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精选8篇)
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篇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2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新华社资料
2.我国市场化改革主要经验
“选准切入点”是改革顺利起步的关键
中国改革从何处入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就必须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农民出工不出力”的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不仅使农民收入增加,使农民得到实惠,而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的拥护。当时的农村改革实际上产生了经济学上称之为“帕累托改进”,即使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改革波澜壮阔,但起步稳健的关键所在。
“渐进式”是改革稳步推进的基本方略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先例可资借鉴,所以,改革目标并非一开始就明确的。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道路。在改革初期被形象地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其特点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在不断探索中确立改革目标。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渐进式改革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符合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
“先增量后存量”是改革攻坚的正确路径
国有经济如何改革,始终是我国改革的敏感问题、难点所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国有经济改革是非常难的。中国改革的独到之处是,先“增量改革”后“存量改革”,即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市场经济“增量”来加速推动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形成一个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力量从体制外向体制内渗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导向产权制度改革。我国的改革实践说明,只有选择“对”的改革路径,才会有“好”的改革结果。
“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是改革取得高效率的重要条件
把改革的进程始终置于对外开放的环境之下,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外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革。另一方面,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源。
经验表明,一些体制弊端,仅仅从内部发起攻击难以奏效,由扩大开放带来的外部压力往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点可以从我国加入WTO后的情况观察到。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WTO规则相衔接,对国内各种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
“政府主导”是改革平稳推进的重要保证
在整个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国政府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为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新华网专题
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篇2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的民营书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央对私营出版企业给予了较为优厚的政策, 发展环境相对宽松。1950年7月, 中宣部下发了《关于目前出版工作的指示》, 认为某些地区歧视排挤民营书店的行为有失偏颇, 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的出版业已经实现了国有化, 但民营出版力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必须给予支持和鼓励。在中央的支持鼓励下, 民营书业发展势头良好。1954到1956年,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民营书业也进行了公私合营的改造。接下来的十年, 私营资本逐渐撤出, 我国图书出版业不见了民营书业的身影。十年文革, 社会主义建设几乎停滞的局面, 我国出版业也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造成了严重的书荒。
二、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民营书业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 也为出版事业吹来了改革发展的春风。出版界开始解放思想, 更新工作方法, 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开始进行改革, 民营书业也迎来了重新发展的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 许多人开始在城市人口流动密集区摆摊卖书。一时间, 各式各样的书摊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批民营书业从业者通常被人们称为“书商”。很快, 部分从“卖书”发展到“做书”。起初, 他们用“剪刀加浆糊”的模式很快凑出一部“文集”;或自己选个题目, 请位学生寥寥数日便写就一部“巨著”, 很快就在街头巷尾同读者见面。这些图书大都属于“粗制滥造”, 编校质量很差, 扰乱了文化市场,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1989年国家下发通知, 加强对出版发行市场的管理, 加大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一些不法民营书商受到了惩处, 市场得到了净化, 民营书业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民营书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世纪20年代, 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开始涉足民营书业, 如欧阳旭、辛继平、任志鸿等, 他们的到来为民营书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 公司制的民营文化公司纷纷诞生, 开始进行较为成熟的商业运作, 策划了一批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优秀选题。《格调》《老镜头》《老照片》系列等图书让广大读者有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学习的革命》更是让出版企业尝到了商业运作的甜头。教辅图书市场蛋糕愈做愈大, 让众多民营书业争先恐后地来抢滩登陆。金星书业的《教材全解》、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等崭露头角, 企业赢得了口碑, 创造了利润, 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21世纪的民营书业
进入21世纪, 民营书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进入快速发展时间。
2003年,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新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规定明确指出, 具备条件的民营发行企业经过审批可以获得出版物的总发行权。经过多年的发展, 民营书业在一些领域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教辅图书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来自民营书业, 志鸿教育的“优化设计”、金星教育的“教材全解”、星火教育的“星火英语”、世纪金榜的“金榜系列”等。在大众读物、经管图书、少儿图书等领域, 民营书业亦能占到半壁江山, 并产生了一批知名企业。他们所策划的优秀选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影响力。磨铁的人文畅销书, 蓝狮子、湛庐文化的经管图书, 海豚、大苹果的少儿图书, 新经典、信宜的绘本等产品都打上了其策划机构鲜明的品牌烙印。
近年来, 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日趋激烈, 民营书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批优秀企业开始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资本运作, 走上品牌化、集团化经营之路。2015年5月新经典披露招股书, 标志着民营书业即将开始在主板上市, 这是资本市场对民营书业的青睐, 也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民营书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摘要:我国的出版活动始于何时?学界尚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殷墟甲骨文作为迄今发现最早的汉字, 可将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期。春秋之前, 文化典籍多由统治者掌握, 庶民难以涉足1。一直到了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争鸣, 私学大为兴盛, 产生了大量私人著述, 为了使这些著述流传下来, 人们便开始抄写复制, 相互传阅, 这应当便是我国最早的民间出版活动了。
关键词:民营,著述,出版,兴盛
参考文献
[1]江云琴.从酷儿理论角度解读《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
[2]李斌, 曹燕宁, 周瘦鹃.《影戏话》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生成[J].电影艺术, 2012 (03) .
