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艺术(通用12篇)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剧烈, 新闻报道前期重要工作之一的采访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媒体的竞争力, 故记者对于采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 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是获取新闻事实, 以及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
准备充分。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 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想上的交锋, 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 往往非常短暂, 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 用了两天时间, 很有意思, 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 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被采访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问题有限, 找不到话题, 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 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具体。新闻作品的生动来源于细节。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有了具体的东西, 才能深入认识事物。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 不能漫无边际, 也不能大而不当。
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 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选择角度。作为记者,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 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 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 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 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 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 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 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 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 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学会尊重。如果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 是对采访对象人格的不尊重, 也无法获得好的新闻。无论是高官还是囚犯, 人格都是平等的, 需要记者的尊重。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 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媒体的看法。
尊重被采访对象, 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 以免引起对方不快。二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 提问得体, 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 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 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 有个性一点的被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因此, 记者更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在征求对方意见后,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 认真记录, 不要随意打断, 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工具, 或是手机响后, 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地接听, 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营造气氛。记者采访时需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 倾心相谈。这就要求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 能够消除陌生, 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 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营造和谐的气氛,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 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 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照片。她说这照片就好比桥, 把她与毛主席联系起来。在采访王震时, 她找的媒介是自己与王震同年合唱歌曲《南泥湾》, 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起来, 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态度真诚。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 必须先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使被采访对象明之以事, 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记者要使自己和采访对象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融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力量, 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种动力。记者要以自己真诚的言行赢得对方的信任, 才能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从而挖掘出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
要想让被采访对象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 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 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感受他们的内心, 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 被采访对象可能就不会买账了。
总之, 从传播角度说, 新闻传播内容只有受众接受并认可, 百姓关注并欢迎, 传播过程才算完成。而要实现这一过程, 就必须在采访中尽量多地获取有价值的素材。记者在采访时, 就是要能与被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气氛, 使采访成功, 为下一步新闻写作搜集充分的素材, 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作者单位:鸡西电视台)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2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展示历史叙事的多元性,有助于深入认识人类思维及叙说方式的特质,中国当代口述历史抢救和创造了鲜活史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可能。
【摘要】口述历史近年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新方法,也成为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出现的新标签。但是,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文章或影像都是口述历史吗?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何异同?本文对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进行梳理,从人物关系、工作方法、职业伦理道德以及具体的提问方式、价值判断标准等方面,对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访谈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
一、口述历史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国外学者认为最早的历史记录都是口述历史,但现代口述历史始于上世纪40年代,并直接受益于传播学的兴起。从物质条件上看,它依赖于现代传播技术。录音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录音技术特别是便携式录音机的出现,现代口述历史便不存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影音技术更让口述历史研究如虎添翼。
口述历史研究与新闻业关系密切,美国最早的口述历史学者艾伦·内文斯就曾是一名新闻工作者。1948年,艾伦·内文斯于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座口述历史档案馆,开始进行“有系统地从还活着的美国风云人物口中和文件上,套取他们最近60年来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全部记录”。这被认为是现代口述历史研究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是由于这种渊源,口述历史在访谈方法、人物对象选择等诸多方面与新闻报道有相似之处。
口述历史研究者在访谈中直接借用新闻采访的现成经验。曾任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长的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写了一本《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其中关于“如何提出尴尬问题”等访谈技巧主要借鉴名记者的采访方法。口述历史访谈强调与受访者建立良好关系,要求访谈者尽可能倾听被访者的谈话,这些有助于提高访谈质量的基本方法和观念大都来自于新闻采访。
二、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定义
(一)关于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撰写新闻稿件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采访是新闻的前提和基础,记者每写一篇稿件.都要首先进行采访活动。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的定义,新闻采访是一个通过观察、推理和核实而进行的采集事实的过程。这些事实组织在一个新闻报道中,就可以给读者和听众一个关于某事件的完整的说明。记者的工作就是寻找隐藏在表层之下的真相。
(二)关于口述历史
20世纪40年代,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在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中国大陆史学界所重视。口述史首先是一种研究方法,口述史学能否作为历史学一个分支学科尚待实践和研究。如果仅仅作为一种方法,口述史方法应当具备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史学家搜集史料的方法;其二,史学家利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的方法。①如司马迁的《史记》,就 是依据大量实地考察得到的口述访谈资料与丰富的文献记载相互引证而撰写的。在古希腊时期,“历史”一词的含义就是“根据事件目击者所做的证词去推究事实真相”②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在《大家都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中说:“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简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口述历史访谈指的是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记录下彼此的问与答。”口述史最大的特点是“拿来主义”,基本上是原汁原味地把口述内容用文字反 映出来,并冠名以“口述史”。③
三、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异同
(一)相同点
二者都为探求“真相”,都以调查方式工作,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记者采访相似,也是向对象进行采访,然后把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有以下的相似点
