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

2024-06-10

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精选6篇)

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 篇1

引言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新闻传播受众对新闻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一方面希望报纸“更好看”、更具有文学色彩、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所获取的是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在此背景下,是否应该在新闻写作中加入文学化元素一直是新闻业关注的一个课题。

1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是否要绝缘

写作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交流观点的一种有效表现方式。对于新闻写作而言,新闻写作依托于语言文字,同样的,文学也依托于语言文字才能在时间的长河里亘古常新。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写作与文学是有交集的,这种交集从报纸诞生之日就产生了。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丰裕,当代文化日益多元,信息渠道不断拓展,尤其是“资讯爆炸”带来的信息扩容,使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中日趋规范,新闻写作也从教科书与政策法规中与文学写作逐步拉开距离,这是新闻事业的特点,也是社会规范、制度文明的一种进步标志。

那么,新闻写作是否从此就要与文学写作保持一定距离或者干脆绝缘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而不可取的,新闻写作应当从文学写作中汲取养分,大胆探索,发展和充实新闻写作,不断提升新闻的深度、广度,提高新闻写作的品位和感染力。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二者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联系。简单地说,它们都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同时,新闻写作与文学虽分属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但是二者所依附的都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新闻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许多学者都在探讨如何借助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使新闻作品更具文化品位,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升新闻作品的价值。[1]

2 新闻写作文学化的写作方法

新闻写作的文学化是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势之一。在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闻与文学“合流”和“报道文学”现象。梁衡先生曾说:“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为此,他举出了新闻与文学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差别,例如在本质上文学是艺术,新闻是信息;在写作过程中,文学重写作,新闻重采访;在功能上,文学重审美,新闻重传播;在选材上,文学以人为主,新闻以事为主等等。他说:“尽管新闻与文学有诸多的差别,但是,我们如果能在新闻中尽量用一点文学手法,这样的话,消息、通讯虽不是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能够同时得到了艺术熏陶,这个新闻就有个性了。”梁衡提倡新闻向文学“有限借鉴”,是指原理上不能乱,而在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只是借其艺术性,借其形式美,而非“新闻文学一统论”。这里他强调的是在新闻写作中可以借鉴一些文学手法来进行新闻写作。[2]

首先,新闻写作选择的题材要有典型意义,在主题上不仅要鲜明而且应该有社会价值。很多时候,新闻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其内容枯燥、单调、呆板的弱点,但这些新闻却极具意义和社会价值,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传播。所以要想使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如果没有文学的参与,新闻作品就容易成为一种机械的语言表述而陷入直白的境地。[3]

作为新闻工作者,为了写好新闻,特别要注意大量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这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情怀和见识的提升。新闻工作者不仅是党的耳目喉舌,还是社会公器,担负着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这就对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思想品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读诗、读史让人明智、明理。可见学习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人的修养情操,而且可以培养出扎实的文字功底,从而杜绝错别字的发生。有些读者把阅读报纸看到错别字叫做“吃苍蝇”,可见新闻写作中出现错别字是多么让读者讨厌的事。因此,学习文学作品也是对新闻写作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锤炼与保证。

其次,写出一篇准确、生动的新闻作品就要在遣词造句上下硬功夫,要充分借鉴文学写作的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穆青先生就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的主张[4],在新闻写作中实践其“充分吸取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精炼的表现手法”的观点,并取得了成功。生动、形象的词语,特别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动词往往能将新闻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德勾勒清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灵活运用,可以使新闻达到挖掘深度、拓展宽度、增加厚度的目的;可以在对事实进行客观详尽叙述的同时,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可以对新闻内在意义进行深度解析,增强新闻的丰富性和可读性,达到优化新闻作品、营造媒体特色、争取受众的目的。

新闻语言讲求言简意赅,文学语言崇尚挥洒自如。新闻作品在传达信息时,如果能将这二者融合,在写作语言上巧妙地运用一些除虚构以外的文学手法来表述新闻信息,则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学化的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将人物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有助于将新闻人物写活,使一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所以在新闻写作中,适度的应用文学性语言,会使新闻稿件锦上添花。

当然,文学化的新闻毕竟具备了文学的特质,因此它的语言又必须是含蓄的、充满情感和意境的,是一种既能产生文学意境的个性化语言,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化语言。纵观当下的新闻写作,我们发现,凡合理地运用文学手法,皆可增强新闻作品的美感,这种美感在标题、语言和形式等方面均可起到“夺人眼目”的效果。以新闻的标题为例,标题是新闻作品的“眼睛”,若能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文学手法,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中国青年报》反映教育部门乱收费的消息,标题为《开学时节费纷纷,学生家长欲断魂》,这样的标题令人读之琅琅上口,同时兼具了获取新闻信息的作用。

