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体验(精选12篇)
数学体验 篇1
新课标在“双基”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应该引起我们数学教学足够的重视。传统教学给予“双基”过多的关注, 对基本活动经验关注较少, 甚至是忽视。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用解题经验取代学生学习的经验,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活动经验基本是“漠视”的态度。因此, 引起了今天人们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探究与思考。
“基本活动经验”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的, 是学生在数学活动的一种所得,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这部分经验, 而且要有目的地积累、适当地转化和提升, 让学生的经验成为新知的“发力点”和“生长点”。
儿童在学习学校数学之前其数学知识不是一张白纸, 已经有了一些数学知识, 至少有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 有人称之为“儿童数学”。儿童数学是儿童“生活数学”的继续和拓展, 它不仅包括原来存在的“结构性”知识, 还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 尤其是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那些“生活数学经验”。这样就使每个孩子的数学学习储备不仅各不相同, 而且丰富而多彩。因此, 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 发现蕴含其中的生活内涵, 将生活与数学巧妙对接、有效对接, 努力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活动经验‘生活化’”, 让儿童充分体验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的乐趣, 引导儿童将感性的活动经验上升到理性的数学经验。
【案例】经历·体验
学生王书杰的日记——《蚂蚁的最短路线》。
今天, 我在大树下玩, 发现一只蚂蚁爬到了我的长方体积木上了 (如图1) 。为了逗逗这只蚂蚁, 我决定把蚂蚁放到A点, 然后在B点放上一滴蜂蜜, 看看这只蚂蚁如何爬过去。
哈哈, 这只蚂蚁还是没有我聪明, 它开始就是沿着棱爬 (也许这样便于攀登) , 爬到上面快靠近蜂蜜时, 才知道直接抄近道过去。我把这个问题带到了班里,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
刚开始, 不少同学都说蚂蚁会沿着棱走。后来有同学提醒说, 这是长方体, 是有面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有人说, 从A到C, 再到B……后来老师知道了, 说这还不是最近的路线, 这下我们都傻了眼。老师说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回到家, 我拿尺子在长方体上画直线, 怎么画也觉得不对, 后来我想到老师讲过的, 把长方体的面印到纸上, 这样我不就可以直接把A点和B点连起来吗 (如图2) ?然后再把长方体的展开图折叠起来, 这样这只蚂蚁吃蜂蜜的一条最近路线就在长方体上画出来了 (如图3) 。正在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时候, 有同学问我, 如果这个长方体很大, 我们搬不动, 也就是不能把这个长方体的六个面印在一张纸上, 怎么办?还能在这个长方体上画出这条最短线路吗?我一想, 对啊!这是个问题。有一天, 我翻看自己的影集, 突然来了灵感, 一个大活人的像都能缩小到一张照片上, 那么这个长方体不也行吗?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不好意思, 这是请教老师的) , 把长方体缩小, 哈哈, 不就行了嘛!画出这个缩小的长方体的展开图, 连接A、B两点, 最后测量出AB这条线与底边的夹角, 再按照这个夹角在长方体上直接画线就可以了。怎么样?咱们是不是很聪明、很神奇?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凡事多动脑多实践, 就有可能把原本很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 就会发现到处都蕴藏着智慧, 真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因此, 当数学与现实、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 并进行“数学化”的时候, 学生才有可能学到灵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比如在讲正方体的截面图形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先制成正方体, 再去动手切一切, 观察截面的图形。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 得到的结果牢记于心, 在活动中既让学生尝到了活动的乐趣, 又解决了问题掌握了知识。又如正方体的影子可能是什么图形时, 学生光凭想象很难把问题解决。最好的方法是在鼓励学生想象与猜测的同时让学生亲身做实验来探究, 在阳光下观察正方体的不同摆放的影子。认识立体图形时, 为形成对圆柱、棱柱、棱锥等立体图形的概念, 可让学生用橡皮泥和牙签或硬纸片来制作, 在制作中掌握他们相互间的异同。再如在探讨正方体的展开图时, 可让学生用硬纸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 然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剪开, 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从学生的展开图中来概括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操作, 对获得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同时在活动中增强了对数学的兴趣。
操作是重要的应用技能, 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利于激趣。动手实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动手习惯与能力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数学体验 篇2
在学校课堂教学比武的初赛上有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根据老师的要求写加法算式:
师:3个4相加
生:4+4+4
师:5个10相加
生:10+10+10+10+10
师:9个8相加
生:8+8+8+8+8+8+8+8+8+8
师:写得累不累?
生:不累;和平常一样……
老师只好自己说加法比较麻烦,我们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案例2:
第九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写法》的其中一个片段:
1、写出下面各题的算式。
(1)一本数学书的价钱是6.05元,10本数学书需要多少元?(6.05×10)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6.5千米,t小时行驶多少千米?(86.5×t)
(3)电视机厂每天生产a台电视机,2天生产多少台?(a×2)
(4)一架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v千米, t小时飞行多少千米(v×t)?
