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体验性学习

2024-08-27

数学体验性学习(精选12篇)

数学体验性学习 篇1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直接经验的活动。现代教学论提出了“以体验促发展”的教学主张,认为“体验”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学生的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亲身体验来实现,唯有体验,才是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及手段。因此,教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情境,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体验学习的具体过程。

一、猜想验证,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已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去经历前人发现这个结论时相似的智力活动。这给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先对教学对象仔细观察,然后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最后对自己的猜想举例验证,从中得出结论,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征,接着猜想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再是想办法来验证,最后总结归纳。课本上关于三角形的面积的推导方法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时,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2=底×高÷2,但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于是,我问学生:“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验证吗?请拿出你的三角形纸片动手试一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方法还真多。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将一个三角形沿高剪开,再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用折纸的方法,把三角形沿中位线对折,再把另两个角折起来,成一个长方形……在上述实践过程中,我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给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创设了更多的探究机会,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推陈出新中,让学生真切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自主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当今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他探索、研究、创造能力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这一系列过程。

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对于“已知几个部分的平均数求总的平均数”这类题目,学生往往会把这几个平均数相加再除以平均数的个数,求总的平均数。教师通常强调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来防止或纠正上述错误现象,然而学生们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把“平均数再平均分,以求得总平均数”?这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疑问。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深入地展开自主探究这一问题的活动?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校的冬季体锻节马上要到了,学生们正抓紧时间练习跳绳。五(9)班男生平均每分钟跳160个,女生平均每分钟跳180个,问全班学生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不久,我听到许多学生窃窃私语,认为缺少条件,不能做。这时有一个学生高举手说算式是(160+180)÷2=170 (个)。马上有学生反对。又有学生说全班学生平均每分钟跳160~180个之间,但不能确定。我由此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答案:1.学生尝试解答;2.交流反馈;3.采用你自己的办法进行验证;4.组间交流;5.组织学生再次讨论: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随后,我再提问:“第一,为什么选择第三种答案?为什么说全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个数不能确定?第二,补上什么条件,就能求出全班学生每分钟跳绳多少个?(补:男生22人,女生18人)。全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个数比170个多还是少?怎样算出全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个数,算一算并验证。第三,在什么条件下,第二种答案也是正确的?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通过计算和举例的方法,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数学体验性学习 篇2

介休市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

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介休市实验小学

孟淑芝

一、体验性学习的概述:

什么是体验呢?字典上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指亲身经历。体验,从字画上也可解释为“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首先强调实践,但又区别于实践,它必须有感捂,对事物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体验性学习是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之中,进而生成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主体性、交往性、过程性和个性化的特征。主体性,因为凡体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那种缺少主体意识的体验是一种“虚假的体验”。真正的体验是学习者将客观知识“活化”、“生命化”或者是将客观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使其成为个人经验中的有机成分,成为自己的知识。交往性,凡人都是交往、交流者、体验发生在交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师生,生与生的交流、互动。过程性,过程是通往结果的大道,结果是过程的自然到达。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要重视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后者的意义常常大于前者。个性化,对此美国著名学者维纳·艾莉指出:“我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自己来说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这些体验过滤了我所知道的和理解的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二、为什么要实施体验性学习?

因为体验性学习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符合学生心里认知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还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都为体验性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体验贯穿于新课改的方方面面,“体验”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儿童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把他们培养成完满的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总体目标,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学习知识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建构,积极的体验。“体验”是新课改的教育目标,本次新课改适应21世纪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这”三维一体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新课改强调由 1 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发展为本,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结合。体验本身就是知、行、意、情相结合的过程,所以体验就是新课改中三维一体目标。“体验”是新课程形态的重要内容。基于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改打破原有课程知识本位,分科主义的做法,加强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尊重知识经验的整合性,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而体验是新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内容。

三、如何实施体验性学习:

(一)情境中可以体验

理想教学效果的取得要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没有实实在在的参与就没有扎扎实实的知识,更不会有相应的技能。因此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习上,使学生积极地、高质量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恰当的学习情境中感受体验。1、生活情境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创设了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第一次是师生之间购买,第二次是小组内购物,第三次是全班内购物,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动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问题情境中体验

学起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开展积极思考,深入研究。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只急匆匆赶路的唐老鸭不小心撞到一辆车的棱角上,又撞在了地上的石头尖上,师问:“唐老鸭撞到了什么地方,怎么会那么疼?”

