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程序正义论

2024-06-25

新闻采访的程序正义论(通用9篇)

新闻采访的程序正义论 篇1

社会在迅速发展, 新闻媒介的成长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 多数新闻媒介在发现新闻线索时, 将新闻内容迅速炒火,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飞蛾效应, 然而, 部分新闻媒介利用多种角度分析新闻内容, 阐述独特的理解和观点, 往往受到群众的关注, 并且产生良好的新闻效益。新闻内容独具一格, 引起人们的关注, 新颖的新闻内容给人启发, 提供别致的观点。新闻记者通过独特的思维方式, 将新闻信息展现给群众, 在了解过程中, 给予人们长远的影响。目前, 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日益增长, 采访新闻中合理运用求异思维, 就会成为新闻媒介中的获胜者。

一、新闻信息采访中的求异思维涵义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J·P·Guilford从事心理测试的方法、智力和人格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探究。J·P·Guilford将求异思维分为两种思维方式, 一种是求同思维, 另一种是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主要分析产生信息的同一资源中, 发现不同思维的方向、角度、方法等, 多角度扩散问题, 寻求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 探究其中产生的多种结论和答案。因此, 通常求异思维又被称之为发散性思维。

目前, 我国新闻采访中, 已经开始广泛应用求异思维, 充分拓展新闻记者的思维空间, 将新闻信息内容进行透彻的发掘和分析工作, 提出更具有新闻线索价值的新闻材料。虽然, 部分新闻内容已经过于陈旧, 但是可以充分利用求异思维进行拓展新闻信息内容, 从不同角度分析新闻题材的主要观点, 运用求异思维, 向群众展现独特的新闻视角。

新闻信息中运用的求异思维可以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延伸, 并且思考问题的多种解答方式, 融入合理的假设思想, 发现多种问题造成的结果。多数问题都存在多样的解决方式和产生多样的结果, 在采访写作中, 应该充分利用求异思维, 发挥创新精神。新闻信息采访的记者, 不应该按照常规进行新闻内容分析, 依据现有的新闻材料, 具体分析其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观点, 将新闻信息进行重新组合, 形成新的线索分析观点, 扩大新闻线索的领域。

新闻记者通过非常规的思维方式, 分析新闻环节之间的关系, 激发自身的联想空间, 寻求新闻线索中不同之处, 提出求异思维中的不同见解, 与假设、联想、推测及想象相融入, 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独到见解。

二、新闻信息中求异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

由于求异思维需要结合实践工作, 再进行融会贯通的应用, 所以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 主要表现为:侧向思维、变形思维、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这几种形式。

(一) 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需要通过和正向思维进行比较, 才能显示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两者比较而言, 正向思维主要表现为根据一定的领域内, 进行考虑分析工作, 然后, 寻找正确的解决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过于局限性, 不利于新闻题材的全面分析, 阐述观点较为单一。侧向思维能够将问题之间的领域进行交叉应用, 从不同领域分析新闻信息产生的原因, 解释本领域的问题, 合理运用侧向思维可以在各个领域中游刃有余, 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解能力, 新闻信息的报道也会具有独特的新意。

(二) 变形思维。

变形思维在新闻信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 改变报道中的对象的形状, 触发新的启示。通常变形思维包括:缩小方法、扩大方法、添加方法及分割方法。缩小方法就是将对象进行缩小化, 将问题改变成个别形式进行思考。扩大方法与缩小方法相比较, 就是将对象进行扩大分析。分割方法就是将对象先分割成多个部分, 再根据每个部分思考分析问题。添加方法是将对象通过添加多种元素, 思考对象产生问题的原因。新闻信息报道过程中, 只有通过实践进行分析和运用专业知识, 才能将新闻题材彻底挖掘并发现其他有效的新闻线索。丰富的知识题材, 能够让记者具备驾驭材料的能力, 通过别致的关键点, 引入新闻题材当中, 在普遍的新闻题材中, 发现典型问题, 成为思维的出发点。如果单纯从新闻信息的正面进行信息挖掘工作, 很难让群众投以关注。

三、新闻信息采访中求异思维的影响

新闻信息采访中, 充分利用求异思维可以激发新闻记者的创新精神, 实现新闻报道的全面性。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 就是通过个人的观点进行阐述新闻内容, 只有全方面地诠释新闻内容, 才能被广大群众及社会接受。新闻记者利用自身的职业和职能, 将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工作, 结合自身的思维活动, 通过新闻媒介将新闻信息传播于社会。求异思维可以优化新闻的竞争机制, 并且注入新闻信息新鲜的活力, 让新闻报道内容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满足群众求知的意愿。目前, 社会发展迅速, 新闻报道内容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消除传统新闻报道中的一统化思想, 杜绝千篇一律的现象, 实现新闻报道的最新突破。

总结

新闻信息记者需要结合科学的思维方式, 应用创新精神融入求异思维中, 充分发挥新闻信息的有效性, 通过全面的角度分析新闻题材, 让群众能够从新闻信息中了解更多的真实问题。求异思维可以让新闻记者从传统的报道思维中解脱束缚, 营造全新的新闻报道模式。未来的新闻报道需要面对社会的潮流, 给予独特的见解和分析, 结合自身独立的思维, 赋予新闻报道内容全新的生命力。

试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转型机制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 采访 报道 转型机制