(5)一种奶糖每千克是b元,买c千克应付多少元?(b×c)
(6)小红每天吃1个苹果,n天吃几个苹果?(1×n)
2、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乘法式子中因数的特点分类。
6.05×10 86.5×t v×t
a×2 b×c
1×n
4、谈话出示课题:第2类和第3类还有简便的写法,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5、学生尝试:用简便方法写出第2、3类的式子。
86.5×t = 86.5t a×2 = a2 1×n=1n v×t= vt b×c= bc
86.5×t = 86.5・t a×2 = a ・2 1×n=1・n v×t= v・t b×c= b・c
a×2 = 2 a
6、问:这样简写对吗?请看书第91页。
7、看书后学生自我纠正刚才的写法,并说明理由。
a×2 = a2,因为数和字母相乘,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1×n=1n,1与任何字母相乘,1省略不写。
8、四人小组讨论简写的条件和规则。
9、反馈
简写的条件: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才可以简写。
简写的规则:(1)乘号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
(2)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10、乘号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你更喜欢用哪种简写方法为什么?
生:我更喜欢省略不写,因为这种方法更简单,记做“・”会和小数点搞错。
反思:
数学体验 篇3
那么,什么样的数学才是有价值的呢?“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以往知识体系有着密切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并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帮助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还应该能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体验教学理论同样告诉我们,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心灵感悟,将情感内化为品质、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健全人格魅力,真正达到“学有所得”的效果。
怎样使学生感受数学情趣、体验数学价值呢?下面以“列方程解决问题复习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巧设情境,体验数学生活性
实践表明,越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越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情感投入程度。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趣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师:我本来要买4瓶大瓶的雪碧,每瓶5元,但后来换成10瓶听装的小瓶雪碧。这里面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4瓶大雪碧的总价等于10小瓶雪碧的总价。
师:它们之中什么是不变的?
生:总价是不变的!
师:对了,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不变量来找等量关系。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买小瓶听装的雪碧吗?
生1:小瓶的比较有气,好喝。
师:是的。
生2:大瓶的量比较多,便宜。
师:你说得也没错。
如上“买4瓶5元大雪碧的钱可以买几瓶2元听装雪碧”的问题,不仅复习了“抓不变量”这一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还引发了学生对“大雪碧量多实惠”和“小瓶听装雪碧有汽好喝”抉择的思考,唤起了学生生活经验。
通过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学生不仅复习了数量关系,明确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还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新的生活经验。
二、生动呈现,体验数学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数学知识因为其固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往往给人留下枯燥、抽象、难学等印象,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在呈现形式上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在内容上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从而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绎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学魅力。
师:我买了一卷塑料绳,展开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7.5米的正方形。这里面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绳子的长度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师:你能求出绳子的长度吗?
生: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以4,7.5乘以4,是30米。
师:对了,我们学过求正方形周长的公式,是……
生:C=4a。
师:我把它摆成长方形,使它的长是9米。你们能求出长方形的宽吗?
生:可以!
师:谁来试试看?这里面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用30米除以2,再减去长,就得出宽。)
师:30米是什么量?
生: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我们学过长方形周长的公式,是……
生1:C=(a+b)×2。
师:像他那样求,可以!如果设宽为x米,能不能用方程来解?
生2:(9+x)×2=30。
师:很好!老师又摆了另外一个长方形,使得它的长是宽的两倍。长和宽都不知道,你还能用算术求解吗?试着动笔写一写。
如此,通过直观展示,不仅形象地呈现了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帮助学生分析了问题的本质,将其转化为一定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复习的过程中来。
三、润物无声,体验数学文化性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学文化则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经历和体验,逐步抽象、概括形成的。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文化性,就不能通过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再现、重演数学知识中隐含着的原始实践和认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等),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含在数学知识、技能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想方法和行为规范加以挖掘和提升,从而使学生在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获得一个公民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
师:同学们很不错,用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两道问题。请大家再想想,什么时候用算术解好,什么时候用方程解好?
生1:逆向思维的时候用方程解,顺向思维的时候用算术解。
师:那什么叫逆向思维?
生1:就是数值不清,要去设。
师:要设未知数当然是用方程解了。谁再来补充说说看?
