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2024-10-23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共8篇)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篇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栽培历史悠久,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地位举足轻重,所以 “三农”问题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经先后出台十三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此可见“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地区一直延续着传承千年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小农经济之下,农民掌握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当面临干旱、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时,力量薄弱的单个农民却无法抵御,所以农业保险制度便应运而生了。而一直以来,抗灾救灾、安抚灾民、重建家园的费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民政部门负担,也有一少部分来自群众和企业的捐赠。这种模式不仅让国家投出了大量的财力,而且不利于健全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的形成。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农业保险机制、成立农业保险公司,更多地用社会的力量来化解农业风险。

一、历史与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经历了近30年的曲折历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恢复与波动发展阶段(1982年-2003年)。

第二阶段:破冰与升温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提出,国家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中共中央于2003年首次提出“探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之后,又连续八年出台了八个涉及“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逐渐加大对政策性农险的支持力度。最近的一次是在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2004年中国保监会一方面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先后批设了安信、安华和阳光3家不同经营模式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在江苏、四川、辽宁、新疆等省份开展了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为政府代办以及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形式的农险试点,实行国家、地方财政补贴、农户投入的形式。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其进行补贴。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试点工作由6个省区扩展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截止2009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据统计,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五年来,保险业共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对解决“三农”问题,显示出了巨大优势。

虽然中央和地方都在加大农业保险推行力度,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覆盖面狭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参与度低,农业保险政策效果仍不理想。我国农业保险商业性运营已经进入了“供给不足,需求乏力”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可以概括为“八个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 第一,农业保险的外部性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第二,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之间的矛盾;第三,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与农户家庭的低收人之间的矛盾;第四,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与法律制度缺失之间的矛盾;第五,农业保障和保险公司盈利之间的矛盾;第六,强制投保与自愿投保之间的矛盾;第七,政府主导性与发挥保险公司积极性之间的矛盾;第八,农业巨灾风险存在与风险转移分散机制缺失之间的矛盾。

二、政策建议:

在借鉴、遵循国外先进经验和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着眼我国国情和农业、保险业发展的客观实际,立足现有金融资源,以政府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为导向,以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为主线,以业务商业化运作为特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整体效能,加快建立保障有力、运营高效的农业保险体系,为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手段;推进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相关法规,把我国的农业保险纳入法制化轨道;发挥政府主导性与保险公司积极性相协调,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自然灾害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

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统筹发展城乡自然灾害保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科学的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自然灾害保险的经验教训。

三、发展前景:

我国作为雨雪霜冻、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保险对于提高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障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很多地区推行尚不理想,待提升空间很大。在传统体制下,我们对突发的农业自然灾害,主要采取的是临时性的政府救济和良种补贴,而相比政府救济和良种补贴,农业保险则是一项兼具公平与效率的三农政策。推广农业保险,除了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外,同时还拉动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农业保险的开展还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灾后银行收贷难问题,可以形成保险、银行、农户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另外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可吸纳部分农户成为专兼职保险人员,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实践证明,农业保险的补偿功能解除了农民对农业高风险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敢于投入、实行规模化经营,从而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同时,农业保险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发挥了农业保险惠民、安民、富民的作用。从这里我们

可以清楚地预见农业保险发展的广阔前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之下,我国的农业保险必将会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篇2

1 近年来农业灾害发生的特点

1.1 农业灾害发生频率高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多,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风雹等气象灾害在我国年年都有发生,一年四季都有。干旱有春旱、夏伏旱、秋旱;洪涝主要出现在春末夏秋季节。每年6-10月平均有7个左右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冬季雪灾、春秋季低温冻害、春夏季风雹灾也都频繁发生。

1.2 农业灾害影响范围广

由于自然灾害具有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一般都要影响到多个省市、多个地区。例如,干旱主要发生在三北地区、西南地区,现在也呈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2000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先后波及了20多个省(区、市)。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中下游地区。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嫩江、松花江干流也发生了20世纪以来的特大洪水,全国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但受其所带来的暴雨影响范围也十分广泛。

1.3 农业灾害突发性强

各种农业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往往可以通过气象部门预测到,但是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有些灾害,例如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灾害,往往是突然暴发,来势凶猛,防不胜防。例如,2005年6月30日17时至7月1日5时的短短12h,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就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为126mm,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000hm2,成灾面积2600hm2[1]。2006年夏天登陆我国的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时的风力达17级,登陆以后走向怪异,造成东南沿海和内陆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2008年初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冰冻雨雪灾害的强度之大,是灾区始料未及的。有时还会出现多种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甚至伴有衍生灾害的发生。

1.4 农业灾害持续时间长

有很多自然灾害持续的时间长,许多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有时甚至是春夏秋三季连旱。例如,华北地区干旱的持续时间一般在1-2个月或4-5个月左右,有些年份干旱持续时间更长。2006年,四川重庆发生了特大干旱,重庆夏伏旱超过70d;四川伏旱旱期在40d以上的县(区)有63个,占受旱县数的45%。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约40d。这些持续的自然灾害不仅给当期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损失,而且给后茬作物和全年农业生产带来许多后续和潜在影响。

1.5 动物疫病呈现传染性

2000-2006年,我国共报告发生了18种疫病[2],包括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舌病、新城疫、猪丹毒、猪肺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炭疽、狂犬病、禽霍乱、马立克氏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猪囊尾蚴病、马传染性贫血、兔出血病等。这些病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能在患病动物体内增殖,并不断排出体外,通过一定的途径再感染其他动物,使疫病不断向周围扩散。例如,2004-2006年,在北京、河北、江苏等11个省(市)发生口蹄疫,发病牛累计1520头,死亡4头,扑杀病畜和同群率8009头。2004-2006年,全国先后有22个省份发生了91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扑杀家禽3460万羽[2]。

1.6 农业灾害造成损失大

建国以来,自然灾害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不断地加剧,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受灾率不断上升,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有专家学者认为,一般年份直接经济损失为100-200亿元,损失粮食50-100亿kg,大灾之年为400-500亿元,损失粮食150-400亿kg。自然灾害对农业波动的影响不断强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8年初,在南方发生的冰冻雨雪灾害致使20个省(区、市)农作物受灾面积1500万hm2左右,其中成灾800万hm2左右,绝收200万hm2,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670亿元左右。其中:大棚等生产设施损毁215万亩,可能影响油菜产量损失160万t左右,造成蔬菜产量损失2600万t以上,柑橘产量损失200万t左右,食糖损失约100万t[4]。另外,由于动物疫病造成动物大批发病、死亡,还会影响畜产品国际贸易、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2 国家防灾救灾措施

2.1 建立减灾救灾协调机构

自然灾害不仅给农业造成了损失,也给各行各业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更好地推进减灾救灾工作,国家有关部门成立了一个部际协调机构。在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下,中国政府于1989年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该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4年12月更名为国家减灾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国务院副总理任主任,组成单位包括34个国家部、委、局、军队及社会团体,其职责就是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推进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农业部内部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农业部办公室,并建立了重大农业灾害指挥协调小组,由农业部领导任组长,有关部委和农业部内相关司局主管领导为成员,统一协调防灾减灾、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制订农业重大灾害防控技术方案、督导防灾减灾技术措施落实、收集反映重大灾情信息、组织协调应急处置、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等工作。