1、事件、人物与访谈对象
口述的叙述对象是人物和事件。口述历史访谈也相应地分为以人为主和以事件为主两大类。以人为主者,或是个人叙述一生或一段经历者,对于访谈中这一对人物,口述历史界称之为“访谈者”和“受访者”,新闻界称之为“采访者”和“被 ①②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里特尔.历史学概念辞典(W.Ritter,Dictionary of Concepts inHistory)[Z].纽约,1986.③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采访对象”。名词不同,角色却极为相似:一个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一个回答问题;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都严重依赖采访对象的话语,但口述历史的依赖程度显然更大,因为新闻记者在对方不开口的情况下还可以观察采访。
2、目的相同——寻求真相
真实是口述历史的价值所在。口述历史要求的真实,不仅仅是口述访谈录音整理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受访者所口述的“历史内容”的真实。后者显然远比前者更重要。因此,整理访谈录音无论再“真实”、再“原汁原味”,也无法保证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口述历史的真实与否,主要取决于受访者口述“历史内容”的真实与否,而不完全决定于整理者是否忠实于访谈录音。要求受访者所讲的一切都符合“客观事实”,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口述者无意作伪造假,而是抱着实话实说的真诚,但因为其当时的见闻条件、历时记忆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失真、以及不可能不加进的主观因素等,对历史事件的忆述也不可能符合已逝的客观真实。有人说:“口述中包含各种不真实成分,几乎是难以避免的。二者都以忠实记录为最高标准,都认为正在书写历史或记录历史,都试图颠覆人们已经形成的固有认识,向读者揭示一个原本不被知晓的真相。因此,它们在获取信息的手段上有很大相似性,都采取了面对面访谈、资料搜索等方式。
口述历史的访谈者也是“发问专家”,也要事先精心准备,罗列问题提纲。他们也要取得受访者的信任,让受访者以坦诚的态度讲真话。二者都要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打破彼此间的陌生感。
新闻采访要对信息核实,口述历史访谈也要去伪存真。唐德刚为李宗仁做口述传记《李宗仁回忆录》时曾查阅了大量资料,证明李宗仁所说的某个细节是错误的,李宗仁看到佐证后不得不承认记忆有误。口述历史的作品并非有言必录,按照唐德刚的看法,口述访谈所获得的信息只能在最后的作品占一半或三分之一的比重。
3.职业伦理道德相似
在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二者都要求尊重受访者、保护受访者个人隐私或其他利益不受侵害。口述历史工作者在与受访者签订的协议中明确标出哪些内容是目前不能发表的以及发表的时限,并承诺在一定情况下隐匿受访者姓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口述历史协会都有详细的工作手册,其中重要内容是访谈者对受访者应尽的义务。
新闻采访也遵循类似规则,如果被采访对象不愿意公布某事(对犯罪新闻的揭露性报道除外)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在法制报道中要保护未成年人„„为了保护被采访对象可以采用匿名消息来源的形式,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报道中将重要线人化名“深喉”,其真实身份和名字一直被保密。
(四)、新闻采访与口述历史的差异点
尽管口述历史访谈与新闻采访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记者与口述历史工作者之间却不能划等号。口述历史有一整套规则与标准,只有符合规则的访谈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历史。所以,大量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并非口述历史。
1、时效性方面
新闻采访关注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早已发生但未被了解的事情,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口述历史则相反——更关注过去的事情,访谈者要有足够耐心倾听被访者讲述几十年前的故事。
关于被访者,新闻采访更关注名人,强调受访者的“异常性”。在新闻的“数学公式”中,名人+平常事=新闻,普通人+不寻常事=新闻,但普通人+普通事=0。而口述历史不仅仅关注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更关注普通人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命运,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中被访对象多是文革中的普通人。关注普通人是口述历史的重要特征,也是口述历史研究与以往文献研究之间的重要区别,它让没有话语权的弱者说话。笔者对伪满洲国时期作家进行访谈,他们大多因为受审查等原因长期失去发表文字的权利,是不能“发声”的弱者。
2、时间安排也不同
口述历史访谈的目的是抢救活态信息,探究历史真相,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拟定问题提纲。新闻报道讲究速战速决,记者对于信息挖掘的深入程度与预先确定的报道篇幅、报道形式有直接关系。除调查性报道外,新闻采访都有很强的时间限制,提问针对性强,直接目的是为完成报道任务。而口述历史的访谈则可以从容进行,针对一个人物的访问一般是几天、几周甚至更久,访谈者的态度是多多益善。
3、采访过程的不同
记录方式不同。录音,对于口述历史访谈来说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则是可选择性的。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都不录音,或者录了音也没有时间整理文本。而口述历史的标志就是以录音或录像记录谈话,如果没有留下影音资料而仅仅是笔录,一般不能称为口述历史。对于访谈的原始记录,记者以个人方式保管(是否长期保存全凭自愿),而口述历史学者以档案管理的方式长期保存。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一般不让采访对象漫谈,而口述历史访谈则让对方尽情述说。新闻采访是一问一答,记者要进行大量的追问。而口述历史以受访者讲述为主,访谈者以眼神与对方沟通、很少插话。
4、采访提纲设计不同
二者在问题设计方面也大不相同。口述历史是“过去时”的,要求受访者回忆多年以前的事情;而新闻报道是“现在时”的,要求采访对象讲述刚刚发生的事情。口述历史访谈多以人物为中心——研究受访者的“生命史”(即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者王铭铭提出的“人生史”研究),而新闻采访多以事件为中心。新闻采访的提纲针对性很强,而口述历史的采访提纲比较宽泛。
对于受访者所掌握的大量情况,新闻记者只要其中一部分,而口述历史访谈者则想要全部。
5.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提问原则;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64-2
0 引言
电视新闻的呈现是在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而来,而采访活动就是电视新闻素材获取的过程,采访活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的最终呈现效果。电视新闻的记者通过各种提问技巧,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记者主体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败。因此,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更多的提问技巧,从而有效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为电视新闻增加亮点。
1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应该遵循的原则
电视新闻报道受新闻记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记者的专业素养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采访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记者的采访能力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访活动本身也是一场交流、沟通活动,记者与被采访者在交谈的过程中,获取到有用的新闻信息,但是要明确记者在这一交流活动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引导受访者说出更多的有效信息是其根本目的。这也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的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采访工作更加的有效、规范。
1.1 遵循计划性原则
采访活动在正式开始之前,记者应该做好这次采访工作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新闻记者要全面了解受访者以及采访的缘由,并且做好采访提纲,明确采访目的。换而言之,采访记者必须明确自己的采访目标,并且制定有效的提问策略,从而获取新闻事件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一般采访工作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有在采访之前就做好采访规划,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采访任务。
1.2 遵循研究性原则
电视新闻的采访工作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被访问者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思维意识,记者要想获得有用、真实的新闻信息,必须仔细研究受访者,例如研究受访者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担任的角色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综合、科学地评价受访者,这将对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1.3 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的活动中记者和受访者是平等且相互独立的,而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基于两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是采访活动开展的基础原则,记者也只有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规范、合乎情理的问题,使受访者主动坦露更多的新闻信息,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无论受访个体是什么身份、处于怎样的新闻事件中,记者在开展采访活动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客观性,避免提出的问题引起受访者反感。
1.4 遵循倾听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受访者是新闻信息的来源,也是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在这项活动中只是出于引导者、倾听者以及记录者的位置。因此采访记者必须具备倾听的素质,给受访者留有充足的时间讲述新闻事件,不要喧宾夺主,这也是对受访者起码的尊重。并且记者的倾听也会更好地激发受访者的倾诉欲望,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采访活动。
2 电视新闻采访记者提问类型
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提问是记者获取有效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而提问方式也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效。下文将对电视新闻采访记者的提问类型进行简单地分析。
2.1 封闭式提问类型
封闭式提问中,记者占据主导角色,而受访者只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即可。这种提问方式下,受访者基本上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即可,适用于采访时间短、受访对象过于内向或者比较敏感的情况下。例如,在采访新闻事件的目击群众时,对其是否目睹的全过程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可快速了解受访者在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使采访活动清晰明了。
2.2 开放式提问类型
开放式提问类型,主要以受访者为主,使受访者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适用于比较活泼的受访者或者比较活跃的新闻事件中。开放式提问有利于拉近受访者和记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一层地挖掘新闻信息,增加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将耗费更多的采访时间。在电视采访中这种采访方式最常见的问句就是“您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都是典型的开放式提问。
2.3 引导式提问类型
