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2024-10-26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共12篇)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篇1

近年来,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普及, 新闻传播媒介的途径越来越广, 电脑、手机等新的传播媒介对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同时也为新闻采访写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 许多新闻节目为了寻求新的发展, 不惜采用“低成本竞争”的方式运营, 即新闻内容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现象首先造成的恶果是价格竞争的白热化, 而价格战无疑又会加剧新闻节目的竞争压力, 使得本来举步维艰的发展之路雪上加霜。要解决当前新闻内容的同质化现象, 新闻媒体的当务之急是要以深度报道理念营造“独家”特色, 以新角度、新思路、 新观点全面提升新闻质量。对此, 本文围绕社会新闻采访写作“三新”的落实进行了讨论。

1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结合

民生是社会新闻报道的重点, 而民生与国家颁发的民生政策息息相关, 因此, 社会新闻采访写作应摒弃“民生”或“政策”单线叙述的方式, 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相结合, 一方面为国家宣传民生政策, 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对民生政策有充分地了解。

以吉林省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为例, 作为中国的人参之乡, 集安市的人参产业历来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 受到人参种植广阔前景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人参种植行列,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导致人参的质量受到影响, 使集安市的人参种植产业面临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状况, 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记者为了了解发生人参产业危机的症因, 一方面采访专家听取意见, 另一方面进入参农家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长时间的调研, 栏目记者掌握了制约当地人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先后撰写了《万良人参启示录》《推广老参地、 农田地重茬种植人参》《人参娃娃移居山下林间参农平地致富》等新闻稿件。新闻一经播出, 对当地人参种植产生了巨大影响, 很多参农参考社会新闻栏目提出的建议, 改变了人参种植的模式, 最终, 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推动了集安市人参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案例中, 集安市社会新闻栏目将地方民生问题与民生政策结合起来, 为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这种新闻采访写作把握了社会新闻报道的新视角, 不仅解决了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 同时也全面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2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社会新闻因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采访写作在用词上具有抽象性、政策性以及专业性等特点, 很多信息都很抽象, 例如一些数字、政策、 评论、预测等, 这些无法通过形象而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信息使社会新闻的线条普遍“偏硬”。因此, 社会新闻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新立异, 博取更多受众关注, 就要在“软化”报道主题的基础上, 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形式上追求突破与创新, 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力争以最通俗的形式将新闻“改造”的有趣生动, 简单易懂。

1)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记者的专业素质与新闻采访的再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因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是体现新闻采访写作新思路的重要举措。新闻稿件是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符合新闻事实, 能够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但新闻采访写作却不能照抄新闻原稿, 而必须要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再创作。一方面, 这是因为新闻媒体必须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其中, 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公共利益和社会义务, 政治责任则需要媒体坚持党性原则, 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以及弘扬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因此, 坚持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是新闻媒体落实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 社会新闻栏目在播报时有着时间、 空间、内容等很多的限制, 而新闻原稿或篇幅冗长, 或口语化严重, 因此, 必须要对新闻原稿进行再创作, 才能使新闻稿件符合社会新闻栏目播报的要求。 新闻记者是新闻稿件再创作的主体, 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满足新闻稿件再创作的要求, 从而不断提升新闻质量, 并提升新闻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2) 要通过新闻采访的再创作赋予新闻更深刻的内容。

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样化, 它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社会中突出的问题予以报道, 使受众产生共鸣, 通过受众的关注、聚焦从而形成社会舆论, 来影响或消除社会问题。因此, 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应摒弃浅白的描述, 避免直述新闻事件, 而是应当通过再创作赋予新闻更为深刻的内容, 以期能够引起受众共鸣。

例如,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报道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新闻时, 新闻记者可通过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将留守儿童事件转化为小故事、议论文或评论文等形式, 在表达出核心事件的同时, 对事件予以渲染, 使新闻富有情感。

这种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将单纯的新闻事件演变成带有情节和强烈情感色彩的短文, 既表达了核心事件, 又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同时, 理性的评论也能够代表大众思想, 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受众关注新闻事件, 从而在社会新闻栏目的带领下形成社会舆论。

3阐述新观点, 营造社会新闻品牌形象

要重新审视并定位社会新闻的职能, 表现新闻栏目的新观点, 就必须要对媒体职能与当前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并评价, 探索两者之间的差距, 首先确立社会新闻报道的可提升空间, 其次履行职能, 以敏锐的视角探求对受众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题材。

首先, 媒体职能要求的核心是真实、全面与快速, 在新形势下, 社会新闻不能局限于家长里短以及一味娱乐化, 而是应当聚焦于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生存权利乃至生命安全等方面, 扩大和利用资源, 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例如,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会议或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所开展的, 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而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作风, 不能把焦点仅放在采访领导方面, 而是要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发掘, 提取会议或活动的主题, 并在节目中真实而准确的报道相关的内容。

其次, 社会新闻栏目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 从整体来说首先要打造思想厚度, 制作有内涵的新闻节目。面对当前竞争激烈、新闻资源有限的状况, 所谓独家资源、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因此, 社会新闻栏目就要转变思想, 推行转嫁策略, 如从新观点、新视角的角度开展新闻报道, 从而提升社会新闻节目的品质。

4结束语

总之, 新闻采访写作是社会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 不仅关系着媒体品牌, 更关系到了新闻媒体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 新时期的新闻采访写作应积极转化思路, 同时转化媒体本位, 在开展新闻传播的同时投入相应的受众行为研究, 运用新视角、新思路和新观点, 让新闻传播与受众行为的步调保持一致, 让传播内容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体现新闻栏目的存在价值, 创设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143-143.

[2]陈潮亮.电视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突破[J].新闻前哨, 2011 (2) :83-84.

[3]董志浩.谈新闻的深度报道与社会共鸣[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S1) .