2.2 建立灾害应急预案制度

在国务院的协调下,农业部制订了相关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预案。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下发了《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国家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同年,农业部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部门应对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部门预案和单项预案。此外,各地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制订了相应的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通过这些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增强了应对农业灾害突发事件的主动性,规范了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行为,提高了农业防灾减灾实效,对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具体工作

灾害发生以前,一般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和行动准备。从思想上,树立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的思想;从行动上,做好救灾备荒种子、种畜禽等救灾物资的储备,对抗灾救灾的农机具等进行全面检查保养。同时,还应与气象部门开展合作,建立干旱等定期电视预报制度,确保防灾减灾指挥体系的正常运转。灾害发生以后,农业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执行各项应急预案;及时会商和通报灾情,组织落实财政的救灾资金;帮助灾区调剂、调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种苗等救灾物资;加强宣传指导,引导灾区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防灾减灾技术。

2.4 积极落实防灾救灾资金

国家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农业防灾和救灾。国家财政陆续设立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补助、草原防火带补助等专项资金,资金规模逐步加大,有力地支持了灾区农业防灾减灾和生产恢复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6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约90亿元(年均约13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近9亿元(年均约1.3亿元),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补助资金约3.48亿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补助资金64.6亿元。另外,地方政府根据灾害和财力状况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防灾减灾资金补助。由于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农业防灾和救灾资金一般都没有固定的预算。

2.5 确保农业防灾救灾资金使用效果

灾害发生以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灾情向主管领导上报,主管领导再分别向上报告。农业部门根据各地灾害发生情况,会同财政部门将防灾救灾资金拨付到地方财政部门。农业救灾资金一般用于灾害发生以后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调动机电排灌设备和农业机械,进行堵口复堤、农田排涝,疏浚渠道、渔塘淤泥,抢整、修复损毁农田和各类农业基础设施。组派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抢种、补种、改种,开展重大动植物疫病和重大病虫害防控(防治)。组织调拨种子、种畜禽、化肥、地膜、农药、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从使用情况来看,农业部门还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都能做到专款专用。

3 国家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主要形式和管理体制

3.1 国家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

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农业保险工作,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2004-2008年连续五个中央1号文件都指出了要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在部分省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2006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并做出了全面的政策规定。在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从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拿出10亿元资金在6个省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一定的保费补贴。另外还拿出了10多亿元用于补贴农民投保能繁母猪保险的保费。2008年,中央财政的补贴不管是从范围还是从力度上都有所加大,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60.5亿元,将在全国16个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并逐步给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这对农民来说真是一件好事。目前,国家实施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料作物、奶牛、能繁母猪等,财政部为此专门下发了保费补贴操作办法。一些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设施大棚、露地西瓜、水产养殖、渔船等作为保费补贴的品种。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证,农民专业作社可以大胆地组织农民投保农业保险。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农业保险将进一步普及。

3.2 各地开展农业保险的主要形式

(1)成立专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了5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分别是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法国安盟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这些公司以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为主,积极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保险服务。

(2)依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浙江多家商业保险公司联合组成“共保体”,以承保份额最大的中国人保浙江分公司为“首席承保人”、11家财产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省、县政府给予投保农民适当的保费补贴。“共保体”根据巨灾风险状况和商业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通过调整赔付方式从而实行有限责任赔付,最高能承担农业保险保费5倍的赔付责任。江苏省淮安市依托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三麦、水稻等保险经营,地方政府给予为农民提供30%-50%不等的保险费补贴,鼓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

(3)依托农业行业协会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04年,北京市采取“民办公助、互助合作”的模式开办农业保险。北京市谷物协会在全市开展了种植业风险互助。北京养鸡协会以华都肉鸡集团为依托开展了肉鸡养殖互助保险。北京红小豆协会在房山开展了红小豆的互助保险工作,为农户的生产提供风险保障。

3.3 当前农业保险的管理体制

实际上,当前的农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很多部门都在管,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部门。例如,从政策的制订来看,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支持农业发展政策,涉及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金融改革,涉及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农业保险的性质和内容来看,仍然属于保险的一种,因而其监管工作由中国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来负责。从主要受益行业来看,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相关产业,农业部门提出的保险需求最为权威。从国家财政资金补贴来看,补贴资金的拨付是财政部门的事情,涉及到财政部6个相关司局的工作。此外,农业保险的立法问题涉及国务院法制办等等[5]。由于缺乏一个总体牵头负责的机构,因此,各部门的利益也无法统筹协调。

4 国家防灾救灾与农业保险机制的对比分析

4.1 国家防灾救灾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4.1.1 防灾救灾的优势

(1)应急机制反应迅速。在灾害发生以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减灾和救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能够从讲政治的高度,密切配合,甚至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和预备役部队、公安干警和广大民兵的参与,大家能够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减灾工程建设和抗灾救灾。

(2)重大设施损毁修复快。由于在大灾发生时,政府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各种救灾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在大规模的减灾工程建设、抗灾救灾、重大水利和基础设施损毁修复方面,能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修复速度快。

(3)集中防灾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完成大江大河堤防建设工程、重点河川枢纽骨干工程建设、跨流域调水和引水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动物疫病诊断监测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等。

(4)可以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农业灾害救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防灾救灾体系下,一般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况,政府可以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农业防灾、抗灾、救灾的强大合力。还可以接受一些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慈善机构的支援,用这些资金来解决灾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产困难的问题。

4.1.2 农业防灾救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金拨付到位较慢。国家财政资金的拨付有严格的程序,灾害的发生以后,需要逐级上报灾情,报请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审批,然后提交上级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上级部门也需要认真核实灾害发生和损失情况,然后将资金拨付到位。这个周期最短也得有20d,往往可能错过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时期。

(2)缺乏恢复生产资金。各级政府在抗灾、救灾时,一般都能够集中力量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做出较大的努力,而且国家的抗灾资金也用于重大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护上。而在支持灾区农民恢复生产的资金却显得捉襟见肘。例如,2004-2006年,国家财政年均下拨的农业生产救灾资金近2亿元,即使全部用于绝收面积的补种改种,亩均也不到2元,无异于杯水车薪。

(3)农民抗灾救灾意识不强。当前,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政府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救助责任,市场化运作的空间很小。农民自主抗灾和救灾的意识不够强烈,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甚至宁愿把用于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的资金用于即期消费。

4.2 农业保险机制的优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4.2.1 开展农业保险的优势

(1)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出险以后,出于减少赔付率的考虑,保险机构往往会组织有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受灾现场查勘定损,以最快时间将灾害赔付资金拨付到位,让受灾农民及时补种或改种。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通过政府的保费支持带动了农户的资金投入,可以大大减轻政府的责任,提高灾害救助体系的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灾害救助中出现的贪污腐败和违法违规行为。

(2)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利用市场机制分散农业经营风险,对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有农业保险提供灾害损失补偿,农民可以尽快地恢复农业生产和生活,消除灾害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农民收入的波动。

(3)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保障投资安全。有了农业保险作为风险保障,农民可以放心地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再生产,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了农业保险的保障,金融机构更放心放贷给农民朋友进行农业投资。另外,农民在试验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时,有农业保险撑腰壮胆,就可以大胆地试验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技术的发展[6]。

