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2024-06-17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共9篇)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1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要十分重视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 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经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大体相同的思维过程。应遵循数学思维过程的规律, 即数学思维的问题律、情境律、多向律、发展律组织教学过程, 抓好引入、展开、巩固3个环节。

引入, 就是按照数学思维的规律, 从数学知识的联系和矛盾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首先, 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搞好知识辅垫。知识铺垫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发展, 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 即共同的构成部分或共同的基本原理或共同的本质联系, 缩短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差距, 使学生具备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条件, 找到新、旧知识的区别点。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学生认知过程中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 引起学生的思考, 促使学生产生疑问。

一、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 提供感知, 形成概念

例如, 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 先请2名学生到讲台演示:把6个苹果分给2个人, 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通过分实物, 出现3种结果: (1) 1人得1个, 另1人得5个; (2) 1人得2个, 另1人得4个; (3) 2人各得3个。教师把3种不同的结果板书出来,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第 (3) 种分法与前2种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讨论中知道第3种分法的结果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从而引起出“平均分”的概念。再明确告诉学生: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 并使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最后, 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操作, 做平均分图片的练习。通过这样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个体化, 既有助于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 又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直观, 动手操作, 引发思维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 怎样使学生在一堂课中积极思考呢?教师是关键,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讨, 主动获取知识。例如教《长方体认识》时, 可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长方体。笔者采用3种不同颜色的纸糊在一个长方体框架上, 分别表示6个面, 将6个面分别揭下看到表示面与面相交的棱共12条, 并用3种不同的颜色各表示长、宽、高, 用白色标出8个顶点。先引导学生分颜色按顺序观察6个面的形状, 相对面的大小关系。同一方向的每组4条棱的长短关系。最后还要将揭下来的面与棱相对应地进行观察, 认识长和宽决定哪2个面, 宽、高决定哪2个面, 高和长决定哪2个面, 从而让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积极动脑、动手、动口, 进行观察、分析比较, 尝试探索, 既掌握了知识, 又发展了智能。

总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数学思维过程的规律,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认知建构。加强动手操作, 这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把眼、耳、口、脑结合起来, 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2

数学课题组 石小红

县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发展思维的研究》的研究工作自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两年的时间,我有幸加入了该课题研究。通过两年的研究,需要我反思的东西很多,既有成功的欣喜,又有停滞不前的困惑。在此总结、交流一下成功的经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发挥其先导作用。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对教师而言,“动手操作、发展思维”意味着上课不能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大家一起互动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能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要真正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提高自身素质。如教学教学《有趣的拼搭》中,让学生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同一块滑板顶端,让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滚”,“滚”的过程就是一个探

研的过程。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旁人是无法代替的。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滚”的过程中进行探研,发现规律,初步感知各类立体图形的特征。这种形式与内容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耳、动口,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操作的有效性。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并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还要善于学习,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的变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于是我们的课堂上,我与学生、学生于学生之间的操作更积极也更有效了。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以借助小棒明确算理: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作十。即15-9=6,30+6=36。正当大部分学生已掌握这种算法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能不能这样做?5根减9根不够减,我可以先从一捆中减去9根,将剩下的1根和刚才多余的35根合在一起也是36根。”他的做法实际上是:10-9=1,35+1=36。我抓住机会表扬了他,提出算法的多样化。然后,再出了一道“34-8”的题目,让他当老师演示。同学们一下更活跃了,摆得更有劲。通过有目的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从表象到内化,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创新思维能力。

3、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变,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践中,我积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逐渐地转变以前在课堂中存在的单

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开始有意识地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同学们积极地摆出了一朵小红花、一条小金鱼等,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六得六。提出问题:“今天,同学们用动手摆的方法得出了我们六的第一句乘法口诀,那么能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六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们积极地同桌一块合作摆,小组合作摆。自主探索,得到了六的所有口诀。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但对乘法的意义更理解了,而且连6的乘法口诀都会背了。

4、在研究过程中,我写了不少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一部分登在课题简报,一部分在各级刊物上相继发表,均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具体的研究中,为使课题实践达到动手操作与发展思维的有机结合,实践活动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课堂研究与可课外辅导的有机结合,我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生动手操作还有些浮于表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轰轰烈烈的动手操作,热热闹闹的合作讨论,可到了课堂训练时确问题多多。

2、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如何把直观操作形成的表象有效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达到由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有待解决。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摆出一些除法算式(有有余数的,也有整除的),学生都能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到算式。之后,让大家找出有余数的除法里的数量关系,但能找出的学生却不是很多。

