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共10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1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要求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在借鉴上半年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在任务分配、分级负责、保证时间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希望集体备课组的领导和教师能按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具体要求如下:
一、对备课教师的要求:
各位老师请认真阅读分工表,明确研究任务:
1.负责单元起始备课的教师完成单元备课任务和课时备课任务; 2.负责单元后半部分的教师,负责单元测试题的设计; 3.有预习内容的教师教学设计中要有预习设计内容; 4.除单元检测外,其他课型都要设计检测题。
5.请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备课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前把电子稿发给本学校的主任。
6.指导教师把材料转回后,按时发到相关备课室。
二、对各学校主任的要求:
1.制定本学校网络教研、教师集体备课研讨考评办法,指导教师参加网络教研。
2.带领和指导教师按时、按要求参加小学数学网络研讨活动。3.管理好“教育随笔”专贴,指导教师在专帖研讨。
4.组织本学校全体教师参加网络教研,养成网上学习的习惯;按时阅读集体备课研讨资源,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养成在网上研讨的习惯。5.担任本学校集体备课任务的审核人,经您审核通过后,由您负责把备课相关材料发给指导教师。
6.担任备课组的指导教师,负责审核本组教师的备课相关材料,审核通过后,再把相关材料发给备课教师,由备课教师传到备课室。
7.每个单元研讨结束后要及时整理研讨贴,整理后的研讨贴及时发到群共享或公共信箱(保存10天),各单位及时下载存档。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2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课内容,备课框架,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本校数学老师的教学水平, 在校领导, 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数学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集体备课,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我校近一年的集体备课的教学实践。本人谈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和大家分享。
1 确定备课的内容
首先, 我们数学老师集体学习了省里的数学教学大纲,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了我校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这为我们的集体备课提供了目标, 同时有利于教研组长分配备课的教学任务, 让参与备课的老师心中有数, 做到有的放矢。
事实上, 当我们把备课的内容具体化之后, 所有的老师就明确了本次备课的范围。为了能够在下次教研活动上发表自己好的观点, 就迫使大家要反复专研教材。课后要找材料, 不断创新自己的教法, 教学手段。每一次课都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反复推敲而最后形成的, 这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大家的备课热情。有助于大家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在课堂整体效应上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把知识点和能力点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2 确定备课的整体框架
一次课的内容确定后, 我们会根据内容来确定本次课的整体框架。这就象学生在做题目时, 要掌握其解题步骤一样。数学主要靠理解, 而整个框架可以清晰地帮助学生反映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 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到问题的出口, 有效地解决问题。譬如我们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时候, 经过大家的讨论后, 形成了备这次课的如下的基本框架。首先复习初中学过的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时结合前面一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 适时的抛出问题: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应该怎么定义?引导学生回忆在直角坐标系下可以作出任意一个角, 从而希望在直角坐标系下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想法。其次结合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把这个锐角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 引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这样讲的好处在于体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是不矛盾的, 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看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特殊形式, 也有助于我们记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比如我们在讲函数的奇偶性时, 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框架:首先通过图形关于y轴对称指出该函数为偶函数, 图形关于原点对称说明该函数为奇函数。通过图形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简单的情形, 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分析对称图形的特点, 给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 由此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理解就相对来说合情合理。当然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框架下, 我们也会设置一些小的框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正是在这些框架的支撑下, 让我们的每个知识点有章可循, 让我们的解题有法可依。让我们的困惑得以解决, 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从而不再讨厌数学, 甚至于逐渐喜欢上数学, 这也才是我们快乐学习数学的真谛。
3 确定备课时教学的方法
数学教学上有很多种方法, 好的解题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我们就要选择最恰当的解题方法。比如我们在讲积分上限函数的时:如果函数xf) (在区间[ba, ]上连续, (为定义在区间[ba, ]上的积分上限函数。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个积分上限函数, 我们可以让他们尝试做这样一个选择题:设, 则f (x) = ()
利用。那我们就很容易选择出来。而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 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下面的问题:已知椭圆的焦点为21, FF。点P是椭圆上的动点, 当21∠PFF为钝角时, 求P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分析如何将21∠PFF为钝角与P点的坐标取得联系呢?容易想到设出点P的坐标 (x, y) , 再由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钝角, 得到x, y的关系, 结合P在椭圆上, 可得以横坐标x满足的关系式, 进而求得x的范围。这是完全依赖于代数手段的一种思路。是否可以将几何方法与代数方法结合起来呢?联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 只要抓住直角这一特殊情形, 便可解决问题。
解考虑以F1F2为直径的圆x2+y2=5与已知椭圆的交点。
由方程组消去y, 解得。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
总之, 教学方法有很多, 而教学过程则是艰巨的。如何找到适合我们学生教学的方法, 需要我们用心发现。教师在设计好初始问题 (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案) , 准备好概略性解决方案 (不止一个) 和几种适应学生状况的思维模式以后, 再重点地弄清关键部分的细节, 就可以去上课了。当然, 在上课时你可能会遇到不少意外的情况, 但是只要坚持过程性教学原则, 不回避问题和矛盾, 只要熟悉并应用数学文化的规范, 就一定会上好课——而且会出乎意料的精彩、自然和富有创造性。
通过一学年的集体备课, 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 对学生的现状分析的更加透彻。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其他老师的优点, 发现了自己不足, 让我们的业务能力提高了一个档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学》[M].苏州大学出版社.
