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失实

2024-08-01

新闻报道失实(共11篇)

新闻报道失实 篇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然而, 新闻报道失实随着新闻报道的产生而产生, 并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 新闻失实现象花样迭出, 已经成为新闻界的一大“顽症”。

一、新闻失实的概念

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失实, 首先必须理解新闻的定义。关于新闻的定义, 至今主要有四种提法。一种是以胡乔木为代表的“事实说”, 即认为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一种是以甘惜分为代表的“手段说”, 即认为新闻是以报道或者评述最新发生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一种是以宁树潘为代表的“信息说”, 即认为新闻就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一种是以陆定一为代表的“报道说”, 即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而何为“失实”呢?所谓失实就是跟事实不符, 脱离和违背了客观事实而未能反映事实真相。如果说新闻是一件事实,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客观存在是不会出现失实情况的。如果说新闻是一种手段, 手段是人们以主观意识能动作用于客观实在的方法, 它的发出主体是意识, 而不是事实, 因此也不存在失实的说法。如果说新闻是一种信息, 信息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 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哪怕是虚构的小说, 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事实, 一种事实是不会因为另一种事实而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当然, 新闻也是一种信息, 但是新闻不是一般的信息, 新闻信息必须依靠客观事实才能具有价值, 新闻信息必须经过媒介传播才能成为新闻。所以, 新闻必须是经过报道的新闻信息。

因此, 所谓新闻失实, 就是指对新闻信息的报道与客观新闻信息不完全相符, 未能准确反映客观新闻事实真相的现象。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

在现实社会中, 新闻传播媒介都是由人组成的传播机构控制, 都具有主观性。主观意识在理论上是可以完全真实的反映客观的,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主观意识并不都能准确反映客观存在, 因此出现新闻失实。新闻失实的原因有主观方面的, 也有客观方面的。

主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也称为故意性新闻失实, 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明知道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 具有虚假成分,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 有意使新闻报道失实。然而, 在主观原因方面, 新闻失实原因的故意性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可以分为客观性性故意失实和主观性故意失实。

所谓客观性故意性失实, 就是指由于某种客观原因, 需要新闻报道失实, 以期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体制性新闻失实。

所谓体制性新闻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新闻传播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中进行, 其真实性必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尤其在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 传播机构作为政府的喉舌, 必须要为政治服务。当客观事实与政治相冲突时, 新闻媒介或工作者必须对事实进行再加工, 从而导致新闻失实。最为代表的就是我国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 几乎所有的媒介都成为政治工具, 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充斥着新闻媒介, 造成新闻严重事实。

2、经济性新闻失实。

所谓经济性新闻失实就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造成的新闻失实。自从新闻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 新闻单位必须自负盈亏。为了追求市场卖点, 获得较高利润, 新闻媒介不惜将新闻失实报道, 以迎合受众。随着我国报业不断走向市场化, 片面追求轰动效益和市场卖点的媒介增多, 新闻失实现象更加值得重视。

所谓主观性故意失实, 就是指新闻报道者完全出于个人原因, 故意造成新闻失实, 以期获得个人利益。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动机不纯造成新闻失实。这类新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出于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故意造成新闻失实的现象。譬如新闻工作者迫于压力或者诱惑写“昧心稿”;譬如新闻工作者为了赚钱或获得轰动效益, 对新闻事件肆意夸大, 添油加醋等等。

2、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问题造成的新闻失实。这类新闻失实是指新闻工作者工作态度不端正, 作风懒散, 进而导致新闻失实。譬如新闻工作者采访不深入, 数据记录不清, 不全面了解新闻事实, 就敷衍写成新闻报道。

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也称为非故意性失实, 指新闻报道者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 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入市作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在客观原因方面, 新闻失实的非故意性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可以分为客观性非故意失实和主观性非故意失实。

客观性非故意性失实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新闻失实情况, 这类新闻失实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造成的。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事实本身。因为新闻报道强调多层次的真实性, 即现象的真实, 初级本质的真实和二级本质的真实。一个新出现的事物或者现象, 按照认识规律, 人们只有对他进行表面现象的报道, 不可能揭示出他的本质, 所以达不到本质真实。而主观性非故意性新闻失实则是由于新闻报道者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对于一个新闻事实, 新闻报道者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 知识结构的局限性等客观原因, 不能全面了解新闻失事实, 掌握准确的新闻信息, 把握新闻事实的本质, 从而造成新闻失实。但这并不是完全无法改变, 新闻报道者可以通过努力学习, 缩小自身的局限性, 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准确。

总之, 了解新闻报道失实的概念和原因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减少和杜绝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发生, 也有利于受众对新闻工作的监督, 更有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2]朱文丰.如何更好地防止假新闻的发生[J].暨南大学学报, 2006.9

[3]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 2002 (2) .

新闻报道失实 篇2

5月3日,《理财周报》发表了一篇名为《证监会暴怒: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的报道,给赛迪顾问造成重大的损失和麻烦。5月10日,《理财周报》在其第141期B10版正式刊登了致歉声明。

在5月11日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赛迪顾问总裁李峻发表了赛迪顾问对该报道12点不实内容的看法。

1.该报道用了半个版面刊登赛迪顾问法人代表的图片,并标注是赛迪顾问董事长罗文。

回应:事实上这个照片是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赵刚的照片,我们了解到,对方做这个报道的过程中,没有跟赛迪顾问的员工直接接触过。

2.“赛迪顾问的客户图”。

回应:客户图上有4家企业跟赛迪顾问没有任何形式的合作协议,而理财周报却在报道中将他们和赛迪顾问关联起来。客户都列举错了,如何去做评价。

3.“赛迪顾问的研究表明,正方软件2009年收入5300万元,教学软件领域超过25%客户占有率”。

回应: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收入的比重,一个是客户数量的比重。在我们的研究中,正方软件在高校行业管理软件收入占正方软件全部收入的比重是5.8%,而25%是在整个教学管理软件行业内的客户数量占有率。在教学管理软件领域总体客户约3100家,正方软件有接近800家的客户。

4.“赛迪顾问在4月中旬前后,被证监会正式立项调查”。

回应:截至5月11日,赛迪顾问没有收到证监会任何个人、组织对赛迪顾问口头或者是书面的通知,要求赛迪顾问接受任何调查或者我们要配合任何调查。

5.“备受争议IPO咨询,其咨询服务均由赛迪顾问提供,似乎非常巧合”。

回应:第一,文中列举的部分企业和赛迪顾问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第二,文中表述的上市问题显示不出来与赛迪顾问的研究咨询有任何关系。在完全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前提下,文中却提出巧合,明显是误导读者。

6.“只要10万元就给你排名,具体企业排名客户可以自己要求排名顺序,赛迪顾问很少分析排名准确性”。

回应:赛迪顾问的研究和调研是遵循咨询研究方法的,我们会对细分市场的所有厂商进行问卷沟通,在特定的市场研究范围内,赛迪顾问没有可能获得所有的厂商第一时间的反馈,而且我们也决不以各厂商给我们反馈作为我们的最终市场份额认定和竞争格局认定的标准。

我们同时通过对于行业客户的调研,对于整个厂商上下游合作伙伴,包括渠道调研要进行数据获取,通过第一手和第二手数据交叉验证整个市场数据。

7.“赛迪顾问从来不跟客户签署法律连带责任,出了问题企业不能追究责任”。

回应:这样说法是完全没有逻辑性的。我们和我们的客户合作任何的研究和咨询项目,赛迪顾问都要负法律责任,对于我们研究的真实性、中立性和客观性进行承诺。但是法律连带责任和法律责任我要强调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情。我们对于赛迪顾问所出具的研究内容负完全的法律责任,但是我们对我们服务对象拿到赛迪顾问的研究后作出的投资决策结果不能负担相关责任。

8.“赛迪顾问很多咨询项目的费用支付条件都很优惠,比如说50%都是企业过会之后收取,就是很多钱都是放在企业过会之后收取,就造成了,赛迪不择手段推动企业过会取悦于投资者,当然就直接导致数据造假”。

