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知识的联系

2024-07-11

新旧知识的联系(精选9篇)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1

新旧知识的同化与迁移, 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由于新知识的未知性, 学生的学习往往不是一帆风顺, 学生需要借助已有的知识去掌握新的知识。另外, 一些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没掌握好, 这就需要他们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学新带旧”, 完善知识结构。

一、借助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拓展, 获取新知识

学生对某些新知识的掌握, 是通过相关的已有知识加以拓展、引申、类比而获取的, 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 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案例1 F是椭圆 (a>b>c) 的右焦点, 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 P, PF垂直于x轴, 直线AF交椭圆于B, PB⊥PA,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设P (c, b2/a) , 则, 根据题目的特点可得, 从而得出离心率为.

这个题目依托这样的结论:曲线C:椭圆 (a>b>c) , A, B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 M点是椭圆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直线MA、MB的斜率都存在, 且分别设为:k1, k2, 则k1k2为定值.

如果单独这个结论, 学生完全可以解决, 但题目往往需要学生根据信息挖掘出这样的结论, 从而能更好、更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为了使学生牢牢掌握这个新知识, 先由圆引出这个知识点, 把曲线C改为圆:x2+y2=R2, 其他条件不变, 学生很快能得出结论k1k2为定值-1.然后再提出:曲线C改为椭圆、双曲线有无这样的结论?学生又自然地得出了结论。进一步提出:若焦点在y轴又有怎样的结论?把已经获得的知识、方法结论迁移拓展到新知识, 从而解决问题。把学生原有的知识作为新的生长点, 引出新的内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学新带旧, 新旧内容相结合

进入高三, 教学计划不可能集中一段时间去补, 否则会使学习目的变得模糊, 影响新的教学内容。新旧知识的联系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及经验建立关联, 从而巩固旧知、深化新知。

案例2讨论形如函数的单调性;

通过研究f' (x) =ax2+bx+c的正负性来完成单调性, 而它的本质是研究函数g (x) =ax2+bx+c的图像问题, 包括开口、与x轴的交点情况等。学生在高一时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模糊, 大部分是被迫地接受或者根本就不会, 没有深刻理解, 而仅仅是记忆和模仿例题, 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给以后的学习埋下了隐患.为了弥补遗漏、强化薄弱, 借助案例2的题目分层次地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具体到抽象初步完善关于方程、不等式、函数的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有顺序地解决以下问题: (1) 求函数的单调性, (2) 求函数的单调性, (3) 求函数的单调性, (4) 求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1) 转化为研究g (x) =x2- (b+1) x+b, 可由因式分解得方程的两个根, 比较根的大小结合图像开口共分成三种情况讨论;问题 (2) 在最高次系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大方向分成三种, 系数为0、大于0、小于0, 然后问题同 (1) ;问题 (3) 转化为研究函数g (x) =x2-x+d与x轴的交点, 所以通过讨论Δ与0的大小关系, 再结合图像分成两种情况讨论, Δ≤0, Δ>0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问题 (4) 转化为研究函数g (x) =ax2-x+1, 在最高次系数不确定的情况下大方向分成三种, 系数为0、大于0、小于0, 然后问题同 (3) 。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先定方向, 再定是否有根, 如果能因式分解先因式分解, 然后求出根比较大小, 如果不能因式分解就求出Δ, 比较Δ与0的大小, 充分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 对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起到了很好的复习作用。这种学新带旧的方法比笼统复习旧知识的效率要高, 真正做到新旧知识两不耽误。

三、利用旧知识与新知识的不同, 更好地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与旧知识之间有暂时的矛盾与冲突,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或者是本质的差别, 利用旧知识不能解决问题, 必须引入新知识, 从而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 这种方法常用于新授课的教学中。不同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可比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知识结构之间的关联, 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时, 一定要思考, 与本节课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的知识有哪些?学生的掌握程度怎么样?其中和本节课最相关的知识是什么?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如何突出这种差异来防止出现负迁移?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可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有时当新知识与旧知识出现许多相同点时, 应采用类比方法。将新旧知识对照, 分析异同点, 让学生集中注意二者, 避免新旧知识的混淆。有时可以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提出某些问题, 此时学生利用相关旧知识却不能全面解决了, 自然会产生想学新知识的欲望。当然, 这种方法必须是在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到。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 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促使正迁移实现。把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关联, 形成体系, 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使新旧知识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组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完整化的有机整体。

摘要:在教学中, 运用好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共同点,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很重要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旧知识,有机结合,数学教学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2

就举我所喜欢的历史来说,我们历史老师上课有个特点,因为我们班是学理科的,所以她根本就没打算“教好”我们历史,而是一节课让我们看二战记录片亦或南京大屠杀记录片,一节课就让我们将书上的知识要点划出来。如此反复。

