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写作(共12篇)
新闻报道写作 篇1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相比, 网络传播的“门槛”相对较低, 网络新闻传播的低门槛性特点使得网络新闻写作的发展速度较为迅速, 对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和消极影响, 当前时下的年轻人更愿意通过网络或者微博等各类信息交流平台而进行信息的获取。但是网络新闻写作的低门槛性特点也随之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例如各类假新闻的频繁出现, 不良思想或者行为作风的融入等等, 使得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弥漫, 这也是网络新闻的缺点所在。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新闻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进行分析, 希望能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平台的扩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1.1 报纸新闻写作的内涵
报纸新闻主要是以报纸为载体进行新闻的传播, 例如《人民日报》、《纽约时报》等等都是著名的报纸新闻代表[1]。报纸新闻写作具有报道深入、分析透彻等方面的特点, 方便与保存和查找, 没有阅读时间的限制。
1.2 网络新闻写作的内涵
欧洲粒子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Tim Berners-Lee) 提出了万维网 (World Wild Web) 设想, 主要是借助网联网实现超文本信息的传送, 这一设想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媒体[2]。网络新闻主要是以网络为载体, 进行新闻的传递。随着“微时代”的到来, 网络媒体逐渐进入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
2.1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主要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新闻工作者, 通过实际调查而撰写新闻内容, 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发文, 报纸编辑新闻的可信度相对较高, 能够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是一种较为权威的新闻传播方式[3]。
网络新闻主体具有多样化特点, 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在“7.23温州动车事故”当中, 不少网友通过网络传播信息, 为这场事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依据。但是网络新闻写作由于其“低门槛”特点, 使得网络新闻写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高低不等, 这也为一些思想素质较低的人员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4]。例如各类假新闻的频繁出现, 不良思想或者行为作风的融入等等, 使得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弥漫, 这也是网络新闻的缺点所在。
2.2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较为重视大众的实际需求, 在国家的领导下, 尽量报道一些以民众所切实关心的问题, 解百姓之难, 听百姓之声, 是一种主流媒体[5]。但是报纸的篇幅有限, 不能面面俱到, 这也是报纸新闻写作的劣势所在。
网络新闻写作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来进行各类信息的搜索, 使新闻传播更加富含针对性特点, 满足不同人对新闻的各类需求。同时,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当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观点。
2.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主要是现行写作, 结合报纸排版进行文字和图片的最佳整合, 记者的思想模式通常是固定的, 在新闻构思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写作方式较为正规[6]。
网络新闻写作更加注重二次创作, 结合受众的参与性, 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信息掌握程度进行重新组合, 更加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的思想观念。网络新闻写作主要是通过链接进行呈现, 不同的链接标题会收到不同的点击量和搜索量。
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发展
网络新闻的发展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传统的报纸新闻写作方式受到影响, 而网络中众多的不良元素及思想又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必须进行适当的新闻写作模式创新。
报纸新闻是较有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平台, 具有固定的读者群,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 报纸新闻写作应该更加彰显其优势, 注重新闻真实性及有效性, 更多的倾听百姓心声, 传达国家的重要思想, 加强对新闻写作质量的控制。
网络新闻写作传播的迅速性特点, 传播主体的多样化特点都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势, 当前时代背景下, 可以加强对网络新闻写作的管理, 大力打击不良网站或者非法网站, 形成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网络传播平台, 可以适当增加新闻传播交互平台, 增加与百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价值,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论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均为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 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以及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应该正视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各自的价值及缺点, 促进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融合, 使新闻传播能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露.快节奏、自由感与深度性的生命追求——读图时代报纸新闻叙事写作文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 :1-56.
[2]钱淑芳.新闻写作中“包裹式”技巧分析报纸新闻与电视新闻写作方法比较系列研究之一[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8) :124-126.
[3]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 2011, 15 (3) :106-109.
[4]黄也平.“第三种新闻”:选择与可能——新10年中国新闻“评论化转向”现象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20 (5) :135-136.
[5]肖鲁仁.创新与实证:新闻理论研究的利器——读《新闻传播艺术论—报纸新闻写作魅力探索》[J].新闻天地, 2012, 20 (12) :165-167.
[6]邓振华.“第五媒体”时代新闻文体的新演变——手机报新闻文体研究[D].郑州大学, 2011:1-176.
新闻报道写作 篇2
一、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1.确有其事2.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3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4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5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1.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2.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3.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二、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1.体制性失实 2.经济性失实
3.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三、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3、在写情节时严禁想当然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1.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要通过不同途径查询与核对2.对被采访者的自述,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3.要注意核对数字)
5、描写要有分寸感
6、要注明新闻来源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第二节 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一、用事实说话
1、什么叫用事实说话?一种说法:通过客观的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另一种说法: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2、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3、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1)传播的目的是说话(2)选择就是在说话(3)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二、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1、用典型事实说话
(例子:北京市的规划)典型事实具有哪些特点?(1)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2)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3)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4)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2、用再现场景说话(例子:永不消逝的电波):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第一人称再现法,就是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是再现场景常用的方法。在批评类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即记者目击记,更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背景材料常被成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怎样运用背景材料说话?(1)运用联想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2)。善于对比,如:赫鲁晓夫昨日深夜派人把斯大林的遗体从红场水晶棺中抬出,烧成灰烬。赫鲁晓夫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时候,在党的会议上高呼:斯大林是他的父亲。(3)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如何选用背景,选用什么样的背景材料可以表现不同的倾向性和观点。如:1994年12月俄罗斯出兵车臣,西方通讯社报道这一事件时,不同通讯社的记者加进了不同的背景 一家通讯社:这刚好是苏联出兵阿富汗十周年。另一家通讯社: 1944年,当时的苏联曾把这个被指控勾结纳粹的难以驾驭的民族迁往中亚。(4)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5)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直接引语的作用:(1)直接引语是新闻报道中不同身份、不同个性人物所说的话,引用它们,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2)直接引语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如果直接引语来自重要人物或重要机构,还有助于提高新闻的权威性。(3)记者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出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 第三节 新闻角度 涵义: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一、新闻角度的重要性
1、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2、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3、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二、寻找最佳角度(什么是最佳角度?一是能突出新闻的个性特征;二是能体现事物的本质;三是有生动活泼的内容;四是有新颖巧妙的形式。)
1、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角度
2、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三、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1、以旧见新找角度
2、以小见大找角度
3、虚中觅实找角度
4、逆向思维找角度
5、发散思维找角度
6、全局高度找角度 第四节 新闻跳笔
一、什么是新闻跳笔?所谓笔法,西方叫叙述学,我们指的是运笔的技巧,行文叙述的方法。新闻写作所使用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的文学写作中的基本笔法,比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在新闻报道中同样作为基本笔法被广泛地使用。“跳笔”有两个主要特点:
1、在文体结构上是多段体
2、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较大的跳跃.为什么新闻写作要用“跳笔” ?