(4)发展农业保险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和乡风文明。农业保险不仅具有社会保障功能,还有辅助社会管理职能。在农村发展相互制、合作制保险,可以培养和锻炼农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民主化。可以培养和锻炼农民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

4.2.2 开展农业保险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业保险总量不足影响赔付能力。据中国保监会的统计,2008年初在南方地区发生冰冻雨雪灾害后,截至2008年的2月12日,保险业共已付赔款达10.4亿元。这一数字,占灾害所致整个经济损失的比例尚不足1%。而农业保险已付赔款仅为4014万元,占已付赔款总额的比例不足4%。农业保险的空白、保险防灾防损滞后、应急处理机制不完善和巨灾保险制度缺位,让保险这把“保护伞”难以久经考验。

(2)农业保险最怕碰到巨灾。农业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时间和空间高度相关,往往波及面广,损失额大,不符合理想的可保风险条件,是保险机构难以承受的风险。如果缺乏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保险机构的经营将难以抵御巨灾。

(3)展业和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业保险必须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开展经营,而广大农民的种植作物和居住地点都十分分散,加上农民的保险意识还不够强,保险经营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展业。发生灾害以后,需要多次查勘定损,经营成本很高。一般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成本占保费收入的25%甚至更多,除去展业和经营成本,用于保费赔付的资金就不多了。

4.3 农业保险与防灾救灾的区别和联系

农业保险与农业部门开展的防灾救灾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保障条件不同。谁要得到保险保障,谁就必须事先交纳保费,保险行为属于经济合同行为;灾后救济则无需事先交纳费用,是一种道义行为,任何社会成员在遭受灾害袭击而生活无着时都有享受救济的权利。二是补偿金额不同。是谁要想多得保障,就必须多付保险费;而国家对救济对象提供的救济是无偿的,数额很低、农户之间的区别很小。三是补偿手续不同。是谁参加保险,保险公司就要出具保险单,并根据保险单及保险条款承担保险责任;而灾后救济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的手续。四是补偿依据不同。在灾害损失发生后,保险公司必须根据保险单和条款的规定,及时地精确地赔偿;而救济则恰恰相反,给不给救济,什么时间给,给多给少均由政府根据财力的情况决定[7]。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应该既包括政府的防灾和救灾,也包括农业保险。政府防灾救灾解决基础设施的恢复问题,但是仅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救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农业保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补偿损失是政府救助方式的有益补充,而且灾害救助的针对性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农业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随着近几年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中国农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包括通过扩大灌溉面积,改良农作物品种,使用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大范围的、全局性的自然灾害还强烈地冲击着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2)救灾与农业保险并不能完全替代。救灾能够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大量资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损毁问题,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仅靠单一的政府救济不适应灾后及时恢复生产,保障生活的需要。也要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为农民个体解决恢复简单再生产所急需的资金。

(3)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目前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给予保险机构一定税收优惠和给予农民一定保费补贴,其他方面的政策支持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宜探索多种方式来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

5.2 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基础。必须加大投入、优化结构,突出小流域水利防洪能力建设、农田排灌能力建设等重点内容,不断强化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物质基础。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出现灾害时调动多方力量,力求使灾害的损失最小。

(2)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因地制宜激励农民保险需求。基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农业保险不是任何一个机构能够独立承担的事业,农业保险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农业保险中的推动作用,强化某些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有效整合各种支农政策资源。各地政府可根据自己的财力条件来制定保费补贴水平,因地制宜激励农民投保农业保险。

(3)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一是宣传农业保险和协助收取保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联系农民和社会的重要纽带,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及时向合作社员介绍国家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措施,协助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开展宣传和新产品开发,推广农业保险产品。二是整体投保维护农民的利益。组建了专业合作社以后,取代单个的农户投保农业保险,可增强与保险机构的谈判能力,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同时,作为团体保险投保也可降低保险成本。三是向保险机构和社员反馈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对当地农民对农业保险需求和开展业务情况进行调查,如实将农民的有关信息向保险机构和地方政府反馈。同时也要将政府和保险机构推进农业保险的政策措施,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向农民反馈。四是协助保险机构开展保险理赔。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发挥民主,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和有关农业技术专家做好查勘定损工作,明确责任范围,合理界定损失,认真做好理赔服务。五是积极组织社员开展抗灾减灾。保险赔付只能减轻农民简单再生产投入的压力,并不能代表灾害损失的全部,因此,抗灾减灾工作仍然十分重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组织,尽量将各种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4)建立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建立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应该是全国巨灾风险基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风险基金必须在财政部门设立专项,逐年滚存,不断壮大。在使用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没有投保农业保险的损失补偿,即承担灾害救济的责任,这部分的比例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减少;另一部分用于投保了农业再保险的保险赔付,按照再保险机构的设置赔付办法,给予中央指定的再保险机构一定比例的赔付,由再保机构将中央财政的赔付资金支付给农业保险机构。

摘要:本文从分析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国家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和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机制,重点对两者的利弊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和农业保险并不能互相替代,两者都是农业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提出了完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灾害,农业保险,防灾救灾,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毅,张浦.特大洪灾考验南召县执政能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5-08-02.

[2]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防灾减灾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胡鞍钢,等.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

[4]农业部种植业司.种植业快报(内部资料)[A].2008(46).

[5]龙文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层次障碍[J].南方农村,2006(4):3-7.

[6]龙文军,等.农业保险简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12.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农业保险;问题;对策;建议

前言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我国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险种有: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奶牛保险、耕牛保险、山羊保险、养鱼保险、养鹿、养鸭、养鸡等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蔬菜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烤烟保险、西瓜雹灾、香梨收获、小麦冻害等保险。

1.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中,农业保险获得了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第二次制度变革中,农业保险发展迅速。随着199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市场化体制转轨,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务便日益萎缩,许多地方甚至停办。2007年4月,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正式注入被列为首批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所遵循的原则是低保障、广覆盖;保险金额中央财政承担25%,省级财政承担25%,其余部分由农户承担,或者由农户和龙头企业,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具体比例由试点省份自主决定。

2.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农业风险可保性差,经营风险大

理想的可保风险的条件是:大量的独立的同质风险;损失是意外的、偶然的、不可控的;风险损失必须是可以测量的、确定的;发生巨灾损失的概率非常小。农业风险与可保条件多有不符。农业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比如洪灾、旱灾、雹灾、虫灾等等,在灾害事故及灾害损失中常常表现为高度的时间与空间的相关性。

2.2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客观上对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农业风险的识别、度量、预警技术;农业保险的定价技术;农业保险的防灾减损技术;农业损失的测定及理赔技术;农业再保险技术等。

2.3农民收入低,政府投入少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高费率,但就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来说,现行的费率也难以承受。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我国农村经济仍相当落后,农民收入水平很低。我国目前除对农业保险免交营业税外,没有其它扶持政策。虽然此次农业保险试点中试点公司大多与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由政府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进行保费或经费补贴,有的地区甚至提出由当地财政对农业保险亏损兜底,但补贴的实质性支持措施并未到位,而且没有从制度上予以保证。

