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024-11-06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共13篇)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1

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而又极为重要的学科,但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枯燥无味的,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身边鲜活的事物,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高效快速地学习数学,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把握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易于学生的理解,情境教学法正是如此。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找到乐趣。这种方法有效地让学生把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数学并不仅限于数字方面的学术探究,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充斥着数学的痕迹。相比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活跃,贴切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情境中的数学知识,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完成各自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亦得到充分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使学生充分重视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二、深化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落实

要想情境教学法发挥充分的作用,需要采用合理的运用方式,深化落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从生活中导入情境,在小学生眼里,生活是美好而富有情趣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有趣的生活场景相结合,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认知规律相符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升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例如在教授基础的数学减法运算时,老师可以导入这样的生活情境:老师给同学们剪了十朵大红花,给了A组同学3朵,B组同学4朵,剩余的放在袋子里,问同学们剩下的大红花的数量,并将大红花奖励给最先答对的几位同学。毫无疑问,同学们会竞相举手说出答案,获得大红花。此处,分大红花这一情境,完全能充分抓住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得到大红花的开心中同时学习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升华情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到必需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水平,还要培养完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老师可以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升华生活内容,添加一些较现实更高的生活情境。情境归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在生活中应用,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就会了解数学的用途之广,作用之显著,因而更加渴求对更多数学知识的学习。所以,目的明确地回归生活,是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一点。例如,在教授乘法运算的知识时,老师可以给五名学生分别发2支铅笔,问同学们这五名学生一共得到的铅笔数量,进而再提出诸如“班里共30人,每人发2个笔记本,共需买多少笔记本”一类的问题,如此一来,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应用于现实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拓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范畴

情境教学法能让课堂充斥着有趣的情境,但不能局限于此。合理的情境创设与传统教学中的新旧知识平滑引导衔接相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除法运算时,老师可以沿用教授乘法时创设的情境,让同学们平均分发60个笔记本,问每人得到的数量,同学们由此情境想到之前学习的乘法,达到传接知识和巩固的效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字为首,生活中更有“欲成才,先成人”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智育重要,德育更加重要。而对学生最好的德育方法就是让学生处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的洗涤心灵。老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可以适当加入突出人物品德的内容,创设纯洁健康、适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情境,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授速度的相加与相减时,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一群小羊在被狼群追捕,跑得快的小羊回头拉着跑得慢的小羊一起跑,这样跑得快的小羊速度就比之前慢了,而跑得慢的小羊速度则更快了,一增一减下两者的速度一样了,一起逃过了狼的追捕。如此,学生在理解速度的增减的同时,从小羊身上学到不抛弃不放弃,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的合理运用能够让数学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把数学当成兴趣,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在数学中找到生活。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2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1.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知识对逻辑思维要求相对较高, 而小学生的智力及逻辑能力水平是不够的, 所以需要教师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解析。教师应通过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促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

2.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这一学科,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 不仅是数学本身枯燥乏味, 有时就连老师的讲课也是索然无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们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大大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二、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应用方法

1.营造良好活跃的学习气氛。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灵活把握课堂上学生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生活情境, 从而达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使学生能够欣然接受。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紧接着将学生带入到事先创设好的生活情境之中, 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能够换位思考,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面对问题积极思考, 还要能勇于向老师提出问题,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创设的生活情境要贴近生活。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要尽可能贴近生活, 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立足于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这样能使课堂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更愿意学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能够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动力, 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立足于生活的教学能够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这样一来学生就愿意主动学习。

3.创建剥洋葱式的生活情境教学。剥洋葱式的生活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进行分层, 做到抛针引线, 以一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多个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能够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就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生活情境中快乐地学习。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创设的生活情境要能够立足于生活, 尽可能地贴近生活, 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 学生更容易接受, 能使课堂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 是获取知识及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打好知识基础的黄金时期。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数学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佳方式之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促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老师的讲解, 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01:144-145.

