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2024-06-24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精选9篇)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篇1

为实现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国际趋同,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新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以下简称“新准则”) , 新准则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现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新准则与旧规范在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就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一些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暂时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比较

时间性差异指因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上确认的期间与税法规定申报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形成和转回, 反映的是某个时期内存在的差异, 可计算当期的影响, 但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税收的影响, 无法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新准则引入了暂时性差异概念, 暂时性差异指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税基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 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消除。暂时性差异强调差异的内容, 反映的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差异, 能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直接反映其未来对税收影响, 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所有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 但有些暂时性差异则不是时间性差异。如资产的重估价, 只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企业合并时, 被并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会计上按公允市价入账, 税法规定报税时按原账面价值计算, 致使暂时性差异的产生, 而此时亦无时间性差异。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 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资产的计税基础高, 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比负债的计税基础低, 就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如果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账面价值比资产的计税基础低, 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比负债的计税基础高, 就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核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旧规范针对时间性差异, 采用收益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这种方法侧重于利润表, 以“收入/费用”观为收益确定理论, 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采用收益表债务法时将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税款, 可计算当期的影响, 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 不能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旧规范的所得税会计核算中, 企业对所得税核算会计方法选择的余地很大, 既可以选用应付税款法, 也可以选择纳税影响会计法。而新准则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 引入计税基础的概念, 注重暂时性差异, 可直接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能直接反映其对未来的影响, 可处理所有的暂时性差异。这种方法侧重于资产负债表, 以“资产/负债”观为收益确定理论, 即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 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确认, 利润表项目间接确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税基: (2) 分析、计算暂时性差异; (3) 确认由于暂时性差异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 (4) 将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资产) 及相应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在报表中予以列示。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 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所在。其计算公式为: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资产负债表日, 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当根据税法规定, 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 除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三、亏损弥补的比较分析

旧规范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 在亏损弥补当期不确认所得税资产。新准则规定, 企业对按税法规定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应当对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是否能在五年经营期内的应纳税所得额充分转回作出判断, 如果不能, 企业不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四、会计科目的比较

旧规范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会计科目:“所得税”、“递延税款”、“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新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会计科目:“所得税” (下设“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两个明细科目) 、“递延所得资产”、“递延所得负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资产减值损失———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其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本科目按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借方反映由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及按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反映当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情况发生回转时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 及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在借方, 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企业在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 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 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 做相反的会计分录。资产负债表日, 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 按应减记的金额, 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于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本科目应当按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贷方反映确认的各类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方反映当企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税暂时性差异情况发生回转时转回的所得税影响额以及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在贷方, 反映企业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企业在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 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 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 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新准则中“应交税费”比旧制度“应交税金”的核算范围更广, 除了核算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企业 (保险) 按规定应交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企业代扣代交的款项, 还增加了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篇2

摘要:针对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在会计核算中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笔者试图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分析比较,给使用者提供一些选择依据。

关键词:应付税款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2000年12月《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允许企业计算所得税时,用应付税款法计算所得税,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各大中小企业到底该选择何种方式计算所得税,我们不妨做一下比较,再进行选择。

一、二者概念区别

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应付税款法下,不需要确认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因此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为: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中概念中所指的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额金额,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时,需要设置四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所得税负债。二、二者账务处理区别

下面我们以同一案例为例,用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税,总结各自的利弊。

A公司2007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2007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

(1)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5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500万元,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3)本期取得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成本为8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市价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违反环保法规定应支付罚款250万元。

(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7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原账面价值2075万元。

2008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4555万元,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1)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2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原账面价值4200万元。

(2)本期取得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675万元。

(3)对售后产品保修,预计负债250万元。

(一)若采用应付税款法进行账务处理 1、2007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土纳税调整项目金额=3000+150+500-400+250+75=3575(万元)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3575×25%=893.75(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893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937500

借:本年利润8937500

贷:所得税费用8937500 2、2008年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土纳税调整项目金额=4555+200+290-675+250=4620(万元)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4620×25%=1155(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1155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1550000

借:本年利润11550000

贷:所得税费用11550000

(二)若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账务处理

该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计税基础如表19-3所示单位:万元1、2007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3000+150+500-400+250+75=3575(万元)

应交所得税=3575×25%=893.75(万元)2、2007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225×25%=56.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400×25%=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100-56.25=43.75(万元)

3、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893.75+43.75=937.5(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9375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8937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000000

该公司2008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计税基础如表19-3所示单位:万元

(1)2008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4555+200+290-675+250=4620(万元)

应交所得税=4620×25%=1155(万元)

(2)2008递延所得税

①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675×25%=168.75

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68.75

②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740×25%=185

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28.75

递延所得税=68.75-128.75=-60(万元)

(3)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1155-60=1095(万元),确认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109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28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1550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687500

三、总结各自利弊

可以看出,应付税款法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完全受税法规定的影响,核算比较简单,缺点是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和本期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但现实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高,通常采用“应付税款法”。

而对于一些大中型企业,则应该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尤其是上市公司要与国际接轨,必须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更侧重于暂时性差异,对差异的处理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能够提供更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不断繁荣,企业重组、并购和股份制改造大量涌现,资产重估业务必将日益增多,这必将引起许多暂时性差异的发生。而且,资产负债表将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分门别类地处理与披露,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无论从理论上的合理性还是从实践上的实用性来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都具有优越性。但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也存在某些不足,例如一些暂时性差异在原差异尚未全部转回的情况下,又产生了新的差异,很难分清差异的属性,由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合理性不足,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讨论解决,但无论怎样,它毕竟是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的产物,是我国会计发展创新的一个方向。所以使用者在选择哪种核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本企业的情况和各种方法的特点,确定相关方法,使之既能符合国家政策,又能节省企业资源。参考文献: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篇3

(一) 制定准则所依据的基础观念不同

我国新颁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秉持资产负债观, 以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首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 认为只要资产和负债的会计核算符合真实公允原则, 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自然真实可靠。新的所得税准则规定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体现了其站在未来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的角度, 遵照资产负债观, 旨在真实体现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金额, 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未来能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的现金流。

(二) 所得税会计差异的分类不同——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

所得税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以税法为依据, 而会计利润要依据会计标准计算。由于税法和会计标准不同, 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不一致, 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所得税会计差异。

