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2024-07-17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共11篇)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1

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认识线段”中真情境的创设

沈丽军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第三册第六单元“厘米和米”的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如何让二年级学生能感知抽象的线段并掌握其特征呢?在多次的磨课中,逐渐清晰认识:要让学生在有效的真情境中体验,建立线段的表象。在一次次情境体验中感悟,学会表述线段的特征。

【试上】

童话情境引入:

师:今天,数学王国的小公主邀请小朋友去数学王国游玩,想去吗? 生:想!

师:小公主带来了一封信,里面有2根线。(实物投影上摆放着2根弯曲的毛线。)师:比比看,哪根毛线比较长? 生:红线长。师:为什么呢?

生1:我看看就是红线长。生2:把2根线放在一起比一比。„„ 【思考】

上述教学情景完全是教师人为编造的童话情境,这样的情境没有丝毫趣味性,“美丽的小公主”直到下课也没露面,“2根毛线”非得借用“小公主的信”展开吗?这样虚假的情境创设又能为新知孕伏多少?又能挖掘多少与新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这种数学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只是伪情境,除了能借

助课件让外表华丽花俏外,对于激发学生的有效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潜力是毫无裨益的。

创设怎样的真情境,使学生真正受益呢? 【再上】 活动情境引入:

师:(出示1根跳绳)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跳绳,哪怕会跳一下也行。学生全部举手,都在纳闷:数学老师来上活动课吗?不过,跳绳可是他们喜欢的一项活动,怎能错过?

师:(再出示1根跳绳)这边再请2人用这根绳子表演拔河。讲台一边1个学生在跳绳,另一边2人在拔河,好不热闹。师:谁能把跳绳时和拔河时的绳子样子画下来?

指名学生板画。

师:2次活动中的绳子画下来有什么不同? 生1: 拔河时的绳子是直的。生2: 跳绳时的绳子是弯的。操作情境中认识线段特征:

师:观察你们桌上的毛线(随意摆放),你怎样把它变直? 生:我拉住毛线的2头往两边一拉,弯的毛线就变直了。学生操作,发现线段的特征。

老师演示:在学生拉直的毛线中剪一刀,把毛线拉直。师:剩下的能看成是线段吗?它的端点在哪里? 生:是。(学生上前指出端点)师再演示:再剪一刀,把它拉直。再提问:还能看成是线段吗?端点呢? „„

操作情境中学生自创线段:

老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提问:这张纸上能找到线段吗?

不利用别的工具,你能在这张纸上变出一条线段吗? 学生动手探究。

指名一学生上前演示,折出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 师:你还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短)些的线段吗? „„

整节课都贯穿着类似的小小操作情境、活动情境、探究情境,学生在这样的真情境中开开心心地参与了,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线段的本质和非本质特征。

【反思】

乔纳森(Jonathan)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我们所要追求的真情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首先要做到:源自生活。儿童都是通过观察大量生动的、色彩鲜明的形象,通过触摸操作各种实物,才建立有关“数”与“形”的认识的。只是儿童的这些经验常常是零散的、混沌的、表象的、粗糙的或者是无序的,因此,最有效的学习组织就是能积极地唤起儿童的这些经验,使他们能在教师有序引导下主动地去将这些经验“数学化”。再次教学时,活动情境(跳绳、拔河)的导入、操作情境(剪毛线、折纸片)的展开都是采用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创设了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感受和接纳的感性教学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情感认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感受数学与生

活同在的乐趣。

其次是激发兴趣。真情境必须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教学中,我们要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实现情感层面上的“乐学”。如上述数学课“跳绳”、“拔河”是学生感到新奇的,是“非常规性”的。这就给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设置了悬念,激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唤起、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第三是孕伏、体验。真情境的创设不能简单的就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真情境的创设应让学生玩过动过之后有思考、有回味,要有数学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孕伏。第2例中通过情境的有效创设,让学生在笑声中、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地把握了“线段是直的;有2个端点;线段是有长有短(有限长)”的新知,从而实现了认知层面上的“会学”。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数学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体验、“做”中解决、“做”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需要情境,只有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需要和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情境,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情境。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2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 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我们小学数学, 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 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 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 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 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 让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 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 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产生对数学的情感, 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 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假如妈妈给你10元钱, 让你买自己喜欢的物品, 你应该付多少钱?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这样一来, 小朋友兴趣很高, 都积极地寻找自己喜欢的物品。说:我买1元的橡皮, 找我9元;我买4元的自动铅笔, 找我6元;我没有水彩笔了, 要买8元的水彩笔, 找我2元;还有小朋友说要买2元的小刀和8元的水彩笔, 不找钱给我了;甚至有人说我要买2元的小刀、5元的圆规, 找我3元;更有小朋友说要买1枝铅笔和1本笔记本, 正好用完;……这样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又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

