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2024-09-10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精选12篇)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1

在优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 都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 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可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一、评价教师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终目标是达到教学要求, 包括课程、教材的评价, 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组织是否得当, 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情况, 课堂学习气氛, 教学效果所达到目的, 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等, 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数学教学对思想品德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考查数学基础知识, 及时发现问题所在, 了解学生每个单元或阶段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情况。作为教师应着重了解教授知识前学生已有的基础水平,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师不仅要善于分析, 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分析, 从而增进学生自我了解的能力。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指出学生的进步, 确定其努力方向,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 不仅要为提高学生基本数学知识而教, 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施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 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数学教育具有时代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 教师要激励并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思考与创新的意识, 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强化学生合理判断与理性沟通的技巧, 构建起独特的知识体系。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加强学习和现实的联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要充分把握“数学应用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指导思想, 为学生创设参与实践的机会, 创设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通过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有机会综合地运用知识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思考判断的能力, 使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与应用的意识。强调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 强调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不是学生简单吸收课本上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 进行一些探索性、思考性的活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 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 来安排教学过程, 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 学习才会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投入,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快乐感,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 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以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体现教学目标的差别化, 使每一同学发展水平的都收益。

三、正确评价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评价方法, 使不同的学生, 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使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数学课堂中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应从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 再到全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数学学习评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收集多方面的信息, 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我们过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是教师为主, 把评价等同于表扬, 认为评价就是夸奖, 赞赏性的语言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口头禅。很多教师片面地强调尊重学生, 而不敢直面学生的错误, 把表扬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对于学生的错误, 缺乏有效的指正。学生没有所谓的“差生”,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教师善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学生, 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过程中, 教师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和赞赏的眼神鼓励学生, 促使学生不断地创新, 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并且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 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 就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有的学生会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 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 还容易产生功利思想。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处境与需要, 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 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好数学的恒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有什么样的评价, 就出现什么样的数学教育结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 要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 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全面、适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飞速发展, 做笔算步数过多的混合运算式题, 每增多一步运算, 学生的计算错误出现很多, 要达到比较熟练, 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小学数学教材提供了每单元和每节课的基本教学内容, 教学前教师需要深入钻研和领会教材是如何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 明确教学要点和教学顺序, 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切合实际, 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对学生来说新概念比较难建立, 通过较多的练习, 让形分数形成正确的表象。到了高年级再讲分数概念,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进行抽象概括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有些教学内容, 从知识点上看不一定困难, 但是所选的数目大小往往会影响知识的难易。在中年级教学四则混合运算, 如果数目过大, 步数过多, 就会增加知识的难度。高年级教学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如果数目较大, 也会增加知识的难理解度。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深度, 低年级教学加、减法的认识, 只要让学生了解,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 用加法算, 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评价制度滞后的矛盾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解决这个矛盾已经成为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核心环节。其中,用什么标准评价课堂教学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意义,评价方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要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有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二、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

由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 ,因而师生之间则是一种知识的授受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教师为关注点,看教师的课堂表现,看教师是怎么讲的,讲的怎样。评课的过程中,多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以及教师的言语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等等,课堂教学评价表现“以教为主”,学生则基本处于被动的地位,即使有些关注到学生行为表现也基本上是为了某个教学环节服务。此现状评价关注了教师,忽视了真正的主体——学生。这种课堂教学评价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重审,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学合作中的参与表现、情感体验和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的状况。即使关注了教师的行为,也是为了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这就是课堂评价“以学为主”的表现,从而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从以“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评价界定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

用什么标准去评价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学改革实践表明,传统的评价机制已经成为课程改革障碍,评价改革的进程将严重影响新课程的贯彻实施,影响新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课程改革中应重视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评价要涉及一些复杂的量化技术和手段,因此,评价往往成了评价专家的专利。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推进,随着从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的转向,随着惩罚性教师评价向发展性教师评价转变,一些处在实践第一线的实验区、实验学校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逐渐摸索、创造出一些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实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质性方法:教学反思、课堂观察、评价访谈、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与教与学双边活动一起调动全体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各种数学能力,完善人格,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新课改形式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法探索

课改已走过风风雨雨的六个春秋,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理所当然是课改中的一面旗帜。直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评价的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之初,人们如梦初醒,深深信奉着: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于是课堂上“你真棒!”“向他学习!”……的呼叫声此起彼伏,老师不再吝惜自己对学生的夸奖,大张旗鼓地加以赞赏。如今,你有没有经历过学生因功利而争着表现自我的无奈?你有没有体会到课堂中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启发诱导,而学生懒得举手或索性不举手的尴尬?你有没有遇到过低年级课堂小手如林,中高年级举手却是凤毛麟角的楚痛?……

是啊,一贯的呵斥会令许多创造的火苗熄灭,一声不太诚恳的评价会令许多智慧之星夭折。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面对课堂这特殊的环境,面对活生生、有个性的学生,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识,教师将怎样去用准、用好评价这把尺子呢?我认为适宜的环境,良好的评价方式,恰当的评价方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营造适宜的评价环境