好的新闻,大多借用了文学中拟人、对比、对仗、借代等写作手法,读来使人觉得通俗而新颖,韵味无穷,为新闻作品增色不少,使得新闻作品既具有个性色彩,又富有时代特征。

第三,合理有度,尊崇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5]。新闻写作文学化并非无极,尤其要遵从于新闻自身的客观规律,比如真实性、客观性和引导性[6]。新闻在写作上有其独特的要求,在处理材料和提炼主题上要遵守新闻的原则。新闻写作借鉴文学的创作规律,主要是指将文学中那些有益、有味的表现手法移植到新闻写作中来,如文学修辞是用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适应读者的口味和日益发展的阅读审美要求。而那些如想象、夸张、比喻等可以无限伸缩的表现手法,在新闻写作中则需要慎重使用,一旦使用不当,这样的新闻会损害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新闻写作以真实为本真,新闻报道的落脚就是新闻,而非文学,因此,新闻写作文学化也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出现“造新闻”、“假新闻”等情况。

此外,新闻文学化的语言不宜过分辞章化,也不宜过分规范化,应当简洁、朴实、鲜活、生动,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

3 结语

总而言之,新闻写作中实现文学手法是一种有限的借鉴,而非无限的发挥,人们要懂得和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新闻写作应当在真实的基础上抓好细节表现,运用丰富的文学化语言,在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借鉴文学化元素,这样才会产生真正好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马彦.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J].活力,2011(5):52.

[2]喻健.新闻文学的特征及其写作要求[J].新闻窗,2007(2):63.

[3]王伟龙.新闻与文学发展源流之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8.

[4]刘文辉.论新闻的文学语态[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9.

[5]徐锋.“新闻策划”拓展性研究[J].新闻前哨,2003(12):91.

[6]宋发庆.新闻写作中的想象运用[J].写作:高级版,2001(8):70.

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 篇2

由于经济的繁荣, 社会节奏的加快, 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第四媒体已经引起了纷争。为了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形式, 新闻媒体进行了改革, 以便于获得更高的收视率。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报道一直遵循传统的“倒金字塔”的结构, 这种方式既有有利的一面, 又有不利的一面。对于其有利的一面来说, 他不仅仅可以使发生在社会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事情以足够快的传播速度进入人们的世界中, 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对自己所要了解的内容尽快得知。但是它的劣势也不可忽视, 比如说, 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过于简洁单调, 新闻格式总是千篇一律, 没有新颖性、创新性, 在这个科技创新的时代, 这样势必使大众产生厌烦心理,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劣势, 我们将文学写作手法融于新闻的题材, 使其在准确快捷的传播过程中, 更具有吸引力, 使其内容更加新颖, 增强艺术感染力, 吸引人们的眼球。

一、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

(1) 文学写作的发展历程。文学写作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 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最初的阶段曾对文学定义为小说、戏剧、诗歌等创作, 后来又广泛化定义为以语言文字为具体形象化反映客观的艺术,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而现在又将文学定义为是一种语言文字用于表述社会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范畴, 是语言文字的艺术, 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不同时期、一定领域的社会生活, 所以, 文字写作被称其为一门艺术创作, 一种将人的情感, 社会生活融入文学的一种有机结合的创作。

(2) 新闻写作的发展历程。“新闻”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新唐书》中。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1) 社会最近发生新事情。 (2) 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后来相继揭露了新闻的形式和实质, 将其定义为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和变动的消息, 进而对于新闻写作也将具体化。

二、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应用的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的目的。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 但是新闻写作毕竟来源于文学写作, 尽管它们现在拥有自己独特的性质,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 他们是具有一定关联性的, 这样就会使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所以说在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的过程中, 其目的主要是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 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彼此的优势, 把他们相互结合起来, 来形成一种既具有新闻的准确性又具有文学的艺术性, 同时也研究和分析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了解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 他们的发展趋势究竟会如何。

(2) 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把文学写作的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 使其创作出具有吸引力、新颖力的作品, 使大众更加积极地了解社会情况, 这样不仅仅把社会新事物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大众, 还可以使新闻更具有艺术性, 不像以前那样, 新闻题材的内容平淡乏味, 不具有艺术感, 通过把文学艺术的手法融入新闻写作, 这样有机的结合, 才能使新闻写作更上一层楼, 使其内容升华到一定的境界, 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三、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应用的方式

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的应用主要是把两种特点结合在一起, 把他们的不同之处很好地融入其中,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把文学写作的情感性和新闻写作的准确性相结合。新闻写作虽然反映事情的准确性, 使人一看到新闻便了解到反映的事情, 但是这样使所表达出来的事情没有味道, 而文学写作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两者如果能结合在一起, 就能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 更有吸引力。