谈及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概况,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电视以及电视新闻的产生。电视新闻与电视几乎同步产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黑白电视阶段(1958年—1973年),此时的电视新闻属于小众传播;彩色电视阶段(1973年—1984年),此时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视新闻的表现力;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1984年—20世纪末),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在多数电视台的普及,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电子技术高科技传播阶段(20世纪末至今),卫星电视传播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电视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新的活力。回想电视新闻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从局部看,难免美中不足,尤其是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切实履行社会义务,必须从发展机制本身着手,使转型后的电视新闻更适合新时期的媒介发展模式。

一、媒介生态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

“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时期的媒介社会中,媒介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的一种互动结构。‘媒介’和‘外部社会环境’都是作为媒介的生态因素或者子系统而存在。”①从媒介本身而言,这种生态因素主要来自于新闻媒体之间为提高收视率,追求经济利益的竞争;从媒体的外部环境而言,影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取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媒介本身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当今电视新闻的报道现状。

(一)一些报道失实,追求经济效益

近年来,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失实现象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两点:

1、主观失实:一条电视假新闻来源于新闻采访者的主观故意,是新闻界职业道德沦丧的重要表现,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不仅会影响电视新闻的权威性,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引起了国人的轰动。该台《透明度》栏目的一位主力编导为了寻找刺激有力的新闻源,唆使经营早点的小贩制作“纸馅包子”,自己对其进行全程录制,进而形成一段貌似真实的虚假新闻。报道播出之后,社会舆论纷纷,让国人对包子畏惧有加。真相被查明后,北京电视台这档栏目在受众心中大跌眼镜,相关人员接受了法律制裁。这条假新闻虽以时过境迁,但是它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丝毫未减。这需要经过新闻工作人员的长期反思才能走出这潭污浊的泥水。

2、客观失实:新闻事件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深入调查,根据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全面立体式地报道新闻。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新闻采编人员为了获取新闻源,争分夺秒,“漏拍、被摆拍”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造成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整体下降。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谈到:“真实的表达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品质,但仅有所谓的真实是不够的,需要把精神表达作为栏目表达的终极追求,新闻事实才不会成为碎片,表达的过程才因此成为一个灵魂,一个体系。”②而当前新闻工作者恰恰忽略了这种从业要求,一味地去追求没有精神定位的片面化新闻,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二)报猛料,追求视觉效应

为了追求受众感官上的愉悦,激发受众兴奋点,一些电视新闻节目报猛料,这种现象在都市频道中尤为常见:某明星结婚生子、和谁有私情,某某暴力杀人案等能引起受众震惊的新闻充斥着电视荧屏。电视新闻媒体甚至可以对暴力杀人案的场面大肆渲染,对作案手法进行详尽解说,进而对受众的认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受众对暴力血腥的过分关注。再有电视新闻媒体对具有“娱乐”性质的新闻事件的过分关注,偏离了新闻媒体应该履行的义务,仅为视觉效应采访报道新闻。2011年9月份,新生刚入学不久,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来的一名学生,学号是八个“1”。这一现象引起部分电视新闻媒体的分外关注,有些电视新闻媒体甚至把这个奇特的学号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联系起来,炒作这名学生也是新生中的“Number1”,并对该生的学校生活进行详尽采访和报道。电视新闻媒体,可以报道这条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事件,但是对该事件的过分渲染,违背了新闻报道所应遵循的传播规律。

(三)“小民生”当道,“大民生”缺位

“‘小民生’就是电视新闻媒体将报道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生活参考;‘大民生’就是电视新闻媒体更关注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走势的新闻,如:税收、金融、房地产、汽车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或者新规。”③当前,一些电视新闻媒体为了践行的“贴近性”,和百姓拉近距离,报道一些事不关己,不痛不痒的软新闻。当然这类新闻是百姓生活所需,但是却不能成为报道的主体。当前,就业、楼市、金融理财、菜篮子工程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只有在主流新闻媒体中有所体现,在地方性新闻媒体中涉猎甚少,地方老百姓的信息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这是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一大缺憾。

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机制的转型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机制的转型是针对目前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的不足之处做出的回应。这种转型必须贯穿于选题、采访、编辑、播出等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展示电视作为技术和艺术的真实内容,为受众提供审美判断的价值尺度,做到电视新闻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一)增强报道平衡,避免新闻失实

电视新闻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赢得民心,首先要立足于新闻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谈到新闻失实包括主观失实和客观失实两个方面的原因,针对前者,应对新闻采编人员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客观失实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够精湛,这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去历练培养。

目前,很多电视新闻媒体由于不注重新闻报道的平衡性,违背新闻报道真实原则的事例较为繁多。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里给平衡下的定义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指正的一方说话机会。”柴静主持的《看见》,其中一期节目采访“药家鑫杀人案的双方父母”,在采访过程中,对药家鑫父母采访的片段多于对受害人张妙父母的采访片段,这种采访行为在当时颇受争议。事后反思这期节目的采访十分成功,因为在舆论都把矛头指向药家鑫父母的时候,《看见》栏目组,为了重拾新闻客观公正性,给药家父母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平衡了新闻报道的这座天平,是新闻报道遵循客观真实的典型事例。

(二)忌报“猛料”,回归理性

“对于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过度报道、过度渲染,就暴露出媒体本身的动机问题,媒体的穷追猛打、滚动报道显然是缺乏理性的表现,同时也伤害了这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识别能力。”④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有关“腥”的话题的报道,部分媒体还是有失分寸。如:有关社会治安的报道过于血腥,一出手就动刀子,针对这种细节媒体过于关注,无非就是为了争取看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媒介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如何把扭曲的社会心理问题扭转过来,节目将变得更有深度,也会更具社会意义。因此,针对此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报道意识,回归理性,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引导受众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