生2:题目比较复杂,要反过来想的时候,用方程解比较简单。
师:哦,反过来想就是逆向思维。那顺着题目的意思去求的时候就是……
生:顺向思维,用算术解简单。
其实,解方程也是一种工具,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自会体会其优劣,教师不必赘述。通过实践体验的过程,学生才更能感受数学的兼容并包与择优思想,而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四、个性发展,体验数学开放性
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要正视他们的差异,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够获得“跳一跳,够得着”的桃子。
在“老师买红笔”的拓展环节,我先假定“胡老师的红笔是洪老师的3倍”,让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有的学生想知道两位老师分别有多少支红笔,还有的学生还想知道两位老师红笔的总数和相差多少,这就是思维的差异。接着我设计了开放性的条件“24支”,让学生补充完条件再求两位老师的红笔数,引发了学生激烈的探讨:有的学生将24支设定为其中一位老师的红笔数,求另一位老师的红笔数;有的学生认为两位老师的红笔数之和(或相差)是24支;甚至有学生联系统计知识,认为两位老师红笔平均有24支,思维的个性化彰显无遗。最后我加大难度,补充条件“如果胡老师给洪老师24支,我们的红笔就一样多”,学生争相动笔解决,研究热情高涨……
师:如果我给洪老师24支,我们的红笔就一样多。思考一下,要先找什么?
生:等量关系!
师:有什么等量关系?
生1:胡老师减24等于洪老师加24。
师:等式左边表示……
生1:胡老师给出24支后剩下的。
师:等式右边表示……
生1:洪老师得到24支后现在的。
师:我们现在的红笔支数怎样?
生:一样多!
师:一样多就是相等。用什么方法来解?
生:方程解。
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题组,使各层次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随着问题难度的逐渐加大,学生也能再次切身感受到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这样的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使所有的学生在解题策略的能力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五、承前启后,体验数学发展性
数学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紧密关联的系统,有价值的数学是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帮助的数学。复习课不仅要梳理知识、巩固技能,还应承前启后,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师:回顾这节课,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
生1:解设,列方程。
师:方程从哪里找?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生(齐):找等量关系!
师: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然后呢?
生:解方程。
师:最后还要……
生:验算和答。
师:这就是我们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那个步骤最重要?
生:找等量关系!
师:我们又有哪些方法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呢?
……
师: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哪些题目要用方程解,哪些要用算数解。
师:你说说看。
生1:逆向思维的题目要用方程解,简单的题目可以用算术解。
师:是的,解决问题前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在复习完列方程解决问题之后,有必要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为此我设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哪一步最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解题方法和步骤。由于有前面许多练习题作为基础,学生很容易说出“找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和答”的顺序,而不论从方程解或是算术解的解题过程中,学生都能明确解决问题先要找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则是找等量关系),也感受了方程解和算术解各自的优劣和适用范围。这比教师空洞而枯燥的解说有效得多,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综上所述,要使学生感受数学情趣、体验数学价值,教师就应学会运用体验教学策略,组织学习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中发现数学、研究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自主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作者单位:厦门市槟榔小学 福建厦门 361004)
引领学生体验数学 篇4
一、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
问题情境, 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 多方位, 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例如, 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出示一个铁圆圈, 请同学们求出铁圈的周长。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大多采用“化曲为直”的办法, 有的提议把铁圈剪断, 有的说用线绕, 有的说可以把铁圈放在桌面上滚, 再用尺子量出滚动一周的距离。充分肯定了同学们想的办法。紧接着, 我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要在地面是画出一个周长为47.1米的圆, 你有什么办法?原先的办法都不灵了。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老师, 想听老师的讲解。这时, 我却故意绕开这个问题, 拿出已经知道直径大小的许多圆分发给学生, 让同学们按刚才的办法量出它们的周长, 再把周长除以直径, 求出所得的商是几。学生纷纷动手操作计算, 结果他们发现, 不论圆的大小, 用它的周长除以直径, 所得的商都是3.14左右。这时我告诉学生, 这个3.14就是圆周率, 并让学生探究圆的问题, 如果要你画出周长为47.1米的圆, 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吗?在合作学习小组里, 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活跃,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画出一个指定周长的圆, 首先要确定这个圆的直径, 即用周长除以3.14, 求出直径的长度, 直径除以2, 得出半径, 再以这个半径画圆。
二、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为了开展探究性学习,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 进行探究性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儿童来说, 如果始终是被动地接受, 像成人一样地学习, 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数学是索然无味的, 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会渐渐地沉睡起来, 他们会渐渐地疏远数学。实践证明课堂是学生生长、成长的空间。以人为本的现代数学课堂应当少一点禁锢, 多一点自由和自主, 课堂上, 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权利, 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 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问题, 让他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 让他自由去飞翔。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开发潜能、唤醒精神、彰显独特性、弘扬主体性, 才会有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悠然体会、深得吾心, 才会感受到这样的课堂是伙伴的课堂、想象的课堂、创造的课堂、享受的课堂。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 我在纸袋里装了很多不同的三角形, 只露出一个角, 让学生猜一猜, 是什么三角形。第一次露出一个直角, 同学们猜是直角三角形;第二次露出钝角, 同学们猜是钝角三角形;第三次露出锐角, 同学们顺势猜锐角三角形, 抽出一看, 是直角三角形;再一次露出锐角, 有的同学猜是钝角三角形, 有的同学猜是直角三角形, 还有的同学猜是锐角三角形。为什么第一、第二次都很快猜对了, 而第三次不是猜错了就是意见不统一呢?通过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 三种三角形中都有锐角, 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 才能确定是锐角三角形。这样使学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 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 对数学缺少兴趣, 缺乏良好的数感。要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通过看一看, 摆一摆, 想一想等活动,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感知学习内容,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提高操作能力。如在“正方形认识”中, 我有意创设这样一个操作情境: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布口袋, 口袋里放一些物品, 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正方形式来, 在学生纷纷举着自己的正方形物品后, 我说:“看你们都找得这么好, 我也想试一试, 你们能指导指导我吗?”学生说, “正方形有一个平平的面。”我伸手摸出了一个硬币。学生们又说:“正方形的边是直的, 不是弯的。”我伸手摸出一个三角形。学生们急着补充道:“正方形有4条边。”我又摸出一个长方形纸片, 问“这是正方形吗?”学生回答道:“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我又拿出一个菱形纸片, 学生们呆住了。我进一步问:“还有哪里不像?”学生说:“它的角。”还有的学生补充道:“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一样的。”这次, 我摸出了一个正方形。我真诚地对学生说:“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正方形。”在这里, 我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体验, 使学生认识并抓住正方形的关键特征。
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 篇5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时空。教学目标的确定,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与学生发展具有内在联系。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对书本知识的接受性、被动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与感悟,使教学活动演变成一种单纯的训练活动,缺乏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构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不难看出这段话的核心是要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智能成长的过程。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理念。因此,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应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该课题的探索,是基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自实践,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里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圆的认识》为媒介,阐述这一教学模式的流程。
