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通用8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1
2009年县级微型课题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应用,进而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数学模型则是数学知识的浓缩与概括,小学数学中概念、法则、性质等等,大多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印迹。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现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把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运用和各项知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运用实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
然而,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很多只限于教室和书本,内容以书本、教材为准,偏离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单调,与儿童所要求的生动活泼相去甚远。绝大多数的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十足,社会适应能力差,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强。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能力,使之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2.课题界定
生活化 :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情境创设: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3.课题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生活,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行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学生应该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4.课题论证
(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2)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论价值:
①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途径,丰富课堂教学论。
②对新课程理论进行大胆尝试,大胆实践,验证新课程理论 实践价值:
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③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3)研究的目标:
通过实验,努力培养学生从身边事物入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应用知识并能创造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探究一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②通过本课题研究,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的应用价值研究: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①让学生在自主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数学问题。②在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数学规律。③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
(2)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①创设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②学生自主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提供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③探索一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提供教学材料——提出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新知——拓展新知。(3)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研究: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1月)
①确立研究对象:泗阳双语实验学校二(7)、二(8)班作为前期调查及跟踪研究对象。②学习有关数学理论。③定期进行信息搜集。
(2)实施阶段(2009年2月---2009年6月)
①制定研究计划,选取典型课例,进行专题研究。②对选取的专题进行个案分析。③定期进行资料搜集和案例撰写。
(3)总结阶段(时间:2009年12月)
①对每一个个案写一份完整的个案研究报告。②撰写一份总的研究报告。③申请结题。④组织专家评审。
3.研究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能力。
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继续收集有关资料;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有关刊物、有关会议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策略。除了每星期一次的课题专题研讨活动全程参与,积极研讨,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果,不无故缺席。还主动观看相关课例录像,观看有关专家讲座,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等。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把课堂教学和研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加各级培训活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的实践与探索,针对问题,及时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策略。我每学期至少要在校内上一堂课题研讨公开课,与校研活动相结合。平时在每堂课中都要渗透课题思想,定期上交教学案例。
(3)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课题理论,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三、研究的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研究、实践初步构建起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 我把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于生活)。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数学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生活世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学实践能力。一年以来,阅读相关书籍10余本,搜集相关资料40多份,共撰写课题研究相关文章10余篇,其中教学反思6篇,教育教学论文3篇,教学设计2篇并执教校公开课1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附:教学论文《如何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
《让数学课堂因生活而充满活力》
教学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焕发生机》
教学设计《找规律》 《搭配中的学问》
四、问题与讨论: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虽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入手,但由于本人的水平和时间所限,仍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感到,不是所有的知识,我们都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学好。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只顾着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应有的“数学味”,毕竟,“生活”不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唯一底色,“生活化”也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追求。
2.如何处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探究生活化活动之间的矛盾?在研究活动中,学生进入角色后有些时候我为了急于完成预设的进程,在学生竞犹未尽时只好停止研究活动,这样就制约了探究的深入开展。
3.变革应用题呈现方式,对我本人而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4.学生层次不整齐,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的影响,阻碍课题的某些方面的顺利实施。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五、引用或参考的文献:
1.彭坤明 《创新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郑 强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 3.成尚荣 《构建生活课堂》[M].江苏教育出版社
4.叶尧城、向鹤梅 《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民主 《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M].开明出版社 6.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个人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就是数学与生活联系的过程, 即是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有趣的数学、鲜活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情境创设要追求真实有效.如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应用题情境:奶奶血压高, 降压片药瓶标签上写着0.1mg×100片;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 每次0.2 mg.请你帮奶奶算一算, 一瓶药够吃多少天?这种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探求欲望.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数学是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数学现象, 这就为创设情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针对这一实际, 精心设计情境, 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 使每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也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 应当首先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寻求学生感兴趣的有体验的素材, 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来创设情境.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 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 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 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 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的作业, 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许多生活中有趣的数字.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 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 你准备怎样付钱?既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 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办法再现, 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 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生活实例开展教学就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进而喜欢数学.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并且应用于现实生活.”在反馈练习时, 可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 架设起“算”与“用”之间的桥梁, 把练习设计生活化,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新知后, 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 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教完“三角形稳定性”后, 创设“帮家人修桌椅的活动”;教完“百分数”知识后, 让学生调查实际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等.这样,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 也从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使实践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培养.
