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动手

2024-10-12

实践动手(共12篇)

实践动手 篇1

在数学教学中, 动手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倡导学生通过“做数学”的方式来生成对问题本质的深层理解。这里的“动手实践”应是指从动手开始的全身心参与式实践活动。从数学操作活动的外显层面看, 不只限于动手的直观操作, 还应包括动笔的符号操作、动口的言语操作等多感官参与的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 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 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是更易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和开展全感操作活动,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机会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耳, 使之在操作中感知领悟, 在观察中比较鉴别, 在探究中发现创造。

一、动手操作——概念教学的引路人

动作及有关表象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规律的基础和起点。我们倡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展开学习, 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更直接的感性经验, 再经过对表象的比较、分析与综合, 就逐渐概括抽象为一定的数学概念, 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层到深层的认知推进过程。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开始学生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做“几分之一”。教师首先通过示范, 然后组织学生跟老师一起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把自己刚才折的纸翻开来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通过动手操作, 在头脑中形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这些分数的表象, 继而概括出几分之一的概念。又如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一概念时, 学生开始根本不理解, 教师可以借助动手操作, 让学生跟着描一描、走一走, 体验周长指的是什么, 进而把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其实数学教学就是一个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 从中能把数学最具本质的、最具价值的特征概括出来。

二、动手操作——计算基础教学的好帮手

计算是数学的基本功, 而低年级的计算又是整个计算的根基,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起步阶段。动手操作是计算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帮助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符号, 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 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学生一下子不明白怎么计算“20-9”, 教师一般都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先算一算, 从一捆10根中拿出9根, 还剩一根与另一捆合起来还有11根, 通过多次操作以后, 学生直观地感知了数据, 逐渐明白了对“退位减”算法的理解。这样,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同时还培养了数感。

三、动手操作——空间与图形的精神支柱

数学教学中, “空间与图形”这一内容向来是教师觉得学生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知识, 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欠缺, 理解能力又有限。很多同学学得很费力又不扎实, 再加上立体图形之间的变化多端, 有的题目学生拿了感觉都无从下手。其实, 动一动手, 一切都会豁然开朗, 有时还会找到捷径。

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 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在一张长是20厘米, 宽是16厘米的长方形纸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然后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这个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一次在教学这题时, 接近放学时间, 我急忙请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了思路, 学生认为要求表面积就得知道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可以用20-2×2求得长, 用16-2×2求得宽, 高就是2厘米, 然后根据表面积公式求得无盖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之和。答得很好, 思路也很清晰。匆忙放学以后第二天批改时发现还是有部分同学不会, 于是就对本题进行了二次教学。这一次我改变了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跟我一起剪了一个这样的长方形, 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剪去四个小正方形, 再把纸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 最后计算, 大家终于都明白了。正想讲下一题时, 有个学生举手:“老师, 我还有一种方法, 要求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 就是求剩下的这张纸的面积, 因为无盖长方体就是这张纸做成的呀。直接用20×16-2×2×4就行了。”多么巧妙的方法啊, 全班同学给她鼓了掌。的确, 通过这一次的动手操作, 不仅降低了思维难度, 大家全部理解这个题目, 而且还找到了解题的捷径, 真可谓是锦上添花啊。

其实, 动手操作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应用得非常广泛, 我们不能因为动手要花时间而忽略这一重要环节, 学生仅凭思考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动手实践是能力的源泉, 思维的起点, 能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服务。

四、动手实践——数学综合活动的必备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实践其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喜欢动手, 在动手操作中学生能手脑结合, 建立了各种观念, 既学到了知识, 发展了智力, 又培养了实践能力。

例如, 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结束后, 一年级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 安排了“小小商店”这一综合活动课, 学生在亲身经历的买卖活动中, 既巩固了对人民币的认识、相互之间的互换、找零,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我们要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 在动手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成更精彩的思维。

实践动手 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似春风、恰春雨,吹拂滋润着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有幸投身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使我受益颇深,现将我最大的收获与各位共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寓学于乐。

记得有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和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的倾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就不用别人催促,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生有了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主动地学习、思考,才能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以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体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设疑激趣,用数学知识的思维美、结构美诱发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稳定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激发学生兴趣带来了契机。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新课程十分提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教师就教得愉快而尽力,学生就学得轻松而起劲。因此,教师要有和学生做朋友、做小伙伴的意识,摒弃高高在、唯我独尊的思想,躬身或蹲下身来同学生对话。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沟通交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在课堂里保持心情轻松愉快,而不是焦虑压抑;要多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表演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言行到思维都空前活跃。《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才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所以我总是把自己的微笑留给学生,把自己的“阳光”一面留给学生。尽量表现自己的亲和力。

2、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情感因素。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然而,多年来数学教学受“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智育至上,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大部分学生以失败的心态面对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受到挫伤,自信心受到严重摧残,数学成为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个障碍。学生十之七八怕数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反映了数学教育中严重的情感缺失。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必不能再忽视了。为此,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并在1—9年不同学段划分出了具体的子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1)、教师情感修养。

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金科玉律是教师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如果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这揭示了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实验已证明,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加强教师自身情感修养。尤其是数学教师,除了要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加强学生心理学、教育学等的学习,加强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从而提高自身情感修养。此外,要加强同学生的课外交流,主动找学生谈心,积极参与他们的活动。还要挤时间同家长联系,建立师、生、家长三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营造情感教育的外部氛围。

(2)、激活课堂数学的情感因素

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 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 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 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 高教育水平;②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 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 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 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 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 友和伙伴。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 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 “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 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 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 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 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现代数学教育 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 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 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 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商讨、分工完 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 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 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 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 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 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

数学课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 “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 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 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 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数学。这就是以往所 说的“上课昏昏昏,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国家资 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 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 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 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 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 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 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 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 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

(3)要增加教学内容的情感色彩。

在数学学科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毫无情感色彩,既枯燥又抽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尽可能赋予它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科学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时,也会感受到某些情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同类项”这节课中,课前准备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抗战时期有个小情报员,党组织让他去送封信,信封上只有A2B字样,当他到送信地点时,居然有两个信箱。一个信箱上标有A2B字样,另一个信箱标有AB2,请帮小英雄选择应把信放在哪个信箱里。当提出问题后,学生立刻活跃起来。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好,这样从创设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了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一方面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另一方面较好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的抽象、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精心设计例题,撩起学习兴趣。