损益表债务法采用的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是按照收入费用观定义的, 反映的是一个会计期间产生的差异, 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采用的暂时性差异则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定义的, 反映的是到某一时点止的累计差异金额, 并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所有的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 但某些暂时性差异并非时间性差异。

(三)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

在旧会计准则制度下, 旧制度允许企业选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选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 建议采用递延法, 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采用债务法 (损益表债务法) 。新准则统一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首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进而由其变动来确定当期所得税费用。这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重组、合并现象大量出现、资产评估越来越频繁的国情是相一致的。与国际准则进一步趋同, 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间合作、并购、融资等。

(四) 亏损弥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不同

我国现行税法允许企业亏损向后递延弥补五年, 旧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处理规定中对可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 在亏损当期不确认所得税利益。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 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般称之为当期确认法, 即后转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在亏损当年确认。目前税收政策允许企业亏损可在未来首次盈利的连续5年内税前弥补, 使用该方法, 企业应当对五年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否在以后经营期内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税利润作出判断, 如果不能, 企业不应确认。

(五) 减值确认的不同

新准则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旧准则没有对递延借项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必须复核其期末价值。要求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 如果企业未来期间不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所得可供抵扣, 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税所得额时, 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这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又保护了纳税人的利益。

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一) 真正确立了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适当分离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遵循的原则、体现的要求不同, 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会计制度服从于税法;二是两者在尽可能协调的基础上适当分离。

新准则颁发前, 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 可以选择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这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都不影响本期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 即对国家所得税收入没有影响, 差别在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不同。同时, 很多企业在实务中采用应付税款法, 即在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同时, 以相同的数额确认所得税费用。这实际上是会计服从于税法原则的体现, 是企业为了避免复杂的纳税调整, 按照税法的规定核算所得税费用的方法。但这样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不是依据会计利润所应该负担的本期所得税费用, 那么根据本期利润总额减去本期所得税费用而求得的净利润, 也不是真正的可供分配的利润。

作为会计报表中的费用项目, 应当根据会计准则, 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反映企业当期创造的收益中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基于此, 新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 根据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 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 按照调整后的应税所得计算应交所得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税率变动时, 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调整”。可见, 新准则摒弃了应付税款法, 为会计与税法的真正分离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 明确了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对于永久性差异, 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核算所得税, 均须在确定应税所得时将其直接从会计利润中扣除或加回, 以消除该差异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果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不发生变化, 那么递延法与债务法的处理过程相同。但如果发生了税率变动, 则递延法仍按照旧税率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 这导致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不能真实代表企业未来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也就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真实涵义。而采用债务法, 则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当期, 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税率进行调整, 使之能代表真正的未来预付或应付税款金额。债务法较之递延法, 在理论上更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因此, 新准则采纳了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做法, 明确了企业核算所得税费用只能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

(三)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充分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在债务法下, 如果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 就会出现“递延税款”借方金额, 即递延所得税资产, 表示待摊的所得税费用, 待以后期间转回。但转回时需要具备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的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 如果预计未来会计利润不能大于应税所得, 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虚增资产。因此, 新准则设定了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上限:“企业应当以可能获得的应税所得为限, 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不难看出, 新准则不仅沿用了谨慎性的会计原则, 而且将其加以丰富。如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上限的规定中, 剔除了一个例外情况:该交易既非企业合并、同时交易的结果又不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税所得。又如, “企业对能够结转后期的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 应当以可能获得尚可抵扣的亏损和税款抵减抵扣的未来应税所得为限,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些内容都是首次出现在所得税会计规范中。

(四) 内容上更加规范

与《规定》和《制度》相比, 新准则更完整、更规范、更符合现代会计理论和原则。

(五)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几种方法中, 应付税款法最简单、工作量最小;而债务法最复杂、工作量最大。随着新准则的颁布实施, 必然有大量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从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改为债务法。这就要求企业按照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 重新梳理所得税费用, 重新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价值。同时, 在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步伐日益临近之时, 未来还会由于所得税率的变动带来新一轮的所得税费用项目调整。一方面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会计处理的成本和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度。此外, 新准则增加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与信息披露工作, 如递延所得税资产可确认上限的判断和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的判断, 这都需要会计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三、企业应对措施

(一)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强化所得税会计观念

一个规范的公司必须要有一系列完整的内部控制流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财务信息及所得税信息的正确反映和计量。因此, 企业应当根据新会计准则和税法, 建立相关的所得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强化所得税会计观念, 规范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和管理, 并设立专职所得税会计岗位。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内控业务流程, 并对其他会计业务流程的涉税部分设置了税收核算控制点, 保证所有日常业务信息均能及时正确地反馈给所得税会计管理岗位。

(二) 建立详细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辅助备查簿和临时性所得税事项报告制度

为尽快适应新准则的要求, 企业应该建立详细、规范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辅助备查账簿、工作底稿, 以正确计量和全面反映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状况。对已经发生暂时性差异的资产、负债项目, 所得税会计除做好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原始记录外, 还必须十分关注和重视其转回的条件和时间, 及时做好转回的业务处理和详细的记录。

(三)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ERP等相关财务信息系统简化工作

通过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和相配套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可以大大减少财务人员繁重的工作量。譬如:可以借助ERP软件的功能实施税务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充分利用SAP系统的税务折旧功能, 对每一条固定资产都进行了会计折旧和税务折旧的双重配置。从而使资产主数据既能反映资产的账面价值, 也能按照税法所规定的折旧计算方法、折旧年限、残值率而反映其计税价值。

(四)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简化计算过程, 同时建议税务主管部门提出明确的纳税调整计算办法

过分复杂地核算、确认资产负债的暂时性差异, 信息的有效性得不到明显提高, 而由此引致企业提供信息成本的攀升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 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确认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简化计算过程。譬如, 对于废旧物资的处理, 没有必要明细到具体的每一项物资, 只需按物资大类计算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即可。

(五)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和推行也具有重要影响。实施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相当高, 尤其是在职业判断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会计人员不能满足于以前那套熟悉的会计处理方法, 要对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全面了解和把握, 从会计核算到计税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因此必须加强对专业财务人员的培训, 保证财务人员深刻理解新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及对会计业务的影响。

摘要:新所得税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 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 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 与旧准则相比,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税会差异的处理采取了与旧规范完全不同的方法。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