1、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
2、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
3、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1、段落多,多分段
2、断裂行文。新闻跳笔所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
换句话说,段落之间可以彼此没有关系,无需过分地注意文字的连贯性和上下文的过渡与衔接。
3、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是一种电影手法,指镜头的组合和连接,通过不同的组合连接,产生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例如进行对比、引起联想等。
4、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以上三点我们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了新闻跳笔在提行分段与文章结构上的运用,实际在微观上,即在整个新闻写作的行文过程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跳笔几乎随处可见。它具体表现在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可以有多种多样的 “跨”。第五节 新闻语言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 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点
1、准确客观、具体、简洁、通俗、生动
(1)准确客观:用事实说话 对事实的报道符合其原貌,而不是以夸张失实的语言来渲染事实。多用带客观性的中性词语,不要轻易或习惯性地使用论说性语句,这是真实性及客观性在语言上的具体落实。(2)具体 用具体的语言进行叙述,表达真切实在的内容,尽可能不要使用哪些抽象的、通用性的语言,在写场面与氛围时,也要注意用具体的语言描写具体人物的表现,而尽量不用或少用抽象的概括性的语言,即所谓的“弃多写少,弃大写小”。(3)简洁 以较少的字句完整、清晰地表达新闻事实(事件),简洁在形式上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用短句子,简单句,少用长句子、复合句;删除一切赘字赘语。(4)通俗 所谓通俗,就是把新闻报道写的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多用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大众化的口语减少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的叙述,使之易读易懂。不可避免的专业性语言要给予通俗的解释,或用比喻假设等手法使读者理解。怎样才能写得通俗?①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②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是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对于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报道、科技报道等,更要对其中一些专业性内容与专业术语进行必要的通俗化“翻译”。对于这类报道,提高可读性的关键就在于作好“第二种翻译”。③巧妙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5)生动 所谓写得生动,通常是指把新闻写“活”,即要求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怎样才能写得生动?①在某些方面“生动”与 “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②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③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看看:(“DEE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这种结构比较多地使用于非事件性消息。其基本特征是,从描写具体的某个人入手,通过对事实进一步解释和恰当的背景分析,进而显示整体、点明主题、引入结论;或者通过集中描绘整体事实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一部分进而说明与展示整体。这种结构会使得新闻报道生动并有力量,而且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④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2、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3、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同,消息比通讯更惜墨如金,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而通讯由于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它比消息报道的内容更详细、更深入,它或是对消息所提供事实的进一步必要的补充,或是对消息所报道的全部事实或某一部分事实的“放大”。同时通讯报道的范围也比消息更广泛,因此,它可以也必须更多地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更多地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一般来说,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第六节 广播新闻写作
一、简化报道
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
2、避免倒装句和倒装句结构
3、避免使用被动句式
4、用短句,少用长句
二、选择适合于听的的词汇
1、多用双音节词
2、用口头语言写广播稿
3、注意同音不同义的字
4、用简称要谨慎
5、普通话广播要少用方言土语
6、慎用代词
7、简化关于数字的报道
8、多使用象声词第七节 电视新闻写作
一、简化报道
1、主语和谓语尽可能连在一起
基本原则
新闻事业的道德
公众服务新闻事业
新闻事业的传统 鸣谢 个人寄语
起步
获奖者
机会 新手
薪金
第一部分 工作中的记者
第一章 在岗位上
工作中的新闻记者
契约
边疆报道
飓风袭击斯宾塞
校园枪击案
早期报道
一个告示和一场火灾
电视报道火灾
一个小孩之死
一家都市日报
长一些的报道
圣诞基金会
在《夜线》
追求自由
电视纪录片
调查性报道
数字计算
在线新闻
记者素质
一篇需要背景材料的新闻发布稿
小结
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二部分 基础
第二章 报道要素
准确
溯源
验证
完整
平衡
客观
简洁
选择性
清晰
人情味 责任感
小结
写作
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三部分 撰写报道
第三章 何为新闻
第四章 职业工具
第五章 导语
第六章 报道结构
第七章 写作者的艺术
第八章 特稿、长篇报道和系列报道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 第四部分 报道原则
第十章 挖掘信息
第十一章 充分观察
第十二章 建构与使用背景
第十三章 发现、培养与使用消息来源
第十四章 采访原则
第十五章 采访实践
第十六章 演说、会议和新闻发布会
第十七章 预感、情感和刻板成见 第五部分 从事故到教育
第十八章 事故与灾难
第十九章 讣闻
第二十章 警事新闻
第二十一章 法院新闻
第二十二章 体育新闻
第二十三章 商业报道
第二十四章 地方政府与教育
第六部分 法律、品味与禁忌、规约与伦理
第二十五章 记者与法律
第二十六章 品位DD为适合作界定
新闻写作的意象 篇3
由此看来,“意”、“情”、“理”是通过生动、具体、形象,富于生命力、可感性的事物反映出来的。文学是这样,新闻也是这样,新闻意象不同于文学意象之处并不在于“虚”的不同,因为,这两种意象中所传达的“情”、“意”、“理”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与现实生活的逻辑,它们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实”的不同,即新闻意象中的人、物、景、事都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客观存在的,是经得起核实的事物;而文学意象中的人、物、景、事可以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虚构的。当然新闻注定要与虚构绝缘,但作为美学范畴中的意象,并不排斥新闻的参与。没有虚构作为“长袖”,新闻仍然可以舞出妙不可言的“舞蹈”。
请看下面一篇新闻稿:
(美联社汉城2000年8月15日电)在今天韩国电视台直播的画面中,100名朝鲜人悲喜交加,紧紧拥抱着他们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未能见面的南方亲属,他们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今天从平壤同时到达这里的这些上了年纪的北朝鲜人被人们簇拥着走进汉城的一个大会议厅,他们的亲属早已等候在那里。哭声和呜咽声立刻充满了整个大厅。
一个68岁的老汉对他95岁的母亲说:“妈妈,别伤心,你的儿子来看您了。”这位母亲的情绪太激动了,一名护士马上跑过来为她量血压。
另一位情绪异常激动的男子跪在地上向他的父亲磕头。坐在轮椅上的父亲身体虚弱,已经无法做出反应。
人们相拥而泣。他们拍着对方的背相互安慰,递上手帕擦去泪水。待到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亲人们相互讲述各家的往事,并一同翻看老照片。
此次团聚的一幕使人看到,在封锁的军事化的边界两边,数以百万计的朝鲜人在经历着离别的痛苦。
时隔半个世纪的会面,哭声、呜咽声,拥抱、磕头,场景历历在目,那种无法描述的思念之情、离别之痛,还有那渴盼统一团圆的意念无不跃然纸上。这俨然是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回响在耳畔。
在这里,记者给读者所呈现的新闻意象,并没有因为情感的突出而破坏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反而正是由于这种刻骨铭心的情感凸现,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客观真实。
当然,新闻毕竟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它离不开具体事实的记录,这是新闻立足的基础。我们若说有的文章存在有“象”而无“意”的不足,但其新闻性仍能得到具体的体现的话,下面的有“意”无“象”的新闻则是更不足取的了。
据《海峡导报》2000年8月4日报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他说,如果一些可以而且应该公开的事情不向群众公开,那你怎么说代表了人民利益?人民群众怎么与你同心同德呢?习近平说,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现在,干部群众对一些领导在重大事项,比如工程发包中搞“暗箱操作”的意见很大,这种“暗箱操作”也确实害了一些干部。我们搞政务公开,就是要把群众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作为重点予以公开,让群众满意。
这里不止一次地提到的是“习近平强调”、“习近平说”、“他说”,通篇就只有一个干巴巴的理念——“要加强政务公开(意),而没有鲜活生动的哪怕是具体的一点的一个小事(象),完全是空话、套话。这样的新闻稿不仅没有说服力,更无美感可言,虽然屡见报端头版头条,但读者寥寥。而同样是一篇有关政风的报道,下面这篇就别有风味!
