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2024-06-10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共12篇)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1

风险投资涉及的方面很广, 要想发展好我国风险投资业, 必须在健全风险投资自身的各种体制的同时, 注意外界因素的各种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在风险投资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政府有一个不变的作用, 就是应当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的基本要求。从当前我国的实际出发, 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扮演好规划制定者、监督管理者、政策支持与服务者的角色。在政府的作用和角色定位上要把握以下原则:“介入但不包办, 管理但不干预”;“引导而不干涉, 支持而不控股”。

(一)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逐步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的制度创新, 为风险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有关风险投资的一些暂行管理办法, 确保组建运作规范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基金, 克服中国经济活动中所惯有的因立法滞后而造成种种不良后果的弊病。政府应着重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要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培育服务于风险投资产业的中介机构, 为风险投资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风险资本建立切实可行的退出机制。

(二) 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管理审核。

在鼓励依法组建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同时, 在执业资格、投资方向、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管和引导。本着对于特定类型风险投资进行特别管理的精神, 根据国外经验, 对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运作等进行审核。监控其运作风险, 规范其基金来源渠道, 鼓励有能力的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私营公司进入风险资本市场。

(三) 制定并组织实施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在风险投资发展初期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对风险资本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应当新增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资金, 专项用于创新成果的商品孵化期和产业化启动期的投入。二是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风险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的企业可考虑减少税率。三是增加政府补贴。四是充分利用政府担保的“放大器”功能。五是加大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力度。

(四) 营造相对完善的市场环境。

政府要积极推进技术市场的发育, 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努力规范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 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和机构投资主体, 适时推出中国创业板市场, 加快产权市场的培育和完善。

二、加强风险投资的软环境建设

(一) 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

我国高科技企业上市非常困难, 上市高科技企业的市值总和只占我国股票市场市值的5%;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国有高科技企业, 而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民营科技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金而发展缓慢甚至夭折。这种原因主要是金融环境不完善, 因此要抓紧完善金融体制改革, 以便适应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二) 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

目前, 我国的有关立法计划已经形成, 但还要尽快制定《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条例》, 使风险投资公司在基金筹集、项目选择、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转让等方面有章可循。此外, 要适当调整管理层与职工持股的法律规定和有限合伙公司的法律保障问题。

(三) 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在财政方面给与补贴, 通过建立科学基金的形式, 专门为风险投资者自主的高技术风险企业提供各种补贴, 以分担风险投资者的部分风险。二是利率方面给予优惠, 如给予风险企业以低息或无息贷款等。三是税收减免, 即在初期免税, 在正常发挥效益时减税, 使风险投资者享受较高的收益。

(四) 完善中介机构的作用。

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技术咨询机构、律师等是构成创业投资及风险投资运作完善的社会化咨询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因素。目前, 我国缺乏规范的中介机构服务, 严重影响了投资决策和投资监控。因此, 应加快信息中介组织的发展, 促使他们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素质。

(五) 做好创业投资人才的培育工作。

在培养方式上, 要立足于我国实际, 手段要灵活多变。社会传媒要大力宣传创业投资知识, 培养公众的创业投资意识, 创造有利于创业投资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

(六) 企业要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观念。

树立良好的投资观念, 要做到三点:一是要以人为本。人才是所有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在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 培养合格的、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是当前至关紧要的事情。二是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不断地了解外界的动态, 真正做到与时俱时, 要多关注外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不断向国际靠拢。三要有良好的信誉。

三、广拓民间资金来源, 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

我们要广开渠道吸引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使其成为私人权益资本重要组成一部分。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 积极探索发展私募市场, 吸引民间资本。

要采取切实措施, 创造条件, 吸引民间资本流向风险投资业, 使民间资本成为我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民间资金潜力巨大, 应该通过有效的政策保护和引导, 吸引国内潜在资金提供者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这些私人资本产权明晰, 具有强烈的增值愿望, 开发民间资本既可获得源源不绝的资金泉源, 又有利于建立灵活高效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二) 吸引国际风险资本的投资。

专家认为, 引进国外资金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发展具有如下益处:首先, 风险投资是一种中、长期的权益投资, 是性质较为稳定的投资, 属于广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 不会引起金融波动和经济秩序的混乱;其次, 风险资本以获得高额利润为目的, 不会长久控制企业, 因而不必担心因此而失去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第三, 风险资本属于权益资本, 不是借贷资本, 引进风险投资, 利用了外资, 但不会增加外债负担;第四, 风险资本不仅能带来大量资金, 而且能带来丰富的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 能够迅速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

(三) 政府投资可以起主导做用并发挥示范功能。

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宏观导向作用, 应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出资建立的风险基金, 要建立出资人制度和所有者代表机构, 但不要直接去参与运作;借鉴国外的做法, 只在每个基金中占少数股份, 让愿意出更多资本的国外基金去控股并管理;在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招聘选拔, 把政府的基金交给民间经营者去管理。

(四) 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鼓励上市公司以发行高科技产业发展债券的形式从事风险项目投资, 也可以由政府出面以部分有价证券抵押担保, 发行高科技风险产业债券。

四、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落实在退出的成功与否。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现状,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建立创业板市场, 让风险投资企业公开上市。

创业板市场是风险投资资本的最佳退出场所。创业公司往往通过募集新股或公司重组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来融入发展所需的资金, 风险投资资本业通过公开上市实现退出战略。因此, 一个支持创新的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 建立规范化的收购兼并市场, 让风险投资企业通过股份转让退出市场。

可以借鉴海外风险投资机构采取的股份转让退出市场办法, 股份转让时, 按其选择的出售的对象不同分为股份回购和出售。

(三)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让风险投资企业通过破产清理退出市场。

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 一旦确认创业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成长太慢, 不能给予预期的高回报, 就要果断的撤出, 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

五、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

风险投资发展, 必须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新经济的发展规划、金融体制的改革、企业产权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民营经济的发展定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系统地加以规划和整合, 才能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态势。

民营科技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人员在技术创新的潮流推动下创造的新生事物。它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的非政府经营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 给予他们宽松的政策, 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 减少政策性壁垒, 加强信息、中介等支援性增值服务, 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 是解决风险投资选择对象缺乏的主要途径。同时要进一步宣传创新、创业的思想, 唤醒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以民营科技企业为示范, 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摘要:全方位推进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对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软环境建设、广拓民间资金来源、加大引进国外风险资本的力度、设计合理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

关键词:风险投资业,退出机制,对策

参考文献

[1]伊志宏.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崔万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成思危.中国风险投资形成发展的战略思考[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2.

[4]王勇.风险投资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2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2013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

本文在分析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潜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分析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现状 风险 防范措施 发展趋势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行业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电子支付,包括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平台主体的电子银行支付体系,以及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体系。电子银行支付体系是开展支付活动的主要渠道,自1997年中国出现第一家网上银行以来,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迅猛发展,2013年全国电子支付业务已达1075万亿。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财付通、微付通(微付天下)、快钱等,它们以网络为依托,在电子商务交易双方间作为第三方提供资金保管、支付清算和信用担保服务。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于1999年首信易支付的运营,2004年以后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入快速增长期,截止2013年12月,我国拥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牌照的互联网金融共有250家,2013年全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各类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已达17.9万亿,且其同比增长速度达43%,增长势头强劲。

二是网络信贷平台。包括直接向资金使用者的网络贷款公司以及起中介作用的网络贷款中介。在P2P网络借贷领域,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在非P2P的网络小额贷款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已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

三是众筹融资。众筹融资是利用网络的传播功能,向网络投资人募集资金的金融模式。在众筹融资领域,我国目前还在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约有21家众筹融资平台,如点名时间、追梦网、淘梦网,海色网、人人投等。具体的融资模式是:当一些小企业或者个人一些有创意的想法但是缺乏资金时,可以在众筹融资网站上发起项目,针对项目设立目标金额、项目周期、回报率,吸引爱好者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四是互联网金融理财。如阿里金融推出的类存款理财产品“余额宝”,其商业模式成功打破了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两种业态的真正交融与合作,用户在支付宝网站内就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自2013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推出“余额宝”以来,其规模迅速增长至2500亿,天弘基金也由此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虽然对于其争议一直不断,但是其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上的创新功勋卓著。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是传统金融、互联网、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融合体,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法律并不能满足这一领域的监管要求,导致了对于这一领域的立法存在空白,虽然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中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上了人大会的议程,但是鉴于互联网金融的涵盖领域的多元性,使得立法必然难以在短期内健全。一方面,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互联网金融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中不可控的因素,如2014年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通知,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使与阿里、腾讯合作推出网络信用卡的中信银行股价大跌。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纠纷,金融参与者将缺乏法律依据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的开展是基于信用建立的,所有的业务开展基本都是以数字的形式在网络上呈现,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其客户间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一旦发生信用危机,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由于信息不透明,同时缺少第三方的监管机构的测评和评估,势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自2013年以来,超过六十家P2P网贷平台出现的倒闭现象警醒着我们,信用危机已“走进”互联网金融。