[2]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标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6 (1) .
[3]李祎.数学教学方法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1 (1) .
也谈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 篇3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和宗旨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小学数学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年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设计。并且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我们所提倡和积极探讨的集体备课就是同年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一种集体的效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使全体教师都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种方兴未艾的备课形式,体现的是教师合作研讨,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并且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数学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集体备课,主要是确定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着重突出备课中发现和明确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坚持定单元,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的“三定”。还有要坚持“五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特征。即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在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中,集中表现集体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体现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在以下环节做重点处理,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导向,而效率提高就是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关键。集体备课是发挥众人智慧的行为,形成一节优质的教学设计,可以体现“集团效应”的优势,将多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正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一样,教师的集体备课也是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是新课改中被广大教师所喜欢的一种备课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和导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4
教师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实行集体备课,其目的在于,让老师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课标、教材,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时效,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使教师集体备课能够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集体备课要求
1.认真制订一学期的备课计划,确定备课主题,明确每次集体备课主备人员。
2.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应施其所长,以身作则,充分利用自己积淀的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教学理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积极发挥引领和互动作用。
3.备课组活动要事先做好“四定、四统一、五必须、六备”的准备工作。“四定”是指: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四统一”是指: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资料和考查考试;“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教学文本预案;其他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再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必须备学情、备三维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
4.备课组长应该在放假时安排好《集体备课教学预案内容分配表》,(教学预案以电子稿的形式出现,于学期初打印供教师使用。)并负责(或安排教师)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表》,于每次活动后两天内上交教研中心。
二、集体备课具体的“流程”
1、集体备课采用集中研讨和分散实施结合的活动方式。
2、参与教师根据所分任务,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撰写各课详细的预案。(预案包括:有所在单元教学目标、知识点、课时划分及课型、课时重难点、疑点、所需教学用具或仪器说明、练习设计等内容。)
3、在备课组长的领导下,主备人必须对所承担的教学内容作精心准备。
4、集体议课、说课。
双周周四下午,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进行议课、说课活动;平时以校为单位成立子备课组,每天择机进行议课、说课活动。建议一般程序为:
①备课组长将内容分配给各教师,组内每个教师都要轮流承担备课任务。
②由主备人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谈教材的处理意见,然后由大家讨论,最后形成教案的核心,并将议课内容记录在《集体备课记录表》上。
③对同一层次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典型例题、同步训练、跟踪测试作出统一的规定。
④然后根据集体备课讨论的结果,在了解教材及确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初步修改预案(预案由教师在假期分工完成),形成自己的教案。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反思集中在:一是捕捉、感悟;二是吸取和改进。反思内容需要教师个人及时整理在教案中,并以学校为单位汇总后,在下次集体备课时交流。
5、每学期结束后,将依据集体备课中大家交流的情况,对所承担的教案进行整理,对质量不高的教案予以重新备课,此比例应不少于10%。
6、整理之后的教案将交予下一年级教师使用,并按照以上程序开展集体备课,逐步完善形成高质的教学资源。
三、备课过程管理
1、督查:备课组活动由教研员、学校领导进行督查。
2、考核:教研室将会同各校教务处,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备课情况,无故不组织、未参加者、不及时撰写反思和教案修改意见的,将填写评价意见反馈给学校。
3.调控:若承担当次主备课人请假,必须向备课组长作好交接工作,由备课组长作好调控,杜绝未作交接而出现无准备集体备课。
4.总结:教研中心每月对上交的《集体备课记录表》进行统计,并将统计和抽检结果反馈给各学校,并在集体备课活动中通报相关情况。
四、集体备课小组设置
1、参与数学教师成立集体备课小组。
2、为便于教师的交流,依据参与教师所属学校,成立子备课小组。
3、各校校级领导和教导主任(如果为数学教师)参加所属校的备课小组的活动。
集体备课记录表
备课时间
第周星期
地点
课题
主备人
参加人员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教学目标
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包括新课引入、新授、练习、总结等)
课后作业
集体备课教学内容分配表
周次
主备人姓名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工作总结范文 篇5
子洲县实验小学 阴娟宁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教案的格式,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如何合理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材。现将这个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一、工作目标。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紧紧围绕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依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作思路。
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校教学工作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2、严格按照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3、严格按学校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4、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三、备课流程:
