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

2024-08-08

新闻采访与写作(精选12篇)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1

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采访者(主体)从信息(客体)的产生到传播,将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整理才能完成。其中,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是重点环节,探索二者的关系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1 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定义

1.1 新闻采访的定义及其特点

新闻采访是采访者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过程,是采访者运用自己的新闻观点、知识积累和思维方式,通过亲自观察、倾听,经过思索而做出分析判断的过程。新闻采访要求采访者具有新闻敏感、应变能力和采访技巧,即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中敏锐地发现新闻,在稍纵即逝的机遇中迅速地捕捉新闻,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巧妙地挖掘新闻。由于新闻广泛的传播性,干预了人们的生活,因而新闻采访必须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也只有新闻采访的实践性,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1.2 新闻写作的定义及其特点

所谓新闻写作,就是以新闻采访为前提,对新闻信息进行后期整理加工,向社会大众客观真实的反映正在发生且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过程,具有客观事实、广泛传播、新闻价值的特征。

2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内在关系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采访是新闻写作必经的“第一道工序”。离开了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七分采,三分写”,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采”多于“写”。只有新闻记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才能收集到丰富生动、题材新颖的新闻题材,才能为后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前期采访的准备,后期的精心加工和认真思索组稿,才会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供受众共享。二者的关系是唯物辩证,相互作用的关系。

2.1 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

唯物主义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因此,只是在材料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记者如果下乡采访时马马虎虎,回到单位写稿时才发现有的材料没有采访,就想当然乱写一通,闭门造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最基本的原则。不仅没有客观正确的反映新闻事实,更没有很好的达到传播效果。

比如,就在2014年央视报道了广东东莞黄毒猖獗的新闻,记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乔妆成嫖客进入各大酒店暗访,拍摄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论证了该地黄毒严重的事实。新闻报道后,引起地方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扫黄浪潮,净化了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试想,如果没有央视记者的乔装暗访,就没有这篇好题材新闻报道,就不会让政府引起重视。

2.2 新闻采访制约新闻写作方式

由于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在某种程度上,写作受制约前期采访的深入与否,题材收集是否全面。记得有个同事在采访当地公安消防大队在一个山洞解救被困老人时,由于救援时间长、道路崎岖、路途遥远,随行采访的记者缺乏吃苦精神和新闻敏感,采访中只是随意拍摄了消防战士救援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就回单位。当编辑修改稿件时,发现该新闻题材新颖,可以充分展现驻地官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一根本宗旨时,需要记者提供一些消防战士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救援被困老人的一些细节。由于记者不在现场,没有捕捉到这些感人情节,最终这篇只能以资讯(短消息)的方式进行报道,导致新闻报道方式单一、内容粗浅,没有到达很好的传播效益。

有的资深记者,在采访类似时间新闻时,会以观察为主的视觉新闻或现场特写,或以访谈为主的专访,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进行报道,把新闻事件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受众的冲击力较强。不仅满足了受众对事件信息量的需求,提高了报道效果和品位,也在社会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敢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2.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互产生影响

从新闻实践看,采访实际上是写作的第一道工序,不做任何采访就关起门来写稿,那就是不懂得记者的起码常识。在采访中,记者必须用脑子读生活这本书,用脑子“写”新闻稿。例如,有的记者不仅在采访中想到在写作中要用哪些事例,怎样结构,用什么样的标题,而且把主要的用词都想到了,到写作时,胸有成竹水到渠成。有的急稿,记者没等起完草稿就挂电话发稿,就是因为在采访中已经有了腹稿,否则他就无法“出口成章”了。

2.4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归宿和升华

新闻采访的成果只有通过新闻写作传播开去,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先从感性开始,然后上升到理性。采访与写作的关系,也是如此。一般来说,记者在采访阶段所搜集到的材料,大部分还属于感性的东西,是花粉还不是蜜,只有等到写作阶段,通过对材料的全面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去伪存真,才能由表及里,最后上升到理性,加工成新闻。这实际上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对于这一点,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新闻稿件首先是真实,不要过分,再就是全面、深刻。应该说,不深刻就不会全面,提不到理论高度,是不会全面的,那只是零碎的、现象的、无系统的。全面就是要综合、要总结、要提高到政策理论的高度。提不到理论高度,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3 提高新闻采访和写作水平的途径

3.1 培养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敏感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言而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灵魂,这就决定我们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培养政治敏锐性,这样的新闻传播才符合国家的国情和意志,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利益,为人民大众服务。另外,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界前辈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鼻”和新闻“眼”,意思是说,记者靠灵敏的嗅觉和锐利的眼光来判断一件事是不是新闻,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练就的业务技能。

3.2 要善于、勤于学习

新闻采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好自己的头脑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才能更好的去指导实践。同时,只有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总结,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达到趋利避害,少走弯路的效果。一个不肯学习,又不勇于实践和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会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成为一个优胜者。

3.3 将创新理论观点进行拓展应用

想要发掘新闻采访写作视角,就必须具备独特性与创新性,特别是要营造与读者心理相呼应的良好平台,使得新闻事件达到一定震撼性。这就必须加入求异思维的应用。求异思维的应用能够加大新闻采访者的思考方位,在实施全方位思考的同时,创造出他人所联想不到的新闻价值点,特别是在题材选用方面,更加需要标新立异,最后做到自己的“独家报道”。而在写作手法的应用方面,同样可以追求异于他人的风格,现如今的新闻采访写作必须要标新立异,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善于借用多种写作手法,描写、抒情、叙事、议论等,尽量写出新闻事件的独到性,最后形成自己不同于他人的风格。在细节的刻画方面,更是可以进行求异思维,通过对新闻事件细节的描述,在细节讲述中运用个性化语言。不过所讲述细节不能盖过主要内容的风头,不然报道会有失客观真实性。

只有在新闻采写和写作中,具备了这三种基本素质,记者在采访中才能深入客观,写作中才素材丰富、主题突出,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效果显著。由此可见,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具有能动作用。在具体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只有将学习新闻理论和研究新闻采写的具体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原理和方法并用,持之以恒参加采写实践;做到读书、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这是提高采写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才是采写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自己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

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记者和通讯员,为从事新闻传播而进行的采集和分析新闻事实材料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传播的首要环节,直接决定新闻传播的成败。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是信息传播产生效应的最终体现,二者是唯物辩证的关系。

关键词:信息传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参考文献

[1].裴显生.方延明.新闻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2

2.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获取更多的新闻信息

3.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2.新闻采访形式(特点与技巧): 1.个别访问,即记者与采访对象当面交谈。根据采访对象特点,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个性不同,因采访对象与事实的关系不同,访问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记者为了获得有关材料,必须用各种方法和个人细谈,以达到采访目的 2.集体访问,包括座谈会,记者招待会

座谈会: 经过座谈会上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并可通过讨论,弄清事实真相。

开会前根据采访要求,选择采访对象,拟定讨论提纲.对重点人物进行个别交谈,说明记者的意图和要求,使座谈会谈论目标明确。座谈会人数一般三五人即可,以便于与会者有时间畅所欲言。座谈时,记者应冷静观察,广听博纳,对于不同意见的争论别轻率表态,强作结论

记者招待会: 一群记者访问同一采访对象,表现为记者之间的竞争,而且招待会时间是有限的;记者必须有备而来,包括有关政策、资料的准备,抓住关键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提问,并快速做好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的记录。

类型: 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因争论访问

1.因事件访问:根据读者心理,事件访问旨在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一是要行动迅速,立即冲到现场,寻找当事人和知情者,向他们进行访问;二是要随机应变,若出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立即改变行动安排,调整采访部署;三是要忙而不乱,争取在较短时间里完成,访问内容又不能有错漏。

2.因人物访问:访问的重点在人,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纪实性报道的访问;这类访问要抓住人物的个性,着重了解其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言行等,以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形象;同时要抓住事实的细节。掌握富有特点的有关细节,才能更好地显示人物的具体精神面貌及其成就。

3.因经验访问: 着眼工作成就特别是取得成就的规律性,旨在用典型经验推动全局,指导实际工作;访问中应当注意选取有普遍意义、广大读者有共同兴趣的经验。而且尽管因经验访问,往往也要访问人,引文任何经验的积累都离不开人的创造性。

4.因问题访问:为研究某一问题或批评某一错误而进行的,着重点当然是问题所在;进行这类访问,深入事物内部联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5.因争论访问:针对某一争论有的放矢的访问,目的是集思广益,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不可先入为主,带有偏见,而应客观、全面地听取各方面的观点。访问对象要选择权威性或代表向人士,做深入的了解,抓住要害,突出要点。

方式: 1.面对面采访2.信函采访3.电话采访4.网络采访5.采访周围的人6.隐性采访

3.访问的提问方式: 1.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比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2.闭合式提问: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3.诱导式提问:在于启发对方,把记者想知道的情况具体弹出来

4、激发式提问:通过反问、设问和故意错问,以激发对方情绪.通过激发感情,从另一个角度把事实弄清5.迂回式提问:在访问中遇到障碍,对方回答不清或不愿回答时,就要放弃正面提问,采取迂回式提问,从侧面迂回,逐渐引入正题。

角度:分为正面提、侧面探、反面激三种。

1、开门见山正面提:记者向采访对象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问题提得明快、直接,不拐弯抹角。一般来说,这种提问方式进入话题快,采访效率高。

2、迂回曲折侧面探:从侧面入手,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旁敲侧击,循循善诱,促使对方回答记者的提问。这种情况,一般是在正面问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用.3、逆向提问反面激:反面激用的是激将法,它从逆向设问,通过一定强度刺激的问题,激起采访对象

4.采访前准备:发现新闻线索,准备内容,平时准备(理论,政策准备,各类知识准备),临时准备,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收集新闻事件相关资料: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拟定采访计划调查纲目)5.新闻线索特点:1.比较简略,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闻五要素俱全,是一个关于新闻事实的简单信号2.比较零碎,通常只是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但仍标示着新闻事实的存在3.稍纵即逝,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4.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5.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其可靠程度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如何发现:

1、通过自己耳闻目睹获取之。

2、查阅报纸,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3、广泛接触群众,在闲谈中获取之。

4、学会比较的方法,从相异中找线索

5.党政文件和领导人讲话可能提供新闻线索

6.从查询、急救电话,各种会议中获取新闻线索

6.设计采访计划包括内容:1.确定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确定采访地点,采访时间,自己的形象,采访的次数与采访的方式

2.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

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提问的形式,提问的顺序,提问的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过渡及结尾的方式

7.如何接近采访对象: 正确认识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接近”.并且商定访问时机,设计仪表风度,讲究文明的言行举止,调节融洽的访问气氛

8.如何掌握采访主动权:1.明确提问目标:正视新闻文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正视记者新闻价值观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正视不同目标受众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2.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用合适的方式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把整个对话有效地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3.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 9.如何确保新闻写作真实性: 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避免道听途说。新闻必须是真人真事,这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有创意的新闻线索,才能捕捉到货真价实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记者是最接近新闻事实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对所报道的事件从个体的真实、准确,到总体、本质以至于发展趋势上都坚持真实性原则,多较真,多调查,不捕风捉影,不道听途说,那么新闻才能真正体现出其社会权威性和舆论导向性。

10:消息特点: 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1.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2.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3.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4.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5.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分类: A.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B.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C.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D.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E.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问 F.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G.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11.通讯概念:是指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新闻体裁

特点: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3.评论性:通讯可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