[2]徐梅.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0:49.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作用;策略

生活情境教学是基于生活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方式加以实施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运用机械讲述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让教师的教变得缺乏激情,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的实效性不强。应该看到,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并不完善,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味地运用抽象的讲解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生活情境教学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化的数学运用,这有利于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源于长久以来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总结。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抽象化数学知识的形成是对生活的高度归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与生活实践紧密关联的生活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而充满情趣。在生活情境教学的运用中,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这对小学生数学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能够让学生体味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

1.以生活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一些教师总是习惯于以定理和概念作为导入的内容,这样的导入尽管对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大有益处,但是,这种导入难以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期待,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在小学数学的导入环节中充分地运用生活情境创设开展导入活动,则能够大大地提升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环节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入地体悟统计这部分知识,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室的桌子上摆上各种水果,让部分学生扮演卖水果的人,让另一部分学生扮演买水果的人。买水果的学生在买水果时,要统计自己所买水果的种类、数量以及价钱,从而计算出自己应该携带多少钱。而卖水果的学生则要统计自己所卖水果的数量,以及所卖水果获得的收入,通过生活中买卖水果的情境创设,学生对统计部分知识有了深入理解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2.以生活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大有帮助,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活,在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中,小学生非常愿意对面临的生活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发现更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例如,在开展加法运算教学的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29+39”,解决这道题如果运用一般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算起来是比较慢的,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为“29+40-1”但是,当出示这个算式时,学生对为什么要减去1比较茫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意义,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创设一个付整找零生活情境的表演场景,这种生活化的场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很快地理解所变算式的含义,使上述的问题很快地得到了解决。

3.以生活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利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对小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升和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将毫升杯和升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杯子的盛水应用,充分地认识升和毫升这两个计量单位,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对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大有助益。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研究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以往针对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4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英语学习必须贴近生活,与生活脱节,那就是割断了学习语言的源泉。没有源泉,语言是没有生命的,它的光彩也必将黯然失色。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的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来完成。

所谓教学生活情境,即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由师生的主观心理因素(情感、兴趣、意志等)和客观环境因素(由教学手段创设而形成的自然现象,生活场景等)而构成的一定的教学氛围和场景,简而言之,就是“情”与“境”的有机融合。恰如其分的教学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提高思维和认知能力,更可以在师生融洽的双边交流中使学生体验美感,陶冶品行。

因此,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作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应用这些知识,使学习真正为生活服务。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前几天我在优质课评比中听了这样一节课,很受启发。这里结合听课的心得和自己平时教学实践,谈一谈它是如何巧设情境,实施小学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一、依托教材,结合教材,使英语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谈论的小动物,最喜欢吃的水果、食物,最爱玩的体育活动,同学们每天都能用到的日常礼貌用语。又如现在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及设计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话题包括:数字、颜色、身体、食品、玩具、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等等,这些都莫过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式。结合这次全国优质课评比来说,来自南京的顾洁老师在执教江苏牛津英语6B《Asking the way》中,开场就很有创意的运用四幅图提示学生,分别是: 1

an apple、a microphone、Gu Lou、feet,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下,通过图片对new English teacher加以描述。另外,围绕文本主题“asking the way”, 自然过渡,延伸到爱好,如何上学等日常话题的交谈。再由一个开放性话题“What can you see on your way to school?”展开,实现对public signs的新词教学。由此可见,现实生活英语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与学的知识源于生活,更需要使学到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课堂充满情趣。

二、营造氛围,创设情境,使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

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中,老师的微笑,老师的肢体语言,老师的上课激情是十分的重要,不仅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里,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这点来说,顾洁老师做的非常到位。学生在老师的激情感染下,被激发出参与的热情,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种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场、充分的空间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天地。情境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重点运用的方式之一。学生只学习不运用,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学生不 2

