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体育课程

2024-09-18

新旧体育课程(精选6篇)

新旧体育课程 篇1

课程是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体体现, 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教育部已于1998年公布了修订后的专业目录, 并要求在1999年实行新的教学计划。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并要求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按照国家教育部课程规划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 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方案的对接, 上海体育学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两套田径专项课程的改革方案。

本文对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新旧两套不同的改革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比较研究, 旨在为国内体育院校确定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为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新旧改革方案实施效果。

1.2 调查对象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届和2010届田径专项毕业生、相关的教师和领导。

1.3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文件选编》等相关论著。调查和收集上海体育学院2009届和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计划等资料。 (2) 访谈法:就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新旧两套改革方案的设置及相关问题, 广泛咨询和收集学院领导、专家对本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3) 问卷调查法:制作学生问卷, 共发放120份, 分别为09届60份, 10届60份。回收110份, 回收率为92%, 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率为83%。 (4) 数理统计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相关访谈、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较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情况, 由表显示, 新旧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课程架构及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第一, 旧方案总课时数比新方案多了240学时, 是新方案的1.5倍;第二, 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不同, 新方案在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理论3.89%、能力培养1.11%、考核3.75%和机动0.97%的比例, 减少了各项基本技术实践课9.72%的时数比例;第三, 专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排序上有所不同, 新方案增大了专项技术实践的考试比例, 减少了理论和能力的考试比例。形成了专项学习学时多得考的少, 学的少反而考得多的格局。

2.2 田径专项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学期分配比较

田径专项课程是在田径普修课的基础上,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而选修的进一步提高的课程, 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各占学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学期的分配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质量。据调查, 在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数上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基本相同, 只是新方案所占总学时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在授课学期安排上, 旧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与田径普修课同步教授, 新方案第一学期没有专项课, 只有田径普修课, 到第二学期才开设专项课, 即在学完田径普修课后开始学习专项基础理论, 在时间上新方案推迟了半年进入专项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践课程安排上, 旧方案第一学年学生是在跑、跳、投三类中各选一项进行专项训练与提高学习, 新方案是在重复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增加一项掷标枪技术和教法的学习。

2.3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比较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专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 通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 接受旧方案教学的学生有88%人认为田径专项课在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比较多样, 信息量比较大, 较好的地掌握了各自专项特有的技能技巧, 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新方案认同的学生比旧方案少16%, 这与专项课时的减少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 在实施旧方案教学的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专项教师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田径理论知识及技能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不相符, 应用的很少;新方案中有42%的人认同, 稍优于旧方案。

对学生在解决田径教学课中问题, 最缺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旧方案有六项因素指标低于新方案, 其中旧方案的专项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及示范与纠错能力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新方案二个等级, 说明旧方案的专项教学能力实施效果明显好于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出, 旧方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理论知识和技术往纵深方向的训练与培养, 在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 脱离了中学体育教学需求, 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 缺乏各项运动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与应用。没有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实践消化应用, 及时寻找出症结, 适时进行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案。

针对上述调查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 我们找到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 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们普遍反映,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上来的, 接受体育正规训练的时间比较短, 体育技能基础一般, 进入大学以后很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要花时间加强。因此, 从目前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来说, 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 处理好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的广博性和精深性的矛盾, 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 使之结构更合理、科学。将有利于打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田径专项“核心竞争力”。

2.4 学生达到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结果评价

跟随上海体院实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一轮两套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的结束, 我们对实施两套不同改革方案的田径专项学生达到田径专项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在选择达级的项目中, 实施旧方案学生中有40%选择径赛, 60%的选择田赛项目;而新方案中有54%学生选择径赛项目, 46%选择田赛项目。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 实施新方案教学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径赛项目是因为技术动作比较简单, 对身体条件要求不是太高, 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 容易达到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而田赛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 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 为了减少学习难度, 尽早达到课程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 只能选择径赛项目。

2.5 田径专项课程规格要求与培养目标实施成效评价

在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多能”教学训练目标中, 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比较实用, 实现了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目标的人数, 旧方案为64%, 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2%, 评价等级为合格。经过大学田径专项课程学习, 认同自己达到了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数旧方案为68%, 评价等级为中等, 新方案为56%, 低出12%。

