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1
每一节课上表达与倾听都非常重要。要想很好的获得知识, 必须倾听别人的意见, 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技能。有效的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使我们博采众家之长, 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之处, 也能够使我们萌发各种灵感, 触类旁通, 还能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尊重他人的品质。能够认真的倾听更需要有良好的表达, 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维生动地阐述出来, 精辟地分析到位, 巧妙地启示运用, 给人以美的享受, 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来说, 训练学生的倾听与表达相当重要,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尊重他人, 懂得如何倾听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 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而且好动, 基本都是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讲话, 但他们希望别人听自己讲话, 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干一件事情, 往往在课堂上也是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 其他学生觉得不关自己的事, 在干别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 告诉他们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 让学生在倾听中学会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去思考。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抓住机会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是对别人的尊重, 只有弄得别人讲话的意思, 自己的发言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才是好的学生。在专心倾听别人见解基础上的发言, 才具有说服力, 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
二、学习中倾听习惯的培养
倾听应该说是一门艺术, 也可以说是一种技能。对于学生来说, 要想让学生在倾听中接受数学知识, 传递数学信息,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学会相互尊重, 表达自己情感, 倾听各种教学信息, 通过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各种交往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并启发学生通过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辩论问题, 从信息交流中得到学习知识的灵感, 从中求得真知。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就是倾听, 如果学生只会表达那是远远不够的, 能够认真倾听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在课堂上,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同学的发言, 才能开启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才能有效的参与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当中, 才能真正的获取知识, 才能保证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学生不会倾听, 也就不会思考, 因为他不知道该思考什么, 更不要说与他人交流合作了, 这充分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同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倾听习惯。
三、运用儿童化的语言, 规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 并且有很强的知识性、原则性、逻辑性的学科, 其中性质、概念、公式、法则等数学知识十分抽象, 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比较繁琐, 解决实际问题还是一项相当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要想让学生既正确又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 这就要求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有很强的数学教学能力, 有很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够清楚、准确地阐述教学中的问题传授知识, 便于学生轻松的接受和理解知识。数学教学中, 要想达到语言表达的良好效果, 首先教师自己要打造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语言是教师的语言表达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逻辑思维和心理特征, 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风格相同, 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时, 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表达的语言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听懂, 还要使学生容易接受, 乐于接受, 善于接受。语言是心理沟通的工具, 是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的桥梁, 教师有很好的把握它, 巧妙地使用它。教师在表达教学语言时, 要具有亲和力, 抑扬顿挫, 充满自信, 这样才有魅力使学生信服。同时教师在教学时要配合上肢体语言, 这样才能使口头语言表达的恰如其分, 课堂的讲解才更准确,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也容易从心里生认可老师, 情感上充分的接受老师。使师生之间建立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 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创设情境, 让学生爱上倾听
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始终全神贯注是不可能实现的, 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到, 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制力也是不同的, 何况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比较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就能产生学习动力, 虽然倾听是无趣的, 但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 寻找乐趣, 创造乐趣, 引导学生去倾听, 并且融入其中。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 融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形象与故事,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倾听的欲望。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实施, 老师们都认为, 学生比以前活泼多了, 胆子也大了, 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的见解了, 这也说明了新课改过程中, 师生关系发生的变化。在教学中, 教师是传到授业解惑, 所谓的这种形式不是指教师单一的活动, 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往的过程, 是相互表达与倾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不断的传递信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2
摘要: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是,口语交际毕竟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忽视对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成为当下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只有解决这个盲点,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才能更有成效。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 倾听 盲点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口语交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一线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上积累了不少可贵经验。但是,口语交际毕竟是新课改之后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对于口语交际的课堂把握,无论是认识层面上还是课堂操作层面上,总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及观察到的一些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象,笔者也谈一谈口语交际中存在的盲点及自己的些许思考。
在口语交际,甚至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现象: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基本上不等老师将话说完,他们就开始争先恐后,一个个都急于想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当老师喊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或是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以表达对老师不提问他的不满;或是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窃窃私语,聊一些与话题无关的“新闻”;或是未等那位同学说完,便自己站起来表述观点;或是在别的同学回答得不好时发出幸灾乐祸的哄堂大笑……这样的课堂真是十分热闹。笔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在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五》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上网,笔者结合课本设计了一场“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会。在会上,辩手们思维十分活跃,畅谈自己对于上网及网络的看法,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笔者却注意到,尽管台上是唇枪舌剑,“硝烟弥漫”,辩得不亦乐乎,但台下却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不少学生注意力分散,大有不知他人所云之感;有的同学在下面干自己的事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态;而有的同学则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这引起笔者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有效果吗?学生掌握了多少呢?学生们缺失了什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由于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这恰恰是口语交际课堂存在的一个盲点。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倾听,就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可见,倾听其实是人们进行认知、理解的一种复杂活动。而我们一般只是将它理解为认真地听。当然对于小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他们具有那么高的水平,但却要求达到能够认真地聆听这样简单的要求。因为听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把金钥匙。科学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知识,一般“听”占45%,“说”占30%,“读”和“写”却只占16%和9%;单独“读”获取信息的存储率只有35%,而视听结合,信息的存储率则可达65%.听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了。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目标中,就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纵观这三个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无一例外地将倾听作为一个重要的训练指标:第一学段(1——2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3——4年级)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5——6年级)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可见国家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已经充分肯定了倾听的作用,这也是提醒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
