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区别

2024-07-11

新旧区别(通用4篇)

新旧区别 篇1

◆2008版规范的名称从1993版的《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改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适用范围太窄, 现在的机房一般都包含存储设备、交换设备、服务器等, 而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等都只是众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中的一种, 其目的都是为存储、处理、传输电子信息。因此经过专家的激烈讨论之后, 新版规范定名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2008版和1993版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内容:

(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机房的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如果不对数据机房进行分级, 规范遇到的最大问题将是可操作性。根据调研、归纳和总结, 并参考国外相关标准, 2008版规范从机房的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重要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在经济或社会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 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划分为A、B、C三个级别。

A级是最高级别, 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 (铁路、公路、水运) 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C级。

(2)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机房分级标准与性能要求、电磁屏蔽、网络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五个章节的内容。相对于1993版规范仅8个词的名词解释, 2008版规范中对于33个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解释。

(3) 为了增加规范的可操作性, 根据机房分级标准, 2008版规范增加了附表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附表A涵盖了A、B、C三级机房设计要素中的各种要求和规则, 如位置选择、环境要求、建筑结构、空气条件、电气技术、供电电源质量要求、机房布线、环境和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消防等。

(4) 针对机房的能耗问题, 新规范增加了有关节能的条文。例如:空调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采取的节能措施 (7.4.13条) ;空调和制冷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适用、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7.5.1条) ;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主要照明光源应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 (8.2.3条) ;从安全、节能和防尘的角度考虑外窗的设置 (6.4.6条) 等。

新旧区别 篇2

传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早期的生产管理是着眼于个别操作工序、个别机床和个别工段、车间的生产效率提高,而现代生产管理则着眼于整个企业生产协调发展和效率、效益的全面提高。可以说现代生产管理以企业生产系统的总体和生产全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全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结合为关键,不单纯追求高效率,而着眼于高效益,效率服从于效益。

正因为现代生产管理以企业生产系统和生产全过程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效益为目标,所以它的工作范围比传统的生产管理有了很大的拓展。就其主要组成部分来说,它包括企业生产决策、生产系统的设计、生产管理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季度生产计划工作、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生产过程组织与指挥、生产控制、劳动组织、物资供应组织、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绩效评估与考核等;另一方面,生产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的关系更加密切。早期工业化企业的管理主要是生产管理,其他管理如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相当简单,显得不那么重要,有的尚未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业务范围相当狭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职能的演变,各种专业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的分工与协作也日益发展和复杂化,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的相关性、相干性和互促性也大大加强,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现代生产管理是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变化的适应型生产管理,而传统的生产管理是与市场联系不紧密的自在型生产管理。由传统生产管理到现代化生产管理,有一个转轨变型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企业内部的制度改革、管理改革以及管理上的创新来完成。通过改革树立一切为了用户、适应市场需求、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管理思想。通过改革,使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由简单执行型的管理系统转变为应变型的管理系统,由封闭的管理系统转变为开放型的管理系统,由单纯效率型的管理系统转为效益型的管理系统。通过管理创新,使生产管理的思想观念、方法和手段既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是在客观需要的驱动下,出现了多品种批量生产的计划与组织方法。在美国创造了PERT/CPM网络计划技术和MRP以及MRPII的新型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系统;在日本创造了以JIT为核心的丰田生产方式;在德国创造了适用于多品种单件小批生产的粗计划与细计划方法,基于负荷导向的漏斗模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此外,成组生产的组织与计划管理方法也在许多国家得到研究与推广应用。

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是企业生产管理改革和创新的巨大动力,而企业通过生产管理改革和创新,提高了生产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提供大量新的质优价廉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新旧区别 篇3

关键词:呼吸系统,流量阻抗,吸气阻抗,呼气阻抗,正弦波气流

0.引言

麻醉呼吸系统是麻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直接处于患者呼吸气流的循环路径中,其气流特征对于患者正常呼吸的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流量阻抗(包括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是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的先决条件。流量阻抗越小,患者吸气和呼气就越容易,这对于麻醉状态中的患者尤为重要。

2007年5月1日之前,麻醉机执行YY 03202000《麻醉机》标准和YY 91109-1999《麻醉机专用安全要求》标准,其中就有关于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的要求。GB 9706.29-2006《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麻醉系统的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实施以后,YY 0320-2000废止,呼吸阻抗要求没有被提出,直到2009年12月1日YY0635.1-2008《吸入式麻醉系统第1部分:成人麻醉呼吸系统》实施,重新提出了完整呼吸系统的流量阻抗测试,代替了原来的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测试。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新的试验方法之后,测试条件发生的变化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

本文中,“麻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完整呼吸系统”、“呼吸循环回路”等描述具有相同的含义,均表示GB/T 4999-2003《麻醉呼吸设备术语》中4.1.9定义的“呼吸回路系统”,只是由于不同标准采用了不同的名称而出现描述上的差异。同样,“流量阻抗”即指“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所述的两部分内容。