回应:这与事实完全不符。以赛迪顾问服务成功上市的所有创业板企业当中,百分之百项目都是项目结束就付款,不存在企业过会以后收取,跟是否过会无关。

9.“赛迪顾问提供数据是否有造假嫌疑,他们无法提供数据来源、推理过程”。

回应:这与事实严重不符。我们项目管理体系非常严格的,项目成本支出必须严格对应相应的调研内容。同时赛迪顾问到现在是国内首批取得ISO9001认证的咨询企业,我们在2008年就完成这项认证,从2008年开始,我们的整个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当中非常明确,把项目成果和与之相关的研究资料备案作为重要管理指标,我们用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下来。

10.“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企业首先会问赛迪,你们可以给我们排名吗?赛迪顾问肯定说可以,赛迪顾问根据客户的要求出一份报告,挂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公开销售,最后就是赛迪顾问通过这种手法逃避了法律连带责任。赛迪顾问为了笼络客户,他们基本会出所有行业的研究报告。其实很多报告都只是一个框架,没有报告,只是为了吸引客户打电话找他们”。

回应:这一点说明毫无事实依据,可以请大家上赛迪顾问官网看一看,我们连续10年时间对整个行业进行跟踪,每年出的报告超过200种到300种,这些报告是公司基于专业性、连续性的要求,赛迪顾问每年都写。对于赛迪顾问来说,后台数据库积累是非常重要,绝对不是像这篇文章当中所说的“我们卖报告框架,吸引客户打电话”,所有的报告我们都是完成了撰写,然后才向社会进行销售。

11.“赛迪顾问的项目费用在20万元到30万元之间”。

回应:一方面,赛迪顾问作为这个市场的领跑者,本着专业、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我们有很多项目的价格远远高于不实报道中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有积累了10年的行业数据库,这样会导致一些成果复用型项目的边际成本下降,所以价格也会适度下降。我们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作为行业领跑者的核心竞争能力。

12.“赛迪会走向廉价出卖道德之路”。

回应:一方面,赛迪顾问为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做产业政策支撑,如果要分析一个细分市场的前景和竞争格局,不了解这个行业的宏观的环境和政策是没有办法做出专业性判断;另外,我们是通过对于政策、厂商、行业客户,还有这个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渠道等进行详细的调查,才提供最终的市场研究。

关于《理财周报》刊发致歉声明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对媒体声明函

2010年5月10日,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赛迪顾问”)收到广东理财周报社的致歉声明,全文如下:

“本报于2010年5月3日第140期刊发《证监会暴怒: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给钱就办事》一文。本社经进一步调查、核实,该文中的‘赛迪顾问被证监会正式立项调查’、‘赛迪顾问造假涉及100公司’等内容与事实不符,不存在上述情况。在此,本报声明收回该文的报道陈述和在此基础上所作的分析评论,并就该文给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致以诚挚歉意!”

《理财周报》2010年5月10日在其第141期B10版刊登了上述致歉声明。针对事态的这一变化,赛迪顾问特此声明:

第一,赛迪顾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咨询业上市公司,依靠的就是我们对专业和质量的一贯坚持,以及对诚信与责任的不懈追求。

第二,我们始终坚信清者自清,作为上市公司,我们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我们的管理是严格规范的,我们尊重合法竞争,坦然面对任何竞争对手。

第三,我们衷心感谢各界朋友、客户和合作伙伴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鼎力支持,同时我们欢迎媒体基于客观、公正原则的监督与鞭策。

第四,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促进和加强行业自律,为促进中国咨询业的崛起,发挥我们自身更大的作用。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失实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篇3

关键词:新闻失真;原因;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86-01

清楚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对于一名记者、一个媒体、一篇报道,甚至整个新闻事业来说它的真实性是多么的重要。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报告无法做到还原整个事件的真实性,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误差。大众不会认同甚至不喜欢不真实的报道。为了减少新闻的失真再次发生,就要对新闻发生的源头以及表现方式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方法。

一、导致新闻发生失实的原因

1.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从传播者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媒介人员是导致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新闻报道人员,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记者。因为在工作中记者的偏听偏信、疏忽大意,再加上不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导致失实新闻产生最大的原因,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故意的或是无中生有或者是自发想象还是选择性的报道都会造成新闻失实。

2.新闻炒作风盛行。

一些媒体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将炒作新闻作为竞争市场的一个砝码,为了曝光率,选择新闻时会重点挑选“好卖的”、“有看点”的新闻,这也为失实新闻的产生买下了伏笔。一些笔者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稿费,大肆编造假的新闻,或者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添油加醋,以造成巨大的轰动。在体育和娱乐界这种炒作之风尤为严重,明星为了炒作和抬高身价,今天会跟张三传出绯闻,明天又会跟李四传出绯闻。媒体也会为了收视率在今天可以登刊,明天又会出来辟谣。这样说吧,在媒体大肆炒作的今天,对社会上某些热衷炒作的行业或人来说都是不可放过的机会,因此失实新闻会愈发增多。可是媒体也会为任性的行为做出巨大的代价--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会越来越低。

3.新闻的时效诉求。

在民众还原新闻事实的完整性时会受到新闻传播的力度和频率的影像。依据新闻事实的时间跨度以及复杂程度,新闻事实的报道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披露、二次披露以及三次披露。而时间跨度很长、极为复杂的事实会需要二次或者更多次的追踪报道。就这种情况来说,在事实的报道上媒体有可能是完整的,可是由于报道的详略以及力度的不同,就会对民众能否获得完整性的新闻事实造成影响。

二、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失实新闻的发生

1.做好前期的采访和准备工作。

要从多方面对工作做准备,比如资料准备、知识准备、设备准备和思想准备等。采访的内容会涉及到各个领域,也会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俗话说的话“隔行如隔山”,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有所掌握。这里就需要在做采访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你掌握乐材料,就会迅速的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采访时也会做到新中有数,在提问题时也会做到有针对性,采访的质量和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同时对于背景资料来说也会很好的掌握,避免因为不懂相关的专业知识以至于写出失真的文字。在采访时,要减少虚假情报对自己的影响,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牢牢抓住第一手资料。另外,从任何渠道得到的信息都有可能存在问题,记者如果不认真观察分析就有可能上当受骗,所以采访时要具有一定的采访技巧和调查的研究精神。

2.做好调研保证稿件质量。

作为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养,加强新闻调研能力,逐步深入的挖掘新闻的精神更是不可缺少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获得经验,多思考、多学习、培养求真理、不怕吃苦的精神,对防止失实新闻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对预防非故意性的新闻发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写作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管是选材立意、遣词造句或者标点符合的运用上,如果一不小心就不能真实的进行报道,甚至会造成新闻的失实。在写作前要认真的检查笔记,真准事实,这是确保写作真实的基础。记者要做到:对于不明白的不要写,有出入的不要写,凭想象的不要写。记者在写报道时,采用各种手段,选择合适的题材形式就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事实进行传播。对于不同的题材会有不同的要求,新闻类,主要是指消息,首先要写好标题以及导语。在语言的运用上多使用动词,而少用形容词,多做叙述,少做议论。通讯类涵盖了特写和专访。对于这类的作品要使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要做到准确描述、真实叙述、客观抒情、真情议论。

3.加强编辑工作的要求。

做好编辑工作,逐一检查成品,在对原稿进行检查时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对稿件的材料、主题、倾向、结构有所把握;二是要及时发现稿子中的差错和漏洞。对原稿进行修改时要增减得当。编辑并没有参与到整个采访的过程中,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与事实无关的变动,更不能为了使文章出彩变换观点,要尊重原稿的真实性,对其进行润色和完善,在形式上会有一个好的表现。与稿件不相关的事件就可以作适当的删除,而对于文章的主题,叙述的主要事实和相关的补充说明要慎重。更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对形式和内容不一的稿件进行统一,这样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根除新闻失实这一现象,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道路非常困难,新闻工作者要做到自觉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确保新闻工作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郭丽.论新闻失实的危害、原因及应对策略[J].神州,2013,(27).

