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冲突

2024-09-10

新闻采访冲突(精选7篇)

新闻采访冲突 篇1

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 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 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鱼水关系”。然而, 在我们新闻实践工作中, 记者与采访对象有时会出现矛盾, 发生冲突, 甚至酿成纠纷, “对簿公堂”。

那么,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因何而起?冲突的本质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对记者的采访实践, 更好地履行职责、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与采访对象是互为条件, 相互依存的“孪生兄弟”, 即没有采访对象便无记者可言。反之, 也无采访对象可言。我们在新闻采访中, 配合性事最重要的, 没有采访对象的配合, 记者的采访就无从谈起。然而, 在一定的条件下,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又表现为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特征, 如采访对象回避或拒绝记者的采访, 甚至围攻记者, 收缴记者的采访工具等。

研究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 应当从记者与采访对象二者在采访活动中的关系作用、地位和认知规律着手。

采访对象是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当事者、知情者或相关人, 耳闻目睹事件的发生、发展, 亲临其境感受事件的现场, 掌握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或第二手材料及相关背景材料, 是新闻传播的“源”。记者采访则是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出一种认知反应, 向在场人、当事人、知情人等了解事实的真相、来龙去脉以及因此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等。并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后, 传播给群众。从这个意义说, 记者的作用是充当采访对象的“传声筒”。

记者在新闻传播中常常表现出主动性与竞争性, 这是记者工作性质和传播要求决定的。记者在新闻传播中常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接受信息。在这一采访阶段, 记者表现为被动性、接受性, 采访对象表现为自发性、主动性。第二阶段为深入采访阶段。记者接受信息。迅速作出思想判断之后, 则进入第二阶段, 全面采访、详细核实采访对象提供的新闻事实。在这阶段, 记者采访则表现出主动性、进取性, 采访对象表现为被动性和配合性。随着采访的深入, 采访对象可能表现出现前的配合性, 也可能表现为排斥性和对立性。由于这种原故, 在采访实践中, 我们常常能听见采访对象说:“这种事是你找我”或“我有没请你来”。

客观地说, 记者采访, 与采访对象交谈, 绝非是闲聊、侃大山, 而是希望从采访对象那里收集自己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材料。这种“收集”由于是无偿的, 因而带有“索取”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 记者是采访对象最直接的“受惠者”。

换位看采访对象。记者采访通常要打断采访对象正常的工作, 学习和休息, 采访对象既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接待记者, 讲述情况, 提供所见所闻所思, 发表意见, 又要向记者介绍背景和专业知识, 释疑解惑。从这个意义上说, 采访对象与记者打交道事实上是一种付出与牺牲。

从正常的心理角度看, 一方只有“索取”而没有付出的话, 会造成另一方的反感, 产生“逆反心理”。一方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的活, 心态就会失去“平衡”, 导致矛盾的产生。因此在采访实践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采访对象有意回避记者或借故离去, 也可以听到“你们记者能给我们什么好处”一类的语言。

产生这类矛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既有采访者自身的原因, 也有采访对象的原因;既有两者利益、立场的分歧, 也有认识事物的差异性。

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矛盾是客观存在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减少冲突、避免对抗, 努力实现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统一。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会平等与尊重

平等与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缺乏平等就等于没有和谐, 必然导致矛盾。采访中记者当然要尊重“高身份”的采访对象, 同时更要尊重“低身份”的采访对象, 以平等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记者尊重采访对象, 就是尊重自己, 也就因此而方便地获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相反, 就是孤立自己, 使自己处于尴尬无援的境地。同时, 采访对象也决不会自觉自愿地向神气十足、傲慢无礼的人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二、学会妥协

妥协就是让步, 是人们作出软化矛盾的行为调整, 以便“事物在其发展中产生出适合矛盾双方在其中运动的形式”。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是社会矛盾在采访活动中的综合反应, 这类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可能通过寻求双方共同点, 调整双方态度、利益等方面去解决。同时, 记者采访时为了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得真实情况, 而不是去和采访对象作斗争, 去“争”个高低, “论”个输赢。因此, 在必要的让步。记者采访则可能获得“海阔天空”的效果。