[4]邓琴.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写作方法初探[J].新闻传播, 2013 (10) .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篇2

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形式中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等文字式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声画结合与图文并茂形式下的实时媒体,它在为观众传播新闻图像的同时还需要有声音的同步传送。具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由记者采访和电视摄影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等程序组成的,同时在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配上合适的解说词,这样才可以把最完整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广大观众。此外,电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短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宜有太长的采访时间,而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大型新闻报道,则需要新闻记者充分把握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以获得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和采访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

当前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涉及的题材大都是一些重大和复杂曲折的新闻事件,要提炼出好的新闻报道主题 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积极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并注意在采访中有效把握电视采访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访记者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当前的电视采访不再是过去的单人采访,而是由两个以上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同时根据新闻事件和采访任务的需求,采访小组中还要有摄像、录音和采访等不同的分工,必要时还需要有主持人、灯光师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采访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求最优化的完成新闻采访的任务,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2.加强采访模式的革新,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常常有其固定的采访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采访中出现较大的错误,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依照电视新闻采访的固定模式和基本规律。这种采访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采访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注意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对采访模式和采访手段的创新,并有意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做出更多有新意的新闻采访来。

3.加强采访中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浮泛的报道

由于新闻采访记者自身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再加上实地调查研究精神的缺乏,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由于信息量不足而出现空话和套话较多的问题,导致缺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深度分析,从而失去了新闻采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时,采访人员要注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具体考察和了解,加强新闻采访中的理性思考,注重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空洞浮泛。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应注意的采访技巧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再造或者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场景。在新闻报道强调临场感和时效性的今天,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采访技能才能做出更好地新闻报道采访,从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竞争力。1.重视调查研究,加强人脉关系的建立

调查研究是提高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主要途径,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现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要能够深入生活,注重对社会事件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调查研究中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度,从而为观众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来。此外,由于新闻记者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免不了要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提供信息保障。

2.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善于捕捉精彩的新闻画面

真实而精彩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从而能够在采访时捕捉到精彩的新闻画面,以扩大新闻表现的视觉张力。同时,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善于捕捉新闻事件中的典型场景和现场精彩的画面,从而增强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总结

新闻采访界限探析 篇3

关键词:记者采访;界限;新闻;伦理

新闻媒体通过向为公众报道事实真相,对社会公权力进行监督等来促进社会系统的完善并推动社会机构正常有效运转。媒体披露真相、舆论监督的职责也赋予了新闻记者进行自由采访的权利,但这种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为前提的。当前我国新闻界正处在改革转型时期,由于约束新闻媒体的法律和道德机制还不完善,新闻工作者法律意识不高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新闻侵权现象。而记者的采访界限究竟在哪里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新闻记者如何才能掌握报道事实和合理采访的平衡点,坚守采访的界限?这不仅需要外界法律规范的约束,同样也需要记者自身对新闻底线的坚守。

一、新闻采访活动越界的主要原因

在当前的各类新闻采访活动中,不少记者的新闻采访行为超越了本应遵循的界限,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当前新闻市场竞争激烈,受众注意力成为了各家媒体奋力争抢的稀缺资源。为了抢夺更多新闻资源,增加受众数量,媒体开始逐渐降低记者的职业道德标准,好新闻的评判标准也逐渐由是否真实客观转向了是否具有话题性。而名人效应、公共利益等关键词成为近几年的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因此,某些记者试图以诱导式提问来炒热新闻的话题度,甚至不惜放弃自身的职业操守。

其次,新闻记者的法律意识和修养不达标也是新闻侵权普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一些采访活动中,记者出于有意或无意,在未经他人许可进入他人住宅和偷拍偷录的行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违法犯罪,这就导致他们在不自觉中超越了自身的采访权限。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从业者的准入门槛降低,新闻记者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无法正确处理采访的“度”,从而造成了新闻侵权的普遍性。

第三,媒体带着偏见寻找问题。在新闻事件中,媒体一开始就站在预设立场,带着偏见去寻找问题,会影响整个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正如《南方周末》将富士康定位为“血汗工厂”的报道一样,媒体的偏见不仅不利于言论在公开市场的自由交流与碰撞,甚至还会错误的引导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在意识到自己的采访行为不当时应及时纠正,避免事态扩大,谨守作为媒体的道德底线,充分发挥自己的公权力作用,为社会和公众谋求利益。而媒体在事态尚未明朗之时不应该进行媒介审判,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和批判。因为媒体一旦丧失自身客观公正的立场,就会产生种种诸如新闻侵权、新闻腐败的道德问题,损害公众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记者采访的界限和应遵循的原则

(一)采访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社会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需要法律约束。虽然新闻活动肩负的舆论监督等义务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新闻采访的更大的自由度,但记者的采访活动还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新闻将不再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公器,反而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使社会陷入混乱。在一些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涉嫌私闯民宅、以暗访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等,这些行为已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宪法和法律,同时也侵害了当事人的一部分私人利益,而在对公众人物的采访中更应注意这一问题。虽然公众人物的隐私一定程度上也关乎着公共利益,但记者需要把握哪些是可报道的私人隐私,哪些隐私受法律的严格保护,并在采访中给予采访对象足够的关怀与尊重。最重要的是记者需要在法律程序里履行采访义务,如具备相关的手续和证件等。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新闻活动,才能将媒体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记者应以道德伦理来规范约束采访活动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在论述职业伦理时明确指出:“任何能够在整体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活动形式,要想不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就不能脱离所有明确的道德规定。一旦这种力量松懈下来,就无法将其自身引向正常的发展,因为它不能指出究竟在哪里应该适可而止。”[1]而新闻业作为“社会之公器”,更需要用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采访活动,使自身能得以正常健康的发展。但评价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需要记者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始终以公共利益为先,在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中坚决不能让步,为公众还原事件真相,促进人们对公共事务的持续关注,推动社会进步。而在采访报道涉及公共利益的个人纠纷时,记者则需要在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满足公众知情权之间做出协调,这就要求记者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在面临伦理问题时做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利益的选择。

