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2024-08-22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精选8篇)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1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摘要:在金融领域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国际社会中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十分先进,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尚处于早起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未来的发展动向来看,银行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关键词:银行保险业务 银保合作 改进完善研究背景

银行保险即指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从而进入保险领域,也就是说行业与保险业相互之间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利用资源共享而建立业务关系。银行保险业务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的新市场,是作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银保现状

我国的银保业务开始于1995年,在保险公司的推动下,银行柜台尝试着销售一些养老金和定期寿险产品。由于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受到公众的认可但1996年起,利率下调,银保产品销售不断下滑。1996—1998年开始起步,主要在分公司层面进行合作,开展了有限的合作。在1999年后,银行保险突飞猛进,各家保险公司和几大国有银行纷纷开展银保业务。根据资料显示:从2002年起,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50亿元,2005年已增长到 1200亿左右。2007年全国寿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实现保费收入1410.1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总保费收入的20%。

在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是介于银行与保险业之间的有很好发展空间的新型中间业务。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银行保险可以增加代理方,通过银行的强有力宣传加大销售量,这是新的保险销售方式。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对外有很高的信任度,其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可以很好的拉动银行保险业务,更好的追求利润。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较快速,主要采取销售协议模式,合作内容包括:代收保险费、客户信息共享、金融咨询服务等,其实质已经超过了销售协议的模式,更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形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其中还是存在了很多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存在问题

第一,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过于利益化,高额手续费。银行与保险公司虽然是合作关系,但对于个体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因此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更非常激烈。在合作态度上,保险公司强烈些,银行方面稍弱些;保险公司迫切希望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来扩大业务规模和占领市场,银行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渠道,且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在银行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认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求我做,重视程度不够。

银行和保险公司采取的是“多对多”的合作模式。因为我国的《保险法》放宽了限制,允许一个银行可以代理一家以上的保险公司业务,且银行代理的资源数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还是较少的,所以各个保险公司集中精力竞争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之间的主要竞争靠的是手续费,我国的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加上银行要求支付较高的手续费;有的保险公司为了扩张业务规模,不得以支付较高手续费抢夺阵地,进行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陷入粗放型扩张状态,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盈利性,降低他对股东的收益贡献,影响偿付能力,引发风险。这种恶性竞争甚至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这种由银行在主打地位的银行保险合作业务市场中,对于银行来说更愿意与资金雄厚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合作以减少风险,因此那些实力较弱的小保险公司比较不容易与银行合作。“多对多”莫事导致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不稳定性。其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断竞争,银行会主要选择在竞争中有优势的一方,而保险公司不是在努力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银行代理的抢夺中,对于双方来说并不想要建立起一个互利共享的合作关系。

第二,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时间过与短促,合作方式过于单一。银行保险合作业务一般都是签订一年期的代理协议,且大多数都是签约数量多但真是合作的少,是一种缺乏长久合作的方式。因为有的银行觉得代理寿险业务会对自身主营存款业务产生冲突,所以就有银行会出现不代理或少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而有的保险公司也认为支付较高手续费造成业务成本过高,在面对亏损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愿意与银行发展成长期的合作对象,也就没有长期合作的规划,甚至减少这种合作方法的业务。还有少数的银保管理层签订了代理协议,但具体经办保险代理业务是基层行和员工,致使业务根本无法全面开展。

在销售产品方面,产品和销售的方式都较为单一。保险公司大多数推出的是人身保险等,产品结构过于简单,保单设计不够全面,其功能无法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柜台销售,但是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销售银行保险业务不热情,柜台销售的业绩起伏比较大,银行销售产险公司保险产品基本上是利用信贷部门提供特有资源来销售保险产品。在当前在广大消费者对保险的消费意识不高、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的情况下,银行没有做到积极宣传的作用,而保险公司也没有把更多的产品资料传给银行,这回严重影响银保业务的销售。

第三,银行中的专业从业人员较少,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技术较低。任何专业领域都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操作,因为专业人员更懂得业务的处理方法及流程,相对技术也更高一些。对于银行保险业务,要求从业人员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保险业务与银行代理智能。如果从业人员只了解银行相关业务,那么他们就不会注重对保险业务的宣传,以及销售保险的技巧。如果从业人员对于保险业务的知识掌握较多时,有可能会盲目推销,只顾着推销保险业务,而忽略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合作性,那样银保就失去了意义。银行代理从业务人员对保险业务知识了解有限,保险知识缺乏,特别是代理办理产险业务时,要涉及到承保前的核保、理赔时的核赔等保险技术方面的知识,完全制约了代理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能力,增大了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的难度;同时可能产生误导隐患,丧失行业诚信,危害银行、保险、消费者各方利益,不利于银行保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侧重于保险业务的人员中,比较追求收益,凭借银行的信誉度做出承诺,而忽略了合作关系与减少风险。

对于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技术,在这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通过联网来合作是一种高效快速方法。但是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同步度较差联网效率低,银行只能接受投保。而一切投保手续都要手工操作,如填单、缴费、签字等。这样就导致了,投保时间长,保单周转慢,容易出现管理交流等问题。保险公司内部缺少完备的与银行联网的系统,在售后服务方面效率低下。这也就导致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关系实质的缺乏,没有体现出由银行保险公司合作代理的保险业务的快速便捷优势。

第四,监督管理对于银行保险业务环境的作用不完善。在金融领域,业务的形成往往会伴随着风险的出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业务带来了一些风险因素,像对于信誉承诺问题出现的风险因素,对于竞争可能会导致的风险因素等等。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影响银保业务的发展,所以就需要完备的制度规定。但在我国的银保业务相关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险法》中只有兼业代理方面的条款适用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但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以及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之间已不是单纯的兼业代理关系。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银行保险业务系统而全面管理体系,这对于银保业务来说也还是一个严重的潜在风险因素。因此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

据资料显示:2010年11月1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0]90号)。2011年3月,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在延续[2010]年4号文、[2010]年90号文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联合下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一系列监管新政,对银保业务的网点合作模式、业务销售模式、产品管理模式、队伍的功能定位等做了新的界定,对银保渠道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给银保市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和影响。2011年4月15日,中国保监会召开了“贯彻落实《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视频会”,陈文辉主席助理做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监管机关和各家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出台《监管指引》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监管指引》的文件精神和重点内容,积极应对银保销售模式转变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并对贯彻落实《监管指引》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新政策帮改善了银保业务的市场环境,规范银保业务销售管理,稳固和提升了银保销售的平台,便于银保业务的发展与改善。

二、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

(一)对于银行保险合作发展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意识,建立长期合作模式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现代竞争的新理念。在金融市场上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就是利用银行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业务。不需投资和垫付,还可以取得较低成本和较低风险的收入,使这成为银行利润的一项客观来源。而保险公司利用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广布的网点、众多的客户进行业务拓展,形成资源共享,利用较低的销售成本达到较高效率地市场覆盖率,利用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以及较高的客户忠诚度,有利于保险销售产品宣传。所以银行保险业务首先应该是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的合作互利共享的的关系,因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该建立起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银行应该更了解保险公司的内部情况、企业绩效、产品推出、销售路径、售后服务等,在对保险公司充分认识后,筛选出适合合作的伙伴公司。保险公司自身也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合理的内部运作程序,以及有效率的对外销售和令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等。在合作过程当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尽量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重点在于一家银行与一家保险公司的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双方的资源共享,完善银保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当银行与保险公司采取合理合作模式后,高手续费的恶性市场环境就会有所改善,从而降低了银保业务的成本。银保合作在“信任、协作、互利、互惠”的准则下,在寻求深层次合作与发展时,银行可通过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理财能力,不断提升对客户服务的附加值和客户的忠

