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公司法对比

2024-05-31

新旧公司法对比(通用8篇)

新旧公司法对比 篇1

推荐:-国家司法考试大纲新旧对比

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本体

第一节:法的概念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二节:法的价值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三节:法的.要素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四节:法的渊源与分类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五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六节:法的效力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七节:法律关系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八节:法律责任

[本节新增考点:法律责任的竞合]

第二章 法的运行

第一节:立法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二节:执法与司法

[本节删除了“当代中国司法体制”这一考点]

第三节:守法与违法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四节:法律监督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五节: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本节新增考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在审判活动中的运用]

第三章 法的演进

第一节:法的起源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二节:法的历史发展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三节:法的传统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四节:法的现代化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五节:法治理论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四章 法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新增考点:法与

和谐社会、法与节约型社会]

第二节:法与经济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三节:法与政治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四节:法与道德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五节:法与宗教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第六节:法与人权

[本节考点没有变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新旧公司法对比 篇2

《新旧西藏对比》是西藏电视台配合西藏自治区于2012年11月开展的“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活动而特设的专栏。专栏开设于2012年12月1日,迄今已经播出了两年有余。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构造周抽样法对《新旧西藏对比》生产内容进行分析。有研究表明,一年抽取2个构造周(14份)的样本便能比较可靠的反映总体。[1]本文将2014年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在两个时间段内,将其中所有周一至周日的样本集中起来,随机抽取一个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和周日的样本,从而得到两个从周一到周日共七天的构造周样本。

本文得到的第一个构造周为:周一(4月7日)、周二(3月11日)、周三(2月19日)、周四(1月16日)、周五(6月13日)、周六(3月29日)、周日(5月4日);第二个构造周为:周一(10月26日)、周二(9月8日)、周三(7月23日)、 周四(12月25日)、周五(11月14日)、周六(8月30日)、周日(10月12日)。这两个构造周的《新旧西藏对比》专栏内容为本研究的总体样本。

二、样本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在抽样所得的两个构造周内,《新旧西藏对比》共选择和播出了14个叙事主体,报道主题涉及人口统计学的诸多数据特征,本研究主要从性别、年龄、社会身份进行分析。

另外,《对比》专栏话语框架已形成模式。专栏通常在采访对象的生活场景中进行采访,借助采访对象对旧西藏苦难生活的追忆,对比今天新西藏的幸福生活。《对比》中,关于旧西藏的苦难生活,基本采用的是历史上的纪录片或影像资料,这与历史上媒介技术水平和旧西藏生产力低下直接相关。在关于新西藏的幸福生活,几乎都是在或养花或擦毛主席像的场景中进行。通过对比叙事,传递新西藏好、中央政策好、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等的传播主题。

(二)具体情况分析

1.性别分布

从构造周抽样统计来看,《新旧西藏对比》叙事主体的性别差异显著。男性占采访比例中的79% ,女性占到21% 。也就是说,专栏在性别选择上倾向于男性,或者说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没有在专栏中得以体现。专栏要建构西藏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需要社会性别比例的合理配置,女性叙事主体可以适当增多。

2.年龄分布

我们将叙事主体分为老年、中年、青年三个层次。从构造周统计发现,《对比》的叙事主体年龄分布倾向明显,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上(笔者作为西藏广播电视节目评议员,在长期收视中曾发现了中年、青年叙事对象),忽略或弱化其他年龄段的叙事样本。在社会分层上缺少了叙事对象,在社会景观塑造中有了漏洞。

3.叙事主体身份分布

《对比》专栏对叙事主体的身份分类比较细致。有通常意义上的干部、群众,也有西藏地域特色的僧人、十八军战士、 归国藏胞三个类别(如图2)。

其中群众占到了64% 绝对数量。西藏百万农奴解放以后,曾经社会最底层的农奴是最大利益获得者,这些旧社会的农奴在旧社会受尽非人的折磨和欺压,新西藏给他们带来了自由、尊严、幸福、安享晚年等,群众遂成为《新旧西藏对比》中的主要表现对象。