(2) 把文学写作的修辞技巧和新闻写作的平淡朴实相结合。新闻写作原来只是对于所发生事情进行平淡的描述, 不加任何修饰, 这样反而会使表达出来的事情缺乏情感, 把文学写作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其中。例如, 比喻、白描、拟人……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就会使人感觉所描述的内容更有感染力, 使人有种过目不忘的感觉, 大大提高了新闻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应用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 有关的新闻人士越来越关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所发生的新闻。因为通过一定的文学手法描绘出来的新闻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样通过不同手法, 运用不同的修辞把平淡乏味的语句进行整合编辑, 迎合了人们的需求, 这样才能使新闻在诸多媒介中更胜一筹, 占有独特的地位, 所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文学写作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的这种方式更具有渴望性, 因为这种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的文学作品会更具有独特性, 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对新闻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这样也能够使新闻产业日趋月异地发展。

五、小结

在竞争激烈的当前社会中, 我们不能总是处于那种被动观念中, 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寻求创新的方式, 使新闻在媒介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在原本平淡、简洁、朴实的语句中运用文学写作的手法, 增添新颖性, 这样才能使其达到理想的目的。当然, 我们在运用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度的问题, 不能过于繁华, 这样就不符合新闻的本质特点, 我们仅仅是借鉴文学写作的手法, 并不是全面的采用,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只有把握好度, 使两者发挥它最好的优势, 这样我们写出的新闻作品才是精品中的精品。

摘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文化的发展源源不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文字的出现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原始社会, 人类只是为记住一些事物, 开始使用象形文字来表述, 后来演变得具有美感, 渗透了人类的情感, 发展成了文学。经过时间的演变, 开始把文学和新闻分离, 形成了两种文学。但是由于两种文学都具有自己的优点, 人们往往又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使新闻写作又借助于文学写作手法的方式为新闻本身服务。近年来, 在我国诸多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的著作或论文中, 对新闻如何借鉴文学手法做出许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文学,写作手法,新闻写作,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的写作传统 篇3

一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的写作传统之体现

1. 副刊文学与正刊新闻相呼应, 成为对社会新闻内容的整合、延伸及其价值意义的提升

如1909年10月26日,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被韩国志士安重根刺死的新闻,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民吁日报》副刊随后发表纪实散文《流血之风云儿伊藤博文传略》;维新志士林旭被清廷杀害, 林旭的妻子闻讯后痛不欲生, 自杀殉夫, 于是《民吁日报》副刊又发表新闻故事《沈氏归天》, 对清政府中的顽固派进行谴责。 (1) 再如鲁迅的杂文, 大多也是对社会新闻的呼应。他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说:“这些短评, 有的由于个人的感触, 有的则出于时事的刺戟。”因此, 在他的一些杂文中, 可以看到“首都《救国日报》上有句名言”“报载热河实况曰”“据中央社消息”“本月九日《申报》载”等字样 (2) , 并且在他的杂文中为了论说有据, 还大量直接引用社会新闻。这说明鲁迅的杂文与社会新闻关联密切, 是对社会新闻的呼应, 也是对新闻内容的延伸、整合和提升。这种依据新闻事件的文学创作传统, 从晚清、民国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一些报刊。

2. 社会新闻与文学在题材选择、情节结构、语言风格上互相借鉴吸收

从选材上看, 如近代李伯元、吴趼人等一批谴责作家的小说创作, “尽量援用真人真事, 把小说改装成新闻纪实的模样” (3) , 力图以真实性的小说形式, 发挥其抨击时弊、唤醒民众的作用。不仅选材如此, 情节结构上也直取新闻事实。如1944年, 山东莒县发生“平鹰坟”事件, 基本事实是山东莒县农民魏老头, 出于自卫打死了庄姓大地主的鹰, 于是“庄阎王”把魏老头打得死去活来, 还硬逼魏老头把仅有的三亩多地卖了, 扎纸鸡、纸兔, 雇八个吹鼓手, 买上棺材, 给鹰出殡, 同时强逼魏老头披麻带孝、哭鹰爹。中国共产党到来后, 发动农民斗争恶霸地主, 枪决了“庄阎王”, 捣平了象征地主罪恶的鹰坟。1946年5月28日的《解放日报》和1946年6月11日的《人民日报》先后报道了这条新闻。根据这个新闻事件, 作家王力、方纪、萧也牧、秦兆阳都把这个情节用在他们的小说中。只不过, 王力的《晴天》是在新闻报道之前的1944年为了宣传八路军镇压恶霸地主而写的, 萧也牧的《羊圈夜话》是在新闻报道之后的1946年为了宣传“土改”需要而写的, 方纪的《老桑树下的故事》是1949年为了宣传新中国成立、农民翻身得解放而写的, 秦兆阳的《大地》是1982年写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代表作。四篇小说的情节一模一样:“毒打、买棺材、披麻戴孝、送葬”, 只不过新闻事件中的“鹰”变成了小说中的“狗”而已。 (4)

