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动手做做看优质课

2024-08-17

13动手做做看优质课(共10篇)

13动手做做看优质课 篇1

13、《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槐树乡龙台小学 郝艳艳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为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中科学家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同时这篇课文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文中的实验更是充满了神秘,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字,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的生字就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让学生懂得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凡事要动手做做看。

设计理念:

1、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感悟,因此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2、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课文中的实验在课堂上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会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3、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识字的方式的多样性。

4、落实字、词、句理解,注重读、说、悟语文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读、说、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培养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动手做做看》。

2、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对照课文插图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思考: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3、老师用多媒体把生字朋友请到了大屏幕上,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边识字边巩固识字方法,采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他们的。

4、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题—提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5、指名读,开火车读,正音。

6、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哄、喝、提、题”4个字。

4、学生描红,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的小主人公是谁?她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1、在课文中找一找,奇怪的问题是什么?奇怪在哪里?“满”与“漫”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按他所说,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样”指的是什么?那么结果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2、听了这个问题,小朋友们分别是怎么说的?伊琳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五、课外拓展: 回家自己动手坐一坐上面的实验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附:板书设计

动手做做看 我会区分: 慢 ——漫

篇——骗

题——提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让学生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读、说、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培养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你动脑筋思考

了吗?你动手做了吗?(学生说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几个小朋友对法国科学家郎志万提出的问题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郎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呢?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3、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朗读课文,找找故事的主人公。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2.理解词语。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法国科学家郎志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2.你觉得郎志万的问题提得怎么样?表现在哪儿?

3.分组思考讨论:小朋友的回答是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4.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

5.伊琳娜为什么觉得他们都没说对?

6.做实验,体会伊琳娜看到实验结果后会怎么想?

7.默读课文第六至第七自然段,画出伊琳娜和郎志万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意思。

8.体会伊琳娜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

“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9.体会郎志万话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 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

都是对的。”伊琳娜 听懂了什么?(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

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

手做一做。)

‹2.›指导朗读

10.分角色配合读第六至第七自然段。

五、细读感悟:

1、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妈妈说的话。

2、讨论。

3、课文填空。

六、拓展活动。

1.读后,你从伊琳娜动手做实验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2.你赞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

七.、指导书写。

八、布置作业:

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九、板书设计动手做做看

郎志万笑了→ 不是哄骗→ 明白一个道理

伊琳娜生气→哄骗→动手做做看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后记:1.在上这堂课的时候,孩子说道:“伊琳娜自己动手做做看跟上学期学过《酸的和甜的》一样。里面的松鼠和兔子就没有动手试试看,小猴子才是动手做做看的。孩子们善于联系旧文,并且联系的很恰当。说明大多数孩子还是理解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动手做做看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的生字,会写“哄、骗”两个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动手实验初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写个生字,感受故事的趣味,初步具有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听写:快慢、漫出来、问题、提出

二、理解课文

1、课文里的科学家是谁啊?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样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学生找到后,读出来。教师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2、小朋友们听到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找出句子,练习朗读。

3、伊琳娜和别的小朋友想的一样吗? 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话”。体会“光”还能换成什么词?

教师总结

4、请一位小学生做实验。其他孩子观察。提示孩子用上学过的词,解释实验。

5、做完试验后,采访孩子,你做完实验后,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知道朗读,读出伊琳娜的语气。

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甲: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生用生气的语气读。)

生乙: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生大声用质问的语气朗读这句话)

(师表扬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同桌分角色自由练习朗读。

三、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朗志万和伊琳娜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组内交流

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四、知道学生书写“哄骗”两个字。

1、知道学生观察自行,需要注意什么?