(三)运营风险

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开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电脑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网络金融诈骗等极易引起的互联网金融参与者资金的损失,互联网金融本身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如果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那么,互联网金融的资金安全和正常运作就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并没有建立保护个人隐私的完整机制,这极大地增加了互联网金融参与者信息泄露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参与主体是无法现场确认各方合法身份的,所有的交易信息均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无法进行传统的交易以及信息确认模式,此时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有可能被非法盗取或篡改。个人资料频繁泄露、钓鱼网站的频繁出现、网购支付不安全事件的屡发,正是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又一个风险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

一是要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的基础性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的保护、信用体系、电子签名、审查机制和准入机制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来确保互联网金融企业。二是需要及时地立法跟进,来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的开展,这也只有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和行业监管,才能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此外,尽快针对新型互联网金融形式(网络信贷、众筹融资等)建立全面规范的法律法规。

(二)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

在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之前,首先要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我约束。正由于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再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审查机制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很多没有资质和实力的公司进入该行业,使得整体行业环境鱼龙混杂,迫切需要行业自律,创建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数据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管理

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最大的优势是它拥有数据信息和平台,但是相对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说,它们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由此,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统一的数据平台可以对数据进行整合、深入分析和加工,建立评分机制,信用审核机制。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数据来监测自身风险能力以便形成自身安全的营运环境,用户也可通过数据平台进行互联网金融企业信用状况以及营运状况的查询,实现数据的市场价值,由此来建立统一的、标准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信用体系。与此同时,要采取加大互联网金融安全投入、建立行业安全标准等来应对网络数据丢失以及恶意的互联网攻击,从根本上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强商业合作,共享金融数据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掌握客户平时的生活数据,未来这些数据将在客户进行互联网贷款、购买保险、理财等发挥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这些数据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提供的有据可查的信用数据,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保障。然而金融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目前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弱势,利用传统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与金融业共享数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的新的发展领域,移动支付是互联网金融未来一个重要的基础支付方式,目前互联网金融运用最广泛的是客户群为出生在80年以后的年轻人,在未来几十年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也是这个庞大的客户群体,比较传统的支付方式,他们更偏好于第三方支付或网银。虽然移动支付在国内才刚刚兴起,也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完善,鉴于国内移动市场的不断,手机网民的不断增加,以及对未来移动支付市场的看好,阿里和腾讯正是看到了未来移动支付市场的庞大,推出“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来提前抢占移动支付市场。未来的移动支付必将部分的挤占现有传统银行卡的业务,为互联网金融带来新的发展领域。

(三)中小企业是网络信贷发展的立足点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目前我国的一个突出的现状,由于以往的商业银行一般偏好贷款给风险相对较低的大型企业,但是,近些年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大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业务竞争开始加剧。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进行信息处理,建立可靠实用的信用审核体系,再有网络信贷比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具有成本上的绝对优势,使中小企业业务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真正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中网络信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

(四)金融脱媒是互联网金融的又一发展机遇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供给绕开传统的商业银行,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将会持续下降,社会融资方式必然由传统的间接融资转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在这一机遇中必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产生许多积极地影响,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众筹融资等新型的融资方式将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

参考文献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3

摘 要:针对当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观点,我们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进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等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大;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增强了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出口结构;改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1-0074-05

Empirical stud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Chinas import-export trade development

HOU Ming-shuai1,GAO Xiang-kun 2,WANG Ru-yuan1

(1.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ichuan Nanchong 637002;

2.Institute of Foreign Commerc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Hechuan 40152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viewpoint in academic circle that Chinas export trade increases “in poverty”,after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growth and structure change of import-export products and so on,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import-export trade of foreign enterprises to the whole China is increasingly grows and that FDI improves Chinas structure of exported products and increases Chinas competence of export products.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oreign trade;export structure;improvement

一、引言

早在2001年,就有学者[1] 提出,我国出口贸易正在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势头。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的比重日益扩大,面对全球生产分工价值链中中国出口产品收益处于利润曲线(俗称“微笑曲线”)的最低端的情况,学术界有关我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的讨论日益激烈,几乎出现“一边倒”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外贸发展的角度对此问题做进一步考察。

自1992年以来,无论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变化,全球FDI总流量发生怎样的波动,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缩写为FDI)一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和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从1983年的9.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1992年的110.1亿美元。2002年,实际利用的FDI达到527.43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位。同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6 000亿美元,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的FDI达到606.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 000亿美元,而2005年进出口总额则达到14 221.2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收的FDI及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同时,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都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外资额和外贸额这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显得很有必要。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趋势

10多年来,我国所吸引的FDI一直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大幅度下降的2001、2002年,中国的FDI流入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在全球FDI总流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达到了新高,为535.05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400亿美元,继2002年后再次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我国利用外资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2005年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4 001家,同比增长0.7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略有下降,为603.25亿美元,同比下降0.5%。而2006年1—3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 909家,同比下降4.2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2.46亿美元,同比增长6.40%。而2000年的第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的FDI只有71.4亿美元,截止到2003年该数据已经上升到130.86亿美元。

三、我国利用FDI的主要特征

(一)来源比较集中

自我国开始吸收外资以来,100多个国家在中国投资,但FDI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2003年、2004年度位居对华投资前五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中国香港、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中国香港、维尔京群岛、韩国、日本、美国。

2005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6个超千亿美元的贸易伙伴。欧盟连续两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 173亿美元,增长22.6%。美国上升为第二位,双边贸易达2 116亿美元,增长24.8%。日本长期以来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2004年降为第二位,2005年降为第三位,当年双边贸易额1 844.5亿美元,增长9.9%。其余依次是香港特区,韩国和东盟。特别是我国与韩国的贸易首次超千亿美元,其中,进口增长23.4%,我国对韩贸易逆差超过300亿美元。在与东盟贸易中,进口增长很快,其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地。这和我国引进的FDI的国家或地区分布是相一致的。

(二)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表1 中国近两年来吸引FDI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万美元

注:2004年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的数据来源于《国际贸易》2006年2月总第290期。

FDI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是因为制造业FDI的流入和东道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张红霞等,2005)。但由表3可知,2005年制造业FDI的流入虽然仍占有绝对优势,但比2004年已经有所减少。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FDI流入却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FDI流入的产品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同时,通过比较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进出口的产品构成发现,外资企业资本品的进口平均高于国内的10%~15%。也就是说,外资企业的进口主要是资本品,而不是以原材料为主的中间品,能够形成未来的生产能力。

(三)FDI的地区分布

2003年以前绝大部分的FDI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表2所示:

表2 FDI的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理所得。

2002年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累计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6.6%、9.5%、3.8%。这种分布于2003年有所改变,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比2002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中部为61.4%,而东部则下降为30.5%。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推动,FDI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地区分布。中西部地区许多省区如河南、甘肃、青海、宁夏的进出口总额在较低的基数上实现了较快增长,尤其是进口增长比较明显。而外贸大省如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的出口却大幅下降。

四、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增幅15.4%。突出表现在一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及其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都在不断增长。二是初级产品出口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三是FDI企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增加。很明显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衡量外资对我国贸易增长作用最直接的方法即检验外资企业的贸易表现。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进出口增长

外资企业1993年出口金额为917.4亿美元,2004年为3 386.1亿美元,随之,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也从1993年的27.5%增加到2004年的57.1%。2005年全国出口总额达到7 620亿美元,其中外企出口额为4 442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8.3%。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在我国总的进出口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我国进出口额的贡献已超过了50%。表3显示了1985—2005年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贸易业绩。如表3所示,按贸易总额计算,外商投资企业贸易总额从1985年的23.6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8 317亿美元。

表3 1985—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贸易表现/亿美元

注:2005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网址:http://www.chinanews.com.cn。其余数据来源于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计算整体所得。

表3中数据表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对全国企业进出口额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实证分析证明了FDI在我国商品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

1.FDI与初级产品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比的相关性

1980年,初级产品进出口额160.73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15%。其中,初级产品出口91.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1980年初级产品进口69.5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5%。1989年之后,初级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至29%,同时进口的初级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也有所降低,为20%。截止到2004年,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 578.1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502.4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13.67%,比2003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其中,初级产品出口405.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和1980年相比出口的初级产品有了大幅度的减少。同年进口的初级产品为1 172.67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445.0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18%上升至21%。

选取1989—2004年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FDI与TPCR(即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04(见表3)。表明我国吸收的FDI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级产品的对外贸易。这也说明外商投资企业对初级产品的进出口需求下降,特别是初级产品的出口处于迅速减少的趋势。

2.FDI对工业制成品的净出口贡献率

1980年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220.63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85%。其中,出口90.0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进口130.5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65%。2004年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已经增加到9 967.39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86.33%,较2003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 527.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0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3%,较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进口4 439.62亿美元,同比23.42%,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79%,较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1 477亿美元,增长26%,占进口总值的19.4%,增势回落了1.5个百分点。其中,铁矿砂进口2.8亿吨,增长32.9%;原油进口1.3亿吨,增长3.3%;原木和锯材进口增长9.3%;大豆进口2 659万吨,增长31.4%。

1990年以来,我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与其相反,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不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与其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方向变动,而进口的情况却与此相反。初级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缓慢上升,工业制成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缓慢下降。

用SPSS软件包对1989年以来FDI与TIFPR(即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如表4所示的结果。可见,FDI和TIFPR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05。得出结论:FDI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合理规模