万物生长皆环境,评价也需有适宜的“肥土沃壤”。在小学低段,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一种健康、好学、虚心、向上品格.1多看别人的优点,会找自己的差距,教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当他人能独立解决问题后,学生会欣赏他人,祝贺他人;当他人需要帮助时,学生要能给他人鼓励或指导性话语,;当他人犯错误时,学生能给予合理且具有导向性的评价。2)培养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我是班级一份子,我要为班级争光;我是小组的一员,为小组立功是我的责任。始终坚持班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小组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3)自己要严而有度,选准阶段目标,找准竞争对手,以榜样为楷模,每月进行阶段性的小结,能诚恳、正确、公平、公正的评价自己。要求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为了涂表现,而是以学懂,学好知识为主。此外,教师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班集体。亲其师必信其道,长期以来,我在班上有倾向性的营造学习是为我自己,学好了能为班级添光彩的氛围,保持这种健康向上的评价环境,功利性的表现难以生根发芽,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时间的增长不再褪色。

2注重评价方式的与时俱进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评价的方式也应随时间的推移,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变换。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多采用鼓励性语言,第二学段以定性描述为主,第三学段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低年级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最佳时期,在低年级时我常以“你真行!”“我给自己添红旗”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其余同学向他翘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向你学习!”“互相学习”回答正确同学补充道。老师还常常奖给他们可爱小动物图案,或美丽的小花、小星星等小物品。如果学生演板或练习中做了全对,我让他们给自己添面小红旗。可到了中年级时,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和兴趣的变化,不再稀罕你的小动物图案与小物品了,也不再爱听“你真棒”等话语了,更不说这类话语了。对他们的正确回答,我常自己用诚恳、公正的语言去评价,更多的是用肢体语言去表扬。如他回答上了一道稍难的问题,我会上前去告诉他,你的小脑袋真聪明,我很欣赏它,并伸手爱抚地摸摸他的脑袋。如果他练习或演板做对了题目,我将主动的伸出手与他握手,并有意识地暗示他们,知识将会从老师的手中传给了你。他们谁不羡慕与老师握手呀,因为他们都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知识。如果出现错误时,我将送出宽慰的眼神,“你还没有考虑周全吧,不要紧,谁来给他提醒提醒。”这样尽力保护他们自尊心,既让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又让他能体面的坐下去,还得弄明白自己错在哪儿。可给自己添小旗的活动还得保留下来,这可不单单是添小旗了,同时配上班级的班规——奖惩制度,每学期的小旗数累计,期末评出“数学大王”“数学小能手”等称号,给他们以荣誉奖励。有时还奖励一些小物品,不过这时期的小物品都将是孩子们喜欢、感兴趣的物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堂的评价方式也不断更新,让学生始终充满活力。学习着,并快乐着。

3注意因材施评

“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对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他的生活环境、个性差异以及认知特征各不相同,故应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除了对他们的知识、能力提出不同要求外,对他们的评价也需“因材施教”,以达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目的。

不同的尺子量不同的学生,就知识差距来说,对于聪明的学生回答出简易的问题,只需轻描淡写的作出评价就可以,不必重用或批量式赞赏,以免让他们觉得表扬太容易得到;而对于学困生能回答问题,首先得给予肯定或鼓励,如果能回答正确,可稍作夸张的表扬,使他尝到甜头,感觉到表现并不是优生的专利,我也能行。从心理差异来说:对于胆小怯场的学生,不要放过任何一次表扬他的机会,培养他们敢说;对于懒惰的学生来说,要多抓他们的闪光点,触动他们勤奋的精神;对于大胆有智慧的学生来说,评价时应充分肯定他,同时,适当的给他提高标准,评价有较强的指向性。对于易骄傲的学生,评价时别忘了渗透学生“胜不骄,败不妥”的英雄气质。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的学生。身为教师要明察秋毫,评价也得善于因材施教。

4考虑评价的可持续性

评价非朝令夕改的事,是一持续、有较强逻辑顺序的工程。每次制订或构思一系列的评价方案或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内外在多种因素,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做,要考虑到它的可使用年限。课堂教学评价切忌你今天这套,明天又换一新招,学生疲于去适应、对付,到最后他们适应不过来,就可能会出现文前的一幕,你再三激励他们都于动于衷。

评价是教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时,要注意以正确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以激励向上和全面发展为最终评价目标,让生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

小学数学新课改中的教学评价 篇3

关键词:发展性;多元化;多样化;全面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06-01

新的一轮课改已经袭来,许多老师都积极投身其中,制定目标,转变教学观念“磨刀霍霍”。课改效果如何,怎样来评价教师的课改是否成功和是否有可取性,这个研究却严重滞后。有评价才会有进步,有对照才有发展,评价新课改的标准是什么,本文就此作一番“发言”,以期更多的教师参与和研究。

一、新课改中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新课改中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新课改中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

四、新课改中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 所以,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多元评价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有效运用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向转向多向,增加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反映信息而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一、教师评价学生,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自古以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都具有显著的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一旦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肯定的评价之后,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往往都会成倍地激增。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在教学中我面向学生个体,对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指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尽量用语委婉,不挫伤其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这里以作业评价为例: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如果只以最后的答案是否正确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学生就会只注重如何尽快得出标准答案。如果我们把书写是否整洁、解题思路是否清晰、解法是否富有创造性等方面也纳入到教师的评价当中,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富有创造性、解法独特)给予更高的评价,那么学生就会自然地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期望,更加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去发现,如何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二、学生评价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评价方式基本是教师评价学生,而学生较少评价教师。新的评价观要求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教师不应唱独角戏似地评价学生,而应给学生评价教师的机会,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评价成为双向评价。在教学中,我积极创造学生评价教师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评价教师,勇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我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故意没有按照运算顺序去教。刚开始,只有几个大胆的学生敢说老师错了。在我的鼓励下,向我说不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很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还向他们请教怎样做才能做对。此环节的设置,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励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必然使学生懂得如何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学生挑战老师,师生互动,双向交流、评价,不仅营造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三、学生自我评价,增强数学学习自信

