的突 破口” 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破口”。可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创造能力的源泉;良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使学生终生受益。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建议: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总目标由传统的双 建议: 基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变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首次提 到与传统双基同等重要的位置,到与传统双基同等重要的位置,提示我们要转变课 程观。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 程观。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 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 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 论,许多例题的解法 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 而看不 许多例题的解法 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 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 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 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 数学思想方 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 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 小学数学教学应包 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 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 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 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 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 沿袭着从概念、练习这一传统的数学过程,即使教师讲深讲透 即使教师讲深讲透, 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数学过程 即使教师讲深讲透 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 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这样 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 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 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型 知识型”、记忆型 记忆型“的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 知识型、”记忆型 的, 将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将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 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 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作一个坐标系,键。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作一个坐标系,那 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而数学 思想方法就是纵轴的内容。淡化或忽视数学思想 思想方法就是纵轴的内容。方法的教学,方法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从纵横两个维度上 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必将影响其能力的 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因此,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 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学,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这样 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 知识体系里,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 知识体系里,是 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 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 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 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 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 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 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 体教学要求。体教学要求。

第一学段应着重渗透的思想方法:(记录):(记录)记录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集合的思想方法、3、对应的思想方法、4、比较的思想方法、5、分类的思想方法、第二学段应着重渗透的思想方法: 第二学段应着重渗透的思想方法:

1、函数的思想方法、2、极限的思想方法、3、演绎的思想方法、4、归纳的思想方法、5、符号化的思想方法、6、转化的思想方法、7、假设的思想方法、8、类比的思想方法、2.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 加以实现。因此,加以实现。因此,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 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概念形成的过程,结论推 概念形成的过程,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 概念形成的过程 导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索的过程,导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索的过程,规 律揭示的过程等。同时,律揭示的过程等。同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要注意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注意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 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 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适 得其反的做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 得其反的做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 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即通过作一些 如线段图、树形图、如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或集合图来帮助 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

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例2 一杯牛奶,甲第一次喝了半杯,第二 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就这样每次都喝了 上一次剩下的一半。上一次剩下的一半。甲五次一共喝了多少 牛奶? 牛奶? 此题若把五次所喝的牛奶加起来,即 此题若把五次所喝的牛奶加起来,1/2+1/4+1/8+1/16+1/32就为所 / + / + / + / + / 就为所 但这不是最好的解题策略。求,但这不是最好的解题策略。我们先画 一个正方形,并假设它的面积为单位“,一个正方形,并假设它的面积为单位“1”,由图可知,1-1/32就为所求,这里不但 由图可知,- / 就为所求,就为所求 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还向学生渗 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透了类比的思想。透了类比的思想。3.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注重渗透的反复性

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启发学生思维过程中逐步积 累和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累和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强调解 决问题以后的“反思” 决问题以后的“反思”,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 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易于体会、来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才是易于体会、易 于接受的。如通过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有规律的对 于接受的。比板演,比板演,指导学生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 到具体数量的对应分率,到具体数量的对应分率,从而使学生自己体验到对 应思想和化归思想。其次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应思想和化归思想。其次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应 该看到,该看到,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是一朝一夕 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有一个过程。就能见到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而是有一个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才能 数学思想方法必须经过循序渐进和反复训练,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使学生真正地有所领悟。

问题六: 问题六:数学课堂上学生缺乏自主性 和创新性

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自觉或不自 觉地沿袭着传统式的应试教学,觉地沿袭着传统式的应试教学,忽视了学 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常常是教师在讲台 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滔滔不绝,总是担心学生说得不好,上滔滔不绝,总是担心学生说得不好,常 常打断学生的表达,不肯倾听学生的心声。常打断学生的表达,不肯倾听学生的心声。久而久之,久而久之,被动的学习压抑了学生学习数 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 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实践能 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情感体验与自 尊自信方面严重缺失。尊自信方面严重缺失。

建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建议:(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学生才是学习的 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 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问,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让学生练,让学生验证,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让学生练,让学生验证,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自 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 神和创新能力。神和创新能力。

