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2024-05-20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精选8篇)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篇1

摘要:电台是人们了解咨询的重要渠道, 随着电台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要向电台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就必须要在电台新闻报道中, 做好电台新闻采访。而做好电台新闻采访首先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对采访的素材合理把握, 最后在针对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访方式方法, 从而才能够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客观的、真实的新闻报道。通过对电台新闻采访的深入分析, 并对如何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进行了探讨, 然后就如何做好电台新闻采访进行了详细论述, 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台新闻,采访,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的物质文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台新闻是人们了解外界咨询, 丰富生活内容, 提高物资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电台也从传统的有线电台发展到当前的无线电台和网络电台。随着电台的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然而, 如何才能够时电台将其功能充分发挥, 这就必须要在电台新闻报道中, 做好电台新闻采访。而做好电台新闻采访首先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对采访的素材合理把握, 最后在针对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访方式方法, 从而才能够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客观的、真实的新闻报道。因此, 对如何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进行研究不仅迫在眉睫, 而且意义重大。本文从电台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出发, 就如何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进行探讨, 并对如何做好电台新闻采访进行了详细阐述,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 进而为同行在今后的电台新闻采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采访前的准备

在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的采访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七分靠采访, 三分靠写。因此, 在新闻报道中, 新闻的采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 还需要对采访的一些相关事宜进行充分的把握。如在采访之前, 就必须要对就必须要对采访对象的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 并对严格按照遵循档次报道的政策方针, 从而才能够将宣传口径掌握得更加准确, 才能够使宣传意图得到体现。采访前的准备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采访过程中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做好了采访前的准备, 后续的采访工作才能够水到渠成[1]。

2 采访的具体方式

一般性采访, 直接找主管领导、负责人谈, 了解工作过程、经验、成绩、教训、缺点, 群众反映等情况, 同时还要征求领导对采访报道计划的看法、评价、意见或建议, 让新闻本身从政策和事实上报道得更准确, 还可以在了解某个重点问题和全面情况时采取形式简便, 效果显著, 组织开调查会的方式必要时为了解某个具体问题或细节, 找当事人或其他知情人做个别访问, 进行细致调查。此外, 从现成书面材料中也能找到一些可用的线索, 自己再亲临现场进行采访需要注意的是, 引用线索时切忌照抄照搬, 这是最必要也是最常用的采访方法之一。

隐蔽性采访, 所谓隐蔽性采访, 是指电台台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 以暗拍暗录暗访等隐蔽手段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的采访, 利用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 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干预和阻碍, 更真实、更客观地获取第一手材料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需要注意的是隐蔽性采访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为前提, 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同时要求记者严格遵守有关法规。

即兴采访, 即兴采访指记者在采访时受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场面影响产生兴致, 提出超出准备范围或高于拟定话题的采访内容, 从实践上说, 即兴采访具有强烈的现场调查感和不容置疑的印证过程, 还可以对事件起到穿针引线和悬念吸引的作用, 使观众产生见其人, 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 大大增强了记者采访的现场感、真实感、生动感、亲切感和观众的参与感这正是新闻所追求的真实性[2]。

3 做好新闻采访

增强平等意识, 这里所说的平等意识, 是指电台新闻记者以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与平视生活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问题, 摒弃个别新闻记者因职业和技术优势带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惯性思维方式,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新闻素材, 和采访对象平等交流, 深入地采访, 采访要深入到采访对象所在的环境中去, 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 如果你采访一名车间工人, 在办公室谈和到他工作的车间谈, 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时采访要细致, 注意点和面的结合, 多方位、多角度选取材料, 并一定要到现场去观察、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摄像机镜头让受众看到实地景物, 令报道真实、准确, 不出差错。

掌握采访技巧, 电台新闻采访以人的活动为主体, 所以必须掌握与现场被采访对象的沟通技巧, 做到和什么人说什么话, 比如采访农民, 你就要掌握农民的语言习惯, 从家庭情况, 种几亩地、收入多少钱等家常事入手, 关注他们最关切的事, 步步引导, 通过简单而又巧妙的提问, 引出被采访者对整个问题的回答,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说出你意想不到的新鲜东西来, 采访中也可采取快速提问的交谈方法, 在几十分钟内得到通常几个小时才能得到的东西, 这要求记者要有高度的语言归纳概括能力。

注重素材的选择, 采访的过程往往是大量新闻素材收集的过程, 所以必须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主题的提炼, 选的材料一定要精, 但要能以一当百, 如果把所有好的事例, 素材不加选择地都罗列出来, 受众反而不会有太大触动。

结束语

电台是一种有效的传媒方式, 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同时其也是当前社会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电台的新闻采访是电台新闻的主要来源, 而记者则是电台的一线人员。记者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了人们接收到信息的质量。因此, 电台记者必须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资讯。然而要向电台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还必须要在电台新闻报道中, 做好电台新闻采访。而做好电台新闻采访首先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对采访的素材合理把握, 最后在针对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访方式方法, 从而才能够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才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客观的、真实的新闻报道。通过本文对如何做好电台新闻采访的详细论述, 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 在电台新闻的采访中, 首先必须要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后对采访的素材合理把握, 最后在针对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的采访方式方法, 才能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参考文献

[1]王秀云.广播电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视研究, 2006 (4) .[1]王秀云.广播电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电视研究, 2006 (4) .