那为什么国家要特别将倾听能力的培养列入到课程标准目标中呢?因为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身,都忽视了对于倾听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方面。当前社会,学校承担了很多责任,学校的事务也变得越来越多,这自然会侵占一些正常的教学时间。为了提高教学进度,学校狠抓课堂效率,势必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压缩时间以完成教学进度。这便不可能让所有的同学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的只是“听”客。而老师又因为进度的限制,忽视了对他们倾听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此类学生便不会倾听,导致听课效率低下。而且,现在学生的课程内容重且难,考试压力又很大,基本没有什么时间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训练,而倾听能力恰恰又主要形成于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中。
其次是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娇生惯养、包办一切的现象比较严重,孩子的依赖性很强。比如,当家长说话时,孩子不认真听、打断家长的话、“顾左右而言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家长又不能及时地予以纠正,从而使孩子心中产生一种错误观点,即与人交际时不需要听别人说话。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自然不可能养成倾听的习惯。
最后则是学生自身方面。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学生是不可能将其所有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或者发言学生身上的,这是由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学会倾听有助于理解掌握知识,它是实现口语交际有效性的必要基础。结合上述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从而提高口语交际的课堂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舞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才会让学生乐于倾听,乐于参与到口语交际的课堂中来。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这将会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调动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而这将促使他们在课堂上高度集中,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学会解释》这节口语交际课前,学校老师就建议课堂开始创设“学生迟到”的情境,因为这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较大,会让学生愿意去学、去听。最后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正确的,就连平时在课堂上不怎么听讲、容易走神的同学这节课都听得特别认真。朱熹曾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们只有在口语交际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会使学生乐于倾听,从而融入课堂。
二、突破单一的说,加强交际性的双向互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听话、说话,它是听与说双方的一种交际性的互动过程。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我们要把发言的主动权和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自由发挥,从而克服过去教学中将“听”和“说”机械割裂的毛病,扭转“听说”、“说话”以前那种单向独白式的训练,充分调动“听”、“说”双方的积极性,形成交际双方的有效互动。在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所有参与交际的学生,都负担着一定的“角色”.然而“角色”之间的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听”的学生也有可能在下一次练习中成为“说”的人。这就改变了教学中学生训练机会不均衡的现象,通过全班交流,生生互动,“听”、“说”双向互动,从而促使学生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三、教师做好表率,适时加以引导。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但更多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课堂上,教师要成为认真倾听的表率,注意倾听并及时总结学生的回答要点,善于捕捉交流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的认真倾听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教师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笔者曾听过学校邓老师讲授的一节《学会解释》的口语交际课。在课堂上,老师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及时予以正面评价,而且还经常提醒学生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纠正同学不正确的姿势,对认真倾听的学生进行表扬等等。那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相互倾听,学生们能学习他人优点,理解掌握解释的要点,并在遇到问题时灵活进行运用,达到了课堂的基本目标。这正是倾听对于口语交际课堂效果的正向促进的体现。从另一方面也可看出,老师的表率作用及适时的提醒引导,会激励学生倾听行为的形成。
四、对口语交际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特别是针对口语交际,既要涉及“说”的一方,也要关注“听”的一方。老师关注“听”、“说”双方,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导向——交际是“听”与“说”两个人的活动,倾听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当前语文课程内容多,课时紧,教师疲于完成进度,应付各级各类测验、考试,在课堂上一些设计的环节都被省略掉了,特别是口语交际中的学生互评。口语交际课中应多一点学生互评,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目的性,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到发言学生或者老师的身上,引导他们去倾听。
另外,家长也要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多对孩子进行引导指正,助孩子养成倾听的习惯。
交际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不能一味只强调学生读写、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要着力解决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盲点问题——倾听习惯的培养。在学生学会倾听基础上的口语交际教学将会是事半功倍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交际、喜欢交际;也只有这样,口语交际教学才不会成为语文教学的装饰品,甚至是累赘。口语交际教学才会真正登上语文教学殿堂,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支奇葩。
参考文献: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韩艳梅。论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教育评论》。2002
王慧。创设情境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新作文》。2009
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邱建芳。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教育科研论坛》。2008
黄乃佳。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的状况与对策。《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培养;情境;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74-01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学会倾听等于学会专注、学全交流、学会思考。在小学数学特别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会倾听才能够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一、在课堂上下功夫,使学生想听
首先,创设情境。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通过在课上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知,充分利用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课件和教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将所要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
其次是利用好教材。教学中努力运用数学教材图文,其中有许多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这些资源,让他们和这些卡通人物一起学习,跟这些卡通人物进行合作,进行比赛。例如:“小白兔遇到了难题,他想大家帮帮他”,“小猴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聪明”。
最后是设计丰富的儿童游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他们乐于倾听的课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素,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疲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引入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认识物体》时引入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再次掌握各种物体的特征,如在学习《11-20的认识时》,设计在计数器上拨珠的游戏。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就像一支兴奋剂,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疲劳和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也可使学生感到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生活中,新授的知识也能在游戏活动中得以消化,得以巩固。
二、养成倾听好习惯,使学生会听
通过学情调查,发现小学生整节课专心听讲不打晃的同学只占全班的2%,偶尔打晃的同学占全班的70%,很少打晃的占18%,经常打晃的占10%。在这10% 的同学中,我们发现这些同学中的一部分人经常在玩东西,可能是学习用具,可能是玩具,甚至可以是一个小纸条。还有一些同学就是很爱讲话,在课堂上悄悄地讲话不易被老师发现。剩下一些同学就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很短,爱开小差。针对这些情况,在实验班开展了一次主题为《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班会活动。玩一些传话类的小游戏如:“说7的倍数”,“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等等。游戏后,大家一起进行总结,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看着说话的同学”,“注意力要集中”,“要竖起耳朵认真听”,“手里不能玩东西”,这时,教师相机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聪”字,做事情要成功也是有秘密的,那就是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其中“耳到”犹为重要,所以“聪”字也是以“听”为前提的,通过这堂主题班会,孩子们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及倾听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孩子们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于,而在相机诱导。”在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明显地感觉到他们的进步。学生们在课堂上做好课前准备,用完后又放回了原位,管好了自己的手和嘴,知道要安静地倾听他人发言。
三、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善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倾听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培养既而提高。学生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有了倾听的方法后,还应经常进行倾听的训练。
