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电视新闻编辑(精选12篇)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 篇1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摄像、记者采访、写解说词、配音、编辑制作, 系统、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工作的核心, 可以说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直接决定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政治素质、文字锤炼、文字编排、画面构图和剪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
电视新闻的播发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编辑是进行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的再创作, 包括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每条新闻内容的加工、一些重要内容的编前或编后话, 及配发评论、新闻画面素材合理的编排组合、综合运用字幕和图表、将画面解说音响效果与同期声的有机合成等,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迅速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较强的画面和文字编辑制作意识, 这样才能审时度势地抓住社会热点,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作为企业电视台, 我们经常在当日两三个小时内编排新闻, 这就要对文字做出快速的判断, 以保证播出质量, 如今年六月份, 全国安全万里行记者来我公司采访, 所采访的新闻从编辑到制作播发仅用不足两小时, 我们迅速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编辑制作, 对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安全观和做法融为一体, 进行了及时准确的报道,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长期的实践使我认识到, 做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政治素质的培养, 要时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当前的方针、政策, 熟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企业的基本情况, 深入了解群众和职工的需求和愿望, 更准确地理解稿件的内容和含义, 把文字编辑的意图充分地体现在电视新闻中, 把画面和声音揉合到一起, 把握好舆论导向, 报道好社会热点。
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底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 如果只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拍摄一知半解, 也很难捕捉到精彩的图像内容, 就很难编辑出好的新闻稿件,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注重提高处理文字与图像的综合能力。如我们在编辑稿件时, 经常突出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 使节目的同期声言简意赅, 避免冗长与杂乱、辞不达意或答非所问, 有效地压缩了单条新闻所占的时间, 增强了现场气氛, 使观众从视觉、听觉上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提高了传播质量。
电视新闻编辑还要注重在提高画面及声音的审美鉴别能力上下功夫。我们知道, 电视新闻图像编辑的过程就是挑选素材的过程, 从美学角度看, 编辑完成成片的水平取决于新闻编辑本人的美学修养水平, 所以电视新闻编辑应经常汲取摄影、美术、音乐、戏剧等其他门类的艺术营养, 提高自己的审美鉴别能力, 通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我们在编辑不同的新闻中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 采用不同的编辑手法, 在编排上遵循新闻真实性的规律,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强化细节, 树立单位时间中的“细节数量”观, 充实画面的信息含量, 给观众更多可看的内容和想像的空间, 并通过数量的控制, 达到质量的完美, 使剪辑出来的画面在时间、空间上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达到朴实无华的画面和真实客观的效果, 如我们在编辑一则反映企业节能减排新闻时, 没有单纯报道单一项目减多少, 而是就每年井下生产出多少煤炭、洗选加工后产生的废物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编排报道, 既有对工人辛苦劳动的反映又深刻揭示出了在煤炭循环利用中产生的价值, 使受众对新闻主题有了精深的了解, 熟悉了相关画面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在剪辑电视新闻画面过程中, 我们还要经常研究受众的视觉习惯和接受心理, 在把握好画面的节奏、镜头组接形式、画面转换技巧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镜头语言要做到准确到位、简练清晰, 多用固定镜头、少用运动镜头, 尤其在编辑采访型新闻节目时, 一定要慎重拉镜头, 要强化固定镜头意识, 如果一条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消息, 频繁使用运动镜头, 观众会感到画面老是动来动去的, 从而分散对新闻内容本身的注意力, 给人“跳”的感觉, 而固定镜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能够以大量的信息生动具体地证实新闻的可信性。此外, 要做到声画对位, 还要充分运用蒙太奇的组接技巧, 运用长镜头使声音和画面保持连贯, 并按照各自的规律去延伸发展, 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声音和画面的对列效果, 使画面和声音的表现力得到新的拓展, 烘托出气氛。今年, 我们在编辑“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来公司井下调研煤炭资源有效利用”新闻时, 大量运用工人作业的固定镜头与少量的0.8米以下薄煤层的运动镜头, 生产工序和薄煤层蒙太奇组接技巧的运用, 充分反映出了七煤集团煤层薄的特点和对煤炭资源的珍惜及有效利用。■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 篇2
柏圣申
电视新闻作为目前新闻传播最快、最直观的一种媒体,已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难怪有人说: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龙头”,只要新闻节目办好了,就能撑起电视台的“半边天”,这话并不过分。那么,如何才能舞好“龙头”,赢得观众呢?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编辑是关系新闻节目成败的关键一环。
电视新闻编辑不同于报社、电台的新闻编辑。报社编辑只是编文字稿和设计版面,然而,电视新闻编辑除编文字稿和节目板块串联外,还需要编辑画面、录制解说、加字幕协调等等。电视新闻编辑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编辑部门必须有大量的组织工作要做,比如接待、通联,与各有关部门协调等等。但是,要真正编好一组成功的节目,笔者认为,除做好组织工作以外,最主要的是制定报道计划,并组织实施,直到节目与广大观众见面。
电视新闻节目是现实生活的体现,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不是稿件的堆积,画面的组合,更不是让观众欣赏的镜头画面,而是体现党的宣传方针,体现办节目思想的结晶,如果在这一方面出现偏差,就会使新闻宣传出现负效应,甚至会引起误导,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基干这一点,要使新闻节目做到有思想、有水平,引导观众积极向上,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尤为重要,这也是关系到新闻宣传成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说,编制宣传报道计划,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假如没有宣传报道计划,只坐等来稿,有什么播什么,那么,新闻宣传肯定是杂乱无章的,节目也肯定办不好,办不活。