2、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马上给予解答,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马上给予解答,要巧妙 地以“提问”代替解答,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地以“提问”代替解答,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反过来 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并回答; 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并回答;学生不仅解决了当 前的问题,而且还经历了思考、理解、回答、再思考、再理解、前的问题,而且还经历了思考、理解、回答、再思考、再理解、再回答 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 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3、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给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互相讨论的时间 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去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数学 概念、获取数学结论、应用数学知识,概念、获取数学结论、应用数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七: 问题七:对于评价的认识存在偏颇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 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指出: 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很多教师认为“ 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很多教师认为“评 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 认为只有夸奖、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认为只有夸奖、表扬 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一味 地夸奖和肯定。经常听到那种流于形式的,地夸奖和肯定。经常听到那种流于形式的,粗浅的 教学评价,学生甚至到了习以为常的程度,起不到 教学评价,学生甚至到了习以为常的程度,鼓励的作用。鼓励的作用。建议: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建议: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前提,客观的、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前提,客观的、有针对性的 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有很多,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结 合起来运用,比如:自评、互评、师评等。恰如其 合起来运用,比如:自评、互评、师评等。分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分的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专题二: 专题二: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 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但 我们也不难发现,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能力 和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程度不同,有效课堂的假 和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程度不同,设与常态课堂的真实状态差距仍然很大,因此,设与常态课堂的真实状态差距仍然很大,因此,要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必要概括和描模出可供一线教师借鉴、迁移、有必要概括和描模出可供一线教师借鉴、迁移、应用的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用的科学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便于被 更多的一线教师所理解、接纳,并最终共同创生新 更多的一线教师所理解、接纳,课程的实践,课程的实践,“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 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小 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者要做好教学前测: 教者要做好教学前测:学生已积累了哪些生 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 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活经验 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例、经验可以作为铺 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 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已学知 识的掌握?怎样可以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得更 识的掌握 怎样可以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得更 好一些?然后通过语言描绘 实物演示、然后通过语言描绘、好一些 然后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多媒体 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电脑演示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 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此环节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让情境服务于教学内 容和教学目标,要尽量排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因素,容和教学目标,要尽量排除数学以外的其它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思维的干扰。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学生思维的干扰。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中,教学中,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丰富 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生成 数学问题,数学问题,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 经历“经验——模型 模型——符号”的数学化 符号” 经历“经验 模型 符号 过程,建立数学模型,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逐步形成自己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 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练习设计新颖,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练习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 特点,充分利用与实际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与实际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形式多样、趣味性的练习,形式多样、趣味性的练习,为学生创设应用相关知 方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识、方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方法的实 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认 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我。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我。第四环节: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总结是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 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有 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新 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知识内化,知识内化,与原有知识融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 可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程。可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 的讨论交流,从而引导学生会反思和知识梳理,的讨论交流,从而引导学生会反思和知识梳理,学 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下面我将结合一般模式,下面我将结合一般模式,针对不同领域内容的 教学具体分析教学模式: 教学具体分析教学模式:)、‘(1)、‘数与代数’的教学模式)、数与代数’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特点,通过语言描绘、根据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特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幻灯,绘画再现、音乐渲染,多媒体电脑演 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组织操作活动,示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现实情景,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 充分体验和理解数的意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体验和理解数的意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 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 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就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就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选择出与该堂课教学 内容、内容、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生这节课学习研 究的对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谈话、操作、究的对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游戏、谈话、操作、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合作等数学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在数 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促进学 生的思维发展。生的思维发展。

第三环节:实践运用,第三环节: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比 根据基础知识设计应用性、综合性、较强的情境或练习,较强的情境或练习,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 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理解,从而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同时暴露 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出学生理解、应用新知识的矛盾和差异,使教 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减少失误,提高课堂 效益。效益。

第四环节:反思总结,第四环节: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 班性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概括。这 班性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概括。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教师总结,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教师总结,而是教师引 组织全班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概括。导、组织全班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概括。

第一学段: 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学段:比如 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引入:你分过东西吗?引导学生回忆分东西的经、教师谈话引入:你分过东西吗? 挥生活经验的积极作用。历,充分发 挥生活经验的积极作用。

2、实践操作感受平均分,当遇到一个苹果要平均分成两份时,、实践操作感受平均分,当遇到一个苹果要平均分成两份时,产生认知冲突,示课题: 产生认知冲突,揭 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活动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教师演示把苹果平均分成 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教师演示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 表示其中的一份。((。1/2)2.弄清 “1/2 ”的意义,教师边示范边解读分数的读写法 的意义,的意义 动手操作。3.动手操作。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1/2,(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并用斜线画出来。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 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 的1/2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汇报成果。(3)汇报成果。交流发现

(二)发现分数 游戏激趣: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游戏激趣: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 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 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展示作品。(1)展示作品。交流成果,(2)交流成果,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活动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 实践运用,拓展创新。(。(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 富的资源强化知识点的落实。)富的资源强化知识点的落实。)93做一做 1.P93做一做: 93做一做: 填一填。(。(2 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96——2题: 2.P96 96 2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为什么? 为什么? 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拓展与延伸: 3.拓展与延伸: 交流生活中的分数,交流生活中的分数,学生相互启发拓展延伸 活动四: 反思总结,自我建构。反思总结,自我建构。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 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 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活动

一、创设情境,回忆已有知识经验:积的变化规律。猜想: 回忆已有知识经验:积的变化规律。猜想:在除法中是否 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创设问题情境,利用迁移大胆 猜测)猜测)活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验证猜测、研究规律)。(验证猜测 活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验证猜测、研究规律))、验证第一个猜测 除数不变,验证第一个猜测:

(一)、验证第一个猜测:除数不变,被除数和商的变 化规律。化规律。学生小组合作用大家商讨的方法验证,学生小组合作用大家商讨的方法验证,汇报交流 验证第二个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二)验证第二个猜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商会随之缩小或扩大吗?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汇报)商会随之缩小或扩大吗?(学生小组合作验证,汇报)

(三)验证第三个猜测:被除数扩大或缩小、除数缩小 验证第三个猜测:被除数扩大或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通过合理的猜测、反复的验证,通过合理的猜测、反复的验证,成功地发现了除法算 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式中,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思想方法、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方法、积极的学习情感)

活动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活动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练习1: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3420÷57=60 76800÷240=320 34200÷57= 76800÷24= 342÷57= 76800÷2400=(学生迅速口答出得数,教师记录答案,集中验证交流)练习2:(独立完成)240 ÷30 =8 240 ×4)÷(30 × ?)=8(240÷6)÷(30? 6)=8(240 ??)÷(30÷5)=8 活动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四 反思总结,自我建构。总结本节课收获,总结本节课收获,评价学习情况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 的教学模式。