分类: 1.人物通讯: 报道先进人物、新闻人物为主的要内容,报道的目的是反映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人物的崇高品质,为社会树立榜样2.事件通讯: 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事件,通过写典型事件,来刻画一代新人的“群像”表扬先进,歌颂社会新风3.工作通讯: 是介绍经验类的通讯,对提升一个地方的工作水平,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宣传政策很有帮助,能够较全面、较直观地反映本地方、本单位的工作 4.概貌通讯。它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风貌、新气象、新变化,经常用于介绍游览名山大川、名胜古迹 主题形态:1.隐形主题:通讯主题是暗藏在新闻事实之中的,它被作者暗示给读者,作品中没有概括主题的明显文字,而暗藏在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之中2.显形主题:主题是明朗的,作者把想要传播的主题思想明确地突出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看到一个明白无误的通讯主题。3.寓隐于显(寓暗于明)主题:看似显形主题,也确实是显形主题,但实际上同时又是隐形主题。

12.深入报道定义:某些通过展示宏观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并达到相当深度的报道的总称 分类:包括独立文体: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深度人物访谈等,也包括在版式组合上的连续报道、组合报道

1.开放式提问: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封闭式提问:提出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有一定限制,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

2.隐性采访: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

3.通讯主题: 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3

【摘 要】从项目教学法出发,研究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引入行业模式的评价体系,并从评价体系的理念、方式、标准、实践体会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55-02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成项目来达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完成过程为基点的教学理念。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引入项目教学法后,学生便在课堂中实际经历了分版跑线、报题会和排版会等新闻行业工作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也转变成了“总编”和“编辑”、“记者”,学生不但通过“做”领悟了“学”,还培养了极大的职业兴趣。

项目教学法中的评价体系是检验项目教学法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实践和论证,笔者对评价体系做了革新,即在激发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基础上,注入行业模式,确保整个项目教学法运用的贯通性,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评价理念要紧扣学生实际和行业标准

(一)评价理念符合体育专业学生素质能力。体育专业学生普遍怕“写”,因此新闻采写通常是他们最头痛的课程之一。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在一年级起就安排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但指望学生能很快进入“记者”、“编辑”的角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同时,教师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和潜力的挖掘。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不仅重视采访与写作能力,还认可并鼓励学生发展各种新闻职业能力,如摄影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等,使体育专业学生能通过他们点子多、眼光独特、喜欢动手操作等特长,事半功倍地完成新闻采写。

(二)评价理念体现新闻行业评价标准。项目教学法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中感受和锻炼,进而提高职业能力。因此,将新闻行业原本就已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结合进课程项目的评价中,可以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成效,更好地创造仿真教学环境。经过研讨,笔者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引用了业内最常见的量化打分的方式,并分为基本分和奖罚分。其中,基本分是指稿件和报纸按规定应得分数;奖罚分是指某一稿件或报纸因质量状况而被奖罚的分数。奖罚分剥离于整个评价标准中,主要由行业一线采编人员提出建议,由主讲教师综合意见进行打分。

二、基于行业标准的评价方式是课程的重点

(一)项目评价形式。项目教学法的采用,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又使课堂成为了媒体的实际战场。因此,在评价中,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也将媒体的评稿会、版面评审会搬入课堂中。以项目之一“制作完成一份校园体育月报”为例,见表1。

从表1可知,通过项目教学法和引入行业模式,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写作,以新闻作品完成质量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偏见”,重视学生各方面岗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二)项目评价方式。在执行项目教学法的评价体系中,笔者不但引入行业评价的量化标准,还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改革为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两者各占总评价的50%。下面以制作完成一份校园体育月报的项目为例。

1.过程性评价标准。笔者将总项目中的各采写子项目的成果分别进行过程性评价,5个子项目总分的相加将是过程性评价的总得分。其中,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详见表2、表3。

三、引入行业标准的评价体系实践体会

项目教学法的评价体系根据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来进行全方面的大胆改革,打破传统“一考定音”的模式,把学习过程包括评价过程转变为创造实践活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笔者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评价体系具有多元化和前沿性。评价标准的执行采取教师评、小组互评和组内互评的形式进行。教师评主要针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掌握情况,小组互评主要针对各组作品完成的质量,组内互评主要针对组员团队能力和个人贡献。通过在评稿会上稿件的展示和总编、编辑的点评,营造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体现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同时,由于评价体系中的评分标准很大一部分是采取植入行业评价标准的模式执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教师主动深入行业一线学习锻炼,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动态,保证课程的前沿性。

(二)评价体系体现公平又富有激励。传统考核方式总是或多或少地含有教师的主观臆断。项目教学法重在引入行业模式,就把行业严肃、公平的考评量化指标也一并引入了进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引入项目教学法评价体系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小组组长,甚至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俨然在真正的职场中。组长作为编辑更是认真做好作品完成和评价过程的情况书面报告,确保整个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让所有组员心服口服。同时,笔者创新性地加入惩罚分,由聘请的行业一线能工巧匠打分和评价,能刺激学生表现欲望,并以激励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

总之,项目教学法评价体系在体育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实施,使课堂更好地与行业相融,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程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掌握岗位技能的程度都有大幅度提升。当然,本课程之于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如在项目实施过程监控体系建立等方面。我们将继续探索思考、深化改革,以切实提高体育专业新闻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行业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采写”课程的项目制改革[J].重庆高教研究,2013(2)

[2]金静梅.高职项目教学法考核方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

[3]廖克顺.项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何瑜.加强过程控制,采纳形成性评价——建立项目教学法的学生评价体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5]陈惠英,傅德清.项目教学法中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的探讨[C].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0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一般B类项目(2013JGB294)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篇4

关键词:新闻写作,采访,新闻调研

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与制作技术

随着人们对新闻报道关注态度的改变, 现代新闻制作较以前应经有了很大不同。不只是报道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扩展, 现代新闻的制作流程和制作技术也进行了大幅度革新。

1.1 现代新闻制作流程

现代新闻制作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 相比以前不需要具体策划的新闻制作方式, 现代新闻制作更为严谨、科学。

首先要举行新闻的选题会议, 会议上由各新闻专栏记者、各新闻栏目编导等新闻制作的负责人提交各自的策划案, 进行会议研讨以确定新闻选题方向。

然后是记者的实地采访, 策划案通过以后, 各负责人自己或者选调记者深入实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搜集新闻所需的详细事实。

最后是新闻报道制作, 专栏记者根据自己采访所得的事实进行主题提炼加工, 通过新闻写作的各种方式制作成新闻作品;栏目编导则根据选调记者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组织新闻报道的录制。

1.2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

现代新闻制作技术的革新主要是依托新闻报道媒介的变化, 之前新闻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报刊、电台广播。而如今, 随着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大量涌现, 使得现代新闻制作技术日益复杂起来, 但应用最多的有还是下面几种。

1) 报刊写作编排技术。报纸、刊物等纸质媒介的写作编排技术在今日依然是一种主要的新闻制作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播出时间和篇幅限制, 在报道深度广度上有较大优势;

2) 电台、电视数字制作技术。电台、电视制作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作技术, 通过画面、声音等元素, 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

3) 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技术。网络、移动终端传播是目前新兴的新闻制作技术。数量大, 使用方便, 速度也快, 是最有潜力的新闻制作技术, 不过此种技术目前对新闻事实的审核不足, 存在大量虚假讯息。

2 现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

2.1 现代新闻采访

现代新闻的制作技术虽然有很多, 但是不管哪种制作技术都离不开新闻采访。因为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发掘新闻线索、整合新闻资源所必需的。

不同的是, 由于现代的新闻制作对新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求的提高, 导致现代的新闻采访产生了一些变化。

1) 新闻采访目的

通过选题策划会议, 记者已经明确了本次新闻采访的主题, 因此采访主要是掌握与主题有关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记者必须依靠自身的新闻敏感性, 采访中多听多看, 要及时主动地捕捉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新动态。

2) 新闻采访时间

现代新闻媒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所以采访的时间必须要尽量缩短。短时间内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基本原因以及某一些细节, 依靠自身积累的新闻资源对新闻事件、新闻线索迅速进行整合, 并作出回馈。

3) 采访形式

新闻事件、新闻线索是不断发展的, 都有相应的前兆、发生、高潮、结尾阶段。现代的新闻采访记者一定要多跑、多问、多看、多记、多想, 把采访活动放在每一天, 每一刻。尽可能掌握第一手材料。

2.2 现代新闻写作

现代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写作, 它还包括了电视台的新闻摄制、网络新闻网页的编辑编排等, 其他一切用于组织新闻各要素、整合各项新闻资源、提炼新闻事实并完成新闻报道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方式都称之为新闻写作。可见, 现代的新闻写作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

3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间的相互关系

3.1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相关新闻资源是新闻写作的内容来源。因此, 新闻采访活动做的是否深入广泛, 决定了新闻写作的是否深入广泛。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越深入、越详细, 写起新闻报道来就会越顺利越顺手, 而不至于文思枯竭、思路闭塞。可见,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高质量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新闻采访配合才行, 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3.2 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在新闻界有这么一句话“叫七分采, 三分写”, 道出了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

七分采, 说的是一份成功的新闻报道7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采访获取新闻事实、新闻线索以及有关新闻资源上的, 而剩下的30%的时间和功夫是花在新闻写作上的。这恰巧证明了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1)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主题思想

新闻写作要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这与新闻采访尽可能获取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有关的信息明显不同。新闻写作将新闻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二手资料等信息分门别类的加以分析, 精心提炼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主题, 然后围绕提炼出的主题进行新闻素材的布局谋篇。

2)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舆论引导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对舆论引导是不加区分的, 虽然也有就某一方舆论的问题提问, 但那是为了收集更多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而在新闻写作中就不同了, 需要结合政府政策, 社会主流舆论方向对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加以筛选, 做出主流的舆论引导, 不过要和自身的舆论观点区分开来。

3) 新闻写作进一步明确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要素

新闻采访获取来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比较庞杂, 各个人的说法、看法也都一样, 因此, 没有明确的新闻要素。而新闻写作必须通过对新闻采访获取的新闻事实、新闻线索的分析、提炼, 将其中的各个要素重新的排列组合, 才能形成正式的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 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升华, 两者相辅相成, 缺少任何一面都不能形成成功的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黄柳菱.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误区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9) :48-50.

[2]徐晓红.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J].活力, 2012 (16) :124-124.

[3]吕灵芝.浅论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18) :168-168.

