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优势

2024-08-01

新闻报道优势(通用11篇)

新闻报道优势 篇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它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报道活动呈现在屏幕上,时效性强,使观众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报道的真实感、亲切感、参与感。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主要表现在:

1)现场新闻报道,新闻时效性强,新闻价值大

新闻现场报道以其独特的播出方式,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时,能切身体会现场的气氛,感同身受,时效性强,说服力强。记者本身受氛围影响能准确的传递情感,以及受众想要了解的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等,能和受众形成互动,深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部新闻价值大的现场报道能正确的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感化群众。如香港回归时的现场报道。当时天降大雨,央视记者现场冒雨激动万分的说,倾盆大雨洗刷了香港多年的耻辱。这句话让观众感慨万千;当英国人开车围绕总督府转了几圈久久不愿离去的时候,央视记者精准而又深刻的阐述:历史的车轮是不停前进的,是不会止步的。所有的人心潮澎湃,为国家的崛起,为民族的振兴,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和受众心心相连,豪情满怀,真正起到了鼓民心、扬国威的效果。人人都为之振奋,为之群情激昂,向世界展示了崛起的中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就是直播的魅力。还要说的就是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开幕、伊拉克战争爆发等重大新闻,最早都是由电视台现场报道或现场直播来完成的,使亿万观众与该事件进程同步知晓了有关新闻信息。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时效性也越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缩短了观众与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使观众产生了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打破了以前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纪录片式的格局,现场新闻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时效性更强,价值更大。例如中央电视台进行过:连续14小时的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现场报道,连续5天、共直播25小时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合拢报道,连续48小时的澳门回归特别报道等。现场直播更是成为各国电视台开展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

2)现场新闻报道,增强真实性,增加信任感

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对新闻的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事态发生、进展进行即时报道,已越来越受观众欢迎、好评。记者在新闻现场所做的报道,能让受众产生信任感,不会认为此类事件是虚构的,是用来炒作的,增强收视率的。我看过某台播出的一类访谈节目,事件是真实的,只不过错过了现场报道,但编导又认为是个很好的收视焦点,就把事件拍成了专题片播出,播出之后很多观众对事件的内容表示怀疑,让人难以置信。观众收听解说词与观看画面,这是一种直线式的进入,没有立体空间感,现场感较小,录像虽然拍的很完美,语言也很完整流畅,但与新闻现场比起来还是让人缺乏信任感。而相比现场新闻报道,记者对现场出现的状况毫无思想准备,这就需要记者播音员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有时现场直播时记者语言顿挫,现场混乱,音响噪杂等,但受众还是信任喜欢这种播出方式。

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在接受信息传播时,其信任程度与传播层次成反比。信息转述层次越多,其信息损失或变形越严重,可信性就差;传递层次越少,可靠性强,可信性也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同一般录像报道相比,正是具备了转述层次少的优点,因此,新闻的可信度就大大提高了。再从宣传学来看,信息传播的可信性与信息源的权威性成正比,信息源越有权威,观众越是相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记者本身就是权威信息源之一。所以增强它的真实性,增加了它的信任感。

3)现场新闻报道,增进了观众亲切感,加强了观众参与感

现在电视频道繁多,观众选择范围、选择权利增强。要让受众控制住手中的遥控器,就需要采取新的播出方式吸引观众的视线。无论是娱乐节目还是新闻节目都在寻找自己的突破点。有些电视节目,如昙花一现,观众看过之后,意识不强,参与感不强。当观众处于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时,参与意识强,接收效果好,记忆也持久;当观众处于无意注意的心理状态时,参与意识差,记忆不会长久,甚至稍纵即逝。

现场新闻报道,记者和观众能产生强烈的共鸣。记者在现场把自己的感受和受众的感受融为一体,脉搏一起跳动,同呼吸、共命运。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准备前期,央视调动大批的记者和播音员驻扎鸟巢,经常现场报道奥运会各项准备事宜,在全国上下形成爱国热潮。当全世界的奥运健儿来到北京时,所有的人都在惊叹:中国竟然有那么多的志愿者!有那么多的人参与到奥运会。在北京上至耄耋的老人,下至丫丫学语的孩子,每个人都以满腔的热忱,欢迎着四海宾朋。不可否认宣传的鼓动力,不可否认电视直播的功效。北京,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现场新闻报道既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参与意识,又实现了最广泛的信息沟通交流。“采访在电视中无处不在”,这句话在国际电视界广为流传,充分说明现场采访在电视节目中的重要作用。现场新闻报道正以自身独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叶子, 赵淑萍著.电视采访学.

[2]金希章著.初论电视“大放送”.

[3]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4]胡阳.现场报道.中国电视报.

新闻报道优势 篇2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城市广播媒体要想生存发展,应放大自身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本地区的新闻竞争中领跑。

一、抢占第一落点

广播的优势之一是快,而这正是新闻传播最需要的。现场报道是最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报道形式,纸质媒体无法做到,电视媒体因为技术的限制,现场报道相对复杂,广播对技术要求极其简便,特别是在移动通讯十分发达的今天,只要记者到了新闻事件的现场,就可以直接用电话将新闻发回电台直播间,并迅速传送给听众,让听众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信息。

城市广播新闻的从业人员要把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当作职业标准,强化“24小时发稿”理念,建立24小时不间断的发稿机制。广播记者要多做来自现场的报道,提高发现现场、深入现场、把握现场、报道现场的能力,争取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二、本土内容制胜

本土内容是城市广播生存的基础。广播内容的本土化(社区化)是现代广播的发展趋势。城市广播在加强本地新闻采访力量的同时,要利用社会资源,增加本地新闻的采制量,为本地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特别是与本地听众息息相关的`本土重要新闻事件及民生新闻,往往成为本土听众的必选和首选。一是做好民生节目的转型升级。目前的民生新闻存在碎片化、同质化、低俗化、边缘化、负面化问题,应多做善民生、美民生、大民生的服务性报道。二是强化监督性新闻,对群众关心、政府关注、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设性监督,帮助解决问题。三是多做调查分析性的深度报道。多做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关注的深度报道,扩大广播的影响力。四是加强评论。要通过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掌握舆论话语权。

城市广播还要“跳出本地看本地,立足本地看世界”,通过与其他城市广播、国内通讯社、电视台、报纸、网站的合作,播发听众关心的国内外新闻,让听众“打开收音机,便知天下事”。

三、回归新闻本源

长期以来,城市广播新闻只是单一的“我说你听”灌输式的宣传工具,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领导取向”而不是“听众取向”。做强城市广播新闻,重要的是转变观念,让城市广播从单纯的宣传工具向新闻媒体转型。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把“有无受众需求、有无收听期待”作为用稿标准,减少领导活动、工作会议、剪彩庆典,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上采取“新闻大板块+不断更新的新闻资讯”的“板块+轮盘”的方式,既兼顾了新闻直播常态化的要求,又能将深度报道或策划报道与即时信息有机组合,满足听众随时听到最新鲜的新闻和评论。

四、做好沟通互动

声音符号的生产较之于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更容易操作,广播可以借助电话、短信、网络等新技术完成声音符号的生产,并形成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如开通,为听众直接参与沟通(互动)创造机会,广播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一对一人际传播的效果,双方在互动中实现同步交流、共同分享的心理满足。相比于其他传统媒体,广播更便于与受众互动,听众可以利用电话、BBS、微博和短信等手段参与广播节目。