因为出差花费过多而被解除职务的丹麦前教育大臣丽特·比耶雷戈尔夫人,在偿还超支的差旅费后,最近又被提名为新内阁社会事务大臣。
丽特·比耶雷戈尔夫人去年10月间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时浪费公款,于去年12月20日被解除职务。在这以后,她向政府偿还了5300丹麦克朗(约合1000美元)。这笔钱是她在出差时花费的私人开支,其中包括雇佣一辆小汽车和司机的费用、电话费和邮资。
(《中外新闻选》)
通篇未提一句政风的建设(虚),而是报道了一篇活生生的事件(实),虚实结合达到通向“虚”的良好效果。与之相比,第一篇最大的不同不是报道意图不同,而是“新闻意象”的营造意识不够,当实不实,当虚不虚,给人的印象就是“客里空”。
新闻报道写作 篇4
1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概述
网络新闻, 即以网络作为主要载体的新闻, 具体来说就是, 通过对文字、图片以及动画和印象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 以网络平台与网络技术为依据, 对近期发生的事物所做出的报道。网络新闻注重新闻的时效性、简洁性、互动性和传播的多渠道性, 故而受到广大受众, 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喜爱。
报纸新闻, 是以报纸这一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的新闻形式, 通常是指刊登在报纸上的相关新闻, 虽然近年来, 报纸新闻受到网络新闻的巨大冲击, 但却并未消失, 原因在于, 报纸新闻不仅在新闻的内容上具有较强的深度, 而且还具有对社会舆论进行反映与引导的功能, 故而受到广大新闻爱好者的青睐。
2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
2.1写作主体差异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且增强了网络新闻的互动性, 在这一背景下, 受众将不仅仅局限于网络新闻阅读者的身份, 同时, 也能够成为新闻写作的主体, 如在论坛中发表帖子开展对某一事件的评论。而从理论层面分析, 只要受众身边存在能够利用的网络技术, 其便可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对报纸新闻而言, 并不是任何受众均能够成为其写作主体, 即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必须是特定新闻记者, 其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素材, 从而将近期发生的新闻以客观角度进行叙述和评价, 使社会大众了解新闻事实和新闻背后所蕴藏的社会现象[1]。由此可见, 从新闻写作主体层面分析, 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范围要大于报纸新闻写作主体的范围, 即任何公民均因其享有言论自由权而成为网络新闻写作主体, 而只有新闻记者方能够成为报纸新闻的写作主体。
2.2写作理念差异
对报纸新闻进行分析可知, 其写作理念大都以说明社会现象、揭发社会本质、启发人们思维、给予受众感悟和引导大众社会舆论为主, 其更加侧重新闻的社会价值, 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严肃性。但也正因如此, 报纸新闻的写作通常忽视了受众的真正需求, 即对于部分受众而言, 其浏览报纸新闻的意图并非是以看穿社会本质或与之相类似的目的为主的, 而是以消遣、娱乐、休闲为新闻浏览的主要目的[2]。因此, 因报纸新闻写作理念的局限, 使其相关内容难以全面满足受众需求。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基于网络的新闻写作与传播方式, 网络新闻的写作理念大都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 且因其长度和篇幅不受限制, 既能够以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述近期发生的社会新闻, 又能够以较长的篇幅揭示社会现象并开展社会评论, 同时还能够较好地实现与受众的互动, 因此, 其受到了当前社会大众的青睐, 特别是对于具有紧张生活、工作压力的上班族的青睐。 网络新闻从放松人们心情、满足新闻娱乐化与休闲化的角度出发进行写作, 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放松身心的自娱需求。但需要说明的是, 网络新闻对社会现象和本质揭示的程度则不及报纸新闻, 而这也是网络新闻写作的休闲化和娱乐化的理念所导致的。
2.3写作方式差异
对报纸新闻写作方式进行分析可知, 其通常需遵循一定模式, 所进行的写作大都是线性写作。在报纸新闻写作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的思维模式大都是被其所选择的新闻主题固定的, 其需要根据所选新闻主题搜集相关素材, 并围绕素材拟定新闻的写作思路, 而后开展新闻构思与写作[3]。
与报纸新闻写作不同, 网络新闻写作侧重的是超链接的运用, 通过将作者所选题目的关键词或是中心思想以链接的形式予以发送, 从而对新闻进行各个层次的梳理。相较于报纸新闻的句与句、词与词间的高强度逻辑联系性, 网络新闻的写作方式更加随性化, 其注重的是受众的需求与参与度, 故网络新闻写作需要作者具有跳跃性的思维, 将相关文字和图片进行超链接的组合, 从而以链接而非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 以供受众阅读。由此可见, 网络新闻写作是一种非线性的写作方式。
3结论
本文通过对网络新闻和报纸新闻的概念进行分析, 进而从写作主体、写作理念以及写作方式等方面对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之间的差异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 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在写作主体、理念和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且各具特点。未来, 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二者差异的研究力度, 从而为满足受众需求和促进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写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确保写作内容能够为多数受众所接受, 以写作的两种主要形式, 即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对二者的概念进行简要阐述, 进而对二者的差异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写作主体,写作理念,写作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文月.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报业, 2014, 10 (16) :40-41.
[2]李嘉瑞.辨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6 (23) :233-234.
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写作 篇5
新闻故事化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新闻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推出了讲故事的栏目和板块,理论的探讨也时常见于学术刊物。学界对新闻故事化的理论探讨一般都围绕新闻故事的悬念设置、场景描写、细节展现、对话等手段的运用展开。然而笔者认为,故事的关键是内容构成而非仅仅是表现形式。
一、新闻故事化的理论依据
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用故事式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①
美联社特写新闻部主任布鲁斯·德希尔瓦认为:研究显示,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以这种方式整合过的新闻素材将更加有效地吸引读者。因为读者看到的不再是干巴巴的事实罗列,而是真实的生活。②
国内新闻学者在这些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认为新闻故事化的要点在于以故事化的手法处理新闻。
最早在国内提出新闻故事化的学者大概是李希光,他在2002年出版的《新闻学核心》一书中说: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种技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它是最有感染力和战斗力的。新闻应该尽量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始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观众)吸引住。在这里,他强调的是小说家的叙述技巧。③
比较早的一篇探讨新闻故事化的是发表在2003年7月9日《中华新闻报》的刘寒娥、张丽萍的文章《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文中总结了新闻故事化的具体手段:用形象的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以人的视角写故事;建立多维的、立体的故事叙事视角。阐释重点仍在叙事手法。以后的一系列文章,都重点围绕讲故事的手法展开。但新闻报道都可以写成故事吗?到底什么是故事呢?决定故事构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二、什么是新闻故事
20世纪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叙事学,对事件和故事都有经典的研究。研究表明,一个事件不同于一个故事。事件是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故事是由时间上的延续性与事件前后的因果联系而构成。故事有各种类型。有神话故事,有文学故事,有宗教故事,有历史故事,也有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就是现实中当下发生的有因果联系的事件序列。
2006年7月,唐山地震30周年,《新京报》推出专题报道,其中一篇特稿《废墟婚礼,那一道难愈的折痕》,就是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地震后重组的家庭25年的历程,展现了唐山独特的家庭生态。
强胜冠和张志平就是这样一对夫妻,唐山地震之前,他们有各自的家庭,两个家庭的住处相距不过50米,但并不相识。1976年的地震,使唐山1.5万个核心家庭顷刻解体。在文化馆工作的强胜冠失去了妻子,有两个女儿。在玻璃厂上班的张志平失去了丈夫,有两个儿子。1981年的8月,两人经人介绍认识结婚,重组了一个新的家庭。在他们家的墙上,有一张夫妻合影,30岁的强胜冠穿着厚厚的秋装,25岁的张志平身上还是夏天的衣服。这是用过去的老照片拼合的合影,仔细察看,还能发现拼合的痕迹。
在唐山,这样的重组的家庭与其它城市因为婚姻破裂而重建的家庭是不同的。夫妻双方及各自的子女对失去的亲人都有着深切的情感。张志平的大儿子丁小鹏30年后还觉得自己的父亲没有死。每逢清明或7·28时,夫妻都会给各自已遇难的亲人上坟,而和原先的姻亲也都有着来往。
强胜冠和张志平谨慎地处理着重组家庭必然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婚后,强胜冠把女儿留在了她们的姥姥家,每个月给孩子们送钱过去,他的意思是,少些接触就少些家庭矛盾。对张志平的两个儿子,强胜冠始终有一种作为继父的距离感,一般的事情都让张志平出面解决。孩子们成人后,强胜冠给每个孩子准备了2万元。在给女儿们钱时,他会让张志平出面,以增加彼此的好感。而张志平,逢年过节,会和强冠胜一起到他的岳母家省亲,老太太过世,张志平为她披麻戴孝,泪如雨下。他们做的一些事,别人可能无法做到。在唐山震后重组的8600余户家庭中,其中有2300户又解体了,他们可以算是较为美满的一家。
当唐山地震30周年时,记者采访了这个家庭,原本打算要给他们拍一张全家福的,包括强胜冠的两个女儿、张志平的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诸多孙子孙女,共10多口人。而实际到场的只有丁小鹏一人。强胜冠的一位朋友说:照片上的这道折痕只是淡了,但永远存在。