二、实践案例
1.??设情境,引导感知
为激发学生对体验活动的积极性,引发其体验的愿望和需求,教师就要创设一种情景,并让他们很快进入这种情景,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建构主义十分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在一定的活动中进行。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一切条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要迎合学生的口味,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便于学生探索发现。操作策略有:
(1)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使之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3)创设操作情境。操作―思维是一对链环,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思维活动能促进学生外部操作活动的内化,由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转化为抽象逻辑思维。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维的环境,通过摆弄学具,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探索新知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课堂之初设计了“寻宝游戏”,隐含圆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突出讲解,旨在感受,初步体会圆的特点。学生“各有想法”,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在课末回应该游戏,学生再次反思,加深了学生对于圆特征的理解。
2.问题引导,启发诱导
体验式学习的关键是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探究,问题在探究学习中是重要的载体,它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问题贯穿始终,如,师: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圆呢?把孩子的思绪拉到生活中,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圆。在交流画圆的画法时,老师提问请边画边想:圆规画圆的步骤是什么?你觉得用圆规画圆时应注意什么?无形之中把思维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实践体验,多向互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独立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合作的基础。在该阶段,教师应营造探究的氛围,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地自主发现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并明确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学生归纳自己的意见,整理未解决的问题,以便小组内交流解决。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让学生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操作策略有:
(1)教师要提供便于学生探究的学习材料。
(2)制定研究方案。
(3)合作探索。
活动方式一:自主探究,设疑质疑
学生明确自主画圆的任务后,进入探究阶段。在开放性创造活动中,不拘泥方式,自我选择,多思考,多分享。
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老师安排了两次自主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圆的画法,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体画圆,抑或是借助专门的工具圆规画圆。第二次是借助圆规画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也权力下放,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发现隐藏在问题中的规律和结论。
活动方式二: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圆的认识”一节课中让学生围绕探究问题,小组合作研究半径、直径的特征及两者关系等圆的特征。
4.交流反馈,汇集资源
交流是促进学生内部心理变化的深层次学习活动。不仅对认知学习有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探究所得和体会,同时抓住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操作的策略有:
(1)交流探究所得。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这些结论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
(2)仔细倾听,相互补充。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善于倾听别人或其他组的意见。如和自己的发现差不多的,应听一听哪些是不一样的,及时补充。如和自己的发现完全不一样的,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指导评价。适时,必要的教师评价的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问题的结果,一个算式,操作的过程,上课的表现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内容,要引导学生作出合理公正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补充,启发学生积极动脑。“圆的认识”这节课在全班交流圆的特点环节时,学生验证的方法多样性,当一组表明自己的观点:我是利用量一量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的长度相等时,别的小组给予补充,还可以利用折一折或旋转等方法来验证。每个学生、每个小组都愿意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还学会认真聆听、互相评价与赞赏,反思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接纳正确的观点。
学生在认识圆心,圆的半径和直径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激起冲突问题,尊重求异思维,深化圆的特点。全班汇报,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独特见解而思考,因为思维碰撞更内化,提高了学生自评和他评能力,收获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5.总结收获,体验升华
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练习的设计上,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力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兴趣。大胆引进开放题,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的策略有:
(1)对知识进行及时小结。引导学生及时回顾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结收获与疑惑,并不断调整学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2)练习要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课堂中的练习作为一种整理、强化、运用知识的方法,应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注意知识的迁移,不只局限多做几道习题等形式。
(3)练习要体现层次性。反馈练习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学习者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并采取相应矫正措施的依据,本身就要有层次性。
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第一次的习题出现在半径、直径的教学之后老师面对全体学生紧跟着安排了相应的习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第二次习题教学出现在谈收获之后,老师精心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对于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注意到对学优生的培养。
走进数学课堂 体验生活数学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景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首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1/4、9/25、17/40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若像教材上一样再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学生的表情是木然的,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如此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又能如何呢?可以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学生好像无从下手,几分钟后有学生回答“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1/4、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1/3、1/7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另有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我认为应该看分母。从分数的意义想,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有这样的3份,能化成有限小数;而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也有这样的3份,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要加上”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学完“用字母表示数”后,随意取出一本书,问它有多少页?学生们起先一愣,有的摇头,有的茫然,过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这本书有X页。”“有a页。”“有b页。”