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共12篇)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1
税法与会计目标的不一致性导致了所得税会计的出现。所得税会计是关于如何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的会计。1994年以前, 我国会计准则 (部门、行业会计制度) 与税法目标一致, 不存在所得税会计。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 (征求意见稿) 》, 税法与会计目标明显不同, 所得税会计在我国始出现。2007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标志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接轨。
一、所得税会计理论及发展
(一)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
不考虑暂时性差异, 不确认暂时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金额的所得税会计方法称为应付税款法, 即应交所得税就是与所得税费用。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不符合当下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因此应付税款法已成为过去式。
纳税影响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递延法是指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 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税率变动问题。递延法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账面值不能完全代表企业未来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 不符合资产负债的要素定义。债务法则是在所得税税率变动时遵循追溯调整的理念处理税率变动。基于债务法的递延所得税账面值完全符合资产负债的要素定义。
(二) 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在理论中, 债务法又分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是以收入费用观为基础, 从利润表出发把暂时性差异看成是所得税费用的一部分, 先确定所得税费用后推出递延所得税借项或贷项。在此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是依据递延所得税借项和贷项相互抵消后的余额方向来确定, 这不仅混淆了资产负债的分类, 同时还违背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不得抵消的原则, 使得资产负债表信息不真实, 不完整。因此我国新准则中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通过对暂时性差异的分析, 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由资产负债表间接计算得出。把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开核算, 可以清楚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利于企业做出正确决策。
二、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问题
(一) 基本概念晦涩且内在缺乏一致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关于所得税会计相关概念的表述不仅晦涩难懂, 且定义还缺乏内在一致性, 让人很难理解。如准则中资产计税基础与负债计税基础这一对基础概念, 准则将资产计税基础定义为,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准则将负债计税基础定义为,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同是计税基础, 定义的角度不同, 语言又不通俗, 且没有逻辑性。
(二) 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差异过多缺乏平衡
在我国,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法律地位要比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法律地位高。所得税税法从国家宏观层面考虑对各行业的征税情况, 会计准则则是在微观领域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平衡所得税法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诸多差异是准则制定者不能忽视的问题。遗憾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过于强调会计准则的技术特性, 对与税法的平衡的问题考虑太少, 以至于造成的税会差异太多, 非常不利于基层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美国会计学家米勒所说:“在世界范围内, 所得税会计是杂乱无章的。”这一方面说明对所得税会计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各国比较难以形成协调一致的理论和技术处理方法。另一方面也说明所得税会计准则受各国税法影响明显, 各国税法迥异, 所得税会计准则没必要也没有这个必要非要与国际接轨, 我国不妨在该准则上强调一些特色。
(三) 会计准则过于复杂企业缺乏应用动力
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 所得税会计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实行。对于中小规模企业仍没有明确规定。中小型企业纳税仍然是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因此, 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 中小企业主观上会更倾向于简便容易的处理方法。这一点可以从盖地教授主持的财政部课题“所得税会计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得到证实。在关于“大型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选择”中有效问卷中有41.3%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 49.5%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递延法, 9.2%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债务法。在关于“国有企业所得税会计方法”有效问卷中有54.4%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 37.4%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递延法, 8.2%的调查对象回答采用的是债务法。这就说明目前我国对企业所得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程度甚低, 我国企业更加倾向于易于理解的应付税款法。上市公司只是按照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短时间内要进行大幅度的转变, 其转换成本必然很高。
(四) 会计和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
一方面, 会计人员素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会计发展的瓶颈。理解并有效执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懂会计还要熟知税法。会计人员对纷繁复杂的会税差异要可靠判断, 并基于准则的原则来处理。
另一方面,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有序执行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而现在我国税务部门懂会计和税法的专业人员很少。企业面临所得税处理上的问题不能很及时得到税务部门的合理化建议。
三、完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举措
(一) 相关概念一致性
完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关概念, 不可生硬照搬他人的做法, 在借鉴他山之玉时要与中国实情相结合。笔者认为对于同一概念或类似概念最好给出通俗易懂, 内在逻辑一致的表述。其实, 资产计税基础与负债计税基础无非就是税法上的资产和负债的概念, 更进一步简单地理解就是, 在收付实现制下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就是资产计税基础与负债计税基础。如果这么定义的话, 不但与会计准则强调的权责发生制下的资产和负债定义遥相对应, 还非常通俗易懂。
(二) 合理处理税会差异激励企业自发使用
合理处理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可以引导企业积极学习和采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尽量从根源上减少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从税法角度分析, 对一些永久性相差税法不妨减少, 相当于对企业的一些税收优惠。税会的差异随着社会不断融合, 国家的社会职责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越来越走向统一。税法与会计准则在处理上达到一致也是不无可能的。这就需要税务机关与会计研究紧密联系起来, 共同探讨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2、对于不可避免的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采取重要性原则。
对重要的差异采用纳税影响法, 对于未达到重要性水平的差异不妨采用应付税款法, 这个判断的尺度可以适度由企业自主确定。这样可以激励企业提高判断水平。
(三) 多元化暂时性计算方法恢复永久性差异概念
简化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一方面, 允许企业多角度计算暂时性 (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 企业即可以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计算, 也可以保留从利润表计算差异的做法, 准则不要一刀切彻底推翻从利润表角度计算差异的方法。准则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只是强调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要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 这并不意味着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过程也只有华山一条道。遗憾的是, 准则就是这么做的, 这说明财政部的教条主义。条条大路通罗马, 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另一方面, 恢复永久性差异的概念, 以便于与暂时性 (可抵扣暂时性) 差异对应。目前准则中没有该概念, 这不利于与应税所得的计算。
(四) 提高会计和税务人员人员自身素质
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 资产和负债的未来可收回价值的判断需要借助专业人员判断, 所以, 会计人员应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转变观念。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要加快知识更新, 做一个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会计从业人员。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应该熟悉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税务人员应该具有较深入的会计知识。
摘要:税法与会计目标的不一致性产生了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经历了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法的发展历程, 纳税影响法中的债务法是新会计准则采纳方法。所得税会计准则规范了税会差异的核算问题, 但是也存在基本概念晦涩、差异过多, 企业缺乏应用动力等问题。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准则,所得税税法,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法,暂时性差异
参考文献
[1]盖地.税务会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01.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396-413.
[3]胡茂云, 张茹.所得税会计准则及其应用研究[J].交通财会, 2006, (03) .