诚度,可在现有兼业代理的基础上升华,衍生形成一种长期市场战略联盟。

总之,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在包厢公司在转变为依靠险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的高层次竞争理念,以及银行认识到银行保险这一低成本、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是未来银行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从而更新经营理念的同时,双方应该加快曾强合作的意识,通过合作内容上的深化,建立与银行之间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创建互利共享的长久合作环境。

第二,加强银行保险业务的产品多样性、销售方式多样化。银保业务的销售主要目的就是,为顾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及咨询,保证顾客的满意。所以在产品的推出时就要不断的创新改进,不仅要对产品创新,还要对服务改进提高,做到个性化服务。对于银保业务以及服务的创新,需要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合作、努力配合,开发出有保障的高质量产品。

完成银保业务的创新还只是第一步,还要改善销售模式,让销售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群体的顾客,有一套完备的销售模式。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银行保险业务销售体系。新的销售模式就是要打破银行柜台的单一销售模式,通过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银保业务个性化服务,向公众普及银行保险知识、推荐银行保险产品、开展银行保险咨询。此外,还可以实施分层营销、联动营销、合作营销、客户营销以及产品营销等多种销售战略、通过新的销售方式,将银行保险带出银行柜台,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

第三,提高银行保险业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技术改进。银行保险业务需要的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银保从业人员的培训应结合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现有情况,以及国际社会上的银行保险运营情况,塑造出专业的从业人员,使客户能感受到在银行和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一样享有专业化的服务。对银行保险业务外人员的专业培训就是要做到,销售人员可以向顾客推荐复杂的保险产品,不仅让顾客了解到银保业务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顺利的进行复杂业务得销售。

在加强银保人员的培养的同时,银保业务的相关技术也要不断提高。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强有力的支持,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实现联网后才更有可能提高银保业务的规模和效率,这也可以说是银保合作的基础。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更加快速的处理业务,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后服务。

第四,完备银保业务监管制度,完善银保业务市场环境。银行保险业务的完善需要加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银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从银监会和保监会两方面来说,实施两方之间的信息快速流通,部分资源的共享,可以为银行保险业务的进行创造一个更为规范的发展空间,指定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统一制度,也就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法律环境。从现行来看,已经远远超出监管制度范围;放宽法律环境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银行、保险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要求改革现有法规。此外,银保合作的开展要求监管部门既保证保险业务的顺利进行,又要防止银行和保险公司盲目发展、违规操作。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安全。研究结论

在当前经济格局下,一体化经济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化。银行保险业务就是把银行与保险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业务。在金融领域里,银保业务的顺利运行需要合理安全的外部环境,还需要高效适当的内部环境。对于我国银行保险业未

来的发展,不仅需要适度的调整内外部环境,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紧密配合长久战略关系,建立健全的银保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曼:《浅析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济南金融》2005

年第3期 文献综述:银行保险能使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获益,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并且非常有效的保险营销模式。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2] 袁成:《影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河南金融》2007年

第2期 文献综述:加强监管协作、建立战略联盟、打造薪酬激励制度、加快产品转型创新、实行银保联网是解决银行保险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3] 寇茜:《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保险研究》2005年第11

期 文献综述:银行保险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

[4] 周旸:《中国银行保险业务现状与探索》,《西南金融》2009年第9期 文

献综述:银行和保险两大金融巨人的业务融合带来了银保市场的繁荣新气象,银保合作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5] 赵金山、钟春平:《我国银保合作现状与改进建议》,《海南金融》2010

年第12期 文献综述:我国银行保险在快速发展之后处于调整时期,简单的产品一度满足了居民低层次的保险需求,但难以持续发展。

[6] 于敏、方子节:《对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经济问题探

索》2004年第3期 文献综述:通过对在宏观政策因素、银保系统因素和技术性因素上的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提出,能够促进银保合作的深入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更好发展。

[7] 黄本笑、张婷:《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现实意义》,《商业时代》2004年

第29 文献综述:银行保险在我国保险市场兴起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继个人营销业务和团体业务之外的又一重要的业务销售渠道。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2

一、银行保险的现状模式

银行保险的模式选择与经济发展、金融监管方式有关,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因而在我国选择代理协议合作、战略联盟是银行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普通代理模式

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环境下,银行与保险进行资本融合受到限制,现有银行保险业务的主要形式就是“银行代理为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代收保险费、代付保险金、融资业务、资金汇划网络结算、联合发信用卡、保单质押贷款、客户信息共享、金融咨询服务”等。这是目前银行与保险合作的主要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合作协议和合作关系,银行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银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只是利用现有的银行网络体系、客户资源、柜台服务等途径就可以从保险公司处获得代理费和佣金。由于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收入有限,因而保险公司就不会大量投资来提升业务水平,代理关系处于低级阶段,银行和保险公司就手续费多少而展开竞争。在该模式中,银行代理业务经营状况不仅受制于保险公司的产品,而且还要受制于该公司的品牌信誉、销售规范等。

我国银行保险业还处于销售代理协议的初级阶段,银行保险业务主要是,通过银行在柜台销售保险产品,对“保单状态查询、契约保全、保单贷款、保单更改、保险理赔申请”等业务操作很少,而这些基本还是由保险公司完成。由于银行保险代理收入回报率偏低,与预期的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差距,这样银行的短期行为强,积极性不高。在利率还未实现市场化时,银行的垄断地位高,收入来源主要是存贷款利差,银行保险的代理手续费占收入来源的比重很小,因此银行不愿意为保险产品销售建立新的网点,引进技术和进行员工培训,银行保险产品销售只是银行在柜台销售的中间业务,银行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保险销售进行管理。并且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时,银行产品的销售业绩差,服务质量不高,员工销售的积极性不够,合作关系不稳定,松散,且呈短期化形式。

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结构单一,产品种类少,产品同质化。银行没有对保险产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只是按照保险公司要求销售产品,对市场需求、客户偏好等市场要素关注较少,因而无法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目前,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主要以低保障的投资型寿险和意外保险为主,如分红险、投资连结险和万能险,这些产品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由于产品差异小,保险公司的代理成本高,保险公司的目的是想通过银行的销售网络、客户群体来降低销售成本、管理成本,但是产品的同质性使得银行保险产品销售主要通过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来进行,因此在银行销售网络有限的情况下,银行就保险手续费高低进行选择,代理价格必然较高。

(二)战略联盟模式

银行和保险产品的整合程度决定了双方的获利大小,整合程度高,获利越大。只有银行和保险具有长远发展目标和整体经营思路才能促进银保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才能形成共同的利益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在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初级代理协议的基础上,双方应通过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出资加强在“产品开发、产品销售、融资合作、资金托管、客户资源开发与共享、服务配套、建立信息资源系统”等方面的合作。它是对代理模式的深化,该模式增强了银行保险的实用性,使得银行保险具有了投资性。