[3]张艺.关注现实生活建设电影高峰——昨天举行的上海电影工作座谈会侧记[N].新民晚报, 2014 (10) .
[4]李斌, 曹燕宁.鸳鸯蝴蝶派与中国现代电影发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 (02) .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篇3
数量经济学起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数量经济学旨在通过与实际社会经济问题结合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研究经济问题。目前,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范式,数量经济学正显示出巨大的功效和普适性。
数量经济学内涵
数量经济学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将研究重点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定性研究基础上,脱离了理论基础和数量分析,已经无法满足指导经济运行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将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数量经济学应运而生。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体系的学科,为其他经济类学科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一些分析工具以及具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和政府利用数量经济学探讨和研究的量化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现实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可靠计划和政策。
数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在我国,数量经济学由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以质的分析为基础,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数量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数量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各界大都将研究重点放在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具体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则是利益的分配和协调机制不同。由于利益不同,具体的表现形式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前提假设、具体研究方法等当面的不同。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起源。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学科雏形最早于改革开放后产生。1979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于光远召集了各学科的学者参加“开展数量经济研究,成立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座谈会,大会中提出“经济数学方法”是可以成为研究领域名称的,然而并不适合作为学科名字。座谈会随即提出了十几项名称,最后于光远拍板命名为“数量经济学”,英文名叫“Quantitative Economics”。不久,乌家培为组长带队赴美国访问并学习,回国后他筹建了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第一家数量经济学研究机构就这样诞生了。
1984年10月10日至16日,全国数量经济研究会在合肥召开第二届年会,会上决定将“全国数量经济研究会”改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这一名称沿用至今。从此以后,数量经济学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这个领域内出现了经济科学工作者同自然科学工作者相互结合的趋势。各类数量经济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纷纷成立,国内各大高校都开始设立数量经济学专业或数量经济学研究方向,几乎所有的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或数量经济学专业课程,尤其是在硕士生和博士生,计量经济学更是成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我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兴未艾。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线路。在1979年至今的30多年里,数量经济学在我国按照两条线路发展。一是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二是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
在理论方法研究中,数量经济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研究成果由早期的教科书和译著,转变为后期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且大多为经济计量学的内容;第二,从学术论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数量经济学的研究由浅入深,技术含量由低到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有再版了多次的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赵国庆主编的《计量经济学》,译著则首推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如克莱因(L. R. Klein)独著或合著多本计量经济学的著作等。有代表性的专著和学术论文包括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量关于投入产出、线性规划、系统分析原理的著作,这时期的研究成果较多地带有前苏联经济学理论的色彩,不完全属于纯西方经济计量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数量经济理论方法研究日益向纵深向下发展,各种预测算法、组合模型理论等层出不穷,这一时期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典型的经济计量方法论。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另一条发展线路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应用研究。这类研究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数量经济学方法刚刚传入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多在以计量方法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如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定量分析、钢板消费量和工业储量探讨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全球化、国有企业改制、经济体制改制等。进入21世纪后,计量模型和方法在现实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呈现出较强学术性。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特点。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引进了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还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国情,将经济学分析的数理方法、计量工具和模拟技术统一在一起,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方法论体系。这一方法论的形成及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必要基础,也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砖加瓦。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数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将被拓宽。未来,通过对资源与需要、社会经济关系、理性行为、经济信息以及价值判断等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数量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将被拓宽。延伸范围包括数理经济学中的博弈均衡理论,计量经济学方面的博弈模型参数的估计以及检验问题,以及模拟经济学中的非均衡、非稳定变量的研究。
更加注重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就是将一些不具体、模糊的因素用具体的数据来表示,从而达到比较分析的目的。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对经济的研究中将更加注重量化分析。在社会高需求的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趋势下,更高级数的数量经济学将会成为主流,更多的人才也有望涌入这一学科及领域。
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经济状况。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数量经济学的发展,根据相关基本理论,建立和完善具体的研究工具,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再在此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条理化和规范化,从而发现新问题和新理论,进而使得这些理论更加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数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不长,然而却已成为掌握经济形式、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方法。学术界有必要全面发展数量经济学,达到数量经济学的发展适合我国本土经济学的根本目的,才能实现数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篇4