1、备“教材”。每次活动前一周,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一周内完成“教材分析”和相关教具的制作。在集体备课时,划分确定下一次的备课内容和主备人。本次备课重点研讨:①钻研教材时碰到的疑难问题;②如何引导学生自学;③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④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
2、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我们备课活动的模式是“典型引路——反思——研讨---形成共案”。个人备课需要个人钻研,独立思考。集体备课强调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集体备课后,个人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再补充,并进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本班的教案。因此,集体备课不是个人备课的简单重复,而是个人备课的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个人备课的深化和延伸。所以,我校强化教师的积极参与意识,把集体备课变成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活动时,首先由主备人陈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并将本课在书中所处地位以及本课的大概内容加以分析和介绍。然后由大家自由发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当讨论完毕后,主备人负责整理和总结,形成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他人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此教案再进行修改,融入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形成个案,让教案真正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简单说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层次:①统一划分课时;②统一确定每课时的学习目标;③统一自学指导,包括自学思考题和检测题;④统一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集体备课的纪律:
1、备课时,人人各抒己见,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
2、集体备课后写好教案,接受校领导的检查;
3、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负责安排人员做好备课研讨记录;
4、参加集体备课时,所有教师必须带上教材及“教案”。
为确保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安排专人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
五、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
六、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每个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撰写了自已的案例与反思,写出了这个学期来自已集体备课中的困惑,还认真写出了自已的体会和总结。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总结 篇6
我们组有三个老师、一个新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廖主任,我们组的总指挥,是教学、教研工作顺利完成的后盾,课堂气氛更是民主、轻松,学生情绪高涨,活而不乱;王老师,我们组的笑佛,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更是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主动地帮助我、指导我;吴老师,我们组新课改的先行者,更是才情四溢,头脑灵活,点子特多,极具创意,同时也热情大方,总是能给我们带来笑声。你们说我们这个团队不是熠熠闪光吗?
二、集体备课、共同提高
除了街道、科组指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外,我们组其他的集体备课时间是不定的,即随时随课都会集中备课、交流,同时会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就某个教学环节、知识要点的教法、某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及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jiao流等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组积极参与科组和街道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交流等活动,并向提出组内在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教学困惑:密度、跨度、难度大和重估算、淡计算的问题。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团结合作、资源共享
我们组精诚合作、团结协助,有什么好的教学资源都会互相使用。如:课件资源,某一节课上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某一个知识点的好教法,有好的练习资料等我们都会互相分享、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准备教研课时,老师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毫无保留地把各自的好点子提供给大家。试教时,都会让出自己的课,为我上好教研课做铺垫。我们组是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每次试卷印好后,总是很快分到各班,从未出现过差错。平时的备课、练习大家也都能主动承担任务,分工合作。
四、重视学生习惯和知识过关相结合
每章统一进行单元测验,重点单元采用统一流水监考、改卷,并及时进行测后总结分析、交流,并向年级汇报。报告主要包括:
(1)各班和全级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2)哪些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哪些知识掌握比较差,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3)提出需要补救的问题和今后教学上要注意的事项。根据考试情况我们组及时制订了补救措施:一是强抓知识点过关,二是加强课后辅导,我们组可以说是尽职尽责、不怕辛苦表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促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如考试习惯、作业习惯等。
五、工作成绩
我们组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在业务水平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
1、学生数学成绩“三率”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见浓厚。
3、每位老师积极上好教研课,均获得好评。
4、罗宜填老师参与了街道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承担了街道的教研课《精打细算》,获得了街道领导和老师的亲自指导。
5、有五位学生获得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三等奖”。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7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相对于个人备课的一种备课形式, 主要是指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难点并确定最佳教法、撰写教案的过程, 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一般来说, 教师的备课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含教科书、教案、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等, 无形资源则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独特的见解等, 由于每位教师主观或客观的因素不同, 所以其教法及思路也有所差异, 因此, 对同一课题进行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既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又是保证备课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
(一) 全组成员商议集体备课的目标内容、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明确教师的主备任务, 并制订出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
(二) 由主备人员对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研究, 并收集好相关素材, 其他教师独立钻研、思考, 并做好相关笔记.