三、学会给予与付出

前面我们所说, 记者采访从某种意义上说向采访对象“索取”, 采访对象与记者交往是一种“给予”, 而这种“索取”与“给予”都是无偿的。采访对象既是永不枯竭的新闻源泉, 又是记者释疑解惑的老师。还是记者忠实可靠的朋友。

记者的“给予”也应是精神的。首先, 以生产精神产品为已任的新闻记者和传媒, 要不遗余力地多生产满足包括采访对象在内的群众需要的精品力作, , 回报采访对象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激发广大群众对新闻事业的参与, 真正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关心新闻事业的良性循环。其次, 采访对象本身也是信息的群众, 在他们眼里, 记者是广见博闻的“化身”, 他们渴望从与记者的交往中, 得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渴望与记者交心通气、拓宽视野、启迪思维;渴望记者能了解他们的疾苦、困难, 诉说衷肠。如果记者能够真正把他们摆在平等的位置, 给他们提供帮助, 记者的采访就由单向的“索取”变成双向的“给予”,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如鱼得水”、难舍难分。

新闻采访冲突 篇2

一、新闻采访的目的及常用手段

(一) 新闻采访的目的及确立

新闻采访的目的就是获得事实信息, 以事实为依托, 真实地记录事实, 向受众传播信息或知识, 让事实再现, 忠实地还原新闻现场。新闻采访同时肩负着对舆论的宣传和监督使命。

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每一次采访目的, 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应具有的特殊素质, 也是一名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体现。[1]了解和掌握被采访对象的必要资料是确定采访目的的基础, 对所掌握的材料, 考察它的社会属性和新闻属性, 判断这两方面有什么新闻意义和新闻价值, 根据新闻工作的原理、特点、方法及其活动规律, 从新闻的角度确定该采访什么、不该采访什么, 该抓什么问题, 不抓什么问题, 以明确采访目的, 进而确定适合的采访手段。

(二) 新闻采访的常用手段

新闻采访手段指的是, 记者为了采集准确的新闻素材和实现采访目的, 在接触被采访对象或事物的过程中, 采取的各种具体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观察和访问两种基本手段。由基本手段衍生出来的具体方法, 例如笔记、心记、追记、电话录音、画记、录相等, 皆为显性的采访手段, 采访对象明确记者的采访行为和目的, 因此两者不会有太大的冲突。相对显性采访, 在采访活动中也会用到一些非正常手段, 比如偷拍、偷录等隐性采访, 也就是常说的暗访, 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特殊采访手段, 很多时候会和采访的最初目的相违背, 引起冲突也是必然的。[2]

隐性采访手段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隐瞒真实的身份, 完成记者的实质采访工作, 二是用隐蔽的采访手段获取新闻信息, 达到采访目的。隐性采访往往能展示真实、生动的画面, 获取正规采编手段不易获得珍贵资料。但无论采访动机和目的如何, 隐瞒身份或手段, 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容易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人身权利, 给被采访者造成伤害。比如:近期娱乐圈的“文章出轨”“海波嫖娼”等偷拍事件, 在尊重事实、报道事实的同时, 也损害了明星的形象, 与被拍者的隐私权发生了冲突和碰撞, 受到了受众的质疑。因此除非是必要的, 与公众利益相关的, 否则应尽量避免隐性采访, 以保障采访手段和采访目的平衡统一。

二、采访目的与手段冲突产生原因和表现

手段是为采访目的服务的, 受采访目的制约。[3]实现目的的手段很多, 而在现实采访活动中, 采访目的和手段并不总是和谐统一的, 如果采访目的本身存在问题, 就容易引起的采访目的与手段的冲突, 如有偿新闻就是为了追求利益而以采访作为交换条件。大多数情况下, 冲突的焦点在于“手段”的运用和选择上, 具体原因和表现有以下几种:

1.过分追求新闻价值, 采访手段不恰当

在传媒作为文化产业运作的环境下, 许多媒体人在处理各种新闻事实的时候, 更多的是从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 忽视了处理新闻事实时的社会道德要求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2004年12月6日晚, 央视新闻频道滚动播出一条新闻, 北京的一个小院里有个名叫“苗苗”的17岁女孩子, 被精神不正常的母亲反锁在房子里长达4年。新闻报道中, 记者隔窗采访了“苗苗”、采访了“苗苗”的邻居、采访了小女孩的母亲、街道办有负责人、北京青少年援助中心的律师及专家等一大群相关人员, 向观众展示了离异而精神异常的母亲, 因怕失去女儿, 多年来将女儿反锁在家里与世隔绝。节目动情的说到:“如果不是被母亲禁锢在家里, 苗苗现在应该读高中了。”这种用煽情的手法处理新闻, 的确具有轰动效果。然而笔者看到这则新闻时, 却也质疑这种新闻操作手段, 当发现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 被禁锢在黑暗的房间里, 终日不见阳光, 媒体记者应该是立马联手公安, 或者报警, 在第一时间将孩子拯救出来, 而不是从容地拍摄镜头, 讲述故事。

作为负有正确舆论引导重任的媒体, 应宣扬倡导无私的、真诚的博爱精神。即使采访动机和目的是善的, 在具体采访手段的选择上, 也应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如果为了达到轰动的报道效果, 丧失了起码的同情心, 失去了对人的尊重, 形成了对人价值的漠视, 就容易造成新闻采访目的与手段的冲突。

2.利益的诱导, 采取了不当的手段

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记者为了完成任务, 往往会采取不当手段来获取采访机会。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或是绯闻事件发生时, 一堆记者长枪短炮包围着新闻人物, 使之无处躲避, 完全不顾当事者的情绪。从正面看, 这似乎是记者锲而不舍地抢新闻, 但这种做法也可能侵害到当事者的隐私权。

公众人物作为倍受关注的对象, 他们的言行不再是个人行为。在获得更大利益或是满足大众知情权的前提下, 公众人物有时不得不做出让步, 牺牲自己的隐私权, 有些记者就抓住这一“让步”, 不管这些隐私是不是与公众利益相关, 挖掘、披露公众人物的隐私, 以此吸引受众的眼球。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2013年“王菲离婚事件”, 9月13日, 王菲微博宣布离婚, 这个消息在娱乐圈扔下一颗重磅炸弹。王菲由机场返家的途中, 与记者们展开一场汽车追逐赛后, 她的座驾被娱乐记者们两度逼停, 无奈之下, 王菲坐在车内任由记者拍摄。还有一个案例就是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身亡, 亦和狗仔队穷追不舍有着莫大的关联。

3.自道德的失范, 目的与手段失当

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而记者只是“客观事实”的记录者。有些记者为了自身或自身所属媒体的利益, 不惜编造新闻事件, 参与、推动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再把它作为新闻事实进行报道。这种参与和推动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发展的采访手段, 完全偏离了“新闻记录者”的角色定位, 新闻采访目的与手段冲突也因此产生。

三、目的正当与手段合理之间如何平衡

在新闻采访中, 正当的采访目的需要采用正当的采访手段去完成, 也就是说, 新闻采访的目的和采访手段所遵行的法律和道德应该是一致的。

1.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互相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4]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新闻职业道德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闻从业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 法律不可能完善到能够解决所有出现的情况, 这时则需要依靠道德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发生作用。

新闻手段是为了实现新闻采访的目的而衍生出来的, 只有正当的采访目的也还是远远不够的, 有时采访手段是合法的, 正当的, 有时也被眼前利益或者急功近利而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 因此, 新闻采访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公正无私, 不把个人偏见、个人好恶和个人关系带到工作中,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明辨是非, 在利益与道德和法律面前, 选择后者, 采用合法的采访手段, 以保障采访活动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恪守新闻职业道德, 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 也能明辨是非, 坚守记者本职, 自觉避免采访目的与手段产生冲突。

2.提高采访技巧、规范采访行为

规范的采访, 顾名思义就是,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不仅要求采访目的正当, 采访手段也要符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在现实采访中, 记者每次采访接触的客观对象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 面对不同的新闻事实, 记者采用何种手段完成采访任务, 有时很难马上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 采访目的与手段常常会产生冲突。在目的与手段产生冲突后, 如果记者能够注重采访技巧, 坚持正当的采访手段, 摒弃引发争议的采访方法, 运用“规范的采访”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使采访手段回到法律与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就会化解由此而引发的目的与手段的冲突。而且, 规范的采访体现了采访行为的职业性和正义感, 它能够端正采访目的, 在目的与手段发生冲突时起到调节的作用。[5]在规范的采访调节下, 采访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冲突最终化解, 达到二者的平衡统一。