(三)媒体要时刻坚守客观公正的立场,杜绝媒介审判

媒体的职责是合理的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真实客观的报道事实的真相。因此媒体要时刻以客观中立的眼光来进行采访报道,不能随意的偏袒任何一方,更不能在事件尚未有结果时就进行媒介审判。记者在采访前不能预设立场,这与媒体中立的形象不符,甚至也会将舆论引向错误的方向。只有坚持报道原则,坚持客观立场不动摇,才能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和品牌,发挥媒体应尽的责任。

总之,记者需要把握合理采访报道的“度”,认清法律法规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正确的报道客观事实,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向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信息为己任,准确把握新闻活动应遵循的界限,使新闻行业摒弃外界的浮躁,回归其本真面目。

【参考文献】

[1]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杨晓峰.李珩.隐性采访的法律界限和伦理原则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5(2).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篇4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记者为得到真实的新闻材料而通过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调查活动,是记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提前的准备可以加大获取事实资料的效果和效率。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需要从新闻的新颖性、时效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点出发。新颖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性。例如,《衡水晚报》曾刊登的《生意人徐守领和他的健康环保梦》,这个新闻的题材就比较新颖,环保与生意的完美结合,能够一下子吸引群众的眼球。时效性是新闻“新”的重要体现,新的题材才能够达到新闻预期的效果,例如《树立“大平安”理念推动“平安衡水”建设再上新水平——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这篇文章,符合当时大平安建设的时间,符合时效性的特点。新闻采访的灵活性是指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根据采访的情况随机应变,这有助于提升采访质量。广泛性是指适当地增强观众的阅读兴趣。

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新闻采访也是一样,只有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新闻采访的效果。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较多,主要包括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资料、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下面以采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的这次新闻为例做具体说明。

(一)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资料

推出《树立“大平安”理念推动“平安衡水”建设再上新水平——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这篇新闻采访之前,我们对被访者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通过网上搜寻、询问领导,对采访对象的个人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下载了其相关演讲的视频以及其所出的文献,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采访的顺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

在熟悉掌握了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以后,我们就结合本次采访的题目制定了相应的采访提纲。有明确的提纲有助于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占据主动位置,这样才能够不慌张,以提高采访的质量。制定提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有明确的目的;第二,层层深入;第三,时刻的换位思考;第四,准备好采访用的物件。例如本次采访,我们确定了以下采访的主要内容:最近中央和省对深化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衡水市在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目标和思路?平安衡水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衡水市将采取哪些举措实现平安建设工作的突破?在平安建设工作上,衡水市已经明确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重点和目标,对于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将有什么样的保障措施?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抓住了平安建设的中心,层次分明,而且符合被采访者考虑问题的思路。

三、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

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系着采访能否有效地进行;第二,关系着能否明确采访的主题;第三,关系着对采访对象的尊重程度。第一个方面直接决定采访的成功性,第二个决定采访的针对性,最后一个直接体现的是记者的职业素养,所以采访前的准备是不可以缺少的。

(一)采访前的准备关系着采访能否有效地进行

进行采访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采访以了解新闻的材料,然后整理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但是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的话,很难挖掘出有用的信息,甚至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胡乱提问的现象。

(二)采访前准备关系着能否明确采访的主题

做好采访内容的准备,能够很好地引导被采访者进行问题的回答,会使得采访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使被访者心理舒适;如果不通过准备就进行采访,很容易导致双方的谈话不顺利。

(三)采访前的准备关系着对采访对象的尊重程度

采访前的准备,会根据被采访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准备,避免出现使被访者尴尬的问题,这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而这也为下次的采访做好准备,使其更加顺利,不会导致拒采访的事情的发生。

新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记者需要采集新闻的相关材料,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具有职业素养,能够发掘题材,并及时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采访成功的影响因素[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2).

新闻采访论述 篇5

答:⑴纪实写真。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学习新闻写作,必须从纪实写真学起,做到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整体事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确凿无误。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对事实有所选择和舍取,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但绝不允许改变、歪曲甚至捏造事实。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通虚构、“拔高”或添枝加叶;对于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要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⑵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新闻依存于事实,读者、听众、观众想知道的主要也是事实,如果新闻不用事实说话,则不成其为新闻。新闻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主张的宣传解释,也唯有用事实说话,即结合并通过事实的报道才能真正起作用。⑶交代新闻要素。新闻要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通称“新闻五要素”。

2.如何选择与运用新闻要素?

答:从新闻的写作实践看,交代新闻要素,重要的问题在于选择和运用要素。选择要素的目的是区分突出什么和不突出什么,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各个要素得到恰当的运用。在一条新闻中,空间应该突出什么要素,选择根据是新闻宣传价值的大小,而价值的大小是随新闻内容的背景而变化的。消息的写作对需要突出的要素,就应当在导语里交待,对其他次要的要素可以分散在导语后的主体段落里。

“何事”要素是新闻诸要素的核心,任何新闻对它必须有所交代,而且常被放在突出的地位。每条新闻是不是都应该突出“何事”呢?这却要看它是不是属于最重要的要素,如果“何事”要素具有较大的新闻宣传价值,就应当先在导语里加以突出。“何时”这个要素,它是新闻的一个基本成因,新闻的“新”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时间新。至于“何人”、“何地”等要素,常常只是作为“何事”的配合性要素来运用,显得比较次要。但是,有时可能作为重要要素突出在新闻之中。例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名人,由于其显赫性、著名性,导语中就要强调具有新闻价值的“何人”要素。有一些事情,由于发生在某一地点而成为新闻,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则成了应予突出的“何地”要素。现代新闻报道不仅求快而且求深,对“何故”和“怎么样”两个要素,就有可能要进一步挖掘。有一种深度报道,“何故”要素尽管不一定出现于导语,但十分突出。

1.试述确定新闻主题的标准。

答:⑴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新闻主题必须真实,因此,主题的确定要以开掘新闻事实所固有的含义为立足点,而不能违背事实去“拔高”,也不能以事实本身不能说明的问题去“强加”。确定主题的过程,就是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阐发其思想意义的过程。新闻的主题真实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但主题真实又不等同于事实真实。

