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精选8篇)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1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财政体制面临着新的情况,传统的财政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对我国的财政进行创新,使其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公共财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财政发展的大趋势。文章对我国财政创新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对促进我国财政创新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市场经济 公共财政 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财政体制面临着新的情况,传统的财政体制已经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因此,要对我国的财政进行创新,使其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化的公共财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财政发展的大趋势。文章对我国财政创新与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财政创新发展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财政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有强有力的财政进行支持,而当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其财政职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的快速的发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形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财政职能,财政制度以及财力的水平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我国的财政创新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只有首先对我国的财政制度进行创新,才能够解决传统的财政体制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为我国的财政创新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财政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即现代化的公共财政。
2.财政创新发展的难点与重点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我国的财政进行创新和发展,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2.1调整和理顺两种关系
2.1.1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根据其自身的一些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一般来说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开展活动的部门是公共部门,这就使得公共部门的活动和财政职能具有很大的一致性。而私人部门则直接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二者存在一致性。这就使得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关系在本质上表现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对这两者进行调整和理顺应坚持一下两个方面的原则:(1)市场优先原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首先应该根据市场机制的调节,有私人部门自由配置资源,政府不能随意对私人部门进行干预,只是在某些市场失灵的领域或者是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控。现代公共财政既不能管的太宽,也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凡是市场依靠自身的机制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不应该直接插手。当出现市场失灵或者是市场无法做好的事情,那么就由财政出面去做。具体地,现代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应主要包括提供公共产品,纠正外部效应,维护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协调地区发展等。
(2)等边原则
我国财政创新发展应与经济市场化进程协调一致。第一,计划经济作用领域退缩应与市场机制作用领域扩大一致。第二,计划经济财政职能的削弱应与现代公共财政职能的加强一致。第三,以退促进,进退结合,调整财政收支范围,理顺收支结构。
2.1.2政府的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实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改造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调整理顺财政与国有企业关系。
(1)理顺财政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对所有法人企业按同等税率水平征税,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税收环境,使国有企业的财政贡献与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相一致。第二,推进费改税。规范收费、强化税收,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政企分离的正确选择,也是规范和完善政府收入机制,实现财政发展与振兴的制度保证。
(2)理顺财政投资和补贴制度
第一,财政投资应坚决退出竞争性领域。
但这并不意味着财政完全退出生产建设领域,基础产业、风险较大的新兴产业以及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幼稚产业仍需财政投资,投资方式和投资规模可根据产业的重要性及市场失灵程度确定。第二,逐步取消财政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即使国有公用事业,也应通过理顺产品或服务价格、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等措施,控制补贴规模。
(3)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把办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从企业职能中分离出来,移交地方政府或其它经济组织去办,既可减轻企业经营压力,改善经营管理机制,也使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更加清晰完善。
2.2提高两个比重
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偏低,已成为制约财政创新和发展的基本因素。理论界对两个比重问题已讨论多年。本文认为:第一,两个比重只是衡量财政创新和发展的数量标志,健全资源配置等各项财政职能则是财政创新和发展质的要求。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是背离财政创新和发展根本要求的。如果说健全财政职能、调整和理顺两个关系属于财政创新,那么,在财政创新的同时提高两个比重就是财政发展。
第二,继续探索提高两个比重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包括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规范政府收支管理制度,清理整顿预算外收支和具有政府收支性质的制度外收支,将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轨道。在健全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财政联邦制原理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中央财力占全国财力比重,增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财政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和实现地区财力平衡的主要手段,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财政创新与发展要认真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财税工作任务,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进取,主动适应全市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要更新理财观念,理清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加快财税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推进财税改革创新,实施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举措。我国财政创新与发展还要加大和谐社会建设财政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做才能够在财政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突破和成功,才能通过财政制度的完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初玉岗.公共财政的创新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65).
[2]陈红玲.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与建立和谐社会[J].北方经济,,(15).
[3]张志超,蔡方,王红涛.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06).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2
关键词:电子贸易,网络贸易,传统贸易,机遇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更加紧密, 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加深、发展, 但是, 中国出口的还多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产品竞争力不强。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 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 对外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多种贸易方式出现, 这对我国来说,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经济的形式逐渐的变化, 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尤其是科技带来的经济贸易更加的丰富, 涉及的方面更加全面。在潜移默化之中就使得国际贸易所采用的技术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各样的供求信息、物品信息等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提供给受众, 不但创新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方式, 而且还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并且不断扩展了企业的发展面。