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失实 篇4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 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无数新闻工作者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然而, 不无遗憾的是, 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 新闻失实的情况却屡屡出现。新闻报道中的数据失实是新闻失实的一种类型, 本文以“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我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为例, 探析新闻报道中数据失实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近日, 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 按照不同的统计数字, 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 找回来的大概只占到0.1%。新闻中, 中国政法大学反对人口贩运国际合作与保护中心主任张志伟称, 司法事务中绝大部分收买人都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近日儿童被侵犯事件层出不穷的背景下, “20万”这个数字刺激着公众的神经, 媒体纷纷转载, 一时间成了舆论热议的话题。新闻发布后, 公安部打拐专任陈士渠公开辟谣:“每年有20万儿童失踪这一数字纯属谣传, 严重失实。”这一事件将新闻报道数字失实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二、新闻报道中数字失实的原因分析

1. 新闻形成的业务性原因

从记者得到新闻线索直至新闻最终出现在媒体上, 新闻制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许多新闻失实往往是记者或编辑在“采、写、编”某一环节上出现疏漏导致。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由于消息来源单一, 来源不权威等原因, 新闻的真实性会受到影响。编辑在新闻制作的把关过程中, 对于新闻中的数据来源未向记者核实, 未向当事人核实, 使得编辑功能缺失。在本文研究的案例中, 通过调查发现, 关于“我国每年失踪儿童人数”相关数据, 政府部门并未作出权威数字, 也没有科学的统计, 现有的只是一些研究者根据二手、三手数字简单相加作出的统计。“我国每年约20万儿童失踪”就是一位专家几年前估算后并发布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国家级的权威媒体, 在引用这个数字时未说明来源, 没有明确说清这只是专家的“估算”, 使公众误以为这是权威部门公布的数字, 使得报道一经发出就遭到强烈的质疑。

2. 新闻失实的思想根源———忽视新闻本源观的信息本位

无论是故意制造还是把关不严, 其本质都是把新闻当做一般信息传播, 完全忽视了新闻的本源观。新闻信息和大众传媒传播的其他信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 新闻强调的是真实第一性, 新闻第二性。一条信息能够成为新闻的充要条件是这条信息必须是事实。在本文所引述的案例中, 该新闻之所以会出现数据失实, 使得该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是因为传播者只重视新闻的数据信息属性而完全忽略了新闻数据的事实属性。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记者在报道中突出强调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显著性、新奇性、趣味性。然而, 新闻价值只是衡量事实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新闻的一把标尺, 如果一条信息和事实无关, 根本就用不上这把标尺。再显著、新奇、有趣, 它也只能说一般信息而不能是新闻。新闻报道中数字失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工作者连起码的新闻信条都不遵守。

3. 网络传播信息把关不严

目前, 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新闻媒体的加速发展, 互联网媒介在当前新闻传播中占主要地位。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 Web网络从信息内容的互联转变到“人”的社会互联。网站、个人、搜索引擎形成了一种系统合力。网站或者个人作为信息源, 再经由网站、个人、搜索引擎、传统媒体、现实社会人际网络之间的相互传播和“引荐”, 一条虚假信息受到多级传播的重构, 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和渗透到各个角落。在现代新闻采编过程中, 新闻记者写作的很多素材直接来源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由于这些信息的真伪难以分辨, 记者为了图省事, 很多时候往往“直接拿来使用”。据估算, 目前中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 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站在招聘网络编辑的过程中看中的往往是是应聘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捕捉热点新闻的敏感, 对于其是否接受过专业的新闻教育并不在意。同时, 企业和互联网媒介也建立了转载的合作关系, 在不加审核的情况下对新闻进行转载, 一旦最初的新闻失实, 经转载后的新闻同时失实。

三、总结

在本文引述的案例中, “我国每年失踪儿童20万”这一数字来源于一位专家在网络上发布的几年前估算的数据。而对于该数据真实与否、权威与否, 记者并未予以核实。这样的乌龙数字, 对媒体是一个警醒:对网络上的数字一定要谨慎“拿来”, 且要核实来源。不少网络数字是不准确的, 或者是很多年前的数字, 或者在多次传播中已经被扭曲了, 媒体不能看到一个很刺激的数字符合自己的期待, 就立刻拿来, 这样很容易落入数字陷阱, 假新闻多与网络中埋的这些数字陷阱有关。一些记者拿到一个充满新闻诱惑的数字, 立刻就抢着发布, 不去核实信息来源。儿童失踪是个社会问题, 但具体数字不可以讹传讹。

新闻报道数据失实只是新闻失实的冰山一角。目前, 新闻失实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政府的威信以及媒体自身的公信力。所以, 作为新闻工作者和相关企业领导, 不应视而不见, 而是要找出新闻失实的源头, 加强社会监管, 提高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规范, 真正做到新闻的真实可靠, 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安鹏旭, 浅谈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科技博览, 2011 (2) .

新闻报道失实 篇5

这位发言人说,据调查,报道所称“买卖分数的队伍排出去400多米”,问题并不存在,事实是6月29日为山东省统一填报高考本科志愿最后一天,当天两千多名考生和家长在该县一中排队填报志愿,而非买卖高考分数。该记者未亲眼见到这一场面,而是在一小店听人所说。

关于“一理科考生高考分数630多分,卖了25万”的问题,通过对今年单县理科高考630分以上28人逐一核对,都是本人填报的高考志愿,无一人提出卖分。该记者称这一信息来自出租车司机听路人所说。

关于在校大学生回乡参加高考的问题,经查,报道中所列3人均不属于在校大学生。调查也发现,个别社会中介确有利用高考分数卖钱的诈骗行为,但均未形成事实。

关于一人自称“在全国十多所高校里都有人”的问题,经查,此人是单县城关镇一村民,与高校没有任何关系,系自我吹嘘。公安机关在调查中还在济南抓获了一个从事多种诈骗行为的嫌疑人。菏泽市公安机关对企图实施诈骗等有关人员分别进行了刑事拘留、训诫和批评教育。

会计核算失实的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会计核算管理研究

0引言

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因此都把会计核算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会计核算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着经营单位的发展,经营单位只有通过准确的会计核算,才能编制出有参考价值的会计报表,从而确立经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把握资金投向,使有限的资金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宏观讲,通过数字信息的逐级上报为使国家进行科学管理,掌握真实情况,制定政策起积极作用,会计资料是否真实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同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因此会计核算必须真实。

1会计核算的特点分析

以会计准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来共同规范会计核算,这是中国会计可以走向世界的必然之路。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第一部《企业会计准则》,从而开创了中国会计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这部准则具有以下的特征:①采用了工业先进国家一直使用的“资产=负债+权益”的平衡公式,而抛弃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的平衡公式。②精简了原来的报表体系,重新恢复了“资产负债表”的称谓,并以在工业国家通用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为主要报表体系。③贯彻了谨慎性会计原则,允许采用加速折旧、计提坏账准备、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会计核算方法。④建立了企业资本金制度和资本保全制度。⑤恢复了建国初期的制造成本法,取代了完全成本法,调整了企业成本费用开支的范围。

会计准则公布以后,财政部又依据会计准则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以便和准则配合使用。另外,通过税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税制体系,使得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代表的税制体系更为完整,从而以法律和会计核算制度两种形式明确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1997—1999年,又陆续发布了9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国会计核算制度在形式上和西方国家更加接近。

概括起来,新的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点:①这次制度变迁是由政府颁布并由政府出面组织的,但主要还是多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水到渠成的结果。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的发展,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在会计核算制度演变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强。特别是在中国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前后,这种状况尤为明显,比如,在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一些准则的概念直接来自于国际会计准则。③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争论又被重新提起。④会计核算制度是否具有理论结构、理论结构应该如何安排受到广泛的重视。

2会计核算失真问题的原因分析

然而就在国家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之际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等严重违法乱纪现象,致使会计核算失真,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2.1违规作账问题仍然存在