二、照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情感需求
情境教育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使教学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同, 在教学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满足自我需求.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 在新课引入时, 可依据教学内容制造悬念, 来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 使问题情境生活化, 在生活中学数学.比如一年级的“认识物体的图形”一课, 我利用游戏设计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虽入学时间不长, 对图形方面的知识了解也少, 但他们已经有了生活基础, 接触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印象, 所以这一课的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摆一摆、摸一摸、玩一玩中进行.我先让学生每人准备几种自己了解的物品的包装盒, 然后向同学介绍.因为学生都非常了解手中的东西, 所以介绍起来兴趣盎然.再通过比较、举例等活动, 强化物体和图形的区别, 使学生在游戏中亲身感受了物体的特征.最后通过推理区别这些物品, 并分类.数学概念十分抽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从生活中来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 既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 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意义的需要.如在进行“长度单位”教学时,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1米, 通过这样的举例可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 感受1厘米、1米的真正意义, 概念的表象在头脑中便更加清晰.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3
关键词: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74-1
根据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迫切需要改革数学课程和教学方法。为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去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以下便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创设生活情境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校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在创造活动中学数学。
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袋糖,告诉学生这三袋糖的块数是相同的,要分给三个发言最积极的同学,但不是每人分一袋,而是第一个拿第一袋的1/3,第二个人拿第二袋的2/6,第三个人拿第三袋的3/9,你们说这三个同学哪个分得的糖最多?学生立刻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没有充足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让同学们推选三个发言积极的同学上来分糖。“怎样会是一样多呢?” “三个分数怎么会是一样大呢?”学生对眼前的事实不相信,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这样,在宽松、民主、讨论的气氛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数学的教学方法要创设生活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单纯以教材为凭借照本宣科的教学往往会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困难,会脱离现实的客观存在,使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价值,使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信息反馈,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我们把数学反馈到生活中。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为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如在学习比例时,可以引入这样一段:现在的警察,在案发现场只要有犯罪分子的脚印,就可以大概估计出犯罪分子的身高。这是为什么?学生听了这个生活事例,便交头接耳起来了,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着。老师这时可以说出缘由:这是因为人的脚长一般跟身高是1:7的关系。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课堂上的气氛很好。这节课上下来很成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联系我们生活中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例来引入课题,这样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三、数学的作业练习要创设生活情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很早就提出了“以活动促发展”这一活动教学的指导思想,即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课题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根据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们充分结合数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内在因素,创设情境,诱发激励学生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兴趣,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我们设计如下家庭作业:测算出给定苹果(或其他物体)的体积。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汇报测算过程。各学习小组在汇报时都想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有利用长方体饭盒加满水,把苹果放入水中,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有的利用圆柱形茶杯测算出苹果的体积;还有的学习小组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有足够大的容器,就可以测算出任意大小、不规则的物体。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数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教师要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宋宇.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
罗克华. 数学•生活.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1).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4
张小华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立足于现代社会讨论教育,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师要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2、活动建构的理论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为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认识建构理论都指出学生基本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集训结构的。
基于以上依据,我提出了如下的实验假设:通过寻找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有用的数学知识,将其带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生活化,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并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国文教学生活化、课内外结合等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过程
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应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4、作业布置生活化
五、研究成效
经过研究,我总结了一些生活作业的设计策略。
1、改进书本作业形式
传统的作业有其形式单调的不足,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也没有予以体现。为此,我们将传统的作业进行了改编,力求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家庭作业。在既达到作业练习目的的同时,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比如我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书本练习是:寄往外地的信要买8角邮票。怎样付8角钱?我的设计是:到超市中观察、记录商品的价钱,比一比,哪个贵,哪个便宜。拿1元钱看看能买哪些东西?又是如何付钱的。这样带着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
2、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也完成得较好。
3、丰富作业形式
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作业时形式要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在低年级段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这样几种作业形式。
(1)情境式作业
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了《认钟表》后,让学生回家用学过的时间,来向爸爸妈妈叙述一下自己在学校的一天的具体安排,还可以回学校后向同学们说说爸爸妈妈一天工作的具体情况。这样的作业,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有生活学习情境,让学生不仅了解自己的一天,学会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又了解父母的一天,从而懂得体谅关心父母,比枯燥乏味的说教要来得“润物细无声”。
(2)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一直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在教学完分与合后,我们设计了 “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玩,并且作为“过关”的基本关,督促学生练习。学生对此类游戏式作业乐此不疲,抓紧所有时间,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这种游戏在家长方面也得到了比较好的配合和收效。
(3)家长合作型作业
