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角度(共9篇)
新闻写作的角度 篇1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新”,其次是“快”。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就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探索新的角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越办越好。
伴随着每个新闻事件的发生,每个新闻记者都会从不同角度写出风格各异的新闻来,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是不同角度的新闻,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反响,有着不同的社会效果。为什么有时在采访同一新闻事件中,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不仅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甚至获大奖,而有的新闻记者作品发表后,却没滋没味,引不起读者、听众与观众的兴趣呢?选择好新闻写作的角度,应当是揭示其奥妙的原由之一。在多年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我觉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是比较好的:
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窗口,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更加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
从新闻实践来看,新闻角度一般分为挖掘角度和表现角度,前者以采访为主,后者则是偏重写作采集,二者互相关联,互为补充,进而使角度变得独特和鲜活起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善于把握正确的方向。
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挖掘新闻角度。围绕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搞综合报道,反映事件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从中挖掘新闻角度,事件再重大,也不会搞出深层次有影响的报道来。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应该停留在就事论事上,而是要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力求揭示其内在的思想价值,从而赋予整组报道以鲜明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拓展“新角度”,深入生活,捕捉闪光点。要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不一定非要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中去寻找。有的好新闻题材就在我们的普通生活之中,关键在于能否深入生活,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性,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有些在生活中发生的事虽不大,却体现了人们观念的转变,反映着时代的大主题,即“一滴水可见太阳”的道理。
新闻媒体的看家本领就是抓新闻,而好的新闻,从来离不开好的角度,而再好的角度,如果观念陈旧,也会失去它应有的光彩。说到创新,首先要突破“自我”,突破个人占有知识的局限和社会实践的局限,不断否定“自我”。这样在全新的状态下,才能以最新的视角,选准最新的写作角度。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生活,深入实践,通过知识和经验大量的积累,激发出新的创意,实现新的角度。应当不断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用政治家的头脑,科学家的严谨,新闻记者的敏锐,突破思维上的局限性,克服过去那种高唱“四季歌”的模式化报道思维,变指令报道为循循善诱的报道;改单纯经营性报道,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双重报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达到求新、求活、求好的目的。
总之,新闻角度的选择,对于提高每个记者、通讯员在媒体的上稿率,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增强稿件的政策性、指导性及感染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选择好新闻角度,创作出有力度的优秀作品,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还需要长期的不懈的探索。
新闻写作的角度 篇2
新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新闻主题是报道的核心内容,只有确定了报道主题才能围绕其建造起报道的结构,编织进报道的素材,展开报道的思路。要选准主题首先要选准角度,即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选准角度,需要记者对采集到的素材理解和辨别事物的能力。主题与角度是对立的统一体。
新闻主题好比金矿石,含金量再高,假如不经过一番提炼,只能算是一块矿石。新闻素材只有经过作者的认真分析、缜密思考(这里包含着对事物了解的程度,掌握政策水平、立场观点等),才能选择出恰当的角度,使素材所凸现的主题高度凝聚,进而揭示出蕴含事实深层的深沉思想,体现其独特的新闻,从而才能提炼出鲜明、正确、深刻的主题。主题应该是对新闻素材思想意义的高度概括,是对题材本质内涵的正确挖掘。所以说,提炼主题是记者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相统一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索的升华。一定的材料只能提炼出一定的主题,不同的角度可选出不同的主题,有的一个主题可从几个角度来审视、来环绕,但主题的选择是有限度的,不能超出事物所包容的范围。如何选择新闻主
题呢?
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抓住要点,确定最佳主题。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夏秋两季台风频繁,作为党报的要闻部记者,笔者常参加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防灾抗灾部署会议。2003年8月初,热带风暴“莫抗克”即将登陆,入侵福建。8月3日晚,时任省长的卢展工(现为省委书记)亲临防汛抗旱指挥部部署防灾抗灾工作。我觉得“全省上下投入防灾抗灾”这一主题很明朗,于是与另一位记者合写了3篇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反映这一主题的报道,发表在第二天的《福建日报》头版上。头版头条从卢展工要求“领导干部要靠前,保障服务须支前,群众利益摆在前,防灾抗灾重事前”的角度开篇,第二条从“省防汛办发出紧急通知”的角度点入,第三篇从“确保抗旱与防台风两不误”下笔。
二是选择主题不能随波逐流,落入窠臼。要选准角度,善于观察事物,角度从新,见解得当。2001年,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龙山村为便于农户集约经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田利用率,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采取返包转租的形式,将耕地转租给本村愿意发展经济作物的农民,进行科学统筹安排,赢得广大村民的赞成。一些媒体仅就表象作了肤浅的报道,甚至未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便提出异议。对此,我深入基层作了全面的调查采访,认为该村的举措是符合政策的,是顺应民心,是有开拓精神的。于
是,写成报道《零散耕地走向规模经营》,发表在5月16日《福建日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村民欢迎,镇政府还特地高兴地送来了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三是要学透政策,明辨是非,搞好舆论监督,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阐明公正的主题。福建省龙海市肖建亿买了一部挖土机用于经营挖土业务,两年后被漳州市公安局扣押,后移到漳州市工商局,漳州市工商局对其作出没收处罚。接到肖建亿的投诉后,我赶到了漳州龙海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了解,认为有关部门对肖以“倒卖”行为论处是错误的,且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关于超过2年时效不予处罚的规定。于是采写了《这挖土机岂可没收》的报道,先后在《经济消息报》、《法制时报》和《福建日报》上刊登。省工商局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纠正了漳州市工商局的不当处罚决定,终使肖建亿拿回了挖土机。
有些新闻事件比较复杂,其内涵、意义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提炼与深化。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尝试过以下几种提炼的方法,颇有受益。
一要对比联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假如孤立地看它,往往看不出其特征。只有通过类比、横比、纵比才能揭示出事实的内在本质,并让价值评判充分地展示出来,从而提炼出清晰的主题。
二要追根溯源。俗话说,要透过事物看本质,很多事物 的本质潜藏在事件的里层较隐蔽,外有层层烟云缭绕,这就需要用敏锐的嗅觉、明亮的眼光、无畏的勇气、不懈的努力才能弄清,从而提炼鲜明的观点主题。在舆论监督方面,尤需追根溯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前几年,福州市鼓山镇某村委会发生一起坑害菜农事件:合同承包期还未到,菜农就被赶出,造成菜农较大损失,而村委却不予赔偿。为此,我在《福建日报》上披露了这件事。但村委会仍不予解决,我进一步深入调查,寻找突破口。发现原因出自村委会要将菜地腾出给他人开发项目,经济效益好,因而不顾菜农受损。所以,我抓住这个角度,仗义执言,继续追踪,终使这个菜农得到了一定的赔偿。