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还可以将时事报道和互动评论结合起来。主持人通过与听众的互动,了解听众想法,连线有关专家就相关事件进行解读、评论,进行正确及时的舆论引导。广播新闻节目的话题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放大后,再将受众的网上回应反馈到节目中,使广播通过网络更大范围地和受众实现互动。

五、坚持融合传播

长期以来,电台以擅长现场直播为特色,但也存在稍纵即逝的缺点。广播和网络融合而产生的网络广播,其多符号、可视性(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延伸了音频版面的功能和内涵,使单一听觉文本拓展至多文本呈现。广播不仅听得见,还“看得见”,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在传统的直播、点播之外,开发极具互动性、个人化的网络播客,尤其吸引年轻听众。

天津、菏泽、临沂等城市的广播和当地的电信、移动、联通和通讯商合作推出了电话广播业务,移动、联通手机用户和小灵通、固话用户每月只要花3到5元,拨打一个客服热线,就可以收听当地电台的在线广播、近几个月的广播节目回放,还可以电话预约节目播放。这种电话广播颠覆了传统的广播收听模式,将收听终端从收音机转移到了更加方便实用的电话、手机上,让听众收听更加方便及时。菜单式节目收听具备个性化、功能性、服务性、互动性的特点,满足收听的私密性,而不插播广告让收听更具连贯性,实现了听众从被动收听到主动选择收听的转变。电话广播的定制收听有效降低了广播的经营风险,精准的用户数据使得产业链开发更为明确。

新闻出版“众筹”的优势与问题 篇3

关键词:新闻出版;“众筹”模式

随着磨铁图书策划的《社交红利》成为畅销书,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清华金融评论》杂志成功创刊,与新闻出版相关的“筹资”模式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众筹”模式不仅是筹资模式的创新,还会影响到创意、出版、发行等不同环节的有关方面。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动态,很可能会给业界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新闻出版业与“众筹”结合的基点

美国学者对众筹给出的定义是: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或股权回报。①众筹,实际上是把关于产品的创意放到网络上,为项目募集小额资金,在筹资成功并运作项目后,以产品作为出资回报。因此,从一开始就有学者从金融的角度关注它,认为它能降低融资门槛。但正因众筹以项目产品作为回报,所以在“投资”意义之外,又有了购买的实质含义,从而演变成为一场“网络预售”。加之其在公众平台上运行,公众对项目的态度,又成为项目产品能否适应市场的“风向标”。所以,众筹又能为产品“造势”,并影响到产品的后续推广。同时,众筹项目中有很多很具创意、极富心思的项目,有些项目不单有商业目的,更是一种创新理想和艺术追求。②

新闻出版众筹正处在初兴阶段,所谓“新闻出版众筹”,是指将众筹的资金筹集和预期实物反馈方式,应用在新闻出版业中。但正是因为新闻出版业的特性,又使其与众筹结合后,不单只影响到筹资环节。新闻出版业与众筹的结合,至少有三个基点。

1.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众筹网站的重要组成,在美国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13类项目中,电影、音乐、美术、摄影、戏剧、设计等成为重要的类别。而在国内,众筹网站“点名时间”的成功项目中,60%~70%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范畴。因为众筹以创意吸引出资,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有众筹优势,新闻出版业亦是如此。

2. 小型募资项目

在国内,新闻出版众筹项目募资多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这往往是单本图书启动所需资金,也是众筹最容易达成的区间。众筹网站上也有一些大型的工业产品推广项目,期望募资金额在百万以上,但相较于小项目,大型项目需要的周期长,达成起来更困难。

3. 可视并“适量”的回报

出版众筹多以图书、杂志作为给出资人的回报,显然,这是一种可视而且“适量”的回报,同时也是出资人最希望获得的回报,符合产品回报的基本原则。但新闻众筹的回报就要抽象一些,有些新闻众筹的回报是书籍,或者有关活动,与出资人愿望的密切度并不高。因此,国内的新闻众筹多数筹资额相当低,甚至有的只有几千元,而且达成比例不高。可以预见,在众筹平台,图书和杂志众筹,将比新闻众筹更有前景。

二、新闻出版业的众筹案例

国内新闻出版业从2013年开始与众筹网站结合,并涌现一批成功案例。从书籍出版、杂志上市,再到新闻采访的专题,影响到多个领域。

1. 图书众筹

图书众筹,顾名思义,主要指众筹项目的实施对象是一本或多本图书。图书众筹经典案例包括主持人乐嘉的《本色》,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副总裁罗明雄的《互联网金融》等,而其中最出色的当属磨铁图书运营的《社交红利》一书。

《社交红利》的作者是腾讯员工、有着十余年互联网工作经验的徐志斌,而书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于如何应用社交网络来进行营销。磨铁图书负责该书的出版工作,2013年7月,该书被放到众筹网上,成为众筹项目。从网页显示的情况看,该众筹项目可以给投资人的回报分为投资金额30元到10,000元不等的15档。投资最低的30元档,其投资人可获得定价42元的新书一本;而投资最高的10,000元档,其投资人可以获1次在五个大城市之一与作者零距离下午茶机会,以及300本作者签名版新书。

短短两周时间内,《社交红利》就在众筹网上被卖出3300本,筹集资金10万余元,也就是说,书还没有开印,就获得了10万余元出版经费,已经保本。不仅如此,因为网上造势和新模式的受人关注,书籍得到了李开复、雷军、牛文文等名人的推荐。而正是由于众筹阶段的影响力,新书正式开售后,不到10天,首批32,000册售罄,随后磨铁两次加印,销量超过5万册。

随后,《本色》与《互联网金融》也在网上众筹成功。《本色》在15天内筹资50,730元,作为投资回报售出900本;《互联网金融》亦在30天内筹资50,823元。截至2014年3月,众筹网上约有出版项目30余项,其中成功运作13项。而在“点名时间”网站上,网络作家风御九秋的作品《气御千年》共筹资501,850元。

2. 杂志众筹

杂志众筹,是指采用众筹方式来为杂志发行筹资。目前,杂志众筹仅出现在创刊号的运营中。《清华金融评论》于2014年1月创刊,该项目从2013年12月17日开始众筹,历时21天,筹集资金85,309元,是众筹计划50,000元的171%,共获得913人支持。不仅投资10元就可以获得定价20元的首刊;而且支持0元就可以通过网页上传“观点”,参与“金融改革大家谈”活动,并可能被刊登在首期杂志上;而支持5000元,则可以获得首期或者全年杂志数百套,并获得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线下讲座、沙龙入场资格。

3. 新闻众筹

“新闻众筹”指媒体记者或者自媒体人可以在众筹网站发起新闻报道计划,并筹集资金,如果在设定时间内,资助款达到预期数额,这笔钱将用于资助媒体人开展报道或者调查。已有互联网记者信海光发起的“安卓手机垃圾泛滥问题微调查”、《新京报》记者巫倩姿发起的“揭秘金钱左右下的时尚圈”等项目,为调查报道赢得了资助。

nlc202309040908

三、新闻出版众筹的优势

新闻出版业的“众筹模式”可以给书刊发行和新闻选题运作带来很多实际的便利和好处。这些便利一方面与众筹模式本身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新闻出版业的一些独有特性有关。

1. 为项目募资

新闻出版业的众筹模式可以在书刊运营之前,为项目筹集一笔资金,这也是众筹模式在不同行业应用中的共有优势。正是因为众筹将出资人的出资金额定得非常低,而且分为不同档次,所以出资对于出资人而言不是一件难事。与此同时,众筹网站充分发挥了“网聚众力”的特点,将项目向海量的网民进行推介,使募资对象更像“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单笔出资数量不大,但笼络了大量的出资人。此外,以项目产品实物作为回报的形式,使出资人真正得到一件产品,既能得到实物的使用价值,又能满足“投资成功”的心理需求。因此,只要有好的创意,采用众筹模式具有一定的成功可能。这也是众筹带有实现“理想”和“追求”色彩的原因。