战略联盟模式要求银保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实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双方使用同一品牌,共同开发产品。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产品整合,利用产品互补性和服务的多样性,实现交叉销售。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排他代理关系,银行只销售联盟保险公司产品,这有利于形成约束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交易费用,避免银行逆向选择代理费用越高就销售那家保险公司产品的道德风险行为。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比在普通代理模式下更多的费用收入,双方共同经营客户,银行除了获取代理费用外,还可以根据参与经营的贡献作用分配利润。银行与保险公司在销售渠道信息系统上共同投资,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三)控股集团

整合度最高的业务模式是控股集团,这是混业经营的一种形式,这种模式使银行和保险的业务渗透更加紧密,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参股,形成股权合作关系,控股公司的利润水平也决定了银行或保险公司的收益率,因而银行会积极参与保险产品开发、销售网络渠道建设、员工培训等关系到收益增长的业务上来。它是把不稳定的销售代理关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资本合作关系,更持久的银保合作模式。银行和保险公司间没有控制关系,保持各公司在资产上的独立性,并采取一定的保护和限制措施,保护投保人或银行债权人的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的传递。在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下实现各子公司资金、人才、技术上的合作、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升控股公司的整体竟争力。该模式可以消除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合作中的企业文化差异,消除了代理关系中的博弈成本,降低了协调成本,但它要求银行了解保险业务或保险公司了解银行业务,因而经营风险较大。

二、推进我国银行保险模式的发展

在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时期,应该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银行业与保险业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银行保险的发展。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金融环境、由单纯的依靠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发展为银保战略联盟,资本化合作的金融控股公司,提高银保双方的整合程度,把银行和保险公司不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展成为长期的战略稳定合作伙伴关系。银行保险模式由销售代理关系转变为战略联盟关系,使银行保险的发展由保险代理转向保险投资、保险经营上来,通过投资、参股、控股来整合银行保险业务。

(一)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

充分利用和开发客户资源,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促使市场有序化竞争,避免各保险公司就银行保险产品代理费用而展开恶性竞争。保险公司在银行销售的多数产品是储蓄类替代产品,不但在保险公司中同质性强,而且也是银行产品的替代品。因而银保双方应加强联合开展产品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推出适应银行柜台销售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具有储蓄性、投资性、保障性的多功能产品,形成银行与保险的优势互补。集中点就是保险产品与银行产品的融合,使产品成为银行和保险的共同代表,让它成为银保双方品牌的象征,推广信用卡寿险产品、储蓄保险连结产品、理财型保险产品。

(二)银行保险营销渠道创新

开创新的银行保险营销渠道,由直接销售渠道:“柜台销售、理财中心、代理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直销等拓展到职业代理人、经纪人、信用卡、消费信贷等间接营销方式”。银行保险销售渠道与金融环境、银保合作的紧密程度有关,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银行柜面渠道的依赖程度还非常高,这一点在寿险领域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在加大原有柜面渠道建设的基础上,银保双方还应重点加强理财中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渠道的推广。把代理销售,收取手续费的中间业务发展到开发融保险与银行于一体的产品,共同建立营销网络,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员工培训的战略发展模式上来。

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我国金融监管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而银行保险的模式发展要求银行保险实行混业经营,这在法规范围内是不允许的,因而需要放开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监管,明确保险公司的操作规程,对其保险代理费用的价格进行规范,规定银行佣金的比例及合作协议签订的基本内容,防止和消除不正当竞争与过度竞争,做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工作。

另外,在我国银行保险才刚刚起步,发展水平低,金融体系发展不成熟的现阶段,选择银行保险发展模式还必须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本机构最适宜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保险与银行的混业经营是银行保险发展的主要趋势,引导银行与保险业向更深层次的资本合作,但同时也应该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银保合作带来的金融风险。

摘要: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业务模式比较简单, 并主要以普通业务代理模式为主。本文通过对现有的银行保险模式进行分析, 认为未来银行保险模式应该向战略联盟模式发展, 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建立资本合作, 共同开发银行产品。

关键词:银行保险,普通代理,战略联盟,控股集团

参考文献

[1]、童春梅.我国银行保险业务风险与防范[J].现代商业, 2008 (2)

[2]、朱文杰.银行保险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7 (1)

[3]、张旭, 苏天敏.银行保险模式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8)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3

2007年我国的保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实现了保费收入1410.1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保费总收入的20%。银行代理保险实现手续费收入45.32亿元,同比增长41%。从中也可以看出,在管理模式中,代理协议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了合资、股权投资等组织形式。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

除了经常被提起的银保双方合作关系松散、银保产品同质,以及销售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导等问题之外,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储蓄型产品比重过高

对2005年中国规模保费收入排名前五名寿险公司的分析发现,其储蓄型产品保费收入占银保产品保费收入的比重均在90%以上,而汇丰保险2004年在香港的寿险营业保费为49.26亿港元,其中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等保障性产品所占比重超过84%。储蓄型产品比重过高,除了会导致银保市场的剧烈波动外,也对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提出较高要求。中国股票市场正处于改革进程之中,是否适用于保险资金进行大规模的中长期投资,还有待与观察;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是品种还是规模,都不能满足保险投资需求。

(二)手续费支付问题严重

手续费率越来越高,保险公司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银保业务由于保障成分低,利润主要来源于费差和利差。预订费用率是在产品开发时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不可能随时进行调整;而手续费率却是一年比一年高,盈利空间是越来越小。以平安为例,整体手续费支付比例,2008年是1.67%,2019年是2.3%,2010年是2.98%,2011年是3.05,2012年达到3.6%。2012年产生银保业务手续费实际支出占所有银保产品预订费用率的50%以上。

三、我国银行保险市场波动性分析

从2007年-2010年,中国寿险业的银行保险费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1.8%。但银行保险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剧烈的增长波动。银行代理渠道保费收入在2007年以来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就经历了两次增长高峰,一次增长低谷。第一次增长高峰发生在2007年的第三季度,第二次增长高峰发生在2011年的第一季度。第一次增长波动大,时间长,增长率经历了从61.3%到118.9%;然后大同滑落到2008年第三季度的72%。随后经历了四个季度的15%以下的低速增长,并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到2010年第一季度进入负增长的最低谷,增长率为-14%,2007年-2009年这短短三年时间的增长可谓大起大落。银行保险在2010年第三季度又恢复了第二次的正增长,此次增长波动幅度较上一次略小,但也经历了从41%到101%再到46%的波动幅度。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银行保险的波动性源于以下三个因素:

(一)货币政策

2007年-2011年上半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每一次大的变动都对银行保险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的松紧,一方面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产生直接影响,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相应调整其银行保险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影响市场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使得银行的客户相应调整包括银保产品在内的资产组合。

(二)保险业的改革以及银保产品容易被替代

目前的银保产品以分红和万能产品为主,同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一样存在较大的替代性,这是银行保险大起大落的直接原因。另外,保险业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平衡发展,也使得银行保险摆脱了不计较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银保业务对金融市场的敏感度增强。