(1)、利用有趣的数学诗,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有关“水流问题”的应用题学生很难掌握,于是我找这样的一道例题:悟空顺风探妖踪,千里只行四分钟。归时四分行六百,风速多少才称雄?学生学习兴趣高,记忆深刻,我想比直接学习有关问题效果要好得多。

(2)、利用民间数学欣赏,让学生看到民间竟把数学题编得如此精彩,从而也让学生了解人民的聪明与伟大。例如:鸡兔同笼问题。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几何图形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数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美,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例如;七年级上册有关“视图”的知识就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立体图形,特别是正方体,把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自己动手,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平时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缺乏切身的感受。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

首先,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如开设“数学游乐园”,让学生在激乐园里做数学游戏,如猜数学谜语、讲数学故事、智力竞赛等各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享受快乐,还可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记下快乐、进步,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或记下困难、挫折,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变得舒畅,以便调整心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办“数学手抄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数学书籍。查阅数学资料,积极地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发现、应用的数学实例编进手抄报中。在办报的过程中,要选文、编排、设计、绘图等,这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创造美与欣赏美的快乐。

其次,设置探究性强的实践作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开展探究性学习,非常适合情感教育的需求。探究性学习重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复杂的情感历程,以情感为动力,解决问题,完成课题。比如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庭近几年收入与开支情况,统计班上同学家购置手机、电脑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与前两年作比较,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成功和自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激发学习潜能。关于合作,不仅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师生之间也要相互合作,营造心理相融的学习氛围。教师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美、数学的奇妙、数学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品尝数学的果实。我设计过这样几个探究问题: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了解家中所有家用电器的功率,每天使用时间,一个月的用电量,然后根据所在地的电价计算出一个月家中的电费,然后与家中当月电费进行对比,看谁误差小。在这个问题中,电费的计算方法要学生自己去解决,有物理学公式要请教。同时根据家中用电情况,给家中提供改换节能灯的建议。

2、结合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收集整理名人趣事与数学有关的,然后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成长事迹,了解数学历史,丰富知识,增加对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于是找到了类似明代吴敬的“从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盏盏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计算塔顶几盏灯”这样的数学问题。

3、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带来的成功机会的快乐,培养兴趣。让学生解决“牛吃草而草在长”的问题,充分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告诉学生当问题研究到“山穷水尽”之时,也就到了“峰回路转”之时。同时类似问题我向学生提出了“管涌”问题,学生努力探索,教师及时点拨,问题迎刃而解。

4、另外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比如七巧板拼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图案,有火箭、有塔、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真是非常好。

总之,新课程要求每位实施者,深入挖掘教材,体会实质,新的教学理念又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和不成熟的做法,还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指点。

动手实践中学数学 篇3

关键词:激趣;发展思维;创新灵感

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要实现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老师和死记公式、定理,只有学生亲自在动手实践中验证公式和定理,学生才能真正地记忆公式、定理,进而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同时,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够自主探索新知,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共同交流,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最为有效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在数学学习中究竟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有效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恰恰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好奇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高涨情绪。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设想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仔细地观察、专心地实践、认真地思考、快乐地探索,并且要建构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探索获得成功的无限喜悦,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二十以内的加法”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一道富有思考性的题目:( )+( )=14,接着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在桌子上

摆,将等式( )+( )=14成立的摆法都摆出来,摆一次写一道算式。学生马上来了兴致,迫不及待地在桌子上摆。有的学生反应很快,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填写完了算式;还有的学生填写一个之后就在认真地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填法;还有的学生第一个摆出的是OOOOOOOOOOOOO+O,记录成13+1=14,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把圆片依次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边移动学具边记录算式,极其认真。一个不落地把所有成立的算式都写了出来,即13+1=14,12+2=14,11+3=14,10+4=14,9+5=14,8+6=14,9+5=14,10+4=14,11+3=14,12+2=14,13+1=14。这时我又引导学生讨论每个等式的意义。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发展。

二、实践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

实践操作并不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学生简单的肢体动作,在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包含着孩子们的缜密思考,是手脑并用的复杂过程。实际上,在简单的操作过程中,包括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抽象到直观、简单到复杂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用心触摸,明确这些立体图形有几个面?有多少条线?有多少个定点?……这些知识都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亲自获得的。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远远比老师给学生结论的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很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学生在动手中乐学、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实践操作是学生创新的灵感

教师的教学并不一定要死死地盯在“如何教”和学生应该“如何学”的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变换一个思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看他们如何探索、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作为教师,应该在此时把关键放在如何唤醒学生的创造灵感上;如何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创作的自由活动空间上;如

何放在营造有利于他们创作和学习的学习环境上,这样会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凸显。

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我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很多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针对这种活动和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我让学生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游戏与学习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材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诠释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新课改理念,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活动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在数学学习中的无限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始终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翟艳君.如何解决小学数学“动手做”与“做中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新课程:中旬,2011(10).

感受实践魅力培养动手能力 篇4

了解是施教的前提。聋哑学生因为听力的丧失, 隔绝了与外界声音的接触, 使得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抽象事物, 客观上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障碍。但我们也看到了聋哑学生的生理优势:注意力集中, 善于观察, 以目代耳, 模仿力强, 这些优点无疑给教师的形象化教学带来了便利。因此, 在服装专业教学中, 可以采取形象化的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动手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 王颜慧同学生性活泼、调皮, 我就抓住这一特点, 上课前总是先跟她聊一些关于衣食住行的事情, 如电视台主持人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 你觉得漂亮吗?适合她穿吗?如果让你选, 你会选什么款式的呢?把你想象的款式, 结合已学的知识, 画出效果图, 若有兴趣还可以自裁自做。教学中, 通过缝制竞赛、服装展示等教学手段, 可以评出最佳设计师、裁剪能手等。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 学习对于他们将不再是负担, 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体验。

二、积极参与实践, 提高劳动技能

服装专业课的实践主要是制图、裁剪、缝制、整烫等, 只有反复多练才能熟练掌握。“多练”, 突出抓住“三步练”。一是“手把手的练”。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在旧报纸上按1∶1的比例进行裁剪操作, 我逐个检查到位, 对学生画的每条线段、每个部位都要仔细检查核对,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再提高速度, 达到完全熟练掌握的程度。如, 制作男西裤时, 先是用旧报纸裁剪, 再用布料操作。二是“领着练”。重点放在教师指导难点问题上, 对简单细小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解决。制图、裁剪、缝制、整烫要定时间、定标准、定质量, 教师的示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部位反复实践, 让学生熟能生巧, 提高裁剪的质量。三是“放开练习”。重点放在学生的操作实践上, 量体、算料、制图、裁剪、缝制、整烫全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为了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各有所得,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定了不同的专业技能训练标准, 开展“赛练结合、以赛促练、以赛促创新”的活动, 通过比赛的形式, 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练习, 每一次的练习都及时检查, 认真考核, 使练习比赛化, 交流经常化, 展示多样化。