[4]周超.新闻采访写作初探[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1 (4) :124-125.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5

新闻写作: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通过写作制定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全过程。关系: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2.采访质量决定写作质量。

3.对于写作的构思也影响到采访的进行。“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

1.故事是什么? 2.故事如何讲述? 一. 新闻与文学创作:

区别:文学创作:含蓄 主观

新闻写作:直白,客观

1、新闻写作是信息,文学创作是艺术。

2、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

3、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是对采访的来的事实理性选择和真实再现。

4、文学创造则要求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来写作。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 1.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写作诗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板块:新闻业务(采写编评),新闻理论,新闻史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新闻写作决定信息是否传出去。发现——开发——采集——制作——传播(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第一章 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

一、新闻本源与新闻根据

1、新闻本源: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2、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失实(假新闻):

(1)体制性失实:指某种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影响新闻报道。如:“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大量失实报道。

(2)经济性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强烈作用时造成的新闻失实。

2.新闻根据:

(1)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根据。(2)新闻报道必须新鲜。

A.内容要新。B.提高采写效率“抢新闻”

C.丰富报道手段,形势,“分段报道”广播,电视,网络尤其如此。D.写作中要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表明时间“新”。(3)新闻报道要素要完备。

新闻六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标识性要素:何人,何时,何地。(缺一不可,硬性)

实质性要素:何事,何因,如何。(记者可以表达不同的倾向性和观点)(4)要适当的交代新闻来源。

二.新闻事实与叙事寓意

(“人肉搜索”最初来自猫扑论坛)1.人肉搜索的功能:A核实事件的真实性 B.寻人

C 娱乐或恶搞 D.道德批判。

2.出现的原因:A私人领域公共化。B监督渠道缺少的唯一选择。

C中国社会经历了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干预到价值失范和现代性危机的转变。D.后现代的娱乐方式。

3.如何看待和应对网络“人肉搜索”。

A.要有理性自律。B.法治精神。C.公民意识。

媒体审判: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其一,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

其二,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新闻写作中的媒体审判 例:2004马加爵案 责问:客观与平衡 求因:从个体到普遍。

第二章 新闻报道体裁

一、我国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

1、按报道分工范围划分:经济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等

2、按报道内容划分:动态新闻,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具备六要素

综合新闻,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多侧面归纳综合报道

3、按篇幅长短划分:一句话新闻,简讯,快讯,短消息、长消息等。

媒体审判:指媒体对司法机关正在办理但尚未定论的民事或刑事等案件的事实和性质,抢先作出大量的带倾向性观点的大量报道

社区报纸:准确提供读者所需的信息。构成社区的三个硬件:银行、教堂、报纸。

二、西方的体裁的分类 1.按传播工具划分:报纸新闻,杂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有线电视新闻,通讯社新闻。

世界上四大通讯社:AP 1982年 美联社

REUTERS 1850年 路透社(英)AFP 1844年 法新社(前身哈瓦斯社)UPI 1907年 合纵国际社(私人)新华社 1931年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7年更名 2.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范围划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社区报纸。(银行,教堂和报纸是构成社区的基本硬件)

3.按报道内容分:暴力与犯罪新闻,娱乐新闻,天气新闻,讣告等等。

讣告新闻:是对去世者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报道对象可以使达官贵人也可以是平民。在国外,普通小人物的报道占了大部分。

4.按事件的性质的划分:硬新闻,软新闻。

硬新闻:又称“纯消息报道”。指体裁比较严肃的,具有一定时新性的客观事实报道。(有很强的政治性,或者科技性的经济的、军事的、内容比较重大的新闻,表达方式庄重,写法也较为标准,相对变化不多。)如:新闻联播。

软新闻:指人情味味浓,写作手法轻松活拨的社会新闻,在题材上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活拨,轻松,灵活,多变等。如:《晚间新闻》。

三、从新闻的六要素入手:划分为三大类,每一个实质性要数都可能构成一个报道中心。1.何事:消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a.动态消息.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

b.综合消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

2.何因: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报道)3.如何:通讯(详细的展示过程)

第三章 消息

一.消息的基本结构: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署名。第一节 消息头

一 定义: 一般的新闻在最开头都可以看到用黑体字标示的就是消息头。

如:“本报讯”或新华社北京电,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讯头:本报讯 本报记者某某

电头: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新闻发布单位+新闻发布地点+新闻发布时间)

(如果是报纸,不管是何家报刊都统一采用“本报讯”)二 为什么有些用“电”有些用“讯”呢?

在报纸新闻中,记者向自己所在的媒体发回稿件,无论是否在出版地,可统用讯头。但在外地用电子手段发稿,也可用电头。通讯社新闻统用电头

三.为什么要有消息头?

1.是消息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是一种文体标识)。2.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知识产权,本报所有)。

本报专电:证明此消息本报版权所有,其他媒体不得抄袭。3.表明消息的来源,以利于读者判断。

4.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的联系起来,便其谨慎对待。四. 为什么要加”据”。

报社对于通讯社的电讯稿无权增补修改,但可以删节。经过删节的消息,必须在消息中标明:据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第二节

新闻导语

1.导语是新闻中消息这种体裁所特有的。2.导语处于文章中的开头部分。

(一般的消息导语就是第一段,也有俩个自然段构成的导语,称之为“复合导语”。虚写+实写)3.与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二、导语的演变

导语作为消息文体的特殊术语,是在消息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的 1.第一代导语

产生过程:1844年,美国,电磁电报

1851年,美联社的前身最先采用电报技术(此前是采用书信)1865年,导语作为正式发端

1880年,开始普遍使用

五要素概念的提出:指出导语要素要将五要素纳入其中。第一代导语,又称“全型导语”,因导入冗长又称“晒衣绳导语”。2.第二代导语

产生过程:(1)广播出现对报纸而言是个大的挑战。

读者的要求短时间内更多的消息。

(2)1954年《纽约时报》提出不要把五要素全纳入要挑选最重要最能激起人兴趣的要素。

第二代导语又称“部分要素式导语”“倒金字塔式导语”。(第二代导语是今天新闻写作的主流)。

3.第三代导语就是没有特点,五花八门,多样化,能起到活跃化的作用。

三、导语的任务

开门见山,尽快的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消息中的消息,快报中的快报)灾难性的新闻,灾情一定要上导语,新闻报道尽量用权威机构或人的括语。1.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导语为全篇定音

导语决定消息的基调,消息的主体部分要按这个基调展开叙述。

四、导语的大致类型

依据选取事实,反应事实的主要特点,导语基本可以归为四大类: 1.概述型导语:以概括的,直接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优点:事实信息最为简洁明了,便于被大众接受。广播电视大多采用此类写好概述型导语要求记者:

(1)。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提炼新闻事实,忽略背景。(2)。用具体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2.描述型导语

与概述型相比,它的特点是:

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

描述型导语要求记者:

(1)采访中要扑捉有形的画面即使未在现场,采访也应当做到“立体化”,让采访对象间接地为你提供一些情景。

(2)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不能为了

描写而描写)。3.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找相关的,权威的,与记者观点相同额知名人士的观点进行评论。

a.运用直接引语突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内容。b.运用直接引语变换新闻视点,烘托气氛,呈现立体情景。c.间接引语,把别人的话略加整理引出。4.橱窗式导语(一般都是复合型导语)是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

特点:它不是靠议论或描写,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如何标明导语中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分为: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

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

一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予以保密。二因为不少提供消息的人士并非十分重要。

四、导语的修辞技巧

设问:导语以提问的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拟人:导语中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

借用: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得导语富 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

对比:在导语中,对俩个极端事物进行比较,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

直呼: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西方称之为“谈话体”。可以将读者拉近,造成一种亲切的交流的气氛。

排比: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的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中的一部分,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惊警: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唤起读者的注意。第三节 消息躯干

一、新闻躯干要达到两点:

1.解释和深化导语,展开导语,使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

2.对导语事实加以补充(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补足导语中没有出现的新闻要素,提供其他事实以及与事实有关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新闻背景 一.什么是新闻背景?

狭义的新闻背景指报道中与新闻事实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情况,社会环境等等。

二.新闻背景的意义。

1.对于受众的意义:帮助受众了解他们所不熟悉的东西

帮助受众加深对新闻事实意义的理解,认识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

2.对作者的意义:帮助作者表达他的立场,观点,思想倾向,是作者巧借事实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 新闻背景的种类。

1说明性背景材料 2注释性背景材料

3.对比性背景材料。(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的对比)

4.提示性背景材料。(一个背景材料与令一个背景材料的对比)

第五节

消息结尾

消息结尾加上一定的新闻背景,可以增添消息的人情味和深度

第六节

消息标题

徐宝璜《新闻学》1.便于阅读。2.引人注意 一 消息标题的分类

1.从结构上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1)单一型标题:即指有一种主标题形式的标题,多数为一行标题,也有少数两行标题,仅主标题就能独立承担标题任务。

2)复合型标题:由两行或三行构成,包含主标题和辅助标题。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主题(字号最大)

辅题(包含引题和副题。补充主题,加强气氛)

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上铺题,位于主标题之前,起引出主题的作用。

副题:又称子题,下铺题,位于主题后面,是“后勤部队”。起注释,补充,印证主题的作用。复合标题三种结构方式:a.引题+主题b.主题+辅题

c.引题+主题+辅题

2.从表意程度划分:

1)实标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

特点:具体标明新闻事实。2)虚标题:即虚化,抽象的标题。

特点:烘托气氛,揭示新闻本质,阐明新闻意义等等。二. 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

1.单一型标题都是实标题。

2.复合型标题中一定有一条是实标题。3.题文相符:

a.标题表现的新闻内容要清楚明白。

b.标题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要与新闻报道的内容完全一致。c.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任意的拔高夸大。4.生动形象。例:标题: 美“立歼”对手 伊“拉克”敌军

第七节 消息的结构形式 一 结构分类

1、倒金字塔型:每个段落都独立成段(方便删节),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列。

2、时间顺序式:编年体结构

3、并列结构:概述型导语+消息驱干

4、悬念式结构

二 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

事件性消息 非事件性消息 时间上:突发性 渐进的

六要素:何人、何地、何时(都不能少)时间地点不具特别意义 内容上:展示一个点,以具体的题材报道 全面的展示事件

三 精确新闻

定义:新闻机构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以及实地试验等社会科学的研究的方法来报道新闻,使新闻的内容能更精确的反应和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技巧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方法称为精确新闻报道。

四 《华尔街日报》体新闻

定义:报道新闻时,开头往往讲一个与主题有关的人物的故事,以此再引出所有报道的新闻,进而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枯燥、抽象变得引人注目,提高人情味和传播效果。双通道传播:理性传播+情感传播

第四章 通讯

一、什么是通讯?

1.定义: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记录深入而又生动形象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

闻体裁。2.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消息:篇幅较短,时效性很强,有消息头、导语等标识,简略单纯,通讯:篇幅较短,时效性较强,无文体标识,内容详细丰富,创造性强

二 通讯的作用

1.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2.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3.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三 通讯的类型

1.人物通讯:以人物为中心,反映时代的特点、社会的风貌。

以景写人,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物

2.事件通讯:以事件为中心

3.工作通讯:报道工作中的成就,成功的经验,揭示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材的指导性强,理性认识寓于新闻事实。

4.风貌通讯:又叫概貌通讯,抓住特点写出特色。

新闻特写: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表现了的片段进行描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要求:现场感、局部化、可视性

会议新闻 :写作时应抓最有新闻信息的事实加以报道,不计较会议程序和规模问题 多媒体报道

信息形态的种类:视觉类媒体 听觉类媒体 触觉类媒体 多媒体信息必须围绕单一的主题 深度报道

一 什么是深度报道

定义: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信息全面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

《一个自由而负责人的新闻界》

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可以表象真正意义的脉络。二 起源

前身:解释性新闻 美国20世纪30年代 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

要求:What Why background 西方新闻界的三次写作革命

第一次,18世纪中期

从英国的抒情散文体束缚住解放出来形成

顺序记事新闻写作文体

第二次,19世纪中期 讲究导语写作,以倒金字塔结构为框架的报道 第三次,现在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写作 1.开头

经常采用“聚焦式“结构(写报道有关的个案最为典型的人 或事件的白描,提供个案场景,引起兴趣

2.过渡主题

在个案与社会问题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再点出主旨使报道由个案转到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

3.发展主题

对大问题进行分析报道,所层面透视主题,使之全方位展现

4.意味深长的结尾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6

关键词:新闻采访;角色定位;采访权具体来讲,记者的角色定位指的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采取合理的采访方式,要让被采访者接受报道。记者的权利指的是在将自己的职责严格履行下去的基础上,对有利于报道的规范进行享有。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体现出来。因此,人们需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新闻记者角色的新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新闻节目日趋成熟,对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那种模式下,新闻记者只是完成采访工作,播音员来完成报道工作,那么就可以了解到新闻记者主要是将那些新闻采访进行报道的。近些年来,传媒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那么新闻记者往往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方式应用过来,以便促使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现场感得到增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机结合节目现场采访和节目播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站在镜头之前,同时将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就给现代新闻记者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新闻记者除了要单一进行新闻报道之外,还需要语言发声、语言调整以及播讲等等,在采访提问的基础上,评述和分析新闻事件,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给挖掘和发表出来,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矛盾

