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2024-09-19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精选12篇)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种教育和教学方法在小学的数学教育领域应运而生, 一时间成为了教师学习和研究的热门。本文主要从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激发研究式的探索活动;提供应用性的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并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将它写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中, 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努力构建“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优化教学过程。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程序:

1.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

A.导入B.创设情景

C.激发需要

2.激发研究式的探索活动。

A.猜想B.独立探索

C.合作交流

3.提供应用性的实践平台

A.模仿B.应用练习

C.解决问题

这三个基本程序可以说是线形的结构, 是可以变化的一个框架。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从生活问题数学化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但这三个基本程序的每个环节却不是线状的, 而是块状的结构, 可以根据各种教学内容的需要, 做适当的调整。

一、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播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而研究性的教学课堂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因此,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对于研究性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通过生动有趣的比赛活动进行创设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道出了教学中激发兴趣的重要性。因此, 从教学过程看, 教师通过创设比赛活动,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爱学、乐学, 让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2. 通过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例进行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各种情景,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愿望。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为学生提供可探索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见度越高, 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如在《圆柱的认识》一课教学中, 教材对于“圆柱的高”这个知识点的阐述只有“圆柱的高是指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的距离”。短短一句话, 我们认为, “圆柱的高”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说, 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硬生生的表述上, 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做适当的整合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例如,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 在生活中, 圆柱的高除了有“高”这个概念, 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述:圆柱形井的高也可以叫“深”;圆柱形硬币的高也叫“厚”;圆柱形铅笔的高也叫“长”等等。

二、激发研究式的探索活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标准》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教学观。这使我们认识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讲解者, 而是一个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能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合作者, 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是积极主动的, 或独立, 或小组合作经历着新知识的生成、发展, 使得教学相长, 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例如, 在去年的新教师见面课上, 我在教学《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时, 我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教学基础, 要求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猜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 想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而这时学生就会想方设法进行探索研究, 真正体验到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最后, 再组织学生汇报各自探索的结果, 逐渐导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 可以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教学探索的基础,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并想办法验证它。教学效果非常好, 学生不仅记住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而且还能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要除以2的原因。

三、提供应用性的实践平台

《新课程标准》中安排了四个学习领域, 而“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成了这四个领域的重中之重,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也就体现在这里。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 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当然,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最有效的办法, 就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应用的实践平台, 努力发掘有架子的专题活动、实习工作, 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 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后, 可以要求学生去利用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去测量树干、旗杆等物体的直径;又如, 在学习《比例尺》后, 教师让学生画出教室、学校或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再如, 学习了《目测与步测》后, 可以要求学生去测量自己的步长, 再利用步长去测量某些距离。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 然后再出示一组生活中搜集到的百分数, “啤酒”“汾酒”“米酒”的酒精度, 以“喝什么酒容易醉, 为什么?你认为什么酒好?”为题, 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学生不仅认识到“酒精度实际上就是指酒精含量与酒的总量的百分比, 而且经历了百分数的产生、建模到应用的全过程;不仅体验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而且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既复习巩固了数学知识, 又开发了智力, 加强了智能训练。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能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同时, 生活事例还要体现“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果仅仅以生活情景引入课题, 举完例子就算了事, 并不能有效地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用“问题”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可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如可以利用“面积计算”的知识来规划住房的厅室分割, 并考虑合理、使用的问题;学了“利息”后, 让学生思考“现金存长期好还是连本带息每年存比较好”, 或者设计一个投资方案。诸如此类, 以生活为内容, 以“问题”为中心, 以“方法”为中介、, 以“答案”为结果的教学理念, 才能培养学生“数学的思考”“数学的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当然, 教学模式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提示了一条思路, 对有效的教学模式要从整体上把握, 要根据教学规律, 对不同的课型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俞忠飞.“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年4月

[2].马云鹏, 孔企平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3].“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教学月刊》.2005年3月.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2

麟游县丈八小学

姚小琴

摘要:本课题通过我校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行动干预研究,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以学校确立的“合作学习”总课题的总目标为指导,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子项进行研究。作相关分析发现:(1)教师组织学生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2)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一定的策略的,这种策略也是可以学习的。(3)怎样的评价能够促进小组合作有序、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 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课题的理论背景、意义、现状和趋势

1、理论背景: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同时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智高情高的发展。不仅如此,小组合作使人与人之间的 1

交流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进行,人际交往、交流就更具多维性和交互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时又为培养能与人和谐共处和合作精神。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 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3、课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目前西街小学正在进行“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尝试运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正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虽然许多老师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益,但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形似而神不似的阶段,未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方面的功能。学生的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对小组合作学习正在进行教学研究、尝试之中,具体的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不强,甚至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还常常限于小组讨论形式,学习方式比较单调;2.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和层次感;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学习过程缺乏条理化,效率不高。4.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5.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6.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 ,针对这种状况 ,我提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的课题,旨在通过该课题的探索,构建适合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有价值的合作议题,抓住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 3

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教育实践的学校,会更多的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得到更多的研究成果。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参与式的学习交流,培养探究与科学精神,学会与人交往,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交流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及交流质量,从而提高学习效度,转变学习方式。

3、构建新的评价模式。重视探究性评价,重视互助、协作性评价,重视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

4、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5、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6、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7、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习愿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问题:

1、怎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是否有一定的策略?

2、怎样解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3、怎样的评价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激励?