学生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把握,有利于其增强自信。自我评价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机会进行自我评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评价自己的数学学习,我让学生采用写数学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数学日记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用于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说话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惑之处或感兴趣之处。数学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而写数学日记无疑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维方法和情感的机会。而且数学日记还可以帮助学生评价自己的能力或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还能从检查学生的数学日记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因材施教。

四、学生评价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伴之间的影响有着较大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因此生生互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将不同的解题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和评价。有学生主动举手起来说:“某某同学的答案虽然正确,但写的是分步算式,步骤太多,太麻烦。”有的说:“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灵活运用。”……在同学们互评后,我及时做出评价,肯定他们评价得好的地方,纠正不足之处。在学生之间的自主性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欣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家长评价孩子,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具有教育者身份的家长,对孩子的恰当评价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给予孩子鼓励。一些课外探究题的观察与调查,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完成。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先让学生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测量出自己卧室的长、宽或边长,再计算出周长。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为第二天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在课上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真正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家长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作为课外的指导者和评价者的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督促和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课外观察的持续性,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质量,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交流,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5

我经常用到的课堂即时评价语言如下:

1、你真棒!

2、你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真勇敢!

3、你今天表现得真好!

4、今天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已经有

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你下次会表现得更好。

5、你知道问题在哪儿吗?能试着改过来吗?我相信,你肯定行!

6、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非常好。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

研究的成果展现给大家。

7、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找到这么多小秘密,真棒!

8、一道题,你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解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9、你的想法太新奇了!老师要向你学习!

10、试一试,你能行。

11、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12、你真了不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注意探索新方法、新思路,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13、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4、你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表达非常完整。

15、你的计算过程特别简便,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

16、你们小组真棒!既分工明确,又善于合作。

17、老师很欣赏你的回答!

18、你先坐下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19、谁为这位同学补充一下,让这位同学的回答更加完美? 20、没关系,下次努力!

分析和反思: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激励性教学评价语言。对于优秀学生的表现,教师及时地进行表扬肯定,激发他们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对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侧重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对“后进生”的评价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你真棒”、“很好” 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此类评价缺少针对性。学生不知道自己哪个地方“真棒”、哪个地方“很好”。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更好。教师的语言缺乏具体性,没有为学生指明方向。例如:在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从老师出示的图片中指出角时,教师应及时肯定他善于观察,认真细致。当学生画出角时,应表扬他“动手能力强”,而不是笼统地夸他真棒、真聪明。

改进措施:

1、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发言做到及时评价。对那些正确的、优秀的应当及时肯定和赞许,以激发学生“更上一层楼”;对学生那些错误的理解或判断,也应该及时给予否定和矫正,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怎样改错。

2、评价方式多元化,发挥学生评价作用。可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自己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己采取措施调整与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给学生思维发展留一点空间。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应充分给学生空间,让他们畅所欲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差异,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评价,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评价分析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新课改;有效性

G623.5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及时将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给教师,从而改善教师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见,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进行正确、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明确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评价的目的,从而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目的单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和方式单一。

对于目前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往往充当评价主体的角色,而学生只能做客体,教师嘴里往往挂着“对、你真棒、不错、很好”等终结性评价词语,评价语言单调,评价意识淡薄,有时想对学生评价,但又不知如何去评,缺乏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长此以往学生听得乏味,甚至丧失了激励导向功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

(二)忽略发展性过程评价。

当前很多教师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往往是靠一张试卷。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只是对数学成绩的单一评价,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常常把分数看得特别重要,甚至绝对化。这样的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个性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

二、如何實施小学数学有效评价

(一)用赏识的眼光评价学生。

心理学表明,一个学生如果获得表扬,奖励的次数越多,他的行为活动就会越积极。因此,教师平时应当赏识学生,尊重学生,并用赏识的眼光批阅学生的的作业,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例如:对于班上细心爱动脑的学生,可以这样去评价:“你真棒!老师为你骄傲。”对于聪明但又粗心的学生可以这样去评价:“你的想法不错!仔细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对于作业认真,但脑瓜不够灵活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字写得多漂亮啊!如果再细心点,你就是最棒的。”老师用赏识的眼光评价每位学生,学生把作业当做是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作业就成为孩子应尽的责任,从中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师生互动方式评价。

教师一味的评价学生作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新奇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强调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评价中来。因此,我们在教学评价中如果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既能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同伴互助,进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比如: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面对面的互动,有机会互相帮助来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应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良好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我们不应急于指出错误,而是应抓住这个极好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来满足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按小组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变清晰,不严谨的变严谨,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其次,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三)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传统课堂中教学评价仅仅局限于教师评价学生,并且多以批评教育为主,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拓宽评价渠道,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和教师之间互相评价,小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课堂教学活力。比如,数学课中,学生完成了例题展示,此时问大家:大家一起看,这个同学做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大家的答案就会不同,很多同学在答“对”的时候,就会有同学站起来补充简便的方法,或者有同学会对展演同学的字迹,作图方式、草稿等进行评价,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在我讲完一个问题后,会问大家:“大家明白了吗?”这时,同学们就反映哪里还不会,还有什么简单的解决方法,大家相互交流,就会找到更好的方法。