一、和传统对外贸易相比的优越性
传统的对外贸易, 虽然在进出口结构上有所优化、调整,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从出口商品结构看, 初级产品, 特别是农副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还是较大, 虽然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大多数是加工类的产品, 但是在这些工业制成品中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造的商品。例如:衣服、玩具、丝织品、工业用品等初级产品。除此之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各个国家的出口比例逐渐下降, 相反, 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例逐渐提高。纵观我国的出口商品, 高新技术类的产品数量十分少, 并且技术非常老旧, 与此同时照搬照抄的情况时有发生, 缺乏创新性。再来看我国的进口贸易的主要变化, 与以往不同的是, 我国当前的技术多高超呀, 进口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加强学生会外界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提起当代贸易, 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关联,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在网上买国外的衣服、食物、化妆品, 还有一种“代购”的行业悄然兴起, 我们不需要到国外, 不需要到实体店就能买到自己想买的商品, 这其实就是今年来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其实是利用Internet技术把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企业、使用的人员还有供应商还有更为重要的贸易连接起来, 进行管理。传统的经济形式并不是这种一条龙式的服务, 过程更为复杂繁琐。电子商务最大的好处就是无形中延伸、扩宽了世界经济贸易的交易场所, 并且简化了交易的过程, 缩短了交易的时间。这样一来就营造了一个快捷、简单、全球性、电子性的国际贸易环境, 有着传统贸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相关数据的显示, 如果全世界的贸易都通过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形式进行, 那么就会节省上千亿的浪费, 并且可以增加上千亿的利益。还有一些相关的经济学专家提出, 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 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将会有1/3是通过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的。就当前的国际形式来看, 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将会越来越热, 并且会受到多方面的欢迎。
二、对外贸易创新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 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1. 给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是通过网络技术运营的, 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不会因为距离的原因导致交易失败, 这一点优于传统经济, 更加促进了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我国外贸企业通过因特网就可以非常快捷和方便的了解国内外客户、国内外厂商的商品供给和需求情况, 大大的增加了我国外贸企业的机会。因特网的飞速发展, 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提供了庞大的系统支持, 给企业带来了无穷的商机和极大的便利条件迅速发展使之成为继传统市场之后的又一。目前, 中国的外贸企业面临着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 通过这种经济贸易方式必然会使得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
2. 企业双方的成本下降。
由于交易的双方, 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沟通的, 这样以来, 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需要支付一些多余的费用, 交易双方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这样一来必然就会使得企业的成本降低, 同时目前网络的支付途径也日趋完善, 这样一来节省了许多花销。可以看出, 应用电子商务的一个明显好处就是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3. 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 通过互联网, 外贸企业和客户可以实现直接的交流, 通过网络下定单, 电子货币支付货款, 邮寄或通过网络下载, 从而完成供销全过程网络化。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交易更加便利, 缩短了交易的时间。而且实现数据输入标准化, 提高单据质量, 大大避免由于单据填写不规范造成出口货物无法结关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情况。这样就为企业各个阶层的工作提供很多便利。
三、对外贸易创新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 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 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作支撑。目前,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但是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当前对于互联网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并且一些出口的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的程度还较低, 我国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站还是较少, 应用电子商务进行贸易的企业也仅限于个别业务或个别部门, 企业整体应用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水平依然较低。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是很遥远。我们应该加强互联网的建设, 让广大的电商和消费者能很好的进行交易。
2. 法律系统急需完善。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经济交易, 交易的双方都会产生一些经济上面的纠纷, 这是很常见的, 但是电子商务的纠纷由于传统经济纠纷有些区别, 目前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措施仍然不够健全, 缺乏相应的贸易规则和制度参照, 要解决这些困难, 让我国的电子商务经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当前网络购物环境, 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法律环境必须改善。现在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使现今的整个法律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根据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发展状况来看, 想要制定出完善的关于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法律体系还是相当困难的, 但是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一定的修改, 使网络纠纷、网络犯罪有法可依。从全球来看, 统一的国际电子商务规则并没有制定, 法律监管还存在很多空白, 这样一来, 各国出于对本国的经济利益考虑, 我国的外贸企业将会遭到很大的损失。
3. 解决争端机制不完善。
虽然网上交易具有方便、快捷等好处, 但它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说夸大效果、假冒伪劣、退换货不便利等, 电子支付的安全性等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而且网上企业所在地离买家所在地很远, 其中很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 政府职能部门在监管上有很大的困难。遇见这样的情况, 我们只能是一个个电话哀求, 网店关于退货, 换货百般刁难, 甚至利用退换货让消费者承担商品流通的物流, 快递费用。消费者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合法利益受损时不能很好的进行维权。电子商务必须通过互联网进行, 网上交易的权威性认证都需要做到万无一失,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还是令人担忧。
4. 缺少相关的电商人才。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贸易形式, 一般情况下, 电子商务要想发展就必须由专业的电商人才对企业的贸易进行指导、管理。这些人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从业经验。所以, 我国现代社会, 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也没有专业的部门对些人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了解电子商务的人虽然有一批, 但是真正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电子商务的发展成效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国际贸易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不仅大力促进电商的发展, 更应该在发展电商的同时, 将电商人才的培养同步进行。只有这样, 才能让整个电商行业有进一步的发展。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兴起, 是对外贸易的一种形式创新, 也是当前国际经济市场的一个大的变化。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 全球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变, 产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等, 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世界经济中的一员, , 随着电子商务贸易和网络贸易的兴起, 正面临着同样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充分的了解对方的情况, 同时客观的认识自身的情况, 做到合理利用电子商务的途径。这样的话, 国家的经济就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有利的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乃丽.近代中国的进出口、商品化趋势与经济增长 (1887-1936) [J].文史哲, 2013 (06) .
[2]李建萍, 张乃丽.贸易摩擦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模式的影响研究[J].岭南学刊, 2014 (01) .
[3]杨川梅.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软着陆”前景向好[N].中国经济导报, 2012-04-17 (A04) .
[4]周国辉.自贸区催化大物流供应链发展[N].证券时报, 2014-12-31 (A12) .