……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体验 篇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传统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学生是被教会, 而不是自己学会, 更不用说学生自己会学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而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体验式学习则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 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教师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师, 组织学生以熟悉的生活案例作为探究背景, 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教学中始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改变了以前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同时, 知识体验除了感官参与活动外, 还需要猜想、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 使用了“经历 (感受) 、体验 (体会) 、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 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 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过程的目标之一, 突出了教师要在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 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从而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强调的就是“躬行”, 也就是在亲身经历中体验, 即个体体验在激活理解、吸收、掌握知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学习才能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既顺应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要求, 又是实现新课标的需要, 也是改革传统教学的必然。
二、体验学习的内容选择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究竟让学生体验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通过半年来的相关学习, 结合自己的研究尝试, 认为体验式学习应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 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 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 由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 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 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 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一课中, 我先请每一位学生从材料袋中取出一根细吸管, 问:“你们能将这根细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此时学生信心十足, 纷纷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 有的如愿以偿围成三角形, 有的则围不起来。这时, 我笑着说:“看来不是随随便便剪成三段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 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由没有围成三角形而产生“为什么围不成”的疑问, 引起探究体验的需要。再通过动态演示两根小棒“斜摆”的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围不成的原因在于“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小棒”, 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上。接着引导学生猜测“两根小棒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存在什么关系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后, 通过操作测量, 用数据说明“任意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 能围成三角形”这一事实。这个过程, 曲曲折折, 层层推进, “引人入胜”, 学生的体验自然很不一般。
2. 体验数学知识, 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王国中, 很多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也有的是逐步发展的, 如整除与除尽, 加法与减法, 加法与乘法, 减法与除法, 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等等。只有学生对这些关系有了体验, 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 才会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概念。比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中, 教师就应让学生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 其它的图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 以此加深学生的自我体验。
3. 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的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 形成计算技能。我们认为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 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如我在教学《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把你的几种不同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算法交流, 出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算法。
师:你喜欢哪一种, 说说你的理由。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反馈时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 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便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 在展示自己算法的过程中, 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 同时学习到了同学们更多的方法, 从而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4. 体验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价值。
猜测与验证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猜想不是凭空捏造, 验证也不是走过场。不同的学生用各自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时就会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融入学习之中。这就说明了体验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学生的操练, 还是学生产生新的思考, 并把这种思考提升为一种数学方法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通常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在小学阶段我们鼓励多样化的思考方法, 是指鼓励学生主动设计、使用和讨论所开发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价值。但在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时, 我们必须从中选择最佳算法。这一过程不只是学生对基本方法的理解, 更多的是让学生形成对不同方法的价值取向。因此,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开发、比较多种思考方法, 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 而且是学习各种标准算法的全程体验。
当然, 除了让学生体验以上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外, 还包括体验数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等,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各种体验的互补与揉合。
三、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
1. 唤醒生活体验, 创设问题情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索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建构主义的研究也表明, 所有的知识都是从情景和活动中产生的, 而人类的很多学习是在真实的活动和社会性的互动中发生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设计和日常生活相似的情境和活动, 就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创设生活情景呢?我认为首先应从众多的生活情景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 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生活情景, 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生活情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一个游戏、一段视频、一组材料等, 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的情景, 就是好情景。教师在创设生活情景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生活情景的选择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并有利于教学中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二是一定要选择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征的真实生活材料。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我准备购买一套新房, 请同学们替老师想想: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为我出谋划策。”生:“要知道房价, 考察地理位置, 交通情况, 了解优惠政策, 可使用面积, 小区物业管理, 等等。”我让学生将已有知识“串联”, 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又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为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 创设了一个热烈的学习氛围, 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了学生的探讨。接下来我又顺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房子买好以后, 为了美观和舒适, 我准备进行装修 (大屏幕出示各种室内装修图片) 。你有什么信息可以提供给我?”由学生介绍高明木地板的市场调查情况。我诚恳地问学生:“我最好选择哪一种木地板?为什么?你能用数据说明吗?”然后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 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如果仅仅让学生计算面积, 就只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技能并没有帮助, 反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 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得不到提高。只有将生活情境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
