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4-09-27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共6篇)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09-11-0809:45来源:作者:谢启标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范围还很狭窄,多以金融服务类业务为主,“或有类”业务较少,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具体来说,存在表外业务收入占比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约束、金融市场环境欠佳、市场交易主体不够成熟、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及专业人才与先进技术缺乏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实行混业经营制度,统筹规划、强化产品开发,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储备力度,实施有效市场营销策略,强化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在生存压力和发展需要的推动下,表外业务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涉及的金额和获取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像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均在40%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把表外业务定位于业务和利润的新增长点,但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表外业务层次较低,市场份额较小,与外国商业银行差距十分明显。在我国银行业面临即将全面开放的今天,其落后的现状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软肋”。因此,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中介”功能建设,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成了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念释义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SheetActivities,OBS)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判定标准,表外业务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关系紧密,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即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等;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之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金融服务类业务。

在传统上,我国商业银行把资产、负债业务以外的业务统称为中间业务(Mid-business),即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的各类金融服务,从中赚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活动。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范畴。其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以收取手续费为目的的业务,而且都是以接受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而区别则在于以下三点:(1)中间人的身份不同。在中间业务中,如支付结算、信托、代理等业务,银行都是以交易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身份接受委托,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而表外业务在业务发展中可能发生银行中间人角色的移位,成为交易的直接当事人,如贷款承诺,在银行与客户签订协议时无信贷行为发生,但是一旦具备协议所列的某项具体贷款条件,银行就必须履行贷款责任。(2)业务风险不同。中间业务是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的,其较少动用或不动用自己的资金,虽然业务经营中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风险程度明显低于信用业务;而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能以某种形式垫付资金,从而形成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其风险度较大。(3)发展的时间长短不同。表外业务是近2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与国际业务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而我国银行业长期使用的中间业务大部分是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伴而生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指称的中间业务应包含在表外业务中,其实质就是指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之所以长期使用“中间业务”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范围狭窄,多以金融服务类业务为主,“或有类”业务发展长期缓慢造成的,而国外近20多年表外业务的扩张则主要体现在狭义表外业务方面。因此,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便于国际比较,以及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规范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有必要改变目前“中间业务”的习惯称呼,统一使用“表外业务”这一国际公认的称谓。本文所使用的表外业务概念是指广义表外业务,即包括金融服务类和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类表外业务。

二、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

(一)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

自1979年10月中国银行首次开发信托、租赁类表外业务以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努力转换经营机制,不断吸收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先后开发了保函、商业票据承兑与贴现、代客外汇买卖、代理发行债券、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循环包销便利、贷款承诺、远期交易等业务,表外业务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业务范围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表外业务的发展速度、种类、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相比还很不相称,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从表1中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益比重平均在10%左右。中国农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7.3%,主要是其基数比较小,2005年增长较快,达34.74%,而其营业收入净额2005年却比2004年减少82.6亿元,这一增一减导致变化突出。中国银行则由于历史原因外汇业务收入较大所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收入占比均较低。相反,德国商业银行60%以上的收入来自表外业务;美国花旗银行等20家大银行的表外业务占比均在70%以上;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巴莱克银行表外业务的利润弥补全部支出的73%;香港汇丰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2003年为28.83%,2004年为34.45%。

2.表外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以小国银行2005年的表外业务收入为例(见表2),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仍以传统的结算、代理、担保类业务为主,收入占比超过50%,咨询、基金业务占比极低,投资银行业务甚至亏损2.48亿元。而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收入构成明显不同,以美国大通银行为例(见表3),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赖性较小。

3.表外业务发展不平衡。首先,供需不平衡。公司、居民需要的理财、咨询、信用卡、外汇衍生保值、投资银行等业务,国有商业银行的开发严重不足,供需结构失衡。其次,国际领域表外业务的发展强于国内表外业务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国际领域所受限制较小,开发国际业务没有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而在国内领域,表外业务的开发显得相对薄弱,仍然依靠网点优势推行各种代收代付业务。最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开放城市凭借经济优势、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及旺盛的需求,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中西部及边远地区则相对滞后,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有些银行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什么,更不用说如何开展。

4.表外业务管理不规范。国有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统一的管理,内部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还处于“散兵游勇”的发展阶段,尚未形成集约经营,各部门相互制约也不够完善;在业务操作程序上,许多业务品种没有完整和统一的操作办法,也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表外业务指标统计、考核体系,使表外业务的市场需求不能迅速反馈,制约表外业务的拓展;在发展对策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有些银行甚至是即时的、附带的、非固定的业务,因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导致资源重复投入和浪费现象严重。

(二)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

1.分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约束。

目前,西方许多国家为了增强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纷纷放松金融管制,允许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之间有业务交叉,实施混业经营,而我国由于各种因素限制,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制度。这种分业经营模式虽然有助于在银行、证券、保险之间建立防火墙,分散经营风险,规范银行运作,但是其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显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极大地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抑制了金融创新,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局限在传统的存、贷、汇等方面。据统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品种约为100多种,而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品种数量均在300种以上,这充分说明分业经营模式已经严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生存空间。