[2]刘一琴.广播电视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J].传媒观察, 2001 (6) .[2]刘一琴.广播电视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J].传媒观察, 2001 (6) .

略谈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篇2

采访新闻,首先要找到好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是什么?新闻线索就是“新闻苗头”,或者叫“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深山里,有人发现一块铁矿石,循此挖下去,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苗头”、“初步显露”,就是“线索”。采访新闻也是如此。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首先要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怎样才能发现新闻线索呢?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 要保持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要做到几点:

第一要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例如,亚运会将要于今年10月份于广州举办,那么这就是重要的新闻线索,亚运会场馆设置、参加亚运会的黑龙江新老队员、他们有什么动人事迹、继奥运会后我国在体育盛会举办上有哪些不同、哪些成熟经验传承……深入采访,就可以写出很好的人物典型报道来。

第二要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能引起公众议论的事,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也是尚未被大家了解的事。一位记者早起赶早市,发现供货商、菜农都议论今年的菜价、油价都要上涨,于是是随即仔细询问,他采写了一篇很好民生方面物价变化方面的报道。

第三要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事出有因,变化标明着发展。变化的背后往往藏着新闻。记者在所在城市发现今年的秋季小朋友入幼儿园报名期间,好多家长都很早开始排队报名,这种现象在往年并不明显,随即采访了队列中的排队家长和相关教育部门,得知目前“入园难”和“入园贵”现象很明显。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幼儿园入园情况不均衡随之而显。根据这一现象写出了一篇很好的报道。

有了新闻线索之后,要去进行采访,但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将阅读中的兴趣点和疑问点相应标出。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话筒、照相机。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做到设备装备齐全。

有了准备后,最后是选准采访对象。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新闻事件当事人。如果采访个具体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比如,采访一位获得亚运会较好成绩的获奖队员,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教练、队友、家长,评委等。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这些在现今的访谈节目中常见,例如电视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采访开始,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采访过程中,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

第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比如采访一位亚运会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如果改问:“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此项运动发生兴趣的吗?”他可能回答:“我小时候某位老师或长辈经常表扬我这方面的天赋……”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便于采访的进一步深入。在提问的过程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感想?”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受众提问。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观众或听众欣赏的,所以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受众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提问的形式语句都像是众多观众、听众们的提问和好奇点。指在注重事实的前提下,记者在认识事实、把握事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好的提问是体现着记者思维判断、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

第四,深挖细节。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当然细节不是枝节。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采访是门很深的学问,记者要好好地学习研究它。作为新闻新兵,如何在踏入新闻行业前期,尽快入手、精通业务,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作出成熟成功的稿件,这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闻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

作者简介:

张慧文(1981.5-),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女性频率编务秘书

(作者单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女性频率)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篇3

获取新闻最基本的方法是新闻采访, 而新闻采访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我们要将新闻采访作为一门艺术、一门学问重点对待, 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如果没有较好的新闻采访能力, 那么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有特点的新闻作品, 因此, 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锻炼新闻采访这项基本功, 只有完成了广泛的、细致的、深入的新闻采访, 才能将客观事实全面深刻的呈现给观众。

1 做好电台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在人民不仅有物质需求, 还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能够通过电台新闻了解外界资讯, 提高自己的文化物质素养。新技术的出现让网络电台和无线电台等新兴的电台形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有线电台, 电台的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 才能做出高质量的电台新闻节目, 所以, 高质量的新闻采访对电台新闻节目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电台新闻采访的具体方法

首先是采访前准备, 新闻采访的质量对新闻报道的水平有决定性影响, 可以说新闻报道“三分靠写, 七分靠访”。记者首先要详细分析关于受访者的具体资料, 为了更准确的把握宣传口径, 记者必须依照“档次报道”的方针政策, 将新闻报道的宣传意图凸显出来。采访前准备是整个新闻采访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能够为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提供巨大帮助。