新旧个人所得税变化 篇4

从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实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8%下降到8%以下,从而使个税纳税人数由现在的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专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个税减税来看,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减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我国目前急需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和必要,会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作用。4000元月收入大多免交

据了解,1994年以来,个人所得税法先后经历了5次修订,这次是第五次改革。专家强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对普通职工来说,最大的变化在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3500元指的是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到手工资,实际上,工资收入在4000元左右的职工大多能免交个税。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由扣缴义务人申报入库,均应适用税法修改前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减税不会导致物价上涨

对于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厦门大学财政系主任陈工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首先,对国家来说,是税收收入的减少。根据财政部税政司的预测,此次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调整,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全年税收减少1600亿元左右。其次,对纳税人来说,特别是中低收入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税负减轻。这次个税改革的受益对象主要是月薪在4000-8000元这些人。”

他还认为,由于个人所得税是每个月都直接代扣的,年终再汇算清缴,因此,减税的数量从整个国家来看数额较大,但从每个人来看,也就从几十元至千元左右,所以对人们的消费需求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个税的减税不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业内人士还指出,除了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之外,人们还应该关注另一个重要的减税内容,即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的相关税法规定不仅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也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税具有调节收入的功能,但也有专家表示,不能把所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都加在个税的身上,个税也承担不起这么多的重任。此次个税的调整,仅仅是税改的一步,也不能期望一步到位。

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无论此次个税改革是否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个税改革的推进让中低收入者获得了真正的实惠。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地税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郝硕博告诉记者,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惠及北京市470万纳税人,其中包括30万个体工商户等。工薪阶层的纳税面将由目前的57%下降至28%,约有229万纳税人不需要再缴纳个人所得税,此外还将有部分高收入者增加税负。

而曾提出提高个税起征点建议的律师董正伟则称,提高个税起征点并不意味着国家财税收入必然减少,普通公民增加的收入必然转化为社会消费,在商品和服务交易中转化为新的税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陈工认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再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它并不是直接对生产或流通环节征收,因此它对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但个税减税,归个人支配的收入增加了,进而会增加消费需求,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他还认为,仅靠个税减税来带动内需的明显增长还是不够的,个税作用的力度还是有限的。通过个税减税来带动内需的迅速增长是不可能的。(新个人所得税法今日实施 媒体详解应缴税款变化

受关注的新个人所得税法今日正式实施。凡是居民9月份所得的工资、薪金收入,都将按个税工资薪金所得,按35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俗称免征额)扣除。自此,广西将有92.2203万人不再纳税。从今日起,你的个税减少了吗?年终将又将如何计算?

月收入:

工资5500元,每月少缴300元个税

“新的个税法就要实施了,但我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能少缴多少税。”张女士在一家电子企业上班,月收入在扣除三险一金后还有5500元,以她为例,她应该缴的个税按照公式“应缴纳税额≡应纳税额×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详见上表)”计算,其中,应纳税额=(当月所得工资薪金+各种福利)-免征额-三险一金

按旧的个税法来算:

应纳税额=5500元(已扣险三险一金)-2000元(免征额)=3500元,350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5%和125。那么,张女士的应缴税款=3500×15%-125=400元。

按新的个税法计算:

应纳税额=5500元(已扣险三险一金)-3500元(免征额)=2000元,2000元对应的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那么,张女士应缴个税=2000×10%-105=95元。

通过计算得出,张女士从9月1日起,每个月个税将少缴305元。一年算下来,张女士将少缴个税3660元。

年终奖:

老算法,新税率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还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超额累进税率,并对其中的纳税级距、税率进行相应调整。自治区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关注的年终奖的算法,仍然是采用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出台的计税方法计算个税,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同时采用最新的减除费用标准、速算扣除数和税率,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况一: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个税免征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年终奖×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如,在某单位工作的李女士,12月28日取得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此外,当月又一次性取得年终奖金36000元。那么她年终奖税率的算法,就要用36000元除以12,得出的平均月收入为3000元,其对应的新的税率为10%和105。

那么,年终奖应纳税额为36000×10%-105=3495元。

情况二: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年终奖-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如果李女士当月收入为3000元,由于当月工资不足3500元,当月不用缴税。年终奖金需要缴税,要用36000元补足其差额500元,剩余的35500元除以12,得出的平均月收入约为2958元,其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和105。

那么,年终奖应纳税额为(36000-500)×10%-105=3445元。

92万工薪族将不用缴个税

自治区地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9月1日起,所取得的工薪收入按新的费用标准减除。不管是按季度或按发放的工资薪金,均以实际发放工资薪金的时间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测算,2010广西缴纳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人数为216.7361万人,个人所得税收入37.91亿元。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变为3500元后,相应的纳税人将会减少92.2203万人,工薪所得纳税人占广西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32.81%下降到10.83%,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15.46亿元。

广西财经学院财政系一名教授认为,3500元个税起征点覆盖南宁市相当大部分职工的月均工资,免去了很多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从短期看,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有利于减轻物价上涨对广大工薪阶层造成的生活压力;从长远看,其实质上是对广大中低层收入人群长期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然而,他也担心物价的上涨幅度会大于减税的幅度。但总体上看,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税收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消费和提高生活水平。

针对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上调引起税收减少等问题,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汪康懋设计出新的财税模型,建议开征收高档消费税、烟草税、博彩税等。

在各方热议个税征收门槛抬高之际,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汪康懋教授提出,以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为切入点,尽快改进和完善我国整体的税收制度。

根据他所设计的新的财税模型,通过开征新的、主要面向富裕人群的消费税种,可使税收增加3710亿元。

他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的税基不够宽广,像博彩税、烟草税、汽油税等一些国际上通行的税种我国都还没有开拓,而这些税种主要是较富裕的人群缴纳,开征后不会对一般收入人群造成负担。

汪早年曾在华尔街顶尖投行任要职数年,曾为香港和新加坡设计过财税模型,均已被采用,并且实施得较为成功。大家所熟知的香港公务员减薪10%就出自他的建议。他从2001年起就潜心研究中国的税收制度,一直呼吁上调个税起征点、取消利息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等。