(三)扩大民生视角,实现转型报道

毋庸置疑,电视新闻要遵守“三贴近”原则,切实加强受众本位意识、透析社会民生百态,应该是每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宗旨。但是,真正从宏观视角关注社会问题的电视新闻节目少之甚少,也就是当前的电视新闻没有冲破“小民生”报道的藩篱,实现向“大民生”报道的飞跃。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经常立足于百姓生活,从宏观层面解决民生疾苦,在国家政府和百姓生活之间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2011年4月9日,《新闻调查》针对国家用电紧张的问题,推出一期《电力高速度》专题,对特高压电网发展的必要性、研究攻关过程以及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内容充盈、角度多样,多层次,全方位的向观众呈现了当前国家的用电现状及其解决措施。这就是实现“大民生”新闻报道的典型,是值得推崇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新闻调查》经久不衰的关键因素。

结语

电视新闻的运作机制要适合社会转型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社会现实,最大化地为受众服务。当前,各大电视媒体相继推出“新闻立台”的发展模式,要精心打造新闻节目,亮出特色,转换机制,把电视新闻变成百姓的服务者,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瞭望者。□

参考文献

①侯海涛:《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优秀硕士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8

②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03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贴近与提高——新闻媒体落实“三贴近”论文集》,学习出版社,2007:92

④李良荣:《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92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学生)

责编:周蕾

新闻采访的程序正义论 篇3

1 电视新闻采访的原则

1.1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对于电视新闻采访来说,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只有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 才能获得更多的观众信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一定不能因个人利益而忽略新闻的真实性, 用不真实的新闻来获取高的收视率, 这样会严重损害社会利益[1]。因此, 为了对广大观众负起责任, 新闻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维护国家和社会群众的共同利益。

1.2 对象广泛性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工作人员在抓住事件的真实性, 不断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明确分析出事件的前因后果的同时, 还要体现出对象的广泛性。因此, 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掌握采访技巧, 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使用不同的采访方法, 从而获取新闻的第一手资料。

1.3 内容突变性

众所周知, 所有发生的事件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件的内容经常发生着变化, 因此, 新闻采访工作人员一定要选取影响力大的事件, 抓住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同时还要对新闻内容进行实时跟进, 以免发生突发性事件不能提前掌握, 因此, 记者就应该平时多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 从而提高对突发性内容的反应能力[2]。

2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应用

2.1 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要想保证采访内容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 就必须提前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对被采访的个人信息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从而面对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做好准备。与此同时, 记者还应该对采访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仔细检查, 不能因为采访设备出现了问题就中断采访, 一定要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2.2 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有全面的掌握

在具体的新闻采访前, 记者要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特征有全面的掌握,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采访的质量。记者要充分掌握被采访者的心理特征, 把自身的情感通过手势等方式传达给被采访者, 保证采访者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从而使采访过程达到一种共鸣效果[3]。最后, 记者还应该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 让被采访者能够把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复述一遍, 从而保证采访工作的质量。

3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

3.1 报道内容的创新

现如今, 随着我国电视台市场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 电视台要想脱颖而出, 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求记者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创新, 吸引观众的视线。比如:针对一则“父亲杀女儿”的新闻报道来说, 所有的报道都在指责父亲不负责任, 但是, 另一个电视台却从另一个角度来采访, 把父亲杀女儿的整个事件都复述了一遍, 对新闻的报道内容进行有效创新, 从而体现出了父亲的无奈, 这样的报道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反响, 吸引了大量的观众观看。

3.2 采访途径和方式的创新

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还应该重视采访途径和方式的创新。第一, 新闻工作人员应该针对某一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充分掌握新闻当事人的生活情况, 并取得当事人的信任, 然后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第二, 记者还应该学会察言观色, 了解当事人的心理特征, 找到当事人的弱点, 对其打感情牌;第三, 记者不要只是针对当事人进行采访, 还应该深入了解当事人家人、朋友的情况, 根据他们的复述来了解当事人的为人[4]。

3.3 采访模式的创新

采访模式的创新也属于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一个重要创新方法。采访模式的创新主要指的就是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通过多种多样的采访模式来进行对当事人进行采访, 比如:记者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记者与当事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等。与此同时, 记者还应该重视对所提问题的创新, 要根据当事人的心理变化来提问, 不能一味地只是针对稿件进行采访。

4 结语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它对新闻记者的综合要求非常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 一定要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和突变性原则。同时, 记者也要不断对采访模式和方式进行创新, 从而加强观众对新闻的信任。

摘要:目前,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电视新闻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 记者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 不断积累经验, 抓住采访技巧, 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的应用, 并论述了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采访技巧,创新

参考文献

[1]张鑫, 余永兴.试分析当下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新闻采访的程序正义论 篇4

关键词 新闻采访 电视民生 日常生活 客观性

在民生新闻领域中,采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访者会从各个角度出发从而去了解平民百姓的生活,突出民生的重要性和平民內容。很多采访者在进行报道时经常出现语言组织、用词不准确的现象,从而影响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一、分析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特性

(一)民生新闻采访应遵循客观性

民生新闻采访的大多都是一些比较底层的人员,当被采访者会因为个人利益的冲突下所阐述的观点与事实会有所不同时,需要采访者采取措施,要多询问、多观察、多比较,从而得出准确客观性的答案。采访者要尽量去挖掘事情的真相,但也要掌握方法。