综上所述, 在深化田径专项课程改革的教学训练过程中, 不同学习水平的共存现象, 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安排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如何设计优秀的课程, 如何将优秀的专项课程设计转换成完美的产品。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中均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新旧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在课程结构性认知上出现偏差, 基本上均是在肯定和维持原有的课程结构的前提下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删和教学时数的增削没有突破传统的课程教育模式。

(2) 旧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采用田径普修与专项提高同步进行的方式, 有效地利用了田径课程学习的时数, 对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消化田径专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掌握起到了促进作用。

(3) 新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在实施田径专项教学时, 与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出现了重复现象, 这既浪费了学时又影响了学生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制约了学生专项“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时机与过程。

(4) 新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在教学时数少、学习内容多的现状中, 缺乏对体育教育专业多元化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目标的细化。

3.2 建议

(1) 通过优化田径专项课程体系, 扩大知识容量,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专项多元化高级人才培养途径。

(2) 田径专项课程的教学训练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未来的志向进行针对性的组织实施, 为学生精心设计各自的专项核心课程, 引导学生向纵、横及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将教学训练过程延伸到职业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 1998 (6) .

[2]王美红, 徐玖平.体育院校教育实践课改革的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3]刘毅.我国体育院校与国外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比较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9) .

新旧体育课程 篇2

关键词:新旧媒体;融合;体育新闻传播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快捷传播为特点的新媒体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并成为了大众追捧的对象。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能够借助网络平台让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普通大众也能参与到新闻传播与评论中。这就改变了传统媒体只能单向传播新闻的模式,让新闻传播更加快捷便利。新媒体这一优势在体育新闻传播中运用的更加广泛,观众在观看比赛时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也能自己生产“新闻”,使体育新闻的趣味性大大提升,改变了原来呆板枯燥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体育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区别

(一)旧媒体、新媒体的概念

任何新与旧的概念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进行互换,新旧媒体也不例外。例如报纸刚出来的时候,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来说报纸就是新媒体。但是广播出现之后,报纸就成为了旧媒体。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旧媒体。

(二)新旧媒体的区别

新旧媒体组成不同:就当下时代来看,旧媒体是指以报纸(第一大媒体)、广播(第二大媒体)、电视(第三大媒体)为突出代表的三大媒体。当然,它也有所外延,比如书籍、户外广告牌、杂志等都属于旧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演变产生,既继承了旧媒体的优势与特点,也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交互性。新媒体在美国连线杂志中被这样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充分说明了新媒体传播的主体不在仅仅是新闻媒体工作者,普通大众也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

新旧媒体优劣势不同:首先,新媒体将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融合于一体,它自然继承了这些技术的优势。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更具有时效性,能够让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去,普通大众也能够制造新闻,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但是由于网络的交互性,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传统媒体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传统媒体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南非世界杯为例,仅仅派出的一线记者就高达400多名,这就为世界杯的转播与记录创造了良好条件,严格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也让新闻信息较为真实,可信度较高。

二、新旧媒体融合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大众参与到体育新闻传播

借助微博、博客、空间等互联网平台,观众可以发布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感受,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给观众造成一种双向交流的感觉。同时,随着新媒体的推广,更多的体育明星和体育教练也开始在新媒体上分享自己比赛的感受,把最为直接的、最为真实的感受传达给观众,而观众进行评论和转发,让观众感觉到自己身临在这场体育赛事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观众能够对赛场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这也被社会戏称为“草根记者”,正是由于草根记者的出现,观众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赛事情况。

(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娱乐化

新媒体出现后,体育新闻变得更具娱乐性。娱乐化是体育新闻传播的趋势所在,娱乐化的赛事新闻不仅增强了大众对体育新闻的兴趣,也会让一些原本不关注体育新闻的人喜欢上体育新闻。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大多集中于赛事情况的分析,赛况结果的反思,严肃的报道形式使报道缺乏趣味性。但是新媒体对体育新闻的报道已经远远不满足与此,在报道赛事的同时也会关注体育明星的花边新闻、绯闻女友等,这大大增强了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