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 并不是只限于窄小的教室, 我们可以让生活进入课堂, 也应该让课堂走进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 以真实、生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学习, 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材料, 我经常带领他们进商店选购布料, 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创作、多积累, 如观察服装市场的流行款式、不同年龄段的服装特点, 以及各种服装色彩的搭配等, 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 使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发展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实践动手 篇5

作者: 郑燕 2009-7-2 14:27:22 点击量:1030

初中数学动手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研究

开题论证报告

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郑燕

一、问题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数学教学领域在各层面展开了对“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研究。

北京八十中初中数学组2006年9月承担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中问题的解决。两年多来,全组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探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对基本概念逐步形成正确、清晰的认识。通过聘请专家指导、阅读相关文献、自我实践和反思等方式,课题组边实践边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的要义,运用理论指导教学研究的实践活动。

(2)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围绕课题组织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研究期间,学校数学教研组共组织市、区、校级公开课20余节,1名教师获全国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北京市教

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多名教师获市、区级奖励。

(3)开设“动手实践”类的数学选修课程,组织“数学文化月”等校园活动。在课题的引领下,教师们拓展思路,开设了《魔方与数学》、《折纸中的数学》、《数独》等数学游戏类的选修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数学文化月”活动由数学计算能力比赛、数学壁报评比、数学益智游戏擂台赛(包括魔方、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数独等)、数学讲座(拓扑游戏)等模块构成,在校园内掀起数学活动热潮,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大超过了预先的设想。

课题研究使教研组和教师个人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主动性有了显著改善,教师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感到认同。但是,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时候,“两难”的局面常常出现,使研究的成果难于推广和运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时间上的两难。“动手实践”做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要求学生自身操作和自主参与,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形成主体的认知,这一过程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主时间真实地进行操作、观察、思考,甚至经历错误、失败、再尝试。而课堂的时间只有40分钟,再好的操作活动也不能不考虑时间的限制,活动时间控制不合理,会明显的降低课堂效率。若一个动手实践活动所占用的时间,以它的目标在整节课目标中所占的比例为依据,那么,就要求教师对该活动有足够的引 导和控制,但引导、控制的痕迹略重,就会替代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使操作活动成为做“秀”,更加浪费时间,降低学习效率。时间的两难是动手实践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效实施的最大障碍,也是中外数学教学交流中面临的重要冲突。西方的数学课堂常常被认为像手工课,数学味道不够;我们的数学课堂又常常因为满堂灌被指责。中西方都在努力尝试,在不丢掉自己教学优势的前提下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但两难局面依然存在。

二是教师精力投入的两难。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教师们普遍感到,课堂上学生有效的“动手实践”活动需要教师付出精心的设计和繁琐的劳动。尽管体现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的公开课或研究课,在教师的设计和准备下,可以上得很成功;但在日常的教学中,缺乏充分准备的实践活动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位教师在《抽样调查》一课的设计中安排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教师准备了一个装有黑米和白米的盆,让学生估计盆中黑米和白米的数目之比。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抽样、计算、估计,但学生对抽样调查科学性的质疑伴随着实践活动的从始至终。学生活动后,教师公布了盆中黑米和白米的总数目(约40万粒、60万粒),学生在对庞大数字感到震惊的同时,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有了认同。为使给出的数据尽量准确,教师自己在上课前进行了连续一周枯燥和繁琐的实验和测算。遗憾的是,在下课后,无论对于授课教师还是其他教师,为实验精心准备的确定数量的黑米和白米,就再没能产生更多的价值。为了一个实践活动投入巨大的精力,到底值不值得?活动成本和活动收益之间的对比,也是动手实践学习方式难以成为目前学生数学学习重要方式的原因之一。

此外,采用动手实践学习方式需要必要的硬件条件(例如计算机、计算器等)和空间环境,这些都使传统的数学课堂难以成为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主要阵地。

另一方面,学生在动手实践类数学选修课和数学游戏、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却真实、普遍,值得关注。初中学生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动手实践活动。

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组提出问题:

能否打破传统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种种限制,在确保常态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整合学校、教师、教材、数学知识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开辟出真实、自主、充分、快活、甚至是激发灵感的探索和实践新天地——“数学活动课”,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探索和实践的乐趣,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1、课程

“课程”是指“所有 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包括:课程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课程资源。

2、初中数学活动课程

本研究中的初中数学活动课程,是指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并融入相关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资源,向学生提供以“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能力的所有教学活动的总合。在本课题中,数学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国家课程中相关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二是对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形成数学活动校本课程。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等学科资源将作为软环境渗透在两个分支中。

2、数学思维过程与数学思维能力

组成数学思维过程的基本框架是(1)观察与实验;(2)归纳与演绎;(3)比较与分类;(4)分析与综合;(5)抽象与概括。框架中这些因素在数学思维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构成有机的整体。本课题研究中的数学思维能力,指在上述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

三、研究现状综述

通过前期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们认为:自课标倡导“动手实践学习方式”以来,该问题的研究历经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初步地实践摸索阶段。

在数学教法改革与创新中,人们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接受式学习中融入问题解决的成分,使启发式讲授教学活动与活动式教学活动有机结合。2003年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发表专著《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关于动手实践的一些建议;2004年陕西师范大学罗增儒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发表论文《作为数学学习方式的动手实践:价值、问题与对策》,对动手实践的教学价值、课堂动手实践存在的问题、有效运用动手实践的基本对策等做出了精辟的论述;2005年重庆师范大学的刘丽颖发表论文《美国数学教材中的动手做》,对美国中学数学教材中动手做(hands-on)版块的呈现特点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值得我们借鉴的若干方面进行了讨论。

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罗新兵发表论文《动手实践的教育要义与实践反思》,明确指出“从教学的效果和过程看,动手实践的具体运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再一次强调动手实践的教育要义,提出动手实践的问题与建议。

