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精选12篇)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 篇1
作为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信息技术,是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存活的一门新型学科。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学生未来在这个世界生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怎样将信息技术与生活链接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从而改变他们头脑中“信息技术就是会用电脑和网络”的狭隘认识。笔者认为,将生活背景有效地引入课堂,让他们认识到通过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同样学会在生活中如何让自己所学发挥其最大能量,这对学生身心发展非常重要。本文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1.将日常生活引入课堂
生活本身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包括学生日常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也包括教师熟悉的教学生活,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生活等等,这些生活实际都可以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高信息技术的领悟能力。如讲到“Excel”中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分析的功能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前先了解自己家庭一个月内的收支情况,形成表格,然后在课上创建一个“我来当家”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将数据填写到Excel表格中,用函数与公式将自己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出自己日常的开支以及家庭目前的经济状况。生活实践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教学以活力和乐趣,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2.将生活经验引入课堂
其实,很多中学生自身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如果能够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地“调动”起自己宝贵的生活经验,将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抽象的、理解困难的知识变得简单起来。如在学习如何建立“文件和文件夹”时,文件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一级文件夹中还会包含很多其他文件夹或者是文件?学生针对这样抽象的内容感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这时教师让学生想象:如果此时同学们都在上早操,你的家长有急事来找你,怎样才能够从众多的人群中很快地找到你呢?学生纷纷说“:可以按班级找,也可以按年级找,还可以让班主任找!”“不错,在计算机里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文件,为了方便很快找到他们,我们需要将信息分开了进行保存,而保存信息的形式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后,再通过一张“信息概念与生活事物”的对照表,让学生直观地来理解知识:
二、从课堂延伸到生活
1.借助信息技术,实践生活
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是通过什么来架设的?是不断的实践与再实践。所以教师不但要将生活之源引入课堂,同样还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将知识实践于生活之中,从而感知知识的真正魅力。如用“Word”为每个学生制作一个独具个性的名片,为自己所在的班级制作一张宣传海报,给父母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为学校的宣传橱窗设计一个好看的背景;用“Frontpage”做一个个人专属网站;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学校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熟练技术。如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为学校设计一个出游计划,计划中要有具体的路线编排和行程安排,同时还要用图片、视频等对景点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大多数人的每日饮食,对数据经过统计与分析后,为同学们提出合理饮食的意见和建议,给每个人发一张健康食谱。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很好地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很好地调动起他们运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积极性,显然这种形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2.依托信息技术,体验生活
要让学生依托信息技术体验到科技改变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强化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决心。如在学习“Power Point”制作幻灯片时,就鼓励学生争当“小记者”,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资料与素材,制作成幻灯片在课上进行演示,还可以配以现场的新闻播报。这种角色扮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气和新鲜感,学生体验到了如何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感觉到了一个新闻编辑者想要创造出优秀作品,就要有强大的知识与技术作为后盾,这无疑增强了他们崇尚知识,探索科学的信念。而通过“画图软件”让学生进行古代人物脸谱设计的体验,在画轮廓、填色彩、打印、制作脸谱面具,一直到戴着面具到现场进行表演的这一系列过程,都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自信与快乐,让他们深深地认识到,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陶行知先生对“生活化”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失去了生活的教育,学校、书本都会成为“死教育”“死学校”和“死书本”,任何一门学科脱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都将失去教育最本质的意义。所以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寓生活于教学之中,通过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为中学生架设起一座从信息技术通往现实生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沈伟林.贴近生活打造活力课堂: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关爱明天,2015.
[2]丁小峰.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J].中国电子商务,2011(11):166.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 篇2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广泛而紧密联系的精彩阐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教材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下是我在教学的实例.
例1:在教学“比例尺” 一课时,首先要学生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出来。学生就会不自觉的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将教室的长和宽缩小100倍等。说明这个缩小的倍数就是比例尺。然后可以再举例说明在画类似手表零件等又要将实际长度放大如将1毫米的零件放大成2厘米,比例尺就是20∶1。出示一些中国地图,说明如杭州到上海实际距离190千米,这样的距离只有缩小画到纸上用起来才方便.