新闻记者的工作职业性质以及其他的一些附加权利都是其职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对于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来讲,需要其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对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承担。因此,在对自己的职业要求进行履行时,就可能会有矛盾存在于其和社会角色之间,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1)记者角色定位错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新闻记者都将自己单纯的作为一名记者,完全客观中立地进行新闻报道,没有及时地加入到社会管理中来,将事件真相客观准确地报道出来,向公众尽可能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在这一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只是一个叙述者,针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发表自己的建议,以此来力求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角色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报道事件产生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有矛盾存在于基本人权以及绝对客观之间;针对这种情况,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就可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参与者,把自己融入社会事件中,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机地联系新闻报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记者角色的越位。除了上面一个问题,记者角色的越位也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所采取的采访方式、语言习惯以及对人态度等都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相符合;新闻记者往往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忽略,对自己的作用过分强调,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干预作用,甚至新闻信息的价值趋向都由自己引导,这样就存在着严重越位现象。特别是近些年来,新闻记者的角色越位问题日益严重。众所周知,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对正确的信息进行传播,以此来对公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公众以及全面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3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职责义务

(1)新闻记者的采访权。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指的就是他们对新闻信息自由搜集的权利。新闻记者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采访报道,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却是对信息进行搜集。也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想履行自己的采访权,就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自由采访是新闻记者的权利,可以自主采集新闻信息。同时,为了保证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新闻记者需要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社会和公众:首先是在報道事实过程中,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中立客观地报道,将更加准确的信息提供给社会公众。其次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将新闻知识和新闻背景给提供出来,对大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另外,对政治社会开明自由进行介绍和阐述,对社会法律正义进行有效地维护。在这些要求下,新闻记者就需要合理行使采访权,认真履行采访责任。因此,广大新闻记者就需要深入到第一线基层之中,对相关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如果有人干预到了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权造成了妨害。因此,新闻记者享有的首要权利就是采访权。具体来讲,为了保证新闻记者可以正常享有社会权利和职业权利,那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政府的合法权益不受新闻记者自由新闻采访活动的影响,那么就不能够限制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

(2)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通过笔者的研究和调查发现,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主要变化体现在这些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于新闻记者。因此,新闻记者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讲,必须要履行守法义务。所以,新闻记者就需要结合具体要求来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具体而言,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的维护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职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记者权利义务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来体现的,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新闻记者来讲,需要找准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履行相关的责任义务,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促使新闻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参考文献:

[1] 李娜,贾都督.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3,28(15):188189.

[2] 孟旭舒.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语用角色定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6(19):192193.

[3] 袁雪梅,李嘉,王亮.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中国地市报人,2013,19(10):103104.

[4] 田林.浅谈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2012,26(15):111112.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新闻, 采访与写作

1 农业科技新闻的概念

所谓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新闻, 它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按照有关新闻学的概念, 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也可以把农业科技新闻看作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 具体地说, 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学和新闻学的交集, 农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子集, 而新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子集。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在《人民日报历届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集》 (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 年6 月第一版) 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有人说“新闻无学”, 这话不对。但是新闻工作经验总结不够, 新闻理论研究薄弱, 这些方面的不足, 确实应该抓紧补救的。选择某些新闻作品, 就这些作品采访、写作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新闻工作问题和经验, 加以分析研究, 集腋成裘, 汇为理论, 有助于早日消解“新闻无学”的说法。

笔者正是按照这一思路, 试图通过大量的农业科技新闻采写的实践, 总结、描述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 阐明农业科技新闻的规律即农业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和理论性, 进而通过农业科学的科学性来进一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 从这个侧面证明新闻也是有“学”的。

假如我们能用同样的方法, 将其他各个类别新闻, 如工业新闻、经济新闻、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等等, 都系统地总结一下, 用这些学科或行业的理论性来证明新闻的理论性, 这样就能从特殊性归纳出一般性, 从而全面证明新闻的理论性, 这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 农业科技新闻的特征

在大量的新闻采写实践活动中, 我感觉到, 农业科技新闻如同农业科学一样, 也有自身的一些规律和特征。大致归纳如下。

1) 科学性

作为农业科技新闻, 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 是用新闻手法对科技成果进行的推广和普及, 其报道对象是农业科技, 在稿件中势必要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 例如成果的水平、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增产幅度等等, 即使记者要使该项成果通俗化, 采取许多修辞手法用于写作, 但绝对不能脱开科技成果而随意发挥, 因而农业科技新闻始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这是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基本的特征, 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灵魂。相反, 如果为了追求通俗化和生动性, 而不顾科学性, 甚至违反了科学性, 那么所写的稿件也就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了。

2) 季节性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农业科技的应用自然也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例如, 到了春季, 就应该及时报道春耕生产以及抗旱等方面的农业科技新闻;到了夏季, 就应及时报道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农业生产, 才能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尽管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 保护地栽培技术不断创新, “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大量问世, 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 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数亿农民的大国来讲,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农业的季节性和农业科技新闻的季节性仍将长期存在。

3) 区域性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农业生产结构千变万化。因此, 某一项农业科学技术往往只适合在某一个区域推广, 这样就决定了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而不像其他技术, 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范围。对于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来说, 不仅省与省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县与县之间都有差异。因此, 我们在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时一定首先要考虑它的适用地域和范围。

4) 可推广性

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显著的特点之一。由于农业科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 许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加之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业科技有极为迫切的需求, 这就为这些科技成果的推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就使农业科技新闻在具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可推广性。例如, 记者报道了一个新品种的消息, 立即就会收到许多要求推广该品种的读者, 同时, 也会引起有关领导和农业推广部门的关注, 对农业科技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在新闻实践中已被许多事例所证实。

5) 新闻性

这自然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如果不是对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最新的事实的报道, 就不具备新闻价值。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按新闻的要求及时予以报道。农业科技同样也不能缺少新闻性, 如果缺少了新闻性, 同样也不能成为农业科技新闻。

6) 持久性较强

同其他新闻、特别是社会新闻相比, 农业科技新闻虽然没有太大的轰动效应, 但它却具有持久性较强的特征。例如对一些化肥、农药、品种的报道,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持续到数个月甚至一年, 有的农业科技新闻竟然在发表两年后还有读者来信来电询问, 其社会影响的持久性不可低估。

7) 时效性较弱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点, 农业科技新闻早发几天或晚发几天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只要不错过季节就行。也就是说, 在季节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农业科技新闻还具有时效性较弱的特点。不像有的新闻, 例如会议新闻, 必须当天发表才行。当然, 也有一些特别重大的农业科技新闻其时效性也很强, 不仅必须及时见报, 而且还要突出处理。例如, 假设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被研究清楚了, 这就是一个十分重大、会引起轰动的新闻。

8) 反馈率高

这同样是农业科技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重要特征。一般情况下, 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都会引起较大的反响, 特别是广大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民朋友, 他们纷纷来信或来电, 有的要求购买良种, 有的希望同课题组直接取得联系等等。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编辑经常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 这也成为媒体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渠道, 成为读者参与办报的一个重要渠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视, 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农业科技新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的重视, 纷纷创办了周刊或专版, 组织相关报道, 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记者也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 农业科技不仅在农业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而且已开始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发挥作用, 例如在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城市园林等领域, 农业科技已开始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9) 可预见性

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会具有可预见性, 因为, 从科研立项开始, 记者就可以追踪科研进展情况, 及早等待科技新闻的出现, 给新闻采写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不像许多突发性的新闻, 无法预见。我们也可以预见, 农业科技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因为有专家早就预言, 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 继信息技术之后, 生物技术必将发生革命性的突破。而农业科技作为生物技术的载体, 也必将迎来革命性的突破。

10) 政策性

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也离不开政策性的指导。例如, 有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也必须遵守相关的政策法规, 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有的农业科技新闻如果离开政策性的指导, 不仅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政策性也是农业科技新闻的一个基本特征。

3 农业科技新闻的作用

农业科技新闻在实际生活中究竟能产生那些作用?我认为至少能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促进成果转化,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科技新闻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农业和农民的强大需求,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但农业的科技含量还比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多年来, 我国的农业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成果层出不穷, 产生了一个无形的科技成果市场。另一方面, 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 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巨大需求。在这两个市场之间, 新闻传播起到了桥梁和沟通的作用, 实现了这两个市场的对接, 对促进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

2) 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影响

通过农业科技新闻报道, 可以让全社会了解农业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进而赢得政府和全社会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支持。事实上, 我国许多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而迅速被全社会了解和认识的。在这方面, 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体会更深。

3) 促进农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般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都会引来大量读者来信, 这些来信转到农业科研人员手里后, 不仅让农业科研人员了解了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实际需求, 同时, 从农业生产一线反馈回来的信息也为农业的科学研究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

30 多年来, 已有相当一批农民朋友依靠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提供的信息走上致富路, 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示范作用, 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科技意识, 进而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4 农业科技新闻的采访

4.1 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前, 我体会应做3 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其次要查阅有关资料;再次是要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

1) 学习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

我认为这是采访农业科技新闻必须要做的。例如, 要采访转基因抗虫棉, 就必须学习和了解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搞清楚什么是转基因抗虫棉?它有那些特点?它还有那些不足等。有了这些基本知识, 就能同专家对话, 就能提高采访效率。那么, 如何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呢?也有人反映, 学习农业知识谈何容易!其实, 只要培养起对农业的兴趣, 再坚持把自学和参加各种培训班结合起来的办法, 就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基本知识, 以满足采写新闻的需要。如果有时间, 可以到就近的农业大学或农校听课, 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也可以借阅一些比较通俗的农业科普书籍自学, 遇到问题再请教专家。相信经过努力, 许多人都会成为半个农业专家的。其实, 有一些国家的新闻法就明确规定, 从事工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工程师职称, 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具有相关专业职称的记者报道相关专业的新闻, 就会有很大的优势。

2) 查阅有关资料

每次采访前, 最好能查阅一些有关采访对象的资料, 了解主要情况, 明确采访重点, 考虑一下要提出的问题, 把它列成一个采访提纲备用。

3) 写一篇新闻腹稿

如果可能, 也最好在采访之前先模拟写一篇新闻腹稿, 这样就会更加明确采访的重点和所需要的内容, 大大提高采访效率。例如, 1990 年5 月, 水利部组织去黄淮海地区采访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管道灌溉技术, 我虽然学过农业, 但对水利方面的知识了解地并不多。在飞往南京的飞机上, 我就从窗口俯瞰黄淮海大地, 想象着管道灌溉技术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对了!埋在土壤里的一根根管道不就是大地的动脉、农业的血管吗?于是我想好了要写的题目:给大地装上“人造血管”, 随后又详细地写了一个新闻腹稿。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 我紧紧围绕这个新闻腹稿所需的内容进行采访, 不断充实事实, 不断用新的知识和技术修正腹稿, 终于比较顺利地写成了这篇通讯。文章见报后受到专家和各界的好评。水利部领导还委托办公厅打来电话予以肯定并表示感谢。这篇通讯还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水利部联合评选为第二届全国水利好新闻二等奖。