但是,在实践摸索中:正如罗新兵文中所说“许多教师已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由于一线教师对理论成果的了解不足,以及理论到实践转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上的迷失”和“操作上的偏差”问题依然非常严重,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是根本不认可动手实践等新的方式,依然坚守单纯地模仿和记忆,以确保其教学成绩;二是动手实践的施用不当,不能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成绩没有保证。

第二阶段:深入地实践探索阶段。

经过几年课程改革,教师对动手实践活动的研究逐步深入,动手实践活动已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已初见成效。对有效使用“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动手实践”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例如:湖南省芙蓉区中心小学开展了“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将“初步构建起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设置为主要研究内容,并结合学校校园文化节,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将活动内容上传到学校专题网站上,形成“生机互动”教学网络模式。

二是将“动手实践活动”从普通的数学课中分离出来,形成数学活动课程或数学实验课程,并进行研究。例如江苏省中小学数学教研室2007年在“动手‘做’数学——‘数学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课题中提出要有完整的“数学实验”手册,要设计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数学实验”材料,提供空间让学生展开研究。2009年2月的《数学教学通讯》教师版中的一篇文章“菱形教学中的实验操作”中有完整的动手实践活动的设计和规范的数学实验报告。

我们认为:

一、传统的数学课堂(特别是中学数学课堂)难以成为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主要阵地(见问题提出部分中“两难”困境),基于“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出现“瓶颈”;

二、“数学活动课”的研究空间广阔,尚不充足。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的教育观告诉我们,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活动,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初中数学活动课有效实施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改善数学教学模式以及数学学习方式理论作出贡献。

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将数学活动课与数学知识学习进行整合,并将数学活动课转化为数学学习的优质资源,是目前许多数学教师普遍思考和探求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有效实施数学活动理论提供新的案例,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本课题是以初中数学教学动手实践活动的现状而设计的,通过对数学活动课的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对于改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以及整合学校、教师、教材、数学知识等各种资源具有现实意义,对教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活动课具有指导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构建初中数学活动课程体系

在本课题中,初中数学活动课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分支:一是对国家课程中相关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二是对国家课程内容进行拓展。

在第一分支中,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有必要及适合采用动手实践方式进行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教学内容单元为单位集中编排,教师团队筹备并共享资源以降低活动成本,采用必修的形式,占用单独课时以保证学生活动时间、空间和活动质量,依具体情况将活动课课时设置在单元教学进程的起始、中间或尾声阶段,以达成具体的知识、技能目标为基本要求,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深刻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第二分支中,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选修课、课外小组活动等形式,继续开发数学活动类选修课程、设计数学主题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该部分数学活动课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数学学习能力。

此外,为帮助学生明确活动意图,提高数学活动课的容量和效率,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等学科资源将作为软环境渗透在两大分支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营造探索、实践、创新的大背景。

2、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本课题将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设置是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在不同年级,针对不同学生,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选择哪些内容,增减什么内容,如何整编内容,将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讨研究确定。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依师、生的不同情况可有不同的有效方案。

本课题研究中,数学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是:

(1)学生主体性原则:指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这是数学活动课程设置的初衷;

(2)效率原则:指学生的活动必须保证是实质性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这是数学活动课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本课题研究水平的体现;(3)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指数学活动课程的教学材料及用具能够被多人次、反复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完善,体现本课题研究的推广价值。

3、开设数学活动课程对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到高效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真实地经历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基本过程。衡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的关键,是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思维参与程度,看他们是否有实质性的、高水平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自主地、充分地投入到教师团队精心设置的动手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将针对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数学思维过程的影响因素,制定数学活动课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系统方案,检验实施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是通过对数学知识内容、教学资源、环境与时间进行整合,提高活动课的教学效率。

六、本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

1、行动研究法:针对初中数学教师教学中“动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的研究过程分为:

选择课题——文献探讨——课题组初步拟定计划——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行动——反思修正设计方案——再次实施修正的设计方案——课题组再次反思评价总结„„

2、个案研究法: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变化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旨在对动手实践活动形成较为深入、详细、全面的认识。

3、实验研究法:提出动手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经历观察与实践、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数学思维的基本过程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假设,通过设置并实施数学活动,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观察并记录学生在活动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束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动手实践活动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之间的内在联系,验证假设,给出结论。

七、本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及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课题的初步筹划与运作阶段:搜集、整理、学习、分析文献,制定研究规划和确立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8月)课题实施的准备阶段:整理初中各年级数学活动课的素材,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实验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三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课题的正式实施阶段:实施教学设计,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的活动成果,撰写相关论文及中期总结;

第四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课题的继续深入阶段:在反思和总结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编写专集;

第五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课题结题阶段:反思、研讨、分析、总结,编写案例集,整理初中数学活动课校本教材,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八、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初中数学动手实践活动研究》结题报告

2、初中数学活动课程教学材料汇编

3、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设计和学生活动案例集

九、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障

本课题组的成员由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城市完中校)、中旅附中(城市初中校)、温榆河双语实验学校(农村校)、草场地中学(农村校)四所不同层次学校的初中教师组成,主要成员均为一线教师,包括北京市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4名,校级骨干教师6名,并聘请师范大学教授、市区教科所研究员、特级教师为指导专家。

本课题前期已有较好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在专家的指导下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为完成课题做了较好铺垫。

此外,除区规划办对本课题的资助资金外,其余资金由参与学校自己承担。

十、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荣,罗新兵.动手实践的教育要义与实践反思.陕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6 2 罗新兵,罗增儒.作为数学学习方式的动手实践:价值、问题与对策.陕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8 3 郑毓信,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若干小学数学课例说开去.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4 毛曙阳.洋为中用“做中学”——引进法国“动手做”科学教育项目的价值与启示.江苏:江苏教育,2002,12 5 刘丽颖,黄翔.美国数学教材中的“动手做”.数学教育学报,2005,5 6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8 顾泠沅,王洁.以课题为载体引领教师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9 曹才翰,章建跃,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10杨豫晖.论课堂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3 11杨豫晖.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6.3 12程方平.(田晓娜,张维铎).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动态智能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加强动手实践 促进主动探究 篇6

首先,把课堂主动权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

记得刚接触新课程时,我不免担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这样新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学生能接受吗?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吗?而一次教学实践改变了我的最初想法,消除了顾虑。