[4]孙婕, 所得税会计研究[J].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2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人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方面
一是汇算清缴职责认识不清。在实践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纳税申报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对企业申报工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够明晰,对偷逃企业所得税法律后果的认识远不及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出口退税违法责任的认识高。加上基层税务部门对企业申报数据的审核手段简单,汇算清缴结束后的后续监管措施乏力,在受理、审核申报表时多为就表审表,对表中的数据逻辑关系只作简单推敲,给企业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汇算清缴不过如此,随便也能过关,造成申报数据随意性较大。
二是财务核算工作重视不够。在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资料不完整的情形。比如,有的企业在用工方面制度简单,多用临时用工,大多无劳动合同,也没有上交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缴款;有的企业在成本、费用的列支方面很不规范,将企业的一些经营费用与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相互混淆;还有的企业在发生业务时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票据,白条入帐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需要各监督管理部门共同努力,逐步规范。
三是会计核算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新办企业大多呈现增速快、规模小、聘请兼职会计从事财务核算等特性。企业会计对税收政策一知半解或不求甚解,填写申报数据不完整、逻辑不符的情形较为普遍。从近三年情况来看,每年参加汇算清缴企业以20%以上比例在递增,多为中小企业、私营实体或涉农经营组织。通过审核,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对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以及免征的增值税应纳入所得额申报所得税等政策理解错误,有的企业发生资产损失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直接进行税前扣除,还有的企业随意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等。
四是税收优惠政策认知度不高。许多企业会计责任心不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申报不积极、嫌麻烦。如从事农林牧渔所得免征、安置残疾人支付工资加计扣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减计收入、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为小微企业带来了福音,但大多数中小经营实体,经营制度不健全,经营渠道单一,开业前期多处于亏损状态,无法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以近两年汇算清缴情况看,每年申报减免税资料的企业占参加汇缴清缴企业份额不到两成,而实际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比例就更低。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税法遵从主动性。
五是纳税辅导和税法宣传不到位。随着国家对农村市场和涉农产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倾斜,农村各类经营组织如雨后春笋,增长很快。但相当一部分涉农企业对税收的认识几乎为零,认为只要经营国家规定的免税行业,就和税务局没关系。还有的企业长期进行零申报,实质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只为下一经营环节争取减免税;甚至有的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后一直未启动,只为骗取国家扶持资金与银行贷款。这类企业经常性不能正常申报、也不能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或申报资料,给基层税务管理工作带来困扰。从目前纳入管理的合作社来看,多数账簿设置非常简单,甚至没有设置账簿,会计核算不规范、不准确,难以准确划分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这些都给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带来很大的难度和风险。
(二)税务部门日常征管及后续管理方面
一是汇缴审核水平有待提高。尽管各级税务机关每年都将企业所得税政策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培训,但对汇算清缴的培训工作还是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或业务手册,基层税务人员汇缴审查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随着越来越多管户而增加的工作量,也让很多税务人员力不从心,不能深入了解申报表与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不能对企业申报的跨期结转项目及时核实,一些企业的申报需要税务部门多次提醒催促等情形,使得汇算清缴存在短期突击现象。
二是稽查、评估观念有待改进。为了讲求工作实效,税务稽查和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重收入轻管理”情形,税务人员更愿意在增值税方面入手开展稽查和评估工作。基层税收管理人员因为面临的具体工作繁杂而琐碎,很难在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中做到税务稽查或纳税评估人员的“专而精”,使得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不受重视。
三是汇缴涉税软件有待完善。目前税务机关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仍以手工审查居多,利用涉税软件开展汇缴工作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推行的电子申报软件和涉税通汇算清缴软件存在程度不等的问题,如部分政策更新滞后、报表间数据逻辑关系不够全面、企业弥补亏损数据不能结转等。加上网上申报系统开通后,即便是汇算清缴系统数据审核未通过,仍可以通过网上进行申报成功,造成综合征管软件导入数据错误。
(三)社会中介鉴证服务方面
一是代帐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仍需加强。市场经济的活跃和社会分工的进化,很好地刺激了税务代理行业的发展。但目前代理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执业规范,没有明确文件规定。除正式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外,还有大量非正式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从事这一工作。这当中大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其中专门从事税务代理人员,大多忙于事务,疏于学习,一些企业聘请税务代理机构出具汇算清缴鉴证报告后,仍被稽查、评估出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介部门的公信力。
二是代理责任追究还需明确。由于国内税务代理行业起步较晚,从事代帐行业的人员龙蛇混杂,专门从事税务代理的机构和人员常常为抢占商机,不得不向市场妥协,更多地站在被代理方立场,甚至根据被代理方要求出具内容不实或数据不符的汇算清缴鉴证报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与现行法律对税务代理法律责任追究不够明确,税务部门对税务代理行业监管职能淡化有很大关联。
二、今后加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政策宣传,保证服务实效
一是拓展各类税法宣传媒介的“窗口”功能,广泛、深入地宣传企业所得税政策法规,重点针对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纳税调整等内容,每年汇算清缴之前广泛征求纳税人意见,对纳税人提出的建议进行动态跟踪改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目的的、实效性的汇算清缴纳税辅导培训工作,达到“税企双赢”目的。二是进一步优化12366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咨询热点问题库等功能,充分发挥电子咨询、网络答复、即时通讯等服务措施的政策咨询功能。三是建立税企“一对一”沟通联系机制,以“税企联系卡”“办税服务单”等为媒介,确保税企沟通渠道通畅,做好汇算清缴疑难问题解答与辅导工作。
(二)坚持知识更新,保证培训常态
一是通过定期培训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企业所得税管理人员培训,着力培养精通企业所得税业务、财务会计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实用型人才。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业务培训和基本业务操练,为汇算清缴工作打好基础,做足准备。二是重视每年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专项培训。对纳税人的培训内容,侧重与企业所得税汇缴工作紧密相关的税收政策、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写方法及表间勾稽关系、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方法、税收优惠审批或备案事项申报流程,以及申报软件操作说明方面;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内容,侧重企业所得税政策难点、每年汇算清缴容易出错项目、各环节汇缴审核重点内容以及纳税人申报流程等方面。只有如此“接地气”的培训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
(三)坚持“两税互评”,提升评估质效
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日常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手段,是提高所得税征管效率的有效手段。根据每年汇算清缴数据,以享受减免税企业、连续亏损企业、历年问题较多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企业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目标,大力推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两税互评”工作,即运用企业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和第三方信息,对纳税人增值税申报情况、企业所得税申报信息进行综合比对,采用较日常管理和税务稽查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分析评估。在开展汇缴数据评估时,对于发现企业少计收入、虚列成本、多列支出、开具及取得虚假发票等违法行为应及时移交稽查,同时加大处罚力度,达到督促企业规范建账、准确申报的目的。
(四)坚持基础管理,强化后续监督
一是加强基础台账管理。建立分户分项目的明细台账,特别是弥补亏损、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减免税、工效挂钩、非货币资产投资确认所得、广告费、投资抵免等跨延续性管理事项,做好汇算清缴基础工作。二是加强减免税企业后续监管。对是否符合减免税条件、核算是否准确、减免税用途是否合法等项目开展后续核查,对符合减免税政策但未申报资料纳税人的政策宣传,主动告知纳税人;三是加强税前扣除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税前扣除项目,抽取重点指标或异常数据,通过报表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帐薄与凭证等进行核查,确保其真实合法性。四是加强关联业务管理。特别加强对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及企业集团间的关联交易管理,注重了解多方信息,防止利润转移和税负转嫁。针对汇算清缴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税务部门各个环节管理人员长期的努力,加强征管,转变观念,将管理融入稽查,将管理融入评估,将管理融入服务,逐步引导企业规范核算,正确申报,逐步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质效。
(五)坚持人机结合,加快信息应用
广泛推广应用电子申报、网上申报等系统,是企业所得税未来申报方式的发展方向。现行电子申报软件,因政策更新快、系统不完善、指标不全面带来的诸多不便。综合征管软件中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模块功能简单,又没有统一成熟的企业所得税信息管理软件,因此,对汇算清缴相关数据不能充分开展有效的分析运用。应逐步完善综合征管软件汇算清缴、纳税评估、涉税事项维护功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申报数据的质量,督促企业规范核算,为分析、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
(六)明确代帐责任,提高中介作用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企业
所得税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个人所得税,一部分为企业所得税。前者虽然大部分也要通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但是相对比较简单,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少,后者则是更加复杂且必须通过会计进行计算才能得出结果。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在2012年企业所得税占全部税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8.7%,这个比重在近些年来还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企业所得税必将极为重视。本文将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对企业所得税的各方面进行剖析,从而对更多的会计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所得税的计算方式
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应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会计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负债表上所列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科目经过所得税计算公式最终确定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数量。资产负债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方法是在近年来才被彻底贯彻落实,在之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还有应付税款法,不过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文件落实以后,该方法已经被停用。
二、所得税会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会计行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导致在所得税的会计实务当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同时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所得税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十分容易发生财务风险与成本控制风险。
1.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存在差异
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都是每一个会计都要学习的内容,它们之间缺一不可,一个是会计行为的准则,一个是国家法律的约束两者具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不过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也为所得税会计的事务处理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的区别有以下3个方面:
(1)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主体与目的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通过对核算对象、核算方法与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约束等方式对会计主体进行约束,确保会计能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提供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其中包括了财务报告、经营状况、利润所得等等。它的目的更偏向于保护企业本身与投资者、债权人。企业所得税法则主要通过法律规定约束被征税人、企业所得税税率、纳税期限等。企业所得税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能够及时地得到财税收入,为国家的宏观利益服务。