(四)评价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以获得更多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整理面积公式。在随后的学生登台展示交流一环节中,我发现其中的一个小组的整理有错误,便随机创设“30秒钟小诊断”活动,让小组的同学先自己检查,再互相检查,"问题小组"在检查中发现了错误,并及时上台纠正,同学们将鼓励的掌声送给他们。教师通过巧妙的、不动声色地延时评价,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不但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使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语

总之,教无定式,贵在得法。教学评价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应该以新课改为指导,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勇.走向发展新课程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马馨.浅谈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方法[J].都市家教,2011(06).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7

现代心理学表明, 当人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 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 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 形成愉悦的心境, 推动个体做出积极努力, 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发展。即时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良好行为出现之后对学生做出的相应认可。这种认可可以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 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自信心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推动学生取得新的进步, 从而使学生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中。

一、即时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数学是一门理性十足的学科, 数学语言本身的准确、概括、凝练制约着数学教学过程中即时评价的风格。这也更要求数学教师更加注重即时评价的“数学味”。那么, 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真的有“数学味”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又存在哪些即时评价的使用误区呢?

(一) 形式化的评价语言

在许多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后, 习惯性给予“好!”“真棒!”“真聪明!”等简单赞扬的话语。这些评价趋于形式, “好”这个词俨然成了教师评价的“口头禅”, 学生也对此类评价产生免疫, 习以为常。类似的即时评价语言存在以下问题:

1. 未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或素养的目的。

课堂中教师容易将即时评价的目的简单归结为对学生所解决问题正误的判断和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激励。然而评价的实施应该不在于满足学生一时的虚荣, 引发短暂的愉悦, 而在于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2. 未关注过程, 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上, 学生可能会因为想法的不同而争论起来, 最后结果是教师评价某某正确, 教师平息了争论, 皆大欢喜。但是, 我们争论的意义是什么?仅仅是一个皆大欢喜?争论本是件好事, 这说明学生对问题有了思考, 有了想法, “别人的答案有没有道理”或“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评价才是可取的, 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 从而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3. 评价视角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容易将评价重点着眼于学生所学知识本身, 忽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等方面的评价。因此需要丰富评价视角, 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 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促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二) 单一化的评价手段

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的即时评价误区不仅在于教师的语言, 而且表现在教师的评价手段上。那么, 小学数学课堂的即时评价手段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1. 评价手段单一。

数学课堂中即时评价似乎倾向于教师评价一种方式。现代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评价时, 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 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2. 无声评价缺失。

无声评价不是用嘴巴说出来, 而是巧妙地用肢体语言来评价学生, 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的一个大拇指, 做小动作时教师的一个眼神都是无声评价。不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更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进而促进整堂课的发展。

二、即时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更好发挥

(一) 改变教师即时评价的语言

1. 激励引导,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评价不应是分出等级的筛子, 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教师的评价应该在赏识鼓励的同时对学生的思考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对学生的思维产生进一步的推动, 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张齐华老师在“圆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 在印证“在一个圆里, 每一条直径都是一样长的”时评价学生:“非常好的发现, 很善于联想。”一句话简单评价出学生的“好”在哪里。张老师并没有止步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又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引导:“就这个发现, 你还有什么补充意见?有什么新的想法?”通过评价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发展数学思维, 并在学习态度、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受到熏陶。

这样的评价,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情感, 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引导学生完善思路的过程也体现出数学严密的逻辑性。

2. 关注过程, 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关注过程的评价语言,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 更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钱金铎老师在“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一节中, 让学生猜想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学生回答平方分米, 钱老师并没有接着介绍平方分米, 而是用了一个疑问的评价“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长度单位里比厘米大一点的是分米, 我想面积单位里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应该是平方分米。”这时钱老师又毫不吝啬地评价:“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新知识时能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公布正确答案:“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确是平方分米。”实质上, 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呈现的是一种散乱的活跃状态, 因而回答往往是不全面的, 甚至带有一些“猜”的成分。钱老师关注学生思维过程, 将散乱的活跃转化成积极地思维流动, 这对于学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也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

3. 多元评价, 丰富评价视角。

在素质教育下, 即时评价关注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 而且包括过程和方法, 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应该丰富评价视角, 适时抓住契机, 肯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二)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 数学教学往往显得比较枯燥, 因此, 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就成了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根本任务。提高数学课堂即时评价的质量, 成了克服数学教学的枯燥性, 增加趣味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 坚持多元化评价手段。

数学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化的现代评价方式一定要取代单一化的传统评价方式,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出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2. 不忘无声评价。

也许课堂上有时不适合自我评价或者同学互评, 这时仍然需要教师出马。教师除了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外, 还应经常用无声鼓励, 即用表示赞许、喜欢的体态语言进行评价。

3. 巧用有形评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设置不同的有形奖励也是评价的一种方式。巧用有形鼓励, 即用象征物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可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调动起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作业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篇8

一、作业评价能够强化和激发学生的发展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 想要被教师所尊重。他们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行为, 都是为了受到赏识而形成的。因此, 要想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学生。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阅时, 教师要带着一种赏识的眼光以及尊重的心态去完成, 从学生的作业中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通过积极的、赏识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这样, 有了教师的赏识, 学生的心灵就会变得格外舒展, 自信心就会重新回到他们的意识之中, 激励他们一天比一天更优秀。从心理学上来说, 学生受到表扬的次数与他们行为活动的再发性是呈正比的。因此, 如果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为学生呈现适度的鼓励性评价, 就能顺利激发学生的向上心理, 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

如果学生爱动脑筋, 我就会这样评价:“你的见解与众不同, 老师看后觉得耳目一新!真实奇思妙想, 很棒!”如果学生有点马虎, 我就会给他这样的评语:“你的解题方法很好, 但是还是有一点小问题, 仔细查一下吧!老师希望你能与粗心告别, 成为细心的好朋友。”如果学生的书写较为潦草, 我就会说:“这次的作业完成得很好, 如果能把这么好的作业配上漂亮的字体, 老师觉得肯定会更好!”