首先是听算。计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进行5分钟的听算练习,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为了正确地计算,他们还认识到要认真倾听老师念题。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提高。
其次是听辨。数学知识有一部分与概念和规律有关。就将这些概念性的知识编成判断题,由老师口头念出来,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认为正确的就用手势打勾,认为错误的就用手势打叉,不清楚的就拿一个拳头出来。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形式,有的同学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还要努力地来说明自己的原因,从而说明大家。这时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认真在听别人的观点,听听别人是不是说错了,把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进行比较。
最后是转述概括。听也是有层次的,第一是听别人说话,第二是在听别人说话的基础上对其所说的话作出判断,第三是在听别人说话的基础上补充别人的观点或发表不同的意见。小组合作的时候,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是成绩好的同学发言,那只能代表他自己懂了,如果是成绩差的同学回答,那说明他们这个组的同学的倾听是有效的。在解决问题时,先请一些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请其他同学转述他的发言,同学们通过认真听明白了他人的观点,并将他人的观点作一定的概括总结,能够很好或更好地表达出来,这不仅表明他们理解了别人的发言,而且还证明了他们在认真的倾听他人的发言,同时他们的思维活跃了,倾听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形成约定,让学生能听
对于一年级学生,我们老师经常会用到对口令的形式,如:老师说“小耳朵--仔细听”、“一二三—快坐端”、“小眼睛—看黑板”、“聚光灯—看这里”等。这些口令对于一年级孩子是必不可少的。如:当一个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就会让他说“聚光灯”,这时其他孩子就对口令“在这里”,同时转向这个孩子,保证了眼看、耳听。
五、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乐听
“赞美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时,老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们积极地去倾听。那么评价就要有层次性,激励性的语言也要有层次,比如“你听的很认真,”“你很会听别人发言,你很尊重别人!”,“你很善于听”,“你能从听中得到启发”,“你能从听中学到知识”等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作用,利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促进他们认真倾听,乐于倾听。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4
在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过程中, 教师的倾听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实的教育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教师更注重自我的表达, 而没有真正耐心地听学生说话。同时, 教师的确越来越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 但往往缺乏应有的倾听技巧。下面我们看一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段: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课“媒体连着我和你”。
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身边的大众媒体。
师:孩子们, 电视作为媒体的一种,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庭“成员”, 你们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同意。
师:我想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现在我就开始采访一下。
生1:我爱看新闻类的节目。
师:很好, 这类节目能拓宽我们的视野, 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最近所发生的事情。 (板书)
生:我喜欢看动画片, 特别是科普类的。
师:很好, 这类节目能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 而且很有趣味性, 能让我们在课业之余放松一下。 (板书)
生:我喜欢看电视剧, 特别是《武林外传》,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师:我们应该看一些适合我们看的儿童电视剧本, 像《武林外传》这部电视剧, 语言比较粗俗, 不太适合我们小学生看。
学生失望地坐了下来, 其他学生举着的小手也放了下来。
……
这位教师的教学形式和出发点选取了贴合学生生活的角度——电视节目, 通过了解同学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来加深对媒体的认识和直观感受,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于是同学们的积极性纷纷被调动起来。可是当老师不留余地地加以否定, 同学们原有的积极性就被挫伤了, 有很多同学愿意和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 结果都因为怕被老师当成反面教材, 不敢表达。
1. 学会倾听才能及时转换角色, 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做到平等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要习惯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 而要提倡平视乃至仰视学生;不光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话语, 还要细心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人生的看法和未来的梦想, 这样, 教师就容易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 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2. 学会倾听才能使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心理特点, 从而真正达到教学效果
在教学片断中, 教师想让学生学会辨别正确的媒体。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耐心地倾听, 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喜欢一个电视节目的原因。例如, 学生喜欢的《武林外传》也不尽是粗俗的语言, 同时它也体现了幽默风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风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有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方式, 如果教师能够多倾听, 则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契机。
3. 学会倾听才能适时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 为进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在教学片段中, 教师提出了让学生来讨论一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课堂气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当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时, 当时的心情十分愉悦, 他此刻最想得到的就是教师的肯定。但由于教师没有耐心地倾听, 也没有用引导性的话语让学生有机会阐述自己爱看这类电视节目的原因, 而只是一味地把教师的新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不明智。
4. 学会倾听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采取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形式, 那就更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征。第一, 设计的话题应该让所有孩子都有话说;第二, 当学生有意向发言, 特别是一些想发言却不敢举手的孩子有意向时, 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并加以鼓励, 肯定孩子的积极性。例如, 当孩子说“我很喜欢看《武林外传》, 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时, 教师不应该马上下结论, 而应该随即问一句:“你能告诉老师, 你为什么觉得这部电视剧有意思吗?”当孩子讲出了几个理由时, 教师应该在短时间内对其中积极的因素加以肯定, 而把其中一些不利的因素拿出来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让孩子在教师的推动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品德的课堂教育中, 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听孩子在说什么, 理解孩子在想什么, 从而运用有效的方法促进他们道德认知的改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5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作者/许 剑
一、学生的倾听现状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现象:①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③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④更有甚者是充耳不闻,把教师、同学的话当耳边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或是敷衍了事,“嗯……喔……好……哎……”似乎略有所思,其实是心不在焉。
讨论交流亦是如此,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我们的课堂现在普遍呈现出的现象就是:“热热闹闹”爱说话,爱表达的学生多。但在活跃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仅有表达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倾听。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一般都会有以下两种表现:①不爱听同学的发言。②不爱听教师的讲解。
二、剖析原因
1.学生方面
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加上学习习惯没有真正养成,上课“调皮”,说说笑笑,特爱表现自己,但对于别人的发言又不善于倾听。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顾及别人,不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也不会吸纳别人的意见,因此不会与人合作,不会与人交往。
2.教师方面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思考、表达,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却忽视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在教学中,我总是强调: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明白别人的意思,说话要大胆,倾听要用心,我们不仅仅要敢说,还要会听,这样的听、说结合才是一个好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经常关注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而对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学生却熟视无睹。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正是这种倾听能力的缺失,致使我们的学生错过了无数次向同伴学习的机会。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能力。那么,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1.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2.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倾听意愿。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愉悦学生的倾听体验。
4.把握学生的心理,营造良好的倾听氛围。
如果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并且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所以,我常常跟学生讲:“听别人讲话是尊重别人,有礼貌的表现。别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聆听,不随便插话,有意见等他说完后再提。”如果有学生在做小动作,我会悄悄走过去提醒他,或者把手放在嘴边发出轻轻的“嘘”声,或者做一个“Stop”的动作,让每个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听别人讲话,使每个学生在交往中都感受到别人在认真聆听。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真倾听”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倾听能力;策略;有效性