她上课几乎是不解释的,要解释也只是说,某某地方很重要,容易考到,一定要背出来云云。今天我特地将高二必修三的历史书拿出来,随意地翻了翻,便看到我曾经划过的这样的几句话: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确立教育优先的战略地位;普罗泰戈拉特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话背出来除了应付考试之外还能用于哪里呢?前因后果都没有,就一个结论,真是连让我吹牛皮的资格都没有!这种东西完全称得上是“今天是学习是为了明天的荒废”。还有政治也是这样,学了等于没学,不过理科或许会好一点吧。

于我而言,我是很喜欢历史的,并且历史成绩还相当的.不错,甚至还考过年级第二,所以,虽然那个历史老师上课是那样的不付责任,虽然她讲的这些东西几乎都没有用,但是我上历史课仍然是非常认真的,始终严格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但是别人呢?都会和我一样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在做别的作业.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3

一、串联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 就是把数学知识内化为认知结构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 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或者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 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或者把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改组, 更新认知结构。学生组建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也就掌握了认知策略, 会越学越有趣, 越学越聪明, 不但愿学、乐学, 而且会学、善学。

【案例1】人教版第九册“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

口算:2.4÷12, 0.5÷25, 0.125÷125, 0.8÷8, 36÷1.8

疑问:36÷1.8这道题为什么会有争论?与以前学过的除法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答:其他几道题的除数都是整数, 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

出示例题: (1) 240÷12, (2) 240÷120, (3) 2.4÷12, (4) 2.4÷1.2, (5) 2.4÷0.12

观察:哪几道题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哪几道题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让学生分清新知识与旧知识)

判断:不计算, 判断上面哪几道题的商是一样的, 并说明理由。 (复习商不变的性质, 为找新旧知识连接点作准备)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有什么关系?思考片刻, 不要求回答。 (引而不发, 暗示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使新旧知识衔接)

……

“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是在“除数是整数的笔算除法”的基础上引申发展而来的。笔者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新旧知识连接点, 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 充实、扩大了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全班开展讨论, 充分展现和交流了各自的建构过程, 改善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培养了学生的建构能力。

二、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

任何旧知识都是伏笔, 都是学习新知识的铺垫。它是学生起跳的平台, 目标是摘取更高更多的新知识。所以, 即使新知识与旧知识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与共性, 但是它们之间肯定有分化点, 而这个分化点就是一堂新授课的重点。需要教师进行重点关注和剖析, 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案例2】人教版第九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回忆:我们昨天一起研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谁能简要地向大家再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进行推导的? (学生介绍、补充)

揭题:说得真不错!今天, 我们要继续研究三角形的面积。大家有信心吗?

思考:你认为可以从哪个角度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操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把三角形进行剪拼有很大的难度, 也有局限。

提示:同桌之间可以进行合作, 另辟蹊径。 (课前已经做好准备, 同桌之间有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

操作: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

思考: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

在学习和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 由于前一节课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好了“转化”思想的铺垫, 学生很容易想到还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但是, 如果在三角形原有一个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剪拼, 学生发现有比较大的难度和局限性。也就是说新旧知识之间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分化点, 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继续探求结果的欲望。随着教师适时的引导和学生深入的思考,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也就水到渠成了。

知识有了分化才会有激情, 学生才会有兴趣。教师只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一石激起千层浪, 也就抓住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挖掘新旧知识的拓展点

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 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 很多教师都只追求了形式上的开放,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轰轰烈烈”, 可是并没有真正获得有效的知识。数学知识的学习, 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生活, 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课堂和教材, 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留意生活。让学生的数学意识无处不在, 用敏感的心灵去感知, 才会懂得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案例3】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

画圆:请你在作业纸上画一个直径是6 cm的圆。 (学生没有任何问题)

画圆:请你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6 m的大圆。 (学生一筹莫展)

生1:老师, 有这么大的圆规吗?

生2: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怎么办呀?

生3:老师, 我看到过体育老师画圆。他是用一把软尺和一根粉笔头画的。 (学生边说边表演, 大家边听边点头)

课件:演示体育老师画圆的过程。

思考:体育老师为什么能用这样的方法画圆, 大家能与我们刚才用圆规画圆进行联系吗?