有人曾经形象地将教师的语言形容为钥匙、火炬和种子, 因为它能将学生的心灵之窗打开, 为学生照亮未来的路, 并深埋于学生的内心。因此,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 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关注他们的发展, 赞赏、关爱每一个学生,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让学生利用作业与教师进行友好沟通和交流。当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 他们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随之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让学生的学习态度随着作业评价而改变

作业的一大功能就是能够对学生的责任感进行培养,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的不同, 他们在对待作业方面的态度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也能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甚至会对解题方法进行灵活的创新。而有的学生则不太喜欢数学, 他们的性情比较急躁, 在做作业时也比较马虎, 当拿到教师批阅完的作业后, 他们就随手放在一旁, 不去察看, 也不对自己的错误之处进行思考。因此, 教师在看到这些学生的作业时, 就要讲究评语的艺术, 既要保护学生的自自尊心, 还要让学生乐于接受。即教师的批评要尽量委婉。

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阶段中, 他们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因时制宜, 不能一以贯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教师要以他们的个性特征作为参照物, 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不要与其他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 不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挫伤。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 我们也可以使用“等级+简语”的方式。如果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 我们就可以这样评价:A+格式规范、奇思妙想。如果学生作业有点马虎, 我们就可以这样评价:B+希望下次能够更仔细地完成。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水平, 也能通过这一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有效交流。

三、作业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态度转变

对于作业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是这样说的:“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 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时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 教师应为学生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 教师又要肯定学生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比如, 对于上课爱做小动作、因而影响学习的学生, 教师可这样说:“最近你进步不大, 你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从你平时的各项表现来看, 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 所以老师肯定你能把数学学好。老师愿意给你帮助, 我们共同努力吧!”又如, 对于表现有进步的学生, 教师可以这样说:“你的字进步可真快呀!比我小时候写的好看多了, 老师还要向你学习。本次作业为优!”或者“你总是第一个交作业, 批改你的作业, 真是一种享受, 本次作业为优!”教师一句赞美的话, 一个赞许的微笑, 一则善意的批评, 可使学生在阅读后激起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因, 收获得是学好数学的信心。倘若教师改用“上课不听讲, 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做”等语言责备, 将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由此也会影响其学习数学的信心。

另外, 为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他们留下成长的足迹,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袋里的资料可以有学生最满意的作业, 最满意的考试试卷, 还可以有每周的荣誉奖章, 以及学生的课堂实践作业等。成长记录袋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成功, 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提供了方便。

参考文献

[1]韩利壁.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2011 (9) :78.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延时评价 篇9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延时评价的作用

1. 可以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延时评价能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学生初次思考后, 教师不应急着下结论, 学生可以重新思考。有时, 初次思考不一定是正确的, 学生通过再次思考, 自己就能纠正错误。这时, 教师不必立刻给出判断, 而应为学生提供自己思考的机会;有时, 初次思考是对的, 但是想得又不够深入, 或者有些不清楚, 这时, 教师就可采用延时评价启发学生把问题考虑得更加透彻。这是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 不仅回答问题的学生拥有了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学生也能够思考这个学生的回答、反思自己的想法。思维是不能代替的, 凡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探索、发现的, 教师就不应该越俎代庖, 以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

2. 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前途充满希望。受教育者如果认为自己可以达到教育者的期望, 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在一次考试中, 一个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大, 只考了70分, 她对教师说:“老师, 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一定能考好。”这个教师给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继续努力, 之后再让她做了卷子, 果然, 在第二次考试中她取得了满意的成绩。事实上, 很多成绩差的学生在一次次的打击中, 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 从而丧失了学习信心。因此, 如果这个教师在第一次就给学生定了个分数, 不给她重新考一次的机会, 那无疑就会在其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还会加重她的心理负担。而这个教师采用了延时评价,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美妙,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总是在经历过猜测、联想、顿悟之后出现的, 它的出现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一个不断克服缺点、不断加以完善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中, 一开始思考并不完备, 可能会出现错误, 在岔道上徘徊。教师若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 打断学生的思考, 就会挫伤其积极性, 阻碍他们继续思考。教师若能采用延时评价, 鼓励学生敢于发现、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挑战, 往往能获得创新的想法。

例如, 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提问:“在2、4、7、10四个数字中, 哪个数字最特殊?”学生甲说:“7最特殊, 只有它是奇数。”乙生说:“2最特殊, 它既是偶数, 又是质数。”丙生说:“10最特殊, 它是两位数。”教师没有满足这些答案, 作出判断, 而是采用延时评价, 让学生继续思考。丁生说:“4最特殊, 2+2=4, 2×2=4, 相同两个数的和等于相同两个数的积, 只有4是这样的情况。”在这次回答中, 学生进行了创新, 给出了新颖的解释, 正是因为教师采用延时评价策略, 才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