随着我国新闻媒介不断发展, 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对采访行为进行了规范, 新闻工作者应在合乎法律的基础之上, 兼顾职业道德, 才能使新闻采访目的和手段真正地统一和平衡。

注释

1[1]《新闻采访与写作》

2[2]杨保军《隐性采访中的道德问题》《新闻战线》2010年第6期

3[3]陈力丹高学巍《茶水发炎”事件凸显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中华文本库

4[4]张广东《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

新闻采访冲突 篇3

1. 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概念

1.1 隐性采访的定义

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将隐性采访定义为:“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定义:“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总结上述观点认为:隐性采访就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者隐瞒采访意图而进行的采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或者显性采访而言的。它作为一般采访方法的补充, 是在显性采访无法完成采访目的的情况下方才使用。

1.2 隐私权的定义

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在法律上,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1993年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解答》第7条3款规定:“未经他人同意, 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性宣扬他人隐私, 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 隐性采访对隐私权的侵害方式

2.1 偷拍偷录, 指的是新闻记者运用照相机、摄像机等采访工具, 在未经被采访者同意或被采访对象未对此感知的情况下, 进行拍照、摄像等行为来获得新闻事实的行为。

2.2 窃听及窥视, 电话窃听或者录音笔在未经被采访者允许的情况下记录的内容作为新闻素材公开是对当事人隐私的一种侵害。窥视指的是观察别人在私人空间的活动, 不仅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更是一种典型的不道德行为。若将窥视内容当做新闻公布于众更是对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

2.3 比如私闯民宅, 我国从宪法到各个法律条例都对民宅的进入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法理依据上的限制, 比如在刑法中有一条就是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所以私闯民宅的行为就是违法的, 甚至可以说与刑法有关, 所以新闻记者进行采访的时候, 未经主人允许进入公民住宅内获取新闻素材也是对公民的隐私侵害。

2.4 还有就是新闻记者也不可以在别人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私拆他人信件及未经允许翻看他人文件资料。因为我国在宪法中就对私拆他人信件进行了定性, 这个行为是属于侵犯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权。

3. 如何协调隐性采访和隐私权的冲突

3.1 在电视新闻策划中尽力规避两者矛盾

电视新闻策划是保证隐性采访的主要手段。硬性采访是在特殊的采访环境中进行的, 具有一定的风险, 尤其在进行一些批评性报道中涉及到揭露的黑暗现象和违法人员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 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之前要针对采访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策划和准备。通过新闻采访的前期策划在降低采访活动危险的同时也能有效规避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害, 从而合理合法地获得现场精彩画面。值得说明的一点是, 记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也要做好不违背国家法律, 在行使监督权利的同时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3.2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恰当处理两者关系

首先在采访活动中, 尽量不要涉及到被采访个人的隐私资料, 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个人领域等与新闻事件关联性不大的内容。其次, 在对与犯罪相关的社会事件的采访中, 注意不要侵害受害者的隐私权, 保证受害者的不受伤害。在此, 而要谈到隐私问题, 拍摄过程中更是要特别在保证注意。首先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要注意拍摄的角度选择, 在保证画面提供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足够信息给观众的同时要注意不要涉及与事件无关的个人隐私。拍摄画面传达给观众的视觉信息在符合人们观察理解事物逻辑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是否侵犯了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因此, 在批评性报道的隐性采访中就要特别小心, 因为既然选择隐性采访, 必然已经和被采访对象形成了一种敌对现状, 一旦侵犯了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就会惹上官司的麻烦。

3.3 在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中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体现了对电视新闻内容的选择, 是媒体人对受众关注新闻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的主要手段。在处理隐性采访中拍摄的画面时, 避免出现侵害隐私权问题, 在被害人和提供线索的第三人出现的镜头时要加马赛克处理或用其他镜头补充, 必要时还应对其声音进行处理。