目前常见的采访方式有:即兴采访、一般性采访和隐蔽采访等, 其中即兴采访就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件, 由此激发出记者的兴趣, 进而提出了产出拟定话题范围的采访话题, 由于即兴采访是不可预知的, 因此能够带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 同时也能够让观众看到真实的事件过程,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能够让新闻采访更加真实、亲切和生动, 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 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一般性采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采访形式, 主要是记者直接和负责人、当事人或者领导等谈话, 了解工作的成绩、经验和教训, 同时将群众的问题反映出来, 另外要询问领导关于新闻采访的建议、意见和评价, 提高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如果记者在采访前对采访重点或者细节有充分的了解, 也可以和当事人进行详细的个人调查, 记者可以结合现场采访和书面材料寻找线索;隐蔽性采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采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将采访目的和记者身份暴露出来, 一般的采访方式是暗录、暗拍和暗访等, 这些采访形式的共同点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运用这种非常规的采访手段, 能够减少采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因素干预, 更快的获取一手资料, 让新闻报道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但是进行隐蔽性采访的前提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并且不能危害社会效益, 对于记者来说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记者要充分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 由于新闻采访的主体是人, 因此记者一定要和受访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 对于不同的受访者, 灵活的采取不同的采访技巧, 也就是“和什么人说什么话”, 例如如果采访的对象是农民, 农民最关心的是就是家庭实际情况和收入情况, 记者在采访时就可以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 循序渐进, 运用灵活、巧妙的提问方式, 让受访者能够顺利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有时还能够说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如果记者的语言概括能力较强, 可以采用快速提问的方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某些记者认为自己的职业和其他社会职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在采访时高高在上, 难以了解到事实的真相, 因此, 对于记者来说, 培养平等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要以人民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和受访者面对面、平等的交流, 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素材, 让自己融入到受访者的生活环境中。

3 电台新闻的采访技巧

3.1 正确的采访动机

真实、及时是新闻最鲜明的特点,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必须牢牢把握真实、及时两个主要因素, 把握正确的采访动机, 首先要保证采访的真实性, 也就是一切新闻都要以事实为依据, 坚持用事实说话, 对国家、公众和新闻媒体负责;其次, 记者要报道健康向上的新闻, 这也是新闻采访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3.2 对受访者有全面的了解

在新闻采访时, 如果没有铺垫而直奔主题, 效果往往不佳, 因为新闻采访是一种复杂的人机关系交往工作, 因此在采访前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采访前了解受访者能够让采访更加顺利, 减少错误的产生。例如在采访时没有主题便直接问:您幸福吗?回答是:我姓王, 显然, 如果在采访前能够让受访者了解到记者的意图, 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对受访者的工作、家庭等有大致的了解, 还能够为记者随后的新闻编写打下基础, 能够更好的提炼新闻精华。

3.3 注意细节

在采访前, 记者要详细的告诉自己的采访动机, 让受访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记者还要控制好自己的语调、语气, 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提问要简明清晰、主体明确, 切忌对受访者发生争论或是针对受访者展开长篇大论的说教。对于新闻事件, 记者要保持中立态度, 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见加于新闻采访之中。

4结论

综上, 首先分析了加强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要作用, 然后分析了当前电台新闻采访的具体方法, 最后介绍了若干新闻采访的技巧。

参考文献

[1]韩丽敏, 于昊.刍议加强电台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J].新闻传播, 2013 (10) :250.

[2]王振兴.试论如何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5) :121.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篇4

1. 电台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易出现的问题

1.1 电台记者采访功课准备不足

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 但是也因此造成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差距较大。很多电台记者, 尤其是新加入行业的记者, 没有认真对待采访工作, 在采访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造成采访时的尴尬、没话说等问题, 有些记者的采访明显没有计划性而是想到什么问什么, 而且所问的问题不切合实际或者让被采访者难以回答, 这显然是准备不充分所致。另外需注意的是, 在采访中, 一定要提前检查一遍采访录音机, 看一看电源足不足, 能不能达到正常录制的状态, 如果是一个带音响的采访, 因为录音机出现问题, 而结果只能拿一个文字稿了, 将是很可惜的。

1.2 某些电台记者的采访态度不够端正

有些记者觉得自己很有才华, 所以对待采访没有正确的态度, 以为采访只要口才好就可以了, 常将采访过程变成了唠家常, 虽然采访中双方可能聊得很好, 但是实际上想问的问题一个都没问, 想知道的重点一个都没有提到, 造成采访的无效性。

2. 电台新闻采访中的几点沟通技巧

2.1 电台记者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电台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做好准备是造成新闻采访失败的主要原因, 只有电台记者做好充分的准备, 提前了解被采访者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和喜好等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 防止在采访中出现尴尬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或者采访终止等现象, 新闻采访者应该抓住被采访者的特点, 有目的性地进行沟通, 这样会使被采访者特别是不善言谈的被采访者放松心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采访中来, 全面地了解被采访者, 使被采访者认同自己, 这是电台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最重要的一步, 电台新闻记者要见多识广, 才能对不同的采访者采取不同的方式, 才能正确地找到话题的切入点。良好的沟通是新闻采访的关键, 而记者的充分准备则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前提, 对电台采访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2 选择适当时机, 加强沟通

