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2024-09-29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共9篇)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1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

熟悉教材 提出问题———→中心发言 把握重点——→共同研讨 解决问题———→形成预案 分发教师——→结合实际 二次备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 理论提升。

五、集体备课人员安排

低年段

组长:曾明书

成员:沈军王光莲王波

中年段:

组长:官平勇

成员:蔡大军黄世美王远强

高年段:

组长: 刘长福

成员: 王静龚文芬陈健林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2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重心

集体备课的重心不应该是简单追求完成教学预案, 而应是研究教材、学生、教学过程等。集体备课应当全员参与, 共同研讨, 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共同研讨教材、学生、教法, 挖掘课程资源, 教师们相互启发, 使教学预案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二、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

通过实践, 我认为集体备课要将研讨与反思结合起来, 突出集体备课的交流与反思。集体备课的程序应当是:个人钻研—集体交流—反复修改—集体反思。具体论述如下:

1. 个人钻研, 形成初案。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钻研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和研讨, 因此, 教师个人首先要思考并形成较高质量的初案, 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集体备课的效果。比如我在进行集体备课前, 就会先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研究,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设计教学预案时, 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等方面, 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设计, 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易于接受。

2. 集体交流, 形成预案。

集体交流是集体备课的核心。集体备课要集中所有参与教师的教学智慧, 集中个人钻研的成果,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首先, 主讲教师阐述备课内容,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设计意图、个人困惑等。其次, 备课组长组织大家对主讲教师的备课内容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紧扣教学的需要, 抓住关键问题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 释疑解惑。在讨论中, 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共同提高。集体交流后, 主讲教师汲取集体交流的精华, 对自己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进行重新打造, 形成预案, 发给每位教师。比如本学期第一次备课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的备课。在集体备课前, 每个教师都准备自己的初案。在交流时主要焦点在重难点———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上。老教师的方法是, 整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运用比较法, 列表对比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差异。青年教师的方法是首先利用PPT展示两地区的差异,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由教师整理。交流认为, 老教师的方法, 清晰明了, 青年教师的方法, 直观;各有优缺点。最后讨论的中心是如何实现分层教学。毕竟, 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结果是, 对于接受慢的学生, 需要在课后布置练习题, 通过练习加深记忆, 通过研讨完成教案。在第二周的备课组活动中, 整理教学反思。对学生一直搞不清秦岭—淮河与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等知识点, 由一个教师整理精案。

3. 反复修改, 形成个案。

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个性, 任何一份教学设计都必须由自己进行梳理修改, 只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才能轻松驾驭课堂。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和本班学生特点对“预案”进行调整, 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个案”。

4. 集体反思, 形成精案。

个案中预设的教学环节, 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闪光, 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每个班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实施教学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方式和时间做出相应的改变, 灵活地采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师个人教学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记录并形成教后记, 为集体反思提供素材。

三、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我认为集体备课能否真正有效地实施, 主要取决于备课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也取决于学校对备课组的管理。我校在集体备课制度上还是比较完善的。每周都有备课组活动, 定时定点。相关领导也经常参与备课。现在学校还要求一些备课组活动放在录播教室, 让更多的教师可以监督并学习。

1. 有效的过程监控。

(1) 时间落实。实行每周“集体备课日”。每周集体备课考勤, 确保人员到位。 (2) 落实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不仅对教材有系统解读, 对学法更要花工夫。 (3) 落实个体备课。要求广大教师结合本班实际, 写出具有特色的教学流程, 在集体备课后的空白页内写出该课时的教学过程。 (4) 备课要求的落实。备课以单元组为单位进行备课, 先是单元集体备课, 后分课时备课。单元集体备课中的空白页, 制定本单元的达标目标;课时备课中的空白页写教学过程, 注重教学资料的积累与运用, 可将报刊、杂志中的同题教案进行粘贴, 借鉴使用。单元教学结束后, 将单元教学总结或个例反思写好后贴在备课中。 (5) 备课评价的落实。集体备课重点查看集体研讨中对教材内容的深挖细嚼, 学习方法的制定和学习目标的确定, 查看教师相关教学资料的积累与单元教学反思, 同时查看教师在教材、教案中的圈点批注, 突出实用性和有效性。

2. 合理的考评制度。

合理的考评制度是集体备课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我认为考评集体备课的质量应该进行备课组成员“捆绑”考核, 从学科总体成绩、优秀率、合格率等方面进行考评。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加强集体备课, 可让每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 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3