2.4法律法规建设缺位

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

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

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技术,建立农业风险预警系统。农业风险监测是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环节,不仅有利于控制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它保险技术的运用和发挥。农业保险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灾害及其相关要素的观测系统,灾害全程动态检测及资料处理、分析系统,预报警报制作系统,以及预报警报的传播、分发和服务系统等,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水平。

3.2严格风险区划,科学厘定费率。风险区划是开展农业保险经营的重要技术之一,是科学厘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前提。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在开展农业保险初期,都投入过大量人力财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严格的风险区划。我国至今尚未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区划,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注重培养和引进保险精算等相关技术人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依据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农作物的种类及水利等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在严格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适度的多档次费率体系。

3.3提高定损理赔技术,降低理赔成本。由于农业保险标的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在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

3.4健全防灾减损体系。防灾减损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实务中应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充分利用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动员各方力量控制灾害事故蔓延,加强灾后管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为防灾防损服务。

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农业中高风险的存在,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完全替代的。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单靠任何一方的参与是很难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针对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诸多复杂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转变保险人的经营体制和观念,并依赖政府在资金、立法、构建农村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作为,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楚汴英.我国农业保险现状与农业保险制度供给[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2]黄英君.论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的借鉴[J].金融与保险.2006(3).

[3]王凤山.王永文.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J].保险世界,2005(2).

[4]王丽萍.加快推动农业保险发展[J].经济日报,2009-12-0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篇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权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树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从1 397亿元培长到424 242亿元,扣除其他因素影 响年均实际增长13%.总的说来,农业一直处于校高速度增长状况.然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深省的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简要发展历程

1.1新型农村经济制度确立时期——集体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自1982至1986年,我国农村改革史上第一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并实施,初步构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土地制度框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材现代化的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符合农民的习惯,又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这个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出现超常规发展,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24.8%,这极大剌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2探索和改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和农业产业结构

随着农业经营制度的确立,农业经济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即改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01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规定产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定购以外的产品,允许自由上市.蔬菜、水果、生猪、水产品等,-律退出派购.自由交易.价格放开.对于主要农产品,如棉花、粮食.则取消统购,改为合同订购.1986年,进一步提出,适当减少订购数量,提高市场定价的比重.1990年,郑州小麦批发市场以及9个区域批发市 场得到长足发展,也为农业流通主体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1.3第二轮土地承包——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到全面完善、系统的制度性安徘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和规范的新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15年的土地承包期已陆续到期.在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前,中央在《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原定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30年不变.开垦荒地、营造林池、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承包则可以更长“.随后,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做点工作,并在《关于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对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的工作在全国展开.各地在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尝试后,将”地人不糟地,减人不减地“作为农村土地改革的主要模式,保持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1.4《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

《农村土地承包法》标志着”农材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土地制度正式确立.2002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材土地承包法》的出台,使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已趋于完善.这部法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中比较成熟的做法固定下来,为以后农户能够以法律维护自身的土地权益提供了武辘,将对促进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农业政策

2004-2008年连续5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 支持农业发展,制定了”少取、多予、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方针及一系列惠农政策.在对农村税费改革成功试点基础上,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生产进入到元税时代.从1978年的1 397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2424亿 元,年均增长13%;农业附加值从1978年的1397亿元增长到24700亿元.年均增长4.6%.2.l.3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帽度提高.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1998年 精力日到2162元.1978-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7.9%,比同期农业发展速度快l.4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惠农“政策的剌激下,农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253元,地长到2006年3587元.2.2存在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建设成绩有目共赌.经过30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困难,出现新问题,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2.2.1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扩大再生 产进程缓慢我国人口多、底子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相对于国民经济中其他

2000年到2005年,通过免税.农民减负1250亿元.在此阶段,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全面对外开放,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业生产也 进入到全球化时代.2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农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产品产量快速地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抑制通货膨胀,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l.1农业物质投入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条件不 断改善具体表现在: 第一、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农业机械拥有蠢侠速增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化肥等农用物资技人不断增加.2.l.2农、牧、渔业全面发展,产品产量大幅度增 长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逐步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从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是相当低的.科技在农业地产中的贡献份额仅为39%.我国农业实现集约化增长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经济地长方式的粗放化,也得农业较之于其他行业获得较低的报酬率,导致了农业本身的资本积累率较低.这样,就使得农业缺乏大量用于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2.2.2农业国际竞争力技弱我国传统的农业

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成本的低廉,而随着世界新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优势正在消失.由于技术含量在农产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上产品的价值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出口的-般商品中劳动和资源价值所占比重为20%左右,其余大部分都是科技和管理的价值.而我国当前出口的传统产业和产品中的劳动和资源价值比重高达85%.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主要是小农个体经营的模式,并没有产生规模经济的效应,因而其传统的依靠成本低.带来的价格优势也正在逐步地减弱.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覆盖面才720多万户,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很低.2.2.3人口压力继续加大

可用耕地、水资源等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而不断减少到1998年底,我国农村人口约9.2亿,农村劳动力 为4.53亿,而我国现有耕地据测算只需要2亿左右的劳动力,即使把乡镇企业职工都算作充分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也有1亿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最为2200时,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水资源紧张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2.2.4农民收入增长慢

从2002年到2007年,农民收入5年增加1 500多元,而城镇居民2007年1年就地加了1 500多元,农民5年增收赶不上城镇居民1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3:1 :1上升到2007年的3:3 : 1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另-方面.农民收入增长慢,限制了农民扩大购买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占人口总数70%和劳动力总数55%的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制约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顺畅循环.3 河北省农衬发展现状状况的特点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可以看出,目前中 国改革已经初步适应思想解放与制度突破的历史.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无法适应构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的紧迫要求农民待续增收的机制仍未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送一步扩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河北省是中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在6 769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3%.根据《河北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对河北省农村经济现状以及农材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大致可以总结以下几点: 3.1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水平

耕地总资源继续减少.2000年我省实有事件地总资源646.5万 hm²飞每年农作物的拚种面织在620万hm²右,人均拚地面积仅为O.091Hm²,低于0.094 hm²的全国平均水平.到2007 年减少至589.3万 hm²,减少57.2万 hm².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我省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补充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我省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快、建设占地多的廊坊、庸山和石家庄地区.如何实现饼地数量和质量上的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占补平衡,是耕地保护工程的一大难题.3.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用一年的时间脱了贫,但是二十多年的时间没有致富.过去30年,以出台10份”一号文件“为标志,中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接下来,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正如全会海调指出的.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从整体上消除农材贫困,意义重大.2000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2 478.86元,到2004年.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 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3000元大关,达3171.06元,比上年增加317.77元,增长11.1%,是近7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伏.到2007年,达到4293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1 365元,增加到2007年的2 786元.增长14.1%,生活质量提升较快.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河北省农材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只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2 936.40元,平均消费2 184.65元).与发达地区的省份相比,还存在着 很大差距.2004年农村居民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平均收入水平为5 790.82元,消费排名前五位的(上海、浙江、北 京、广东、福建)平均消费水平达到4 372.25元.对于河北省自身来讲,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1998年到2002年5年的时间内,几乎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停满不前.2004年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刺激下才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农民收人水平地域差距明显.在唐山、廊坊和石家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而在张家口和承德农民收入则不到1.800元.从城乡居民收入对比来看,农民年均收入仅仅是城市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一.3.3农业经济结构有待完善