一、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
教学设计在国外已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外语电化教学》杂志刊登了第一篇有关教学设计的文章,教学设计开始被引入国内。在这短短的20年里,国内教学设计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根据国内教学设计发展的特点将其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次引入,蓬勃发展(1987—1994)
教学设计与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在其发展之初就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和介绍了一些国外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2、开设了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系统设计成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3、出版了一批有关教学设计研究的专著,为实际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4、进行了一些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教学改革实验。第二阶段:遭遇挑战,发展日趋缓慢(1994—1997)。
1994年以后,人们在不断反思教学设计的局限的同时,又在谋其教学设计的新的发展路径。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假设客观主义受到建
构主义的挑战,我国教学设计的研究逐渐陷入低谷,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
第三阶段科技发展,促使复兴(199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丛1997年起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也开展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
二、我国教学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教学设计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践反馈到理论的过程中。人们开始思考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教学设计必然随着技术形态迅速、显著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教学设计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征:
1、更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网络也逐渐渗入教学设计中,它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听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一些优秀教师讲课,以吸收他们的观点,学习他们的教学风格。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可以满足学生对专题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需要;能给学生的设计实践提供大量的典型案例和有关的设计工具,以便让学生通过浏览这些案例,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还能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创设一种情境,设置相关问题,让学习者利用网络环
境进行探索式发现学习。另外,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还能让师生形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2、更注重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协作过程以及理论 与技术的整合 随着学习者所学知识的逐渐专业化,一个学习者越来越难以完成一项教学设计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往往需要分界成若干个小过程,各个小过程分别由一
个或几个设计者来协作承担,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同样,一门课程的全过程也需要老师和多个学生来共同设计完成。
学习者在学习全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他需要和伙伴们一起协商讨论、从而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几个学习者在一起协商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心得体会,这样会提高学习效率。因为,我们的教学设计尽量协作者创设一种情境,以方便他们进行学习。
另外,教学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教学设计的一个主要变化来自于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影响,但没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设计,技术不会在本质上自动改进教育。一些最有魅力的技术应用拓展了可以呈现的问题的本质和可以被评估的知识和认知过程。通过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和对刺激呈现的控制而丰富任务环境,进而对认知能力的很大范围进行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切实可行。技术提供的新能力包括了直接跟踪和支撑问题解决技能、把学习者解决难题的行动过程可视化、建
模和模拟复杂推理任务等,技术也使得对概念组织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他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以及他们参与讨论和小组项目的表征成为可能。
3、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在一堂课上,学生无论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文字教材的学习,还是通过多媒体教材的学习,都会适当的做出反馈,“教师”就需要对学生的反馈做出评价,也就是“反馈的反馈”,为了保证这个过程顺利进行,设计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提供充分的交互机制,以方便师生间的交互。
另外,学习者在通过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学习时,多媒体教材能够让学习者随时进入和退出学习内容,能让学习者任意选择学习内容,能够自由控制学习进度,有条理清晰的导航不至于让学习者迷航,还要能方便学习者应答。这都说明教学设计应该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1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 篇5
一、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1)为何要建设及何为保障性住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居住需求和攀升的房价矛盾日益突出,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存为题,也关系到一个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困难类型家庭实施住房保障,解决了部分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或租金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包括城市的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一些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自2009年开始由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工作。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和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放价调整房租,是人觉得买房合算。将来房租调高后对低工资的职工给予补贴。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推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居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安居工程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安居房直接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不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得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
1998年国务院出台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停止住房实物的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二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三是面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是完全市场化的。