电台新闻记者要学会选择适当的时机, 加强与被采访者的交流和沟通, 很多时候, 人的心情是影响采访的主要因素, 比如被采访者正处于工作的低谷期, 身心俱疲, 这时候作为电台新闻记者应该学会不能打扰被采访者的工作, 要学会巧妙地回避工作问题, 先采取一些其他方面能使人心情放松的话题, 缓解紧张的气氛, 电台新闻记者随即应变的一句话往往会使被采访者说出埋藏很久的话或者对新闻很有用的话, 合理地利用环境, 才能使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突出现场的感觉, 使被采访者更积极地配合采访。当然, 合理地选择采访环境, 也有利于搭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 因此, 成功的电台新闻记者都应该学会充分地利用恰如其分的环境因素, 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合理的能够激发被采访者回答欲望的问题, 在消除被采访者紧张情绪的情况下使他对采访的问题与预期的效果达到一致, 从而使采访更加成功。

2.3 电台新闻记者要尊重被采访者

互相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前提, 只有在平等的地位环境中人的心情才会放松。在电台新闻采访中更是如此, 只有电台新闻记者学会如何尊重被采访者, 如何建立双方的平等关系, 才能促进采访的进一步进行。当然, 这需要电台新闻记者首先增强个人的职业修养, 在采访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不同形态、不同性格的人, 采访不能介入过多的感情, 不能歧视任何一个人, 这是电台新闻记者必须的素养。另外,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电台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 被采访对象往往会有身份地位比较高、或者比较特殊的人, 这时需要记者学会以一颗平常心, 坚持不卑不亢的心态, 将自己的采访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才是电台新闻记者最成功的表现。

2.4 让被采访者直面尖锐的问题

电视新闻能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 对人们的影响更大,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采访者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就是一些高官或者企业相关领导在出现问题时推卸责任, 总是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这时候电视新闻记者要学会让被采访者直面这些问题, 比如将话题转向不得不回答的地步, 施加民众压力等, 同时适当的激将法也是很好的方法, 当然在采访时也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采访的目的是让民众知道真相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 电视新闻记者的态度和采访技巧十分重要。优秀的记者要会刚正不阿, 同时在采访时注意说话的技巧, 让被采访者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并解决问题。

摘要:电台新闻采访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需要电台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 本文针对电台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了电台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所应运用的沟通技巧。

关键词:电台新闻,记者,问题,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牛翠翠.浅谈新闻采访中如何打开采访对象心扉的技巧[J].魅力中国.2009.8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 篇5

1 电台新闻采访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意义

广播电台新闻与社会大众密切相关,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媒体转型与改革的需要,电台新闻采访工作创新势在必行。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渗透以人为本观念,更利于获得被采访者的接受与认可,以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实施。

1.1 以人为本符合电台新闻采访的根本原则

电台新闻采访工作必须遵守真实性、即时性、科学性、服务性原则,任何新闻报道都要如实反映情况,体现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与观众的生活相贴近,如每年五一、十一小长假的新闻报道均以受众关心的旅游景点主题为主;在民生话题中,也以听众关心的假疫苗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等为选题,展开深入性采访报道,吸引听众,提高收听率。

1.2 以人为本符合电台新闻采访的性质特征

电台新闻采访直接面向大众,以人为本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观。由于电台新闻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往往听众既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新闻采访的参与者,在新闻采访中一切要以听众需要及采访对象需要为切入点,尊重被采访者,引导被采访者阐述新闻事实,这些都是由新闻采访的性质特征所决定。

1.3 以人为本符合电台新闻采访的听众需要

在新时期,各家新闻媒体的竞争激烈,谁获得受众的支持,谁就掌握了竞争话语权。因此,电台新闻采访工作必须围绕听众的实际需要而展开,多关注听众感兴趣的焦点话题,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基于人性化的视角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向听众传授积极的价值观念,科学引导受众,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作用。

2 电台新闻采访落实“以人为本”的创新策略

在电台新闻采访中,要全过程落实以人为本观念,运用以人为本的创新性采访策略,既让被采访者满意,也让听众满意,塑造电台新闻节目的良好形象,提高受众认可度。

2.1 细致思考,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

做好新闻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电台新闻采访质量的基础所在。一方面,初步了解与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事物、人物等资料。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同一个采访对象在不同采访时期的关注点都会有所差异,因此新闻记者要有极高的新闻敏感性,深入探究采访事件与采访对象,从中提炼精华信息,符合听众的新闻需求;另一方面,制定缜密的采访计划,列出采访大纲,以此形成基本的采访思路,渗透以人为本的采访观念,保证采访过程的流畅进行,并且在采访对象面前始终保持主动权,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2.2 沟通交流,营造融洽的采访氛围