巩固应用→归纳总结 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尝试研究 解决问题 巩固应用 归纳总结 尝试研究 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第一环节: 以情、以境、以疑、以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情、以境、以疑、以趣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认知冲 突的思维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 突的思维情境,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教学展开起于学 生的质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如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的质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如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提一个问题?对学生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信息组合在一起,提一个问题 对学生 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选择有效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选择有效的问题,注意保护学生 的积极性及有效问题的生成。的积极性及有效问题的生成。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尝试探究 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体验与寻找必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觉地、能动地体验与寻找必要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头脑 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中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个 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体的有效参与,把操作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讲题说理,教 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给学生表达的方法,培养说的习惯。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与思维发 展同步性。展同步性。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巩固运用 主题情景题组或表格式题组都是不错的练习形式,它们不仅可训 主题情景题组或表格式题组都是不错的练习形式,练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感悟,还利于训练学生分析信息、练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感悟,还利于训练学生分析信息、提取 信息、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

比如《两步计算应用题》可用下面“主题情景图”题组来开展训 比如《两步计算应用题》可用下面“主题情景图” 练:

A、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你还能提出哪些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 题? B、拿了 元钱,少元?、拿了200元钱,买了一个排球,一双运动鞋,还剩多 少元 元钱 买了一个排球,一双运动鞋,C、学校里买 个篮球,5个足球,一共用去多少元 个篮球,个足球,、学校里买3个篮球 个足球 D、学校买了 套衣服,上衣的钱比裤子要多多少元 套衣服,、学校买了8套衣服 上衣的钱比裤子要多多少元? 第四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帮助、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帮助、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解决这样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解决这样 的问题该怎样入手?等 的问题该怎样入手 等

二年级上册59页例 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 页例6 “解决问题” 页例 解决问题” 活动一: 活动一:情境导入 提出问题 创设小动物请小象搬木头盖房子的情境,引导观察主题 引导观察主题 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活动二: 活动二:尝试研究

1、提出问题后,尝试解决。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提出问题后,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2、小结:比较两种方法,并优化方法、小结:比较两种方法,活动三: 活动三:巩固应用

1、第一关:做一做(1、课本 页《做一做》)、第一关:做一做(、课本59页 做一做》

2、第二关:想想做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二关:想想做做(练习十二第1、题

3、第三关:看图写算式(练习十二第 题)、第三关:看图写算式(练习十二第3题 活动四:归纳总结: 活动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怎样评价自 己或老师?

六年级上册: 折扣》 六年级上册:《折扣》解决问题 活动一: 导入问题。活动一:创设情景 导入问题。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理解“折扣” 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理解“折扣”的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意义。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活动二:尝试研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二:尝试研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出示例4

2、让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较(1)180×85%=153(元))× =()=16((2)160×(1-90%)=(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活动三: 活动三:巩固应用

1、第97页做一做、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

2、第101页第、2、3 页第1、、、页第 活动四: 活动四:归纳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3)“计算”教学模式 计算” 计算

①复习铺垫,情境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复习铺垫,情境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鲜明的针对性训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鲜明的针对性训练,如根据课题的内容教师准备形式多 样的口算训练,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等。样的口算训练,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定义、规律等。通过前提补偿和思维定 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向,帮助学生作好迁移前的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巧用迁移,自主探索。②巧用迁移,自主探索。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充分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同时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同时抓住新旧知识的本质进行比较、区别。当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抓住本质进行区别,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引导归纳,明确方法。③引导归纳,明确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计算方法和理解算理的过程。充分体现 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但不能随意拔高要求,算法多样化。加强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但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更不能一 手包办。毕竟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手包办。毕竟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一个人说不完整,可由多人补充,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归纳、一个人说不完整,可由多人补充,教师再在这个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正确的多样 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练习深化,优化方法。④练习深化,优化方法。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的运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计算方法的运用,以便 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练习要有针对性,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练习的设计要注意: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要有阶梯 练习形式多样性,练习要有一定的强度。性,练习形式多样性,练习要有一定的强度。总结回顾,自我评价。⑤总结回顾,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指导学生对全课进行系统回忆,进一步明确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确保学生系 统掌握知识。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 统掌握知识。同时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我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 地方” 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格式,书写规范化等。地方”,对一些细节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如书写格式,书写规范化等。

(4)“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模式。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模式。统计与概率

第一环节:引发需求。第一环节:引发需求。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 产生收集数据和统计的需要,体验学习活动等学习兴趣。产生收集数据和统计的需要,体验学习活动等学习兴趣。为一节 课的高效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与思想准备。课的高效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与思想准备。第二环节:操作探究。第二环节:操作探究。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统计、游戏等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选择统计 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统计、游戏等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 主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主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从而在感受、评价与改进;从而在感受、体验等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数学 的理解,逐步建立统计观念与应用意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的理解,逐步建立统计观念与应用意识,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应用拓展 除了使用教材提供的统计对象以外,还引导学生对学校班级、除了使用教材提供的统计对象以外,还引导学生对学校班级、各 班人数、天气等现实生活进行统计,指导通过观察、看电视报纸、班人数、天气等现实生活进行统计,指导通过观察、看电视报纸、询问等途径获取信息,督促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最后汇总信息,询问等途径获取信息,督促检查学生的记录情况,最后汇总信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环节: 第四环节:总结延伸 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等。可以总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等。延伸的 方向可以是后续的学习内容,可以是相关的知识介绍等。方向可以是后续的学习内容,可以是相关的知识介绍等。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统计