(2)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基础存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对会计的计量和报告也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企业所得税法虽然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方式,但是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例外情况,比如税前款项的扣除、收入的确认和费用加倍计算等等。
2.所得税存在不公平现象
企业所得税的征缴在理论上应当“一碗水端平”,但在实际的征缴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例如国外投资企业会享受一定期限或一定程度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或者是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会为投资企业减免一定量的企业所得税甚至在一定期限内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企业所得税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征缴的,作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者——会计自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所得税征缴的效率与合理性。例如许多会计对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征缴所得税时容易出现漏税或是过多征缴的现象,如没有及时发现必然会对国家及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三、所得税会计问题的解决方法
1.协调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规属于不同领域的规章,其制定和实施有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这些部门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合作,企业可以单独成立税务岗,负责企业有关的税务资料,建立专门的税务核算体系与财务会计协调,减少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取消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过渡期要调整所得税优惠的实施范围和方向
税收理论和实践表明,任何税收优惠,都可能导致某些纳税人去想方设法钻空子,从而成为税收的漏洞。但这并不排斥税收优惠作为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关键在于优惠政策与优惠方式的选择。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同时,要有选择、适当地实施对在落后地区投资企业的优惠税收政策。要有目的地扶持有效益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落后地区不发展,要拖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中小企业不发展,不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市场,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提高社会整体生活质量。而落后地区和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现存格局中往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才是真正需要扶持的。
3.加强所得税会计人员培训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有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新所得税会计准则选择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的所得税处理方法虽然科学性强但其处理难度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方法。同时,会计人员对于新所得税处理方法的认识不深。由于会计人员是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的直接执行者,负责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会计人员的素质无论对税务部门还是对企业都有重大影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才能很好的应用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才能保证新所得税处理方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如在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前提条件是企业很可能在未来有足够的应税收入以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依据现有的证据做出判断,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结束语
所得税关乎于每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如何加强所得税会计的管理与完善所得税的各项法律与准则的支持是我国必将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的观点可以为完善所得税相关法律和准则起到帮助。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差异[J].黄山学院学报,2006(3).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4
会计与财务及税务等法规搅在一起的现象至今还没有重要改观, 另外,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 企业所得税是只对实际收到的股利计征, 还是按股权投资比例计算的实际投资收益计征, 所得税法也未做出明确规定, 把两者糅合在一起, 不利于财务会计为社会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也不利于实现税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2 我国在制度法规上存在的问题
完备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可以保证财务会计为税收提供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 为所得税会计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健全完善的税收法规能使得所得税会计有法可依。然而目前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少, 实施范围有限。税法与财务会计法规体系还没有完全独立, 所得税法比较简单, 刚性不强, 不能自成一体。
3 目前我国的所得税人员和税务工作现状有一定缺陷
目前, 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再加上会计操作手段相对落后, 难以适应所得税会计独立后的会计工作需要。虽然新税制中规定了纳税代理制度, 但由于我国税务中介机构和注册会计师数量严重不足, 纳税代理制度要在实际工作中推行, 尚须时日。税收稽管工作也需很大的改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建立与完善所得税会计制度尤为重要, 很好的运用所得税会计, 对于缓解征纳双方矛盾, 保证所得税按时足额入库, 促进我国税收征管和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完善所得税会计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3.1 广泛进行所得税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在我国, 对于所得税会计的研究虽然正逐渐加深, 但是总体来说还显得不够, 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业务的会计处理, 对于所得税的处理重视不够。应该加大所得税会计的宣传力度, 通过研讨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所得税会计学术活动, 进一步研讨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协调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所得税会计发展思路。鼓励会计部门、税务部门等共同探讨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方向, 使其符合国情, 易于操作。
3.2 建立企业的所得税会计的法律规范
建立企业所得税会计必须有严密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 应解决3个主要问题: (1) 确立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法律地位, 也就是把企业实行所得税会计作为一项计税义务加以规定; (2) 规定计税所得额的税基, 按保护所得税税基的原则界定成本费用列支范围、税前扣除项目, 以及所得税会计核算应税所得的程序和模式; (3) 明确不按税法规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所产生的后果的法律责任。有了这些规范, 企业所得税会计制度才能得以确立, 其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才能据以建立。
3.3 财务会计规范之间亟需协调
根据财务制度规定, 企业被没收的财务、支付的各种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 赞助、捐赠支出, 法律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等等, 均不能列为成本费用, 而会计制度规定, 上述各项支出均可在有关损益科目中列支, 税法也规定了它们的扣除标准。即使企业严格按会计制度核算, 将上述支出列入相关损益科目, 尽管未违反税法, 却很难说未违反财务制度。若有关审计部门因此而认为企业违反财务制度, 按违反财政法规论处罚款五倍, 企业实难接受。财务规范与会计规范之间亟需进一步理顺。鉴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较为完善, 企业所得税会计已建立, 单行的财务法规有必要取消。这样既可减少国家有关法规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改变会计对财务的从属地位和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
3.4 与所得税会计相关的经济法规亟需配套
会计改革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但因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如, 根据国务院1986年颁发的《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规定, 企业多列成本费用、挪用生产性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等, 均属违反财政法规行为, 都要处五倍以下罚款。而现行所得税会计规定, 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可以不一致, 企业的成本费用据实列支, 至于国家为保证水源, 可依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 将企业会计利润调整为纳税利润即可。挤占挪用资金问题也与现行资金管理制度“企业资金可以统筹安排使用”的规定不符, 实际工作中, 企业感到无可适从, 有关审计部门也无可奈何。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会计改革不适应的经济法规进行一次认真清理, 过时的、不适应的应尽快修改完善, 一时无法修改完善的, 也应明确处理办法, 以减少经济法规之间的矛盾, 增强统一性, 避免执法中的随意性, 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3.5 税务人员必须配备
企业会计利润与纳税利润不一致表现在许多方面, 如折旧费用、工资及三项费用支出、投资收益、试营收入、利息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国拨补贴、亏损弥补、减免税收入等等, 核算起来, 工作量很大。现在, 部分企业由于没有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 税务专管员的时间精力也有限, 只是部分企业的纳税利润不真实, 导致国家税源流失。因此, 国家有必要明确规定, 企业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税务会计人员, 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上, 另账反映企业税款的实现和上缴情况。这样, 既有利于国家加强税收征管, 减少税源流失, 也有利于企业重视对税务策划的研究, 加强纳税核算与管理。
3.6 强化所得税会计观念
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 净收益是衡量企业成就的主要尺度。而如何节约支出, 增加收入, 是今天的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决策。所得税对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安排、交易方式等都有影响, 企业进行决策时不能不考虑所得税这一重要因素。严格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能确保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篇5
摘要:我国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改进,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实际,对存在问题所依托的制度征管进行调整。一. 个人所得税的特点 1.1实行分类征收
(1)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
(2)我国目前是分类所得税制,今后的改革方向是混合所得税制为主、分类所得税制为辅。1.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比例税率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不大,而累进税率有平衡贫富悬殊差异的作用,更有利于合理调节收入。1.3费用扣除额较宽
我国采用费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扣除费用3500元;
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1.4计算简便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取总额扣除法,免去了对个人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逐项计算的麻烦;各种所得项目实行分类计算,各有明确的费用扣除规定,费用扣除项目及方法易于掌握。
1.5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方法
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
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增加了近百万倍,1980年只征收了18万元,现在接近1500亿元,现在它占了全部税收的7%.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这个比例还很小,比如美国近年来联邦总收入,包括个人和企业所得税、流转税以及社会保险和退休金中,个人所得税约占50%,其中企业所得税仅为个人所得税的大约五分之一。而在我国,企业所得税超过个人所得税的一倍还多。北欧的一些国家个人所得税还更高。这些数据说明虽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了很大增长,但是还远远没有征够。2.2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体现出较高的征管水平。个人所得税是所有税种中纳税人数量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相当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其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自行申报制度不健全,代扣代缴制度又难以落到实处。税务机关执法水平
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税款的征收。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不畅、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限,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而且时效性很差。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信息不能实现共享,形成了外部信息来源不畅,税务部门无法准确判断税源组织征管,出现了大量的漏洞。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让其纳税,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的状态。2.3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