4. 小结

虽然隐性采访得到了法律的许可, 也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但是当当事人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时候给媒体及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长此以往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及信任感会有所质疑。因此新闻工作人员在从事隐性采访活动的同时要恰当处理其与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倩.论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程丽.论新时期隐性采访下的权利平衡[J].当代旅游, 2010

[3]王正.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浅析[J].攀登, 2008

[4]朱秀赏.论隐性采访与以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

新闻采访冲突 篇4

(一)新闻采访的概念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之一,是记者为得到真实的新闻材料而通过采访对象进行相应的调查活动,是记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提前的准备可以加大获取事实资料的效果和效率。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

新闻采访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需要从新闻的新颖性、时效性、灵活性、广泛性等特点出发。新颖性是新闻最基本的特性。例如,《衡水晚报》曾刊登的《生意人徐守领和他的健康环保梦》,这个新闻的题材就比较新颖,环保与生意的完美结合,能够一下子吸引群众的眼球。时效性是新闻“新”的重要体现,新的题材才能够达到新闻预期的效果,例如《树立“大平安”理念推动“平安衡水”建设再上新水平——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这篇文章,符合当时大平安建设的时间,符合时效性的特点。新闻采访的灵活性是指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根据采访的情况随机应变,这有助于提升采访质量。广泛性是指适当地增强观众的阅读兴趣。

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新闻采访也是一样,只有做好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才能够保证新闻采访的效果。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较多,主要包括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资料、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下面以采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的这次新闻为例做具体说明。

(一)熟练掌握采访对象的资料

推出《树立“大平安”理念推动“平安衡水”建设再上新水平——访衡水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戴国华》这篇新闻采访之前,我们对被访者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通过网上搜寻、询问领导,对采访对象的个人资料做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下载了其相关演讲的视频以及其所出的文献,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采访的顺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拟定详细的采访提纲

在熟悉掌握了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以后,我们就结合本次采访的题目制定了相应的采访提纲。有明确的提纲有助于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占据主动位置,这样才能够不慌张,以提高采访的质量。制定提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有明确的目的;第二,层层深入;第三,时刻的换位思考;第四,准备好采访用的物件。例如本次采访,我们确定了以下采访的主要内容:最近中央和省对深化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衡水市在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目标和思路?平安衡水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衡水市将采取哪些举措实现平安建设工作的突破?在平安建设工作上,衡水市已经明确了一系列的规划、措施、重点和目标,对于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将有什么样的保障措施?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抓住了平安建设的中心,层次分明,而且符合被采访者考虑问题的思路。

三、新闻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

采访前的准备与新闻采访成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系着采访能否有效地进行;第二,关系着能否明确采访的主题;第三,关系着对采访对象的尊重程度。第一个方面直接决定采访的成功性,第二个决定采访的针对性,最后一个直接体现的是记者的职业素养,所以采访前的准备是不可以缺少的。

(一)采访前的准备关系着采访能否有效地进行

进行采访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采访以了解新闻的材料,然后整理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但是在采访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的话,很难挖掘出有用的信息,甚至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很容易出现胡乱提问的现象。

(二)采访前准备关系着能否明确采访的主题

做好采访内容的准备,能够很好地引导被采访者进行问题的回答,会使得采访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使被访者心理舒适;如果不通过准备就进行采访,很容易导致双方的谈话不顺利。

(三)采访前的准备关系着对采访对象的尊重程度

采访前的准备,会根据被采访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准备,避免出现使被访者尴尬的问题,这是记者的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而这也为下次的采访做好准备,使其更加顺利,不会导致拒采访的事情的发生。

新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记者需要采集新闻的相关材料,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具有职业素养,能够发掘题材,并及时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采访成功的影响因素[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2).