例2:在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如缴电话费,电费,水费等)第二、让学生到银行、信用社、邮电局去调查当前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交给他们实际任务:1、算一算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1年的`利息。2、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元,请你选择银行和贷款种类。
例3:在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我上了一节“交通流量和速度测定”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运用统计的知识测定学校附近的公路上汽车的流量,(每分钟通过的机动车数量),用数字来说明机动车之多。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定100米的路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先测出汽车行完100米的时间。在计算速度。通过速度测定,同学们明白了以车速60千米每小时计算,汽车每秒钟行16.7米左右,而我们一般穿过公路所用的时间要4秒以上。所以,学生明白了必须与机动车有足够的距离才能穿过公路。学习本课之后以班级的名义在全校的宣传兰中出一期安全专题的黑板报。这样的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用数据证明的过程,安全教育更深入人心.
例4: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时,我让学生计算学第十二册数学书的时间。以一个学期22周,每周5课时,每课时40分钟计算。这样40×5×22=4400(分),4400÷60=73.3333(小时)。在73.4÷24=3.05555(天)。原来学习一本数学书的总时间只有3天左右。看到结果同学们都大吃一惊。从没想到会这样。学生明白了"积少成多""知识在于积累"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选择一项业余爱好,设计一个计划表,付诸行动。
例5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了10个香烟盒.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办法.得出十个香烟盒拼成的长方体共以下有9种情况.在计算中同学们又知道这9种拼法所得的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而表面积各不相同,通过与整条香烟的包装比较,生活中的包装方法是计算中表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于是同学们相信在香烟的包装设计中是考虑了包装纸的最节约的情况的。
例6 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当一回小小调度员。情景是:化肥厂要搬运62吨的化肥。用大卡车每次运10吨运价100元,用小卡车每次6吨运价80元,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用最省钱的方案。显然,只用大卡车的总运价为62÷10=6(辆)……2(吨),即要7辆,100×7=700(元),假如只用小卡车很显然总运价为62÷6=10(辆)……2(吨),即要11辆,80×11=880(元)。又如果采用大、小卡车相结合的方案则可以这样考虑,5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100×5+80×2=660(元)通过全班讨论学生得到结论:(1)每辆车尽可能满载。(2)大卡车每吨运价比小卡车便宜,应该尽可能的多用大卡车。
例7 在教学《克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拿爱吃的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让学生们猜测一根长鼻王、一袋署片,一只“喜之郎”果冻,一包洗衣粉等的重量,然后问学生如何验证,学生很快想到用电子秤,天平秤,看包装上的重量标记等。可得通过找包装上的刻度标记。验证后将重量为3克的一根长鼻王作为参照物,再估计其他的物品的重量。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用标准的砝码作为参照物的脱离生活经验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亲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篇3
在生产、生活、科技技术中,都会看到数学的应用。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造成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针对这种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新课,这样可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数学不再单调、枯燥,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一、由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概念,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如果讓学生直接理解,肯定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提供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模型等,通过自己直观形象地思维活动形成对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来记忆课本上的概念,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
针对“角”而言,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0°~360°之间的角,到了高中,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单从定义很难理解任意角,借助实例,如体操中有“转体720°”;“转体1080°”;手表的指针,行走的自行车车轮中的辐条,都在不停地旋转,而旋转的方向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不同。通过这些例子,很自然的把角的概念进行了推广,引入了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二、利用实物模型为空间几何的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
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能举出具体的实物、模型,则容易帮助学生理解。如平面的基本性质,包括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为了理解这个公理,我们可以举这样的实例:把一根直尺边缘上的任意两点放到桌面上,这时,直尺的整个边缘就落在桌面上。“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生活中能体现公理2的实例很多:如三脚架可以牢固地支撑照相机;自行车的两个车轮,再加一个脚撑就可以把自行车平稳地放在地面上。这些事例能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公理。
在讲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时,我们可以把张开的课本直立地放在桌面上,因为书脊和每张页面的下底边是垂直的,且每张页面的下底边都在桌面内,那么书脊与桌面就可以给我们比较直观的垂直形象;再比如,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的旗杆及它在地面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尽管影子的位置在移动,但是旗杆所在的直线始终与影子所在直线垂直,这样观察旗杆与地面垂直形象是比较生动的。通过这些实例,就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线面垂直的定义。
学生初学空间几何,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空间想象力。教师应该通过提供有关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空间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立体感。
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生活中很多有关的问题就能很快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某地“36选7”电脑福利彩票的投注方法是,从36个号码中选择7个号码为一注,每注金额人民币2元,中奖号码由6个基本号码和1个特别号码组成,如果投注者的7个号码与中奖号码完全相同,则中得一等奖。若只买一张彩票,中大奖的可能性有多少?根据排列组合的知识,共有 8347680组号码可供选择,所以买一 注彩票中一等奖的几率为1/8347680 ,可能性极小。
然后我又举出了很多实例,如学校要举行班际篮球比赛,在确定赛制后,需要算一算共要举行多少场比赛;用红、黄、绿三面旗帜组成航海信号,颜色的不同排列表示不同的信号,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信号……通过这些有趣的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所探究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数学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有意识的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新教材的各个方面。
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篇4
一、创设生活情景, 培养浓厚的兴趣, 激发探索欲望
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从古时候的大马车, 秦朝兵马俑中的战车, 近代的木轮车, 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火车、货车乃至豪华轿车, 找到许多图片, 让学生从外形上比较感知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等。但无论哪一个朝代、哪一种作用、哪一种形状的车, 车轮都是永远没有改变的圆形。为什么呢?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就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各抒己见, 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从而使学生对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圆性质的心理倾向, 因而效果很好。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 那么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应该密切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合理组织教材, 充分挖掘潜在的生活素材, 找准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调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 使之产生美感, 培养浓厚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积极性,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二、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 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 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 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 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数学知识, 而是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分析和抽象、概括, 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 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