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按理说,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而我国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6.4%;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缴纳主要群体的上层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5%左右。虽然有累进制所得税,但是对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税征不到他们。目前的所得税累进制,主要适用于工资,而高收入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工资,而是其他所得,特别是资本所得,按照现行的征收办法,很难保证这部分收入会纳税,尤其是即使他们逃了税,他们也没有法律责任。
2.4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多元化、隐蔽化,税务机关难以监控。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富人逃税、明星偷税好像是习以为常、无所谓的事情。个人所得税可以说在我国是征收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3.1现行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
(1)法制的公平合理能激发人们对法的遵崇,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积极性。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制设置上的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合理性,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其调节个人收入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相对来讲还比较低,税收征管手段较落后。所以,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
(2)分类税制,是将个人的全部所得按应税项目分类,对各项所得分项课征所得税。其特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分项计算税款和进行征收的办法。这种模式,广泛采用源泉课征,虽然可以控制税源,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征收成本,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不能很好地发
挥调节个人高收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分类税制必然出现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多次扣除费用、分别适用较低税率的情况,使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这样不但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反而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所以,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不利于拓宽税基,容易导致税负不公,征税成本加大,征管困难和效率低下,很难体现公平合理。3.2税率结构不合理,费用扣除方式不科学
(1)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分类计征模式下的超额累进与比例税率并存的税率。个人所得税税率依所得的性质类别不同而异,大体有三种:一是超额累进税率,即对工薪所得实行5~45%的9级超额累进税制,对个体经营、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则实行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制;二是对其他8项所得项目适用20%的比例税率,稿酬所得在使用20%的比例税率后减征30%;三是对一次收入畸高者的劳务报酬所得适用加成征税税率。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环境分析,累进税率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过高的边际税率不利于我国民间投资资本的形成,不适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成长阶段。二是税率设计过于繁杂,操作难度大,不适应我国现有的征管水平。三是级次过多的边际税率,使相当多的纳税人不能接受,在实际执行中形同虚设,反而由此使许多纳税人为了降低边际税率档次而想方设法隐瞒各项所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了纳税人的偷逃税意识。四是现行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水平下,真正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工薪阶层,这从某种意义上更加剧了纵向不公平。五是累进税率在时间跨度上有违横向公平原则。在纳税人的所得比较集中于一个时期(以月份为标准)的情况下,相同的所得就要缴纳更多的个人所得税款。
(2)在费用扣除制度方面,导致了收入来源多的个人,反而扣除数额大,扣除次数多,违背了量能纳税的原则;扣除标准过低,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例如工薪所得项目扣除标准仍然沿用全国统一每月800元的扣除额,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提高了扣除标准,但总体上仍然偏低;扣除制度考虑因素不够充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像自费教育、自费医疗、房屋购置等这类支出在纳税人支出结构中比重日益增加,但在扣除制度里并未得到充分考虑。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不考虑纳税人是否已婚、家庭人口状况、家庭合计收入多少,一律对个人定额扣除,这样虽然简单易行,但是没有考虑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很显然单身纳税人和有抚养义务的纳税人在取得同等收入的情况下,其负担能力是不同的,这就容易造成税负不公。3.3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致使许多人认为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左右。另一方面,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定处罚的下限,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因而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违法者得到庇护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客观上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动机。
四、解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几点对策 4.1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首先,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分类征收模式,确立以综合征收为主,适当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其次,分项税制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公平,征管效率低下,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的发展。而以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制真正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防止两极分化的目标。4.2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的税率结构有悖公平,容易使得纳税人产生偷逃税款的动机,因此应该档次设计以五级为宜。其次,考虑通
货膨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增加扣除项目。尽管个人所得税法经过了几次修正,但减除费用800元的标准始终没有调整,一直执行到现在,这显然与现今社会状况不太相符。我们可以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应确定减除费用标准,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际状况,也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同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扣除项目。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因素,设立相应的扣除项目,这样将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4.3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强纳税意识
法律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权利义务是对称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受权利者必履行义务,履行义务者就有权享有权利。现实社会中权利义务不对等,履行纳税义务与否,并不影响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享有。扩大纳税人的知情权,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使纳税人真实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纳税人不仅征税过程清楚,而且税款流向也明白,使纳税人的纳税抵触情绪消除。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密切相关,政府部门使用纳税人提供的资金,纳税人享有监督政府部门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门服务的权利,纳税人的监督能有效防止诸多重复建设、浪费,也是遏制腐败的一剂良方。
4.4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得力是关键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个人所得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不力的现状,笔者建议,全国应进行每年多次的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检查,加强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强执法的力度;对查处的偷漏税行为,加大对纳税人罚款的数额,并将其偷税行为公之于众。同时,对一些偷漏税构成犯罪的纳税人,不能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4.5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
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个人收入分配多元化、隐蔽化且支付方式现金化的情况下,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加强税收征管,首先要加强税源控制。
结论
本文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已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 篇6
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增加财政收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与居民的收入分配不断变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发展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个人收入来源应该缴纳的财政,它的主权是国家在征收税。个人所得税税收作为一个收入标准的测线,灵活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优势。在英国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在世界得到广泛推广和发展,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税收和税收结构。
个人所得税税率,在很多国家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的27%。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实施,导致个人所得税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为了减少穷富之间的矛盾,为了摆脱危机与社会冲突,需要调整个人所得税,从原来的分类所得税制度,到现在的综合所得税,可以说,个人所得税是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品,是适合经济的发展。在今天的世界上。个人所得税税率不仅是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和控制标准。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
单一的分类所得税制产生的不公平问题。以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分为11类,不同应税项目实行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实行年、季、月的优点是可以广泛应用的法律渊源,税源监控,防止偷税漏税,征收简便,易于区分不同收入税率的规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广泛,客观上已经不可能所有项目收益,不能衡量纳税人的真实能力,导致多个所得税收入少,并减少所得税的收入来源,纳税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难以有效调节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例如,A一个月收入1600元,由工资和薪金收入。B一个月收入1800元,其中1000元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800元。然后一定的应纳税所得额:(1600-800)×10%=80(元)。B应付工资:(1000-800)×5%=10(元),报酬:800-800=0(元)。A的税金额为80元,B收入较多需要缴纳0元,A和B的不公平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收集方法落后,税个人所得税漏税严重。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是当前纳税人义务,可是,现在偷税漏税现象普遍。同时,在税法没有明文规定偷税漏税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这有助于其逃避责任。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影响,成本意识薄弱,奢侈浪费严重;此外,混乱的分配秩序使个人收入多元化难以控制。在除了工资薪金个人所得可以监控,其他隐性收入,灰色收入基本上失去了控制。另一方面,为本地的个人所得税,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能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拉大。
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社会财富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主体。在我国,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薪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其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5.8%;上层阶级包括私人老板,歌手,演员,明星和建筑承包商等,他们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仅占个人收入的3%,他们上交个人所得税,无法明确他们具体收入多少,一般这些比较富有的人他们具有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在银行没有一个统一的帐户,银行不明确,税收不太清楚。这些富裕的人有时现金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户没有直接接触,收入难以控制。因此,工薪阶层成为个人所得税的主体。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的建议
实行税收指数化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膨胀变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构收入,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实际收入的真实水平;二是自然收入水平的提高,因为纳税人名义收入造成的通货膨胀将提高纳税人到一个更高的收入水平,从而受制于高税率。这两种失真的通货膨胀无疑将带来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公平。为了消除不公平的影响,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税收指数化”,对于税率结构的指数化,各国一般都根据所有收入水平实行指数化调整;对税负减免而言,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对纳税人扣除等实行指数化,并对受通货膨胀影响较大的生计扣除等予以相应调整。