4. 有助于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新课程的倡导下, 课堂日益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课堂。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不应该再处于权威的地位, 而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这时,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评价的人, 他们可以进行自我评价, 也可以对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延时评价尊重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权利, 从而创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延时评价

1. 切实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转变自己不正确的评价观念。当前, 教师中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评价观念, 如:为了批判而评价,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评价, 等等, 这些观念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不重要的地位。教师应该重新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树立“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评价”的理念, 并合理地选用评价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 教师应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促进其各方面素质的提升。

2. 恰当把握评价时机。

实施延时评价需要把握好评价的时机, 一般来说,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适合采用延时评价:

(1) 教师不能立刻作出合适的评价时。教师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反应机敏度。反应机敏度是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当教师机敏度尚有所欠缺而无法立刻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合适的评价时, 便可以运用教学机智, 不急着给出评价, 而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从而更准确地评价学生, 使之获得更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便可以使用延时评价。

(2) 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错误或者并不完全正确时。概念和规律的表述具有抽象性, 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被学生很快理解。当学生理解错误时, 教师可以采取延时评价, 让学生继续思考, 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当学生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 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发现不足时, 教师也可以采用延时评价, 让学生再仔细琢磨, 发现自己想法不成熟的地方, 从而修正、完善自己的理解。

(3) 问题有多解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我们经常能遇到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开放式问题。这时, 教师宜采用延时评价, 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 让他们开动脑筋、畅所欲言, 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互相激励和启发。

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有个单元是小小商店, 教师教学生用人民币购买物品。在教过了纸币、硬币以后, 教师手里有一张5角的纸币, 两张2角的纸币和五个1角的硬币, 铅笔价钱是五角, 该怎么付钱?学生用了多种方法买铅笔。甲生说:“我拿两张2角的纸币和一个1角的硬币。”乙生说:“我拿5角的纸币。”丙生说:“我拿五个1角硬币。”这时已经有三种方法了, 教师运用延时评价, 问道:“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思考了一段时间后, 丁生接着说:“拿一张2角的纸币和3个1角的硬币。”其实, 这是个没有固定解法的问题, 它的回答可以有很多种, 教师运用延时评价, 恰好为学生提供了多维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 教师一方面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另一方面, 也要引导学生作出理性的选择。对于解法的选择,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以掌握更优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 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时。课堂中有许多生成性的问题, 有时教师也无法回答。有的教师会作出一个自己也不能肯定的回答, 如果后来发现是错误的, 其威信必然受损, 还会干扰学生的认知。因此, 面对学生的提问时, 如果教师不能确定, 不妨采用延时评价, 对问题先不予评断, 可以发动学生在课后借助各种资源探索问题, 培养他们的质疑探究能力, 由此也成功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

在学习“人民币”的时候, 有个学生突然问到:“盲人是怎么分辨钱的大小的呢?”教师知道盲人是通过钱右边的盲点分辨钱的大小的, 但对各种钱上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盲点, 又有什么规律, 并不是很清楚。于是, 该教师就采取了延时评价的方式, 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各种人民币, 寻找到盲点的规律。之后, 教师再在课上和学生一起认识盲点。可见, 在这种情况下, 运用延时评价是一种教学机智, 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3.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每个学生情况不同, 延时评价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只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用延时评价,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 针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延时评价主要用于这样的情况:当他们出现疑问或者是在进行创新思维的时候, 教师可以表扬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鼓励他们的思考和创新。同时, 也要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教师则需要更多地使用延时评价。要多给予他们思考和表现的机会, 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对待他们的错误, 不能立刻指出, 而应为其提供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 同时, 还要表扬他们的成功和所取得的进步, 以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待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 应肯定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 帮助他们寻找到合适的角色, 使他们能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

(2) 针对学习态度不同的学生。成绩好坏并不能代表学习态度, 成绩好不一定学习态度端正, 成绩差也不一定学习态度差, 因此, 教师就有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延时评价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基础上使用:对待态度不好的学生, 采用延时评价时应循循善诱, 指出他们态度不佳, 帮助其找到学习的乐趣, 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对待态度好成绩差的学生, 则应多加鼓励, 使之继续保持勤恳的学习态度, 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从而找对学习的方法。

(3) 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合理使用延时评价。例如, 对待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 就可以更多地采用延时评价。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语言要委婉, 多些鼓励;对待急躁、冒进的学生, 教师可以不立刻对他们进行评价, 而是让他们多加思考。此外, 评价语要中肯, 要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

4. 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1) 通过课堂观察把握课堂动态。在课堂观察时, 教师可运用感觉器官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如让学生回答数学问题、板演解题过程、投影学生作品、到前台进行操作演示等, 之后再通过合适的延时评价, 使学生获得发展。

(2) 通过作业了解学习结果。信息反馈法是以作业、试卷、获奖作品等作为载体, 由此传递评价信息。以作业为例, 它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其中, 书面作业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课作及家作;实践作业则是指需要动手操作的一些作业。苏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作业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 能够全面调动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其多方面的潜能。例如, 一年级第二学期就有许多实践环节, 如摆摆小棒、图形王国、商店购物游戏等。学生学会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计算数字;认识了各种图形以及图形间的联系;商店购物游戏让学生学会用各种人民币去支付物品。在三年级的书本中, 有个单元是学习年月日,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 学生学会了制作日历。但仅仅通过这些实践作业, 教师还不能立刻做出评价, 而应收集信息反馈, 并恰当使用延时评价方法,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远林.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延时评价[J].园丁沙龙, 2004, (2) .