《新京报》这篇特稿中的叙事,可以说是一篇典型的故事叙述,不仅仅因为报道运用了场景描写、人物对话、悬念设置等小说手法,更关键的是因为故事叙述的不是一件事,而是一个演变过程中的一系列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包含着某种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通常指向我们所说的社会意义,而这是叙事的目的所在。
正因为如此,任何类型的故事都必须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关系,其话语本质是一样的。从根本上说,叙事是表述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即没有不寓意的故事。
三、新闻报道故事写作的意义
任何故事都反映真实世界的关系,因而隐含着某种道理,这正是人们喜爱故事的原因之一。它同样可以引导人们认识世界达到一定的深度。在新闻故事中,更多的是让受众了解现实世界的关系。这种寓意是一种深层次的信息,但这种信息在故事中的传递是感性层面的,通过故事表达出来的。
对整个新闻报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来说,新闻报道的故事写作有着多重意义:
论“民生新闻”的写作 篇6
“大”与“小”的关系
民生新闻既包括与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小民生”新闻,也包括诠释国家惠民政策及走势的“大民生”新闻。“小民生”新闻是初级形态的民生新闻,偏重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以故事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见长;“大民生”新闻是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反映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采写民生新闻时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处理好“大民生”新闻与“小民生”新闻的关系。具体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内容取舍上,要“大”“小”兼顾,力争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民生。既要有与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民生”新闻的内容,也要有国家惠民政策解读及与民声、民情、民心、民意、民权等密切相关的“大民生”新闻。
在新闻题材选择上,要找准“小民生”新闻与“大民生”新闻的结合点。当前,“小民生”新闻与“大民生”新闻缺乏有机融合。“小民生”新闻的题材大多局限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世俗生活的全景图。表面上看,它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实际上满足于街谈巷议、家长里短,陷入了琐碎叙事、题材平庸化、“同质化”的误区。“大民生”新闻则多侧重自上而下的政策法理解说,较少从民生角度解读国家政策,反映百姓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在主题提炼上要“小中见大”。民生新闻不仅仅是新闻的内容,更是一种视角、一种操作手段。采写民生新闻要善于“以小见大”,由解决一家一户具体的纠纷不断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到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做到“小中见大”,关键是要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多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呼声,善于从涉及老百姓生计来源、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不同层面的平凡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大的主题。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2006年8月1日播出的《农险何日造福农民》,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促成了解决此类事情的统筹方案的出台。
“迎”与“引”的关系
所谓“迎”,就是“以受众为中心”,迎合广大民众正当而健康的需要。所谓“引”,就是搞好舆论引导。“迎”与“引”在当前条件下表现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迎”与“引”的关系呢?
确立民本视角。这就要站在“民”的角度、按“民”的态度,而不是纯粹站在“官”的角度来采写新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以媒体为中心”思想的影响,很少有人来思索民生问题,即使有民生新闻也仅仅停留在“为了民众”这个层面上,至于“民众是否关心”却很少顾及。因此,很难真正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古人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新闻工作者应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把民生新闻定位于普通百姓的需求上,以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民众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以百姓身边事为主要报道题材,注重民生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在新闻表达上应体现民众风格,选择老百姓谈话新闻、情感新闻、故事新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
当然,迎合民众的需要,不能把民生新闻混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样样都报,更不能为迎合少数人的低俗兴趣,卖弄噱头,到处猎奇,用娱乐化代替愉悦化。舆论监督应富有建设性,如果片面强调“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只倾听民众的心声而不善于倾听政府的想法,使“民生新闻”主客体间缺少建设性的沟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导致新闻客观、公正、平衡等原则失衡。
搞好新闻引导。“国计”与“民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现在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讲人民的利益多了,就有碍于党的意志的贯彻。人为地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是十分错误的。采写民生新闻不是要不要宣传政府大政方针路线政策,而是如何更有效地宣传,要把着力点放在搞好新闻引导上。
首先,要搞好政策解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以人为本成为执政兴国的新理念,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政策解读比机械生硬的灌输式的政治关怀效果要好得多。所以,宣传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和决策,不能简单地搞政策信息传递,而应在策划的基础上做好政策释疑和服务性报道,通过自下而上的诉求与自上而下引导的交汇融合,让老百姓了解政策,理解政府。
其次,要学会化解矛盾。社会现象中,广泛存在着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大多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对立,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很大,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用温情来消除对立,用沟通来化解对抗。去年广州要休渔半年,广州市下了一个通知,大致的意思是从即日起休渔半年,其间不许任何人下海捕鱼,违反规定者将处以罚款,严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广州的一家党报的记者,获取信息以后,照本宣科报了出来,引起渔民的反感。他们认为政府只说了休渔好的一面,而忽视了渔民的生计问题。但同是这条信息,香港一家报纸的记者,从渔民的角度进行了报道:“渔民说,休渔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平衡,这个决策非常对,我们拥护。但是我们是靠渔为生的,休渔后我们的生计没了出路,政府应该考虑这件事……”这么一写,就把一条政务新闻变成了民生新闻,有效地化解了矛盾。
“浅”与“深”的关系
所谓“浅”,就是浅显易懂,能用最感人的情节,激动人心、征服人心、震撼人心的细节,以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打动人。所谓“深”,就是从普通百姓的生活、生存(包括关乎百姓生活的微观领域的变化和动向、宏观政策在百姓生活当中的运用和反响)的角度发现和提炼选题。正确处理“浅”与“深”的关系,要求新闻工作者“浅”“深”结合,全方位地反映百姓生活的状况、环境、质量、要求与呼声。
“浅显”而不“肤浅”。“浅显”是一种新闻视角,一种新闻表现形式。“肤浅”则是一种误区,一种媚俗的表现。应该看到,在“民生新闻”已成为一种时髦、一种浪潮的今天,许多民生新闻是“浅显”不足,“肤浅”有余。具体表现在:报道内容“鸡零狗碎”,一味堆砌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水管爆裂这样的生活琐事,新闻价值的含量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作深入、系统的挖掘,缺乏对新闻事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关照;评论肤浅,没话找话苍白无力,使其成为事物表面飞短流长的匆匆过客。
采写浅显而生活内涵丰富的民生新闻,应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多从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中,采写体验新闻、情感新闻、故事新闻。湖南卫视的系列新闻《老杨带路》,以纪实的手法,跟踪报道以卖煤球为生的老杨,带着两名青年学习营生。两名青年跟着老杨挑煤球,爬高楼,累得腰酸背疼。报道聚焦的是一个极有新意和深意的社会视角——不知生活的辛苦,就不知谋生的艰难。《老杨带路》也许不是什么大的新闻,但它以亲历的方式感知社会,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感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民生新闻提供了丰厚的内容资源,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老百姓普通而真实的充满质感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体验,让新闻变得既好看管用又具有生活所赋予的厚度。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民生新闻”可以讲“故事”,但不能停滞在“感人”的表面,而应通过故事,引发社会的人文关怀。比如,通过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人情的冷暖来折射世态的炎凉,并由此发掘社会根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督促政府采取切实的措施。唯其如此,方能使“民生新闻”由“诉之以事”至“动之以情”再达“晓之以理”,从而唤起民间爱心与社会公正,进而实现由个人的体验与感悟启发群体的思考、反省与爱民行动。例如,《深圳观察》的整顿城中村系列报道,注重近距离地反映区域性社情民意,对市民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报道与分析,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共鸣。