一、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的提出

教研之本就是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问题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性问题,即教师个性化教学形式下产生的个性化问题。就数学学科而言,这些问题不仅取决于教师自己原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等,还取决于学生原先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如人教版《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到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是本节的关键,有些教师是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来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再通过叠纸活动等发现其对称性,进一步获得底角的关系等认知。而有的教师善于在学生已知的等腰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环环相扣的启发式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采用不同方法肯定会产生不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样也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为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同而引起的,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就是我们教研活动中要提出的个性化问题。

另一种是共性问题,即不同的教师在进行相同的教学内容时遇到的共性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体现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准确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上,有时也体现在对学生课堂生成情况的充分预设。仍然以《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为例,共性问题就是教师该如何在学生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获知等腰三角形具有对称性这一特点,在学生获知的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到底掌握得如何,对轴对称性是否理解深刻。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教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

二、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的融合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数学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深入到备课活动的思考中,通过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成果,那么相同环节经过交流达成共识,不同的地方则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的思维成果都会呈现在大家面前,接下来则是每个教师共同分析哪种方式更好,甚至还通过交流和讨论产生更好的方法,即集众人智慧于一课。很多优课评比中会有很多亮点,而这些亮点在常态课中很难同时出现,原因是这些优课评比中的亮点是通过整个教研组集体备课而产生的智慧之精华。

三、任务分工与减负高效相一致

学校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4

为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适用范围

全镇小学、幼儿园的任课教师。

第二条

备课内容

1.备课标。深入学习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开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要求。

2.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把握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备学生。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根底、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4.备方法。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学特长,形成教学特色。

5.备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或制作教具,标准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学科教学。

6.备板书。深入把握教材,抓住中心,理清脉络,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呈现重点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执行国家减负规定合理安排作业,把握好难易程度,精

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第三条

备课要求

1.集体备课安排做到“三定〞。

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开学初,各备课组要认真制订集体备课方案,做好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

2.集体备课过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讲、有研讨、有共识、有成效。

3.集体备课效果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流程、统一板书设计、统一作业训练。

4.集体备课形式:中心校级分为思政组、体艺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村校级分为思政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

第四条

研讨重点

1.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2.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如何拓展使用教材。

第五条

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要成立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指导开展备课活动,使集体备课活动卓有成效。

2.健全备课小组。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建立健全备课组,选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制订学期集体备课工作方案,分配备课任务。

3.形成备课初案。每位主备人根据分配的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备课初案。

4.集体研讨定案。备课组教师按照集体备课要求进行研讨,达成共识,主备人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定案。

5.合理使用定案。教师采用定案进行授课,可以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对定案补充完善。

6.强化检查落实。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集体备课的次数不少于6次。讲求工作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学校领导小组要定期进行催促检查,强化评价教案质量,注重融合集体备课成果,形成校本教研共享资源。

第六条

考核方法

1.集体备课成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2.集体备课效果纳入各级教学名师、教育科研先进、教学成绩优秀奖等评选条件。

第七条

执行解释

1.此制度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镇小学、幼儿园执行。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篇5

《小学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培训讲义(4学时)

培训教师:潘 培训时间:2016年

白午学片“十三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课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 主讲:潘

时间:2016年1月16日下午

地点: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小学多媒体教室 课时:4学时

参培教师:白午、铜鼓、同兴全体在职教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2课时)

集体备课,故名思议,即是教师组织在一起,共同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析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并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的活动。集体备课让教学资源得以在教师之间实现‚共享‛。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不仅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获得成功的教学经验,还能借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考虑到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集体备课就比单人备课要更有优势,且更重要。

一、让教师能更好的吃透教学教材

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和经验共享的社会。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里,人们对于跨行业、跨时空的信息的追求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尤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过去的教师总是遵循着‚各自为政‛的规则,各备各的课,各教各的学,交流程度如涓涓细流,形不成有效的规模。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信息资源交流的规模与频率都在呈几何式增长。单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其前沿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知识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就教材版本的数量和编订来看,其变化也是越来越大的。这也无形为教师的备课带来了难度。