2.1.1在会计核算中,不按‘会计法’及‘两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会计核算处理,而是蓄意作假账,拟虚账,随意调账,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损害国家利益,严重的干扰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破坏会计核算的正常进行。

2.1.2经营单位无视“会计法”还体现在单位设两套账“内外有别”把收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入资金账户;另一部分入自己单位“小金库”。报表也同样是两套,一套对付税务部门及主管部门另一套备作自己使用。更有甚者将公款私存。然后随意支用,致使国家资金不完整,会计资料核算失真。同时还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挪用公款,搞违法乱纪创造了条件。

2.2违背会计核算原则,唯领导意图进行帐务处理

2.2.1众所周知,会计核算是任何单位经济核算的中心环节。经营是核算的基础,但有些单位工作不认真抓,成绩不显著,又要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于是就由财务部门在成本上做文章,报表数字不是记录经营单位真实的经营状况,而是按领导的要求调整数字,成本的高低取决于领导的旨意。

2.2.2为了逃避税费,不坚持原则随意变通票据,隐瞒收入,加大支出,把本不该进成本的项目变通后挤入成本,造成单位成本不实,逃避应正常上缴的国家税费。

2.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2.3.1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对工作不是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缺少职业道德,有意提供失真的会计资料。

2.3.2会计人员不重视继续教育,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因缺乏会计核算管理知识,或对有些会计业务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求于一知半解,而错误地处理会计业务,甚至误差较大,由于业务水平低,提供了错误的会计信息。

2.4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银行也逐步商业化,各行之间为争储户,拉存款,竞争日益激烈,这就必然给经营单位在银行多头开户,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经营单位资金分散,引藏正常收入,用于搞些不正当的拉关系,同时也影响了经营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失真问题的防治措施分析

综合以上几种会计核算失真的表现形式,的确急需迅速规范综合治理,并采取必要措施。

3.1对违反会计法规者必须严惩,加大打击度,将会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近年来国家曾三令五申整顿经济市场搞廉政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使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法制意识,并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职权,充分认识提供错误的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危害要承担法律责任,对一些明知顾犯者,严重违反会计法规当事人给予严惩,决不姑息迁就,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2在会计的日常工作中,正确处理好领导与会计人员在会计业务处理上的意见分歧严格依照会计法规,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办事。不仅会计本身做到,单位领导首先做到,当二者发生意见分歧时,用会计法规统一认识,遵循会计法,科学的行使会计核算的技术手段,为避免会计核算的失真把关。

3.3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自觉遵纪守法,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有比较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抓好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并能为胜任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的为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新闻报道失实 篇7

一、内涵区别辨析

假新闻、失实新闻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本质上有无区别, 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新闻理论教材对假新闻与失实新闻不进行区分, 笼而统之将它们一并归入“虚假新闻”或“失实新闻”类。也有学者认为假新闻与失实新闻在内涵上有清晰的区别, 假新闻是在性质上相对 (真实) 新闻存在的一个概念, 描述的是在形式上、姿态上完全具备新闻的特征, 但实质上没有新闻本质特性 (真实性) 的“新闻”;相对假新闻而言, 失实新闻在性质上还属于新闻范畴, 它是对一定新闻事实“残缺”、“偏离”、“片面”反映报道而成的新闻。 (1) 也就是说, 假新闻实质不是新闻, 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新闻现象;而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只是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颁布的相关行政条文来分析, 如《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 (1999年) 、《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 (2009年) 中第五条“严格审核转载内容是防止虚假、失实报道扩大传播的重要环节”和第六条“完善问责制度是遏制虚假、失实报道的重要手段”、《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2011年) 中第一条“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和第三条“完善虚假失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等均对“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进行并列行文, 把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看作两个不同的事物, 从中可看出国家行政主管机构倾向二者是有所区别的。

慎重地把假新闻与失实新闻进行区别, 还“得益”于新闻反转现象的出现。近几年, “反转新闻”层出不穷, 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于是假新闻、新闻失实、新闻职业道德等话题再次被大量提起。纵观目前的相关研究, 大多数研究把“反转新闻”混同于假新闻或新闻失实, 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无不同?有观点认为“反转新闻”与纯粹的假新闻有所区别, 从本质上来说, 反转新闻应属于失实新闻, 因为它依附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之上, 却由于记者对事件的歪曲解读或不深入调查而造成人们对事件真相的误解 (2) 。那么这样把“反转新闻”直接归属于失实新闻, 是不是说明“反转新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新闻”?从反转新闻的起点来看, 一般源于失实报道;从反转新闻的发展看, 有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共同推动。发展到后来吸引舆论眼球的, 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逆转 (3) 。正如学者江汉超指出, 在新闻学上, 并无“反转新闻”一说。所谓的“反转新闻”不过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 即媒体开始报出新闻事件一方的声音, 隔过一段时间报出了另一方截然不同的说辞与解释, 导致舆论逆转 (4) 。从《新闻记者》杂志盘点的“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 (5) 和人民日报刊登的“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 (6) 对同一事件的标题来分析:“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的标题为“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狗咬成重伤”, 标题仅告诉了受众主要发生的“事实”;而“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的标题为“女子被狗咬伤谎称救人骗捐”, 标题不仅反映“女子被狗咬伤”主要事实, 还包括“救人——谎称救人骗捐”的舆情反转内容。可见“反转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更深广, 它不仅涉及失实报道, 还包括整个事件演变过程, 特别是相关舆论的逆转与平息。确切地说, “反转新闻”应该称为“舆情反转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失实新闻本质上还是新闻, 而“反转新闻”实质同假新闻一样, 只是一种新闻现象, 或一种事件。我们也可以把“反转新闻”视同失实新闻依托新媒体出现的新形态、新变种, 只不过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基因突变。

二、危害比较辨析

按照杨保军教授的区别方法, 主要事实是捏造的新闻归类为假新闻, 主要事实是真实的、只是局部失实的新闻归类为失实新闻 (7) 。一般认为, 假新闻失实严重甚至完全失实, 对受众的误导更明显, 其危害应大于失实新闻。那么“反转新闻”与假新闻之间, 危害孰轻孰重?二者之间的危害无法进行绝对的比较, 仅从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来看, 新闻学上按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 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指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8) 。因此, 有学者认为, 软性假新闻很少能使公众集体产生恐慌、质疑、不满, 从而对媒体公信力产生动摇;而硬性假新闻才是对媒体公信力造成损害的主要因素 (9) 。基于此思路, 将“2015年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与“2015年舆情反转典型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舆情反转典型事件”9条中有7条是社会新闻, 属于软新闻, 另2条也不是纯粹的硬新闻;而“虚假新闻典型案例”12条中仅3条属于软新闻, 9条属于硬新闻, 硬性假新闻比例高达75%。从上述意义看, 目前由于硬性假新闻明显多于由硬性失实新闻引起的舆情反转事件,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整体上大于“反转新闻”。

但是, 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反转新闻的危害, 甚至出现“反转有益说”、“反转宽容说”等论调。尽管目前对新闻反转持“有害说”者占绝大多数, 但舆论场上仍有另类声音:一是认为剧情越反转越接近真相, 反转带来的舆论场对话行为, 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即“反转有益说”。二是在“反转有益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待新闻的反转应给予足够的宽容” (10) , 即“反转宽容说”。这些说法看似合情合理, 但还有待商榷。如果说真相的接近要靠舆情的反转, 要靠公众的关注与对话辩论, 那么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专业媒体和职业记者的存在价值何在?核查事实来源、探寻真相不正是新闻业与其他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个人的标志性区别吗?“反转宽容说”的理由之一是因客观原因造成的新闻反转, 均非记者责任, 也非记者所能控制, 则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诚然, 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复杂传播环境, 记者获取事实真相的难度增加, 新闻失实有时情有可原, 记者的责任应减轻甚至免责。但有这样的开脱或挡箭牌,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底线更令人担忧?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保证?对公众情感的伤害、社会价值观的误导如何弥补?面对新媒体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 新闻媒体工作者更需要提高自身的本领, 迎难而上, 而不是反而有借口降低工作标准。