低年级的学生不会写字,很多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的作业,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比如我们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就让学生回家后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一来让学生有向父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父母的监督作用。但这种作业对于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效果甚微。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经常用到的数学生活化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操作性作业
操作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如在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只出现了大量的计算各种长方体表面积的题目,而现实生活中涉及大多是求不完整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像求教室的粉刷面积、抽屉的表面积等。于是我们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了测算火柴盒的家庭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后,我们设计如下家庭作业:测算出给定水果(或其他物体)的体积。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汇报测算过程。各学习小组在汇报时都想出了好几种解决方案,有的用长方体饭盒加满水,把水果放入水中,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水果的体积;有的利用圆柱形茶杯测算出水果的体积;还有的学习小组经过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有足够大的容器,就可以测算出任意大小、不规则的物体。这样的家庭作业不仅
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2)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如:长为1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长为1米20厘米的地板有16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100元;长为80厘米的地板有20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85元;长为1米50厘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每种地板的宽均为6厘米)。请学生根据自己房间的大小,既美观又合理(节省材料,节省价钱)地设计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地板,各用了多少根,如何拼接等等)。
又如学习了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后,设计这样的题目:我们学校用地板砖铺设长90分米、宽60分米的微机室地面。
(1)不浪费材料的角度来考虑(使用的地板砖都是整块的),可以选择边长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2)你认为选用边长是多少分米的地板砖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种蔬菜的价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如:观察记录下自己家中一周内产生的塑料袋的只数。以此估计你所在农村小队里一天产生的塑料袋的情况。对此结果你有何感想?又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磨头小学每班每天产生的废纸数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地分析。
这些作业,常常不是单凭数学的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的、科学的解决,同时也不是在问题解决中仅仅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是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同时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4)应用性作业
应用性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比例尺之后,让学生在学校与家之间走走看看,通过步测的方法,确定不同区间的距离,然后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绘制出学校与家之间的简易地图。又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让学生通过研究竹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会去测量高楼铁塔的高度等等。
五、实验的效果
1、自身获得了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实验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一些等现代教育理论,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进一步领会了《标准》要旨,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对多形式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改变了传统作业枯燥、单一的现状,做到了在把握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融合起来。
2、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创设情境”已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
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片面,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泛滥的现象,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形似而神离”。这就失去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的“花架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情境创设认识的片面理解。教师只注重开课前的情景创设,觉得情境创设只限于课前的导入,实际不然,教学的整个活动都应该处于一定的情境中。
2.只注重创设情境,而不能有效的挖掘其使用的最大价值,使得情境创设如同搭了漂亮的“花架子”,只中看不中用。
3.“生活味”浓厚,“数学味”淡薄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老师的确每节课都注意从生活中引入,但往往就像“菊花加糖糖过量”一样,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味浓厚,而数学味淡薄。
4.形式丰富多彩,但性实效差。
现在,有很多数学课走进了注重课堂气氛,忽视课堂实效的怪圈,表现为:活动的气氛热闹,活动的形式花哨,而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没有学到什么。现在提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学习
情境,但对于有些教学内容来讲,好像并不好找到生活中的情境,从我校的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有些高年级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只是比较牵强地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搬入课堂,让学生感觉老师只是变了一个出数学题的花样。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态度、情感没有太大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形成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方式及方法。在研究过程及以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能指导教师不滥用学习情境,积极创设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研究促使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更加有效,能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
2.通过研究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将数学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研究使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时更加规范,合理,驾驭学习情境更加自如。使我校的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踏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本校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预期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情境化创设手段已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的一些活动中。他们把教师进行“情境化”教学的情况列为教师的能力评价范围,并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擅长创设情境(为课程和教学提供场景),要求能运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沙克(Schuck,1985)和渥克斯曼 (Waxman,1987-88)都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教师有意设置情境时,学生取得的成绩会更大,记忆会更长久,这表明:“情境化”教学的效果已被认可。国外很多学派对情境创设的目的及有效创设的具体方法都有阐述,他们认为: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是形式多样的富于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还认为体验数学活动比课堂听教师讲授更有意义,效果更好。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要借鉴这些观点,掌握创设的原则、方法,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国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孔企平教授在《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的关系,从中指出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和研究的具体内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崔允t在《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中,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和教学三阶段的实施策略作了一定的阐述。此外,钟启泉教授在《教师之友》中对有效教学的背景、核心思想和教学理念也作了简单的论述。以上这些国内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具有直接理论指导的意义。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6
2012年1月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被山阳小学确立为校级课题,两年多来,本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背景。