3、游戏情境中体验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得个性得到张扬。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投沙包的游戏:一上课生排着两行整齐的队伍进入操场,然后 2 教师提出做向桶内投沙包的游戏,桶放那儿呢?有的学生提议放得队伍中间,但有的学生提出不公平,要公平就得围成圆,但怎样就能围成规范的圆,生提出先画一个圆,怎样画呢?于是学生积极动脑寻求解决画圆的方法,并且想出了多种方法。在这样的情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并且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除了以上提到的,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悬念情境等,情境的创设得当,就会使自己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们在创设情境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实践中体验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让数学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舞台。1、课中实践中体验

课堂是实施素质的主渠道,教师要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操作,把箱子里的物体按形状分类。然后触摸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并把这些物体在桌子上滚一滚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学生的手摸、口说、感受、体验,发现这些物体的面的异同点,物体的形状不同,物体的面也有变化,让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实现“再创造”。2、课后实践中体验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材料的选择应带现实背景和时代气息,使数学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如:在上完《统计》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调查周围的人,喜爱吃什么水果,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让学生说出假如你是水果店的老板,你会作出怎样的决策,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的目的。这样的课后实践,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与应用的价值。

(三)、评价中体验

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 3 行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扬起自信的风帆。1、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

2、在自我评价中体验。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省,重新认识和评价形成对自我思想行为的反思意识。

3、在集体评价中体验。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接受他人的评价,从而促进自己不段进步。

体验教育对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积极投身其中,思考、探索、交流、研讨,创设最佳的体验情境,让学生获得锻炼。

(孟淑芝)

2004.10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获得体验,丰富经验,增进理解。学习是一项综合性认知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理论,学会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感悟,以此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外现为基本的能力和行为习惯。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获得更多体验和经验,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具体的认知过程,创设较好的学习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成深刻认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学生认识感受

数学是从生产生活中的经验抽象总结,要想真正学好数学,需要将数学更好地回归生产生活,还原具体的应用情境,以此感知知识的产生和应用情况,获得更加直接的体验和感悟。小学数学教学需要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以此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在生活中感受,培养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强化其认知感受,在具体场景中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些具体的事物,如桌面、尺子、蝴蝶等,感知轴对称的具体体现,以此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得到真实感受。然后利用教室现有的多媒体现代化投影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碗碟等更多常见的用具。接着让学生从身边事物观察,找出最近的呈现轴对称的事物,教室的门、电扇、电视、讲桌、凳子等,学生能够找到很多。进一步让学生观察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好处和美观,欣赏这些事物。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而且能够更好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得到最真实的体验,增强他们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能力体系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锻炼,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他们的探究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发展能力。小学数学实施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在操作应用中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动手,自己感受这些知识,从中获得感悟。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的缺点和不足,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学生只有动手实践,才能获得更真切的感受,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他们的知识能力体系。

如,学习“图形的平移”相关教学内容时,这些知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也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才能不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分步骤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方格,并在中间点一圆点,将圆点在方格里沿着水平方向或者是竖直方向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感知“平移”的概念。其次,再让学生用一块方正的橡皮按照上述方式进行移动,以此让学生明白具体实物在平移前后的异同。再次让学生进一步尝试立体实物的平移状态和变化,感知与对称的不同。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平移前面的点,通过数格子将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图形画出来,让学生掌握并巩固平行线的画法。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探究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方法,也能做到触类旁通,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

三、培養学生的反思能力,做好知识迁移巩固和提升

体验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感受,深化理解,将知识与现实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引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进一步迁移巩固和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巩固,在探究中发展,在反思中升华,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反思习惯的养成,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让学生能够多思考,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体验,提升思维品质。

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他们在实践中既能掌握能力,又会发现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反思,让学生找到不足,培养他们严谨的态度。有的学生做这道题=1+1=2教师可以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反思:这道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学生通过反思,很快得出由于受“凑整”思维定式的影响,把的结果错算成了1,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这次改错,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悟出“计算须细心,学习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等。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了纠错追因的意识,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多感受和感悟,不断强化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曾燕红.小学数学课堂“体验性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4.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实践探究 篇4

一、以生活为基,以体验为本,以合作交流为主要途径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避免数学教学与知识实际彼此割裂的现状,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经过筛选、取舍、补充后,融入教学内容,使数学材料“生活化”。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滨海和南京相距350千米,一辆汽车从滨海去南京。(1)若已经行驶了50千米,剩用的千米数用什么式子表示?(2)若已经行驶了123.5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怎么表示?(3)如果用字母a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那剩下的路程怎么表示?”由于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缺乏生活经历,在学习中会倍感吃力,因此教师要在生活中搜集数学素材,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我们先来看看半个蛋糕是什么样的?(演示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份用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

2.重视学生的实践制作与探索体验。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结论“教”给学生,而要提供给学生操作、演示、实验和练习的机会,让他们亲历各种探索活动中体验认识、推理、计算、判断等活动,在做中想、在玩中学,在完成探索性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愉悦。如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者设计活动如下:

猜一猜:大屏幕上将出现被遮住的物体,我会逐步出示物体的一小部分,谁最先猜出是什么物体就算赢。每人只有一次机会。

想一想:当露出一小部分的时候,大家的答案各不同,可当物体出示一半时,大家就能异口同声地说出是什么物体,这是为什么呢?

画一画:这些对称的物体,我们把它画在纸上,就得到这样的平面图形。

折一折:它们到底是不是对称图形呢?这里有一张蝴蝶图,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呢?