2. 小型募资项目适合新闻出版业

单本图书出版和杂志发行所需资金一般并不十分庞大,而小型项目在众筹网站上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项目。所需资金不大,获得“立项”的机会就更高。然而在达到募资额度后,并不影响项目的继续募资。也就是说,好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网民关注和“投资”,而一般项目因为资金要求不高,也有达成项目的可能。微电影、个人唱片、原创动画——类似这样的浸透个人理想和资金要求不高的项目正是众筹网站的主打,而图书、杂志、新闻选题,也无疑具备这样的特点。

3. 预先了解市场反馈

在图书开印之前,很多出版社对于印数多少,很难有精确的判断。众筹过程实际上成为一个了解市场反馈的过程。通过在网络发布信息,并得到“投资人”的反馈,出版商可以了解到图书在出版上市后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在众筹网站得到热捧,“预售”数量高的,实际是市场强烈的需求信号,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印数有科学的把握。根据众筹情况而及时调整实际产品的出版计划,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参照。另外,对于出版业来说,众筹实际上就是“预售”,可以直接了解书刊的市场效果。

4. 为书刊上市造势

众筹过程也可以视为一个预期的网络宣传。在《清华金融评论》的众筹网页上,有读者错过了众筹时间,而询问在哪儿可以获得首期杂志。因此,众筹除了真正的售出书刊,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效应扩大书刊的影响。与传统的发行渠道和宣传手段相比,众筹网站的出版频道也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吸引场”和“扩散场”。因为众筹网站是一个互动平台,而且集合了普通网站的“意见互动”和类似于网络购物平台的“行为互动”,并且还激发了“我投资成功了一个产品”的“自我满足”。因此,众筹网站一旦做大,很可能在周围聚集起一个较大的读者群,从而为书刊造势,并能影响到书刊上市后的发行情况。

5. 创意产品的独特性

新闻出版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的独特性,使其在众筹过程中表现出色。在工业产品众筹过程中,因为网页需要详细介绍产品特性,才可能引起“热捧”。那么很可能产品还在众筹,“山寨版”就已经上市了,因此会涉及专利保护等一些复杂的问题。而文化创意产品则基本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无论怎样描述产品,也不可能有人能完全复制。而且,众筹过程本身还能为完善产品提供思路。在《清华金融评论》众筹过程中,开展“大家谈”等活动,将网民观点纳入刊物,实际上使读者卷入到书刊的制作过程中,这样的参与新颖别致,为出版商提供了修正出版物的思想火花。而在新闻众筹过程中,通过受众的行为,既了解了新闻选题的可行性,又保证了职业记者的主导地位。一方面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新闻生产,另一方面,又是职业新闻记者在社会化网络时代对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突破。③

6. 出版“圈子”的影响力新领域

读者、作者、编者会因为众筹行为而更加紧密地联结。无论是出版社网站,还是作者个人的社交媒体,或者是一些杂志报纸的书评栏目,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就一本书或者一本杂志,凝聚起像众筹网页一样的人气。众筹有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有一种“竞相”投资的效果,带有某种“机会”色彩。因此,一个出版物的众筹网页,不仅会把作者本身的人气带到互联网上,还会因为互动、投资、“拍砖”等“场域”特征,形成一个关注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筹更容易为出版物聚集人气。

四、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当前,新闻出版众筹正在发展之中。从现有的成功项目来看,众筹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可能为新闻出版业提供一种新的推动力。然而,现阶段的新闻出版众筹还面临一些问题。

1. 众筹模式本身发展还不够充分

众筹模式的知晓程度和实践程度还不够高。尽管新闻报道称,“众筹正在成为各个出版社高管们研究的热门词汇”④。但是,出版社尤其是大型出版社对于众筹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现有的众筹成功案例虽然形成了不小的业界影响,但有关图书的发行量还不够大。出版众筹还处于“小作坊”式经营阶段。另一方面,“众筹”本身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形式,虽然产生了较好的商业效果,但仍处于发展初期。

2. 相关的法律问题需要解决

美国2012年3月通过JOBS法案,对众筹融资模式进行了专门规定。明确放开众筹股权融资,确定保护投资者利益,从而认定通过互联网募资的“众筹”作为一种投资模式的合法性。而在我国,尚无此方面的明确法律规定,擅自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还会有“非法集资”之嫌。因此,现有的众筹网站都强调给予出资人的“产品”回报,把美国法律中认定的“投资”行为,更多解释为一种“预购”行为。

3. 出版众筹也需要保护创意

众筹最重要的特点是把“创意”“点子”放到网上筹措资金。虽然如前所述,文创产业中,产品无论被怎样描述,也不可能被完全复制。但是,工业设计尚可能申请专利进行保护,文化创意却没有保护的基准。另一方面,好的创意又是吸引网民目光,吸引出资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新闻出版业众筹中如何解决“吸引受众”和“保护创意”的矛盾,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4. 现阶段的新闻出版众筹还局限于小类

现阶段,新闻出版众筹还局限于一些小类,主要适用于某些类型化的书刊、报道。如在新闻众筹中,主要是调查性报道、新闻摄影、关于小众的深度报道、科技与医疗报道等。⑤杂志众筹还只是出现在专业类杂志领域。图书众筹虽然类型丰富一些,但这些众筹成功的图书,本身就带有“畅销书”的基因——或为名人作品,或关注时髦话题。因此,在更多广泛的新闻出版类别中,如专业图书、时尚杂志、社会新闻如何采用众筹方式,或者更多将这一新方式与现有的互联网出版平台、平面媒体的社交媒体圈对接起来,同样需要进一步研究。

(谢征,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广州日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注释:

① 肖本华.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金融, 2013(1):52~56.

② 曹小林.众筹模式的多重维度[J] .互联网周刊,2012(12):32~33.

③ 张建中.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J] .现代传播, 2013(3):105~108.

④ 谢阗地.“众筹出版”带来出版业新曙光[N] .深圳商报,2013-10-18 (C01).

⑤ 栾轶玫.“众筹新闻”:新闻生产的新模式[J] .新闻与写作,2014(2): 27~31.