但要学习,还要会运用,这样,才可以说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更应运用于生活。通过设置情境,结合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活泼地学习,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顾老师的《Asking the way》这一课中,教学重点是ask the way和 show the way的表达方式。顾洁老师讲练结合,让学生通过听、读,自己领略对话内容,如何表达问路和指路等句型。另外,顾洁老师打破传统的操练模式,不是为了对话而对话,而是为了让学生领会到所学知识就在身边,真正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顾洁老师把教室设置成一个minicity,通过大量的建筑牌和路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练习时,让学生两两结伴穿梭在minicity中,通过真实的情境自然习得语言的表达意图,用所学的句型进行实际交流。这样一来,课堂成为交际性场所,言语性课堂,具有了真正的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创设教学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熟悉,认识到英语就在身边。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情境,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平台,把英语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语言生活化,课堂生活化。

3.“Free talk”,搭建真实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堂上常见模式是“会话导入”,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导入新课。师生间的会话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采用推广“分组定员制”, 即各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指定组长, 组成一个学习集体,这种方法要求组内的每一名学生,自己组织一段指定主题的会话内容,老师以此作为提问的依据,锻炼学生的熟练程度;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要求学生根据新授的内容组织补充、修改、扩展,然后在新的层次上再会话新的内容。“学生英语值日制”,这种方法它要求每组的每一名学生轮流值日,自设情景,并由其他组几个同学共同参与,演示以前学过的对话,或把学过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讲述自己的新房子(五年级的学生内容)、谈论一个公园、介绍新同学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全班同学受益,促进彼此的互相提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如果作为教学中的一个情景阶段,使用在教授新知识前,则是表演、复习;使用在后,则是新知识的巩固、总结,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是完全开放 3

式的,如果设计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顾洁老师在这一课中,同样也设置了一个环节就是Free talk, 让学生们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课老师们介绍南京的一些好地方,并且利用本课所学内容给客人老师们指路。学生们在学完新知后立刻反馈,并且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交流空间,印象更加深刻,学生们发挥的很出色。

三、以作业为桥梁,实现语言知识生活化

《新课标》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在顾洁老师这课结束时,也设计了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的作业,但是其中一项拓展作业所设计的文章都是用一般过去式来描述内容,并且是以段落形式出现,与课本上的对话来比,增加了输出文本的难度。一般来说,输入的文本在语言长度与难度上要大于输出的文本,但是顾洁老师所设计的家庭作业与课本恰好颠倒了,这也是本课的一点小小的遗憾。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做到有趣味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创造性,这样不但使语言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使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扩展学习语言的平台。

教科书上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有时教师往往可以让学生到生活实际中去寻找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 M, 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5

――《相遇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具有魅力,必须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注意始终有一种吸引力。当然,老师创设的情境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它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就创设了这样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情境之中,很自然的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生机。

一、在导入时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贴近学生。

案例: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出现过一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去这种情况?

生:有

师:是啊,我就知道我校某班的同学洋洋一不小心把同桌聪聪的作业带回家去了。同学们想想看,不只是聪聪着急,洋洋也很着急。这时洋洋应该怎么办呢?

经过片刻,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办法,张磊说:“打电话,让聪聪来拿。”董子悦接着说:“我认为是洋洋错拿了聪聪的作业,应该给他送去。”朱荟茹同学说:“还有个好办法,就是打电话约好,一起从家出发,在中途相遇。”这时,课件一步步出示同学们想到的三种办法。

方法一:洋洋给聪聪送作业。已知洋洋每分钟走70米,走了12分钟。(让同学们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

方法二:打电话让洋洋来拿。已知聪聪每分钟走60米,两家相距840米。(你知道聪聪走了多长时间吗?)

方法三:两人同时从家出发,面对面走来,经过7分钟两人相遇。已知洋洋每分钟走65米,聪聪每分钟走55米。(你能根据这些条件得到两家之间的路程吗?)