温家宝总理分别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路,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等具体举措。十七大报告还首次提出廉租房的资金来源问题,包括三大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以及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以往“五年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重点突出了民生,“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成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计划每年新建保障性住宅500万套,力争还清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欠账。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政策市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重要惠民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由于政策的先天不足或者执行偏差。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查出存在砌筑质量不高、适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现象。
例如广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梧州市廉租房四期5#楼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却以施工至5层楼面;在广西上思县,在被抽查的3个工程被查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和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上思县2010年廉租住宅楼工程A楼4#,钢筋合格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均为柳钢产品,而现场实际却非柳钢的产品。水泥标号与配合比也不符,原本要求配合比适用标号为42.5的水泥,而实际适用标号为32.5的水泥。
今年来一些地方保障房工程质量难以让群众满意,社会公众活多或少存在保障房“缺乏保障”的困惑。如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三角地的明悦湾8栋保障房,因为北京市住建委确认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决定拆除其中的6栋楼重建,另两栋楼局部加固。而今年早些时候,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保障性住房工程尚未竣工,21栋楼就背查出有质量问题,部分甚至被要求重建。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每一次的曝光都让人感到痛心和遗憾。(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虽说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多年各级政府的努力和重视,我国住房保障的成绩显著。诚征人均住房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9平方米。人均面积增加的同时,城镇化率逐渐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也就是或,不仅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改善,住房质量、居住区配套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就拿我省来说。2010年上半年,我省经适房新开工1.22万套、竣工8576套;廉租房新开工2137套、竣工4042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完成拆迁183万平方米、新开工72万平方米。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开建廉租房8.32万套、竣工5.6万套;开建经房3.1万套、竣工2.7万套;完成城市及工矿棚户区拆迁570万平方米、竣工17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0万平方米、4000多套。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
虽说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开发力度相对偏弱。从2000年后,我国新建房地产中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比重开始不断滑坡,从2000年占房地产开发面积的20%左右下降到2008年5%。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各项保证保障房的举措在十二五规划中可以得知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共租房。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将是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左右。“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和基本目标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朱方刚苦难。推进各类棚户区综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整治。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术支撑体系。
与“十一五”住房规划枪挑总量调控、鼓励梯级消费相比,“十二五”住房规划纲要权利围绕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行,并提出“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地“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纷纷出炉,以期未来城镇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保障房政策进一步惠及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未来务工人员。
就拿我省来说,在“十二五”期间各地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其中廉租房45.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61.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45.4万套、限价商品房13万套、棚户区改造(含林区、垦区危房改造)43.9万套。到“十二五”末。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到20%左右,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国外保障性住房
当前,社会各界多我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住房保障体系相关讨论不绝于耳,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无疑对构建、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有着有益的启迪意义。美国:全面的立法保障
美国主要实行的是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拥有住房比例较大。通过立法保障性住房措施的落实。美国在住房保障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各项措施通过立法保障来落实实施。这进一步对住房保障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是扩大房屋抵押贷款保险。错了少数富人家庭外,很少有人能一次付清房款,他们通常可按房价的25%支付现款,其余部分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和房款协会寻求贷款。而是提供较低租金公房。,《住房法》规定,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二是提供低利率贷款建房。《国民住宅法》规定,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的建设,建成后的住房,优惠提供给因城市重建或政府公关计划丧失住所的家庭。三是提供房租补贴,家庭收入为居住地的中等收入80%以下者均可申请此项补贴。四是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房屋所有权。五是禁止住房中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加快住房自有化步伐。美国住房自由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美国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美国家庭消费中用于住房租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绝大多数人逐步由住房转向买方。自有住房占总住房面积的比例。1940年为44%1870年63%,到现在已超过90%。据统计,早在80年代除美国平均一户拥有住房就已超过一套,住房自有化水平及居住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发达的房地产金融。美国房地产金融发达,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住房建设。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都经营房地产贷款。特别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私人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趋势突出。私人金融机构中的非银行机构,如储藏放款协会、互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助储蓄银行、信贷协会等也经营房屋抵押贷款。美国政府有专门的信贷机构,如联邦住宅放贷银行委员会、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联邦住宅管理委员会等。主要职能是为放贷协会提供贷款二级市场。为买房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与资金。