由此可见, 新闻报道的内容由于具有时代性和宣教价值, 其人物和事件具有典型意义, 因此也符合文学写作的需要, 在主题意蕴、情节构造和典型塑造方面, 往往被文学写作所采用。在语言风格上, 为了适应报纸杂志等现代传媒表情达意和普通大众阅读理解的需要, 自晚清梁启超倡导“六大革命” (5) 、五四时期掀起白话文运动以后, 文学语言大量吸收通俗化、社会化的新闻语言, 广泛运用平实通俗、明白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形成“条理细备, 洗练锐达, 雄放隽快, 慷慨淋漓” (6) 的一代文风。

3. 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大家都知道,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或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 真实地表现典型坏境中的典型人物。” (《辞海·文学分册》) 当然, 文学创作上的现实主义, 是将“客观的态度”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观性或能动性”结合起来, 但不管怎样, 生活、事实、现实存在, 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情、感悟、反思、批判, 是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基本元素。如杂文、纪实散文、报告文学、“非虚构”小说、“新闻创作”等, 一直大行其道, 甚至还出现像刘继明写《回家的路究竟有多远》 (载《山花》2004年第9期) 与李锐写《扁担》 (载《天涯》2005年第2期) 那样, 不约而同关注到同一条新闻而使二人小说“撞车”的现象, 直到近年出现“底层叙事”“打工文学”写作风潮。尽管“文学重复新闻”的写法有许多非议, 但像《南方都市报》副刊“城市笔记”里描写“世相百态”的散文、随笔、小故事, 像《恐惧无爱》《中国农民调查》《国难》《血泪打工妹》等关注弱势群体、揭露官场腐败、揭示社会矛盾的报告文学, 像《带灯》《我是刘跃进》《手机》《蜗居》《第七天》等写变革与冲突、困境与挣扎、苦难与反抗的长篇小说, 通过对“生活的本来样式”或“精确细腻”的现实描写, 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为弱势群体代言, 张扬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创作传统的延续。

二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的写作传统之方法

1. 在选材上强调时新性和典型性

就前者而言, 就是善于发现和利用新近发生的人们关注的事物和事件, 尤其是热点和焦点, 以及人们期待着回答和解决的有关问题;就后者而言, 就是紧扣时代脉搏, 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社会现象和重要事实。选择时新性和典型性的题材, 就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事物或事件以此作为写作对象;从文体上看, 报告文学、大特写、新闻小说、政治抒情诗等, 在选题上都十分讲究时新性和典型性。

2. 社会价值突出、情感立场鲜明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表达的旨意十分明朗, 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批判性;问题意识和聚焦能力较强, 能挖掘新闻背后所隐藏的人性和社会本相, 能触动社会敏感的神经, 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杂文是这样, 60年代初的邓拓杂文也是这样, 80年代中后期的报告文学和90年代的随笔散文更是这样, 这些传世文章, 无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强大的社会价值。

3. 在细节上善于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细节强调真实可信、符合生活实际, 但细节又必须典型化、允许适当加工。社会新闻与文学结缘后的“新闻文学”, 善于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因而其人物和故事十分鲜活。当然, 不同的文学类型有着不同的虚实处理手段。小说在讲求事件真实性的同时, 又在具体环境、情节结构上合理加工, 使故事性更强、人物更丰满。散文的保真程度则要高一些, 它没有故事, 靠的是思想情感和精美的语言在支撑, 如果情感是假的散文就没有意义;散文也切忌过分写实和议论, 如果停留于直呈事实, 难免显得粗糙单调, 失去“韵外之旨”和审美趣味, 尤其是在“以小见大”时, 更应注意思想的锤炼和哲学的浸润, 否则难有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境界的升华。杂文是在真实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保真程度更高, 当然它往往像鲁迅那样通过形象化、类比法、组合法进行综合加工, 使枯燥的议论产生幽默有趣和讽刺效果。报告文学必然真实, 其中的细节是构成事实的重要元素, 因而细节不能虚构, 结构安排和语言描叙用文学手法处理, 使之故事化、形象化。政治抒情诗的虚实关系更加明显, 其创作的功力体现在抽象力与形象性的处理上, 因为政治抒情诗的题材往往是宏大的, 它关注时代主旋律, 描绘祖国发展蓝图, 反映民众心声, 表现社会重大事件, 但是用这些材料入诗时则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 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抽象化处理体现出一种精神纯度的表达, 而不是事实本身的直陈与罗列, 因而也就进行形象化转换和诗意的创造, 让静态的政治策略、政治术语变成动态的形象语言, 让人感觉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政治交谈, 是一种出于心灵的政治歌唱。