在学生读完题后,板书相遇问题核心内容:两人同时出发,面对面走来(相向而行),在中途相遇。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反思:

生活是具体的,数学是抽象的。我们应该把数学抽象的内容附着在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发展的数学。不小心把同桌的作业带回家这种事,司空见惯。要求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把作业本送回同学的身边。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根据学生想的办法,与学生一起编出了两道学生已熟悉的简单行程问题,和一道相遇问题。前两道题即起到了复习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道一人的速度和时间能求路程,知道路程和速度也能求时间,那么,知道两人的速度和走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求路程吗?怎么求?引发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在探究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

案例:

师;为了更好的理解题意,我们同桌之间相互配合,来演一演洋洋和聪聪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这一过程好吗?

反思:

学生开始分角色扮演。有的同学用手中的笔来代替洋洋和聪聪在桌子上走,有的同学用手来表示,当我走到学生中间去的时候,有的同学想下位走一走。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让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演给同学们看,他们在我的口令下,同时出发,向对方走去,在中途相遇,完整的表现了送作业的过程。但当我问同学们,他们两人在送作业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等吗?很多同学认为不相等。此时我想,同学们肯定看到他们两人走的路程不同,就认为所用的时间也不同了。路程是能看见的东西,而时间只能体会感觉到,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我再次让学生演一演,老师强调“同时”出发“中途相遇”,等学生表演结束后,我再次问学生“他们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吗?”这是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相同”。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弄懂了相遇问题的重点内容,“两人所用时间是相同的”,“所走路程之和等于总的路程。”

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学习和生活的距离,学生在这一情境之中,主动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去发现,理解并学会了新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与同学合作,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略)

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不管是已知两个工人的工效和时间,求图书室的面积,还是最后一道题目,继续导入时的情景,洋洋给聪聪送作业未相遇,而求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都力求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组织学生有兴趣的思考与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

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要想让课上得轻松,让数学教学具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我们很有必要创设情境教学的课堂。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6

广河三中 康丽丽(***)唐连发(***)

社会的不断进步给初中生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初中生由于学得早,看得多等各种原因变得越来越“活”了,他们已经不能象我们小时侯那样能够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他们对新生事物有自己的主见,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他们,他们所向往的学习方式是能够象平时的生活一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一、组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初中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游戏的设计与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开展他们特别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例如在上概率这节课时我就采取让学生做游戏的方法,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全部装有形状、大小、质地一样的白球,问从盒中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吗?

我找一些学生去摸,结果摸出的都是白球。

然后我又让学生去摸全部装有红球的盒子,问问从盒中摸出的球一定是红球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都是红球。”

然后我把两个盒中的球混合在一起继续让他们去摸,问你们从中摸出的球是什么颜色的球?

这是每个学生的热情高涨了起来,都踊跃着要上来做摸球游戏,于是,我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给了每个人一次机会,经过让学生反复的操作,最后得出摸出的球中有白的也有红的。随后我问学生你们从盒中能摸出黑色的球吗?经过让他们做这样的游戏他们都说摸不出。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盒中没有黑色球。经过让学生做摸球游戏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得出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游戏结束了,我又让学生体会在游戏中的收获,更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巩固。在游戏时,学生完全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之中。把数学和生活中的游戏密切地联系起来,既进行了游戏,又能进行知识的巩固。

游戏虽然可以推进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保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学习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形成学习效益。游戏结束之后,要让学生自我总结、体会、交流游戏所得,形成抽象认识,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愉悦性。因为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求得知识,如果忽略了这一目的,游戏也就变成了玩,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游戏实施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加以引导调控,使游戏真正地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引导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数学。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以后,同学们都将学习和掌握相似形的知识。一天,艳阳高照,我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到学校操场上去上,同学们带上你们认为有用的测量工具,去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到操场以后,同学们都三五成群的测量起来,由于事前我没有给任何提示,全班五十多位同学,除有四位同学不知所措外,其他同学都找了不同的“参照物”──有以自己身高为标准量影子;有以米刻度尺为标准量影长;有以小树为标准量影厂。我在一旁观察他们,指导他们,协助他们,心里泛着甜蜜的滋味:我的学生渐渐长大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这次测量活动,还意外的使好几个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补上了这一课,成绩也渐渐好了起来。有些数学问题,学生不亲自做一做,是不会清楚、明白的。只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中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多安排学生动手画画、剪剪、拼拼、量量、摸模、数数,让他们通过摆弄和操作获取知识、理解知识,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智慧。如:在教学探究规律题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例如: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2,3或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棍?然后放手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小火柴棍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很快就得到了结果。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十分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最后经过师生共同的分析、综合,不难得出答案。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规律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需要注意的是,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还要做到适时,在学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时进行,操作活动可以引起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