“反转新闻”相比假新闻, 涉及的层面更复杂, 我们不能一叶障目, 片面夸大其危害也不能随意缩小其危害。从传播内容看, 假新闻对受众的危害暂时大于反转新闻;而从传播的广度与受众参与的深度看, “反转新闻”对受众情感的伤害与行为的误导更大。如此比较有助于深刻地认识其危害, 深刻地认识其危害比绝对地量化二者的危害, 意义更深远。

三、治理对策辨析

新闻界对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治理历来重视, 相关部门采取自律与他律两手抓来治理。一方面加强马克思新闻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治理办法, 加大了处罚力度, 如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通报15家媒体刊登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办情况, 涉事媒体被警告和罚款, 多名涉事人员被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 甚至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 5年内禁止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但是, 新闻打假年年喊, 虚假新闻却久治不愈。因为“其根源早已超出了新闻界, 至少不是由单一的新闻界内部原因造成的”。因此, 虚假失实新闻和“舆情反转事件”的治理,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进行系统的标本兼治。首先, 应注重源头的“疏”与“堵”。宏观上的“源头”是社会不良情绪。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认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反转新闻的发生一定程度是社会情绪在舆情事件上的集中反映, 社会需要建立让人发泄不满和合理诉求权利的常规机制, 使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的疏导。微观上的“源头”是虚假失实信息的首发者, 需要从媒介素养、把关制度、技术控制等方面多管齐下, “堵住”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 其难点是自媒体首发者的控制。其次采取分类治理。比较2015年度虚假新闻和舆情反转典型事件的首发源头可知, 年度虚假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下属的新媒体部门, 且大都受到相关部门较明确较严厉的处罚;而“九大舆情反转典型事件”中有5条首发源头是自媒体, 目前未见对自媒体首发者的处理。笔者认为, 不管是假新闻的首发者还是舆情反转事件的首发者, 不管是职业媒体人还是非职业媒体人, 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相关部门可对涉及到的多元主体进行分类考量, 评估其危害程度后进行分类处罚。最后, 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各类涉事者的处罚力度。不管是职业新闻人还是非职业新闻人, 一旦违规, 记入诚信档案, 使之受到长久性影响, 让“崇真恶假”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虽然虚假失实新闻是顽疾, 新闻反转现象在自媒体时代也难以绝迹, 但仍希望新闻反转、假新闻、新闻失实能少些, 再少些!

参考文献

[1]杨保军.认清假新闻的真面目[J].新闻记者, 2011 (2)

新闻报道失实 篇8

2008年3月14日, 中国西藏拉萨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打砸抢烧事件, 造成多人伤亡, 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内媒体对“打砸抢烧”事件进行全面跟踪报道的同时, 境外媒体也将视野投向了中国, 几乎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连续数小时 (三、四个小时至六、七个小时) 内追踪并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在对拉萨3·14暴力事件进行报道的一些西方媒体中, 充分地体现了其编造新闻的拙劣手法: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网站上刊登了一幅图片, 显示的是中国公安武警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送进救护车, 但图片说明却是:“在拉萨有很多军队”;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则任意使用“军事镇压”、“武力管制”、“藏人被杀数百人”等耸人听闻的文字;德国媒体干脆采取张冠李戴的手法, 把尼泊尔警察驱逐闹事喇嘛说成中国警察驱逐闹事者。

更让人震惊的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发表的一张图片, 图片原本反映的是暴徒投掷石块攻击军车, 而CNN有意将暴徒投掷石块的部分裁剪掉, 而仅显示出军车在路上行驶, 前面则有人在奔跑。不仅如此, CNN主持人卡弗蒂在某节目中公然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 称“中国的产品是垃圾”, “在过去50年里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帮暴民和匪徒”。卡弗蒂辱华的言论一出, 迅速激起了华人的极大愤慨。许多网友自发反击外媒炮制的不实报道, 身居海外的华人更是齐心协力, 一纸诉状将CNN告上了法庭, 要求卡弗蒂就其辱华言论向中国人道歉。在中国外交部的强烈要求下, 卡弗蒂最终发布了一封“道歉信”。这封仅有101个字的所谓“技术性”道歉信打破了华人的忍耐底线。4月21日, 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纽约分部大楼前, 百余名华侨、华人集会抗议卡弗蒂公开发表辱华言论, 并对其毫无诚意的道歉信予以严厉谴责。

二、偏见从何而来?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密切,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认识西方媒体的机会。它们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眼光在看中国?在那些报道的背后又折射出一种什么样的受众心理?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走向世界, 并与世界产生互动的过程, 深入而理性地分析西方媒体的运作及其对华报道,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嘈杂纷繁的西方舆论环境。

近年来, 在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中, 一些惯用的手法是以偏概全、捕风捉影, 比如, 中国食品制造了恐慌、中国间谍窃取某国机密、中国黑客攻入某国重要网站, 等等。但近来却接连出现了造假的手法。“何苦挖空心思/想要弄假成真/做人别太CNN/你又怎么可能/让周杰伦变成李宇春”“我宁愿你们/只是很傻很天真”———一首《做人别太CNN》的歌曲, 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 歌曲矛头所向正是CNN。为什么某些西方媒体和记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偏离职业道德和原则, 甚至不惜采用制造假新闻的手法来抹黑中国呢?

1、意识形态偏颇的“有色眼镜”

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 这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出现偏差的一个老问题。历史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 今天的中国也发生了巨变, 但从一些报道中, 我们会发现, 某些西方媒体似乎仍停留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对新中国的敌视中, 观察中国仍然没有脱离冷战的思维逻辑。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原因, 他们对中国有着一种十分偏执的双重标准。

西方媒体对青藏铁路通车的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学过历史的人都清楚, 对许多发达国家来说, 铁路的开通曾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教科书、历史书上就有这样的评价:“建筑铁路对美国西部开发起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铁路在美国历史上书写了一页新篇章”。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铁路的作用更是不容低估, 西方学者和媒体对这一点也十分清楚。直到今天, 它们在介绍或报道印度时, 还常常会提及当年英国殖民者修建的铁路和铁路带来的好处。但为什么铁路一修到中国西藏, 报道的措辞就截然不同了?《纽约时报》有篇报道的标题是《最后一站, 拉萨:将遥远的西藏与中国连接在一起》。作者将西藏与中国并列, 并称之为“连接”, 显然是别有用意。报道借所谓“西藏和西方批评人士”的话称, 这条铁路“牺牲了藏族人民的利益, 换取了汉族人的利益”。英国广播公司 (BBC) 的网站也运用同样的“技巧”, 借“批评人士”之口说, “耗费42亿美元的青藏铁路是北京破坏西藏文化的一部分。北京鼓励汉人迁入西藏, 同化藏人”, 并煞有介事地要就这个题目展开“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铁路, 在美国就是“工业化的奇迹”, 在印度是“造福于人民”, 而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对藏族文化的破坏”, 并且成为一些西方媒体热衷“讨论”的话题呢?为什么在中国日益发展、进步的今天还要对中国进行歪曲报道呢?为什么在出现了“青藏铁路”的歪曲报道之后, 又有了对3·14打砸抢烧事件的失实报道?所有的一切都表明, 西方媒体始终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中国的。

2、“全是坏消息”的新闻思想使然

“美国新闻界一向秉持报道和评论负面题材的‘曝光’、‘揭丑’传统, 自诩为环境的‘瞭望者’和‘监测者’、公众的‘看门狗’和强权的制衡者, 它们瞭望和监测的是急流险滩, 而不是一马平川, 试图通过消灭一个个罪恶和问题以及抑制社会权势集团来改良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1) 如果我们把媒体上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称作“喜鹊新闻”的话, 那么, 那些直面现实、报道“官场现形记”、曝光社会黑暗面的新闻报道就是“乌鸦新闻”。美国新闻界一向有以负面报道揭丑的“传统”。美国的新闻记者们曾对“水门事件”、“五角大楼事件”、“克林顿性丑闻”等事件穷追不舍, 他们掘地三尺般地挖掘这些新闻“富矿”并连篇累牍地予以报道, 以至于总统们在媒体的“监视”之下都有如坐针毡之感。