(二)做到在客观事实下要有限度的传达真实的信息

人们都期望新闻采访和原本的事实是相符合,并且不掺杂任何元素的。当然,民生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有限度的,但这不等同于民生新闻采访就是没有真实客观的存在。民生新闻采访讲究的是事实,但有些变动和突发情况是采访者为了引起读者们的重视而采取的措施,从而忽略了信息真实的客观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特点

想要确保采访的客观性,首先在选题材上要掌握好,要以平民的视角来看待,所以当搜集民生新闻采访的资料时要从百姓的角度着手,在写报道时要多用一些平民百姓的语气,用他们的语言和视野来看待事情,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去想,多去考虑百姓的思想,会让民生新闻具备客观事实的效果从而也突出了亮点,抛开传统的思想,把政治文化降低,多去了解一些关于百姓的问题,一切以赢得百姓的观点赞同去改变。

二、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的主要对策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的转变

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影视名人、知名的企业家等这些比较官职性的报道,从而影响了民生新闻的市场,人们也忽略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面对这一局面,在民生采访中采访者应多注意一些百姓的实际需要,多把百姓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多去注重百姓所讲述事情的真实性,这会充分的体现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二)民生新闻保持客观性要具备的因素

采访者要敢于坚持正确的舆论,要明确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核心,能从政治上和客观事实上表达的具有一致性,一定不能为了新闻采访的收视率效果而只是走走形式,不能一味的去迎合满足观众的目光而放下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让新闻更具有真实性的成分,民生报道上的语言要有肯定性,不能用迷糊不清的言语,要突出民生新闻的重点,要让人们感到有可关注的价值,为了加强民生新闻的客观性采访者要做足准备工作。

(三)增强采访者的工作自身素质

在采访的行业里要多注重自己的职业道德,在民生新闻采访中最注重的一点是坚持理想化的思想,不断地去寻找采访的自身价值。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信息是直接来源于百姓,采访者要面对一些群众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一定要学会分析和判断,不要因为某种原因的关系就妄自下结论。一个采访者的自身素质就是不弄虚作假,会把真实完整的信息传递出去。

(四)打入群众内部获得最真实的信息

要做好民生新闻采访就要以群众的视觉来反映整个社会的问题,在收集资料时必须深入底层,多注意陈述者的生活状态和语言表达的各个环节,从而去分析事情的真实性。在采访者写报道时要和事情发生的地点相同,才会让人们有种强烈的一致性感觉。想要报道有价值的民生新闻,采访者必须深入群众,主动去挖掘民生新闻的线索,并获得第一手信息,从而在大量的线索上进行分析整理,采访者在平时要多关注民生的生活问题,这样才能为民生新闻采访打好客观基础。

(五)在采访时要注意询问的方法

在采访者进行采访时要多注意询问的方式,被采访者在讲述时会有和现实不符合的地方,在这种不具备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就要换一种提问方式,有时被采访者会因为他的经历和性格而说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要看采访者在搜集资料是否做足了准备,在采访之前要对被采访者做一个大体的了解,才会明白如何的去询问,自然会避免一些不会发生的事情。

(六)及时报道从而保持新闻的客观性

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也是保障客观性的重要原因,报道的时间与事情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说明事情具有超强的说服力和客观事实,相关的问题越清晰,新闻就越有价值。但要错过了最佳的采访时期,离新闻的事件越远,会使人们的信任率降低,不但达不到传递的效果还会影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保证新闻采访效果的同时,就应对事情做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免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效果。

能够达到反映普通群众意愿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得到百姓的认可和信赖。然而新闻一旦缺乏真实性,就会严重降低百姓们的信赖感。采访者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应多去一些民生新闻的起源地去了解、观察、询问当地的人们,从而来证实事情的可靠性和客观性。通过以上的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来分析可知,凡事都要拿事实来说话才能保证民生新闻采访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季凯.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吉林经济广播电台,2012.(12):174-175.

[2]叶平.新闻采访中如何把握新闻客观性——以电视民生新闻采访为例[J].铜陵电视台,108-109.

论新闻采访过程的观察运用 篇5

1 保持浓厚的好奇心, 特别是对新鲜事物

新闻记者必须首先具有好奇心, 否则在这个行业上永远也入不了门。新闻记者这个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是一项二十四小时的职业, 没有上下班之分。而对一个记者来说, 也应该是二十四小时进行新闻现场观察。记者无论在平时工作中还是采访时都应该时刻注意观察, 要对周围的每一个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珍贵的写作素材。

2 在采访过程中应确保目的的明确性

在观察的时候带有目的性, 更能发现一个有效的新闻线索, 而记者在进行采访时的采访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对一个新闻的采访效果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 要时刻考虑到新闻采访的主题、受众特点以及新闻写作的体裁, 不同的新闻主题对记者有不同的观察的要求, 记者在采访时必须根据特定的主题, 带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在采访的时候同样也要考虑一项新闻的体裁, 比如在一个特写的体裁中, 进行采访的记者必须牢固抓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并且集中精力的捕捉尽可能多的细节, 这样才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

3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应占据合适的位置和时机

记者要想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 就应该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应结合一定科学原理来进行精心的选择。位置能否成功选择, 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甚至会影响到采访的成败。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会导致其对事物在认识程度上存在不同, 所以记者在进行选景时应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事物主要特征的角度, 以此来进行观察, 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应确保选取的时机具有最有利性。记者在进行现场观察时, 应根据采访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观察时机。新闻事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会比较长, 所以应该在最有利的时间段进行现场观察。比方说记者在进行人物的专访时, 应选择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同时也应确保所选择的采访对象能够在其感受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对其加以观察和采访。