三、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在七年级下学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遇到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路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位小偷,多少赃款。”当我把这道数学题一出给同学们,众说不一,却很少有同学能短时内算出正确答案。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给同学们分析、讲解、计算、求解。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生活是无法剥离的。数学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将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我先出示小明的生活安排图(6时30分起床,12时吃饭,晚上9时睡觉)。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实际生活中哪个时间跟小明不同,请汇报一下你们一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时间。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哪些安排跟小明不同,这一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接近了,学生都争着发言,探索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所以,当学生走进生活,仔细观察生活时,他们惊奇的发现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生活的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是生活的缩影,我们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数学和生活之间为学生架起桥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心底滋生一种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篇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以后更深入学习数学的基础,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无疑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第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以及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例如,人们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来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为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思维能力非常有限,如果让他们理解这些纯理性的东西,可能会有很大困难,所以,如果将生活情境引入数学教学中,则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将那些抽象的数字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容易。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对事物的理解力也不是很强,而数学又是一门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这些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而引入生活情境教学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将生活情境教学法引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总会遇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严重,所以,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其综合素质。

三、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所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 数学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生活情境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符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开展情境教学之前,教师必须做好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设计教学情景时,要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所设计出的教学情景要基本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可以让学生不至于让学生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例如,针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要能够与农业生产相联系,针对城市的孩子,所设计的教学情景则必须与都市生活相联系。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情景模式过于简单,则会让学生感到无聊而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所设计的教学情景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也会失去教学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时,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力争使孩子快速融入到学习情景之中,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努力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调查发现,大多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而且对于很多知识点,都无法有一个准确的理解。针对这类情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也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在情境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活化的语言来代替那些抽象难懂的专业术语,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在情景模式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有效避免抽象思维的困难。

3. 在数学作业中体现生活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业布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间设置为40分钟,教师无法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所以,课后作业必不可少。而针对课后作业的设置,教师也必须考虑到生活化的特点。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留的课后作业多为数字计算,这样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而今,教师应该彻底改掉这种教学作风,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为其设计一个可以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堂所讲的知识有一个有效的巩固,而且还可以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加法估算》这一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 让学生在放学之后,去附近的超市做一下调查,看一下超市中牙膏、纸巾、牙杯的价格,如果给你30元钱,你可以同时买到这些物品么?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应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要尽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情境,这样一个轻松、和谐、融洽而又熟悉的环境,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还会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解题能力,进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得以提高。例如,在教师向学生们讲《两位数的加法》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在上课之前,老师向大家宣布一个消息,学校要带领大家去动植物公园,大家想去吗? 这时,学生会高兴的回答: “想去! ”“不过,现在老师遇到一个难题,需要大家帮助老师解答,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只安排了两台车接送大家,但是,这两台车每台最多只能乘坐70名同学,那么,4个班要怎么合理安排,才能保证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去动植物公园呢?”老师在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每个班的人数。一班32人,二班30人,三班34人,四班37人。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然后选出最佳的行动方案,在此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出《两位数加法》这一课程内容。就促使学生可以很自然的进入了课堂学习中,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也容易接受,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本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将生活情境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一种更加轻松、容易、实际的方式来感受数学,了解数学,在生活情景模式下,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由此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摘要: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弥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对利用生活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则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情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篇8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趣味性;直观性