善于整合,不断创新。《南方日报》用“本土+深度+整合”的方式,打造“民生新闻”,很有成效。要把民生新闻做得有深度,首先要有所取舍,努力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使新闻事件从动态报道升华到深度报道、分析性报道。其次,要有所提炼。除了将一个新近发生的事实表达清楚,还必须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加工,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点评、分析,使新闻事实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精神情感形成紧密和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让老百姓觉得“有用”,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新闻报道写作 篇7
一、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差异
在网络技术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后, 网络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呈现出交互性的特点, 受众就可以成为新闻的写作者, 新闻的受众可以在论坛上发表帖子来进行事件的评论, 从理论上分析, 只要新闻受众的身边有网络技术, 那么任何新闻的受众都可以是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
最近这几年, 博客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传统的报纸媒体备受挑战, 这进一步可以说明, 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报纸新闻写作的主体不能是任何的新闻受众, 其新闻主体必须是特定的新闻记者, 网络新闻写作的主体不仅仅包括记者, 因为, 任何公民都具有发表言论的自由, 所以, 任何公民都可以成为网络新闻的写作主体。从写作主体层面上来分析, 可以看出, 现在网络新闻的广度被无限地扩展, 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表到网络上, 并使自己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但是, 我们也可以分析出, 网络新闻写作使新闻写作的主体扩大, 在可以有效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 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差距是比较大的, 会导致网络新闻写作不具有一定的价值, 还有些公民会在网络上写一些虚假新闻误导人们, 所以, 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对公民发表网络新闻的行为进行约束。
二、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理念的差异
(一) 报纸新闻写作的理念分析
报纸新闻的写作往往会忽视大众的真正需求, 尽管报纸媒体也在呼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也着重进行一些民生新闻的写作, 但是, 由于报纸自身的局限性, 其不可能全面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二) 网络新闻的写作理念分析
网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其实现了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 人们可以通过搜索, 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再加之网络新闻写作主体的拓宽, 使网络新闻可以真正满足大众的需求。在网络上进行新闻写作的主体, 可以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人们与网络新闻写作主体可以实现平等的沟通。网络是人们可以发表自身看法的平台, 人们可以畅所欲言, 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毫无价值的新闻也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三、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的差异
(一)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
报纸新闻写作的方式是遵循一定的模式的, 是进行线性写作, 其主要利用平面排版技术, 将文字和图片整合在一个版面中, 记者的思维模式是被新闻的主题固定的, 记者要按照新闻的主题去寻找写作的素材, 拟定写作的思路, 然后进行新闻的构思和写作。
(二) 网络新闻写作的方式
网络新闻写作的过程中运用超链接, 可以将新闻写作的关键词和主体思想以链接的形式发送, 对新闻进行分层。在报纸新闻的写作中, 要求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要具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 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则更加强调受众的参与度, 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新闻进行二次创作, 网络新闻形成了文字、图片与超链接的结合, 新闻不是以篇章为结构呈现的, 而是以一个个链接的形式呈现出来。人们在阅读网络新闻的时候, 可以选择在任意的链接开始阅读, 网络新闻的写作呈现出非线性的方式。
四、结语
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和差异, 也具有各自的优点, 网络新闻的广度被无限地扩展,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网络新闻中也存在大量没有价值的新闻, 由于报纸自身的局限性, 报纸新闻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但是, 网络新闻就可以实现多元化的阅读。在进行报纸新闻的写作过程中, 记者的思维模式是被新闻的主题固定的, 但是在网络新闻的写作中, 人们是可以畅所欲言的。因此, 网络新闻写作和报纸新闻写作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在新闻写作中, 如果能将二者的优点融合, 那么新闻就具有一定的可看性。
参考文献
[1]陈海峰.从受众角度分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异同[J].新西部 (下半月) , 2011, 16:131-132.
[2]李文月.从主体角度探究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相同点[J].中国报业, 2012, 06:40-41.
[3]李嘉瑞.从写作方式上分析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性[J].中国传媒科技, 2011, 16:233-234.
新闻报道写作 篇8
然而近年来, 中国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尤其是公共安全类危机事件时, 为了吸引读者的目光, 增加阅读量, 往往会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煽情性语句, 挖掘能带动公众感伤情绪的新闻素材。在新闻报道中过分突出当事人的社会身份, 根据受众的喜好对新闻信息进行策划和炒作, 过分煽动公众情绪, 渲染事件的悲伤情绪, “唯恐天下不乱”, 从而忽略了新闻报道客观性的信念, 即传播事实、真相或真理, 更不用说疏导公众情绪了。因此, 在公共安全类危机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坚持零度写作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 零度写作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是中立、理性的写作, 不能掺杂作者本身的主观情绪。目前, 对零度新闻写作的客观性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现实中的新闻报道不客观;二是新闻报道难以做到客观。新闻报道不客观也可以看做是新闻报道难以做到客观的结果。一方面, 政治势力和商业势力等方面的控制使得新闻报道难以做到客观;另一方面, 公众所看到的新闻只是新闻从业者所看到的那一部分事实或者是新闻从业者从经济利益考虑想让公众所看到的情况, 因此新闻报道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的新闻报道为例, 事故发生后, 各大媒体都争相进行了报道。 例如, 凤凰网1月3日《17岁打工男孩踩踏事件中遇难, 已买好过年回家火车票》、钱江晚报《复旦才女不幸遇难, 男友称将终生悔恨》、凤凰网《准新娘外滩与男友被挤散, 压入人群身亡》、 腾讯新闻《外滩踩踏事件申花女球迷遇难, 虹口将为她留座》 这些新闻报道, 纷纷将内容指向受难者, 通过挖掘这些罹难者的故事, 迎合公众的感伤情绪。
其次, 零度写作必须坚持自由与责任原则。零度写作起源于西方, 在中国属于“舶来品”, 受特殊国情的限制, 无法做到真正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往往与社会责任相联系, 新闻媒体必须是负责任的, 其新闻自由也必须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 在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维护市民权利的同时兼顾自身的社会责任。在此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 媒体报道特别是针对复旦遇难女学生的报道, 媒体人为了获取信息, 不仅涌进复旦校园内, 对复旦学生死缠烂打询问相关情况, 甚至查阅死者的社交平台大篇幅地引用了其私人资料:年龄、生源地、生平喜好甚至是生前男友的话语。媒体未经家属同意擅自大篇幅引用社交网络发布信息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无论是采访手段还是报道方式, 媒体工作者们都受到了公众一致强烈的批评。在随后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载的《被生命搅动的复旦舆论》一文中, 作者对媒体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哀痛一个生命的逝去, 还是仅仅为了博得关注度的手段?”在公共安全类危机事件发生时, 新闻记者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博取同情, 在灾难发生时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 往往用煽情手法, 花费过多的笔墨进行心理描写及对遇难者的过分描述, 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描述引来的是公众的怀疑和不满。
最后, 零度写作必须坚持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要求新闻从业者守护公共利益, 服务全体人民, 传播公共精神。媒体虽然以盈利为目的, 但盈利不应当成为其唯一的出发点。媒体从业人员还应当是“人民的口舌”, 传达公众的思想。迈克尔·舒德森说过:“新闻扩大了整个社会可以共同思考的内容, 它通过作为培育民主政治的场所的公共领域, 和通过新闻得以维持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两种方式, 促成了共同的社会世界的日常反思与再建构。”在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中, 关于复旦女孩等受难者的报道, 符合了市场受众情感消费的需求, 借助于公众的知情权来满足大家的情感消费。但知情权也与公共利益相关, 并不是任何个人经历或者个人感情都需要被公众知情。因此, 从新闻本身来说, 关于复旦女生等受难者的报道, 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对于此类灾难事故, 新闻从业者立足于媒介的公共价值, 灾难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问责, 才应当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在此类公共安全类危机事件的报道中, 媒体人除了博取公众的眼球外, 需要做得更多的应该是疏导公众的感伤情绪, 让大家不要沉溺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而应该总结经验教训, 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在悲痛中前进。再如, 此次外滩踩踏事件中, 百度经验在第一时间即2015年1月1日就发布了《如何在踩踏事故中逃生》的经验帖, 告诫人人需要居安思危, 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这无疑在铺天盖地的悲痛情绪渲染下传递了正能量。