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课本上的画面营造了一个个很好的生活场景, 因此, 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 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场景, 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在操作实践中体验, 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新课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 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 真正地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 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学生的操作, 你会发现, 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 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例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 我把10本作业本分给5个同学 (先每人分一本, 再分一本) , 让学生看清楚每人都分得2本, 接着要求学生拿出8个小正方体,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摆一摆、分一分, 由学生说出分法和每份几个。再引导学生看图, 说出怎样把15个桔子平均放到5个盘里, 每盘有几个, 让学生拿小棒代替桔子动手分一分, 说说自己的分法, 最后我向学生明确像这样的分法就是“平均分”,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继续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5个桔子, 每盘放3个, 可以放几盘?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意义。通过上面的演示、动手操作和实物图例, 启发学生思索:像上面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5个同学, 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 把15个桔子每盘放3个, 可以放几盘, 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学生回答后我就指出这样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或者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几个, 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接着写出:10÷5=2, 8÷4=2, 15÷3=5。再向学生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认识除号。这样运用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 效果较好。

所以说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 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不断增长智慧的有效措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从事实践操作活动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这是每位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 只有成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从动手操作开始的精心设计者, 我们数学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演绎生命的华丽乐章, 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智慧。

三、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鼓励学生互相竞争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教学“年、月、日”时, 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1999年到2008年的年历, 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生合作交流, 很快就理清了年与月的关系:“每年都有12个月, 即1年=12个月。”但是在寻找月与日的关系时, 学生之间产生了严重分歧, 各执一词, 有的说:“2月是28天, 因为从1999年到2007年的9年间, 有6年的2月份是28天的, 而2月是29天的只有三年, 可能是印错了……”有的说:“2月是29天, 因为我弟弟就是2000年2月29日出生的……”有的说:“不对, 2月是28天, 因为今年 (2007年) 2月就只有28天, 你忘了?那天是星期三, 我们班与三 (2) 班进行跳绳比赛, 我们班赢了……”通过交流合作, 学生得到结论:2月有时是28天, 有时是29天。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交流和讨论后, 明确了“平年的2月是28天, 闰年的2月是29天”和“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 必须是400的倍数的年份才是闰年”的结论。在这节课里,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和生活经历进行分析、讨论, 在交流中反思, 最后达成共识, 从而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课堂中开展交流的目的, 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 获得多少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合作, 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去发表自己的思想, 去倾听别人的想法, 学会交流, 增强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 我组织了学生分小组学习, 让他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摆, 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他们有的剪, 有的拼, 互相讨论, 几分钟后, 都拿出了自己小组的成果;交流时, 台上学生讲, 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 在交流中学会合作, 在交流中体验了求得同一种结果, 在交流中也看到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协作中, 分享着互助与竞争, 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让孩子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3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上课,匆匆走进教室,做出无奈的表情:“同学们猜猜,刚才在办公室,老师在感叹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我们的作业做得不好!”“作业做得不整齐!”“有人没交!”“李拓做得特别好!”……我说:“不,你们的作业做得很好!老师是在感叹钱花得太快了!”我故意做出无奈状:“这月的工资已经用去1500元,占我本月工资的60%呀!”孩子们一听老师说自己的工资,一下子兴奋了起来,紧接着,就有人提起笔来开始算。我没有禁止,故意奇怪地问:“咦,有人开始写了,你们在写什么呀?我没问什么问题呀!”马上有人说:“老师,我想算算您一个月工资多少元。”孩子们立刻响应:“我也想算。”我笑了,“哦,原来你们想知道我一个月挣多少钱呀,那就算吧!谁想上来在黑板上算?”……就这样,孩子们算得兴致勃勃,有方程,有算术方法。他们不知道,这只是老师按例题类型稍做改动,用生活中的情境来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和欲望。这道题,他们理解得非常好,就连平时分不清单位“1”的孩子,今天都能做得准确而且能讲道理给大家听。之后,再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孩子们已经有了轻车熟路的感觉。本节课,课堂效果十分满意。

再比如,教学反比例时,我做了这样的引入:

一上课,我拿出一沓新的作业本,说:“这儿有24本新本子,老师准备奖给咱们班最近表现很好的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到几个本子?”孩子们都说:“每人4本!”我又说:“咱们班表现好的同学有很多,如果老师要奖给8位同学,平均每人几本?”同学们又很快地说了出来:“3本!”我又说:“奖给12位同学呢?”“奖给24位同学呢?”“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这样,由简简单单发奖品的事情轻而易举地引出了反比例的概念,并且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以上两例是体验教学中的情境体验,他和亲身实践体验虽形式不同、方法不同,但效果却很相似,而且情境体验实施简单、方便、信手拈来、覆盖面广,一个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每一个孩子为之激动、兴奋,从而促进其思维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探索出来的知识理解透彻、记忆力持久。

所以,我感觉,情境体验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教学的方法。可有效地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无法变成现实的问题经过教师的行为动作或语言描述变得尽可能接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孩子在教师营造的环境和语言氛围中进行间接的体验,从而以主人翁的身份去解决问题。比如,据本班或本校学生情况汇编应用题等,都会取得比用课本上的现成题或用陌生的、遥远的故事情节编题有更好的效果。

23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4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又如教学“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前,让学生在家与父母合作设计一个长方体;教学“面积测量与计算”前,让学生在家与爸爸一起量量自己房子、自己房间的长宽,算算它们的面积等。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 1 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例如在一节计算教学课,教师让学生估计一下,下面哪个答案接近?为了猜测出这个问题准确或比较准确的答案,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在这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运用意义——学数学是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 2 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我曾在一本杂志上阅读过一堂“典范”的美国数学课例,当老师问:“我们在体育课上都有跑步的体验,为什么有人跑的快,有人跑的慢?”一学生思考后回答:“谁的个儿高,谁就跑的快,谁个儿矮谁就跑的慢。”在这个时候,老师默不作声,只是怪异的目光望着其他同学——等待。这一等待不要紧,等出了激励的争议,有的说:是这样的,班上A同学个高就跑得快;有的说:不是这样的,班上B同学个儿就没有A同学高,可跑得就比他快;有的说:这和个儿高矮没关系,和步子跨得快慢有关系„„就这样,学生在争议中辩清了知识。教师的等待在我们课堂上经常会使用到,这是一种策略,老师像法官一样给学生的回答下结论是没有必要的。

数学课上,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舍得时间,还要提供探究的空间,笔者在教“行程应用题”时,就用了这样一道开放题:放学了,徐青和杨婧同学离开学校回家,徐青每分钟中走50米,杨婧每分钟走60米,1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许多同学一开始就列出式子(50+60)×15=1650(米),教师及时点拔,让学生从思维定势中回过神来,认识到自己原来只考虑到相背而行,实际上还可能是同向。之后还有学生提出“杨婧走了10分钟其实就到了家”等一些有趣而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况。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既惊喜,又热情,课堂上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留够交流的时间。交流是数学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只有在比较交流、合作交流、争辩交流中,一些模糊的数学概念,一些模棱两可的方法才会更加清晰。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对话、争辩,教师只要在他们唇枪舌箭的关键处恰当点拨与引导。正如有位特级教师所说的:教学无需色彩斑斓,精雕细琢,学生无需精心打造,涂颜擦色。只需供给他们这样一份自由的学习气息,他们会像学者一样去研究,去发现,去争辩,去想像,真正体验到新的一切。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 3 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在情境中体验中学习论文 篇5

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实在太苦了.其苦大致表现在三方面:课业负担过重之苦,学习生活枯燥单调之苦,师生关系紧张之苦,应这而生的愉快教育改革的主攻方向把这“三苦”变为“三乐”(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乐从何来?乐生于情,情源于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呢?这里谈点粗浅看法.

课业负担过重之苦,主要来自课堂教学失败.这就是必须要求教师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

一、图画再现情境

在生字教学中,“溪”因为笔画繁多,再加上学生分辨字形的能力不强,学生经常丢笔少画,把“溪”字写错.因此,我利用图画再现法,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把字幻化为图画.“溪”水,顾名思义,得用三点水作部首,关键是字的右边.我利用简笔画把右边的字头化为图中的群山,“0”字化为弯弯曲曲的小溪,“0”中的那一点,好像溪在的一块石头.溪水向前流淌,越流越“大”.这样,“溪”字便在学生头脑中幻化成一幅直观形象的图画.