试论我国集体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篇3
关键词:集体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04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69-0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目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中,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近年来,集体经济在某些人眼里,就如“二国营”、“二全民”,认为集体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经济,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加之集体企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集体经济呈现一种相对萎缩的状态,这些都已严重影响了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就必须依赖体制改革。笔者拟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目前我国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希望能为我省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我国的集体经济由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较为复杂,几经变迁,导致产权归属不清,产权主体不明,管理混乱[1],同时,由于缺乏改革配套政策,集体企业改制严重滞后,制约了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湖南省的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逐渐丧失政策优势,企业机制和职工素质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举步维艰,多数企业限入积重难返的困境。随着几次政府机构的改革,省社及各级联社机构和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市、县联社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有的被撤销,有的被合并,有的被弱化,联社的地位和职能不明确,联社长期积累形成的集体资产得不到依法保护,流失严重。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从思想认识上分析
(1)主观认识的偏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充分肯定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的要求,但在落实中,思想认识不一,有的认为,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集体经济也要限时“退出”;有的认为,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要以集体资产退出为主线,把集体共同共有资产“分光”、“卖光”;有的认为集体经济代表落后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中必然“消亡”,更有甚者,认为集体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选择,私有制经济才是振兴中国经济的希望所在,并提出许多实施私有化的主张。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不重视,不支持,甚至对其加以歧视或排斥。
(2)思想观念落后。首先,由于管理者忽视个人追求利益的动机,不承认“经济人”[2]假设所提出的观点,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达不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效果。其次,集体企业的领导班子大多由所属的国有主办单位任命,而主办单位主要把精力用于自身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不重视或者无暇用太多的精力关注集体企业。加上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所有者双重缺位[3],以及双方存在的利害关系,致使主办单位难以建立对集体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
2.从企业发展过程分析
(1)产权归属不清。 集体企业由于创建的时间不同,经济成分也有千差万别,资产形成的情况相当复杂。加之一些单位由于历史原因,会计资料不健全,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初始投资清楚,但经营过程中追加投资无法在时间上详细划分。诸多因素造成了集体企业产权关系不清的现状。此外,集体企业长期无偿占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而该部分资产的所有权没有明确界定,集体资产名义上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事实上谁都没有,形成了资产所有者缺位的局面。产权关系不清、资产所有者缺位等现状致使集体企业产生了一系列机制、管理等问题。
(2)历史负担重、社会保障能力弱。许多集体企业开办成立之时先天不足,加上企业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缺乏资金和技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差,导致企业效益差,亏损严重,劳动争议与债务纠纷不断增加。不少困难企业资产少,改制无望,面临破产和兼并的困境。此外,由于集体企业历史上税负较重,企业盈余的绝大部分都以各种税收、交费形式上缴财政,没有给职工留下后续养老基金。税制改革之后,大多数集体企业陷入困境,无力承担社保费用。如湖南省,自1987年开始实行统筹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城区集体企业约有1/3的企业未参保,另有1/3的企业只交了最初几年的保费就没有了下文。这就造成了许多集体企业的职工下岗无生活费、退休没有养老金的局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体会到,近几年市、县集体企业职工上访主要反映的也是这方面的问题。
3.从政策体制层面分析
(1)国家有关集体经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颁十多年,而集体企业改革的实践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突破了《条例》的规定,但《条例》至今尚未修定,国家也没有新制定城镇集体经济法律法规。国家体改委1997年发布的《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有关内容,也已滞后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革实践。近几年来有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文件。但由于近十多年来没有全国性统一的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缺乏政策指导,改制无法可依,很不规范,基本上是一个地方一种作法。另外,集体企业改革在界定企业集体资产产权主体,确立出资人时也因法规不完善带来了困难。由于集体共同共有资产的出资人至今未能到位,没有合法的地位,对外投资时得不到法律支持;集体共同共有资产常被有关部门误认为是“模糊资产”、“无主资产”;在企业改制中,以“公有资产”为名把这部分资产收归上级主管部门,划归国有资产;有的把全部共同共有资产分到个人作为明晰产权的目标,利用漏洞挖社会主义墙角,造成集体资产严重流失,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
(2)政策上的差异和不落实。城镇集体企业运行政策环境不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宽松。突出表现在:一是许多地区集体企业改制成本无国家政策支持。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和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而集体企业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不能享受国有企业的政策。二是集体企业破产兼并无优惠政策。其主要的政策性差异是:国有企业破产时资产变现首先用于安置职工,集体企业破产资产变现的清偿首先用于归还债务;国有企业破产职工安置费由财政部门兜底,集体企业破产财政部门不负责兜底;国有企业依据“关于停产整顿、被兼并、解散和破产企业贷款停减缓利息处理问题的通知”等规定,在被兼并时银行债务可享受停息挂帐、还本免息等优惠,集体企业不能享受。三是集体企业在产业准入、融资信贷、股票上市等方面不能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政策;另外,在不少私营企业经济开发区,私营企业可按带征税规定,即将营业税、所得税、个调税等合并以固定税率纳税,而集体、股份合作制企业不能执行。这种不平等政策阻碍了传统集体企业的改革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
(3)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力量薄弱,宏观指导乏力。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有的法人地位不明确;有的被撤销;有的成为“空壳”机构;有的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难以体现,今后的改革方向也不明确。如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系统,14个市州中只有11个有相应的集体工业联社机构,而且机构设置、名称、职能、经费来源还不尽一致。
二、集体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1.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集体企业产权制度
(1)明晰产权归属,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明晰产权归属,是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虚置的产权主体明晰为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笼统的集体所有,实际上没有出资人,责任主体是企业,实际上也就没有责任人。明晰产权是对传统集体经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明晰产权归属,恢复职工的财权所有权,破除集体所有只能是共同所有的概念。明晰产权的前提是界定产权归属,企业经营积累中有广大职工辛勤劳动而创造的积累。劳动积累形成的资产是指集体企业无明确投资主体或投资主体权益之外的资产,在明晰产权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劳动积累形成的净资产实行量化,通过产权量化到个人,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向劳动者量化产权方案应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后施行。同时,妥善处理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内退职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如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在2001年改制组建了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产权中,联社股权占34%,职工持股会占33%,经营者群体占8%,为离退休职工保留股权10%,吸纳外省联社股权15%[4],改变了集体资产“共同共有”又“谁也没有”的状况,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人格化,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2)明确权责,改革和完善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现有集体企业在清晰界定产权、理顺产权关系的前提下,根据行业和企业具体情况,除少数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形式转让给国有企业或转制为个体和私营企业外,大部分集体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员工收购、兼并、分块搞活、债转股、合资合作、存量折股增量扩股等,改造成为多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集体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还有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可因地制宜作出选择,并不是“一刀切”,都搞股份制。