2、精心设计练习, 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责任是尽其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 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学以致用, 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直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才是最终的目标。数学源于生活, 更应应用于生活。通过实际生活与新知识紧密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对新知识进一步理解与掌握,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能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3、加强建模训练, 培养建立数学
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对选编的一些实际问题 (如利息、股票、利润、保险等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通过建模训练,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定义、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从现实世界中经过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数学模型, 与现实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且可以反过来应用于现实世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
4、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要你留意, 你就能发现.比如:增长率、企业成本与利润的核算、市场调查与分析、比赛场次安排等等, 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并明确数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 更好的适应生活, 有效的进行表达和交流。作为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发现, 善于提出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 学生会感觉到知识的乐趣, 想去发现、去创造, 产生迫切学习知识的愿望。
总之, 数学应用是未来任何一层次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现在的学生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视和关注, 都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为此, 在新课程改革中,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置于生活的大课堂中, 无论是课前, 还是课中, 乃至课后都应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人人都能乐于学数学, 会学数学,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摘要: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 且反过来又应用、服务于生活, 将学生应用于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 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 篇5
小学数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实践探索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使小学数学成为学生生存智慧中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
作 者:陈国辉 作者单位:吴宁镇第二小学,浙江,东阳,32210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12)分类号:G623.5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联系
浅析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成为教育。”数学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数学的应用在不断的深化和扩展。以往的数学教育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联系的实际问题,造成学和用脱节,更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
一、由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发展应归纳为现实所需。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时候,我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盒、茶杯等都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它们的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通过用手摸、用眼观察,确定各种形体的特征。他们会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而且是平平的,圆柱体和它们不同,表面是弯曲的,这样就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假如不把事物摆放在他们的面前,只是让他们凭记忆去想象思考,很难有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记忆也不会深刻。同时在玩中学习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能很快说出在家中类似这种形体的大的物体,如冰箱、饮水机的水桶、衣柜、妈妈的化妆盒等。让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又加深了教材所学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了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去学,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应用题教学要注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如何改革应用题教学使之适应数学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从内容到方法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和较多的时间进行研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考试成绩,不择手段,使数学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则被动地面对和自己生活相割裂的生疏的数字,通过教师的语言、技术观念的传授,努力将这些文化堆积起来,这样的教育就成为一种游离于社会现实的、封闭的自我积累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只需要把这些知识掌握并学会套用,就像机器压膜一样,并不需要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知识的积累好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砌成一堵墙,知识的砖块垒得越高,个人与社会分裂的似乎就越重,学生即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却因为知识随着不同的传递通道而存入大脑,因而无法自我反思探究、融会贯通。好比一条铁链中间某个环节断开了,无法完整贯通,无法发挥作用,也无法面对复杂社会各种问题的挑战。教育的价值在于使知识社会化,使个体社会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就应在对社会探求的活动中自我积累完善,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认识知识探索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的基本能力。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的。
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材上是求屏风上的玻璃的数量,我认为这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就把它改为学生植树问题(因为当时正逢植树节)。我把本班的实际情况编成题,“男生23人,女生13人,平均每人植树18棵,求全班共植树多少棵?”学生们立刻来了兴致,很快写出了答案,而且算法各不相同,他们各抒己见,最终归结为乘法交换律。这样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来由容易理解,也就会运用了。这样的安排,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大增,兴趣高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他们自主创新的意识。
三、要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提炼出来的规律,而教学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的头脑当成了储存器。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能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要通过学生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旅游问题,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还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积累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体验成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会逐渐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篇7