⑵主题要明确,并有针对性。新闻主题的确定要正确,就是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要求。主题正确还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新闻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⑶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一条新闻,通常只能有一个主题,新闻的事实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展开,集中地表达一种意向或说明一个问题;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新闻表现手法上可以储蓄,但写作思想必须旗帜鲜明,不通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同时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深刻地揭示事实的内存规律。

2.试述新闻主题的提炼方法。

答:提炼主题的方法有:

一,从认识事实入手。先有事实材料,后有新闻主题,如果没有事实,新闻主题也就无从产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新闻主题的提炼,必须着眼于事实,先从认识事实入手。认识事实并非轻而易举。首先,因为事实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只从一个侧面或从一个层次看事实,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次,由于新闻主题常受客观事物暴露程度和主体的实践水平与认识能力的制约,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会不同。二,在比较中鉴别。通过两种以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情景的比较,往往能细致的体会此事物、此情景与彼事物、彼情景的区别,比较的方法因而经常被人们所采用。对新闻事实的历史与现状作比较,特别是对事实的外部联系,即在全局上作比较,从中发现它的特点、新意及其价值,这经常是提炼新闻主题的突破口。

三,上头下头结合。新闻主题的提炼,要有宏观意识、全局观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样主题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要做到这点,应该注意:眼观全局,贯彻政策精神;善于识别典型,以典型引路;要考虑新问题,注意有的放矢。

四,选好主题角度。新闻主题问题具体而有个性的,而日常所见,多为大体相似的事,这就要见微知著,同中求异,从不同的角度开掘新的主题思想,避免主题的笼统、雷同和一般化。对主题角度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从全局性影响或意义重大的角度提炼主题;从提供某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3.试述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的内涵及其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答:层次,主要指文章内容表达的次序,体现作者思路进展的步骤。段落,则指行文中的最小意义单位,以换行、提头空格为标志,是文章的思路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人们通常把它叫做“自然段”。新闻报道的层次安排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为顺序,还可以几种顺序结合运用,随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定。分段要注意单一性,避免把几层相对独立的意思挤在一个自然段里;分段又要注意完整性,每一段应该把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集中说完;分段还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合乎逻辑,使每个段落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此外,分段需要注意整体匀称、粗细适当,不宜某一段过长或过短。

过渡,是指各段落、各层次之间的连接和转换。通讯、特写常用“过渡段”、“过渡句”,消息常用“过渡性词语”来表示。新闻情况是表达方式、表达方法变动时需要过渡。照应,则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关照响应。也就是说,新闻写作,应该瞻前顾后、首尾圆合。具体的照应办法有三种:一是正文与标题照应;二是前后内容要照应;三是首尾要照应。

新闻采访须注意“四要” 篇6

采访前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采访前的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用了两天时间,很有意思。对于记者来说,那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不太难。对方合作得很好,应该说是一次很成功的采访。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法拉奇认为成功的采访与她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材料了事,结果导致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要详细具体

新闻作品中的生动之处来源于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记得笔者去乡下采访关于民生的社会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方针,鲜有具体的事例。当其偶然说起要为乡里的一部分农民上养老保险时,记者马上追问,准备给多少人上保险?平均每人能拿多少钱?乡里准备拿多少钱,县里准备拿多少钱?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问题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一次,笔者到部队采访,想了解官兵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名战士:“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战士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士兵欢迎的队长,他应具有哪些素质?”这下,战士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部队某位高层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让对方难堪。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去提问。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新闻采访报道的技巧 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概念,技巧

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素材、了解客观情况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调查活动。为了向人们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记者必须对新闻素材进行广泛的采集,去伪存真,并对采访对象进行深入地访问。采访是记者工作的必备条件,是了解事件真相的必要手段。为了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记者必须重视与被采访者的沟通和交流,以人性化采访为前提,注重创建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只有把握好新闻采访报道的技巧,才能提高新闻价值。

1 新闻采访的概念

作为新闻活动的起点,新闻采访是一切新闻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新闻写作的必备前提。它具有新闻性、公众性、时新性和广泛性。新闻采访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记者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也是记者为了完成新闻报道,根据相关的客观事实对新闻素材进行采集、分析、传播的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2 新闻采访报道的技巧

新闻采访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必要手段,是一切新闻活动的源头。新闻采访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采访过程中要讲究艺术手法。新闻记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对新闻素材进行广泛采访,才能深刻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具有技巧性的采访方式不仅能提高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还能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2.1 把握正确的新闻采访动机

新闻具有迅速和真实的特点,在新闻采访中记者采访的内容不能偏离这两个特点,必须紧紧结合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在新闻采访报道中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并将其作为新闻采访的依据,做到对受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在坚持真实性的同时,还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健康性,不能传播淫秽无良的新闻信息,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进行新闻传播;此外,新闻记者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决抵制有偿新闻。

2.2 提问应满足受众的需求

采访是新闻记者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新闻在采访报道中传递出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受众对新闻事件了解过程中思想及心灵变化的过程。采访技术的高低不仅能够体现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水平,还能展现其个人魅力。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要有目标对话,还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有价值地提问。这样才能与受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引起受众的关注。

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必须目的明确,问题要准确、鲜明、具体。同时,还要从既定目标和受众的角度出发,避免采访时冷场的尴尬。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必须做到时刻紧贴新闻报道的主题,在采访提问中和后期编辑中要时刻想着受众,做到“想受众之所想,问受众之所需”。

2.3 采访对象不同,方式也不同

无论是新闻采访的哪个环节,都要围绕报道的主题进行采访。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新闻记者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还要随机应变。