活动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需求)活动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需求)大象咪咪过生日,需要知道有多少小动物来庆祝生日。大象咪咪过生日,需要知道有多少小动物来庆祝生日。活动二: 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操作探究)。(操作探究 活动二:

(一)收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操作探究)

1、课件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心里默记。经历统计过、课件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心里默记。选择合理的记录方法。正字法” 程,选择合理的记录方法。“正字法”

2、课件再次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在纸上记录。、课件再次显示动物们陆陆续续走来,学生在纸上记录。

3、统计数据,找出数学信息,完成统计表。、统计数据,找出数学信息,完成统计表。制作统计图,找数学信息。

(二)制作统计图,找数学信息。

1、利用已有经验绘制统计图,引出问题(格子不够)。利用已有经验绘制统计图,引出问题(格子不够)。

2、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重新画统计图。、解决格子不够的问题,重新画统计图。

3、交流观察统计图获得的信息。、交流观察统计图获得的信息。通过小结明确:统计较大的数据时,通常用一个格表示2个单位 个单位,通过小结明确:统计较大的数据时,通常用一个格表示 个单位,这样做比较简便。但如果要统计更大的数据,这样做比较简便。但如果要统计更大的数据,一个格还可以表 示更大的数字(出示课件)示更大的数字(出示课件)

活动三:深化知识,巩固练习。(应用拓展)活动三:深化知识,巩固练习。(应用拓展)。(应用拓展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1)引出问题。(课件出示某班男生喜欢各种体育运)引出问题。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交流从统计表中获得 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交流从统计表中获得 的信息(2)观察统计图,分析错的原因。)观察统计图,分析错的原因。(3)明确一个格子代表几个单位后,生画在书上。)明确一个格子代表几个单位后,生画在书上。(4)集体评议,交流作图经验。)集体评议,交流作图经验。活动四:全课总结。(总结延伸)活动四:全课总结。(总结延伸)。(总结延伸 总结本节学习的体验和收获,总结本节学习的体验和收获,并说一说可以应用本节学习的统计知识做哪些事。习的统计知识做哪些事。

(5)“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模式。空间与图形” 空间与图形 的教学模式。

观察积累 操作发现 练习运用

复习旧知 发现规律 形成技能

激发兴趣 积累表象 学会操作 体验乐趣 发展思维

评价 激励

第一环节: 第一环节:观察积累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1)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在新 复习旧知,复习旧知 为新知的学习作好准备,知与旧知之间架起一道可感的桥梁; 知与旧知之间架起一道可感的桥梁;(2)激发兴趣,通过观察一些实物和有趣的现 激发兴趣,激发兴趣 象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象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3)积累表象,通过观察大量的几何形体,在 积累表象,积累表象 通过观察大量的几何形体,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表象,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表象,为后面概念的形成或 规律的发现作铺垫。这是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规律的发现作铺垫。这是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

比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比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先回忆以前已 经学过哪些几何图形?它们都是由什么围成 经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它们都是由什么围成 接着教师用一端系着小球的细绳,的,接着教师用一端系着小球的细绳,一端 固定在手里用力甩动演示,固定在手里用力甩动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 考: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图 这也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吗?从回忆由线 形?这也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从回忆由线 这也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出发,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出发,通过观察教师的旋 球转动画圆的演示,球转动画圆的演示,学生获得了一个曲线封 闭成圆的直观形象。闭成圆的直观形象。让学生从这个演示过程 中发现圆与以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中发现圆与以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区别,也有利于下面对圆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有利于下面对圆的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操作发现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 模型 实物或教具等),模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模型、实物或教具等,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叠一叠、画一画、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叠一叠、画一画、移一移的 过程中,通过眼睛、耳朵、过程中,通过眼睛、耳朵、手指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合作及其它同学的相互 配合去发现几何形体的特征,把由观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推向深入。配合去发现几何形体的特征,把由观察获得的初步的感性认识推向深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操作去发现规律,并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合作、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操作去发现规律,并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乐趣。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就可以采用转化的思想,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就可以采用转化的思想,在操作发现阶 段引导学生分组活动,集中大家的智慧对梯形进行改造,段引导学生分组活动,集中大家的智慧对梯形进行改造,把它剪拼成我们 熟知的几何图形,然后再间接求出它的面积,熟知的几何图形,然后再间接求出它的面积,进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 的公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好几种成功而可行的办法: 的公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好几种成功而可行的办法:(1)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把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3)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 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 把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4)把梯形剪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如果是直角梯形就是一个三角 把梯形剪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如果是直角梯形就是一个三角 把梯形剪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剪拼操作,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梯形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剪拼操作,的面积计算的公式,与教师直接讲授让学生接受相比,的面积计算的公式,与教师直接讲授让学生接受相比,这种方法让学生亲 自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公式的理解,自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公式的理解,而且增强了他们 自主探究的信心。自主探究的信心。