(三)银行业的改革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

在以上分析中,来自银行业的因素对第一次波谷和第二次波峰产生了关键影响。

四、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银保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股权关系的合作和非股权关系的合作。股权关系的合作是指企业内部的的组织与股权合作,因受到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而没有充分开展;非股权关系的合作又分为外部一般性业务合作和分工型业务合作。前者即互通有无的业务往来,后者即媒体经常报道的所谓“全面合作”,双方在分业经营的框架内拓宽合作领域,这也是目前我国开展的较多的最表层次的业务合作。虽然国内银行保险提供商都选择了渐进方式,但不同的金融企业又有结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概括来讲存在分销协议模式和金融集团模式。

(一)分销协议模式

分销协议模式就是银行为自己签署代理保险合作协议的保险公司代理收取保险费、代理支付保险金,以及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模式。保险产品开发、保险后续理赔、保全服务均由保险公司来承担,银行只扮演销售渠道的角色。应该说,分销协议模式银保合作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保险行业剛刚恢复的1980年。最初的保险公司是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刚刚产生的保险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与银行的信贷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但由于各家经营主体对银行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同,而且管理层次各有特点,即便同处于这一阶段,业务的开展也具有较大的差别。从银行端来看,虽然工商银行银保合作的时间最早,但从发展阶段来看,工商银行不如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得快:不仅初步实现了与保险公司客户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且与保险市场中介机构——保险代理、经济、咨询等主体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在保险业务渗透、经营效益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保险端来看,几乎国内所有的保险公司(包括产险和寿险公司),都设立了专门的银行代理部门。处于第一梯队的保险公司,通过银行销售的保险收入占到保费整体收入的三分之一,新进入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开始在分销协议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新的合作项目,向战略联盟的方式逐步转变。

(二)金融集团模式

普遍认为,金融集团是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最合适的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以光大银行为核心的光大集团,以平安保险为核心的平安集团和中保集团,兼具实业和金融产业的中信集团和招商集团都在实践中探索着综合经营的道路。

通过对国内主要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发现:中信实业集团下设中信控股公司,控股公司下设立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和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三个集团相互独立,尚未利用控股模式大力发展银行保险。光大集团亦是如此。可是,尽管我国存在中信、光大和平安这样的带有特殊政策烙印的混业金融控股集团,但在其内部的银行保险的整合、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在交叉销售方面才刚刚起步,通过金融控股集团来发展银行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4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经历了近30年的曲折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与波动发展阶段(1982年-2003年)。

第二阶段:破冰与升温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提出,国家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中共中央于2003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之后,又连续八年出台了八个涉及“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逐渐加大对政策性农险的支持力度。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04年中国保监会一方面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先后批设了安信、安华和阳光3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江苏、四川、辽宁、新疆等省份开展了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险试点,实行国家、地方财政补贴、农户投入的形式。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其进行补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试点工作由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止2009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据统计,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五年来,保险业共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对解决“三农”问题,显示出了巨大优势。

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农业保险推行力度,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参与度低,农业保险政策效果仍不理想。我国农业保险商业性运营已经进入了“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八个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第一,农业保险的外部性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第二,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第三,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与农户家庭的低收人之间的矛盾;第四,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与法律制度缺失之间的矛盾;第五,农业保障和保险公司盈利之间的矛盾;第六,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之间的矛盾;第七,政府主导性与发挥保险公司积极性之间的矛盾;第八,农业巨灾风险存在与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缺失之间的矛盾。

二、政策建议:

在借鉴、遵循国外先进经验和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着眼我国国情和农业、保险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立足现有金融资源,以政府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导向,以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为主线,以业务商业化运作为特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整体效能,加快建立保障有力、运营高效的农业保险体系,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手段;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我国的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发挥政府主导性与保险公司积极性相协调,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自然灾害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

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统筹发展城乡自然灾害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科学的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自然灾害保险的经验教训。

三、发展前景:

我国作为雨雪霜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对于提高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障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很多地区推行尚不理想,待提升空间很大。在传统体制下,我们对突发的农业自然灾害,主要采取的是临时性的政府救济和良种补贴,而相比政府救济和良种补贴,农业保险则是一项兼具公平与效率的三农政策。推广农业保险,除了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外,同时还拉动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农业保险的开展还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灾后银行收贷难问题,可以形成保险、银行、农户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另外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可吸纳部分农户成为专兼职保险人员,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实践证明,农业保险的补偿功能解除了农民对农业高风险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敢于投入、实行规模化经营,从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同时,农业保险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发挥了农业保险惠民、安民、富民的作用。从这里我们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5

作者:万解秋 谢金楼

来源:中国村镇银行网(2010-8-16 10:51:26)

http:///fx_show.asp?id=fenxi0_100816105126_31813 摘要:建立村镇银行是为了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更好的建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但作为新生事物,研究发现村镇银行在建立及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从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现阶段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在商业性金融如何发挥政策性支农作用这一本质问题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村镇银行 问题 可持续发展 政策建议。

一、引言。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结构二元化,在金融领域,则突出地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匮乏对经济发展起到一种抑制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是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理论界形成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等多种理论流派。前者实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思想,中者是市场驱动理论,后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折衷。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贷款方对借款人的情况无法充分掌握,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社会所需的金融市场,这一理论更适合我国国情,是我们发展农村金融的理论基础,有学者研究表明,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从整体角度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构建需求型为导向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实现金融组织的多元化是促进农村金融深化的有效途径(何广文,2005)。

村镇银行的成立正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于农村金融的改革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的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进步是需要我们呵护和鼓励的,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的。本文一共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三部分提出我国村镇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第四部分针对村镇银行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最后第五部分是结语。

二、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6年l2月20日,为解决部分农村地区“金融真空”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门槛。2007年1月22日,银监会制定并发布《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为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合法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设立村镇银行改革农村金融市场的思路,被称为“增量改革”,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国村镇银行从2007年3月1号开始试点,全国首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成立,截至2009年末,共有148家为村镇银行成立,虽然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但距离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前相距甚远,更严峻的是村镇银行的增速在放缓,2007年村镇银行开始试点,当年开业19家,2008年末攀升至91家,增量为72家,2009年57家的增量远低于上年。[2]

另外,截至2009年末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中,主发起人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总共仅有30家,其余80%以上的主发起人为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其中又以城商行为主,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对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截至目前,五大行仅发起设立村镇银行9家,其中,工、建、交行分别发起设立2家、2家、2家,对农村市场较熟悉的农行发起设立3家,中行则尚未涉足村镇银行。缺乏基层网点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较为积极,现有7家村镇银行。外资银行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HSBC),发起设立了7家村镇银行,汇丰的积极可能更多是出于布局中国大陆的战略考虑,而非看重村镇银行本身的盈利性。另外,汇丰系村镇银行无一例外都由汇丰独资所有。城商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设立村镇银行的动机更多的是想实现跨区经营,扩大业务范围,而且相当一部分机构和个人是看中了金融牌照这一稀缺资源。总体来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良好,但增速太慢。

三、我国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村镇银行由于身处农村发展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如经营风险很大,抵押物不足,结算系统较为落后等,村镇银行在短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特定的问题,笔者经过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村镇银行并没有真正深入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三农”。

根据《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本质上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但“村镇”一词同时也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