2.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 借助表象体验感悟。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物的兴趣, 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非常容易转移。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自愿投入到学习中来。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 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 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 应站成一圆圈才公平, 更好地体会到了“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又如, 在“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行为跟进式研究中, 我先创设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情境, 让学生感知体积。可是学生凭借自己的眼睛观察, 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体积单位。接着我又创设了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积: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塑料盒, 分别用大小不等的小正方体填, 看谁先把塑料盒填满。三位同学争先恐后, 其他同学一边观战一边预测活动结果, 随后我宣布了比赛结果, 比赛的同学不满意, 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 发表感想, 在争论声中总结出了比赛结果的原因, 体会到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而且物体体积有大有小。
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中体验和感悟。
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表演, 让学生通过使用角色语言、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而促进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例如, 教学“年、月、日”时, 让学生扮演电视节目主持人, 在“极限联想”中引入课题。在相遇问题中, 学生对“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相遇”、“相距”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 让他们扮演一下问题中的角色, 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些词语, 从而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4. 积极回归生活实践, 体验数学问题解决。
(1) 学生们利用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学生建立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概念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一找自己身上、教室里和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1平方米有多大, 再用手在空中画一画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还可请学生做一个实验, 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站人, 看一看到底能站多少个人, 进一步加深对1平方米大小的印象。之后, 再让学生估计一下教室的地面大概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体验数学的魅力,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后, 为了让学生了解面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积, 教师可用课件屏幕显示:学校的总面积、操场的面积等, 这样让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 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2)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数学纠错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精确和美妙。例如:学了计量单位后, 我设计了改错题:“今天早晨9点钟, 我从2分米的床上起来, 用5小时很快刷牙, 3秒钟洗完脸, 然后吃了早餐, 背上2克重的书包, 飞快地向400千米的学校跑去, 速度达到每小时10米。在路上, 我碰到55克重的小胖子阿六。来到教室, 我马上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2米的练习本做起了作业。”学生在实际的改错中, 加深了对这些计量单位的理解。
总之, 体验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充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体验中思考, 在思考中创造, 在创造中发展, 使数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叶尧城.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维忠.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吴卫东.对体验数学的理性思考[J].教学月刊 (小学版) , 2002, (7) .
[4]廖志凌.浅谈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 2007, (12) .
数学体验 篇8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学习《圆》时, 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 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 (不喜欢) , 为什么 (虽漂亮但踩不动) , 老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 (不喜欢, 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有在颠跛不平的感觉) , 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 学生才满意。这是为什么呢?然后引出本章内容。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索知识———体验数学意义
在数学过程中,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 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 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 采撷生活的数学实例, 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 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与丰富多彩, 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我布置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对称图形的, 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图形或作品, 上课时,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自己看见、找到的对称图形。有的说“汽车”有的说“蜻蜓”……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看见的, 但又没有意识到的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出来。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 漂亮的剪纸, 立意新颖的版画。这些作品在学校的开展的学生成长展示会上受到普遍的好评, 有的同学到初中毕业的时候还一直珍藏着, 因为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懂得珍爱生活。
三、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知识———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 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学生只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 而且通过开展实践活动, 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深化学生的认识,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 也是学习“有价值”数学的生动体现。如: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或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 再分散实际操作, 最后集中总结交流。作业布置下去后, 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最后大家统一认识, 去同存异, 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2) 利用标杆; (3) 利用镜子; (4) 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等等。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基本背景联系密切, 学生热情很高, 思维活跃, 积极主动, 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像这样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数学就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彩了。再如:让学生比较使用“液化气”和“电”哪个便宜?如何设计校园绿化方案?怎样筹备装修事宜?模拟购物、存款……这样的教学安排, 以直观性、开放性、体验性而更贴近生活,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联系生活学数学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 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使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 才能使数学的教与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 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数学, 真正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海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2005-2.
[3]走进生活, 学习数学[J].江苏教育, 2006, (7) (8) .