国外的各个国家在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均是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通过制定相对完整的住房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
美国:美国国会1949年就通过了《全国可支付住房法》,此后又先后通》等相关法律。
英国:英国19世纪80年代就制定并颁布了《住宅法》。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先后颁布并执行了1936年的《住房所有权法案》,1938年的《国家住房法案》、1944年、1954年、1964年的《国家住房法案修正案》。
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之路。
为实现“住有所居”,“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规划“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比例将达到20%左右,如何很好地完成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任务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一各级政府是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要逐步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投入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各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第二采用灵活的住房保障方式。房改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水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普遍性住房短缺已基本解决,住房问题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这种现实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城镇化进程,决定了我国住房保障模式不同于任何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历程,在保障方式方面更不适合采取“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具体而言,在大中城市集中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住房,是解决这些地区低收入居民住房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住房保障服务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在住房矛盾并突出的中小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则宜采取“人头补贴”,从分利用市场及社会力量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第三合理确定住房标准。我国人均收入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住房保障要坚持低标准原则,防止高标准福利化倾向。目前只有廉租房不超过5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不超过60平方米、公租房以40平方米为主的粗略规定,还要根据家庭规模设计基本住房标准,作为我国的最低居住标准。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篇6
在我国,立法始于50年代初。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改变,工伤保险制度经历了逐步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首次立法及其适用时期(20世纪50—80年代)、改革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和重大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等三个阶段。
(一)首次立法及其适用时期(20世纪50—80年代)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于1953年1月重新修订)。这部劳动保险综合法规对各项劳动保险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将工伤保险列在各项保险项目之首。该条例对于工伤保险的制度构成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例如:在保险费的征缴方面确立了雇主责任原则; 在工伤保险待遇给付方式方面,确立了劳动保险基金与雇主分担责任的原则 在工伤待遇方面,包括了医疗和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三大部分,并确立了收入保障与就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当时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厂、矿,以及铁路、运输、邮电、工矿、交通事业和国营建筑公司等;实施对象包括了上述企业职工、学徒工、临时工和试用人员。
1953年1月,劳动部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其中对工伤保险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期还颁布了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管理章程、卫生部制定的职业病名单和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规章。此后,国务院及劳动部、卫生部等主管部门又多次就我国工伤保险的实施做了补充规定。1957年2 月卫生部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职工健康比较严重的14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范围,享受因工伤残和死亡的相关待遇。1978 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退休、退职工伤人员的待遇做了调整。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划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等9大类,共99种。
《劳动保险条例》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制定的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政法规。自该条例规定并实施工伤保险制度以来,对于保障企业工伤职工权益、安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诸多不足或较大的缺陷,诸如:工伤认定范围过窄且不规范,待遇标准偏低而不符合基本保障和补偿的要求,伤残等级鉴定缺乏统一标准和鉴定机构不健全,缺乏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的有机结合等等。
自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已经平稳运行了15年的体系受到政治冲击而崩溃。工伤保险制度也进入了非正常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负责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被停止活动,社会保险体系在中央政府宏观
管理层面上出现“真空”;“文革”的发生,打破了企业正常的缴费机制,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无法正常运转。1969年2月,财政部发出《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要求“国营企业一律停业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其后果是,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行为及其责任衰变为企业行为和责任。
此后,虽然《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仍然是企业处理工伤问题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劳动保险基金被取消,工伤保险费用在企业之间的少量调剂也不复存在,使得我国的工伤保障险机制丧失了其应有的社会性和互济性功能,在某种意义上从社会共济制度蜕变为雇主责任制度。工伤者的医疗待遇、经济补偿待遇和工资待遇全部由企业负担。企业的工伤风险难以分散,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
(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劳动工资、用人制度、生活费水平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工伤补偿制度覆盖范围窄、缺乏社会互济和分散风险功能、工伤认定标准模糊、缺乏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
•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 199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
• 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努力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
2.《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实施
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前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的迫切任务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努力改革工伤保险制度”的任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其中包括“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的目标。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把工伤保险制度作为五项社会保险之一规定下来,并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这些都是改革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