1.重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用的数学。让学生从小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这一点为出发点。本课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基本策略的过程,形成了怎样的策略?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达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要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国内外“解决问题”研究现状决定解决问题策略研究对实践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问题解决”这一重要概念,明确提出“具有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程实验稿)》中,也明确规定: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难看出,“解决问题”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且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3.上海版教材的特点决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研究”的必要性 义务制教育上海版教材中对问题解决没有单独列为“章节”,而是渗透、融合在各个知识点中;为了让学生建立更明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结合本课题,把上海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相结合,把问题解决策略结合上海版教材中的问题一起实施、一起解决、一起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面对实际情景自己阅读、收集信息,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考方法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角度来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用数学的逻辑推理把获得的结果放回到实际情景中去检验,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界定。
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景状态。
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首先解决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解决问题的实质是数学思考,数学地思维。其次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克服障碍的活动过程。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这些方法和途径是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这种重新组合通常构成一些更高级的规则和解题方法,因此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外发现和创新的过程。第三数学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他们认知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直接用来完成同类学习任务,还可以作为进一步解决新问题的已有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人们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寻找各种方法加以解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充满智慧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中间有学生的分析、思考、选择、判断、对比、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策略”应诠释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方法。
四、研究目标。
1、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通过研究,概括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组织编写“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校本课程。借助苏教版国标本教材,通过研究和实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进行校本课程的组织编写,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途径与方法。
3.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规范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形成扎实、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本校数学学科的发展特色。
4.形成研究报告,通过专家组结题,展示研究成果。
五、研究内容。
小学生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能借助计算器,学会与他人合作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学阶段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哪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2.小学阶段学生怎样选择与优化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3.“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我们力图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而探索实施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七、研究过程。第一阶段:申报
紧紧依据课题申报申请表的要求,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广泛收集有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开题以及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注重开拓
重视实践
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开拓创新的过程。按照课题计划,边研究比较“苏教版”和“上教版”教材,上教版数学教材没有专门编写一个“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单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有关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会影响小学生问题解决时策略的应用以及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应用体验,影响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策划设想在我校三至五年级三个年级中依次 填入列表法和画直观图(包括画线段图)、枚举法和倒推法、替换法假设发和替换法。
采用列表法后信息齐全清晰,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有利解决问题;画图法能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进行分析,由于有了直观为依托,方便学生形象思维,帮助解决问题;枚举可以把问题中出现的状况逐个罗列,从而完整、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问题的答案;逆推的方法可以根据所得到的结果一步步倒推,依据这种结题思维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遇到比较困难的的问题时可以假设替换,例如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的问题,可以把大船上的人数替换成小船上的人数,然后看看全部的人数中包括了放多少份小船的人数即可可以解决问题;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能把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便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利用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反思,在每个教学策略的教学中场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一尝试反馈一交流讨论一内化感悟一交流总结一巩固解决问题。经历了几个学期的学习和体验,学生有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过程扎根于实践。结合苏教版,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恰当处理教材,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形成的有效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积极在教学中实践,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先后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讨、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撰写结题报告等活动。
八、研究成果。
1.甄别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正确认识“策略”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形成。这是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形成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从以下两点研究总结学生策略形成的过程。
第一,抓住一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拿列表方法解决问题来说吧:都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解答这题先要列表,然后让学生依据现成的表格把表填完整,再根据表格思考数量关系并解答。但是为什么要列表?学生还是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可能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解题时,老师没有说,因此就不列了,也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方式方法”的这个具体的点上。但是,教学应该通过这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具体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第二,突出一个“面”,让学生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这里所指的“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种策略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村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另一方面是指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不同策略的相互渗透与运用。策略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学期能养成的,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或更长的时间形成的,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时效性。例如,“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教学中通过“引发需要——尝试交流——回顾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直观的操作解决过度到方法的抽象,反思提升,实现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使学生养成自觉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择优的品质。