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语文课程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奠基,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学生的倾听能力。学生倾听能力的高低影响到课堂教学中教授与接受的比例关系,也对学生在教学中的生成质量高低有直接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端正的坐在座位上履行“倾听者”的角色,教师的询问和点拨往往能得到积极肯定的答复,但是根据作业和检测等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看似全情投入的倾听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中的缘由,皆在于学生的倾听并不是“真倾听”,倾听过程中的思考和思维互动没有落到实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有效倾听能力,除了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之外,还能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思考、有效的生成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真倾听”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明确而有启发性,给学生的“真”倾听提供良好的教授保障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对教师教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保证教学语言兼具通俗易懂和富有启发性。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体明确,这是对教学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能够准确倾听的前提。所谓具体明确,就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普通话标准、没有生僻字词、符合学生的理解层次、语义能够被学生辨识,学生在倾听时能够随着教师的讲述或者发问而同步理解,让倾听的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学生有效倾听能力的提高还要求教师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语言富有启发性就要提高叙述和提问的针对性,教学语言也同样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做出总结评价等时要让语言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倾听时能够准确的把握思考的点和作答的中心,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发展了学生的有效倾听能力。第三,学生有效倾听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提醒学生全情投入,投入是有效倾听的基石,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经常会出现开小差、走神等情况,教师通过明确的教学语言提醒学生及时的回过神来,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保证学生的良好倾听。
二、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倾听能够充分内化
有效倾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书本当中的知识和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能够为自己所用,根据知识理解的规律,任何知识由接受到内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小学生的这个过程更显漫长,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同时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积极的动脑思考,留给他们一定的思考和生成空间,提高倾听内化的效度。一方面,倾听要有时间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速过快、教学节奏过快都会压缩学生倾听的时间,倾听不充分会让学生的理解大打折扣,也会让一部分学生由于听不懂、听懂了没时间消化等而产生知识断层、自信心减弱,降低倾听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的倾听留下足够的空间,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不留余地的分析与解构才能让教学效果最大化,恰恰相反的是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倾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之后能够进行适度的思维活动,把听到的信息和指导进行分析,一点点的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可以说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就是给学生的倾听留下一定的分解和融合时间和空间,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倾听能力的提高。
三、在反馈过程中补强倾听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倾听进行反思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倾听过程中的思考必然会有所疏漏,如果不及时的弥补,会留下知识的缺口和思考的真空,不利于学习基础的夯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展示、交流等反馈环节中发现自己在倾听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再次思考,完善思考的成果。在反馈过程中补强倾听的不足,首先要对之前的倾听有深刻的思考和分析,能够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其次是要对反馈进行二次倾听,完成新的知识碎片的理解,也查缺补漏,完成之前倾听后的思考不足的修正。提高学生对倾听进行反思的能力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知识多层次循环的有效策略,也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提高自身执教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真倾听”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过程,全面促进倾听小学生倾听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陆志明. “倾听”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例[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163-164.
[2] 吴兵. 小学语文实施倾听教学的策略研究[J]. 作文教学研究,2013,06:114-115.
[3] 郑娟玲. 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J]. 考试与评价,2012,10:58.
小学数学课堂——理解从倾听开始 篇7
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当下, 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有效性, 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审视. 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专注倾听———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同伴发言,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启迪思维,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从而保证课堂活动有效进行.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课堂倾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示范,营造倾听氛围
教师的角色如今已发生很大的改变, 在数学课堂里,教师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学生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技能,也是教师综合素养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每一人的参与, 意味着对话的平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专注的听讲,首先自己应该注意倾听,倾听学生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给学生提出认真听自己讲和问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议和答,不论学生的解答正确与否,当他们提出不同的结论时,教师及时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思路. 对学生叙述出现问题的时候,不简单否定,而是充满期望的鼓励,富于机智的启发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当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这时候做无关的事.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 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表达. 无论学生发言的效果如何,我们都要专心去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适的指导. 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堂上相互交流的目的, 又给学生创造了良好地倾听氛围,让学生们乐意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兴趣吸引,激发倾听需求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对于生性活泼的儿童来说, 倾听有时似乎是困难的. 但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努力让课堂产生思考的快乐. 因而要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 给出一些鲜活、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观察. 通过对问题的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 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可以使目的性强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成为现实.
例如在教学“圆”的概念时,课的开始我就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 ”学生们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便回答:“圆形. ”我又问:“造成圆形的原因是什么呢? 可以造成别的形状吗,例如三角形、四边形? ”学生七嘴八舌回答:“不能! ”“它们不能滚动. ”我接着问:“那就造成椭圆形吧,行吗? ”
因为饶有趣味,“车轮”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们主动探索, 探讨问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时引导学生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 倾听同伴的想法. 由于学生乐于参与,发挥了听的积极作用,学会了认识倾听老师与同学的发言,课堂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形式多样,掌握倾听方法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课堂情况,传授学生倾听的方法:听同伴发言时,眼光应该指向看着书本或老师手里的教具,神情专一.等别人话说完了,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如果同学的发言与自己想的一致,可以微笑表示认可或点头赞同.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话语,自己的表达应该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的想法.还必须让学生知道听别人说什么,听完后可以做什么.如:1听后追问.2听后画图.3听后复述.4听后记录,等等.这样学生在倾听活动中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听,带着思考有目的地听,可以很好地克服分散注意的干扰.
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个片段.
把自己的生日变成谜语,谜面告诉同学,让他猜猜是几月几日. 生1:我的生日是一年中倒数第二天. 生2:我的生日四年才出现一次. 生3: 我的生日在劳动节前两天. 生4:我的生日是十月的最后一天.
学生在认真地倾听同学发言时,需要适时记录,思考的答案才能更具针对性. 经过说一说、听一听、写一写、想一想的系列练习, 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可以得到极大地激发,课堂气氛活跃,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表言,而且能促使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和重建.