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直接投资,而证券投资在全球资本跨境流动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发达国家主要以证券投资为利用外资的形式。确切地说,我国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不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衡量一个国家利用FDI的多少以及合理规模,不仅要看绝对数量,还要看相对规模。因为,仅仅从绝对规模评价,规模偏小的国家永远无法与大国相提并论。虽然我国吸引FDI从绝对金额来说非常可观,但如果用GDP矫正后,我国吸引的FDI相对于其经济规模而言,并非特别突出。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例比较客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对外依存度和开放度。1985年FDI占我国GDP的比重仅为0.64%,1991达到1.08%,之后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到1994年达到最高为6.22%,1995年以来,该比值不断缩减,到2004年为3.67%,可见我国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的结论并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真实反映。图1反映了1985年以来,用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的我国对外依存度的趋势。

图1 历年FDI对我国GDP的贡献

五、结论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对外进出口增长以及进出口产品结构等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大。二是FDI增强了我国产品出口竞争能力,改善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出口贸易结构由初级产品升级为工业制成品,产业结构有所升级,从而提升了我国的贸易结构,而贸易结构的变化又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要的作用,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跟随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当出口贸易结构又以初级产品为主升级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时,必将极大地鼓励工业制成品部门的生产,促进其参与国际竞争,加快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改造。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FDI开展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业为主、而东部地区则要以利用FDI开展一般贸易方式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生产及贸易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不同地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也避免了地区间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上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 饶光明,孙亚平.发展新经济,根除中国出口贸易“贫困化”增长[J].商业研究,2001(11).

[2] 王志乐.2005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 李国荣.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4).

[5] 高峰,高越.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6(4).

[6] 刘可,王维,陈仪.中国外商投资与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2).

[7] 张红霞,等.制造业FDI流入与进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5(12).

[8] 黄强胤.试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J].科技创业月刊,2006(2).

[9] 张永春.外商直接投资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2).

[10] 黎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6).

[11] 黄志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7).

[12] 张宗益,李见春,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2).

[13] 朱玉杰,于懂.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10).

[14] 张红霞,李平.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4(12).

[15] 廖力平,刘春雷.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互动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5(8).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4

一、我国发展风险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的现状

1999-2000年间,各地政府纷纷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公司,但由于受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打击,整个创投业陷入低谷,实施直接运作的政府创投机构也难以幸免。2005年,中央十部委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给整个创投业带来了新变化。这个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创投业。在《办法》出台后,各地方政府开始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从2006年的25亿增加到2008年的88.5亿元。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基金将针对创业投资企业、创投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四类支持对象,采取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四大引导方式。

科技部方面表示,设立引导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政府要释放投资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使投资人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粗放期和成长期中去。研究人员则认为,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将能够提高政府对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创业企业技术创新及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目前看,每1元引导基金基本上可以吸引2元以上的创业风险投资资本参与,而且相应的激励机制更到位,更可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二、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模式

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国家创业投资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是按政府产业政策对符合优先鼓励发展的技术创新和高技术项目给予相应的匹配投资或贷款的补偿。政府通过实行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合同管理、及时退出的原则,可对回收投资项目的分红所得和股权转让收入用于滚动发展,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我国的政府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

(一)补偿基金加股权投资

以现有的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为依托,每年分出一定比例作为引导基金。并将引导基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或组建一家创业投资公司,另一部分作为创业投资的补偿基金。由创业投资公司来挑选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并以股权的方式投资创业企业并对企业进行一定的日常管理和大量的增值服务,如经营服务、网络支持、形象支持、道义支持、综合商务知识等,其中包括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筛选、辅助调查、后期跟踪等工作。针对创业投资公司融资问题,创业投资公司可用引导基金的补偿基金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信用担保,以扩充融资渠道,提高创业投资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在公司正常经营下,如不能按时偿还部分贷款,可由基金的补偿基金偿还。由于我国有关产业基金的法规并不完善,目前也只能以政府信用的形式来增强创业投资公司的融资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操作上能较快启动,引导社会资金的示范作用会很快显现。但这种模式政府投资的风险较大,如果创业投资企业出现问题,引导基金很难在长期投资中实现保值增值,甚至出现亏损。

(二)引导基金加担保机构

这种模式是引入担保机构,并将创投公司作为风险项目公司的投融资平台。政府通过补偿基金放大担保公司给创投公司担保的贷款规模,并引导创投公司的贷款方向。创投公司可组建专管机构,负责创业资本的运营,承办项目公司信用管理的具体工作,综合协调管理全部项目公司的资金运作,并负责批量向贷款银行申请贷款,负责贷款的统借统还,对银行承担最终还本负息责任。

这种运作模式可以考虑引导基金只作担保公司的补偿基金,而对创投公司不进行投资。这样一方面减少了政府的初期投资,另一方面也利于创投公司的市场化运营。

(三)引导基金作为母基金吸引社会投资

这种模式是先由政府投资的公司吸收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母基金。母基金可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或股份制公司形式。由母基金作为引导基金,和国内外具有优良管理能力与投资能力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机构或团队,以共同组建创业投资子基金的方式,建立支持创业投资发展。政府通过组建母基金的方式与企业资金按照一定的匹配和放贷来支持风险投资项目。母基金可在发起期(一般指前3年)、出资期(一般指4-10年)和回收期(一般指11-13年)内根据发起设立子基金的协议,逐步向子基金拨付资金,回收子基金收益和投资成本并对收益进行再分配。在回收期可对子基金进行清算,并最终将基金卖给社会投资者。

三、引导基金建立的几个相关问题

(一)政府的定位问题

引导基金的建立旨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那些商业性资金不愿进入的、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企业。以前政府对创业企业支持的方式是成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创业投资企业,但国有控股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要避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即只要通过制定制度和政策,通过规范游戏规则来保证市场行为的有秩序进行;关于企业咨询、投资、管理等的增值服务及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可通过市场竞争自行解决,这样不但可减轻政府负担,也使创业投资企业摆脱束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目前政府对创业投资企业的支持可通过建立一个规范的引导基金,以参股或给予补偿的方式来吸引民间资金甚至是一些外资的进入,引导创业投资的方向,政府并不干预创业投资的运作,创投项目还要由创业投资家们自己选择。政府通过引导基金的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创业投资。政府要设计好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制定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并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疏通创业投资的退出渠道。

(二)创投公司投资方向和创投企业性质问题

当前,政府参股或引导创投公司首先要考虑创投公司的投资定位问题,由此来决定相关的引导政策。如果创业投资基金作为完全商业性资金,它主要投资于处于扩张期的创业性企业,对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企业,由于存在很多风险,商业性资本不愿意进入,而这正是当前政府要介入并能充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的创投领域,这也符合政府进行风险投资的初衷。因此,政府建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应主要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基金的主要资助对象是一般投资者或银行不愿提供资金的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的企业,中小企业是重点;二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为目的,而不是以控制被投资公司所有权为目的,要让创业投资者甘愿承担创业投资的风险,创投资本投资的着眼点不在于投资对象当前的盈亏,而在于创投资本的发展前景和资产增值,以便能通过上市或出售获得高额的资本利得回报;三是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与销售等经营活动,而是间接地扶持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务监督与咨询,使所投资的公司能够健全经营、价值增强。

由此看来,创投公司的性质应是以追求长期(至少5-13年)的市场盈利为目的市场化主体,而不是追求短期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公司。这种长期性应体现在政府支持的高科技产品从发育、成长到基本成熟所需的必要时间,而这种盈利性是一揽子项目的盈利,不以单个项目的利得论创投企业的盈亏。

(三)运行模式的选择问题

当前,国内外创投运作模式大体上有五种:一种是美国的中小企业创投基金(基金投资型),政府通过信用在社会上募集资金,以部分募集的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中小创投企业,并以投资公司的大部分利润按股份制给投资者,同时通过贷款来获得另外的资金,从而发挥政府的杠杆作用。第二种是以色列基金和台湾的开发基金,通过组建母基金带动多个子基金,在基金成熟时逐渐把政府投资的股权随着社会资本的进入出售给社会投资者,最终退出母基金。第三种模式就是上海模式,是把创投企业定位成一个母基金方式,通过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管理团队发起一些小的投资公司。第四种是深圳模式,是把大众基金集中在一个集团内,建立起一个航空母舰来带动很多小的舰队。第五种是现在的天津模式,是把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结合起来。既设立一个母基金,支持一些独立小团队,又设立创投公司来自己投资,管理一部分基金。

上述模式各有优缺点,尤其是前三种模式优点比较突出。

第一种模式类似上海模式,又引入补偿基金来吸引银行贷款放大基金。由于我国有关产业基金的法规并不完善,目前也只能以政府信用的形式来增强创投公司的融资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操作上能够较快启动,引导社会资金的示范作用会很快显现。不过,这种模式政府投资的风险较大,如果同创投企业相关的约定不完善,引导基金很难在长期投资中实现保值增值。

第二种模式在综合考虑第一种模式优点的基础上,做强创投公司并将其打造成投融资平台。为减少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风险,引入担保公司作为政府投资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火墙,从而增加创投企业融资能力,实现政府基金的杠杆作用。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当前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常用的做法。以这种运作模式,政府承担的风险较低,政府干预创投公司运作的程度也较低,也较易操作。

第三种模式类似以色列的模式。这种模式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是政府介入创投领域程度最低的一种模式,利于创投企业的独立发展。并且在基金成立时就设计了政府退出的渠道,在制度上保证了引导基金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Dossani,Rafig&Keney,Martin: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Venture Capital in India[J].World Development.2002,30,(2):227-253.