三要见微知著。从事新闻报道的人并非能常得到一些富有价值的线索,并非都会碰上非同凡响的事件。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捕捉线索,发现新角度,发现闪光点,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提炼出颇具新意的主题。这就需要审时度势,对形势、政策、方针有较深的了解和掌握。有一年春季,我到福建省福清市想采写教育方面的报道。经过一些村庄时看到因养鳗大滑波,钢筋水泥结构的鳗池有的已干涸,有的是一潭死水。联想到中央强调要保护农田,珍惜土地资源之策,便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此类的池塘达4000亩,其中抛荒2400亩。有了这一新角度,报道的思路又明晰了。我挥笔写下了《数千亩废池何时能复
耕》的问题性报道,见报后引起了福清政府的重视,推进了该市解决土地还耕的工作。
四是独辟蹊径。事物普遍性的深层往往潜藏着特殊性,这就需要记者要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触角,对一件事物善于从相反方向或另外的角度来加以观察,从而发现别人没有感知到的新鲜事物,用别人不曾用过的特有的表达形式,提炼新闻主题。福建省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产业,2005年5月,邀请全国百家媒体前来采风。为期10天的采风活动,我写了数篇稿件,有的用消息,有的用通讯,有的用散记,分别刊发于《福建日报》、《福州晚报》、《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等报刊上,其中我的散记《八闽风光真诱人———全国百家媒体福建旅游采风散记》还在由中国记协发起的、全国百家新闻媒体联动的《中国世纪大采风》中获奖。特别是以“八闽优美风光倾倒百家媒体”这一独特新颖的视角,展示“福山福水好畅游”的主题,收到了良好效果。
浅谈新闻写作的角度 篇3
一、新闻要以小见大找角度
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 即“寓大于小”,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任何新闻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若摆开架势把角度放得很大, 只能蜻蜓点水不利于主题的深化。而选好一个小角度, 就会像钉子一样入口小、钻得深, 容易把握且能够写得具体。
近年来, 我国出台了很多利民惠民的好政策。以往对这些政策的宣传、报道都采取就政策说政策, 就政策报政策的报道手法, 把要宣传的内容以叙述性表达告知给观众。对于这种长篇政策性的报道, 观众从中获取的信息就会显现的不明了, 专业性强的词语及枯燥的表述都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 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如今对于这类题材的报道, 更多的是以小切口的角度切入, 以小事来反映大问题。通常都会对这些政策在报道上做到细节性报道、具体化报道, 把政策性的宣传溶入到平常百姓的生活中, 从一件小事情切入来反映政策实施带给百姓的具体意义。例如:在宣传国家出台廉租房政策的相关报道时, 便可选择从小事件、小人物的角度入手。通过一个人、一户人家居住环境的改变, 折射出这项政策的实在意义。
这种以小见大的新闻报道角度不仅适用于政策性题材新闻的报道, 同时也更受用于其它题材的新闻报道。《小地图带来大天地》就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报道, 这篇报道取材于一个只有100多户的小村庄, 而且讲了村里一个农民李满仓的故事, 说的是他如何用地图换下全神图, 开阔了眼界, 走出去寻求致富之路的故事。在他的带动下, 村里的人也纷纷走出去, 于是不仅这个村, 包括周围村庄的农民也开始喜欢地图。全文从农民家里神像换成地图这么一个小角度切入, 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大主题, 反映了当代农民思想上的转变。正是由于从“小处”着手, 这个故事才让人看的见、摸得着, 有血有肉, 有生活气息。
二、新闻要从细节找角度
对于新闻事件而言它是具有多面性的, 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一篇新闻, 只有事实的陈述而不含细节描写, 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 内容再好, 也难以吸引、感染和打动听众。有生动传神的细节, 人物会鲜明丰富, 事物就会栩栩如生, 环境就会典型传神。所以说要使新闻报道好听好看, 从细节找角度则显得尤为重要。
去年七一期间我曾做过一篇关于《古稀老人新党员》的电视新闻, 表达的是一个八十多岁老人对党执着追求的情怀, 表现了他想要成为一名党员的强烈愿望的故事。报道如下:“这是一份发了黄的入党申请书, 它被一位老人珍藏了半个世纪之久, 它承载着老人一生的梦想与追求, 正是它让我们认识了本期节目的主人公温美富老人。1948年温美富老人参加工作, 当年只有二十岁。先后在矿务局总工会、市文化局图书馆和城建局规划科等单位工作过。工作中他积极要求进步, 业务能力强, 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一个信念, 那就是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就在他全心全意等待着党组织对他的考验时, 一件突如其来的食堂中毒事件, 让他陷入了漫长的等待。食堂中毒事件最终得以澄清, 但经过这件事加之他富农的身份, 在那个敏感而又特殊的五十年代, 成为温美富入党最大的障碍。虽然不是党员但他却熟读党章, 自费订阅党的刊物。虽然不是党员可他在工作中从不落后, 年年都是单位的先进生产者。不是党员的温美富时刻把党的教诲记在心里, 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的言行……。”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来等待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老人的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但在整篇报道中我很少用一些感情色彩的词去表现这种执着的精神, 还是力足从细节处来体现老人家的无怨无悔的等待。一份发黄的入党申请书, 长年订阅党的刊物, 平静的心情等各种细节的展现, 不仅可以给观众留下深深的记忆, 同时也会让作品中的人物更加鲜活生动。
三、选择新闻角度要注重故事性
第八章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篇4
第一节新闻角度
一、新闻角度是关系新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实时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新闻角度选得好,新闻价值倍增。《叶乔波坐轮椅回到北京》突出运动员的精神品质。
2、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例如麦迪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中海油发现天然气的消息,另一个记者发现首先给香港供气,写出独家新闻。
二、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
例如刘延东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例如刘延东来校活动,学校角度,社会角度
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湖北大学生救人,捞尸收费
2、以小见大找角度湖北大学生救人,捞尸收费
3、虚中觅实找角度在会议中找新闻点
4、逆向思维找角度很多批评性的报道,小学生给领导打伞。
5、发散思维找角度例如假日经济,旅游热
6、统摄思维找角度又称聚拢思维,向焦点集中,深入挖掘。例如校报航模的报道
7、全局高度找角度梁国壮老师的事迹,在学校的高度写学科建设
第二节 新闻语言
一、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1、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风格
4、“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二、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1、多用动词、准动词
2、多用子概念,要求具体、丰富、形象。水果 苹果 富士苹果
3、多用大白话,少用专业术语。
“风勇广场”命名揭幕仪式在新校区举行
11月2日下午,“风勇广场”命名揭幕仪式在人工湖北侧举行。校党委书记计卫舸、校长李强为广场揭幕。党委副书记桑秀国、胡金秀,副校长周国强、宋景华出席揭幕仪式。胡金秀副书记发表讲话。
胡金秀副书记在讲话中重温了张风勇同志的先进事迹,赞扬了他对事业高度负责、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的高贵品质。她指出,广场建设的意义旨在缅怀张风勇同志生前的光荣事迹,表达大家对他永久的纪念与敬意,颂扬他的可贵精神。命名“风勇广场”,是以文化建设的形式,使风勇精神得到固化与物化,并使之熔注到全体科大人的精神血脉,激励科大人奋勇向前。
初稿:校领导慰问校医院一线医护人员
11月2日下午,党委副书记桑秀国、副校长宋景华,学生处处长安立峰及后勤集团总经理石金波在校医院院长王秋芳、副院长冯彦青的陪同下,亲切慰问了校医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领导太多)
自 H1N1流感发生以来,校医院医护工作者们不辞辛劳,恪尽职守,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并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一直坚守在H1N1流感预防工作的第一线。桑秀国副书记和宋景华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向奋战在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一线全体医护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对近期以来校医院在防治H1N1流感方面做出的辛勤努力给予了肯定与赞扬,同时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同时要注意身体。随后,校领导向校医院医护人员发放了慰问品。(层次不清)
校医院院长王秋芳代表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对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师生们的期望,坚守岗位,继续为师生们的生命健康、为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做贡献!