3、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动手操作为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丰富的题材。

三、加强课题研究的思考: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保证操作的效果。

一节课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开展操作活动中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会浪费掉好多宝贵时间,直接影响操作 的进程和结果,例如,桌面的整理,学具的摆放和收整等都关系到操作是否到位。因此,要保证操作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桌面简洁,不放与上课无关的东西,学具要以固定的形式在固定的位置上;爱惜学具,保持学具整洁;操作前听清要求;操作时不慌不乱,有条有理,教师或同学讲解时,要暂停操作,认真听;老师让收学具时,要迅速分类收好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这些好的习惯要靠平时的训练和严格要求。

2、让课题研究和新课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落实。让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与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内容相辅相成,二者同时搞好,不能偏废。

注重动手操作 培养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动手操作 思维能力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85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的操作过程,是思维过程的体现,而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得向双手求助,通过动手操作验证,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清晰、有条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数一数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和求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呢?

一、课开始,利用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一节课的引入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率。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如果能够采用直观操作与激励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紧扣新知、操作过程简单的操作内容,通过操作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体积”这个内容的教学比较抽象,从平面到立体,也是学生空间认知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是教学中的难点。所以,在教学时,为了很好地突破这一难点,在课始,我引导学生做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两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浸入两个同样大并盛满水的烧杯中,观察、比较哪个杯子溢出的水多;接着把石块取出,再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剩下的水多。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同时追问: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讨论,明白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这样一来,体积的概念自然而然就揭示了。在操作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这个环节的操作虽然简单,但它却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获得了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的感性认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课进行,利用操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把“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转变为“重知识发生形成过程”。因此,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知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操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激励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归纳出新知。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拼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框架,然后结合手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鼓励学生找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并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出两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寓新知的形成过程于学生的操作之中,通过拼、看、量、数、说等一系列多种感官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再通过反复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从而顺利归纳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比较出这两种立体图形的异同。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能够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新知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效果会更好。

三、课结尾,利用操作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知识的巩固是学生掌握新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知识的巩固练习形式是多样的,而动手操作的练习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练习形式之一。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记忆过程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上的暂时神经联系痕迹的形成、巩固和恢复过程。”实践证明,利用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来进行记忆,其效果比起机械的背读进行的记忆效果要好。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个内容时,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我在课的结尾设计了这样一组操作练习题:(1)盒子里装有9个乒乓球,摸出这些球的1 / 9;(2)摸出一些球,表示9个球的1 / 3;(3)摸出剩下这些球(6个)的1 / 3,应该摸几个?学生操作汇报后我提出质疑:“同样是摸出这些球的1 / 3,为什么摸出的球的个数不相同呢?”最终学生明白:因为每一题中单位“1”的量不相同,摸出的球的个数也不同。通过这组操作练习,既能促使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应用新知去解决新的问题,新知得到巩固和强化,又能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思维也得到拓展。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动手操作,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重视动手操作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篇4

一、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是很强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操作”不单是教学内容的需要, 而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手段。操作学具, 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在探求知识本质时, 通过操作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例如, 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 为了使学生建立起“几倍”的概念, 我先要求学生在桌子上摆两行小棒, 第一行摆4根, 第二行摆8根。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和老师的引导, 使学生明白把第一行的小棒看成1份,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就2份, 然后把第二行和第一行的小棒进行对比, 第二行的小棒有2个4根, 就是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小棒的2倍。这样学生就懂得了“倍”是在2个数的比较中产生的。通过学生摆一摆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本质时,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概念具体化,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动手操作, 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重视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 在教学之前, 我根据教材内容的要求, 先让学生尝试做二道题:8比6多多少?6比8少多少?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演示;第一行摆8个三角形, 第二行摆6个圆形, 摆完后, 让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指出三角形和圆形同样多的部分, 而三角形剩下的部分就是多出的部分。这样让学生直观感知三角形比圆形多了2个, 反过来圆形就比三角形少2个, 这样为分析解题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迁移到解题分析上来。如教应用题红花有3朵, 黄花比红花多2朵, 黄花有几朵”?时, 学生就会很快地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的方法积极地动手, 并利用学具来操作这道题, 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有的学生先在第一行摆了3朵红花, 第二行再一一对应地摆与红花一样多的黄花, 然后再多摆2朵黄花, 摆完后, 直接让学生判断哪一种花多哪一种花少。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 有的学生很快就说出了“黄花多, 红花少”, 把黄花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与红花同样多的朵数, 另一部分是黄花比红花多的朵数。还有的学生说:“黄花多, 红花少”。黄花与红花同样多的, 与黄花比红花多的部分合起来, 就是黄花的朵数。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实现了“操作感知—形成形象—抽象概括—运用规律”的认识过程, 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让动手操作活动富有思维的灵性 篇5