4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实现思维和视觉的有机结合

观察并非只是进行一种无意识的机械录像, 观察主要是要在一定的报道思想和新闻主题和的指导下来进行一种思维活动。新闻记者在观察时需要对眼睛视觉功能加以使用, 但是其又会受到一定的思维限制。大脑思维活动和眼睛视觉观察是密切联系, 并且是相互牵制的, 通过视觉的观察可以引起一定的大脑思维, 而大脑思维又能作用到视觉观察, 也就是说大脑思维活动对视觉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能够调整和指引视觉活动:首先, 人们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来向思维提供粮食营养;相反的, 人们又能够通过思维活动来对所观察的现象加以分析、理解、判断, 并及时对其加以整理加工。在这个基础上, 对所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脉络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加以分析, 并对事物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动机策略进行分析;也包括采用对比的观察方式来比较相关事物。通过每一个孤立事物来发现其中的相同和相似之处, 并从这些相似的事物中找出他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以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其本质, 从事物的局部看到事物全局, 从当前的事物中进行事物未来趋势和发展历史的分析。

5 确保新闻观察能够做到细致入微, 从而准确把握住事物本质

现场新闻在本质上就是写现场、写长影, 因此记者在对现场进行观察时, 应该仔细观察, 掌握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 对每个事物特征的情节进行尽力的捕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写出的新闻报道的鲜明个性。在记者的观察中, 因为经验甚至是错觉的影响, 有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失误, 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 记者应对事物特点进行分析, 对事物之间异同加以区别, 从而更好的掌握事物主要特征, 以防止出现观察错觉。

6 注重身份的双重性

现场观察是记者的本职工作然而记者并不能导致观察活动的独立化。记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众, 其应采用受众眼光来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 由于记者的观察结果、新闻事件的成功报道主要取决于相关受众的检验。所以, 记者能够在现场观察到的, 以及是如何进行观察的, 不能单靠个人的角度、观点和思想, 还应积极倾听观众的相关见解和意见, 了解到受众最想知道的事情, 最想看到的结果等。因此, 我们应确保记者所进行的现场新闻报道对广大受众具有吸引力, 能够满足他们在新闻方面的基本需求。虽然记者代表着受众, 在现场的观察过程中应将受众观点带入到现场中。但是, 记者在进行现场观察时又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受众的超越, 对于受众所不能洞察的新闻进行观察, 这就要求对记者观察能力加以提高。同时还应进行严格的自我训练, 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锻炼, 确保新闻记者能够不断提高其对现场的观察能力。

总而言之, 在进行现场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观察不但记者的应必须具备的技能, 也是其日常采访的主要手段因此,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在新闻现场中应善于观察, 并在现场采访的过程中能够对观察方法加以熟练掌握和运用, 这样才可以确保其写出的新闻作品得到受众的喜欢。

参考文献

[1]张骏德, 刘海贵.新闻采访写作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2) :128.

[2]威尔·格里姆斯利.不要绷得太紧, 要顺理成章.美国名记者谈采访工作经验.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1 (3) :46.

[3]侯威, 云薇.新闻采访应处理好现场观察中的几种关系.魅力中国, 2009 (10) .

[4]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2) .

论新闻工作的采访技巧研究 篇6

1 掌握“问”的方式, 学会善问

采访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对于问题问得好与不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决定采访成败的重要因素。怎样提问?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这得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记者去采访一位普通家庭妇女, 目的是了解普通群体的生活状况。就要考虑眼前这位采访对象, 首先对记者这次采访持什么态度?假如这位家庭妇女很崇敬记者的工作, 那么就会对记者产生一种拘束, 怎样打破拘束的窘境?记者可以调动全身的细胞来观察被访问者周围的环境, 从最细微的生活场景入手。如从这位妇女擅长的家常事物谈起, 进而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鼓励被访者谈她熟悉感兴趣的话题, 并给以一定的引导。当然如果被访问者偏离该次访问的话题时, 记者可以礼貌的将其打断, 引导她回到主题。在面对此种情况的采访对象时, 记者一定要以一颗平和的心与对方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并且用鼓励、赞扬的口吻帮助他们完成问题的回答。下面就以大众人民生活为例, 分析记者在采写有关民生新闻的一些技巧:

2007年11月12日, [1]在《南方都市报》上刊登了一条“请兑现民生的支票”的新闻。期内容大概说的是市民由于抢购特价食用油而导致踩踏的事件, 事件的结果是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10元钱特价油与平时售出油价的差距, 造成了如此大的伤亡事故, 不得不让当权者深思, 共享发展的成果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记者在针对此类事件的发生时, 将如何采访报道, 是关乎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的关键。对于这样的事件, 记者应该广泛的撒网, 寻找与此次事件有关的各类群众, 通过不同的声音总结此次事件后的真正实质。记者到达现场后, 应该先找到受害人员, 然后再采访商家;最后访问旁观人群。这中间的采访技巧需根据人群立场的不同, 记者应该采取换位的视角对商家、受害者、旁观者进行提问。