4.2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1) 反季节法

即当事物发展出现反常、异常情况时, 常常会出现新闻线索。1991 年5 月, 人民日报组织了“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 我们一行5 人赶往宁夏采访, 按照农历, 已是立夏的时节, 然而, 等我们到了宁南山区, 却赶上了一场大雪。这种天气和节气的强烈反差使我意识到, 这是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新闻线索, 于是我便全力投入到抗冻防灾的采访活动中, 采写出“冻灾发生之后”的通讯, 被编辑部配发编者按, 作为“记者在基层”系列采访活动的第一篇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 (见人民日报1991 年5 月13 日头版) , 后被评为社内好新闻奖, 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我们同行的另一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有一位村支书一心为百姓的事情操劳, 竟然将自家去年收割的小麦堆放至今, 仍顾不上脱粒, 都快一年时间了。这同样也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记者经过深入采访, 终于采写出“宁南山区采访日记” (见人民日报1991 年6 月17 日第四版) ,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88 年10 月, 记者赴吉林采访, 正赶上国庆节放假, 记者便去了吉林大学, 想趁着清静随便看看校园, 没想到却碰上了几个利用假期做实验的学生, 一了解才知道, 他们几个虽然还未毕业, 但已成立了公司, 正在开发尿激酶。于是, 记者采写出了“未拿毕业证书先领营业执照”的新闻, 发表在《人民日报》科技、教育版的头条位置, 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2) 课题跟踪法

即当一项科研课题开始进行课题立项论证时, 就开始进行跟踪采访, 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 积累素材。一般情况下, 根据课题的计划即可大概知道什么时间出成果, 以及该项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这是采写农业科技新闻最常用、最有效、最能高人一筹, 同时也是最有希望写出独家新闻的一种方法。其实, 该方法也适合于一般的科技新闻。因此, 要经常到科研计划部门多走走, 了解掌握国家准备开展那些方面的研究课题, 就能掌握采访报道农业科技新闻的主动权。

3) 农业需求调查法

即经常进行一些小型的调查, 了解一下农业和农民的需求, 就会从中发现许多需要采写的新闻线索。例如, 通过调查, 发现农民喜欢特种养殖, 那么就立即去采访一下这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相应的专家, 写一些有关特种养殖方面新品种的消息, 或者专家对特种养殖技术和市场预测方面的建议, 是会受到农民欢迎的。

4) 知识预测法

即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大胆预测, 也会发现许多线索。例如, 我们现在就可以预测, 如果有一天科学家揭开植物光合作用的奥秘, 将必定是一个轰动世界的重大科技新闻。再如, 生物技术的一系列突破也将都是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还有, 平时由科学家培育出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 都是会受到读者欢迎的。

5) 信息筛选鉴别法

即从平常获得的各种信息中筛选鉴别出有价值的线索。我们每天都会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以及各种内部简报等途径得知许多信息, 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加工和筛选鉴别, 也是获得线索的主要途径。例如, 1989 年初, 教科文部副主任蒋涵箴从中国农业大学寄来的简报中发现, 该校王树安教授试验成功了“吨粮田”, 觉得很有新闻价值, 但有人担心会不会像58 年那样搞浮夸, 蒋涵箴便将这一份材料交给我研究, 我用所学知识进行了筛选鉴别, 还拿出了大学所学的《植物生理学》的笔记, 找到了“吨粮田”的科学原理和依据, 于是蒋涵箴立即带我去中国农业大学采访, 写出了“北方有可能亩产吨粮”的报道, 成为全国最早报道“吨粮田”的文章, 对“吨粮田”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还有一次, 中国农业大学打来电话通知我采访他们举办的首届“农民科技日”, 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新闻, 尽管我前一天还在上夜班, 直到夜里3 点钟才下班, 第二天还有其他采访任务, 但我还是选择了去采写“农民科技日”, 早上7 点钟就爬了起来, 赶往农大采访, 当天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农民喜赶科技集”的短通讯, 产生了较大影响, 后来还获得了全国现场短新闻奖。

4.3 农业科技新闻采访技巧

在新闻采访方面, 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和技巧,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创新。我个人在采访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要抓住重点;在采访过程中, 一般首先遇到的就是采访者介绍情况, 由于农业科技新闻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等诸多特点, 加上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 因此在听被采访者介绍情况时一定要抓住重点, 尽快弄清楚对方要表达的主题, 进而做好提问的准备。二是提问要击中要害;在向被采访者提问时要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击中要害。这样才能在采访过程中赢得主动权, 提高采访效率。三是遇到敏感问题时要采取迂回的办法获得所需的信息;例如, 有许多农民不愿露富, 要想直接询问其实际收入几乎很难做到。这时不妨分散其注意力, 随便从种、养、加等各个方面入手, 分别了解收入情况, 最后将所有收入加起来, 就能算出其实际收入了, 从而达到采访的目的。四是要尽量多用行业和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如果采访对象是农民, 就要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进行采访。如果采访对象是科技工作者, 就要用专业术语同采访对象交流, 这样就能从心理上靠近被采访者, 当然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和一手资料。五是要尽量多的占有基本素材。在采访过程中不要怕麻烦, 想尽一切办法, 应该尽量多的占有一手资料, 为写稿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和数据, 避免回去后又发现缺少素材, 再重新搜集。

5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

5.1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原则

1) 让“易碎品”成为“持久牌”

新闻被称为“易碎品”, 然而, 农业科技新闻却并非如此。在农业科技新闻的采写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条农作物新品种、化肥新品种或其他实用技术的消息见报后, 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编辑部和记者本人会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来电, 有的还登门造访, 寻求科技信息。他们中既有农民, 也有干部、科技人员, 甚至还有学生。有时来信还持续长达两年时间。这就是农业科技新闻的魅力!因此, 我认为, 至少在农业科技新闻领域, 新闻已不再是“易碎品”, 而有可能成为“常青树”。也许有人会说, 新闻就是新闻, 拖这么长的时间, 新闻岂不变成“旧闻”?我认为, 首先, 农业科技新闻作为新闻是成立的, 是毫无疑问的, 农业科技新闻一开始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 是符合新闻的要求的。其次, 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之所以持久, 是由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村的现实情况决定的。农业生产周期本身就比较长, 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通常要用好多年, 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 加上农民目前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 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投入也有限, 农民兄弟希望一个品种或一项技术尽量多用几年, 这是现实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农业科技新闻时尽量考虑到这一点, 从较长远的目标出发, 写清楚该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周期, 让“易碎品”成为“常青树”。这是针对具体的写作而言的, 但就农业科技新闻的全局来看, 我们应该按照新闻的要求, 及时报道农业科技领域的所有新闻,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切莫因为农业科技新闻具有的持久影响力而形成“一劳永逸”的想法。例如, 1989 年6 月, 记者去陕西采访, 一路乘坐火车经过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看到各地到处都在用火烧麦秸, 白天在烧, 浓烟滚滚, 夜里也在烧, 整个夜空都被照得通红, 我当时就想, 全国每年该有多少麦秸被烧掉?这既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也对环境、交通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我决心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因为, 麦秸和麦穗一样, 也是农民辛勤劳动得来的, 也是农民花费好多化肥、水等的投入得来的, 它的成分和麦穗基本一样, 也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 也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在植物生理学上, 人们把麦穗的产量叫做经济学产量, 而把整个作物 (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 的产量叫做生物学产量。看来, 在学术上, 麦秸还是有其应有的地位的, 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当中, 人们更需要能吃的粮食部分。然而, 一把火将麦秸烧掉也太可惜了, 有没有办法利用麦秸呢?一路上我都在思考着。几天的采访结束后我要返京, 顺便去看望我的老师孙益知教授, 闲谈中孙教授说, 咱们学校的能人真不少, 水利系一位教授发明了一种机器, 能把麦秆压成蜂窝煤。听到这里我一下兴奋起来, 当时离火车开车的时间只剩下20 分钟的时间了, 我全然不顾这些, 赶紧请孙教授打电话联系, 一会儿, 水利系的杨松甫教授打着手电筒过来了, 原来正赶上实验室停电, 杨松甫教授简单介绍了情况, 带我参观了设备, 给了一些介绍材料, 我就赶紧往火车站跑。在返京的路上, 我写了约400 字的消息, 最后见报时虽然只剩下100 多字, 但是其社会影响却出乎意料, 杨松甫教授收到了许多群众来信、来电, 编辑部也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和来电。对于促进这项成果转化、引起全社会关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1994 年, 中国农科院院长王连铮研究员带领专家去山东省荷泽召开现场会, 推广该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研制的301 菌种堆肥现场会, 我听说后立即赶往荷泽采访, 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消息, 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没想到, 几年后, 麦秆的问题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燃烧麦秆等作物秸秆的问题愈演愈烈, 不仅影响民航飞机的起降, 还影响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 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1998 年12 月, 科技部在成都举办了全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和现场会, 记者立即前往采访, 看到了来自全国的许多有关的科技成果, 感到很欣慰。但是, 我认为, 我国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路还很长, 作为新闻记者, 有义务继续关注和报道。因此, 在采写这方面的报道时, 就特别要注意不能将有关新闻写成“易碎品”, 而要写成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树”。1995 年, 我写了一篇题为“全元肥向全国推广”的消息, 直到两年后还有读者给我来信询问有关情况;1998 年, 我采写了一篇“养羊技术帮你走上致富路”通讯, 见报后收到了上千封来信和来电, 反响之热烈让我备受鼓舞。1997 年, 我采写了一条短消息“”, 见报后反响很大, 事隔一年后, 我去农科院采访, 顺便去看望芽苗菜的发明人, 正巧他在接一个长途电话, 我预感到这是人民日报的影响力仍在起作用, 我立即请这位发明人问对方, 是从那里得到的信息, 对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女干部, 她说最近去图书馆查阅去年的人民日报时偶尔看见的。我想,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响, 最主要的是人民日报多年来形成的权威性高、发行量大的特点在起作用。在采写方面, 我体会主要是想把“易碎品”写成“常青树”, 在报道中尽可能多写读者最需要的信息和内容, 从而使新闻产生持久力。

2) 莫小瞧“豆腐块”

“短些!再短些!”曾是新闻界多少年来一直在呼吁的, 也是社会各界对新闻的一种期盼。然而, 事实却是短新闻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反而其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有削弱的趋势。我以为, 新闻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读者的需求也同样是多种多样的, 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 长文章和短新闻一样, 都是组成新闻的要素, 他们之间并不矛盾, 并不互相排斥, 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大家对长文章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比较充分, 而对短新闻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的还不够多, 在一些地方, 甚至对短新闻在存在一定的偏见。我并不是要把短新闻的地位说得多么重要, 只是希望能给短新闻以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记得我之所以下决心从事新闻工作, 是我的老师、原西北农业大学校报主编夏鲁平先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 我国一位著名的学者对香港的文化市场作了一个调查, 发现香港的文化市场中的出版物有80% 以上都是新闻和信息, 这位学者分析说, 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工作竞争的不断加剧, 人们对新闻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例如, 甲、乙双方对垒, 甲方的子弹打进了乙方的枪筒, 乙方的枪打不响了, 像这样在现实中发生的事实, 单靠作家在创作室里是无法想象的, 而只有新闻才能主动、及时、客观地向读者报道这一事实。听了这个故事后, 我对新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逐渐产生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念头。在新闻实践中, 我感到在科技新闻领域、尤其是农业科技新闻领域, 短新闻是最受读者欢迎和喜爱的, 也最能发挥其推广作用的。这一点, 我们也可以从许多办得好的农业科技类报纸和刊物的实践中得到印证。我的理解是, 短新闻是新闻的“文言文”, 是“高能块”是“压缩饼干”, 它占据的版面又少, 新闻容量又大, 是最经济的传播形式。有人认为短新闻好写, 体现不出记者的水平。我认为短新闻就像百米赛跑、像智力抢答题, 要在很短的时间里, 在有限的篇幅里, 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了, 说得通俗了, 必然有其自身的难度。因此, 我要呼吁:莫小瞧“豆腐块”。