数学体验教学的“四性” 篇9
一、在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与发展。在体验学习中, 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置于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有趣的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需求, 自发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的意愿。然而, 在教学中教师简单浅显的提问或总是想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所提问题的重要性, 因而缺乏探究的方向和原动力。因此, 老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适宜的情境, 让学生自觉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和探究价值, 不得不思索“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时学生的思维才能被激活, 从而主动投入到探究中去。如,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始, 以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激趣导入:花果山上的猴王过生日, 它准备了一些蛋糕打算分给孩子们吃。猴王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 给了老大一份。老二见了, 嚷道:“我要两块, 我要两块!”猴王又拿出一块相同的蛋糕, 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 给了老二2份, 老二高高兴兴地走了。老三见了嚷声更大:“我要三块, 我要三块!”猴王又拿出第三块相同的蛋糕, 把它平均分成了6份, 给了老三3份, 老三拿着三块蛋糕蹦蹦跳跳地走了。猴王看着老二和老三, 开心地笑了。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猴王为什么笑吗?”这一问题, 引发了学生对前后分蛋糕的思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分数基本性质的意义, 从而产生探究新课题、研究新内容的激情。
二、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亲历性
学习心理学表明, “学习”活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做”。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做”获得的数学知识, 理解最深刻, 掌握最牢固, 且是最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因为只有让学生头脑和双手真正动起来的学习, 才能使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心去学习数学, 感受并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同时在这种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增强自信。
1. 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操作过程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 得到生活体验, 很好地去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如, 在“千克和克”的教学中, 让学生体验1千克和1克的质量, 是准确掌握两个计量单位的前提。课前让学生准备好1千克的东西和1个2分的硬币及水果等物品。课上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 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 再让学生放到台秤上称一称, 然后再掂一掂一杯大米、一个苹果、一个鸡蛋等, 估一估分别有多重, 猜一猜多少个苹果重1千克, 多少个鸡蛋也重1千克。然后分别称出1千克苹果和鸡蛋, 数一数到底有多少个鸡蛋, 多少个苹果。这样, 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1克的物品相对比较轻, 让学生一手拿1千克的东西, 一手拿一个2分的硬币, 通过感受对比, 初步形成1千克和1克到底有多重的概念。
2. 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学的创造性。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 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如教学“通分”这一知识点时, 一开始教师就板书,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想出的方法有5种之多, 如, 因为灵活运用了分子相同, 分母不同的比较方法。还有的学生设法将两个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教师抓住契机, 引导学生认识把分母不同的几个分数变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的方法就是通分。随即指出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般通过通分来比较。这样既揭示了题旨,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同一问题,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很有好处。
三、在互动交流中体验数学策略的多样性
著名作家肖伯纳认为, 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 如果两个人各有一种思想, 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同样, 在数学教学中, 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 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有区别, 因而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各自的建构过程也会各不相同的, 这种差异性建构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正是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的有效途径,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进行资源共享, 发展思维, 培养合作交往能力, 还可促进学生不断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时, 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分配律, 结果出现了很多方案, 有的用字母, 有的用其他符号表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评价, 提出:“你最欣赏哪一种方案?请阐述理由。”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使学生思路更开阔, 思维更活跃, 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体验中学数学 篇10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生活味
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基石。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保持其生命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才能学得有趣、主动、轻松、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取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如教学“解决问题”时,让学生课前与父母一起去超市了解商品的种类、价格,并体验购买东西时如何算帐。上课时,为学生创设一个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算帐。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验问题,大胆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身边的事,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并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展示,从而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实践操作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实践操作的意图,往往是帮助学生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借用具体形象的操作来驱动内在思维活动,并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抽象成数学的表达,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验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过程,并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探究,亲历知识建构的过程。
如我在学生学了长方形表面积计算后,我安排了一次《长方体物体的包装》的实践活动。课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物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法?让学生猜想后,教师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对不对。紧接着,教师在进一步提出,6个相同的长方形物体拼在一起,会有几种包法呢?对于学生的猜想教师还是不能马上下结论,而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再动手试一试。这样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述,积极参与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习情绪极其高涨。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给学生有个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刻。
三、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交融、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其实,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共同发展。当自己的发现激起大家思维的火花时,当同伴的启发清除自己的思维障碍时,当小组合作的成果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时,学习的乐趣也就油然而生了。此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几个大小不同的用纸张剪的圆形,并提出要求: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把圆的中心找出来。学生通过各种方法(量度法、折叠法、估测法等)去寻找,而这些方法的使用需要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从而将圆心到圆的各点距离均相等等相关知识一一体现出来。在圆心找到后,教师紧接又追问“为什么这里就是圆的中心?”小组讨论汇报后,教师再讲解圆心、圆的半径、半径与直径等知识。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便水到渠成,结出硕果。我对表现出色的小组做些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通过合作取得成功,从而增强他们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学生能在这样一种自然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中互相汲取知识,体验、交流学习的快乐,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这种积极的情感,定会转化为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驱动力。
四、适时恰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就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是多么重要!如果说富有情趣的情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那么有效的课堂评价则是学生参与下一次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哪怕是三言两语的激励或是一个微妙的体态,都将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和愉悦感。
例如,为了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 (1) 小熊们排成2队照相,每队有7只,一共有几只小熊在照相? (2) 小猫们也来照相,也排了2队,一队有7只,另一队有8只,一共有几只小猫在照相?同学们都知道前一道用乘法计算:7×2=14(只);后一道用加法计算:7+8=15(只)。我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发问:“后面一道还有别的方法吗?小组可以讨论。”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组的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这题还可以这样计算:7×2=14(只),14+1=15(只)。其他组又有了新的解法:8×2=16(只),16-1=15(只)。尽管他们的方法不是最简便的,但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这不正是当前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吗?