第三环节:练习运用。主要是用刚学到的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去 第三环节:练习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所学的 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并发展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并发展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目标一:形成技能。智力技能主要指求积计算,目标一:形成技能。智力技能主要指求积计算,它包括平面图 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等。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等。在计算的过程中,涉及到概念与公式的理解与运用,空间观念 在计算的过程中,涉及到概念与公式的理解与运用,的形成及口算、笔算、解题等一系列因素。的形成及口算、笔算、解题等一系列因素。操作技能主要指画 如用工具(直尺 三角板、圆规)画出一定的几何图形 直尺、画出一定的几何图形,图,如用工具 直尺、三角板、圆规 画出一定的几何图形,或 利用工具测量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利用工具测量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等。目标二:发展思维。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目标二:发展思维。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我们要侧重培养 学生的形象思维。在练习中要加强表述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 学生的形象思维。在练习中要加强表述思维的训练,学生做出最终的答案,学生做出最终的答案,还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分析 过程。通过练习,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通过练习,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思维的敏捷 简洁性、批判性与深刻性等。性、简洁性、批判性与深刻性等。第四环节:评价激励。评价激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第四环节:评价激励。评价激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它贯穿 于以上三个阶段之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 于以上三个阶段之中。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肯定自 接纳自我。我、接纳自我。(6)“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实践与综合应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 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一环节:课前准备。先要确定好探究主题。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先要确定好探究主题。思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然后 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同时要做好课前调查或课前制作,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主题。同时要做好课前调查或课前制作,根 据教材特点,低年级以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场景为主,据教材特点,低年级以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场景为主,让学生从活动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活动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年级以学生实际操 作为主,让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研究新问题。作为主,让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研究新问题。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课中探究 通过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引导学生对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制订活动方 参与实践,自主体验、合作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案,参与实践,自主体验、合作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从而获 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得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第三环节: 第三环节: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验证、观察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验证、观察应用、写数学日记以及帮助家长 解决实际问题等。解决实际问题等。以七巧板一课为例,我们收集资料制作了网络课件《七彩的梦》 以七巧板一课为例,我们收集资料制作了网络课件《七彩的梦》,结合实物学具,引导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来历、结合实物学具,引导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来历、学习七巧板的制作 方法,通过猜猜象什么、拷贝不走样、巧手大挑战、创意擂台赛 方法,通过猜猜象什么、拷贝不走样、巧手大挑战、等活动探究拼法,多角度、多层次,等活动探究拼法,多角度、多层次,有效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 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教学模式本身只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 个教学活动框架,提示一条思路,个教学活动框架,提示一条思路,并不是可 供教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供教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在选择与运 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才能,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才能,善 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 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构成教 学模式的各种教学变量、学模式的各种教学变量、教学程序在教学过 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不 是固定不变的,是固定不变的,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 化教学模式,打造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留下 化教学模式,了广阔的空间。了广阔的空间。

专题三:教科书解读

一、教科书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①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②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③从强调教科书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科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和动态交互过程; ④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的并重。

二、在教科书的使用上,教师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在教科书的使用上,教师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有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①有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很多教师只读教科书及参考书,②很多教师只读教科书及参考书,因而觉得只有 教科书才是有用的。教科书才是有用的。③有的恪守教材而教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从 有的恪守教材而教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而照本宣科。而照本宣科。还有部分教师脱离教材而随意另选材料,④还有部分教师脱离教材而随意另选材料,费力 而收效不佳。而收效不佳。还有许多老师以为,⑤还有许多老师以为,只有教科书的提法是唯一 的、科学的、标准的、权威的,才是可以教授的。科学的、标准的、权威的,才是可以教授的

三、这些错误的观念与行为造成的后果是: 这些错误的观念与行为造成的后果是: 出现部分懒惰的老师,他只会照着课本进行教学,①出现部分懒惰的老师,他只会照着课本进行教学,偏离了课程改革的宗旨; 偏离了课程改革的宗旨; 部分教师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只用“教材教” ②部分教师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只用“教材教”,这样长期依赖教科书,这样长期依赖教科书,使老师缺乏研究及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这样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批判精神、③这样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批判精神、启发学生的 个人潜能; 个人潜能; 更无法将探究的精神感染学生、传递学生; ④更无法将探究的精神感染学生、传递学生; 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⑤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制约了教师的专 业成长。业成长。

四、教科书文本解读的基本步骤: 教科书文本解读的基本步骤: 1.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直读”教科书中直观素材,并分析编写意图。(1)教材提供或呈现的内容是什么?(2)分析这样呈现的目的是什么? 2.挖掘教科书中直观素材背后的隐意。(1)数学思想和方法?(2)教学方式或方法?(3)学生学习方法?(4)教师的作用? 3.根据具体目标重新组合、再生现有的直观素材。(1)替换(2)增加 4.利用教学机智随机生成新的直观素材。

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com 初二语文 初二英语 初二数学 初二物理 初二政治 初二历史 初二地理 初二生物

专题四:接下来依据学校要求,重温省常规及蛟河市教学 专题四:接下来依据学校要求,管理规范相关要求

一、认真学习解读课标。学科中心组依据课程标准梳理的各单元知识技能训练 认真学习解读课标。点请到jiaohexiaoshu@126.com邮箱下载,密码7269751,对应所教年级,必须 点请到 邮箱下载,密码,对应所教年级,邮箱下载 保证人手一份。保证人手一份。作业批改:

二、作业批改: 大作业: 大作业: 每周一次,开一页,量:每周一次,每次 1—3年 32开一页,年 开一页 4—6年 16开一页。年 开一页。开一页 质:

1、要求依据知识技能训练点的落实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要精选,有代、要求依据知识技能训练点的落实有针对性地设计,内容要精选,表性,便于知识的落实、技能的形成。表性,便于知识的落实、技能的形成。

2、提倡教师自主设计作业内容,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倡教师自主设计作业内容,分层布置作业,需求。需求。

3、关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的培养。

4、倡导客观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激励并明确努力方向。、倡导客观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激励并明确努力方向。

5、做好作业分析,如实记录作业反馈的情况,并及时做针对性的辅导。尽、做好作业分析,如实记录作业反馈的情况,并及时做针对性的辅导。量减少知识点的负积累。量减少知识点的负积累。

6、作业本簿要保持整洁,统一批改符号,错题标注△,并统一在前一页的背、作业本簿要保持整洁,统一批改符号,错题标注△ 面改正,教师要有再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养成温故的习惯。面改正,教师要有再评价,并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养成温故的习惯。练习册:选择一本跟进度全做全批,另一本选做选批。练习册:选择一本跟进度全做全批,另一本选做选批。第二学段教师在各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时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三、第二学段教师在各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时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整理单元 的知识结构。的知识结构。集体备课要开展教科书解读研讨活动。

四、集体备课要开展教科书解读研讨活动。注:我的备课辅导课件与辅导视频,编在一起请参考使用。我的备课辅导课件与辅导视频,编在一起请参考使用。

感谢

您的 倾听!倾听!

中职数学有效备课之探究 篇3

关键词:备课理念;备课环节;集体备课;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0

众所周知,有效备课是开展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中职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主动研究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数学教师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实施该教学方法前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备课活动。如果教师所开展的探索性活动能积极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并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那么这样的数学备课就是有效的。

一、正视备课理念,做到心中有数

有效备课是教师寻求最佳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设计的再创作过程,是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对教材知识重新构思的再加工过程。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不能仅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照搬,应根据中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从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三个目标着手,把传授知识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和合理使用教材结合起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中职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起来,使备课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来,为切实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二、熟悉备课环节,能够信手拈来

备课时,教师需要从目标、教材、情境、板书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全局考虑,设计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做到通盘兼顾,重难点突出。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三维目标”要紧密结合,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针对现有中职数学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从中职学生特点出发,与职业岗位的数学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其独特的教材特色。在备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采用多种板书设计,简练直观地浓缩教学内容,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总之,中职数学教师要熟悉备课的各个环节,综合运用,以设计出一堂堂高效的数学课。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备课时,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或引入日常生活情境,或运用实物演示情景,或借助课件图画再现情境,或锤炼语言描绘情景等,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古典概型》一节时,教师可设计播放群众参与赌博与购买彩票的案例,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过度参与赌博和抓彩票活动的悲惨结局,产生疑问。接着安排幻灯片展示博彩业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引出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让学生展开讨论,对常见赌博活动和彩票的概率进行计算,进而了解其概率之低的现实。这样,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能使课堂呈现浓厚的民主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四、采取因材施教,积极“对症下药”

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缺乏学习目标,上课很难专心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因此,在中职数学教案备写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特殊之处,因材施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法,设计不同教学环节区别对待学生,并准备分层次的例题与练习,提出多层次的教学期望,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收获,逐步建立学习信心,为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借助网络优势,储备教学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科技应用遍地开花,为中职数学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统的备课只能依靠学校提供的有限教学资源和个人经验而开展,远远跟不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脚步。中职数学教师要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学习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使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学习上网,查找资料,下载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为有效备课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以提高中职数学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六、参与集体备课,提高个体水平

中职数学备课要求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教师个人的认知,有借鉴地吸纳集体备课的智慧,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解决制约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诸多问题。这样做并不妨碍教师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而是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最好在参加集体备课前熟悉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钻研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准备好发言材料等,并将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由此看来,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可以这样说,以“个体”促“集体”,更能提高中职数学教师整体备课质量和水平。

七、注重课后反思,总结帮助成长

在做好课前备课的同时,更要做好课后反思,即中职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后抓住数学教学过程中印象较深且能产生启发的情节进行总结,并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小结,写出课后反思与心得体会,长短不限,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有不小的成就。善于反思的教师,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在每节课、每天、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提高,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收获更多的个人教学理念,这能帮助其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总之,有效的备课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关系到数学教育价值的发挥,能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备课方面精心研磨,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使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等.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崔珊.中职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备课[J].时代教育,2012 (9).

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 篇4

在此背景下, 创造高效课堂, 恰恰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 理所当然地被教师们认同。我们都知道, 课堂教学的起点在于教师的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备课到位, 上课时教师就能避免尴尬的境地, 并且能够真正进行课堂的某些创造教学, 积极主动应对各种课堂生成或者学生的奇思妙想, 也就能够将学生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引领。因此备好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以下, 我总结自己多年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谈谈对高效课堂下如何备课的几点看法。

一、如何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是最基础的要求, 这涉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备教学内容要注意哪些要求呢?