策略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数学思维时的尝试、选择、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努力的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策略是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时选择方法的意识。方法是策略的构成要素,策略是方法的概括。策略必须通过方法的展示来感悟和提炼。如果我们能学会“求异+求 5 同”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类似的困惑,增强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将“策略”诠释为一种选择“方法”的过程更确切。2.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和掌握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实践。
结合苏教版,从从三年级起, 每学期穿插进一个或者两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让小学生掌握和体验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是这样做的:
1)三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有列表法和画直观图(包括画线段图)。例如,小胖买3本书用去18元,那么小丁丁买5本书付多少元?在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信息,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全部填进表里,采用列表法信息齐全清晰,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有利解决问题;教学时注意四点:第一,带领学生经历填表的过程;第二,引导学生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第三,启发学生利用表格理出解题思路;第四,组织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又例如,山阳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8米,在翻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这样的平面图形的问题让学生直接思考解题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分析比较困难;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平面图,直观显示问题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和思考,有利学生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画出平面示意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进行分析,思考先要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有了直观为依托,学生就能看出需要先求长方形的宽,从图中就能直观地很快知道如何求出长方形的宽,从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 策略解决问题,就能体验画图策略的有效性,感受直观图作用,乐于用这样的策略解决问题。
2)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有枚举法和倒推法。例如,王伯伯在空旷的场地上用18根1米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发?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时候会产生这样的解决情况:宽是1米,那么长是8米;宽是2米,那么长是7米„„采用枚举的方法解决,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方法。又例如,小胖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丁丁24张后还剩下52张。小胖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学生会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呢,通过尝试交流,采用倒推的策略最简便有效。枚举就是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枚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枚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在枚举的时候要有序地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也很有价值。逆推法是指从问题的最后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逆推的方法思考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3)五年级学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有替换、发假设发和替换法
告诉学生遇到新颖的、比较困难的、暂时还没有解法和答案的问题时,不妨大胆地猜一猜、估一估,作出一个假设。随着假设的提出,问题就变成比较熟悉的、能够解答的问题了;假设不一定就是原来问题的正确结果,对假设必须检验,如果假设完全符合问题情境,它就是问题的答案;如果假设不完全符合问题情境,它需要适当调整,向正确结果靠拢,直至问题的答案。调整假设的办法比较多,替换是一种调整方法。
例如,小胖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个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三分之一。小杯和大杯的容量格式多少?假设果汁都倒入大杯里或者都倒入小杯里,问题就简单了;为了使果汁倒入同一种杯子里,可以‘替换’,即用大杯替换小杯,或者用小杯替换大杯;在问题解决以后,回顾解题方法,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找到假设策略,把握替换要领,并把假设与替换应用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例如,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2的人数是女生的3,女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如果用方程解题的思路是设女生有22x人,男生就是3x人,可以列出方程x+3x=35解答,这样的方程五年级学生2还不能解答;如果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就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让学生在“已知美术组的人数,求女生人数”
2这个问题情境中体会这样转化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凭借对“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22的理解,或是把3看作男、女生人数的份数关系,或是把3看作男、女生人数的2比,都能通过推理得到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3,美术组有2+3共5份的学生,35÷5得到1份的学生,就解决问题了。这里的教学不以这些分数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为目的,而是以体会转化策略,培养学生初步推理能力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为教学目标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教学逐渐形成的,穿插“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策略,能加强 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进行, 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 能真正得到培养。
3、重视“策略意识的渗透”和“策略的合理选择”-------选择与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1)重视策略意识的渗透
教材在编排上逐步渗透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转化。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际问题外,更重要的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这一意识应该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中。对小学生来说,列表、画图、一一列举比较常用,倒推、替换和假设的应用相对较少,而转化可以说是应用于整个数学学习中。当学习了某个策略以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运用策略的意识,这个引导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只有在不断的应用中,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才会进一步加强,运用策略的能力才会增强。
(2)重视策略的合理选择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我们引导采用多种不同的策略,列表、假设、转化等都是学生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会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存在差异。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生命之间必然存在众多差异。教师应该尊重每一种思维方式,让每一种思维都有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在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前提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策略的优化与提升,让学生在不断应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自觉汲取他人的优势,改进自己的策略,多中选优,择优而用。同时在强调策略优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引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为好的策略是相对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要计算出鸡和兔的只数,可以采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列方程。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再对这几种不同的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有两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即列表法和画图法。但是画图法还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鸡和兔的总量不能太大,总量太大,画图就非常麻烦。最后总结得出解决这类问题最实用的策略还是列表法。
4、校本课程的形成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的基石