一、从生活到数学,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 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 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比如, 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 ( 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 , 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 为什么? 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 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 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 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 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 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 学了即可用得上, 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结合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本身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 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又充满新鲜与好奇。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将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结合市场上卖鸡蛋的场景来导入: 鸡蛋的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有时0. 5元一个, 有时0. 6元一个, 有时2元钱买3个……你知道这时的鸡蛋是多少钱一个吗? 在引出“负数”这一新知的时候, 我以观看当天的天气预报引入: 在学生收看了天气预报后, 提出“那温度最低是0度吗?”通过学生的回答, 自然地引出了“负数”, 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利用生活经验, 体验数学问题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体验数学的实践性。如认识图形教学, 让学生观察身边有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并让学生亲自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 这样亲身体验和感受物体的形状, 以便学生弄清这些图形的特征, 这种生活形成的数学, 缩短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留给学生更好的思维空间, 既满足了学生和观察数学知识的需要, 又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样的学习, 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积极, 善于发现, 有探索和有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还要创造条件, 创设生活情景,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一方面, 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了解知识的价值的; 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 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就在班上开展购物活动, 让学生亲自去买东西, 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 这样更有利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又如, 在学习了“统计”后, 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 处处都要用, 只有这样把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 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才能更好的实现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 帮助学生学会活动, 学会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 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 应用于生活, 学以致用。因此, 每一次学完新课后, 我就结合实际生活, 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为原型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日常生活“数学化”, 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 在交流中重组, 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 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 篮球95元/个, 排球50元/个, 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 “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 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 + 50×4”, 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 ( 1) 95×6 + 50×4; ( 2) ( 95 + 50) ×4 + 95×2; ( 3) ( 95+ 50) ×6 - 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 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 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 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 发现数学问题,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处处有美感, 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 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培养了数学兴趣, 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 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 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 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 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 学了即可用得上, 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 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 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注意问题中, 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 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让学生学习有效的, 活生生的数学, 让孩子有更多机会体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8
一、依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位名人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与学习任务相关,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创设情境一般通过游戏、故事及媒体辅助等进行.
1. 巧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教于活动和故事之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他们就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小熊购物”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刺猬售货员、顾客小熊,小熊们在购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孩子们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因而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物、实例、实景入手,采用故事、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自觉去探究、去发现.
2. 营造氛围,借助媒体或图片等,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变抽象的内容为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运白菜”一课时,我们就利用了媒体,播放农民伯伯在菜园里收白菜的情景,从画面中知道了农民伯伯共收了850棵白菜,其中一辆车运走了288棵,另外一辆车运走了256棵.这时教师就让孩子们就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有了兴趣,自然思维就活跃起来,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乐此不疲.
二、注重数学教学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教具、学具,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能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会,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引领学生面对生活的问题一起去讨论、解决,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养成手、脑、口并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能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学习贴进生活,学生就会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和价值.这种来自于生活的数学使学生有了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身临其境,让课堂焕发活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
知识源于实践,更应用于实践.结合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接受周围生活的数学现象,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教材正是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由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生活.比如“家里每月用电量及电费”;“同学身高的调查”;“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以及各种数学游戏等.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素养.