2.金融市场环境欠佳。

表外业务的拓展要求各种金融市场完善且发展较成熟。我国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企业债券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在规模、流通机制等方面还很不完善;股票市场虽历经改革,仍然存在市场分割、投机性严重等问题;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开辟又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及人民币走向完全自由兑换的进程密切联系。因此,发展滞后的金融市场既使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开拓诸如期货、期权、互换、掉期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与利率、汇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类表外业务的基础,又使各类经济主体无法利用现代衍生金融工具规避市场风险。同时,我国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资产的数量有限,这些无疑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拓展表外业务的一个制约因素。

3.市场交易主体不够成熟。

就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经营理念更新较慢,对表外业务的认识不足,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传统的存、贷等表内业务上,加上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及来自资本充足方面的监管压力不大,使国有商业银行不像外资银行那样尽力去开拓表外业务。

就企业来说,目前更多的是资金需求,在信息咨询、承诺服务、投资理财等创新表外业务的需求还很不充分,而且对银行提供的表外业务也知之甚少,有限的金融消费市场难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驱动作用。

此外,大量有风险的表外业务要求缔约双方有良好的信用习惯,否则极易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而事实上,我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甚至是银行之间的债务拖欠时有发生,这种银企之间不到位的信用意识,是令商业银行在诸如担保、承诺等风险表外业务上驻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4.银行体制改革滞后。

这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围绕股份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进了部分战略投资者,挂牌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还纷纷在香港成功上市,但是,离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尚有较大差距,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利益软约束致使规避风险的经营主体缺位,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对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需求减少,那么为规避风险而设计出来的表外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交易中必然出现保值者少、投机者众的结果。而在金融市场上,投机者和套期保值者是缺一不可的,否则任何一种有良好初衷的金融工具最终都会被扭曲成高风险的投机工具,从而影响表外业务的良性发展。

5.专业人才与先进技术缺乏。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表外业务孕育着许多金融创新的机会,完全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产品,集合了对人才、技术、网络、信用与信誉于一体的要求,一些新兴业务不但交易复杂而且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一批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精通先进电子技术、掌握现代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资产负债业务,加上这几年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员工远离投资证券业,缺乏从事财务顾问的专业经验,衍生金融工具的人才更是风毛麟角。在技术支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实行了电子化革命,拥有较为先进的网络服务系统,但是,与表外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软件程序开发能力不足、计算机应用配套能力较差、管理信息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从而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开发需求。

三、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若干思考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实行混业经营

表外业务发展的实质是充分动用银行业的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提高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但是,我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现状,限制了银行、证券、保险企业之间的业务互通,使得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受到诸多制约,难以适应国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相反,在西方,自1986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允许商业银行直接参与证券业务开始,欧洲、美国、日本等金融体系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通过立法或修改法案等方法,将商业银行制度由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到目前为止,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主流模式,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的激烈市场竞争,我们应审时度势,在稳步推进改革的基础上,抓住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的合作高潮迭起的有利时机,逐步放开对金融业务的限制,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允许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交叉合作,或成立金融控股集团,采取恰当的方式开展混业经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

(二)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发展表外业务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都是由总行统一推出,逐级授权办理,基层行对上级银行推广的表外业务只强调一个“有”字,而没有专门机构主动地研究市场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表外业务的管理缺乏统一性、连贯性以及业务推动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发展表外业务首先要制定长远规划和发展战略。要在分析表外业务经营的特点、现状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总体市场预测、自身发展规模、目标客户群体、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定价策略、人才储备培养等内容的发展战略规划,并对规划执行情况逐年进行考核。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庞大的机构网络资源、现有的客户资源、几十年经营积累起来的信用资源以及相对优势的人力资源;同时挖掘潜在的资源,包括潜在的市场资源、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和我国特有的文化资源等,尽力拓展表外业务发展的空间。最后,要充分利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分业经营藩篱将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契机,不断开拓表外业务的新品种。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3方面努力:

1.信息咨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涉及的内容广泛,国有商业银行可在以下方面着力:有偿提供经济金融情报,为客户提供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外汇和人民币价格走势、信息数据等服务;对企业资信进行评估,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对国内外市场动态、贸易政策、关税等进行调研;协调国企改革,设计公司上市、资产重组、企业并购等业务,担任民营企业的项目融资和投资顾问,充当企业产权交易并购的中介,协助企业制定并购战略和财务方案;提供中介服务,即银行为客户进行经济合作和商品交易充当中介人,为客户牵线搭桥,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2.金融保证业务。金融保证业务是银行运用其无形资产——信誉来获得收入的典型方式,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表外业务。国有商业银行一是要进一步拓宽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贷款出售等表外业务的范围和空间。如逐步开办不可撤销贷款承诺业务、票据发行便利业务;在国内客户中适时推广备用信用证业务;努力探索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出售业务等。二是要在已有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汲取经验,积极开展不良贷款证券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消费贷款证券化以及金融租赁证券化等业务。三是积极开展以信用担保和融资担保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担保业务。