本课题通过实践研究,开发一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校本课程。结合学科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学校发展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特点利用苏教版的资源,由学校一线数学教师开发、开展的活动,属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 9 发活动。以校为本,用于促进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于促进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结合苏教版“解决问题策略”,整理了 编写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校本课程。(1)教材呈现,包括“学习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2)教材分析,包括例题分析、教法建议、课时安排等;(3)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校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策略的基石,形成问题解决策略的基石。三年级(上)列表法,2个例题,4个教时;三年级(下)画图法,2个例题,3个教时;
四年级(上)枚举法,3个例题,3个教时;四年级(下)倒推法,2个例题,2个教时;五年级(上)替换法、假设法,3个例题,7个教时;五年级(下)转换法,2个例题,4个教时。
九、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欣喜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许多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和不少有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1.理论素养的欠缺直接影响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2.教学课时与研究目标的达成有矛盾,影响研究的实效。
3.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有待提高。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部分教学设计会考虑不周,智慧性不强、创造性不够,给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打下折扣。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7
关键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线索,情境导航,探究学习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那就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教育的信息化为教育教学研究者研究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学生的主动发展、主体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是一个热点的研究课题, 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学校都在研究, 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以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角度切入的研究课题并不多见。大部分课题研究的中心集中在主动发展教育理论框架的构建,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学方法的研究等方面。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研究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解决数学问题, 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研究较少, 因此, 课题组选择《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实践研究》课题。
本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手段的角度, 探索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作用, 并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哪些促进作用。
二、研究内容的界定
学生主动发现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数学问题方法和途径,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为线索, 贯穿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进而达到主动发展的研究目标。
1.问题情境
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基础, 认真分析研究教材, 把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不断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提出研究问题, 在研究问题的解决中把教学推向深入。
2.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 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学习的渴望, 积极寻找学习内容的一种动力, 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坚持不懈学习的一种毅力。
3.课题的研究方向
学习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强调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 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设计适合学生心理和认知特点、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研究目标
(1) 以问题情境统领课堂教学,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 促进知识与技能稳步发展,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达到主动发展的目标。
(2) 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 逐步形成骨干教师队伍, 科研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5.变量的界定
自变量:教育信息化, 即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创设超越时空限制的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媒体、教具、模型, 包括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学生的主体活动都是情境创设的工具。在课题研究活动中, 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 多种教学媒体优化组合, 共同创设数学教学的问题情景, 实现以问题为线索的数学教学。
因变量: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与整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综合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取行动研究法。科研课题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以高度的科研意识,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达到探索规律, 总结经验, 促进教学效果优化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还将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相结合。
四、研究的过程
1.以问题为线索是数学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问题为线索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以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 即创设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及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 导入课堂教学。创设具有启发性学习内容的问题情境, 推进课堂教学。创设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争论、交流、研究的情景以深入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习, 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达成共识, 最后解决问题。所以, 在备课期间, 教师首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 理清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挖掘教材中可以设计问题情境的关键点来设计情境。设计的问题, 不是不加思考、一目了然的问题, 而是要有一定的难度, 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 设计一些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 即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 结合实际需要, 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和信息资源。把学习的问题作为线索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帮助学生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 深刻关注学生如何学习而不仅是教师如何讲授, 把教案变成学生学习的新学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的“学”,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合理设置“导航”
“导航”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利用航标、雷达无线电等设备引导轮船、飞机等航行”。课题研究中把“导航”理解为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积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导航情境的设计,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问题, 进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应当注意的是, “导航”是引导学生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导”是教师的主导、引导、指导。而“航”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是学习的内动力, 要体现在“导”的作用下得到激发, 可以认为“导”是外因, 而“航”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内因。所以, “导航”情境的设计一定要有启发性、新颖性,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成功的彼岸。
3.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