引导式提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技巧性,主要是指记者通过铺垫设计等提问方式,获得受访者本不愿意透露的信息,从而增加采访活动的看点或者获得更加有效的新闻信息。受访者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处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采访活动中,不愿意过多地透漏某些新闻信息,尤其在直播的时候很容易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采用有效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态度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3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本质上就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提问技巧的应用可以更快地达成交流的目的,获得有效的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提问技能,将应用技巧更好地应用于采访活动中。
3.1 提高提问的逻辑性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电视采访也不例外,新闻记者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比如,由事件的表象逐步深入其本质,一步步引导观众的思维走向,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追求速度却忽视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使受访者思维混乱,不知所云,从而阻碍采访的正常进行。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提问应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角度,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提问,但也要有重点,做到详略有致,避免重复提问,为采访节约时间成本;在采访时,新闻记者不要单纯只追求被采访者“是”或“否”的回答,而要在引导和追问中尽量获取有价值的细节和亮点。
3.2 合理应用提问方式
在上文中已经对电视新闻记者较为常用的提问类型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简单地分为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以及引导式提问三类。这种三种提问方式的使用环境也各不相同,例如,封闭式提问可以快速获得受访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访问活动快速、明了,但是这种访问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开发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截然相反,它给予受访者者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更好地表达。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境,不要一直使用某一种提问方式,要综合应用各种提问技巧,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最好的采访效果。并且记者还要根据受访者的文化水平、思维方式,及时地调整表达方式,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善于抓住疑点
新闻采访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获取或者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过程,而新闻事件中的疑点更是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关键。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疑点,为进一步挖掘新闻信息创造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新闻价值,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记者在抓住疑点疑问的过程中,切忌咄咄逼人,更应该就事论事,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提出问题、表述问题,从而避免受访者反感,以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3.4 提高问题的具体性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要具体,让采访者有话可说,不能向被采访者询问一些空洞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大,被采访者难以回答,容易造成尴尬的气氛,不利于采访的继续进行;或者有些被采访者回答的是空话、套话,那就失去了采访工作的意义,难以挖掘有效的新闻价值。新闻的采访者要注意发问的时机,勾起被采访者的回答兴趣,引导采访者回答出具体、实际的内容。只有设置具体化的问题,采访者才能作出具体的回答,新闻记者才能据此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巧性,电视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采访实践不断总结、分析谈话技巧,从而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获得更加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参 考 文 献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人及信息传播的媒介, 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 在很长时间内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而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 还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因此掌握大量、新颖、独家的消息成为了新闻媒体在竞争中保持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记者进行采访活动收集新闻信息, 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在该过程中需要记者能够精心设计问题、运用语言技术巧妙提出问题, 并能够随机应变, 具有很强的机会把握能力, 才能在采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效果, 收集到具有较高价值的新闻信息, 提高采访活动的效果及工作效率。
1 采访提问的原则
在进行采访工作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才能使采访工作有序、高效上的进行, 一般需要采访提问需要遵充分准备原则、提问富有逻辑性、采访态度端正等, 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点:1) 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采访对象及中心话题的不同, 应在采访对采访对象及任务做系统全面的分析, 合理的设计出提问的内容、在采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相应的应多方式等, 准备充分才能实际过程中充满信心及头脑清晰;2) 提问时逻辑清晰在采访提问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提问时, 问题应是有顺序的层层递进, 或者从较为肤浅表象的问题逐步深入, 慢慢推进, 最后到达想了解的事件的本质。如果记者提问时, 自身的语言组织不到位, 逻辑混乱, 会导致采访对象对问题理解障碍或理解错误, 导致信息收集的不全面、扭曲或者不真实。现代许多新闻工作者不注意该问题, 出现了大量的新闻谣言等负面情况, 影响恶劣, 严重影响了先问媒体的形象[1];3) 注意语言得体适当的语言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 因此, 记者在提问时应与其轻柔, 自然, 面带微笑, 使采访对象放轻松, 配合采访工作, 对信息的收集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4) 尊重采访对象许多记者为了收集到独家新闻素材而对采访对象进行穷追不舍及刨根问底式的追问, 且语言刁钻、尖锐、刻薄, 对于采访对象是极其不尊重的表现, 极易引起采访对象强烈的反感, 不利于和谐的交流及各类信息的收集, 对工作效果有很大影响。
2 提问各种方式
采访的对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独特的性格、当时的场合、个人立场、等造成个体差异较大, 可以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如直截了当、旁敲侧击、步步为营等, 以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具体情况有几下几点。
2.1 直截了当
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使较为粗犷的提问方式, 其适用范围有限, 如采访对象是采访者相了解、熟悉或者曾经有过多次的交流的人, 如果在采访提问时还需要放烟雾弹, 寒暄客套, 就会显得较为有距离感, 使采访气氛变得尴尬, 反而影响采访效果。对于这类采访对象应采用较为放松的方式进行, 类似与朋友之间聊天, 在这样的分为下, 可以较为顺畅的进行参访提问, 没有拘束, 也毫无紧张感, 极有可能收集到意想不到的新闻素材。另外还有一类人也较为适合使用该提问方式, 即社会阅历较为丰富、交际能力很强的人群, 如影响力较大的企业高层, 这类人群的思维活跃, 基本上可以猜到记者想要提的问题, 如果拐弯抹角, 会显得十分滑稽, 而直接提出问题反而能够以快的速度得到想得到的信息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2]。
2.2 主动出击
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从实质上讲, 即是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采用特殊形式的深层交流、沟通以及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对对方的各种情况有初步的, 如知识结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及心理愿望等, 该过程是否顺利、愉快, 取决于双方的配合程度。会有部分人, 不愿意接受采访, 采取抗拒、排斥、有所保留、不透漏重点信息的态度, 这样会使采访工作受到较大阻碍, 因此, 需要采用主动出击的措施, 才能到达采访的效果。先根据采访对象的气质、态度、立场等情况, 选择较为委婉轻松的语气进行交谈, 使之从心里上慢慢接触防备, 然后在主动提出问题, 并注意说话方式及问题的角度, 一般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3]。
2.3 步步为营
有部分采访对象较为事故圆滑, 说话的技巧性较强, 记者在提出问题后, 该对象会采用一种模棱两可或者暧昧不清的态度及立场应对, 让采访记者很难把握其思想, 或者其本身及是不想做过多本质的说明, 选择该类打太极的方式与记者周旋;或者某些人不习惯被采访, 较为紧张, 语言组织能力下降, 思维混乱, 或者对记者的提问理解不清楚, 在面对该类人群时记者应先从最表象的部分开始提问, 然后逐步深入, 将达的范围逐渐缩小, 最后说到本质问题, 步步为营的进行引导、激发, 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4]。
3 结论
记者的采访效果直接关系到新闻素材的数量及质量, 该技巧也是体现记者综合实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该能力也需要长时间练习。上述知识简单的将实践中的经验分析总结成了大致的理论方向, 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技巧十分丰富, 采访对象不一样, 需要设计的问题及采用的提问方式也有所区别, 需要记者将提问技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细心分析情况, 总结经验, 提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将自身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层次, 并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新闻采访活动作为媒体的主要活动之一, 记者的提问时收集消息最为直接、有效的的渠道。记者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获取大量有效的信息。要达到上述提问效果需要记者能够准确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 使用适当的提问方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才能做到收集到大量的有效信息。本文简单阐述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各项技巧, 包括采访提问的原则, 如充分准备原则、提问富有逻辑性、端正采访态度等;具体方法, 以及相关项目注意事项, 如不偏题、抓重点、循序渐进等, 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记者,新闻采访,提问,艺术,分析
参考文献
[1]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8 (4) :117-121.
[2]谢辉.求精求活求新——浅谈新闻采访提问技巧[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0 (6) :30-40.