在电台新闻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大多为初次接触,双方较为陌生,如果记者直接提出敏感性或尖锐性的问题,会导致采访对象紧张、恐惧甚至反感;在采访活动中,新闻记者占据了主动方的地位,要充分考虑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与其进行亲切的沟通与交流,如选择较为轻松的话题作为切入点,使采访对象的情绪稳定,逐步进入采访状态,按部就班地完成采访任务;另外,新闻记者还要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在愉快的采访氛围中,采访对象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高采访的质量与效果,为听众献上一道新闻大餐。

2.3 合理提问,提高采访的有效性

提问是新闻采访中必用手段,如果能对采访对象进行有效提问,则能保证采访任务如期保质地完成。基于以人为本观念指导下的采访提问,记者要事先分析采访目标、采访方式及提问模式等,选择恰当的提问手段,争取做到一针见血,直击问题的关键点。在采访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敏感的话题,这时被采访者的顾虑较多,如果新闻记者不能及时给予采访对象科学引导,可能采访对象不愿反映真实情况或吐露心声,导致采访中止;因此,为了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新闻记者使用一定的提问技巧。例如,在采访中关注采访现场的变化及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等,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及时调整采访战略,通过隐蔽性提问,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容。另外,在新闻采访中要避免提出已有预设答案的问题,如果记者提出的问题误导采访对象,就失去了采访工作的意义。

2.4 多元角色,采访中学会观察与倾听

在电台新闻采访中,虽然记者占据主动方,但是也不能一切都由记者主宰,要学会对采访对象的观察与倾听,从中发现隐藏的细节,挖掘事实真相。新闻记者只有善于扮演多种角色,在采访工作中全身心投入,才能获得独家新闻信息。一方面,在采访中要从不同的角度,无微不至地对采访对象进行细致观察,发现人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性,顺藤摸瓜找出新闻线索,从独特的角度展开新闻报道,获得独家新闻,占领听众市场;另一方面,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也要做一名听众,倾听来自采访对象的诉说,激发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在倾听中记者能收获大量的信息,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使采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倾听过程中,不仅收获采访主题的内容,也能获得弦外之音,找到新的关注点。

2.5 全心投入,实现采访中的情感共鸣

如果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与采访对象达成情感共鸣,则采访工作能顺利开展。首先,新闻记者要多与采访对象沟通及交流,尽量走进对方心里,抓住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工作前对采访对象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其个人情况、性格、爱好、经历等,根据采访过程中心情的变化、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的采访切入点,尤其抓住“瞬间”的新闻素材,以自己的积极感情感染采访对象;其次,记者本身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等,都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影响,在采访中记者不能高高在上,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以拉家常的语态与采访对象沟通,缓解采访现场的紧张情绪,在轻松、自由、平等的状态下完成采访工作;再有,针对不同的采访时间、采访内容及采访对象,采用的采访技巧也要千差万别,同时考虑到采访对象的心理因素,记者应积极、乐观地稳定对方情绪,达成心理互动。

2.6 尊重事实,妥善完成后期制作与处理

完成现场采访任务之后,需要对采访资料进行后期处理,再次确认采访内容,明确新闻重点与新闻核心,经过真实、妥善的处理,全面记录新闻内容。在后期制作和处理时,要对采访的内容进行适当摘录使用,避免对采访的内容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切忌歪解新闻事实,有失新闻报道的意义。另外,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注意融入采访的环境,使采访内容更加真实、丰富、生动;针对采访稿件中的问答采访内容,要加以修改和处理后再使用,应根据新闻报道的形式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让受众收听新闻时感到连续性、顺畅性。因此,新闻记者对新闻采访内容的后期处理,就是对新闻资料的再加工,将原本零散的新闻素材处理成完整的新闻信息,呈现给听众。

总之,新闻采访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需要新闻记者细致品味,掌握新闻采访的技巧,实现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创新。有效的新闻采访能切实提高电台新闻的质量水平,提高听众满意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电台新闻记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采访原则,创新采访策略,与采访对象深入沟通和交流,获取第一手新闻资料,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职业水平,实现为听众服务的根本目标。

摘要:采访是电台新闻采编的重要环节之一,记者采访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闻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加强对广播电台新闻采访工作的重视。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运用以人为本观念,实现新闻采访工作创新,提升采访工作质量,并指出这是现阶段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电台新闻,以人为本,采访技巧,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关思聪.新时期新闻采访方法的创新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6):99-100.

[2]赵爽.浅谈如何做好电台采访工作[J].视听,2015(11):134-135.