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首先是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了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向学生演示了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平移变成长方形的过程。通过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第二节学习三角形面积时,我试着让学生准备了两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卡片,并引导学生把他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同学们拼出了各种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这时我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师生利用所拼图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共同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到了第三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我刚打算开口,有些学生提出:“老师你先别讲,让我们试试吧。”我心中不由一阵惊喜:这不正是我所期盼的吗?何不给他们一个尝试的机会呢?于是,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那节课上,我看到他们的小手在不停的摆动、尝试;眼光一会儿困惑、一会儿欣喜;脸上洋溢着从未见过的喜悦与满足。这是以前的课堂我所没有看到的。我深深地认识到: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尽管我们可能觉得他们的实践过程有时拙而不巧,结果也可能幼稚,但总会擦出创新的火花。

其次,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基础,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有这样一句话:我看过我忘记,我说过我记得,我做过我理解。说明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第一、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精心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对形象直观的物体比较感兴趣,喜欢做游戏、讲故事等学习方式。结合这一特点,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我通过让学生分铅笔、摆画片和小棒等活动,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进一步构建除法的数学模型。在认识物体时,我设计了“送礼物”的游戏,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一摸,说出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再把它送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在动手摸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了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物体的特征。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我们应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数学的真谛。例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以火柴盒为素材,引导学生自主量出它的长、宽、高,再试着求出火柴盒的内盒和外盒各用多少纸?小组合作探究出怎样包装十盒火柴最省纸。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一步步的尝试、探究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的活动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可以持久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形成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新格局。在注意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尤其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提出启发思考的问题。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去试着解决问题。可以采用猜测——验证、尝试——明理等探究方法进行。记得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卡片,猜一猜它的特征,然后想办法去验证。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得到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经历了自主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让学生眼、口、手都动起来,在仔细观察、大胆猜想、操作验证、汇报交流中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在动手实践中享受美术乐趣 篇7

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美术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 至少很多学生就是这么认为的。在赏析绘画作品的时候, 如果教师仅仅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等方面入手去赏析, 可能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津津有味。即使教师对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 无懈可击, 学生们听起来也只会觉得模模糊糊, 索然无味。这种忽视学生实际感受的教法说得难听点就是“对牛弹琴”。久而久之, 美术作品在学生眼里变得深不可测, 高不可攀。必然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但其实美术课中也有很多是与动手制作有关的内容。比如第四课《又画又做又印》,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有关于美术与制作相结合的课程。

下面我们就以这篇课文为例,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享受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 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又画又做又印》是七年级上册美术的第四课, 这节课是属于造型及表现的课型,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的是要让学生们感悟到纸版画的质感和艺术美, 体验造型的乐趣。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们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纸版画, 学会制作方法, 提高动手造型能力。培养学生们耐心细致的学习品质。

一、自赏自悟, 乐在其中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可以先出示了金属版画、木版画、纸版画等作品, 让学生们观赏从古到今的各式各样的版画作品, 学生们都觉得这些版画与平常看到的画不太一样, 觉得有些新鲜,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很多, 教师让学生们自由赏析这些作品, 并让他们找出这几种不同类型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们经过欣赏和细心观察, 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 都发现了这些版画其实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就是可以印出来, 制作的原理和方法也是一样的, 唯一的不同之处的就是它们的材料不同。学生们能够观察出这些, 说明对版画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我在对这几种版画进行了介绍:金属版画—是指用金属材料铸制成的底版, 耐磨耐用;木板画—是指在木板上用刀等工具刻制成的底版、易于取材、制作也相对方便;杨柳青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制作木板画工场《门神》是其著名的版画作品之一;桃花坞是我国南方制作版画的工场;纸版画—是指纸、线、叶等材料做成的底版;电脑版画是利用现代电脑软件制作成的版画。在详细地了解了版画之后, 接下来就是了解制作版画的过程, 并且动手制作版画。

二、动手实践, 乐在课堂

在了解了什么是纸版画之后, 学生们的表情都开始兴奋起来, 大家议论纷纷, 跃跃欲试, 都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纸版画。我也就“趁热打铁”, 对同学们说:“看了这么多的各式各样的精美的版画作品, 大家想不想亲自来体验一下呢?今天我们要制作的就是纸版画, 用最容易获得的材料来制作, 下面同学们先来看看制作纸版画的过程。”学生们即刻静了下来等待观看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在课堂上, 我播放了纸版画的制作过程。然后把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分发给学生们, 每个小组进行分工 (画稿、印稿 (剪形) 、刻痕、上色、压印) , 让学生们动手制作纸版画。顿时, 课堂就热闹起来了, 大家分工合作, 其乐融融。教师再一次明确制作纸版画的过程: (1) 把准备画好的画拿出来, 把画面上形象剪或刻出来 (2) 把刻出来的形象贴在准备好的纸上 (按原来的位置) (3) 把准备好的墨或色用糊精调匀 (4) 用笔或滚筒上色 (要注意均匀) (5) 用另一张纸铺在纸版上用手抹平 (6) 最后把两张纸揭开 (不清楚的地方可再次上色再印) , 并对学生们进行必要的指导。

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 如画出来的画不方便剪或刻的, 有些过于细的部分会很容易烂, 这个时候可能就要重新再画一张。我认为在实践的过程中, 尝试失败也是不错的练习途径, 最重要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勇于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实践, 个性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学生们完成了作品之后, 可以让学生们先对自己以及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然后老师再评价。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鼓励学生们这种动手实践的学习作风。再挑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让学生们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短暂,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课后再去制作出一些造型奇特的、效果独特的版画艺术作品来。或者可以直接布置作业, 让每人制作一幅较复杂的纸版画, 要求主体突出, 表现出黑白灰三个层次。

总之, 美术的学习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不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还让学生们感受到美术课的无限乐趣。

摘要:美术是需要表达出来的艺术, 如果没有表达出来也不能成为艺术。在美术课上, 要学习的不单是美术的创意, 不单是要讲究艺术的创作和灵感的获得,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这就需要动手能力的支持。因此, 动手能力也是美术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制作,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颜彩铃, 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 2012.56

[2]陆嫦亮, 创新教学方法激活美术课堂,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2.6

实践动手 篇8

那么,如何把握和运用好“动手实践”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呢?