二、音乐渲染情境

作文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性能力,因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想掌握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学生大多怕作文,这种畏难情绪的产生,会使学生在心理上设置一道障碍.因此,也会主观上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我们在俄文训练中,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顺应学生心理,因势利导,进行兴趣作文训练,降低作文难度.我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活,使学生“耳悦”“心悦”.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泻杂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之中.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让学生饱含深情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他们心头涌起以妈妈的感激之情,对妈妈如何关怀自己,增强了理解,笔下妈妈的形象丰满、感人.

三、生活展现情境

小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实际教学词义,尤其是教学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

比如,《颐和园》中的“隐隐约约”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我启发学生回忆:月光下,看稍微远一些地方的东西能不能看清楚?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后,要求他们再想想,再说说,这样学生很快明白,“隐隐约约”是看起来不太清楚的意思.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启发理解,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学起来感到格外亲切、有趣,对词语的理解自然透彻了.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8-01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推动了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但数学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效益容易被人们忽视。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生数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无论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还是在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数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数学教育能力的培养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通过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手段。在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数学”,教师让学生根据收集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课堂教学时,教师有目的地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中提取与数学有关的资料,并将它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收集材料、分析材料、设计方案,构建数学模型,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创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教师设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交流,找出解决的策略。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更强了。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销售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如何在商场搞活动的情况下便宜购物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7

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 巧妙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 富于情感, 向师性特别强, 容易受感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在不影响知识科学性的前提下, 巧妙地运用生活化、情趣化、童趣化的数学语言感染并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语言交流中学习, 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从而使他们学有兴趣, 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增添一份异样的色彩。

2.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诱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 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积极性。新的数学实验教材, 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之中, 如“快乐的星期天”、“购物—逛商店买文具”、“我们来当家”、“做家务摆筷子”等等, 以色彩丰富的图画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只要用心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将学生引入情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之中, 使数学贴近生活, 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

二、创设充分的活动空间,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 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 也就是让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明确指出要“动一动———解放儿童的双手”。实践证明,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 增强学习效果, 而且满足了学生爱动、想动的心理需求。

2. 游戏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 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根据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如能适时地组织他们在学习中开展游戏活动, 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 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 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合作交流活动。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 尽情表现, 发挥潜能, 启发思维,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交流, 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4. 模拟活动。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 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将课堂设置成学生的舞台。课堂中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 既能满足学生动的需求, 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通过模拟活动, 学生的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感到很开心, 很有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8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引进过程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如,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先请同学猜谜语,引出尺子,然后播放没有尺子时古埃及人用手指、手掌、脚步等测量物体长度的录像,再请同学独立想办法测量书本的长。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手指量,有的用橡皮量,有的用铅笔量……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最后比较这些测量情况,发现同一物体测得不同的结果,从而使学生感悟用同一样工具量便于比较,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将人类发明尺子的漫长历程浓缩为一个动态过程的录像片段,既展示了人类的聪明和智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无穷奥秘。在学生“想办法量一量书本的长”的亲身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他们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进行思考,用“尺子、手指、橡皮、铅笔”等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然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让他们亲身体会到“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所得的结果不一样”,从而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过程科学而有质量地展现为一个可供学生经历的时空,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用,领略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它是利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其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能否把三角形的面积也设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呢?让学生拿出事先剪下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让小组合作拼一拼并讨论。在拼图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初步感知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再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底、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从而自己归纳出三角形面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底×高÷2。这样的设计,自始至终都是由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亲身体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变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深刻体验,从而牢固地建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生成。因此应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的课堂是在价值观引导下自主建构,真实多向互动生成发展的过程。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让4位同学小组合作讨论把一根长24厘米的绳子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和周长,并比较一下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于是,学生有的商量,有的围,有的算,忙得不亦乐乎。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不同的方法。交流时,台上同学介绍,台下同学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改。最后达成共识: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它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分享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积极参与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沐浴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之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

四、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利用数学经验服务、改造客观世界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应用的价值。

例教学《除法应用题》后出示一个生活问题:小明有3元,小红有4元,他们来到商店买饮料,而商店正在举行促销活动:买1瓶3元,买2瓶5元,买3瓶6元。请大家讨论一下,他们有几种选购方式?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想出了各种方案:(1)自买,共买2瓶多1元;(2)两人合起来买2瓶5元的,则得2瓶多2元;(3)两人合买3瓶6元,则得3瓶余1元,再比较各种方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佳?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化、生活化的购物情境,努力地将数学经验生活化,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参与解决购物问题,并选择优惠购物方案,让学生体验知识应用的全过程,体验到教师更多的耐心顷听,真诚欣赏,热情鼓励。感受了数学的广泛应用和巨大的实践价值,并认识了社会,感受了生活,促进了个性社会化发展。