在种植业内部,提出适当降低粮食种植面坝,培加经济作物面积,在大农业内部,改变单-经营种植业的局面.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这-状况基本实现.但是在整个农村产业中,改变单一经营农业的模式,实行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综合发展这-目标,却远远落后.河北省农民非农收入由前几年的快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由于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其他增收因素弱化的前提下,非农收入稳定增长并未起到应有的实际地长的作用,直接导致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4 完善农村经济政策的展望

针对我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现状,我国”三农"政策将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具体包括:

我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4.1 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

我国作为-个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时刻注意,特别是在目前全球存在粮食危机的状况下,政府必须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4.2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离农业产业化水平

实践证明,打造知名龙头,密切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关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十六大强调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对农业产业化的积饭性.中央特别强调,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战略化经营调整的途径,这是治力日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一定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来抓.4.3调整结构与开拓市场并举

析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措施 篇5

一、我国农业保险运营主要问题分析

(一)自我保障功能缺乏。农业保险发展的滞后,与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有关,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农业保险自身缺乏保障。高风险、高赔付率,让开展这项业务的保险公司无利可图,形同鸡肋,即使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仍然不能得到良性的发展。而身份不明、规则缺失、支持措施不足等因素决定了农业保险陷于困境。首先,农业险与商业险在经营目标上的冲突。农业险保户的投交保费能力低,如果按照商业化运作,同时承受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险,就当以高保费弥补分散其存在的风险,但我国农业险费率是国家统_的,属于低保费险种,缺乏灵活的可操控性,保费高了保户承受不起,低了保险公司后续经营无力维持。其次,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由于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未对农业保险予以明确规定,导致农业保险身份不明确,由此导致规则的缺失,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目前,农业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保户缴纳的保险费,而按农业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根据第﹁次农业普查资料,全国有59%的农户仍属于纯农户,这些纯农户家庭90%的收入来自纯农业收入,这就意味着,投保农业险,无论是否出现险情,相当比例保户的农业收入都有可能降低,导致农户收入出现持续走低的趋势。在农户收入减少的同时,农村公共品供应的弱化将使农户隐性负担逐步增长,农户预期和现实支出增长却有强化的趋势。尽管农业保险是从保护保户利益出发,保险费亦是保户应当负担的,但是由于保户收入偏低,甚至还有4 000多万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种状况使单一靠保户缴纳保险费来壮大农业保险基金困难重重。这种单一的、不稳定的来源渠道也是农业保险实践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使农业保险基金的积累速度与农业风险保障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不能维续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创新。

(三)农业保险基金管理分散,推动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由于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与商业保险捆在一起经营,从保险基金的使用上看,农业保险基金被作为财产保险基金的一部分使用,并没有专款专用。从经营核算上来看,往往是用其它财产险的盈利来弥补农业险的亏损,缺少独立的农业保险基金的核算办法。尽管有些地方摸索出了单独核算农业基金的办法,但依旧没有放弃由财产险来“养活”农业险。从保险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来看,经营农业保险的下级公司作为上级公司的子公司,并没有按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律积累各级农业专项保险基金,而是按一般财产保险的分保方法甚至是以公司内部责任制的形式承保农业保险,使农业风险分散不出去。这种基金分散式的管理,导致保险基金无法积累,无法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empirenews.page--]

(四)农业保险的“双高”导致保户和保险公司共同利益的模糊。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性入不敷出,提高保险费率就是习惯性思维了。但对于保户而言,又无法承受提高的费率。而且,农业保险规模控制较严、操作复杂,赔偿估价双方意见往往分歧较大,保户的最终决定可能是放弃投保农业保险。

(五)农业险险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业保险基金结构不合理。作为商业保险公司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的目标。因此对于农业保险而言,保险公司往往更愿意从事收益快、风险低的农业险种,而对于长期类的险种,保险公司就很少涉足了。

二、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一)加强立法是关键环节。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性、各级政府有关机构的管理职能和支持作用、保险费率的形成机制、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政策支持、农业保险补偿体制框架、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农业保险保户的相关权利等等都应当在相应的法律中予以明确。在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国家意志将起到主导的作用,而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也将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发挥极大的作用。况且农业保险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为目的,而不以营利为经营导向,一般适用于各种商业保险的《保险法》从本质上不适应农业保险的特性和规范,因此,国家应该在立法层面上给予农业保险相关的地位,以法律或者法规的平台对农业保险予以支撑。

(二)经营体制创新,成立政策性综合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保险公司无暇顾及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及社会的保障作用,因此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险的经营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需求。应当把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再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一并考虑在内,成立政策性综合性农业保险公司。应形成以国家农业保险公司的宏观调控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方向,以各省农业保险公司的区域性管理为业务主导,以县乡两级的农业保险合作社为经营主体的健全的组织体系,这不仅符合国家农业政策,而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三)建立农业保险基金现代筹措和管理制度。农业保险基金的筹措可以通过地方财政、民政、农村经济组织、城市单位及个人捐助等渠道,形成雄厚的农险总准备金,同时国家应该推进税费改革,把农业生产领域由纳税人向国家补贴的领取者转变,这对于增加农业保险的投保数量和保险基金的积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农业保险基金法规和政策,包括农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手段、与商业保险基金不同的核算办法,以及农业保险基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等,使农业保险基金的运用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四)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目前所有的自然风险都是由农业生产经营者承担,而农业生产者对农业保险的投入能力又有限,因此应该破除“谁种田谁担风险”的旧观念,建立谁享有农业产品,谁就有义务分担一部分农业风险的新体制,即建立政府、企业、保户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许多国家都在农业保险立法中对保险费的分担作了明确的规定,美国法律规定政府补贴保费的 30%,加拿大法律规定政府补贴50%。为了防止道德风险,应规定只保障农作物预期收益的一定比例,例如美国农业保险规定的水平是经专门委员会评定的平均产量的 50%至70%。[!--empirenews.page--]

(五)筹资渠道多元化,农业保险基金投放专向化。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基金不能满足农业风险保障的资金需要。因此,筹集农业保险基金,除了发动保户积极投保外,国家应加大对农业保险以及财政补贴的力度。另外,对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可征收一定标准的农业保险税:对经营农村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保险税,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农村合作社和国家、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减免税(费)等作为农业保险基金来源的辅助渠道,实现农业保险基金筹资渠道多元化,加大基金的积累规模。农业保险基金的投放重点应是促进和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和经营不因自然灾害而中断,及时向受灾保险对象提供帮助。同时,根据各类险种和险别的承保对象、承保责任、赔付方法、赔付金额等特殊的规定性,对农业保险基金的各类风险基金要分别管理、专项使用。

(六)应充分利用加入WTO绿箱政策推广农业保险。在WTO农业协议条款中,广义农业补贴被界定为绿箱政策。缔约方政府可以采取对农产品生产、价格与贸易没有或仅有微小扭曲作用的农业支持政策。在绿箱政策范围内的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规模,不受WTO农业协议条款限制。