1996年8月,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同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
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标志着对多年沿用的旧的工伤保险制度开始了一次全面的改革。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我国首次把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补偿三项工伤保险的任务结合起来,明确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任务:其一,实行社会统筹,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分散工伤事故风险,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其二,扩大实施范围,突破“全民执行、集体参照”的局限,把工伤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各类企业及全体职工。其三,规范待遇项目和标准,使工伤处理有所遵循,维护有关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减少工伤争议。其四,实行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工伤预防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这些工伤保险改革的重要突破,为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施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立法层次较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其强制力较弱,缺乏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权威。主要表现是:各地方开展工伤保险的进度先后不一,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天津、上海和西藏尚未实行社会统筹,对非国有企业约束力不强;近几年职工参保人数基本上在4300万左右徘徊,参保率未达到城镇职工的50%。
其次是制度不规范。全国仅海南省和广东省由地方人大立法,颁布了工伤保险地方法规,[25] 其他地区多以政府部门的规定或规章实施;不少省份仅是原文照转,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管理的问题:一是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不到位,甚至工伤保险无专人管理;二是认定程序不健全,工伤非工伤界定不严格,各地掌握的标准不统一,工伤争议较多,处理难度大;三是分散风险的社会化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一些应该由统筹基金开支的保险项目仍由企业负担;四是差别费率不规范。
第三,覆盖面仍然过窄。覆盖范围仍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地区工伤保险不包含乡镇企业。而城镇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数没有参加保险。一些高风险的行业或大型企业没有纳入社会统筹。在未参加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的企业中,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在继续执行劳动保险制度规定的工伤待遇。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则缺乏必要的保障,对工伤职工只支付极低补偿金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外资、私营、乡镇企业,职工缺乏劳动保护、订立“生死合同”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四,基金统筹层次过低。全国各地方普遍实行以市县为单位的基金统筹,调剂力度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方面,由于产业分布不均衡,一些高风险度行业(如采矿、化工等)企业集中的市县费率过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更大范围的资金调剂,各市都想留有足够的资金以防备大事故后的补偿,一些地区因而将某些必要的待遇排除在保险项目之外,造成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过高。
第五,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有些地区没有按照不同行业特征和事故发生的管理确定差别费率,而是简单地按国有、集体、其他类型企业或工业、商业等类型确定不同费率,浮动费率也没有真正浮动起来。目前各
地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仍停留在经济补偿和分散风险上,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探索,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工伤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
1.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早期的工伤保险制度是针对工人赔偿而建立的。然而,事后的赔偿无法改变和消除损害的事实,无法遏制职业伤害事件的蔓延,也无力改变因失能而导致受伤害者及其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的结局。现代工伤保险的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工伤者给予赔偿,而是把它与工伤预防和全面康复结合起来。职业卫生与安全保障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程度的标志。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加快了职业伤害保障方面的立法步伐,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安全生产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年)、《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以及铁路运输、民用航空等特定领域安全生产方面的条例。在职业病防治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目录》等一系列行政规章和标准(2001—2002年)。在《职业病目录》中,我国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类 99种增加到10类115种。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框架已初步形成。经过长期发展,职业伤害保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最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险险种,形成了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若干通行原则,主要有:雇主责任原则,无过错赔偿原则,赔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科学鉴定标准和因工原则。其中“雇主责任原则”可谓职业伤害保险的立法渊源和理论基石。在雇主责任原则下,职业伤害保险呈现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即雇主承担全部缴费和赔偿的义务,受雇者享有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
2.《工伤保险条例》的制定
2001年9月,劳动保障部根据国务院的立法计划,起草了《工伤保险条例(送审稿)》呈送国务院。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组织下,条例送审稿先后征求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等30多个中央单位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多次听取企业、医疗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数十次协调和讨论,形成了《工伤保险条例(草案)》。国务院领导也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情况汇报。2003年4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以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还制定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配套规章或政策文件,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2010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发586号令,对《工伤保险条例》若干条目进行了修改,并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体现了对劳动者保护倾斜的立法理念,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补救措施,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工伤保险条例》是在总结我国建立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几十年以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贯彻《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若干年来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经济结构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变动的现实状况出发,参照有关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准则,制定的一部规范职业伤害保险关系的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提高了工伤保险的立法层次,增强了强制力和约束力;扩大了适用范围,将境内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其中;把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责任,科学地规范了相关的标准和工作程序。