四、借助生活经验,使教法和学法生活化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数学意识,培养数学能力,以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教材中每部分知识内容都是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课题呈现的,比如,教材中“除法”这部分知识就是以“分苹果”、“分草莓”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的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9
一、将生活实际问题渗透于数学知识中
数学教材更多的是现成的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直接学习这些经验, 然而, 学生会感觉到单调与乏味。因此,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务必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 在教学中渗透实际生活知识。例如, 教师在教授“千克和克”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 要求学生一味地学习是较为抽象和困难的, 而教师借助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物品进行教学, 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学生较熟悉这一系列的生活物品, 因此会产生一个想法:这些物品的重量是多少呢?如此一来, 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和主动, 便会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教师再借助观察与掂量的方法, 要求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重量是多少。最后, 对物品的实际重量进行称量, 以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千克和克的数学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和简单。
二、启发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应试教育下,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列式计算与脱式计算, 然而学生却难以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为了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让学生切实在生活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生活实际的练习题,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 教师在教学相遇方面的实际数学问题时, 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对同地同向、同时反向、同时相向等一系列的相遇问题进行模拟, 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相遇问题当中的一些习惯用语, 从而方便学生应用自身掌握的这一部分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际生活, 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更进一步地感受到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也清楚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真正作用, 与此同时, 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 实际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 而应用数学知识又能有效地解决一系列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务必有效地统一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10
一、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 使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应用, 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去春游, 争着要去划船, 公园里有7条小船, 每船乘6个人, 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 ”在课上, 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 自己列式解题。 这样, 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 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本子, 可它手里都是角币, 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 它该怎样付钱呢? 谁能帮帮它?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 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 通过创设情境, 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课堂上学习气氛更浓, 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
二、灵活处理教材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 把教学归朴于实践, 归朴于生活, 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生活中的数学尤为重要。 如在讲连乘应用题时, 书本上的例题是“三年级有四个班级, 每个班派16个学生去种树, 如果每人种了12棵, 一共种了多少棵? ”。 我在讲课时, 把它改编成学生喜欢的例题:我们班有4个大组, 每个大组有12个学生, 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每个班级人数一样, 全校有24个班级,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个例题一显示, 学生很快做好了应用题。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例7 (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时, 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 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 然后平均分成3份, 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 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 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由于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 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三、在学生动手动脑中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等方法练习。 例如在教学小学乘法这一节课中, 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实物操作中体验, 可以让学生一行行地摆筹码, 最后形成一个方阵, 使学生感知这个过程就是将相等的几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 通过数筹码发现:一个5是5, 两个5是10, 三个5是15……六个5是30, 但用加法比较麻烦, 有必要引出一种比加法更高一级的运算———乘法。 几个5就是5乘几, 对于第一次摆成的方阵, 横着看这个整体是相等的三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有5个筹码, 共是3个5:即5×3, 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有3个筹码, 共是5个3, 即:3×5。 第二次摆成方阵, 横着看这个方阵由相等的六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5个, 即5×6;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有6个筹码, 共是5个6, 即6×5, 不管横看还是竖看只是看的角度不同, 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部分有所变化, 能列成5×3和3×5不同表现形式的乘法算式, 但3×5和5×3都表示同一方阵, 因此3×5=5×3, 这就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识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 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 因此, 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 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 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在使用教材时, 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 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 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知识后, 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班级有些桌椅松动, 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同学们通过思考发现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不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解决问题后, 再趁势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动手修理松动的桌椅。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牢固了, 增强了应用意识, 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又如, 学习了比例尺后, 就可以凭借地图, 根据地图的比例尺, 量得地图上自己与远方亲朋居住地的距离, 然后求出实际距离, 或根据实际距离设计学校平面图。 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数学”, 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 去捕捉、去采撷, 为课堂教学服务。 又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 这样,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 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 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时, 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 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18-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就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入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它主要是以学生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良好数学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和全面型人才多作贡献。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这里我也作了思考。