四、适时评价,形成倾听习惯
课堂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那些积极举手发言的少部分人,要格外“关注”更多的正在“听”的学生. 要特别留意“听众们”的状态,以及时肯定的语言激起孩子倾听的兴趣,可以走到教室中间和学生一起听. 在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 目光关注正在听的孩子,随时了解他们听的情况,并用极富情趣的语言对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表扬……坚持下去,学生便觉得倾听别人时, 自己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对倾听有了自身的需求,耳朵就不会再“睡着”了. 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把倾听练习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中去. 如在小组讨论的汇报中, 组长要说出其他组员的解法,越多越好,而自己的解法要留给别人说. 以此来练习倾听方法,逐渐养成倾听的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长期坚持正面评价和激励,不断地对善于倾听的学生加以奖励. 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可是在学生心中却能洒下滋润的雨露,愉悦他们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倾听能力的养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8
一、“被倾听”:课堂教学美丽的肥皂泡
1. 牵强附会式倾听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带着自己对主题的看法与学生展开对话, 当听到学生所要表达的内容不是自己预设期盼的东西时, 教师就会用自己对主题的看法来影响学生。很多时候, 教师一边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边担心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教学的流程。甚至, 有些教师全然不顾学生的内心感受而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只倾听那些自己看来有用的声音, 能够有利于自己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声音。如果学生的声音与教师预设的轨道相异, 则会被教师千方百计地阻挠。这样的倾听, 是牵强附会的倾听。
2. 断章取义式倾听
很多时候,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 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在这个时候, 教师会遇到这样尴尬的一幕:学生的发言往往不着边际、信马由缰, 完全不是课堂所教学的主题。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教师往往会把学生的话语掐头去尾, 取其中间, 利用自己的教学权威, 压制学生的想法, 控制学生的思维。
断章取义式倾听, 切断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关闭了倾听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门, 挫伤了学生认真倾诉的热情, 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倾听”的地位。
3. 虚与委蛇式倾听
虚与委蛇式倾听, 顾名思义是虚假倾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教师会摆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 打开一只耳朵, 作出认真倾听的样子, 以接纳学生的心声, 却又打开另一只耳朵, 任凭这种声音毫无保留地流出, 没有让学生的声音流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就更谈不上仔细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有甚者, 完全关闭了自己的耳朵, 没有言语层面的交流, 没有精神世界的沟通与接纳。
4. 漠不关心式倾听
课堂上,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很多学生都积极思考, 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 其他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失望的神情, 有的甚至发出阵阵叹息声。这时, 别的同学发言时, 他们或做小动作, 或开小差, 至于同学回答什么问题, 什么内容, 他们根本就不关心, 就更谈不上认真倾听了。如果当这个同学答错时, 他们又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 有时表达的内容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这样的情况, 每一位教师都不会陌生。可是, 教师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熟视无睹, 漠不关心。教师漠不关心的倾听, 也就成为了学生不认真倾听的榜样。
二、走出“被倾听”现象的对策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师生良好的互动交流中, 通过积极、有效的倾听和应答, 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倾听, 是高效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
1. 运用“同理心”倾听
(1) 什么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心理学专业术语, 通俗来说, 就是将心比心。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和事件, 把自己当做当事人, 去感受当事人的心理。
(2) “同理心”倾听。教师创设有利的情境,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 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 教者只是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即使学生的观念表达有误, 教者始终微笑以对, 不加以阻止。这样一来, 师生之间有了宽容与平等, 有了理解与自由, 学生倾诉的欲望会得到增强。教师为自己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思想和方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在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后, 有时无需老师多加言语, 学生自己就能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发现了错误的观点之后, 会及时加以纠正。这样的教学效果, 不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吗?
2. 尊重学生, 真心倾听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师生民主的课堂教学方式, 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 用心关爱学生, 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对教师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课堂上,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我们不能期望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见解说清楚, 也不要期望学生的发言能一语中的。既然让学生发言, 就要有足够的耐心, 学生可能会说得比较凌乱, 逻辑性不是很强, 教师也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 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有时, 学生的观点可能与教师不一致, 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 但这是学生的真实体验, 是学生的真实想法, 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
3. 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
(1) 合理应用肢体语言。有时, 教师简单的一个面部表情, 一个手势, 一种信任的眼神, 都会向学生传达承认、关心和接纳的信息, 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亲切感。学生感觉到教师在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 在认真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认真地倾听教师的意见。
(2) 边听边悟, 捕捉信息。教师要一边听学生的发言, 一边感悟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学生的只字片语中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 为自己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
(3) 找出重点, 及时提问。学生的发言内容大部分可能和教师的提问无关, 也许只有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与学习的重点有关, 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语句中的重点, 及时提问, 以引导学生的发言回到学习重点上来。
(4) 欣赏鼓励, 取得共识。师生之间融洽的心理沟通是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有力保证。教师在倾听学生倾诉的过程中, 及时、准确地反馈会激发学生的倾诉欲望, 进一步产生倾诉的心理需求。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9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 希望得到表扬。而且孩子如果喜欢你这个老师, 就会认真听你上课。所以在我的课堂中, 我总是和孩子们像朋友一样交流, 眼神亲切、动作轻柔、态度和蔼。这样就拉近了与孩子间的距离, 给孩子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让孩子乐意倾听,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让教学贴近生活。如在教学“厘米和米”后, 有一个“量一量”的数学活动课, 我让学生量课桌、板凳的高度。我在讲要求时学生倾听欲望强烈, 注意力集中,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 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 具体直观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教学中, 我就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 激发孩子倾听的欲望, 让孩子乐于倾听。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我运用多媒体, 首先让学生看到几个学徒修补椅子的事, 分别模拟横着钉、竖着钉、斜着钉时旧椅子承受推拉的情境, 当学生个个捧腹大笑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斜着钉成三角形的椅子不会摇摆, 而其他钉法的椅子修补后还是会摇摆呢?”“钉椅子”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 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这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并倾听别人的想法, 在交流中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课堂教学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四、指导姿势, 做好倾听的思维准备
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想努力表现自己是认真倾听的, 于是把双手放在课桌上, 身子挺得笔直, 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 其实, 这是一种假听, 如果学生真的在认真倾听, 就不可能会有时间注意手应该怎么放, 身子应该怎么样。因此, 在课堂上, 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必须双手平放, 腰挺直, 关键要看学生有没有在真听。当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 要求做到神情专一, 眼睛要注视着老师或发言人, 当听到同学的发言与自己的一样, 就点头或微笑表示认可。当学生养成此习惯后, 老师对学生听课的情况一目了然, 并且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五、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 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 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 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到一个班级上第一节课时, 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 说——是让别人明白, 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 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专心。不论是老师讲课, 还是同学发言, 都要认真听, 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一个学生回答后, 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 刚才他 (她) 讲的你们听明白了吗?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再请一位同学复述;二是耐心。特别是当一个小朋友在发言时, 其他小朋友不允许随便插嘴, 要听完整别人的话, 有补充或不同想法的小朋友再举手发言;三是细心。当一个小朋友发言后, 要求其他学生评价该生的发言, 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有没有道理?谁还有补充?谁还有更好的意见?你能帮他解释得更清楚吗?……用这些问题去唤醒学生应该注意倾听, 并把同学的发言经过选择、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还要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梳理、归类。
六、适当评价, 鼓励孩子倾听
无论是开朗的孩子还是文静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和别人相比的愿望。在课堂上只要你表扬了一位同学的积极发言, 当再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高高举起他们的手。可见表扬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比如对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孩子, 我们可以即时评价“你们看, 他听得可认真啦!”“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 你可真了不起!”“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 老师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这些评价语言没有华丽的词藻, 也不会使学生感到飘飘然, 但却给了学生必要、及时、恰当的鼓励。这样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 学生就更乐于倾听了。
七、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有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中经常把老师挂在嘴上。家长在家中说十遍, 不如老师说一遍。既然孩子那么崇拜我们, 我们必然要发挥好自己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所以, 要求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 老师就先要做到这一点。课上不管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 我都会专心去听, 然后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课后在与学生谈心时, 我也注意到耐心地听取学生的讲话, 这样既达到了交流的目的, 也给学生做好了表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
一、倾听
1.1倾听的重要意义
有句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见听是学习或者生活的基础,没有听,就不会思考与认识. 倾听,不仅仅是了解认识其他人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基础,朋友、父母与子女、爱人、老师与学生之间都需要学会倾听,它不只是接受信息,对诉说者来说更是一种宣泄与表达,我们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畅所欲言,而忘了去倾听他人的想法, 因为不善于倾听使自己失去机会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话,倾听他们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与思想,倾听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
1.2倾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成尚荣曾说,“倾听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的艺术以及智慧所在”.