2007年4月16日, 第91届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在获奖的13类奖项中, 负面题材的报道共有11篇, 占获奖总数的85%, 中性题材两篇, 正面题材一篇都没有。2007年12月, 美国MSNBC也评选出了2007年度精彩图片, 其中新闻图片33幅。在评选出的33幅新闻图片中, 负面题材的22幅, 占总数的60%以上, 正面题材的只有一幅。由此可见, 受到有史以来“扒粪”、“揭丑”的新闻思想的影响, CNN立足于“揭中国的丑”、甚至不惜捏造事实、违背新闻道德原则来歪曲、诋毁中国的行径自在情理之中。

3、“CNN们”的傲慢心态

CNN以及卡弗蒂只是一个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典型, 其实, 在西方媒体中还有众多的“CNN”和“卡弗蒂”, 比如教观众“如何让中国人出丑”的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奥雷利。他们都具有一种相同的心态, 那便是傲慢与偏见。

近代以来, 东西方世界的冲突以及西方奴役东方秩序的形成, 使得西方世界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正是“CNN”们之所以傲慢与偏见的根源所在。而这种基于历史形成的优越感, 在东西方相互交融和影响的今天并没有减弱。正如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所说:“西方主流传媒、大企业和政治势力等三者之间固然有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和公关网络, 但有时更要命的, 或许是媒体人那种未经反省却又自命正确的价值观。” (2) 当今世界, 美国媒体在技术人才、操作模式和传播网络处于最发达地位, 从而也掌握了语言霸权。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声音为之淹没, 无法发挥其主动性和监督力, 使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弱肉强食。

CNN对西藏拉萨“3·14暴力”事件的失实报道之所以会出现, 就是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那种平和、全面、公正的报道风格, 相反, 他们追求的是偏激的东西, 既然有这样一种主导型的东西作支撑, 就不可能全面、公正、客观地来看待一个新闻事件。

三、如何应对西媒的偏见或失实报道

随着商业化的迅速渗透, 媒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各个媒体都想以出好新闻、出独家新闻来提高竞争力。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壮大, 近年来, 有关中国的新闻引起了国外媒体的极大兴趣。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上, 几乎每天都有中国的新闻, 很多大腕级的记者也跑到中国来采访。中国举办奥运会, 更是让西方媒体和记者感到莫名的亢奋。正如一位美国记者所说的:到中国采访是一个能够让自己出名的好机会。也许正是受到这种类似于“出名”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 许多西方媒体不惜以制造假新闻来歪曲中国。而作为受害者的中国, 如何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这些失实报道呢?

1、统一传播口径

新闻报道口径的统一有助于形成信息合力和对话语权的争夺。3·14事件发生后不久, 国内各主要媒体都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对此进行了集中报道, 并且统一口径为“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样, 一方面使得读者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有了一个心理底线, 另一方面又避免了我国新闻记者在对此事进行报道时的束手束脚。当然, 这种“声音”一致是在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前提下的一致, 否则就会重蹈西方媒体之覆辙。

2、及时准确回击

“西方媒体对我国进行歪曲报道的手段、内容、动机和关注点各有不同的侧重, 因此我国媒体要找准切点准确回击, 把广大受众欲知、应知、未知的情况充分报道出来, 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发挥信息轰炸的传播冲击力。” (3) 在回击的过程中, 不仅要发挥传统媒体主战场的作用, 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手段, 如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渠道, 整合各种传播形式优势于一体;不仅要注重传统的信息告知的报道手法, 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深度说理、评论辨析等政论利器, 以强大的信息攻势打好舆论宣传的合围战。

3、事实昭告天下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上述英国广播公司 (BBC) 网站、英国《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体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凭空捏造、违背事实的做法从反面告诉我们, 要坚持“事实证明一切”的作法, 将事件的真相充分展现在公众面前, 让公众真正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自己去判断事件的真伪, 这种自发产生的“公众信任”是给西方媒体失实报道最有力的回击。

4、政府努力跟上

西方对中国偏见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 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何才能让这种偏见不至于根深蒂固呢?首先, 中国驻外使领馆应及时和多方留意西方媒体的报道, 并定期召开记者招待会, 主动发布新闻澄清失实的报道。此外, 中国国务院及外交部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西方的历史、社会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 从而有意识和有效地引述西方历史或社会事件, 积极回应西方媒体的疑问, 使其更加明白中国事务与西方事务的共通和差异之处。最后, 我国应成立西方新闻分析研究中心, 及时发现、辨析西方媒体新闻报道的谬误, 如发现诽谤、不实之报道或文章, 应予以严正交涉, 要求更正, 亦可诉诸法律, 以正视听。

参考文献

①展江:《普利策新闻奖:“乌鸦嘴”的荣耀与误读》, 2002, http://media.people.com.cn

②丁刚:《西方媒体的偏见从何而来》, 《新闻与写作》, 2008年第5期

如何杜绝新闻失实现象 篇9

1 记者要加强自律

很多人认为“媒体是社会的良心”, 在许多重大公共事件中, 媒体都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 成为良知的化身。比如, 在最初媒体报道三鹿奶粉事件的时候就将其称为“某品牌奶粉”, 随即就被其它媒体大胆揭露出来是“三鹿”。这种现象说明, 很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过于谨慎, 缺乏探寻的勇气。而对于负责任的媒体、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 勇气极其重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弥漫, 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洁身自好,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新闻媒体, 受众已经深深地依赖它提供的信息, 所以新闻工作者就更要有勇气揭发失实新闻并且寻找真相告诉受众事实, 向受众解释这些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以及了解这些假新闻背后的真相和隐藏的事实。同时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要准确真实的报道事件、挖掘出事件的真相, 揭发失实新闻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告诉我们这条失实新闻产生的真相, 多听不同方面的意见, 还原事件的全貌, 告知受众事件的前因后果。拒绝有偿新闻, 拒绝虚假炒作, 拒绝新闻买断, 禁止滥用媒介权利, 勇敢地说真话, 这样才能永葆新闻的客观真实, 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

新闻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要及时摒弃不正当的名利诱惑, 强化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审视作为新闻工作者这一行业的职业准则。在工作中, 要深入调查并且寻找可信的、真实的信源。最后, 也要深刻认识到, 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对职业生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给国家以及公众带来的伤害。

2 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

多年来,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 我国在新闻的监管上明显还不到位。对于一些国家政治方面的新闻或者一些敏感的失实新闻报道, 监管严格, 及时处理。但对于一些其他方面的新闻, 如:娱乐新闻的“打假”工作, 就不太到位, 相对比较宽松。而且一些惩罚制度力度不够, 相关的法律条令也不够完善。以我国媒体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 我们除了记者自律、媒介的管理外, 相对也需要靠一些制度化的管理来有效制约失实的新闻。所以, 我们国家应该尽快构建一些新闻监管体系, 对已经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实施, 切实落实好每一步的工作, 明确地区分出失实与诽谤、侵权的界限。同时, 针对不同情况, 有不同的对策, 加强管理, 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 让“打假”有法可依。

3 形成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新闻打假是一项长期工作,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在健全与防范假新闻报道制度的同时, 记者队伍要深入实际调查真相。无论是对于报道之前还是之后的防范, 我们都必须在新闻失实后予以及时的更正, 在失实新闻出现后, 建立相关团队, 对事件的真相在及时纠正的同时, 也要对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作出详细解释。与受众形成面对面交流, 通过各种渠道解答他们的疑问, 让假新闻的成因以及新闻的事实真相更加透明化。相对应的, 也可以形成一些答辩机制, 让广大新闻工作者有机会相互交流, 说出自己的建议。之后也可以开展一些相关活动, 呼吁抵制假新闻的报道, 以便顺利进行“打假”工作。