3.金融衍生业务。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从而发展金融衍生市场的宏观经济制度基础和微观条件也趋于成熟。国有商业银行如果适时推出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甚至是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业务,则不仅有利于吸引国际资金、防范资本外流、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且能扩大银行的业务空间、丰富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品种,大大提高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储备力度

表外业务包括金融、税收、财会、法律等广泛领域,需要一大批熟谙金融市场业务、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洞察客户需求、把握金融创新最新进展、了解金融法律法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也是以雄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施为后盾,他们不仅招募许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级管理人员,而且投入巨资,开发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建设计算机网络,更新管理手段和业务处理方式。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表外业务,首先要立足现实,从现有队伍中选拔精通业务、年富力强、善于钻研且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员安排到表外业务岗位上来,并通过国内外培训、理论研修与实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表外业务、计算机、公共关系、外语等较高层次的知识培训;同时要多渠道、多措施、多方法从国内外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引进具有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充实到表外业务开发队伍中来。还要建立好的用人机制,使这些优秀专业人才留得下来、安下心来、工作积极性调动得起来。其次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在加快推进电子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尤其重视表外业务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扩大网络覆盖面,完善服务功能,避免每增加一项代理业务都要开发一套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实施有效的表外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国有商业银行拓展表外业务同其他企业一样,不可能仅以自己的产品吸引住所有消费者,而必须加强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与包装、销售促进和研究售后顾客反映等市场营销的管理。由于表外业务具有每笔业务交易量大、交易集中、高风险和高收益且社会认知度较低的特点,其市场营销要有别于一般产品,应该以关系营销为指导思想。该理论认为市场营销是企业与客户、竞争者、政府机构等一系列营销对象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核心是强调保持长期的客户关系,认为保留客户比吸引新客户更为重要。为此,国有商业银行一是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对整体市场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目标客户、目标市场,并进行整合重组,制定符合实际的客户战略。二是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的市场营销策略,为客户度身定造。表外业务的客户主要以公司客户和机构投资者等大客户为主,个人客户相对较少,而这些客户对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较高,也比较挑剔,因此研究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欲望就格外重要;即使向个人投资者提供表外业务服务,也需要细致地考虑他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做好市场细分工作。三是要根据不同客户群的贡献程度,提供差异的服务价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相对满意度,稳定客户群,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表外业务收入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表外业务的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

表外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是一种利润与风险的博弈。开展得好,可以给银行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丰厚的利润;风险控制得不好、管理不善,很可能使银行陷入困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首先应从管理制度入手,如建立信用评估制度、业务风险评估制度、双重审核制度等,明确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确立严格的业务程序和业务条件,将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使各项业务的操作者、监督者和风险管理者相互制衡和相互约束。其次,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增加表外业务报表,以及时向金融管理当局报告交易情况和统计数据,强化交易透明度。最后,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确保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得到切实有效执行。

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国有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要完善表外业务报告制度,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并按照《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要求,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要尽快制定有关表外业务的法规和规章,如《表外业务管理通则》,为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提供宽松的法律政策空间。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

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理财产品雷同、缺乏专业人才、市场营销滞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089(2010)10-0062-02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各种金融知识,专业技术以及广泛的资金信用等专业优势,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具体要求,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日益积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希望得到专业的理财服务。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1、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在经历了近两年的高速发展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从2007年到2009年发行量年复合增长率在60% 左右。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受到了较大影响。2009年随着国内外投资理财市场环境的改善,银行理财产品在数量上恢复快速增长的势头。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09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5998款理财产品,比2008年增长了10.5%。其中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有4996款,比上年增长25.4%,外币理财产品1002款,同比下降30.6%,这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下外汇市场波动加剧造成的。从市场占比来看,人民币产品依然占有主要位置。

2、理财品种日益丰富。从产品种类来看,各商业银行继续推出不同风险类别的多样化产品,理财产品结构设计日趋复杂,产品挂钩的对象越来越丰富,涉及到汇率、指数、债券、股票、黄金、大宗商品、房地产等。但目前投资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以及信贷资产的产品占据了85%以上的市场份额。

3、产品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2009年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之前相比有一定变化,金融危机对理财产品的明显影响之一就是产品的期限缩短了。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09年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占比71.2%,而2008年这一数字为63.5%。金融危机还影响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总体来看,2009年投资者更青睐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2009年共发行保本保收益的产品1999款,占比33.3%,同比增长了77.5%。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相比,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差距甚远,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专业理财人员,服务意识不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服务要求高,要求理财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理财师需要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证券、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践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优秀理财人员,一些理财人员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所从事业务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也不了解,对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认识不足,造成了销售行为的不规范。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发展理财业务中缺乏主动的营销意识,大多是被动的等待客户来办理各种业务。这种坐等客户上门的营销理念需要转变,理财人员或客户经理应主动发现潜

在目标客户,为客户制定合适的理财方案。一些银行的理财人员在理财协议及相关文件一旦签署后,就觉得任务完成,服务终止了,对客户的后续服务没有跟上,导致客户的流失。

2、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理财产品雷同。当前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及金融工具的单一制约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目前国内各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虽然名目众多,但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缺乏竞争力。多数个人理财产品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规划,产品的市场定价和定位无法形成区分度,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各商业银行在同质化产品中恶性竞争。而且许多理财产品有较多的客户条件限制,使得产品的适应性不强。