社会公共安全类事件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发生的, 而新闻报道又是一面镜子, 反映了安全事件发生时社会的方方面面。 为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每个新闻记者都应该坚持“零度写作” 的态度, 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坚持自由与责任原则、坚持公共服务。在新闻报道之前考虑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 在报道时兼顾新闻写作的媒体表达。
摘要:零度写作理论是法国著名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罗特的研究成果,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语言的高度重视, 提倡一种直陈式的写作方式。在社会公共安全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疏导公众情绪, 新闻记者应当坚持“零度写作”的态度, 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坚持自由与责任原则、坚持公共服务。在新闻报道之前考虑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 在报道时兼顾新闻写作的媒体表达。
我国新闻报道标题写作问题及对策 篇9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 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 是对新闻事实与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 是新闻的第一吸引力, 对于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许多关于新闻写作的丛书之中, 已将新闻标题写作作为独立的章节进行探讨。标题的写作在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的同时, 仍然伴随着许多问题。
一、新闻报道标题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 “新华体”的模式难以打破
长时期以来, 媒体一直作为舆论宣传工具, 新闻报道的宣传价值被无限放大。尽管进入新时期以来, 学界和业界一直强调新闻的传播功能, 但是长时间形成的固有报道模式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一些时政类新闻报道中,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新华体”。所谓新华体, 即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 其公认特点是:消息简洁, 文字精炼、篇幅短小;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 稳健中见权威;善于抓大问题, 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
不可否认, “新华体”这种报道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这种单一的报道模式的弊端已经显现。就时政类新闻来说, 诸如“XX国家领导人在某地会见XX”、“XX会议今日在某地召开”、XX会议圆满闭幕”这类新闻标题充盈着整个版面。有读者这样批评当前新闻标题现状:“会议没有不隆重的, 闭幕没有不胜利的, 关怀没有不亲切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 增长没有不快速的……”, 细观这些“新华体”式的新闻标题, 不难发现, 从主题的选择到叙述的语言、词汇都已经形成了规范化的程序, 而自由化和个性化的程序空间被压缩得非常狭小, 这种规范式的标题写作模式, 在形成了“正正经经”的写作文风的同时也给人死板的感觉, 对于受众毫无吸引力。
(二) “标题党”现象泛滥不绝
标题党一词最初源于网络, 只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利用煽情、夸张、渲染、歪曲的手法作为文章标题, 以吸引受众, 促使受众点击进入的方法, 严重污染了网络传播环境。随着媒体的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 “标题党”现象也不单单存在于网络媒体, 在传统媒体上也经常可见。美国报业巨头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会多一些”。于是一些媒体不惜降低自己的格调, 使一些品位低下、粗俗不堪的新闻标题面世。一些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标题的写作过程中刻意渲染夸张某一细节, 利用刺激、具有挑逗性的语言故弄玄虚, 让原本平淡的新闻也带“腥味”。在标题党的笔下, 高雅的艺术、漂亮的女孩或是平淡的事实都会被想方设法地和低级趣味联系起来, 让人大倒胃口。
特点之一是与“性”打擦边球, 新闻色情化己成为一种病态传播现象, 如《舞女曝与意总理过夜细节:让我找到做女人感觉》等;特点之二是聚焦名人, 在“标题党”的笔下, 影视明星、达官贵人、风流阔少、时尚达人是最具新闻价值的人物, 明星绯闻、名人隐私是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 如《布莱尔情迷好莱坞经典美女》等;特点之三是渲染暴力, 选题对于暴力事件的过度渲染, 对于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恶劣的“犯罪教化”, 在许多新闻标题中“抢劫”“凶杀”“强奸”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 如《墨西哥毒枭疯狂报复女主播惨遭斩首》等。
(三) 新闻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 我国正处于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 我国新闻队伍中出现了新闻道德失衡与错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道德和观念正在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规范正在逐步建立, 另一方面, 无序、无规范或少规范的新闻道德和观念仍然存在。在新闻写作方面, 急功近利的心态、浮躁的风气逐渐显露。
新闻标题来源于新闻内容, 所以标题的主题要与内容一致, 题文不符则会导致受众理解的失误, 甚至可能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在标题的写作过程中出现题文不符的现象很多, 有的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知识缺乏, 有的是因为单纯地追求视觉效应而故意歪曲事实, 有的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浮躁之风导致而成。
在我们的新闻界也存在一些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 一些毫无“人情味儿”的新闻标题多见报端。如《两车相“吻”撞飞老汉、骑车人“中头彩”》, 用“拥吻”来形容交通事故实在太轻佻, “中头彩”多指人发生了很幸运的事情, 却在这里用来形容因车祸而丧命。标题写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体现出了新闻工作者道德感观念的匮乏, 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外界评价媒体品位与格调的一个判定标准。在这里用来形容因车祸而丧命。标题写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体现出了新闻工作者道德感观念的匮乏, 新闻的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外界评价媒体品位与格调的一个判定标准。
二、解决新闻标题写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标题写作注重突出新闻价值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 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 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 将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传播给受众, 这种价值取向标准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一直存在。新闻标题是一则信息内容的凝练, 它是一则新闻价值点的体现, 概括起来, 标题的新闻价值选择应坚持以下五点:1.时新性:新闻贵在一个“新”字, 新闻事实越新, 越为受众所未知, 就越能满足受众需要;2.重要性:新闻事实必须与受众有密切的利益关系;3.显著性: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度, 当新闻中所涉及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或环境等因素具有一定知名度时, 其新闻价值也较大;4.接近性:新闻事实同接受该信息的受众在心理上的接近程度越大, 就越为受众所关注;5.趣味性:指新闻事实具有的调动受传者共同兴趣从而引起注意的有趣程度。
(二) 标题写作不能忽略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新闻标题既有满足受众需求的作用, 又有引导受众的作用。正确的引导是新闻事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好的新闻标题不仅使读者了解事实, 并且引导受众对事实进行思考。目前我国各种舆论互相交织, 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力。面对舆论的碰撞, 如果媒体提供给受众的是积极的、正面的引导, 可以大大减少舆论带来的恐慌。一直以来, 我国的新闻媒介是属于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负有“宣传、教化、引导”的职责。在读题时代, 将具有积极意义的语句在标题中呈现出来, 带给受众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 新闻标题写作应遵循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受众服务, 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终端, 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 是新闻信息传受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遵循受众的心理规律, 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观察表明: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开始阶段时常常处于不随意注意之中, 也就是说, 受众注意力的指向并没有固定的目标, 只有当某一新闻信息吸引了受众, 其注意力才集中到那里去。与此同时, 感知才开始接受信息, 思维系统开始翻译信息, 记忆系统开始提取和存储信息等。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再创作, 一定要凸现事实主体、把握核心信息, 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不单单是一种信息交流关系, 还是一种情感交流关系。新闻标题要想打动受众的心, 首先要在情感上吸引读者, 真挚感人的事件、动人心弦的情节、自然亲切的话语都能够激发受众的情感。传播者要在情感上和受众产生共鸣, 达到真正的情感上的交流, 才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有仁.新闻文体与发挥喉舌作用[J].中国记者, 1998 (12) .
[2]李希光.新闻的力量来自哪里?——以“两会”报道的创新为例[J].新闻记者, 2003 (07) .