具体采访技巧如下: (1) 面对受害者;记者需要以平等同情的姿态对他们进行采访, 尽量多用一些温和的词语与他们对话, 倾听中记者可以用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进行疏导, 诸如:“你心里很难受, 是吗?”等等。因为这类人群属于低收入者, 通常他们更加需要社会的关注。记者要尽量以他们的声音为主, 来反映此次事件有关于实施政策的民生问题。 (2) 而面对商家;记者应该直接就事件的发生, 采取正面、追问、反面激问、借问等提问方式对商家发起促销活动的心理进行掌握, 重现10日发生的悲剧场景; (3) 面对旁观者;也可以说是有条件不去为10元钱争抢的人群。记者可用假设的提问方式引导这类人对此次事故的看法, 整个过程中因为面对的是持中间立场的人, 所以记者的采访最好以简洁、具体的方式完成采访。由于应对的是一次突发事件报道, 所以贯穿整个采访的主线都应该是“踩踏人”的报道, 采访紧扣主题, 如实、客观、公正的向受众揭示整个事件的过程, 以及向有关领导方面如实呈现他们需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记者根据面前的被访者快速转换视角与立场, 这样才能挖出一则新闻背后潜藏的东西[2]。

2 掌握“听”的技巧, 善于倾听

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不是记者在会客厅、会议室里能够采访到的, 而往往是从各种社交活动中, 从天南地北、无拘无束的谈论中听到的, 但不是“途听道说”, 而是要做到“去伪存真”, 掌握“听”的要点。首先要听全面介绍。当然全面是相对而言的, 并非单指一件事情的全部过程, 它也可以只是一段工作上的点点滴滴。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读者增强认识, 了解大致状况。其次要听到关键的问题, 也就是说作为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 能够及时抓住采访对象的突出问题。再次要听典型事例。往往人们最易被典型的东西感染, 所以, 作为采访者一定要抓住听众的心理, 在采访过程中要多听典型事例, 如那些能够触及灵魂的事例、令人信服的事例等等。然后还要听细节过程。细节是听来的, 更是问出来的。记者作为多数情况下事实发生的迟到者, 采访的内容大多都是通过提问方式, 以被采访者回忆的过程而获取被他们的真情实感, 所以记者要善于聆听细节, 从细节中获得信息。最后还要听分歧意见。俗话说:“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针对采访中所遇到不同意见和不同反映。我们的很多新闻记者采访时, 常常是蜻蜓点水, 只听好话, 而对不同意见没有多采多听, 通常也就写不出较为有价值的新闻。所以, 对于采访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和不同反应关键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 发现新线索, 挖掘新事例, 把握新闻事实[3]。

3 掌握“看”的诀窍, 善于观察

作为一名记者, 并不是说到新闻战线上才掏出手中的工具进行采访。其实, 抛开记者的身份, 我们也同样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 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小圈子里新闻素材到处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 不仅是要把眼光放到长远的人和事上, 更重要的是关注身边的一草一木。这也就是在说记者对生活的独具慧眼, 一名优秀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新闻。总的来说采访的本质其实就是采访者是对生活的发现, 一篇报道也就是记者观察生活得成果。通常职业的敏感会驱使记者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当然还要善于打破常规, 能够从自己采访的对象中挖掘新闻点, 寻找可见, 记者只要善于在采访中发现新闻点, 寻找新意, 挖掘深意, 才能真正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

4 养成善记的习惯, 善于积累资料

积累对于每一位需要获得不断进步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环, 而相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早日常工作中记者采访要通过脑记、手记, 或是用录音机来采录相关信息。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工作者可以用更多较为优越的方式记录信息, 但仍然还是会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弊端, 所以,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笔记。当然不是什么都记, 而要注意内容的选择, 讲究笔记的方法。如交谈时, 侧重于心记, 简化笔记, 善于思考和聆听, 从而不影响谈话的气氛。而交谈后要即使的追记, 着重于把谈话中的重点或是值得借鉴的内容记下。当然新闻内容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这些重要的新闻要素万不可遗漏。再次着重记好难点和要点, 群众情绪和上级精神的交汇点, 采访者容易忘掉的关键内容。新闻工作者要时刻谨记笔记不仅是采访的记录, 更是是积累资料的重要方法, 培养自身灵活运用各种笔记的能力, 养成善记的习惯, 善于积累资料, 对于提高记者采访业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果.新闻记者采访技巧浅谈.中国地市报人, 2012 (3) .

[2]刘庆春.基于新闻采访特征分析的采访技巧探讨.科技传播, 2011 (4) .

试论新闻调查采访能力的培养 篇7

一、要有真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忱

真诚和热情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沟通的基础。调查采访中最忌讳的就是那种不冷不热、麻木不仁、公事公办的态度。沙叶新向我们传授的经验值得吸收借鉴:张天来则用自己采访中的实际经历证明了真诚和热情的重要。在全国科协二次会议期间, 他采访了一个来自河南焦作的女工程师:

我们前面说过, 新闻是心灵沟通的有效手段, 这不仅体现在新闻发表之后的社会效果上, 也体现在新闻的整个写作过程中。“不精不诚, 不能动人”, 没有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还谈什么新闻采访和写作?

二、要有甘当小学生的不耻下问的精神

在采访中, 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把人与人间的交往都理解为一种交换, 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们作为采访者, 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平等的。因为我们需要对方提供新闻事实, 对方却并不需要我们提供任何东西。说白了, 新闻采访是对别人的索求, 而不是对别人的施舍。明白了这一点, 我们对那些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采访者, 只能投之以鄙夷。

世界上有不可穷尽的万事万物, 有难以尽数的各行各业,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因此每个人也都拥有自己的一段自豪。作为一个新闻作者, 并不是什么都能精通的。一个满身尘土的农民, 可以向我们传授许多农作知识;一个家庭妇女, 也有不少操持家务的技巧和心得。在他们面前, 我们只能做小学生, 不耻下问。这方面的道理是很浅显的, 但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

三、要有广博的知识

(一) 新闻的特点决定它的作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

新闻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领域和任何一个行业, 专业的新闻记者虽有一个大致的分工, 如体育记者、文教记者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其它领域发生的新闻就可以无动于衷。一个称职的记者对任何领域里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都会全力以赴及时报道。非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爱好者, 要涉足的范围更是无边无际的, 举凡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都是新闻作者畅游的天地;党、政、工、农、商、学、兵, 各行各业, 都是新闻作者采访的对象。如果知识浅陋, 怎能担此重任?