一、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又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本子,可它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它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气氛更浓,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
二、灵活处理教材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生活中的数学尤为重要。如在讲连乘应用题时,书本上的例题是“三年级有四个班级,每个班派16个学生去种树,如果每人种了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我在讲课时,把它改编成学生喜欢的例题:我们班有4个大组,每个大组有12个学生,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每个班级人数一样,全校有24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个例题一显示,学生很快做好了应用题。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例7(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學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三、在学生动手动脑中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等方法练习。例如在教学小学乘法这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实物操作中体验,可以让学生一行行地摆筹码,最后形成一个方阵,使学生感知这个过程就是将相等的几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通过数筹码发现:一个5是5,两个5是10,三个5是15……六个5是30,但用加法比较麻烦,有必要引出一种比加法更高一级的运算——乘法。几个5就是5乘几,对于第一次摆成的方阵,横着看这个整体是相等的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5个筹码,共是3个5:即5×3,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3个筹码,共是5个3,即:3×5。第二次摆成方阵,横着看这个方阵由相等的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5个,即5×6;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6个筹码,共是5个6,即6×5,不管横看还是竖看只是看的角度不同,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部分有所变化,能列成5×3和3×5不同表现形式的乘法算式,但3×5和5×3都表示同一方阵,因此3×5=5×3,这就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识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班级有些桌椅松动,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发现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不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解决问题后,再趁势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动手修理松动的桌椅。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牢固了,增强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浅谈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篇12
一、布置预习———摄取生活中的数学, 收集数据资料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发掘生活中的数学, 收集数据资料,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 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如教学“年、月、日”前, 布置学生搜集不同年份的年历, 进行观察比较, 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为教学这部分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时, 分, 秒前让学生找来钟面进行观察比较, 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习“元, 角, 分的认识”前, 要求学生准备各种面值, 种类的人民币, 说说元角分各单位间的进率……这些都是学生容易接受的。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环节。
二、导入新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激发探索欲望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 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 乏味。教学中,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 巧妙设疑, 引入新的知识。如: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时, 根据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 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提出这样的疑问:“土木结构的房屋, 它的房梁都做成三角形, 这是为什么?能做成其他形状吗?”在认识“圆的特征”时, 可向学生质疑:“我们常见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都是圆的, 这是为什么?能换成方的吗?”学习“简便运算”时, 可以向学生讲述售货员阿姨能很快算出货物的价钱的事。在教“有余数除法”时, 老师一上课不是直接讲一个数被另一数除不尽时怎么办?而是师生共同做个游戏———“老师这里准备了1-40的数字卡片, 哪4位同学愿意上来当我的小助手?”分别按顺序把40张卡片依次发给4位同学, 使得每人得到10张不同数字的卡片。接着老师任意说出1-40中的一个数字, “谁能猜到这张卡片在这4位同学的哪一位手中?”对17、31、39等数字, 同学们努力猜。结果猜中的极少, 即猜中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现在, 请你们随便说出1-40中的任何一个数, 老师马上能说出卡片在谁的手中, 不信大家试试看?”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给老师说数字, 老师迅速给予正确的解答。这一下全班同学惊叹不已。“老师为什么能迅速正确说出答案呢, 其中的秘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让我们共同研究, 找出其中的奥秘吧!”老师及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 分4人一组研究探索, 不时提出带有启迪性的问题, 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探究中, 创造性地解开了老师快速猜准的奥秘, 并解决了有余数除法这一难题……这些都是数学生活实际中具体应用的例子,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授新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创造思维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直观讲解, 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时, 可让学生从身边寻找哪些物体的表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使学生对抽象的面积单位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又如教学应用题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时, 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你最近买了什么东西?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买了多少?共付出多少钱?”让学生认真思考, 看看所说的事情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这样, 学生对这个数量关系式的由来理解了, 也就容易记忆, 懂得运用。
在新授课中, 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会解题而应从学生的终身发展, 培养“创新人才”角度出发, 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提供给学生大量讨论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自由交流。积极讨论, 敢于发表各自的见解。从看一看, 数一数, 摆一摆, 比一比, 拼一拼, 试一试的尝试中发现规律, 如:在学生学了“每行种4棵树, 种2行要8棵树”的基础上, 让同学们设想:“如果只有7棵树, 该怎么种?”这个超乎常规, 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 想一想, 终于找到了解题方法。接着教师因势利导, 又提出:“如都种4棵树, 10棵树能种三行吗?怎样种?”如果只给9棵树, 要种3行, 你又该怎么种?比一丝看, 全班哪些同学最先种好, 这下学生动手试一试的兴趣更高, 有了前面的经验, 不少同学很快地摆出了种法。这种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热情, 使创新火花越燃越旺, 培养创造思维。
四、巩固练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培养创造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 认识周围事物, 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如, 学习“24小时计时法”后, 让学生说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 并算出自己每天在学校学习的时间, 做家务的时间, 晚上睡眠时间, 看看这样的安排合理吗?怎样安排才最合理, 最科学?如何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求平均数”后, 引导学生根据自家某一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 收集数据, 编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学习“百分数”后, 让学生计算“出勤率”, 单元考试中的“优秀率”“及格率”等。这样, 学生学得自然、轻松、有趣, 又逐步培养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开展活动———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拓展数学知识
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体验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解题和应用能力, 都有积极意义。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 并绘画计算出地积, 验证“土地的测量”这部分的知识。
【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推荐阅读: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07-03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07-30
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09-09
联系生活 学用数学09-01
联系生活进行化学教学06-12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10-25
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08-20
生活与英语课堂的联系05-25
现代生活与化学的联系07-03
电磁场与生活的联系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