三、研究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教学课堂学习形式之一。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明确成员责任基础上进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学习。

1、创建学习小组。

(1)分组原则:一般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创建小组。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构建异质小组,表现为小组内成员在学业水平、个性特征、能力倾向、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即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学生水平呈现出层次性,全班分成若干异质小组。“组间异质”即各组间实力均衡,尽量减少差异,保证组间公平合理的竞争。

(2)小组人数:根据班级人数,每组组员人数可以灵活设置。我们班级人数近70人,每8人一组,全班划分为8个小组。

(3)组员分工。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组员有分工有合作,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最终合作达到目标。组内应有具体分工,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般每组设组长、学科长、记录员各一名,汇报员若干名(根据问题数量确定)

小组长:负责小组学习任务的选择和分配,掌控学习纪律,调节小组成员间的意见和分歧。

学科长:督促检查组员的结构化预习,帮助指导组员的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不同学科,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职务,实现“人人是领导,全班齐管理”的局面。

当然,以上角色分工还可以定期轮换,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快乐,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保证每个学生各方面同步发展。

(4)制作组牌。

组牌包括组名、组员名单和小组口号。由组长牵头,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切磋,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确定小组口号,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定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是合作学习小组正常运行,使合作富有实效,还需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否则,合作学习就成了美丽的外衣,虚有其表,流于形式。

(1)坚持对小组长和学科长的培养。重点培养小组长和学科长,教给他们组织管理小组的基本技能,比如:怎样检查结构化预习,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怎样让小组每个成员都获得表达的机会;怎样引导组员深层次讨论问题等。让组长像小老师一样组织小组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进行,这样就等于解放了老师。定期让小组长和学科长反思自己的工作,汇报本组学习状况,提出以后工作的设想。

(2)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公约

“公约”是学生和教师所遵循的法则和要求,与全体学生共商后形成的,主要是对学生如何积极参与、如何生生互动、师生交往等方面做出基本规范和要求,6

并要求如何参与、互动、交往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能。老师将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口诀张贴在教室,要求学生熟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遵守这些规则。

结构自学奠基础,互学互导同进步。同伴互助齐参与,训练评价争优先。研究讨论共学习,合作学习出成果。人人发言机会等,掌握学法求效益。

各小组还可以根据小组实际商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公约,各组不尽相同,只要贴近本组实际。学习公约将本组成员凝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使学生形成这样的共识:学习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个人的成就来衡量的。学习中,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帮助别人;而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会本着为团体争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

3、建立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不是给学生贴上标签,下定义。其目的一方面为了检查学习表现,另一方面指引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为小组持久合作和发展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为此,我们根据学生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维护差生的尊严,发扬合作学习精神.四、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麟游县西街小学校选择四-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科

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

2、实验方法:

(1)、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2)、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包括:时机、内容、有效性合作。

(3)、个案法。抓住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与测试。(4)、总结法。1)导学案设计;2)活动记实;3)听课、评课记录。

3、实验材料:所有实验学生采用相同的教材,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教学。

4、实验措施:

(1)学习理论: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新课标,学习韩立福的《有效教学理论》,李炳亭《论高校课堂》,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教改实验信心。

(2)领导重视:研究制定方案,指导方案实施,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小结,及时肯定成绩,发现解决问题。

(3)经验带路:组织年轻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她们的教改经验,观看优质课录像实况,组织议课、评课,吸收先进经验。

(4)讲座指导:由数学教研组每学期举行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专题讲座,明确课题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增强动力。

(5)教研促进:以实验班级为基地,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专题,组织中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定期举行“评优”活动。

(6)设备辅助: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的效率。(如:学具、实物展示台、多媒体.、电子白板等)(7)总结提高:及时做好阶段性的经验总结工作,鼓励撰写专题论文。推 8

广我校成熟的经验。

(8)开展数学竞赛活动,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的开展。

(9)积极开展案例反思,架设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10)及时月反思,适时调整实验思路。

(11)积极撰写教学日记,拉近师生距离。

(12)加强对实验资料的收集和保管及整理工作。

五、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预备阶段(2012年6月主要任务有:

(1)选定我校研究的子课题并建立和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机构;(2)资料检索、筛选相关研究的已获成果;(3)问卷调查,了解学情;(4)制订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5)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师研究水平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主要任务有:(1)开题培训,做好课题研究的总动员的有关工作;(2)修订完善实验方案;

(3)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4)收集小组合作学习丛书资料。

(5)收集“小组合作学习”实验研究的《优秀导学案集锦》资料。

第三阶段:深入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主要任务有:(1)总结实验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2)精选范例,深化学习指导模式研究;

(3)完善应用性成果和创新性成果资料;(4)做好课题实验的监测、评估和总结;(5)撰写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

第四阶段:结题验收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主要工作有:(1)编辑《“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集锦”》(2)召开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与交流会议;(3)撰写课题实验研究的结题报告;(4)做好实验结题验收的有关工作。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形成了一大批物化成果

师生们在两年多的实验中形成一批有较高价值的成果,具体有:制作《课堂教学典型课件》、《导学案集锦》、《课堂教学案例》、《学生周小练》、《月反思》、实验教师的《我的成长历程》和《实验心得》以及《“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研究方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验报告》等。

2、构建了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1)创设合作情境:

①设计新颖的导课形式:或以故事引入,或以悬念激趣,或以问题探究等,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搭桥作用,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作好准备。

②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乐意参与活动。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一切条件。

(2)个人探索:

① 给学生探索的方法,给予个体独立探索的时空。

②使学生明确探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③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应对自以为已学懂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准备在小组中发言交流,同时将尚未理解的知识逐项列出以待与他人合作解决。

(3)组内碰撞:

①改变原来的秧田型座位排列方式。如改为适合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的“蜂窝型”或“U”字型、中心辐射型等。

②组建“互动互助”学习小组。

③选出互动互助学习小组长,并定期对组长进行培训,使组长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④强化合作互助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问题进行合作互助学习时,先由一生汇报对问题的理解,再由其他成员补充,然后提出个人在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供全体组员讨论,最后,对达成的共识以及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整理,准备下阶段交流时发表见解,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4)组际交流:

①教师随机指定一个小组发言,由小组长派出自定的发言代表汇报该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由该小组成员优先补充。

②其他小组对上述汇报做出评定,并提出本小组的补充意见和更正意见。

③提出本小组在小组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体同学自由质疑,当学生 不能解疑时,由教师点拨、引导或讲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④及时进行对应性练习,内化新知。

(5)小结反思:

①学生谈收获,总结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情况如何。

②全体默想学了哪些知识以及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③师生用精练的语言共同概括新知。

④由学生对个体、小组学习情况做出评判,教师进行必要的总评,提出希望。

(6)延伸扩展:

①进行专题性研究、再次提供切合新知内容的练习题等,由学生独立练习,小组间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充分开发同龄学生的素质差异与思维差异,帮助学生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②师生共同解决互议、互评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③采用全班座谈的形式,探讨今天学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

④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和本课学习中形成的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改善学生自我知识结构。

3、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学习评价体系

开展实验两年多来,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承担市级公开课,其他好多兄弟学校都来我校观摩学习。

七、研究成果的自我评价:

目前,根据已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性”教学的学生反映,他们对此教学方法非常欢迎,真正体现自主。实验教师也认为,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他们对问题的研究已延续到课外,学习的效果比原来要好。经过两年的努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课堂更具模拟化,发展了学生的情商

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12

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

②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小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交作业时,规定每个小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差生可随时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高科技时代是人才的竞争,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虽然合作学习,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是合作学习中体现的竞争取代了学生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因为只有学生具备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经常的、合理的评价,可使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中,具体的评价可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小组评价;组内成员评价;组间同等水平的学生评价。这三个层面的定期评价,能激发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增强学生个人进取向上的竞争意识,也使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对象,有追赶的目标,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

(2)课堂更具活动化,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①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的教案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种状况使学生知识面狭窄,易对教材产生依赖心 13

理,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爆炸”局面。因而,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实验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知识的学习,这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注重人的创新能力格格不入,因而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互教学中,能够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和综合能力。

(3)课堂更具民主化,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同时教师可能对某一专门知识不了解,须请教专家或可利用学生的专门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4)课堂更具个性化,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整个学校数学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在县教体局的质量抽检中,连续几年六年级数学成绩都名列第一。

八、研究成果的推广及反响:

实验开展以来,家长对我校的课题研究给予了很多支持。为了真实了解家长 14

对课题开展以来的感受,我们随机选取每个年级每个班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表》的问卷调查。

问卷有七道问题,有“是”和“否”两种备选答案,主要从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考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统计结果发现答“是”均多于“否”。家长反响良好。此外,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随机听课。

由此可见,家长们也能切实感受到课题开展以来孩子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维更加活跃了,思考问题更加有序了,孩子们与老师们之间关系是积极的,和谐的,孩子们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这也使得家长对此项课题实验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见《家长感言》)

九、困惑我们的问题:

1、学习时间内学习内容难以完成。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教师不能充分考虑、估计课堂上可能产生的多种变化;由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丰富,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2、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这点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往往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小组汇报的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4、由于小组间的竞争一般采用“每个成员的成绩相加作为小组总分(平均分)15

后教师对最好的小组和各竞赛组的优胜者予以表彰”,这种激励方式会“将组内认为妨碍取胜的同学排斥在外,比赛竞争失败后互相指责埋怨”,影响团结协作性。

5、教学中的延伸拓不够,表现在:大部分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只盲从他人的问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知识运用的空间狭小。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素质教育课堂优化模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09-01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被动的,往往缺少自主的研究、探索;学生学习的合作、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探索、思考的问题才会成为学生的真正的问题,期间他们所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要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首先应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1、研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创造和研究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求知欲。

2、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因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建构的过程。

3、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因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来自于对外界尝试、研究、索性的活动,而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研究新知,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4、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由研究、自由创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以及表现与发展的机会,鼓励学生自由奔放和新异的想象,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5、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因为学生只有在研究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完全的解放。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寻疑、质疑、解疑的心理倾向,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1、要创设一个问题的情境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五性”:1、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异性: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作出回答。5、实践性: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方法。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要作简单的答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问。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起学生主动的研究。

2、既要注重学生的独立研究,又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研究,去发现,去再找出有关的数学知识,期间的过程往往是独立的。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网络层面。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研究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独立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研究,努力做到:1、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重复教案的过程;2、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3、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學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离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

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强调学生的行为参与, 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与自控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教会学生具体的研究方法, 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尝试, 探索了几个实践策略。

一、创设合理的研究环境

爱因斯坦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 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引航灯,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分析并研究问题, 对小学生而言, 问题的产生往往源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与思考。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理的研究环境, 让学生置身于学习情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温习旧知, 积极指导并鼓励学生学会探索新知, 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毋庸置疑, 知识结构尚不成熟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或者千奇百怪的错误, 此时教师应加强鼓励, 多多提问,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 尽量创设积极、强烈的研究氛围, 使其感受尊重, 进而深入探究, 积极创新。在这种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环境中, 学生的团队精神才会得以发展, 从而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在欣赏自己的同时, 也学会欣赏别人。