其一, 应该钻研《数学课程标准》及其思路, 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 尽可能做到融会贯通, 了然于胸。

其二, 应该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的引导下, 理清讲课的思路, 必须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突出重难点。

其三, 教师应该在考虑学生对教材的可接受性的基础上, 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 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加工和再组织。

其四, 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参”, 教参是教师备课时的参考用书, 仅供参考而已, 决不能照搬或克隆教参。

二、如何备教学对象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 如果只注重教材而忽视教学对象, 那么即使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再透, 还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矛盾的, 特别在现今教育环境下, 更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 做好、做实“备学生”这一环节, 但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备学生”备什么?如何与“备内容”结合起来?

首先, 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管同年龄段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但就整个班级来说, 这种差异只是程度和数量上的差异, 而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智力发展状况的差异就不太一样, 有着性质和根本的区别。

其次, 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地向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学习要求, 就可能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显然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

最后, 一定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只有从原有的基础出发, 略微超前, 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备课的着眼点必须在全班的大多数学生身上, 那种丢掉大多数学生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因材施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同时还应关注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发展较差的那部分学生,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多准备一些低层次、难度较小的材料, 促使他们较快地跟上一般学生的学习速度。而对于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同学, 应相应地多准备一些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材料, 使他们都有选择性地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三、如何备教学方法

备教法就是指解决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门路和程序。一般来说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种方法交替使用, 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听课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根据课的性质, 每堂课应以一种方法为主 (如新授课以系统讲述为主, 复习课以学生练习为主) , 同时辅以其他方法。备方法很重要的一项原则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授方法, 尽量做到教学方法富于变化。

四、如何备教学问题

“备问题”是备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问题既能连接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 又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 这对于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备课过程是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 教学思路畅通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学过程的思维路线一般是相同的,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由此得到贯串。而问题备得好, 教学思路就会变得清晰, 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流畅, 然而要真正做到备好问题, 并不是一件易事, 不是不假思索地随意提出几个问题就能达到目的的, 必须注意四个条件。

一是必须吃透教材, 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这样的问题:这部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重点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怎样提问才能使学生较快消除疑问?

二是必须结合“课标”和教学参考, 准确地把握教材相关内容的教学目的, 以取得和编者一致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提出哪些问题才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学深、学透这部分内容。

三是必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这样, 准备的问题才会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更受学生的欢迎。

四是备课时还应备开放性、探索性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小学数学备课要求 篇5

2、备课与教案。授课教师上课前必须按照课标要求认真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课。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教案整体设计美观大方,书写工整。教案内容应包括:

1、课型(新授、复习、练习、讲评、自习、实验等);

2、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方法;

5、教具;6,板书设计;7,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布置作业及教师、学生活动设计等环节);

小学体育教师如何备课之我见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38-01

体育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传统的中小学教育中体育只不过是学生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和玩的课程,中考中也不是必考的科目。但是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体育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通过体育教育和锻炼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成为了中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内容,各地的中考中也将体育作为了必考的科目。作为小学生来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何上好体育课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成了小学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深入钻研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上好体育,备好体育课是关键,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整理出一套备好体育课的流程和方法。

一、备课程标准和教材

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切忌体育课的随意性,很多的体育老师上课前根本就不备课,课上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放羊式的体育课是要不得的,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长学生的相关知识;还极容易出现学生被摔伤等事故。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先熟悉小学体育课的课程标准,弄清楚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课程的理念,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分布情况。另外还要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确定课程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的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

二、备课中要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做了科学的规定,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小学体育课中同样需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备课中时刻把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备好小学体育课的前提。

三、备教学环境

具体的教学环境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所谓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门课程往往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环境。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说要备教学环境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设备情况,教学场地情况等等,这在备课中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备出符合具体教学实际的课来。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发挥集体备课优势,集思广益

集体备课是目前中学教育中备受推崇的一种备课形式,对于体育课来说,体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可以各抒己见,发挥集体的智慧,就能够取长补短,备出好课来。

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策略探究 篇7

一、备好教材———瞻前顾后,纵观整体结构,沟通内在联系

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所教内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作准备。如,在备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就要考虑: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而且在三年级、四年级讲授多边形图形时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这些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相结合,找出对称轴。再往教材后面看,六年级又会学习到“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学好轴对称图形对于学生理解圆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应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备好学生———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特征,确定具体目标

在设计教案时,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切把握各学段的具体要求,做到不超前,不滞后,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服装搭配”一节内容时,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二年级下册在讲授“数字搭配”时,我班学生对“有序”的数学思想掌握得很好 ,90%的学生能很快地利用“有序”的思想解决这一类问题。所以我尝试加大教学深度, 将如何计算得出排列数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将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备好教法———换位思考,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程序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着力铺路搭桥,创设情境,突出知识和方法的“新”,重视学法的“导”。在设计新授课教学过程时,注意分析新知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出引导的“渠道”。例如,在备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节教学内容时,分析教材和学情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虽然不知道其准确的描述方法和表示形式, 可是就这个定律而言学生并不陌生,采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生可能不感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在备此课时考虑:此课除了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外, 能否渗透一些推理证明的方法。所以我大胆地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流程给出定律———推理证明———练习巩固。

四、备好练习———精心设计,有的放矢,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一道习题, 要使作业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习题设计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与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二是与例题相比有一些变化的变式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是新知与旧知融会贯通的混合题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理解并掌握新知;四是综合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拓展学生思维。