[2]O'Shea,M.Government programs for venturecapital[J].OECD-Working Group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118-126.

[3]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研报告[EB/OL].2009:2http://www.cvcri.com/aboutus/r_dl.htm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发展 篇5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风险投资的尝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此尝试在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1. 风险投资政策的制约。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有效的市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

展的基础。我国政府虽然明确地提出了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计划,也采取了有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但大多数促进风险投资的政策都是由地方政策出台的,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的长期、稳定发展

2. 风险投资人才匮乏的制约。风险投资的成功因素除了需要有新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目光敏锐、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从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业的现状看,人才缺乏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工过细,同时缺乏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用人机制所造成的。

3. 风险资金退出途径的制约。风险投资的失败率很高,这就要求风险投资成功的项风

险投资在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能否成功退出。由于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大都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主板以外的二板市场。而我国的二板交易市场,无论是上市制度,还是规模上都远远地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需要。

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1.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

境,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鼓励创新,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第二,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如对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商业银行投向风险企业的投资实行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第三,建立健全促进风险投资的法规,对现行的法律中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适当修改.2.大力培养造就风险投资人才。第一,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政策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6

风险投资又称为创业投资,指的是运用股权或准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创业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协助企业发展使其资产增值,在适当时机以上市交易或转让企业股权的方式回收投资,获得高额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方式。

同传统投资相比,风险投资有如下基本特点:

1.特定于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或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基础的新建企业;

2.投资者与所投资的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一般不以企业分红为目的,而是在退出时以资本增值作为回报,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

4.同时投资多个项目,具有再循环性。

二、风险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和问题

以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的成立为标志, 风险投资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则是在80年代中期才起步。

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新技术创新投资公司——我国第一家专营风险投资业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的正式起步。90年代后期,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超大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形成。至1999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超过30个。 同时,国外的风险投资资金开始进入我国,我国一些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引进外资。

显然,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是比较快的,它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风险投资业至今尚未形成气候,起步阶段的我国风险投资业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对风险投资的本质、运行和增值机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2.风险资本来源单一,投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仍是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

3.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税收环境。由于风险投资还属新生事物,现有的相关法律难以形成对风险投资的支撑,包括公司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和破产法等。

4.資本市场十分薄弱。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不仅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而且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也较为困难,从而使得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机制难以建立起来, 即便是成功的投资也很难做到高额收回。

5.风险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风险投资总会看到政府的身影,主角大多是政府,或者是带有很明显的行政色彩。

6.风险投资人才极度缺乏。搞风险投资既要有经验丰富的风险资本家,又要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管理能力的风险企业家或创业家。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

三、风险投资与税收的关系

税收具有集经济手段和法律于一身的特殊性质,从而对风险投资有着其它经济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通过税法对风险投资规定优惠条款,就可使投资者尽可能地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创造较多的风险投资效益,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便得到保护和调动。

若国家在税法中赋予风险投资产业较多的优惠,风险投资产业便会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因为当有关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付诸实施后,在可预见的巨大经济利益驱动下,必然会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显示出投资于风险投资产业的强烈欲望,最终大量的社会资本将会向风险投资产业转移。从而必然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以资金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高回报率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和不断壮大,一大批配套产业、辅助产业或相关的新兴产业便会相继问世。这一局面的形成不但为国家税收创造了丰富的税源,同时也为政府制定更优惠的风险投资税收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

可见,税收政策处于推动风险投资及高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其所产生的强烈“加速”作用是

非常明显的。

四、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与风险投资

然而,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是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如下:

1.尚无明确的鼓励风险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

现阶段,我国为数不多的支持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则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企业方面,缺乏对风险投资者的税收优惠,也没有出台专门针对风险投资公司的税收支持政策和法规。

比如实践中适用于个人风险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没有亏损前转和后转的优惠规定,这使得风险投资者在获得较高收益时,要承担较重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在亏损时则只能完全自己消化,而亏损对风险投资者来说,又是经常发生的。再如,对于风险投资公司也无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只能对应于《公司法》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执行和享受有关税收优惠,而高新技术企业通常根据行业的不同,既有一般的税收优惠政策,又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技术处理规则,风险投资公司往往难以找到税收优惠方面的对接方式。

2.对风险投资对象——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尚不完善

首先,从增值税来看,生产型增值税有碍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得抵扣,造成重复征税,从而加重了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无形资产和智力投入比例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附加值高,销售收入也较高,其消耗的原料较少,能够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数额较小,而投入较大的无形资产却不能享受抵扣,因此增值税负担较一般企业要重。

其次,从企业所得税来看,现行所得税多是对投资收益的成果奖励,而事实上在风险企业投资研究阶段,其研究开发费用占企业支出的相当大部分,企业收益很少,此时更应该有税收的扶持。现行所得税优惠形式多重视采用税率式优惠(减免税收),轻视对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税基式优惠的运用。税率式优惠这种方式强调的是事后优惠,只有企业取得利益时才能享受此种优惠,而风险投资本身风险就很大,没有利益就无法享受优惠,这难以适用风险投资企业的特点很不公平。

3.现行税制体制下的重复征税,制约了风险投资的发展

从实践看,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大都是依据现有的《公司法》采取公司制的组织形式。在公司制下,风险投资公司作为纳税主体,一旦公司出现利润就必须按照规定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利润无论是用来转赠资本,还是分配给股东,同样还需再缴一道所得税。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收益,有一部分来自被投资企业,这部分收益在被投资企业已经交过税,但是计入风险投资后,仍然要再次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这种重复征税无形中加重了风险投资业的税收负担,影响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五、优化我国风险投资的税收环境

1.在企业所得税上给予风险投资适当的优惠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其收益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对风险投资适当给予企业所得税上的优惠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扩大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

我国目前对从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的风险投资企业的广告费予以明确规定自登记成立之日起5个纳税年度内,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广告支出可据实扣除。超过5年以上的,按上述8%的比例规定扣除。这种做法应再加以扩大范围和标准:如业务招待费、坏账准备金、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等的扣除标准还可以适当调高。还可以参照新加坡政府的做法,即允许风险投资公司从所得税中扣除从被批准的风险企业购买股票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可以从以后的所得税中扣除损失金额。

(2)实行加速折旧或特别折旧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期限偏长(房屋建筑为20年,机器设备等为10年,其它为5年),且规定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前必须扣除残值。而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加速折旧对企业从事风险投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鉴于此,我国税法应规定对风险投资企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或特别折旧,并允许不扣除残值计提折旧。

(3)给予税收抵免

与加速折旧相比,税收抵免能给风险投资企业带来更直接更明显的税收利益,更能产生刺激作用,是发达国家促进风险投资进步经常运用的方法。因此,我国应考虑增加税收抵免的有关条款。如允许把风险投资的损失直接用于抵减其他投资的资本利得。这项措施可以直接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有利于增强风险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2.结合风险投资企业及被投资企业的特征,应当改革当前增值税的征税方法,即由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去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把购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额一次性地用于抵减当期销项税额。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对于新企业和生产设备更新速度快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条件。这也有利于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因为风险投資企业投资的一般都是比较年轻的企业。

由此可见,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促进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加速生产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鼓励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

3.促进风险投资行为还要注意发挥风险投资资金提供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这主要从个人所得税上入手。

为了确保风险投资者不至于在税收上处于劣势,可以对风险投资者实行再投资减免。即如果风险投资者把从其风险投资中取得的收益再用于风险投资,则这部分收益应当免征所得税。从理论上说,这项措施可以促进新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加速风险投资资金积累。

而对于投资管理者,他们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管理技能与资金的结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对其进行扶持的,因此,对他们的个人所得也应该适当照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风险运营,具体采取的措施可以是提高他们的免征额,或者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减税条款,降低其所得适用的边际税率。

4.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法,强化风险投资税收的实施力度。

风险投资税收是税收在风险投资领域的表现形式,它毫不例外地具有税收行为本身的强制功能,即使以优惠形式表现出来也是如此。因此,要强化风险投资税收

行为,使其成为法律义务被其涉及对象履行和遵守。

(1)实行风险投资项目立项登记制度

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跟踪管理,认真检查、督促企业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是否真正用于风险投资事业,力求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注重税收优惠政策与财政、外汇、融资等其他政策的配合效用,为企业推进风险投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建立风险投资税收执法保障机制

税务部门应会同司法部门,制止任何侵犯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者享有的税收优惠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使风险投资税收的强制作用与优势功能充分体现与发挥。

(3)实行风险投资成果的验收、鉴定制度

税务部门应会同风险投资行政主管部门,对曾被认定的风险投资企业定期检查,如其不再从事风险投资事业,应立即取消其税收优惠,并责令退还所享受的优惠,甚至视同漏税行为予以严惩。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7