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相关策略 篇6

1 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策略

1.1 优化采访选择

要想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首先,必须对采访选择予以相应的优化。在采访选择方面,要选择符合新闻价值取向的采访内容。具体来说,新闻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即在新闻采访工作中,采访工作者先要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其对于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要有准确的判断,这样在新闻内容的后期制作时,就可以有选择性的选择那些真实内容信息,以保障时政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二是新闻内容要尽可能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即是指在新闻内容的制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向读者宣传美好的价值观念,抨击虚假伪善的风气,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项要求并不是强制的,因此新闻采访工作人员所弘扬的优秀价值观念,要建立在新闻内容的绝对真实的前提下[1]。

1.2 突出时政新闻的前瞻性

要想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在采访内容选择时,还要突出时政新闻的前瞻性。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大致上是国家的相关大政方针及政策规定等,而这些政策法规等大多早已公开,为人们所了解。因此,要想提升新闻采访的价值,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新闻采访工作者可以就采访内容进行自我分析判断,在保障新闻采访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前瞻性观点,有效提升新闻的价值,使读者在阅读新闻后,既知道出台了什么政策方针,也能对该政策方针未来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影响做出自己的判断[2]。

1.3 优化准备

要想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就必须对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进行优化。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访素材的优化准备。新闻采访人员在进行采访前,首先要对新闻的主要内容,有个清晰的了解,尤其是要对有关重要人物;还对该新闻内容的看法,有明确的掌握。二是做好随机应变准备。由于新闻采访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采访人员要对当地的人文、经济及文化发展情况,有基本的理解。同时,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遭遇突发事件的概率也非常大,因此采访工作者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做好充分的应变准备。三是做好应对采访对象的准备。在新闻采访中,由于采访对象在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采访人员在采访时,也要做到因人而异,选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如采访领导干部时,其提问只要与新闻内容相关就可以;而采访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时,就不能采用那些比较抽象的提问方式了,而应直接就具体问题,简单提问,从而在采访工作的全过程中,做到把采访工作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1.4 采访选择要生动化

要想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新闻采访工作者还必须做到采访选择的生动化。在新闻采访工作中,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深受大众关注的新闻热点内容,对于那些较为重要的新闻内容,除了要保持其内容的绝对真实性外,还要强化对其的宣传推广。尽可能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将新闻内容真实、形象及生动的展现给人们,提升新闻的可接受性,加深人们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有效提升新闻采访工作质量。

2 结语

时政新闻对于传达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增强人们对政府执政行为的认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大对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策略研究,有着深远意义。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新闻传媒领域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其在进一步促进社会信息公开透明化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效引导新闻传媒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时政新闻是一种主要以党和政府为报道对象,以其相关人物及活动动态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种新闻类别,其对于普通民众了解国计民生及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等,有着积极意义。基于此,就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东晓.做好时政新闻采访工作的相关策略[J].视听,2014(8).

县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篇7

1 县级广播电台不愿问津热点、难点或焦点新闻的原因

1.1 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长期以来,一些县级广播媒体的采编人员习惯于老套路和宣传报道,在办台思路上习惯于我播你听”。对于当前发生的热点、难点或焦点往往很难把握其是非美丑,担心这类报道面临的是新问题、新矛盾,把握不好就会犯错误。这两种消极思想都影响了县级广播媒体主动反映社情民意和积极做好热点新闻正面引导作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一些县级广播媒体的采编人员在新闻报道的采写采制上也就习惯于老套路,此外,还由于采编人员缺乏进取心,对于一些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的出现总是反应迟钝,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新闻工作者应有的新闻敏锐力。

1.2 人员编制和队伍素质方面的限制

中央、省一级广播电视媒体的采编队伍阵容强大,覆盖范围广,稿源和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素材来源丰富,不愁无米之炊,,而县级广播媒体往往采编人员人手不足,有的县级台甚至一个人要参与办几个栏目,加上覆盖范围小,而通讯员队伍中除了能写文字稿的,很少有能用录音机现场抢录广播新闻素材的通讯员。这样一来,一旦办起了热门话题或热点访谈节目,往往会使县级电台本身有限的采编人员更是孤军作战,此种情况下制作出的节目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2 县级广播媒体应扬长避短,加强对热点、难点或焦点新闻的报道

2.1 县级广播媒体的领导和采编人员要有危机感,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仅仅满足于”我播你听