3.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探索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提供学生乐于交流的话题,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能启迪思维、丰富情感,彼此分享,共同提高。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究”教学中,教者设计活动如下:

师:你能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交流体会。

法1:用三角板的三角形直接描画。

法2:用小棒摆,注意要首尾相接,不能有多出来的部分。

法3:在纸上分别画三条围起来的线段,形成一个三角形。

师:谁能说说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何共同之处?

生:(小组讨论交流)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二、引导学生走向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

体验性学习只靠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开展数学故事会、数学讲座、综艺竞赛、小实验、小调查等活动,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1. 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不能困于书本、囿于课堂,要引领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捕捉现象、发现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借春游之际,让学生调查车费、门票、伙食、住宿、购买纪念品等各项活动费用,估算每位同学在本次春游中的费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数学小实验。教师要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外开展数学小实验,如在教学“1亿有多大”这节课时,笔者建议学生通过实验估算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1亿粒米有多重、1亿张纸叠在一起有多厚、1亿滴水大约有多少升等有意思的实验,可以写成小论文,也可以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全体学生汇报。

3.数学小调查。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小学生的零花钱,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零花钱开支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三、建设校园环境,渗透体验性学习,提升数学文化

学校要着力打造数学文化学习的氛围,通过举办数学文化展、数学图片史,介绍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和数学之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气息。在走廊、橱窗、黑板报、手抄报上介绍祖冲之、牛顿、苏步青等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以及完全数、双生质数、默森尼数等数学知识。

数学体验性学习 篇5

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315300)任爱萍

【摘要】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教学模式,包括开放、体验、创新、发展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同时通过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

引导

开放

体验

创新

发展

体验性 学习

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教学模式,包括开放、体验、创新、发展四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自主的探索实践,将数学实践活动定位于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体在参与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自我体验,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科学实践与主体能力性的统一。形成教是开放性的引导;学是探索性的体验;过程是互动性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主体参与,体验中学。

一、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

体验性学习首先承认学生的学习是体验的,他们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教师应对学生的体验活动抱有热情和期望,并通过教育的实施,使他们的体验精神得以发挥,体验能力得到培养,实现体验的学习。

体验学习的目的是追求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创造性人才做好准备。

体验学习的教学方法,着重要解决教是为学的问题,采用引导的方法;在学法上要研究让学生自主去建构知识意义的问题,用体验的方法;同时强调教与学的结合,实行引导学生体验,让孩子会体验,会思考,会创造。

体验学习思想的概括表述是: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更深刻的内在联系和各个规定性的理论综合就是开放、体验、创造、发展

二、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依据1:开放有序原理。

系统科学的有序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才有可能走向有序;没有开放,没有涨落,处于平衡的系统,要走向有序是不可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如果教师不开放观念,按教师设计的程序去学习,学习还是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学生的主体性仍然不能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心理与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解开教材的束缚,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去学习;转变教师角色,使 自己成为学生体验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允许在教学中修改程序,去协调学生体验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走向社会,多种途径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的体验。

依据2:体验建构论原理

体验建构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积极探索,逐步积累,逐渐构建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疑难,教师要激发学生去探索思考,引导他们通过验证与反思,悟出一些 自己的体会。

依据3:双主体互动论原理。

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强调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主客体不断变换的过程。教师只有用心去体验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设身处地的引导,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和形成,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去感染学生,又以学生的体验来激发自己的引导。

依据4:再创造原理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是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

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最能在最近发展区水平上迸发,教师要以新的视角去审视司空见惯的问题,激发学生再创造。

三、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数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体验的学习,其基本过程的关键词是:

下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为例予以说明。

过程1:开放情境

师: 同学们,任老师刚刚拿到了一套新房的钥匙。想把它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这堂课,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算一算该买多少装修材料。同学们愿 意帮帮我吗?

师:看了这张平面图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好胜心理,大胆地把教材的例题改变成富有挑战性的探究题,把学生带入开放的情境,让他们获得学习材料和自由开放的空间,在生动而活跃、紧张而和谐的求知氛围中感受体验,激起参与动机。

过程2:主体参与

师:老师想在客厅铺上高档的地砖,你能想办法算算客厅需要多少地砖? 猜一猜:长方形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生1:我想,求多少地砖就必须求出客厅的面积。

生2:长和宽

生3:是长乘宽

生4:我认为是长加宽。

生5: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

„„

师:咱们来做个实验

拿出几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想好它的面积、长、宽各是多少,然后把数据填在表里。

这个过程中通过猜想激起学生学习的渴望,再通过摆、填、想让学生自主地、愉快地去活动,去体验、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从体验中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合作者和激励者,这是一个通过行为活动进行感性体验 的过程。

过程3:合作交往

拼好后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学生在操作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全班进行交流,交流亲身活动的体验,互相启发,开展辩论,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引导他们去发现新问题,认识新问题,为个体表现打下基础,是一个群体交流的过程。

过程4:激发表现

汇报交流情况

生1:我用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为2平方厘米

生2:我用了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为8平方厘米

生3:我也是用8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也是8平方厘米。

„„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有关,是长乘宽。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请同学们算出客厅的面积

其它几间房间的面积你能算吗?