一、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

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已经被提出, 但具体详细的国际投资理论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学者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奠基人, 由他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持续发展的标志。 同一时期,卡森、巴克莱和拉格曼的市场内部理论及维农强调的贸易理论被相继提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学者邓宁提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行为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所有权优势。 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国外企业无法得到的,唯一的某种资产,促使企业拥有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等优势;内部化优势。 市场交易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及竞争等因素的存在, 而这些都是造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缺乏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存企业所有权优势,当该企业通过进行内部转移而获取的利益大于市场交易实际收益的时候就是该企业能够选择对外投资的时候;区位优势。 生产要素、运输成本及地理所在等方面因素是企业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的考虑关键。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经济逐步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加入探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行列, 且发展中国家具有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将国际生产体系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于是部分工业化国家为了获取更大收益,便想借此势头开展对外投资,且对外投资欲望越演越烈。 同一时期,很多针对发展中国家,且比较著名有效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继出现, 例如日本学者小泽辉智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认识

我国跨国企业所采用的对外投资方式与许多发达国家相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 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出于资本过剩, 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只是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来进行国家的资本输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但我国企业一般都是在企业经济稍见起色就开始对外进行直接投资,与资本过剩毫无关联。 并且,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没有充足的国家建设资金,因此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加强外资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国家经济的发展。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动因方面还是在对投资所获收益进行价值判断方面, 我国的对外投资都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当国内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稳定且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发达国家才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 这样能够很好地在各个微观经济主体面前展现出自身的国际生产体系所具备的绝对优势。 但是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并不健全,需要不断完善,加上国家整体上的产业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也就是虽然国内的生产结构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缺陷,且位于中低层,无法与高强度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但我国懂得对国际生产体系进行反向利用,使其不断提升我国生产结构的层次。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形式

经过早起掠夺及工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 发达国家积累了雄厚的国家资本,伴随着资本边际使用率地不断递减,当国内资本效益处于低靡状态时, 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便将资本流向具有更高使用效率的国际市场,属于发展中国家,且劳动力量雄厚的我国就是发达国家资本流入的主要市场。 二战之后,新技术获得高速发展,工艺流程及现代技术成为国际分工的基础, 发达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构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水平型投资。 这种投资模式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将国内不同规格及不同品种的同类产品的产品经营和生产拓展到我国合资企业或子公司,以实现国际生产分工的形成,主要体现在食品、服装及机械制造等行业;

(2)垂直型投资。 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到我国建立子公司,且该子公司与其国内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子母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 垂直型投资还可细分成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子母公司生产的产品不同,但具有一定关联性,例如加工行业与资源开采行业。 对外投资企业将资源的开采和提取工作放置在我国,加工工作放在工业化国家,销售工作则由母公司全权负责。 另一种是子母公司生产相同产品,但各自所承担的生产工序不同,例如汽车及电子行业。

(3)混合型投资。 这种投资方式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到我国建立与国内经营和生产完全不同的子公司。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积极影响

首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促进了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庞大的资本,这些资本流入中国的生产领域,对中国资本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同时,国外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及合资企业的各项生产与经营活动增加了中国的税收, 使得中国资本存量不断增加,刺激国家经济增长。 其次,国外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其使得科学管理的经验及先进技术在东道国大范围扩散,从而创造了有利的中国技术现代化条件,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 最后,国外投资为我国公民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其对广大劳动者进行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消极影响

首先,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外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就威胁到中国的经济主权,甚至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其次,部分国外企业会利用直接投资将污染严重的产业生产放入中国,从而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 再次,对外投资企业一般都是选择中国相对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最后,大量外资的涌入会对中国政治、传统及文化产生影响,严重时会使中国社会环境遭受污染,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问题。 所以,中国要采取有效的规则与政策,在积极引进外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结束语

我国对外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 许多企业都已经将产品推向了世界各地,不断地壮大了企业自身规模,强力刺激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 想要使我国的对外投资保持长久发展及不断进步, 我国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潜心投入对外投资理论的研究, 力求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审批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出与我国国情及发展实况相匹配的对外投资理论, 促使我国在对外投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 更持久, 不断加强我国金融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摘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纪,而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对该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旨在对外商投资及我国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认识,力求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与我国产业结构更加相符。本文先就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再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最后论述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我国对外投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伟力,张亚雄.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及我国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0,(6):22-24

[2]桑百川,靳朝晖.国际投资规则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224-228

[3]王倩,游滔.略探法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及对我国立法的影响[J].法国研究,2012,(4):69-74

[4]王爽.日本对外投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1,32(2):146-150

[5]谢娟娟,梁莹莹,张加恩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决定因素——基于2000-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154-163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研究 篇8

房地产投资信托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REITs) , 是从事房地产买卖、开发、管理等经营活动的一种金融方式, 由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公司公开发行收益凭证, 将投资者的出资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 交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加以管理, 获得收益由基金券持有人按出资比例分享, 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融资模式, 是房地产信托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在我国发展REITs的作用:一是增加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资金链是企业的血液, 在市场动荡情况下, 多元化的企业资本来源, 对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保证后续资金、维护房地产价格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融资渠道的拓宽也降低了房地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 减少了银行将大量贷款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二是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不足的现象, 在同一城市中, 往往存在几家势力较大的地产公司控制较多的地块, 从而造成垄断定价现象的存在, 引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能使中小房地产公司弥补资金上的不足, 从而增加市场供给, 提高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力度, 降低企业剥夺消费者剩余的程度。三是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式。2008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达到20万亿元, 在2009年市场回暖、通货膨胀预期增加的情况下, 民间资本急于寻求投资渠道, 由于我国居民投资形式单一, 2006-2007年大量资本聚集于股市与现有房地产, 导致资产泡沫化形成, 将民间资本引入房地产开发, 一方面扩大房地产市场资金供给, 另一方面为民间资本疏通了房地产投资渠道。

为探索我国REITs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以下将对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REITs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方案作简要分析。

一、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

(一) 资金链风险

虽然, 我国民间资本充裕且投资热情高涨, 但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投资额巨大、回报周期长、受经济周期影响大的特点, 投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刚开发的商业地产一般需要2~3年培育期, 以较低的租金吸引商户入驻, 培育商业氛围, 而由于中小投资者急于求成的特点,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或几年内收益率不高, 开放式经营的REITs将遭遇赎回风险, 并影响后续资金的投入, 造成REITs市场无法持续经营。因此, 在市场发展初期, 应采用封闭式经营的REITs, 以避免现金流波动过大, 同时鼓励机构投资者, 如社保基金、保险机构、投资公司积极参与REITs项目的融资, 形成长期投资关系, 维护市场稳定。

(二) 经营风险

由于国内房地产资产的价格高、租金低, 出现了出售和出租的倒挂现象, 某些全市场化运作的商业地产的租金回报率较低, 因此要合理配置REITs的资产池, 使不同投资项目相互搭配, 在各期之间保持REITs收益的稳定性, 这对REITs的经营者在战略眼光、经营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内地商业运营水平仍偏低, 在商业诚信、商业物业运营能力上存在不足。同时, 由于REITs持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无法观测其经营行为等现象, 在REITs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和逆向选择问题, 这些都对REITs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因此, 培育REITs市场的专业经理人, 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法规, 才能确保REITs的持续经营。

(三) 法律政策风险

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法律对REITs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税收政策、监督管理作详细规定, 造成了REITs发展上存在法律障碍和较大的不确定性。如1998年后基金公司只能投资于证券市场, 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现行法律对信托公司也有较多规模和融资方面的限制;我国《公司法》中对一般公司的规定并不适合REITs;由于我国REITs的发展也处于探索阶段, 政府的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这些方面都使得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投资机构在政策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 无法积极地参与REITs的运作。因此, 明确政策、健全法律是我国REITs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发展路径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 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具体情况和国外REITs发展经验, 提出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路径, 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政府引导的契约式信托

在REITs发展的初级阶段, 由于法律的调整需要较长时间, REITs的经营在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经营风险较大, 且个人投资者对REITs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低, 为保证REITs市场的平稳起步, 培育REITs投资者, 需要政府在REITs的项目选择、协调参与主体、监督管理中起重要作用, 项目选择上可以侧重发展前景较好、政策扶植力度较大的投资项目, 如工业园区和创业园区的开发、政府保障住房项目、规划区商业中心建设等, 以较低土地成本使其具有较高的租金收益率, 从而培育我国第一批REITs的发展。同时, 为维护REITs在起步阶段的资金链稳定, 可以吸纳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 并积极吸引战略性机构投资者, 以封闭式基金的经营模式为起点建立债权型契约投资基金。

第二阶段:完全市场化的契约式信托

经过探索期的发展之后, 我国REITs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公众认知度, 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一些相关法律, 为完全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客观基础。这一阶段REITs的发展, 在项目选择、资产配置、投资者选择、管理模式等方面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借鉴香港和新加波的发展模式, 可以由发起人依法设立REITs机构, 发行受益证券以获得资金, 组建或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选择多元化的投资项目, 如商业地产、物业项目或其他法律允许的投资项目, 从而分散风险, 获得稳定回报。在基金运作方式上可以选择开放式基金的经营模式, 通过上市交易行为, 提高受益证券的流动性和REITs的信息披露程度, 促进REITs管理、监督的制度化, 从而提高REITs在金融市场上的接受程度, 降低委托-代理问题,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第三阶段:严格监管的公司制信托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尤其在信用体制不完备的新兴资本市场, 放任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公司制的REITs集民间融资、房地产公司、投资基金、上市公司的各种特征为一体, 发展初期需要在公司组建、资金募集、经营方案、收益分配、经理人监管、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上受到更多的限制。参考美国REITs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也是伴随着法律, 尤其是税法对REITs发展限制条件的逐步取消, 经历了从严到宽的监管过程。我国公司制REITs在发展初期, 可以由大型基金公司或信托公司作为发起人, 成立较为独立的REITs子公司, 参考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运营模式, 其投资组合需要具备为稳定的收益, 其中, 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需报监管部门审批, 同时在公司内部建立严格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在公司外部成立独立的REITs外部审计和专业评估机构, 形成政府、投资者、第三方机构多方监管的管理体制。