[3]王艳彬.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6) .
[4]彭车建.“标”出新闻标题的气势[J].中国地市报人, 2011 (11) .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内在关系 篇10
1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定义
1.1 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干预了人们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1.2 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新闻写作,就是以新闻采访为前提,对新闻信息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向社会大众客观真实的反映正在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过程,具有客观事实、广泛传播、新闻价值的特征。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在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了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采”多于“写”。只有新闻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收集到丰富生动、题材新颖的新闻题材,才能为后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前期采访的准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认真思索组稿,才会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供受众共享。二者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相互作用的关系。
2.1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唯物主义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只是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记者如果下乡采访时马马虎虎,回到单位写稿时才发现有的材料没有采访,就想当然乱写一通,闭门造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基本的原则。不仅没有客观正确的反映新闻事实,更没有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
比如,就在2014年央视报道了广东东莞黄毒猖獗的新闻,记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乔妆成嫖客进入各大酒店暗访,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论证了该地黄毒严重的事实。新闻报道后,引起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浪潮,净化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央视记者的乔装暗访,就没有这篇好题材新闻报道,就不会让政府引起重视。
2.2 新闻采访制约新闻写作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受制约前期采访的深入与否,题材收集是否全面。记得有个同事在采访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在一个山洞解救被困老人时,由于救援时间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随行采访的记者缺乏吃苦精神和新闻敏感,采访中只是随意拍摄了消防战士救援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回单位。当编辑修改稿件时,发现该新闻题材新颖,可以充分展现驻地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时,需要记者提供一些消防战士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救援被困老人的一些细节。由于记者不在现场,没有捕捉到这些感人情节,最终这篇只能以资讯(短消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导致新闻报道方式单一、内容粗浅,没有到达很好的传播效益。
有的资深记者,在采访类似时间新闻时,会以观察为主的视觉新闻或现场特写,或以访谈为主的专访,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进行报道,把新闻事件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受众的冲击力较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事件信息量的需求,提高了报道效果和品位,也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敢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2.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互产生影响
从新闻实践看,采访实际上是写作的第一道工序,不做任何采访就关起门来写稿,那就是不懂得记者的起码常识。在采访中,记者必须用脑子读生活这本书,用脑子“写”新闻稿。例如,有的记者不仅在采访中想到在写作中要用哪些事例,怎样结构,用什么样的标题,而且把主要的用词都想到了,到写作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有的急稿,记者没等起完草稿就挂电话发稿,就是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腹稿,否则他就无法“出口成章”了。
2.4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升华
新闻采访的成果只有通过新闻写作传播开去,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先从感性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记者在采访阶段所搜集到的材料,大部分还属于感性的东西,是花粉还不是蜜,只有等到写作阶段,通过对材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去伪存真,才能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加工成新闻。这实际上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对于这一点,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新闻稿件首先是真实,不要过分,再就是全面、深刻。应该说,不深刻就不会全面,提不到理论高度,是不会全面的,那只是零碎的、现象的、无系统的。全面就是要综合、要总结、要提高到政策理论的高度。提不到理论高度,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3 提高新闻采访和写作水平的途径
3.1 培养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这就决定我们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培养政治敏锐性,这样的新闻传播才符合国家的国情和意志,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另外,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界前辈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鼻”和新闻“眼”,意思是说,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技能。
3.2 要善于、勤于学习
新闻采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好自己的头脑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实践。同时,只有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趋利避害,少走弯路的效果。一个不肯学习,又不勇于实践和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成为一个优胜者。
3.3 将创新理论观点进行拓展应用
想要发掘新闻采访写作视角,就必须具备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别是要营造与读者心理相呼应的良好平台,使得新闻事件达到一定震撼性。这就必须加入求异思维的应用。求异思维的应用能够加大新闻采访者的思考方位,在实施全方位思考的同时,创造出他人所联想不到的新闻价值点,特别是在题材选用方面,更加需要标新立异,最后做到自己的“独家报道”。而在写作手法的应用方面,同样可以追求异于他人的风格,现如今的新闻采访写作必须要标新立异,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善于借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尽量写出新闻事件的独到性,最后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在细节的刻画方面,更是可以进行求异思维,通过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描述,在细节讲述中运用个性化语言。不过所讲述细节不能盖过主要内容的风头,不然报道会有失客观真实性。
只有在新闻采写和写作中,具备了这三种基本素质,记者在采访中才能深入客观,写作中才素材丰富、主题突出,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具有能动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只有将学习新闻理论和研究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原理和方法并用,持之以恒参加采写实践;做到读书、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这是提高采写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才是采写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
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和通讯员,为从事新闻传播而进行的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传播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成败。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是信息传播产生效应的最终体现,二者是唯物辩证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参考文献
[1].裴显生.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谈谈电视新闻的标题写作 篇11
【关键词】 标题 写作 电视新闻
常言道:“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作为电视新闻来讲,人们在欣赏声画一体的活动画面的时候,其实也会注意标题。电视新闻的标题是电视传媒在往外传播信息时对报道内容的高度概括的精华话语,要求达到简洁、精炼、准确、生动的效果。有人说,报纸标题更注重修辞和文采,广播标题更注重口语化和语感的流畅,网络标题更注重突出关键词和设置悬念。笔者认为,电视的标题更注重通俗简明和直接了当。因此,一个好的标题,加上顺畅的文稿和与之相配的动人画面,这样的电视新闻便会深深地打动观众,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使受众产生共鸣、好奇,从而让人产生急欲知道内容的强烈愿望。笔者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几种电视新闻标题的撰写方式,与电视同行商榷。
1. 好的新闻标题要贴近群众
新闻工作是项严谨的工作,它不仅有求我们有很高的政治敏锐性,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还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做好当好政府的“喉舌”作用。而作为新闻核心内容的标题更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群众。笔者写一条新闻起的原标题是《和庄镇群众自办文化艺术节》,稿件内容介绍和庄镇经济发展后,该镇群众在正月十五前自发组织活泼有趣的乡土文艺节目。后把标题改成《和庄群众多才艺 自娱自乐赞生活》不仅点明了主题,还更贴近了群众;2009 年“庆十一”祖国的生日那天,笔者采访新郑市实验小学庆“十一”活动,标题为《十一:我们一起唱国歌》,充分体现了祖国的花朵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的生日。 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要求在一瞥之间,观众能够尽明题义。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标题,不仅高度概括,还要一目了然。不能一味强求简练,甚至观众读起来困难费解,少用专业代称,更不能用文言代替。比如《农合行自我加压创效益》这样的标题,如果不是在当地播出,笔者觉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不宜简化成“农合行”。像《某某:孝敬公婆 邻居夸赞》、《小红枣卖出好价钱》这些标题笔者觉得一目了然,朗朗上口。
2. 好的标题要标新立异