新闻采访冲突 篇5

1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结合

民生是社会新闻报道的重点, 而民生与国家颁发的民生政策息息相关, 因此, 社会新闻采访写作应摒弃“民生”或“政策”单线叙述的方式, 把握新视角, 将民生与政策相结合, 一方面为国家宣传民生政策, 另一方面也让受众对民生政策有充分地了解。

以吉林省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为例, 作为中国的人参之乡, 集安市的人参产业历来是当地的经济支柱, 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然而, 受到人参种植广阔前景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人参种植行列,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导致人参的质量受到影响, 使集安市的人参种植产业面临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状况, 集安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记者为了了解发生人参产业危机的症因, 一方面采访专家听取意见, 另一方面进入参农家庭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长时间的调研, 栏目记者掌握了制约当地人参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此基础上, 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先后撰写了《万良人参启示录》《推广老参地、 农田地重茬种植人参》《人参娃娃移居山下林间参农平地致富》等新闻稿件。新闻一经播出, 对当地人参种植产生了巨大影响, 很多参农参考社会新闻栏目提出的建议, 改变了人参种植的模式, 最终, 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更推动了集安市人参产业进一步发展。

在上述案例中, 集安市社会新闻栏目将地方民生问题与民生政策结合起来, 为集安市人参产业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这种新闻采访写作把握了社会新闻报道的新视角, 不仅解决了新闻内容同质化问题, 同时也全面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2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社会新闻因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闻采访写作在用词上具有抽象性、政策性以及专业性等特点, 很多信息都很抽象, 例如一些数字、政策、 评论、预测等, 这些无法通过形象而具体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信息使社会新闻的线条普遍“偏硬”。因此, 社会新闻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标新立异, 博取更多受众关注, 就要在“软化”报道主题的基础上, 在新闻采访写作的形式上追求突破与创新, 体现新思路, 重视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力争以最通俗的形式将新闻“改造”的有趣生动, 简单易懂。

1) 要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记者的专业素质与新闻采访的再创作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也影响着社会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因此, 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 是体现新闻采访写作新思路的重要举措。新闻稿件是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符合新闻事实, 能够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但新闻采访写作却不能照抄新闻原稿, 而必须要对原稿进行整理和再创作。一方面, 这是因为新闻媒体必须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其中, 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公共利益和社会义务, 政治责任则需要媒体坚持党性原则, 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以及弘扬党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因此, 坚持新闻采访的再创作, 是新闻媒体落实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 社会新闻栏目在播报时有着时间、 空间、内容等很多的限制, 而新闻原稿或篇幅冗长, 或口语化严重, 因此, 必须要对新闻原稿进行再创作, 才能使新闻稿件符合社会新闻栏目播报的要求。 新闻记者是新闻稿件再创作的主体, 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才能满足新闻稿件再创作的要求, 从而不断提升新闻质量, 并提升新闻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2) 要通过新闻采访的再创作赋予新闻更深刻的内容。

社会新闻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多样化, 它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对社会中突出的问题予以报道, 使受众产生共鸣, 通过受众的关注、聚焦从而形成社会舆论, 来影响或消除社会问题。因此, 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应摒弃浅白的描述, 避免直述新闻事件, 而是应当通过再创作赋予新闻更为深刻的内容, 以期能够引起受众共鸣。

例如,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在报道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新闻时, 新闻记者可通过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将留守儿童事件转化为小故事、议论文或评论文等形式, 在表达出核心事件的同时, 对事件予以渲染, 使新闻富有情感。

这种新闻采访的再创作将单纯的新闻事件演变成带有情节和强烈情感色彩的短文, 既表达了核心事件, 又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视性, 同时, 理性的评论也能够代表大众思想, 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 使受众关注新闻事件, 从而在社会新闻栏目的带领下形成社会舆论。

3阐述新观点, 营造社会新闻品牌形象

要重新审视并定位社会新闻的职能, 表现新闻栏目的新观点, 就必须要对媒体职能与当前现状进行对照、分析并评价, 探索两者之间的差距, 首先确立社会新闻报道的可提升空间, 其次履行职能, 以敏锐的视角探求对受众具有实际意义的新闻题材。

首先, 媒体职能要求的核心是真实、全面与快速, 在新形势下, 社会新闻不能局限于家长里短以及一味娱乐化, 而是应当聚焦于关系到民众生活质量、生存权利乃至生命安全等方面, 扩大和利用资源, 强化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严肃性。例如,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会议或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策方针所开展的, 都与社会息息相关, 而新闻记者要转变采访作风, 不能把焦点仅放在采访领导方面, 而是要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发掘, 提取会议或活动的主题, 并在节目中真实而准确的报道相关的内容。