汪康懋向记者展示了他以中国大陆地区1997至2000年财税数据为测算依据、结合我国国情而精心设计的财税模型。根据这一模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企业所得税降低、生产型增值税调整为消费型增值税等减税方案使税收减少850亿元,而开征高档消费税、博彩税、烟草税、汽油税等方案可使税收增加3710亿元。这些新增的税种不仅税源稳定,而且纳税人主要是比较富裕者,还能够部分地约束一些不道德或非环保的行为。“很多富人的收入来源不是工资,要征税从技术角度来讲比较难,那就在他们消费的时候收税嘛,他总不会赚那么多钱不花吧。”

汪康懋指出,国际上一般富人的平均税率在50%,高的则达到60%。他认为,这一财税模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和普通老百姓的纳税负担、开辟了新的稳定税源,而且可以刺激经济扩张,对GDP产生的正面贡献经测算大约为2.6%,同时,财税收入也可增加约2860亿元。

他向记者表示,个税起征点上调只是一个信号,它反映了我们国家决策层对“以人为本”执政思想中的落实,关注范围从弱势群体扩大到收入1500元左右、占人口总数70%的这部分人群。

另外,汪康懋还告诉记者,对于国家积累的成千上万亿的财税收入,政府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可以成为一个精明的理财专家,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关键是要普及“国家理财”的概念。

他建议,可以对我国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行资本运作,将其分成稳健型储备和投资型储备两部分。稳健型储备保卫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投资型储备投资国外的优质蓝筹股。同时还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成立国家控股的投资公司,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篇5

以下案例假设均符合政策性搬迁相关规定,并已作相关备案:

案例1:××设备制造企业由于所在地政府道路规划需要进行搬迁, 从政府取得补偿收入1200万元,搬损的设备变卖取得收入10万元,折余价值110万元,灭失的房产账面净值200万元、土地使用权初始入账价250万元,已摊销50万元,搬迁过程中发生拆卸及调试等相关费用100万元,安置职工各项费用10万元,重新购置资产(第一种方式下视为固定资产)700万元。

假设该搬迁在2012年前已搬迁完毕,适用原文件(下同):在清算年度应并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搬迁所得=1200+10-100-10-700=400万元,该重新购置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为700万元;

假设该搬迁在新文件生效前已与所在地政府签订协议, 但未进行项目清算,适用11号公告(下同):清算年度应并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搬迁所得=1200+10-110-200-(250-50)-100-10-700=-110, 应税所得抵减至零为止,重置资产计税基础为110万元;

假设该搬迁项目发生在新政策生效后,协议也在之后签订,则适用新文件:在清算年度并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搬迁所得=1200+10-110- 200-(250-50)-100-10=590万元;重置资产计税基础为700万元。

从本案例来看, 如果重置资产价值大于灭失及拆除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按第三种方式计算的应税所得额远高于第一种,鉴于在新文件出台前签订的搬迁协议, 可能并未考虑到该政策出台所带来的所得税影响,一刀切对被搬迁企业有失公平,因此,总局又出了11号公告进行了衔接,比较后两种处理方式,总体来看对所得额的影响总数是相同的, 只是第三种方式在搬迁清算时一次性先将590万元并入结算当年所得额计缴税金,然后在之后逐年的折旧和摊销中得以税前扣除。

案例2:如该设备制造企业重置资产(同上,第一种方式下视为固定资产)金额为350万元,其他条件同例1。

原文件:搬迁应税所得=1200+10-100-10-350=750(万元),该重新购置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50万元。

11号公告: 搬迁应税所得=1200+10-110-200-(250-50)-100-10- 350=240万元,重置资产的计税基础为零;

新文件:搬迁应税所得=1200+10-110-200-(250-50)-100-10=590 (万元),重置资产的计税基础为350万元。

分析以上案例, 如果重置资产价值低于原灭失或毁损的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新文件计算的清算所得额反而比原文件计算的要低,更进一步分析, 实际上原文件对灭失的房产和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400万元和毁损的设备折余价值110万元(处置收入10万元应计入所得额)与重新购置的资产之间的350万元的差额如何处理未作出规范, 那么这块差额应该如何处理呢? 在不重置的情况下,原灭失的资产价值是可以从补偿收入中扣减的, 而重置后可以扣减的项里却并不含原灭失的资产价值,从税法公平角度出发,这一块差额是否也应该允许纳税人在结算年度税前扣除? 而11号公告和新文件的处理则同例一一样对所得额的影响总数是相同的。

案例三:该企业未进行重置。

三个时期从计算所得角度来讲应该没有什么差异, 即搬迁应税所得=1200+10-110-200-(250-50)-100-10=590(万元);对于这块所得,原文件和新文件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时期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原文件是当年即应计入,不能递延,而新文件则未加以区分,均可递延;但如未进行重置,从实务角度来讲该搬迁过程应大为缩减。

对于原政策,由于是否属于重置对所得税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重置的概念区分很重要, 是否所有的购置都能定义为重置? 对重置的时间、 方式要求以及资产是否能在一段时间后投资或出售等问题都接踵而至,而对于新政策,这一块则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减少了易产生歧义的情况。

通过以上案例及相关分析, 我们应该能比较清晰的看出新旧政策核心的差异所在。

下面我们再从相关条文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择其要简单的进行一些对比:

一、文件适用范围

新旧文件均适用于政策性搬迁的所得税处理, 只是新文件表述得更具体规范。

新旧文件对其适用范围是否包括所得税核定征收的企业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是根据新文件第四条的规定,适用本办法的企业必须能对该项业务单独核算,而核定征收的企业对该项业务很可能做不到单独、 准确的核算,那么是否就不能按本规定进行处理呢? 一些地方之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允许相关纳税人申请调整征收方式,能满足查账征收条件的准予调整后按本办法进行处理,笔者认为应该还是有实际意义的,也就是说该类企业只要达到能准确的单独核算, 也可以选择按该方法处理。

二、对政策性搬迁的定义范畴

新文件较原文件对该范畴定义得更明确,其表述与国务院2001年第590号令的规定一致,定义了六种具体情形,没有用“等”这样会引起争议的字眼。

三、搬迁收入方面

新文件把“从政府取得”调整为“包括政府或其他单位”,对补偿收入的收入形式进行了补充,列举了搬迁补偿收入的具体情形,明确了变卖或处置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不再计清理损益, 而是作为搬迁收入的一部分。 对于处置存货取得的收入,不作为搬迁收入也作了明确,这点可能是考虑不会因为搬迁行为而对存货的性质产生大的影响。