(三)有助于媒体体育产业的发展

21世纪的体育产业被称之为朝阳产业,体育产业与十几个产业密切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传媒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推动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同理,体育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可读性,这将大大提升媒体行业的发展。在新媒体出现后,体育新闻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体育,这也带给了媒体体育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传媒巨头都纷纷引进多媒体进行新闻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单一视听传播新闻模式,让多媒体的网络传播被大范围的推广开来。

三、新旧媒体融合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闻传播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

体育新闻传播要实现时效性、便捷性、交互性就需要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数字化技术为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存储库,可以使海量的体育新闻能够被实时传播。现代通讯技术提升了体育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可以使各类体育新闻能够被迅速发布。网络技术可以使新闻真正实现一个人对其他人的传播,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能够评论和发布新闻。

(二)观众成为主体,转变了单向传播模式

要想让体育新闻有更多的观众,促进体育新闻的发展,就要积极转变原来传统的单一传播新闻模式,让大众也能够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利用多种平台,让大众能够对体育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让大众也有权利发表新闻,关注受众的精神需求。让消费者满意,这是任何一个商业社会都不能违背的真理,体育事业也如此,要满足大众的需要,让观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转变单向传播模式。

(三)体育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

新媒体蓬勃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相反地,新媒体的出现促进了传统媒体吸收新媒体的先进经验,不断进行相互融合,拓宽体育新闻的传播渠道,观众能够通过电视、笔记本、报纸、网络、微博等多种途径观看赛事报道,各媒体之间能够共享资源,能够进行跨媒体联动,共同服务于体育新闻传播。

结束语

新旧媒体在报道体育新闻时都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和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各自的弊端,只有两者相互借鉴补充,才能更好的传播新闻。在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今天,体育新闻的传播渠道、传播模式、传播手段都有了极大的改变,新旧媒体的融合将极大的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未来的体育新闻传播将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利用新旧媒体,充分实现其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郭晴. 中西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比较——2011体育新闻传播国际论坛述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01:13-17.

[2]谷鹏,王晨润. 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犯罪新闻的传播辨析——以中国足球反赌打假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08+110.

新旧体育课程 篇3

一、课程性质的变化, 消除淡化技能教学的错误认识

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阐述发生了变化, 明确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厘清了大家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迷惑。在旧版的课程标准中, 根据国家课程改革三级课程管理, 课程内容由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 突出健康目标, 没有明确体育教学内容, 导致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较大, 出现了“只要学生动起来”“只要学生流汗”等淡化技能教学的错误思想, 体育课上什么、如何上好以及要不要专业技能的教学, 困惑着一线教师。2011年版课程标准突出技能教学这一核心地位, 厘清专业训练与课堂教学的区别, 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手段, 并要有一定的负荷, 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遏制青少年的体质下降趋势。

二、课程理念的变化, 明确新型师生关系, 削除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错误认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旧课程标准在健康教育的阐述方面不够具体化, 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能解决学生某些方面的体质问题, 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不是体育体育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新版课程标准明确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提出了在技能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有机渗透健康教育, 在强调目标多元化基础上突出技能目标的核心位置,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旧版课程标准中过于强调学校体育的作用, 而淡化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新版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 强调了目标的实效性,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既注重国家层面又重视地方特色, 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相结合, 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活动练习趣味化,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旧版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表述上似乎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导致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就是淡化了体育教师的作用,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导致在课改之初一些体育课开始后, 学生都到自己所想活动的场所去活动了, 同时也成了部分教师“放羊”的理由。新版课程标准中, 以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为目标, 明确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明确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创造者更是实施者, 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取代。“帮助学生”明确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由教会向学生学会转变。

旧版课程标准强调关注个体的不同需求, 过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忽视了地方体育特色或者学校的特色建设。新版加强了对地区差异的关注, 强调地方与学校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并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及师资情况等创造性地实施体育教学, 形成学校特有的教学特色,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课程目标、内容的变化, 强调目标的整体性, 消除对目标达成难的疑惑

新版课程标准对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的概念表述清晰, 对四个学习方面的学习内容要求明确, 强调了四个方面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并主要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 消除课改之初将课程目标单独列出来教学的现象。当然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对于这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的达成以及学习内容的安排, 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运动爱好与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硬件条件等, 根据学生的发展, 有所侧重。