……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4

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生活就如数学知识生长的一块沃土,生活中处处可现数学,比如孩子们去商场买东西,用到人民币,不但认识了人民币,同时,也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初步明白了加减法的一些算理。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等也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又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时候,先叫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过圆柱,并说说对圆柱的认识,再通过一些实物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两个底面的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圆柱的表面积都是一样的,让学生说出一些常见的圆柱体的表面积,通过比较,加深表面积的意义,这样对数学不感到那么陌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由此,数学教学时注意把“身边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发展。

注重和社会实践相联系。

现在教材当中都会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课,就是教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实践活动的开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了解、关注,并试着去分析解决自己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幼稚的,没有意义的,而有些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我们更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只为了让学生真正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更不是要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而是注重在关注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是怎样发现问题的,是怎样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的,在关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学生的身心、情感、思维、态度都有了哪些变化。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关爱生活、发展自己,这才是开展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例如在运算律后,指导学生开展“我们去春游”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合理的春游方案,不但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不再是脱离生活的各种练习,而是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再创造。情感体验伴随着活动的始终。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前后知识联系很紧密的学科,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出示下面两道复习题:44×15144×5,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么乘的,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和以往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讲,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了,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新知掌握的也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又比如,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唤起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回忆,也让学生潜意识的意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应该与长方形面积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再引导学生通过转化策略解决多边形面积,无疑为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了一个基础,使学生感到知识间的紧密联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注重与动手操作相联系。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建立起形和数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操作”中互动,在参与中发展个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一位教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上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量出任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指几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由教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被教师一一猜中,这样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是怎样猜的呢?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教师抓住此“黄金”时期,及时点拨,引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是一定的,那么,究竞是多少度?请同学们自己通过想一想、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来验证它是多少度?”。接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1)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各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2)算一算:把三角形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度。(3)折一折:把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编上号码对折。(4)拼一拼:把对折的三个内角拼一拼,看拼成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5)想一想:把正方形纸板沿对角线对折成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利用正方形的四个内角360度,从而推测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实际的操作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改变了过去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现象,使教师真正成了“导演”,学生则变成了“演员”,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作用。

当我们把握住了这些联系了以后,在教学当中我们就会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每节课的教学,是学生真正达到轻松学习。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5

关键词:项目导向,组织学习,新旧项目,知识继承

自从战略管理学派中企业的资源观和知识观(Resource and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理论形成之后,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日益增多,如何利用组织内外的知识建立起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1,2]。组织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深藏于诸如设备、任务、技术和员工等一系列实体中,而积累在这些实体中的技术、技能和诀窍构成了组织的知识存量[3],这些实体和组织的知识存量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而为了获取既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应该积极获取、转移和整合新知识,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存量,这个过程被称为组织知识流动。组织的知识流动包括知识的跨组织转移,也包括组织内有潜力但尚未利用的知识的转移[4]。组织内的知识流动,是通过特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实现的。组织内一系列的纵向和横向的项目是组织实现从知识基础到组织优势和经济效益转化的关键,项目实施的成功率对企业知识创造和竞争优势获取都有重要作用。

但是,近些年来企业的项目实施成功率并不高。以目前的主流信息系统ERP为例,全面实施成功的仅占10%~20%,局部实施成功的占30%~40%,失败率高达50%[5,6]。高的项目失败率虽然是由众多不同的原因造成的[7],但是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企业并没有很好地从以前的项目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导致了新项目效果不理想,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存在着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企业现象。

1 文献综述

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属于知识转移问题。知识转移指的是从一个主体(个体、团队、部门和公司)向另外一个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4]。理论界已经做了很多研究,现有的研究侧重于知识在组织内部的转移、共享、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和转移效果的测量等,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有关项目管理和知识转移的研究却相对比较少,最先被学者们开始研究的是项目知识共享。项目知识共享是项目相关人员通过传播与交换等途径,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同项目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分享,从而增加项目整体的知识容量,实现知识在项目团队中扩散的过程。项目知识共享一般由项目内知识共享、项目间知识共享和组织级知识共享三部分组成[8]。由于项目合作多是一次性的,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组织通过项目合作获取的知识经常会随着项目结束或是人员的离开而流失,给组织的知识积累带来了负面影响[9],致使组织知识积累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受到了影响。但是,关于上述现象,已有的研究并不深入,即对企业内部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研究并不多。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图1反映出来。

图1关于知识继承“纵向”研究不足的判断和篇首观察到的企业现象是一致的,也和理论界现有的研究情况吻合,即理论界现有的研究侧重于知识在组织内的共享和转移,侧重于知识跨组织转移,但是却忽视了知识转移是通过特定的项目进行的。在特定的时间点上,知识是在不同主体间转移的,但是从时间纵向维度上,企业内新旧项目间同样也存在着知识转移问题,这种纵向上的知识继承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更加重要,这是企业长期知识积累的实质形式,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