新闻报道优势 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报道艺术,传播优势

现场报道, 是指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主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一般表现为记者手拿话筒面对着镜头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 并加以适当的解说。现场报道相对于其他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尤其是直播的报道方式, 只需要稍加处理便可以将其直接进行播报。但是, 要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记者从幕后走到镜头前, 对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 现场报道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做好现场报道, 必须要掌握现场报道的技巧, 驾驭好新闻现场。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一) 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较多, 有文字性报道、单纯语言性报道、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报道、语言文字图片结合的报道, 以及现场视频与语言文字结合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方式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般以前的新闻报道较多的采用文字报道形式, 主要以新闻发言稿为主, 这样的报道人们后期加工的成分较多;后面逐渐有了图片与文字语言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文字报道, 这种报道更具有真实性, 有现场图片能够反映新闻现场的场景;近年来,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主要以现场报道为主, 现场报道实现了画面与记者语言的同步性, 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播报的方式, 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新闻现场, 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对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播报, 后期的人工处理成分相对较少, 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加。但是这对记者的要求较高, 记者必须要能够驾驭新闻现场, 并且要具有现场应变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的报道, 记者必须要现场斟酌自己的一字一句, 避免因言语上的失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传递不良影响。

(二) 时效性

时效性, 是事实发生与事实以新闻的形式被报道出来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说, 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失去了时效性, 新闻便不再能够称作“新”闻。在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 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给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现场报道则能够最快的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播报, 记者们以其专业的嗅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现场发生的事件, 并以专业的角度直接进行现场播报, 这样的速度不亚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也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够与网络媒体竞争。在现实中, 我们发现很多媒体总是争相发布信息, 即使早了几分钟, 该家媒体的信息点击率也会相对较高。如果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差, 总是播报网络媒体已经播报过的新闻, 收视率便会大大降低, 新闻的价值也会降低。现场报道能够让记者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播报他们不知道的新闻事实, 并结合现场的气氛通过自己的语言对观众产生影响。

(三) 亲切性

由于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直接面对镜头, 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报道, 对现场的群众进行采访, 这样能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 更加真实。比如在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一次现场报道中, 记者站在一片废墟中, 对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看望受灾民众进行现场报道, 对灾区的人们进行采访, 当人们看见这样的报道后, 内心产生了共鸣, 自身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对于这样的报道深信不疑, 增加了亲切感。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艺术

(一) 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对于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可能的掌控全局, 对现场环境气氛都有深入的了解, 对事件发生的背景也要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为现场报道做好准备。可以说,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它不仅要求记者要合理选材, 还需要他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开场白, 介绍事件背景, 采访相关人物, 把握报道的重点, 掌握好报道的时间, 同时还要能够通过解说和串联将整个报道统一起来, 使之连贯而完整。这要求记者必须要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除此之外, 记者要对报道中的事件进行解说, 可能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夹叙夹议, 且自然流畅, 层次分明, 这都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报道记者准确选择报道对象, 并能够驾驭整个报道现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 必须要能够在现场快速的准确的找出关键点, 然后对特殊的情景进行特写, 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 同时通过自己讲解或者采访他人的方式给观众展现现场新闻事实。除此之外,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具有驾驭现场的能力, 新闻现场报道其实就是一次直播, 几乎没有后期处理加工的成分, 记者进行现场播报时, 一定要能够驾驭现场, 对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对象、整场报道的开始、结束, 时间的把握等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掌控, 同时要保证图像与语言之间的配合度, 保证镜头能够与语言协调一致。

(三) 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

现场报道记者即使在报道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局面, 因此现场报道记者必须要能够进行临场发挥, 做到随机应变。一般来说, 现场报道的记者包括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 摄影记者主要负责幕后, 而采访记者是需要直接面对观众的。因此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要相互配合, 遇到突发情况要随机应变, 尽可能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对于突发情况要临场发挥进行救场, 尽量避免因自身报道引起观众的负面情绪。

(四) 注重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语言, 掌握语言艺术。现场报道记者的形象与语言能力对于观众的影响极大, 对于报道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名负责报道火灾现场的记者, 穿着华丽喜庆的服装, 面带笑容的报道这次火灾中有多少人死亡, 将会激起多少民怨?现场报道的记者必须要根据报道的事实调整自己的服装、妆容等, 要保持自身形象大方得体, 深得观众喜爱, 这样才能够增加报道的成功率。同时,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掌握语言艺术, 对报道的语言仔细斟酌, 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语言要富含情感, 切不可单调苍白。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相对于以前的报道方式具有较大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在真实性、时效性、亲切性三个方面。当然, 现场报道虽然有一定的传播优势, 但是它对于播报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也更高。要做好现场播报, 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 具体来说, 需要记者做到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这样才能够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 真正发挥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真实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体现[J].魅力中国, 2014, (22)

[2]薛天.浅析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3]韩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误区和解决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新闻报道优势 篇5

一、微博应用于新闻传播的意义

近两年,很多较大的新闻事件都是从微博最先发出的,例如,山东省山区一辆大型客车在经过弯道时,与一辆货车相撞,当时客车上承载34人,事故发生后,已有24人确定身亡,只存活10人。当伤患人员被送往医院后,一名10岁的男孩需要大量输血,其血型为RH阴性血,属于罕见血型。为了紧急寻找血源,医院的护士和医生在微博上紧急呼救,30分钟后,就有人赶来救援。事件发生一个小时新闻媒体才予以报道,但是,当时这条微博的点击量已经超过了数万。还有一部分娱乐新闻,近几年也是靠微博传播出去的,例如,范冰冰、李晨的“我们”,随即著名的编辑、写手杜蕾斯就在微博上发表言论,引起网友的纷纷模仿。所以,这样简短的文字信息,带来的新闻力量是不可估计的,对于推动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

(一)操作方便。

从微博上发布消息后不但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阐述当下的近况,还可以利用微博随时接收信息,减少了信息转换的时间。与此同时,微博客还能将微博上的信息发布到不同的网站上面去。近年来,微博已经换了一种身份,成为各个新闻热点话题资料的供应源。微博发布的消息是微博客第一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是最能直接反映事实真相的代表。随着微博的不断壮大,其对新闻媒体的冲击力也越演越烈,利用多种发布方式将突然发生的事件直播出去,微博无形中成为了新闻媒体的发声人。微博客通过微博这个强有力的平台将新闻事件发布出去,让媒体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奇特、新鲜的事件,新闻工作者利用这些消息,组织语言,进一步调查,组建成为一则具有真实效应的信息。在确定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科学的整理,这样就出现了一则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例如近几天发生的天津爆炸事件,很多网友将爆炸现场用小视频的方式发布了出来,简短的视频加上几行概述性的文字,让各个网络版面和民众得到了最新、最近的消息。接着就是发生在某城市的地铁坍塌事件,网友用摄像机拍下了当时坍塌的一幕。要知道,我国发生重要事件时,是不允许媒体进入现场进行报导的。所以说,媒体无法得到最新的消息,对仅有的信息反复报道,和微博的最新消息相比,还是微博信息更加吸引人。而且现在群众想要了解知道的细节或者是微博事件的关键性因素,媒体无法直接观察到,利用微博上的点击率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大家的关注点,根据微博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挖掘出群众关心的要点。

(二)限制小。

微博没有传统媒介的限制,对新闻事件的说服力更强。以往的新闻媒体和微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因素,但是微博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其对现场事件的掌控能力,是传统新闻媒介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将微博科学地融入到新闻传播当中是势在必行的。这样不但能够推动媒体的发展,还能增加传播渠道,与新闻的结合也能给微博带来很大程度的推动力,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提高自身的宣传力度。

(三)效率高。

随着时代的变化,微博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今,微博不但能够对自己发布的消息进行限制和设定,还能够自动编辑信息转发权,使微博更加有秩序地进行。每个有微博账号的微友都能够进行信息源定制,每个人对信息源要求不同,微博中这种加关注定制的功能,在增加了信息量的同时,将各种类型的信息也进行了重新定义。在这样的基础上,微博利用强大的转发功能,将信息无限制地传播了出去,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这样不但能提高新闻信息的并发力量,还能将新闻的真实性予以完善,甚至爆出更多没有被发现的新闻信息。

三、结语

体验式报道运用于纸媒的几点优势 篇6

曾经两次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莫休,谈到自己的采访经验时说:“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而体验式报道,正是要求记者在新闻第一现场,直接参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由于有了记者的亲身体验与切身感受,采写的新闻报道势必更具分量和价值,而立体、全面、深入、现场感强的新闻稿件,也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纸媒如何借助体验式新闻报道方式发挥自身优势?笔者结合《内蒙古日报》,试分析体验式报道的价值优势与现实意义。

