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导则新旧对比(通用2篇)
环评技术导则新旧对比 篇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 标准分级: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 功能区分类:0—4类。• 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 •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 第三阶段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d)广泛参与原则 • 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 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
• 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量化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明确工程占用区域资源的合理份额,分析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 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
• 调查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相关规划和其他建设项目的关系,分析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参数及环境影响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环境保护要求。• 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
• 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 关参数。
• 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2 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关键环境因素或条件,应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评价因子筛选
• 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或所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 评价因子须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
•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 建设项目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三级。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评价,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较为详细、深入评价,三级评价可只进行环境影响分析。
• 建设项目其他专题评价可根据评价工作需要划分评价等级。
• 具体的评价工作等级内容要求或工作深度参阅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 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其他专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可参照各环境要素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原则
• 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环境敏感程度、工程污染或生态影响特征及其他特殊要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不超过一级,并应说明调整的具体理由。•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根据评价范围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 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优先选择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限定的污染物,可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 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国家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 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量化评价为主。• 评价方法应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争议或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
• 选用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影响性质等分析其适用性。• 工程分析
•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
• 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根据各类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征,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要进行深入分析。
• 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对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技术文件中提供的资料、数据、图件等,应进行分析后引用;引用现有资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分析其时效性;类比分析数据、资料应分析其相同性或者相似性。
• 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
• 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 : 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 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① 工程基本数据 ② 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③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④ 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 ⑤ 交通运输 ⑥ 公用工程 ⑦ 非正常工况分析
⑧ 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 ⑨ 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 •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舍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 充分搜集和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并分析现状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 对与建设项目有密切关系的环境状况应全面、详细调查,给出定量的数据并做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评价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 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
• 有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等。
• 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它方法补充。
• 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限制。
• 遥感的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等。此方法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使用此方法时,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读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 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a)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b)环境敏感区历史环境监测资料收集。c)污染源调查。
d)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分析。e)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 其他环境现状调查 •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掌握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 •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因子变化的预测,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性、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而定。
• 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反映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两类。
• 须考虑环境质量背景与已建的和在建的建设项目同类污染物环境影响的叠加。
• 对于环境质量不符合环境功能要求的,应结合当地环境整治计划进行环境质量变化预测。• 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
• 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 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此方法比较简便,应首先考虑。选用数学模式时要注意模式的应用条件,如实际情况不能很好满足模
式的应用条件而又拟采用时,要对模式进行修正并验证。
• 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应选用此方法。
• 类比调查法的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不能采用前述两种方法进行预测时,可选用此方法。• 专业判断法则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的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洌(如对文物与“珍贵”景观的环境影响),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原因无法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时,可选用此方法。生态影响预测采用的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分析法属此类。•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应进行建设项目服务期满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承载能力。
•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贮存,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
环境造成危害,包括健康、社会及生态风险(如外来生物入侵的生态风险)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考虑两个时段:污染影响承载力最差时段和一般时段,如评价时间较短,工作等级较低时可只预测最差时段。•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
• 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
• 收集反映社会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筛选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
•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 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
• 全过程参与,即公众参与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全过程中。涉密的建设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 充分注意参与公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参与对象应包括可能受到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居民、专家和公众等。
• 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采取包括问卷调查、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及其他形式在内的一种或者多种形式。
• 在公众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应告知公众建设项目的有关信患,包括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以及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处理要求
• 按“有关团体、专家、公众”对所有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类与统计分析,并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述;
• 对每一类意见,均应进行认真分析、回答采纳或不采纳并说明理由。•.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 明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可行性。