2、书写

3、反馈知道。

五、静思名言,深化认识

生:齐读名言,背诵名言。

学生抄写名言,积累知识。

六、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

板书: 13、动手做做看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篇4

《动手做做看》是一篇很有趣的课文,通过小朋友伊琳娜在科学家朗万志的引导启发下,动手做做看,悟出了“科学家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动手做做看.”在孩子读完课问题目后,我让孩子带着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动手做做看是谁说的?课文讲了哪些人?你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读开了,有孩子边读边和同桌谈论着。三五分钟后很多孩子举手了,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大多数孩子说出“动手做做看”是朗志万说的,个别孩子说是妈妈说的。我让孩子们在书上找答案,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重要学习朗志万的话。他为什么这样说?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自己再读全文,在四人小组中议论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凡事都不能光想,还要动手做做看。第二个道理是:科学家的话,不一定全是对的。课堂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动手做做看小学作文 篇5

上个星期二,我同桌把纸带了回来,说:“在上面添一点牙膏,放到水里,船就可以自动游起来。”因为我当时看她的船底贴了透明胶,以为贴了透明胶才可以开牙膏,就试了一下,结果没有自动游。我很不高兴。

今天,爸妈刚好说要一起去买菜,我就开心了。过了几分钟,我拿着“海盗船”,小心翼翼地走到厕所,慢慢地按了一点牙膏添在船上,然后放入盛满水的盆子上。过了三秒钟,纸船突然动了起来,而且转了好几个圈。紧接着,它游向边沿,忽然又转回头来,游到原来那个地方。我见了,惊叹不已。看来,同学们说的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教课反思 篇6

红寺堡镇中心小学 刘永萍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 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识字的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标提出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作之间的矛盾,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系在了一起。也可以说, 儿童尽早阅读就等于给儿童增加了一双自己获取知识的眼睛。

一、以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意趣,“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识字教学上,合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活动游戏引进课堂,让课堂真真正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例如:猜字谜,找朋友、邮递员送信等等,将这些学生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带进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的兴趣大大提高,识字的效果也随之大大提高。

二、学生动手做生字卡片,让学生在学中识字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行识字,我让学生在每课做生字卡片,正面写上生字,背面写上拼音,学生很乐意做字卡。第二天先学生字,然后让同桌两人利用字卡互相帮助识字;有时让学生做“摆长龙”游戏,复习巩固生字。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收好字卡,制作了“识字袋”。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三、根据生字的意思配上图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画表达他们的思想。我充分利用这一点,让他们在阅读想像的同时,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出来,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画笔走进了学生识字,阅读的世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识字,阅读的乐趣。例如:在教学“伞”字时,让学生画出一把伞,让学生观察“伞”字各部分所表示的图画伞的那部分,从而记住“伞”字。

四、眼、耳、脑并用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睛,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朵,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皮”字第二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水”共四笔,第二笔是横撇,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子,要牢牢记住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松”“休”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开、用、手”可与熟字“升、月、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五、培养合作能力,聘任“小老师”

刚入学的学生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几学期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一个班级共有52名学生,可见我的语文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

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六、在环境中识字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7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学文,抓重点字词理解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两位新朋友。课件出示伊琳娜和朗志万的照片和名字。

认读“朗”和“志”。交流识字方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围绕着他们两个展开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动手做什么?谁动手做做看?为什么要动手做做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3)标上自然段序号。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带读,师生共同正音。(2)打乱顺序指名认读。(3)交流识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换偏旁识字:慢—漫 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去掉拼音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5)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三、朗读课文。

1、把生字放回课文中,自由读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正音。教师教读学生读错或难读的句子。

3、再一次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4、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提、题”等7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全班交流。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注意两个“是”的区别。【书写之前把如何写好字的发言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相互提醒,往往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更有效。】

3、教师重点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与评价。

【写字教学的重点是写字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字形到书空,再到仿写,逐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技能和良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齐读。

二、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杯子里的水流出来了,流到了地上。伊琳娜张大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很吃惊„„)【观察图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说话中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及口头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这一幅图的?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

指名说。明确:第五自然段。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读第五自然段,看看怎样把它读好?