2015年6月26日、7月3日《内蒙古日报》《一线》版开辟了2块现场体验式报道的“试验田”——《年轻记者走基层》专版。几位年轻记者分别下到自治区各盟市旗县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采访报道。这次报道打破了以往记者从第三者角度进行叙述的模式,尝试了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陆续推出了《采访路上,累并快乐着》《甘苦人生用心体验》《这份感动值得珍藏》等一系列体验式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采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记者的体验和心得……可以说,这是一次体验式报道札记。报道一经刊出,受到业内同仁和读者好评。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相比较,体验式报道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情景交融 血肉丰满

体验式报道决定了记者必须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生活,体验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中的难题、困惑,喜悦、欢乐。因此,体验式报道是纸媒,尤其是党报践行新闻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一种值得尝试的新形式。同时,记者下基层进行体验式采访,有利于体验基层生活、积累生活阅历,同老百姓生活保持有血有肉的联系。

《这份感动值得收藏》记者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塞沁塔拉嘎查采访十个全覆盖时,冒烈日、顶骄阳,走田间、访农户,一天的采访下来,让这位从小在城市长大的90后年轻记者体会很深。正因为深入基层反映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状况,这篇报道采写到位,行文自然真切,情景交融,刊发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记者只有沉下去,把真情注入生活,才能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拥有更深的感知和体悟。体验式报道能培养记者深入基层扎实采访的作风,增强记者的平民意识和责任感,加深记者与基层广大群众的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在体验式采访过程中,记者走进社区、嘎查村,深入厂矿、沙漠腹地,成为群众中的一分子。记者把采访对象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让自己的思想感情随着采访对象的思想感情变化而变化,与基层百姓的感情越来越融洽,采写出的作品也更加有灵气、接地气。

二、现场感强 读者记者同体验

在新闻稿件《采访路上,累并快乐着》中,两位年轻记者为了生动鲜活地报道延续了800年的鄂尔多斯婚礼表演,亲自参与了整个婚礼过程。他们似乎比操办者还要忙:“拍摄、写采访笔记、跟着娶亲队伍跑……场面看似有些滑稽,娶亲队伍骑马,我俩奔跑。观看婚礼表演的人们都在指着我俩笑,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跟班儿’。”正是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和感受,记者根据自己耳闻目睹获取的第一手材料,采写出的新闻报道让人读了如同身临其境。

这次报道中,两位年轻记者始终将自己定位为采访对象之中的一员,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保持零距离接触。这样的采访过程相对会累,但获取的材料真实可靠。在写作手法上现场感强,颇富真情实感。这次报道通过结合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把鄂尔多斯婚礼表演的场景、事件、见闻全过程,一一再现,或欣喜激动,或悲伤哭泣,捕捉到了一般采访方式了解不到的细节,使读者和记者达到一致的体验。

与其他新媒体相比较,由于纸媒不具备声音、画面的优势,因此报道更容易模式化,甚至僵化。而体验式报道恰好能够弥补纸媒的这一缺陷。由于体验式报道更加注重事件发生过程,强调展示一个场景、记录一段经历,报道的重点不仅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因此,新闻作品会因为记者的体验而真实感人,生动立体。

三、人性的温度 理性的评论

新闻稿件《母爱,庇护卑微的生命》年轻记者体验了基层群众生活,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情感世界里,贴近人的内心和灵魂,真实地再现了81岁养母范桂兰悉心照顾脑瘫养子51年的一些情景。在完成体验式采访后,记者把对新闻事件的感知和感悟写下来,报道出去。一方面,记者以普通人的身份去体验感知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是以记者的身份记录客观事实,揭示深层问题,进行公正评论:“离开母亲,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所以,真的不敢想象哪天范桂兰走了,李明柱结局会如何?芸芸众生,不幸终归是少数,还有那么多功成名就、浑身光环者,以及更多的如我等平常之人。看人生百态,命运带来多少不能承受的酸甜苦辣,多一份淡定从容,少一份奢望与浮躁吧。只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我们就该知足,就该好好生活,不负此生。作为一名记者,希望自己能永远心存热望,积极去寻找,发现身边美的事物,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从这篇报道中,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记者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一篇温暖感人的作品。

新闻稿件《甘苦人生用心体验》中,年轻记者以采访途中的一碗高粱米水饭作为开头,结合记者自己参与过农事活动的亲身经历,通篇稿件字里行间表达着对生活味道的记忆,以及对一粥一饭的珍惜感恩,和对风调雨顺的祈愿盼望,感染力很强。如果说,记者采访中的体验是一种过程,那么采访后记者获得的感知、感受才是最终的新闻归宿。通过体验,记者自己发掘新闻事件所蕴含的主题和哲理,让读者心潮随着记者的思绪而动,达到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教育和启发读者,达到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呼唤创新,新闻报道亟待创新。体验式新闻报道以贴近群众接地气、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特征,为纸媒探索了一种方向。作为媒体人,我们需要转换角色,深入到火热的劳动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汲取新鲜营养,感受时代脉搏,写出更多真挚感人,传递群众声音和正能量的好新闻。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新闻报道优势 篇7

新闻报道创新的必然性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有目共睹, 其对广电事业形成的强大冲击使得传统媒体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 如果传统媒体不创新求变, 必然会在新媒体的冲击中被淘汰。与新媒体相比, 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及方便性方面处于劣势, 但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在电视新闻中报道的新闻更具权威性及公信力, 并且其内容具有原始性及选择性, 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忠实的观众。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感受到, 新闻报道的创新既是广大观众的迫切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何大力应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值得我们深思。

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 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不同, 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便于进行大众传播, 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 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

第二, “信息”与“意义”无关。信息是文本、声音和影像的组合, 而意义是完整、单一而不能分割成片段来进行传播的, 易于甄别的,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很难判别每一片段的信息意味着什么。

第三, 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 通过什么途径, 如何选择和过滤信息, 又如何屏蔽噪音, 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消费偏好变得日益重要。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电视新闻创新报道的方式

传播力换而言之也就是影响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 我们要积极介入新媒体并结合电视新闻报道以创新报道方式, 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传播。

1.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捷性, 创新电视新闻报道

总所周知, 新媒体的介入, 使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更加便捷。手机媒体就是其中之一,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 若是我们可以采用手机媒体进行相关的报道, 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更多的电视新闻知识以及新闻信息。采用手机媒体进行电视新闻报道, 换而言之也就是我们可以为手机用户设置专门的新闻页面链接电视新闻滚动报道, 在特定的时间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将电视新闻报道呈现在手机用户面前。

2.利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 创新电视新闻报道

我们都知道, 电视新闻报道也就是要对各种新闻进行筛选以及精耕细作, 然而, 网络媒体就是一种很好的媒介。目前, 我们国家那么多的新闻媒体以及相关的新闻报道单位每一天所搜集到的信息都是巨大的, 有一些经常播放一次就作废, 进而浪费了相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鉴于这种情况, 本人认为可以采取打造一个新闻商业平台, 与手机、网络运行商强强联合, 对被采访的视频、音频进行有偿拷贝加工, 再由手机、网络运行商进行剪辑后发布到手机、网络上, 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从而扩展电视新闻受众群。