以劳动联合为主的合作制企业并不排斥资本联合,只是资本处于从属地位。以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的供销、信用、住宅、医疗、消费等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责权利调整中又有不同特点,突出产供销的联合与服务。股份合作制既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又体现了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更符合城乡集体企业情况,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调整和规范,继续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3)保护严格,建立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集体资产主要包括:本企业范围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社区范围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联合经济组织或集团公司范围内集体所有资产,合作社所有资产。合作社所有资产,产权是明晰到人的,社员拥有财产所有权,按国际合作制原则,合作社提留公共积累,拥有一块社员共有资产。本企业、本社区或联合经济组织、集团公司等一定范围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所有权人是一个群体,应由一定范围内成员(代表)大会行使所有权。在产权制度改革中,明晰产权归属,原集体共有的资产,有的将变共同共有为按份共有,有的实行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相结合,有的仍然实行共同共有为主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由所有权人作出决定。凡有集体资产的企业或组织,都应建立集体资产运营与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使用者、监督者的责、权、利关系,保护集体资产,维护所有者合法权益,实行民主监督。
(4)优化股权结构,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一是让广大职工包括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持股,拥有企业股权,这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基本途径。
二是提倡经营者持大股,在充分承认劳动者、经营者、管理和技术人员不同作用和贡献的前提下,保持职工持股的差异性,解决平均持股的弊端。
三是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建立股权流动和扩充的机制。要克服股权封闭性,打通股权流动渠道,化解股权固化矛盾。目前不少企业员工退休后,依然持有企业内部股份,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如沃尔玛公司员工退休后不再持有企业股权,可退,也可转为股票。世界还有许多成功企业也有类似制度。股权应是一盘活水,该退出的退出,该吸收的吸收。新吸纳的骨干员工,不持有企业股权,会挫伤其积极性。优化股权结构,目的是促进企业资本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决策体制科学化。
2.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集体经济管理体制
(1)取消政府多头管理的旧体制,真正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从微观方面看,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已决定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实行法人治理。因此,以集体企业的产权制度相配套,就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则,以经济手段管理企业,政府各部门,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以虚拟的所有者代表去支配和管理企业,决定企业的劳动、人事、经营等权利。
(2)集体企业不应也不必要专门成立一个行政部门来进行管理。从宏观角度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改变以往按所有制性质管理企业的弊端,除少数国有企业承担政府公共职能以外,政府一般应从集体企业中逐步退出,政府政策要从主要对公有制转到主要对全社会各种经济成份服务上来。据此分析,集体企业不应也不必要专成立一个行政部门来进行管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完全适应集体企业的发展。
(3)对不同行业的集体经济,可参照轻工集体联社管理办法,根据其行业特点,由集体联社组织(如各省市的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管理联社资产、协调联社成员间的产权关系。一方面集体联社组织以所有者的身份管理联社资产,另一方面集体联社组织以行业协会的形式协调联社成员间的产权关系,便于政府的行业政策引导和协调。例如湖南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于2002年由省政府发文设立,其主要职责和工作任务是:指导、帮助成员单位按照集体经济性质特点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集体化经营;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积极提供有关法律、政策等咨询服务;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和发展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对有关政策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意见;为成员单位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指导和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互助合作;依法监督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3.以人为本,创新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建立科学与民主的决策机制。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由一个法人治理结构来经营管理,通过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分工与协调来保证企业的高效稳定运行。保证股东的利益和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它要求在组织上建立科学与民主的决策体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使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为维护企业资产的完善和增值,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2)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逐步建立科学的开发、生产、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和资产盈亏责任制。对于职工应建立岗位与责、权相适应的责任体制,进而形成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效率,不断更新改造和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
(3)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要扩大企业经营者的聘任制,实行择优竞争上岗,把懂经营、会管理、善组织的企业家或能人先聘到管理岗位,让他们在改变企业面貌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另一方面要从“经济人”理论的角度思考问题,完善企业经营者责任制度,尽可能实行有风险抵押、奖罚分明的经营者年薪制,将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把风险和受益挂起钩来,以改变企业改革动力不足的现状。
三、结论
我国集体经济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产权归属不清、产权主体不明、管理混乱等,造成这些结果原因有思想认识上的、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因素,我们必须着力进行集体经济的体制创新。
集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放慢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步伐的借口。创新和发展集体经济,既需要我们从集体企业及联合经济组织内部寻找答案,也需要从外部为其创新和发展提供条件;既需要理论上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探索,也需要对企业的改革实践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既需要有关政府部门有所作为,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也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的积极参与。当所有的条件都日趋成熟后,集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必然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叶新明.城镇集体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产权制度改革[J].特区经济,2005(8).
[2]谢鲁江编著.西方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7.
[3]赵宏亮.集体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改制措施[J].安徽科技,2007(7).
[4]见陈士能在庆祝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4
摘要:
三农问题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现状不容乐观。实际上,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而且,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为此,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一、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二、我国“三农”问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Bocker2-
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五、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三)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一旦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5
[论文摘要]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全国很多乡镇出现财政危机,已经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化解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一些措施:简化行政体制;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化解乡镇的历史遗留债务并增加税源。
[论文关键词]乡镇财政危机 成因 对策
我国于1979年施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连年高速增长,30多年以来,我国各级财政收入相应地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乡镇所承担的义务却在大大增加,许多过去由中央财政负担的经济社会义务,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现在很多已经转由乡镇承担。在事权越来越多地下放到地方的同时,我国乡镇财政收入却没有相应增加。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改革,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这一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市级政府的税收收入来源。然而,这一改革进行之后,地方上的事权与财权出现严重的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恶性膨胀,其中,我国乡镇财政危机受到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据调查,目前在我国416万个乡镇中,约65%存在负债,总额在3 0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规模已经达到650万元,中西部地区有的乡镇负债竟上千万元。