4 加强对涉事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惩戒力度

假新闻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很多是无法挽回的。在如今“舆论监督”和“言论自由”的大旗下, 失实新闻一次次骗取了读者的眼球, 给媒体带来了经济效益;谣言, 一次次欺骗读者, 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作为新闻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 为什么不加强管理, 放纵个别新闻工作者对于假新闻的传播?受众在接收到假信息时, 为什么不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假新闻导致的这些结果, 归根到底, 实际上还是媒体以及政府对于相关人员的处罚力度不够。政府应该拿出真正的行动, 对那些未经证实就去转载失实新闻的新闻媒体单位予以相应的行政和经济处罚;对那些擅自捏造失实新闻, 炮制谣言的不法分子立案侦查, 从重从快绳之以法, 以达到震慑其他潜在不法分子的目的。对于违规违法的新闻工作者和其所在新闻单位责任人, 应一查到底, 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的首要条件。所以, 无论是从受众还是媒体的角度来考虑, 都是非常重要的。失实新闻的产生很多都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不顾公众利益的结果, 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对社会、国家乃至对世界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新闻工作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新闻是民众对社会的一种直观的了解, 因此新闻的真实度在民众对社会的了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真实的新闻就像一面镜子, 让民众真真正正了解社会的发展, 反之则只是哗众取宠地阻碍人民对社会的真实了解。所以, 总体来说, 新闻“打假”工作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从近些年来的“打假”情况中可以看到, 在失实新闻泛滥的同时, 也可以看到我国对于失实新闻的监督与打击。与此同时, 作为媒介信息的消费者受众, 在接受新闻报道的同时要勤于思考, 用理性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它们,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媒体信息。每一位受众都应该接收媒介内容的同时拒绝接受虚假信息, 让失实新闻无利可图。杜绝假新闻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 也有受众的责任。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记者应该把好第一关,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戒力度。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篇10

一、断章取义

这种失实, 往往是新闻事件的整体失实, 是用局部或单个事实的真实掩盖了整个事实过程的整体真实。从表面现象上看, 局部或单个的事实也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读者从事实表面上也是无法看得出来的。但将其放置在整个事件中, 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1998年, 从哈尔滨开往佳木斯的列车行驶到朗乡车站时, 因前方铁路被洪水冲毁, 列车被迫停在朗乡车站。旅客被滞留在车上10多个小时, 无人问津, 到最后连旅客饮水都成了困难, 旅客情绪激愤, 四处打电话求援, 并向上级铁路部门投诉。这才引起当时的上级部门佳铁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上级部门领导赶到现场后, 此列车组立即改进服务, 列车长和列车员纷纷到当地商店购买食品和矿泉水, 帮助旅客解决吃的和饮用水, 列车员还将自备的食物和水分发给旅客。佳木斯一家媒体很快刊发一条因洪水旅客被滞留车上列车司乘人员热心服务旅客的报道。报道还配发了列车员给旅客分发矿泉水的照片。可没过几天, 《黑龙江日报》则刊发了批评此次列车司乘人员置旅客车上于不顾, 上级领导来了才改进服务的报道。同一事件, 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报道。显然地方媒体刊发的报道, 是断章取义, 有失偏颇。因为当地媒体刊发的表扬性稿件是由铁路部门宣传部通讯干事撰写的, 这名通讯干事是随分局领导一同到的现场, 整个过程他是清楚的, 当时许多旅客当着分局领导的面激烈地反映了之前列车工作人员置旅客于不顾的消极态度。可通讯干事在写稿子时, 整个事件的前半部分掐掉不要, 只截取了事件的后半部分来写。后来, 当地媒体将这名通讯干事找来单位说明情况时, 这名通讯干事还理直气壮地说, 稿子是我写, 照片也是我拍的, 但我写的这些完全是真实发生的, 是我亲眼看到的, 我没有编造啊, 怎么会失实呢。后经媒体领导的耐心讲解, 这名通讯干事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所以, 我们所说的真实, 不仅做到所报道的局部的事实或单个事实的真实、准确, 更重要的是, 一定要在新闻事实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牢牢把握住客观真实性。我们要知道, 在许多情况下, 就单个事实而言, 是绝对真实的, 但往往将单个事实放到整个事实的全过程中考察, 就失去了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因为, 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所以, 新闻报道在任何时候都应注意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 从宏观与微观、个体与整体的结合上去考察事实, 既做到局部真实, 更要做到整体本质上的真实。

二、信息来源没有权威性

很多时候, 记者采访作风不扎实, 为图省事, 往往通过非事件当事人或通过打电话找熟人甚至是靠道听途说获取材料, 事后又不进行仔细核实验证而最终造成部分事实失真。

在这方面的教训不胜枚举。著名作家巴金也曾犯过这方面的错误。巴金在上世纪30年代曾去广州小住了一段时间, 并写了一篇《广州一月记》稿子刊发在某著名杂志上, 该文引用了从朋友处听来的材料, 说当时的海珠大桥在建筑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是从某家外国公司买来的旧货, 由此质疑当地百姓瞩目的大桥建设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建筑方看到这篇稿子后, 大为不满, 找到杂志社, 并用大量的事实依据驳斥了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结果, 建筑方以报道失实将杂志社告到了法院, 杂志社最后道歉并赔偿两万大洋才算了事。事后, 巴金便深有感触地对中国新闻社的记者说, 这件事教训了我, 使我懂得写新闻报道不同于搞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可以虚构, 但新闻报道却容不得半点失实, 往往一个失实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名誉与经济上的损失。

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造成失实

现如今, 不少记者工作作风漂浮, 在采访写作时, 或是走马观花, 被表象、假象遮住视线, 或是心不在焉, 糊里糊涂。如此工作态度, 报道失实则不可避免。

有家媒体记者到某县采访, 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根据领导的要求, 决定报道一下当地近几年的城镇建设。记者没有做深入细致的采访, 只是让宣传部的 (下转第66页) 同志给找点有关城镇建设成就方面的材料。记者拿到了材料回来很快稿子交上来。可刊发当日却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地主要领导还非常严肃地过问此事。稿子一开头是某县城乡建设局局长某某向记者介绍了这几年城镇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而这个局的局长年初就被上级纪检部门查办免除了职务。稿子见报与局长被处理时间相隔半年多。当地老百姓看到报道, 纷纷议论, 说这不是官复原职了。上级部门没查出啥事来。造成这样的失实, 原因很简单, 就是记者完全依赖材料写的稿子, 倘若记者到负责城镇建设的城乡建设局采访, 就不会出现这种失实。记者哪怕通过电话做下核实, 也会避免这种不应有的失实。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次, 周恩来与邓颖超一同会见外国朋友, 中央某家权威媒体及时刊发了消息。邓颖超看到报道后, 曾对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说, 你写的报道我看了, 但文中有两处不符合实际, 一是文章说人民大会堂秋菊盛开, 其实, 摆放的秋菊是绢制的, 怎么能写成秋菊盛开呢。二是, 那天外国朋友唱了《在北京的金山上》和《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两支歌, 你的文章里则只写了《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一支歌。

由此说来, 我们的新闻报道来不得丝毫马虎大意, 在一些细枝末节上, 也不能疏忽。

四、为追求生动靠合理想象

这也是造成新闻报道失实的一个方面。有些记者不在采访上下功夫, 为了弥补材料上的匮乏, 竟不惜违反新闻报道真实性的要求, 凭主观随意性闭门造车, 搞所谓的合理想象。在报道中常常出现, 在冲上去的那一刻, 他想到了……心里默念着……或是, “大家一致认为”, “大家异口同声”, 这完全是记者代想代说, 有的当事人已经当场牺牲了, 记者无从知晓人家是怎么想的, 实际上是记者代想。有的是一刹那, 客观实际根本不允许当事人想这想那, 可记者硬是给强安上一连串的闪现和默念。