3.利用新兴媒体, 创新电视新闻报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微信、微博、博客成了目前新时代人常用的一种交流社交媒体。因此, 笔者认为, 在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方面可以加入这些元素, 例如, 可以增加一些视频剪辑在这些社交网站上或者是及时、高效地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向人们发布各种各样的电视新闻信息, 这些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都有着正面积极的意义。增强电视新闻受众和广播电视台的粘性度, 已达到延伸电视新闻传播的忠诚度。

总结

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优势 篇8

关键词:党报,社会新闻,主流优势

社会新闻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社会风气、社会问题、民情风俗及奇闻逸事为主要内容, 与各类追求市场化的都市报相比, 党报的社会新闻不能靠猎奇取胜, 不能靠炒作制造轰动效应, 更不能靠读者爆猛料来吸引人。在社会新闻的取舍问题上, 党报应着力体现其高品位、权威性, 旗帜鲜明地宣传好党的主张, 这也是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 党报社会新闻的导向作用不能忽视。记者的落笔、编辑的裁剪、标题的制作、导语的提炼, 无一不标明报纸的态度。社会事件包罗万象, 党报的社会新闻记者不能有闻必录, 版面也不能有稿必登。除了要考虑社会意义外, 还要严守新闻纪律, 哪些事件该采写、编辑、刊发, 哪些事件坚决不能介入, 这是党报必须坚守的原则。

如何体现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流优势?

首先要选好切入点, 体现大家气派。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要具有全面、正确、深刻的大局意识。抓住带全局性的问题做文章, 运用正确的舆论推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抓新问题、新思路、新事物, 使报纸真正出新闻, 有活力。围绕这个原则, 党报选择好社会新闻的最佳切入点, 使党报的社会新闻宣传进而达到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大局, 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的党报来说, 在宣传上始终保持着稳重、严谨的特点, 注重的是把党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和贯注到报道之中, 让人“入眼”、“入脑”, 真正地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在报道社会新闻方面, 要讲究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 又不失可读性, 既体现出党报的“大家气派”, 又能雅俗共赏。

其次要突出权威性。党报的权威性, 是党报自身特有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新闻报道之中, 必然会呈现出它所具有的品位、内涵及其深度, 通过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党的声音, 指导基层工作;通过客观真实地宣传报道基层的情况, 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拥有广大的读者。党报自身特有的这种优势, 要求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充分地显示出全面、翔实、厚重的个性, 用理性的力量给人以教益, 在思想深处给人以震撼, 使人产生一种心灵的颤动。

党报必须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时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努力探讨通过报道正面典型, 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报道负面信息收到正面的效果, 恰到好处地对社会公众进行舆论引导。

再次, 要丰富新闻内涵。弘扬社会正气, 宣传道德风尚, 创造和谐氛围, 这是党报社会新闻报道的立足点。有了这样的出发点, 社会新闻才能体现出高格调和高品位。作为党报, 社会新闻报道同样要有看头, 有趣味, 但更要让党报的社会新闻有意义。

这就要求党报要在挖掘社会新闻的内涵上下功夫。在进行社会新闻报道时, 除了要求记者要独具慧眼发现生活中的趣人趣事外, 还要把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写得更有思想性和导向性, 使读者在读故事中看新闻,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使党报的社会新闻不仅好看, 而且耐看、有品位, 不至于让人一看而过、一笑而过、一叹而过, 而是给人以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塑造的是党报的品位, 作为党报的社会新闻, 只有挖掘出新颖的思想, 只有具有理性的力量, 才能给人震撼性的启悟。党报报道社会新闻必须要有思想深度。要以其特有的视野和视角展现出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努力把此类报道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 使之能给人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从而给人以启迪。

最后, 灾难性新闻报道要有服务性。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也是多元化的, 可以直接服务于市民生活、工作, 服务于社会发展进步, 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审视社会生活, 关注民生, 以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切度和新闻对群众的吸引力为重要标准, 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 我们就及时报道什么。在车祸、火灾、跳楼等事件报道方面, 党报也可强化服务性, 在分析原因、提醒受众、提供建议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让读者在有效阅读中得到理性的启示。

新闻报道优势 篇9

一、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概念和节目特点

调查类报道在西方新闻文体中有特定含义, 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 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国式调查类报道是指, 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俗话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调查类电视新闻中, 主体是亲自对事件进行独立而彻底的调查的记者, 客体是关系到公众利益、却又存在事实被遮蔽现象的社会事件, 而现场报道是这类新闻主要采取的形式。

通过调查进而不断逼近事实的真相, 力求客观地揭示事件的真实面目。正因为如此, 调查的目的是挖掘新闻事实, 而且是侧重于挖掘未知的新闻事实。

所谓“未知的新闻事实”, 并不等同于从未报道过的新闻, 而是追寻新闻背后的新闻。调查类新闻的形态呈现出进行时的特征, 倡导现在进行时, 现场发生的事态可能又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创了《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调查》每期一个主题, 以记者的调查为结构主线组织段落, 片长40分钟。当时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语态改革的重要标志。

央视《新闻调查》作为调查类新闻的优秀代表, 在坊间和高端都有广泛的影响, 并以其穿透力和影响力征服了新闻媒体。栏目组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 并对“真相”做了这样的解释:“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 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 有的被利益遮蔽, 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 有的被‘集体无意识’遮蔽, 有的被狭隘的生活圈子、知识和技术遮蔽。”同时, 他们追求一种境界:“有真相被遮蔽的地方, 就应该有《新闻调查》。”[1]

作为调查主体, 记者的行动贯穿调查的始终。在调查过程中, 记者以现场报道的方式,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证问题, 进而得出判断。比如在《死亡名单》这期节目中, 经过记者曲长缨横跨安徽、河南、山西三个省、历时半个多月环环相扣的调查, 一串长长的、被隐瞒的死亡名单终于浮出水面, 使得埋没于矿石之下的名字终于重见天日, 还逝者以尊严。同时, 现场报道也为观众撕开了一个精心编制的骗局和背后黑幕的口子。还有《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通过记者杨春的多方调查和分析, 死在派出所的刘骏, 很可能不是官方报告的自杀, 这为事件真相的发现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新闻调查》的介入使得当地各级司法机关对此事件重新进行了调查。

现场报道还能有意识地抓拍最能反映现场特点的场景和细节, 甚至对探寻事实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 记者王利芬从蓄水池边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死亡名单》中, 记者曲长缨在走访发生矿难的矿工宿舍时, 在床底发现的通讯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 记者柴静在人民医院发现院方将SARS患者写成普通患者的名单, 甚至画出一条线就是隔离区的现象。这些记者在现场的意外发现, 通过镜头被真实地记录和报道, 可以说, 这样产生的传播效果是文字、广播和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类型很难达到的, 也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真实性的感染力。

区别于简单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 此类的媒体凭借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查。《新闻调查》通过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不断接近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 受众跟随记者对事件所进行的现场调查, 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报道的魅力。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要等到事件有了真正的结论后媒体才能介入的观念桎梏。

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一) 现场评述和视听效应犹如身临其境

我国古语中有“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等说法,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使受众不仅可以“耳闻”, 还可以“目睹”。

现场评述是《新闻调查》的又一个法宝。电视媒介权力不是私人、小团体的利益代表, 而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特征的权力。《新闻调查》记者能够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式提问的底气, 就是来自对电视媒介权力的使用。在《为了公共的利益拆迁?》这期节目中, 面对双方利益的纠葛、面对拆迁这一经常性双方不平等的现状, 记者黄洁没有陷入个人同情的主观感情之中, 而是在表示关切的同时, 注重对各种有利于展现新闻事实的证据的提供, 这种成熟与犀利的访问风格对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上海楼倒事件》中, 面对一座高层住宅楼的整体倒塌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 调查记者柴静通过对政府代表、住户、专家等的采访, 对“楼脆脆”事件的真相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梳理, 将此新闻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将调查类新闻的冲击性和现场感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在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受众看到的是现场的情形, 听到的是播音员的解说, 而现场报道在使受众看到现场图像的同时, 还看到听到记者在现场的叙述、采访声的问答以及现场特有的同期声, 以视、听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建立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在耳闻目睹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感到身临其境。