(七)设定农业法定险种。根据保险大数法则的原理,保险参与率越高,稳定系数越大,越趋于合理,但由于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支付能力等影响,各地保户的参保能力差距较大。根据地区差异,设定部分法定农业保险,如车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保户的保险意识,增强保险公司的资金积累,稳定农业保险的经营。法定保险的保险费在初期可由财政提供,或从扶贫款中拨付,也可如捐赠“希望小学”一样发动社会捐赠。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6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完善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怀涛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虽然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保险的因素,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担保人、保险人、政府三个方面剖析其原因,然后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 政府导向 保险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央政府连续四年在一号文件中相继提出“加快建立”、“稳步推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6年《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农业保险“三补贴”政策。2007年4月,在政府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的大趋势下,中央财政决定当年拿出1O亿元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试点省份确定为吉林、内蒙古、新疆、江苏、四川、湖南6个省区,由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吉林安华3家保险公司将参与试点,此举极大的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2007年4月,中央财政10亿元资金正式注入被列为首批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这六个省份是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保险对象为五大种植品种,即棉花、玉米、水稻、大豆、小麦;保险责任包括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和冰冻;所遵循的原则是低保障、广覆盖;保险金额中央财政承担25%,省级财政承担25%,其余部分由农户承担,或者由农户和龙头企业,省、市、县级财政部门共同承担,具体比例由试点省份自主决定。保额原则上为农作物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包括种子成本、化肥成本、农药成本、灌溉成本、机耕成本和地膜成本。各试点省份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试点农作物的品种、保险责任的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以及保费比例。

可见我国农业保险的整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对农业的保障程度较差。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的供需平衡机制,促进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农险业发展滞后,有保险业自身发展不成熟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和农民保险意识

淡漠的因素。

(一)投保人方面

1、农民参保意识淡薄

农民缺乏保险意识是保险业在农村发展不起来的一大症结所在。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落后、保险宣传力度不够使绝大多数农民缺乏保险相关知识,甚至根本就不懂保险是怎么回事,对保险公司、险种、保险条款等的不了解,导致对保险的抵触,更不用说主动购买了。多数农民认为保险“意义不大”、“不值得”,而且索赔困难,如果出现状况向保险公司索赔时,手续极其繁琐,而且很多时候保险公司不肯赔付;再加上有些保险营销人员忽视职业道德,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掩饰保险条款中的免赔责任,严重影响了农民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所有的这些原因导致农业投保率低。

2、农民收入水平低

近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大约在9%左右,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不断加大,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4,140元,城镇居民为13,786元。农民必须用这些收入去交纳各种费用、购买生活必需品,赡养老人、为子女提供教育费用等,大部分农户所剩的收入已是非常有限:而且由于我国的农民没有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另外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突发事件,他们还要留有一部分收入来满足预防需求。而我国按农业受灾损失率制定的农业保险费率也通常较高,因此,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下,在让农民拿出高达10%的收入去购买保险,这显然是农民难以接受的。

3、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经营过于分散使得农业保险难以推广,也在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二)保险人方面

1、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

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特点导致农业保险自身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农业保险的低收益局面无法维持商业保险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从而面临两难的困境。相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受自然制约较多,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1982-2004年,全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共计80.98亿元,赔款支出共计70.6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87.24%,大大高于一般财产赔付率53.15%的平均水平,也超出了保险界公认的70%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再加上接近保费收入的20%的经营费用和其他费用,农业保险的平均综合赔付率超过120%。这都使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居高不下,从而与一般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严重背离。

2、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

农业保险的推行力度不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公司缺乏对保险的宣传,或者是宣传不够,不能彻底的打消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顾虑,保险公司作为农业经纪人,应切实为农民着想,从农民的思维、利益角度,去制定一系列的农业保险法规。当然也可以通过如宣传册、农业保险普及员等等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

3、缺乏从事农业保险的专业人才

农业保险种类多、情况复杂,使经营农业保险存在着特殊的技术障碍;我国农村经营方

式分散,导致难以对保险对象的资料进行充分收集,保险公司也就无法正确评估风险和厘定准确的保险费率。我国保险公司缺少能对气象和自然病虫害进行中期预警的专业人才,也导致农业保险风险不可控。

4、产品的创新度力度不够

农民不相信、不购买保险的原因还涉及农业保险的产品单一,农民可选择的空间太过狭窄,而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的改变,保险公司针对农业保险的产品还保留在原有的状态,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政府方面

1、政府推行农业保险发展的力度不够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基于我国农业投保人对保险认识的局限性和保险人对保险商业经营模式的习惯,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使得投保人对保险有认识、了解、和投入使用这样一个过程。也使保险人能切身从农民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赔付制度。而我国政府在农业保险的宣传上做的力度不够。导致农业保险在我国推行发展缓慢。

2、缺乏相应的财政、税收的优惠支持及相应的法律支持

我国农业保险本身发展就很滞后,再加上再保险机制不够完善,在现有的赔付条件下,一场大的天灾,将使得农业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保险公司面对的将是大量赔款后的亏损,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经营主体自身,亏损较大,而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也没有制订其他有关农业险的条例法规或者出台其他配套扶持政策。这一切都使得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退避三舍”。

三、完善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投保人方面

1、加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

发展农业保险,农民是主体,为了改善当前农民对保险的淡薄意识,加大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开展一些如电视、讲座、广播等使得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懂得投保、索赔、防灾防损常识,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提高其投保的主动性。

2、鼓励农业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想办法改进农业发展技术,如灌溉、种子改良等等,提高技术创新的收益,让创新者能得到收益,同时要加强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技术、资源浪费。政府要提供鼓励自由创新的环境,减少对创新活动的限制,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3、增加农民的收入

直接和间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加农业保险。其中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三种途径: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多元化经营如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它可获得收入的项目。而间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的方法有两种途径:一是由政府补贴部分保费分摊一部分保险成本;二是农民可以转嫁保险成本,因为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

小,农民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将一部分保费转嫁给消费者,这样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加农业保险。

(二)保险人方面

1、转变经营体制,进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

保险市场竞争激烈,商业保险公司无暇顾及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及社会的保障作用,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险的经营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实社会的需求。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创新。

2、转变经营观念,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商业保险公司要转变观念,在产品上创新,在服务上创新,在销售渠道上创新,不断扩大保险产品的覆盖力。要适当拓宽承保的风险范围和地域范围,不但要承保低风险的项目和灾害发生率低的地区,还要承保部分风险较高的项目和地区,切实体现农业保险提供保障的特点,在农户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3、积极参加再保险,增强农业保险公司承保能力

建立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转移机制;由于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要大规模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单一的商业保险公司没有实力承担全部风险。完善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体系,是帮助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的重要手段。以财政资金进行再保险,比直接用于救灾赈济款项,更能够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更好地发挥资金的运作效益。

(三)政府方面

我国要想使农业保险健康发展,发挥其在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和保持农村稳定方面的作用,政府就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强制性措施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1、加大资金的投入

政府应筹集大量的资金,给予农业保险必要的财政支持,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从国际、国内开展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如果完全实行商业化经营模式,必然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对农业保险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对投保人即农民提供保费补贴以刺激农业保险需求,政府对保险人提供经营费用补贴和再保险支持,实行减免税政策。