《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发展,职业伤害保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最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险险种,形成了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若干通行原则,主要有:雇主责任原则,无过错赔偿原则,赔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科学鉴定标准和因工原则。其中“雇主责任原则”可谓职业伤害保险的立法渊源和理论基石。在雇主责任原则下,职业伤害保险呈现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即雇主承担全部缴费和赔偿的义务,受雇者享有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首先,国家强制雇主为劳动者提供职业伤害赔偿。其次,工伤保险适用于所有雇主和受雇者,表明职业伤害的预防和救济是各类雇主的普遍义务。第三,国家以社会保险方式,强制雇主之间建立“分散风险、互偿损失”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共济机制,保障劳动者应当获得的赔偿不受用人单位支付能力的限制,不因用人单位亏损、破产、解散和存续形态的变更而减少或中断。第四,雇主单方缴费,体现了雇主单方责任原则,以及雇主的直接责任和完全责任。第五,雇主对职业伤害事件不仅承担过错责任而且承担无过错责任(如因职工的疏忽而发生的伤害、在途事故等),体现了无过错原则及雇主的绝对责任。第六,当工伤认定有争议时,雇主负有举证责任,体现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探讨 篇7
事实上对于环境新闻发展历程的划分, 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相关学者对于各时期环境新闻发展情况的认知理解不同, 对于现有的环境新闻发展历程归纳认同不一致。而本文对我国环境新闻发展历程的介绍, 主要以不同时期环境新闻的发展特点与功能为依据, 对环境新闻发展不同时期的状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由此从相对客观的角度, 肯定了环境新闻发展的价值。
二、关于我国环境新闻发展历程探讨的价值
环境作为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规划的展开, 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 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从最基本的层次入手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 俨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并具有极强的推广和报道价值。由此, 不难发现, 保证环境新闻发展与时俱进的特性, 与环境新文报道内容的真实性是十分必要的, 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从环境新闻发展研究现状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在实际的报道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有术无学的应用漏洞, 其报道内容缺少准确的理论基础与调查数据的支撑, 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引起人们重视, 所以无法发挥出环境新闻报道的实际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与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对于当下报道事实问题的关心程度也比较高,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环境新闻的进步与发展。目前以环境新闻发展的前景为依托, 我国各大高校开设了环境新闻研究专业, 以培养专业性的环境调查记者为目的, 将“生态中心主义”与“社会风险问题”作为理论基础开设新课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欲望, 进而从更加真实具体的角度入手, 报道我国当下社会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 实现社会经济与能源环保事业双重提升的目标。[1]
(2) 从环境新闻发展实际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环境新闻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从根本上反映现存的环境问题, 提高社会与公众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环境新闻发展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一致, 其主要的特点是从环境视角出发, 在进行环境问题内容报道的过程中, 采取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报道手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细化环境新闻发展的内容, 向公众展示环境新闻发展的轨迹, 与此同时结合相应理论与成功案例数据, 对我国现存的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解析, 为公众提供可参与评价的机会, 让人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加具体的认识。[2]
三、关于我国环境新闻发展历程的具体探讨
(1) 环境新闻发展初期阶段。19世纪末正处于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自西方国家的代表英国发生烟雾事件后, 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环境恐慌, 各国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环保运动。受当时世界发展风气的影响, 我国先进人士与环保爱好者纷纷加入了环保大军中, 并在时代气氛的支持下, 建立了环保事业专业性机构, 环境新闻自此成为专业的环境报道手段, 为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国环境新闻概念的产生是比较被动的, 在环境新闻发展早期阶段, 人们参与到环保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 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与此同时我国还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红色浪潮”思想风靡全国, 人们的思想认识程度不高, 认为环境污染问题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出现的事情。针对这样的现实问题, 我国当时的总理周恩来同志发现了环境新闻发展潜在的社会功能, 选取具有先进思想意识的人员组成了环境调查团, 并在同时期发表了我国首份环境新闻杂志, 引领了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3]
(2) 环境新闻发展中期阶段。我国环境新闻在1984年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主要原因是在80年代,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因此, 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使得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故而受社会发展形式所迫, 不得不加强环保事业的监管力度, 改善我国人们基本生活的环境质量。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发挥环境新闻的作用, 在第三届环保大会上, 相应组织者将解决环境问题作为大会研讨主题, 在同一时期, 我国环保法律条令内容正式通过国家审批, 开始发挥法律效力, 进而为维持环境新闻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除此之外, 在相关学者的努力下, 我国正式确立了以环境保护为主的新闻刊物, 并开设了专业的报道专栏, 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环境新闻的影响范围。
(3) 环境新闻发展当前阶段。在环境新闻簇拥者不断努力的基础上, 我国环境新闻逐渐向现代化与理性化方向发展, 与环境新闻相关的专业机构与教育项目也逐渐增加, 从整体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流行风潮。从环境新闻实际应用现状看, 环境新闻利用现代网络高效性、便捷性的特点, 有效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并在大范围内引起了舆论导向, 进而为环境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监督功能。与此同时, 随着环境新闻内容的不断深化, 其报道手法也趋于多样性, 与仅仅曝光环境问题相比, 更加注重对环境风险内容的分析, 由此让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中潜藏的危机, 促使社会大众以理性的目光看待环境污染问题, 促使环境新闻发展有了质的飞跃。[4]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发现, 环境新闻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能够与社会环境问题保持同步, 进而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对环境污染现实问题进行报道, 给我国的社会发展, 以及现代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志辉.报纸环境新闻的发展与创新策略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 2013.