定稿 校领导慰问校医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一线医护人员
11月2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桑秀国、副校长宋景华亲切慰问了我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
桑秀国副书记和宋景华副校长代表校领导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全体医护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对近期以来校医院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同时,两位领导嘱咐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注意身体。
校医院院长王秋芳代表全体医务人员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师生们的期望,坚守岗位,继续为师生们的生命健康、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最终胜利做出献!
自国内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校医院医护工作者们不辞辛劳,克服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等困难,一直坚守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第一线。
论新闻角度的选择 篇5
选好角度, 使新闻主题体现时代性
体现时代意义和特征, 高扬时代主旋律, 是新闻报道的内在使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都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念。选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闻报道角度, 能够主导社会舆论,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注重和谐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这些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能够使新闻作品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就会使新闻传播范围更广, 影响更大, 也更有生命力。
笔者在《中国平煤神马报》 (原《平顶山矿工报》工作, 平时接触到煤矿上许多重大的科技研发项目。2007年, 笔者了解到, 平煤四矿与科研部门合作, 通过引进和研发, 研制出一台热-电-乙二醇降温系统, 用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降温, 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需要说明的是, 这套制冷降温系统在技术上有许多亮点或者说是“卖点”, 其技术之先进、系统之复杂、设备之庞大, 填补了多项同类产品国内外的空白, 被专家称之为“世界第一空调”。按常见的报道角度, 比较多的是选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主题, 大篇幅渲染技术如何先进、填补了某某空白, 最后如何促进煤炭产量提高, 云云。这样的报道角度, 尽管是合理的, 但给人的感觉比较陈旧, 缺乏时代性。笔者通过下井采访、体验, 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以后, 在确立主题时, 不拘泥于过去的常规“套路”, 而是以当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主题。理由是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一项发明, 都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 而最终都是用来为人类造福的。基于此, 笔者以《世界第一空调:造福井下职工》为题, 写了一篇消息, 并很快在一版头条刊登, 并最终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材料搜集具有典型性
选什么样的角度, 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来表现和支撑。选取新颖、典型、有特点的报道角度, 其素材搜集必须是相应和同步的。那些与表现角度无关的素材必须学会放弃。
一个重大新闻事件, 因为角度选择不同, 所要搜集的素材也会大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说, 选好角度, 就是一种素材取舍。角度选好了, 紧紧围绕报道角度, 有选择地搜集素材, 与报道角度有关的使用, 无关的果断放弃。这样, 选择的角度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和表现载体。2001年, 笔者在跑基建口的时候, 遇到这样一个人:他叫仝洪昌, 时任建井一处副处长, 大学矿建专业毕业, 年轻有为。他在对外承包工程时结识了北京金诚信公司的老板, 老板对他的才干非常赏识, 就以年薪十万重金许诺, 想把他从平煤集团挖走。当时, 由于基建行业不景气, 他的工资并不高, 可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却没有动心。笔者听说以后, 就想写一篇人物通讯。于是找到他采访, 搜集到大量的关于他如何从一个技术人员干起, 并如何钻研业务、加强管理、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素材, 当然也包括他如何在金钱面前不动心的细节。面对繁杂的素材, 经过提炼, 笔者选择了《责任更比金钱重》这个报道主题。因为采访时, 主人翁说到“是企业培养了我, 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效力尽职, 把工程干好, 让工人都有饭吃、有钱挣”。选择这样的报道角度, 既新颖独到, 又暗合了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深刻时代背景。角度选择以后, 笔者把与“责任”无关的素材果断放弃, 紧紧围绕角度选择了他如何体现“责任”, 如他拒绝金诚信老板的一些对话细节、为了把工程干好尽职尽责的典型事例, 等等, 着力去支撑和表现主人翁对企业、对职工、对社会的责任感。经过素材取舍以后, 《责任更比金钱重》这篇只有2000字左右的通讯, 虽然篇幅不长, 但角度新颖、主题深刻、素材集中, 后来获平顶山市好新闻一等奖。
选好角度, 使新闻价值具有显著性
一篇新闻稿件有没有显著性, 一定程度上是说稿件写得有无新意和特色, 即是否抓住了新闻内在的闪光点。稿件的显著性, 是靠好的角度来体现, 不是大而全、空而泛。因此, 要使新闻有显著性, 必须选一个好角度。角度选择好了, 新闻就更有分量、价值就更显著。
俗话说, 文似观山不喜平。角度选择是否恰当, 决定着新闻的显著性。恰当、合理的新闻角度, 会使平庸的事件变得新鲜, 肤浅的内容变得深刻。从人们的心理特点来说, 一般喜欢变化。一种观点、一种形式, 第一次出现, 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倘若经常重复出现, 人们就会渐渐失去兴趣。在人们的这种认识习惯条件下, 要把一件新闻事实写出显著性的确很难。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一件看似普通的新闻事实写出新意和特色呢?这还是一个角度问题。“活鱼不活”, 原因是多方面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关键还是对新闻角度选择的忽略。一般来说, 角度优劣直接关系到新闻稿件有无深度。2008年, 笔者在平煤七星公司了解到, 该公司一采煤队班长白国周20年安全生产如一日, 不“三违”, 而且还带领班组实现了安全生产。这件事, 其实在平煤已经“不新鲜”。因为在他之前, 报纸上多次报道过一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的先进事迹, 他甚至比白国周安全生产的周期还要长。那么怎么报道白国周的事迹呢?笔者在角度上动了脑筋:吴如是靠奉献精神实现安全生产, 而白国周是靠“安全就是幸福”的理念实现的安全生产。这个角度, 在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有它的独到之处, 也有深度有新意。所以, 角度选好以后, 笔者重点写他的理念, 写他的思想, 写他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取得的安全生产成绩, 以及实现安全生产以后给他本人及家属和全班的人带来的幸福, 使作品有了显著性, 并很快被报社头版头条采用。
涉农新闻的角度选取 篇6
笔者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 长期从事涉农宣传, 在涉农新闻中, 角度的选取尤为重要, 一篇新闻的产生, 如果撇开受众群体的特点, 就无法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接下来, 笔者就涉农新闻的角度选取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 从农民受众的利益出发, 选取新闻角度, 让新闻更贴近农民
新鲜、新奇的新闻角度, 是不少新闻工作者在采制新闻时苦苦追求的目标。因为好的新闻角度, 在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同时, 也能引导受众用全新的视角去观察新闻事物, 激发受众的兴趣, 让新闻获得更好的宣传效益。体现在涉农新闻, 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兄弟能够接受你所采制的新闻, 对报道的内容感兴趣。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涉农新闻采制过程中, 能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去充分挖掘新闻的内涵, 选取新闻的角度, 让农民感兴趣的东西在新闻中体现出来。