生1;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我能算出厨房和卧室的面积,厨房;3×2=6(平方米)

卧室:4×3=12(平方米)

生2:我算出卫生间的面积是:2×2=4(平方米)

生3:书房的面积是:3×3=9(平方米)

生4:卫生间和书房不能这样计算,因为它们是正方形。

生5: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我们可以把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分别当作长方形的长和宽,所以我们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

生6: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这个过程提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争辩又要尊重事实;敢于标新立异,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问题,创造出一个发挥个性,发扬体验精神的过程。

过程5:科学评价

师:我们已经把所有房间的面积算出来了,你有什么体会?

生1:我们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2: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通过猜一猜、摆一摆得出结论的。

„„

此过程是系统前面过程中的学习体会,生生间、师生间交叉评价体验的认识,完整深化问题的认识,从学中体验使个体体验升为理性认识,这是交叉评价中体验问题认识的过程。另外,在结束本课前,还可以适当放开知识面,开放视野,或提出开拓性的问题,让学生继续去探索,去体验,去持续发展。

四、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

特点1:主体参与,活动中体验

作为主体参与,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体现的是科学的活动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活动是人的天性,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活动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要创设自由开放的活动教学空间。

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活动起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把教室变成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如改变学生矩阵式的听课方式,变成有利于学生交流,活动的灵活多变的方式,如小组讨论组团式,全班交流团圆式,辩论对垒式,表演圆弧式等。

2、要创建适合活动体验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依据大纲调整或改编教学内容,以适合活动体验教学的开发。

特点2:合作学习,交往中体验

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还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纳入认识活动过程,成为学生认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师生在互助的信息交流中,有着一种尊重和信任的体验;在个体与群体交流中得到理解和沟通的感受;在与别人协作中,体验着一种互助与竞争的精神;在协作成败中,分享成功与挫折的体验。这些体验只有在亲身合作过程感受中才会发展。因此教师要 在鼓励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和讨论,使师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自身体验和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特点3:差异发展,适应中体验

学生的发展必然有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立性,寻求每个学生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参与中,要多提供几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方案,让他们都充分动起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处于不同的层次,在这种适应他们自己组合和变换中感受、体会、发展自己。

特点4:激发表现,成功中体验。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善于营造主动学习体验的氛围,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掌握,技能得以形成,并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满足,这种积极稳定的心理倾向必将使学生去追求更大的成功体验。当然在平常教学中难免会有失败和挫折的感受。因此,教师的评价应是宽容的、激励的,甚至要挖掘失败中的合理一面,要给予微笑和信任、鼓励的目光,引导他们去继续探索、感受、体验。

特点5:小学数学体验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条件

条件1: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体验氛围

为使学生有宽松的心理来进行“体验”活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把自己融在学生之中,与学生同做同乐,参与学生的操作、体验与讨论,必要时给予指导。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要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体验。当标新立异的思维出现时,鼓励他们进一步去体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要迫使学生进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条条框框,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自由度和主动权留给学生,让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 活动。

条件2:注意个别差异,使体验活动发挥个性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不相同,表现在学习数学上,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尤其是那些主体参与度低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他们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进入良好的体验和发展机制。

条件3: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自我体验的能力

体验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一、课前预习,对教材初步内容的体验

在学习新知之前,先行体验,形成初步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具体做法:

1、自学教材。

课前,教师可设计好自学目标、内容、问题,使学生有目的预习教材,让学生初步体验教材内容。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本,并让学生动手做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对其点、面、棱的关系及空间关系有了初步的体验。

2、搜集材料。

搜集材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管、网络等途径查阅所需材料,学生搜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也是体验教材知识的过程。如,教学《统计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常用的统计图。学生汇报说:“从图书、课本等处查到常用的统计图有三种,在计算机中,有电子表格、有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面积图、散点图等十一类统计图,而每类又有许多种。”学生在自主宽松地搜集、查阅资料的实践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自制学具。

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不但能初步体验教材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堂中,对知识形成的体验

学生虽然通过课前预习,从书本中了解了一些数学知识,但这仅仅是一些表象。一些实践性很强的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不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了。做法是:

1、经历过程。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关键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过程。如,一年级学习《统计》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要带学生们去春游,现在有五个春游地点,去哪里比较好?同学们七嘴八舌,结果五个地方都有学生想去。这时教师点拨:“我们就选择一个多数同学爱去的地方,想一想,你爱去哪里,就把长方形格子粘在那个地点的上方。”然后学生排成队,有秩序地将手中的长方形磁铁整齐地摆在自己所想去春游的地点,形成了一幅统计图。这一参与,学生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2、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发展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在操作中对所学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如,学习《厘米和米的知识》后,让学生动手量出一条线段的具体长度,画一条定长线段等。又如,学习《圆的知识》后,让学生在一个圆内画直径,看看能画多少条,量一量这些直径的长度,通过这一操作让学生体验到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且每条直径都相等。这些都是来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印象深刻。

3、参与活动。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學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设和安排多感官、多形式参与的活动,以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