课程改革以来, 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就是要改变学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 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逐渐形成主动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以探究为方式是课题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在信息技术工具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 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和合作学习, 在教师的帮助下, 达到学习目标。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条件, 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并根据学习成员的学习水平进行合理搭配分组, 使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互补, 在和谐、互助、平等的环境中, 愉快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当然,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 当学生偏离学习目标时要及时纠正, 指导正确的研究方法, 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
4.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不管是采取什么样的课题教学方法, 让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能力是始终不变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的课题研究, 就是要通过优秀问题情境的创设促进教学目标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显现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质量的提高, 潜在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能力的提高, 优秀数学思维的形成。
五、研究的成果
1.形成了以问题为线索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 较好地设计问题情境, 使得教学变成了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奥秘的课堂, 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形成了以问题为线索, 以情境为导航, 以探究为方式, 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促进了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100%的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和讨论, 学生能够自己解决95%的问题。通过对学生外显行为的观察、学生作业的分析、学习成绩的检测, 笔者发现课题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生知识与技能稳步发展,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达到主动发展的目标。
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结合课题研究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 扩展了教师的理论视野, 提高了理论水平。教师还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课题研究撰写了大量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在市级刊物发表和会议交流的论文、经验20 多篇;2014 年10 月, 《数学课题案例研究》编入辽源市教科所编辑的课题研究成果集。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 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不断探索教学规律, 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撰写了大量优秀的教学设计, 制作了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课件。
4.广泛的社会影响
以问题为线索, 以情境为导航, 以探究为方式, 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并在校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结合课题研究的深入, 不断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验证和推广, 目前学校各学科的教学都在进行以问题为线索的教学尝试:语文学科尝试以问题为线索的略读课文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独立阅读的方式方法,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学科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的环境下, 突出学习的问题, 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提高听力和会话能力;科学学科, 品生、品社等学科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积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西安区历次教研活动中, 我校的多位教师做了引路课、示范课、观摩课;在西安区、龙山区联合电教开课日活动中, 数学课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借鉴和推广;学校每次家长开放日, 数学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也深受家长的欢迎。
六、结论
本研究选题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研究的过程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 全面地收集研究资料, 严谨的成果检测, 客观的效果分析, 符合教育科研的规律。但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如:没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角度设计教学程序, 观察学生的变化;没有从理论的高度阐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的作用。这些内容都是今后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 篇8
一、在新课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例如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们可以从老师自身的例子引入:
师:每天要开车上班,我7:05从家里出发,7:30到学校,知道我在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学生抢答:25分钟。
师:你是怎么想的?两人互相说一说。学生交流后汇报,方法一:30-5=25(分)
师:30、5和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认识:到达學校的时间-从家里出发的时间=路上经过的时间
方法二: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它从1走到了6,一共走了5个大格,就是5×5=25(分)
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中引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浑厚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对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使他们逐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在探索新知时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又称逻辑思维,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与分类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探索新知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对有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起到一定作用。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学生对“763+299=763+300-1”和“763-299=763-300+1”这两类习题的简算过程掌握起来显得困难较大,而且经常混淆。对“763+299=763+300-1”可以理解为哥哥原有763元人民币,这个月的奖金299元,现在一共有多少元?让学生来模拟发奖金的过程,先给哥哥3张100元,哥哥找还1元。而对“763-299=763-300+1”可以理解为哥哥原有763元,买MP4要付299元,他给营业员300元,营业员找1元。
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活动,尝试计算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则“算理”概括为易学易用的“先算整,再找零”这六个字。这样就既探索了新知,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在巩固知识时创设生活情境,延长学生积极学习的时间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巩固知识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有效地延长学生积极学习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克与千克的认识》时,为了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可以创设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修改一篇生活中的日记。
2010年4月12日 天气 晴
今天我去春游啦!我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1个重50千克的西瓜;1根长18米的火腿肠和1瓶1克的矿泉水。我们游玩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厘米的大象和身高3千克的长颈鹿了。
同学们边读边发出了哈哈的笑声,他们通过所学的知识找到日记中的多处错误。在数学教学中,到了巩固阶段常常有不少学生出现不专心的现象。但在生活情境的熏陶下,学生的疲劳神经得到了有效的放松,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应把数学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生活素材、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学习生动的数学。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顾晓东.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0(4).
[2]小学数学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创设研究》结题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创设情境06-11
《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学后感06-27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10-22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08-12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新探10-20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06-04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06-11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07-27
《小学数学课堂“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7-12
小学数学中教学创设情境做法论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