干部身份在调查中占到14% ,这个比例有提升的空间。 这些干部在旧西藏是农奴,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后,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成为新社会各行各业的骨干,也成为新西藏的时代主人,获得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这样的身份在“新旧西藏对比”中极具代表性。

喇嘛群体在调查比例中占到7% 。西藏社会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在旧西藏三大领主占有财富和地位,中下层喇嘛饱受奴役。百万农奴解放后,这些中下层喇嘛获得怎样的发展亦是受众的信息需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喇嘛在寺院修行,每个喇嘛都有独立的宿舍,宿舍都配有电视机等现代生活用品,电视机里播放的是《家有儿女》。因此,喇嘛群体报道亦有提升空间。

归国藏胞群体占到7% 。归国藏胞群体是西藏社会的特殊区情,西藏和平解放时,随着达赖的外逃,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随之到了国外,在国外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央一直对这些流落国外的藏胞有政策,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都有固定节目 《对流落国外的藏族同胞广播》在长期播出。随着西藏的发展,中央六次西藏工作会议的顶层设计,二十年来兄弟省市援藏工作的持续推进,西新工程、三区工程、村村通工程等的完成,国内藏族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西藏社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借助国外流浪与国内发展成就的对比,可以建构和强化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归国藏胞群体比例亦需提升比例。

十八军群体在比例上占到总数的8% 。十八军在西藏和平解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得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的梦想得以实现。在叙事方式上,十八军基本延续群众话语模式,可以调整话语思维,开启不同叙事角度,如通过十八军代表和平解放西藏的亲身经历,反映中央对藏政策的正确性和新西藏带给西藏民众的福祉与希望等。

三、结语

《对比》作为《西藏新闻联播》的固定专栏。从时间段看, 是黄金时段新闻节目的专栏,这是从政治话语的框架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一场持久的重要斗争;从播出时长来看,节目时长1- 2分钟,内容简介,对比突出。从专栏所处具体位置来看,基本处于新闻节目的尾声阶段。从新闻播出思维来考虑,这是受众放松时段,已经过了头条重大新闻、中间固定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时段,尾声时段的播出内容,是从精神层面进行浸润的考虑。《对比》专栏的现状来看,标题、叙事结构、话语框架基本定型,从长期发展来看,如何突破成为难点。

(一)叙事主体人口学特征要立体统筹

1.丰富叙事主体的年龄分布

《对比》文本基本集中于老年群体,如果这些老年群体去世后,年轻群体对国家认同感从何谈起?新西藏的美好不仅仅在于给旧西藏农奴以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更在于给这些农奴的后代,这些新社会的主人以美好生活的愿景。这些人生在新西藏、长在新西藏,相比他们的父辈,他们获得了怎样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也应该成为新旧西藏对比的话语范畴。

2.合理配置叙事主体的身份分布

适当增加干部、僧人、归国藏胞、十八军代表等身份的数量。叙事主体身份选择要有总体规划,不但要最大近似的接近并体现新西藏现实社会分层中的身份分布,而且要依据现实社会分层,使得各个社会身份都能有适当体现。

3.适当增加女性叙事主体

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弱势地位,使得女性身份通常被表现为被奴役、被剥削的对象。体现女性叙事主体在新西藏的生活、工作和精神追求,无论是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传播学角度, 都有积极的话语建构价值。因此女性叙事主体的报道数量要大力提升。

(二)建构多元模式的话语框架

1. 突破话语模式,开创多元叙事

叙事主体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工作、环境等特质进行个性化传播。西藏社会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不同身份主体个性化的幸福生活都可以成为报道内容的框架。只有平凡而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才能反映西藏社会在和平解放后获得的新生,亦能恰当传递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物质层面的丰富和提升,更意味着民众精神层面的富足和安乐。同时,这种多元叙事一方面可以避免日常播出内容造成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多元叙事也可以在受众的媒介接触中营造长期浸润的长尾效应。

2.要注意话语与身份的契合,切忌拔高叙事对象的感受

新旧审计准则对比分析 篇3

关键词:新旧审计准则 对比 分析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审计惯例趋同,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四十八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即新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笔者拟通过新审计准则与旧审计准则(即原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比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新审计准则,以利于新审计准则施行目标的实现。