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由于农户具有一些“天然弱点”:抵押物不足、农业弱质性隐含的还贷风险和非生产性借贷等,而且农业具有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缺点,所以历来各种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与农民打交道,村镇银行成立之初,肯定会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规,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开展金融服务工作,但村镇银行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经营理念,它们会逐渐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从已经成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大多将其总部设在各试点地区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周边的金融和经济环境理想,商贸较为发达。从客观来看,其并未完全符合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布局的经营思路,村镇银行最终呈现“冠名村镇,身处县城”的格局。更有甚者,部分村镇银行没有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将目光放在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上,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如何在服务三农的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盈利是村镇银行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2存贷比高位运行,警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由于村镇银行是新开业的银行,社会公信力比国字号银行差,社会认知度比较低,所以村镇银行的吸储能力很低,加之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和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进一步限制了村镇银行资金的来源,而且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缺乏对农民存款的吸引力,村镇银行面临可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服务“三农”的规模扩张;与吸存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镇银行在贷款上却颇具优势,村镇银行是县域内独立的法人机构,决策流程短,从接受客户申请到最终决定,至多只需三天左右。如果担保抵押措施到位(如村镇银行认可的客户提供保证担保),客户当天申请,当天就可贷款。这对县域内资金需求具有明显的短、小、急特点的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一问题导致了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持续高位运行,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已开业的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148家为村镇银行)吸收存款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存贷比为67%,低于75%的监管高限。但事实上,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普遍高于75%。以吉林诚信村镇银行为例,该行2007年3月1日获准开业后,截至2007年8月末贷款余额为1416万元,存款余额617万元,存贷比高达228.54%,而且存款多数来源于县域企业[3]。存贷比过高,一方面反映了县域贷款需求旺盛,村镇银行就地媒介资金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村镇银行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按照监管层的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存贷比不得突破75%的红线。但出于对“三农”的支持,监管层对村镇银行有所放宽,要求其5年内逐步达标。

持续的存贷比高位运行,村镇银行要特别注意流动性风险,一些村镇银行远离母行(特别是城商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而人民银行在很多县域没有分支

机构和金库,紧急情况下外部支援能力有限。村镇银行总的存款规模小,要防范存款异动风险,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将对其声誉带来毁灭性打击,使其吸收存款将更加困难。

3.3控股模式单一,导致各方利益主体动力不足。

《暂行规定》对产权结构的安排是:“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持股不低于20%”,但大银行在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时,一般都要求持股50%以上,要处于绝对控股股东地位。大中型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不积极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村镇银行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有限,不如扩张分支行、网点效益高;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如果经营不善,出现问题,将对母银行的声誉和品牌造成伤害。此外,民营资本认为现有的产权结构安排下,民营资本股东的话语权太小,因而民营资本在短暂的热情之后,对村镇银行渐渐采取观望的态度,这对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改革也不利。

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已有13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4],这些贷款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银监会规定的最大贷款量,业务扩张能力受到限制,因此转型愿望比较强烈,但是银监会发布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里面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必须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这一规定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要把自己的控制权转让给银行,挫伤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积极性。当然银监会坚持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最大股东必须是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县域及农村信用体系的现状。现阶段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县城以下广大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的需要,三是确保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村镇银行能不能采用一种更加灵活的控股权结构将是能否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村镇银行的关键措施。

3.4村镇银行结算系统孤立,成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孤岛”。

部分村镇银行至今没有单独的行名行号,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实时支付系统,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由于村镇银行只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点(极少数开设了一两个支行),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让客户感到不便,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加之在乡镇没有网点,取款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作为汇入行,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很多农村地区是典型的“打工经济”,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村镇银行失掉这笔业务,也就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此外,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也是一个大问题。

3.5经营方式创新化与经营观念陈旧化的矛盾。

传统的经营方式在农村金融市场是没有出路的,历史表明村镇银行要想在农

村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自己的经营方式,如创新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创新贷款审批流程,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真正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等,但由于目前村镇银行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信社的老员工,在经营观念上比较传统;而且由于《暂行规定》中规定银行金融机构必须是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这一点虽然保证了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但同时要防止大中型银行的管理输出,把村镇银行办成母行的一个支行,使村镇银行失去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6

□ 杨传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总经理

财政金融责任编辑:姚开建

摘要:销售协议模式在很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银行保险的主要模式;交叉持股模式正在试点,将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合资公司难以发展为主流模式;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日益成熟,是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关键词:银行 保险 模式 发展

从1999 年开始,我国寿险业掀起了银保合作的浪潮,合作日趋频繁,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合作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尤其近几年,银保业务异军突起,已成为继个险营销后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8 年银保业务更是呈现“井喷”现象,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590 亿元,同比增幅达111%,占总保费收入的近50%,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力军。但是,综观国内银行保险业务的现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手续费支付不规范、成本恶意竞争、市场误导、合作短期行为等。

依据国际经验判断,我国快速发展的银行保险业务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属于低水平扩张过程,而且积存了不少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问题。在目前全球金融业发生一系列变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业并购浪潮,如何为我国银保业务发展寻求出路,探索我国银保业务的未来发展模式,既是解决目前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银保业务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从系统、理性的角度探索适合我国银保业务发展的现实模式。

一、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借鉴

从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看,按照银行和保险业融合程度的不同,银保业务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销售协议、战略联盟、资本渗透和金融控股集团四种。销售协议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公司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是一种松散的、以手续费为基础的经营模式,银行介入保险的程度不深,只扮演保险销售渠道的角色,该模式最简单易行,成本相对较低。战略联盟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实现战略合作,业务范围由“销售协议”阶段的网点销售扩展到联合开发产品、建立统一的平台等,实现双方业务渗透、互惠互利,该模式是银保双方进一步合作的过渡模式。资本渗透模式是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交叉持股、资本互换、建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强化业务融合的深度,实现更大程度的利益共享的经营模式,按照资本渗透的方式不同,又包括交叉持股和建立合资公司等。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是一种银行和保险全面融合的经营模式,是指成立金融控股集团,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此种模式下的银保业务从集团战略的高度充分展开,拓宽了金融服务领域,增强了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受各国金融环境、政策法规、开放程度及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影响,银行保险业务在西方各国的发展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由于金融业一直允许混业经营,银行和保险业的资本渗透得到允许,因此欧洲的银行保险业务比其他国家发展早、规模大,但具体模式仍有差异,如在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不高的法国,银行和保险主要通过新建企业的形式达到合作;而在保险业发达的英国,银行更倾向于通过与保险公司合并或合资方式进入保险领域;德国是实行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金融业务多样化。而在美国,1933 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禁止金融业混业经营,1956 年联邦立法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更是明令禁止银行从事保险业务。随着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1999 年11 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终于清除了银保融通的法律障碍,从此美国国内的金融业合并开始大规模展开,银保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二、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选择

应该说,一个国家的银保业务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既要考虑国家的金融体制、法律环境、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又要考虑单个银行或保险公司的市场趋向和市场判断。当前,受我国长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限制,我国银保业务最主要的发展模式仍以销售协议为主。这种模式下双方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融合度有限,合作双方主要把注意力放在产品销售量与手续费上,常会造成以哄抬手续费为核心的恶性竞争,且合作协议多采取一年一签的方式,银行会根据保险公司的产品、费率政策以及以往销量等因素决定网点资源的分配,这种合作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也是制约当前银保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