四、搬迁支出方面

原文件对搬迁支出未明确定义, 只是区分为重置和未重置两种情形规定了可以扣除的内容,新文件则分章进行了表述,明确了企业的搬迁支出包括的两项内容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分别说明。 这里,新文件用的是资产的概念,而并非仅限于“固定资产”。 新文件对原文件未明确的一些支出也进行了规范, 另外新文件不再将重置资产包括在搬迁支出的范围内。

五、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

新旧文件对重新购置的资产的计税基础的确定是一致的, 新文件只是表述得更规范,也更具体,对搬迁过程中的多种情形所涉及的资产如何确定计税成本作出了明确, 总体来讲是根据历史成本确定计税成本,而11号公告作了衔接和补充,在特定时期内符合条件的新购置资产,因允许该类资产的购置支出从收入中扣减,则其计税基础的确定相应有所不同,参见上文实例。

还应注意的是,新文件中该章(第四章)所述资产的净值,是指会计账面净值还是计税基础,未加以明确,而这一块,在实务中常常存在差异。

六、搬迁应税所得的计算

这一块是新旧政策的核心差异,上文案例中已经作过详尽分析,本处不再赘述。

七、 搬迁损失

原文件未有具体规定。 新文件明确了企业可以在两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扣除,并强调了经选定其中的一种后不得随意改变,这样的条款一方面照顾了纳税人的选择权,一方面也体现了税法的严肃性。

八、亏损弥补

原文件未有具体规定,则应理解为按原定程序弥补。 新文件则在二十一条明确了因搬迁造成停止经营活动的年度可从弥补年限中减除。 这里要注意的前提是停止经营, 而且可减除的年度并不等同于搬迁年度。

九、搬迁清算时间

较大差异是:原文件计算五年期的时点为搬迁次年起,而新文件更改为自搬迁开始年度起算。 但新旧文件均未对以签订搬迁合同日、合同规定搬迁日还是实际开始搬迁日为开始日作出规定。

十、备案管理

原文件并未有相关内容,新文件对备案时间、备案材料、征收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相应规范。

摘要:国税总局最近发布了有关政策性搬迁所得税处理的两个新文件,与原文件相较,其所得税处理有很大的变化,核心变化是重置资产不再允许从搬迁收入中扣除,从细节方面来讲,新文件更规范,更全面,但也有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为更好的掌握政策,本文从实例出发进行了差异分析。

关键词:政策性搬迁,所得税处理,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2009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2012

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 篇6

1. 损失申报的方法发生了改变。

新《管理办法》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改变了原《管理办法》中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分为自行计算扣除和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方法, 而是采用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的形式, 进行税前申报扣除。原来采用自行计算扣除的损失现在采用清单申报扣除, 原来采用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才能扣除的, 现采用专项申报的形式, 税务机关不再审批, 重点就企业申报资料进行合规性、逻辑性、完备性审查, 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 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

2. 损失申报的程序发生了改变。

原《管理办法》规定, 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不实行层层审批, 企业可以直接向有权审批税务机关申请。而新《管理办法》规定, 在中国境内跨地区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 应按以下规定申报扣除: (1) 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生的资产损失, 除应按专项申报和清单申报的有关规定, 各自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外, 各分支机构同时还应上报总机构; (2) 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 除税务机关另有规定外, 应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申报; (3) 总机构将跨地区分支机构所属资产捆绑打包转让所发生的资产损失, 由总机构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专项申报。这种申报方式考虑了资产损失的属地原则和可控性, 有利于税务机关了解、掌握企业资产损失的情况, 核实损失的真实性, 也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3. 资产损失的认定范围发生了改变。

(1) 新《管理办法》中所指的资产取消了原《管理办法》中“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的规定, 范围更广了; (2) 新《管理办法》对预付款项的范围增加了“各类垫款、企业之间往来款项”, 同时明确了“无形资产”也属于资产中的一项, 消除了原《管理办法》在实际损失处理时的争议; (3) 新《管理办法》明确假币没收可以作为现金损失扣除, 而不是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不能扣除。

4. 新《管理办法》将原《管理办法》中的资产损失细化为“实际资产损失”和“法定资产损失”两种。

“实际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的, 并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法定资产损失”是指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上述资产, 但符合财税[2009]57号文件和该办法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损失。

5. 企业在以前年度发生但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处理方法不同。

新《管理办法》规定, 此类资产损失可以向税务机关说明并进行专项申报扣除。其中, 属于实际资产损失, 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 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五年, 但因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遗留的资产损失、企业重组上市过程中因权属不清出现争议而未能及时扣除的资产损失、因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而形成的资产损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确而形成资产损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资产损失, 其追补确认期限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属于法定资产损失, 应在申报年度扣除。企业因以前年度实际资产损失未在税前扣除而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 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 不足抵扣的, 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原《管理办法》规定, 此类资产损失经税务机关批准后, 可追补确认在损失发生的年度税前扣除, 并相应调整该资产损失发生年度的应纳所得税额。调整后计算的多缴税额, 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 或者抵顶企业当期应纳税款。

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此类损失追补确认的一般 (特殊例外) 期限不超过五年, 更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另外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予以抵扣, 而不能退税。

新旧企业所得税法扣除项目的比较 篇7

一、一般规定

在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时,扣除项目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这些扣除项目满足上述要求,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细则的解释,新税法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有细微的变化, 见表1。

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存货发出成本计算方法进一步缩小范围,减少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纳税人对成本的控制,减少调控应税所得的可能。

二、具体范围的规定

(一) 借款利息支出扣除项目。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包括:1长期、短期借款的利息;2与债券相关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3安排借款时发生的辅助费用的摊销;4与借入资金有关, 作为利息费用调整额的外币借款产生的差额。按其资金来源可分为:从金融机构借入和从非金融机构购入两种。新税法有关利息扣除额和扣除范围有些区别, 见表2。

新企业所得税法未单独规定关联方之间拆借资金时扣除限额标准, 在特殊调整中规定对于关联方交易按照与非关联方同类交易重新进行调整, 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运用合理方法进行业务核算。根据如此分析, 扣除限额=借款数额×同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另外, 对于建造期较长的 (12个月以上) 的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成本化, 将这部分借款费用从原来的记入当期费用调整成为记入存货成本, 减小企业借款费用的计算基数。此项变化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保持一致。