笔者曾经报道过一则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 现场共有4家媒体参加, 在同行彼此交流中, 笔者发现, 同一事件, 大家角度各有不同, 有的单纯从现场会的议程进行报道, 有的从现场会所在镇村的林权改革试点情况进行报道, 有的则介绍我市林权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 笔者最终决定选取这样一个角度, 即“某某镇林权改革模式将在两年内推广全市”。报道从农民的角度, 介绍了这一林权改革模式对农民的影响。从林业部门的反应来看, 新闻播出后, 不少农民十分关心这一林权制度改革模式, 特别是他们看到试点村村民现身谈体会的画面后, 都真心支持这一改革模式。
人们常说, 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如果不能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来报道新闻, 那么, 你的新闻就肯定没有生命力, 因此, 农民关心什么, 农民想知道什么, 新闻就要反映什么, 这就是新闻活力所在。只有这样的新闻, 才能起到教育农民、启发农民、引导农民的效果。
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这是涉农新闻采制过程中最大的原则。体现在新闻工作中, 其实就是群众性原则, “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指的是新闻工作于群众密切联系的程度 (2) ”, 而群众性原则的内涵, 首要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涉农新闻, 其群众性原则就是要为广大农民服务, 因此, 新闻角度的选取, 就必须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2 结合三农不同阶段的新特点, 来选取涉农新闻的角度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任何时候的新闻报道, 都应结合时代的特点来进行, 文革期间的新闻要又红又专, 80年代要唱响改革开放, 因此, 涉农新闻的报道, 在角度选取上要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让自己的新闻吸引更多的受众, 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笔者供职于县级电视台, 对此颇有体会。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一直是记者报道较多的题材, 但是, 不同时候, 笔者选取角度都会有所不同, 90年代末, 大家更提倡的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 因此, 当时记者曾报道过《一种作物两种收成科学种田收益明显》等新闻报道, 并在当时获得省市级新闻奖项, 这说明, 在当时这样的新闻报道角度, 是符合时代特点的, 但是, 进入20世纪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以及工业经济的繁荣, 笔者所在的地区处于沿海地区, 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过去的农田, 纷纷被工业区所取代, 农业经济正逐步出现被边缘化的趋势, 此时, 再去渲染大力发展农业, 可能不切合实际, 但是, 以三农为主要内容的宣传, 仍是新闻报道的主要题材, 但此时, 记者的报道角度就有所不同, 比如笔者发现个别农民开辟无土栽培技术、观赏农业等新科技、新品种, 同样是新科技、新品种, 但记者的报道角度立即配合城市化、工业化的特点进行报道, 采写了《无土栽培推动都市农业发展》、《观光农业在我市悄然兴起》等一系列新闻报道, 同样受到了不少农民朋友的欢迎。
选取新闻角度, 必须顺应时代的特征, 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 每个时期都会有一些新的涉农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 而媒体的作用, 就是要在这些政策措施出台时, 通过新闻事实的报道, 进行配合宣传。不仅如此, 角度选取, 除了要考虑时代特点, 也要根据不同发展过程, 选取不同角度。同一新闻主体,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往往要根据其特点, 选取不同的新闻报道角度。
目前, 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同样, 我们的报道就要配合这些内容来选取角度宣传, 从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民权益的立场来进行宣传。笔者每年都要策划当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报道, 每次报道之前, 都会与农办等部门沟通, 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农民关心的议题等, 然后, 根据这些议题, 来选定角度。如新农村建设初期, 笔者一般会侧重新农村规划蓝图的报道, 或通过地区间的交流, 来展现先进地区的新农村面貌, 为接下去的新农村建设护航, 到了建设初期, 笔者会侧重拆迁补偿方面的报道, 通过典型事例, 引导广大农民, 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等。
换言之, 不同的阶段, 涉农新闻的角度选取就要有不同, 只有这样, 涉农新闻的报道才能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才能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也只有这样, 你的涉农新闻才会有生命力, 才会有新意。
3 结合农民受众的特点, 从通俗化、趣味性入手, 选取新闻角度
新闻报道, 往往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 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知识面、喜好特色, 结合这些特点, 来选取角度, 让受众在收听、收看新闻时能充分了解新闻内容, 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进而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涉农新闻上, 农民作为一个群体, 他也有自己的特点, 有自己的喜好特色, 因此, 选取涉农新闻角度时, 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笔者曾经配合政府相关部门, 对本地区的涉农人口进行普查, 结果发现, 目前从事农业的人员主要集中在35~65岁之间, 文化程度方面, 初中文凭人员约占28%, 高中文凭占67%左右, 文盲及大学以上学历人员占不到5%, 相对城市人口, 显然, 从事农业的人群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其对新事物的接受度也相对较差, 因此, 笔者在新闻采访中, 往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来选取角度。
笔者曾经参与推广龙眼高接换种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要对笔者当地的龙眼进行品种更新, 推广一批商品性好、适合新鲜销售的龙眼品种, 改变原来当地龙眼单纯依靠加工销售的局面, 开辟新鲜销售渠道, 确保农民增收。对这一新技术的报道,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报道, 显然无法让广大农民朋友接受, 因为, 中间涉及到的嫁接技术、时令术语, 都属于农业科技范畴, 而且, 实施高接换种技术, 当年的龙眼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形, 那么, 如何让广大农民接受这一技术, 主要申请实施高接换种呢?这就必须用一种通俗、简单易懂的方式, 让农民知晓高接换种的好处。
笔者最后选了题目, 名曰《高接换种:舍得丢芝麻, 才能抱西瓜》, 笔者撇开了高接换种的技术过程, 角度放在关注高接换种的结果, 一名果农虽然舍去了一年的农验收成, 却在来年获得丰产, 而且, 龙眼价格比原来的品种翻了三番, 笔者同通俗的方式, 在电视屏幕上“晒”起了这名果农的账单, 用简单的方式来说服其他果农, 很快, 当地不少果农纷纷申请实施龙眼高接换种。
这则新闻在角度选取上, 不仅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还考虑到了农民受众群体的知识面、接受度, 用通俗、简单、易懂的方式选取角度, 因此,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也就是说, 新闻工作者在选取角度的时候, 必须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接受度, 特别是影音媒体, 不像平面媒体那样, 以文字、图片方式驻留纸上, 让受众可以细细品味, 慢慢理解, 影音媒体的稍纵即逝特点, 要求其新闻工作者本身就必须让自己的新闻主题、结构、角度具有浅显易懂的特点, 特别是面对广大农民受众群体, 就更是如此。
三农工作, 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当前, 农民仍然占据中国人口的大部分, 因此, 加强涉农宣传, 为三农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显得尤为重要, 毕竟,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在群众中受到重视的程度 (3) ”, 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在采制涉农新闻时, 必须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结合三农工作各阶段的特色, 领会相关方针政策, 采用农民群众易接受的方式, 来选取角度, 使播出的涉农新闻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进而推动三农工作向前迈进。
摘要:涉农新闻是当前我国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抓好涉农新闻角度,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 从农民的利益、阶段的特点以及受众接受度三个方面, 重点阐述了如何选好涉农新闻角度。
关键词:新闻角度,三农,农民
参考文献
[1]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新闻工作的群众性原则.