3、理财产品潜在风险大,银行宣传中风险揭示不足。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它涉及产品、交易等多个层面。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没有充分考虑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风险揭示不足,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过分强调预期收益率,追求销售业绩。一些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偏好评估,或随意评估。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4、科技手段滞后,网络化程度低。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迅技术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理财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服务手段落后,通迅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科技化程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目标和计划等。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更新营销理念,提升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上应有所创新,建立整体营销体制主动向客户出售服务。银行要培育理财文化,向公众宣传金融知识、理财观念和理财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理财品牌。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对理财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它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理财协议及相关文件签署后,理财人员更应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运用的资金、盈亏情况等,帮助客户分析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及风险情况,及时给客户提出相应的投资调整建议,增加客户的收益。

2、创新金融理财产品。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3、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确、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4、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培养理财人才。各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

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

参考文献:

[1] 杨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08)

[2] 何泰康.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10;(14)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3

一、发展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意义

在存贷款利差不断减少和资本监管不断加强的今天,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对于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间业务为商业银行提供稳定的、低风险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银行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金融监管不断加强,使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缩小,传统业务的收益减少而风险增大。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商业银行必须增加资本储备。由于中间业务基本上无需动用或较少动用银行的自有资本和营运资本,中间业务一方面可以不动用银行资产,不增加银行的负债,减轻增资压力,避免资本充足率的限制,甚至放慢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手续费收入,成为商业银行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

发展中间业务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银行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良资产和不良负债比例的增高,不断增长的坏账与亏损,使商业银行不得不缩小风险资产的规模,扩大发展风险较小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虽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相对而言,中间业务主要是接受客户的委托,以中介入的身份进行的代理业务,其风险主要由委托人来承担,自身的安全性较好.同时,范围效率还可以提高银行抵御风险能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经营为金融产品开发和业务市场开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使其能及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调节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了其识别,抵御和处置风险的能力。

(二)发展中间业务有助于稳固并带动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的利率弹性较小,银行间传统业务的服务内容和水平也没有明显差距。与此同时,现代经济中,人们不仅要求银行提供存贷服务,而且要求银行为其提供保管财务、理财、预算收支、计算税收等服务;要求银行提供信用卡、资产评估、工程审价服务;要求银行代客买卖证券、外汇、黄金、代理客户安排旅游、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分期付款等等。一家银行如果不能适应与反映客户的要求,不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就有可能失去优质客户。相反,一家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越多,就越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利于维护与客户建立的各种业务联系,有利于稳定并促进原有的传统存贷业务的发展.因此,开拓中间业务,服务客户,联系客户、吸引客户,可以对银行的传统业务起到稳定与促进的作用。例如,商业银行参与企业兼并、收购过程,不仅可以获得手续费收入,而且向企业提供资产重组所需的资金也可以拓展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某些中间业务或许业务量不大,盈利并不高,但其社会效益却不可估量。办理中问业务,服务社会,实际上是在塑造自己的市场形象,体现银行的社会责任,说明银行不是单单强调其盈利目的,发展中间业务不但要看一时的经济效益,还

要看它产生的综合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因此,人们将中间业务的这种作用称为“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竞争力需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与各国间的贸易联系也迸一步加强,参与国际资本流动也随之扩大和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金融业务的活动也进一步活跃。同时,由于经济生活的国际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正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外资银行在迸入中国后,由于网点、人才等因素限制,外资银行的存贷业务将不会有很大发展,而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领域占据明显优势,在业务经验、产品技术及营销手段方面尤为突出,因此岿然会把风险小、成本低、利润高的国际结算、银行卡等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进军我国金融市场的切入点,逐步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这势必会给国内的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冲击。对于在技术、人才、经验等各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当尽快提高认识,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利润、增强实力,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取得 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间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金融需求的不断上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由于央行连续数次降息,存贷利率差逐步缩小,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加快发中间业务的举措。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已初步形成9大门类,260多个品种。涵盖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担保、承诺、基金托管、交易、咨询顾问及中间业务类别,横跨产品市场、劳务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基本形成了品种较为丰富、体系较为完善、服务功能综合,融一般性劳务服务和专业理财服务、柜面服务和自助服务于一体的中间业务品种体系。2007年,中间业务收入呈爆炸式上涨。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平均增长122%,远高于200670%的平均增幅,其中工行2007年中间业务净收入达327.5亿元,在所有银行中独占鳌头。大型银行的中间业务增幅在较大的历史基数上均实现了翻番的优良成绩,展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仍然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14家上市商业银行共实现非利息收入1977.48亿元,比上年增加707.84亿元,增长率达55.75%;非利息收入占商业银行经营净收入的比重为17.53%,比上年提高了3.58个百分点。2010年的数据?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步晚和发展程度较低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起步较晚,20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商业银行才真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虽然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增加,市场有所扩大,但与国外同业相比仍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偏低,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10%,远低于美国和欧洲,与亚洲较发达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美国大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为39.67%、小银行为22.29%;新加坡银行为36.9%;香港银行为22%;花旗银行为50.4%。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总体发展水平低、效益差。如果就单个银行比较而言,与国际商业银行的差距就更大。目前商业银