(三) 集体研讨.先由主备人发言, 其他教师根据本单元研究内容和专题开展说课议课活动, 互相交流探讨, 完善整理成规范的教案.
(四) 课后评价.通过课堂教学之后, 教师再次进行有效的评价改进, 从而真正形成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案, 再次推广.
(五) 教学反思.课后, 各教师根据教案和课堂中的亮点与不足等, 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 以便推进教学的改革提高.
三、利用集体备课资源,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1.通过集体备课, 拓宽教师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如前所述,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 一般由主备教师发言后, 其他教师互相补充, 集思广益, 进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如, 以九年级《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该部分内容为例, 在集体讨论过程中, 主备老师准备了以下内容:二次函数定义、特殊解析式与一般解析式的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特殊位置关系、几种求解析式的不同方法, 图像的性质、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 与X轴的交点个数判断、与不等式的关系, 图像在坐标系中的平移与顶点式的变化.其中在定义部分, 笔者提出:图像中几个特殊点a+b+c、a-b+c等等的符号确定;在坐标系中的平移与一般式的变化.另一位老师补充, 数形结合思想在本章的重要体现, 例如:x2-2x-3=0的解和函数y= x2-2x-3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的联系问题.同时, 大家还一起研究了定义如何引入、例题的讲法, 书上的习题、练习册中习题分别是适合于哪部分学生, 并备出学生易错点等等.如此, 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 弥补了单个教师备课的不足, 从而使得笔者在随后该章节的教学中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定位更为准确, 教学程序更为条理化, 并事先预设到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使实际教学游刃有余、有条不紊.
2.通过集体备课,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中, 我们往往会考虑到很多方面, 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却仍会走样,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 重组原来的一些教学经验.课后多写教学体会、反思、总结, 及时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 带着问题, 寻求备课组同行的帮助, 最终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案,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如, 新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 在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时, 笔者常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直观性和形象性呈现不充分, 导致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后来, 笔者在集体备课中, 就活动课的组织与同组老师互相交流了认识和做法, 有老师指出,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 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在以后的活动教学中, 笔者特别注意活动情境的创设, 积极提供参与机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 “n条直线两两相交, 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用含n的式子表示) ”时, 笔者是这样来处理这一教学环节的:把准备好的教学塑棒分发给学生, 每邻近的四个同学为一组, 每组10根.提示学生要从“特殊”中去发现“一般”:“把一根棒看作一条直线, 组员经过讨论确定摆棒方式, 然后依次数交点并记下.摆两根最多出现几个交点?三根呢?四根呢?五、六……n根呢?”.学生们经过多次“摆放、数点、统计”, 最终发现直线的条数与交点的个数是一组有规律的数据.一根:0个交点;两根:0+1个交点;三根: (1+2) 个交点;四根: (1+2+3) 个交点;五根: (1+2+3+4) 个交点;六根: (1+2+3+4+5) 个交点……最终得到:n条直线相交, 最多可有n (n-1) /2个交点.如此, 学生从“没有头绪”到“豁然开朗”, 且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兴趣很高, 踊跃参与, 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会了主动探索,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自觉研究的习惯.又如在《展开与折叠》这一活动课教学中, 笔者先给学生播放—段包装盒的生产过程录像, 再提出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做—个五棱柱形状等不同的包装盒.由于从生活实际出发, 学生兴趣十足, 甚至有学生边看边用纸试做起来, 课堂氛围热烈, 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3.通过集体备课, 使学生享受优化的教学服务, 增加学习兴趣
若说教师是集体备课的直接受益者, 那么学生则是集体备课的最终受益者.备课中, 教师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可集思广益, 扬长避短, 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让学生享受到优化的教学服务.众所周知, 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但在以往的教学中, 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了概念的教学, 尤其在数学测试中, 很少有涉及数学概念的问题, 就笔者而言,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也吃过不少亏, 如在《合并同类项》这节课的备课中, 笔者先提出问题:什么是同类项?见教材第几页?请学生阅读教材两分钟, 而后笔者检测学生对该概念的记忆情况, 最后围绕概念做系列练习.教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表情紧张, 神情茫然……结果该节课的教学活动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教研组教师经讨论, 提出将同类项的概念习题化的建议, 这一意见被大家采纳后, 我们进行了如下课堂设计:
1.判断题
(1) 字母相同的项是同类项; (2) 只有系数不同的项, 才是同类项; (3) 3a2b3与-b3a2不是同类项; (4) -x2y与3x2y是同类项; (5) -1和10是同类项.