三、课后,对知识应用的体验

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可以用以下方法:

1.直接拓展、运用。

让数学知识服务生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更能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学习了《元、角、分》后,让学生自己到商店购物,直接将《元、角、分》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又如,学习《年、月、日》后,让学生自己编制作息时间表,使所学知识直接为自己生活服务。

2、合作、自主探究。

让数学知识扩展延伸。如,学习了《体积》之后,布置作业:用你所学知识测量一个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并写出测量的主要过程。完成这种作业,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一定时间的探究、体验后,让学生在班级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发现他们所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运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后才计算出来的。这一过程,使所学的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拓展和延伸。

3、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成功体验。这样的学习体验,学生既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又体验到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喜悦。

试论高中数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篇7

一、贴近学生生活

作者认为, 创设体验性教学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生活。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经验, 将数学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生自然能够很容易地将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迁移至数学学习中来, 这也就形成了体验性教学的前提。例如, 为了增强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体验, 我曾以学校的操场为模型设计了一道习题:操场是由一个矩形和两个半圆组成的。现在, 学校将要重建一个10000 平方米的该形状的操场, 并保证跑道的宽度达到8 米。若铺设跑道的塑胶价格为150元/平方米, 铺设操场其他位置的草皮价格为30 元/平方米, 那么, 请确定跑道面积S同半圆半径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 若将半径r控制在[30, 40] 之间, 想要使得整个操场造价最低时r的取值。这个问题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问题一出现, 学生便感受到了十分真实贴切的体验, 对于其解答, 自然是兴趣大增, 并感到这个问题的解决, 仿佛就是在为自己学校的建设进行谋划一样。

高中数学知识并不是以抽象理论的形式独立存在的, 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想要贴近生活创设体验性教学, 并不是困难的事。只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时, 有意识地加入生活性元素, 或是将数学知识内容以实际生活的形态予以呈现, 便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真实体验, 让数学学习活灵活现。

二、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教, 学生学, 是高中数学课堂当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 却不是最有利于实现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方式。如果仅仅靠教师一方的力量来呈现知识, 那么, 学生所获得的数学教学体验自然也就被过于狭窄地限制了。所以, 大力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也是推进高中数学体验性教学的极好途径。

例如, 学生们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现有函数对任意的x ∈ [1, + ∞) , f (x) > 0 恒成立, 那么,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大多数学生运用自己第一个想到的方法, 解答了该题目之后便结束了, 我却没有让大家的思维止步于此, 而是鼓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集思广益。果然, 学生之间出现了三种以上的解答方式, 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路, 学生对于这类数学问题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

正如上文所述,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经常会为学生提供一些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时间。通过在这样平等状态之下的思想碰撞, 学生收获到了来自各个角度的思维启发, 体验到了高中数学的多元性, 看到了数学问题解答的多种可能, 以及数学探究的乐趣。

三、把握个体差异

教师除了从数学课堂的整体角度实施体验性教学之外, 还应当从学生的个体角度出发, 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应有的数学学习体验。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 因此, 想要给每个学生以各自的体验, 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把握必不可少。

例如, 在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 我带领学生完成过这样一道应用性习题:某工厂欲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开始之前, 该工厂分别对两种产品的利润与投资进行了市场调查, 并形成了两幅图象:左图表示出了产品A的利润与其投资之间的正比关系, 右图则表示出了产品B的利润与其投资的算术平方根之间的正比关系。那么, 当工厂投资x万元时, 请分别表示两种产品的利润表达式。若欲投资10 万元, 怎样在两种产品间进行分配才能实现最大利润?根据我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了解, 我要求所有学生完成第一问, 体验函数关系式的产生, 而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完成第二问, 完成函数最值求解的体验。

很多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当中感到力不从心, 很大一个原因便在于教师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把握不足。如果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 教师都只是根据自己的预想展开教学, 不考虑知识基础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 这种教学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也难以让体验性教学真正落实。这个问题也是教师在开展体验性教学时, 所必须关注解决的。

注重学习方式体验数学学习 篇8

一、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想数学”

布鲁姆曾经说过:人的潜意识中, 只有他认为是安全、平等的环境下, 他的创新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在课堂内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做, 才能体会到研究数学时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并主动探究规律, 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 笔者是这样做的: (1) 说一说你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的知识。 (2) 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片, 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现的规律。对学生来说, “年月日”的知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积累, 所以学生们很快得出:一年有12个月, 哪些月份是31天, 哪些月份是30天。对于学生回答的精彩之处, 都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 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又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这样做, 既找准了教学的起点, 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强化了主体意识。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研究, 模糊的、有争议的认识有待讨论, 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 确立了目标。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感受到师生间的互相平等, 活跃了课堂气氛, 能愉快地学习。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主动思考问题, 并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既完成了任务, 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 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 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 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在学习《相遇问题》时, 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 笔者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 要求他们按照老师指令实际走一走, 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 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 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 教学这一课时, 先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 一只杯子里放入大石块, 另一杯里放入小石子, 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 大石块占据空间大, 水平面就上升得高, 小石子占据空间小, 水面就上升得少, 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了, 可能就忘记;看过了, 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 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 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 要经常鼓励学生质疑, 敢于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积极争议。既有小组讨论, 又有集体评议。这样不仅使一些平时胆小、害羞、怕错的学生能在小组中展示自己, 而且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人人都有发言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在交流后, 综合了小组的乃至全班的不同思路, 这样的效果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如在讲授低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口算“36-2”时,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