二、提供充分的研究时空

全面准备, 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研究性学习中的关键环节。学生的参与情况与研究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1.精心准备, 丰富材料。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 对周边事物充满兴趣, 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究周边环境, 同时, 在探究过程中也会产生喜悦感。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活动开展与材料紧密相关。在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时, 教师课前可每个小组准备例题中的两个不规则图形纸片, 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甚至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探究, 直观感受到转化这一策略。从分析研究问题的特点来看, 研究问题有时缺少科学性与趣味性。因此, 教师还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 精心挑选研究材料, 各个材料内部应具有关联性, 进而可从多种渠道开展研究性学习, 旨在通过亲身参与来增加认知。

2.协作探究, 展现自我。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主要包含独立探究与协作探究, 其中前者是指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 以自己的独特思维开展探究活动, 进而形成个人见解, 旨在通过独立探究学习数学知识, 强化自主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而后者是指依据独立探究, 待形成个人见解后, 开展协作探究。这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展现, 并能全面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可实现成果分享。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时, 让学生先大胆猜想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 再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 最终各小组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方法, 化曲面为平面, 探讨发现了圆柱的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 验证了之前的猜想。因此, 课堂中我们可将两方面相结合,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上尽情绽放属于自己的风采。

3.灵活选择, 优化方法。

参照教学内容,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主要选用以下方法: (1) 操作引探。创设趣味性浓厚、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勤于思考, 构建知识结构, 增强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2) 猜想检验。在现有知识结构、学习材料以及经验的基础上, 大胆假设, 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科学论证。通过亲身体验, 直接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与成功, 启迪思维, 最终掌握合理的研究方法。 (3) 观察总结。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切入点, 通过观察总结, 找到一般规律。例如, 在学习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这节内容时, 通过板书展现学生构造的代表性的比, 给予适当提示, 主要围绕比例意义与性质进行研究, 确定独立思考与小组协作的研究形式, 通过猜想检验与观察总结, 指引学生有序开展研究性活动。

三、注重问题的解决策略。

古人常说“学贵有疑”,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或巧妙提问, 或引导学生发问, 全面关注各种学习问题, 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强化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学生思考征程中的导游, 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 并能用比较清晰的、有条理的语言来表述整个思考与研究过程, 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研究获得新知识与认知策略, 并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如, 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探究。教师给出一个三角形, 请学生量量算算它的面积, 学生可能会用画方格之类的方法。教师适时给出另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让学生观察, 看能不能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结合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试图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 并会发现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从而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是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虽然拼的方法不同, 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 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具有显著优势, 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

四、加强研后的评价反思。

评价反思可强化认知, 它是一种自我反馈活动, 它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充足的反思与自我体验的机会, 在增强自我调控能力的同时,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果。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导, 因此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便构成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 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学生通过评价, 进一步了解自己, 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 确立学习知识技能的信心。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5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探讨与研究

课题的研究旨在于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模式以及大班额课堂教学中自主结合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作 者:李顺燕  作者单位: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小学,贵州,六盘水,5534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2 关键词:数学   合作学习  探讨   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 篇6

1.教材内容的学习与感知探索法。利用感知探索法学习教材内容就是,利用学习者的感觉和知觉对教材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利用想象和思维对数学教材内容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高度抽象化的数学理论知识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

2.解决新问题的学习与运用拔高法。数学与生活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存在,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人说,数学之所以发展,就是人们在不断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积累的一些经验。对于生活中一些新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建立在自己对已有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也是数学能力拔高的一个过程。

二、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发展的多因素分析

1.数学学习态度对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影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们的学习态度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些对数学有兴趣、时刻关注自己的数学成绩、平时上课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等态度较好的学生基本上在数学的学习上没有太大的障碍。相反,那些厌倦数学学习、不管做题的对错、上课开小差等态度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数学学习上的障碍,并且是很大的障碍。

2.数学学习方法对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影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那些注意学习方法的学生,经常会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上课时认真记老师的各种解题方法和探究方法,课后进行复习,数学都学得比较好,不存在数学学习障碍的问题。相反,那些只知道完成任务、不注意方法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数学学习障碍。

3.数学学习信心对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学生们想去学习数学,但又害怕自己学不好,特别是在遇到一些自己不会的题目的时候,就更没信心去学习了,因此对数学的学习就形成障碍,影响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4.数学学习意志对小学数学学习障碍的影响。如果学生们对数学有较高的学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攻克数学的一个个难题,那么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就不会存在一些学习性的障碍。相反,那些不能坚持学习计划的学生,就考不出好成绩,因而存在一些数学学习障碍。

三、完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对策

1.适量压力造就数学学习动机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对数学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这种学习态度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一些措施而形成,比如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压力,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爱好。”经过调查和访谈,自己了解到小学存在学习妨碍的学生大都对数学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懒于动脑,下课不想做作业,可见学习数学的爱好多么重要。

3.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方法。在数学学习方法上,就是在学习的时候采用一定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以及学习手段而进行的学习。在数学学习的方法选择上,小学的教师一般会制定一些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采用它可以让学生系统掌握各类数学知识,从而突破数学障碍,学好数学。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7

一、小学与初中数学学习差异对比

1. 学习内容由数学知识向代数知识过渡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分为三个体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到了中学知识体系更为深化, 分成了数学、几何两部分。空间与图形划归到几何学科, 数学学科则从对数的研究过渡到了对代数的研究, 也就是我们小学说的比例和方程, 而相对于数的学习也扩展到负数、实数和虚数等。