行开展中间业务主要依托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很少利用银行的信誉、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 高层次的中间业务服务,中间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真正成为银行业的一项主要业务。

(三)中间业务的法律规范和市场监管缺乏

在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历来被视为中介收费“零风险”业务的代名词。无论从银行层面还是从监管层面,对中间业务都缺乏有力的监管和规范,金融立法更是明显滞后,目前我国仍未出台一部有关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专门法规,银行开展中间业务仅依据监管部门的一些暂行规定。然而,事实上中间业务的风险普遍存在于法律、操作、市场等各方面,稍有不慎银行就会蒙受现实的损失。

(四)中间业务的定价机制不完善、收费混乱

当前,我国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定价管理在观念、体制和定价模式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不同的中间业务品种定价收费情况不一。有的产品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如人民币结算业务费率;有的由商业银行自行定价,如国际结算费率;有的则按照业务协议收费,如大部分代理业务。由于一些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不少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存贷款份额的手段,以至于在竞争和经营实践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标准、少收费、无偿服务等恶性竞争方面。

(五)中间业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属于银行高级服务的层面,要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就必须改善经营观念,创新产品,拓展营销途径。而开展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且知识面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精通银行业务,还要懂得证券、保险、信托、法律、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咨询、投行、资产管理业务等创新领域,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显得更加重要。而目前我国从事中间业务的人员大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柜台人员,他们还不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能够真正从事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服务层次高的中间业务人才十分匮乏,这就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阻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尽快培养和储备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间业务人才队伍,十分必要。

(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项目少和服务质量低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无论从规模上、效益上,还是从社会影响上都不足以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中间业务的发展相对落后:一是开办的中间业务的服务项目种类少、范围窄。目前,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趋同,特色产品少,许多商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大多局限于办理一些传统的代理业务,主要有代发工资、代理兑付、代理收付、代理买卖等。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暴露出商业银行创新动力和活力不足。二是服务质量差、效益低,各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普遍存在质量差、效益低、手续繁琐的状况,没有把一卡通、微机联网、高新技术用于银行的潜在优势发挥,缺乏高质量、高效益的优秀代理品种,浪费银行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优质服务形成极大的反差,而且同自身综合业务的发展也不相匹配。

(七)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表现为银行、证券、保险并驾齐驱,互不参与。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在促进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一定有利作用,但同时却造成了我国银行业缺乏竞争压力的局面。分业经营下银行、保险、证券各司其职,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其他非银行机构无权涉足,银行感受不到

来自其他非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分业经营限制银行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制约了中间业务开拓的空间。而在实施混业经营的国家,商业银行可以融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于一体,商业银行可以承销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比重最大的就是投资业务、保险业务。由于缺少来自外界的竞争压力,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发展中间业务动力。

(八)中间业务存在运作不规范及发展不平衡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中间业务,存在缺乏对开发、运作进行系统管理的专门机构,并缺乏长远规划、协调与配合。多数商业银行在运作中仅限于下达中间业务完成计划,而对如何加强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提高发展水平,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常常使基层行在中间业务市场开拓中处于被动局面。此外,在业务的管理模式上是一种分割式模式,中间业务管理工作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完成。这种分散化的管理,既不利于信息沟通,又不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也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整体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国内各家银行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银行、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较快,小银行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发展相对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这将不利于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一)加大中间业务产品创新力度,开发新品种,做好市场营销

第一,商业银行各基层行应组织相关的市场调研,了解不同层次的客户群对中间业务的需求,掌握各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及研究中间业务的未来走向,以实用和效率为目标,研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间业务产品。第二,各基层行应选派中间业务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经理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去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回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业务信息,同时结合我国国内市场的自身特点,提升现有的业务产品层次,完善服务质量,开发出适合我国市场需求、有广阔销路前景的中间业务产品。第三,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转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将客户分为不同层次群体,针对每一层次的客户,从客户的立场出发提供不同的业务和理财产品,如,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和分级管理模式,通过对客户信息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把客户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对于高端客户,由客户经理负责,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资产管理等服务;对于中端客户,由专家帮助其理财出谋划策,提供大众化服务;对于低端客户,尽量利用电子设备、自助设备,不占用人工,提供便民服务。第四,每一家银行中间业务规模和品种不应单纯求大求全,而应追求自己的业务特色,追求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质量,通过差别化竞争,在客户群中形成坚实的品牌基础和信誉基础。

(二)制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中间业务收费行为。对收费项目、收费方式及收费标准等相关事项做出明确规定,以便各商业银行在具体操作中遵守执行,有利于社会公众及金融监管部门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第二,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中间业务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提升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