经济新闻的角度选择艺术 篇7
一、从群众的角度落笔, 采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记得当时老百姓对传媒的各种经济新闻格外关注。有些外出赶集的农民把新华社播发的关于允许开放集市贸易的文章绑在扁担上, 如果有人不让他们出卖自己的农副产品, 割什么“资本主义尾巴”, 他们就会把这些报道拿出来跟他们讲理。现在我们的媒体每天都要刊发不少的经济新闻, 但在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却不多。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我们有责任捅破改革措施同群众利益之间隔着的一层“窗户纸”, “及时准确地反映基层的呼声和愿望, 提供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
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关注是有强烈的选择性的, 比如银行利率的调整、物价起落的报道、再就业信息的发布、住房制度的改革等都能受到受众的重视和欢迎, 但对改革进程中的有些措施则不那么关心。这并不是这些措施不关人民群众的痛痒, 其实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 问题是我们的经济报道不善于揭示这一本质。比如说我们写农村的变化, 还满足于前几年那样写粮满仓、猪满圈、建新房、买新车等等, 就远远不够了, 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他们的心境, 把握人心所向、人心所盼、人心所思、人心所恶。对当前的农村政策, 他们是怎么看待其中的得失;对农村未来经济的发展, 他们是怎么想的;对农村基层干部状况, 他们是怎么分析的。如果经济报道能从这些方面选择角度, 就能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不但群众爱看, 各级领导也会感兴趣。
从群众角度去写, 读者读起来感到亲切、自然, 而且有助于克服报道公式化、枯燥、干涩的毛病。2003年6月1日, 是南海伏季休渔开始的第一天, 粤港两地的电视台各报道了一条新闻, 同一题材的两条新闻采写的角度就完全不同。香港某电视台选取的是这个角度:记者来到海边的渔家, 渔民告诉记者, 伏季休渔一休要2个月, 收入减少了, 生活支出却不能少, 生活没有了着落, 他们决定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贴息贷款问题。而广东某电视台是这样报道的, 记者来到渔政部门,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 伏季休渔是国家的法令, 任何人不得违反禁令, 作为行政主管部门, 他们将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 严厉打击非法偷捕者。同一题材两位记者选择了不同的角度, 前者用平民的视角, 从老百姓的角度去报道伏季休渔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体现人文关怀,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后者单纯站在政府的角度, 对民情漠不关心, 这样太硬的新闻容易引起群众的反感, 也很难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因此从群众的角度下笔, 更能使政府新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深入人心。1993年5月, 新华社两名记者在湖南省衡南县采访时发现, 这个县一次印制的27万张“农民负担卡”, 真正发到农民手里的还不到40%, 大部分发到乡镇一级就卡了壳。于是他们撰写了《农民负担卡为何发不下去》的报道, 详细披露了这一严重违反国家政策的事实, 尖锐地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新华社发通稿后, 被《光明日报》等12家省级以上大报相继采用, 读者反响十分强烈, 农民们看到报纸为他们说了话, 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都奔走相告。此后, 河南、山东等省发生的类似情况, 新华社分别以《怪哉:猪头税当人头税收》、《农民办张结婚证, 竟被收费千余元》为题一一曝光, 使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新闻不但有助于体现经济报道着眼于实践, “敢为人民鼓与呼”的传统, 而且有力地提高了经济报道的威信。
事实上, 对中央的每一项决策, 老百姓、社会各群体都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相应的反应, 既有积极的, 又有消极的。在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 以及重大经济措施, 包括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时, 我们的经济新闻要着力于从群众的角度, 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事实的报道, 提示出这些政策和措施, 会给老百姓带来些什么利益, 老百姓又需要如何抓住机遇,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积极参与开发建设。这样, 老百姓就会感到这些政策措施不再与己无关, 而是密切相关。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 我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说到底, 是我国亿万人民亲自参与的一项伟大社会实践。记者要广泛深入地接触群众, 在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发现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群众的首创精神中选择与群众利益相关、心理相关、认识相关的报道角度, 写出的报道就会合着群众的脉搏, 富有生活深度和思想深度。《羊城晚报》曾根据新华社的一条长电讯稿精编成一条消息《提醒记者……》, 则是一篇思想性强、影响力大的社会经济新闻。消息的内容是:辽宁大窑港湾的一批工人对来采访四个泊位竣工庆典报道的记者说, 写竣工剪彩的报道时, 不要都是“当官儿的名单一大串, 没咱工人的份”, 下工地“不要就爱跟着领导跑”, “工人见不到记者的影”, “搞好大中型企业关键是工人”, “不给工人鼓励, 政策再好也难见实效”。这篇从群众角度采写的报道, 写了事、写了人, 更写出了人的思想, 写出了工人自己的心里话, 也写出了许多读者想说而未说出的话, 说明了办好企业不能忘记工人阶级的道理。由此看出, 记者只有号准群众的脉搏, 摸透群众的需要, 从受众的眼光审视报道客体, 选择报道角度, 才有坚实的基础, 写出来的报道才有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从市场的角度出发, 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
市场同老百姓息息相关, 老百姓也离不开市场, 经济新闻要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组织报道的指导思想。记者要主动地去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研究读者最为关心的热点, 进而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从市场角度采写的经济新闻, 可以给政府的宏观决策、企业的经营行为、消费者的资金投向等方面以启示, 帮助他们从千变万化的经济领域中捕捉规律性的东西。西方传媒的采访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华尔街日报》有记者600人, 除一部分在世界各地当驻站记者外, 跑政府部门的记者仅十几个人, 其余均在各编辑部跑市场报道。这种“少数记者跑部门, 多数记者跑市场”的采访方式, 在西方传媒中屡见不鲜, 这是由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一位从事西方经济报道研究的学者曾写道: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寒暑表。市场又酷似一面镜子,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 高层决策者、企业管理者、社会消费者都要按市场的指挥棒运作。这样重要的地方, 作为经济记者, 又怎能不深入进去采访呢?