2.1 知识的分布与流失

组织知识的分布存在着层次性,分别分布在“个体—团队—组织内—组织间”四个层次[10]。个体的知识是组织知识形成的起点,但组织知识并不是个体知识的简单加总,而是伴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个体知识在不同的主体间不停地流动并逐渐固化而成的。在动态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地将个体层面的新知识转移进入组织层中,来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增强、补充和替代,通过这种组织知识更新流动,企业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11]。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化,既可以通过“个体—组织”直接的转化,也可以通过团队形式的工作完成,尤其是团队工作是知识跨层级转化的重要形式。 项目实施的基本单元是项目团队,一个组织往往同时拥有多个项目团队,因此,项目间的知识转移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同一时间点上的横向项目,同时进行的不同项目之间有借鉴意义,彼此之间存在着知识的交流;其次,先后进行的项目之间可能存在着可移植性,会产生知识的转移。并行项目间的知识共享与先后顺序上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继承都会对组织的知识积累和竞争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项目团队一般都是独特的、一次性的工作,具有目标的确定性、过程的渐进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特性,基于项目的团队知识存在着很大的流失可能性[9]。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项目尚未结束时,团队成员的提前离队将会给项目的成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由于团队知识大部分都是以非编码化形式的知识存在于团队的每个成员内的,而新项目的团队成员并不一定是旧项目的成员,这在知识转移和继承上就存在着问题[12]。再者,项目结束后,项目成果以编码化形式和成员知识两种形式存在,编码化的知识容易得到基础,但是蕴含在个体成员头脑中的知识若不及时编码化、或是原有成员不再出现的新项目中,个体知识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旧项目知识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13]。

原有项目知识的流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知识积累,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形成也是一种损害。因此,改变上述现象,加强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对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2.2 知识继承方式划分

由于团队知识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编码化资料的继承。先行项目结束后会留下很多相关的资料,比如前期调研资料、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摘要、技术性报告和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这些资料是项目相关的有形资料,对组织其他项目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是人员的继承。作为项目导向型组织的基本组织单元,项目团队往往是临时性的,其成员来自于组织的其他相关部门,因此,以编码化形式存在的知识往往十分有限,大部分知识都是以非编码化的形式存在于团队成员的头脑中。这一方面增强了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流动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项目结束后很多人会离开团队,他们也带走了原来团队成员间相互依赖的隐性知识,而这些人回到其原来的职能部门后并不一定会成为新项目的成员[12],或者即使成为了新项目的成员,但由于项目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存在着知识遗忘的可能,造成了知识的流失,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存在着问题[13]。

第三,是项目的逻辑性继承。项目的逻辑性继承指的是项目在内容上的重合性,以因特尔公司的芯片开发为例,从X86系列到奔腾系列、从单核处理器到多核处理器系列,虽然性能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芯片处理器的产品性质没有变化,因此,不同级别的芯片在开发的过程中与先行项目相比,在逻辑上存在着一致性,有很大的重合,可以从先行项目中继承很多设计研究的隐性知识。项目的逻辑性继承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如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的开发、一些公司系列产品的深化等,都是先后项目在逻辑上的继承。对于类似情况的项目开发和不同先后顺序之间的知识转移,这里称为项目的逻辑性继承。

上述三种情况,本文称之为知识继承的方式,即新旧项目间的知识转移可以从“编码化知识、人员和项目的逻辑性”等三个方式继承。这里分别记为W1、W2、W3。

2.3 知识继承的影响因素

关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理论界已经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Simonin系统地研究了知识模糊性因素(缄默度、资产专用性、以前的经验、复杂性、合作伙伴的保护性、文化距离、组织距离)等对技术知识转移的影响[14]。王毅从转移的知识、知识源与知识受体之间的距离分析了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15]。徐金发等认为企业知识的转移依赖于企业特定的情景(如企业的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和运营等)[16]。周军杰等人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隐性知识转移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发送方转移意愿、接收方的动机与能力、双方交流的频度、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发送和接受双方的关系[17],使得隐性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上述分析都是基于特定的研究视角进行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真正对团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做出权威分析并影响深远的是Szulanski[18],他认为团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所转移知识的因素、知识源的因素、知识接受方的因素、知识转移的环境因素。其中:“所转移知识的因素”包括因果模糊性(casual ambiguity)、缺乏有效性证明(unprovenness)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所转移的知识在新环境下是否发挥作用的不确定性,而已经被证明是有用的知识,转移的难度比较小。“知识源的因素”表现在转移动机和信任两个方面,由于害怕失去所有权、特权和优越性,知识源可能不愿意分享关键知识,而一个专业的和值得信任的知识源总是更容易对接受方的行为产生影响。“知识接受方的因素”包括获取动机、吸收能力和保持能力三个方面。有些知识接受方并不愿意从外部转移和接受知识,如果接受方缺乏转移动机就会一味地拖延、态度消极,假装接收、暗中破坏或者直接拒绝实施和利用新知识;吸收能力具体体现在对知识的评估、消化以及将新知识成功应用于业务的能力上;保持能力则体现在接受方对新知识利用的制度化能力。“知识转移的环境因素”包括关系质量和组织情景两个方面,转移双方的紧张关系会提升知识转移的难度,丰富的组织环境(如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推动转移顺利而全面地完成[19,20]。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Szulanski的研究,本文认为,不同主体间的知识转移涉及到四个方面:发送者、接收者、转移内容和转移媒介,即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转移的双方主体之间以特定形式的知识发送与接受。