[3]张瑾, 薛伟江.新闻采访中的问话技巧探析[J].现代视听, 2010 (S2) :98.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5
要性
【论文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在新闻采访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记者巧妙、有效地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采访的质量。文章试从分析新闻采访语言的有效性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要性方面进行了探讨。【论文关键词】:新闻采访;语言符号;有效性;非语言符号;重要性
长久以来,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低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采访中技巧的运用成为记者个人的法宝,带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新闻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动态过程,从传播学角度讲,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与分享的是信息符号,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属于符号。[1]文章拟就这些信息符号在采访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1.采访中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人类进行信息传播与感情交流的主要工具,包括了声音语言(有声符号),文字语言(写作符号)两部分。语言符号传播的特征是概念清晰,陈述按照时间顺序,推理合乎逻辑规范,富有抽象概括性。非语言符号是指在声音语言与文字语言以外的为人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的各类表象符号,例如人的神态、姿势、服饰、色彩、人际距离、环境景别、音响、画面等。非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符号自身。表象是具体的,但含义往往模糊容易产生多义性。因此,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往往无秩序,且多通道,不如语言符号便于控制。[2]
2.采访中语言符号的有效性新闻采访活动是一种语言交往行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中认为,任何一种话语交往,分析它的语言成分,有如下几类:一是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二是陈述事实的语言,三是表达主观意向的语言。分析一个采访过程,从语言角度入手,同样可以发现三种语言成分。第一,建立人际关系的语言,就是用来确定双方身份定位、形成对话双方心理认同的语言,它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制约。采访对象属于各行各业,地位有高有低,面对不同的对象自身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比如采访弱势群体不应高高在上,对待领导干部则要做到不亢不卑,在记者主体与采访对象间用语言首先建立起一种平等的语境。第二,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和生命,在采访活动中时刻都得遵守这一准则,包括采访时记者对基本事实的语言陈述。即使是问“有什么看法”等,也得先交代有关情况,指出问题的范围,引导对象进入问题的关键。第三,要实现语言的有效性,取决于提出这些愿望和疑问,发问者是否出自“真诚”的态度,要让对象觉得你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记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3]
然而,要使采访语言有效,以上三种类别的语言必须首先建立在可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成功交往必不可少的前提。可理解性体现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就是记者在措词用句设计问题时,要根据不同采访对象的个性特征、文化修养、思维特点来设计内容和次序,语言要力求通俗易懂,交流方式要因人而异、平易近人。此外,在可理解性的前提下还要满足“适当性、真实性、真诚性”的要求,才能使三种类型的言语行为有效。
3.重视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的作用
3.1 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说话占7%,态度占38%,而表情动作占55%。”此结果反映的是人际交流中最初接触的规律,即人与人之间最初接触时,信息的传播有90%以上是靠非语言方式实现的。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被采访对象与记者往往都是初次接触,被采访对象会根据记者的非语言符号来判断是否接受采访或在多大程度上敞开自己的心扉,所以非语言符号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3.2 采访中的非语言符号。在采访中,非语言符号主要指的是体态语言。人类学家霍尔教授说:“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这种无声的信号就是体态语言,它是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辅助工具,是一种“伴随语言”。从电视记者通常运用的人体各部位的姿势、动作、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情况来看,体态语可具体区分为表情语、首语、手势语和体姿语四类。表情语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即通过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语言,表情语言是体态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语中使用最广泛、表现力最丰富的是目光和微笑。在新闻采访中,目光和微笑是电视记者常用的非语言符号,无论是现场观察还是与访问对象交流,或是面对镜头述评播报,记者的目光和微笑都传达着最丰富、最有效的信息。目光能表达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对采访内容的关注,微笑往往是对被采访对象的鼓励和肯定。
首语是指人体头部动作所传递的信息。手势语是指人体上肢所传递的交际信息。体姿语是人的身体的各种姿态所传递的信息。这三种体态语的使用经常是同时进行的,也可以统称为身体动作。[4]
3.3 体态语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一是表达态度,进行情感交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某种姿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某种身体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新闻事件或采访者的态度,通过运用体态语巧妙地向观众,向全社会传达某种信息,表达情感,拉近心理距离,与采访对象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使采访工作可以和谐地完成。如《焦点访谈》在1996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播出的《走进麻风村》中,记者采访
时主动与麻风病人握手。这位记者说,“我和麻风病人握手,就是想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最有效地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对麻风病的恐惧心理。”记者的态度和情感在这个小小的动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感受到这一切的不仅是麻风病人,还有观众,记者的采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动作强调语言信息。体态语还可以被用作强调记者希望引起采访对象注意的问题和细节。比如,在提问中,记者可以利用手势动作加强提问的语气,从而使采访对象注意到记者提问的要点;在现场播报评述中,记者也可以利用动作加强播报评述的力度,从而使观众注意到记者播报内容的重点。[5]
在日常采访时,记者对人的观察,除了语言行为的观察之外,最主要的观察就是:身体外的和身体的标记、身体的运动、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这三个方面都属于非语言符号的范畴,通过观察这些内容,可以得到大量关于人的深层心理动机等情况。[6]记者在观察中,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和服饰等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及形体语言,均传达着被采访对象的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记者观察得是否仔细,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观察中,一定要尽可能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而实现与采访对象自然、和谐的交流。
参考文献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6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的民生新闻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如果这种状况不想办法去解决,会导致民生新闻的竞争恶化,最终破坏民生新闻的传播环境。所以,要深入研究找到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路径。从采访的层面讲,民生新闻的同质化是记者没有根据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和民生新闻的特性很好地进行采访选题而造成的——记者往往被突发的民生新闻线索牵着鼻子走,进行按图索骥式的采访—-这样的同城民生新闻采访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塘。比如,同在广州的媒体《南方周末》民生版和广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630新闻”,在进行采访选题时的题材和相同题材的采访角度是明显不同的,前者的媒体定位在全国的受众,选题是注重民生新闻的共性即广泛适用性,《南方周末》民生版2008年全年共推出10期的《中国社会保障系列调查报告》,就没有局限在某一地,而是全国受众都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新闻,而后者的采访选题注重本地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的问题,表现为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强调新闻第一时间的时效性、关注普通民众短平快的日常生活琐事等重复和狭窄的新闻题材,导致民生新闻止于浅层的表现,信息泡沫化、新闻价值含量低。比如,只是常常重复地报道车祸、火灾、交通事故等表面信息,而不解释到底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相关问题,从采访的层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人造成的,但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怎样深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进行深入地研究。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系统中,记者实际上面对着三个因素即民生新闻的受众、新闻事实、采访对象,解决民生新闻报道同质化及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问题的路径之一,是从事民生新闻采访的记者必须掌握民生新闻事实认知心理规律,准确选题,深入采访。本文拟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记者根据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规律来确定采访的新闻事实或题材及其采访的角度问题,希图抛砖引玉,为如火如荼的民生新闻实践提供有用的研究支持。