• 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
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对于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特别是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应提出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
•.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
• 从资源能源利用、生产工艺与设备、生产过程、污染物产生、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确定清洁生产指标和开展评价。•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 从企业、区域或行业等不同层次,进行循环经济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优化废物处置途径。
•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
• 在建设项目正常运行,满足环境质量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清洁生产的前提下,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给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所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必要时提出具体可行昀区域平衡方案或削减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和目标管理要求。•方案比选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
• 对于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比选。• 重点进行选址或选线、工艺、规模、环境影响、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制约因素等方面比选。• 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必要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进展阶段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 应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环境现状调查应全面、深入,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重点应突出,论点应明确,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确。
• 文字应简洁、准确,文本应规茫,计量单位应标准化,数据应可靠,资料应翔实,并尽量采用能反映需求信息的图表和照片。
• 跨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或评价内容较多时,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各专项评价根据需要可繁可简,必要时,其重点专项评价应另编专项评价分报告,特殊技术问题另编专题技术报告。
完整版共68页。需要的扣扣三九七零四八零七九。
环评技术导则新旧对比 篇2
1概况
新导则调整、补充和规范了相关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调查内容、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定依据、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方法, 简化了现状监测要求, 强化并明确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相关要求, 删除了专题文件编写的要求, 增加了评价结论章节, 修订了附录。
2具体修订内容
2.1适用范围
旧导则删除了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 认为涉及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不会对环境水质直接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不关注。新导则剥离了属水利部门管理的水资源、水位、地下水流场等内容, 保留了建设项目水质的直接影响部分。
2.2结构框架
新导则总体保持旧导则的结构和框架, 基本维持旧导则一级目录内容, 二级目录略作修改。删除了旧导则专题文件编写要求章节, 增加了评价结论章节。
2.3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地下水的定义, 旧导则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 新导则不包括包气带水;补充了6个术语, 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现状值、正常状况、非正常状况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删除了2个术语, 即地下水背景值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规范了6个术语, 包括包气带、饱水带、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径流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源。
2.4总则
2.4.1一般性原则
删除了旧导则中建设项目分类, 更改为一般性原则。旧导则根据项目对地下水影响的特征, 将建设项目分为三类;新导则根据项目对地下水影响的程度, 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 其中Ⅳ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删除了旧导则中“引起地下水量、水位或地下水流场变化的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只保留关注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 (不良) 影响。
2.4.2评价基本任务
删除了“地下水位和流场”相应的评价任务要求, 增加了“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的规定。
2.4.3工作程序
将“报告编写阶段”调整为“结论阶段”, 并对各阶段的内容和工作顺序进行了调整。
准备阶段删除了“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的要求;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删除了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新增了预测情景设定;结论阶段删除了编制专题报告, 理由是其他环评要素类导则没有该要求, 与其他导则一致。
2.5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
旧导则为识别“正常”和“事故”状况下的环境影响, 新导则明确为识别“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下的环境影响。
识别方法由旧导则中的“矩阵法”规范为“先识别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别, 再根据其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识别其敏感程度。”
增加了具体识别内容。
2.6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新导则对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方法改动较大, 调整为:应依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两项进行判定, 并列出三类特殊情况下的等级判定规定。
2.7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增加了原则性要求。强调了以资料收集为主, 在资料不能够满足相应评价要求时补充调查, 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与试验。
各级评价工作增加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的规定。一级评价不再硬性要求必须采取数值法预测与评价, 增加了制定“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三级评价调整为采用解析法或类比分析法进行影响分析与评价。
2.8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8.1调查与评价基本原则
一、二级改扩建项目评价, 由“必要时监测范围还应扩展到包气带”调整为“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长输油品、化学品管线等线性工程, 调查评价工作重点为站场、服务站。
2.8.2调查评价范围确定
此处为重大变化。全导则仅此部分提到了“地下水流场”。评价范围具体有三种方法:公式计算法、查表法和自定义法。原参考表作为评价范围的下限, 要求过严, 新导则做出新的调整, 原来的下限改为目前的上限。并对线性工程做出了新的规定。
2.8.3调查内容与要求
删除了“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因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在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中会进行专门分析, 因而删除了相关调查内容。
“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叙述上大为简化, 强调排放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改扩建项目强化包气带污染调查与分析。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新增了掌握或了解评价区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地下水流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的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参照HJ 25.2、现状监测井的布设应兼顾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等;删除了地下水化学组分、Ⅰ类、Ⅱ类项目监测要求;调整了监测层位和点数、取样点深度要求和监测频率, 二级及以下不再要求必须开展监测。
“环境水文地质勘察与试验”删除了弥散实验、流速试验 (连通试验) 和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
2.8.4环境现状评价
删除了“污染源整理与分析”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 调整了“包气带环境现状分析”的项目范围:对于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和评价工作等级为一、二级的改、扩建项目, 应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分析包气带污染状况;新增了“《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和有关法规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基本依据”。
2.9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原则:预测对象重大变化, 明确仅为地下水水质的直接影响;预测重点:新导则调整为“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旧导则“为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预测范围:调整为现状调查、预测、评价三者范围一致。
预测时段:新导则调整为“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应选取可能产生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段, 至少包括污染发生后100d、 1000d, 服务年限或能反映特征因子迁移规律的其他重要的时间节点”;旧导则为“预测时段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
新增“情景设置” (正常和非正常状况) ;规范了预测因子, 删除了与水量、水位、水文地质问题等相关的预测要求;增加预测源强确定的规定;三级预测方法种类减少;预测模型略有变化;新增预测内容。
2.10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原则的变化同预测部分;评价范围调整为现状调查、预测、评价三者范围一致;评价方法删除了“Ⅰ类、Ⅱ类项目类别的相应技术要求”, 增加了“对属于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 应按其规定的水质分类标准值进行评价, 对于不属于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 可参照国家 (行业、地方) 相关标准的水质标准值进行评价。”
2.11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发生重大变化, 重在“地下水污染防控, 强化环境监测与管理、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计划、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
2.1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删除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文件的编写”, 修改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内容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地下水环境影响、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内容。
3结语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对于保护地下水环境、防治地下水污染具有重大意义, 必须严格执行。但鉴于目前依据评价导则开展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建议在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评价等方面, 通过充分调查论证, 进一步完善导则, 使其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促使今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