修改相应的税率,个人收入来源的有效控制。现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费扣除的实施具有确定性,扣除限额扣除相结合的综合推理方法,但在实现中有很大差距,不能体现量的原则。根据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所得税税率,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劳动收入和经营收入应该是相同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可降低至3~4级,最多不能超过5,最高边际税率也应该向下做适当调整。合理确定费用扣除标准:一是支付能力原则,根据纳税人的婚姻,对于人口确定不同的扣除标准;二是费用扣除考虑维持家庭工人和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费用,并与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其他系统相匹配,力争实现税收公平;第三是“费用扣除标准”指标的实现,扣除成本和有关的价格指数,根据零售物价指数调整扣除额,使税收负担合理,反映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参加保险,银行存款,就业服务和纳税申报,并统一网络管理,有助于税务机关控制。为了有效地扩大税基,适应个人收入来源的多元化,现行个人所得税可以用纳税收入的能力来衡量。
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
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税源控制。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如美国公民正常收入,为每个有正常收入的公民设立专用的税务号码,建立个人所得税文件,使所有的收入都在税务号码下进行。银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用真实姓名,个人收入透明,收入中税收能够在有效的控制。
充分发挥了扣缴义务人的角色。实施源头控制,由支付单位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国家现行税收法规。这种做法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也改变我国现阶段税收征收管理手段落后,专门收集实力不强,迫切需要形成社会网络采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扣缴义务人作用,建立扣缴义务人的档案,标准扣缴税款申报程序,监督纳税人正确使用扣税凭证,加强宣传履行扣缴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税收扣缴工作。
积极遏制逃税现象
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逃税调查。针对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偷逃税现状,国家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个人所得税进行专项检查,加强税务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加强有力的执法力度;逃税的纳税人,参照一些国家的做法,不管纳税人偷多少税,罚到它破产,促使其他纳税人积极交税。纳税人和逃税构成犯罪,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扩大纳税人知情权。权利和义务是对称的,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纳税光荣”不能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增加对纳税人权利义务的法律宣传,我们可以相信,主动纳税的义务将大大增强。因此,扩大纳税人的知情权,增加政府的财政预算,财政支出的透明度,纳税人真实感受当家作主。纳税人不仅征税过程清楚,而且理解税收,在正常运行中政府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是密切相关的,通过使用纳税人的钱,政府部门接受监督,纳税人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浪费。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7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在财务会计中,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是解决所得税的确认计量问题。它主要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基本方法。应付税款法要求所得税费用完全按税法计算, 将本期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纳税影响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缴的所得税。这种方法将税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充分体现出来, 是税法导向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则要求所得税跨期核算, 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 不必调整时间性差异, 只需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整永久性差异, 再乘以所得税税率, 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这种方法体现了会计准则导向。纳税影响会计法又由于在税率或税基变动时的不同处理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种, 详细分类如图所示。
二、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中所得税准则的发展历程
1. 国际会计准则中所得税准则的发展历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9年7月发布了第12号公告《所得税会计》, 除了要求对时间性差异进行跨期分配之外, 只是对各种方法进行描述, 并没有表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原则及立场。1985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课题组, 专门研究修改了12号公告。1989年1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33, 建议采用损益表债务法。1993年又发布了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其间, 该委员会规定只准使用债务法。1994年10月,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再次发布了征求意见稿E49。该意见稿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996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IAS12—所得税》会计, 明确禁止采用递延法, 并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 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美国于1909年通过了《公司税法》, 以法律形式开始对企业征收所得税。1913年, 美国国会通过的“第16条宪法修正案”得到各州的承认, 标志着所得税征收制度的正式形成。此后, 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经历过多次修订和变更。
在美国主要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 财务会计准则第96号 (SFAS96) 及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号 (SFAS109) 两项准则具有重要的标志意义。财务会计准则第96号 (SFAS96) 于1987年制定, 是历经多年研究和征求意见, 并在遵循规定程序基础上制定的, 是准则制定从损益表导向向资产负债表导向转变的一个典型。财务会计准则第109号 (SFAS109) 于1992年颁布, 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所得税会计目标较为笼统。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这种表达比较简练、易懂、但没有提出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与国际及美国会计准则相比而言, 我国对所得税会计目标的规定较为模糊、笼统。
2. 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缺乏对会计处理相关概念的解释性的表述。
从结构上看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基本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框架, 对有关概念和处理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体现出丰厚的研究成果。但是,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没有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大量的解释性说明, 更没有示例。两者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虽然简捷, 但对普通会计工作者来说, 可能会不知所云。
3. 关于资产和负债的抵消的相关处理规定不够准确。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详细规定了:企业只有在符合规定条件时才能抵消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 抵消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而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4. 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列报的相关规定缺乏严谨性。
在列报方面,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仅规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得税费用应当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没有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09号公报要求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的作法。
四、对改善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相关建议
1. 增加对所得税会计目标的明确规定。
为了使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制度更为健全, 使会计人在从业时能够更明确自己的职责, 建议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及基本原则、有关概念和处理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规范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报告。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对前期或当期交易或事项产生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和权利的会计处理。
2. 对相关概念添加具体的、完善的、解释性的语言。
建议我国可以借鉴美国会计准则对于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等概念的具体表述, 如美国有些费用在财务报告上确认为费用, 但税法则不允许扣除。如商誉的摊销、高级职员的人寿保险费;
3. 完善关于资产和负债的抵消的相关规定。
我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应增加当期所得税资产和当期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抵消的规定。
4. 进一步改善有关所得税会计列报的相关规定。
我国应考虑采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109号公报要求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划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项目的作法。并且规定相关资产标准和预期转回时间标准, 用来判断和划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具体分类。
参考文献
[1]王新虎.从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看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J].会计之友, 2011, 28 (10) :101-103.[1]王新虎.从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看会计与所得税的关系[J].会计之友, 2011, 28 (10) :101-103.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8
一、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关研发费用的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 同时满足规定的五个条件的, 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各项支出应通过“研发支出”科目进行归集, 并分别按“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期末, 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达到预定用途符合资本化条件的, 应将“研发支出”科目归集的资本化支出金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年末“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反映的尚未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金额记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 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150%进行摊销。
二、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会计处理误区
1. 误区一:在会计核算时不反映加计扣除金额,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某公司从2008年1月开始自行研发某项专门技术, 到2008年12月, 该项目的研究阶段基本完成。公司认为, 该项目有强大的技术和财务支持, 研发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于是在2009年1月将此项目转入开发阶段。2009年度研发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支出有:材料费用1 500 000元, 人工费用1 000 000元, 实验检验费500 000元。上述支出同时符合无形资产资本化的五个条件, 2009年12月31日该项目已达到预定用途 (假定该项无形资产从2010年开始摊销) 。预计其使用寿命为10年, 公司2009年及未来10年按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均为500万元, 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均没有差异, 2009年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余额均为0。
(1) 2009年, 研发支出发生时: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 000 000;贷:原材料1 500 000, 应付职工薪酬1 000 000, 银行存款500 000。
(2) 2009年12月31日, 项目达到预定用途, 予以资本化, 确认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3 0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 000 000。
沿用原先的应付税款法, 在会计核算时不反映加计扣除金额, 而在纳税申报时进行调整, 即加计50%扣除。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将构成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总额全部转入无形资产, 并在规定的使用寿命期内平均摊销, 而在纳税申报时, 再按年摊销额的50%在税前加计扣除, 在纳税申报环节享受所得税优惠。
(3) 从2010年起, 无形资产每年摊销作如下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300 000;贷:累计摊销300 000。2010年应纳税所得额=500-30×50%=485 (万元) ;2010年应纳所得税=485×25%=121.25 (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 212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 212 500。
这种方法在会计实务中被广泛采用, 其看似正确, 实际上并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该项目由于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时, 应按会计准则的核算要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且在未来期间应逐期确认此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变化。