在小学阶段每一个体系学习都是皮毛, 进入中学后就会从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了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 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学习中的自主能力对数学学习越来越重要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比较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教学外, 学生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 自学能力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 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3. 学习习惯在不断摇摆, 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小学阶段, 学生的学习在学校里依赖老师的安排, 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无所不管;在家里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小学阶段的学生带着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一旦离开家长不少学生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无法自觉地安排学习活动。

而进入中学以后, 学生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就会变得有目的性, 反而会受到更多的外界的影响, 若家长和老师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 将学习抛诸脑后。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学生会在不同的感悟中逐步形成稳定的目标和自制力。显而易见, 学生能够更早地明确学习的目标, 使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 对学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 做好小学到初中的过渡

1. 改变数学课堂的讲授方式

(1) 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应该说, 到了六年级数学知识的传授已经接近尾声, 章节少、内容少。但是这并不是说六年级的数学学习就可以掉以轻心, 反而更要格外留心, 因为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要在这一年里把它完整地串成知识网络。

这种网络的建立是从小学数学的三大体系为最初目录开始的, 学完一部分就将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小范围的汇总, 当所有知识全部学完的时候一张知识点“罗列图”就完成了。进入总复习阶段后, 要改变以往的回顾知识、实际应用的老方法, 着重指导学生通过实际题目的解决寻找知识点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运用分层、合并等整理方式建立起知识的“网络”, 从而将大量的知识汇总成一张简单的、重在知识之间联系的“网络图”。

这种建立网络的方法对学生进入中学的学习有很大的益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就能逐渐建立知识的逻辑关系, 边学边思边整理, 时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网络关系, 取一牵百, 层层递进, 事半功倍。

(2) 培养系统的做题技巧,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建立知识网络的根本目的是会用、能用。有知识网络, 但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用、不能用, 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很多学生做题喜欢东想想, 西想想, 一道有些难度的题目, 即使他做出来了, 也自己感觉没底, 觉得是蒙出来的, 下次看到同样的问题也没有把握能够做出来, 练习题做了一座小山, 头脑中也没有系统的做题技巧, 把自己变成了做题的机器。

课堂上每出一道题我就引导学生想求什么 (运用知识网络图寻找相应知识点) , 再想怎样求 (在知识点后建立的解决相应知识点的方法) ;综合的题要讲清怎样求的具体步骤, 接着想还可以怎样求 (不同的解题方法) , 最后想哪些题和此类题相同相似, 可以改变条件不改变问题或不改变条件改变问题,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从一道题入手深入思考建立完整的思维过程进而达到系统解题技巧的培养。

2. 改变数学课堂的管理方式

(1) 将数学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还给学生

前面提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大多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 在自己的内驱力和目标性驱使下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这样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是不能够适应初中的管理方式的, 改变首先要从这里开始。

每节数学课开始的时候都要用各种方式提醒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 是为自己负责的行为。课堂结束后要给5分钟时间回顾:自己学会了什么?没听懂什么?不会的要:自己主动问同学、问老师, 及早解决, 不欠账, 不断努力, 持之以恒。对于不懂的问题坚持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 你不问我不解答, 这种训练会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学生会出现不敢问、不会问的障碍, 通过传纸条, 交给提问的方法等训练, 学生逐步开放, 不再羞于问, 懒得问, 达到了提高学习自觉性的目的。

(2)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做数学题时习惯用眼一扫, 会做的2~3分钟就做完了。要是看一会儿找不到门路就会扔到一边, 认为自己做不出来, 等着老师讲答案是最多的学生选择。这样的习惯如果带到中学, 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会严重影响数学知识的学习, 因为上面谈到, 初中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了。

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课堂上首先教给学生多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如, 从问题入手层层推进法、从条件入手归纳整理法、从题型入手举一反三等法。针对学生遇到问题不思考的问题, 我要求学生向我求助之前必须要把自己的想法先说一说, 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来问老师的, 我常常采用提醒的方法, 即点到为止, 等到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针对他的思路进行点拨。应该说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再遇到困难时总会先自己思考一段时间, 往往这种思考就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

3. 建立学数学的方法体系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8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迁移,合作,情感,创新

小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主要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 因而,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应是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最主要的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在于开发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思维 (在创造性活动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 , 教给人们更有效地创造。因而我认为, 在小学数学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加强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成为当前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质量的一个关键。

根据我的学生在数学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们学习数学课的实际情况, 我在数学课研究性学习实践中遵循了这样的策略:

一、注重主动探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这就要求创造性数学课教学要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 使教学活动充满创造性,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学习, 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而这种创造学习正是学生不断探索, 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 才能把传授知识、发展智能和培养创造性统一起来, 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数学课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承认学生潜伏着极大的由已知转化为未知的能动力, 并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养成学生的探索习惯,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培养“创造型”人才, 要变教师的手把手教为学生的自主实践、自我总结、自我提高。

1. 使学习形式具备活动性

学习形式的活动性就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在“动中学”, 在“做中学”。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作用之一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一种基本而重要的策略就是在数学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真实的活动场景, 让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 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最大公约数后, 我让学生探索“4和1, 2, 3, 4, 5, …, 20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否有什么规律?”在这个活动中, 学生可以将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列成表, 再观察, 继而发现这些最大公因数呈规律性的变化, 即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 而这正是函数思想的萌芽。通过活动, 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而且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 获得对客观规律的把握。