4. 语言运用上善于处理直接性和间接性的关系

新闻是用直接性语言明朗地表达构成事实的诸要素, 文学是用间接性语言含蓄地表达事物的多重意蕴。作为“新闻文学”的语言, 既富有个性色彩又具有大众化和时代性特征。“新闻文学”的语言没有过分辞章化, 也不过分规范化, 而是简洁、朴实、鲜活、生动, 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当然, “新闻文学”毕竟属于文学的范畴, 因此它的语言又是含蓄的、充满意蕴和情感的, 是一种既具有产生文学奇境的个性语言, 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大众语言。

总之, 社会新闻与文学写作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关系, 研究社会新闻与文学写作结缘的传统、社会新闻转化为文学的传统写作方法, 对于拓宽当下文学写作视野和思路, 创新文学写作类型和形式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大众传媒和新闻传播的兴起, 社会新闻与文学写作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关系, 研究社会新闻与文学写作结缘的传统、社会新闻转化为文学的传统写作方法, 可以拓宽当下文学写作视野和思路, 创新文学写作类型和形式。

关键词:社会新闻,新闻文学,文学写作传统

注释

11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2 新版鲁迅杂文集:伪自由书、准岁月、花边文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33 李白坚主编.中国新闻文学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41

44 关春芳、苏奎.传播视野中的新闻与文学——从一则通讯与四篇小说谈起[J].新闻传播, 2012 (4)

55 维新变法失败后, 梁启超以国民启蒙、国民自新、国民变革为基本目标, 提出“经学革命”“史学革命”“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曲界革命”等一系列主张, 试图通过输入西方精神思想来推动中国知识学术体系的转型和文学的变革。

文学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篇4

新闻写作和一般的文学写作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它们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轨迹, 因而今天所能看到的这两种文体具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是两种文体之间并不是完全能够分隔开来, 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汇聚, 因而在新闻写作的研究中, 很多学者对此具有不同的看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开始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而显现出了一些新时代的特点, 此时, 如果能够将文学写作同新闻写作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 并且在新闻写作中充分发挥出中国文学的特点, 这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合理的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而将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有效分析对于新闻写作以及文学写作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好处。

在叙事手法及要求上, 新闻写作同文学写作具有非常大的差别。从新闻写作上来看, 一个新闻作品首先需要对生活进行具体的描述, 并且还要包括记者对于场景的理解, 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表达出新闻的叙事效果。这样的新闻报道或者作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美感和必要的信息, 同时可以传达出无尽的想象, 从而使得新闻作品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 只有首先达到了这个目标, 然后才去追求文字上的华丽以及生动。文字上的渲染会加强基本事实的叙说效果, 因而能够让读者更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新闻叙事学》中的观点认为, 叙事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并且是一种思维的表述方式, 新闻利用叙事的方式来将一些固定的信息进行表述和传递, 从而让读者能够获取这些信息, 并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价值观。新闻的叙事策略则是为了实现叙事的效果而是用的一些策略, 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叙事的行为, 也就是说,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新闻事实传递, 并且获得一定的传播效果。所以, 新闻叙事在叙事的速度、模式以及视角上都是以为了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在这种目标下,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作品或者报道的最后底线, 而其中使用的一些写作手法或者使用文学写作中的修辞, 都必须要在这个底线之内。同时, 叙事表达的相关信息都必须要围绕着这个真实的事件来展开。

文学叙事同新闻写作有着非常大的不同。首先, 文学叙事中的景象或者内容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文学叙事所需要表达的只是坐着的主观情感, 而不需要一个特定的事件。文学叙事中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生活, 其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景象都来源于生活, 但是又和生活有些许不同。这些不同是作者为了实现本身的表达效果而对其进行的修改以及加工, 或者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夸大和想象。那么在这种程度上文学作品中的事件同现实事件就有非常大的不同, 其所描述的事件并不是文学叙事的主体, 而是为了要实现作品的感情抒发的一个载体, 因而, 叙事并不是文学叙事的一个最终目的。艺术性是文学叙事的又一主要特点。在文学叙事中, 并没有一个可以使用的普遍的类型, 因为文学叙事要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性, 因而供作者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作者根据自身的想法以及意愿来表达出复杂的情感, 同时不同作者之间的表达手法也不尽相同, 因而叙事过程就需要满足艺术追求以及作者本身思想表达的需要, 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学叙事是一种自由度非常高、非常个性化的叙事过程。因而, 文学叙事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和感染力也比一般的文学作品要高。