本节课共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

1.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来验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猜想。

2.用钉子板、方格纸、两副完全相同的三角尺、一张长方形纸分别做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3.用小正方形拼成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一、明确操作要求,让操作的目标清晰、具体

第一次操作活动是一项独立操作活动:每个人利用自己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及三角尺、直尺等工具,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正因为明确了要求,操作过程中学生操作得很顺利,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试想,如果要求不明确,直接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特征,很可能出现一部分学生把手上拿着的长方形认成正方形,而无从下手的情况。而从这个操作要求中,学生知道了可以量一量,如果图形太大无法量,那就可以折一折、比一比来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的操作当然是有效的。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材料,再简单交代一下怎么做,然后学生就会兴奋地动起来了,这样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可是学生们究竟能从这样的操作活动中收获什么?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进行了有效地操作?操作活动时如果学生不明确活动需要验证的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就只是“操作工”,而不是“探究者”。因此,不管是个体独立操作,还是小组成员进行共同操作,在操作前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以便让学生清楚将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完之后怎么去思考,这样的操作才更具有目标性,才能达到操作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二、交流操作过程,让操作的过程人人参与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学生逐步形成的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更能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感知动作同人的心理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动作记忆保留的时间会更长久。小学生在其数学思维活动中视觉印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通过操作活动强化动作思维,有利于使记忆以动作效果来储存。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操作,人人动手参与操作。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二次操作是小组操作活动:给每个小组学生两副相同的三角板、钉子板、一张方格纸、一张白纸,“做”出正方形或长方形。汇报时教师先让用两副三角板拼的学生汇报,因为这种操作最简单,跟进的问题是:“你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正方形呢?”“为什么这两把三角尺拼出的是长方形,而另外两把拼出的是正方形?”(突出重点)接着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的学生汇报,跟进的问题又进了一步:“如果每一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你画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然后,让在钉子板上围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围的,为什么这样围?最后,让用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的学生汇报,这里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正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操作活动中人人主动参与,并能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所得,向全班学生汇报小组的思维过程,使操作活动的价值显得更为丰满。

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了进来。所以说要想促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要把他们都当作一个小小的研究者,相关探究材料由教师提供,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只有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教师利用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时空,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不但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思考操作结果,让动手操作与思维活动共舞

数学课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活动,动手操作是要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支持其内在的思维活动,如果没有思维的参与,动手操作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既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也要从操作的结果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和提升。

本节课的第一次操作活动中,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的角,比了四次,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操作后教师提问:能不能让比的次数少一些呢?有的学生发现把纸对折,只要比两次,如果对折再对折,只要比一次。随后教师要求学生再用这种方法折一折、比一比。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却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没有更简便操作的方法。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轻松地就想出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原本简单的操作过程在教师的引领下探索和拓展的空间更开阔,也使课堂上更富有“探索味”。

本课的第三次操作活动:有16个小正方形,任意选几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选了几个小正方形?学生汇报完后,有选4个、9个、16个的。教师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有更多的小正方形,你还可以选择多少个小正方形来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选择的个数必须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结果。这样的操作就不单纯是操作,更多的蕴涵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操作活动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发展思维。只有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改善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探究,让思维的火花在操作中更富灵性。

参考文献:

[1]常汝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华应龙.我就是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6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教学时,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教学内容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果盘、纸盒、糖果、玉米粒、豆子、瓜子、玻璃球、纽扣、花片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抓、动手摆和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这样简单的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就把比较数的大小这样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了,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求比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轻松地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如教学时使用我们常用的扑克牌。扑克牌在孩子们眼中虽然是一种玩具,但用扑克牌做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时随意抽2张牌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用扑克牌帮助学生练习加减法,提高口算能力。这种动手操作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在快乐的动手操作中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以及数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概念一般都是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时,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解并掌握概念,从而获得新知。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而且巧妙地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征。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把纸片剪成圆形,然后将圆纸片的边缘对齐后对折,然后再打开,再换个角度对折。如此多次重复操作,让学生观察多次对折后的圆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仔细观察又发现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对应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知道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的一点叫圆心,每条折痕叫圆的直径,圆心到边缘的折痕叫圆的半径,而且很容易发现同一圆中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学生对这样动手操作获取的数学知识记忆深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圆规,去探究画圆的方法和步骤就容易多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很抽象的,因此,学习这些数学公式和定理时更要注重动手操作。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数学学具,通过纸张的剪拼、图形的割补、渗透变换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从操作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这样才能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才会更牢固,推理才会更加严密。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剪出两个全等的梯形,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当然通过不同的剪拼和割补图形的办法同样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从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切忌肤浅、无效的操作。要把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和深层次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探究习惯,真正发挥动手操作的内在数学价值。例如在教学《谁围的面积最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6根小棒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比较一下围成什么图形面积较大。学生通过动手不难发现“一边是4根小棒时的正方形的面积”>“长是6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是7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同样,让学生探究用一段铁丝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一下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也离不开动手操作活动。