研读教材是身为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在如今的情况下,教材版本种类繁多,内容变化‚追星赶月‛,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充分理解教材已经变得越来越难。而在教材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单独备课,其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开展集体备课,对于现今的教学体系乃至于对现今的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集体备课可以将教师的群里智慧发挥到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往往能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加深自身对于教材的把握和理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学会数学、喜欢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整体把握是不可缺少的。出于让教学更加优化的目的,某几位教师通过教研组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教师先是对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通览了一遍,初步把握了其中的知识结构,明确了其中的知识关联,并绘制了知识图表。在完成了这个步骤之后,这几位教师又一同研讨了总体的教学目标、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乃至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之后,这几位教师还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各自的教学建议,对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达成了统一答案,还就习题教学以及复习教学提出了各自的建议。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这几位教师对于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有了一个更加系统、更加整体性的把握。在后期的教学中,这几位教师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让教师之间能更好的探讨教法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对于要求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知识难以提起足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若是不注意方法的使用,必然会导致很多问题发生。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不同的教师往往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而有的教师又会在教学中结合使用多种方法。集体备课,让这些教师能够将这些教学方法拿出来共享,并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互相促进,从而共同探寻更好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某几位教师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这几位教师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将其中的教学内容分成了几部分精典模块。而后,这几位教师确立任务,各自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分头备课,以自身擅长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设计。而后再到集体备课的时候,各位教师又将自己的备课精典模块的备课方案拿出来展示并发言。在这一过程中,其他几位教师及时记录、讨论,并针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当教师集体讨论结束之后,再由教研组长将各个教师的备课稿集合汇总。各教师再根据汇总出来的教学方案,来确定自己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案。等过一个月之后,各教师再集合起来,换一个精典模块进行备课,再讨论,再汇总。经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每个教师都能加深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能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他们确定最优教学策略,以便教师更好的开展有效性教学。

三、让教师之间能更好的交流实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追求目标。然而,不管教师的设计多么细心,方案准备多么充分,由于教学的受众是儿童,那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状况。实际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丰富、多变以及复杂,往往会让一些教师措手不及。更多时候,教师会遇到一些与预设大不相同的状况,这就十分考验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可以互相交流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情况,包括成功的预设案例、意料之外的状况甚至是失败的教学案例。通过这样的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同时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预设进行相对应的改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集体备课也让教师有平台、有机会可以一起就一些经典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经验上的交流使得教师更容易攻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上的突破。

如,某几位教师在学习研讨一些前人的教学案例时,看到这么一段教后感想:‚今天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写法’时,本以为学生都已经掌握,所以疏忽了对应内容的练习。结果后来在布臵课堂作业时,对于一道‘4×5x=45x’判断对错的题目,居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回答是‘对’。这足以说明我的教学不成功,我必须不断反思,不能忽视了对应练习的教学。‛这位教师的教后感无疑是对后人的一个提醒,这几位教师在看了之后,都意识到了练习教学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集体备课中,教师通过互相交流、探讨,分享经验以及及时回顾经典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能活跃教师的思维,为教师取得教学上的突破做好铺垫。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

(2课时)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的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懂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即写出教案的过程。从备课的规模上分,可分为个人备课。

备课,集体备课,是指同一年段、同一学科组的教师围绕同一本教材,同一单元内容,同一课时的要点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优化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设计、教法设计、学法设计等方面的集体备课行为。

由于新教材实施的难度非常巨大,它包括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而复杂的问题;教学时间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冲突;课程标准要求太高而课程教材版本多样且与课程标准不完全配套的矛盾;探究性活动课要求高而实际条件又无法开展的矛盾;教辅资料少而教材需要理解多的矛盾等。这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惑都让每一个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举步维艰。可是新课改已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因此,上述困惑必须解决。而解决的其中一个特别重要方法就是强化和改善集体备课。

1.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集体备课,缺少了个人钻研,也就没有了集中讨论的必要。如果仅仅听中心发言人的说课,集体备课就会名存实亡。只有全组成员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做到心中有数后,讨论才可能做到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所以,个人钻研是前提,‚功夫在诗外‛。其实‚钻研‛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并不困难,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作业‛。

2.骨干教师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一方面能从内容上整体把握,另一方面也能让组员信服。但从培养新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应适当给新老师压压担子,让新老师来当中心发言人,或采取‚青蓝结对‛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这样可以一举数得。

3.组长与组员的关系。备课组长往往处在‚有责无权‛的尴尬境地,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而不是一个人上窜下跳,吃力不讨好。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想,只要组长明确集体备课是每一个老师的事情,也是每一个老师特别是新老师成长的机会。毕竟集体的智慧是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大家在集体讨论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比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有利于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案,形成教育合力。