(2)哪个词说明了伊琳娜看到真相后的惊讶?(哎呀)指导朗读。

结合插图理解“漫”字的意思(水过满,向外流。)。

(3)“朗志万说的”指的是什么?请快速从文中找出来。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

4、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听了朗志万的话,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指名分角色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话。

(2)引读:而伊琳娜的妈妈却叫她——“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对关键字词的准确把握,始终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引导学生对词语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再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中,这才更能做到“学以致用”。】

5、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

(1)伊琳娜发现动手做的结果和大科学家朗志万说的完全不一样,心情怎么样?

(板书:生气)分角色朗读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2)理解“哄骗”的意思。(板书:哄骗)

(3)郎志万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吗?“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说得对吗? 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

6、拓展: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心情怎样?(板书:高兴 懂了)

那么她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先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

三、指导写字。

1、观察“哄”“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全班交流。

2、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与评价。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用心思考,用于实践)

2、布置课外作业:

把一把尺子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可以看到: A、尺子上的字不变; B、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

生气 → 高兴

(哄骗)(懂了)教学反思:

《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 篇8

一、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着是什么东西呢?(白糖、可乐)

3、当我把白糖放到可乐里面的时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学生猜想,老师写出在黑板上)老师就动手做做看。(当场演示)

4、哎呀,可乐冒出来了!跟你们的猜想怎么样?那同学们要知道了,凡是对任何不明白的事情想弄个清楚就必需要 ———齐读课题《动手做做看》。

过渡:那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学习好吗?

二、播放flash 文件,完成下面问题。

1、下面请同学把书打开,一边听一边看。(好,大家都很认真啊)

2、请你们去讨论一下下面几个问题,(出示课件),开始吧。

3、交流讨论的结果。

(1)朗志万提出了什么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我想请同学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形式:个别读(1-2人)

(2)小朋友对他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反应?(一个…另一个…)请1~2人读,师用鼓励的语气去引导

如果是你,你有什么想法?(我想应该是…自己想,想好了自己记下来)

(3)伊琳娜是怎么想的?(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怎么做的?(问了妈妈后就自己动手做了一遍)请女生(1-2人)读妈妈

说的话→师引导用鼓励的语气去读。

结果怎样?(把金鱼放进去之后水却漫了出来)进入实验

(4)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因为伊琳娜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证明了朗志万的问题是错误的,所以很生气)

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对朗志万说了些什么?谁会读(请2-3人→教师引导读出生气的语气)

(5)后来,伊琳娜为什么又高兴了,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中知道的?(是从课文的第7自然段,那朗志万是怎么回答的呢?用波浪线画出朗志万说的话,再读一读。)

(6)读后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要动手实践

4、假如你是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你可能会说什么?(生说→把你说的写下来)

三、拓展:

请同学们看,老师这儿有个瓶子,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东西吗?水?是的。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把石头、金鱼放进水里面就会发现水会漫出来,那有没有什么东西放进去水却不会漫出来的呢?

1)放盐进去

2)放棉花进去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篇9

1、你们平常在家都自己动手做过什么吗?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动手的课文。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七个小朋友分别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朗志万提的什么问题?

3、这些同学读得真不错,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请全班同学把这篇课文一起读一遍,好不好?(全班齐读课文。)

4、谁来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5、小朋友听后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找到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6、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伊琳娜)

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并请一生读妈妈的话。板书“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三、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2、(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水溢出来了!

4、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5、请同学们再读第五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四、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生气,觉得自己受了骗)

2、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3、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分角色朗读。)

5、说说写写: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

语文教案:动手做做看 篇10

郎志万是法国的科学家。奇怪在,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别的东西后,水就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

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他们对这个奇怪的`问题表示怀疑了吗?

一个说是因为金鱼身上有鳞。另一个说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为什么要动手做实验?她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请你体会伊琳娜做完实验后的心情,你觉得她都会想些什么?

实验结果水明明是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科学家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还是妈妈的话正确,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说:“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她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当是怎样的?

您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您本来就知道放进条金鱼后,水也会漫出来,还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在哄骗我们小朋友。她的语气应当是生气的。

“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对郎志万的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赞成这句话吗?

上一篇:我的台湾行下一篇:教师宣誓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