[2]孙宝华.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学与管理, 2007, (12) .

[3]陆彩清.延时评价激发学生自信心[J].教学实践平台, 2006, (2) .

[4]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10

关键词:学习性评价,预设,干预,小学数学课堂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评价就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实践注重以考试和测验为主要形式的结果取向的终结性评价,而对于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效能提高的过程取向的形成性评价缺少深入研究。而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学习性评价是以师生为评价主体,以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评价目的的内部评价,显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学习性评价的含义及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谈谈看法。

一、什么是学习性评价?

什么是学习性评价呢?国际科学教育界许多学者给出了学习性评价的定义,其内涵基本相似。例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学习性评价的权威专家布莱克 (Paul Black) 教授认为:“学习性评价指任何其设计和实施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澳大利亚评价专家提出:“学习性评价承认评价应当发生于正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评价活动中获得的信息可以用于促进教学过程。”

从上述对学习性评价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学习性评价的一些要素:

(1)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2)评价与有效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同一过程;

(3)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

(4)评价的对象是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5)评价注重课程与教学的形成性或发展性。

“学习性评价”是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学习性评价兼顾过程取向和目标取向,其根本特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性评价可以看做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但又不等同于形成性评价,因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诊断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

(一)学习性评价需要精心预设

学习性评价是有效的教与学的准备的组成部分,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收集“学生正在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了什么”的信息,更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暂时的、稍纵即逝”的信息。

因此备课必须进行精心预设,同时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还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预设。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案例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我在教学一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摩天轮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打算怎样解决?

生:我提的问题是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4+4+4+4=20。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非常了不起!

学生的答案跟我的预设一样,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

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看到一个吊篮里有4人,那么几个吊篮就是把几个4加起来。

师:你真棒!

我心里暗自高兴:他不经意间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

师: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我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写的算式是4×5=20。

几位学生马上附和:对的,我也是4×5=20。

师:真聪明!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都看着我,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

师:你们不明白,是吗?那就请这些同学来告诉你们。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题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4、5、20分别表示什么?”还有的问:“乘号怎么写,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学生一开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学生的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乘法的意义逐渐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得出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可见,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学习性评价。我们应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展现学生预设性“生成”的火花。

(二)学习性评价需要教师特意的现场“干预”

学习性评价需要特意的现场“干预”。在“现场干预”中,教师可以立即行动,也可以推迟行动(当他们掌握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信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时再行动),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知识提供的信息帮助他们采取更有效的行动。这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同时也促使其生成、提高。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行动,采取促进自己学习的行动。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有计划的行动,在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学习、产生他们的想法并据此改进其学习方面很有成效。同伴评价是另一种给学生提供迅速而又经常的反馈的行动,也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和合作性技能的发展。同伴评价提供给学生“别人如何看待、思考、完成任务的信息”,把“特定的标准运用到别人的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标准,并反思自己的学习。

老师特意的“干预”,有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对课堂上胆子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而言,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学习的动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结合及时的评价或者说是提醒,对部分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引领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现场干预、等方式进行学习性评价,做到评价内容标准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搭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从而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卫勇主编.朱慕菊主审.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 第1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61-01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意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合乎积极性的心理表现。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教师应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手段的作用。准确合理地采取激励评价,及时肯定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能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励性评价多样化

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过程、环境的不同,可有选择的实施多样化的激励性评价。具体为:

1、尝试激励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竞争激励法。竞争,泛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斗、不甘落后的心理效应。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而持久性较差的心理特点,恰到好处地在教育中使用竞争激励,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完成。在此手段的运用中,切忌只注重个别优等生,而应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是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是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具体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低层次要求开始,经过引导,逐步追到更高层次的目标。有了目标必须辅以实现目标的若干措施。在使用目标激励中,应该注意抓好各个环节,注意目标的指向性、适度性、层次性和阶段性,逐步激励,逐步达到目标。

4、语言激励法。语言激励包括口头语言激励和体态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语言激励是评价方式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在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时应注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一句句简单激励的评价,像一股春风滋润学生的心田。

5、榜样激励法。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鲜明性,有了榜样,不仅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而且学起来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大,号召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小见大。

6、正强化激励法。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性评价策略的思考

1、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主动参与,才是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的根本途径。要使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变成现实的发展主体,就必须介入教育的力量,给予适当而又必要的外在激励,这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现实的发展主体,并获得主动的发展。激励性语言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教育策略激励性策略,即运用激励性的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主体价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自身潜能,以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2、运用激励性评价时要找准切入点

(1)在学生异想天开时激励

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成有用之人的条件,每个学生都具有待开发的潜能,都有他们自身的价值。但不可否认,由于个别差异,个人具有的潜能不同。所以,教师不要把学生都当成数学家来培养,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发展学生的才能。

(2)在学生向教师质疑时激励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交流进步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力求使学生敢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批判、反思型思维习惯。而当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和教材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行为,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

(3)在学生思维多样时激励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思维多样性的培养。数学课上,当学生出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时,教师要及时激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有意设置一些思维多样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

(4)在学生欲言又止时激励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求上进的环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更要注意他的一举一动,观其眼神,察其面色,只要他们有一点想学的样子,就要充满信任的请他发言。

3、形成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采用激励性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教学中不良师生关系的一次积极和彻底的纠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一种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促进学生愉快学习。