3) 让新闻“科学”起来

我认为, 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 最好亲身体验一下农业科技活动, 参加一些农业科研课题和农业科技咨询、推广工作, 这样就对农业科技工作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对采写农业科技新闻大有帮助, 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科技含量, 避免出现明显违反农业科学原理的错误报道。反之, 如果不能体验农业科技活动, 甚至很少去过农村, 只是凭专家的介绍就来写稿, 就容易脱离生产的实际需要, 甚至闹出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我于1974 年就开始参加农业社的生产劳动, 上大学和参加工作后, 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科研课题, 积累了一点实践经验, 这是我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最大优势。

4) 让“农业科技新闻”通俗起来

农业科技新闻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基层农业干部和广大农民, 因此, 农业科技新闻是不是通俗, 是不是能让他们看懂, 就成为衡量一条农业科技新闻好坏的根本标准。因此, 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光是懂农业是远远不够的, 文学、哲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是同样重要的。应该想办法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认为, 对从事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和通讯员来说, 农业科技知识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同等重要, 二者不可偏废。

5) 切忌盲目跟进和雷同

如果从媒体上看到对某件事情的报道, 就马上写一篇类似的新闻,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 有时还能被采用。但是, 如果盲目跟进, 也容易造成雷同, 失去新闻价值。例如, 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山鸡飞上因特网”的通讯, 没过几天, 编辑部就收到了“土豆飞上因特网”“玉米飞上因特网”等一批类似的来稿;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农民喜赶科技集”的通讯, 过了几天, 编辑部就收到了“农民赶科技集”“农民赶科普大集”等相似的来稿, 大同小异, 无法采用。

6) 新闻稿也重在修改

人们常说,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新闻其实也是如此, 尽管新闻的时效性很强, 但也应抓紧时间修改几遍, 把新闻写得更好。

7) 坚持送审制度, 严防差错出现

新闻稿再急, 也要坚持送审, 确保不出差错。同时, 要尽量保存好第一手采访材料, 以留做查询备用。

5.2 农业科技新闻的写作技巧

我体会, 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方面, 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 可以从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出发, 勇于创新, 每次都力争写出新意, 吸引读者。

1) 导语的写作

我认为导语是农业科技新闻的关键和核心, 是需要下功夫去研究和写作的。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的导语在农业科技新闻写作中经常被采用并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是拟人化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 也比较通俗易懂, 可以经常采用。例如, 我于1989 年初写了一条消息“近千家植物医院在全国兴起”, 导语是这样写的:“人生了病, 可以到医院去治疗, 家畜家禽生了病, 可以到兽医院去诊治, 如今, 既不会说话, 又不会走路的庄稼生了病, 也能到植物医院去就诊了。”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一位资深的老编辑在评报栏里的报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条科技好新闻!”

二是设问式导语。这种导语比较吸引人, 先提出问题, 再用新闻事实逐步予以回答, 层次、段落比较分明, 容易记忆。

三是叙述式导语。这种导语似乎显得比较平淡。但是, 对于无法采取前两种导语的新闻, 就只能采用叙述式导语了。不过, 只要动脑筋, 这类导语也是可以写好的。

2) 消息的写作

依据农业科技新闻的基本特征, 在消息写作时一定要突出背景, 写清楚技术成果的基本参数, 以及该成果适合推广的地区和季节等等。同时也要写一段“专家建议”或“专家估算”等, 展望一下该成果的发展前景和增产幅度、效益等。

3) 通讯的写作

要选取重大题材, 即能引起读者兴趣或者能改变农业生产现状的重大技术和人物、事件等。从实际情况来看, 通讯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但反馈率并不高。

4) 言论的写作

要选取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用科学原理做论据, 用众所周知的农谚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的论点, 就会形成自己的特点, 也容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5.3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中稿率

1) 写好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前提

(1) 爱三农

只有热爱三农, 对农村、农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帮助你克服各种困难, 作好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工作。

(2) 泊名利

如前所述, 农业科技新闻一般不会像其他新闻那样经常产生轰动效应, 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 从事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不能急功近利, 而应淡泊名利,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篇报道。参加劳动。要写好农业科技新闻, 我体会, 如果从来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就首先应力所能及地参加一些农业生产劳动, 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了解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的需要, 形成比较符合实际的农业新闻观, 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常识性失误。有人说记者是“只说不练”, 做农业记者就首先做到“既说又练”“先练后说”, 这样才能把新闻写实、写活。有些国家的新闻法还明文规定, 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必须具有农艺师职称, 我想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3) 提高敏感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问世, 但是究竟应该报道那些才会更受到农民的欢迎?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农业科技新闻的敏感性, 能够在成千上万项成果中迅速挑选出农业生产急需的技术。

(4) 真心为农

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 就要真心为农民服务, 时时刻刻替农民着想, 虽然“城里不知季节变换”, 但我们应该把季节的变换和农民的需求记在心上, 把他们的需求作为采写新闻的目标之一, 你就会觉得有许许多多的新闻值得花功夫去写。

(5) 不怕吃苦

报道农业科技新闻, 就得经常深入农村, 经常到比较艰苦的地方去采访。同其他行业的记者相比, 采访农业科技新闻的记者要吃更多的苦头。因此, 要搞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 就必须要有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

2) 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采用率的方法

对于广大的基层通讯员来说, 要在有影响的媒体上发表新闻确实不容易。那么,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稿件的采用率?在实践中我感到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

(1) 字迹要工整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但也常常容易被人忽视。如果字迹不清, 根本无法看清, 就谈不上采用了。记得我参加中国青年报“理想与青春夏令营”征文时, 就将稿件写得很工整。后来参加工作后到中国青年报拜访了负责征文的编辑, 他说, 那一天很巧, 一上班就看见桌子上给我分了一摞来稿, 放在最上面的一篇写得特别工整, 不由得我一口气读完, 觉得内容也很不错, 当时就决定将这篇稿件放在头条位置。平时我也是将每一篇稿件写得工工整整, 然后再投稿。现在做了编辑, 经常看来稿, 也确实觉得喜欢看字迹工整的来稿, 对字迹工整的来稿总要仔细阅读。当然, 现在都已进入网络时代了, 许多来稿都是打印好的稿件, 有的还是用电子邮件发来的, 似乎不存在字迹工整不工整的问题了。其实不然, 因为对许多农业方面的来稿来说, 手写稿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传真稿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即使以后也都用电脑写稿, 字迹工整, 也就是说认真做事的这种精神是不能丢的。打完稿件后, 应该认真校对一遍。

(2) 标题要吸引人

标题可以说一条新闻稿件的眼睛, 一定要做得简洁、生动, 别具一格, 要一下子能吸引住人。有人总以为做标题是编辑的事情, 反正我们做的标题编辑是不会采用的。这其实也是许多基层通讯员不能很快提高新闻稿件的采用率的原因之一。你的稿件标题不吸引人, 有时候就不能促使编辑对你的稿件产生阅读的兴趣, 这样就有可能使好的稿件失去被采用的机会。

(3) 导语要生动

在标题之后, 导语就显得比较重要。一般情况下, 编辑要阅读处理许多来稿, 不可能对每一篇稿件都仔细阅读, 如果标题和导语读完后感觉没有什么新意, 很可能就不再往下看了。因此, 当你觉得一个新闻非常有价值时, 就一定要在标题和导语写作上多下工夫。

(4) 传稿要及时

我们在阅读读者来信时, 经常会发现有的稿件写得不错, 也有一定的新闻价值, 但就是因为错过了时机而无法刊登, 令人惋惜。因此, 发稿、传稿一定要及时, 并一定要再打电话予以确认, 同时给编辑部留下自己的联络方式, 以便编辑改稿时遇到问题时好同作者联系。

(5) 多写科普稿件

作为基层通讯员, 采访的范围也很有限, 不像大的媒体的记者, 有很大的采访范围, 有较多的新闻线索来源。要想提高稿件采用率, 多写科普稿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途径。要尽可能利用本单位的图书馆等, 查阅资料, 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要求, 写一些科普稿件投过去。

(6) 多增加新闻品种

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8

一、媒体融合下的新闻采访

(一) 采访思路

(1) 一次采集, 多种发布。媒体融合要求采访内容能够适应多种媒体类型进行新闻生产, 满足新的信息业态要求, 通过采访需要完成图片文字供稿到视频新媒体产品。新华社前任社长、党组书记李从军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中的讲话指出, 要打造“天上一片云, 地下数张网, 中有交互台, 集成服务场”的格局。通过综合性中央厨房为受众提供多种选择方式, 适配于多种媒体。

(2) 理清头绪, 有的放矢。不同媒体的新闻呈现出一定的风格, 这需要记者心中有数, 明确采访的要求, 抓住采访的关键性环节, 获取符合媒体定位的一手资料, 避免采访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尤其需要针对媒体所面临不同的受众群体进行专门性的采访, 如在纸质媒体发布的信息, 所选取的采访对象、提问设计、资料搜集可能会与在视频新闻中和网络平台的不一样, 这就需要记者有针对性的根据同一选题做出不同的采访安排和设计。无疑, 这给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采访手法

(1) 采访时效性追求。部分传统媒体记者在对新闻时效性的理解上与网络媒体是有偏差的。一般意义上对时效性的理解是新闻发生的时间和新闻报道出来的时间之间的距离, 现在应该对时效性有更广义的理解。记者能否最早进行新闻价值的判断、第一时间发现新闻价值, 能否及时介入采访, 这样才能决定新闻是否更加迅速、准确。新闻传播时间观的发展经历从定时、及时、实时再到全时的阶段, 全时传播意味着随时随地对新闻进行实时化的报道, 这样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传统媒体从业者的理念中。要做到新闻发布的快速准确, 采访是先决条件, 要求记者快速反应, 平时积累广泛的人脉和采访经验。

(2) 采访与采集并用。传统媒体内容更多来源于采访所得, 有的记者有专门的“口子”, 在新闻报道中更多的是对已有选题的采访, 辅助相关资料进行报道。在互联网环境中, 往往需要编辑记者自己想选题, 做一些“无中生有”的报道, 这其实更需要媒体人时时对社会各方面进行关注, 并养成一双“慧眼”。通过观察、思考, 发现新的新闻点, 丰富报道内容, 而这些选题有时不一定有现成的采访可实施, 这就需要记者具有采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文献检索、采集的能力。

(3) 多媒体采访。先进的传播技术给记者带来了丰富便捷的采访方法, 甚至现在有的记者一人就能完成新闻的采访和拍摄。记者集文字、摄影、录音、摄像于一身, 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多媒体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移动短视频的兴起就给记者提供了全新的采访方式, 在2014年的两会上, 央视记者就通过移动短视频进行独家采访, 并在网络上与网友进行了有效互动, 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甚至现在流行的自拍杆有的记者也将其用于了媒体的报道中, 及时利用可行的方式抓取信息, 及时报道独家新闻。

(三) 采访内容

(1) 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判断。我国新闻学术界公认的新闻价值五要素是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这是指导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的重要指针。在融媒体环境中, 传播方式、受众需求等都发生了变化, 传统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受到了考验。例如, 时效性, 到底什么标准才算及时?接近性, 这种接近更多是指地域的接近, 而现在媒体更看重的是与受众心理距离的接近。所以, 结合当下媒体环境分析, 新闻价值可以重新定义为即时性、亲近性、显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即时性切合了新闻传播的全时性要求;亲近性体现了媒体对受众的重视,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显要性符合了在海量信息中媒体主流新闻的凸显;实用性表现了媒体的服务精神, 为受众提供更有效的新闻;趣味性适应了快节奏生活中受众对轻松愉悦新闻的需求。媒体记者知晓了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价值的新的判断标准, 就更容易做出受众满意的新闻。