小学数学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困难。小学生刚刚从幼儿时代进入有组织、有规范的学校,紧凑的学习生活必然使小学生感到巨大的身心压力,加之传统的、严肃的课堂教学更使小学生有紧张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对学习者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小学生还处于感性情绪占主导地位的成长时期,所以,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可能不高。传统的学校与家庭联合,强迫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模式其效果往往不明显,使教师、家长、学生都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步伐相左。那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具有生活气息、生活情境的数学教学模式便是很值得探索和推广的。

一、利用生活情境使小学数学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对学习者的理性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小学数学一般从数字学起,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只是将数字的写法教授给学生,之后便是让学生通过机械性的反复写加强对不同数字写法的记忆。但是这种机械性的重复显然既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开发、建立,也无助于感性情绪的抒发,所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不但使小学生感到疲惫,甚至教师也感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便是抵御传统教学方式审美疲劳的尚佳方法。例如,在最初教授学生写数字时便可以化抽象的数字为形象化,利用生活中与数字形态相似的事物来引导小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拿出一个鸡蛋,逐步引导小学生,直到让小学生认识并记住“0”这个数字。这样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化抽象为具象,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回到家中,看到鸡蛋等形态类似“0”的物象时,便会潜在的提示学生回忆起数字0,也会促进学生回忆起课堂中的其他细节,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化抽象为形象对于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直观性,对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联想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把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生看似年纪小,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但是小学生的情感其实是极为丰富的,对于事物的认识力、理解力也很强,神经也很敏感。所以,小学时期是塑造一个人学习能力和人格特点的重要时期、关键时期。小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构筑起一个相对坚实的学习能力系统,使学生能够在今后各学科的学习中受益。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认知能力的一门课程。例如,在学习“图形变换”时,“轴对称”应该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理解的一种对称形式。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着眼于日常的事物,人其实就是一个轴对称的典型例子。小学生可以互相看看,再对照镜子看看自己,无形中便增添了许多课堂乐趣。

三、教师应创设健康有趣的生活情境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相对单纯,这是人类本性的体现,但是幼年时期的经历、思想也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烙印。所以,学校应该为小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纯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时应该特别注意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避免过于成人化的情境设置,尽量为小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情境,既不是伊甸园式的避风港也不是社会化的大染缸,其中的分寸需要教师的学习和不断的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应该注意自身的言行,教师的影响力往往比家长还要大。特别是在生活情境之中,教师有可能会身心都投入情境之中,可能会放松下来,言行随之也可能出现失当的地方,所以,在生活情境中教师应该向小学生传递更多善良美好的品德、诚实热情的性情,使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积极、健康的生活气息,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

小学数学是小学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建立初级理性思维意识的基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情境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具象的、形象的,不仅是教育模式的转变,也是教师的自我提高,更是对小学生身心的一种解放。但是在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的活动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应该与学生相互配合,掌握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李秀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J].考试周刊,2009(31).

[2]叶金标.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K].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4).

[3]刘建妮.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创新性教学[J].新课程:教研,2010(01).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9

情境创设的目的: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教学中的情境首先要反映真实的生活。如《冬去春来》一课的教学,我首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找春天,将学生们真正带到充满生机的春天。

情境创设的意义: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并且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深度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典型的情境,如:《大自然的力量》中可以让学生体会洪水、地震的破坏性。多创设典型的情境,能让学生看到社会事物中的不同方面,以后走入社会,能很快融入到社会中去。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 篇10

湘乡市潭市镇新铺学校 魏文彬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使用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可视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发挥自主性,体验情感,实践性贯穿全程,注重发展性。情境教学法符合语言发展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教育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入或创设各种社会情境理解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使用语言的目的。

我认为,情境教学对英语课堂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我两年英语情境教学的一点点经验之谈。

1.warm-up 阶段,这个阶段很重要,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怎么利用好这个阶段很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胆,好动,好奇,抓住他们的特点来进行活动。我们可以唱英语歌,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可以做些律动,关键是要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兴趣也浓厚了。