随着销售协议模式的深入,我国有些保险公司也在寻求与银行的战略联盟式合作,在产品研发、系统开发、投融资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且除柜面代理以外,逐步开拓理财中心、网上银行、信用卡等其他销售渠道,以扩大资源的整合范围,如近年很多寿险公司开展的IC 计划(InsuranceConsultant,保险理财顾问)就是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且效果得到初步显现(据统计,IC 经理的人均件数和人均保费一般可达到普通代理人的3 倍和7 倍)。

在银保股权合作方面,一些金融企业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金融控股模式和间接参股模式已经出现,如中国邮政集团旗下既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又成立了中邮人寿保险公司;中信集团下设中信实业银行和信诚人寿公司;光大集团旗下的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等;

中国人寿提出了“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的战略布局;中国平安也已形成以保险为主,集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笔者认为,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综合经营的推进以及监管环境的发展变化,未来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会呈现以下趋势:

(一)销售协议模式仍会在很长时间内作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虽然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从试点到经验总结,再到一定范围内推广,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此过程当中一体化程度高的发展模式虽会呈现较高的成长速度,但市场份额方面仍无法动摇销售协议模式的主导地位。

(二)交叉持股会在试点中推进,在银行保险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目前,保险公司和银行互相参股已没有法律障碍,从实践来看,中国人寿已在银行领域配置了大量资产,已先后投资了9 家未上市和已上市银行,但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平安则通过收购深圳商业银行组建平安银行。在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方面,交通银行收购中保康联寿险公司51% 的股份,北京银行接盘首创安泰,抢得了商业银行入主保险公司的头班车。从实践中看,交叉持股方式有利于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未来将在银保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合资公司模式在我国很难发展成为主流模式。

虽然合资公司模式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我国当前的监管环境和文化环境看,合资公司难以在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壮大:首先,我国监管环境下短期内不会解禁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组建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这从制度层面对合资公司模式产生限制;其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在我国普遍发展缓慢,2008 年底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仅占比不到5%。

(四)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将逐渐成熟,成为未来金融一体化的较好选择。

银行保险的核心要素在于“融合”,银行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在于融合,从国际经验看,金融一体化和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到我国实践,成立以保险公司为主载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将是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顺应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应对国际巨型金融控股集团竞争的有效方式。

首先,金融控股集团各子公司间投资主体明确,产权制度清晰,混业中有分业,既方便发挥整体优势,又便于分类指导、个别发展;其次,通过资本融合的方式,可有效形成同一集团在品牌、经营战略、营销网络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同优势,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并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取更大收益;第三,采取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既可以保持原有产、寿险及相关业务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在集团不同金融业务之间形成良好的“防火墙”,防止风险在各子公司间传递。

当然,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在在近期和中远期会有不同的体现。从近期来看,由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沿用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办法,还不宜实行过多的金融控股集团。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关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和潜力会逐步体现出来,将会在资产规模、范围经济、综合型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与销售、提供符合国际水准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

三、基于金融控股集团模式下的制度环境分析

我国自1993 年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后,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之间的相互投资和业务合作做出了诸多法律限制。但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为适应金融业内在发展要求及应对国际金融竞争需要,在金融跨业经营,尤其是在银行与保险的股权融合和综合经营方面呈现出逐渐放松管制的趋势。

2006 年6 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国十条”)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国十条”的颁布,为银行与保险业的资本融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国十条”颁布以后,2006年9 月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这使保险公司得以破冰银保之间的资本融合。

在银行投资保险公司方面,中国银监会出于监管风险考虑,对银行入股保险业一直较为谨慎。直到2007 年底,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下称“160 号”文件),原则同意了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但仅限三至四家银行试点。2008 年1 月两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指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以及有效隔离风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平等互利的原则,可以开展相互投资的试点”。“160 号”文的获批以及《备忘录》的签署从制度上允许了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从以上制度变迁路径可以看出,我国虽然没有放弃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但对保险业与银行业的综合经营的方向非常明确,制度法规对于金融跨业经营的限制正在被逐渐打开,金融混业成为可能,这必将大大促进银保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四、加快银保业务发展及促进金融一体化趋势的政策建议

如前所述,虽然我国金融业制度法规对跨业经营的限制有所松动,但就中国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政策障碍。为了实现我国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银行业和保险业迅速跟上全球发展步伐,建议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对银保业务的发展采取积极态度,从政策上支持商业银行及保险公司在组织架构上开展创新。

(一)强化监管,立足解决当前银行保险模式下的规范发展问题,引导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发展机制。根据对未来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的分析,虽然伴随金融混业的进程,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模式将呈现多样化格局,资本渗透、金融控股等模式均具有巨大潜力,但由于现实条件限制,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模式仍将在短期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因此,应针对当前市 场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制定严格的监管举措,坚决整顿市场非理性竞争行为,并通过政策导向引导银行与 保险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理念,规划形成长期合作机制。更为重要是,要积极倡导并严肃落实市场诚信建 设,把市场诚信作为银保业务的生命线来维护。

(二)尽快出台保险公司和银行股权投资的实施细则,适当放松股权投资的资格限制,促进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交叉持股。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我国在很长时间内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银行保险发展模式仍是协议销售和战略联盟方式。而交叉持股能够有效加深这种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建立长期的合作理念和发展规划,促进银行与保险业的深度合作。我国现在虽然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商业银行股权,但对于投资主体的资格要求很高,这些政策限制将很多有意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影响了他们与银行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三)加快推进《金融控股集团法》的酝酿出台。

我国商业银行已获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现又允许对投资保险公司进行试点。随着金融混业的步伐加快,各种金融交叉业务和衍生工具更是层出不穷,但《金融控股集团法》却迟迟没有能够推出,影响了金融混业的规范与效率。因此应加快研究出台《金融控股集团法》,探索保险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深层次合作机制,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经营状况好的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综合经营。

(四)尽快推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设立,实现金融联席监管的协调统一,或通过其他方式发挥类似监管功能。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银保业务实行的是双重监管的手段,即代理人主体是一个,但监管的主体却有两个。这种双重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机构,难以形成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脱节现象。随着我国银行和保险业综合经营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控股集团的出现,金融联席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急需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推动金融混业经营的相关立法,统一协调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冲突,防止和解决新时期金融监管的越位和缺位问题。

(五)产品开发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产品开发有着严格的管制,从产品期限、产品形态到预定费率、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等精算假设都有严格的限制。严格的利率管制已严重影响了银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无法通过价格策略取得发展优势。去年保监会发布的《2008 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并稳步审慎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个别险种展开试点,推动寿险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可见费率市场化改革已拉开序幕,预计不久将会破题。

综上所述,银保业务是金融业制度变迁、银行与保险公司间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产物,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相互融合的政策障碍逐渐消除,银保业务必将获得更加自由的发展空间。银行与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诸方面的融合程度将越来越高,合作地位将更趋平等,未来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7