五、返璞归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现实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生活是个万花筒,处处有数学。学生只有这万花筒般的生活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技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牢固地掌握、更熟练地运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
体验数学 实现主体 篇1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启发、设疑、尝试、操作、解惑,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引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
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的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一个口袋,里面放了一些物品,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角,并体验一下摸角的感觉。在学生纷纷举着自己摸出的角后,老师根据学生的体验也开始摸角,并要求学生说出摸角的感觉,以便帮助老师尽快找出角来。学生说:“角有一个尖头,扎得慌。”老师伸手摸出一个图钉,学生说“角还有两边。”老师却摸出一只削得很尖的铅笔。学生又急于补充说“角是平平的。”老师却摸出一片数叶。“两条边还应该是直直的。”这一次不等老师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按捺不住,异口同声叫了起来……
二、引领学生在生活应用中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更要引领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实际,通过实践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生活实践,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出现的图形以及它与圆柱本身有什么之间的关系。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同学们就纷纷动起手来,有的沿着圆柱的一条高线剪开铺平,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等于圆柱的高;有的沿著圆柱侧面的一条斜线剪开铺平,得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底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高等于圆柱的高;还有几位同学得出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的结论,并从中悟出了道理,原来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把外在的认识转化为内在的体验,更全面、清楚地认识了圆柱侧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引领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
合作交流对数学学习乃至以后适应社会都是重要的。教师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知。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评价。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在体验中探索、发现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浅能,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如教学这道题时: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门票的票价是:成人10元,学生5元,团体(10人以上)6元,怎样买票合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没有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而是让学生各自动脑,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老师买成人票,学生买学生票,共花10×3+5×50=280元钱,比师生合买团体票共花6×(3+50)=318元钱要合算。没想到,当多数同学都以为大功已经告成之时,却有一个同学突然站了起来,情绪有些激昂地说:“我以为这样买合算:把7个学生与3位老师合起来买团体票,其余的学生买学生票,这样只要花6×10+5×43=275元钱”。这个学生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一片哗然,无不为之喝彩。是啊!这是多么独到的见解,怎么连老师也没有想到呢?这不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才孕育出来的绝妙奇迹吗?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初探 篇12
一、 组织合作交流, 让学生“说数学 ”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 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 态 ,能出现教师 始料未及 的奇特想 法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例如, 在学习“分数化成小数”时,首先,让学生按个去除,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之后让学生思考: 这些分数为什么能化成有限小数? 学生思考后猜测:“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都能化成有限小数”。马上有学生反驳:的分子同样是1, 为什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另有一个学生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教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 ”学生们思考并展开讨论, 几分钟后开始汇报:“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 分数 ,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我不同意,如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
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让学生充分 “说数学”,能更好地 理解所学知识, 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和 语言表达 能力。
二、 注重实践与操作,让学生“做数学 ”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 ,可能就忘 记 ,看过了,可能会明白 ;只有做过 了 ,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例如, 在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圆柱体,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已对圆柱体有了 基本的认 识和了解 ,这样远比带一个现成的圆柱体来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 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 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 课堂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
三 、联 系 生 活 ,让 学 生 “用 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 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如 ,教学“认识 人民币”的 一节时,教师可以创设 “小明还钱 ”的教学情境: 小明向小桃借了一元钱买铅笔和橡皮, 后来小明有钱了,但没有一元的 ,只有一角 、二角、五角的钱。看完后要求学生结合自 己的生活 经验提出 问题 ,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 一元等于几角? 为什么只有一角、二角、五角 ,而没有三 角、四角、六 角、七角、八角、九角的钱……这些问题虽然有的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毫无关系, 并且通过一节课无法一一解决它们, 但却带给了学生比知识更重 要的东西 ———问题意识。然后教师再提取出该课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这样由于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他们会特别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很高,学习效果非常不错。
【数学体验】推荐阅读:
体验成功享受数学07-23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07-29
初中数学体验学习09-21
学习数学在于体验11-06
数学课堂呼唤体验学习07-22
数学体验性学习08-27
数学分层教学之体验10-22
数学贵在体验和感悟07-25
初中数学的体验式学习07-09
小学生数学情感体验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