其次, 社会新闻栏目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提升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因此, 从整体来说首先要打造思想厚度, 制作有内涵的新闻节目。面对当前竞争激烈、新闻资源有限的状况, 所谓独家资源、独家报道越来越难以成为现实。因此, 社会新闻栏目就要转变思想, 推行转嫁策略, 如从新观点、新视角的角度开展新闻报道, 从而提升社会新闻节目的品质。

4结束语

总之, 新闻采访写作是社会新闻报道中的“重头戏”, 不仅关系着媒体品牌, 更关系到了新闻媒体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 新时期的新闻采访写作应积极转化思路, 同时转化媒体本位, 在开展新闻传播的同时投入相应的受众行为研究, 运用新视角、新思路和新观点, 让新闻传播与受众行为的步调保持一致, 让传播内容能够满足受众需求, 从而体现新闻栏目的存在价值, 创设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143-143.

[2]陈潮亮.电视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突破[J].新闻前哨, 2011 (2) :83-84.

[3]董志浩.谈新闻的深度报道与社会共鸣[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S1) .

新闻采访冲突 篇6

1 新闻采访现状

1.1 无法充分掌握提问重点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重要环节。采访有多种提问方式,需要新闻记者选取适当的提问方式来采访提问。而在实际采访中,很多记者因为采访经验较少、自身素养不足等,无法充分掌握提问的重点,导致所提问题缺乏深度且针对性较差,相对盲目,也导致采访对象所回答的内容也缺乏准确性,新闻整体质量较低。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提问时要能够准确掌握采访重点,采用适合的采访方式,更好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使采访对象感到舒适,回答的内容更加准确,有效提升采访效果。

1.2 缺乏充足的准备工作

充足的准备工作是记者采访前的必要环节。准备工作的不充足,会使采访任务和事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前首先要通过翻阅资料等方式对采访内容进行适当了解,减少对被采访者的陌生感,并通过分析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以保证采访顺利。例如,在进行法律方面的采访时,若是记者未能对事件进行详细了解,也未能认真分析相关法律条款,在采访中便极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导致新闻真实度降低,甚至造成事件双方的不满,引起严重后果。

2 采访技巧的运用

2.1 做足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新闻记者需要在采访前,对所要采访的人和事进行适当的了解,以便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更深入地对采访对象的资料进行挖掘,使其有话可谈、有问能答。新闻记者首先需要通过网上查询、图书翻阅等方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并拟定采访提纲,同时结合采访任务设计问题,以保证采访过程顺利,避免出现尴尬的气氛和提问无价值的情况。

2.2 合理使用提问技巧

提问是新闻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十分重要的沟通方式,一定的提问技巧是保证采访对象回答内容价值性和对话延续性的关键。提问技巧运用不当,不仅会使采访内容缺乏价值,甚至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而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则能够为采访双方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提高采访效率。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例如,面对性格直爽、较为健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只需准备好相应的问题请对方回答;而面对性格内敛、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则需要事先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为其营造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使其能够身心愉悦、放松,积极回应记者的提问。

2.3 灵活应对敏感问题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往往会遇到较多的敏感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很多记者都会产生紧张的心理,被采访者也会处于戒备心极强的状态。因此,记者要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灵活应对敏感问题。例如,记者在进行敏感问题采访时,可以先转移采访对象的注意力,从其他方向入手,逐渐引导其向敏感问题靠近,最终实现采访目的。

2.4 善于观察采访现场

新闻的主要来源是人们的生活,记者应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善于观察采访现场,找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现阶段很多刚入门的新闻记者由于经验缺乏,不注重对采访现场的观察,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降低了新闻质量。因此,记者要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采访过程中,通过对事件本质的思考,在采访现场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具价值的信息,从最好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实现采访效率的提高。

3 结语

新闻采访本身具备一定的技巧性,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合理使用提问技巧,灵活应对敏感问题,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采访技巧的合理运用,从多个方面实现新闻价值的提升,并有效提高新闻采访效率和新闻整体质量,以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伟.关于采访技巧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8).