例如,我在备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复习课练习题目时这样设计练习题目:将题目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溪流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 ,高缩小,底不变 ,面积是 ( )平方米。

第二部分:江河

1.自己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一个。

2.解决问题:

上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 现在要给这块地铺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

第三部分:海洋

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前有一块草坪, 中间有3条1米宽的小路(如下图),求植草的面积。

练习题目分别以“溪流、江河、海洋”命名。“溪流”题目主要是基本的知识点的考查;“江河”题目主要是知识的基本应用;“海洋”的题目主要是知识的拓展。以“溪流汇入江河,江河汇集成海洋”这样的寓意,将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的层次划分得很明显。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思考 篇8

一、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要想“有效备课”, 就要突破和创新。如果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没有重大转变, 那么在备课方法上就不会有真正的突破和创新。如今, 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鲜明, 极具时代感, 因此教师必须顺应时代, 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 时刻把学生的需要和感知放在首位 (例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究, 问题设计是否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 , 教会学生适宜的学习方法。只有教师树立新理念, 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真正做到“有效备课”。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知识, 即呈现在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二是数学方法, 即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因此, 教师要从中挖掘教学资源,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 并针对他们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出预设, 以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为此, 教师应做到两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有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融入学习中。

2.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因此, 教师要把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紧密结合, 从而令教学内容生活化, 以便学生触类旁通。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 更要备学生。首先,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 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要, 做到用心备课。其次, 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和目标, 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归纳分类, 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最后, 教师应开展面向个性化对象的备课工作, 照顾和尊重每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赶上课程进度, 达到整体进步的最佳效果。

四、备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采取富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独特性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应强化的基本功。具体方法是:备课时, 结合教学实际, 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采用“搜集资料”“大胆质疑”“实践验证”“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做到“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归根结底, 找出适合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五、备课时要合理设置“预留空间”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一言堂”教学法和“填鸭式”授课法, 应给学生留有互动和交流的时间与机会, 让学生大胆质疑, 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提前预想到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 并尽早想出应对办法, 才能掌握课堂互动教学的主动权, 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挑战性。只有合理设置课堂“预留空间”, 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互补, 提高“教”的针对性, 促进“学”的自主性, 达到从“预留空间”要课堂效益的目的。

六、备课要注重“教学反思”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见,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措施。一句话:在反思中总结, 在反思中变化, 在变化中创新。其实,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因此, 需要进行系统、完整的归纳、总结, 明确得失, 对症下药, 形成简洁、明了的课后小结——“教后记”。

“教后记”的主要内容包括:“总结经验”“问题剖析”“整改措施”和“理论提高”等。教师特别要在“教后记”中写出“教的空白点”——也就是学生“学的空白点”, 即对学生学习失利原因的总结。反思教师“教的空白点”, 旨在进一步改进教学, 弥补不足。有了“教学反思”, 才算彻底完成备课工作。当然, 对教师而言,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不足之处, 最可贵的是知道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其实, “教学反思”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明确认识。因此, “教学反思”不容忽视, 常反思才能常出新。教师只有勤于思考自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才能更好地理清思路, 另辟蹊径, 迸发智慧的火花, 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实践, 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做到少而有精?就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只有备得细, 才能讲得少, 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技能探讨 篇9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忽略学生主体意识的现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被动性,缺乏积极参与与合作意识,不善于自主研究与思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枯燥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小学教学资源短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仅仅使用粉笔加教鞭进行课堂教学,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将黑板上的教学内容简单地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学方法枯燥,难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效果低下.另外,对于一些新入职教师而言,无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生硬,缺乏有效的教学技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小学数学逐渐失去兴趣.

(三)新教师对教材驾驭能力不足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然而,对于新入职教师而言,要想灵活驾驭教材,却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掌握知识背景,准确掌握数学思想.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新入职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难以准确驾驭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现象严重.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备课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部分农村小学而言,许多教师不只教授一门课程,所带课程相对较多,甚至存在包班现象,不少教师全天上课,备课时间相对有限.因此,在备课之前,无法集中精力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难以发挥备课的真正作用.

第二,部分教师对备课环节不够重视,备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往往临时抱佛脚,导致备课环节形同虚设.

第三,教师集体备课时,效率低下,许多教师备课时敷衍了事,对于教学问题不够重视,只是轻描淡写,草草了事.

第四,作为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将学生与课堂问题预设进去,重视学生的现实状态.而许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首要关注教师的教法,而忽略学生的学法,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仅仅将教学过程看作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流于形式.

三、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技能

(一)备教材

教师作为教材的理解者与实践者,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深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掌握教材重点与难点.

(二)备学生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转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储量与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此,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应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假设自己是学生,思考怎样的教学方法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在了解每名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应保证制订的教案具有一定的梯度,适合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够留一些有思考性的数学问题,促进课堂内容的有效延续;对于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尽量少教授难度过深的问题,让其在简单的数学问题里,找到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属于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预先设定教学规则,引导学生逐渐进入数学课堂.在备课环节,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准确设计新课程,注重数学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其次,应注重提问环节的设置,在检验教学效果的同时,能有效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及个人教学风格,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实验法及讨论法等.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进行有效备课,有利于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采取正确的备课方法,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惠彬,周小英.基于“联片式研训”平台的小学数学有效备课[J].上海教育科研,2011(06):86-87.

上一篇: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下一篇:头颈血管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