综上可以看出, 新闻写作同文学之间存在很多的区别, 虽然新闻叙事可以采用的叙事模式有很多, 但是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将事实表达出来, 而文学叙事则是为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情感以及艺术追求, 从而将作品的深度有效展现出来。新闻写作同文学之间的不同如果能够有效结合, 那么就会充分发挥新闻叙事的目的性以及文学叙事的感染力。试想一下, 如果新闻报道中能够采用文学的写作方法并加上适度的修辞, 那么读者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力量, 新闻的感染力也会更强。

2 文学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2.1 文学修辞手法

在文学写作或者叙事中有非常多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借代等, 合理的使用这些文学修辞手法, 那么将会使得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以某报的头条新闻为例来对新闻写作中的修辞手法应用进行说明。原文如下:

“事实上, 两人当时并没有隔多远, 他们失散的拐弯处是一条分岔口, 黑暗遮蔽了方向, 龙选了往下走, 而张却选了往上。像分别走在扇形的两条半径上, 再也无法重合。”

这段话是描述两位中国的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塔利班绑架, 然后俩人逃离的过程描写。文学的修辞手法一般是为了目的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 如果在新闻写作中合理的使用修辞手法, 那么会使得描述出来的事件更加生动鲜明。在上述这段话中, 描述的是两人在塔利班进行逃离时的一个场景, 两人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此时,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两人逃离的方向比喻成扇形的两条半径, 以两条半径无法重合来暗指两人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 最终一个人成功逃离, 而另外一个人却再也无法生存。

在其中一个人成功逃离后, 在叙述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

敲门声惊动了三位正在做祷告的伊斯兰教徒, 一位长者扶起了泥人般的张国, 张国用虚弱的声音重复着:“我是中国人, 救我。”

这段话如果用正常的叙述的话, 有一个修饰词“泥人般”是完全可以去掉的, 只需要用正常的词汇来形容此时张国身上污秽不堪, 浑身泥泞即可, 但是记者在叙述时使用“泥人般”这三个子来形容脱险后的张国, 并且经过了一整夜的非常紧张刺激的逃跑过程后, 将此时已经脱线的张国的形象更加生动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所有人都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可以说明, 在正常的新闻写作中合理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有效提高新闻写作的感染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文学表现手法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而在这段长达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中, 古典的诗词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中国的语言艺术在诗词中也能得到很大的体现, 并且将中国的语言艺术提升到了巅峰。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流传至今的名句, 而这些句子在字、句上都非常有讲究, 对诗词的意境更是仔细推敲。在古代诗词中, 动词的使用堪称经典。这是因为在古代诗词中, 名词往往只是作为描述的对象或者主语, 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 而真正化腐朽为神奇的则是古代诗词中的动词。将这些动词的使用手法结合新闻写作, 可以使得新闻写作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富于表现力。新闻作品中要对发生的事实进行叙述, 因而需要使用大量的动词, 因而可以这样说, 没有动词的连接, 那么就没有新闻作品。如下面的例子:

玉米、高粱、飞天、人物, 都顺着丁玲的手爬上了墙。

这段文字主要是描写丁玲画插图的情景, 如果采用正常的叙事手法, 则是平铺直叙, 也能对基本的事实进行说明, 但是却不够生动, 如果描写成如下句子:

丁玲开始画插画, 她画了玉米, 还画了高粱、飞天以及人物等。

这样的改动虽然也能描述事实, 但是却平平无奇。而是用拟人的手法, 将画上的玉米、高粱、飞天等死物活化, 使得整个作画过程动了起来, 因而体现出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而为了将新闻叙述中的事实生动的表现出来, 要尽量多的使用动词, 但是其使用的前提是保证新闻叙事的客观以及真实, 在动词的选择上应追求准确, 不能过分夸张, 而用准了动词, 活用动词, 则可以使得新闻写作更加生动, 使得新闻写作的传播效果更好, 艺术效果也更佳。

3. 结论

在新闻写作中有效运用文学的写作手法可以有效使得新闻报道呈现出勃勃生机, 但是在新闻写作中如果过多的采用文学写作手法, 那么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这是因为新闻写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还原事件的真实性。同时, 过分强调文学写作手法的使用可能会影响新闻的时效性以及真实性, 这就违背了新闻写作的一般性原则。因此, 新闻写作中必须要强调客观、真实, 适当的使用新闻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手法将有利于加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但是不能过度强调文学写作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毕竟新闻作品是新闻而不是文学。

参考文献

[1]程道才.新闻写作基础[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 (10) .

[2]胡志平.新闻写作创新智慧[M].新华出版社, 2003 (6) .

[3]王蕾.外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10) .

[4]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M].新华出版社, 2004 (9) .

[5]刘文波.新闻写作笔法百例[M].中国新闻出版社, 2007 (2) .