那么,怎样的集体备课才是成功有效的呢 ?我们数学老师又该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可以有和风细雨的述说,可以是全神贯注的倾听,可以有短暂的沉思,也可以有面红耳赤的争论……要能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我觉得主要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内容要丰富,除了以往的听、说和评课外,应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①突出学期备课。

新教材对于我们大部分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接触,其体例结构、体系、重难点、教材的特点等,即使对于已接受培训过的老师,也是很陌生的。这就要求每一个老师必须在新学期开始之前,系统的备好全学期的教材,以便能够充分弄清楚新课标在新教材中的体现,安排好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

②突出课后备课。以往普遍的做法是注重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各人上课之后便一放了之。其实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第一次,即使是集体探索出来的重难点或教法、学法等,也必须拿到课堂上去检验。这种到实践中去检验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的再提高、再完善。这就要求每个老师在上完该节课后立即进行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进行课后备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课型、知识、学生学习状况等有机结合,以便今后更完美的上好课。

③突出备学生。尽管以往也这样做了,但面对新教材,过去那种蜻蜓点水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便是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和系统的基础之上的,时间跨度大,内容专题性强,理论要求比较高。所以,集体备课对备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基础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细致地揣摩教材,重新组合教材结构,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④突出教法和学法指导。新教材强调一种创新,一种探究,强调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学习的操作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等。这些都和过去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⑤突出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伴着老教材走过多年的人,过去教学的模式已在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要想适应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安排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2.做法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中讲究科学方法。备好一节课起码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①选定备课内容和该内容的主备人,定时间定地点,熟悉教材,提出问题。主备人要提前一周将自己负责的备课内容的初稿拿出来,其它本组老师同样要仔细研读本课内容,给予相关意见,主备人在初稿上进行修改形成复稿。

②复稿形成后,第一次由主备人进课堂,其它本组老师听评,主备人写好教后反思。

③汇集集体听评意见,其它本年级老师修改完善,二进课堂,并写好教后反思。

④达成共识,形成成果——个性化教案,这样就尽量使每一节课都能完美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至始至终,备课组长应承担好组织、收集材料,并做好相关活动记录的责任。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的提高,这也就势必提高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要做到在备前钻研、备中交流、备后反思。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但集体的智慧永远都是无穷的。希望我们的团队精神能让集体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套用课标上的一句话说,就是希望不同的人在教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白午学片“十三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课题:《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要求》 主讲:潘

时间:2016年1月17日

地点:凯里经济开发区白午小学多媒体教室 课时:4学时

参培教师:白午、铜鼓、同兴全体在职教师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要求

(2课时)

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3.教学方法,讲课艺术,逻辑结构。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按照统一的格式,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

熟悉教材 提出问题———→中心发言 把握重点——→共同研讨 解决问题———→形成预案 分发教师——→结合实际 二次备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 理论提升

小学数学精细化集体备课流程

(2课时)

一、备前准备工作: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前,至少提前一周,确定集体备课主持人(一般应为教研组长)、主备人、参与人、备课内容、记录人等,并将这些内容通知所有参与备课者,要求参与者事先个人备课。

主备人至少提前三天将备课补充资料、可用课程资源、参考预案等相应材料发至每个参与备课人手中。

二、备课流程:

1.主持人宣布备课开始,并简要说明本次备课的任务、内容、工作分工及时间安排等相应计划。2.主备人做课标、教材、学情分析。主备人简要说明课标对所备内容的基本要求、所备内容与其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对编者意图的深入理解、学生的学情的状况等,其他参与备课的教师要做必要的补充,达成共识。

3.主备人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的说明。

(1)主备人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说明所备内容的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2)主备人说明所备内容的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及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依据,并说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办法。

(3)主备人简要说明确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

其他参与备课者,可在主备人说明之后或在说明过程中,提出补充、修正或不同看法,并通过研讨,力争达成共识。记录人应做相应记录。

4.主备人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制定出教学的基本流程,说明各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及意图,并对学生活动的情况做出预设,形成教学预案。参与备课者共同研讨,确定一个或更多最佳流程。对主备人设计意图的分析进行补充、修正或提出不同见解,争取达成共识。记录人做好记录。