第四阶段:市场化的公司信托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我国REITs市场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管理运作经验, 完成了投资者教育和人才培养过程, 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的评估标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REITs市场迎来蓬勃发展的繁荣时期, 在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商业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成为房地产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和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渠道。

三、总结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9

随着我国移动电话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愈加广泛, 移动金融应运而生, 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登录互联网进行远程购物消费, 在便利店、商场、超市等进行线下刷卡消费。第三方支付、手机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理财等多元化的移动金融业务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移动金融时代已经到来。

移动金融是金融机构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有关金融服务的总称, 是智能卡、移动通信、电子认证等信息科学技术与金融服务融合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 移动金融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 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金融服务的内涵, 使金融机构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 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因此, 移动金融服务成为众人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移动金融的发展状况

(一) 移动金融服务具有天生的优势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 移动金融把便捷的移动通信和金融服务功能结合起来, 极大地降低成本;对用户而言, 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便捷的金融服务;对移动运营商而言, 增加了增值业务的内容和用户的黏性, 拓宽了的业务领域;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等企业, 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移动金融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 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可观的发展速度。

(二) 智能移动终端快速增长, 推动移动金融服务发展

智能终端, 尤其是智能手机终端, 作为移动金融服务的必备物质载体, 它的普及率直接促进移动金融服务的发展。国内独立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Talking Data正式发布《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报告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 较2013年增长231.7%, 增速远超全球同期市场。其中, 移动金融用户的规模增长迅速, 2014年第一季度, 移动金融应用的用户数量为3.3亿;而2015年的第一季度, 这一数字达到了7.6亿, 增幅高达130%。

(三) 以移动支付为代表, 移动金融规模快速扩张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 移动金融多方位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其中支付应用增长最快。2014年天猫“双11”交易额571亿元, 其中移动支付交易额达到243亿元, 是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额的4.54倍, 占2014年总成交额的42.6%, 创下全球移动电商平台单日交易的历史新高。艾瑞咨询研究数据显示, 2014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超8万亿元, 同比增长50.3%;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6万亿元, 同比2013年增长391%, 约为2011年交易额的80倍。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在2013年、2014年两年呈爆发式增长, 预计2018年有望达到18万亿元。这数据表示, 不管在交易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 移动金融业务在我国呈现高增长的态势, 使用广度和深度上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四) 各参与方积极拓展自身移动金融业务

金融机构积极行动, 抢占先机, 利用自身在金融行业的运营优势和技术优势, 成为我国移动金融服务的主导;银行机构更是利用自身拥有的传统线下支付和清算优势, 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拓展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业务;各大运营商则借助自身覆盖全国的网络和统一的结算平台, 与商业银行合作或者成立全资第三方支付子公司, 全力布局移动金融市场;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纷纷创新支付方式, 推出短信支付、NFC近场支付、语音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 抢占移动金融市场。近年来, 各参与机构利用自身优势, 创新支付方式、开辟移动金融业务受理场景, 切实推动我国移动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

(五) 我国政策积极推动移动金融的发展

政府对移动支付的定位主要在促进经济增长, 方便百姓的生活, 打破行业壁垒, 形成开放式的行业协作模式, 带动金融信息战略产业的发展。自2011年5月央行发放第一批27家支付牌照迄今, 截至2015年9月已有270家企业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人民银行从2011年开始布局推广金融IC卡工作, 金融IC卡受理环境逐步完善, 发卡规模迅猛增长, 在公共服务领域已形成广泛应用态势, 金融IC卡的全面推广应用将对我国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5年1月, 央行发布《关于推动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强调移动金融是丰富金融服务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推动移动金融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有利于拓展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同年10月, 央行继续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IC卡和移动金融应用工作的通知》, 推动金融IC卡和移动金融应用工作和近场支付的非接触式受理环境建设。

三、移动金融技术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移动金融服务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对金融服务的便利性需求而催生的新型金融服务形式。移动金融服务为客户带来便利, 为银行机构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同时, 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是移动金融服务发展最大的障碍, 是用户考虑是否使用移动金融服务的首要因素, 也是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首先要考虑保障的内容。移动金融服务依赖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 它的安全问题有着深刻的技术背景, 如何保障用户的信息不外泄, 如何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攻击, 如何进行身份识别等都是移动金融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 就会造成移动金融服务产业链上节点的经济损失, 带来一系列的法律、经济、监管、社会等问题。

腾讯安全中心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移动支付安全报告》显示, 2013年, 查杀病毒次数1.82亿次, 是2012年的3.2倍;2013年全年, 手机中毒用户总数达到1.08亿, 严重威胁着移动支付的安全。易观国际在2014年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安全研究报告2014》指出, 2014年超过90%的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理财类应用时会担心手机安全问题;81%的用户担心网银支付等相关应用被他人恶意使用。数据表明中国网民对于移动支付的交易安全性极为关注, 用户对于自己的资金安全顾虑是影响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因素, 用户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 金融消费者对移动金融安全保障能力信心不足, 影响了移动金融服务市场的发展。由此可见, 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 要发展移动金融服务, 就必须对移动金融服务的技术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因此, 捉住这个机遇, 首先就要有效管理好移动金融服务的技术风险, 给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保证。

四、移动金融服务技术风险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移动金融技术创新应以安全可信和风险可控为底线, 遵循金融及密码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 发挥监测认证的质量保障作用。

(一) 增强移动金融技术创新的安全可控能力

各商业银行应基于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 (MTPS) 及可信管理系统 (TSM) , 确保账户介质、所加载银行账户的持有人的一致性和标准符合性;同时应积极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安全有关政策, 优先应用自主可控的技术产品及密码算法, 避免信息泄露, 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存储不被盗取。

(二) 提升移动金融服务的交易可靠性

移动金融服务的交易过程若遭受攻击, 给金融机构和用户的风险都是不确定的, 这种不确定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可控。采取手机等移动终端直接与后台系统远程交互的方式提供移动金融服务时, 各商业银行和银行卡清算机构应使用可靠的多因素身份认证方式, 并采用手机安全单元 (SE) 、智能密码钥匙 (Key) 等基于安全芯片的电子设备作为必要的认证因素, 以确保资金类、重要信息变更类、重要业务变更类等高风险交易的安全。

(三) 完善移动金融管理、开发等方面的相关制度

首先, 商业银行等参与机构应加强安全技术和防欺诈体制的建设, 完善业务流程, 制定应急预案, 加强用户宣传, 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 帮助用户规避欺诈风险。其次, 对移动金融产品的开发, 在技术选用、行业标准、开发流程、人员管控、验收测试等方面应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 科学运用各种安全防范方法来有效防控各类技术风险。

(四) 推动移动金融检测认证以提升服务质量

检测认证是落实标准和信息安全要求, 保障移动金融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 提升移动金融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各商业银行开展移动金融服务所采用的TSM, SE, 嵌入式应用软件等软硬件产品原则上应符合相关标准, 并通过移动金融技术服务认证, 保障移动金融服务的产品设计、密码应用、网络建设、交易流程等方面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增强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基础环境, 提升移动金融服务的可靠性。

摘要:近年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 消费者对安全快捷的移动支付需求不断增加, 移动金融在我国快速增长并获得广泛的关注。移动金融前景广阔, 但由于移动金融深度依赖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智能卡等技术, 其面临的技术风险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 对技术风险的防范和管控是移动金融发展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本文对移动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 分析了移动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总结出加强移动金融技术风险管控的4点建议和措施,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见。

关键词:金融科技,移动金融,风险管控,移动支付,技术风险

参考文献

[1]龙军.我国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13 (10) :9-12.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10

一、天使投资在我国发展的特殊性

天使投资在国外已经过四个阶段的探索——民间投资行为出现、政府扶助发展、互联网信息助力与天使投资组织化、集团化 (AIO) 。目前, 世界上有2/3的天使投资者网络已实现互联网化, 天使投资的实现效率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当天使投资的概念伴随着已有的发展成果一并传入我国时, 阶段性发展的经过并不是一一走过, 出现的是各种观念、行为一起涌入的景象。这就决定了我们应汲取国外先进经验, 发挥后发优势, 又要根据我国国情来发展天使投资事业。

二、我国现阶段天使投资借力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必然

从天使投资者本身特点看, 天使投资在进入较大规模AIO阶段之前, 多为个人投资者, 因为不希望被大量不符合投资标准的交易项目所包围, 极为珍视隐私, 因而难于寻找。而互联网使连接风险企业和资本的过程变得便利, 而且又保护投资者的隐私不被侵犯。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 2000—2001年度美国创业学学会轮值主席罗博特·D·希斯瑞克 (Robert D·Hisrich) 教授到我国的沿海与西部地区考察之后认为, 撮合和信用这两项是“创业天使”机制缺一不可的基本条件, 解决相应问题就成了发展我国天使投资产业的必经之路。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撮合”风险企业和天使投资者的结合, 必然会将视线转移到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上, 关注天使投资网站的建设情况。