新旧体育课程 篇4

关键词:改课理念;转变观念;教学资源;新旧对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一、理解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应一如既往地突出自己的德育特色。每一门学科教学时都应该注意学科性,没有学科性就体现不出其科学性,就不能体现自己的学科特色,而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主,兼有智育性质的学科,它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还应该重点突出德育特色教育这一块,应该充分利用教学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突出政治课的特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要把握好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不仅是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教学的依据。因此,老师们要“吃透”课标精神,在课标指导下处理教材。要正确理解教材的作用,并提高自身依照课标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做到有重有轻、有繁有简、有难有易、有紧有松、有高有低等等的处理,而要避免“一刀切”,从而缓解课时压力。

三、控制好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新课程一个重要理念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经验出发,探讨生活现象背后的一些道理,从而正确理解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认识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然要在教学资源上进行适当地扩展。问题是要控制好教学资源,如果资源数量过大,会导致课时比较紧张。我的建议是: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扩展了很多教学资源,但对教材内的资源却没有很好地利用。

2.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教学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使用到位,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建议老师用好教材中的教学资源,选择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得当,防止教學形式化

教学方法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实现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必然追求。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传统教学方法不都是落后的。要处理好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关系。要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教学方法,而不只是单纯追求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一种“热闹”、一种“创新”,还要坚持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学习,提高效率,从而降低课时压力。

五、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要更注重落实知识

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调节课堂气氛,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的政治课教学中老师不能一味地强调课堂气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倡适当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必要的,但要掌握好分寸和问题的难易程度,否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

效果。

六、教师讲解的度的方面,不是教师讲得越少越好

从课堂活动主体来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互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要尽量让学生来做主人,让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于是,有的老师就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教材重难点抛出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然后让学生自学、自练、背诵、记忆,认为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其实,这样就容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没办法很好地吃透教材,理解其中的重难点。针对课本中有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教师不应该提倡这样的少讲,而应该尽量地精讲,有启发性地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

七、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

有的课堂上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合作过程是短暂的,

讨论研究是匆忙的。因此,需要展开高效的合作学习,重点用在突破学习的难点上,而并非各个小组各自为政,甚至说着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全面发展。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高中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政治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上或许还会有砖瓦石块,崎岖不平,但我们必须前行、必须面对。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我们也不能放弃。

参考文献:

李春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新理念.教育出版社,2005.

新旧体育课程 篇5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采用学科式教学模式, 课程按类别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时多, 实践课时少;师生在教学双方的角色上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知识的记忆者。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课程按类别划分, 将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进行条块分割, 变成零碎的相互孤立的知识点后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缺少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教学, 使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快地融合, 并形成应用能力。

三是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出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缺乏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 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

四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 导致教学双方关系的僵化, 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传统的课程体系所带来的弊端早已被人们所认识, 破除旧的课程观念, 建设以突出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要彻底破除旧的课程观念也并非易事, 因为这毕竟是一场变革和创新, 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学习、调研、分析、论证, 找到一条可行的路线。在这方面我们选择了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

以《电子技术》课程为课改对象, 按照新的课程观念从专业群岗位需求的调研,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教学大纲, 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策略, 制定考评标准等, 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并通过教学实践, 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得出课改效果的结论性意见。

一、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理解

以放大电路为例来看按项目整合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然后是放大电路结构及原理。至于对谁放大, 为什么要放大, 放大后的信号有什么用途, 学生一概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 是非常枯燥无味, 学生没有兴趣, 也不容易理解。

在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时, 我们选择了“便携式扩音机安装与调试”作为放大电路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项目中引入了驻极式电容麦克和动圈式喇叭, 一个是信号源, 另一个是负载,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在教学中先介绍项目的功能, 并通过实物加以演示, 然后提出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最后再将和本项目相关的知识点推出。这种教学方式从一开始学生就被项目的功能所吸引,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抱有神秘感和新奇感, 学生会十分主动地思考各种问题, 特别是看到实物演示, 直观可信, 学生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了这样一个铺垫, 学生自然会对后续的知识点倍感亲切, 在非常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了新知识, 而且记忆深刻。