因此,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产生在这四个方面。其中,发送者指的是知识转移方(新项目)的转移意愿和知识转移能力(分别记为F1、F2),接收方(旧项目)指的是接收者的获取动机、吸收能力[21,22]和保持能力(分别记为F3、F4、F5),继承内容指的是所转移的知识以何种编码形式存在,而继承媒介则是指知识转移双方在何种环境下以哪种方式进行知识转移(正式会议、非正式会谈和手把手教授等)。

2.4 知识继承的概念模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转移的主体、知识的形式和特定的环境。借鉴Tornatzky 和Fleisher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 Framework)[23],本文认为,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也遵循着类似的研究框架,即在特定环境下受某些因素影响,组织或工作团队为从先行项目中获得知识所采取的特定行为及相应的效果。有所不同的是,此处的“转移主体”并不是特定的个人、团队等形式的个体,而是时间先后顺序上的“新旧项目”。 在上述研究框架下,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知识继承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完整的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涉及到六个方面的内容:旧项目、新项目、继承环境、继承内容、继承方式和继承效果。借用前面的TOE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新旧项目间的知识继承指的是企业在时间维度上不同项目之间的知识转移的过程,上述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受知识的特性和转移媒介等因素的影响,继承的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3 总结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前期概念的界定和问题范围的探析,希望能为后续的研究指明方向。由于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的方式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本文认为,后续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项目合作与团队工作。

由于组织内知识创造和流动的过程是基于一定的项目团队完成的,所以团队层级的知识应该成为研究的对象。在团队间的知识继承上,团队间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的稳定性成为知识创造的关键因素[24],但是,团队的稳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保持团队的稳定性?如何在团队间构建一个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团队项目工作中的作用如何?对组织的知识创造有什么影响?这些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2)组织学习和价值创造。

组织学习是组织完成跨层次知识转移的合适方式[11],具体的学习方式有两种:探索式学习和挖掘式学习[25]。具体来说,在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问题的研究中,组织学习以团队学习的方式得到体现。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了团队知识创造的关键,也是项目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关系到组织的价值创造,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3)新旧项目间知识继承机制研究。

虽然与知识的跨组织转移类似,但是新旧项目间知识的继承毕竟是一个新的研究对象。知识的继承既有有形化的知识继承,又有人员和项目间逻辑上的继承,在这个过程中,继承的环境如何?继承过程中双方的关系如何?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具体的作用方式如何?产生的效果如何?以及将上述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时的转移机制如何等,这些是后续研究的重点。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复习效能 篇6

高三数学复习课如何上,任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对数学问题的看法不再像以前那样狭窄。因此,作为高三教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应该引导学生将各章节知识融会贯通,有机整合。

从这节复习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任老师敏锐地抓住学生运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一个看似正确的错误,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继而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各自的聪明才智。任老师的学生在其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养成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学生们课内课外的各种精彩解法固然可喜,但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更为可贵。我常想:数学要教给学生什么?仅仅是会解题吗?如果你听了这节课,也许你会找到部分答案。

面对高考的压力,也许有的教师会缩手缩脚。而任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仅是基于其对学生的信心,更是其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刻理解。学生有效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最主要还是靠学生自主建构,而任老师的这节课就是给予了学生这样一个自主建构的平台。

探析所指、能指与知识传播的联系 篇7

众所周知, 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流动、存储和创新的过程, 知识存在于人脑中,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一) 知识分类———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学习者获得的知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及易于用语言表达的, 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 可以客观捕捉及描述的———显性知识, 例如:解一道数学题的步骤等。显性知识容易以具体方式储存及流通, 多具有文字性与结构性。另一种是主观极不易形式化的, 通常是透过个人的经验“印象”熟练的技术“文化”习惯等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 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即隐性知识, 例如:怎么练好书法, 怎么学溜冰等。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新知识的获得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是解构和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