5.根据以上成果,主备人提出板书设计、细节策略、课件应用、教具学具应用、练习设计、作业设计等相应设计或计划,大家讨论。记录人做好记录。

6.记录人整理好记录,通过各种方式,发至每个人手中。(提倡用电脑记录,以便整理和共享。)

7.至此,主持人宣布主题备课结束。

三、集体备课后的工作:

集体备课后,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选择集体备课中的结构、方法、策略等,重新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并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集体备课后,应根据分工,进一步制作、完善、修订练习设计、作业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学具等。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6

众所周知,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教材、百家争鸣的新观点、精彩纷呈的名师课堂,我们的老师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似乎荆棘丛丛.于是乎独辟蹊径者勇立潮头:有的借助一些精心研究的课尽展风采,有的潜心研究名师成长历程择其适者而效仿,有的将自己的教育博客办得风声水起……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成长途径.教师的成长除了这些途径外,更应该在课堂.学习新理念、贯彻新理念、研透新教材、演绎新教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集体备课,便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采用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个体研读——提升解析教材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体分解,主备先行.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任务、个体研读.具体操作方式是:一开始,以备课组为单位(全校共14个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并制定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根据老师的特点,将备课内容整体分解为若干板块,确定好主备教师、辅备教师、教案完成时间、集中讨论时间以及典型课例,并将此计划交学校委派的蹲组校务会成员审阅.接着,每位主备教师按计划自行备课.这一环节,主备教师必须做到

“六备”:一备教材,包括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处理,明确教什么等;二备课标,包括根据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分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三备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实情;四备教法,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怎么教;五备教学过程,包括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对师生活动进行预设;六备练习,特别注重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拓展性等.在个体研读形成教案后,蹲组校务会成员和组内辅备教师均会提前阅读教案,蹲组校务会成员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对教案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制度明确了主备教师的职责,等级评价让备课教师不敢马虎了事.组内辅备教师也会在熟悉主备教案的同时,思考资源的补充、设计的优化、蕴酿集体讨论的问题.通过个体研读,教师带着任务思考问题,因为任务的分解,老师们便可集中思考某一个问题.对各种已有的素材进行反复比较,择其优者而选之,对人们没有涉及过的处理方式进行大胆尝试,择其适者而取之.这样,思考的深度得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中解读教材的能力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中水涨船高.二、集慧思考——培养专业研究的心态

集体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典型引路,互动交流.这一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主要目的是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学校教务室在期初课务安排时,便给每个备课组定好一个时间段作为各组集体备 2

课的时间,有的学科是半天,有的学科是两节课.在这一段时间内,各备课组的老师都没有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在蹲点校务会成员、备课组长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面对面的集中交流.具体流程是: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对主备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谈所备单元的整体设计、课时安排的意图;其次,辅备老师结合提前阅读个案时的思考谈自己的主要修改意见,必要时进行讨论,直至基本达成共识;第三,主备教师选择其中一节有代表性的课进行深入研讨,要围绕“六备”进行阐述,简明扼要说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说清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清针对学情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安排,讲明练习设计的意图,教材整合的思路;最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交流,包括:逐条推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学各环节设计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反复斟酌问题处理、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直至形成一节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在集慧式思考形成某一典型课的个案后,主备老师又会博采众长,对全单元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然后将二备教案交给每一位执教老师.当然,在教案上还会留有一定的增、删、改、补的空间.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执教老师根据动态的学情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思在课前.校务会蹲组成员除了与组员平等地参与讨论、适时地进行点拔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参与者的表现,绝不让每一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种交流不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培养教师务实求真 3 的专业研究心态,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为落实有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三、课例展现――磨砺演绎课堂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聚集课堂,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有一定研究方向的课例研究上,是第二个环节的一项落实与延伸.在前一环节里,经过集体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比较完善”是还只是理论上的或经验型的,必然要经过真实的演绎方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因此,主备老师将按照初步达成一致的教案在组内进行第一轮试上.在这一轮里,听课的老师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课堂观察,重点针对课堂现象对教学效果进行剖析,针对教师研究的主攻方向进行对比分析,执教的老师则重点关注自已的主攻问题的解决情况(此典型课是在期初拟定计划时已经确定好的,研究教师已经确定了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主攻问题和解决措施).因为老师们期初确定了主攻问题,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探索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往往并不一味选择一些所谓“好上的”课进行研究,一些“难啃的骨头”,如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都成为了老师们研究的领域.一轮试上后,组内的老师则马上聚在一起交流课中的得失,提炼出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攻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执教老师则综合组内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感悟,对教学设计进行再度调整.接着,按调整后的设计在校内进行公开展示.学校教科室、教务室均参与这一轮 4 的听课,按照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维度对研究课进行客观评价,此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末教师研究水平评价及教研组综合评价.经过集体备课后的课例研究,舍去了传统赛课中的功利色彩,一切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中长期困扰老师们的问题,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题,同时又提炼一些新的研究问题.这样一种形式既为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素材,更将教师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落到了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同时,这种有序的、有组织的、有主攻方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变成了校内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中研、研中教,这是非常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四、多元反思――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是把集体备课定成形成教案,那显然是对集体备课的片面理解.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一节普通的课例研究,课上完就了事,那也绝对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在我校进行三年实践而愈做愈精彩,得益于它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也得益于它异中求中、同中求异的交流方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讨论形成教案.一般而言,在一学期规定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我们把之称为集体备课的第四环节:多元反思,共享提高.具体做法是:一个主备单元的课上完后,老师们在共性教案上进行了个性化的修改,有的甚至会做较大幅度的修改.因此,这时备课组便会集 5