(一)

旧的审计准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名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层次的名称分别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三层次的名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执业规范指南。可见,旧审计准则名称中均署有“独立”二字。而且它们的编号均从第一号开始进行连续编号,是按准则发布的先后时间进行排列的,前后两个准则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至于质量控制准则,它是一个单独的基本准则,名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与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层次是一致的。

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鉴证业务准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名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简称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第二层次的名称分别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分别简称为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业务准则。

与旧的审计准则不同的是,新的审计准则名称前面没有“独立”两个字,直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来命名。这样命名一是比较简洁,“独立性”是所有审计业务的本质要求,不是区别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根本特征;二是国际趋同的需要,无论是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定的审计准则均称为审计准则,审计准则名称没有使用“独立”措辞。相关服务准则的名称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简称为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名称为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简称为质量控制准则。此外,为了克服旧准则按时间顺序编号,前后兩个准则之间无必然联系带来的弊端,新的执业准则采取会计科目编号原理进行编号。新的执业准则编号为四位数,第一位数代表大类,第二位数代表小类,第三位数代表明细类。

(二)

旧的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独立审计执业规范指南三个层次。相关的还有三个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

为了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新发布的准则体系将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两个板块的准则体系。新的执业准则体系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审计准则,还包括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及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其构成图如下:

新准则体系具体内容为:

1.鉴证业务准则。由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构成,通称为鉴证业务准则。我国鉴证业务准则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为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又包括六类,即一般原则与责任、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审计证据,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审计结论与报告的特殊领域。

2.相关服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是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会计报表、执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询、税务咨询和其他服务。由于其业务性质属于代理、咨询服务,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3.质量控制准则。质量控制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对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业务以及相关服务的质量控制,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提出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要求。

由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后续教育基本准则不属于行业技术性规范,因此没有纳入职业准则体系。

新准则体系与旧准则体系比较,它显示出以下4个显著的特点:1.体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要求。新审计准则体系由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两个板块组成,几乎涵盖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所有项目。在审计准则的内容上,充分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在审计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付,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审计结论的形式和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的设定等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一致。2.满足了新形势下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需求。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新审计准则体系,涵盖了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的各个环节或方面,适应了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多元化的需要,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保障执业质量,提供了科学的标准体系和全方位的指导。3.突出了维护公众利益的行业宗旨。新审计准则体系立足维护公众利益的宗旨,充分研究和分析了新形势下资本市场发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细化了对注册会计师指示和防范市场风险的指导。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强化审计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执业谨慎态度,遵守执业道德规范,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提高识别和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加积极地承担对财务报表舞弊的发现责任。4.增强了审计准则的易理解和可操作性。新审计准则体系在体现国际趋同要求的同时,在写作体例,文字表达等方面针对中国文化、思维和表达的习惯,做了必要改进,便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会员正确理解和运用,也便于行业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沟通。

(三)

我国过去的审计模式基本上为制度基础审计,其旧审计准则都是围绕制度基础审计进行的。审计风险的模式为:审计风险一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称为“客户风险”,它们直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等情况的影响,注册会计师不能改变,只能评估或评价。从理论上看该模型并无不妥,但实务操作难度很大。其审计程序一般为:(1)了解内部控制制度;(2)执行控制测试;(3)执行实质性测试。其中,第一类程序和第三类程序在每次会计报表审计时都必须执行,

而第三类审计程序可以选择执行。

新审计准则体现的是风险导向审计。在新的审计准则中,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两者的综合风险,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改变后的上述审计风险模型,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程序。具体来说,新审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注册会计师实施程序是为了更广泛和更深入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2)为了实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目的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联系起来,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而不能直接将风险设定为高水平。(3)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在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与识别、评估的风险相联系。(4)注册会计师应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均应当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5)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所述表明,新审计准则体系将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由制度基础审计改变为风险导向审计,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需要,是现代审计方法的最新发展,必将对我国现代审计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

新审计报告准则与旧审计报告准则相比,新审计报告准则在形式与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关于审计报告概念的变化