在教学中, 沟通对于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尤为重要, 而沟通的基础在于倾听,倾听又是平等的交流,因此,学生要学会倾听,老师更要学会倾听学生所诉的疑惑难点,这样学生才能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才能真正的做到答疑解惑, 这不仅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了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感官.
教师要知道,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导学生学会倾听才是学习的根本条件. 学会倾听, 这不仅仅体现的是自身对他人讲话的一种尊重,重要的是,在倾听的过程中, 自身从他人语言中提取到的有用的信息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思路等更加的具体化, 会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了解.
二、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2.1善于引导与教导,学会倾听
学生只有思考,才能发现自我的缺点与不足,而思考的基本是倾听,倘若学生不学会倾听,不想要思考,又怎能前进. 因为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比较困难,维持时间较短,这时老师就要善于重点突出、将要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加在问答或者情境之中,使内容吸引到学生. 例如,在评讲《比例分配》 时,我问做错的同学是怎么思考的,他说出来之后,我让做对的同学来讲他在哪个地方思考错误了,一次不对那就再下名同学进行纠正,直到正确为止,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就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他们就知道了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说完不对才能进行纠正与指导.
2.2学会提高小学生倾听的兴趣
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对于表现欲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天真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只有提高他们对于听的乐趣,让他们发现在倾听过程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使他们渐渐地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话.
2.2.1实行表扬奖励制度
几乎每个低年级学生在心里都想成为老师口中的好学生,一句小小的表扬“你听的真仔细”等这些适当的表扬评价都能使正在倾听的学生更加认真听课,例如,我讲到《笔算乘法》时8乘6结果故意说错了,这时第二排一个小女孩就举起手说,老师你说错了,结果是48,这时我若奖励一张贴纸, 奖励的效果就出来了,其他没有想到这是错的或者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接下来就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认真听课了. 让思维出差的学生参与到听课之中,当然奖励制度也得要有它的公正性和及时性,通过老师的一句表扬或者一个奖励,就会大大的增加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倾听习惯的养成.
2.2.2老师要从自身做起
小学生还处于自我模仿的阶段,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正确的判断,因此,老师应该学会自我规范,自己应该先学会倾听,不管在课堂上或者课下学生说的是对是错,或者语无伦次,作为老师都应该学会真挚的倾听他们所说的,因为其中可能有他们的疑难或者困惑,这样低年级的儿童才会渐渐地学会倾听.
2.2.3活跃的氛围以及灵活的教学手段
低年级的学生大都不喜欢沉闷、 没有气氛的课堂氛围, 他们的思维扩散比较大,思维大都很活跃,不局限于一个点, 因此,老师可以尝试在课堂里模仿情景,在具象化、真实的情境里学生往往都愿意来倾听, 并且都想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之后的教学往往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成效. 例如,在学习《对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的时候,我让几名学生分别到中间用小棍子组件一个小房屋,学生都十分踊跃的参与其中,为组建的5名同学想办法支招,最后的结果证明,三角形稳定性最好, 搭建的小房子最不易倒塌. 这结果不仅仅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更让他们学会了倾听,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这样自己才能想到更好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到倾听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倾听.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11
关键词:课堂;倾听;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指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认真倾听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倾听能力是指听者理解言者口语表达的信息,并能在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的能力。倾听能力的构成:专注的倾听习惯、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分配能力、对倾听内容的辨析能力、在各种倾听环境中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这样一些倾听低效的现象经常在发生着。
现象一:
这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复习课中的一个环节,教师安排了同桌合作进行口算活动。教师先指导活动规则:同桌两人一组合作,其中一人抽出两张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另一人抽出一张卡片;一人根据组成的两位数和一位数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人则说出一道减法算式……
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全部在自己手里的数字卡片上,有的甚至已经小声交谈,当像扑克牌一样玩起来时,很少有学生在认真听。作为课堂指导者的教师却视而不见,只顾着讲解。
现象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听清教师的指令就盲目开始活动,作为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并没有及时纠正这种情况。这种复习是低效的。
建议:教师只有先让学生安静下来,要求学生仔细听指令听清活动要求后,再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开展活动。
现象二:
57+3=
23-6=
24+8=
13-6=
86-40= 68-5=
62+30=
15-9=
20+50=
70-7=
6+5 6=
7+42=
90-50=
50+34=
17-8=
这是一下《期末复习》中的一道口算题。教师采用奖励“小星星”的方法,一题紧接一题,教师点名,点到名的学生就得快速地站起来说说计算过程及答案。说得好的小朋友,教师会在他的手背上贴个“小星星”。“我!”“我!”“我!”几乎所有学生都高高举着手,好多位甚至站了起来。教师看看这么多学生,都不知道选谁了,后来挑了一名坐得比较端正的女生,其他学生马上发出一声叹息“哎!”看样子非常失望。一时间,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非常热闹,孩子们想说的愿望很强烈,都急于表现自己。其实,在这过程中,有位学生把“5+56”读成了“6+65”,不过得数说的还是“5+56”的得数,教师并没有发现,而是忙着鼓励和发“小星星”。其他的学生没有轮到发言,就显得很失望,根本没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现象分析:本案例中,学生发言很积极,课堂看似很热闹、很高效,然而在他人发言时,其他学生却不愿倾听.或者迫不及待地插嘴打断。教师自己也没有做到认真倾听,没有发现问题,可能为了赶时间而不停地发奖。
建议:学生都有向师性,教师要做好榜样,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于学生发言过程中的错误,教师要给予鼓励、启发和纠正。这样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效率。
现象三:
一年级《小小商店》一课,经过课前周密的准备工作,课上老师有层次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后是交流环节,将指名“顾客”说说自己购物活动的经过和体会,也指名“营业员”说说卖东西的经过和体会。
准备后,一名“顾客”到讲台前开始讲解自己的购物经过:“我买了一个魔方,价格是8元,本想让营业员稍微便宜点卖给我,可是由于生意太好了,导致营业员怎么也不肯便宜。后来,我付了10元,营业员找给我2元……”
可是,这位学生刚开口,下面的学生就开始悄悄讲话,有点吵,有的在小声准备,有的在四处张望,还有的趁机谈论与任务内容无关的话题。在整个交流环节,学生都不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而教师重于关注台上发言的学生。