1.标准差异分析

1.1 YY 0320-2000标准方法

YY 0320-2000在4.13.4条款和4.13.5条款规定了呼吸循环回路的呼气阻抗和吸气阻抗,均为“30L/min的流量下,应不大于0.6kPa”。试验方法是向呼吸循环回路通入30L/min的气流,测试气流输入端的压力上升。测试吸气阻抗时,气流从储气囊接口输入;测试呼气阻抗时,气流从病人端输入(5.15和5.16)。见图1(YY 0320-2000图4和图51)。

本文以一个与麻醉呼吸机共同提供的呼吸系统为样品,按照YY 0320-2000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了测试,用恒定气流(正气流)输入呼吸系统储气囊接口,在储气囊接口处测量压力上升,结果即吸气阻抗;恒定正气流输入患者端(三通接口),在呼气口处测量压力上升,作为呼气阻抗。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图2第一行为恒定气流流量,第二行为气流输入口压力值。吸气阻抗测试中,气流流量为30.25L/min(平均值,下同),吸气阻抗为1.9cmH2O(储气囊接口处压力上升值);呼气阻抗测试中,气流流量为30.15L/min,呼气阻抗为3.0cmH2O(病人端压力上升值)。

按照不大于0.6kPa的限值判定,该呼吸系统的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合格。

1.2 YY 0635.1-2008标准方法

按照YY 0635.1-2008的要求,阻抗的限值仍为0.6kPa(5.2条款“产生在患者连接端口处的压力应不超过0.6kPa(6cmH2O)”),标准附录A.3中详细规定了试验方法,与YY 0320-2000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a)测试气流波形和流速

测试气流规定为频率为每分钟20次和潮气量为1L的双向正弦波气流,可以理解为模拟正常使用中患者的呼吸气流。该气流的分钟通气量可以由呼吸频率和潮气量简单相乘计算出为20L/min,而瞬时流速不再是一个恒定值,而是成正弦波形式波动。由于气路组件的内部气阻,气流输入端的压力上升(或下降,对于吸气相而言)的程度与流过气路组件的气流流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一定是正比关系),可以预见该压力变化也将呈现一定的波动形态(但不一定是正弦波波动),如图4所示。在正弦波气流峰值(呼气最大值)处,呼气口的压力上升(即呼气阻抗)达到最大(此时吸气阀应该是关闭的);在气流谷值(吸气最大值)处,吸气口的压力下降(即吸气阻抗)达到最大(此时呼气阀应该是关闭的)。

b)气流方向和压力测试点

这个变化主要影响吸气阻抗的测试。由于采用了双向气流,使得吸气阻抗的测试可以与呼气阻抗一样在患者端而非储气囊端进行(参见图3和YY 0635.1-2008的图A.1),以吸气口的压力下降值为吸气阻抗,这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YY 0320-2000的试验方法中,由于只采用正向气流,吸气过程是通过从储气囊端通入正向气流模拟的,测试点为储气囊接口处,即以储气囊接口出的压力上升作为吸气阻抗。该方法相当于作出了气流流经呼吸系统前后的流速不发生改变,且气流输入口压力上升等于输出口压力下降的假设。该假设在实际中是存在一定偏差的,本文3.2中对这种假设进行了验证。

c)新鲜气体

标准方法要求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由呼吸新鲜气体输入口输入10L/min或者呼吸系统制造商规定的流量的最大值的空气或氧气。该要求模拟了呼吸系统与麻醉呼吸机相连时产生的外来影响,但这个影响并不是单纯的增加的流量阻抗的值。试验发现,大的新鲜气体气流增加了呼气阻抗,但使吸气阻抗的测试值变小了。而由于麻醉呼吸机工作时可能使用更小的新鲜气体流速,因此对吸气阻抗而言,这种试验方法并非模拟了最恶劣的工作条件。本文3.3中给出了对比试验的结果。

d)其他工作条件

标准方法在更多的细节上模拟了呼吸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如手动通气(BAG)模式和机械通气(VENTILATOR)模式(吸气阻抗除外)均要进行测试等。

2.实验验证

2.1 YY 0635.1-2008标准方法

在上述差异条件中,正弦波气流是需要在麻醉系统之外单独提供的,而标准中仅提到用“测试设备”发生要求的气流,并未说明发生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本文采用了一个单独设计的气缸作为标准正弦波气流发生器,能够产生潮气量为1L、呼吸频率为20 min-1的双向正弦波气流3,以同一个呼吸系统为样品,对YY 0635.1-2008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测试连接如图3所示。