在新闻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所以采访前一定要做好基本准备。在采访中还会遇到不愿意透露信息的采访对象,如对矿难的新闻采访。在这样的采访报道中,当采访对象是矿主或管理者时,他们都只会对事故发生后人员的营救情况进行强调,对受众关心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状况则闭口不谈。因此,为了使采访对象表露心声,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必须采用具有技巧性的采访手段。首先,要顺着采访对象的思想进行简单地提问;然后,对其进行由浅入深的语言引导,进而提出受众想要了解的矿难伤亡人数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只有这样提问,记者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

2.4 注重采访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更是如此。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记者要善于观察、要抓住采访的细节,在采访前必须先表明身份,并将采访的具体动机告诉采访对象,才能给采访对象留下好感,采访对象才会积极地配合。同时,在采访中,新闻记者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必须公平、公正地看待采访事件。在提问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提问方式和语气,注意简明扼要。当采访时间有严格限制时,可以围绕新闻主题选择一两个细节问题进行提问,不能长篇大论地一直问个没完,这样只会遭到采访对象的拒绝。

3 结语

新闻记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对新闻素材进行广泛地采访,才能深刻、全面地反映客观事实。在新闻采访报道技巧的选用中,要正确把握新闻采访的动机,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受众的需求。还要特别注重采访细节,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确保新闻信息的质量,才能采访成功。

参考文献

[1]许利敏.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技术手段应用的多样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

[2]李京芳,李长江.浅谈新闻采访提问技巧[J].长治学院学报,2005(6).

[3]刘小渡.素质·技巧·激情——新闻工作者三要素[J].军事记者,2011(9).

新闻采访报道技巧探析 篇8

新闻采访报道技巧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

1 采访技巧之一:正确的新闻采访动机作为基准

新闻的特点就是迅速与真实,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迅速与真实这两大特点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把握好正确的新闻采访动机。首先, 坚持新闻真实性,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时一定要坚持一切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对公众负责, 对新闻媒体负责, 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其次, 要严格遵守基本要求, 坚持报道健康的新闻。最后, 记者应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共同抵制有偿新闻。

2 采访技巧之二:全面地了解采访对象的各个方面

新闻采访是一项复杂的人际交往工作, 因此, 在进行实际的新闻采访之前, 记者有必要做一些基本的准备。记者应该全面充分地了解被采访者, 因为只有充分地了解了被采访者, 增加与被采访者间的亲近感, 才会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避免犯一些常识性错误。见到一位拾荒的老人开口便问:“大爷您幸福吗?”回答:“我耳聋。”如果先跟老人攀谈几句再问主题就不会闹出类似的笑话了。因此, 新闻采访之前, 记者应该对于被采访者的家庭、工作、经历、成长、爱好等等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这有利于记者进行下一步的报道写作, 有利于报道写作主题升华与提炼。同时, 在对被采访者基本资料进行采访时, 应坚持适度原则, 避免涉及他人隐私, 坚持基本资料的真实性。

3 采访技巧之三:新闻采访中注意观察, 抓住细节

新闻采访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细节, 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因此,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该注重观察, 善抓细节。首先, 正式的新闻采访之前, 记者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 把采访动机详细地介绍给被采访者, 给被采访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其次, 在正式的新闻采访时, 记者应该注意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及语气语调, 提问时的问题要清晰明确, 避免长篇说教和争辩, 另外对于语气应进行适当地调整。记者的立场应该保持中立和客观, 不因个人的喜好而使报道的新闻带有明显的支持或反对色彩, 切不可对采访对象轻视和粗鲁。奥运健儿田径赛场夺冠后身心都处在疲惫状态, 记者一定要围绕现场细节选问一两个容易回答的小问题采访, 时间一定要简短, 一直问个没完难免会被婉言谢绝。

4 采访技巧之四:采访讲究提问技巧

提问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重要步骤, 提问方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是否继续进行, 因此, 记者在实际的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 记者可以在采访活动中交替使用。如:开放式提问、闭合式提问、诱导式提问等, 这些方法记者可以灵活运用, 以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记者在进行提问时要注意, 对于自己的采访动机与目的, 记者应提前向被采访者讲明, 避免出现因讲解不明确而出现采访中断。在列车里问一位打工的农家妇女:“你幸福吗?”回答说:“不知道。”采访陷入了尴尬境地。一个人幸不幸福自己是不会不知道的, 说“不知道”也许参杂了不配合的情绪。假如记者放下身份与她朋友似的交流唠家常, 两人关系熟了再问同一话题她或许就不会说“不知道”了, 很可能回答出“是”或“不”或“一般”等等。另外, 提问时应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 保障采访提问不离开主题, 保障采访提问的科学有效性。

5 总结

新闻采访就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 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事件情况, 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新闻采访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 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一种调查研究。新闻工作者采访技巧方法得当, 势必会为搞好采访工作起到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新闻采访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新闻采访报道的现状, 创新新闻采访技巧策略, 为新闻采访报道技巧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摘要:好的新闻报道不仅仅来源于好的新闻事件和新闻角度, 更重要的是好的新闻采访技巧。因此, 新闻工作者要想顺利完成甚至出色完成新闻采访报道, 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技巧, 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本文旨在研究新闻采访报道的现状, 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报道技巧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新闻采访报道,现状,技巧分析

参考文献

[1]翟学忱.试论记者采访的基本技巧[J].新闻采编, 2009 (4) .

[2]李秀梅.新闻采访技法刍论[J].学术交流, 2010 (9) .