一、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成因
在我国现行财政体系中,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乃至全国稳定的关键。但我国乡镇财政一直都难保收支平衡,其收支缺口主要依赖制度外收入弥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乡镇财政制度外收入被切断、国家转移支付不足,乡镇财政变得越来越困难、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成因主要有:
(一)税费改革
“所谓公共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自家庭、企业所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总和,包括税收收入、公债收入、收费收入、国有企业收入、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 税费改革的实行(主要是指取消农业税和对农民进行直补政策)进一步加重了乡镇财政危机。税费改革之前,乡镇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乡镇财政的常规收入,一般是由3部分组成:“一是由财政局收取的农业税费部分,这部分以农业税为主体;二是地税收入,包括地方工商税收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三是国税收入(增值税)留存部分,一般占国税收入的四分之一。”
税费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对各地因减免农业税而减少的财政收入给予补助,但这些安排的补助偏小,难以抵消因为税费改革引起的乡镇财政收入减少的部分。据有关学者统计,税费改革之前,乡镇政府每年实际上能够从农民那里获取1500亿元~1600亿元的财政收入,税费改革之后,中央财政2003年对乡镇的补助为305亿元,2004年为510亿元,可见,税费改革导致乡镇财政严重萎缩。
中央虽然在对乡镇进行财政补助,但补助额度太小,难以解决因为税费改革加剧的乡镇财政危机。
取消农业税导致乡镇财政的主要来源被切断,但乡镇却未进行有效的职能转换合机构精简,乡镇政府依然是全能政府,加剧了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之间的矛盾,同时,乡镇财政与供养乡镇公务以及安置精简的乡镇公务员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支付乡镇公务员工资和安置精简的乡镇公务员会引起大量债务。
(二)经济方面
当前,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单一是引起我国的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我国大部分乡镇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上世纪末以来,乡镇企业风光不再,乡镇开始逐渐失去一项稳定的税源。农业税费长期以来都是乡镇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税减免,但乡镇的其它税费没有马上增长起来,某些地方的其它税费甚至同时在减少,在财政支出减少很小(甚至不减反增)的情况下,乡镇财政危机必然进一步加剧。
(三)历史遗留债务
税费改革之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已经存在严重的负债现象。据国家审计署对中西部10个省、市的49个县(市)财政收支状况进行的调查发现,截至2004年底,49个县(市)中有37个累计瞒报赤字共10.6亿元;49个县(市)累计债务达163亿元。2004年,据农业部统计,中国乡级债务已达1776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约400万元。可见,乡镇的历史遗留债务当前一些乡镇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有人认为,乡镇历史遗留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策形成的债务。第二,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第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带来的债务。第四,税收制度。第五,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
(四)公务员的举措
这主要是指乡镇公务员的用人不当、盲目决策和吃喝风等等。用人不当会导致一系列负面效应的出现,如:腐败的滋生和决策失误等等,而这些负面效应会导致乡镇债务增加以及乡镇税源受损,这些都会使乡镇财政危机加剧。一些乡镇官员为了增加税源或建立自己的政绩而进行盲目决策,如:不结合当地实际,盲目进行投资,投资失败会导致政府债务增加。近年中央严令制止吃喝风,但部分地方的官员依然通过变相手段进行吃喝,给本不宽裕的乡镇财政带来更大困难。
二、化解当前我国乡镇财政危机的措施
乡镇财政危机会危及农村社会的稳定乃至全国的稳定,因此,应该对其加以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化解乡镇财政危机。
(一)简化行政体制
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域较大的国家都采用三级财政体制,我国目前复杂的五级财政体制十分罕见,这一体制在国家财政、管理效率、纵向和横向财政平衡的公平性等等方面带来很多负面效应。因此,精简行政机构、减少政府行政层次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精简行政机构应该以“小政府、大服务”为基本理念,以精简效能为基本原则,大力精简财政供养人口。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不应该是全能政府,要
对政府面临的事项进行划分,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把那些不应由政府管的、也管不好的事让给社会和其他经济组织去做,让政府从过去“无所不管、政企不分、政社不分、政资不分”的职能中转变出来。减少政府行政层次主要是指在税费改革之后撤消乡镇一级政府,设立乡公所、镇公所,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二)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化解乡镇财政危机应该收缩原有财政支出覆盖的范围,使财政支出的安排以支农服务为重点,保证农业发展、扶贫计划等公共事业的需要。这样才能够为其后税源的增加奠定基础。上级财政在与乡镇财政分割财力时要给乡镇留有余地,本着公平和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原则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增加乡镇政府的财权,按照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界定乡镇收支范围,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对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分税制加以完善。在现行的分税制体制下,应该以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和不同收入阶层均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首要目的。基础教育、卫生防疫、区域水土治理和环境保护等等应该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对象。
(三)完善乡镇政府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
要建立以公民民主权利为基础的财政体制,给予农民充分的政治民主权利,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热情以及他们的觉悟,使农民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切实加强基层政权的民主化进程,以此来优化行政决策机制。“政策评估就是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去判断一项公共政策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任何未经政策评估的项目都是具有极高风险的,解决乡镇财政危机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乡镇资金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同时把投资项目的成败与直接管理者相联系,如果投资失败,对主要过失者不仅要实行行政处罚,还要追究一定的经济责任;投资成功则对直接管理者进行嘉奖。完善乡镇政府的民主决策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还要求加强村民自治,建立代表不同阶层公民权益的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工作进行评议监督。
(四)化解乡镇的历史遗留债务并增加税源
应该对乡镇的历史遗留债务进行全面核查清理,并建立完善高效的对财政风险进行确认、评估和量化制度。引入“地方财政破产”管理方法,加快乡镇企业的转制和破产清算工作:一方面严格防止新增债务,另一方面以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资源;通过债权债务置换以及乡镇企业的改组转制、破产、资产重组等等方式来消化部分历史遗留债务。上级政府应该出台处理乡镇财政债务的相关政策并加以具体执行,在一些条件允许的乡镇可以建立乡镇偿债基金,适当给予各地债务化解的创新空间,提高乡镇化解债务的积极性,让各地乡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寻求化解历史遗留债务的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有效的监管,严防各地乡镇采取步伐措施化解历史遗留债务。
增加税源方面,国家的各项政策,应当更加考虑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体措施有:1.突出特色和优势。各地乡镇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谋划财源建设的重点,把当地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招商引资;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这要求上级部门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地乡镇根据市场需要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各级部门应该更加重视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政府出力出资引进优质品种并加以推广,切实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政府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加以引导,改变
单个农户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3.以二三产业带动乡镇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各地乡镇政府关注劳务输出,鼓励并协助当地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利用率;在已有乡镇企业的地方,政府应该组建能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要加强对工商企业的监管,建立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档案,防止税源流失。在增加税源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各地乡镇不能为了增加税源而盲目引进投资或批准企业在当地设厂。
试论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 篇6
周卓阳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为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制度安排、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的创新活动,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金融发展史实质上是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金融改革滞后的约束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竞争不充分和技术进步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相对落后,但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将为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深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推动我国的金融深化和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金融制度创新;另一类是金融市场技术创新。