2.lead in 这个阶段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以及教师的肢体动作语言等进行导入,这样有助于清楚的把所要教得单词、短语或者句子表现出来。小学生活泼好学,模仿性强,对具体形象的内容容易接受。但他们注意力分散,自制力差。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就能吸引其注意力,调动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将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3.presentation & practice

小学英语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是一些单词及句型,这个阶段我一般会在课堂上适当地有意识的增添一些趣味性游戏,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使孩子们觉得好玩,从而延长注意的保持时间,更有效的参与教学。例如在教授head、hair、ear、eye、mouth、nose时,将根据老师的指令指出相应的部位。等到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将游戏的难度加大。老师说单词,学生指出与单词相反的部位,这样既锻炼了听说读的训练,也最大限度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游戏也要灵活多变,可以到网上多学习一些英语游戏,用于课堂中,避免每堂课都重复游戏。随着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像TV、VCD、CAI等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规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在现代电教化设备创设的情境下,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例如利用投影仪,投影片来叫教音标,清楚易懂;利用录音机、录音磁带来听纯正的英文,培养学生的听力和音感;利用VCD、电视机来观看英文动画片,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更加投入,多方面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课的整个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竞争机制,每堂英语课都根据教授内容来使用不同的竞争机制,可以组与组比赛,也可以男女生比赛也可以老师学生比赛等等,然后在整堂课结束的时候,给予获胜组一点小奖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还要及时评价,要多使用积极鼓励的评价语。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希望被表扬。可以针对这些学生的这些心理有意使用激励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注意小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积极的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它会有效的支持学生奋发向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不断的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当回答问题气氛不够强烈时,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当学生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的说声“very good“”well done“”great“”you are clever“”how smart you are”good job”以示表扬!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难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要是打不好基础,那么会在未来的学习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并使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后,再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进行精心的策划与设计。在教师的不断探究下,将数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可以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活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反而具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并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再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更加热爱数学课程。

二、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利用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很多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力,找到解题的关键。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出人民币或是钟表的图片,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全神贯注地看着幻灯片上的内容,然后教师及时地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变化着图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进行巩固。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关键。

2.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是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设置合适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并加深学习的印象。如,在学习《图形的拼组》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拿来不同形状的磁石,然后,让学生如同在家玩积木一样进行组拼,以放松心态,积极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说:“看看我摆的房子。”有的学生说:“看看我摆的小汽车。”学生都开动着脑筋,都不想和其他同学一样,最后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表扬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印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3.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具有联想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需要在大脑中进行合理的、正确的想象,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拿出一道关于距离的应用题:“小红家与小明家距离100米,小红与小明反向而行,在中间的位置相聚,两个人分别行走了多少米?”教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同向,什么是反向,懂得题意中两家的位置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学生解题的时候,就要与实际的生活情境展开想象,最后教师检查学生的解题情况,并给予指正。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题意进行合理的想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候,也具有正确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更是达到教学的真实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方面的知识。总之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情境恰当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加热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并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打好牢固的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新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当周措.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赤子:中旬,2014(12).

[2]魏中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12).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篇12

一、生活情境教学实施的作用分析

1.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以往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绝对权威,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都要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角,学生更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配角,具体的教学环节实施都要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展开,学生就像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提线木偶,任凭教师的摆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严重的压抑了,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由于上述的原因甚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变得非常的排斥数学的学习,有的学生因此数学学习的成绩一落千丈。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实效性不强。应该看到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一些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被点燃,这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发挥是非常必要的。