2.选择题:
(1) 下列各组式子中, 为同类项的是 ( ) .
A.6x2y与-5x2y2B.3xy与-2yx
C.2x与2x2D.5xy与5yz
(2)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项为同类项的是 ( ) .
A.3x2y与3xy2 B.6a2b与6a2c
C.7m2与9nm2D.4ab与4abc
3.填空题
(1) 单项式3xm+2ny8与-2x2y3m+4n是同类项, 则m+n=______; (2) 已知:3a3bn-5amb4所得的差是单项式, 则mn=______.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 学生在积极解答、思考的过程中, 深刻地理解了同类项的概念, 同时, 由于教学方法的人性化设计, 弥补了概念教学的枯燥乏味, 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浅议小学语文的集体备课 篇8
集体备课是同年级、同专业、同学科的教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中心发言人主持,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展开讨论,求得共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小学语文的集体备课其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节减学校培训经费。
集体备课的具体流程:
一、制定备课计划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二)首先要研究本册语文教材的特点、本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本年级学生的学情,制定本学期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计划和各组教学计划。
(三)确定每次备课的时间、地点、集体备课内容及每次的主备教师。
(四)提出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五)要求一个年级要“统一”: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统一单元考核。
二、个人初备
(一)基本要求
认真学习《新课标》,依据“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备出本学期、本单元、本篇课文的重、难点以及解决重点的方法,突破难点的手段;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手段;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备出单元间、各篇课文间知识的过渡、衔接、拓展和深化;备问题的预设及设计意图。
(二)备课内容
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提出明确的学生三维学习目标。
2.教学资源: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需求,认真钻研捕捉包括语文教科书在内的所有教学资源,精选并创造性地整合和使用。
3.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精心研究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学习。
4.学情:通过恰当的方式,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为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预设学生学习的起点、梯度作准备。
5.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学习过程,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确定教师应提供的帮助和指导,预设具体的教学环节。
6.教学媒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并适时、适度地使用教学媒介,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7.课堂流程:(预设各个环节可能需要的时间,突出重点,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学主要环节——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小结——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三)编写好教案
教案要有指导性、示范性和操作性,要有利于各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三、集体研讨
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初案)完成以后,交由各年级语文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讨。研讨时由主备教师采用小学语文“说课”的形式,陈述自己的备课设想、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堂流程以及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教学手段,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根据其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知识能力水平,阐述学生在本册、本组、本课的知识积淀。学习本册、本组、本课可能出现的知识障碍等困难及解决方案。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要求做到:
(一)说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说教学环节的安排,包括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进行新课学习、如何进行重点段落的阅读分析以及如何过渡衔接。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法设计,怎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板书的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及其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的展开程序,板书与教学的关系。
(四)说作业设计:说每一道练习题设计的意图和目的;说学生在“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预见性)。
(五)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预设与生成的处理)。
然后全备课组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四、主备教师试讲
根据备课组优化的教案,主备教师首先在备课组教师中进行试讲,然后依据上课的实际情况由全组教师进一步总结和不断完善,从而确定教案,打印教案,交给本年级语文教师使用,以便资源共享,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五、二次备课,上课
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所得教案进行增、减、补、删,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使其能完全适合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风格。
六、课后反思