现象分析:由于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的年龄段,致使他们在倾听时容易开小差,有意注意时间太短。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那些积极发言、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褒奖有加,而忽视那些默默听讲的学生。久而久之,导致更多的学生认为只要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响亮就是好学生,却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
建议: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当“裁判”对讲解进行评价,或可对台上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使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对于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励其他学生。
这些镜头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随处可见,这些课堂的倾听属于低效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效倾听呢?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明确倾听要求
由于年龄的特点,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自己听别人说的问题。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倾听要求,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力争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打断别人说话,不随便插嘴,有意见或看法要等别人说完再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误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有自己的主见,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对照要求,笔者会按月在班级开展“倾听小标兵”评比,让学生在自省和榜样的激励中养成倾听的习惯。每天对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发言的学生,发放“认真倾听”卡片予以表扬。月底统计,“认真倾听”卡片数达到本月上课天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可以凭着“认真倾听”卡片和老师换一张“倾听小标兵”的奖状。一个阶段过后,班级慢慢安静了下来,随意插话的人明显少了,对还没成为“认真倾听小标兵”的学生,笔者采取个别谈话激励的方式促进其转变。
nlc202309031137
二、发挥榜样作用
李政涛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倾听的榜样,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无论学生说得对与错,无论是说得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耐心地听,始终面带微笑注视发言学生,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的这种认真倾听方式,可以是学生享受到交流表达的乐趣,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同时也是学生倾听的最好示范。对于上课认真倾听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激励全班学生认真倾听。
三、培养倾听习惯
1.听说训练。倾听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可通过教师的诱导与训练,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在教学中,笔者常利用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分为视算与听算两种,在练习中,笔者不但进行视算练习,还常穿插听算练习,这样既改变了单一的练习模式,有利于激发练习的兴趣,同时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听力,通过听算,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要会算,更要注意会听,只有听清楚,才能算正确,在教学中,笔者常只报算式,让一学生直接口答得数,其余的学生赶紧用手势表示对错。让学生明白不是只有发言才是参与课堂活动,听同学发言也是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又比如有些解决问题到最后会出现:“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笔者常常指名一人提问后,由另一人帮忙列式计算。或者一人说一个算式,另一人猜猜相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学生为了回答问题就必须仔细听好同学的发言。
2.转述训练
“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发言要用心,要细心。另一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因而在平时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学生转述概括别人的发言,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补充。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要求每个学生发言时,先概括说说前面发言同学说的内容,并对听来的内容进行评价,然后再讲清自己的观点。这样让学生转述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抓住别人讲话的精髓,达到真正理解的程度;也从中得到启发,达到触类旁通,学会倾听。
这样要求学生转述显然很费时,但对于倾听能力的培养却很有帮助。只要我们从低段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今后的课堂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自身修养的外在体现,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有效倾听。这对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能获取新知识,也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 篇12
英语公众演讲, 是指用英语在公众场合发表见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讲演是指“对听众讲述有关某一事物的知识或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演说是指“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 发表见解。”演讲, 顾名思义, 应以讲为主, 但演讲的对象是听众, 我们发现, 在英语公众演讲中却似乎忽略了听的重要性。当下的英语演讲教材主要强调的是讲, 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主要关注的也是讲, 对演, 对听多有忽略。教学研究中, 研究者关注的也主要是讲, 虽然也关注到听众, 但关注听众与关注听本身是不同的两层意思。我们知道, 演讲的过程就是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 这里的交流必然是双向的、互动的交流。如果只单方面强调讲的环节, 只会让交流缺乏互通性, 肯定会是不成功的演讲。
二、听在演讲六个环节中的地位
广义的演讲就是指的说话, 包括各种形式的言语交际行为, 涵盖对话、面试、主持、辩论等形式。演讲包括听、写、讲、演、答、辩六个环节, 也可称为演讲六艺。“听在演讲六个环节中的地位”和“听与演讲其它环节的关系”是同一命题, 其内容都是讲听的重要性。
1.听与写、讲、演的关系。从听与写、讲、演的关系来看, 听先于写、讲、演, 是后者的预备或准备环节, 也是所有演讲活动的开端。具体来说, 从输入与输出理论来看, 听与读一样, 都是重要的输入环节。Krashen (1985) 认为, 可理解性输入 (comprehensive input) 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 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获得语言知识的唯一方式。
2.听与答、辩的关系。答是演讲中除了讲之外, 与听众交流的另一种重要方式;辩从狭义来看, 指的是辩论中的辩护, 从广义来看, 更包括所有言语交际场合的申辩言语行为。听是答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听, 如何回答;听是辩的前提, 没有准确的听, 又如何来辩?
3.听与听众的关系。听与听众, 虽然都共有一个听字, 其实, 两者没有必然的直接关联。关注听众强调的是讲的对象, 听的来源, 但并不是听本身。听不仅仅是对听众的听, 更是指对一切信息来源的听吸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听是涵盖了听众的。
总之, 听是演讲活动的起始, 是演讲其它环节的基础。没有听的加入, 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演讲流程;没有有效的听, 就缺乏有效地演讲交流与沟通。既然听如此重要, 那么如何在英语公众演讲课程中有效地学习并运用听呢?