一、在动手实践中“经历”, 丰富直观表象经验

在心理学中,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小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和表象的支撑,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形成表象、获得感知, 再借助表象和其他经验去理解、记忆、运用,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表象是促进学生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依靠学生充分“经历”有关的动手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搭配》中,先用1和2这两个数可以搭配成二个不同的两位数,在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搭配中形成有顺序搭配的表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用1、2、3这三个数可以搭配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刚才的动手实践过程,并用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记录,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这是唤醒刚刚建立起的表象经验,从而理解知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发现怎样有顺序搭配的规律: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和交换位置法。这表明二年级学生通过经历“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能逐步从部分的表象向完整的表象、概括的表象发展,最终按照有序搭配的规律进行排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在动手实践中“探究”, 形成数学思考经验

经历动手实践过程,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学习, 是个很好的学习开端,但这仅仅是基础层次的“经历”式体验。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动手实践中的“动手”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等操作活动,而忽视了学生动手过程中内在的思维“动手”活动。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在探究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形成数学思考的方法和经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引导总结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化归。紧接着提出问题,你们能用这种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经过小组讨论转化方案,在随后的汇报中大部分学生模仿课本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案。但有两个组仍然采用分割 法:一组从一个顶点向对边中点引一条线段,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 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而底只有原来底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除以2乘高。另一组则沿着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一个小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底相等, 但高只有原来三角形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这种以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为出发点,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不断尝试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另外两种推导方法,形成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思考经验。

三、在动手实践中“应用”, 积累解决问题经验

数学课程呈现内容的素材贴近学生现实,包括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因此,通过动手实践把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积累应用方面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一课,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要上好这节课一定要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现场调查以及测量,向体育老师(或上网搜索)了解或收集有关知识及数据。上课时,教师通过精心创设运动会比赛情境,引发学生提出“起跑线为什么不同?”“怎样确定起跑线?”“确定跑线有什么诀窍?”……学生的疑问和思维聚焦在“如何确定起跑线”这个核心问题上。在随后教学中,经过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圆的周长”知识计算出:其一,跑道差 = 外圈跑道长 - 内圈跑道 =7.85米。其二,跑道差 = 外圈圆周长 - 内圈圆周长 =7.85米。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计算结果,第1~8道的跑道差,提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不计算,你能用推导的方法解决问题吗?”最后学生顺利地推导出:跑道差 =π×(道宽×2)。

这是一节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课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实践动手 篇9

1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数学学习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探索可以说是知识创新的先导。与原《教学大纲》相比, 新课程标准已将“教学目的”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修改为“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要求”中, 增加“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作为一个问题论述, 要求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设计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引导学生 “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 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创新

学生学习的过程, 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 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但探索和创新活动无疑需要问题的参与。“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探索总是与问题联结一起, 问题既是探索的起点, 又是探索的动力。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以疑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主动探究, 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 这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例如, 在教学西师版六年级 (上) 第二单元“圆的周长” 一节时, 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1) 上课开始, 我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 设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 (化曲为直法) 2) 出示一个硬纸板的圆, 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滚动法) 3) 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 (测绳法) 4) 教师用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 怎样量出老师手中小球转动轨迹所形成的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所讲的一些方法吗? (都不行) 5) 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主动探索新知。在这个环节, 我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疑—疑问这样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 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 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

1.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创新

“思维从动作开始, 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 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 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 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环境, 多给学生活动的时间,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多给学生一点自由, 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 在“动”中领悟, 在“动”中发挥创新的潜能。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五年级 (下) 第二单元“长方体体积计算”一节时, 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 填写操作的数据, 即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表中的数据, 引导学生得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和层数之间的关系, 进而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可谓水到渠成。

1.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索创新

讨论学习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 围绕某一知识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 并通过学生相互合作, 集思广益, 逐渐完整地掌握某一知识。讨论, 是 “互助学习”的体现, 它能使学生在“互助”中乐意去探索、 去发现、去学习知识, 在“自学”中自觉去了解、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种讨论学习的方法, 不仅增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信息交流, 而且促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产生碰撞, 从而产生各种灵感。同时, 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促使学生在探索规律中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2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设计策略

2.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自己动手实践

如果学生所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与的“客观正理”, 学生在经历教学过程后, 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的结论并形成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向, 那么这种教学的功能就没有达到个性的发展和解放。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就是要让学生不仅掌握知识, 而且去思考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的教似乎并不显得很突出, 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 自己动手实践;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 所以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2.2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空间体验

孩子一出生, 就同周围环境中形态各异的事物接触, 儿童思想观念的萌发自然而然的联系着这些事物。由于事物自然的可直接感知的属性就是其外在的形象, 因此, 学生对物体空间形象有着十分丰富的深切的体验。在数学中, 充分挖掘或重视儿童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带给他们的许多非形式化的几何形象及其关系的体验, 可以形成许多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形成和发展的教学策略。

例如, 在西师版一年级 (下)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教学中, 教师一开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几何体, 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指向他们的表面。“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引入新知”, 接着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 摸一摸、画一画”的学习活动, 在充分感知这些几何体表面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 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 从而顺利的实现将学生非形式化的数学体验“数学化”的教学目标。

2.3研究学生心理, 引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组织学生在空间中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测量等各种活动, 通过主体 (学生) 和客体 (空间物体或几何图形) 的相互作用, 达到对客体的空间形式及运动、变化和位置关系的逐步深入认识和把握。

首先, 观察作为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 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因此, 针对儿童观察的心理误区, 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提高儿童的“几何观察力”, 是形成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策略。如在呈现标准图形的同时或随后, 就要适时地呈现相应的变式图形, 或对标准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变换其呈现的方位, 可以防止儿童的误区对形成正确认知的影响。

其次, 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 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更重要的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在实践活动中, 由于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的各种感官都协同活动, 大脑处于特别兴奋的状态, 儿童对空间的感知更为清晰也更为牢固。因此, 设计合乎儿童生活实际和具有儿童情趣的操作实践活动, 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教学策略。让儿童通过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测一测、动一动、做一做等操作实践,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主动的改变乃至能动的变革, 学生将获得对于空间观念的更为深刻的认识。

3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注意的问题

3.1创设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

活动教学论告诉我们, 教学既是认知过程, 也是活动和实践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

1) 动手操作活动。

(1) 量一量。如在学习西师版五年级 (下) 第二单元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为各小组提供一个纸盒, 对制作这们一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 有的小组去测量每个面的长和宽, 有的小组测量其中三个面的长和宽, 有的小组只测量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 但学生都能正确求出纸盒六个面的总面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求出的纸盒六个面的总面积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要求表面积就必须测量出长、宽、高的数据。

(2) 剪一剪。如学习“对称图形”时, 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剪一个对称图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时, 放手让学生去剪, 然后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了这样的剪、拼活动, 学生自然看到,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后, 可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

(3) 折一折。如低年级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折一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就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者是直角。