[3]刘小渡.素质·技巧·激情——新闻工作者三要素[J].军事记者, 2011 (9) .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篇9

1 新闻采访现状

1.1 无法充分掌握提问重点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采访有多种提问方式,需要新闻记者选取适当的提问方式来采访提问。而在实际采访中,很多记者因为采访经验较少、自身素养不足等,无法充分掌握提问的重点,导致所提问题缺乏深度且针对性较差,相对盲目,也导致采访对象所回答的内容也缺乏准确性,新闻整体质量较低。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提问时要能够准确掌握采访重点,采用适合的采访方式,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使采访对象感到舒适,回答的内容更加准确,有效提升采访效果。

1.2 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记者采访前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的不充足,会使采访任务和事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通过翻阅资料等方式对采访内容进行适当了解,减少对被采访者的陌生感,并通过分析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以保证采访顺利。例如,在进行法律方面的采访时,若是记者未能对事件进行详细了解,也未能认真分析相关法律条款,在采访中便极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导致新闻真实度降低,甚至造成事件双方的不满,引起严重后果。

2 采访技巧的运用

2.1 做足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新闻记者需要在采访前,对所要采访的人和事进行适当的了解,以便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更深入地对采访对象的资料进行挖掘,使其有话可谈、有问能答。新闻记者首先需要通过网上查询、图书翻阅等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并拟定采访提纲,同时结合采访任务设计问题,以保证采访过程顺利,避免出现尴尬的气氛和提问无价值的情况。

2.2 合理使用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一定的提问技巧是保证采访对象回答内容价值性和对话延续性的关键。提问技巧运用不当,不仅会使采访内容缺乏价值,甚至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则能够为采访双方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提高采访效率。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面对性格直爽、较为健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只需准备好相应的问题请对方回答;而面对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则需要事先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使其能够身心愉悦、放松,积极回应记者的提问。

2.3 灵活应对敏感问题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往往会遇到较多的敏感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很多记者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被采访者也会处于戒备心极强的状态。因此,记者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灵活应对敏感问题。例如,记者在进行敏感问题采访时,可以先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从其他方向入手,逐渐引导其向敏感问题靠近,最终实现采访目的。

2.4 善于观察采访现场

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人们的生活,记者应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善于观察采访现场,找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现阶段很多刚入门的新闻记者由于经验缺乏,不注重对采访现场的观察,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降低了新闻质量。因此,记者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采访过程中,通过对事件本质的思考,在采访现场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具价值的信息,从最好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实现采访效率的提高。

3 结语

新闻采访本身具备一定的技巧性,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合理使用提问技巧,灵活应对敏感问题,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从多个方面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并有效提高新闻采访效率和新闻整体质量,以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伟.关于采访技巧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经济新闻采访与报道探究 篇10

关键词:经济新闻,采访报道

经济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社会上最新经济活动, 经济事件的新闻活动。它对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以及指导政府制定与时俱进的经济政策, 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新闻采访报道的过程中, 只有遵循一定的采访原则, 才能将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发挥到最大, 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掌握经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 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能有长久持续的发展, 完全取决于其政府所提出的经济路线、方针、政策。经济新闻报道的宗旨就是服务于经济, 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这就要求经济新闻工作者牢固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和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及发展动态, 为确定报道思想、采访选题、制定采访计划提供了政策依据。

经济新闻要及时地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决策, 关注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进行社会监督。经济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做出精彩的经济新闻报道需要精心策划采访思路, 采访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收集信息, 只有经过精心准备、深入探究, 才能够为人们解读国家的经济政策, 为经济发展服务。

二、掌握经济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情况, 透析经济发展本质

经济新闻工作者应该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知晓经济发展的基本、真实情况。只有了解其中的经济规律, 才能在经济新闻的采访和报道过程中预见问题, 提出问题, 解释问题, 才能通过经济现象透析经济发展的本质。反之, 没有经济学常识, 不了解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 盲目宣传, 就会产生虚假报道, 严重破坏了经济报道的科学性。例如, 在我国五十年代曾有报道说“某地方花生亩产13241斤”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 这完全是天方夜谭。该篇报道就是完全忽略经济学常识, 不加任何实际的考察, 盲目报道。

当然, 经济新闻工作者不是经济学家, 他们不可能深刻扎实的去研究经济领域的全部知识。但是在学习和了解经济知识时, 需要注意以下三个环节:1、及时关注经济学术研究和经济运行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 淘汰陈旧落后的观点;2、结合中国实际, 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知识;3、对经济学知识虽然不求精深, 但要全面有所了解。

三、转换思维, 培养能力, 服务于民

新闻报道如果应用的都是经济方面的专业术语, 再罗列一大堆数字, 恐怕普通百姓是没人会明白其中的内涵, 就更不会去关注经济新闻了。因此作为经济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技术堆里跳出来, 不断转换思维方式, 培养自己能够报道出人人都能读懂、人人都能看懂, 喜闻乐见的新闻的能力。

经济新闻工作者要用事实说话, 这不仅避开了程序性的业务术语, 同时也是普通百姓能接受的, 愿意看的。同时, 要善于发现问题, 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落后因素, 指出严厉批评。在经济报道中, 记者要有“求新求异”活跃思维, 只有抓住了群众关心的问题, 才能选择最佳的采访报道角度, 才能做出更加吸引人、最切中要害的报道。

此外, 要想使经济新闻能够吸引人,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要善于扑捉有趣的细节与事实, 在报道时多进行形象比喻、多进行解释说明、多进行数字比较说明, 这样的经济新闻具有真实性、趣味性, 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亲近。例如, 近日中国民航报等诸多媒体在报道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呼吁取缔“余额宝”事件中, 将余额宝比作“鲶鱼”或“吸血鬼”, “银行是吸管”等字眼, 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在读完文章后, 能轻而易举的了解到余额宝与银行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关系。

四、拓宽全球视角, 判断经济发展走势

俗话说站得高, 就能望得远。自从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 中国经济不再局限在小区域了, 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如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严峻经济形势下, 经济新闻工作者要放眼世界, 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 预测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可以报道与维护国家利益、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使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和对外经济宣传中处于主动地位;新闻工作者如果“放眼世界, 立足国内”, 就可以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 帮助分析解决国内经济难点, 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总之, 经济新闻工作者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要及时明晰国家经济政策、不断汲取经济学知识, 拓展思维和视角, 认真掌握采访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深度、有思想性、精彩的报道。