[2]种婷婷.我国环境新闻的嬗变及动因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3]王娟.我国网络媒体环境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2014.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 篇8
关键词:政府绩效 绩效评估 背景分析 发展历程
一、引言
绩效评估是在西方由于财政压力、信任危机及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变化,各国行政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下逐渐被重视起来。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始于20世纪初美国的纽约,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开展的政府改革使绩效管理在政府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80年代中期,各国政府在改革过程中为解决效率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逐步探索将绩效评估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将公众视为“顾客”,强调公众责任和顾客至上,重视为顾客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重塑政府形象。
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背景分析
(一)国外的绩效评估为我国的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绩效评估最开始出现在工业领域,是与科学管理革命有紧密联系的。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绩效评估一直是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重要领域,推出了一大批研究著作和实验报告。现在一般认为,绩效评估领域的研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第二个时期开始,绩效评估研究的重心转向了评定者,特别是评定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精度的研究。
(二)国外的绩效评估实践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绩效评估的启示
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公共行政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公共管理主张将价格机制、成本—收益概念引入公共部门,建立公共部门内部以及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组织之间的竞争机制,效率和顾客导向是其核心;民主行政强调市民社会的自治性和权力的多中心,追求行政的“公平性”和“民主性”,更多地强调公民参与;而治理理念的兴起则强调行政行为的“透明性”和“回应性”等。当然,新时期的行政理论和实践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各种理念的变化有着一些共同的趋势:注重回应性、顾客导向、服务导向以及政府行为的透明性和可控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政府行为的“可控性”、“透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对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估制度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评估制度。对照我国绩效评估的现状,目前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改善:
第一,启动并规范绩效评估机制的元设计。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具体公共部门的评估机制的设计缺乏科学的程序规范,全国所有的行政机构的绩效评估都是遵从《国家公务员考的核暂行规定》来进行,没有针对具体部门、具体项目进行绩效评估的设计机制。为克服元设计无能的问题,应将规范与实证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的分工,拓展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渠道,为各个政府部门提供设计依据,使其能对自己的情况设计出符合本部门具体情况的评估机制。
第二,进行绩效结构的研究和分析。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没有对绩效成分进行科学地分析,只是笼统地“德”、“能”、“勤”、“绩”加以概括,这样的方法容易使考核考核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也难以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受考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情况,不能适应现代公务员考核的需要。
第三,增加评估体系的动态性和开放性。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察主要是在年度考核、中通过个人小结、群众评议、领导评语、考核委员会审核和部门负责人确定考核等级等步骤来进行。
三、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状
(一)目标责任制
目标责任制在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最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目标管理”。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目标管理的思路和原则逐渐得到扩展,发展到面向行政首长的目标责任制。组织绩效评估作为目标责任制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目标责任制的广泛实施而应用到各个政府层级和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工作的诸多领域。
(二)效能建设
1989年,监察部在第二次全国检查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效能监察”任务,1990年效能监察工作涉及了政府行政效能领域,到1999年底,全国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轄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效能监察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机制,效能建设的领域十分广阔,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制度建设,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服务承诺制来规范管理和服务要求,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评议制来强化民主监督,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第二,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严格依法行政,同时优化管理要素,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第三,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第四,强化监督机制,严肃行政纪律。第五,科学规范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奖惩相结合。
(三)社会服务承诺制
1994年6月,山东烟台市建委借鉴英国公民宪章运动和香港公共服务承诺制的经验,率先在烟台市建委系统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制,后来在全国推广。其基本内容是:公开办事内容、办事标准和办事程序,确定办事时限,设立监督机构和举报电话,明确赔偿标准,未实现承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规定给当事人以赔偿。这是一种具有契约性质的服务机构,服务标准的具体化和公开化未老百姓的评价和判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便利的投诉渠道、明确的投诉受理机构和处理投诉的程序为老百姓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万人评议政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沈阳、杭州、厦门、南京和宁波等城市相继开展了以“让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为导向的万人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目前,我国各地进行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已经成为公民评价地方政府绩效的一种创新形式,但是,这种活动还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在评议中,应该坚持一下原则:其一,参加评议者必须要更广泛和更充分的代表性。其二,政府应该进一步实行政务公开,通过必要的、不间断的信息披露,使群众形成对政府工作的客观判断。其三,正像为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出具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保持独立一样,“万人评议”活动的组织者也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只有保持独立,才能保证评议活动在组织动机上的纯正性以及评议结果在归纳、总结、公布中的客观性、公正性。
(本文系甘肃政法学院2008年青年项目,项目编号:GZF2008XQNLW52)
参考文献:
[1]楚德江.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成效、问题与改进[J].中州学刊, 2008
[2]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01-02
论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07-01
我国经济发展08-17
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考08-10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08-26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09-05
我国品牌的发展历程11-03
我国经济发展进步09-02
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1-08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前景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