(2) 信息多元化, 从新闻延伸至资讯。新闻传播的基本任务就是真实迅速地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最新情况, 其核心也是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 为人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媒体融合环境下, 新闻的概念具有延伸性, 各类媒体也更加注重为受众提供知识性、实用性和服务性的信息, 并以此作为媒体与受众的结合点。这种信息既不像硬新闻那样事关国计民生, 也不像软新闻那样仅满足当下的阅读体验, 是能够给人带来现实价值的一类信息。多元化的新闻已经广泛涉及教育、医疗、商务、娱乐等方面, 作为媒体融合的传播者, 更应想办法做到雅俗共赏, 体现亲和力, 充分展示对受众的人文关注。

二、媒体融合下的新闻写作

(一) 写作风格

(1) 长短皆宜。新媒体在写作上对传统媒体记者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网络新闻写作更加强调浅显易懂, 避免长新闻, 文章短、多分段、句子短、具有可扫描性, 让新闻具有更多的层次, 以此让受众能够快速获取新闻内容。而纸质媒体以深度报道见长, 很多有影响力的新闻都是长文章。其实, 受众并不排斥长文, 真正有价值的, 能够给受众带来心理共鸣的长文章也是受欢迎的, 只是在这个快速传播的时代, 有传播价值, 能让人深度阅读的新闻着实不多。所以, 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记者应该既能发现有重大传播价值的选题, 将其写成长新闻, 又能够适应网络传播的快速、简明的需求, 写出适应移动环境下阅读的短文章。

(2) 轻松活泼。语言表现上, 网民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其中最典型的体现是在网络语言的创造上。新兴的网络语言生动有趣、简洁、有个性、具有人情味, 很快会在受众中广泛传播。网络媒体自然成了网络语言最直接的使用者, 在标题和正文中都时有体现, 拉近了与网民之间的距离。人民日报也曾将“给力”这一网络词语用于头条标题中, 说明了部分具有强大表意功能和正面传播价值的新词汇对新闻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写作形式上, 新闻作品往往采用图文配合的方式来呈现, 对于长新闻, 媒体在网络报道中会选用若干张图片分页展示新闻, 对于部分新闻作者也会有意采用“图文不相关”的形式。例如, 一些软性的欣赏类信息会配以一些风景类图片应景, 有的新闻中作者甚至会配以幽默、搞笑的图片来增强感染力和提高阅读效果。腾讯新闻的“新闻哥”这一品牌, 其作品就是采用了“无厘头”的写作方式, 将若干新闻配合看似不相关的图片进行编排, 有时会起到一种隐喻、暗示的作用, 有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 写作技巧

(1) 重视改写能力。同一新闻可能会发在不同平台, 纸媒、网站、移动端、弹出消息等, 记者应该根据不同终端的特点进行新闻类型的写作, 短消息、长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综合新闻、分篇新闻等等灵活运用。同一新闻选题, 往往需要将其衍生出多种新闻形式, 使其能够在不同媒介新闻之间有效转换。对新闻的改写一般是将长篇的改为短篇的, 不主张在没有充分采访资料的情况下, 将短新闻改长。改写还用重视对标题的改写, 网站首页的标题会更简洁, 采用突出亮点、吸引人点击的方法写作, 而在正文页的标题一般会更突出新闻要素, 达到导读的作用。

(2) 表达准确, 言简意赅。信息时代, 人们缺乏的不是信息, 而是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而大量冗余信息充斥在人们的视线中, 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筛选, 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内容可能被掩盖了。在融媒体时代, 信息数量增加、种类更多, 作为从业者应该树立精品意识, 自己创作的每一个新闻作品都应该准确无误, 写作上字斟句酌, 养成简要表达的习惯, 文字表达效果不好的内容, 可以采用更多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 如信息图表等, 以此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当然这也对新时期的从业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新闻不仅仅是文字写作, 也需学习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新闻报道。

三、结语

媒体融合环境下,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改进是实现媒体内容融合的基本途径。各类媒体从业者需要及时认清形势, 提高采写技能, 从更加微观的层面完善自身素质。媒体环境的多变对媒体人提出了考验, 但这种多变也是其魅力的体现, 能促进媒体人不断学习进步、自我完善, 最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人, 吸引更多人加入媒体队伍, 激发出更多人的创新意识。我们期待媒体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为公众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摘要:媒体融合给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提出了新要求。采访思路转化为一次采集, 多种发布, 需要从业者具备多媒体信息的采集能力。对新闻价值新的判断也导致了采访内容的变化, 新闻写作上, 需要新闻作品适应互联网的需求, 提供更加精准、可视化的新闻作品。文章梳理了新环境下媒体采写的切入点及具体的操作手法, 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访,新闻写作

参考文献

[1]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J].现代传播, 2006 (1) .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9

一、财经记者所需具有的特殊技能

对于新闻采编人员而言, 新闻写作与采访是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财经新闻并不同于其他新闻门类, 专业性极强, 因此在新闻的写作与采访过程中必须要求财经采编人员具备扎实的财经专业知识以及新闻学基本知识。同时要求采编人员时刻了解、掌握我国甚至全球整体的经济走势, 并懂得深入浅出力求每一个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可见对于财经新闻的写作以及采访技巧掌握难度较大。

1.1能够驾驭财经知识。财经新闻专业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的写作必须能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于一体, 这就要求财经记者必须有上面这些学科的知识基础。比如在报道股市行情、股民被套牢的问题时, 如果不懂得什么是“套牢”就不能采访受访者, 不能和受众交流, 自然不能写出财经味足的报道内容, 也不能将新闻准确传达给读者。因此, 能够掌握并自由驾驭一定的财经知识是财经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首要技能。

1.2能够把握经济走势。财经新闻应当具有前瞻性, 读者接收财经新闻很大程度上是想给自己的投资和消费提供参考讯息。有关经济形势、经济事件的报道一出来,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去进行判断和预测, 如果财经记者在报道中仅仅能讲述每个人都能猜到的事情, 那么这样的报道就是失败的。因此, 财经记者必须要时刻关注经济形势, 把握经济走势, 只有这样, 才能抓到读者喜爱的题材, 才能体现财经新闻的价值。

1.3能够深入浅出。财经新闻的受众群体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决定了财经新闻必须要通俗易懂。普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专业的经济术语是很难理解的, 这就决定了财经记者必须具备深入浅出的能力,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同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流。在新闻写作中, 要能把高深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能够运用故事和身边常见的事例阐明经济现象。

二、有效培养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技巧

制定财经新闻的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计划应采取递进式的策略, 注重理实结合, 层层深入。

2.1加强专业经济理论知识以及新闻学知识的系统学习

由于财经新闻自身的特殊要求, 不仅要求采编人员熟练掌握基本的新闻学知识, 同时要求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因此采编人员应该从新闻和财经两方面进行加强培养, 平时多学习“新闻”类专业课程知识以及“财经”类专业课程知识。“新闻”知识的学习应主要以新闻传播为主干线, 包括新闻写作与采访、传播学以及编辑学等内容体系;对于“财经”知识的学习应以财经为主干线, 包括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等财经经济内容。同时应鼓励财经记者自己平时在空余时间学习金融、会计方面的知识, 丰富扩展知识面。其次,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财经与新闻知识进行巧妙融合, 避免出现知识分层、脱节的现象, 真正掌握新闻价值以及经济学含义。

2.2加强阅读、分析财经新闻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财经新闻采编人员, 不仅仅要求掌握扎实的新闻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新闻背景中, 因此在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的培养过程中, 应加强自己的阅读、分析财经新闻的能力。财经记者在自己的意识中应构建实际的经济生活与财经理论知识应用的桥梁, 首先, 每天应养成时刻关注财经新闻的习惯, 多和身边的记者讨论每天财经界发生的时事热点, 并且以此为基本经济背景进行延伸、扩展, 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同时培训者应强制性要求受训者每天至少看五条财经新闻报道, 并且要求其在第二天选择其中的两条财经新闻进行解读、分析, 从而使记者能够更加娴熟地应用财经理论知识。

2.3加强财经新闻的采访、写作训练, 组织必要的实习

财经记者在系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一定的解读财经新闻的能力后, 应加强自己的采访写作实践能力, 比如培训者可安排记者自行策划和采写第2天要出版的《东亚经贸新闻》的财经版面, 在第2天正式版出版后再与自己的采写策划结果相对比, 这种培训方式有利于记者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鼓励财经记者平时多留意自己身边的资源, 多采访一些财经新闻。在自己进行财经新闻写作与采访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能在书本上或者资料上没有遇到过, 这时就应该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自行研究、探索, 从而锻炼自己的写作与采访技巧, 积累经验。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10

1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属于新闻传播学业务课程, 涵盖新闻的采访、写作两大基本模块。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将学生前期所学的新闻学基本课程与传媒业界实践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新闻传播学的核心课程, “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承担着锻炼学生新闻采写基本功的重任。新闻采访的设计、提问、基本新闻文体, 如消息、通讯等的创作只能通过实践来培养和提升,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和新闻传播学科的培养目标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因而,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究和改革十分必要, 且迫在眉睫。

2“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践教学体系搭建

2.1 设置“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以往教学多以理论为主, 辅之以案例教学等其他方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较为适合研究型大学课堂设计。独立学院因生源录取等问题, 学生对技术和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渴求较为突出。

本课程在教学中后期 (一般为18 个教学周的12周左右) , 完成采访教学模块和写作教学模块中的“消息写作”教学之后, 可以安排学生来到传播系演播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模拟采访。模拟采访一般由教师设置采访情境 (多为突发新闻) , 下发采访背景资料。此后, 布置学生自主选择某一新闻媒体的记者身份, 根据所在媒体的报道特点、版面设置等设计采访提纲。采访环节结束, 学生立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写作。

本课程的“模拟采访与写作”教学环节通过合理安排情境、帮助学生搜集资料、设计问题等环节,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进行新闻采访前的准备活动、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设计与实践以及新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取得了学生的支持, 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设置多层次校内实践平台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基于新闻理论而展开, 但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 又不能拘泥于单纯理论的培养, 要探索更多学以致用的平台供学生操练。

本课程在传播学系开设工作室1 个, 供学生自主实践。工作室下设影视部、报纸部、网络广播部、电子杂志部4 大部门, 这些部门均面向全系学生进行自主报名和锻炼, 受到学生欢迎。目前, 经过初期建设, 传播学系工作室备有电脑、摄像机、单反相机等器材, 在硬件构成方面具备充分的实力供学生进行校内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传播学系实践平台常设品牌有学生报纸1份、广播节目4 个、电子杂志1 份, 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创作的形式完成。这样, 学生在校内实践平台和机会增多, 达到实践不止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态度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主动的“我要学”,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将课堂教授的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能力。

此外, 基于传媒现状设置的校内实践平台由多媒体构成, 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新闻业界的媒介种类, 这种多层次实践平台的设计, 有利于刺激学生学习, 找出学生能力缺口, 起到教学和实践相互补充的作用。

2.3 开设第二新闻课堂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支撑课程之一, 不仅应注重独立学院校内实践, 还应有广阔的社会视野。着眼于业界、着眼于社会实践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闭目塞听、止步于校门, 对于新闻传播学这一社会学科而言, 不仅会导致教师教授内容的脱节, 更容易造成学生综合素养匮乏等实际问题。因此, 打开校门、博采众长地进行课程改革不仅必要, 而且必需。

本课程在基础理论讲授、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之余, 注重通过新闻传播学研究期刊与论文、各类新闻传媒等方式吸收业界最新发展成果, 了解业界最新发展动态, 力图使理论联系实际, 毋使学生与社会脱节。本课程邀请业界执牛耳者来校开设讲座、讲学, 促进学生对于业界常识和动态的了解。如本地“温州人”杂志前主编郭明敏等, 均为本课程的业界名师。