(二) 工资薪金扣除项目。

工资薪金扣除项目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 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地区补贴、物价补贴和误餐补贴) 。新税制中关于工薪扣除项目的变化见表3。

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 则不予扣除, 如在企业内任职的股东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亲属通过多发工资变相分配股利的, 或者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层的工资违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规定变相提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 雇员实际已经提供服务; (2) 总额在数量上是否合理; (3) 考虑当地同行职工平均水平确定其合理性。据实扣除工资薪金将扩大工资薪金扣除的范围, 并简化工资薪金扣除计算, 取消扣除标准的限制, 统一外企和国内企业的工薪扣除计算方法。但是对于“合理的工薪”的认定标准的出台, 对于工薪的扣除计算存在影响, 存在企业伪造工薪支出的可能性。如效益较好的企业, 可以通过适度提高工资水平, 扩大工薪抵扣范围。

另外, 进一步扩大相关允许扣除的保险的范围, 增加工商、生育保险扣除的规定。在优惠政策中增加了安排残疾人员的工资扣除优惠政策――加扣100%。如企业安排残疾职工6人, 月支付工资800元/人, 则企业可以扣除残疾人工资=6×800×12×200%=115200元。

(三) 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项目。

新税制规定,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 以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按规定准予扣除。在扣除项目存在某些变化, 见表4。

主要变化:1、与工资相同扩大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计算基数, 采用实发合理工资作为基数。2、对于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同一扣除比例, 不再分企业进行扣除。同时, 普遍扩大扣除比例, 从原来的1.5%扩大至2.5%。3、另外, 职工教育经费超过标准的部分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这样一来, 对于三费的扣除增加, 对企业有利。

(四) 公益性捐赠扣除项目。

新税法明确规定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对于公益性捐赠的扣除主要变化是扣除金额的计算, 见表5。

旧税法规定, 应纳调整前所得是指纳税申报表中的第43项, 需要还原投资收益、视同销售收入及其他收入调整项;新税法按照会计利润总额的进行计算, 对于投资收益不用还原、会计上不确认销售的行为不用进行调整。旧税法按各类扣除标准进行分别计算再求和, 公益性捐赠按3%扣除 (对红十字会捐赠和对公益性老年服务机构、青少年设施的捐赠全额扣除;对特殊规定的文化宣传事业的捐赠10%扣除) ;新税法统一按12%扣除。例如企业会计利润总额200万元;从联营企业收回投资收益21万元, 对方企业缴纳所得税税率为30%, 企业发生公益性捐赠10万元。按照旧规定公益捐赠扣除限额= (200-21+21/0.7) ×3%=209×3%=6.27万元;按照新税法, 扣除限额=200×12%=24万元。

(五) 业务招待费扣除项目。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 允许在税前扣除。确认扣除金额变化很大 (见表6) 。

销售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例如企业全年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 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20万元。 (1) 按照旧税制, 扣除限额=3000×0.3%+3=12万元, 则企业可以税前抵扣12万元。 (2) 按照新税制, 扣除限额=60%×20=12万元;最高限额=3000×0.5%=15万元。则企业可以税前扣除12万元。若企业全年业务招待费支出40万元, 则按旧税法, 扣除限额=12万元;新税法, 扣除限额=40×60%=24万元;最高限额=15万元, 则扣除限额为15万元。

(六) 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的扣除。

新税法规定的广告宣传费是,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关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税前扣除, 老税法对内资企业实行的是根据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比例限制扣除的政策, 并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采用不同的扣除方法。具体不同见表7。

变化在:1、不再区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新税法统一为广告宣传费;2、加大扣除比例, 从旧的2.5% (2%+0.5%) 或8.5% (8%+0.5%) 的比例变为15%的比例。3、不区分企业。4、变化后, 广告宣传费全都可以向以后纳税年度进行结转。

新税法, 不仅统一内外资企业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 而且统一内资企业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新税法也简化各项扣除项目的计算, 有助于会计人员学习和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摘要:新企业所得税统一内外企业所得税有关计算应税所得的规定, 扣除项目是计算应税所得额时一个重要的方面, 新税法对于扣除项目的规定有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法,应税所得,扣除项目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tax.gov.cn/n480462/index.html

新旧企业所得税的差异分析与探讨 篇8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 企业所得税制度一直在不断的演变,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到80年代的“利改税”、8级超额累进税率, 到90年代的进一步扩大改革, 我们国家先后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直至2008年1月1日,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行, 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这些改革标志着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向着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顺利发展。

随着企业所得税制度的不断改革, 原制度和新制度对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之间产生的永久性差异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所得税准则规定的核算方法与原纳税影响法的主要变化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实际工作当中, 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差异对企业的账务核算、税款申报及缴纳产生很多影响, 不但对企业有所影响, 对税务征管机关的管理工作也相应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而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又直接导致差异的不断变化。实务操作时, 计算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差异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按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与否将两者差异分为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事实上, 时间性差异是包含了暂时性差异的, 在实务中, 如果确认某项收益或成本, 在时间上税法和会计上不一致、不相同, 则必然会产生一项差异, 即时间性差异, 同时也会造成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相应的产生企业所得税暂时性差异。而旧企业所得税准则强调的是差异的形成以及转回, 反映的是某个特定时期内差异的形成, 不能直接反映对未来税收的影响, 无法处理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 仅仅只能计算当期的影响。实务中暂时性差异除了包括时间性差异, 其他暂时性差异主要出现在改组改制、关联交易等少数活动中。其他暂时性差异主要包括:

(1) 重估资产时, 税法不得调整计税基础;

(2) 购买法下, 企业合并的购买成本, 根据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 而税法不得调整计税基础;

(3) 汇兑损益影响;

(4) 资产和负债初始确认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5) 不属于资产负债的特殊项目产生的差异。