2.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我们应该看到,数学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其知识最初来源于形象化的生活实践,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而逐步的总结和归纳出使用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原本已经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逐渐学会将所学习到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二、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导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将一些学习过的概念和定理作为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而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这样的导入,虽然能够对以往学习过的概念、定理进行巩固,但是这样的枯燥导入难以激发起学生对于本课数学学习的期待。[2]因此,这样的教学导入并不受学生的欢迎,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要尽可能的在导入环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导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这部分知识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创设一些具体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场景,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立一个小型的水果商店,在桌子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扮演卖水果的商贩,让另一部分的同学扮演买水果的人,在买水果的过程中,买水果的同学要统计出水果的总类、数量,以及买水果需要准备多少钱,而那些卖水果的同学要根据买水果的情况,统计出所卖水果的总类、数量,以及自己在卖水果的过程中赚多少钱,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对统计这部知识也会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也会被有效的激发出来,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导入的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2.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对提升小学生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看到,目前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很多学生都是娇生惯养的,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的生活能力总体来看是比较弱的,而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部分的知识教学,可以与生活实践的内容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师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学会将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中,这对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教师重视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实施,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创设,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有效的激活了,在具体的生活教学情境中,同学们逐步的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够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同学们也学会了合作,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培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研究,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摘要:对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展开研究,对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有效实施,作用,策略

参考文献

[1]柯惠红.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01).

浅谈小学数学的情境教学 篇13

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其实,数学本身是有趣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因素,创设行之有效的情境,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类型期的转化过程。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因而,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便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形式有很多。如儿歌、对口令、涂一涂、猜谜、拼一拼游戏等。在提高、巩固计算能力方面通常可以创设抢答、接龙比赛、过河、夺红旗等形式的情境。特别是在学生记忆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嘴上热闹,脑袋不转。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对口令比赛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灵活记忆1――9的乘法口诀。这些灵活有趣的竞赛形式,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是益处多矣。

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因此,情境教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情境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

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为突出教材重点和突破教材难点服务。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为关键。为了让学生积累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情境:

⑴用8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⑵在头脑里用面积单位摆 一摆,求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学生经历了以上活动,积累了感性材料,顺利地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很快地发现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2情境教学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

数学课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对学生来说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

在为学生设计情境时,要充分认识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已具备的基础,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努力使“新、旧”知识成功“对接”,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在“认识物体的周长”后,教学 “求物体周长”时,教材编排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又极具趣味性的问题:“你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是多少吗?”。在学生认识了游泳池、桌子、课本以及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后,提出这样一个富有意境的问题,着然让人感到兴奋。这道题不仅“与众不同”,而且学生在有了操场周长的认识做基础的同时,对于这道题的思考就不费甚解了。但它又不是一看便知,这便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他们情不自禁的动脑筋、想办法。也许我们不愿相信这种问题意境的神奇,便它的确为我们的数学教学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令人不可思议。如果学生的思维具备已有的经验支撑,就不必再过多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了。

4.3创设的情境不能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段教学实录。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名字叫“倒着说”。例如,我说“1、2、3”,你们就说“3、2、1”;我说“老师爱学生”,你们就说“学生爱老师”。(师生合作做游戏) 师:数学中也存在这种现象,比如:八分之三倒过来说是三分之八,二分之一倒过来说就是一分之二。然后继续让学生做“分数倒说”的游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权板书几组分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倒数的意义,探讨求倒数的方法。这里情境设计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求倒数方法中的“位置变化”,但这却会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偏差,以至于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误把1.5和5.1也当成是互为倒数。

4.4情境教学要体现数学味,不能冲淡了数学主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所在”。③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曾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的。师: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1:我看到了小鸡和小兔。

生2:我看到了天上的白云。

生3:我看见小桥。

生4:我看见了远处的房子。

师:你们再仔细看一看,还能发现什么?

生1:我看到白云在飘来飘去。

生2:我好像看到小鸡在啄米。

生3:我好像听到小桥下的流水声。……

启发到此,请问:我们是要学习数学,还是其他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发现了那么多的非数学信息呢?带着这两个疑问我们再来看这样的一段设计。出示情境图。师:小朋友们,动物园里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呢?生:小白兔,小鸡……师:有几只小白兔呢?生:6只。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生2:我是两个两个数的。生3:我用的是加法:2+2+2=6(只)。师:3个2相加,我们还可以用3乘2来表示,出示3×2=6(只)。到此,乘法的意义已经初步揭示出来。学生也已能初步认识什么是乘法了。

上一篇:狡猾的小表弟日记下一篇:表扬孩子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