4、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1)对于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应重在鼓励其敢说、敢问,评价时要体谅其学习困难,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切忌轻率地为其下结论,简单地评价他的智力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评价 篇12

Moodle,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1]。 Moodle平台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 ( 教师 ) 和学习者 ( 学生 ) 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 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Moodle平台打破传统学习评价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由通过网络的交互性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评价和学生自测、动画演示软件进行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学习评价,学习效果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2]。在网络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也更多地将网络信息技术和各科课程整合应用在教学活动之中。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对Moodle平台的评价功能进行分析,对其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功能进行研究。

二、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大部分都以“一试定终生”的考试方式来完成, 这种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较为武断,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它只注重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怕考试”、“怕读书”等综合症。

(二)评价的主体较为单一

学校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多采用考试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的主体往往只是教师,这种评价模式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教师无法完全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比如:同学之间往往比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只能将平时观察到的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基础,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能够全面体现出学生的真实素质,而是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的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显然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需要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采取更加有效的评价模式,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传统的评价模式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学生学习完所学知识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考核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将重点放在对结果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一些学生学习成绩稍差,一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而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无法兼顾二者, 而是将二者放在同一高度,以同样的标准对待,这是不合理的。如果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或者学习很努力,平时表现良好,其同样也应该得到较高的评价结果。但是,在传统的评价模式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一方面使得教学评价有失公允,一方面也会降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Moodle平台评价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评价效果,为教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本文通过对Moodle平台评价功能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应用在教学评价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以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效果为例,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

(一)Moodle平台上进行的课前预习评价

在Moodle平台下,评价的内容不仅要有对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还要有对知识实际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学习的态度、参与活动的态度、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的评价[3]。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对即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解。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课前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馈实现互动评价。这种互动评价,不仅可有单项式,也可以采取双向式,即同伴对某学生的作业或观点做出了评价,他们可以互相交换意见,当他们达成意见一致时,这次评价才生效[3]。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互动评价,掌握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也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更好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聊天室和讨论区模块是教师在课前预习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Moodle交流平台, 它们能够实现实时讨论功能。运用此功能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尤其为那些胆小、害羞而不敢回答问题或者自信心不足的同学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在此平台上学生不会出现全班同学聆听一个同学的讲话状态,真正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同时,教师巧妙使用这些讨论功能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课前预习中,开辟一些小论坛, 针对一个主题,教师与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回复问题。 利用这种方法会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一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个别问题;二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哪些共性问题,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或者加强练习;三来通过师生间的讨论,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师生之间的“隐性评价”。这些“聊天式”的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Moodle平台上进行的课中教学过程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进入Moodle学习平台,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来主动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主动掌握学习的进度。而教师和管理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设置出相应的量化考核标准,这样就能够既兼顾了整体,也考虑到了个体。当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其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评价提示。而当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量化评价要求时, 其便可以完成相对应的课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被全面监控,该环节是通过Moodle系统的跟踪和日志功能实现的,其能够全面记录学生的各个环节,比如学习参与程度,停留的时间和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等,这样就为教师评价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评价。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评价, 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在讲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时,为了提升学生的认识,教师列出算式: 3.375+5.75+2.25+6.625= ?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计算,此时学生在Moodle学习平台上进行计算,系统能够有效记录学生各个环节的计算,对其商讨和思考行为有全面地了解,此时教师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情况,而Moodle学习平台能够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管理,如果其出现错误,就会进行提醒,直至学生做对,这个过程既能够对学生实现有效的评价, 也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课堂上,学生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强大的资源库, 把课前搜索的视频、课件等进行演示,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对学生学习上如何运用好网络资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展示的平台。

(三)Moodle平台上进行的课后反馈评价

在Moodle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平台中的测验模块,对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实现课后反馈评价。为保证结果的可信度,教师在设计测试题目时,可以设置较大的题库,题目由题库中随机抽取产生,这样可以通过对每个部分设置测试活动,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Moodle平台的测验功能,可以设置测试的时间界限,能让学生自主选择测试时间;通过教学平台还能实时显示答题结果,并可以设置允许学生多次答题;测试提交后,学生可以看到自己每次测试的成绩和教师对自己测验结果进行的反馈。经过多次测验后,期末还可以再做一次总结性测试,然后对历次测验进行总分累积。

通过测试,教师可以对测验成绩进行深入的分析, 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情况,从而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全局的监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加系统、科学的评价,从而得到更为公正的对待和认识。教师不但更好地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给与了学生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

四、结束语

通过添加互动评价模块的Moodle平台 , 可实现较完整的教学评价(如下图)。具体流程如下:1. 学生将所预习的作品上传至系统。2. 每个学生替其他人的作业做评分或给予评论。3. 老师替每一位学生作业评价并观察评价状况。4. 课堂交流,反馈学生综合评价结果。5. 学生自行纠正错误。6. 再将修正的作品重复上面5步骤。7. 评价完成得到终结性评价

课堂教学模式为“三阶段 -- 四环节 -- 四评价”的教学模式,“三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四环节”即上交作品、课内交流、交流反馈、课后练习四个环节;“四评价”即各环节中开展的课堂评价包括学前隐性评价、即时评价、纠正评价、终结性评价。

Moodle平台能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评价,实现实时的评价和监管,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化水平。Moodle平台评价功能应用于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Moodle平台评价功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一篇:最优制度下一篇:同方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