三、英语公众演讲倾听能力的内涵
我们对于倾听并不陌生, 尤其是教师, 倾听被认为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英语公众演讲场合, 倾听的内涵究竟包含什么?我们并不太明确。笔者长期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以及英语演讲比赛指导培训,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反思, 余以为:
首要的是倾听的意识。倾听是一种意识, 一种态度, 一种本能。不要让听众觉得你心不在焉, 根本没在听。在所有人类沟通活动中, “心不在焉”、“没有听”都是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倾听的习惯。倾听是一种习惯。虽然许多人都知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 在交流的初期也尝试着在认真倾听对方说话或提问, 但缺乏习惯的倾听总是不太持久。因此, “认真听”不但是一种态度, 同时也是一种习惯。
其三是不可或缺的倾听技巧。倾听也蕴含了技巧。首先要让人觉得你在认真听。有些人在交流时似乎确实在倾听对方的发言或提问, 但对方却并不这样认为。魏斯曼告诉我们:“认真倾听提问者的问题, 不要做任何表明你没在听的动作。”或者作出一些表明你在听的动作, 如时不时点点头, 或重复对方的某些关键词。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抓住对方发言或提问的关键, 并给出针对性的回答, 这是让对方明白你在认真倾听的最重要依据。另外, 倾听的对象应该是全方位的, 既要考虑到主要听众 (在场的观众) , 也不能忽略次要听众 (不在场的听众) 。另一种情况是:在比赛中选手可能只考虑把评委当做主要听, 演讲的内容, 演讲的姿势主要针对他们, 其实广大在场的听众 (评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都是演讲者的听众分析对象。
四、倾听在英语公众演讲中的应用
1.听的分类。狭义的听专指演讲时的听, 包括提问者, 包括其它听众的反馈 (叹气声、现场气氛声音等) 。广义的听包括演讲之前的听, 演讲时的听, 演讲后的听三个阶段。演讲之前的听指通过听, 了解听众对于演讲主题的态度, 赞成、反对或是中立;通过听, 了解演讲主题的相关信息, 这里其实就是指演讲的准备过程。演讲之后的听是听取听众对于演讲的反馈与评价, 即演讲的总结过程。
2.听的精髓。倾听无疑有大量的技巧, 但英语公众演讲课教学中, 摆在首位的应该是“倾听时认真听”, 这才是听的精髓。初看之下, 似乎不值一提, 倾听时不听还能干什么呢?但在演讲实践中, 不少演讲者或参赛选手由于紧张的缘故, 在听时未能仔细地听, 或者说没有全神贯注地听, 更多的思绪可能是在思考如何做出回答, 或者在思考着如何从头脑中已准备的信息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回答。其实, 听的精髓就是“听”本身。
3.课堂教学练习中的倾听。在英语演讲与辩论课堂上, 辩论中的听就尤为重要了。由于辩题多已提前公布, 双方辩手均已有了充分的准备, 都希望把己方业已准备的观点亮相出来, 不太乐意去听对方讲什么, 也不管对方讲了什么, 内心最强烈的想法就是一招制“敌”。主动倾听而非被动倾听, 意味着不仅仅只是听到所说的, 也要听到没说的或尚未说出的, 也就是听话听音了。但正如Gary Rybold指出的:The rest of the debate should then be like a table tennis match with refutation of arguments go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eams. (辩论就像打乒乓球, 论辩双方的观点有去有回) 。重复己方观点顶多只像一个说服性演讲, 而只有对对方的回答作出准确回应才是真正的辩论, 而这时有效的倾听就至关重要了。
4.赛场上的倾听。在演讲比赛的问答环节, 许多选手没有听懂提问者所提的问题, 也许是因为紧张漏掉了, 但更多的可能是确实没有听懂或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这时, 选手容易做出许多错误的反应。反应1:由于担心评委认为自己英语听力理解存在困难, 试图在没有领会提问关键点的情形下匆匆作答。反应2:希望提问评委能够重复所听的问题, 问道:I’m sorry, but can you repeat the question?一般情况下, 评委会原话重复一遍, 这时如果选手是因为不熟悉某个关键单词或短语而没听懂问题, 原话重复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反应3:选手不愿让评委产生没有弄懂题目的不良印象, 试图通过与评委交流问题来得到问题的关键, 结果宝贵的时间一逝而过, 还会给评委留下不真诚的印象。反应4:sorry, I didn’t get your question. Can you make it more clearly for me?这种反应优点有三:其一, 评委会考虑用更简单的方式把题目表述一遍, 而不仅仅只是原题重复。其二, 这样做的话, 就等于是你主动揽下了“没弄明白”的责任, 而不是向提问者提出, 他问的问题莫名其妙, 评委也会因此感受到你的诚实与真诚。其三, 与此相似的是, “外研社杯”、“21世纪杯”等演讲赛事的提问多为针对已备演讲而提, 比赛实践中多有选手提前准备了答案, 只等提问一出, 就将准备好的内容一抖而出, 丝毫不管提问与准备了的答案是否相关, 或具有多大的相关性。其实, 这是评委既考查选手回答的内容, 更是考查选手倾听问题的准确性。
五、结语
英语公众演讲, 讲是必要的, 听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也许都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但在实践中却做得并不理想。有一个年轻人, 去拜访苏格拉底, 向他求教演讲术, 苏格拉底刚开口没说几句话, 这位年轻人不但不认真听, 反而打断老师的话, 自己滔滔不绝讲了许多, 以显示自己的才能。苏格拉底说:“我可以教你演讲, 但必须收双倍的学费。”年轻人问:“为什么要双倍呢?”苏格拉底说:“要教你两门课, 除演讲外, 还要上一门课:怎样闭住嘴巴听别人说话。”苏格拉底幽默的话道出了听在演讲中的重要性, 也是对我们在英语公众演讲教学中应加强“倾听”能力培养的一个最好的诠释。
摘要:当前的英语公众演讲教学、研究主要强调的是“讲”, 但对同为重要环节的“听”却没有予以相应的重视。其实, “听”在演讲的六个环节 (听、写、讲、演、答、辩) 中居首位, 是先行的。倾听是一种意识, 一种习惯, 也蕴含了技巧。课堂教学练习中的倾听与赛场上的倾听无疑是英语公众演讲教学中的“倾听”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英语演讲,汉语演讲,教学,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2.
[2]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杰瑞·魏斯曼.闾佳译.魏斯曼演讲圣经2:答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Gary Rybold.英语辩论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倾听】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中的体验教学07-19
小学数学中的有效教学05-23
小学数学中的案例教学05-25
计算教学中的小学数学07-28
小学数学中的情境教学08-06
小学数学中的创新教学08-22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09-10
生活中的小学数学09-19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美10-26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抽象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