“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创新,即思想的跃进,比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对于投融资行为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创造;(2)整合性创新,即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新,如蝶式期权的产生。第一种创新主要是专家型的金融家起作用,后两种创新则更需要实践型的金融家。
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一)我国金融市场创新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20多年的创新历程可以发现,我国金融创新具有如下特征:
1、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金融创新主要是吸引、模仿和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和市场模式,主要表现为市场制度的建立和基础金融产品的开发。这种创新惟一能够确定的好处是速度快,而且能够起到诱发新的创新的作用。吸收式创新的最大优点是创新成本低,主要是将国外的创新移植到中国市场。
2、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我国负债类业务创新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导向和主体,有较浓的计划特征,推出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国有企业融资需求为主。资产类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出现以后,也主要停留在股票市场,没有形成多元化产品。
3、区域特征明显,特区和沿海城市金融管制相对宽松,市场比较发达,创新比较集中。金融组织机构高度集中,金融发展极不平衡,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海南等金融业相对发达地区,内地金融市场的发展较为沉闷。这种格局同时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二元化特征。
4、金融创新靠外力推动,内部驱动不足。市场化的金融创新强调市场主体的内在激励,但在计划体制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受到削弱,其结果是中国的金融创新以自上而下的强制式推动为主。这种创新只有在创新主体能够享受到大多数利益时才能出现,因而加剧了市场的垄断特征。在实践中的明显表现是,一方面由于监管过严,金融创新成本高昂,另一方面市场不规范,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作为金融主体的“暴利”造成了简单的数量扩张。
(二)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需要消除很多制约因素。
1、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薄弱的信用基础。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为本身是信用高度发展的产物,离开了信用基础,金融创新根本不可能出现和存在。我国的信用机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来建立和推动的,在形式上基本属于国有信用,典型的表现是银行代表国家执行“出纳”的功能。在这种信用机制里,企业有借钱扩张、借债不还的内在动机。因而实体经济部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等)资金需求旺盛,银行“惜贷”,金融创新空间狭窄。
2、要削弱的制约因素是政府行为错位。政府行为的错位造成了金融创新成本增大,金融行为主体政策风险加大。一个成熟的驾驭市场经济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度设置来健全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来调控市场。我们的政府往往通过非经济的手段来干预市场。政府对金融创新的趋利动机等特性突出表现为,出现于市场流动性、靠强制推销的政府债券,以及不计成本的保值储蓄等。政府行为的错位还表现为金融市场立法不完善,立法缺乏前瞻性。
3、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金融创新主体风险意识薄弱、内在动因缺失。由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没有到位,金融机构主体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没能有效形成,金融主体缺少风险防范意识,“避险性”创新难以展开,其他创新也是表面的和缺乏市场支撑的。
4、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利率、汇率管制。利率是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基准。利率水平的国家管制,使货币市场创新直接受到抑制。由于没有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作为参照标准,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机会成本很难计量,造成融资行为扭曲。虽然我们在2001年2月份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但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利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意味着人民币没有市场价格,这就使得外汇套利保值创新受到制约。
5、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金融人才短缺。人才是金融创新的主体,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增强创新的供给能力,以及促使创新成果的模仿和普及的基础。可是由于我们起步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政府推动性创新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在巨大的政策风险之下,市场主体更偏好于投机,金融市场内部信用机制难以有效运转。
6、需要消除的制约因素是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的运用成本一方面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又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受技术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我国金融创新的薄弱环节。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优势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由集中管制的计划金融运作向有管制的相对自由的市场化运作金融体制过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间有关金融的法制、法规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这样的金融环境是创新展开的最有利时机。金融创新活动有了立法保障以后,创新活动的未来预期损失将会下降,信用价值会逐步得到体现,社会信用机制因而能够在法律和法规的基础上得到加强,信用机制和以信用机制为基础市场引导,使得金融创新可能进入快车道。
多元化金融主体的并存和壮大,会加剧竞争,导致金融创新向纵深发展。《信托法》、《银行间中间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为多元金融机构的并存和在竞争中寻求发展提供了指引。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还看到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公司等各种中介业务在激烈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行业间竞争的加剧在第一阶段会引导金融部门用技术壁垒谋求寡头垄断;在第二阶段,则很可能会直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寻找技术上的先占优势,这都有利于金融创新。在金融行业内部,一些政策性、违规性盈利逐渐被堵塞,业务趋同、管理相似的粗放式经营已进入微利甚至亏损时代,依托金融创新实现业务分化与飞跃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坚持法制化、市场化的信用制度创新
信用制度是金融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石,没有公信力的市场固然会抑制交易和投资人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公信力的市场事实上根本就不会存在下去。信用制度的建立需要这样几个渠道来完成:一是以市场化手段发展中介机构,市场竞争使中介机构在生产中介产品时投入足够的资源,同时市场秩序的维持成本(法律成本)也会较低。二是引进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降低信息成本;三是在市场制度建设方面,避免管的过多过死,要相信市场。即便是在金融创新容易引发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片面强调管制,因为没有理由认为行政力量比市场在防范风险方面更专业、更有激励。
(四)坚持以提高金融机构业务能力和运作效率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业务趋同必然带来利润摊薄,只有坚持“精细化、特色化”的经营理念,才是业务发展的市场取向;也只有利用技术创新推动业务发展和运作效率提升,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立市场优势,才能为金融业务整合和今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不断优化金融市场结构,在优化结构中防范金融创新可能诱发的风险
纵观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它基本颠倒了“先货币市场,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以债券为主;先初级市场后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以场外交易市场为主”的内在顺序,造成投机气氛浓烈,市场理性不足的局面。从深层次讲,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结构畸形,比如产品结构,当市场上只有少数几种可资交易的金融产品品种的时候,供需矛盾的突出,足以诱发泡沫风险。由于没有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也就没有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水平,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缺乏参照,非理性的融资和非理性的投资是必然的。又比如市场结构,如果没有一个交易场所竞争的局面,期货市场、银行间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就无法通过交易规则的竞争,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交易,交易规则就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更重要的是,交易规则的漏洞经常使得人们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发生扭曲,这会抑制创新,挫伤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四、我国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制度创新。国有商业银行要使自身的经营管理焕发全新的活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一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推动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增强其经营活力和竞争力;二要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我国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的融合,与国际接轨,实行国际通行的全能银行制度;三是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进行创新,以经营效益为核心,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现代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