1.2 扩大资本化范围产生的差异分析

新会计准则规定, 如果符合资本化条件,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按归属情况应当予以资本化。而旧准则规定, 借款费用可以全部在会计利润中剔除。新准则的这项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永久性差异, 这种变化将会使企业在核算会计利润时更加接近应税所得的计算。现在以研发费为例进行分析, 对研究开发费来说, 新税法将企业的研发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允许将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而旧准则将研发支出费用化, 准予在会计利润中扣除, 应税利润也准予扣除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在实务操作中, 新准则的实施将会增大永久性差异。而在无形资产开发业务比较复杂的情况下, 是很难区分研究和开发阶段的, 企业可以在会计处理时将尽可能多的费用列入开发费用中将其资本化, 以减少当期的费用, 提高会计利润, 而当期的应纳所得税额不发生变化。因此税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否则对开发费进行资本化有可能就会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新手段。税法计算应税利润时也可以将企业开发费用只按一定比例允许扣除, 另一部分则将其资本化, 这样将会有效地防止企业将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开发费用, 也会减少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

1.3 在减值确认与计量上不同

旧准则对递延税款借项没有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新准则规定, 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重估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的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纳税所得额, 若不能获得足够的应税收益用于抵扣, 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且减记的金额在很可能可获得足够的应税收益时应当被转回。

2 进一步改进并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建设性建议

通过以上新旧税制的差异分析,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 就要不断完善所得税核算体系。要建立完善的所得税核算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改善会计环境

计税基础差异的计量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账面基础的准确计量上。在新准则中谨慎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概念, 相对于以前历史成本计量而言,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更准确, 同时也更依赖较理想、规范的会计环境。公允价值的正确计量是暂时性差异计量的基础。如何准确和公允地确定公允价值, 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未来现金流流入和流出的计量。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 规范的财务行为及有效的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亟待完善。

2.2 详细解释准则规定

新准则对很多会计方法和条件出台了新规定, 但是同时对这些新规定缺乏详细的阐述和具体规范要求, 因此对很多会计工作人员来说, 理解新准则并且贯彻实施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贯彻实施及推广新准则实施, 有必要详细解释准则中各条例。

2.3 谨慎选择所得税会计方法

在我国, 大多数企业还是以利润表为中心, 同时加上会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差距, 因此从利润表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换,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有着较高的难度, 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而利润表负债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结果差别并不大。在目前阶段, 所得税处理方法的选择, 笔者认为应灵活处理, 由利润表负债法过渡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4 取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予以转回的规定

为了防止企业管理者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操控利润, 现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可以规定减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能再转回。使企业在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变得保守和谨慎, 因为利用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调节的利润再也没有机会转回, 使得企业调节利润空间减小, 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同时, 建议单独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 以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2.5 设置“备抵计价”账户

美国运用谨慎性原则, 设置和应用所得税会计中“备抵计价”账户, 是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前提下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并没有关于“备抵计价”账户设置的内容, 与我国的账户设置相比, 美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账户设置更加合理。因此, 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设置备抵计价账户。

2.6 广泛地进行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新所得税准则引入暂时性差异概念, 相较于旧准则的时间性差异分类更详细、科学;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既涵盖了利润表负债法的缺点, 又保留了其优点, 更趋同国际所得税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较高, 核算复杂, 企业具体运用有较高的难度。因此作为广大会计工作者, 应广泛进行所得税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将越来越重,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提高, 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的基础上, 对比分析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 阐述新所得税准则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 为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 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所得税会计研究有一定促进作用。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完善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所得税核算需求的变化, 需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不断修订。为了适应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市场的不断完善的趋势, 资产负债表必然会代替利润表债务法,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也将得到大力推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将越来越重,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要求提高, 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 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若干建设性建议, 以期促进新企业所得税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旧,所得税,差异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应小陆.所得税会计处理: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07 (1) .

[2]李敬.所得税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3]孙捷.所得税会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07.

[4]赵月.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探析[D].长安大学, 2007.

[5]胡伟利.新会计准则关于新企业所得税处理的变化与影响[J].现代商业, 2008 (198) .

新旧企业所得税法的变化及其影响 篇9

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 对我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渐完善, 如果继续按照内、外资企业分设的两套税法就难以适应各类企业间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要求。社会要求统一企业所得税制的呼声越来越大。

1.2 如今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已结束, 内、外资企业分设的所得税制度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比如, 现行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外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购买设备可享受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而进口其他WTO成员方的设备却无此优惠, 显然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规则。

1.3 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完全可以为两套税法统一提供财力保障。选择经济发展“波峰”阶段实施税改将是最佳时机,

1.4 外资企业税收优惠过多过滥, 违反效益原理和适度原则, 造成税收流失。税制不规范也不利于税收征管, 增加税收成本。

二、新旧企业所得税法变化比较

1.关于税率的确定

新的税率定为25%, 降低了8个百分点。目前内资企业33%的名义税率, 实际平均税负25%, 新的25%的税率低于实际平均税负, 内资企业的税负得以减轻。目前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30%, 加地方所得税3%, 通过各种优惠后, 实际平均税负15%, 新法实施后外资企业税负增长有限。同时, 也考虑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影响, 特别是这个比例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不需要承担过多的改革成本。考虑到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国家 (地区) 的税率水平, 如目前美国企业所得税实行15%、25%、34%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澳大利亚的公司税率是39%;英国的基本税率为35%, 小型公司的税率为29%;加拿大为38%;日本为33%、 25%、22%三档;新加坡30%;韩国为34%、20%两档。新所得税法规定的25%的税率, 在国际上是适中偏低的水平, 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关于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

现行的内资企业的计税工资标准为1600元, 对纳税人的职工工会会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也分别按照计税工资的2%、14%和1.5%的扣除限额。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可以全额据实扣除支付给职工的福利费和工资。但是目前许多企业职工工资超过了1600元, 这就意味着超过标准的工资有被双重征税的可能。新所得税法的规定有利于企业职工劳动报酬和成本费用得到合理补偿。另外现行的内资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所得额3%以内可以扣除, 外资企业没有如此规定, 这样意味着“做善事还要征税”。新的所得税法的规定既有效地防止了企业利用捐赠避税, 又有利于企业积极回报社会, 有利于公益性捐赠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和存货等方面的支出扣除作了统一规定。这些规定考虑了国家政策导向和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的实际需求。