市场经济要求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通过市场。市场连接着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新闻源的这种变化, 要求我们把新闻的立足点及时地移向市场, 把采访的触角更多地伸向基层。1987年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苍山“蒜苔事件”, 是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中矛盾的集中体现。后来, 苍山县把教训变为财富, 围绕市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 做了不少创造性的工作。记者在苍山实地调查发现苍山的变迁, 关键还是百万人民市场意识的觉醒, 大流通带动了大农业, 苍山被誉为山东的“南菜园”。为了进一步追踪苍山农民南下闯荡市场的脚印, 1991年, 记者到上海、浙江等农贸市场跟踪采访, 从全国大流通领域审视苍山局部的经验, 透过当年由于流通不畅引发蒜苔事件, 如今蔬菜却能渡江过海, 走向全国, 记者相继发表了《南菜园为何四季长青》、《走出山东方知市场无边》等探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战略性转变的思辨性新闻。1992年, 在惊涛骇浪中不断走向成熟的苍山农民, “把菜篮子挎到国际市场”去竞争, 在日本东京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苍山的路子对其他地方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闻作为上层建筑最敏感的一部分, 作为传播这场变革的媒体, 自然更应该顺其潮流, 与之适应, 为其服务。同时把经济新闻的立足点放在市场上, 正确地反映和引导市场, 适应这种变化, 经济新闻也应该按照市场的要求来决定新闻价值的取向。
多年来, 许多记者习惯于跑领导机关、跑政府部门、跑各种会议来获取新闻线索, 不作深入采访, 不少生产、经济性报道成了正面表扬性的“黑板报”。这样的稿件往往大同小异, 毫无新意, 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经常深入到市场中去把握群众的脉搏, 把群众的情绪当作新闻市场的第一信号。湘潭电视台主创的经济新闻专题《抓大莫凑大》曾获湖南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角度选择就别具一格。该文没有过分关注作为湖南省七大企业集团之一的湖南湘潭电线电缆集团企业负责人如何贪污腐败导致企业破产的新闻角度, 而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反思这个大集团破产的原因。因为它的组建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通过行政手段搞“拉郎配”, 把原本分布在湖南省衡阳、娄底、湘潭三地的四家企业捆绑凑大, 这一行政行为有违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规律。这篇报道抓住事物发展变化中带方向性、苗头性的新闻事实作为宣传报道角度, 既触及了现实中的热点、难点、疑点, 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主流和发展趋势,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三、从大局角度出发, 增强宏观经济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经济报道本身有其特殊规律, 但不同经济现象相关性很强, 会连带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而社会问题又往往会引发政治问题。当前经济报道较难把握, 关键就在如何把握好与经济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其核心就是要求牢牢树立社会稳定的意识, 在看待一些经济现象时, 必须有注重社会的观点和讲政治的观点, 概括说就是大局观。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指出, 经济新闻始终是我们报道的重点, 要把握好四个重点:一是把握基调, 按照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重点宣传中央“双防”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成效;二是宣传亮点, 强调我们的经济在健康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虽遇到问题, 但没有伤及基本面;三是引导热点, 特别是对股市、粮价、房价、汇市等普遍关注的问题;四是分析难点, 统筹国内经济和世界的互动, 分析当前的不确定因素, 探讨如何确保经济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紧紧抓住“大局观”这个关键词, 用好用活高端资源, 以事明理、以小见大, 通过微观反映宏观, 体现经济大局与社会大局观, 往往是成功的探索。2007年, 猪肉、食用油和蔬菜价格走高, 市民对此反映强烈。CPI的涨跌, 很多人说是猪肉惹的祸, 但是猪肉价格的上涨为何会成为这轮农产品通胀的源头?2008年两会期间, 新华社记者采写了一组物价报道的稿件受到好评。《代表餐桌话涨价:一头猪不能承受的税费之重》、《重庆市生猪税费标准及实际征收表》、《“一头猪”的民生经济学———人大代表细算生猪利益账》。稿件以“一头猪”作为一个小切口, 通过一头猪的养殖全过程, 将围绕它的各种收费、利益链条等算了几本明白账, 使人们明白价格上涨背后蕴藏的深刻学问。稿件讲述养殖户的忧虑和困难, 反映中国物价变动和走向趋势, 以小见大的手法折射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问题。由人大代表来算这笔经济账, 通过他们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 拉近了人大会议和老百姓的距离。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记者采写新闻的眼光和手法, 即采写新闻的视角应从追逐经济发展的大效益、大场面、大意义等, 转换到关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改变过去一味从政府部门角度去采写经济新闻的做法, 并深入挖掘新闻背后对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我们记忆犹深的是2004年的“江苏铁本”事件, 当时的大背景是国家针对金融、土地、项目审批等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宏观调控来控制投资过热。按照一般的思维, 这最多是个违规占地的典型, 无非就是占地规模更大些, 农民补偿更低些。报道中, 新华社记者没有过多关注“铁本事件”造成多少人流离失所上, 而是探讨事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这一事件的特殊性, 就在于铁本项目的上马是连闯“红线”, 在土地审批、银行贷款等四个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稿件最终是将本是经济行为的铁本事件, 放在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剖析, 通过“以小见大”实现其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找到其中的典型性也就抓住了“七寸”。事实证明, 中央三令五申对钢铁等行业投资过热的预警是及时和正确的, 宏观调控的手段是有效的。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 “江苏铁本”事件的警示效应的确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陈芳.宏观经济报道的民生视角[J].中国记者, 2008, (12) .