结合实际, 这一点就会更为明晰。前些年国家明令禁止商品传销, 可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将传销活动转为地下, 诱骗一些急于发财的人走上这条邪路。某报两位勇敢的女记者在发现了秘密传销据点之后, 为了得到第一手材料, 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潜入现场进行采访, 虽然后来因身份暴露无遗遭到围攻, 最终有惊无险, 写出了颇有分量的连续报道, 促使当地政府摧毁了这一非法传销点。这次报道的成功一方面依赖于两位记者的勇敢无畏和敬业精神, 另一方面还依赖她们对非法传销活动的性质和方式, 以及国家有关新政策的深入了解。如果对非法传销一无所知, 即使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二) 知识的类型和获得的渠道

知识,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 并不单指在课堂上能学到的那些, 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类型:科学知识, 这主要靠课堂和书本得到;社会知识, 这是在书本上不可能直接得到的东西, 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去逐步积累;生活知识, 这是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衣、食、住、行, 乃至油、盐、酱、醋, 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中的重要因素。它的积累也要依靠生活实践。

四、要掌握调查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调查采访其实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 它甚至需要高超的技巧才能做得好。采访的技巧主要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我们在这里只能纸上谈兵式地提出一些条条供参考。

1.调查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的准备大致包括以下方面:采访的目的、初步的主题和所需的主要材料和细节;对被采访者的必要的了解:年龄、职业、性格、爱好等;

采访的发动、制动和大致步骤;记录的方法和所需的器材等。

2.调查采访的形式

这包括开调查会;个人谈话;书面问卷;现场察看等。

3.调查采访的技巧

这其中包括:与被采访者的心灵沟通如逢知己;对方不愿吐露真情时的循循善诱;因对方不善言辞必要的话语牵引;在对方信口开河时适时的提醒;怀疑对方所言不实或口误时的验证等。

总之, 新闻的调查采访是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 是记者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 也是记者做好宣传报道应有的职责。因此, 作为新闻记者应当对这方面有足够的认识, 重视和培养自身勤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采访的良好作风。■

论电视新闻采访的真实性 篇8

不得不承认, 电视新闻采访中确实存在提前准备了稿子让受访者念的现象。之所以这样做, 或者是稿子先行, 受访者配合新闻采访的需要﹔或者是为了受访者在镜头前说得流畅, 表达效果好。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受访者对着稿子所念内容的真实性, 但如果是记者提前准备的同期内容, 它真的是当事人对当时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准确无误的表达吗?会不会有主观臆断的可能?这种功课是不是做得有点过了头?如果所念内容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沟通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就不能让被采访对象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呢?这样生硬死板地去念稿, 很难有好的宣传效果。因为它不仅让人对采访内容打了问号, 同时也对新闻现场采访的记者留下采访不深入﹑敷衍了事的印象。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 而不是主导者或参与者, 如果新闻事件中加入了记者的主观意愿, 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是在记者的主导或安排下完成的, 有太多摆拍的痕迹, 那么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经过导演的新闻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一些有明显策划或导演痕迹的新闻会严重削弱传播效果, 甚至一些新闻因为某个细节处理不当引起受众的反感, 从而否定整篇报道的真实性。

相比报纸﹑广播等媒体而言, 电视新闻因为借助声画符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同步记录报道, 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 让人产生“眼见为实”的感觉, 其视听兼备的特点更易使受众相信其真实性, 电视新闻也被认为是最可信的信息传播媒介。然而, 个别新闻记者有意或无意地编排新闻事实, 导演新闻场景, 放大新闻细节等行为, 却向公众传递了片面或错误的信息, 造成新闻虚假失实。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愚弄伤害了观众的感情, 最终使电视新闻采访的可信度滑坡, 媒体的公信力遭到公众的否定和质疑。这对那些自以为耍点小聪明就可以瞒天过海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无疑是当头一棒。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容不得半点虚假。它让大家冷静下来, 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的新闻采访是不是讲了真话?是否遵循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真实性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如果一则电视新闻丧失了真实性, 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作为记者, 我们的职责是讲真话, 将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传递给观众。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电视新闻的客观真实, 从而增强其可信度呢?