(二) 发挥电视特点直接传播信息鲜活可信

电视新闻的一般报道要经过“当事人—记者—文字—播音员—受众”等几个层次的中转, 而现场报道中的记者可以直接向受众传递信息, 增强所传信息的可信度。例如1998年《巴格达遭空袭纪实》这条新闻, 电视记者首次置身于国际战争的热点地区, 在战场做现场报道, 可以说是中国电视新闻界的一次新突破。中央电视台特别报道小组登上巴格达新闻中心大楼楼顶时, 英美空军正对伊拉克进行第三轮“攻击波”。记者水均益以炮火为背景, 做出现场报道, 这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当时四十分钟的攻击中, 有十几枚巡航导弹在新闻中心附近炸响, 距离最近的炸点离他们不到八百米。新闻中心的楼顶就是高射机枪阵地, 高射机枪的对空射击使整个大楼都震颤起来。记者水均益对现场并没有刻意地渲染, 但是受众却仿佛已经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以其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 充分发挥了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的特点, 越来越被电视记者普遍采用, 它以直观的报道形式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 亲切、自然、可信性强。

(三) 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赋予体贴温暖

常常有这种情况, 有些节目播出后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 有些却不然。在这里, 信息接收者的选择, 除了职业、兴趣等不同影响因素外, 还与他们在接收新闻时的心理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当受众处于“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时, 对信息的接收就是积极的、主动的;当处于“无意注意”时, 就呈现出消极、被动的心态, 参与感明显减弱。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受众的参与感, 其中记者在现场建立的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感性诉求, 是指为使观众尽可能为电视语境假设趋同, 从而获得澄清与解惑的效果, 记者应该与观众之间建立某种默契, 成为观众的代言人, 引领观众去亲历调查的全过程, 感受现场, 透视现象。记者在现场的种种诉求应该是代表观众的诉求, 表达的是观众的情感。例如[2]《心灵的成长》这期节目, 探讨的是青少年忧郁症。节目的结尾采取的是黑场加采访同期声的处理方式, 黑场中”是医生与少女以及柴静与少年父亲的两段对话:

栢医生:“你爱她吗?郭娟娟回答:“我爱她”。栢医生:“你妈妈爱你吗?”郭娟娟回答:“应该是非常爱的”。

柴静:“你爱宋禹吗?”宋禹父:“爱”。柴静:“那你能确定宋禹爱你吗?”宋禹父:“内心我觉得应该是, 确定, 应该说确定”。

节目的结尾每一句简单的话语所包含的情感, 经黑场加以强调, 让观众注意每一句词意及其语气, 使片子前40分钟的情绪积累达到了一种心灵的极致效果。这一极致效果正源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感性诉求在片子中的成功运用。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的生存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关注”。[3]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状况, 注重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和肯定, 是《新闻调查》历来的特色与风格, 也是《新闻调查》赢得尊重的重要原因。

例如:《新闻调查》的《双城的创伤》那期节目, 有一段值得回味的画面, 柴静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 柴静和被采访者呈现在画面上的都是剪影。男孩拘谨地坐着, 剪影中简单的肢体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 轻声问道:“你回答不了自己时心里会难受吗?”苗苗弟弟:“难受。”柴静:“难受怎么办?”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 哽咽着说不下去。柴静对摄像说“可以了”。但是摄像并没有关机, 录下以下的一段画面:柴静蹲下身去, 用手拭去男孩脸上的泪水。沉默片刻后, 柴静接着问:“你跟姐姐在心里说过话吗?”苗苗弟弟:“说过”。柴静“你跟她说过什么呢?”苗苗弟弟:“你好吗……”

以上我们注意到, 画面用的是剪影而不是马赛克, 用柴静的话说用马赛克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泪水的画面, 至今让人深刻不忘。这些细节, 让人感觉到节目带来的温暖, 体现出节目对于这样一群受到心灵创伤而又缺乏关爱的孩子们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

(四) 严肃和理性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 调查类电视新闻栏目面对着收视率巨大的诱惑和压力。诸如追求轰动效应、大众化内容、视觉刺激、暴力等, 这些内容都在慢慢销蚀着许多原本严肃的媒体,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 能够坚持“精神守望”的媒体弥足珍贵。

电视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要照顾到各层次文化水平的观众。倘若一味追求影像上的凌厉, 则观众得到的只是一场震撼, 而不是该节目所被期待的舆论监督的作用。而《新闻调查》的严肃和理性是它的另一优势所在。严肃重在节目的内容, 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

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这期节目中, 节目首先亮出了一组数字, 即运城地委和行署在1995年提出半年内投资2.8个亿, 完成100万亩渗灌面积, 并且在1996年向省委的汇报中数字变成103万亩, 配套面积数字达76.7万亩, 之后这个数字又变成84.6万亩和81.2万亩。但是到1998年地委督察室调查的配套面积数居然降到5.36万亩。接着节目便开始展示记者重新对事件的调查过程。从节目编排来看这个调查过程:第一步, 向运城有关官员求证渗灌工程的面积的数据。这一环节出镜记者反复求证官方提供的所谓准确数据。第二步, 记者随机向本应直接受益的村民调查渗灌使用情况, 得到的回答都是渗灌根本没用。第三步, 进一步在搞渗灌节水的典范乡芮城调查, 在村民与乡长的当面对质中揭露当地政府的造假。这是记者在现场推动双方互动的最精彩片段。[4]第四步, 第二天请来专家再回访芮城。对之前乡长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实, 并得出调查数据, 到这里调查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5]这段调查回答了节目开始提出的疑问:半年的时间里修建渗灌100万亩面积的渗灌工程是否能够完成, 以及三年之后这些工程到底怎么样了。接着便开始第二阶段调查:这么耗资巨大的工程如何成了“豆腐渣”工程。第五步, 采访已退休芮城地委书记, 观众听到的是前地委书记轻描淡写的反思。第六步, 随意选取一个村, 调查基层当初如何完成建渗灌池的任务。从村民那里听到的是“劳民伤财”的抱怨。第七步, 对芮城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采访, 在记者的质疑下, 我们听到的还是面不改色的谎话。在采访之后, 出镜记者在串场中进行了评论, 并且在镜头前将渗灌池的上水管拔起来, 让观众一起看管道根本就是木头, 还长了芽。这一段显示了调查叙述者的本色, 记者通过现场调查, 将事实叙述给观众听。第八步, 记者就专家提出的渗灌节水技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问题, 再次采访芮城前地委书记和运城地委书记。记者不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铺陈证据, 但是前地委书记仍镇定自若地推卸责任。而这一部分的调查恰好为运城搞形式主义工程说明了本质原因。第九步, 在对农民的调查访问中发现强建、强拆现象。第十步, 在太原采访省领导, 省里作反思。出镜记者最后评论。至此, 整个调查过程结束。我们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始终在现场层层推动调查的进行, 并且借助镜头将调查一一呈现出来, 有理有据, 环环相扣, 体现出节目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调查类电视新闻的记者的角色定位和现场把握