三、我国天使投资网络化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

所使用的调查方法是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接入互联网, 利用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WWW.baidu.com) 和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 (WWW.google.com) 以关键字“天使投资”、“天使融资”等进行搜索, 经过对百度338000条搜寻结果中贴切的760个网页与Google2170000条搜寻结果中贴切的560个网页的逐一点击确认, 分拣出明确涉及“天使投资”概念的网站共31个, 因不同地址同一网站等原因淘汰, 最后确定25个有效网站。

按照天使投资的特点及研究重点设计了包括14个相关问题的调查表, 对这25个样本网站进行逐一的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并据此归纳目前我国天使投资发展及其利用信息网络建设的基本状况。

首先, 从天使投资在我国的发展角度研究, 会得出以下结论:

1.近两年, 天使投资概念开始广泛传播, 天使投资意识渐入人心。

2006年以前的相关文献普遍认为, 在我国观念上天使投资是一个新事物, 实践中有这种经济行为存在, 但多为无意中从事, 天使投资事业并没有得到发展。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并不尽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天使投资在我国的传播已有了很大进展。

在对样本网站的调查中发现, 2004年以前建立的样本网站只有5个, 2006年一年就有13个天使投资相关网站建立, 占样本数的54%, 另有25%是在2005年建立。样本中的专业天使投资网站更是有78%是在2006年建立的。这一方面由于2006年年底我国城乡储蓄已达到了161581亿元, 其中80%左右集中于15%- 16%的高收入储户手中, 民间资本渐为充裕;另一方面, 对互联网行业的信心已经极大恢复, 借由网络这个强大的传播媒介, 将有更多的人了解并熟悉天使投资这个概念, 进而参与其中。

2.重点城市先行, 南方资金、北方技术均有发展天使投资的要求, 但是地域定位还不够清晰, 针对性不强。

由表一可以看出, 天使投资网站发起人所在地较为集中, 天使投资网络建设与当地投资环境成熟度显示出极大地关联性。从网站业务面向区域来看, 只有4个网站面向国内特定地区, 分别是深圳、江浙沪、福建和河南。其余84%的网站都面向全国, 甚至定位是全球。

其次, 从现有天使投资网站内部建设来看, 其撮合形式、项目内容、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各有需要关注的重点。

1.目前已采用的网站展示及投资撮合形式较多, 但有效形式不足, 而且单个网站采用的形式单一。

采用会员资讯或网站论坛BBS形式, 可以直接与网站注册人数 (网站影响力) 以及日后的广告盈利、会员收费盈利相挂钩, 而且方式传统、好操作, 因此成为各网站最普遍使用的项目撮合形式;直接在网页上进行项目推介看上去形式类似, 而且方便网站登录者的使用, 但是盈利、隐私等方面没办法保证, 除非只在网站初期使用或者以公益形式存在, 否则很难发展;博客这种新兴网络传播途径刚刚铺展开来就被采用在天使投资网站的撮合形式之中, 而且占到12%的比例, 虽然天使投资者注重对创业者个人品格能力、团队合作管理的考察, 创业者也希望对天使投资者资格、信誉的调查, 但是博客这种形式能否在这方面起到作用还有待于继续关注;网上申请多为投资公司等采用, 后继的是公司的内部审查;项目搜索 (检索) 可输入条件, 或地域, 或项目类型, 直接在网站数据库中查找, 省时省力;线下沙龙来自国外成熟天使俱乐部, 我国某投资公司网站也在用。

2.网站所提供的天使投资项目内容和服务情况来看。

融资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广而杂, 以高新技术为主, 也有很多传统行业, 与创新结合并不紧密。而且增值服务较少, 超过半数的网站并没有提供免费或收费的增值服务。

3.专业天使投资网站在短期内已有不错的访问量成绩。虽然目前还是挂靠在大的其它类别网站的天使投资内容的网页有相对较高的访问量。另外现有天使投资网站盈利模式不清, 对长远发展不利。

四、目前我国借力互联网助飞天使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1.发展初期应突出网络区域化的特点, 先服务于地方的投资天使, 继而谋求更广发展。

2.强调天使投资网络建设与企业创新关系, 与专利技术结合。

3.借鉴已进入我国的天使投资集团的模式经验, 推进天使俱乐部的建设。

4.建立优质天使投资网络中介, 实现从形式、内容到增值服务的全面提升。

5.继续天使投资网站盈利模式的探索, 促进我国天使投资与其网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曼红.天使投资与民间资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M].2003.

[2]李华, 王鹏.“天使投资”在OECD国家的运作—兼论天使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世界经济研究[J].2003, (4) .

[3]杰拉尔德.A.本杰明.天使融资——如何筹集和投资与私人权益资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2.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11

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说,我国吸收外资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外资双增长。1—7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4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70.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60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8.2%。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45.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

主要来源地投资保持稳定。1—7月,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4652.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6%,同比增长5.6%。其中,美国、英国、德国增幅分别为129.8%、96.8%和96.6%,增长较快的主要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以及制造业等行业。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

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1—7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65亿元,同比增长31%;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4288.3亿元,同比增长6.6%;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261.8亿元,同比下降36.1%;长江经济带区域实际使用外资2187.7亿元,同比增长6%。

新设立及增资的大型企业数量较多。1—7月,新设立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外商投资企业443家,增资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255家。其中,既有从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电池、飞机零部件、医疗仪器、集成电路和芯片等研发生产的制造业,也有医疗、养老、电子商务、云计算、生物燃料研发、物联网技术研发及应用等服务业领域的企业。

通过外资并购方式实际使用外资继续增长。1—7月,以并购方式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95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4.1%和17.8%,占比分别为5%和20.5%。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指出,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呈现如下4个特点:

一是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增幅趋于稳定。7月当月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38.9亿美元,环比下降9.5%,这是今年4月单月对外投资额达到峰值后,连续第3个月单月投资额相对走低。

二是投资区域相对集中,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流量增长迅速。据介绍,1—7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7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750.9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3.1%。其中,对美国和德国的投资流量增幅均超过200%,对澳大利亚的投资流量增幅超70%。

三是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大型并购项目多。数据显示,1—7月,我国企业共实施海外并购项目459个,涉及63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及制造业等15个行业,实际交易金额54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52.8%,这已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占同期对外投资额比重超过2015年的34%;实际并购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个,主要包括收购巴西朱比亚水电站和伊利亚水电站30年经营权等。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研究论文 篇12

自从2003年央行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后,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受到进一步控制, 传统房地产公司的开发资金受到较大影响, 房地产开发商被迫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新的融资渠道。此时, 能在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为房地产业的新兴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本文将以2008年中信牵头设最大房地产信托基金为例, 对这种新型融资模式进行分析, 探讨这种新的地产融资方式的优势以及不足, 并对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简介以及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 ealEstate Investm ent Trusts, 简称“R EITs”) 是一种采取公司或信托基金的组织形式, 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来汇集公众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 由专门机构进行经营管理, 将投资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信托基金制度。R EITs主要以发行股票或基金单位进行融资, 其中大部分股票或基金单位在交易所公开交易。

(一) R E ITs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

1.根据R EITs是否上市, 分为上市型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非上市型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目前国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大部分属于上市型, 一般选择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上市型和非上市型另外一种称法为公募型和私募型, 公募型是上市型资金, 私募型一般是非上市型资金。目前内地还没有上市型的R EITs, 香港地区已有一些有益的尝试, 同时也存在境外设立的R EITs投资到我国境内的情形。对于非上市型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从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来看, 已经存在设立的障碍了, 不过信托公司可以依照《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依法设立各类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投向区分, 根据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运用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基金。权益型基金靠租金获得收入;抵押型基金主要用于直接或间接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混合型基金兼备了权益型和抵押型这两种业务模式。目前, 从国外情况来看, 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市值方面, 权益型R EITs均占主导地位, 约占所有R EITs的96%。上市型的R EITs通常都属于权益型, 靠租金获取基金收益。

R EITs开创了房地产证券化模式, 实现了房地产投资从不动产到动产的转变, 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流动性的投资途径。研究显示, R EITs走势与房地产市场有着较强的相关度。

(二) 发展现状

2002年7月《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出台, 信托投资公司开展资金信托业务的许可使房地产商与信托公司找到了结合点, 导致了房地产信托的大规模发展。

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出台之后, 房地产投资信托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2004年全国共发行各类房地产信托产品89个, 占全年发行总量的22.47%, 发行金额110.8亿元, 占全年发生金额总量的29.18%。

2005年快速步入抬头时期, 截至2005年12月31日, 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共发行房地产信托121只, 募集资金规模157.27亿元, 绝对额大幅增加了35.1亿元, 分别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1%和28.73%。其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均为信托行业自2002年重新登记以来的最高峰值。

2006年房地产信托发展规模继续增大, 2006年第一季度共有28家信托公司发行并公布了80个信托基金, 实际募集资金总计85.3亿元, 其中房地产投资基金所占比重为55.1%, 对比2005年第四季度增长了约14.8%。R EITs已逐渐为国内的开发商所认识和接受。