(1) 36=30+6 6-2=4 30+4=34

(2) 36=34+2 2-2=0 34+0=34

(3) 36=30+6 30-2=28 28+6=34

……

学生答出多种口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走了一些弯路, 花费了一些时间, 磕磕碰碰才到达目的地, 甚至还可能迟到了, 但学生的收获可远不止1+1=2。这样做, 在民主、平等氛围中, 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究与交流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 笔者安排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过的这几种形状的?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由于这个问题与生活接近, 学生讨论得异常激烈。笔者也来到他们中间, 倾听他们说些什么。这时, 发现有几个小组在说到教室里讲台上那个墨水盒时, 都发生了争论, 有的认为那是正方体的, 有的则认为那是长方体的。我也特意观察了一下那个墨水盒, 原来呀, 那个墨水盒正面是正方形的, 侧面则是一个长方形, 严格来讲它应是长方体。这个争论的出现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正确区别正方体和长方体。于是立即决定将原定的下一个有趣的游戏环节取消, 改为再一次深入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 其间运用让学生观察、触摸、比较等形式。最后再举起那个墨水盒, 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一个长方体!”这时笔者感到很欣慰, 不再可惜原来设计的环节没有用上了。及时从他们的讨论中去发现问题, 再及时解决问题, 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四、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 在生活中能够找到原型。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 笔者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 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 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 而大小不同, 并且它们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 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能促使学生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强化数学体验,享受学习快乐 篇9

一、营造一个体验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以现代数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赋予新的内涵。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节约能源》一课时,首先以小游戏“看谁反应快”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给出一些有效的信息与学生一起寻找在刚才游戏中反应最快的同学在哪里,借助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去发现问题,最后创设了“小小侦探家”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将新知引入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之中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树立起环保的意识。由于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发生在身边,因此学生感到熟悉、有趣,而且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应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数学活动开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打开了上课初始的局促。我在教《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用一个小魔术的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在瞬间变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我借机引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在逐层深入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一起找到学习的焦点,一起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着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分享成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件很艰苦的事,学习者只有具有顽强的意志和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要让他们以学习为快乐。做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他们将来的成功树立坚定的理念。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的《周长与面积的比较》一课时,创设了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小组带着“用同样长的线段怎样拼剪出不同的长方形”的问题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想出了不同的拼剪方法,在学生寻找规律的同时,我再次给了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找到规律和体会到周长和面积的关系,让他们在尝试、探索、交流中寻找乐趣,增长见识,从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到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学生也在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我们应该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三、给予有效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的快乐

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特殊的评价机制,仍然是我们成年人外加给学生的。真正善待差异,是“引导自选”,是引导学生对于学习内容、进度、方式进行自主选择。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东西,哪怕是苦的,也会乐此不疲。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不同,生活经验不同,接受事物的快慢也就不同。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接受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呢?为此,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也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我班的何海龙、杨再云和彭雨馨三位学生,他们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思维过度很慢、很困难。在教学中,我没有放弃他们,给予他们同样的关注,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使他们喜欢数学。在学习应用题时,抽象的方法他们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想上半天,而趁我不注意,他们就自己悄悄地画图。我想,既然他们喜欢这种直观的方法,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为什么要改变他们呢?可不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更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呢?于是,在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方法时,我特意让他们汇报,他们觉得很不好意思,怕自己出错,怕同学笑话,于是我鼓励他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你的解答思路是正确的,你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得到我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画图演示了解答思路,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他们能够用画图正确理解题意,用正确解答方法解答应用题。他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

利用活动学习,增强数学体验 篇10

1折纸活动:展示作品, 发现规律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6人1组, 让每位学生准备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4张) .学生拿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用折纸的方法研究这个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折纸活动和小组交流发现了不同的折法.接着学生分组派代表说明、展示各自的作品, 并让所有学生看清楚, 他们是如何折的, 得到什么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结合所有的作品, 最后展示出4种, 如图1—4所示.

教师提示: (1) 折纸时用笔画出折痕; (2) 由于每折一次就能得出一些有关点、边、角以及三角形的结论, 因此都认为是一种不同折法; (3) 观察折出来的图形, 你有什么发现?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 交流他们的发现, 小组代表向全体同学展示不同的折法.

2拼图活动:发现等边三角形

教师准备包含不同折法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硬纸片各一片.动手摆拼三角尺:把两个含30°角全等的直角三角尺摆拼在一起, 你能拼出哪些图形?说明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图5—10)

3共同概括, 得到结论

哪些是三角形?有什么特殊的三角形?