(1)新审计报告准则完善了审计报告的定义。旧审计报告准则中,审计报告的定义只是对被审计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另外在附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中期或多期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新审计报告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定义的修订,使注册会计师对中期或多期会计报表实施审计的工作得到了规范。因此,新審计报告准则的适用范围得到扩展,即由对被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扩展到对被审单位中期或多期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2)新审计报告准则首次正式使用了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三个关于审计报告的新概念。根据新审计报告准则的规定,当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饰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可见,新审计报告准则使审计报告在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关于审计意见形成基础的变化

旧审计报告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复核与评价由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基础”,新审计报告准则修改为“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基础”,并将相关内容单列为一章,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规定了对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的具体要求:首先,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要求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是否已对会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其次,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时,要求考虑会计政策选择与运用的恰当性,管理层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特性和会计报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具体内容。最后,注册会计师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公允性时,要求考虑管理层调整后的会计报表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的一致性、会计报表列报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会计报表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真实性等具体内容。

3.关于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的变化

旧审计报告准则规定“会计报表的编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新审计报告准则将上述规定从引言段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了补充,分别单列为审计报告中管理层的责任段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更加明晰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在管理层责任段中,新审计报告准则明确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是要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具体包括与会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的有效性,会计政策选择与运用的恰当性以及所做会计估计的合理性等责任。在注册会计师责任段中,新审计报告准则明确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要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含执业道德规范)执行审计工作,并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包括为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而设计,选择及实施审计程序的恰当性,所获取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等。

4.关于非标准审计报告要求的改变

新审计报告准则将旧审计报告准则中审计报告的类型划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大类,并针对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提出了更加详细的特殊要求,单独制定了一项准则予以规范。其主要内容是:(1)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强调事项应当同时符合“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但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恰当的会计处理,且在会计报表中作出充分披露”和“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两个条件。另外,还专门定义了强调事项段中的不确定事项是指其结果依赖于未来行动或事项、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直接控制但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事项。(2)当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做出或会计报表的披露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审计规范受到限制时,注册会计师认为上述情况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是重大的或可能是重大的,其应当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等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新审计报告准则还特别明确了审计报告的说明段是指审计报告位于审计意见段之前用于描述注册会计师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段落。

综上所述,相对于旧审计报告准则而言,新审计报告准则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新审计报告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形成基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特殊规范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大大增强了新审计报告准则的规范性,可操作性与针对性。

新旧党章对比 篇4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1,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写入党章,3,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5,把党在领导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写入党章,有利于全面贯彻这些方针政策,切实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6,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新旧地理教材若干对比思考 篇5

(一)(二)

(三)、选修模块

(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和模块

(六)《环境保护》课程,课时紧、内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与过去教学大纲的细化规定相比,新课程标准相对粗略,如何把握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该如何把握教材、利用教材?是我们

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新旧地理教材进行对比,是个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否则,在教学中或编制练习中出现新旧知识不分的局面。

一、指导思想对比

编写地理教材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或者主线,才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内容,具有时代特征,不乏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章节并没把人地关系放在适当位置,或者虽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却并不清晰和突出。新教材继承了旧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为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核心课题。新教材还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主题。按照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发展。”它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发展认识上与实践上的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作为迈向21世纪的高中生,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理课责无旁贷。新教材以突出和深化人地关系为原则来选取内容,形成了一条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人文环境 ——环境与发展的主线,从而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有机渗透。

二、总体框架对比

地理教材都有根据指导思想制定的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如何,直接关系到指导思想在教材中的落实。

旧教材以圈层为框架来组织自然地理知识,过多强调各圈层的知识系统性,概念多、数据多、地名多,内容较庞杂。在人文地理知识的处理上,旧教材虽然突出了人地关系,但却只侧重环境保护教育,而没强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而且内容与学生实际联系不太密切,文字叙述也较繁琐。

新教材设立新总体框架,将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关系置于课程核心地位,突出了可持续发展主题。新教材注意以新的视角纳入新框架体系之中,从而突出了人地关系。处理人文地理知识,新教材以人类活动为中心,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人类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基本需要的活动,将教学内容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居住活动、地域联系和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新教材再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无疑深化了人地关系,使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始终,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性。以下是新旧地理教材宏观上的对比项目:

旧教材

新教材

课程目标

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强调三方面目标的整合课程结构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联系,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经验

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

课程评价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管理

过于集中

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特征

关注学生单方向发展的目标定位,统一教材,统一考试,重书本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单向的信息传递……

——确定性特征明显

教学目标和结果的多元取向,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个别化教学和教学对象的流动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上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评价标准的弹性化和多元化,多向的信息传递……

——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三、课文内容对比

新旧广告法对比解读 篇6

新《广告法》与现行的广告法相比,新增33条,删除3条,同时修改37条,对原来的很多内容和规定进行了扩充和细化,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更显时效性。下面将从广告内容准则、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三个方面进行新旧广告法的对比解读。

一、广告内容准则变化

旧广告法只有7种商品和服务的广告准则,新广告法增加到17种。凡是和消费者生产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几乎都囊括了进来。

1、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管更加严格

新《广告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2、房地产广告需格外审查

新《广告法》针对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广告的出现,且部分房地商为了达到宣传效果,不惜采用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的形式,从而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因此,新广告法特别将房地产广告单独罗列出来,规范房地产广告内容。

3、规范教育培训类广告

新《广告法》明确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不能用名师、名校、升学率等字眼宣传。

4、严禁烟草类广告

新《广告法》对烟草广告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禁止在一切大众媒体和公共场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变相(如冠名赞助等形式)发布违法广告。

5、对虚假广告的认定更具体

新《广告法》明确界定了虚假广告的具体情形,为虚假广告的认定设置了具体标准,因此,今后司法实践对认定虚假广告相对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6、明星代言风险更大

新《广告法》引入了广告代言人的概念。广告代言人是指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人、明星代言广告将被明确纳入新《广告法》管理范畴,还专条明示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做代言。

二、广告行为规范变化

新增三类广告行为规范

1、未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代言

星二代们“吸金”受阻,新《广告法》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

2、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诱导式广告宣传

新广告法规定针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

(二)可能引发其模仿不安全行为。

3、互联网广告同时适用新《广告法》各项规定

新《广告法》增加了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广告活动规范,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请求,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利用互联网从事广告活动适用广告法的各项规定,互联网弹出广告应当确保一键关闭。

新《广告法》对广告行为的规范

三、法律责任变化

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新《广告法》六大亮点:

一、广告定义更明确

二、广告代言负连带责任

三、发送广告须经同意

四、违法处罚力度加大

五、补充完善广告准则

六、明确电信运营商责任

新《广告法》的实施将有效整顿广告市场秩序,有力保障广告产业发展,使广告业在人民群众和消费者当中树立良好形象。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篇7

2013年之前, 我国高校一直遵循的是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 (以下简称“旧制度”) 。在当时, 旧制度的颁布可谓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顺利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里程碑, 更是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 高等学校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 经济业务活动也日益市场化, 沿用十多年的旧制度明显滞后于高校的发展现实, 已经无法满足高校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 学术界与实务界纷纷开始探索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 并对将权责发生制引入高校会计给予了很高的呼声。

财政部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以及《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这两次征求意见稿深入结合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 在操作层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改进措施, 并将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引入到了高校会计核算中, 可谓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制度改革序幕。2012年, 财政部在先后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 会同教育部修订发布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加快了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步伐, 为新的高校会计制度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2013年12月30日, 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以下简称“新制度”) , 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详细规定了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 较为全面地规范了高校经济业务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采用权责发生制。自此, 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的进步意义

旧制度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满足了我国高校的会计核算需求,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校会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 使得旧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显现出来。新制度的发布是与时俱进的, 对于我国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一)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顺应了高校内外部环境变化

自旧制度实施以来, 我国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年高校扩招后, 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强, 高校的资金来源也不再局限于政府拨款, 银行贷款、企业捐赠、社会融资、校办企业创收等为高校筹措资金开辟了多种渠道。此外, 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制度的执行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高校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考评、财务监督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制度的出台顺应了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力促财政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为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实务操作提供了指南。