本文所涉及“认知”概念,是借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系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心理学通常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它主要研究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将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记忆储存结构对输入新闻事实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者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这个观点来分析记者选择接受新闻事实信息的过程,可得知,对由记者的注意选择并输入其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记者会做怎样的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结构即心理学上的记忆储存结构。其作用机制是,记忆储存结构根植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在认知活动进行时,长时记忆的相关内容很容易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或操作性记忆中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所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没有或缺乏储备与输入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时,记者对输入的新闻事实信息必然是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的。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从新闻热线、信息员、其他媒体的报道、政策法规文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信息,输入到记者的头脑中时,记者做出怎样的反应,选择输入头脑中的哪些采访线索去采访。在采访中,又选择输入记者头脑中的哪些民生新闻事实、从哪个角度对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挖掘,这些都取决于记者平时对与正在采访中的民生新闻事实相关的民生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的积累和研究及关注的程度。如果对相关的民生问题没有或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研究,记者就不具备采访相关民生新闻事实的记忆储备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会因此对许多即使是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信息缺乏足够的反应,这样一定会导致漏报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这是采访民生新闻记者的大忌,因为,一方面,民生新闻栏目是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新闻媒体,竞争异常剧烈,其重大的、独家的报道关系到媒体的生存、死亡和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如前所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民俗、民族等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学科,并且时效性极强,如果平常不注意相应的理論积累和相关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旦投身采访,要想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一定要重视健全自己的采访记忆结构,不管工作节奏多快,平时要重视对普通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专题研究和厚重的积累。比如,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采访到《南方周末》在2005年8月25日发表的关于热点民生问题医保的新闻《“全民医保”是否可能》,从全民医保的历史和前景、资金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做了深入的报道,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做到这样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思维策略对采访活动的影响
民生新闻报道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民生新闻资源的有限性存在很大的正相的关系,比如南京一地,仅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有七家之多在争夺南京市内的民生新闻资源,同质化的趋向很大。另一方面,与民生新闻栏目的市场化、
利润驱动、经济上缺乏体制内的保护更有很大的关系,它们将其关注的焦点纷纷指向性、暴力等刺激受众的低级趣味的边缘题材,对这些题材进行不剪辑的原生态的展示,制造媒体围观效应,这偏离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涵和方向。第三个方面,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看,民生新闻同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未能比较好地运用思维策略,因而思维扁平化、仅仅报道现象而不探寻民生新闻事实的原因和本质,致使报道缺乏深度和立体感,从而导致同质化。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正确地、有意识地运用思维策略对民生新闻事实做深度而多方位的开掘是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产生独家民生新闻的可能路径。
思维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思维方式范畴的一个概念,思维策略的途径有二: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和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在此基础上探寻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思维策略的途径运用到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的思维方式中,记者在采访中的思维策略的途径相应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平常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临采访民生新闻之际,对欲采访的民生新闻事实目标,已在理论上有了某种认识即事先确定了新闻的主题,并对这一民生新闻事实或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预测,然后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通过采访获取相关的民生新闻材料对事先确定的新闻主题和预测进行印证和论证。这种思维策略途径可用在对某一时期受众关注的原因已经明朗化、显著化的热点、焦点民生问题的采访。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另一种思维策略是材料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从民生新闻事实或民生问题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搜集新闻事实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综合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这种思维策略途径比较适用于对某一个时期民众虽然已经广泛地关注、但对其的认识和观点众说纷纭或是同类的事实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多起、但记者对其的认识还没有显性的掌握,需要在采访的实践中探索的民生问题的采访。“南京零距离”在2006年4月20日的报道《警方紧急调查死猪收购案》中,记者采用的思维策略就是材料驱动归纳的方法。记者通过采访三鸿食品厂了解到虽然该厂的产品没有问题,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冻库供其中转死猪肉,企业的管理不到位;随后,记者采访了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那位所长说,该所有保检和抽检制度,但记者问到有没有抽检到事发的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302--8冻库,回答没有;最后,记者采访了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他们说,所谓的保检和抽检制度都是从来没有执行过,只交检验的费用。采访进行到这里时,记者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结论:十万头死猪能够畅通无阻进入市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市场的监管薄弱。
三、民生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噪音及其规避
“噪音”一词本为信息论中的术语,意为干扰信号成功传输的因素。在新闻心理学中,将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称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研究采访中的噪音的意义在于避免噪音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干扰,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由记者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包括:第一,记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比如,片面强调收视率,对某些边缘题材原生态地展示,从而降低民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消息来源者会一定程度地失去提供采访线索和积极配合采访的动力;第二,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将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向极端,仅仅站在普通民众的一方,未做好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桥梁的角色,导致采访失去了作为新闻的根基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三,采访不深人,为表象迷惑,这方面,特别是突发性民生新闻事实的采访,最容易掉入这样的噪音泥塘中,所以,在保证采访时效性的前提下,民生新闻的采访要尽可能的全面、深入、核实地进行采访。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是:采访对象为了公关或政绩等的企图和需要,有意设置采访障碍,隐瞒某方面的关键事实,这种在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采访中表现得比较严重。比如,请看在《别让玩具成“玩命”——长沙儿童玩具市场安全报告》的采访对象阻碍记者采访的一幕:
“记者在旁边的另一家小店里看到一种有点像装啫哩水的小塑料瓶里装着一些液体,记者开始還以为是吹泡泡用的药水,可没想到一问,店老板的回答却让记者大跌眼镜——‘这是喷到嘴巴里喝的,可以喝又可以玩。’记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只见整个瓶子都没有外包装,蓝色的塑料外壳显得十分粗糙,就更别说密封了。在瓶子的底部,一行细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写着保质期和成分。而成分那几项里,却只看清了一个‘水’字,其余的就像是在雾里看花,一个字也看不清。
不知道是看出了记者的来意,还是看见记者在拍照,当记者提出要购买一个时,老板警惕地说:‘这是小孩子玩的,你也是小孩子啊?’最后记者还是花了1元钱买了一个。记者刚走出门,老板就急急忙忙地把店门关了。”
浅议新闻采访中提问的艺术 篇7
准备充分。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 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 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 往往非常短暂, 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
曾经有位意大利著名女记者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
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 用了两天时间, 很有意思, 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 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被采访
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也没有拟好问题, 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问题有限, 找不到话题, 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 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具体。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 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有了具体的东西, 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 具体的数据, 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 不能漫无边际, 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 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 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 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的话。