总之,体验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体验知识获取的全过程,形成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与学生共享获得知识的快乐。

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9

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具有自主独特的课程特征,就是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它的特点和目标就是要在通过老师和学生互动中、在各种活动中达到让学生体验、领悟的目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鲜活起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一、注重品德课程的生活性

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生活之外进行。如教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9课《大家一起玩》,课堂开课以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切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回忆,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孩子们都挺喜欢玩游戏,说一说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2、你们在玩游戏时有没有出现玩不下去的情况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游戏很感兴趣,老师让他们说一说游戏时玩不下去的情况,使他们在对美好游戏的回味、对游戏过程中不尽兴、不开心,甚至和小伙伴拌嘴的回忆当中,初步感悟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从而,再现了的生活情景,引出规则。(师小结:看来,这些有趣的游戏原来都是有要求、有规定的。谁要是违反了这些要求和规定,游戏就会玩不下去,有的同学之间还会产生不愉快。其实,大家所说的如下棋不准悔棋,捉迷藏不准偷看等等,这些就是自觉遵守这些规则,可不能耍赖皮呀。)

二、注重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还是以《大家一起玩》为例,在第一个活动引出游戏规则后,我设计了第二个活动:再现直接经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师:除了游戏规则,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它们都在哪儿呢?课前,孩子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完成了各自的调查报告,下面咱们就来交流交流你们的调查报告。在交流之前,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在调查活动开始之前,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到居住的社区周围或公共场所去调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完成调查报告。在交流调查报告时,老师要与学生坐到一起,认真听取他们的介绍。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鼓励他们。与他们共同探讨找到的规则,商量如何解决调查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学生交流寻找到的规则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我们通过找规则,说规则,写规则,从中你发现没有,规则究竟在哪里呢?”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和课堂上交流汇报,他们深切地感悟到:规则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完成了书面的调查报告,不仅仅是找到了规则,积累了调查规则的方法,而且知道了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小小的.调查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采访交际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

三、注重品德课程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如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除此之外,课堂环节中质疑问难也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如学生在找规则,说规则时提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也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作一些解答。不管这些问题是不是都有价值,只要他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可贵的。在本节课结束时,老师也给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规则要遵守,不是很麻烦吗?究竟是麻烦还是方便,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去体验体验,下次课我们再继续讨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0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气氛。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性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的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篇11

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获取,而忽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只重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的现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使学生参与到特定的数学活动中体验知识、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获取积极的成功体验,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学习呢?下面结合我平时的一些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体验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过去的教学时,学生往往体验不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太枯燥乏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为生活服务。教师如果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还原成学生熟悉的、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并在学习以后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一点儿也不神秘,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数学第十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我结合刚开学这一实际,设计了选举班长的情景。让学生在统计候选人票数的活动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统计知识就在身边的活动中,应用统计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第十册“最大公约数”时,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老师有一间新房要铺地板砖,商店里只有这样一些规则的地板砖:边长2分米、边长4分米、边长5分米、边长6分米和边长8分米。房间长30分米,宽24分米,请你为老师选一种地板砖,既不会浪费材料,又要铺得最快。学生中有的迷惑,有的兴奋,老师抽了几个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接着就此问题进行研究。这样,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真正體验到数学解在身边。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二、主动探索,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的被动的、镜面地反映,而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活动,从而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透视图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观察老师桌上的长方体,说一说你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猜想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再组织小组讨论和验证:你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呢?为什么个人看到的长方体的面都不同?左右上下前后各能看到几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你几个面呢?在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同一个长方体之后,自然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从左面、上面、前面看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最后学生自己画出想象的长方体的透视图,并比较几种画法,哪种更形象直观?这样学生不仅是掌握了长方体的透视图,而且亲身体验到长方体的透视图的形成过程,明白了为什么长方体的透视图只有三个面,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样,学生不仅获取了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以上的亲身经历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挖掘素材,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美。

过去的数学教学,太重视理性和求实的价值观,忽视了对数学学习的审美化、艺术化的价值导向,使数学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在严肃的数学面前备感枯燥,很少体验到数学的内在美。其实数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感:简洁美、相似美、统一美和科学美。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美的素材,就能将学生引入数学的美丽的白花园中,使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欣赏和体验到数学的内在美。这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二、积极评价,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总结汇报下一篇:烟厂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