2. 误区二: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就进行加计扣除, 并且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就进行加计扣除, 即按构成无形资产研发费用总额的150%直接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同时将加计的50%无形资产成本提前计入企业研发年度的净利润。在以后年度进行会计核算时, 按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摊销后直接计入成本费用, 如此的会计核算自然享受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故不再进行纳税调整。仍沿用上例资料,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 2009年, 研发支出发生时, 该处理同上, 故不再赘述。
(2) 2009年12月31日, 项目达到预定用途, 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费用总额的150%确认为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4 5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 000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 500 000。
同时将加计扣除的150万元研发费用作为净利润, 提前记入企业研发年度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3) 从2010年起, 无形资产每年摊销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450 000;贷:累计摊销450 000。
这样, 在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期内, 企业无须每年进行纳税调整。
如此会计处理, 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要求, 虚增了企业的资产。因为将税法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不符合资产的计量原则, 故该项目的研发成本只有3 000 000元, 而不是4 500 000元;另外, 将享受税收优惠而加计扣除的1 500 000元研发费用作为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既无理论依据, 也无事实依据, 有做假账的嫌疑。这种做法, 还是跟上例一样, 没有采用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没有考虑到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因而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正确会计处理
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有差异的。因此, 要正确处理研发费用, 须将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还是沿用前例,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2009年研发支出发生时的会计处理不变。
2009年12月31日, 项目达到预定用途, 予以资本化, 确认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3 0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 000 000。
从2010年起至2019年, 无形资产每年摊销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300 000;贷:累计摊销300 000。
在所得税费用处理方面, 从传统的利润表债务法角度看, 虽然会计上加计的费用没有发生, 但是加计摊销是与会计上确认无形资产摊销相关联的, 不能独立存在, 因此应当视为税法上将未来该项无形资产的可税前列支的摊销金额扩大了50%, 即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的150%。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300万元, 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为450万元 (300×150%) , 即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计税基础为45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300万元和计税基础450万元之间的差额150万元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适用25%的所得税税率, 并且企业预计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则该企业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7.5万元。
故2009年12月31日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为:
应交税费=500×25%=125 (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150×25%=37.5 (万元) ;所得税费用=125-37.5=87.5 (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875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75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 250 000。
每年年末, 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进行比较, 确认相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然后推算出每年年末的所得税费用。具体见下表:
金额:万元
2009年年末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未来10年随着无形资产的摊销而逐期转回。
2010~2019年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为:应纳税所得额=500-30×50%=485 (万元) ;应纳所得税=485×25%=121.25 (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3.75 (万元) ;所得税费用=121.25+3.75=125 (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 250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 212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37 500。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2].刘晓伟.厘清研发费用认识误区用足用活加计扣除.涉外税务, 2009;4
[3].冷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误区评述.商业会计, 2009;4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9
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 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 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会计准则规定, 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 还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 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原价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 计入财务费用。
进行税务处理时,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 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预计负债只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还没有实际发生, 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因此,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含弃置费用。固定资产报废时发生的弃置费用允许在报废的当期据实扣除。
二、购进存在弃置费用固定资产的纳税调整
对于购进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不含弃置费用, 使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会计和税法计提折旧的方法一致, 每年计提的会计折旧也大于税法折旧, 进行纳税申报时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处理上, 按弃置费用现值核算预计负债, 并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 按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 计入财务费用扣除。而税法上不核算预计负债, 对会计上计提的利息也不允许扣除, 进行纳税申报时, 应在以后各年度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但在固定资产报废时, 对实际发生的弃置费用, 税法上允许据实扣除, 会计上已在之前作为财务费用扣除, 进行纳税申报时,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例:经国家审批, 甲公司计划在某地建造一个核电站, 其主体设备核反应堆将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企业应在该项设备使用期满后将其拆除, 并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整治。2007年12月31日, 该项设备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 建造成本共80 000 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 弃置费用为1 000 000元。折现率为10%。固定资产报废时实际发生弃置费用为1 100 000元。假定会计准则和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使用寿命均为10年, 净残值为0。
则甲公司各年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为:
(1) 计算已完工的固定资产的成本:核反应堆属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 确定其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
2007年12月31日, 弃置费用的现值=1 000 000× (P/F, 10%, 10) =1 000 000×0.385 5=385 500 (元) ,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80 000 000+385 500=80 385 500 (元) 。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80 385 500;贷:在建工程80 000 000, 预计负债385 500。
税务处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 385 500元, 计税基础为80 000 000元, 二者之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385 500元, 但所扣除的费用没有差异, 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 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2) 2008~2017年每年会计折旧=80 385 500÷10=8 038 550 (元) , 税法折旧=80 000 000÷10=8 000 000 (元) 。会计折旧大于税法折旧38 550元。
2008年12月31日~2017年12月31日利息费用计算如表1所示。
2008年12月31日, 计提折旧和确认利息费用, 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8 038 550;贷:累计折旧8 038 550。借:财务费用38 550;贷:预计负债38 550。
税务处理:财务费用不允许扣除, 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8 550元。会计上多计提折旧, 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8 550元。
(3) 2009年12月31日, 计提折旧并确认利息费用, 会计分录为:借:制造费用8 038 550;贷:累计折旧8 038 550。借:财务费用42 405;贷:预计负债42 405。
注:*表示尾数调整。
税务处理: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 955元 (42 405+38 550) 。
以后会计年度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略。10年间因利息共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14 500元 (1 000 000-385 500) 。另因固定资产初始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差额为385 500元, 每年计提会计折旧大于税法折旧, 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10年共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85 500元。利息和折旧两项10年共计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 000 000元。
(4) 固定资产报废时, 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清理100 000, 预计负债1 000 000;贷:银行存款1 100 000。
税务处理: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1 000 000元。至此, 因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会计成本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全部转回。
三、购进存在弃置费用固定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承上例:甲公司每年资产负债表日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表2所示。
2010年以后计算过程略。每年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相差为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差额: (8 038 550-8 000 000) ×25%=9 637.5 (元) , 每年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9 637.5元, 直到以后年度全部转回。
甲公司每年资产负债表日因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情况如表3所示。
2010年以后计算过程略。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时, 将原确认的预计负债冲销,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0, 与计税基础一致,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0, 将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全部转回。
假定甲公司2007年以后每年会计利润为10 000 000元, 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也为10 000 000元, 应交所得税为2 500 000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所得税费用2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96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96 375。
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 000 000+38 550+38 550=10 077 100 (元) , 应交所得税为2 519 275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所得税费用2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9 637.5, 递延所得税资产9 6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 519 275。
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 000 000+80 955=10 080 955 (元) , 应交所得税为2 520 238.75元。所得税会计处理为:借:所得税费用2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9 637.5, 递延所得税资产10 601.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 520 238.75。