将书本知识 (即显性知识) 内化和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形成自己的知识, 就是解构显性知识和自己原本的知识结构, 将显性知识和学习者原来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知识结构。当然除了显性知识以外, 新知识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书本知识以外的知识 (即隐性知识) , 但是隐性知识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和人际交往中才能获得的, 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我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亲身实践, 所以隐性知识在传播时是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再进行传播。

(二) 知识传播的一般过程

1. 信息获取

人类社会出现知识传播活动的前提性条件是必须产生可以供人们传播的知识信息。当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和创新思维获得了具有知识属性的经验、技巧或认识到客观事物发展中的某些规律, 这些就是可供人们传播的知识信息———知识的初级形态, 即经验性知识, 或者是由经验知识再上升后的理论性知识。

2. 信息编码

知识传播者在选定了拟传播的知识内容后, 就进入编码环节。编码是把拟传播的知识信息组织成载有特定知识内容并适合特定媒介传播的系列符号的过程。知识传播者对拟传播的知识信息内容进行编码, 出发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使其更适应知识传播受传者的接收需求;二是更适应传播媒介;三是更适应表现所传播的知识内容。编码即是对知识信息的选择和组织。

3. 知识传播

知识内容经编码后, 知识传播者就可借助选定的知识传播媒介, 向预想中的知识传播受传者实施知识传播行为。

4. 知识解码

知识传播的受传者接受了知识传播者传播的知识信息 (符号) 后, 必须经过解码, 即还原到可以直接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对接收的知识信息, 知识传播受传者根据自身的兴趣或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于与自己观点一致、需求吻合、能补其缺的知识信息乐而受之;对与自己观点相悖、需求相异或陈旧过时的知识鄙而弃之;对那些自己尚不能说明或暂时无用的知识信息, 或视而不见, 或听之任之。这三种态度的实质是三种不同的传播效果的反映。

5. 知识建构

知识传播受传者从传播过程中接受了特定知识信息内容后, 把它和原本所拥有的知识积累进行综合思考, 就有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信息, 假如该社会成员又产生了传播的欲望或需求, 并且付诸了实施, 那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传播过程。

二、索绪尔三项式

(一) 索绪尔三项式简介

在索绪尔三项式中,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而一切符号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能指 (signifier) 、所指 (signified) 。能指是一种带有任意性的, 约定俗成的音响形象;所指是附着在上述形象上的概念或意义, 二者是任意性的关系。

能指和所指都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术语。索绪尔认为, 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 “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 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 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 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 索绪尔认为, 某个特定的能指和某个特定的所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 而是约定俗成的。比如:在“树”这个词中, 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 “树”在英文中的读音和在法文、拉丁文中的读音明显不同, 但却都能表达了“树”的意思。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二) 所指、能指和知识分类的对应关系

索绪尔认为符号具有多种二维性:抽象的和具体的, 整体的和个别的, 社会的和个人的。在此, 我们可以将其引申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大量的隐性知识, 但是隐性知识的特性是:传播的局限性, 表达的默会性, 偶然性与随意性, 可转化性。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 隐性知识是内涵的, 只有将其显性化后方可大范围的传播 (如图1) 。

三、所指、能指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关系

知识传播者将获取的信息 (所指) , 主要包括感性知识将其编码, 就是用特定的符号承载特定知识内容, 并适合特定媒介传播的过程。这个编码过程就将隐性知识 (所指) 显性化, 变成适于传播的显性知识 (能指) , 再将显性知识大范围地传播出去, 而接受者在接受到显性知识 (能指) , 或者是说接受到符号, 再将这些符号解码, 变成适应自己知识结构的隐性知识 (所指, 意义所指) , 最后将这些知识真正地建构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如图2) 。

四、所指、能指对知识传播的反思

(一) 图像符号和文本符号的比较

(二) 反思

任何一个敏于文化主流变化的人都可以切身地感受到,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深刻的文化转型:从以语言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中心的文化的转变。图像不断地驾驭、凌越乃至征服文字。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图片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的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新知识传播理念随之形成和拓展。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快速发展, 人类进入了以形象符号传播信息的时代,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非印刷媒体来获得信息,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和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视觉信息量猛增, 研究表明, 在人类所接受的全部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多种视觉媒体又以文化形式作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如何将教育信息结构化、符号化, 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互动, 是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实质。无论是基于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 还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以及远程教学模式, 都可以在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内找到合理的解释。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正是因为这样的转型, 要求我们对隐性知识在显性化的过程也就是编码的过程, 应该尽可能地选择图像符号, 而在传播过程中, 我们应该选择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非印刷媒体来作为知识传播的传播介质。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章伟民.文化嬗变与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 .