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增加学生的直观感觉,进而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的事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摆实物、拼拼图形、比比长短等,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麻将牌、火柴盒、魔方、包装盒、旧电池、硬币以及各种形状的饼干等。教学时,让学生摸摸这些物品的表面,说说形状,如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玻璃杯口一般都是圆形,文具盒的表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等。学生从列举物品表面形状的过程中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把带来的物品平放在纸上,然后用铅笔沿着物品与纸相接触的底边画出不同的形状,并让学生给不同的图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都是平面图形,从而对它们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2.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死读书和读死书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使思维变得狭窄,表现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突破已获取的知识圈,充分合理想象,培养学生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操作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可以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的训练,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让学生改编应用题条件或问题的训练,根据条件提出不同问题的训练等,以唤起学生的深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时常处于多向发散、开放状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解答“把一张长20厘米,宽10厘米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圆柱体,求圆柱体的体积”一题时,很多学生解答时往往只知道一种求解方法。其实让他们拿出一张纸来试一试、卷一卷,就会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卷法,也就有两种不同的解法。这样把动手操作广泛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大脑就会越来越灵活,思维也就越来越开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思维的束缚,具有解决问题的独创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寻求新奇的、独特的、反常规的方案,要善于引导学生敢于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有的学生把纸片剪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或等腰三角形) ,然后剪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的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把三角形剪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小三角形剪成两个新的小三角形,再把后来剪成的两个新的小三角形分别与第一次剪出的梯形最后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还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把三角形纸片的另外两个角向内对折,折成一个小长方形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此外,还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是把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很容易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动手操作,自然而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设合理的动手时机,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指导动手操作的技巧,通过动手操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洪良.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具和教具的巧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4) :21-22.

[2]李元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 :36-37.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7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激发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两数相差多少》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果盘、纸盒、糖果、玉米粒、豆子、瓜子、玻璃球、纽扣等物品。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携带方便。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抓、动手摆,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这样简单的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把比较数的大小多少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容易,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求比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通过让学生亲手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如教学时使用生活中常用的扑克牌,扑克牌在学生眼中是一种玩具,用扑克牌做教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随意抽2张牌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用扑克牌帮助学生练习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以及数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概念一般都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解并掌握概念,从而获得新知。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巧妙地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把纸片剪成圆形,然后将圆纸片的边缘对齐后对折,然后打开,再换个角度对折,如此多次重复操作,让学生观察多次对折后的圆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仔细观察又发现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对应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知道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的点叫圆心,每条折痕叫圆的直径。圆心到边缘的折痕叫圆的半径。同时,学生不难发现同一圆中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学生对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的数学知识记忆深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圆规,探究画圆的方法和步骤就容易多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很抽象的,因此,教学数学公式和定理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数学学具,通过纸张的剪拼、图形的割补、渗透变换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从操作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刻,记忆才会更牢固,推理才会更加严密,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剪出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剪拼和割补图形的办法推导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切忌无效操作。要把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和深层次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探究习惯,真正体现动手操作活动的价值。例如在教学《谁围的面积最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6根小棒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比较一下围成什么图形面积较大。学生通过动手不难发现“一边是4根小棒时的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是6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是7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同样,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段铁丝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一下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造动手操作的时机,搭建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技巧。通过动手操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更富.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具和教具的巧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4) :24-25.