参考文献

[1]罗以澄;新闻采访学新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新闻报道采访论文 篇11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的民生新闻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如果这种状况不想办法去解决,会导致民生新闻的竞争恶化,最终破坏民生新闻的传播环境。所以,要深入研究找到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路径。从采访的层面讲,民生新闻的同质化是记者没有根据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和民生新闻的特性很好地进行采访选题而造成的——记者往往被突发的民生新闻线索牵着鼻子走,进行按图索骥式的采访—-这样的同城民生新闻采访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塘。比如,同在广州的媒体《南方周末》民生版和广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630新闻”,在进行采访选题时的题材和相同题材的采访角度是明显不同的,前者的媒体定位在全国的受众,选题是注重民生新闻的共性即广泛适用性,《南方周末》民生版2008年全年共推出10期的《中国社会保障系列调查报告》,就没有局限在某一地,而是全国受众都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新闻,而后者的采访选题注重本地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的问题,表现为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强调新闻第一时间的时效性、关注普通民众短平快的日常生活琐事等重复和狭窄的新闻题材,导致民生新闻止于浅层的表现,信息泡沫化、新闻价值含量低。比如,只是常常重复地报道车祸、火灾、交通事故等表面信息,而不解释到底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相关问题,从采访的层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人造成的,但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怎样深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进行深入地研究。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系统中,记者实际上面对着三个因素即民生新闻的受众、新闻事实、采访对象,解决民生新闻报道同质化及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问题的路径之一,是从事民生新闻采访的记者必须掌握民生新闻事实认知心理规律,准确选题,深入采访。本文拟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记者根据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规律来确定采访的新闻事实或题材及其采访的角度问题,希图抛砖引玉,为如火如荼的民生新闻实践提供有用的研究支持。

本文所涉及“认知”概念,是借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系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心理学通常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它主要研究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将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记忆储存结构对输入新闻事实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者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这个观点来分析记者选择接受新闻事实信息的过程,可得知,对由记者的注意选择并输入其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记者会做怎样的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结构即心理学上的记忆储存结构。其作用机制是,记忆储存结构根植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在认知活动进行时,长时记忆的相关内容很容易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或操作性记忆中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所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没有或缺乏储备与输入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时,记者对输入的新闻事实信息必然是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的。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从新闻热线、信息员、其他媒体的报道、政策法规文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信息,输入到记者的头脑中时,记者做出怎样的反应,选择输入头脑中的哪些采访线索去采访。在采访中,又选择输入记者头脑中的哪些民生新闻事实、从哪个角度对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挖掘,这些都取决于记者平时对与正在采访中的民生新闻事实相关的民生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的积累和研究及关注的程度。如果对相关的民生问题没有或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研究,记者就不具备采访相关民生新闻事实的记忆储备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会因此对许多即使是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信息缺乏足够的反应,这样一定会导致漏报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这是采访民生新闻记者的大忌,因为,一方面,民生新闻栏目是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新闻媒体,竞争异常剧烈,其重大的、独家的报道关系到媒体的生存、死亡和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如前所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民俗、民族等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学科,并且时效性极强,如果平常不注意相应的理論积累和相关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旦投身采访,要想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一定要重视健全自己的采访记忆结构,不管工作节奏多快,平时要重视对普通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专题研究和厚重的积累。比如,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采访到《南方周末》在2005年8月25日发表的关于热点民生问题医保的新闻《“全民医保”是否可能》,从全民医保的历史和前景、资金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做了深入的报道,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做到这样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思维策略对采访活动的影响

民生新闻报道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民生新闻资源的有限性存在很大的正相的关系,比如南京一地,仅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有七家之多在争夺南京市内的民生新闻资源,同质化的趋向很大。另一方面,与民生新闻栏目的市场化、

利润驱动、经济上缺乏体制内的保护更有很大的关系,它们将其关注的焦点纷纷指向性、暴力等刺激受众的低级趣味的边缘题材,对这些题材进行不剪辑的原生态的展示,制造媒体围观效应,这偏离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涵和方向。第三个方面,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看,民生新闻同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未能比较好地运用思维策略,因而思维扁平化、仅仅报道现象而不探寻民生新闻事实的原因和本质,致使报道缺乏深度和立体感,从而导致同质化。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正确地、有意识地运用思维策略对民生新闻事实做深度而多方位的开掘是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产生独家民生新闻的可能路径。

思维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思维方式范畴的一个概念,思维策略的途径有二: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和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在此基础上探寻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思维策略的途径运用到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的思维方式中,记者在采访中的思维策略的途径相应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平常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临采访民生新闻之际,对欲采访的民生新闻事实目标,已在理论上有了某种认识即事先确定了新闻的主题,并对这一民生新闻事实或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预测,然后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通过采访获取相关的民生新闻材料对事先确定的新闻主题和预测进行印证和论证。这种思维策略途径可用在对某一时期受众关注的原因已经明朗化、显著化的热点、焦点民生问题的采访。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另一种思维策略是材料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从民生新闻事实或民生问题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搜集新闻事实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综合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这种思维策略途径比较适用于对某一个时期民众虽然已经广泛地关注、但对其的认识和观点众说纷纭或是同类的事实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多起、但记者对其的认识还没有显性的掌握,需要在采访的实践中探索的民生问题的采访。“南京零距离”在2006年4月20日的报道《警方紧急调查死猪收购案》中,记者采用的思维策略就是材料驱动归纳的方法。记者通过采访三鸿食品厂了解到虽然该厂的产品没有问题,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冻库供其中转死猪肉,企业的管理不到位;随后,记者采访了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那位所长说,该所有保检和抽检制度,但记者问到有没有抽检到事发的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302--8冻库,回答没有;最后,记者采访了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他们说,所谓的保检和抽检制度都是从来没有执行过,只交检验的费用。采访进行到这里时,记者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结论:十万头死猪能够畅通无阻进入市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市场的监管薄弱。