浅谈物理知识与手机使用的联系 篇8

关键词:手机电磁波,辐射,物理知识

手机早已步入大众家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快捷, 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不仅可以用它学知识, 还可以玩游戏、看小说、看新闻等, 总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它几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手机比较贵重, 也很“娇气”, 保养使用不当, 容易出问题。虽然我们不提倡学生用手机, 也没有必要用手机, 不过我们了解一些手机的保养常识, 还是非常有用的, 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那么, 如何让手机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来影响它的功能和使用呢?我们必须弄清手机的“天敌”, 才能让它远离危险。手机究竟怕什么呢?在使用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呢?请看下面的介绍。

一、怕水、潮湿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 (海边或雨天) 中使用手机, 以免大量水汽侵入电路板形成水渍, 造成短路, 或使金属接口氧化, 充电时就有可能发生“烧毁”手机的危险。应适度地使用手机, 使其内部产生一定的温度, 自然蒸发平常所累积的水汽。如果手机闲置长期不使用, 需加以特别的防潮处理, 这也是保养其他电器的常识。

二、怕灰尘、油脂

灰尘的累积也会妨碍电路板接点间的电流传导, 手机面板长期贴近脸部使用, 脸部的油脂有可能渗入机身, 污染内部线路, 造成损害, 长此以往, 将会导致手机按键不灵, 甚至没有反应, 无法使用, 就像用久了的遥控器一样, 用力压, 还是不灵。

三、怕高温、大温差

手机应避免受热曝晒, 尤其是夏天汽车内的高温, 容易让电路板或电池因高温产生变化, 屏幕也容易因高温而扭曲变形, 有的人不用手机时, 就将手机放在室内阳光直射处, 导致液晶屏受损, 显示质量下降, 甚至模糊不清, 无法使用。

手机进出空调房间时产生的温差, 导致遇到收缩, 使元器件变形;冷空气所凝成的水气, 有可能腐蚀电路板, 造成电子零部件短路, 影响手机寿命。

四、怕摔、碰撞

机械碰撞容易受损, 手机受力压迫, 伤害虽不至于像摔手机那样直接, 但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屏幕出现黑点的情况, 大多是液晶受挤压破裂流出所造成的, 因为液晶屏幕所能承受的压力相当有限, 使用者千万要注意。

五、怕静电、开机充电

充电时不要开机, 以免手机充电时的高温影响电路板, 汽车充电器应在车子发动后再插上, 以免发动时的瞬间高峰电流沿电路回流到手机, 对内部零件造成破坏。人体带有静电, 如果手机的拆装动作未在可释放静电的平台进行 (也可手摸一下地面或墙面或者洗手, 放掉身上的静电) , 有可能造成静电击穿内部电子元件, 导致手机损坏。手机使用不当, 会使手机缩短寿命。

六、避免让手机曝晒于烈日或在雨中使用

若手机经水泡或雨淋, 要尽快擦干机壳, 严重进水的话一定不要立即开机以免导电烧坏内部零件。这种情况应该尽快送去维修。

我们都知道手机是靠电磁波来发射和接收信号的, 可电磁波对人体是有辐射的。下面谈几点使用手机应该注意的事项。

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使用手机, 手机的机壳或键盘难免会有灰尘和细菌, 由于手机和手之间天天接触, 人们常说病从口入, 其实和手是脱不了关系的, 所以每天都要注意手机的卫生, 尽量洗去病菌, 防止感染。

我们大概都习惯了晚上没事的时候躺着玩手机, 当我们在玩完手机以后, 不要把手机直接放在床头或枕头下, 如果睡觉的时候手机离自己太近, 辐射不仅会影响睡眠, 还对大脑细胞有影响, 长此下去会降低记忆力。所以, 睡前一定要把手机放在离自己3米以外的地方, 而且一定要关机, 减少辐射。再有就是孕妇使用手机更应该注意, 最好不要天天把手机揣在包里, 或带在身上, 以防辐射对胎儿不利。

在拨打电话的过程中, 当我们在拨出对方电话而对方还未接通的时候, 手机总是贴在耳朵上的, 其实手机在拨电话的时候是对人体的辐射是最强的时候, 尤其是对耳膜的影响, 时间长了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耳膜发炎。在这里我建议, 在拨电话的时候, 先不要将手机贴在耳朵上, 而是待与对方接通以后再拿到耳朵附近听电话就可以了,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辐射, 避免对耳朵造成伤害, 保护我们的听力。

手机电池剩一格时不要使用, 满格与只剩一格时相比, 发射强度竟然相差1000倍以上。所以当发现手机的收讯强度只剩下一格的时候, 宁可挂断不再通话或者是改用固定电话, 千万不要再使用了。