(二)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满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在高校资金来源仅仅依靠政府拨款的情况下, 高校财务情况只需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报告。而随着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不再局限于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提供贷款的银行、社会公众、企业捐赠者、教职工等都成为了利益相关者, 需要及时获取有效的会计信息, 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新制度的出台明确规定了高校财务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优化了财务报表结构, 进一步提高财务报表的通用性和有用性, 以建立既能满足政府等需要收付实现制信息的信息需求者, 又能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权责发生制信息需要的高校财务报告体系,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三)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促进了高校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的接轨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是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高等学校管理及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办学趋势国际化发展, 中外合资办学和合作办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越来越多, 这种趋势促使我国高校会计与国际接轨。新制度的出台缩小了我国高校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存在的差距,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有关高校会计制度的交流研讨, 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体现了我国高校会计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意愿, 更推动了我国高校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

三、新旧高校会计制度对比分析

(一) 完善了会计科目设置

新制度对旧制度中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完善, 并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增设了部分科目;同时, 新制度使高校会计科目与企业会计科目更为相近, 为日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打好基础。例如, 新制度增设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科目, 符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要求, 更使在实务操作中已经使用的这两个科目有章可循, 促进了财政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新制度废除了“应收及暂付款科目”, 设置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 将高校事业活动与经营活动的应收项目区分开来, 使得应收及预付项目的核算更为清楚, 会计信息更为准确;新制度将“材料”科目改为“存货”科目, 并规定发生自行加工存货业务的高等学校应当在本科目下设置“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归集核算自行加工存货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包括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分配的间接费用) , 这一科目的增设遵循了成本费用核算原则, 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在新制度中的运用。同时, 新制度引入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 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而不计入支出, 不仅可以真实、客观反映资产状况和使用情况, 体现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特征, 更兼顾预算管理的要求。此外, 新制度细化了事业支出的分类, 将事业支出细分为九大类, 更为清晰地反映高校支出结构, 为高校的内部成本费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二) 改进了资产折旧摊销会计核算

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计提摊销的改革是本次制度改革的最大创新点。新制度规定高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摊销, 同时明确了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界定, 规定了计提方法, 废除了“固定基金”科目, 同时新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科目。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不再是简单地进行入账处理, 而是借鉴权责发生制, 计提折旧和摊销。但计提的折旧和摊销计入“非流动资产基金”, 而不计入费用或支出。这种虚提折旧和摊销的方法使得资产的有形损耗得以体现, 高校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新旧程度和使用状况更加真实, 改变了原来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学校资产的状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后, 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以资产净值体现, 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更加符合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特征,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谨慎性。

(三) 改进了工资会计核算

基于2006年财政部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 并借鉴权责发生制, 本次新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高校工资、津贴、补贴的会计核算, 专门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并设置“工资 (离退休费) ”、“地方 (部门) 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明细科目, 分别核算高等学校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以及其他收入等, 以适应财政工资津贴规范的要求。同时, 新制度细化了事业支出, 将支出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等, 使高校的支出划分更为清晰、细致。这一划分, 使高校发生的人员支出按照教学机构、科研项目、校级行政部门、后勤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分类计入上述支出, 有利于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四) 基建账务纳入高校大账

基建账务并入学校大账核算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过程中一直是业界的关注焦点。以往基建账务和高校大账分开建账、分开核算, 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 从而导致了一个法人主体, 两套账务、两套报表, 不同账套提供的账务信息只能提供学校部分财务数据, 使高校会计信息不符合完整性的要求, 给学校资金使用、财务风险管理等实际工作带来诸多困扰。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同时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及相关科目反映。此外, 高等学校应当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 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这一改革因某些客观原因并未完全实现基建账随时并入大账核算, 但却体现了基建账纳入大账的改革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建账不再游离于高校大账之外, 有助于提高高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五) 优化了财务报表体系