中间业务的经济效益性,中间业务这块蛋糕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不仅是有利可图,而且有很大利润空间。第三,转变长期以来客户心中银行中间业务不收费或少收费的习惯思维。改变以往各商业银行为争夺客户和存款竞相降低中间业务收费或免费的做法,使客户在面对中间业务缴费问题上无“便宜”可占,避免银行间恶性竞争,打破“收费难”的僵局。第四,制定中间业务收费标准时,依据国家定价准则,参考国外银行同等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水平,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刚刚起步的特殊条件,兼顾盈利水平和市场份额,制定适中的价格。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法定税金和适当利润,并考虑客户承受能力的定价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不同性质的业务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三)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过渡,完善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可使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共享网络资源与客户资源,通过日常多种业务的相互代理、逐渐渗透,将开发出具有更好的中间业务。这对中间业务产品种类的推陈出新,加深产品技术内涵及提升业务层次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加强银行业与证券业合作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和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可丰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种类,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对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其中第七条指出,商业银行在经过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代理证券业务、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说明我国金融管理部门正在逐步放宽对金融机构业务分工的限制,为混业经营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四)培养中间业务人才,加强技术支持力度

中间业务需要一批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首先,商业银行应引进一批懂得金融、法律、计算机、财务税收、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其次,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理论研讨和业务操作培训。在对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国外同业的交流, 使员工了解国际金融业最新动态。同时,要注重对中间业务的开发、操作、管理、营销各个环节人员的全方位培养,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中间业务产品价值得以体现,银行经营效果得到最终实现。最后,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等方式,调动其员工研发、经营的积极性。加强技术支持力度,中间业务需要以高科技、网络计算机、电子通信为基础,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决定这中间业务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规范程度。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快电子化建设的步伐,以金融电子化优势提升中间业务竞争力。另外,除一般的银行网点外,还需要通过建设网络银行、电脑银行、自助银行将银行面对面式的服务与自助服务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全天候高效、便捷的服务。

(五)加强风险防范提升针对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

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相比具有低风险或可规避风险的特点。然而,即使是不形成或有项目类中间业务,也仍然存在一定风险;而形成或有项目类的中间业务,如果使用不当,或监管不力,风险还有可能成倍地放大。在有关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以外,各商业银行要加大针对中间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力度,建立和强化自律性的运作机制,从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等多方面,协同防范中间业务风险。根据中间业务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制定相应的风险识别标准;按照各自风险的大小计提风险损失准备金,以约束商业银

行风险资产的过渡扩张;建立、执行严格的信用评估制度,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采取相应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将一定金额以上,风险含量较大的品种的经营权集中在一级分行;加速中间业务监控手段的电子化管理形成一套有效的电子监控网络体系。总之,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要处理好风险防范和积极进取的关系。既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又要积极创新,大力拓展中间业务,不能因为风险的客观存在就踯躅不前,错过开展中间业务的大好时机。

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服务领域、改善盈利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一方面,商业银行已经到了必须开发面向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的历史时期,综合化经营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面向资本市场提供金融服务意味着必须有更多的收入来自服务性收费而非存贷利差。所以,通过中间业务创新,加快转变以批发性信贷业务为主导的传统经营模式和以利差收入为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实现成功转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茹玉,《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3)2.潘红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3.刘宝龙,《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与策略研究》,《商业经济》,2011,(1)

第七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篇4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表外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

A 高杠杆作用 B 流动性强 C 透明度高 D 盈利性好

2.备用信用证业务通常涉及到三方当事人。即: A 开证行、客户和持票人 B 开证行、申请人和受益人

C 开证行、客户和受益人 D 银行、客户和受益人

3.表外业务中贸易融通业务主要包括: A 商业信用证 B 银行承兑汇票 C 备用信用证 D 互换交易 4.金融保证业务主要包括:

A 商业信用证 B 备用信用证 C 贷款承诺 D 贷款销售与资产证券化 5.备用信用证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申请人 B 受益人 C 开证人的承诺 D 申请人的保证 6.互换交易主要包括:

A 外汇市场互换 B 资本市场互换 C 货币互换 D 利率互换

7.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一般被称为: A 基础利率互换 B 利率互换 C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D 货币互换

8.这种由不同种或不同期限的基础浮动利率的互换交易,称为: A 息票互换 B 利率互换

C 基础利率互换 D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9.以一种货币的固定利率调换另一种货币的浮动利率的呼唤交易,称为: A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 B 利率互换

C 息票互换 D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10.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相比,其特点主要有:

A 灵活性强 B 透明度低 C 高杠杆作用 D 交易高度集中 11.采用公开喊价成交方式是下列哪种交易方式的显著特征: A 现汇交易 B 远期交易 C 期货交易 D 现货交易

(二)复习思考题:

1.主要名词:表外业务 贷款承诺 贷款出售 票据发行便利 备用信用证 资产证券化 固定利率货币互换 货币利率交叉互换

2.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如何? 3.资产证券化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有什么影响?

4.表外业务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有哪些?