有个老记者写一个老工人的稿子见报后, 这名老工人找到记者说, 你给我胡诌些什么玩艺儿啊。原来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他早早地起来了, 穿上了节日的盛装, 刮了刮脸, 仔仔细细地梳了梳头发。采访时, 这位老工人是戴着帽子的, 现在, 老工人当场摘下帽子, 头上竟连一根头发也没有。

总结

一个新闻工作者, 到任何时候, 他都不能, 也没有权利展开幻想的翅膀, 即使在细节描写上, 也应该做到准确无误。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失去了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就无法取信于民, 也就失去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新闻写作在过程、语言、细节、心理活动、背景材料等要求必须准确无误。但新闻有些失实是明显的, 读者一看就能轻易地辨别出来。像名称 (地名和人名) 、法规、常识性知识等等。而有些失实则是读者不易发觉或根本看不出来的, 这种失实, 往往更具有破坏性和消极性。我们则称之为新闻隐性失实。

关键词:新闻报道,隐性失实,表现

参考文献

[1]刘海贵.尹德刚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 1

论新闻的失实与危害 篇1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是事实性真实, 强调与客观事实的符合性。落到新闻传播活动的实处, 就是指每一具体的新闻报道与其所报道对象的符合性, 一定“全体”报道与相应时空范围内整体事实对象的符合性。1马克思所说的“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新闻原则, 强调的正是新闻的事实性真实。新闻必须完全立足事实, 引用事实, 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 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新闻是对真实存在的事实的报道, 这就决定了事实性真实是新闻真实最重要、最突出的特性。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新闻真实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社会主义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提供舆论支持, 发挥传媒引导人、鼓舞人、陶冶人的思想力量。尤其在当今思想观念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的媒体应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唱响时代主旋律, 挖掘积极元素, 精选新闻素材, 充分做好反映时代主流和社会本质的正面报道, 减少负面新闻和垃圾新闻。要坚决杜绝自然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法, 纠正“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新闻我们都可以报道”的错误观念, 自觉净化传媒生态环境。

维护新闻真实。要维护新闻真实, 必须处理好满足受众知情权与报道适度的关系。满足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知情权是新闻媒体的责任, 但对某些事实的报道又必须把握好度。尤其是在报道突发事件时, 这一点更为重要。这就要求媒体既要及时、准确、尽量多地传递事态信息, 又要谨防炒作。

维护新闻真实, 必须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和道德素质。虚假新闻事件极大地损害了传媒的诚信和公信力, 也在拷问着新闻采编人员的心灵。严峻的教训证明, 要杜绝虚假新闻, 减少半假新闻, 采编人员应当自律, 管理者也应从严把关。

二、新闻的失实

随着新闻媒体的日益发展壮大, 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个别报纸或电视、广播等媒体为了完成任务, 杜撰新闻, 或者是对所发生的事实进行虚假、浮夸的报道, 以欺骗受众。 还有些新闻工作者自身思想修养差, 业务素质差, 缺乏政治勇气, 屈服领导压力写假报道;唯利是图, 为得到某些物质利益写假报道;不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追求所谓的“宣传效果”和“轰动感应”, 虚构、拔高或夸大事实等。

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 记者手中的笔就是权威。但是有些记者却利用手中握的这杆笔, 为虎作伥, 耀武扬威。一些记者为了达到个人的一己之利, 在采访的过程中会对被采访对象提出做“有偿新闻”。“有偿新闻”, 顾名思义, 是通过给予报酬、补偿方式“制造”出来的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 以假乱真, 制造出耸人听闻的所谓“新闻”。

在笔者生活的小城市, 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人员暗地里开设了一些小赌场。当地个别媒体记者会隔三岔五去“拜访”, 但只要交了所谓的“封口费”, 赌场就会相安无事。否则, 记者就会夸大其词地进行宣传报道。

还有些记者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功课, 并不了解所要采访的内容, 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听信受访对象的片面之词, 从而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例如, 成绩只有八分, 却说成是十分; 本来大家都很反对领导人, 却说成是十分拥护;对某一政策的出台本来是支持者寥寥, 却说成是反应热烈等。

失实的新闻中, 娱乐新闻最为突出。当今, 娱乐新闻在逐渐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 似乎忘却了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基本条件。社会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不真实的娱乐新闻。明星是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类人群, 明星的私生活也就成了某些媒体大肆挖掘并加以渲染的提高收视率的砝码。绯闻本来就是种不负责任的传闻, 更何况有些记者无中生有, 把道听途说的消息编辑成新闻, 公布于众。“娱乐新闻”成了假新闻的批发市场和集散地。

有一次, 笔者在北京的地铁内听到报贩在吆喝“大新闻, 大新闻, 刘德华不幸英年早逝……”, 引得大家纷纷购买。后来得知这只是报贩的一种促销手段。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受众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 辨别能力越来越强, 许多虚假新闻逃不过受众的眼睛和耳朵, 于是出现了媒体和撰稿人无休止的道歉。“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虚假新闻终经不起推敲, 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奥地利大众传播学家鲁斯特在其撰文中曾阐明“:未来新闻不是向受众介绍真实, 它本身就是真实。” (《上海译报》1992年8月17日6版)

三、新闻失实的危害

新闻失实会蒙蔽受众获真求真的意识, 让受众辨不清是非, 误导受众。失实的新闻一旦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因报道失实而导致信誉受损, 甚至诉诸法律, 赔偿经济损失、名誉损失, 诸如此类的媒体事件已是司空见惯。

《京华时报》在2008年9月11日刊载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 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 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 H股下跌5.16%。

编辑、记者在刊发这一虚假消息时, 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一条小小的消息能让招行百亿市值顷刻间灰飞烟灭, 能让无数股民的财富在一天的时间里化为乌有。但后果如此, 教训沉痛, 不能不让人惊叹。

另一方面, 媒体在所谓的“客观实事”上闻其声就捉其影, 过于相信一些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的一言之辞或一幕“导剧”, 结果是失信于众, 而且媒体本身也深受其害。尽管许多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 尽量不参与一些虚伪浮华“表演”的报道, 但对“客观事实”的过分信任, 也使他们时常发挥了适得其反的作用。50年代, 美国参议员乔麦卡锡 (Joseph Mccarthy) 在演说中指控美国国务院里至少有200人是共产党, 并表示他拥有这份名单。当时新闻界谁也没见过这份名单, 但新闻记者在“客观性报道”原则下, 照实报道了麦卡锡的言论。后来事实证明, 麦卡锡的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 “客观性”的招牌轰然倒塌。在越南战争的报道上, 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记者们按照美军大本营提供的战报进行报道, 却未料到美军大本营故意夸大敌亡人数, 自吹自擂, 结果让新闻媒体尝到了这种“客观报道”的苦头, 失去了读者的信任。

类似的报道经常见于各类媒体。新闻报道失实的危害性表现在多方面, 其原因主要是新闻工作者思想修养差、业务基本功不扎实。

四、防范失实新闻

既然失实新闻给社会和受众造成危害, 就应该找准切入点, 防范新闻的失实, 从根本上杜绝虚假、失实的新闻, 使受众公平地接受所发生的事实报道, 让老百姓了解所发生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 是每位媒体工作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加强监管。从加强监管、审核记者的准入资格入手, 出台一些相应的奖惩措施, 对那些报道失实的新闻作者给予严厉的惩罚。造成恶劣影响的害群之马, 要驱除出记者的队伍。 但是要说明一点, 无论出台多少措施加以防范,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记者的自律。只有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才能真正地还原新闻的本质。

新时期的虚假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与受众深恶痛绝的“公害”。但只要我们坚持打持久战, 就一定能将其数量逐步减少, 直至杜绝。

摘要: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 改革开放也使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出现了诸多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种种问题, 群众需要去思考。而当群众困惑不解时, 新闻媒体要就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解开桎梏群众思想观念的重要一环, 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任。正确的舆论首先源于信息的真实。因此, 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新闻的真实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全面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构成, 也是新闻的要素。

关键词:新闻报道,真实性,新闻失实

注释

上一篇: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论文下一篇:绿色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