高等学校财务报表是高等学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载体, 是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掌握政策、指导高等学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 是银行、合作企业、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了解高校财务状况的来源, 也是反映高校自身综合情况的体现和编制下年度高等学校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传统的高校会计报表遵循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进行编制, 由于收付实现制自身缺陷而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谨慎性、可比性, 远远落后于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为了使高校的会计报表能切实地为为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 此次新制度对高校会计报表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适当改革。首先, 新制度引入了“财务报表”这一称谓, 将旧制度中一直沿用的会计报表作为财务报表的核心内容, 同时增加了附注以列示相关文字描述, 优化了财务报表体系, 使高校的财务信息不再仅仅局限于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信息, 更增加了附注中详实的文字说明。其次, 新制度借鉴通行做法, 将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 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 改变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相互混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相互交织的状况。再次, 新制度将传统高校会计报表中的“支出明细表”取消, 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以反映高校某一会计期间的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贯彻落实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上述改进不仅使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 更兼顾了高校的实际情况, 使财务报表体系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四、新高校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

新高校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高校的发展以及事业单位的改革, 其对高校会计核算的相关改进也进一步趋于国际惯例, 但新高校会计制度仍然存在值得商榷之处。

(一) 未将现金流量表归入高校财务报表

按照惯例,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必要组成部分, 可以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为衡量财务资源和财务风险提供有效数据信息。但是新制度却并未将现金流量表归入高校财务报表, 使得高校的现金流量信息不能得到有效披露。

(二) 未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已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随着高等学校市场化程度不断加强, 高校会计制度也应该适度引入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全面的资产价值计量属性。但新制度中依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并尚未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高校长期资产并没有得到完全合理的反映。

(三) 注意高校会计的特殊性和普适性

高等学校社会角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步伐既要与高校自身发展相协调, 更要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步。新制度的颁布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道路中的一次飞跃, 但高校会计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实践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 不断探索与创新, 我国高校会计制度终将日渐完善。

参考文献

[1]姚俊英.对完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的几点看法[J].会计之友, 2013 (3) .

[2]王清泉.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高校会计制度改革对策探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 .

[3]魏俭.高校会计制度弊端及政策建议[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4]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S], 2009.

[5]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S].2010.

新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比浅析 篇8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 财务规则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行为的规范性,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事业单位持久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12年2月7日发布第68号部令,对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7年起实施)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不再完全适应现今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近些年来,我国财政部门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强化了监督职能,这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所以,我国财政部门适时性地对旧有规则进行了修订,从而能够加强财务工作的可行性与规范性,强化预算管理,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生产与健康发展。

二、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989年前,我国都没有形成一套事业单位的财务体系,那时事业单位所依据的财务标准与制度,都是与行政单位的财务体制相融合的,或是以行政单位的有关标准作为依据来执行的。直到1989年1月,财政部才首次颁发了有关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若干规定,随后又相继颁布了诸多辅助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全额预算单位、差额预算单位、自收自支单位财管制度,由此,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与制度得到了初步构建。

1996年10月5日,财政部颁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于转年的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则一经颁布就逐步实施到事业单位的财务实践工作中来,它健全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建设,加强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性与规范性,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朝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努力迈进,同时也保障了事业单位的持久发展。但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要求。所以,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质量,强化财务运行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及时、适时地对旧有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修订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也是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工作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优点与特点

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财政体制的改革成果相辅相成

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各项财政改革相继展开,包含有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等,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它影响着单位预算、收支、资产、财务核算手段与方法等诸多环节的工作。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各项财政改革逐渐趋于稳定,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各项改革的成果进行了最为全面与深刻的体现,它创新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内容,充实了财务工作的方法与手段,促进着事业单位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

2、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强化了财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以及精细性

现如今,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也被逐渐应用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方面,这既给财务工作带来了一定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它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靠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于财务信息是单位进行政策制定与预算管控最为主要的依据,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而新的财务规则中遵循的是大收大支综合预算管理理念,这有效完善了预算测算依据,强化了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与控制,很好地反映出了决算与预算的完整性。同时新规则也加强了财务制度方面的建设,保障了财务工作规范性,实现了资产的有效合理配置,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强化了财务控制与监督。

3、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制定会计制度提供支持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正在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工作。而新修订的财务规则给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分别提供出不同的制度供以选择,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事业单位进一步的会计制度制定提供了支持。