2)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规律、培养空间观念有着重要作用。如六年级 (下) 第二单元学习“圆锥的体积”时, 教师为学生准备若干组圆柱和圆锥体学具, 如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高也不等底和等底等高, 放手让学生做盛水实验。通过实验, 学生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体积才能建立起联系, 学习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将不会成为难事。

3) 数学制作。数学制作活动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供丰富的表象。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可以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等制作一个长方体, 虽然不十分美观和标准, 但在制作的过程中,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为进一步观察、概括特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提高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 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宜采用互补分组的原则, 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分到一起, 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 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

2) 注重操作规范。

(1) 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 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 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 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成员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 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2) 全班交流中, 只有中心发言人, 没有小组长, 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 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这样做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 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 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3) 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 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某个人的评价, 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4) 给予足够的时间。教师应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 明确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 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

4) 整合多种形式。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 以期求得最佳效果。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先让学生个别学习, 在此基础上, 再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组合非常重要, 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 没有独立思考, 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 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要给学生一定的个别学习的时间, 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 要整理自己的思维, 从心理上做好与他人交流的准备。

实践动手 篇10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

在高职院校, 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的只是拿到毕业证和技能证。由于主动学习不够, 学生几乎不提问题, 对不懂的学习内容也难以表达哪里不懂, 为什么不懂。

部分学生有渴望成才的一面, 却又向往悠然自得、轻松自在的生活;渴望实现人生价值而又有茫然之感;渴望成就一番事业, 但又往往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渴望学有所成, 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事业成功却不愿意做平凡小事;盼望有所作为, 却又疏于基本训练。

因此, 迫切需要学校和老师去引导、帮助学生, 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 找出学生的长处, 了解学生的兴奋点, 引导学生的兴趣, 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获得职业技能的方法和途径。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其自身原因, 也有来自学校教学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授课方法以教师“说”, 学生“听”为主, 学生本来学习基础就差, 对学习更加失去兴趣。

机械类专业课, 实践性非常强, 讲授的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往往靠书上的结构图或多媒体图片去抽象地想象机械零件和结构, 对于一些识图能力差的学生, 根本就想不出来机械的具体结构形式。老师抱怨学生难教, 学生抱怨老师讲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 什么都没听懂, 怎样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我们尝试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 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以课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团队去思考, 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资料, 有的通过上网了解相关知识, 学生普遍有一种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的想法, 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自己能想到哪一步?自己还有哪些差距?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实践, 学生普遍体会到了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乐趣。由于学生有兴趣学习, 积极参与动脑、动手, 自然学习质量也得到提高。

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虽已增添大量的实训设备, 改善了学生的实训条件。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学校什么设备操作都学了点, 什么都没有学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学生实际操作机床时间普遍不足

以数控铣加工、数控电加工实践教学为例, 以每班30~35人计算, 数控铣加工、电加工实践教学一般各安排有两周实训。每周5天, 计10天。4~5人一台机床, 每人平均上机独立操作时间2~3天, 要达到熟练操作非常难。

2. 实践教学课时仅占教学总课时三分之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可以化为三大方面, 一是国防教育、英语、思想品德等的素质教育课程;二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实践教学课程。课时分配基本上各占1/3。因此, 实践教学课时明显不足, 上机床操作的时间则更少。

3. 缺乏先进的精加工设备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然要与高新技术联系起来。实践教学体系要尽可能反映现代企业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 其专业知识为现代生产中所使用的成熟规范, 专业技能是现代生产所要求的操作规程。目前在机械加工企业中, 普遍使用世界先进水平的精加工设备, 如瑞士密克朗、德国德马吉加工中心, 日本三井成型磨床等。高职院校学生对这些设备没有见过, 更谈不上操作。而机械加工企业需求的是能够操作这些设备的员工。由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 基本都是国产的, 加工精度不够, 机械加工企业不敢让学校加工精密零件, 学生的实践教学仅限于模拟加工, 远远达不到真实的生产加工环境。

四、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

要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各种机床操作都学, 什么都没有学精的状况,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水平, 应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教学方式方面做些改进。具体建议如下:

1. 改进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

高职院校可在周六和周日安排实训, 两周实训就可增加4天, 也可采取晚上增加实践教学时间, 做到“实践教学企业化”。

2. 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和加大实践教学费用的投入

高职院校在条件允许时, 应继续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设备, 使学生多些独立上机时间。

同时学校要加大实践教学费用的投入, 不能因为实践教学设备实训成本高, 有些设备只让学生看, 不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 或者用木头或塑料替代金属材料进行加工, 这样是达不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目的的。

3. 有重点培养精加工设备操作人员

学生在校期间学完车、铣、磨床, 数控车、数控铣基本操作之后, 应有重点的学习1~2种精加工设备的操作, 尤其数控精加工设备。

建议采取自愿的原则, 办一些提高班, 方法有:

(1)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 在周六、周日或下班后进行, 做到少而精。

(2) 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 十几人为一组, 人数不宜太多, 对象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在几十天里就学一种设备, 要学精、学熟练。

(3) 通过购进先进精加工设备, 促进校企合作。现在有些企业没有资金购买大型的先进的精加工设备,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国家政府购置, 如瑞士密克朗、德国德马吉 (DMG) 加工中心等。然后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在缺少实习教师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派精加工设备操作人员到学校, 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培训实训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加工设备进行粗加工到精加工实训, 创造“工学结合”的真实的生产加工环境。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现状, 提出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 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教学的改进, 增加学生实践教学和机床操作的时间,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戴士宏.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篇11

一、动手实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兴趣,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数学学习,能很快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自行发现科学道理,体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出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平移,在研究平移的特征时,让学生找出几组对应点连成的线段,通过观察,度量它们的位置关系和长短关系,从而归纳平移的特征。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思考,得到答案,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提高了注意力,而且知识理解和掌握得很好。

(二)增加学生的体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实物操作、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三个阶段。而动手实践则在于促成学生进行实物操作,学生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最直接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最为宝贵的,它将为后两个阶段“表象操作”和“符号操作”作充分的准备。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这与新课标提出“做数学”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利于知识的生成。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游戏”应当与“实践”是等价的。任何一个规律,任何一个法则,都有它自身形成的过程,过去我们的教育只是注重了把这个规律、这个法则的结论告知学生,却忽视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导致学生只记住结论,却不会探索道理,照此演化下去将最终缺乏探索新世界的精神。让学生动手实践便是让学生经历规律、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知识在学生内心自然生成。刚才那个平移的实例其实就是很好的说明。学生在利用平移作图和解决问题时都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平移的特征他们印象特别深。