一、银行系保险概述

(一) 银行系保险的定义

银行系保险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 90年代在欧洲盛行, 2000年后在亚洲兴起。一般认为, 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为销售产品、扩大服务所采取的一种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策略, 双方通过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来满足广大客户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二) 银行系保险的形式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银行系保险公司在欧洲、东南亚等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按照形式方式, 可以将银行保险划分为新建、跨行业并购、合资三大类。

新建模式暨银行建立一家保险机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母公司对自己的情况比较了解, 风险易于控制。缺点是母公司缺乏专业人才和运作经验。

跨行业并购模式是指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并购, 通常为银行并购一家保险机构。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被并购的公司有专业人才和成熟的运作模式, 并购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得产品和市场;缺点是将两者真正融合在一起难度较大, 经常出现并购易、融合难的情形。国内银行系保险公司以该种形式为主流, 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交银康联等。

合资模式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合资建立一个公司。在这种模式下, 银行通常提供品牌、客户和销售网络, 而保险机构则提供产品并负责客户的服务与管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制定一个合理的利润机制, 激励双方提供最好的服务。招商信诺就属于中国合资企业模式的代表和典型。

(三) 境外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当前, 各国 (地区) 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水平差异整体较大, 全球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最为成功的当属欧洲。其中,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4国在欧洲处于领先水平, 其银行系保险公司寿险保费占寿险行业保费的50%以上。法国尤为突出, 几乎所有银行旗下都有寿险公司。目前, 法国银行保险产品主要分为储蓄类产品和保障类产品两大类, 其中储蓄类产品销售占比较高。保障类产品较成功源于与银行业务的结合, 如住房贷款人寿保险等。亚洲方面, 银行系保险公司做的比较突出的有台湾和香港, 在寿险行业的保费占比达20%至30%。由于有股权纽带, 香港银保业务发展基本采用“一对一模式”。“一对一模式”分工为, 保险公司专门负责产品开发和后台支持, 银行专门负责销售。

二、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发展现状

(一) 当前七家银保系保险公司保费及盈利模式分析

目前我国银行系保险公司主要是前面提到过的七家:中邮保险、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招商信诺、中荷人寿。2014年上半年, 七家银保系公司保费规模实现较快增长。银保渠道是各家公司保费主要来源, 除工银安盛因战略调整负增长外, 其他公司涨幅均超过总保费, 除招商信诺外, 其他保险公司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占到新单总保费的80%以上, 显示出银保系公司的特点。从银保渠道业务结构来看, 除招商信诺和中荷人寿外, 其他公司期交占比均不足10%, 银保渠道期交业务发展任重而道远。从续期保费情况来看, 招商信诺和中荷人寿规模超过了总保费的50%, 展现出较好的发展结构, 规模较大公司中, 农银人寿续期保费占比最高, 接近20%。

当前我国业内这7家银保系寿险公司从股东分配情况、各自机构发展, 营销战略等方面略有不同。工银安盛、农银人寿、建信人寿等几家股东银行具有较强网点资源和保险销售能力的公司, 在确保规模增长的同时, 着力推动高价值期交产品的发展, 不断提高期交业务占比, 产品类型基本都为十年期以上产品。其中, 工银安盛本年放弃了行业第七的目标, 下调趸交目标, 提升期交占比 (2014年设立的银保期交保费目标为23亿元, 是2013年实际完成期交保费规模的三倍左右, 且全部为十年期以上业务。但截至上半年期缴保费规模仅为为4.67亿, 未能实现序时进度目标, 约为中邮保险上半年期缴保费规模的一半) 。交银康联、招商信诺、中荷人寿则以利润为第一发展目标, 并以此为出发点, 布局渠道和产品策略。

(二) 部分公司上半年适度销售高现价产品, 但整体持谨慎态度

除中邮保险外, 建信人寿、中荷人寿上半年也适度销售一定额度的高现价产品。其中, 建信人寿对高现价产品采取单独匹配投资项目的策略 (年收益率7%至8%左右) , 其对于高现价产品定位是在偿付能力允许的范围内, 最足高现价产品规模, 确保股东对市场规模的要求。同时, 先期不在银保渠道发展趸交业务的中荷人寿, 鉴于整个银保的形势, 一季度在部分地区限量销售高现价产品。其他4家公司均未销售高现价产品, 农银人寿从自身资本金、资金运作能力考量, 暂无销售该类产品的计划;工银安盛的高现价产品需求, 被外方股东评估后因风险因素否决。

三、银保系公司发展未来应当加强的方面

(一) 立足个险、电销模式创新, 加快推进网销渠道建设

个险渠道方面, 虽然几家公司个险业务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 但主要基于前期业务基数较小, 整个渠道发展的战略和战术仍需进一步清晰。特别是农银人寿, 由于在嘉禾时代三级机构布放和个险队伍建设较快, 但渠道产出较低, 已成为影响2016年实现盈利目标的重要因素。目前, 各家都在酝酿能够借助股东的客户资源, 实现在个险渠道的创新和整合。因此, 各家保险的个险渠道建设应以立足于公司本身的营销队伍资源和客户资源, 不盲目跟从行业走大量招聘销售队伍的老路。

电销渠道方面, 三家公司开展了电销业务, 电销是招商信诺最大和盈利性最高的渠道;建信人寿完全照搬了招商信诺利用母行客户资源、以母行名义营销的模式, 期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盈利渠道;农银人寿也正朝这一资源整合目标迈进。

网销渠道方面, 大数据时代, 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 整个消费行为体现出网络化的趋势。由于在销售成本、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 网销已成为不少公司重要的的销售渠道, 从目前趋势来看, 网销将成为未来规模型理财险种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各公司应在网销渠道仍处于成长期时抓住机遇, 抢先布局, 适应整个市场消费行为变化的趋势。

(二) 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 打造坚强的人才驱动力。

紧密围绕公司战略, 持续开发并满足人才需求, 通过精细化管理完善优化人才结构。抓住行业人才激励的新机遇, 紧密围绕公司战略, 重点关注区域拓展、价值经营、风险防控、公司治理、专业运营、卓越服务等各领域的人才需求, 完善以营销管理人才、运营专业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风险内控人才为主干的人才结构, 通过主动储备、复合培养的方式, 建立兼顾短期需求和长期战略性需求的人才库。

落实人才培养, 促进整体员工素质提升, 壮大人才储备力量。尝试优化股权结构, 兼并重组有一定人才储备和业务开发能力的公司, 随着新股东的加入, 公司人才储备培养也会迎来新的机遇和助力。同时公司内部制定人才培养专项项目, 充分借助各方资源优势, 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培养的实际投入;并进一步丰富人才培养途径, 充分运用培训学习、轮岗交流、人才梯队、定向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重点突出培养懂专业、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切实加强资源投入, 优化培养方式, 促进整体提升, 扩大人才储备及后备力量。

以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成长。要研究并逐步完善薪酬绩效激励机制, 尝试借鉴投资管理公司、私募、证券等行业的人才激励方式, 并逐步研究保监会对险企人才激励的最近政策, 加强绩效与薪酬激励的有效关联, 引导经营行为符合公司发展策略, 有效兼顾公司短期经营绩效与长期业务价值, 重视建立公司长期竞争优势, 平衡投入产出, 提高盈利能力, 建立并强化绩效文化, 通过价值引导与激励机制, 促进人才对公司发展的助推力。