四、相对旧有规则,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产生的主要变化

比较而言,新旧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则在文字以及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近五十余条规定的变化,同时还增添了二十条左右的内容,概况地讲,新规则首先弥补与健全了原规则使用过程中的部分缺陷,其次能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把财务改革与财务管理的成果与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连结起来,最后重点强调了财务控制、绩效考核以及资产监督等方面的职能。具体而言,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一步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职能

在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当中,一共增添了一章四条“财务监督”的内容,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内容、监督制度以及监督机制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其中第59条对财务监督具体方式进行了明确,即事业单位应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的方式展开工作;第60条明确了信息公开、建立监督依据等方面内容,即事业单位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经济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督,保障信息公开的合规性与合法性。

2、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的开支标准与开支范围

在新规则中,第20与21条内容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每一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同时,各支出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开支标准与开支范围严格执行,对于那些国家财务制度未进行统一规定的,单位可自行规定,但必须报给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而旧有的财务规则当中并没有涉及到上述内容。实际上,长期以来国家都没有形成一套统一、健全的经费开支标准与开支范围,最近一些年来,部分课题与项目在资金管理制度中对其有所提及。从审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部分事业单位列支费用的随意性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单位的长久发展。新规则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好解决,从制度上对随意列支开支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治理,提升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3、规定了基建投资财务管理适应新的财务规则,同时把在建工程纳进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新规则的第63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财务管理适应新的财务规则,同时在第36条与42条中对在建工程含义以及竣工交付手续进行了规定,在建工程指的是已经产生了必要支出,但未进行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当在建工程可以交付使用时,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竣工交付与财务决算。

比较而言,旧有财务规则在其43条中规定,国家对单位的基建投资财务管理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办理,这就说明旧规则没有将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财务管理纳进规则当中。新规则恰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决,将基建投资财务管理纳进单位财务管理的范围当中,近年来,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预算都推进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基建投资财务管理的相互融合,与此同时,受到事业单位会计政策改革以及企业基础建设投资财务管理的良好实践影响,国有单位的基建会计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经济下的发展要求,与财务管理的实践相比较体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这一规定也给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关于基建投资财务管理规定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4、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加大了对外投资的控制力度

新规则的第44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必须对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在保障单位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对外投资,同时还要保障审批程序的规范性与严肃性。此外,事业单位不能利用财政拨款以及结余展开对外投资,不能从事股票、基金、期货等投资。这些规定都是以事业单位的本质为出发点进行考虑的,事业单位的设立就是为了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单位最应该追求的应该是社会效益,并不是经济效益或经营效益。从这一角度考虑,再结合目前诸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不良状况,新规则才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规定,加大了对对外投资行为的控制力度,明确规定事业单位的拨款应用于事业发展,而不是去考虑怎样获取利润。

5、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资产处置程序进行了明确

新规则的第45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必须按照公正、公平、公开原则,以及竞争、择优原则,遵循相关的审核程序,进行资产的出租与出借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由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财政部门进行审批。第一,新规则中的资产范围是单位的全部资产,而不仅是固定资产。第二,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必须按照程序进行,而取得的相应收入也应纳进单位预算,进行统一管理。第三,新规则的第46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可依法进行资产的共用与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6、事业单位收益不再强制上交

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强调其公益性,所以,新规则中对事业单位收益不再强制上交,只对非财政补助的收入大过支出较多的单位实施上缴办法。就是说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国家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所取得的非税收入,依据收支两条线的要求,应上缴国库。此外,事业单位通过社会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应全部纳进单位的预算当中,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核算,明确使用方向,积极投入到公益事业的发展当中。

7、预算管理办法的转变

旧有规则中,事业单位实行的是结余留用这一预算办法,而在新的财务规则中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修订,将其转变成为结转与结余要按规定使用,新的预算办法加大了财务管理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促进着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孙梅:关于财政部重新修订《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认识[J].现代商业,2012(4).

[2] 胡文上:对新修订颁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几点见解[J].中国外资,2012(5).

[3]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答记者问[J].会计之友,2012(3).

[4] 彭源波:现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上一篇:陆集乡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汇报下一篇:期末致家长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