2、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

中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农业保险法规。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是建立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关键一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支持作用、保险费率形成机制、经营主体应该享受的政策支持、农业保险补偿体制框架、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政府各部门的协调机制等内容,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或因财力问题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3、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服务体系主要包括:(1)由气象部门、农情研究机构组建农业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分析研究洪涝灾害台风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并给予预警,抵御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害;(2)发挥国家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作用,建立技术支持网络,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推广抗灾的优良品种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损害;(3)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信息系统,引导农民走市场化道路,积极参预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以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4)完善农村的金融系统,将农业保险与农民获得农业贷款相结合,在风险发生时由保险方归还部分贷款,可以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由农业保险的把关与支持,降低了农业贷款的经营风险。

综观农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农业中高风险的存在,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保险对农业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完全替代的。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单靠任何一方的参与是很难以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针对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诸多复杂问题,提出了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强农业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并依赖政府在资金、立法、构建农村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作为,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1、《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姚琴、许建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2、《我国农业保险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李莉、马丽丽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政策建议及发展前景 篇7

关键词:广东省,财产保险市场,现状,政策建议

一、前言

近年来, 广东财产保险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行业利润普遍提升, 发展活力逐渐显现;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保险的社会地位持续提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但是,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财险市场相比, 广东财险市场发展均显滞后, 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为广东财险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效发挥财产保险的保障和社会管理能力, 更好服务于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服务于幸福广东建设, 是广东财产保险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广东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现状

1. 业务持续增长

财产保险是一个与经济发展繁荣程度息息相关的行业。从图1中可以看出, 广东省保费收入的增速与GDP的增速之间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之下, 广东财险市场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5至2009年间, 广东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由118.13亿元增长到239.33亿元, 四年内翻了一番、, 年均增速达19.30%, 2008年, 保费收入的增速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放缓降至7.97%, 2009年又增至14.87%。初步估算, 2010年全省财险保费增速不低于25%, 随着经济的复苏, 广东财险市场规模出现了恢复性增长, 并有加速扩张的趋势。

2. 险种结构变化

从表1中可以看出, 2005-2009年, 广东车险保费收入增速明显快于财险市场的整体增速, 结合车险的占比情况不难得出, 车险业务是全省保费收入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同时, 非车险中的农业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年均增速也达到了62.46%和28.40%, 但因基数不大, 总量偏低, 在财产险中的占比不高, 只有0.43%和1.97%。

3. 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覆盖面不断扩大

(1) 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转移服务。过去的5年当中, 广东财产保险业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的经济建设, 为广州汽车制造业、茂名和惠州石化产业、东莞和惠州的电子制造业等多个省内重点项目提供了保险保障等。截至2010年初, 广东财产保险业为基础建设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近8万亿元, 为出口企业承担120亿美元风险保额。 (2) 发挥保险作用, 有力保障三农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房保险, 截至2010年末, 广东省农房统保覆盖率达90.4%, 同时, 能繁母猪、水稻试点、森林等农险险种的试点和推进工作也在有序的展开。 (3) 服务保障民生能力有所提升。广东省社保医疗补充保险已覆盖佛山、惠州、阳江等9个地市, 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补充保障。同时, 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创新服务方式。“湛江模式”是将商业保险机制引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一个新的尝试, 对完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 积极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 热带风暴频发,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广东财产保险业在面对巨灾时, 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 认真履行保险合同责任, 为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中, 广东保险业累积支付赔款1.29亿元。

4.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2006年以来, 广东财险业的风险控制水平有效提升, 市场环境得以改善。一系列监管制度及措施的出台, 如实施见费出单制度, 手续费据实列支制度, 批退全额转账制度, 车险赔款支付全额转账制度等, 为行业的风险防范水平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有效的促进了险企盈利能力的提升。截止2009年, 广东整个财产保险行业应收保费率为3.4%, 远低于8%的警戒线, 业务及管理费用率降幅明显, 2009年降至20.8%, 费用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广东省财产保险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广东省财产保险行业在取得了重要成就的同时, 也存在几个较为突出的矛盾, 制约着市场健康的发展。

1. 保险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1) 市场供给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全国财险市场保费收入领先的省份, 我省的优势更多的体现在保费规模上。从表2来看, 2005年广东省保险密度141.22元, 全国排名第9位。保险深度0.60%, 全国排名第19位。2009年保险密度273.62元, 排名下降了两位, 降至第11名, 保险密度升至0.78%, 全国第13位。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全国排名居中, 折射出广东省的财产保险市场目前的发展程度仍然不高, 与其全国领先的经济地位明显不符。

从保险供给的角度来看, 广东省保险市场创新能力缺乏, 适销险种少, 保险有效供给不足。保险供给是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保险市场可能提供给全社会的保险商品数量。一方面广东省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的公司都是分公司建制, 缺乏独立开发产品的能力, 直接销售由总公司从全国层面出发而设计的产品, 导致产品适应能力差, 不能很好满足地方的需要。另一方面供给主体的内部经营机制不能适应财险发展的需要, 主体本身的潜在能量尚未完全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财产保险市场目前仍以粗放竞争、价格竞争为主, 费用率上升压力较大, 违规风险大。

(2) 大灾赔付比例明显偏低。广东自然灾害频繁, 但保险赔付比例一直不高。以2008年南方雪灾为例, 全部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 保险业赔付迅速, 有效支持了恢复重建工作, 但此次灾害中, 总体保险业赔付仅占经济损失的3%, 保险赔付率严重偏低。在发达国家, 这一比例往往达到了30%以上。巨灾赔付水平低, 反映了当前广东省在面对巨灾时, 保险机制仍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如何将商业保险机制有效的融入巨灾风险管理是广东、更是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 服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市场主体在保险产品的设计、营销、保险理赔过程中, 重承保、轻理赔, 未能很好地体现保险的经济保障的功能。二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服务链脱节现象严重。对保险咨询、风险评估、保险方案设计、承保后的风险防范和管理、保险条件优化和保险补偿在内的全程服务全面滞后, 造成业务脱节, 失去市场, 降低竞争能力。三是服务整体水平及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 各家保险公司的部门设置、保险产品、服务手段等内容大同小异, 核心竞争力不强。

2. 险种结构矛盾

从近5年的各险种的发展情况来看, 广东省险种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车险保费收入占比重过高,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2009年间, 广东省车险保险收入占财险保费收入之比, 从63.30%上升至73.04%。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如美国2007、2008年的车险在财产险业务中的占比都在38%左右, 而家财险和劳工保险合计占比在20%以上;日本近年来车险在财产保险中占比在55%左右。目前, 广东省财险公司的险种结构以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占主导地位, 2009年二者保费收入占全省保费收入的82.27%。车险占比相对偏高。

二是非车险发展缓慢, 效益低。责任险有效需求不足, 发展速度缓慢, 2009年, 责任险保费收入占我省财产保险收入的3.34%, 与发达国家17%左右的平均水平相比偏低;企财险和工程险目前表现为市场费率低, 风险高, 盈利水平普遍不高;农险方面, 广东农村点多面广, 地处偏僻, 业务成本较高, 加之保费收入偏低, 受灾频繁, 市场各主体在开展农业保险时缺乏积极性。总体来说, 非车险发展规模不大, 质量不高。

广东省财险业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车险在财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市场主体将业务发展的重心放在了车险上, 对非车险的重视和投入明显不足。二是非车险方面, 社会保险意识不强, 保证市场有效益发展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仍不完善, 非车险整体发展动力不足。