[2]刘克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01) :36-37.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8

一、操作, 促进理解, 形成表象

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 获取几何形体知识, 并在运用几何形体知识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 形成表象, 掌握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例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例1时, 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纸盒并认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数”, 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经过“比”, 认识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教学例2时, 让学生小组合作, 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 用橡皮泥粘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 一个长方体中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 每一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 在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 这几条棱的长度怎样?相交于其他顶点的棱各有几条, 它们的长度怎样?这样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清楚地感知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 并在观察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2011年版课标》把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内容, 把能进行这些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种表现。因此,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时, 教师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6个面展开, 让学生注意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展开前的每个面, 在展开后分别是哪个面, 然后再引导学生推导公式并进行简单应用。通过实践操作,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领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

二、比较, 强化理解, 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教学“图形与几何”时, 教师如能运用恰当的对比法进行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帮助学生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 提高识别能力, 使其更好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要素, 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例如, 在刚开始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 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因此, 教学中应加强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三个方面内容的对比, 使学生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经过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使学生区分两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的特点, 具体可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 观察实物, 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1) 操作演示。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 沿着棱剪开, 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表面积是什么?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体积是什么?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容积是什么?它与体积有什么异同? (2)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表面积是长方体 (或正方体) 6个面的总面积;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体积是长方体 (或正方体) 所占空间的大小。

2. 通过迁移, 比较表面积和体积。

(1)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表面积和体积, 分别需要测量哪些数据?计量单位分别是什么? (2) 引导学生小结:要计算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表面积和体积, 都需测量长、宽、高;表面积的计量单位分别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体积的计量单位分别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 抓住特征, 比较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 (或模型) , 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体 (或正方体) 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和公式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各应怎样计算, 避免让学生死记、死套公式。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表面积和体积这两个概念时, 要让学生指着实物或模型说, 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三、演绎, 学有价值的数学,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011年版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不能依赖死记硬背, 而应以理解为基础, 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抽象概括,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学习数学知识, 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之后, 可设计一节“香烟盒的包装”实践活动课。活动一:教师拿出一个香烟盒, 在桌上摆一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有几种摆法?哪一种摆法更稳当?为什么?活动二:教师拿出两个香烟盒, 将它们放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 新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香烟盒的表面积的和相比, 哪个小些?为什么? (2) 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3) 哪种摆法表面积最小?为什么?活动三: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4人一组将10个香烟盒重新组合成一个长方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 选择一种你认为最省包装纸的方法, 并计算出香烟盒包装纸的面积。 (2) 你的包装与实际包装的香烟盒相比, 谁的包装更合理?为什么? (3)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发现:如果物体遮住的面积越大, 剩下的面积就越小, 所需要的包装纸就越少。

动手操作放飞思维 篇9

一、动手操作的价值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建立正确形象的过程。特别是几何图形的认识,结合教学内容准备教学具,让学生通过摆弄教学具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必须有操作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大胆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经历这个过程,学生才能逐步把握概念的本质。操作、实验、设计、欣赏、推理、合作、学习探索性活动都应成为“空间与图形”教与学的重要形式。因此,在空间与图形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新知识。图形操作的成败,决定了空间与图形课教学的有效性。

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常常需描述事物的形状、大小,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述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直观图形、几何图形是准确描述现实世界空间联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必备工具,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们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儿童的“图形观察力”。是认识图形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升思维的重要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的各种经历、感受、体验、思维的碰撞与手操作的真实价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创设情景,激活创新意识

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动手操作”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图形认识更是学生在操作中去感受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探究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些方法。

例如在探究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沙子、米、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沙子、米、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 。小组合作多次实验,并设计实验报告表,得出的结论大不相同。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意见发生了重大分歧,不同结论的各小组都坚持自己的结论准确无误,认知出现了激烈的冲突,此时,我并没有给出评判,而是要求学生认真去观察、比较、发现各自小组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最后得出结论。充满探究欲望与激情的动手操作,才是高效的动手操作,一切操作要源于学生的内部需求和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需要。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教师不是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看作一支等待燃烧的火把,它一但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

三、把握动手操作时机与尺度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其独到的、其它学习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动手操作,整节课也不需要都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度过。不需要学生亲身体验的内容,学生当时就能理解的内容,就不必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验,否则就是摆设,学生会对教学内容失去兴趣且浪费教学时间;对于某些教学内容,如教学时用语言一下难以讲述清楚、学生不亲身体验就难以真正理解的教学内容,则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操作,但不要直接告诉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最后的结果,指令性不要太强,要在操作的目标、思维的方向上做引导,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度,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思维会更活跃,兴趣会更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突显和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中,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让学生“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能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操作时间,引导学生用心学习。这不仅为学生正式学习图形的性质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亲身实践远比只是看一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图形“洞察”。因为操作是探索图形性质的有效手段,通过观察等得到的猜想进行验证,能加深对图形及其性质的理解。

上一篇:自校正PID下一篇:有机女人与有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