5.从美国奥兰治县破产的案例中来认识表外业务的风险及银行应如何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5

关键词:理财业务 现状 创新 风险建议

一、发展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性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与投资组合管理等结合在一起,向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产品。理财产品是资本市场的晴雨表,是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的第一步。麦肯锡公司在对2020年银行业预测时指出,“今后20年最具吸引力的将是理财”。

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以理财业务为核心的外资银行的全面竞争。一方面在于银行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中国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财时代,富裕居民以及高端富有人群扩大的同时,理财需求与理念得以提升,带来了巨大的外在推动力。内外双重推力,成就了中国高速增长的银行理财市场。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着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代理费。

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

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

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三、进一步深化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银行理财业务经营发展过程实质应该是从过去的依靠物理网点资源转变为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规模、质量、效益三方面动态协调和优化平衡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创新思维构建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式,因此,建议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观念,树立营销意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金融体制的变革,传统的金融结构在不断改变,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已发生质的变化。过去那种银行与客户之间单纯的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已不适应新的金融形势。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理财服务业务。

(二)科学设计理财产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理财业务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投资的信托产品的资金运用风险。对银行来说,产品出现任何问题,商业信誉都将受到严重的损害。无论是产品的设计研发阶段,还是产品存续期间的托管阶段,都应加强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这就要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投资盈利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三)理财业务应该向集成化、专业化发展集成化是指一个理财产品通过对多种金融工具和技术的组合,构造复杂的结构性产品。专业化是指理财产品的开发基于专业的人才和技术平台,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商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转变观念,从寻求政策保护过渡到建立核心的市场竞争能力,从中间商转变为生产商。

(四)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避免重复性产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所以笔者认为,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这方面银行应是有潜力可挖的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近几年中资银行在零售产品的整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重点仍是把信用卡构建成银行零售业务各子系统融会贯通,集存贷汇、消费、缴费、理财于一身的理财产品。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重点是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条件具备时创新更多的投资型理财品种。三是拓展“网络理财”。

(五)提高服务质量,分层次细化服务分层次服务是指针对不同顾客的金融需求,结合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度,为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有区别的服务,它有利于个人金融业务的开拓和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虽然我国的优质客户层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涌现出

很大的一批人,他们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较先进的理财理念,对资产安全的保值、增值有着尤为迫切的需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在这个方面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客户评价标准,采取分级别服务的形式,不同等级的客户由相应级别的理财机构和理财师提供服务,由他们根据不同客户的偏好和需要,进行最有成效的营销。

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我国银行业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个人金融服务的重要一极——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方兴未共,并已步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当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怎样,碰到怎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促进发展,笔者仅就上述方面在此浅析,以抛砖引玉。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与定义

私人银行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并非从字面上理解为“私人办的银行”,它不是指银行组织的私有产权属性;也似乎是指向私人或个人提供的银行服务,但其实不然,私人银行是源于对银行业务市场的细分,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通俗的讲,它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金融服务,是专门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的私密性极强的服务。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投资理财产品,对客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投融资服务。它兴起于西方国家,现已发展成为西方银行业面向社会富裕人士的重要战略服务产品。

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特点与区域趋势

私人银行业务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16世纪,法国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被驱逐出境,为欧洲其它国家的皇室高官们提供了私密性、卓越性突出的金融服务,在瑞士逐渐形成了第一代私人银行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进,私人银行现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中最为高端的理财服务,是专门为处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超级富裕阶层服务的,根据客户需求“量体裁衣”提供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

私人银行业务在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已成为驱动银行国际化、占领全球银行业制高点的动力,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成为面向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的高层次金融服务。瑞士是世界私人银行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最大的私人银行服务提供者是瑞士银行,JP摩根、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高盛、汇丰等著名金融机构提供。

纵观西方同业,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对象。面向高净值客户,一般需要拥有至少100万美元以上的金融资产。

2、服务产品。提供信托、投资、银行、税务咨询等多种金融产品服务,甚至包括离岸基金、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家族信托基金等其它形式。

3、服务价值高。据国外统计数据反映,私人银行业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利润能达到零售客户平均程度的10倍左右,且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

4、服务方式。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私人银行专业人员必需具备出色的专业能力、关系维护能力,往往具备工商管理、CPA、律师等专业资格,在资产管理、证券、税务甚至慈善事业等多方面具有从业经历和丰富经验。

私人银行近年来在亚洲快速发展,据巴克莱银行数据显示,亚洲大约有2/3的资产并非通过私人银行管理,因此,亚洲私人银行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花旗集团预计,未来5年内,不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地区私人银行业务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该地区的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规模分散的局面,瑞银管理的亚洲私人资产总计500亿美元,但即便像瑞银这样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也不足9%。瑞信2010年末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及日本的全球第三大财富来源地,并领先欧洲最富裕的国家法国达35%。过去10年,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已推动大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家庭财富迅速扩张,最高达全球平均增长率的10倍。毫无疑问,亚洲区域和中国本地必将成为私人银行业务的新兴主市场。

三、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的现状

2005年,瑞士友邦银行将私人银行引入我国,其后花旗、德意志、渣打、汇丰等也推出了各自的私人银行业务。国内中资银行中,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于2007年在上海第一个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3月获得国内首张由中国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牌照,其它银行也纷纷先后开办了该业务。目前,从客户数和资产管理来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建设银行可作为中资行私人银行的第一梯队。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属于第二梯队的。其它银行也跃跃欲试,部分券商也成立了专门的财富管理部门,向“准私人银行”靠拢,第三方机构也是摩拳擦掌,私人银行领域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分析国内银行加速创办私人银行业务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项业务本身利润率高、回报优厚,有助于银行实现盈利的快速增长;