3. 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的经济总量高, 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财险市场也表现出极强的不平衡性。从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区域的保费收入看, 2005年, 珠三角与非珠三角地区财险保费收入分别为9660.22亿, 2152.95万元, 珠三角地区保费收入占全省保费收入的81.78%, 这一比值在2005-2009年间, 在82%左右波动, 2008年最高时达到了82.44%。市场发展不平衡, 在客观上加大了各市场主体统筹业务发展的难度和经营管理的复杂程度。除了人保财险以外, 其他市场主体, 包括平安、太平洋在内, 都将非均衡发展作为其在广东省区域发展的指导思路。

四、广东省财产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在未来的几年内, 广东省将以建设幸福广东为契机, 适当调低GDP增长预期, 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在深入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从经济环境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和实施, 将使广东的社会总消费和投资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行业监管看, 监管视角逐渐从微观监管转向宏观审慎监管, 监管重心从经营性风险向系统性风险转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市场将更趋规范, 经营理念逐步转变, 注重效益特别是承保效益将成为市场主体的共识。总体而言, 未来几年内, 广东财险市场的发展仍是机遇多于挑战。发展环境不断好转的趋势不会变, 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会变, 盈利水平提高的趋势不会变。

在新的形势下, 广东省财产保险业应积极把握适应新的环境, 推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新的增长点, 着力提高发展水平, 提高保障能力和社会服务管理能力。

1. 创造良好环境, 强化政策落地。

一方面应继续改善财产保险行业的硬环境, 促进保险相关法律的制订和完善, 从政策和财政方面为财产保险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应继续改善财产保险行业的软环境, 积极加大宣传, 提高社会保险意识, 全力提升财险行业地位。同时, 进一步完善引导财险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 着力出台和制订有效促进市场科学发展的政策合力的监管措施。

2. 支持经济建设, 增强保障能力。

广东财产保险业应以广东“双转移”战略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 重点关注专项规划的实施, 努力推进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领域、新兴技术的保险险种的设计与研发, 积极争取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 不断扩大财产保险的服务领域, 提高保障水平, 切实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3. 完善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品质。

首先, 广东省财产保险业要切实加强服务能力建设, 以文化建设为引导, 制度建设为保障, 信息化建设为依托, 建立覆盖各种环境、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保险服务体系, 实现由单纯卖产品向为用户提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服务的转变。其次, 发挥保险公司的资源优势, 为用户提供保险责任以外的附加服务。再次, 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 如欧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有自己的急救医院、康复中心, 客户可以在那里享受优惠的服务, 投保数额大的客户还可享受免费疗养。广东财险业要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来主动适应当前保险消费市场内涵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4. 促进险种均衡, 实现全面有效益发展。

大力促进较有潜力的非车险险种发展, 改善广东财险险种不均衡的状况。责任保险是一个对法律环境依赖性较大的险种。一方面要求有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责任险的发展, 一是要发挥保险监管部门的积极作用。加强同有关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是通过开展各类责任保险试点, 积极提升公众的保险意识。三是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对责任险的倾斜, 重视对责任保险的开发和创新, 优化制订选择销售策略。在农业保险方面, 一是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 激发市场主体开展农险业务的积极性, 增强对农业的保障力度。二是保险公司应注重农业保险的治理, 在农业保险方面把握好政府政策与商业之道间的平衡与分配, 处理好公司品牌形象与公司效益间的关系。

5. 积极争取和探索巨灾保险模式, 扩展保险补偿功能的广度和深度。

瑞士再担保2009年的关于巨灾的标准是, 只要满足保险理赔4260万美元、总体经济损失8520万美元、死亡或失踪20人、受伤50人等其中一项, 即列入巨灾的范畴。依照这一标准划分, 我省属于巨灾多发的地区。当前保监会正连同各有关部委, 加紧推进巨灾保险实施机制的调研工作, 一些落地的方案也会于近期推出。广东应发挥对巨灾经验丰富的优势, 有条件的争取和探索巨灾保险模式, 更有效的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 为本地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年鉴》2006-2010年, 中国保险年鉴社

[2]吴焰, 《中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07-2009年, 中国经济出版社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带来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业保险 发展历史 现状分析 保险立法

我国历史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各种经济成分中占比较重。然而我国又是世界范围内遭受自然灾害最多、造成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研究如何转移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利益不受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保险是指种植行业、养殖行业在生产、抚育、成长中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公司通过保险的形式,将保费进行集中,在事故发生后,补偿给受损单位或个人,以防生产链的断裂造成连锁损失,使得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农业保险始于1950年,曾一度中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逐渐开始恢复。自1982年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开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试办,1986年,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开始开展农业保险。在这之后,多种保险形式纷纷出现,掀起了各地的农业保险的热潮。之后,由于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不稳定,农业保险呈现萎缩的趋势。21世纪以来,中央也逐渐开始重视起“三农”问题,使农业保险制度逐步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之一。 近30年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困境中蹒跚前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险种的不断丰富,保险范围的不断扩大,保险收入的大幅增长等。2009年7月20日,时任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仅2009年上半年,农业保险承保各类农作物3.5亿亩,参保农户6152万户次,承担种植业、养殖业风险责任金额1436.5亿元,累计赔付34.1亿元。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还处于地下水平,发展也是极不稳定的,承保范围相对而言较小,市场份额也不大,险种同市场需求也是不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如此现状,引人深思。我们知道,农业生产的巨大风险,较高的保险赔偿率以及较高的赔偿率必然导致农业保险的保费高于农民的心理预期,使得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不愿意购买保险,因此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俳徊于日益萎缩的怪圈,农业保险的发展幅度和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调查发现,我国农业保险法律缺失,农业保险法几近空白,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只有《农业法》对农业保险有所涉及,其中第16条清楚地界定了“农业保险应按政策性保险来实施,国家鼓励和支持建立互助合作性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对业务的建立和开展方式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农民参保意识淡薄、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农业保险赔付率高、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数量少等因素,导致农业保险在我國推行发展缓慢。

我国要想使农业保险得以健康发展,使其在减轻农业灾害损失、保持农村稳定等作用得以发挥,应让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措施用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此外,国家应注重农业保险的立法问题,用明文法律形式来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以及政府在农业保险发展中应履行的职能,来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宣传,加强群众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懂得投保、索赔、防灾防损常识,提高其投保积极性。考虑到农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农业保险的开展方式不能等同于一些常规保险,应当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与风险分担方式,还应加入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和风险防范。农业是一种产业部门,但也是典型的公共部门,需要有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共同来分散、转移和分担风险的系统来作保障。政府要鼓励农业技术创新,直接或间接增加农民收入,使更多的农民有经济能力参与农业保险。我国还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对近几年的农业保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因地制宜的建设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同时,国家还可以对农业保险给予金融及再保险的支持,农业保险的保险人因巨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通过再保险方式进行摊回。

我国现阶段开展农业保险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只有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水平、自然灾害特点,来制定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政策,才能满足当地最广大农民的需求,才能使农业保险不断发展壮大。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也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琴英.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2]黄英君.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保险研究,2009;2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网上作业下一篇:浅析新时代视频侦查的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