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功, 在于记者心理层面的外在表现。在《新闻调查》的工作手册中, 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和平静的心态。

笔者认为, 采取怀疑与质询的态度, 才能探究问题、揭露内幕;保持调查天平的平衡, 才能保证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即便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即便缺席也是一种现场。《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说:“真相来自探寻, 而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以平等的视角调查, 才能使被采访对象没有尊卑贵贱之顾虑, 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身份在话语场内发挥作用;怀抱平静的心态, 才能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 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对事件发问、对真相追踪, 但不以伤人为代价。调查类新闻的记者应当采取质疑、挖掘、求证的方式, 逐渐接近真相无底洞的那个“底”。根据线索提出疑问, 为调查过程布下悬念;在调查过程中, 对各种可能性背后的支撑材料进行广泛的发现;对已然发现的事件真相进行进一步确认。他们应该犀利却不残酷, 平实但是专业。央视名牌主持白岩松, 在《新闻调查》栏目中报道北京“公交先行”话题时, 在节目的结尾处借助流行音乐《归家》的那一大段评论感叹, 不仅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使整个栏目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主持人恰到好处的主观介入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而且会使传播导向更趋于鲜明。

在《新闻调查》中, 出镜主持人也是“调查记者”。作为现场报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元素和表达符号, 他需要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与话语同时的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 在镜头前驾驭现场报道的进程[6]。被称为“电视记者界的巨人”的迈克·华莱士, 提出记者应采用“挑起矛盾”的提问方式, 他将新闻调查变为一种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7]。

现场报道对于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闻调查的证据和结论并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 而是伴随调查行为的开展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记者的角色行使方式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调查。依托现场报道的手段, 记者带领受众一同获取信息并验证真伪, 这更加需要媒体人保持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 根据不断接受到的信息来调整下一步的行为, 力求发掘更多的事实细节, 进而逼近事件真相。

四、结语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然而, 有着独特魅力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异军突起的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一扫“电视无文化”的偏见, 把理性引入电视新闻这一领域, 这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突破, 也是传播界的一大突破, 相信这一报道方式将会催生更多精品, 在新媒体时代绽放夺目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J].新闻记者, 2005 (10) .

[2]罗昶.浅论调查性报道的感性诉求——兼谈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采访语态.央视国际网站专栏

[3]余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学术版, 2001-02-06.

[4]张洁, 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48.

[5]《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事功能分析第一章《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述者类型.

[6]张龙.记者型主持人角色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篇10

深度报道的含义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 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 除了新闻五要素以外, 它更侧重对“怎么样”的挖掘。深度报道不是单一地反映新闻事件, 而是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和探索新闻事件。它是系统地反映社会问题, 探索事件的发展方向的报道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 深度报道的深度是指在保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础上,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更深入地报道事件的本质。

深度报道通常是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做合乎逻辑的理性思辨, 从中提练出新闻现象的更深层含义, 为读者提供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信息。深度报道带有记者、编辑的主观思辨, 深度报道是必须体现出记者的主观看法的, 正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同样的事物, 不同人的解读也会相去甚远, 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深厚的思维水平。正因为其具有较浓厚的主观色彩, 才是报纸风格独特性的体现, 而在这种背景下吸引的读者群才是较为固定的, 因为这体现着读者群的主观认同。

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21世纪以来, 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复杂的社会现状让受众不知所措, 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单纯接受对事件表象的报道, 而更注重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式的深层次分析。深度报道的素材, 大多是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 因此, 记者就必须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从而正确把握新闻事实。记者要对新闻事件作理性的分析, 来引发受众反思和认同, 把读者从具体事件引向社会层面。

2010年底, 海南正式成为国际旅游岛, 随之而来, 涌现了“购房热”, 很多人, 包括老年人也趋之若鹜, 因为海南的自然风光适宜老年人休闲、养生, 但是否这种“一窝蜂”式的追捧真正适合每一个老年人?在此背景下, 《老年日报》策划了“海边养老你准备好了吗”的深度报道。短短五篇报道却从不同侧面、不同人群, 全方位为老人指出了一条明路。报道首先为老人解读了三亚养老的优势, 并根据海南的地理位置一一为老人进行分析。随后, 记者采访了众多有代表性老人, 比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皮肤病的老年人, 还有身体健康但喜欢三亚气候的老人, 从他们买房、租房、生活等角度, 全方位展现给已经生活在海南和即将到海南养老的读者, 让读者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考虑是否要到海南生活。纵然多数老年人涌向海南, 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觉得海南物价高、路途遥远, 因此记者又分别采访了大连、青岛等海边城市生活的老人, 通过他们的现状为读者做指引和分析。海边养老好处多, 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报道见报后, 很多老人纷纷打来电话反映他们的苦恼。一个中年读者也向记者倾诉, 就因为父亲在海南生活, 而自己还有工作无法陪伴, 导致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也是老人离家到海边养老众多弊端之一。由此可见, 正是现实生活中这些典型、真实的事例才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让读者了解到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全景, 给人以启发。

由于深度报道的时效性差, 因此就要求其重视报道的策划, 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成本采写出具有深度社会影响力的报道, 在视野角度、稿件深度上超越其他的报道形式。和其他种类的新闻相比, 深度报道的成本高, 需要调动较大的人力物力, 更需要团队的组织策划和通力合作。

立足优势办好城市台新闻节目 篇11

距离上的相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最快速而敏捷的反应相对于省级以上大台, 地市级电视台可谓是地方新闻线索的第一集结地, 因此新闻节目必然成为城市广播电视台的强势节目。近几年来, 我们日照广播电视台就着力打造时政新闻“日照新闻”、“市区播报”, 民生新闻《社会零距离》等, 其收视率和所占份额在所有自办节目中都是高居首位的。这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办好新闻这个强势节目, 确实是办好城市电视台特色节目的重要举措之一。

办好城市合的新闻节目, 首先要注重时效, 倡导记者“抢新闻”。过去, 新闻曾被定义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在直播新闻屡见不鲜, 新闻的定义又改为“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于最近获取资料、信息的地市台而言, 及早把握传播时机, 讲究时效至关重要。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和重大新闻事件的连续性、不间断的深入报道,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快捷地广而告之, 以舆论的手段引起百姓的关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以期做出有效而及时的处置, 这应该成为城市电视台独特的新闻“喉舌”。

办好城市台的新闻节目, 其次要加强对上报道, 以扩大新闻节目的传播范围去增加城市电视台的影响力。众所周知, 由于城市电视台的覆盖范围有限, 其发布的新闻无论价值大小, 所产生的影响毕竟还是有限的;而争取并加大对上报道的力度, 必定会给地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无与伦比的舆论价值。近年来, 日照广播电视台就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台的支持与合作, 隆重推出了“爱在日照, 情系四川——中央电视台纪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大型直播活动, 山东——为日照喝彩”活动、“品读城市日照”、“走遍中国, 走进日照”等专题节目, 借助省级和中央级媒体平合, 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主题报道、现场直播和重头稿件的发布, 由此大大提高了日照市和日照台在全国的品位和知名度。

办好城市台的新闻节目, 还应该注意加大新闻的播出量及播出频率。因为城市台资源有限, 要想在某一方面突出宣传, 加大必要的投入是在所难免的。侧重新闻节目, 不仅体现在意识方面, 更明显体现在工作人员、播出时段及设备的投入上, 城市电视台应该配备较强的新闻采编队伍, 实现新闻节目的多次滚动播出, 并装备数字电视转播车等现代化装备, 以实现新闻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上一篇:教材多样化下一篇:少儿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