新闻写作的角度 篇8
一、从信息学, 控制论, 以及传播学的角度看, 信息的内涵与外延均大于新闻。
“information”一词传入我国普遍认为是在二十世纪中期, 被译为“信息”。而“信息”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 目前可查最早出现唐代诗人李中的《暮春怀古人》:“梦断美人沉信息, 目穿长路倚楼台”。此处的“信息”有音信、书信之意。宋代陈亮的《梅花诗》:“欲传春信息, 不怕雪埋藏”, 此句中的“信息”有消息、讯息之意。“信息”一词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词作品中大多是“消息、音信”之意, 而在当代学术界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 信息并不简单的等同于消息或音信。信息的外延与内涵远远大于消息, 只能说二者是一种属与种,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看, 宇宙是由物质、信息、能量三部分组成的, 整个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的。信息不等同于物质, 也不等同于能量, 它是抽象的, 它存在于变动的物质世界当中, 借助能量发生或传递, 是物质世界的表征, 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可能。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 是新闻的一种形式。而新闻同时又包含在信息之中, 信息可以充当消息的内容。新闻实践活动是对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的能动反映。控制论奠基者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 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觉到的过程中, 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1975年意大利学者朗戈提出:“信息就是表征差异或关系。”无论是“同外部世界的交换”还是“表征差异”都充分说明信息依赖于不断运动的客观物质世界。物质是运动的, 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信息。四季循环、生命演变、斗转星移、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物种变迁、宇宙变幻……等都会产生信息。物质世界是通过信息表征出来的, 人类通过一定媒介获取信息。从传播学角度看, 信息依附于媒介, 通过特定的符号得以传播。媒介是负载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信息以媒介为载体, 以符号来表现, 在传播学中, 符号是表达特定信息的方式或形构, 媒介是传播或负载符号的物质实体, 而信息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和媒介相互交换的特殊内容。 (1) 当然, 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狭义性, 信息同样还包含未经符号和媒介传播的部分。信息广泛存在于客观事实当中, 人类借助现阶段历史条件下所掌握的各种科学技术、技能知识去挖掘对人类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人类所获得探知。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受生产力发展、社会条件等客观现实的制约。
二、新闻包含于信息之中, 是传播者作用于客观事实, 通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借助一定媒介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一种信息。
信息理论的问世, 对我国的新闻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引发了学者们对于新闻界定的重新思考。在我国, 最早的新闻信息传播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而“新闻”一词的出现早在唐朝就有。晚唐诗人李咸用在《春日喜逢乡人刘松》中:“旧业久抛耕钓侣, 新闻多说战争功。”此诗句中的“新闻”就含有时事报道的意思。由此可以判定, “新闻”一词由来已久, 但对于新闻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界定始终说法不一, 仅国内对于新闻的定义就有一百七十余种, 就从对“新闻”理解的角度来看, 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四种观点分别是“事实说”、“报道说”、“传播 (布) 说”、“信息说”。我国最早对新闻提出界定的是徐宝璜先生在1919年出版的《新闻学大意》中所提出的:“新闻者, 乃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这是“事实说”的源头与代表。“报道说”的典型当属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1981年王中教授在《论新闻》中指出:“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播”, 属于“传播说”。徐宝璜先生为代表的“事实说”强调, 新闻的来源在于客观事实, 这是从新闻本源角度来界定“新闻”一词, 认为新闻的客体即为客观事实。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遵循认识的本源在于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 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 辩证唯物主义同时认为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性的反映。新闻作为一种意识, 在实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从新闻客体转化为新闻, 传播给受众, 中间需要传播主体对传播客体的一个能动反映传播报道的过程。显然, 将新闻等同于新闻客体即客观事实是不恰当的。陆定一先生从新闻实践活动出发, 在承认新闻的客体即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强调了新闻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应该说, 这是目前对于“新闻”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界定, 是在理论界、学术界获得普遍认同的观点, 也是我国许多新闻学专业教材普遍采用的一种定义。
但随着信息理论的问世以及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国内学者对信息系统理论逐渐接受, 由此引发关于“新闻”界定的新一番争论。从信息论角度解析新闻, 同样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新闻是经报道 (或传播) 的新近事实信息”。还有人认为:“新闻是新近发生变动并对主体有意义的信息。”将信息论的观点引入到新闻理论研究中, 在把握新闻与信息关系的基础上, 同时融合传播学的观点, 给新闻以科学的解释。由于新闻同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 所以“信息传播说”应运而生——“传播者作用于客观事实, 借助一定媒介 (如广播、电视、报纸) 通过特定符号 (语言、图片、文字) 传播给受众并接受受众反馈的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
三、建立在真实事实基础之上的、有价值的、可公开传播的、具有异常性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信息作为客观世界的表征, 只有人类作用于信息时, 才会和新闻产生关联。二者作为一种非物质实体, 都具有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可供人们加工处理并加以传播共享的特性。新闻作为信息的一种, 除具有与信息的共性之外, 还有其自己的特性。这就是新闻与信息不同之所在。
首先, 新闻是加工后的信息。新闻的本源在于事实,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事实是第一性的, 新闻是派生的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在于人类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事实。新闻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真实的信息。信息的分类很多, 有主观信息、客观信息之分, 有自然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之分, 有自然信息、文化信息之分, 有人类可利用信息、人类不可利用信息之分, 以及还有历史信息、现在信息、未来信息之分……个人的喜怒哀乐, 通过大脑传达给身体器官的信号同样是信息, 但它来自于个人的主观意念, 是一种主观信息, 不可以称之为新闻。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在掌握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深入调查研究, 经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加工之后, 对事实的整体的本质的反映。
其次, 新闻具有时效性, 信息具有历史性。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是新闻存在的价值之所在。此处的“新”不只是时间上的新, 还有内容上的新。新闻属于时间上的易碎品, 今日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对于受众来说同样已经失去其价值之所在。新闻反映事实越及时, 其价值性越高。没有人愿意去重复已知的信息。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兴传播媒介的产生, 如互联网技术的成熟,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周期急速缩短,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 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 时效性成为竞争的焦点。“今天”的新闻已经逐渐演变成“刚刚”甚至“现场直播”的新闻。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就是新闻时效性的最好见证。时间上的“新”我们都可以理解, 此处更在于内容上的“新”, 对于历史信息的一种新的认识也可以成为新闻。众所周知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一般认为无法确切考证, 而现有学者认为, 古诗十九首多为曹植与甄氏互赠的情诗。就此事实而言已不是新事物, 但对其的新认识, 却是新闻。由此可将新闻与信息区分开来。新闻是经传播的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有价值的现在信息, 或者是对信息的一种新认识。
再次, 新闻具有差别价值性, 信息具有无差别价值性。新闻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他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从而引起人们的思考, 进一步把握与认识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新闻的价值存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 未经传播的新闻是没有价值的。同时, 新闻的价值性还受某种接近性的制约。所谓接近性, 就是与受众最为密切, 熟悉的信息。但我们不应该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定其价值, 而是应该以一种普遍关注为标准来进行衡量。对于整个社会的股民来说, 股市涨跌就是新闻, 而对于一般受众来说, 它只是一个信息。由此, 受众的普遍关注则成为新闻价值的着眼点。任何客观事实都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 信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 新闻从业者对信息的能动反映并不是消极被动的, 传播者在选择信息时, 只选择有那些具有趣味性, 与受众密切相关的并能够引起受众普遍关注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
最后, 新闻具有异常性, 信息具有普遍性。所谓异常性, 就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 一种“新”“奇”“特”的不平常的信息。西方有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实践活动中, 新闻主体是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异常性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传播给受众, 而并非不加选择的将自己看到的信息通通塞给受众。由此可见, 新闻是一种异常的新鲜的信息。信息与新闻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 从新闻特性的角度将新闻与信息的不同, 归结为以上五点, 这就是新闻与信息间“度”的把握。二者间没有完全绝对的界限, 新闻与信息在这个“度”的范围内相互依存。建立在真实的事实基础之上的、有价值的、可公开传播的、具有异常性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国内还有学者从二者的语言要素, 反映的精确度、超前度, 不同侧重点等角度加以区分, 都有其研究的借鉴之处。恰当地分析新闻与信息的不同之处, 可以促进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 使其向更加合理、科学、充分的方向迈进, 从而推进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与成熟。
参考文献
[1]张敬安.试论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新闻界》, 1996年第3期
[2]吴丁全.试论新闻特性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5年第11期
[3]肖保航.试论新闻与信息[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 (3) .