以后年度会计核算略。
四、总结
对于购进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原值中含有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现值, 税法不承认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这就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 会计上核算预计负债, 而税法上不核算,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年度,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会计数额和计税数额不一致, 以及会计上利息的计提, 造成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 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并逐步转回固定资产购入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在处置固定资产实际发生的弃置费用时, 转回因预计负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篇10
一、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解
1. 所得税会计的含义。
所谓所得税会计, 就是处理核算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的会计处理对策和方法, 作为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结构, 它能够反映企业中企业所得税的当年状况, 并且做出相应的分析, 所得税会计准则在所得税事项当中的计量、审核、记录等方面能够进行确认工作。
很多人对所得税会计有着模糊的概念, 所得税是按照季度预交的, 按年汇算清缴, 并不需要一个专门的会计来进行账务处理, 另外, 其账务处理是和其他账务处理联系在一起的, 很难独立出来。因此不需要单独设立一个岗位, 所以所得税会计指的不是财务人员, 也不是从事所得税财务处理的财务人员。
所得税会计作为财务的一个分支, 伴随着国家多年来在税务体制上确立和发展起来, 企业所得税的产生以及核算方式的发展, 一共历经了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 所得税会计是与财务会计合二为一的, 并处于急速发展时期。我国在当时, 1994年至以前的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支出、所的利润、所有资产、负债方面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计算方式, 来计算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方面。
2.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
随着当前新的税法的出现, 对所得税会计做出了整顿, 使得所得税会计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新准则的整顿对企业所得税处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新企业所得税法做到了“四个统一”, 即内外资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活动规范的重点不一致, 导致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差异。
从以前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可以看出来, 企业对所得税的核算可以采用三种方式, 分别为递延法、应付税款法以及利润表债务法。而在新的准则中增加一项方法, 来对所得税费用进行计量与核算, 就是在核算过程中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这种方法为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式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新制度的产生, 相比于旧的制度, 其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之前的方法被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替, 随之变化的还有其他的所得税核算方法也受到影响, 发生了变化。另外, 所得税税率的变动造成的所得税费用项目的调整, 其相应增加的成本为企业所需要的所得税会计核算增加了难度, 例如企业的税务改革在最初的执行上, 就要对自己所拥有的资产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 然后逐项进行比较, 其难度可想而知。一种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到思维的转变, 要适时转变思维, 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新方法的内容, 保证所得税会计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是会计和应税收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经济领域中, 会计效益与应税效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准则和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 一家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法计算方式所得到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一定会出现的, 而所得税法规定的对会计收益进行整顿后, 得到的最终应税收益, 才产生了所得税会计, 此外, 我国的所得税制度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而建立和发展的, 中国原有的税制和计算的模式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 我国的准则目标不明确。
我国新税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的所得税核算方式的状况, 因此制定了新的准则, 规定和限制了所得税的核算方法。在书面上看来这一目的似乎简单容易, 但是在执行和操作起来着实有一定的难度, 甚至有些笼统, 比较难把握, 在一些问题上阐述的目标依然不够明确, 没有说明解决问题的准确方向, 所得税会计的问题处理上和目标的具体执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故而企业实际上在所得税会计处理工作中的具体方向是非常不好把握的, 与国际所得税的会计准则相比, 我国的这一准则仍然有不尽完善的地方, 虽然在逐步添加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 但是仍然缺乏具体的目标和方向。
虽然我国在所得税会计的准则对很多概念和采取措施的对策上进行了很大的改善、阐述和说明分析, 但是某种程度上它的解释依然存在很大不足, 同时也没有相应的例子说明, 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所得税核算工作当中理解困难, 不易进行实践操作, 从而导致工作进程慢, 工作效率低, 对所得税核算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故而尚需完善。
3. 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尚不健全。
当前我国所得税会计的规范尚不健全, 甚至表现出滞后的缺点。因为在相关所得税会计中的新的规范中引进了其他的概念, 即时间上的差异问题, 还未引入暂时性上的差异问题的相关概念, 也没有在这两者当中存在的差异问题做出概念性的阐述, 因此没有区分性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 我国企业的经济业务中的时间性与暂时性的差异并没有体现出来, 故而使得中国企业中的所得税部分的发展中出现了严重滞后现象。
从所得税会计中的规范部分可以看出来, 当中各项所呈现出来的规定的内容是不一致的, 是有差异的。因此企业在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的处理问题上表现出了随意性。
我国会计准则的规范问题上要求不高, 如果一种方法可以随意改变, 那么设立其他的标准和规范也就显得形同虚设了, 例如, 当前的会计制度允许企业选择使用应付税款法、递延法以及损益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事项, 但是这几种方式相比来说, 应付税款法相对来说是利于会计人员实践操作的, 所以应付税款法能够在企业之间得到广泛的运用是自然而然的。
4. 税收监察工作存在漏洞。
我国税收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税收法规的有效执行和完成税收计划, 然而当下税收会计工作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中税收检查工作就存在着漏洞。我国目前税收会计的统计计算方面依然此采用传统的数字统计, 除了这一项基本职能之外, 在税收监察的质量上存在着问题, 在工作中除了要随时监控相关的税务信息之外, 还要对现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 发现当中的进步或是存在的不足等环节, 便于提出适当的建议, 从而提高税收监察工作中的质量, 但是在这一方面依然做得不到位。
三、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的建议
1. 统一和规范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从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状态看, 核算的方式呈现多样性, 造成众多企业在很多项目上没有参照性, 更无可比性, 经过会计理论界的多年研究表明, 应付税款法必将被淘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将被广泛运用。因此, 企业相关会计人员必须从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 对新准则的基本内容进行熟练掌握, 统一和规范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增强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2. 明确规定目标。
当前我国的所得税会计中规定的目标还很模糊, 企业无法真正入手, 做到实际操作, 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在进行所得税处理工作时与目标差距较大, 进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 甚至有的企业依然沿用以前的操作习惯, 并未重视新准则的规定项目。
3. 提供健全的会计信息十分必要。
所得税会计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 提供一个健全有效的会计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准确的会计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以建立一套有效健全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保障系统, 对会计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4. 税收监管工作需要改进。
面对税收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应该在数据信息的审核和强化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各种基础数据对税收数据来说是很重要的, 最终的核算结果必须精确无误。因此在这方面一定要严格把关, 以确保税收工作的准确性;税收管理工作也一定要加强力度, 要从税收的基本原则着眼, 合理整顿, 不断深化改革对税收征管工作的影响, 不能仅仅依靠完成指标而例行检查工作, 还要对基础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3]。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在处理所得税会计的问题上与当前的规范依然存在矛盾, 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 适应市场发展, 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统一规范企业所得税, 以减轻在财务中的大量负担。所以在现阶段所得税会计发展的过程中, 结合企业实际选择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规范有效的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结构, 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各个具体操作事项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在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一差异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中产生了一种分支, 也就是所得税会计。文章从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现状以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当前所得税会计的处理在企业中的影响, 并针对其筹划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准则,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苏秀娟.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3, (10) 09:222-223.
[2]先礼琼.职工股权激励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J].财会学习, 2013, (11) 06:49-52.
所得税会计存在问题 篇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收入也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质量、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逐步成为各地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征收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实现“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1-12-26
作者简介:孔艳艳(1983-),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员,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09级专业理论班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既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收入分配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个人所得税在实际征收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实现“调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所得税征收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来看,虽然项目繁多,但实际上只有工资、薪金所得由于实行比较完善的代扣代缴课征制度管理相对完善之外,其他各项所得有的是国家规定暂不征收,有的则缺乏有效的征管办法而基本上就流失掉了。然而,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收入阶层的人员和收入来源来分析,目前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中,以工资薪金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际负担并没有主要落到高收入阶层身上,而主要由中等偏上收入的高工薪收入者负担。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所专家们的跟踪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比1995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比199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最高的10%的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32%,比199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1](P.3)与此相应的是,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在高收入人群的比重却相对降低。2001年中国7万亿元的存款总量中,人数不足20%的富人们占有80%的比例,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却不及总量的10%。[2](P.58-59)2004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中65%来源于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在所有税种里最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收入进行二次平衡。然而近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基尼系数达到0.45,贫富差距凸显与个人所得税制度失效是因果相生的。