学生发现, 将两个含30°角直角三角形按如图10所示摆放在一起, 得到一等边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图10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判断△ABD的形状, 依据是什么?

(2) BC与CD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 BC与AB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能归纳出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吗?

生: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两个三角形 (图5, 10) .其中, 图10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ABD≌△ACD, 所以AB=AC, 又Rt△ABD中, ∠BAD=30°, 所以∠ABD=60°,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生:图10中, ∠B=∠C=60°, ∠BAC=∠BAD+ ∠CAD =30°+30°=60°, 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由此你能想到, 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我们来看下面一个具体的例子, 归纳:

在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你能证明这一性质吗?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0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师:我们仅凭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还需证明, 你能证明它吗?

生:可以, 在图10中, 我们已经知道它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BC=AC.而∠ADB=90°, 即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可得BD=DC=(1)/(2)BC.所以BD=(1)/(2)AB, 即在Rt△ABD中, ∠BAD=30°.它所对的边BD是斜边AB的一半.

师生共析:这位同学能结合前后知识, 把问题思路解释得如此清晰, 很了不起.下面我们一同来完成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

已知:在Rt△ABC中, ∠C=90°, ∠BAC=30°, 如图11.求证:BC=(1)/(2)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 延长BC至D, 使CD=BC, 连接AD.

证法1延长BC至D, 使CD=BC, 连接AD, 如图11, 则BC=(1)/(2)BD.

由∠ACB=∠ACD=90°, BC=DC, AC=AC, 易证△ABC≌△ADC (SAS) .

即有AB=AD, 再由△ABD是等边三角形, 于是BC=DC=(1)/(2)BD=(1)/(2)AB.

证法2从上面折纸活动过程中得到启发, 在BA上截取BE =BC, 连接EC, 如图12.由∠B=60°知△BCE是等边三角形, 于是EC=BC=BE.由∠BEC=∠A+∠ECA=60°, ∠BAC=30°知, ∠ECA=30°, 于是∠ECA=∠BAC, AE=EC.因而AE=EC=BC=BE, 即BC=(1)/(2)AB.

4联系生活, 性质应用

这个性质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 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例题.

例1图13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 点D是斜梁AB的中点, 立柱BC, DE垂直于横梁AC, AB=7.4 m, ∠A=30°, 立柱BC, DE要多长?

分析观察图形13, 可以发现在Rt△AED与Rt△ACB中, 由于∠A=30°, 所以DE=(1)/(2)AD, BC=(1)/(2)AB, 又由D是AB的中点, 所以DE=(1)/(4)AB.

解因为DE⊥AC, BC⊥AC, ∠A=30°, 由性质知BC=(1)/(2)AB, DE=(1)/(2)AD, 所以BC=1/2×7.4=3.7 (m) .又AD=(1)/(2)AB, 所以DE=(1)/(2)AD=1/2×3.7=1.85 (m) .

答:立柱BC的长是3.7m, DE的长是1.85m.

本例题是灵活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解决现实背景下的实际问题.一是要学生经历观察和运用数学的过程, 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二是给学生提供边观察、边思考、边实践的机会;三是设置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情景, 善于挖掘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5趣味挑战, 拓展思维

例2要把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均匀分给甲、乙、丙3家农户去种植, 如果∠C=90°, ∠B=30°, 要使这3家农户所得土地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请你试着分一分, 在图上画出来.

我们前面有了折纸活动, 同学们动动脑很快能把题目做出来.

方法1作∠A的平分线AD交BC于D, 过D作DE⊥AC于E, 得到3个全等三角形, 如图14.因为AD为∠BAC的角平分线, 所以∠CAD=30°, 所以AD=2CD, 且S△ACD=1/2×AC×CD.因为∠DAE=30°, 且∠DEA=90°, 所以AD=2DE, DE=CD, 可证△ACD≌△AED.同理△ACD≌△BED, 所以

如此就可以划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3块土地.

方法2作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E交BC于D;再连接AD即可, 如图14.

本题是一道探索性的问题, 有了前面折纸活动, 学生对这道题充满了信心, 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把这道题做出来, 通过学生再次动手操作, 并在操作过程中寻找解题的关键, 从而得到问题的本质, 这样的问题具有挑战性, 学生有兴趣去亲自实践,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还会产生高质量的互动, 解决此类问题也往往包含着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的应用, 学生的智慧和人格自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6教学反思:体验学习

强化数学体验 享受学习快乐 篇11

一、让数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感悟价值

(一)探寻知识背景,激发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在生活中找到其源头,只有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等本源,才能激发学生迫切需要学好的兴趣与动力。 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猜一猜一本数学书的重量;接着再让学生猜猜老师的体重;最后出示一组大象、鲸鱼、装满钢材的大货车等物体的图片,猜猜它们的重量。通过这样一系列递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到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质量单位,“吨”的知识源于生活,迫切需要知道“吨”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提取生活原型,促进建构

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我们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只要我们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数学知识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减法性质”时,创设“买东西找零”的生活情景,学生在寻求剩余钱数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不同解法但其结果一样的情况,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减法性质”就不再是抽象的数学知识,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所建构的。