从以上的历程可知,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然而, 由于起步晚、经验少, 我国的房地产金融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首先, 我国整个房地产金融仍靠单一的银行体系支撑着。一直以来, 中国房地产业一直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从房地产开发方面的资金需求现状来看, 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外, 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房地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目前, 来源于银行的资金往往占到房地产资金的70%以上, 有些企业甚至达到90%。其次, 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二级市场仍在酝酿之中, 银行间接金融完全压制住了以证券化为主要手段的直接金融, 不利于避免系统风险在银行体系中的聚集。最后, 我国房地产金融的资金融通效率低下的问题也绝不能忽视。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将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 最大限度地将金融资源从过剩方向需求方融通。目前, 我国金融资源的融通循环一定程度上是不通畅的, 出现了金融资源错配的现象, 或者说金融资源的融通循环中出现恶劣梗塞。

以上分析表明, 尽管融通效率低下的原因有更为宏观的经济金融体制背景, 但如果能从房地产金融本身特征出发, 减轻房地产金融对银行体系的依赖性, 发展市场信用, 也可以实现既为有效金融资源需求提供金融资源供给, 又为投资者提供分享房地产行业增长收益机会的双赢局面。此时, 房地产投资基金作为强有效的地产融资手段, 在我国无疑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 全国房地产开发和消费贷款的余额3万亿元, 房地产投资信托还不足房地产贷款的千分之七, 不足全国银行资产的万分之五。与美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占房屋抵押信贷资产18.8%相比, 更显示出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有很大发展空间。如今, 我国证券市场已具有相当容量和规模, 产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也有一定的发展, 目前推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已具备初步条件, 时机也趋于成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出, 将能大大减轻我国房地产业对银行融资渠道的依赖, 推进中国整个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 提升中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案例分析:规模近70亿中信牵头设最大房地产信托基金

(一) 案例内容

2008年10月, 中信集团正式宣布一个总规模高达68.9亿元的“中信盛景星耀地产基金集合信托计划” (下称“中信盛景”) 正式成立生效, 因有中信信托与中信地产的深入合作, 中信集团借助一个名为“星耀五洲”的房地产项目开始了金融与实业结合的全新尝试。

该笔资金的投入对象是列入天津市重点工程的“星耀五洲”大型综合物业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1万亩, 其中陆地面积4100亩, 总建筑面积达300万m 2。总体规划参照世界版图排布, 形成地理意义上的五大洲风格建筑群。根据规划, “星耀五洲”将被打造成一个面对全球的高端国际化社区, 并有望于数月内正式开盘销售。

该项目在引入基金投资前已经投入32.9亿元, 目前还有现金8亿多元, 可以支持其一年左右的周转。在了解了项目基本情况后, 中信集团大举进入该项目, 并有意将其打造成房地产产业与金融结合的经典案例。据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一位高层介绍, 在所有涉及产业投资的基金案例中, 该项目将成为创纪录的基金产品。

此次68.9亿元的总财产额中, 中信集团出资15亿元, 中信信托出资8亿元, 这些和外部机构认购的1.5亿元共同组成优先级。另外11.5亿元对社会募集, 属于超优先级, 32.9亿元为次级。

(二) 分析:多方受益, 优势凸显

从房企角度分析, 中信信托的参与, 无疑为“星耀五洲”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 它很好地体现出了国内房地产企业受惠于近期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及金融创新工具, 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 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市场竞争力,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房企的转型。由过度倚靠银行的间接融资, 转型为多渠道的直接融资, 我国房企的融资渠道进一步实现多样化的目标。通过房企与信托公司的合作, 以房地产信托基金理念开发全新的信托投资工具, 专项用于相关房产项目的投资, 大大地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运营能力,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将为企业资金的周转提供有力的支持。以信托计划构建房地产信托基金将成为我国房企转型的最佳平台。

从信托公司角度分析, 房地产信托基金带来的好处也是毋庸置疑的。房地产投资信托资金可以用于非特定项目, 包括共同参与招牌挂阶段, 具有高度灵活性, 是信托公司多元化经营的良好途径。而优先级与次级分层结构安排, 将有利于中信自身与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控制。预计较合理的投资期限, 有利于安排多轮投资, 进行组合管理。

从基金持有者角度分析, 基金主要目的是为基金持有人获取稳定的租金收入。到目前为止可以供一般投资者投资的基金品种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 而作为我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信牵头最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可见其市场欢迎度非同小可。它低风险、稳收益的特点, 使其对投资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既可以帮助投资者分享房地产高成长时所带来的高收益, 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 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从我国整个基金体系角度分析,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出, 可以完善我们国家投资基金品种, 推进我们国家资本市场的建设。而中信牵头的这次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 将是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意义的有力实证。

四、我国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的优势分析

首先, 从周边市场环境及政策利好来看:第一, 领汇、泓富、越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受到市场热捧, 市场价格持续大幅涨升, 受此影响, 国内掀起一股巨大的R EITs上市融资潮, 北京、天津、大连等地的商业地产巨头, 纷纷将目光瞄准香港、新加坡, 期待再续高潮。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第二, 2008年12月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 要创新融资方式, 通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2008年12月13日, 国务院公布“金融30条”明确规定: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 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国务院已批准北京、上海、天津三城市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试点城市。第三, 除了中央政府政策支持, 央行、银监、证监在支持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创新方面, 同样动作频频。在当前金融政策导向下, 通过契约式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组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属于银监鼓励的资产管理方向, 极有可能成长为信托公司的核心业务。

其次, 行业内响应积极。深交所已经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两种方式上报了R EITs产品方案。天津滨海与上海浦东相关物业就可能以打包方式成为首个R EITs试点产品, 分别登陆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虽然仍未有成型产品出现, 但整个行业内的积极响应让R EITs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再次, 公司的跟进是房地产投资信息得以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09年以来, 公司已审批通过或在审批之中的房地产信托业务数量增加迅速:阳光100、辛特拉、亿民建设、东启幻境、湖州中奥置业、巩义新城……虽然既有项目在相关交易和管理的细节设计以及产品的创新程度方面, 仍然较为粗糙, 亟待专业提示和加工, 但这无疑是我国地产信托向前迈出的巨大一步。

五、不足之处与发展规划

除了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组成内容面临的共同问题之外, 我国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仍有许多软肋。

(一) 不足之处

1. 我国房地产金融起步晚, 发展不成熟。

行业各种相关规范与美国、新加坡等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相比, 还很不成熟。国外公开发行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而我国现在的信托计划披露较为简单, 仅在发售时对信托计划涉及项目的内容进行披露.对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结构则“轻描淡写”, 缺乏透明度, 无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目前整个相关体系仍在酝酿之中, 一个完善的体系还有待建立。

2. 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依据。

我国目前R E-ITs的建立主要依据于《公司法》、《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规, 而专门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法一直未能出台。缺少专门的法规, 将不利于R EITs的发展规范, 不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调控, 导致许多违规操作得不到有效打击。

3. 过于强调R EITs的融资功能, 没有专门的税收优惠。

美国颁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法案》中规定, R EITs如果只是消极的投资工具, 并且将受益分给投资者, 就可以避免双重征税, 只有股东被征税, 公司可以避免同时征税。而且R EITs的红利分发率相当的高, 往往可以达到九成甚至更多, 对投资者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在这个方面, 我国的税收体制仍很不完善。

(二) 发展规划

针对以上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存在的不足, 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

1.建立与国际接轨的R EITs体系是关键。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 尽快明确房地产信托基金在我国整个房地产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理顺房地产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体制。全面完善相关的法律, 税收等方面体系, 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2.改善法律环境。我国应加快立法步伐, 制定一些专业性的配套法规。国外的立法和实践能给我国很多借鉴, 如英美等较早从事房贷证券化的国家,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亚洲、韩国以及我国台湾也陆续进行相应的立法变革, 这些变革无疑能给我国R EITs的顺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3.扩大资金来源和经营范围。信托公司应扩大资金来源, 扩大房地产信托经营范围, 增加投资品种, 同时增加产品的流动性。我国应从各试点中汲取经验, 培养其成为有明显优势的房地产投资主体。另外, 公司应聘请专业顾问和经理人来负责日常事务的投资运作, 实现系统投资策略。投资不仅局限于商业地产, 应逐步向住宅地产、医疗中心等多元化发展。

五、结语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推出, 将能大大地提高房地产金融的完备性, 是房地产金融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考虑到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 因此, 应以稳定为主, 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初期宜采用较为稳健的模式, 同时加强政府的监管, 首先保证基金的相对稳定, 再逐步推动其快速发展。

摘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R EITs) 是一种产生于美国的房地产融资模式, 它在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 许多亚洲国家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的融资模式, 我国国内也随之掀起了一股巨大的R EITs融资潮。文章将以2008年中信牵头设最大房地产信托基金为例, 对这种新型融资模式进行分析, 论述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并对其日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中信”案例,优劣势分析,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符振彦.房地产信托基金值得关注的融资渠道[J].观察, 2005, (8) .

[2]迟慧.发展房地产信托基金, 完善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J].辽东学院学报, 2005, (2) .

上一篇:新闻写作的文学性刍议下一篇:均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