第二新闻课堂的开设, 增加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的实践比重。促使学生直面社会、直面新闻业界最前沿, 找到自身与业界的差距, 方便查缺补漏。此外, 业界名师的聘请与新闻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带来新闻行业的最新动态, 更能促使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 与实践接轨, 达到对课程设计的再反思, 可谓一举数得。

3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鉴于“新闻采访与写作”本身实践专业的特性及独立学院开设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指向,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

3.1 案例教学法

新闻注重时效性, 新闻学课程的案例也一样。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大量引入教学案例, 用新鲜、生动、活泼的业界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例如在第五章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章节里, 安排学生观看“新闻调查———与神话较量的人”这一期经典采访案例并讨论, 教师提供案例背景材料, 学生则根据案例来分析记者王志与采访对象刘姝威之间就蓝田案件背后的影响因素所进行的多轮问答, 起到了较好的案例示范作用。

3.2 课堂讨论法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与能力, 本课程着意在九成以上的章节都设计课堂问题讨论的教学环节, 针对理论部分给出最及时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堂讨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带动学生的听课氛围, 还可以翻转教学角色和教学身份,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则“退居二线”。

值得注意的是, 课题讨论法须辅之以适时的、有争议性的或有启发意义的问题。讨论之余, 教师的适时启发和总结成为点睛之笔, 往往能升华学生的讨论成果。

3.3 实验法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本课程安排学生前往传播学系新闻传播演播室和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此外, 在课程中设计一系列课内实验也可辅助理论部分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 在第八章消息文体的写作完成之后, 安排学生进入广告传播系工作室进行模拟采访和现场写作实验。

4 结语

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养成, 绝非一时一日之功,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能力培养也是一样。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检验着独立学院学生的素质, 也可折射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因此, 唯有遵循“理论少而精”的原则, 不断加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教学, 才能完成既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嫣婷.案例教学法在新闻采访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 2010, (12) :62-63.

[2]陶虹, 江宏.独立学院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 2010, (09) :122-123.

[3]郭愚.“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建设与改革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4, (02) :25-27.

[4]陈莉, 宋仁彪.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闻世界, 2014, (08) :326-327.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11

沈健首先代表省教育厅对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来江苏采访表示欢迎,对教育部、中央各新闻单位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江苏教育事业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我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部相关职业教育精神,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统筹,把职业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目前,全省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四年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09年10月10日,全省职业学校招生51.1万人。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省代表团104名选手参加了所有项目竞赛,中职组、高职组双双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别第一名,中职组获得本届大赛37个代表队唯一的团体一等奖。

沈厅长指出,加强建设,提高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做好职业教育各项工作的关键,一是坚持优质发展,提高骨干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目前,全省553所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达2600多人,其中教育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达3000多人;有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75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179所,省级以上及三星级以上重点学校吸纳了80%以上的职业学校在校生;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开展新一轮示范专业建设,全省重点建设500个省级重点中职示范专业和8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目前已建成新一轮中职示范专业353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65个,每年培训在职教师5000人,专任教师本科达标率为83%,建立了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实践锻炼两个月的制度,目前,我省专业教师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50%;三是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形成学生技能竞争优势,2009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扩大到15个类别45个项目,覆盖了全省已有专业的90%以上。三年来,通过省级技能大赛,6人取得高级技师,191人取得技师,1765人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抓好就业创业工作,以出口带动入口,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和各地骨干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保持在100%,全省有9189名职业学校学生创办的小企业1356个。

沈健表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一步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完成职业学校今年招生52万人的任务。

采访中,常州市教育局、宿迁市教育局、南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分别介绍了各市职教发展的情况以及支持职教发展的策略,南京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和南京高等职业学校的负责同志则现身说法,用清晰的数据和鲜活的例子向采访团介绍了江苏职教发展的典型经验。

新闻采访与写作 篇12

合作学习是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取得实质进展, 它是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战略。它指的是“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小组活动进行集体学习, 互相帮助, 相互促进学习, 并最后以小组集体成绩进行评价的学习策略”。[1]合作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罗伯特、斯莱文和约翰逊兄弟。合作学习的主要理论有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认知理论、社会互赖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共同之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的形式。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但是普通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现状如何?不难发现, 很多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 大都是学生坐在教室听讲, 教师只管自己讲, 一节课经常是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只有边听边记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写作训练的机会, 课后也由于缺少足够的指导而疏于练习, 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渐渐减少, 结果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

因此,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有必要改进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要主动学”。为达到此目的, 笔者在课堂中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 课例实践的对象和教学内容

笔者以自己任教的09级1班的60位同学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课例实践的对象。教学内容是采访实践, 涉及的是采访计划制定、实施采访计划、撰写报道、交流采访经验等几个过程。

(二)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

在教学中, 按照自由组合的方式, 笔者将学生分成了10个小组, 平均每个小组大约6个人。

在执行计划前, 小组首先学习和采访有关的知识和理论, 包括采访原则、采访意识、采访方式方法以及如何发现新闻线索等等。通过这些学习, 使得小组成员对于自己要做什么和如何做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小组成员共同采访, 每人都要写一篇报道。

组成小组后, 各个小组自行选题, 制定采访计划和采访步骤。对于采访之前的问题, 小组讨论解决, 无法解决的, 向老师询问。

(三) 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组建和任务分配

共分为10个小组, 每组6人。小组中要有组长, 组长负责采访计划的确认和采访整个过程的把控, 包括联系采访对象、安排具体采访, 最后在课堂陈诉采访经过和采访心得。其他小组成员的任务是采访前参与讨论, 参与采访过程, 写作采访报道。

采访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分工为记录员、提问者等。

(四) 小组合作采访实践的教学程序

1. 制定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的选题由小组成员讨论后决定。在安排任务时, 教师会强调采访计划的可操作性。在小组制定好采访计划后, 小组先交上采访计划, 教师对采访计划的可操作性进行评定, 如果操作性太差, 就会被要求重做。

比如在笔者布置一次采访计划的制定时, 有学生提出要采访某某明星, 笔者问学生有无她的联系方式, 学生无言以对, 当然这个计划就得重做。

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但在选择采访对象和采访主题上存在问题的同样予以指导纠正。比如有的小组的学生想采访转专业的学生, 采访内容涉及到这些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转专业之后的打算等等。但在采访对象上却局限于本专业转出去的二三个学生。这个时候, 笔者就告诉她们这样选择的采访对象代表性不强, 会影响做出来的采访报道的效果。学生听取了教师的意见后, 对采访计划做了修改, 增加了其他专业转出去的学生。

另外, 就是有学生想做关于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的采访。但这样的采访显得有些过时, 因为大学生使用手机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谈不上多大的新闻价值。在笔者的要求下, 学生更换了采访计划, 改作关于学生使用微博客习惯的选题,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作出了较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在这一个环节, 教师的任务就是向制定采访计划的学生提出相关建议, 并决定是否最终让计划实施。

2. 实施采访计划

制定好采访计划并被通过后, 下一步就是实施采访计划。在实施采访过程中, 学生一般依据已经拟定好的问题对采访对象进行提问, 并做好记录。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自行掌控。

3. 总结阶段

学生完成采访计划, 写成采访报道, 把作业交上来。在这一个阶段, 每个小组的组长会分别走上讲台发言。对各自小组的采访活动, 选题原因、如何拟定问题, 在采访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如何克服了困难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中, 学生在采访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得到交流, 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同时老师的点评, 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有的学生说, 他们采访了同一个班上拍了DV片的同学, 说这个采访很容易, 没有什么困难。笔者听此言, 就指出, 没有任何困难的采访可能就是价值不大的采访, 因为这样的采访往往遵循的都是惯常的思路, 获得的往往都是大路货, 是不用去采访一般人也知道的东西。

四、小组合作学习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本次教学采访与写作课程中, 笔者发现, 10个小组的60个同学大多数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 无论是采访还是新闻报道的撰写, 都体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访过程较为规范, 报道的撰写也比较合乎专业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度提高, 发言更为积极, 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 学习效果也更为显著。还有学生将本次所采写的报道发表在本地媒体《绵阳日报》上。

在课堂内外的实践中, 笔者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不一

在六人小组中, 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更为活跃, 承担了主要的采访任务, 包括设计提问、采访时提问、事后写作报道, 而有的人只是随同小组前往采访地, 然后将别人的采访结果拿来拼凑成一篇报道, 坐享其成而已。

在合作环境下, 有的学生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依赖心理, 其表现为将对老师的依赖转化为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依赖。这当然与教师在合作小组设计中的不足有一定关系。

学生不积极的心态, 依赖心理, 究其原因, 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形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习优异的学生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 参与度高, 自信心较强;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则容易被老师忽略, 参与度低, 自信心较弱。

当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采用新的合作教学方式, 学生原来的学习习惯还是难以完全在短时间改变。

但教师在教学时, 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在合作设计中, 教师要首先熟悉每个学生的水平和实际情况, 在设计任务时对任务进行细化, 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参与, 规避合作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推诿任务等情况发生。

老师可以要求小组组长在发言时, 说明小组成员中每个人所各自承担的任务。如果有的成员没有被提及完成了某项任务, 一定要说明原因。

(二) 小组成员写成的报道质量不一

同是一个小组成员, 同是一个采访, 但采访下来后, 每个人写的报道的质量却不一样。有的学生可以写得主题集中, 结构合理, 文字规范, 而有的学生却有可能把不相干的材料拼凑在一起, 而且文字很不规范, 既有记叙又有抒情和议论, 比如写一场晚会, 为了突出晚会的精彩, 既写晚会的主要节目, 又写晚会的花絮, 还写哪些人出席了会议, 看起来好像很全面, 其实是没有抓住重点。相反, 另外有的同学写一场晚会, 就写主办者为了办这场晚会克服了种种的困难, 突出该场晚会与其他晚会的不同之处。这样的报道就写得很有特点。

这样下来, 就给人一个很矛盾的地方。本来让小组组长起来, 就是让同一小组的人一起做一个题目的报道。但做下来之后, 效果却不一样。

当然每个人的条件和基础不一样。同样事件同一次采访, 做出来的报道不一样是很正常的。这可以让小组的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借鉴, 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办法比学生各自写不同的报道来比较优劣要容易得多。

但话说回来,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取得进步, 而不是扩大彼此之间的差距。因此, 要避免学生之间差距的扩大, 就要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 采写能力较差的学生向采写能力较好的学生学习, 既要看到自己的差距, 同时又不能失去信心。

五、小结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提到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第一是体会到了记者的责任感。有的同学在采访清洁工和宿管人员时, 不仅了解到了他们工作的甘苦, 还了解到了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福利待遇和生活保障上的困难。学生愿意为他们的这些困难通过自己的采写来改善他们的生活。通过采访, 学生心灵得到了洗礼, 更加真切地体会了记者这份工作的沉甸甸的责任。

其次, 学生的采写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小组合作采访的过程中, 学生们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看到了自己的短处, 学习了别人的长处, 通过采访的实战训练, 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采写技能和水平。这也是小组合作带来的一个结果。

最后,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较为有效地破除了采访前的畏惧心理, 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采取前的一个很大的困难还不是采访技能的缺乏, 而是对采访的畏惧心理。小组合作的采访由于是集体行动, 就破除了一个人单独行动产生的畏惧感, 增强了学生作采访实践的信心。这可能是小组合作学习带给学生的最大收获。

摘要: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需要改变教学方法, 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要主动学””。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消防审计下一篇:薄煤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