数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篇7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育中采用的一种“积集体智慧,拓教学思路,促教师成长,提课堂效率”的备课活动。[1]它比传统的备课活动涉及面更广,时间更长,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进行实践验证,总结提高。简而言之就是“确定任务,个体实施———集中研讨,达成共识———教学实践,验证方案———组织评定,总结提高———实践推广,反思拓展”的五步走流程。[2]

集体备课能够激发教师有效地对备课思想、资源、技术、方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实现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培养群体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准确地吃透教材、把握课堂,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良好的专业心理、完善的知识结构、灵活的教学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这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在集体备课中可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心理。

专业心理是指个体对所从事的专业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总称。良好的教师专业心理是青年教师热爱教育工作、追求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健康的心理需求的必要条件。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趋向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都能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得到具体体现。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对于新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感到陌生,往往拘束、胆怯。具有常规性特点的集体备课活动汇集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的教师,形成了集中老年教师的稳健与睿智、青年教师的朝气与活力于一体的“气场”,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让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这个“气场”中,青年教师能够近距离接受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受他们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找到最真实的榜样,从而能够建立良好的专业发展意识和教师职业认同感。在集体备课中,中老年教师往往对青年教师关爱有加,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对青年教师的困难给予帮助,失败时给予宽容,成功时给予赞赏。一个优秀的备课集体往往善于借用罗森塔尔效应,增强青年教师的内驱力,有利于强化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2.有利于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

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先决条件。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精深,也要求知识面的广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历史、地理都要有所知晓,做到“博”“专”“杂”。美国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完善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教材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情境(教育目的)的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等七个部分。[3]这个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不懈努力的过程。青年教师在上岗前都深入学习过专业知识,但是上岗后作为实践者,因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分析、学科横向联系的研究,青年教师在面临复杂的实际情况时,常常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会将这些困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并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不同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的教师的知识结构都有各自的侧重点,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长处,检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有助于形成多元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3.有利于发展灵活的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是落实教学理念的主阵地,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的综合体现,它包括组织教学技能、导课与结课技能、运用教学语言技能、设疑与提问技能、板书技能、讲授技能等。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是一个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呈螺旋状不断提高的过程。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尽管本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存在许多不足。许多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或是沿用自己求学时老师的一些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新意;或是盲目照搬他人的新经验,又常常出现“水土不服”。新教师往往缺少对现行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深入研究,板书、教学语言表达等教学基本功和驾驭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孤军作战显然不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在自主实践反思和专家教师与同伴的临床指导切磋的互动中,青年教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集体备课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教学预案,然后总结、反思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备课集体会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诊断,提出改进意见,青年教师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参考他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

4.有利于培养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每个教师要有教科研课题,在教研过程中主动接触事物,积极探索,善于总结。教师要以科研为先,教学为主。只会教学、不会科研的教师不利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不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青年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追求工作卓越和专业成熟,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接纳新的教学思想的迫切愿望,他们往往有一些教改创新的火花闪现,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这点点的星星之火会受到其他教师的发现与关注,从而点燃青年教师的科研激情。学校的科研课题通常是以集体单位为承担者进行的,科研课题的实施往往也渗透在教学活动中。集体备课就不可避免地涉及教学科研内容,青年教师就会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参与到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价值、目标、内容、方法、创新关键、成果形式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讨论中,并逐渐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形成良好的科研创新意识,从承担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到成长为科研课题的领军者和科研课题的提出者,从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青年教师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逐渐成长起来,体现出专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常规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发展的平台,能够让青年教师与其他教师充分接触,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在这个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是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良性的专业成长过程应该是不断学习、批判地吸收,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日趋完美的过程,形成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学校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让他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汲取集体智慧的力量,发挥个人的主体创造性,从教学新手走向骨干教师,再迈向专家型教师,不断创造人生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张密.实施“五步”集体备课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7, (1) :40.