2. 使学习内容多些生活性

学习内容的生活性是指把数学课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注意拓展数学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空间,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课时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数学课和生活的关系是树与土的关系。根深扎于土, 方能枝繁叶茂。数学课研究性学习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的排斥, 参照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天地, 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 生命的体验得到充实和丰富。值得肯定的是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 安排了诸如数学与生活、数学与交通、数学与购物等专题。我们不仅要用好这些内容, 还要适当地拓展。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数学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 数学课课堂教学就成了课堂生活, 数学课的魅力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敏锐而深邃的思想, 能够及时感悟社会生活, 打破数学课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 让数学课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 让学生不与生活剥离。教师还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的氛围, 激发他们产生探究欲望, 让数学课研究性学习课堂里的准备和训练成为明天学生生活中享用的资本。练就学生主动探究, 刻苦钻研合作交流, 大胆质疑的本事, 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竞争、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提供保证, 着眼于学生、放眼于生活和未来, 让数学课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真正地等同起来。

二、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生所采用的策略, 在老师的眼中也许有优劣之分, 但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 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出的努力。只要过程以及答案具有合理性, 就值得肯定。这为树立学生自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机会。例如, 我在教学五 (上) 的“尝试与猜测”专题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时, 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鸡兔同笼用假设”, 而是让学生体会“尝试与猜测”才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形式, 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并对得出的情况分别进行检验, 最终得到问题的结果。当然也可以画图得出问题的结果。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经历“建立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 发展学生自己进行判断的能力。

三、注重优化方法

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之间健全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合作与竞争能力, 这是在创造性数学课教学中要求每个教师注意的问题。

1. 注重合作, 调动情感

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合作, 它靠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及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来达到协调、融洽。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和信任以及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完成好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间相互合作, 以及师生间的配合默契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如, 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 变换分组的方式, 或采用按行、列、座位、男女生或采用自由组合等多种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与其他同学相处, 使同学之间保持融洽、协调的气氛, 减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2. 分层组合, 互动竞争

竞争是激励学生好胜心, 取得优良劳动成果的手段。它利用情感动力功能,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竞争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以及成功的喜悦得到增强, 因此, 劳动效率会有很大提高。竞争的方式有个人竞争、团体竞争、自我竞争和能力分组竞争。例如:课前可采用自由组合小组预习教材内容、收集有关材料, 进行尝试性的实践;课中针对学习过程开展个人或团体竞争;课后, 对学习成果可开展横向的自我竞争, 使自己在不断竞争中提高、超越。

3. 积极评价, 鼓励创新

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 篇9

因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 所以每个学生在依据学校设置的课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形成的活动经验和思维品质等都会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决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小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就是基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各种指导策略的研究, 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许多专家认为知识同化有两个重要过程:其一, 知识同化是新学习的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二, 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 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上述两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才能完成的。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有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 而有的学生则不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 除了我已研究的如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师的教学方法,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等原因外,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能顺利同化新知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 能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从而促进了知识同化的进行。因此, 这几年, 我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 对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 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学习活动, 都可称为学习策略。我在同化理论的指导下, 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一、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学习策略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 往往后继学习的知识是前期学习的知识的发展或加深。如能采用把后继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前期学习知识的策略, 不仅可以加快学习的速度, 而且能提高知识的区分度。如学生已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S=ab, 当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 要求学生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 从而获得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是S=ab。这时教师告诉学生把一种图形通过割拼, 使它转化成另一种图形而面积不变的方法称为“等积变形”, 这是一种学习新知及解题的重要方法。以后在学习“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 许多学生能运用“等积变形”的学习策略, 把要学习的图形面积计算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 从而获得新知。

又如学生在行程问题学习中, 当在解“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行48千米, 先行2小时后乙才出发, 又经过4小时后相遇, 求乙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一些学生提出, 当把甲先行的2小时的路程去掉后, 就转化成已学过的同时出发行程问题了, 解法是 (496-48×2) ÷4-48=52 (千米) 。也有学生提出, 甲先后共行4+2=6小时, 如果去掉甲共行的路程, 就转化成乙单独行的问题了, 解法是[ (496-48× (2+4) ]÷4=52 (千米) 。

二、“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策略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把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不仅记住书上的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 而且能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内容, 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反之, 学生如仅仅记住符号的组合或词句, 即死记硬背, 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 这样的学习就是机械学习。可见“知识同化”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的。例如解“白气球有12只, 白气球比红气球少5只, 红气球有多少只?”这类题时, 学生就会错解为12-5=7 (只) , 而一些采用有意义学习策略的学生, 首先对“比较关系”的词句进行分析, 认为上题是白气球与红气球比, 白气球比红气球少, 那么红气球就比白气球多, 所以红气球应是12+5=17只。教师7在指导学生时, 应强调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 (1.2×0.8) 积小于被乘数时, 不仅要求学生从计算结果来判断, 而且要求学生说出1.2×0.8就是求1.2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所以积一定小于1.2。有意义的学习策略, 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而且能提高知识的记忆水平, 因为理解的知识必定是在原认知结构中有固定点。上例就是固定在小数意义 (0.8就是十分之八) 的知识点上, 因此便于记忆。

三、“举一反三”的学习策略

“举一反三”是学习概括性或包摄性程度较强的概念或规则的一种有效策略。例如:“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就是先通过几个概念的例证, 再概括成概念的。如把0.2、0.05改写成大小不变的四位数, 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举一反三”的认知策略在解题中更有其实际意义。例如学习求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我们就启发学生用上述策略学习解答, 先要求学生求1个正方形的周长, 再要求学生作图求2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再解3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获得用作图分析法, 先分别求出拼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再求周长。也可这样分析, 每拼一次就比原来少掉两条正方形的边长, 如3个正方形相拼, 拼两次就比原来少掉4条边长, 原来12条边长, 现在只有12-4=8条边长。学生通过举一反三, 求类似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上述策略时, 在“举一”上比较下功夫, 从教师举例到学生自己独立举例。如学生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规则时, 就是通过自己举例而获得的。学生从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后, 当再求六边形内角和时, 许多学生已发现多边形内角和=360°× (边数-2) 的计算规则。