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 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选择角度。作为记者,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 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 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 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 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 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 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 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 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 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学会尊重。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场面: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 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 这是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 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是否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 往往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是采访政府高官, 还是监狱里的囚犯, 记者都要平视对方, 这是平等, 更是尊重。比如, 同一个被采访对象, 同一个新闻事实, 有的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然而要是换上另一位记者, 也许同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使记者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这里, 记者能否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 能否以平常心和平等意识和被采访对象交流与沟通, 就显得十分重要。
尊重被采访对象, 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 以免引起对方不快。二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 提问得体, 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 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 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 有个性一点的被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因此, 记者更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在征求对方意见后,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 认真记录, 不要随意打断, 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工具, 或是手机响后, 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地接听, 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态度真诚。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 必须先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想使被采访对象明之以事, 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
要想让被采访对象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 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 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感受他们的内心, 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 被采访对象可能就不会太买账了。
新闻采访的艺术 篇8
关键词:提问,艺术,电视,新闻,技巧
采访艺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的质量, 因此积极探索高超的采访技巧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记者在实际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着重把握好哪几个关键点呢,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和警醒, 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一、电视新闻惯用的提问方式
1. 开门见山式
采用开门见山式的采访方式一般是针对两种对象, 一种跟记者比较熟悉的人, 记者深谙被采访人的个性和特点, 在这种情况之下, 过分的客套和寒暄反而显得见外;一种是文化素质较高, 社会经验相对丰富的学者、领导干部等, 这些人很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 所以也没必要绕弯子。运用开门见山式的采访方式有很鲜明的两面性, 一方面它降低了记者提问的难度, 只要做到切题、到位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这种提问方式缺乏生动性和深刻性, 必须要时刻注意挖掘和引导。
2. 正面激问式
所谓正面激问式, 简而言之就是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 引导采访对象从“要我谈”转向“我要谈”, 进而顺利打开采访通道, 采用这种提问方式一般是针对心存顾虑不愿多谈或是自恃社会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而言的。
3. 启发引导式
很多被采访者在平时谈吐自如, 滔滔不绝, 但是一面对摄像镜头, 就很容易紧张局促, 对记者的提问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 面对这样的被采访者, 记者千万不要着急, 更不能误判认为被采访者是故意不配合, 在这种情况之下, 记者可以摆出一个内紧外松的姿态, 同时恰当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促使被采访者张口畅谈, 比如发挥“磨功”与采访对象闲聊, 使之放松心情, 放下戒备, 进而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加强对采访对象的启发和引导。
二、采访提问中应该把握的技巧
1. 采访要把握好逻辑, 抓住主线
电视新闻的采访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且由于受时间和环境限制, 致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不可能像拍摄纪录片和写人物通讯那样共同生活、工作很长时间, 鉴于这种情况, 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关键问题, 始终围绕主线着手展开, 一旦被采访者偏离主线, 就要及时采取有效策略把他拉回来, 并且在提出问题的时候, 要始终秉持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 由小到大的原则, 这样有助于问题的逐步深入, 否则一开始就把口子开得很大, 很容易使采访对象出现卡壳现象, 进而给采访造成困难。
2. 对被采访对象始终秉持尊重的态度
记者的态度和言谈举止不仅会影响采访的效果, 同时也会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 因此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秉持不卑不亢、尊重、礼貌的态度对待对方, 首先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地位, 做到提问得体有礼貌, 使被采访者乐于回答, 切忌提问唐突、鲁莽或是不合时宜, 更不要错误地以为采用强势的方式或是咄咄逼人的态度就可以使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 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不但可能会导致采访对象拒绝回答问题, 还极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情绪, 正确的做法是充分考虑采访对象的感受和情绪, 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 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和隐私的问题, 更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 在征求对方意见的基础之上,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这样可有效避免双方的尴尬和难堪。
3. 看清提问对象, 问题提问恰当适宜
所谓看清提问对象, 简而言之就是要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个性, 根据其性格特点采取适合他们的提问方式, 比如有的人性格开朗外向, 对什么话题都能畅所欲言, 面对这类采访对象, 记者可以少一点顾忌, 问题提问面尽量涉及得广一点, 但必须注意问得明白, 不要把问题提得不着边际, 否则很容易出现“跑题”现象, 对那些内向、敏感而又不善言辞的人, 记者要注意加以启发引导, 不要在采访伊始就提出一些棘手、繁琐的问题, 这样更容易使采访陷入一种尴尬、停滞不前的状态, 也使采访对象更不愿意进行开口接受采访, 鉴于这种情况, 记者可以尝试提一些采访对象喜欢的话题, 并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 启发引导他把心里话说出来, 总之, 记者在开展采访活动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策略。再者, 记者要注意问题提问的适宜性, 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身份, 使问题提得更加得体适宜, 试想一下, 如果记者跑到农村去问一个文化水平极低的农民对价格体制改革的看法, 不但会把采访对象置于尴尬难堪的境地, 同时记者也得不到满意的回答。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 记者在开展采访活动的过程中, 要真正做到提问高超、巧用技巧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总结, 因此, 记者和相关新闻人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采访活动中注意总结和学习, 相信经过长期的努力, 一定可以有效提高自身提问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长军.浅论新闻采访中的现场观察与提问技巧[J].黑河学刊, 2009 (04)
[2]梁文译.重视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窗, 2011 (03)
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措施分析 篇9
1.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是初次见面, 彼此会产生陌生感, 老百姓对上报纸、上新闻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在生活中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所以看到记者的录音笔、采访器材等设备时会感到紧张,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对整个新闻采访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访开始后, 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之间形成一种信任, 让采访对象可以轻松愉快的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是采访活动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 才可以进行其他的事情。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要找到采访对象的兴趣点, 从采访对象的兴趣点入手, 先建立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 再将采访的内容切入, 就会使整个采访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要善于抓住疑点, 进行深层剖析