千万不要在打雷时使用手机, 而且还要关上手机。如果不关上手机, 不仅会损坏手机, 还有可能遭受雷击的侵袭, 这是因为手机有可能把雷电引下来。

新旧知识的联系 篇9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 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首先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国内学者分别把它们译为“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Polanyi认为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的及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即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 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 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 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

二、战略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很多, 社会情景因素能够通过对知识源、知识的接受者产生作用从而影响知识转移活动, 本文主要讨论社会网络领域的联系强度这一社会情景因素。而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是接触性传播, 因此本文认为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如图) :知识源与接受者。知识转移的方式。联盟中企业成员的接触率。企业在联盟中的参与程度。针对隐性知识转移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笔者引入社会网络领域的强连接和弱连接概念, 认为强连接和弱连接对知识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三、联系强度对联盟内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1. 联系强度的概念

联系强度、网络聚类以及网络规模等网络特点对知识转移都有影响。这里我们主要考察联系强度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Granovetter最早引入了网络“强度”的概念, 并将关系分为两种类型:强联系和弱联系。Burt认为, 强联系是指个体之间情感密切的联系或者频繁互动所形成的联系, 弱联系是指主体之间比较松散的联系。判断联系强度的标准有二条:联系频率和感情方面的接近程度。

2. 战略联盟中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企业间联系强度

在联盟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企业成员之间虽然互相保持着合作关系, 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联盟成员各自所需要的资源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在不同的阶段它们所持有的知识转移意愿是不一样的, 因此各个企业成员之间相互建立的联系必然有强有弱。本文认为, 在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 强联系和弱联系两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其作用不仅依赖于这种联系本身的特点, 还取决于所转移知识的特征以及发生知识转移的环境。

(1) 强联系、弱联系在联盟隐性知识转移中的交互作用

首先, 具有强联系的企业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 因此它们之间有更多的知识交流, 通过高频率的知识交流, 能够加深企业之间相互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相对容易的获得彼此之间的信任, 由此能够获得对方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并且较为容易理解并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强联系间会形成共享态度、主张、以及信念, 提高企业间知识的深度沟通、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交换, 提高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吸收能力。一般情况下, 强联系所转移的知识以隐性知识为主。

从所转移知识本身的特征来看, 隐性知识本身的模糊性、高度潜入性、复杂性以及系统的无序性等特点是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隐性知识的特点必然决定了知识转移的动机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联系的两个企业成员间有着更为频繁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相互之间产生相应较高的信任和较强的合作意愿, 这在知识转移方面就表现为较强的知识转移的意愿。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参与方大量的交互作用, 而强联系本身就具有频繁互动、联系密切等特点, 因而, 强联系积极的影响着隐性知识转移。

然而, 有研究表明, 企业成员之间的持续的长期的强联系, 彼此之间相互熟悉、深刻了解逐渐可能转变为这样一种情况:各自所获得的大多数是同质性的知识, 知识的有效性难以保证。因此本文认为在联盟内部, 除了存在一定的强联系之外, 还有必要存在一定程度上松散的弱联系。这种弱联系网络在战略联盟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联盟成员企业必须意识到只有强联系或者弱联系中的一种, 企业都不可能获得大量的知识来弥补本企业的资源缺口。联盟成员应该考虑如何在强联系和弱联系之间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通过建立弱联系, 突破强联系的束缚, 使联盟内所有成员之间顺利展开相互沟通与合作, 实现了交流与联系。因此, 弱联系促进了联盟内部隐性知识的广泛传播, 保证了企业创新所需知识的有效程度。

(2) 隐形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成员的动态变化

根据以上分析, 把联盟内部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强度加以抽象, 笔者认为战略联盟中企业成员之间的联系强度应该抽象的呈现如下一个自由活动状态:即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若试图建立强联系, 那么处于强联系状态的企业慢慢移动到相对“近”的位置, 若是弱联系状态, 那么处于弱联系状态的企业慢慢移动到彼此相对“远”的位置;在此基础上, 本文用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位置的改变象征性的描述联系强度的改变, 因此, 所有企业在联盟中处于“游离”状态。本文所谓的距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即企业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 意在表现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企业成员的联系强度的适时变化。为了满足不同阶段企业成员之间所需要获得知识的侧重点不同, 为了避免持续的强联系造成的知识流动的局限性、以及知识获取的垄断性, 为了促进联盟内知识在更大范围的扩散, 为了平衡强联系和弱联系, 笔者认为, 联盟成员企业在联盟中根据自身知识的需要、知识的属性以及发生知识转移的情境自由移动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pecial issue) , 1996 (17) :27~44

[2]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Granovetter, 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4]高展军李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6, 3

[5]张建华:KM中隐性知识管理策略研究.情报科学, 2006, 5

上一篇:新闻写作的角度下一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