备课组教师授完课后,都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所得所失,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相互进行交流、学习,促进每位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集体备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集体备课成员应有“备”而来。集体备课是通过教研组或备课组“个人——集体——个人”的备课过程而完成的,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每个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应就所备内容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集体的智慧加以取舍、完善,形成高质量的教案。
(二)要集体合作与择优分工负责相结合。教师之间的合作共事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教师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要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搞好集体备课。
(三)坚持集体备课,施教时又不失个人风格。集体备课内容最终还是要依靠单个的教师完成的。所以集体备课,同时还要鼓励教师个人保持自己的特点,形成风格,自成一家。
(四)集体备课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教学中,学生情况的变化,教学中的新情况,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原因,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地改换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9
集体备课
年级:三年级
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执笔人:张灵
备课人:王苹、何雷、吴俊、杨学伦、鲍阳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口算。
2.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作交流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选择其中的几题,说说你的怎么想的? 2×4=
3×6=
4×5= 20×4=
30×6=
40×5= 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乘法有关的口算。
1.学习例1,探索口算的方法。
出示情境图。
介绍:周末早晨,两个小朋友来到学校操场跑步。看,他们你追我赶,多投入呀!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引导:我们先来算算女孩一共要跑多少米。要求女孩一共跑
多少米,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回答后板书:400×2=)
启发:你能自己算出400乘2的结果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办法算一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能把你的算法介绍给大家吗?
指名交流各自的算法,并作适当引导。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1)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
引导:为什么可以用400加400?
强调:1圈跑道长400米,女孩跑2圈,就是跑了2个400米,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
(2)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引导:400是几个百?4个百乘2得多少个百?8个百是就是多少?
提问:你能把这位同学的口算过程再完整地说一说吗?
要求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再说一说。
(3)因为4×2=8,所以,400×2=800。
引导:为什么算出了4乘2得8,就能知道400乘2等于800?(板书:4×2=8,400×2=800)
明确:4个一乘2得8个一,4个百乘2得8个百,所以根据4乘2得8,可以推知400乘2等于800。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400×2得800,虽然大家的算法各不相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求2个400是多少。所以,我们可以把400看成4个百,因为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所以400×2=800。
要求: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女孩跑了800米。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0页,找到400乘2这道算式,在算式后面填上得数,并写上单位名称。
指名口答,并把算式板书完整。
2.指导完成“试一试”。
谈话:下面我们再来算算男孩一共要跑多少米。(出示:男孩要跑多少米?)
提问:你能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吗?
要求:请同学们在第70页找到试一试的题目,写出算式和得数。
引导:你是怎样口算400乘3的?结果是多少?
3.组织比较。
提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刚才计算的两道题,它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道题中的一个乘数都是整百数,另一个乘数都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出示课题: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整百数乘一位
数时,都可以先把整百数看作几个百,再联系表内乘法算出得数。
追问:这两题都是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什么第一题的积是三位数,而第二题的积却是四位数呢?
追问:在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时,都可以怎样想
三、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横着一题一题算,还是竖着一组一组算的?
追问:为什么要这样算?
强调:每一组上下两题都是有联系的,算出上面一题的得数后,根据乘数末尾0的个数,很快就能得到下面一题的结果。
2.算式分类。
出示:3×7 400×9 6×8 4×90 3×700 30×7 4×
四人小组活动,分算式,汇报结果: 3×7 30×7 3×700 4×9 4×90 400×9 6×8 师:这么分,可以怎么算?
第一组可以直接用什么算?(口诀)第二组怎么算?(用口诀,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第三组呢?(积的末尾添2个0)师:还可以怎么分?
3×7 4×9 6×8 30×7 4×90 3×700 400×9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分?第一组都先算什么?第二组呢? 第二种方法中,你能帮6×8找个好朋友吗?(6×80、60×8、600×8、6×8等等)还有很多,为什么他们都是6×8的好朋友?他们算的都是几乘几?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后,提问:上面一行卡片上都是什么数?下面一行的卡片上呢?