第一,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一线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教育, 不能有主观制造假新闻的故意。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是新闻队伍中总有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谋取私利铤而走险, 捏造事实吸引观众眼球。北京电视台纸箱馅包子事件的恶劣影响, 可以说是血的教训, 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引以为戒。

第二, 对新闻线索要严格把关, 认真筛选。新闻获得的渠道很多, 许多媒体都设有新闻热线, 获得的线索五花八门﹑鱼龙混杂, 要对获得的线索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及时删除那些没有新闻价值或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事件全貌的线索。

第三, 要重视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

1.对有矛盾冲突的事件性采访要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声音, 从而使新闻不失偏颇, 准确反映客观情况。

2.要善于沟通, 真正融入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中, 和他们打成一片, 消除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隔阂, 这样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采访的对象涉及社会各个阶层, 他们所受的教育﹑经历﹑性格等都不一样, 在采访时除了做足功课外, 还要揣摸采访对象的心理, 因人而异地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 使他们愿意谈、乐意谈, 从而获取第一手材料。目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记者深入基层, 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 反映了群众的心声。

3.采访方式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样。为了获取最真实客观的新闻素材, 不同的新闻事件需要不同的采访方法。对于监督类新闻, 记者不公开身份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 采访对象没有任何防范和掩饰, 往往能够达到常规采访无法达到的效果。对于突发事件, 记者要快速反应, 选取独特的视角, 深入事件发生﹑进行的核心地带应急拍摄, 在第一时间采访到当事人或知情者。对于典型人物的报道, 需要记者沉下去, 使人物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展示所思所想, 表现他的真实性格, 从而让典型可信、可亲、可学。总之, 根据不同的报道题材和内容,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报道手法。

4.要善于随机应变。在采访过程中, 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有时采访对象因为某种原因拒绝采访, 有时新闻现场与之前了解的情况大相径庭, 有时新闻事件突然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记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及时调整思路, 挖掘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新闻。

5.要多运用现场声﹑同期声。电视新闻的现场声﹑同期声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新闻现场的原生态, 把记者对现场的干预降到最低, 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使视听新闻魅力独具。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 尽量通过不加修饰的镜头语言反映事物本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在《走基层·我在基层当干部》栏目连续五期播发的“招工局长”陈家顺的故事, 真实地展示了为了广大农民兄弟姐妹的福祉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的形象, 播出后反响强烈。之所以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就是记者采取跟踪报道的方式, 运用了大量的同期声﹑现场声, 在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了画面无法替代的作用, 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加鲜活﹑真实﹑生动可感。

第四, 减少新闻表述的随意性, 真正把准确性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全过程。观看电视新闻时受众经常会听到“近日”﹑“日前”﹑“长期以来”等似是而非的新闻语言, 新闻事件发生时间模糊﹑词语使用不当﹑表情达意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用“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等言过其实的句子, 夸大新闻事实。新闻表述应该准确、客观, 避免笼统、含糊, 既不能躲躲藏藏闪烁其词, 更不能随心所欲夸大其词。只有这样, 才能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它要求记者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 深入采访, 反复推敲, 使播发的新闻无论从主题本身还是细节展现﹑语言表述等方面尽可能地做到真实可靠。我们看到, 许多电视新闻在播发时屏幕上都标注了记者拍摄画面的时间, 这是为了向观众传递最为准确的信息, 以免因为新闻播出与新闻采访出现时间差, 导致新闻与事件本身有出入。

浅论电视新闻采访的创新机制 篇9

电视新闻采访是一门艺术,要增强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问的艺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们只有遇到性情相投的人才会愿意敞开心扉,因此,记者在新闻采访时需要注重提问艺术的修炼。首先,记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提问,可在采访对象心情平静时进行沟通,这样采访对象才能更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若被采访者哭得伤心欲绝或暴跳如雷,此时就不适合接受任何采访。其次,要选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中一定要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选用恰当的采访方式,从浅入深进行采访,这样不仅可使采访对象更愿意回答问题,也能引起受众对采访的关注。

1.2 采访的语言艺术

在采访中,相对于肢体语言,记者的话语更直接,更能感染采访对象,因此,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一定要注重语言艺术,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给采访对象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记者在采访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进行采访,在采访中体现人文关怀,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这样就会使采访更为顺利。

2 注重新闻采访的细节

细节是新闻采访的重要因素,在新闻采访中,细节决定成败。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要具有很强的职业敏感度,要能把握新闻事件的细节,针对细节进行采访,这样才能使采访资料更为真实可信。具有价值的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新闻记者文字功底强,更需要其能增加报道的深度。因此,新闻记者要坚持修炼,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扩大视野,才能在新闻采访与报道中把握细节,增加报道的深度。

2.1 勤于观察

新闻采访者要想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能从各方面细节出发,探索出有价值的内容,从小事件里发现大新闻。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新闻采访者后天的积累和培养。因此,新闻采访者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养成多角度分析和观察世界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以独特的新闻视角,挖掘出新闻的价值。

2.2 明确采访目的,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事件一旦发生,就会迅速被多种媒介广泛传播,这必然会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新闻采访者做好采访准备、端正采访动机,在采访前应该就采访的主题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的具体情况,进而确保在采访过程中可以把握采访节奏。同时,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尽量不带有个人色彩,不带有明确动机,这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

2.3 认真倾听

在采访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倾听被采访者的表达,让当事人对新闻事件给予充分还原。此外,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应该用合理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和激发当事人的表达欲望。同时,还应该注重眼神、表情、手势等副语言符号的应用。

3 增强采访的贴近性

电视新闻节目是为受众服务的,不仅要传播最新的新闻事件,更担负着引导民众的重任,因而增强新闻采访的贴近性势在必行。随着受众的评判意识与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电视新闻采访首先要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报道,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更要报道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对社会的意义,这才是受众最希望看到的;其次,记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出新闻事件的价值,增强新闻的舆论引导力,如报道社会道德模范这样的先进事迹,引起受众的共鸣,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对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访的效果直接关系新闻的影响力和对受众的引导力,因此,要增强新闻采访的艺术性、细节性与贴近性,这样才能使电视新闻采访更客观、真实,进而增强新闻的舆论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王瑜.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5).

[3]程艳华.浅谈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传播,2011(6).

上一篇:能力支撑下一篇: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