正弦波气流发生器的输出口经Y型三通连接呼吸系统的吸气口和呼气口,向呼吸系统输出双向正弦波气流。从吸气口和呼气口分别引出压力测量管,连接压力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吸气相压力下降(吸气阻抗)和呼气相压力上升(呼气阻抗)。测量波形图如图4所示。

图4中第一行为正弦波气流波形,负向气流流速最大值(图a)谷值)为62.67L/min(绝对值),正向气流流速最大值(图b)峰值)为62.61L/min。图3中第二行为吸气口和呼气口的压力波形,非典型的正弦波波形,负流量时为吸气相,吸气阻抗为负压,绝对值约4.5cmH2O(图a)谷值);正流量时为呼气相,呼气阻抗为正压,绝对值约9.2cmH2O(图b)峰值)。图3中第三行为容量(潮气量)波形监测。

按照0.6kPa(6cmH2O)的判定限值,同一呼吸系统按照YY 0635.1-2008测试结果中呼气阻抗远超限值,吸气阻抗未超过限值,但也远大于按照YY 0320-2000的方法测得的结果。总体看来,新试验方法测试结果均大于旧标准,但判定限值未发生改变,呼吸系统按照新方法测试通过的难度增大了。

2.2气流方向和压力测试点对吸气阻抗的影响

吸气阻抗测试中,向储气囊接口通入恒定正气流,在储气囊接口处测量压力上升的方法已在第二章中给出结果(见图2),为了比较向吸气口通入恒定负气流测量压力下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使用相同的呼吸系统样品,储气囊接口敞开通向大气,用真空发生器产生30L/min左右的负气流通入患者端(三通接口),除此之外其他连接方式与YY 0320-2000标准规定的方法相同。在吸气口处测量压力,如图5。

气流流速为30.31L/min(绝对值),测得压力下降值为1.4cmH2O。流经呼吸系统的气流流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吸气口测得的吸气阻抗小于在储气囊接口处测得的“吸气阻抗”。也可以说,YY0320-2000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较实际情况偏大。

2.3新鲜气体对流量阻抗的影响

为了说明10L/min新鲜气体对流量阻抗的影响,本文采用同一呼吸系统按照YY 0635.1-2008标准方法布置,但关闭新鲜气体输出,使用双向正弦波气流测试流量阻抗,结果如图6。

图6 a)中吸气阻抗为5.5cmH2O(绝对值),图6 b)中呼气阻抗为7.4 cmH2O。与图4的结果相比,吸气阻抗增大,呼气阻抗减小。这说明新鲜气体在呼气相中将对抗自主呼气,而在吸气相中使自主吸气变得更容易。这也证明了YY0635.1-2008规定的方法对于呼气阻抗的测试是恶劣条件,而对于吸气阻抗来说则相反,当新鲜气体未设置在可设置的最大流速时,吸气阻抗可能会更大,吸气更困难。当需要全面了解呼吸系统的吸气阻抗时,可以考虑在无新鲜气体的条件下测试,当然这样的要求未包含在YY 0635.1-2008标准中。

3.结论

麻醉呼吸系统的流量阻抗(包括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的测试方法在YY 0635.1-2008中与YY 0320-2000中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a)测试气流用呼吸频率为20次/min、潮气量为1L的双向正弦波气流代替30L/min的恒定气流;b)用负气流(模拟吸气)在患者端测试吸气阻抗,代替用正气流在储气囊接口处测量;c)在测试过程中向呼吸系统中通入新鲜气体;d)手动通气模式和机械通气模式均要进行测试等。

根据实验验证,按照YY 0635.1-2008规定的方法测得的呼吸系统吸气阻抗和呼气阻抗均大于按照YY 0320-2000的方法测得的结果。此外,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验证了新标准方法中测试气流之外的因素对流量阻抗测试结果的影响:用负流量测得的吸气阻抗略小于反向输入正流量测得的结果;有新鲜气体输入呼吸系统时,呼气阻抗将增加,而吸气阻抗减小。

参考文献

[1]YY0320-2000麻醉机

[2]YY0635.1-2008吸入式麻醉系统第1部分:成人麻醉呼吸系统

关于新旧劳动合同法的区别(精) 篇4

1、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合同订立的规定:

“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针对劳动合同短期化,新《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十四条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规定“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应的处罚措施是“第八十二条 ……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对试用期的改变: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对应的处罚:“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4、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变更规定:

“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5、新《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合同解除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旧的《劳动法》中规定“第三十二条,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6、新《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终止合同规定:

“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第四十六条 有不缴社保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7、用人单位终止合同的规定: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包括工伤、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第八十四条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劳务派遣:

“第五十七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9、“非全日制”工:

“第七十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10、经济补偿金(以下情况,用人单位需支付补偿金)

A、劳动者行使“有因解约权”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和裁减人员。

C、用人单位提出动议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D、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E、用人单位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

F、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情况。

11、加班费的仲裁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定义: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上一篇:云南石林景区下一篇:经济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