二、教师在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能力的增强、实践意识的形成关键在于培养,而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真正履行“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具体来说,本人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扶后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课前体验,还是课中操作,再或是课后实践,教师应逐步尝试放手把整个操作程序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根据步骤逐步操作、展开实验,当然作为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实践的具体情况作适时引导与点拨。另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中操作后的交流环节和课后实践的反馈环节,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的结论常常是不完整的,或者是只有小部分学生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结论,那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从而得到准确答案。

(二)鼓励合作与交流。合作几乎与实践密不可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结论的得出,一个规律的发现,如果只靠一个人,有时难免会显得片面,显得不够完整,如何才能达到逐步全面和完整,鼓励学生合作不愧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可以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动手操作,还可以共同讨论实验结论。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因为面对共同的问题,每个小组、每位同学都必须按分工先拿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前提,每个学生都得动脑来思考问题,而讨论的问题经过小组的补充,再经过全班的交流修正,形成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优生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的意见多是被肯定的,而学困生也在互补、互动中学到了知识,促进了发展。交流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非常举足轻重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共同分享动手实践过程中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在宣布自己实践结论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探索欲望,而且在学生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往往还能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因此教师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还应慷慨地给予最大程度的肯定和表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句赞美辞,往往能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看、主动说、主动做、主动想,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因为未来的世界是靠下一代学生来创造的,而学生在学校只能获得其需要的部分知识和初步能力,更多的则需要依靠自主探索,主动地去学习,去不断地充实自我,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数学结论。这就需要学习者要有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精神,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构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焕发出活力。

实践动手 篇12

在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 我们的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 尤其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要改变“数学就是解题”的错误观念, 树立“数学是一个过程, 是活动,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 获得一种体验”的正确观念。数学不能仅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 更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数学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笔者根据多年数学教学经验, 对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一些实际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意识的必要性

新课程强调, 在数学教学中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在教学内容中呈现现实的、生活化的, 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数学。为学生提供生活或工作中所需要的数学问题, 使之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树立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过程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社会, 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 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通过动手实践不仅会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 而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内容, 数学问题的内在有机联系, 看清问题的本质, 找到问题的解决的切入口, 从而扫清解决问题的障碍, 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操作实践中,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认真分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了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 用好用活教材, 重视动手操作, 丰富课外活动等形式,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

二、发挥动手操作作用的方法与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设计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营造探索、实践、交流的课堂气氛,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造条件。

(一) 利用动手操作, 实现对新知的理解掌握

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前提, 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实例、习题、阅读材料等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用好用活教材中的实例, 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教学功能, 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实践意识。

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公理、性质和规律等是通过实际例子导出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实例。比如圆的概念是小学已经接触过的, 初中教材中是以平面几何的形式出现的, 而在高中, 又是从代数学的角度 (作为解析几何的内容) 来学习的。在小学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已经会用圆规画圆。但学生尚未从本质上对圆理解。即学生还没有掌握圆上的点的特征。在初中学习圆的概念时, 不少教师最多只是自己在黑板上演示“取一根绳子, 把它的一端固定在黑板, 另一端系一支粉笔, 然后拉紧绳子, 并使它绕固定的一端旋转一周, 粉笔就画出了一个圆”。我们觉得, 看着老师画与自己亲自动手画, 体会、感受是决然不同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尝到“梨子的味道”, 让学生亲口尝一尝:让学生准备一根细绳, 一端系一支笔, 跟着老师一起画。最后让学生总结归纳, 从而得到圆的相关概念及简单的性质,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亲自动手操作, 使问题化难为易

实践是数学发展的源泉, 数学脱离了现实社会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著名数学家J.V.Neumann认为:“远离了实践的源泉之后, 或者太多抽象的近亲繁殖之后, 数学学科就处于退化危险之中。”

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促进数学的学习。

(三) 通过动手操作,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空间观念的建立强调抓住“直观感知、操作确认”两个认识阶段。实施时, 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实例, 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图形变换”, 要以观察、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由于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所限, 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弱, 学习空间图形会产生较多的困难。尤其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空间问题, 会存在很多的思维障碍。新课程标准强调, 在空间呈现图形, 强调内容的现实背景,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新课程中, 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 强调几何直觉, 培养空间观念。对证明的要求也是从直观感知、操作证明作为基础。

如图,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 母线长为3, 一只蚂蚁从底面圆周上的点B出发, 沿圆锥侧面爬到过母线AB的轴截面上另一母线AC的中点D。问蚂蚁沿怎样的路线爬行, 使行程最短?最短路程是多少?

这是课本上的一道习题, 具有较大的难度, 首先要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为此, 我们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圆锥, 在圆锥上标出两条母线和点D, 然后将圆锥剪开、展平。再根据模型画出图形, 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沿线段BD路线爬行路程最短, 易得最短路程的值。

四、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几点思考

发挥动手操作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并以此来指导教学工作。同时应做好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评价, 促进学生的主动动手操作意识的发展。

(一) 精心选择操作工具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 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操作内容, 选取合适的操作材料, 并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是操作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 操作工具不是越复杂越好, 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操作工具应以简洁为原则, 越简单越能突出内容的本质。工具的选择往往可以就地取材, 比如身边的两个硬币就可以用来进行两圆位置关系的操作实践等。

(二) 操作必须有明确目的

在学生动手操作前,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 “为什么要做”, “怎么做”, 操作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明确为突破教学难点创造条件。在实践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依赖思想严重, 什么都依赖老师,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积极鼓励, 鞭策推动其进行积极的探索, 而不能越俎代疱, 使他们形成一种惰性。教师的工作要为学生积极提供合适的材料和环境, 创设有效的操作活动,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对他们的活动过程积极跟踪了解,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帮助。

(三) 提升思维层次

动手操作处于形象、具体的思维阶段, 思维要求低, 它是为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的。动手操作时学生往往比较活跃、兴奋, 老师应该因势利导, 及时地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地思考, 要及时概括提炼、抽象出数学模型, 使思维从形象思维提高到逻辑思维的层次, 获得理性认识。不能停留在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 否则就会流于“肤浅”, 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试验稿) 》对数学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行义务教育数学教材, 阐明了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涵义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动手操作作用的一些途径、方法和建议。

上一篇:临床药学分析下一篇: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