(二)体制创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是银行低效经营和资产质量欠佳,产生大量冗员的主要原因之一。国有商业银行要走出困境,就应当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在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彻底解决机构臃肿、决策缓慢、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使银行管理体制尽快与市场经济适应,做到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三)产品创新。国有商业银行要紧跟市场需求,研究客户需求变化,寻找金融产品的创新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可联合其他商业银行对企业或项目进行集团贷款,并购贷款,可以以客户应收账款为抵押开展保险业务等,要积极开发个人银行业务新产品,使其更具适用性、灵活性,应当积极开发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探索存贷款、证券、支付清算、外汇、代理保险、租赁与咨询等全能银行业务的途径,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论税负公平与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篇7
从税收总收入增量看, 全国税收收入从1994年的5070.7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7636亿元, 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由1994年的377.9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495.2亿元, 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增长快于全国税收收入。从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看, 民营企业除1995年和1996年的税收增长率低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长率外, 其余年份均高于全国税收收入增长率。民营企业2006年的税收收入比2005年增长28.6%, 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为9.28%, 比2005年提高了0.48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税收收入的份额逐年加大, 地位逐步提高。因此, 在今后的税收工作和税收政策的制定中, 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重视, 消除对其的差别待遇。
2 民营经济税负不公的表现
2.1 按税种分析的税收差别待遇
2.1.1 所得税
(1) 对民营企业重复征税。
除了同样与中央企业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外, 民营企业的税后利润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 费用列支过严。
外资企业在工资支出、广告费支出、利息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等支出项目, 可在税前按实列支, 而内资企业不能享受这一优惠。
(3) 折旧年限规定过严。
外资企业可实行加速折旧, 而对内资企业中机器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转而磨损快, 但因费用列支不予照顾加重了税收负担。
2.1.2 增值税
(1) 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过高, 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
工业企业年销售总额达不到100万元、商业企业年销售总额达不到180万元, 不管其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都被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造成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 影响了规模普遍较小的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2) 税率偏高。
小规模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率为6%, 商业企业为4%。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率为17%或13%, 但前者按销售全额征税, 后者按增值额征税。当毛利率低于35.3%或23.5%时,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比一般纳税人重, 而毛利率的变动幅度一般在8%~15%或15%~20%, 低于税负相等的标准。另外, 增值税和营业税还存在起征点偏低的问题。
2.1.3 营业税
金融业的营业税按利息收入征税, 不符合国际惯例, 不利于金融业的竞争和金融产品的创新, 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
2.2 税收减免方面的不公平
主要表现为税收优惠手段单一。在我国, 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仅局限于两种方式——税收减免和优惠税率, 而发达国家的优惠手段更为多样化, 如加速折旧、税收抵免、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法。
3 解决民营企业税负不公的政策建议
3.1 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
3.1.1 企业所得税制的改进
(1) 贯彻公平税负原则, 实行由低到高的多级超额累进税率。这样可使企业所得的多少与适用税率的高低相联系, 体现对民营企业的照顾, 维护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
(2) 降低税率。特别是要降低中小民营企业的税率。对中小民营企业应继续实行优惠税率, 同时提高优惠税率的所得额限额标准。
(3) 放宽和规范税前费用列支标准。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取消“计税工资”规定, 改按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金额税前列支;取消对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的限额, 准予税前列支;取消只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标准列支利息的限制, 对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都应准予按实税前列支。
(4) 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提高折旧率, 以加快民营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3.1.2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将现在的分类税制模式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在费用的扣除标准上, 也应做适当调整, 使费用扣除更为科学化和人性化。另外, 税率、级距及应税项目应作调整。在征收管理办法方面, 可采用对综合类作预扣制, 按月按时预扣, 年终再申报。为吸引高新技术人才, 可考虑对从事高科技产业的高级人才的个人所得税给予优惠。
3.2 改革增值税
第一, 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以便鼓励固定资产更新换代、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并消除重复征税。同时也可提高高科技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第二, 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为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 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应扩大一般纳税人的征收范围和比重。可考虑将生产场所固定、能够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都可以核准为一般纳税人;对商业企业有固定经营场所、能准确核算进项、销项和应纳税额的, 且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经纳税人申请由县区级国税机关调查核实也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第三, 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可考虑把商业行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由现行的4%降为2%, 工业行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现行的6%降为4%, 以扩大民间投资和促进就业,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四, 取消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定率限制。对于民营小规模经营业户, 应按照经营销售货物的金额开具13%或17%税率的增值税发票, 经税务机关查验确保开具符合实际商品货物, 并做好台账登记, 这样有利于扩大小规模纳税人商品流通, 并促进小规模经营者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再生产。
3.3 优化对民营企业的税收服务
税务机构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当前税务部门应适时纠正在服务上“重大轻小”的倾向,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 免费提供税收资料, 使其能及时获得税收法规的信息。税务机关还应及时为民营企业办理涉税事宜, 积极推行对民营企业的税收代理制度, 充分发挥税务代理机构的作用, 尽量减少纳税人因不了解纳税细则而造成的纳税申报中的失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纳税申报程序, 以节省纳税时间和纳税成本, 同时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代理中介机构的管理, 提高税务代理水平, 减轻民营企业涉税负担。
3.4 治理收费渠道, 规范税费分配, 减轻企业负担
在当前存在不少非规范性制度外收费的情况下, 应着力于理顺税费关系, 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对现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实行取消、改税、规范和转制。具体做法是:第一, 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费项, 通过扩大现有税种税基或设置新税种的办法实施改税, 以更为规范的税收形式来取代收费形式, 确立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主体地位。第二, 取消非规范的制度外收费, 如部门越权设置或凭借行政管理权、执法权强制收取的费项等。第三, 对的确需保留的收费项目, 要对收费标准、方法以及收入的用途予以公开, 通过法律法规予以规范, 实行准税收管理。
摘要:税收政策制定和实施应体现公平性、管理性、竞争性、优惠性和保护性, 而我国的税收制度中存在对民营企业的税负不公的问题。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必须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其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同样的政策。本文从民营企业税收状况入手, 分析民营企业税负不公的表现, 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税负不公,民营经济,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安体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12) :23-26.
[2]王生平.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国际借鉴与思考[J].税收与企业, 2003 (7) .
[3]杨崇春.中国民营经济与税收[J].税务研究, 2003 (11) :3.