县级广播媒体地处社会最基层,分布最广,在县这个广泛而多样的社区里,每天都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新闻事件发生。其中,有不少还带有很强的倾向性,有的属于进步性,有的属于消极性。对于那些具有进步性的新闻事件,需要及时地去发现,并通过舆论引导,使其发展壮大;对于那些具有消极性的新闻事件,需要及时地用正确的思想、积极的舆论去加以引导,努力把群众的思想导向正确的轨道。对于发生在本县的热点、难点或焦点新闻事件,本县的广播媒体如果对此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其结果则可能使带有积极、进步倾向的新生物夭折在世俗偏见的扼杀之中,或使消极、落后,甚至是对抗性的言论在泛滥中成为左右群众思想的舆论。因此,县级广播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有”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感。其次,县级广播媒体的节目办得好不好,是否受欢迎,不仅与县级广播媒体自身的地位和利益相关,也关系到整个广播事业的发展。由于听众往往最关心身边人、身边事,尤其关心发生在当地的热点难点新闻,县级广播媒体如果没有做好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势必影响县级广播媒体的收听率。这样一来,不仅县级广播媒体自身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心目中没地位,还会在与其它媒体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只有当广播从上到下各个级别的电台都能满足群众了解新闻、获取资讯、参与社会管理和娱乐等的需求时,才能赢得更多受众。例如,2004年,沂源人民广播电台对《沂源新闻》进行改版,开设了“新闻焦点”“每周评论”等栏目,来报道热点、难点或焦点新闻,收到了好效果。

2.2 县级广播媒体的采编人员要尽可能多结交一批地方上的能人、拔尖人才和行业管理中的有识人士

所有从事过热点、难点、和焦点采制的同行都会有这样一番感受,要做好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新闻素材邀请有关人士对某一新闻事件上进行正确、合理的评说。因为新闻记者本身并不是”万事通”,加上新闻采制还有其生动性的要求,在热点访谈节目中不可能也不能让记者或主持人自己从头到尾地说个没完,热点新闻深度报道的这一特点,决定采编人员必须广交朋友。当记者采访到某一带有难点、热点或焦点新闻的事件时,记者心里必须明确针对这一新闻事件要找哪一类型的能人、拔尖人才或权威人才进行合理评说,否则这一新闻素材就不适合于做热点正面引导的深度报道。近年来,沂源人民广播电台的采编人员曾分头深入各行业、各部门了解走访了一批能人、拔尖人才和行业管理中的有识之士,一旦遇到有不同类型的热点、难点或焦点新闻事件,都能找到权威人士评说。例如,该台2013年采制的《果农秦元辉与双星联手闯市场》中,我们找来双星集团的老总评说这种经济现象,此稿在当年被评为省新闻奖二等奖。

3.3 在提高县级广播电台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努力培养一支能用录音机采访,能够鉴别、分析和整理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素材线索的通讯员队伍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 篇8

关键词:新闻采访,策划,媒介

一、目前新闻采访策划的局限性

(一) 固有模式化

现阶段, 在我国新闻采访报道中, 普遍存在固有化、过于乏味的现象。报道方式虽与新闻报道要求一致, 但新闻的切入口缺乏独特新颖的见解, 不能充分体现其新闻价值。以《晚间新闻报道》中的报道主题——农业升级的转型为例, 首先对其地方相关企业进行介绍并采访, 采访内容主要为该地区现代工艺的发展从产品利润的扩大化, 再直接引出其地区的情况特征, 忽略了企业的效益与生产问题, 而把重点放在现代工艺改进的措施方面。其报道的切入点传统陈旧, 一味沿承固定的模式, 无显著新闻价值。

(二) 前期工作缺乏准备

对于采访人员来说, 采访前的准备策划工作对采访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闻注重的是其自身的真实性, 如采访者未能及时把控好时机, 新闻的价值也会随之溜走。尤其对于尚无丰富采访经验的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 如果前期准备不充分, 对于谈话的承接性、临场逻辑性都是重大问题, 采访对象会缺乏主导力的引导, 不利于正常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新闻采访工作要求采访人员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 其品质的养成直接体现于工作中的态度, 作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要做好本职工作, 摆正其专业精神。

二、语言技巧的关键性

新闻采访是以媒介传播方式来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对采访对象进行观察、了解情况并记录下来是新闻采访的必要步骤, 通过媒介手段向社会传递其新闻信息资源, 新闻采访的出现是顺应了时代发展与群众需求。对于新闻采访专员来说, 其自身具备的语言技巧是新闻素质的基本体现, 新闻采访过程中, 采访者通过双方交流沟通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资源, 以完成采访任务。但在采访过程中, 被采访对象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易引发局促不安、目光闪躲等焦虑表现, 采访人员如持续询问了解, 忽略采访对象的心理情绪, 会遭到采访对象的不满情绪。因此, 采访人员需时刻关注采访对象的面部表情, 适当的转移话题或者引导采访对象作答, 降低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 从而获得更高的配合力度, 让采访工作能顺利进行。