[2]王建强.有效集体备课[J].四川教育.2007, (2) :50.

新课改后教师集体备课探析 篇8

关键词:集体备课;意识;教材;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35-01

集体备课是被很多已经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所证明了的一种有效备课手段,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这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师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也已开展了多年。但一般集体备课时都会指定一个主备人,这样有利于研讨内容的系统有序,可往往又会造成:主备人仔细研究、认真分析,而其他人员只是一味倾听甚至东拉西扯。所以我认为,每一位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教师都要做到人人自备,做好充分准备。

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七备”,即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一、备思想

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改变是新课改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教师要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经常阅读教育类书籍,涉猎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提高政治课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备教材

教师在每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有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整个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同时更要从微观着手,脚踏实地,力求实效。在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基础上,还要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以便更好地掌握教科书内容,并从中选取一些材料,用来充实教材。教师备教材,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是指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弄清楚;透,是指对教材不仅要懂得,而且还要很熟悉,能够运用自如;化,是指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在一起,达到了“化”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吃透了教材,精通了教材。备课中在吃透教材,掌握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才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优选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预见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有哪些困难,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在学习同一知识时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措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入手,往往效果更显著。备课中要坚持对全体学生负责,既要考虑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兼顾尖子生和学困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教法受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制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目标、教育对象特点、教学时间、场合等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目的的实现,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既要掌握“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又要领会“教无定法”的灵活性。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将各种教学方法优化配合起来,灵活运用,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能够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还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和智能的开发。

五、备学法

教师要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尤其要教会学生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对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领会,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听课的盲目、紧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听课,主要学会”听“”想”“记”,即听老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分析讲解,想老师讲解的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记下关键性的知识,对模棱两可的问题要明辨,已掌握的内容要牢记在心;会复习,会总结,课后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学生应学会根据笔记和提纲进行复习。在学生没养成好习惯前,教师需要经常检查、监督、下大力度要求,直至习惯养成。

六、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教学手段可分为常规手段(图表、板书、标本、模型等)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幻灯机、微机、电视机、录音机、投影等)教师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选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效果。

七、备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主要目的是实现教学结构化,精雕细琢地对教学时间,情境创设,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收获最大化,深刻感受学习经历,体验紧凑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益。教学过程包括(1)导入(2)教学环节(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4)总结(5)板书设计(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梅广稳.中学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思考[JJ.教学与管理,2007.

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篇9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和管理:

集体备课实行教研组蹲点领导和年级备课组长分工负责制,由教导处实施管理,指导各组集体备课的开展与落实,由备课组长主持,本组成员提出合理化意见,对教案进行完善以资源共享。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

坚持“四定一包”、“六备”、“四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一包”教研组蹲点领导包集体备课研讨和教案完善的质量;“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单元测试。

三、集体备课的要求

1、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内容和主备人的确定。一式三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教导处,一份交教研组蹲点领导。

2、至少要在教学新内容前一周进行教案的编写、打印,备课组教师认真阅读教案,并进行删减、补充和完善。以便在集体研讨时有针对性的发言。

3、集体研讨时辅备教师针对课时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备课组教师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备课组要对备课情况进行记录,主备教师根据记录优化教学案,形成共案。

4、教研组蹲点领导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

5、备课组教师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备课,并在共案上用红色笔进行再设计。

6、教师使用优化后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备课组教师选择精品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7、教师实施教学后要进行教学反思,作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研讨问题。

四、集体备课的监督和检查

1、教研组蹲点领导参与和指导每次小组研讨,对出勤情况、研讨发言的积极性和发言的质量进行评价。

2、对备课组的教案实施团体评价,以保证教案编写的质量。

教导处

上一篇:空竹的作文800字下一篇:白音察干街景改造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