要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同桌两人一人负责从上、下两行中各选一个数,另一人很快算出得数。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谈话:我们在做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时,你觉得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吗?
四、拓展运用 “想想做做”第4题 每包500张一共有多少? 假如是600、700呢?
五、独立作业“想想做做”第3、5、6题。
六、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400×2=800(米)1、2个400米相加得800米。2、4×2=8,400×2=800 3、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400×3=1200(米)400×5=2000(米)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 篇10
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0-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此,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为题材。如用“老鹰捉小鸡”的情境学习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拔河比赛”的情境为题材,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两边人数相比较的问题,来学习“=”、“>”、“<”的含义等。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火箭有几枚”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坦克有几辆、小汽车有几辆、机器人有几个、飞机有几架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认、读、写,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计数器、积木等学具认识后继数和5以内数的组成。
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足球记分牌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比分。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排一排”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5各数的顺序。
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提出“跑步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数一数这些运动员、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各有多少的过程中,理解6—10各数的意义;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区分几个和第几。同时通过在自主练习中,“小鸟回家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借助“根据给定的数涂圆圈”的画面,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学措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9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5、6题。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有趣。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教室要给与必要的解释。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模仿图中小男孩所指出的问题,试着提出关于数数的问题。
3、在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数得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有序的数。理解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由物到数”和“有数到物”的两个过程。
4、“自主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先数一数每组中物品的个数,然后照例子画上线,这儿注意教学生正确使用尺子画线。
第二课时: 1—5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3、4、9题。教学目的:
1、会写1-5各数,知道数的组成。
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圆片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数字书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采取以下策略:记字形(可以用儿歌的形式)、讲要领、比异同、连难点。教师范写是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还要说明每个字在方格中的布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数练习。
2、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数的组成的抽象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3、在学习了4的组成后,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3和5各数的组成。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认识和记忆2—5各数的组成,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三课时: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信息窗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教学0的写法是,应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
2、在教学0的含义时,可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能在哪里找到0,在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如记分牌、直尺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0,感知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比分等。
第四课时: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7题。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理解6—10各数的意义。
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简单的找规律。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歌”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2、6—10各数学生不容易按群记数,所以让学生记住数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对学习加减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主练习第10题是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各数的分与合。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第五课时:6—10的写法及序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6—10的写法及自主练习2、4、6、8题。教学目标:
1、学写6—10各数。
2、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3、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为了加深“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进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的情况等。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自主练习第4题是小鸟回家图。是让学生体会同样的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的事物举例说一说类似的例子。
第六课时: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4及自主练习1、3题。教学目标:
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能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并会正确的认读。
2、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的的书写。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歌”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
2、为了加深“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进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的情况等。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练习第1题是动手比较题。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如:是上下一一对应比的,还是直接数数比的;是由物找数,还是由数找物。
4、第3题是数叶子片数并比较叶子片数的多少,以巩固数的大小比较。此题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大小的相对性,例如6>4,但6<9。
第七课时:认识等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及自主练习2、8题。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学建议: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后,可以利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的记忆,如: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2、注意:对于“>”、“<”、“=”的写法,教学中要利用田字格进行规范的书写后,再做练习题。
3、自主练习第8题是开放性的游戏题目。游戏时,教师要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每10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并比较数的大小。
第八课时:比较大小自主练习教学内容:
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第3-7题及思考题9。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第7题是按要求涂一涂,比一比。此题具有答案不唯一的特点,如梨比苹果多,梨的个数可以涂6个也可以涂7个,联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涂法并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涂法。
第九课时: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数数、填数,在交流和订正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学会反思和评价自己。
六、教学设计
以第一课时为例,说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火箭”、“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
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火箭有几枚„„”(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要想知道“飞机有几架?”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坦克有2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4、1、2、3„„除了表示1枚火箭、2辆坦克、3辆小汽车还可以表示什么?
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6题,是一道联系生活认数的练习题。题目借助人物对话给与了练习的提示。练习时,学生分别根据卡片上的数,联系实际说一句话。体会数的意义。
4、自主练习第7题,涂一涂。
(四)、总结激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内容】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07-29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小结08-16
火石泉学校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12-15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07-08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集体备课交流材料10-28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练习二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08-30
小学数学备课策略思考08-04
小学数学备课之研究10-04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备课06-19
三年级集体备课数学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