二是出于自身战略转型的考虑,特别是在近两年政策调控信贷偏景的背景下,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可以促进转型,提高中间业务的比重,减少对存贷利差的依赖性;

三是布局战略业务的增长点。2010年建行和福布斯中文榜联合推出的《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中提到,中国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总额将比同期增长4.1万亿,增幅22%,高净值人士将达到38.3万,意味着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拥有极大的机会。目前,招行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已经超过1万户,户均资产达到2100万元,连续三年保持了35%的增长。

四、目前私人银行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地位不甚明晰

时至今日,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差距依然不小。首先,从法律地位上来讲,涉及私人银行准入门槛、经营模式、投资范围、行业标准等多方面。

目前仅有工行和农行拥有银监会颁发的私人银行牌照,但其他机构也同样进行着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活动。拿牌当然可以做,不拿牌也可以做,没有成熟的模式,私人银行都还需要探索一段时间,其在法律地位上的尴尬还有待时日。

经营模式和投资产品等方面有待突破,2009年下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权;对于具有相关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服务满足其投资需求。除上述不明确的规定以外,没有专门针对私人银行的业务指导办法,也没有明确标准的准入门槛,至于投资范围等更未明晰,操作上、发展上都存在监管法律法规的缺位,容易导致业务发展的不规范。

(二)管理体制的不协调

私人银行业务在管理机构、考核机制、利益分配等多方面仍然不能较好地理顺。面临营销平台共享,分配利益,成本核算,激励约束机制等建立,调动相关业务部门的积极性的大挑战。

一是如有些成本如传统转账、结算和网点服务,很难精确地核算到私人银行的成本中去。二是管理机构设置上,国有大行一般是将私人银行设置为零售业务部下的二级部门,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倾向于依靠原有的资源,而招商银行虽然设立了单独的私人银行业务部,但总经理也是由零售业务总经理兼任。

三是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只是门槛比一般个人理财更高一点.对于主流的“欧洲咨询模式”,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私人银行与零售部门对高端客户的争夺,难免造成内部“打架”。

(三)业务人才较为缺乏

私人银行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同于一般理财,私人银行实现的是从“开药铺”到“开医院”的转变,有无好的“医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发展。比国外经验来看,一般必须具备AFP、CFP、CFA、EFP资格之一,同时拥有律师、会计师等多方面的能力。

引进人才的途径有二种:一是内部培养;二是外部引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之初,从内部选择、培养人才是第一选择。然而,由于在服务范围、专业能力上差异较大,从现有人员中培养也并非易事。而引进则受员工职业规划、薪酬竞争能力制约,国内银行又不占优势。只要私人银行业务跑马圈地的速度还在加快,对人才的饥渴现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或许私人银行人才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

(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2008年,花旗、汇丰、东亚、渣打等外资行相继在我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中国最初的私人银行市场,几乎被瑞银、苏格兰皇家银行、德银、荷兰银行、花旗等世界顶尖级的大行所垄断。一场金融海啸,压得上述银行喘不过气来,也使得客户选择私人银行投资QDII等产品损失惨重,高净值客户也趋于谨慎。同时,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提供理财业务之外,仅作为代销的一种渠道,更多是与PE、私募、信托等合作,真正有能力开发、创新私人银行业务产品的少之又少。

五、措施和建议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是蕴含经营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在内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西方私人银行业务成熟的管理模式、吸取其成功的运作经验,并依靠对本土市场的资源、关系优势,我国私人银行将逐渐走向成熟。要加快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力度,以利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私人银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首先,产品范围扩大的需要。我国目前仍是金融分业经营,但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在某些发展比较好的地域允许进行试点和突破,有益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不然仍将受制于投资产品、范围。其次,私人银行规范运作的需要。私人银行面向高端人群,提高高附加值服务,对于人员、管理、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都有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专业打造和引进专业人才队伍。针对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领域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的局面,一方面,大胆引进国外高级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精心挑选具备必定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优良员工作为私人银行业务人才,并通过“传、帮、带”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和开发,加快私人银行产品经理队伍、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

(三)丰富私人银行产品,提供高效优质人性化服务。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改革,加强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服务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应在充分认识到私人银行客户需求复杂性、多样性的前提下,应专门为其设定一套快速、方便、高度人性化的服务流程,并且要有足够的安全性,将其与普通银行客户差别开来。摒弃传统的经营理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打造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全新经营理念,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金融产品品牌。

(四)持续加强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监控框架。私人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应当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私人银行业务对于国内银行是一项较新的业务,必须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对于三大风险的管理要以戒备为主,立足于完善且严格履行的定性管理基础。国内银行应当着重建立一个风险监

控环境以此管理操作风险,制定一套辨认与评估、监控、缓释、度量及报告操作风险的完整流程,并由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内部把持部门负责监测全部流程的履行。对于流程之中的每一个程序及风险易发点,都要制定专门的操作准则加以预防。一个规范的操作风险监控框架可以同时戒备信用风险及市场风险的产生。

上一篇:高考作文万能标题下一篇:党委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情况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