四、适时地形成知识网络的策略

前面曾提及, 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认知结构, 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完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就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这一学习策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一是找出已学知识的内部联系, 二是与其相关的知识结构的相互结合与沟通。知识网络形成, 有助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 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圆、圆柱、圆锥各有关知识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使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个公式, 而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再有意识地与其相关联的如直线封闭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知识进行沟通, 如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 使学生形成上位知识结构网络。

又如在教学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应用题时, 让学生通过画出比较直观的演示图、线段图来表达复杂的数量关系。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按比例分配解题方法的局限, 用份数、分数的方法进行思考,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的建构, 又可以让学生学会转化的策略, 形成问题解决的方法, 策略层面的建构。

五、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策略

陈述性知识是指对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 或是对简单命题的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只能被1与本身整除的数是质数等。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有关“怎么办”“怎么解”的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 当在运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 就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通过一定的分析过程, 使问题得以解决, 而一些缺乏转化能力的学生, 往往在解题中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出差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我们在教学中极其重视两种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 经常要求学生在解题后说出其分析、操作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有关计量单位进率的陈述性知识后, 接着出一组题, 要求学生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间的化聚, 并在解答后说出化聚过程。此后通过讨论, 大家得出如下操作程序: (1) 是什么计量单位。 (2) 是什么进率。 (3) 是“化”还是“聚”。 (4) “化”用进率乘, 小数点向右移动, “聚”用进率除, 小数点向左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 还可把程序性知识简化成一字诀。如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操作过程简化成:审 (了解题意) 、设 (设好未知数) 、则 (写一些与题有关的字母式子) 、找 (找出等量关系) 、列 (列出方程) 、解 (求方程的解) 、验 (检验结果) 、答 (写上答句) 。有时我们用顺口溜的形式, 让学生朗朗上口。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时, 我们用下面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操作:“除数三位看三位, 三位不够看四位, 四舍五入整百除, 除到哪位商哪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 然后再除下一位。

我们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既受到数学思想内容和学科科学知识的教育, 提高认识, 扩大知识面, 又受到数学的思想方法训练, 发展思维, 掌握学习本领。研究重心置于学生学习这—中心点。这完全体现了全民族的素质教育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目的, 尤其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观念。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的课堂教学, 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充分自由, 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进一步推动新课改, 促进学生优质、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摘要: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 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小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就是基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各种指导策略的研究, 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经过多方面研究, 初步形成了以下五个策略:1.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学习策略;2.“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策略;3.“举一反三”的学习策略;4.适时地形成知识网络的策略;5.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策略,知识同化

参考文献

[1].杜小新、冯展《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熊川武《学习策略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3].周玉仁、方金秋《小学学科教学论》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

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篇10

创新是时代发展前进的动力, 是当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教育是培养人类创新能力的最主要的途径, 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国家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国家新时代的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 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亟待继续进行, 因此, 在《基础教育课题改革指导纲要》中, 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以主体,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学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足够的探究空间, 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 同时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 让学生在探究中爱上学习, 在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并通过这一过程, 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 并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意识。通过长时间的锻炼, 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指导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 养成自主探据学习的习惯。这些都是符合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二、实践研究的意义

有一句话对当前教育改革做了很生动的解释:“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这句话也就说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很容易忘记学过的内容, 如果是学生自己阅读学习, 记忆的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但是如果让学生在一个探究性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就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是学习的效果大大提升。因此, 现今的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的空间, 使学生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合理的增加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 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着, 并适应着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是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的学科。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 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使之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 主动进入到知识的海洋中猎取知识, 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思考, 自由发挥见解, 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

所谓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由一个专题引出, 在一个有效的领导下, 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取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和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实践的有力手段。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作为一个核心的领导者应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课题和条件。在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共同合作, 做到“三人行, 必有我师”。

新课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依据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实践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所以小学数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 提高学生自学、自己理解、自己提高, 这样可以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1.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即自己、主动,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 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站在学生的思维中去考虑他们对学习的认知, 积极创造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 让他们爱学、主动学,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

2. 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 学生是一个求知者, 老师应该女里创造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和谐、有趣、平等充满愉悦的平台,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去自主求知, 自主创造, 而不是单纯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固定的结论, 让快乐的气氛带动同学们展露个性, 大胆提问, 实现师生之间的全面交流。

3. 亲近生活, 亲近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去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把他们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样可以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小学科学 (教师论坛) , 2011, 5.

[2]蔡李平.如何培育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30) .

[3]常军.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林区教学, 2010, (4) .

[4]谢丽萍.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 (下) , 2011, (2) .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探究性学习 研究

一、运用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动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探究性学习对于日常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学生更加活跃,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探究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起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得学生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将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同时,学生能够被允许在课堂上对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自主的交流探讨,彻底打破以往的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生动,学生也跟着所学的知识不断的思考并且对课堂充满了期待,这样学生便会热爱课堂,热爱数学课程。

2.增强综合能力,塑造良好个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而且才开始接触课堂学习,许多学生无法自觉的主动完成学习。这时老师在课堂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学,可以将学生转化成课堂中的主体。老师针对教学内容对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同学之间对课题进行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集体交流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1.导入问题,自学探究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探究性的问题,针对课堂上数学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本堂课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

比如,老师在讲解《简单归一应用题》的时候,先准备好课堂上的问题:如何快速的测算出我们班级30个学生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脉搏可以跳动多少下?