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员, 都希望在自己的采访活动中收获有价值的新闻, 但是这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很难实现, 采访工作常会徒劳无功, 这一问题的出现, 其实不在于采访对象, 而是在于采访人自己, 进行新闻采访不仅是要对新闻当事人或者新闻线索人进行提问、访问, 还要善于分析、观察, 找出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实际采访工作中, 有很多新闻线索是在不经意间偶然听到的一些言论信息, 俗语有云:“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这句话用在做新闻上最合适不过的, 从身边的人和事中细心观察, 留心身边的言论, 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新闻素材。从偶然中获取新闻信息, 要牢牢地抓住线索, 进行追踪, 找到细微的闪光点, 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当然这需要新闻记者有很好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性, 这样才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在采访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新闻线索, 同时引出更多的问题,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敏锐地做出反应, 整理好自己的思绪, 进行提问, 对新闻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击提问, 收获更多的发现, 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3. 学会倾听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 倾听和提问有着一样的重要性。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不能站在自身的身份、角度上进行采访, 如果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对采访对象进行审问式的提问, 就会将采访活动置入被动的局势中。记者是新闻的发掘者没有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将自己放在比新闻当事人更高的位置, 记者并非高人一等, 记者是在为大众服务, 为社会服务, 所以, 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 对采访对象不尊重。当然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 有时并非直接地表现出来, 而是记者的提问方式给人的感觉。在这样的采访气氛中进行新闻采访, 记者提出的问题采访对象不见得会真实地回答, 要想顺利的进行新闻采访, 就要将记者的身份忘掉, 站在新闻采访对象同等的位置, 对其进行访问式的交谈, 记者要根据采访的对象的不同、新闻事件的不同, 采用合理、灵活的采访方式进行新闻采访。在新闻采访中和提问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是倾听, 学会倾听, 从倾听的人物故事、言论中发掘新闻信息。在倾听采访对象讲述的过程中, 记者要快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 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倾听是要学会的一个交流方式, 学会倾听就会将人与人之间关系拉近, 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学会倾听, 可以在倾听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进行倾听, 要从理性的角度, 要能正确处理倾听中遇到的感情纠葛故事, 头脑要灵活, 不能让采访对象的故事影响自己对新闻信息的判断, 也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情感放在新闻采访中。
4. 在采访中要注意提出的问题
在新闻采访中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 最重要的就是提问。提问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 它包含了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深度等, 这些都是提问中的学问。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进行新闻提问时要注意:
(1) 记者不能提太大、太抽象的问题。这样的提问, 采访对象的回答肯定是笼统的, 记者也很难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因为提出的问题本身, 就是宽泛的, 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回答。所以记者的提问要具体, 越具体采访对象的回答就会越明确, 这样才可以从采访对象的回答中获得直接、全面的、有效的新闻信息。
(2)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提暗示性的问题。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和客观事实以及事物的发展规律、实际情况相符合, 不能提出假设性、暗示性等不切合实际的问题。
(3) 记者不能提出自己预设好答案的问题, 要将更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提问, 要多听采访对象的心声和想法, 从倾听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关于提升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思考 篇10
所谓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就是指新闻传播机构中专业进行采访报道人员。采访艺术是指记者通过一定的采访技巧进行新闻报道, 通常分为提问艺术和访问艺术。高的采访艺术则可以获取更多的新闻线索并有助于采访的顺利完成。但是, 现实的采访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现状
当我们对电视或电脑上的某些新闻报道感到惊讶时, 我们可曾想过短短几分钟甚至是几秒的报道有多少人在为之努力。其中, 与真相距离最近的想必就是记者了。记者是通过不断的挖掘信息量对人或物、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 记者采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的效果, 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有些新闻报道中, 记者的提问和访问缺乏艺术感, 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 也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还有些记者提问的问题过于专业, 使受访者无从下手, 从而失去了采访的意义。
提升新闻记者采访艺术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城市平静的街道边、在充满智慧的经济论坛中, 我们总会看到记者的身影, 他们为我们连绵不断的传达着世界各地的信息咨询。而记者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新闻质量, 新闻采访艺术主要就是提问艺术及访问艺术, 这也是记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现实生活中记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自己的采访艺术。
1.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能真正的的战胜他。这句话放在新闻采访中再合适不过了, 在进行采访前, 记者首先要知道采访的对象是谁、自己想从中得到什么, 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若在采访时连采访对象都不清楚是谁的话, 很容易造成记者思路混乱, 语言表达能力低, 因此, 记者在进行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至于在采访时因手忙脚乱或思绪停顿而造成采访中断。
2.采访过程中要换位思考, 营造良好的氛围
有时候记者所面临的采访对象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他们面对突然出现的采访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 怎样使他们能欣然接受采访则是记者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首先记者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使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周围的群众中, 其次, 采访过程中还要换位思考, 从采访对象的需求和兴趣入手, 使提出的问题能真正的表达他们的诉求, 如我们看到有的记者关于PM2.5提出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身边非常关注的话题,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因此, 明显能带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使他们产生共鸣, 这样的采访能带动人们的积极性, 有利于深层挖掘背后的事实, 也使得新闻报道更贴近群众。
3.采访时提升提问技巧和手法
提问是记者获取新闻价值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这种方式简单明了, 但是, 采访过程中提问也是需要技巧的, 并不是乱问。专业素质较高的记者通常提问时会慢慢推进, 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闻线索, 快速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确保采访的顺畅;优秀的记者会根据采访对象和场合的不同在采访时往往会采用多种提问方式。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要求, 记者提出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 不能太过于笼统和抽象;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 不能过于肤浅;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没有实际意义的提问只会显得整个采访过于累赘, 影响采访效果。因此, 进行采访时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也要有一定的要求。
4.采访过程中学会倾听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不能单纯的进行提问, 就像是审问犯人一样, 在采访时不仅要提出问题, 还要在采访对象进行回答时认真的倾听, 并做出适当的鼓励性回应。记者在听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线索, 并以此为线不断的进行挖掘, 在听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进行定性,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听中往往能发现有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记者在听得过程中也要保持清晰的采访思路, 不能让采访对象的回答干扰到自己的判断, 而且, 在采访过程中也不能过于主观, 将自己的情感色彩加入到新闻的采访中, 避免造成报道失实。
结束语
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篇11
如何达到我们采访的目的,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言语和状态,提问就显得很关键了,提问采访的基本形式大体分两种。
一种是开放式提问,这种方式使用较为普遍,被采访者不受什么约束,可以泛泛而谈,回答的内容可多可少,这样的提问给了被采访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以使采访的气氛活跃、协调。这种采访形式的不足之处是,我们要获得实质性内容的难度较大,采访所花费的时间也较长。
另一种是闭合式提问,又称定向式提问。记者的提问比较具体,针对性很强,被采访者的回答只能是记者提问所限定的内容,往往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提问比较明确,一般都能回答出你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的采访大多都是这两种采访方式的结合,开放式提问多用于缓和气氛,融洽感情,启发对方。闭合式提问多用于采访中突破问题,深度挖掘和收集细节。从开放式提问开始,这样可以沟通感情,尽快造就一种和谐气氛,然后直接切入,进行闭合式提问,这样提问可以提高采访速度,而且很好的掌握到新闻素材。用这样采访得来的素材写出的新闻才会全面、有深度。
在平时的采访中,我们会遇到各种身份、各种职业、各种层次的被采访对象,我们如何才能达到采访的效果呢。