三、民生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噪音及其规避

“噪音”一词本为信息论中的术语,意为干扰信号成功传输的因素。在新闻心理学中,将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称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研究采访中的噪音的意义在于避免噪音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干扰,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由记者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包括:第一,记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比如,片面强调收视率,对某些边缘题材原生态地展示,从而降低民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消息来源者会一定程度地失去提供采访线索和积极配合采访的动力;第二,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将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向极端,仅仅站在普通民众的一方,未做好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桥梁的角色,导致采访失去了作为新闻的根基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三,采访不深人,为表象迷惑,这方面,特别是突发性民生新闻事实的采访,最容易掉入这样的噪音泥塘中,所以,在保证采访时效性的前提下,民生新闻的采访要尽可能的全面、深入、核实地进行采访。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是:采访对象为了公关或政绩等的企图和需要,有意设置采访障碍,隐瞒某方面的关键事实,这种在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采访中表现得比较严重。比如,请看在《别让玩具成“玩命”——长沙儿童玩具市场安全报告》的采访对象阻碍记者采访的一幕:

“记者在旁边的另一家小店里看到一种有点像装啫哩水的小塑料瓶里装着一些液体,记者开始還以为是吹泡泡用的药水,可没想到一问,店老板的回答却让记者大跌眼镜——‘这是喷到嘴巴里喝的,可以喝又可以玩。’记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只见整个瓶子都没有外包装,蓝色的塑料外壳显得十分粗糙,就更别说密封了。在瓶子的底部,一行细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写着保质期和成分。而成分那几项里,却只看清了一个‘水’字,其余的就像是在雾里看花,一个字也看不清。

不知道是看出了记者的来意,还是看见记者在拍照,当记者提出要购买一个时,老板警惕地说:‘这是小孩子玩的,你也是小孩子啊?’最后记者还是花了1元钱买了一个。记者刚走出门,老板就急急忙忙地把店门关了。”

谈采访场所对新闻采访的潜在影响 篇12

一、能使被采访者脱离被审知的场面而获得回归感, 心理上由被动变主动,

谈话状态会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使采访获得成功。这主要指的是采访场所从会议室、办公室、宾馆转移到被采访者工作、学习的地方。《人民日报》一位记者一次在玉门采访, 在党委会上碰到王进喜, 想同他聊聊。王进喜话不多, 只说:“你到我们井场看看吧!”到了井场, 一起在炭火上烤馒头吃, 王进喜就不把记者当外人了, 话匣子也打开了, 一五一十地谈了不少情况, 记者也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二、

能使被采访者触景生情, 开启思想感情的大门, 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主要指的是从一般的谈话场所转移到特殊的场所。比如,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志愿军一等功臣郭金升。郭金升沉默寡言, 不愿谈自己的事迹,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眼看采访就要失败, 金凤想了一个办法, 约郭金升去天安门广场转转。天安门广场洋溢着一派和平、幸福的气氛, 一队队“红领巾”在唱歌、跳舞, 一对对恋人在散步, 一群群市民在悠闲地放风筝。刚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归来的郭金升望着这一切, 眼睛湿润了, 轻轻地叹息道:“他们多么幸福!”由此心灵的闸门打开了, 金凤也因此获得了郭金升英雄业绩的背景和思想基础的材料, 写出了一篇出色的通讯。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采访场所对采访、尤其对人物采访的重要性。

三、能获得可贵的现场素材和细节, 同时还能借助这些素材和细节使采访进一步深入,

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种采访场所一般是在被采访者经常活动、生活的地方。如采访运动员到运动场, 采访科学家到他的书房或实验室等。一条悠长的跑道, 一只小巧的实验漏斗, 或成为记者笔下生动的描述对象, 或唤起被采访者新的记忆, 扯开新的话题。

既然采访场所的不同选择会给采访带来这么多的潜在影响, 那么, 怎么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呢?

一是要有明确的意识, 积极的行动, 时时注意到这个问题, 进行理智的选择。可以在采访前就精心选择, 也可以在采访中碰到“卡壳”了重新选择。要不怕麻烦, 巧妙安排, 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

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选择。根据自己在采访中的实践, 一般可以根据采访题材、采访主题、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1. 根据采访题材的不同进行选择采访场所。

教育方面的, 去学校、教室;工业方面的, 去工厂、车间;军事方面的, 去部队、营房, 在那里体验生活并采访你的对象。这些都容易理解, 大多数记者也在这样做。这种地方, 被采访者度过的时间最长, 感触过的东西最多, 最容易唤起记忆, 打开话题, 使谈话顺利进行。采访者在这种地方, 也容易获得感性知识, 熟悉被采访者活动环境, 体会到被采访者的感情, 写起报道来给受众一种亲切感。

2. 根据采访主题的不同进行选择。

这一点似乎比较“虚”, 比较难以掌握, 但真正留意做起来, 收益不小。一次, 我采访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事先, 我看了他的有关材料, 决定把采访和报道的重点放在他的艰苦创业上, 并留意到了材料上提到的他创业时住过并且目前尚在的一间破旧的房屋。到了企业, 我提出去看看这间破旧的房屋并自然地在房屋边上进行了采访。老实说, 当时我那样做也是不自觉的, 然而想不到, 采访效果特别好。那位厂长话匣子马上打开, 自然地围绕艰苦创业这一点谈起来, 谈得也十分生动。

3. 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记者可根据采访对象不同的身份、职业、经历、爱好等等, 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如领导干部选择在办公室, 教授选择在书房, 养鸭户选择在鸭场。采访对象的个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一次, 我采访一个女企业家, 在谈到她的一段忧伤的感情经历时, 开始在办公室、在她家谈, 她或许淡忘、或许由于伤感不愿提起, 就是打不开话题。后来我借口“办公室气闷”, 请她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坐在公园湖边的长椅上, 望着西边如血的残阳及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水, 她的神情专注了, 似乎回到了那段感情生活中。当我老话重提,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终于打开了话题, 而且讲得是那么生动, 那么充满感情, 仿佛使我也进入了那段情境。后来我根据这次谈话, 写出了报道, 不少人受到了感动。

上一篇: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下一篇:考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