新闻写作借鉴文学手法技巧分析 篇5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学手法,借鉴,分析

6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融入文学手法, 而在我国, 像萧乾、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作品中就有着浓密的文学气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民对新闻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加完美的阅读体验, 对新闻写作技巧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 本文就将针对在新闻写作中融入文学技巧的写作模式进行分析, 寻找新闻写作中应用文学技巧的“度”, 确保新闻在不失基本属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给读者眼前呈现出一抹亮色。

一、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明确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区别, 将对判断新闻写作中文学技巧的应用是否合理提供依据。众所周知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之间是存在很大的区别的, 文学写作是为了抒发感情, 让读者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为读者提供美的感受,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各种写作技巧修辞手法, 语言一般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从而达到吸引读者、通俗易懂的目的。而新闻写作则是为了阐述事实, 传递消息, 注重真实性和时效性, 在篇幅上新闻作品精简干练, 而且新闻的内容必须是有一定的价值, 在修辞手法上, 新闻写作一定要注意“度”, 不要过分的煽情和议论, 一定要保证新闻的要素, 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能得到读者的肯定。[1]

二、新闻写作中借鉴文献手法的技巧

(一) 修辞的运用

一直以来, 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着修辞的痕迹, 修辞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甚至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在我国的古诗文中运用修辞技巧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 将瀑布写得引人入胜, 意味深长。又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 一个“绿”字写活了全诗, 这些诗篇正是运用了妥切的修辞手法才能够流传千古。在新闻写作中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与可视性, 可以适当的应用修辞手法。例如, 在1995年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农机千里走中原》中, 一个“走”字就将新闻的标题突出出来, 起到了让人们眼前一亮的目的, 与上文中的“绿”字一脉相承。[2]在应用修辞手法时要注重篇幅限制, 还要注重主次要点, 新闻中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妥切的叙述才是新闻写作的目的, 现在一些新闻作者在进行稿件书写时滥用修辞手法, 导致了对新闻作品中所含内容表述不清的情况发生, 主次点不明, 搞得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二) 在新闻写作中引用故事化

新闻写作中运用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可以使读者带入到具体环境中去, 特别是对于叙述新闻, 通过细节描写、对话描写, 来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新闻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这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 也被广大新闻工作者所赞同。随着读者眼界的开阔, 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新华体”的新闻写作模式, 对新闻写作的技巧进行突破和创新已经必不可免, 在新闻写作中引用故事化手法恰好顺从了这一趋势, 改变了传统新闻枯燥无味的弊端, 因而被广大读者欢迎。[3]但是, 追求新闻写作的故事化并不是将新闻写作变成故事写作, 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新闻, 为了博取眼球, 已经将新闻变成了“故事”, 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内在价值, 以新闻之名浪费读者时间, 而且现在的某些新闻机构与作者一味迎合读者的要求, 导致了新闻质量的下降, 娱乐新闻铺天盖地。例如, 去年青年歌手姚贝娜去世并宣布捐献眼角膜, 关于她的报道一时间占据了所有报纸新闻的头条, 但是与姚贝娜逝世日期相近的“布鞋院士”遥感学家李小文、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的死讯却鲜有媒体进行大篇幅报道, 一个是中国遥感学的奠基人, 桃李天下, 一个是军委副主席殚精竭虑, 为民为国。笔者并不是说他们要比姚贝娜高上一等, 只是在正告部分新闻机构和新闻作者, 要坚守新闻的底线, 新闻是客观真实的, 不需要满纸的煽情。

(三) 渲染和烘托

新闻虽然重视客观性、真实性, 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适当的应用渲染和烘托的技巧。渲染指的是对环境和景物进行全方面地描写, 以求突出形象, 增加质感和立体感, 而烘托 (也可指衬托) 多是以侧面描写, 作为陪衬, 以求突出原本要表现出的主体。在新闻写作中也可通过适当的烘托和渲染对新闻主体进行突出以期达到使主体更加鲜明具体的目的, 渲染和烘托的主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这就为渲染和烘托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大的空间, 新闻作品会更加的生动、具象, 读者会产生更强的阅读兴趣, 这将对新闻的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新闻写作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与时代发展同步, 在新闻写作中适当的应用文学手法能够使新闻报道散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新闻作者要清楚新闻作品并不是文学作品, 新闻写作也并不是文学写作, 两者之间是有显著区别的, 新闻中不应该过度的应用文学手法, 写作时要简明扼要, 要注重新闻要素的完美呈现。特别是部分新闻机构和作者一味迎合读者心态的当下,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定立场, 加强业务能力, 保证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威.浅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手法的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4) :216-217.

[2]沈毅.浅析新闻写作文学化手法[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26-29.