[4]汤湘萍.论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 2003 (4) :18-20.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 篇8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投资政策 金融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的房地产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分别从投资政策与金融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一、投资政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
与其他类型投资活动相比,由于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影响因素多,专业性、法律性的要求也比较突出,同时占用资金大,因而造成房地产投资的风险大、回报率高、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投资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我国出台的投资政策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1987年随着国家出台了土地批租,扩大房地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市场投资较活跃,房地产市场处于较为繁荣的时期,198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达到了257亿元,同比增加了71.6%。1989年,由于受政治风波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规模减缓,同比的增长幅度大幅下跌至6.0%,房地产市场处于衰退与萧条阶段。
从1990年底,政治风波过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又回到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上,投资规模呈上升之势,其中1991年的开发规模达到336.2亿元,同比增长了32.7%。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同时中央三年的“治理整顿”宣布结束,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房地产价格,以及消费贷款的放开,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房地产投资大量增加,到1993年,全年的房地产开发规模更达到了1938亿元,同比上涨了165%,整个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繁荣阶段的顶峰。
由于房地产投资规模的急速增长,导致市场供应量急剧庞大,房地产市场结构失衡,国家相继颁发了《增值税法》、《房地产管理法》并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通过宏观调控的办法抑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到1994年房地产投资开始慢慢回落,1997年投资开发规模同比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此时,房地产周期处于萧条阶段。
1997年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软着陆的成功,国家明确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相继出台取消福利分房、鼓励消费购房,减免相关税费等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房地产投资规模特稳步提升,房地产市场处于复苏与繁荣阶段。
2.投资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对房地产投资主要决定了房地产项目及产品即房屋及建设用地的供给,因此国家的投资政策主要从供给方面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从直接影响来看,由于社会总投资进入某一行业的数量,与该行业预期利润率成正比,与资本市场的平均利率成反比。那么,在资本市场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房地产业的预期利润率越高,社会总投资中进入房地产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此过程中,房地产的供给也就必然随之相应变动。因此可见社会总投资与房地产业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社会总投资的规模越大,投入房地产业的社会投资也就越多,投资对房地产业供给的影响也就越大。其次,从间接影响来看,由于房地产业较强的产业关联性,社会总投资即使在投入其他行业后,也会通过房地产业与这些行业的相关性而对房地产业产生间接影响。
二、金融政策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1.我国出台的金融政策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
1984年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建设银行从建筑业流动资金贷款中单独切出一块支持城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专项贷款。1984年底,建设银行累计发放商品房贷款17.6亿。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在1984年达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高潮。
1988年以后,为了配合各地的房改和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建设银行为主的几家专业银行成立了房地产金融业务机构,建设银行开发了不同种类的贷款,有适合于短期、临时周转的流动资金贷款,有中长期、一次贷款分期归还的固定资产贷款,也有存贷挂钩的个人消费性贷款。上海于1991年建立并随后在全国推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房改建立的住房基金,房地产金融分成自营性房地产业务和办理住房基金、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业务,可以运用闲置的政策性资金发放房地产贷款。这块资金的信贷安排1992年起由人民银行每年从社会信用计划单独安排一块规模下达给专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部。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当时全国掀起了园地热和开发区热,银行的绕规模贷款、拆借资金和自办公司的贷款助长了园地热和炒地热,1993我国房地产业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1993年国家开始整顿房地产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1993年人民银行规定专业银行的新增房地产贷款安排纳入当年的信用计划和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开始清理绕规模贷款、违规拆借和自办经济实体,到1996年新增自营性开发类贷款控制很严,只能发放一部分委托贷款。1996年房地产周期达到第一个谷底。
1996年后货币政策开始松动,利率由高开始回落,1996年到2002年央行8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处于下降的空间,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从1996年开始,建设银行根据利率下调的信号,结合市场的需要,开始加大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1998年央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的规模管理转变成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所有商业银行对购买自有普通住房都可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打破了主要由建设银行垄断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好、风险低,是商业银行降低整体不良贷款,吸引中、高端客户资源的优质信贷品种。房地产金融政策进入以争夺个人按揭业务的自由竞争时期。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之间必然会放宽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条件,加快了房地产市场的扩张,这一阶段正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与繁荣时期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政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关,金融政策宽松,房地产业发展处于复苏与繁荣阶段;金融政策紧缩,房地产业发展处于衰退与萧条阶段。
2.金融政策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
对房地产业而言,由于所需资金投入规模较大,仅靠自有资金难以完成房地产的开发,因此金融政策直接影响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在这里,主要从货币供应变动和利率变动来分析金融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关系。
(1)货币供应变动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货币供应变动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利率下降,银行贷款可供量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开发商增加开发贷款需求,住房供应增加,购房者购房活跃,增加对抵押贷款的需求。随着房地产需求持续上涨,在短期房地产供给刚性的影响下,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交易量不断增加,结果推动房地产市场进入扩张期。由于价格上升导致货币贬值,在房地产保值升值效应带动下,结果都会加快房地产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限度,就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现象,结果导致房地产商品积压,空置现象严重,房地产经济处于萎缩阶段;反之则反。
(2)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利率变动对房地产周期变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从供给来看,由于长期利率反映了社会的投资利润率,同时也就反映了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成本水平。如果长期利率越高(低),表明房地产投资的机会成本越大(小),因而房地产投资会受到抑制(刺激),房地产的供给就会减少(增加)。从需求来看,由于利率的高低反映了人们住房贷款成本的高低。如果利率越高(低),表明住房贷款的成本越高(低),因而房地产需求会受到抑制(刺激),房地产的需求就会减少(增加)。
由此可见,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通过投资政策与金融政策调节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使之合理的满足市场运行结构,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颖:房地产投资与房地产周期性的波动.《技术经济》,2003年2月
[2]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深圳博士论文选,2000年
[3]郁文达:房地產周期与金融政策.《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年9月
[4]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5]丁烈云:房地产周期波动成因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2月
[6]黄慧明左辉群:房地产业周期波动机制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
【论我国财政的创新与发展的经济学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财政收入的特点05-27
论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07-01
论我国中小机场的经营与发展08-16
论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10-20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06-01
我国财政分税制的缺陷日益显现07-25
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意义10-25
东盟各国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及对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05-30
关于我国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几点思考08-16
我国财政方针分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