(二)税收征管效率偏低
一是税收征管法律不健全。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对税收活动共性的问题进行规范的税收基本法,现行的单行税法法律效率弱,在多数情况下缺乏应有的约束力,执行难度大,使得税收征管中许多征管措施无法可依。二是税收征管能力较弱。目前制约我国个人所得税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是人和物两类因素。从人的因素分析,目前税务干部的整体素质状况还不能适应进一步开放发展的需要,表现在政治思想素质不够过硬,整体业务素质比较低,尤其是专业知识不精通。在税收执法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依法治税的观念树立得不够牢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见利忘义的行为仍存在;面对繁杂、多变的税收法规,有的无法真正领会税法的立法意图,不能正确领会和处理好税收执法和服务经济的关系,增加了税法实施的难度。从物的因素分析,征管方式仍不能超越个人主动申报和扣缴义务人代扣缴的局限。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的、可操作的个人收入申报法规和个人财产登记核查制度及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加上我国市场化进程尚未完成,在一些部门仍存在大量非货币化的“隐性”福利,致使税务部门无法对个人收入和财产状况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资料。同时,国税、地税没有联网,信息化按部门分别执行,在实际征管中不仅不能实现跨征管区域征税,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让其纳税,出现了失控的状态,导致税负不公。
(三)税收征收环境欠佳
一是依法纳税意识薄弱。受历史习惯、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人根本没有纳税的意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价值取向被一些负面伦理道德因素所误导,社会上一部分人把能偷逃税视作一种“能力”的体现。由于个人所得税属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纳税人纳税后必然导致其收入的直接减少,而纳税人偷逃税被发现后对其处罚的力度却很轻,于是,在目前各种征管措施不到位、风险成本较低、社会评价体系缺失的前提下,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强化了为维护自身私利而偷逃税的动机和行为,客观上加大了税收征管与自觉纳税之间的距离。据税务部门的一份资料报告,在北京市常住的外国人中,主动申报纳税的占80%,而应征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主动申报纳税的仅为10%。[3](P.4)此外,现阶段纳税人缴纳个税没有完税证明,纳税多少与纳税人的养老、医疗、住房、教育、失业、赡养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没有联系,这也是公民主动纳税意识不强、纳税积极性不高、偷逃税现象严重的一个原因。二是社会评价体系存在偏差。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评价体系有问题。国外税务部门建立有一套完整的纳税人诚信评价制度和诚信纳税制度,只要偷逃税行为,就会记录在案,逃税人会受到公众的鄙视,在经营上会因此受阻,个人信用受到极大的质疑。而目前我国缺乏一套纳税人诚信评价制度和诚信纳税制度。社会和个人不觉得偷税可耻,别人也并不因诚信记录不好,而不与你交往或交易。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的偏差导致纳税人偷逃税款严重,加剧税负不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依法纳税是现代国家现代公民的基本义务。美国建国初期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曾讲过,人一生下来有两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一是纳税,二是死亡。人必须懂得他们在从社会获得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的义务,其中“依法纳税”是起码的条件。
(一)加大对高收入阶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
加大高收入阶层税收征收力度可以充分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新加坡总理发布税务报告称,占人口总数20%的新加坡富人交的个人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总数的93%,意即:个税基本都是由富人承担。新加坡政府另外对市民有各种补贴,其中占人口80%的市民,其补贴和交税平衡后,都有净入账;只有那20%的富人是净出账,2003年富人的平均净出账是4.3万新币。[4](P.5)富人承担几乎全部的个人所得税义务,政府收缴上来以后通过补贴等方式实现对穷人的再分配;富人在纳税活动中付出义务,穷人从纳税活动中获得好处——这才是一个正常有效的个税“调节”状态。中国公众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个税制度的归位中。税收制度对广大中等收入群体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用原理是“限高,促中,提低”。加大对高收入者的征收力度,对降低基尼系数有明显的作用。
(二)实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收办法的改革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建立一套严密完善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减少各种优惠减免措施,增强执法的刚性和执法的严肃性,加大对逃税偷税等各种税收流失行为的法律制裁和经济制裁,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计算机控管网络,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电脑化,并尽快与银行等计算机系统实现联网。
(三)加大逃税的各种成本和风险,激励公民依法纳税
不能有效地打击逃税人,鼓励或奖励纳税人,就等于打击正直人,鼓励不正直人。打击逃税最重要的是提高逃税的成本,增加逃税的风险。这就要求首先提高被稽查的概率。其次增加对逃税行为的惩罚成本,一是增加逃税的罚款比例,这一比例应当是被稽查概率的倒数,例如稽查概率是20%,那么这一比例是5倍;二是增加逃税的心理成本和精神代价,特别是对那些社会公众人物(如富豪、明星、名人等)逃税行为应鼓励舆论界给予曝光,使其增加名誉受损的心理代价;三是建立公民个人信用记录体系,凡逃税者应列入黑名单。
(四)全面实行金融资产实名制
包括对储蓄存款、有价证券等实名制,在各种支付结算中广泛使用支票、信用卡。虽然目前建立金融资产实名制会面临诸多阻力,但应充分认识到金融资产实名制不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意义重大,而且对抑制地下经济、防治腐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信用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要和金融电子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比如实行一个人一个代码,一个人一个账户;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建立起纳税人自行申报收入制度。更为重要的是,税务机关应当建立依据居民身份证、组织机构代码,对高收入行业和个人实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编码制度,这不仅是对高收入者,而且是对每一个纳税人建立的制度,这样才能把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建立在科学可靠基础上。
在新形势下,加强税法宣传,推进依法治税和诚信纳税,有利于保持稳定的财政增收,保障筹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为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推动力。要通过采取重税、轻税或适度征税等方式,影响和改变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有效地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减轻和抑制收入的两极分化,缓解因收入悬殊而带来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资料
[1]邓益坚.关于如何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01).
[2]于洪.中国税负归宿研究 [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靳东升.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要实现税收公平[J].税务与研究,2005,(06).
[4]董再平.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J].税务与经济,2005,(04).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两个关键问题 篇12
一、暂时性差异的判断与形成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从资产负债表出发,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这种方法贯彻了新会计准则体系资产负债表观的总体要求, 据此确认所有的资产、负债, 包括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不同而形成的对所得税的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从资产负债角度出发, 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总额, 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定就该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 表明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小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产生可抵扣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 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 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 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 两者之间的差额会增加企业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 对企业形成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 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的确,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大不相同, 其所确认的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不再面向现在, 针对当期收入与费用的差异, 而是面向未来, 针对未来收入与费用的暂时性差异总额即未来可增加或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而相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这样符合现在面向未来的资产、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对适应会计准则及会计要素定义变化的相应调整。这样一来,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利润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如此,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每期确认递延所得税还要考虑期初余额, 以使期末账面余额是面向未来的总额。利润表债务法每期确认递延所得税时只考虑当期而不考虑期初余额, 期末账面余额并不代表面向未来的总额, 只是此前每期差额的累计。
在确认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时, 暂时性差异取代了时间性差异, 因为前者比后者包含的内容更广, 能够覆盖所有的税法与会计准则的临时性差异。同时, 计税基础的确定是所得税会计的关键, 暂时性差异似乎就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实际上, 所得税会计的核心不在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或者说暂时性差异并不是仅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而在于根据税法的规定未来是否增加或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而相应增加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流入, 从而形成一笔递延的应纳税负债或资产。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只是暂时性差异的主要来源。只要现在能够根据税法的规定, 确定企业未来存在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 造成未来应多交税或少交税, 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流入, 形成企业现时的一种义务或利益, 都应确认暂时性差异, 而不论是否存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也不论税法所规定的未来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是否有当期会计上已计入或未计入利润的事项与之对应。未来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就是未来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或费用, 会增加或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 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相比, 不仅一个面向未来, 一个面向现在, 而且暂时性差异不注重会计收入、费用与税法所确认的收入、费用的总体平衡, 有可能会计根本没有确认某收入或费用, 而只要税法与会计相比存在未来确认某收入或费用即是暂时性差异。
因此, 暂时性差异核心是看税法上是否存在未来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 并非看是否存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这样, 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除来自于基本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差外, 还有其他一些看似特殊的来源, 如并不存在的资产或负债, 只要其计税基础可以确定, 因而会增加或减少未来应纳税所得额, 即应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未弥补的亏损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反过来, 也不能说只要存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就要相应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若该递延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影响到实体资产或负债的客观计量, 则不能确认。
二、计税基础的确定
计税基础是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前提, 但是其定义及确定方法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同为计税基础, 资产与负债各自的计税基础概念却是不同的,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即未来税前不能扣除的金额。一个是指未来税前可以扣除的金额, 一个是指未来税前不能扣除的金额, 显然概念并不一致。因此, 不能简单地说计税基础是指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或者未来税前不能扣除的金额, 因为概念不统一, 提到计税基础时一定要与具体的对象结合起来, 到底是资产的计税基础还是负债的计税基础, 不同对象的计税基础的意思不一样, 当然各自的计算确定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样, 计税基础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针对不同的对象, 定义会不一样。但是, 它们的作用和目的却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确定暂时性差异服务的, 都是为了在同账面价值相比时确定一个差额, 这个差额正好就是未来可增加或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它会导致增加或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因而应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由于资产和负债的性质不同, 引起资金流动的方式不一样, 若将计税基础都定义为税前可扣除金额或不可扣除金额, 既不符合各自对应资金的运动特点, 也不能正确确定各自的暂时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