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的课程体系先学理论, 然后在另外一个时间段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不能做到即学即会, 课堂的教学时效性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物制作过程。这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既学习了理论又掌握了技能, 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新旧两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与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选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两个班, 一个为“课改班”, 另一个为“非课改班”。分别按照新旧两种课程体系授课。结果明显感到课改班的学生在掌握的知识量、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好于“非课改班”的学生。在我们召开的师生座谈会上, 两个班的学生谈了各自的体会。学生们对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们共同的感觉是学习的积极性高了, 应用能力增强了。由此可以说明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在教学做的过程中, 遇到了做的时间不够的问题, 学生们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项目的制作。学生的这种热情足以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 甚至达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

从中可以看出破除传统课程观念, 建设新的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教学手段, 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得到大发展。我们相信高职教育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新旧体育课程 篇6

关键词:新教材,旧教材,函数概念,比较

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师是关键,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建设者以及资源开发者的教师, 首先必须研究好教材并积极地探索研究, 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 及时的更新理念、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研究教学方法, 才能更好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进一步学习和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本文以高一函数概念一节为例, 从函数内容的目标要求、教材内容呈现方式及函数概念内容变化入手, 比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 (B版) 》 (以下简称“新教材”) 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数学》 (2003年版, 以下简称“旧教材”) , 分析其异同, 希望帮助教师实验和修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函数概念的教学, 提高数学函数教学的质量。

一、函数内容的目标要求比较

作为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的编写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们在函数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上的差异必将引起以二者为指导编写的教科书的差异。

对比见下表1、表2:

通过比较表1和表2发现:

1.《教学大纲》

是从抽象的对应关系来定义函数概念;《课程标准》是通过实例, 用变量的关系从集合角度描述函数概念, 比较生动、直观, 易于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课标提高了对函数概念理解要求的水平, 强调的是“二要素”,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函数关系符号的意义, 掌握用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 而大纲则不作要求。

在目标的描述上, 《课程标准》明显比《教学大纲》更加的丰富多彩。《教学大纲》中使用的语言主要为:“了解…, 掌握…, 理解…, 会求…, 运用…解决…”, 而《课程标准》主要使用以下语言模式:“通过…了解…体会…, 理解…, 在…选择…, 通过…理解…, 知道…, 运用…”。《课程标准》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使得使用者对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也易于理解。

2. 通过教学目标的对比可知, 旧教材注重函数概念的知识性理解, 映射是为函数服务的。

新教材不对函数概念的集合形式定义作高要求, 而是对函数概念中包含的对应、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等本质属性做了要求。另外, 新教材对函数定义域和值域要求有所降低, 从“会求某些函数定义域与值域”改为“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强调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 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 避免人为地编制一些求定义域和值域的偏题。

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1. 素材选取。

素材的选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都有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应当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

旧教材:抛物线型钢管、自由落体运动。

新教材:火箭、跳高、行星运行轨迹、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好奇心指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玉米生长过程、国内生产总值、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变化规律、学生成绩、火车运行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灌溉渠的横断面。

旧教材、新教材的素材丰富程度呈现递增趋势, 旧教材非常有限而且描述比较呆板, 没有趣味;相比而言, 新教材素材要丰富得多, 无论是“现实情景”还是“活动趣闻”以及“科技发展”都有所涉及。并且新教材中将实物照片、文字、表格、图形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加深对所学内容数学意义的理解。用场景图、实物照片等呈现问题情境, 编排一些有趣的材料,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密切联系现实世界。

2. 课程习题题量及设置的比较。新旧教材中的习题都分四类:

例题、练习、课后习题、复习参考题。其中, 例题是说明某一概念、定理或定律时用来做例子的问题;练习是以复习相应小节的教学内容为主, 供课堂练习用;课后习题供课内、外作业选用;每章最后配有复习参考题。新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习题在设置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有不少改变。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 练习、习题和复习参考题均安排了A、B两组题, 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中A组是为了巩固本节所学内容而进行的基础练习, 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的认识与巩固, 对学生的要求稍低一些;B组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 带有一定的灵活性, 关注的是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对学生的要求稍高一些, 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索。

习题作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力的培养, 都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习题。为了更好地研究新教材在函数概念部分的变化, 从习题角度加以分析教材, 统计新旧教材的习题采用以下原则: (1) 新旧教材在习题编号上是一致的:大题用1, 2, 3, ……编号;小题的编号是 (1) , (2) , (3) , ……约定题量按小题的个数计算, 而小题中出现的一题多问, 仍按一题计数。 (2) 统计的习题包括与函数概念相关的“例题”、“练习”、“课后习题”、“小结”。 (3) 统计得出:

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例题上, 新旧教材数量相差不大, 但新教材的例题素材多与实际生活贴近,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上, 新教材高于旧教材, 习题上, 新教材又低于旧教材, 实际上强调了数学学习是一个经历探索、理解总结、归纳反思的过程, 教师可以根据练习题适时设置活动性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式或独立思考等多元学生组合, 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获取, 使僵化机械的模仿变为探索发现式的愉快学习。新旧教材在小结中的大题个数是相同的, 只是新教材在一题中出现的多问现象较多, 可以达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由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在函数概念部分的要求差异较大, 因此教科书中对习题的设置也有所改变。下面的表格将这部分的习题分为与定义域、函数的值、值域、对应法则、象与原象、应用与思考有关的类型分别做了统计与对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新教材已经削弱了对定义域、值域的训练。这是因为传统教学中的求定义域、值域的问题都过于繁、难, 是人为的技巧化训练。新教材是把精力放在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函数思想上, 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建立函数模型以反映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应用与思考方面题量的增加则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有效地改变了数学教与学的方式。

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可以直观、动态地演示, 由图形带来的直觉, 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另外它能具备高速运算功能, 可以解决以前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中都提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由于时代的背景以及特殊条件的限制, 新旧教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有着明显的差别。旧教材虽然提出运用计算机做对数等运算, 还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描点画图, 推荐有条件的地方使用信息技术。不过对于具体的使用方法, 没有谈到, 在正文中没有统一具体编写。新教材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则费了更多心血。如2.2.1节函数的第三个内容是“用Scilab语言求函数值的方法”, 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学习数学的习惯与技能。

三、函数概念的变化

旧教材函数概念:设A, B是非空的数集, 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 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f (x) , x∈A。其中, x叫做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 函数值的集合{f (x) |x∈A}叫做函数的值域。

新教材函数概念: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数集, 对A中的任意数x, 按照确定的法则f, 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它对应, 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 , x∈A。其中, x叫做自变量, 自变量取值的范围 (数集A) 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自变量取值a, 则由法则f确定的值y称为函数在a处的函数值, 记作y=f (a) 或y|x=a。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y|y=f (x) , x∈A}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新旧教材的两个定义本质是一致的, 都指出了一个函数关系必须涉及到两个数集 (自变量和函数的取值集合) 和一个对应法则。

由旧教材的定义可知, 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f。并且强调:集合A与集合B都是非空数集;对应法则的方向是从A到B;强调“非空”、“每一个”、“唯一”这三个关键词。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它是构成函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函数的定义域及值域的对应法则完全确定之后, 函数值域也就随之确定了。因此, 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为“y是x的函数”的两个基本条件, 缺一不可。所以, 新教材的定义是在旧教材的定义的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提炼, 提出确定一个函数就只需要两个要素: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区别在于:

1. 旧教材称“与x的值相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 新教材则描述的更为详细:“如果自变量取值a, 则由法则f确定的值y称为函数在a处的函数值, 记作y=f (a) 或y|x=a。”新教材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分清f (x) 与f (a) 的联系与区别:符号f (x) 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 它是一个变量, f (a) 表示当x=a时函数f (x) 的值, 是一个常量, f (a) 是f (x) 的一个特殊值。这样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 新教材的函数定义中没有同时涉及两个集合, 所以没有用“f:A→B”这个符号。

3. 旧教材函数的值域用集合{f (x) |x∈A}表示, 新教材用集合{y|y=f (x) , x∈A}表示。旧教材的表示不符合集合描述法表示的规范性, , 描述法是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而x∈A只是x的特征, 不是集合的元素———函数值的特征。所以新教材的表示比较规范, 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 同时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 可以发现新旧教科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理念的变化。时代的前进带动理念的发展, 理念强调的重点不同, 教科书编写的重点也不同。新教材有许多成功的地方: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 与生活息息相关, 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好奇心;内容上更注重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应用的, 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 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体系上, 注重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意了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统一性、层次性, 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3]徐斌艳.新课标与“数学教育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数学 (第一册.上)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l (B版)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中专新生下一篇: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