二、让数学学习融于学生活动,亲历过程

学习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只有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做”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要让他们的双手和大脑真正有效地动起来,才能让每个学生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参与去学习数学,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增强了自信。

(一)在操作中发现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其必然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而且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类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感悟而获得的新知是最清晰、最深刻和最难忘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探究中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把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若能经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必将有利于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空间,让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的程序,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从低年级起就要注意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应用知识的实践活动。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先动手量出桌面、黑板等实物的长和宽,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在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让一位学生上讲台将一根木制的小电杆的横木固定好,使横木不摇摆,再让一位学生将一条斜了腿的凳子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条、钉子、锤子修好;再如,测量土地面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上室外实践课,应用直线的测定方法进行实地测量后算出教室、操场等占地面积。

我们知道: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甚至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关注。因此,“体验学习”不仅是用“脑”去学习,更是用“心”去学习,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理解。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景和学习机会,同时给予适时的指导与激励的评价,让学生在情景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的发展,将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

感受学习过程,体验数学魅力 篇12

以下就我的教学心得,浅谈几点看法:

一、主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而且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与用途。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经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思维过程,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面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要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引导学生去体验,动手操作,从中感知材料,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如:《栽蒜苗》一课,如果直接输给学生数据,表面看起来时间短,操作简单,效率高,但印象不深。而事先让学生去播种蒜苗,虽然时间长达半个月,操作复杂,但是学生亲身实践,感受了栽种、测量、记录的全过程,每天都在发现中享受快乐、获取知识。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了“长短不一”的过程,增强了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理解,也因投入而使数学知识更显充实,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二、情知协调,“体验”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感磁场,让认知活动情感化,学生在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对知识的产生展开探索,带着情感进行体验,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吸收、储存、内化、转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体验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情感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真正做到情知合一,共同发展。

面对有待进一步抽象、概括或建立联系的数学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结论或数学结构。如:学习面积单位时,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和空间,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找一找”等活动,小组合作画出并剪出1cm2、1dm2的面积单位,并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大小是1cm2。然后提供给每个小组一把米尺:怎样表示出1m2的大小呢?这时让学生自由活动进行测量。这样,把学生摆在数学家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地说、充分地说,先是用眼判断,再动手操作验证,做到了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学生们在这有层次的、开放的、有趣的多种数学体验活动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思维更加条理化和有序化,初步形成数学能力。

三、交流碰撞,“探索”数学思维的创造过程

1. 碰撞生疑,质疑生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外”,要抓住课堂中不期而遇的资源,就要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互相补充,渐渐接触到问题的本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数学课堂因为“意外”而更加精彩。

如 : 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时,让学生用4组小棒摆成三角形的操作,对于“长3cm、2cm、5cm的3根小棒能否摆成三角形”,学生在实际操作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1不可以; 2可以。这时,教师应不急于表态,应让每组学生谈谈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发现问题,只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有闪光的生成。教师就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及时回应,引导学生重新操作,反思与比较,从而在再次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错误。

对于看法1,认为不可以摆成三角形的同学的观点是:如图1所示,底边长是5cm,上面两根线段之和就不可能是5cm,否则,这就与“两点间的无数连线,线段最短”相矛盾,结果说明:3根小棒中,其中2根长度之和等于第3根,就摆不成三角形。看法2,经过再次拼接,发现两根短棒2cm、3cm所拼成的两边,其实成了一条线段(如图2所示),这样三条线段拼成了两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从反例中再次强调了: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3根,就能摆成三角形。在解决“矛盾冲突”中产生共识,从而验证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中逐渐理顺思路,实现意见的统一,在“摩擦碰撞”中经历了“数学化”过程。

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立足于逐步同化的知识感悟,远比教师即时的直白评价有效得多。课堂有了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学生的思维才会条理化和有序化,精彩的生成就会层出不穷。

2. 探究解惑,释疑创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应使学生在课内外始终处于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是引导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期望,有证实自己智慧力量的期望,同时还希望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如:东南花都的门票是:成人票30元,儿童票16元,如果购买5张成人票,赠送1张儿童票。一个旅游团有9个大人和3个小孩,该怎样买票最省钱?

买9张成人票(赠送1张儿童票)需花:30×9=270元;

买2张儿童票需花:16×2=32元;

那么一共需要: 270+32=302元。

这种思路合理利用了优惠策略,但是不是最省钱的方案呢?这时,我们不应局限于传统思维:儿童只能使用儿童票,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成人票。所以,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再多买几张成人票,就可以再享受优惠票呢?学生就可以打破思维框框,想出更省钱的方案:买10张成人票(赠送2张儿童票),一共有12张票,够12个人去花博园。这样只需花:30×10=300元。

通过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经历了“比较”的过程,可能得出新颖的结论,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知其言,更知其所言。”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知识或问题发生过程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结构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课堂与生活中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探究中体验到“数学创造的过程”,就会获得更完美的结果。

摘要: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知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火花,所以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上一篇:新型水泥下一篇:安全绿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