第一、要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1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怎样使得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思,这是记者们在每次采访中几乎都会遇上的问题。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只有当人们彼此熟悉产生信任之后,才会向对方吐露自已的心事。向一个不熟悉的人透露自已的情况,人们会觉得极不安全。因此,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并不急于提问,而是先着力于同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当对方心理上的距离拉近了时,再向其作提问,从而顺利地问到自己所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将提问融入到交谈之中。有的记者在提问时,先将问题写在本子上,然后向采访对象一一提出。这样做当然是有充分准备,能对提问的结构作充分的考虑,但极容易将整个提问过程弄成“一问一答”,缺乏人情味,使人觉得像是在审讯犯人,自然会使得采访对象不情愿作回答。其实,人一般都是乐于交谈的,因为与人谈话往往即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有的人沉默寡言,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说话,而是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问一答”式的采访,记者居高临下,采访对象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又哪来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记者在作提问时切忌只顾自己发问,而应该是与采访对象作交谈,乐意倾听其谈话,将提问融入到谈话的过程之中。
第三、提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答的问题。作为新闻记者,最看重的是“独家新闻”。因为独家新闻是独此一家,为别的报纸所不能发布,最具新闻价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所作的报道,相对于受众而言,它必须是未知的,如果是已知的那就不是新闻了。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努力从采访对象身上去寻求独特之处,从提问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提出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回答的问题。这种独特性的提问,保证了所采访到的事实的唯一性,从而能获得较大的新闻价值。
第四、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在于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具体事实及材料和观点,因此其提问切忌笼统抽象。因为面对笼统抽象的问题,采访对象往往不知从何谈起,只好应付其事,很难深入下去。这种情况责任不在于采访对象,而在于记者本人,因为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的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你如何提问,人家就会如何作答,提问不当则自然影响到回答问题的质量。
第五、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记者采访要达到预期效果,前提是采访对象必须乐于作答。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采访对象心存顾虑,怕说出事情来对自己不利,他就会对记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明确对记者表示“无可奉告”。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该怎么办呢?有的记者苦口婆心,极言采访对象顾虑之不必要,但采访对象自有主张,并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的,遇上生性固执的采访对象,更是弄得作记者的束手无策。其实在此种情况之下,采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点将不如激将。”使用激将法提问,记者从反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对方,激发其情绪,使其感觉不吐不快,或认识到不说出来反而会对自己构成不利。在国际新闻史上,有的名记者就是以善于提问激将而著称。
在采访中还有一些技巧,对采访有很大的帮助。
1.平等的视角——记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对普通人都应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视”。 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以部下的卑微仰视提问。因为以记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
2.仔细的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就是“察言观色”。被访者的举止言谈、性格神情、嬉笑怒骂、兴趣爱好都是我们访谈时需要观察的。有人说,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实际上,一个称职的记者还是“眼观六路”的观察家。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容易被常人忽视的细节。观察中特别不要忽略能反映本质的细节,细节描写能增强现场感。把采访现场和生活中捕捉到的人物的动作、声音、笑貌等细节加以再现,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人物的真实性。
3.巧妙的提问——由于采访对象不同,提问方式也因人而异、因人而问。在采访中记者常用的有启发式诱导法、含蓄点拨法、间接探问法等。有人把采访比喻为“提问的艺术”。有好的提问,才会有好的回答;问得巧妙,答得精彩,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人物专访。
4.认真的倾听——记者要始终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认真倾听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和证实间接材料的一种手 段;是访问者的一种虚怀若谷之情;是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由于
你的认真倾听,被访人自然乐于同你对话,乐于回答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对方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刨根问底,以免错失良机。倾听时,千万不能左顾右盼,要把目光注视到对方的面部,千万不可流露出对被访者的谈话不感兴趣的神情。当非常健谈的被访者把话题扯远,谈话“跑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话,要见机行事,巧妙地把话题再拉回来。当被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叙述不清时,千万不要显现焦躁的神色。要善于引导被访者疏理思路,抓住要点提问,使谈话言之有物。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篇12
关键词:新闻采访,提问艺术
在提问的过程中, 记者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 不仅要保证获取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 还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 只有掌握了较高的提问技巧, 记者才能在采访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保证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为新闻稿件的质量提供保证。
一、采访提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中的提问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思想的交锋, 由于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的不同, 记者必须根据报道内容和采访对象的不同, 认真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二) 提问要有逻辑性
记者对采访对象提问的时候, 必须注意遵循逻辑性提问过程要懂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根据采访的目的和事件的具体情况制定采访的主题, 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合理安排采访中问题的顺序, 通过恰当的问题设置还原事实真相, 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清楚的了解。采访中还要避免提问时毫无章法, 随意提问, 这样不仅难以保证对采访信息的充分采集, 也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很大的思维混乱, 使之不知如何回答。
(三) 树立正确的提问态度
采访是采访者从采访对象处取得信息的过程, 不仅需要采访者的努力, 还需要采访对象的配合, 因此采访者要十分注意提问中的态度。首先, 采访者要注意语气的和谐, 尽量做到亲切自然, 给采访对象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采访环境, 有利于采访信息的获取。其次, 要做到采访中不卑不亢, 坚持自己的采访原则, 充分尊重采访对象, 使采访演绎成一个和谐的交流过程。
二、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式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根据采访内容和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强调针对性。具体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直接提问法
直接提问法就是记者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 不需要必要的程序和铺垫, 这种提问方式主要适用于熟悉的人群和高端人群。对于熟悉的人群而言, 由于双方比较了解, 客套和寒暄的过程可以省略;面对高端人群, 对方的知识层面、社会阅历和理解能力较强, 可以直接进入提问环节。运用这种提问方式的时候, 必须进行全面的前期准备, 做到深入发掘, 例如记者在采访某系统领导时, 领导只对一些制度的条文进行了说明, 并没有交代制度的意义和可行性, 对此记者可直接提问“这项制度到底有什么意义, 有多大的可行性呢?”即可得到领导对相关问题的解答。
(二) 迂回提问法
迂回的提问方式与直截了当的提问方式不同, 更加讲究提问的角度和策略, 在提问方法上, 可以根据主题从侧面开始谈起, 通过迂回引导, 使一些不想谈、不善谈的采访对象能够表明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些采访对象很不适应采访环境, 记者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采访对象的特点、背景和爱好等有全面了解, 从采访对象感兴趣的角度展开, 通过一些看似平常的话, 在不经意间获取需要的新闻信息。如2008年, 中央党校一位教授到枣庄滕州市西岗镇了解基层党建, 顺便看了这个镇刚刚摸索出来的土地流转工作。记者想就土地流转问题进行采访, 但是前期经过镇领导与教授的沟通得知, 教授不愿意谈土地流转问题, 原因在于这项工作起步不久, 虽然已经看到了效果, 但仅仅是试点, 还没有广泛推开。于是, 记者和教授先从基层党建开始聊起, 然后聊到农村基层的稳定, 接着聊到农业发展与农民生产, 最后自然过渡到了土地流转问题。不但没有遭到教授的拒绝, 而且引发了教授的谈兴, 记者也得到了权威的录音。
(三) 讨论法
在采访过程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十分低调、不善表达的采访对象, 面对这类采访对象的时候, 采用讨论法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讨论法就是利用常见的讨论、聊天的采访形式, 让采访对象感觉这就是一次普通的聊天或者谈话, 避免了紧张情绪和拘谨的产生。例如, 某栏目在采访一位农民企业家的时候, 这位企业家十分低调, 很不适应常规的采访形式, 记者就与这位企业家聊天, 从创业的艰难开始聊起, 逐步过渡到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这些讨论内容都是这位企业家十分有感触的方面, 因此他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 记者不知不觉就获得了想要的采访资料。
(四) 反问激将法
有时候, 一些采访对象由于种种原因, 回避采访者的问题, 或者应付了事, 不回答有价值的东西, 反问激将法可以刺激采访对象的情绪, 促使其面对问题, 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 记者采访某位明星的时候, 对方对记者的问题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 不愿表达自己的观点, 后来记者说:“外界关于你有很多说法, 还有一些传闻, 难道这些是真的么?”这位明星情绪受到刺激, 为了急于为自己辩护, 开始对记者的问题发表看法, 最终记者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这次采访任务。
结语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 对采访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需要在采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正确的提问方式, 这要求记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提问技巧和提问方式上不断改进, 为新闻信息的成功采集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瑞.21世纪新闻学院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J].新闻记者, 2002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