学生甲:算出30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脉搏跳动次数,在整体相加。

学生乙:学生甲的计算方法很麻烦,我认为测出一个同学的脉搏跳动次数,再乘30就可以得出结果…

这样的讨论交流的方式得出来的数学结论,使得学生解题思维清晰,印象深刻。

2.自主思考,獨立探究

独立探究指的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思维去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思考而得出的数学结论,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往往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老师在教学生《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到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主题图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出来,呈列出一个式子:40+10,这时老师根据多媒体的展示图引导小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同学们,你们将会如何来将这个数学问题解答?这时,同学们将会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很快便会给出这样的计算方法:1.将题目分成十个整数来数:40、50。2.4个十和一个十加起来,结果等于50。3.4+1=5,因此我们可以得知40+10=50。通过思索得出如此多的解题方法,为了对这个章节进行巩固,老师再设计一道算术题让学生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算出最终答案:50+30。

3.合作探究,主动钻研

自主探究指的是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达到探中有学、学中有探,学习探究相结合。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三角形面积计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让班级每个学生用纸张拼出一个三角形。这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每位学生所拼接的方法各不一样。在三角形拼完成之后,按照三角形的边长、面积的长度将数据填入表格之中。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各为多少厘米?他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学生们通过对自己拼接的图像进行测量、计算,同学们相互之间沟通讨论、合作交流,发现每个边长不一样的三角形其面积的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因此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三、结束语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烈,最终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豪.构建探究性课堂,激发学生动态思维--以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策略的构建为例[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篇12

一、合理选材, 巧设情境, 诱导学生自主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课堂是展开“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 但若要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自觉“研究”, 教师就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儿童特点, 选取可引发学生研究与探索欲望的学习材料, 借助多样方式, 巧妙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蕴含教学内容、具有思考价值、可以诱导学生感悟体验的学习氛围或场景, 让同学们产生探寻结果的冲动, 主动研究与探索, 积极交流与讨论, 从而快速进入将要研究的知识领域之中, 而后在老师的指导与启发下, 经历多样自主活动, 获取新知, 解决问题。

如结合新知与旧知的生长点或衔接点, 巧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让学生进入新问题的研究过程;或者呈现具体材料, 引导学生观察与研究, 发现新的问题, 自觉进入研究性学习状态;或者利用游戏竞赛、数学实验等方式, 形成问题, 激起学生探索与研究欲望;或者结合生活现象, 将生活数学化, 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让学生迫切想要探寻问题答案, 给学生自主研究做好铺垫等。

如“多边形的面积”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展示包含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两个花坛的主题图, 提问学生哪个花坛的面积更大?有的学生认为长方形的花坛面积大, 有的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花坛面积要大。这样, 可造成认知矛盾与冲突, 诱导学生进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研究活动中。

二、提供时空, 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同学答, 在如此注入式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虽然可以接受一定知识, 但缺乏主动意识与鲜明个性, 循规蹈矩, 不敢质疑, 不能自主思考, 自学能力较弱。而研究性学习以探究性与自主性学习为基础, 具有过程性、自主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特点, 学生需要围绕有关问题或任务, 进行尝试、研究、探索与实践, 展开想象猜测、判断与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动手操作、交流协作等, 从而得到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也提高探究能力。所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自由挥洒的空间,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索, 如在游戏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等, 发挥潜能, 提高实践能力、自学能力。

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 对于圆锥的体积推导, 因为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推导有所了解与把握, 积累了相关的推理能力, 而且六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 充满探索欲望, 可组织研究性学习。首先, 引导学生构建研究小组, 五六人一组, 各组准备一袋黄沙以及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等高等底圆柱与圆锥各一对, 用沙子代替其体积展开实验, 记录好实验数据, 填写记录单, 合作交流, 说说由几组数据中得到怎样的发现, 思考圆锥与等高不等底的圆柱、等底等高的圆柱、等底不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关系, 形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汇报展示, 全班交流。在学生实验操作时, 教师要及时跟踪, 掌握小组活动情况, 适时点拨与提示, 帮助学生修改方案, 确保研究学习的顺利开展。这样, 经过学生动手实验, 可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更好地认识圆柱与圆锥的关系, 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三、适当拓展, 延伸课堂, 促进学生应用巩固

“研究性学习”, 不单单是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还要通过多样途径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实践中亲身体验, 使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强化学生“研究”能力, 也使课堂所学内容得到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再者,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本就密切相关, 要向生活拓展, 搭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给学生更广阔的体验空间, 调动学生研究潜能。所以, 在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适当拓展与延伸, 让数学教学更充满灵性与开放性, 更富有魅力与趣味, 让学生主动探索与体验, 促进应用研究与知识巩固的巧妙融合。

如学习“平移和旋转”后, 教师可设计一些有着较强实践性或开放性的练习或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与研究性学习。譬如研究课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要求学生探寻日常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 让学生学会留意观察生活, 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认识到学习要不断联系实际, 认识才会有所提高, 所学的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另外, 还可以让学生们运用平移与旋转现象来设计美丽的图案, 使其学会应用新知进行创造, 装点生活。这样,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现实生活, 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旋转与平移的生活应用, 学会不局限于课本, 向生活拓展, 向其他学科拓展, 提升审美情趣。同时, 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 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 感受创造的快乐, 更深化知识理解。

上一篇:生活中的小学数学下一篇:油气管道的腐蚀与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