[4]姚远铭.新闻是异常活动的信息—“新闻”定义之我见.《新闻传播》, 2003年第08期
新闻摄影记者的拍摄角度探析 篇9
一、拍摄角度种类
1、水平方向拍摄角度
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把新闻对象作为镜头中心, 以水平面为基准, 从不同方位选择拍摄角度, 有正面拍摄、侧面拍摄、背面拍摄和斜面拍摄。正面拍摄的新闻图片给人的感觉是稳重, 能够直接表现新闻主题, 一般进行人物专题新闻拍摄时选择正面拍摄, 这样可以完整表现人物外貌和特征。对需要捕捉动态瞬间的新闻画面, 比如体育新闻抓拍运动员的瞬间运动姿态, 选择侧面拍摄角度,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产生共鸣。通常情况下, 选择侧面角度拍摄新闻画面可以清楚展现新闻对象与其他物体的位置, 不仅可以强调新闻主题, 还能够给人形成相互交流的感觉。选择背面拍摄角度能够使拍摄对象的正面情况带有神秘感, 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同时, 背面拍摄角度的选择, 更能体现新闻事件的主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新闻记者在选择背面拍摄角度时, 要特别注意运用拍摄技巧, 刻画出充满表现力的线条。斜面拍摄角度吸收了正面、侧面、背面拍摄角度的优点, 能够拍摄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图片。新闻摄影记者如果合理选择斜面拍摄, 不仅能突出拍摄对象的立体感, 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加形象。斜面拍摄能够体现新闻内容的主次关系, 让读者最先感知新闻主题。
2、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
新闻摄影中选择垂直角度拍摄, 指的是通过改变照相机和新闻对象的相对高度选择拍摄角度。对于静止的拍摄对象, 会产生平角、仰角、俯角三种不同的效果。平角度拍摄就是照相机和被拍摄对象对于同一个水平角度上, 平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最接近人眼观察的图像, 是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图像。仰角度拍摄的新闻画面, 会给读者仰视的效果, 在选择仰角度拍摄时, 要始终保证地平面在画面下方, 以此体现新闻对象的主要面貌, 同时为了让拍摄出的画面更加纯净, 要把与新闻主题相关但又不十分重要的背景物放在画面下方。仰角度拍摄时要注意把握新闻对象的主客体关系, 以更好突出新闻的主题思想。俯角度拍摄是将照相机放在高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 通常用于拍摄大场面新闻图片, 例如大型活动、晚会等, 能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新闻摄影记者的角度创新
1、角度创新依托于内容创新
摄影艺术典型化与新闻摄影采访的主要途径就是选择。这里所说的选择包括题材、光线、角度、时机等方面。角度的选择是决定画面形象的重要环节。虽然说角度决定着新闻照片的基本形式, 但是我们却不能仅仅从形式上考虑选择角度, 我们应该从照片所表现的内容为出发点, 应该通过记者对新闻内容、新闻价值的判断去选择角度, 因此, 摄影记者在采访中追求角度创新时首先要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创新。角度创新从内容出发, 落脚于画面形象, 用完美的形象体现充实、新颖的新闻内容。
2、敏锐的观察和判断力
新闻摄影记者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 要有对摄影角度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 通过观察判断发现选择新的摄影角度, 在稍纵即逝的场景里, 新闻摄影记者要有当机立断、反应敏捷的能力。记者要具备这种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只靠现场的应变是不够的,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 而是经过长期的摄影实践、思想修养、新闻修养的成果, 反映的是记者的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所以, 摄影记者在平常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形象观察角度的习惯, 从取景框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的习惯, 用“三只眼睛”看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摄影记者的头脑中积累起来, 一旦记者在新闻现场选择新闻拍摄角度时, 平常的积累就会“活”起来, 无形中帮助记者正确判断选择拍摄角度。
3、合理选择多角度拍摄
不同的拍摄角度, 排出的图片有很大不同。拍摄角读的选择直接影响画面的结构。举个例子, 在同一距离、相同高度、选用同样焦距的镜头进行拍摄, 如采用仰角、俯角、平角三种角度拍摄, 即使画面前后的景物都没有变化, 拍摄画面拍出的内容就不相同了。如果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拍摄, 即使在同一距离, 选择用平角、仰角、俯角三种角度拍摄, 会发现前景、后景的变化非常大。所以, 照相机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选择不同, 产生出的画面效果也有很大差别。镜头角度的高低, 直接改变画面水平线以及空间深度。所以, 摄影记者在拍摄新闻图片时, 尽可能对被拍摄对象选择多种角度, 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充满视觉刺激的效果, 提高新闻摄影的拍摄质量, 记者在新闻现场,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实时变换拍摄角度, 能提高拍摄质量, 获得最佳的拍着效果。
三、结束语
摄影记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超强的观察力, 不断在自己的摄影实践中总结经验与不足,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进行新闻摄影拍摄时灵活运用拍摄角度, 通过合理的选择拍摄角度, 拍摄出优秀的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黄裕南.新闻摄影图片的评价标准[J].新闻导刊.2006 (05)
[2]刘波.新闻图片、职业操守与媒介公信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 (04)
[3]李厉.浅谈新闻摄影的视觉冲击力[J].新闻界.2006 (03)
[4]李雪萍.挖掘新闻摄影背后的语言[J].新闻传播.2009 (01)
【新闻写作的角度】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10-30
校园新闻写作的新闻稿06-19
新闻写作的建议07-04
新闻导语的写作08-03
经济新闻的写作10-12
新闻评论的写作08-26
新闻写作的细节分析06-24
电视新闻写作的技巧08-20
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09-25
广播新闻写作的原则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