综上所述银行系保险公司从中外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 既有历史悠久并取得巨大成功的, 也有出现经营混乱无法持续的, 我认为关键是要发现自身优势, 优化产品设计, 合理配置资产, 打造过硬的人才队伍, 在市场当中找准自身定位, 加强风险管控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才能长久立足。

摘要:银行系保险公司近年来在保险行业内快速发展, 四大行中、农、工、建都相继介入了保险机构的设立, 随着保监会对银保合作模式及代理营销方式管理手段的完善, 银保系保险公司逐渐显现出它的渠道和资源优势, 并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在行业内逐步占有一席之地。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财产保险;税收抵扣;现状

中图分类号:F84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85-03

一、中国财产保险业的现状

(一)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财产保险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自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一直运行良好,GDP一直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2006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7%,预计今年可以达到1 700亿元。同时,我国具有超过十万亿的居民储蓄余额,新增存款中75%为定期存款。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财产保险潜在需求的增加,成为财产保险行业持续发展的巨大产业优势。

到2004年,我国财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 125亿元,比上年增长29.4%,之后两年其增长率一直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今年增长率在20%左右,显示了该行业强大的生命力。

(二)我国保险业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2004年,我国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放宽了非寿险市场的准入条件:将最低注册资本金由全国性保险公司5亿元、区域性保险公司2亿元统一降为2亿元;将保险公司每开立一家分支机构,需要增加资本金至少5 000万元的规定,放松为在所在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次设立分公司,增加的资本金不少于2 000万元。2000年,我国财险公司只有15家,至今财险公司总数达到98家。新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取消了区域性财险公司与全国性财险公司的限制和区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战略的需要选择经营地点和区域,原有区域性保险公司纷纷加快在全国布点的步伐。2004年12月11日,保监会又发布关于履行有关入世承诺的公告,宣布取消外资公司经营的地域限制。经营地域准入壁垒的彻底拆除,促进了区域性财险公司特别是外资财险公司在全国的业务扩张。

(三)市场集中度下降,发展趋势良好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市场集中度在缓慢下降,但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三家公司占领了市场的大块份额,主体地位十分明显。虽然如此,自从取消了全国性和区域性财险公司的限制之后,中小财险公司均毫无例外地向全国性财险公司方向发展,出现了超常规扩张态势。主要新兴财险公司为了在业务规模方面缩小与大型财险公司的差距,纷纷确定了以抢占主要城市和市场份额、抢夺优秀人才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战略,加速擴张分支机构。如中华联合,天安财险、永安财险等中资公司的市场地位迅速崛起,以连续五年高于市场平均速度的扩张速度迅速增长。而外资企业则以三资企业为其主要服务对象,市场定位于企业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等,也在财险业中站稳了脚跟,使中国财险的市场发展趋向正常。

(四)财险业务以机动车险为主

在我国财产保险费收入中,机动车辆保险为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1987年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首次超过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其后逐步增加,1997年占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55.33%,到2000年进一步上升为63.93%,至2005年则达到66.87%。同时,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地区该比重更高,如北京目前则达到71%。自去年7月1日,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实施以来,机动车险保费占财险业务的比重将会更大。

二、财险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恶性竞争

近年来,财产保险公司走上了一条如几年前我国家电产业的竞争之路,各公司不断降低保费,调节费率招揽客户。某财险公司大型商业险业务经理透露财险公司对投保人的免赔额门槛在不断降低,5亿标的项目,免赔额只有1 000元,保险公司几乎把所有的风险都扛了下来。这位经理介绍:“由于恶性竞争,近几年,北京市场的企业财产险的费率已经低至万分之二点几的水平,而国际市场在9•11事件后,费率水平却一路飙升,国内费率与国际市场完全背离。”直保市场恶性竞争的直接后果是:一些费率过低的大型商业保险无法按照正规程序在再保险市场进行分保,而为了实现风险转嫁,一些财险直保公司在风险单位划分上做手脚。“保险公司承保一个项目的自留保费和分出保费的多少不是由标的总价决定,而是以危险单位来划分的。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危险单位划分标准。所以直保公司就随意拆分危险单位,将高质量的业务自留,把质量差的业务放到合约分保安排中,转嫁给再保险公司。”

恶性竞争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更加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消除恶性竞争应从监管制度入手,去年4月开始,《财产保险危险单位划分方法指引》的陆续颁布实施,弥补了监管法规的空白,通过对危险单位的评估和划分,使大型商业风险项目保险有了一个定价基础和遵循规范,对保险业的恶性竞争有很强的遏制作用。当然这只是完善我国保险法规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更应加强国际保险监管的研究与合作,找出适合我国的保险监管模式,进而促进财产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二)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财险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供给主体少。财险市场的供给主体即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到去年底,我国财产保险公司98家,而其他发达国家的财产保险公司一般都达到了数百上升家(如1999年,美国共有保险公司5 162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3 276家,英国共有814家,德国有690家),这说明我国财险市场供给主体相对较少。

2.市场供给能力低。市场供给能力即整个保险市场最大能够承保的风险总量。为保证偿付能力,一般都要求保险公司的最大保费为资本金加公积金的一定倍数。因此,一国保险市场的资本金总量可以用来衡量一国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2004年,我国财险市场前3家主要公司的最大自留承保能力仅为1 023.8亿人民币,约合不到130亿美元,而2004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最后的一家财产保险公司美国丘博财产保险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就达到130亿美元。

3.市场产品单一。保险市场的产品及保险险种,目前我国财险市场的产品结构表(2005)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财险市场主要以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企业财产保险为主。两者占到了财险市场的75%以上,而农业保险、信用保险及其他个性化的险种占的比重很小,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财险市场产品结构比较单一的特点。

(三)有效需求不足

据统计资料表明,去年我国全国保费收入增长14.4%%,其中财产保险为42%,这表明我国商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经凸显。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人们面临的风险日益多样化,难预测;另一方面风险承担主体则由家庭、家族以及亲戚体系转变成单个的小家庭承担,这样使人们处于一种更加复杂的风险体系中,但是人们对保险知识的了解较少,并且对保险公司缺乏信任,而企业方面则存在着税率较高、保费高的问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财险保费收入与储蓄存款期末余额及年增加额的比都比较低,财险保费收入一般只占到储蓄存款余额的1%~2%左右,年保费收入与年存款增加额的比一般在1/15~1/20之间。而储蓄存款余额表明了人们的购买力,储蓄存款年增加额表明人们剩余收入的转化意愿。财险保费收入与此两者的比都比较低,则说明社会对财产保险商品的购买意愿不强。而在寿险方面保费收入则达到了储蓄存款期末余额的2.7%,许多人只看到了寿险的储蓄功能,而没有意识到财产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这也就是说相对寿险市场来说,财险市场中有效需求不足。

对待财险有效需求不足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保险税收抵扣制度,吸引人参加财产保险,同时降低保险公司营业税率,减轻保险公司的负担。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们对保险业的认识,增进人们对财产保险的了解,鼓励人们通过保险这一途径来分散生活中的风险,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挖掘财险业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松涛.财产保险行业市场趋势分析[J].经济管理论坛,2005,(21):88.

上一篇:人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稿下一篇:遇见七年级优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