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 篇6

有不少人, 尤其是一些刚入行的年轻记者可能会认为古代文学离新闻写作距离遥远,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 新闻报道就是要把新闻事实说清楚, 其语言比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性语言要来得简洁、郑重, 有必要那么“文绉绉”吗?其实, 从渊源上来说, 新闻的种子恰恰就是在古代文学的温床中开花结果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战国时张仪檄楚的“露布”, 唐代的“邸报”、后来的“京报”所传抄的谕旨、奏章, 还有农民起义军用于宣传政令和战报的牌报、揭帖、旗报等等, 这些都是新闻语言的前身, 在当时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 新闻语言与古代语言其实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我国纪实文体一直有行文简练的传统, 古代史家的实录原则、简洁之美、文约事丰、蕴藉含蓄等写作笔法至今对新闻写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凡是新闻文体, 不论消息报道, 还是通讯、特写, 都倡导新、快、短、活, 反对连篇累牍, 这是由新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新闻语言作为世界上受众最多的语言之一, 准确、贴切、规范, 应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的典雅优美, 才相得益彰。

那么, 古代文学素养是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发挥效用的呢?首先, 古代语言中引用、譬喻、夸张、委婉等很多修辞手法至今仍在沿用, 也常出现在新闻作品中, 为新闻报道增添与众不同的亮点和吸引力, 尤其是在新闻标题的拟定上,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许多古代汉语词语, 尤其是一些表现力极强的成语, 格言, 诗文名句等至今并被广泛引用, 令新闻作品别具一格。例如1992年春邓小平到深圳南巡考察, 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写下了著名的《东方风来满眼春》, 标题即引自唐代诗人李贺诗词中的经典语句。再如新民晚报在报道中国女排奥运会四强决赛时, 引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开头语, 以形容当时中国女排的处境, 十分贴切, 令人印象深刻, 产生强烈共鸣。而对于这些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我们只有借助古代汉语这种语言工具, 才能跨越语言的障碍, 继承财富, 为己所用, 推陈出新。第三, 任何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其实都离不开古代语言素养的支撑。“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是古人重视炼字的真实写照;“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一声三伏寒”, 是指不同的说话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提升, 干巴枯燥的陈述已不适应传播需求, 没有过硬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底, 何以长期行走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新闻行业是专业富集的行业, 报道者的学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报道的质量。记者、编辑只有常学常思, 时刻注重对语言能力的锤炼, 才能将这种文学素养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语感, 在写作时信手拈来, 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最终达到“准确、新鲜、精练、生动、通俗”的新闻写作高境界。此外, 新闻语言如何, 不仅直接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 还会因其传播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对受众, 特别是对青少年学习和使用祖国语言产生影响。新闻作品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还要尽可能追求典雅优美, 而这直接与记者的文学素养挂钩, 因为中国文字中的骈偶对仗, 音韵和谐, 在以诗为主体的古代文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非常具有借鉴价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记者, 应当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争当净化语言文字环境的榜样, 以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提升国民语文应用水平, 如此, 必能收获职业的另一种幸福感。

我们的老前辈夏衍同志在谈记者、编辑的修养时, 曾讲到中国的语言是世界各种语言中最丰富、优美、精炼的语言之一。他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文学成就, 与在语言上下的苦功密不可分。如今, 我们身处一个快节奏的时代, 大多数记者深感每天“疲于奔命”, 但越是在这样的浮躁氛围中, 越是该静下心来, 多读读历史上的名著名篇, 沉淀提升自己, 寻求心灵的成长。有人可能会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如何读得完呢?其实, 我们不妨多读读学术界公认的优秀作品。比如读司马迁的《史记》,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可以学习到作者严谨的创作态度、高超的创作手法, 这种对事实的艺术表达, 对我们写作新闻通讯, 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先秦典籍《左传》具有鲜明的辞令风格, 其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重礼的传统和特征, 情韵并美, 文彩照耀, 不仅对中国史学有巨大贡献, 在文学界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读之受益匪浅;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300多首古代诗歌, 首首各有曲调, 极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是浓缩的文学精华, 若能背诵引用一些, 就能写出文章新境界……在研读这些作品的时候, 不妨多多关注文后的注解, 沿着这些注解和索引你就能找到作者的阅读轨迹, 以此为线索接触到更多的东西。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说, “古典文学是语文最厚实、最肥沃的土壤, 白话文如果没有古典汉语的熏陶, 是很单薄的。”古文于新闻写作的借鉴, 不仅仅局限于优秀诗词的运用, 更多的是对古文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感等方面的运用。读古代文学, 就如同与中国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进行交流, 为他们的思想和洞察力所鼓舞, 让我们在先贤的指引下, 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宝库,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并结合新闻文体的特点, 在语言上不断探索出新。

参考文献

[1]俞香顺.传媒·语言·社会[M].新华出版社, 2005.

[2]李白坚.中国新闻文学史[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3]康文久.实用新闻写作[M].新华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技术等级评定下一篇: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