3.关于税收优惠

新的所得税法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整合:一是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15%的优惠税率, 扩大对创业等企业的税收优惠以及企业投资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税收优惠。二是保留对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对劳服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直接减免税政策采取替代性优惠政策。四是取消对生产性外资企业定期减免税收优惠, 以及对产品主要出口的外资企业减半征税优惠政策等。通过以上整合明确了税收优惠的设定权限, 改变目前过多、过乱的局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实行无差别税收优惠待遇, 提高公平竞争。并以产业优惠为主, 地区优惠和照顾性优惠为辅, 减少区域性优惠, 缩小地区间税负差距, 加大产业优惠力度, 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减少目前通过减免税和低税率等直接优惠, 增加了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法, 利于优惠目标实现。

4.关于过渡期的设定

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后, 一些外资企业的税负可能有一定的提高。因此新税法设定了税收优惠过渡期。新税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 按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享受低税率的老企业, 在新税法实施后3~5年内逐步过渡到新税率;对原税法规定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 新税法实施后可以按照原税法规定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 因为没有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企业, 优惠期限从新税法实施年度计算。设立了过渡期有利于缓冲税法统一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进而减少在短期内对引进外资造成的冲击。

5.其他方面

新税法将纳税人的范围确定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取消了内资税法中有关“独立经济核算”为标准确定纳税人的规定。同时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另外, 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概念, 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 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 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为了统一纳税方式、方便纳税人, 对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营业的居民企业, 应当汇总计算, 缴纳企业所得税。

为了防止各种避税行为, 对企业关联方转让定价作了明确规定, 同时增加了一般反避税、防范资本弱化、防范避税地避税、核定程序和对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等条款, 强化反避税手段, 有利于防止和制止避税行为, 维护国家利益。

三、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深远影响

1.新法对市场经济影响

新法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是所得税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国税制体系中, 企业所得税是仅次于增值税的第二大税种。增值税是中性税种, 调节经济发展和社会分配作用有限, 所得税调节作用较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要求利润最大化, 但不是税前利润最大化, 而是税后利润最大化, 因此企业所得税是影响企业税后利润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法制是公平竞争, 但在内外资所得税制不统一的情况下, 造成内外资企业间税负不平, 苦乐不均, 内资企业实际税负25%, 外资是15%, 相差10个百分点, 于是出现假合资和“翻牌”注册新公司等现象。“两法”并存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增加税收管理难度和成本。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最大好处就是税法统一、规范、公平竞争, 使我国市场经济更加成熟和完善。

2.新法实施对内资企业的影响

新法实施消除了对内资企业的税收制度上的歧视, 平衡了内外资企业的税收负担, 有利于调动内资企业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内资企业为了在公平竞争中取胜, 自然会想方设法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 从而推动内资企业的不断发展。

新法实施消除了内外资企业的税法差异, 而且使税法的规定更为科学, 税收负担更为合理。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将有所下降, 其发展后劲将得到增强。因为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内资企业的纳税人将由独立核算的企业, 改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组织, 这不仅使对纳税人的规定更符合国际税收惯例, 税制安排更科学, 而且使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样, 可以盈亏互抵, 税收负担更加公平合理。新法还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与标准, 使内资企业的税前列支标准更符合客观实际。新法调低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将使企业税负降低, 收入增加, 发展后劲增强。

整合和规范了税收优惠政策。也给内资企业带来实惠。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 规范税收优惠制度, 改以外资企业优惠为主, 为以高新技术企业优惠为主;改以地区优惠为主, 为以行业优惠为主;改以直接优惠为主, 为以间接优惠为主。内资企业将比现在获得更多的优惠, 从而减少支出, 增加收入。新法实施不仅有利于规范税收优惠制度, 公平税负, 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技术进步, 促进企业发展。

3.新法实施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新法实施对吸引外资的影响。税收优惠对吸引外资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外商是否到某国投资, 首先关注的是该国的政局是否稳定, 法律制度是否健全, 交通通讯是否便利, 能源是否充足, 外汇使用环境是否宽松, 文化传统是否有利于外商投资, 以及是否有广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其次才考虑是否有税收优惠。目前我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税收优惠制度的部分调整不会对吸引外资带来大的影响。

新法调整了税负结构, 总体税负不会有大的变化。变动较多的是内资企业而不是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制, 对外资企业影响有限。虽然清理、规范部分税收优惠制度, 会扩大税基, 增加税负, 但同时调低税率 (由33%税率降到25%) , 可以抵消部分调整税收优惠制度所增加的税负。同时, 改变地区优惠、外资优惠为产业、行业优惠, 实行以行业优惠为主、地区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 变化的只是外资企业的行业税负结构。总税负不会有大的变化。

新法实施优化了外资投资结构。调整税收制度, 改普遍优惠为特定优惠, 给予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同时限制污染企业、高耗能企业的发展, 有利于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促进外资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外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终增加外资企业的收入。

新法实施有利于提高引资质量。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较多的是注重引进外资的数量, 而今天国家强调的是在稳定数量和适当增长的同时, 提高质量。强调多引进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无污染的企业。

四、企业所得税统一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四个统一”, 使各类企业在同一税收待遇的起跑线上平等竞争。新税法统一实行25%的税率, 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 消除了差别待遇, 降低了内资企业税收负担, 使各类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待遇, 促进了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2.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 确立了沿海开放地区、沿边开放地区和经济特区, 并辅之以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实行由地区税收优惠为主向产业税收优惠为主的转变, 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对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避免税收优惠政策影响企业投资地点的选择, 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3.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虽然原有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都制定了一些鼓励向弱势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导向作用不明显。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确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 政策导向明确, 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扩大税基、降低税率”是20世纪末以来税制改革的潮流。从总体上看, 统一企业所得税是减税为主的改革, 既保持了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又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市场经济首先应该是一个规范的经济。统一和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将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有助于实现引进外资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

6.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和规范税制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以后, 我国税制体系中主体税种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同等待遇, 内、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上的差别将进一步缩小, 为进一步实现全面内、外资企业无差别待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7.有利于国际税收协调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货物流动、资本流动和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和扩大。我国也开始由单方面地引进外资为主, 转变为引进外资与鼓励企业海外投资和合作相结合。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以后, 使我国向简化税制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有利于我国开展国际税收的协调和合作。

8.有利于加强征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优化服务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将更加有利于加强征管, 堵塞税收漏洞。新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两税合一”, 专门规定了合并纳税和反避税的内容, 有利于加强征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上一篇:和谐文化的扩散特征下一篇:活动化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