谈采访场所对新闻采访的潜在影响 篇7

一、能使被采访者脱离被审知的场面而获得回归感, 心理上由被动变主动,

谈话状态会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使采访获得成功。这主要指的是采访场所从会议室、办公室、宾馆转移到被采访者工作、学习的地方。《人民日报》一位记者一次在玉门采访, 在党委会上碰到王进喜, 想同他聊聊。王进喜话不多, 只说:“你到我们井场看看吧!”到了井场, 一起在炭火上烤馒头吃, 王进喜就不把记者当外人了, 话匣子也打开了, 一五一十地谈了不少情况, 记者也出色地完成了报道任务。

二、

能使被采访者触景生情, 开启思想感情的大门, 使采访顺利进行。这主要指的是从一般的谈话场所转移到特殊的场所。比如, 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志愿军一等功臣郭金升。郭金升沉默寡言, 不愿谈自己的事迹,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眼看采访就要失败, 金凤想了一个办法, 约郭金升去天安门广场转转。天安门广场洋溢着一派和平、幸福的气氛, 一队队“红领巾”在唱歌、跳舞, 一对对恋人在散步, 一群群市民在悠闲地放风筝。刚从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战场归来的郭金升望着这一切, 眼睛湿润了, 轻轻地叹息道:“他们多么幸福!”由此心灵的闸门打开了, 金凤也因此获得了郭金升英雄业绩的背景和思想基础的材料, 写出了一篇出色的通讯。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采访场所对采访、尤其对人物采访的重要性。

三、能获得可贵的现场素材和细节, 同时还能借助这些素材和细节使采访进一步深入,

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种采访场所一般是在被采访者经常活动、生活的地方。如采访运动员到运动场, 采访科学家到他的书房或实验室等。一条悠长的跑道, 一只小巧的实验漏斗, 或成为记者笔下生动的描述对象, 或唤起被采访者新的记忆, 扯开新的话题。

既然采访场所的不同选择会给采访带来这么多的潜在影响, 那么, 怎么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呢?

一是要有明确的意识, 积极的行动, 时时注意到这个问题, 进行理智的选择。可以在采访前就精心选择, 也可以在采访中碰到“卡壳”了重新选择。要不怕麻烦, 巧妙安排, 创造一个良好的采访环境。

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选择。根据自己在采访中的实践, 一般可以根据采访题材、采访主题、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1. 根据采访题材的不同进行选择采访场所。

教育方面的, 去学校、教室;工业方面的, 去工厂、车间;军事方面的, 去部队、营房, 在那里体验生活并采访你的对象。这些都容易理解, 大多数记者也在这样做。这种地方, 被采访者度过的时间最长, 感触过的东西最多, 最容易唤起记忆, 打开话题, 使谈话顺利进行。采访者在这种地方, 也容易获得感性知识, 熟悉被采访者活动环境, 体会到被采访者的感情, 写起报道来给受众一种亲切感。

2. 根据采访主题的不同进行选择。

这一点似乎比较“虚”, 比较难以掌握, 但真正留意做起来, 收益不小。一次, 我采访一个乡镇企业的厂长。事先, 我看了他的有关材料, 决定把采访和报道的重点放在他的艰苦创业上, 并留意到了材料上提到的他创业时住过并且目前尚在的一间破旧的房屋。到了企业, 我提出去看看这间破旧的房屋并自然地在房屋边上进行了采访。老实说, 当时我那样做也是不自觉的, 然而想不到, 采访效果特别好。那位厂长话匣子马上打开, 自然地围绕艰苦创业这一点谈起来, 谈得也十分生动。

3. 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记者可根据采访对象不同的身份、职业、经历、爱好等等, 进行采访场所的选择。如领导干部选择在办公室, 教授选择在书房, 养鸭户选择在鸭场。采访对象的个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一次, 我采访一个女企业家, 在谈到她的一段忧伤的感情经历时, 开始在办公室、在她家谈, 她或许淡忘、或许由于伤感不愿提起, 就是打不开话题。后来我借口“办公室气闷”, 请她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坐在公园湖边的长椅上, 望着西边如血的残阳及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水, 她的神情专注了, 似乎回到了那段感情生活中。当我老话重提,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终于打开了话题, 而且讲得是那么生动, 那么充满感情, 仿佛使我也进入了那段情境。后来我根据这次谈话, 写出了报道, 不少人受到了感动。

上一篇:高速切削下一篇:建筑的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