短新快是新闻的生命,不仅新闻要新,作为新闻“眼睛”的标题,更以创新为使命。古人就有为求一字捻断数根须的做法,因此好标题就是在这样反复地分析、比较和鉴别中“跳”出来的。笔者采写新郑枣乡风情游开幕,原标题为“红枣之乡喜迎八方客”,这条稿件本来写红红火火的枣乡风情游,标题写的有点不贴近群众,后来改成“新郑:枣儿红了 枣农笑了”,当地举办枣乡风情游的目的就是通过风情游,让更多的枣农走上富裕的道路,标题也用一个“红”字把当地传统节日的气氛表现出来,一个“笑”字也表现了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这也使得文章看起来显得活泼可爱多了;有条新闻原标题为“飞机开往新郑”,改为“飞机向着新郑飞”,意思虽相同,意境却不同,后一句话更体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由于电视屏幕的空间有限,再加上过多过杂的字幕会影响收视效果,因此,相对于报纸较多使用复合型标题,电视新闻标题除重大时政报道、主题性报道或新闻专题片外,一般以单一型标题为主。人们通常把标题分为实题、虚题和虚实结合题三种。由于电视的家用特性,观众一般不愿意过多思考。所以,电视的标题要多用实题,不能滥用对偶和文采。如“十年一剑 书就亮丽青春——记某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张某某”经过编辑处理改为“张某某:兢兢业业干出个样来”,修改后的标题突出了张某某的工作态度和决心毅力。 有些记者时常会写这样的标题,如某项工作“成效显著”、“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某某“生产运行平稳”等等这种万能标题,没有实际内容,千篇一律。作为电视记者,应以创新为己任,即使是对重复宣传的老题材,也应千方百计挖掘出新的特点。
3. 好的标题要鲜活生动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观众,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诙谐幽默的语言,会使受众赏心悦目,回味悠长,产生浓厚的观看意愿。笔者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新郑生态逐步变好的现象,就是鸟类变多的问题,刚开始写的标题是《新郑生态良好鸟儿变多》,后来经过仔细揣摩改成《新郑处处闻啼鸟》这样一改,就显得生动形象多了,给新闻还在上级媒体采用播发。还有一条新闻的标题为“泳池,孩子们夏天的乐园”,既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 因此,电视新闻标题写作,要紧扣文章的内容,拟好和改好标题: 首先,从弄清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入手。在采访中,记者首先要对新闻的五要素了解清楚,在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之后,才能考慮写作重点,提炼新闻的标题。当然,作为电视新闻的标题可不苛求新闻五要素齐全。但是,“何事”这个要素是不可省略的。例如: 新郑抢修保护子产墓 --2010 年 8 月 10 日新郑广播电视台《新郑新闻》 这个新闻标题仅仅提及了两个要素:一是“何地”-- 新郑;二是“何事”-- 抢修保护子产墓。至于其它要素,虽没触及,但仍向观众准确地传递了要报道的新闻内容。 其次,从能够揭示新闻价值方面下笔。“言简意赅”是对写文章的要求,也是制作各种体裁的标题的需要。因此,在拟新闻标题时,要用较少的文字反映新闻事实中的要旨和精华,做到字斟句酌,达到“字字顶用”。
4. 好的标题要立体多维
电视新闻的标题虽然不能像报纸那样做成引题、主题、副题等复合型标题,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字幕系统趋向立体图文系统。比如新郑广播电视台《新郑新闻》的每一组新闻的字幕前都标有“要闻”、“新闻”、“简讯”等字幕栏花,这其实也是新闻标题的延伸,这些字幕栏花,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提示和导读。另外,现在的字幕一般都有背景底板,出入一般都带有运动特技,有时还伴有音响音效,可以说,现在的电视新闻字幕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字幕。这就要求各个元素,底板形状、颜色和字体、字号、颜色搭配合理、相得益彰,音效和运动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与新闻风格协调一致。
总之,电视新闻标题的写作并非易事,其中包含着诸多的技巧和艺术,新闻工作者对此不应小视,而应当作一门学问去精心锤炼。笔者在这里讲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从业人员要想做到“信手拈来”,还得在实践中多写多练,毕竟,熟能生巧。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新闻学》 李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传播学基础》 田中阳 岳麓书社.
[3]《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4]《新闻周刊》.
[5]结合十多年的新闻采访工作经验精心撰写而成.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篇12
关键词:新闻写作,采访,新闻调研
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与制作技术
随着人们对新闻报道关注态度的改变, 现代新闻制作较以前应经有了很大不同。不只是报道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现代新闻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技术也进行了大幅度革新。
1.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
现代新闻制作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 相比以前不需要具体策划的新闻制作方式, 现代新闻制作更为严谨、科学。
首先要举行新闻的选题会议, 会议上由各新闻专栏记者、各新闻栏目编导等新闻制作的负责人提交各自的策划案, 进行会议研讨以确定新闻选题方向。
然后是记者的实地采访, 策划案通过以后, 各负责人自己或者选调记者深入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搜集新闻所需的详细事实。
最后是新闻报道制作, 专栏记者根据自己采访所得的事实进行主题提炼加工, 通过新闻写作的各种方式制作成新闻作品;栏目编导则根据选调记者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组织新闻报道的录制。
1.2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的革新主要是依托新闻报道媒介的变化, 之前新闻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报刊、电台广播。而如今, 随着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大量涌现, 使得现代新闻制作技术日益复杂起来, 但应用最多的有还是下面几种。
1) 报刊写作编排技术。报纸、刊物等纸质媒介的写作编排技术在今日依然是一种主要的新闻制作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播出时间和篇幅限制, 在报道深度广度上有较大优势;
2) 电台、电视数字制作技术。电台、电视制作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作技术, 通过画面、声音等元素, 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3) 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技术。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是目前新兴的新闻制作技术。数量大, 使用方便, 速度也快, 是最有潜力的新闻制作技术, 不过此种技术目前对新闻事实的审核不足, 存在大量虚假讯息。
2 现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
2.1 现代新闻采访
现代新闻的制作技术虽然有很多, 但是不管哪种制作技术都离不开新闻采访。因为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发掘新闻线索、整合新闻资源所必需的。
不同的是, 由于现代的新闻制作对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提高, 导致现代的新闻采访产生了一些变化。
1) 新闻采访目的
通过选题策划会议, 记者已经明确了本次新闻采访的主题, 因此采访主要是掌握与主题有关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采访中多听多看, 要及时主动地捕捉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新动态。
2) 新闻采访时间
现代新闻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所以采访的时间必须要尽量缩短。短时间内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基本原因以及某一些细节, 依靠自身积累的新闻资源对新闻事件、新闻线索迅速进行整合, 并作出回馈。
3) 采访形式
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是不断发展的, 都有相应的前兆、发生、高潮、结尾阶段。现代的新闻采访记者一定要多跑、多问、多看、多记、多想, 把采访活动放在每一天, 每一刻。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
2.2 现代新闻写作
现代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写作, 它还包括了电视台的新闻摄制、网络新闻网页的编辑编排等, 其他一切用于组织新闻各要素、整合各项新闻资源、提炼新闻事实并完成新闻报道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方式都称之为新闻写作。可见, 现代的新闻写作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
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间的相互关系
3.1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相关新闻资源是新闻写作的内容来源。因此, 新闻采访活动做的是否深入广泛, 决定了新闻写作的是否深入广泛。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越深入、越详细, 写起新闻报道来就会越顺利越顺手, 而不至于文思枯竭、思路闭塞。可见,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高质量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新闻采访配合才行,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3.2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在新闻界有这么一句话“叫七分采, 三分写”, 道出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七分采, 说的是一份成功的新闻报道7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有关新闻资源上的, 而剩下的3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写作上的。这恰巧证明了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1)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主题思想
新闻写作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这与新闻采访尽可能获取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有关的信息明显不同。新闻写作将新闻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等信息分门别类的加以分析, 精心提炼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主题, 然后围绕提炼出的主题进行新闻素材的布局谋篇。
2)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舆论引导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舆论引导是不加区分的, 虽然也有就某一方舆论的问题提问, 但那是为了收集更多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而在新闻写作中就不同了, 需要结合政府政策, 社会主流舆论方向对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加以筛选, 做出主流的舆论引导, 不过要和自身的舆论观点区分开来。
3)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要素
新闻采访获取来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比较庞杂, 各个人的说法、看法也都一样, 因此, 没有明确的新闻要素。而新闻写作必须通过对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的分析、提炼, 将其中的各个要素重新的排列组合, 才能形成正式的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两者相辅相成, 缺少任何一面都不能形成成功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黄柳菱.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误区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9) :48-50.
[2]徐晓红.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J].活力, 2012 (16) :124-124.
[3]吕灵芝.浅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18) :168-168.
[4]周超.新闻采访写作初探[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1 (4)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