三、解决新闻采访策划问题的方向

(一) 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专员需在采访任务执行前, 收集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喜好和生活历程等具体资料, 仔细研究, 为采访工作找到交流的切入点, 寻求与采访对象相似的共通点来拉近双方的距离, 由此带入到话题交谈中。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助于新闻采访活动的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 采访者首要任务是要努力创设和谐放松的采访氛围, 以真诚亲和的表达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对于紧张感较高的采访对象以此方式进行, 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采访对象的焦虑情绪, 使得沟通过程轻松自在。

(二) 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新媒体随着现代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而快速发展, 新闻媒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电视新闻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新闻报道的策划流程, 同时也是各媒体间的共通性。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目前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做到从新闻会议模式走向独立个性化、见解分析深度化的转型, 其转变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精神, 对新闻报道始终保持热情高涨的工作态度, 报道新闻的真实性、生动性与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新闻与社会产生的效应具有推动性。

(三) 采访计划的周密性

结合采访过程所需的必要元素来制定具体的采访计划。制定的采访计划需明确其内部组成结构, 结构的建立是从多个角度来突显采访主题, 针对多个结构制定相关的报道任务与目标。

(四) 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电视新闻的工作人员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在电视节目应用中占有主导性, 对经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 在报道电视新闻的过程中, 其报道人员应尽力避免浓厚的网络性质主题素材, 应经过多重综合筛选, 再结合自身的分析结论。从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养成, 以个人的生活经历来全面剖析其新闻内涵思想。

四、新闻采访策划的具体方法

新闻采访策划的有效方法具有抽象性, 难以用语言来表述清楚。新闻策划与常规的活动策划的理念一致, 均是体现于计划与安排的结合。新闻采访策划人员的预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对策划方案的成功与否有着重大影响。在采访开始前, 需应对在场情况适当变更调整。新闻采访策划需明确社会舆论方向, 在新闻策划过程中, 策划人员需要理清策划思路, 坚定自身立场, 结合时代背景与群众需求, 积极地做人民群众的引导者。策划人员要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 以时代的发展趋势作为选题的标准原则, 使其独特性更好地展现在大众眼前, 能有效地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对于新闻策划者而言, 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至关重要, 不仅要确保新闻选题具备的新颖特性, 还应抓住其报道最佳时期以达到良好的新闻效应。与此同时, 新闻策划人员在策划的过程中, 需考虑其事件是否具备政治性质, 是否会引发不正确的导向舆论, 新闻报道应结合多方面来考虑, 以免引发不必要问题的发生。

要做好新闻采访策划, 其策划人员须有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发现与思考对于策划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新闻策划是其社会洞察力、思维反应力结合的基础上来找出新闻制造点, 由此将点转化为新闻面;收集与采访对象有关的新闻素材资料, 可通过互联网或各类信息媒介来了解其新闻的具体情况, 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采访方案, 对新闻主题的明确源于采访者对其新闻背景及资料的深入理解;对采访对象进行调查了解, 从被采访者中找寻其新闻切入点。例如采访对象身处于一次自然灾害中, 其新闻报道需结合相关自然灾害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报道。

五、新闻策划的优势

(一) 对新闻资源有利的整合

电视新闻对其新闻资源的利用需结合群众的需求, 将收集的新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并及时呈现给广大观众, 对于选材应以合理化、适用度高的标准来执行。善于发现新闻价值的所在, 并将其价值做到最大化的呈现, 以跟踪报道的方式引起广大媒体及社会的关注度。

(二) 对新闻主题有利的引导

对于政党工作的热门关注性问题的报道可通过新闻策划明确其主体思想, 找出相关的共同认知, 再对报道的方式及手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有利于体现新闻价值意义。以地方台的新闻主题《2015年教育全免费》为例, 通过新闻策划报道了教育人员、学生和学生家长及不同行业人群意见的采访画面, 由此直观地体现出本地区这一教育政策出台后各方的反响, 对此新闻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

结语:

新闻的采访工作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经济市场的发展下, 其职能的重要性显得尤为显著。新闻采访的策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新闻采访的质量, 只有保证策划工作的落实才能保障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新闻所具备的生动鲜活感才能更好的呈现出来。新闻的选题与策划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所涵盖的领域具有广泛性, 策划人员需结合时代背景, 适应于当代人群需求, 拉近与日常生活的距离, 贴近群众。因此, 在新的形势下, 新闻采访专员需要主动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职业精神, 在不断的实践中, 以自身的洞察力与思维分析能力, 培养发现新闻制造点的能力和创新性能力, 努力执行好策划相关工作, 为采访工作能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积极收集采访对象的个人背景资料及相关新闻的具体材料, 保证每个环节的紧密性, 并抓紧落实工作, 为观众呈现更优秀的新闻节目而不断总结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J].科技传播, 2014, (16) :53-53, 51.

[2]温放.关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0) :121, 123.

[3]王志鹏.浅谈电视新闻采访策划流程[J].活力, 2013, (10) :111.

上一篇:不归人下一篇:宿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