那么怎样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呢?宣传报道计划从宏观上讲包括宣传总的指导思想和不同阶段的报道重点。从微观上讲分为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但是从新闻节目的特点看,有的台一天一组,还有的台二天甚至三天才播一组新闻。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在制定报道计划时,要注意每组节目,要有一个重点,外采记者要围绕这一重点来组织报道,这样做,才会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首先要吃透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宣传指导思想,摸准上级或同级党委、政府现阶段的工作重要,然后分头到各有关部门调查采访,有针对性的汇总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报道计划,做到每组新闻有重点,条条新闻有着落,要形成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报道计划,部主任、各协调部门必须付出巨大的劳动才能完成。在这一点上,新闻部(报道部)是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的先锋,他们的工作永远处于忙乱之中,因为他们上联系领导机关,下心系广大观众,就像十字路口的交警一样,处在各路人马的交汇中心。因此,做为新闻部主任这一角色,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研究和思考,真正起到忙而不乱、指挥若定的中心作用。但是,新闻节目到底办的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台的领导集体,特别是第一把手的领导水平和政治素质,这也决定着他们付出劳动的多少。因此,济南电视台及所管辖区(县)各台把电视节目精品工程做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就是基于这一因素。
新闻编辑工作,从宏观上讲是实现新闻传播的中心环节;从微观上,一次新闻节目的编辑工作也是该节目播出的中心环节。因此处于“龙头”节目、“龙头”位置的责任编辑,对准时完成节目制作播出,是衡量责任编辑完成任务、工作干得是否漂亮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责任编辑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业务基础,与各部门密切协作,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编排工作,及时把稿件、画面、串联单、提要等分别交给播音、制作、字幕等有关人员,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资料,充分做好播前的准备工作,详细交待制作要求,节目制作起来,既顺利又避免出现差错。
总之,电视新闻编辑是一项及繁杂、又极具政治性的工作。只要编辑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倾听观众意见,密切与观众的联系,就能编辑出高品位、高水平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
摘要:作为一名电视编辑,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
到了21世纪,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变革,社会变动速度加快、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除了应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较深的洞察力、较新颖的思路,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对各方面的知识要做到略知一二。这样才能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路的优质的新闻节目。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明辨是非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用“德”“学”“才”三个字来概括。“德”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学”是指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广博的学识,新闻编辑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应当具有较好的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应掌握专业知识。“才”是指新闻编辑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越复杂的活动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越高,包括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写能力等等。
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善于见微知着、明辨是非。如果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不强,对那些论点或是过于片面、或是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不相符合的新闻没有严格把关,致使这样的新闻播出,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既影响国家政策的实施,又误导广大读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积累生活素材和提升专业技术知识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还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注意检查和核对稿件与画面的情节内容和基本事实两个方面有无差错,前后有无矛盾,是否合乎情理,是否违反科学,有无虚构、添加、嫁接或“张冠李戴”等现象;同时,还要注意把好文字声画关。因此要求熟练地掌握改稿配稿,画面组合,制作标题,内容提要等技巧,要懂得录音、录像、复制等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
三、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的能力
受众对电视人来说,就是他们要争取的市场。电视新闻观众的多少,决定着收视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电视新闻事业的兴衰。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为受众服务能力,牢固树立为受众服务的思想。深刻了解满足观众需要,才能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四、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新闻编辑的生命。新闻编辑要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内容和方式。一是判断哪些信息最有新闻价值,二是要在文字上下工夫,三是采取会内外结合的方式,如每年的“两会”新闻。我们的镜头不单对准会场内,当涉及到各行各业大好形势的内容时,我们的镜头就对准了场外的工、农、企等行业改革的现场,解决了过去那种会议报道围着人头转的现象。四是头条的选择不应按官大官小去编排,对那些紧紧围绕大局,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绩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的问题的也要编入头条。五是在按主次编排节目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对比编排,两种典型的鲜明对照,更加突出了导向意识。六是要注意地方特色和时代性,做到有的放矢。电视编辑创新的意识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
五、组织策划能力
首先,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编辑的日常工作不仅是编稿。还要组稿。同时新闻编辑在组稿时必须重点突出鲜明的思想。
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还应有高超的策划能力。策划项是既要决策又需设计的工作,而获取信息是新闻编辑决策的前提。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编辑方针的确定、报道选题和报道方式的确定等等,都要依赖外部与内部的各方面信息。因此,策划主体必须时时刻刻追逐社会信息、行业信息、受众信息等。
六、较强的编排艺术能力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编排电视新闻,例如,在编播节目时,要根据本台的宣传宗旨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充分考虑政治类新闻节目与文体娱乐类新闻节目的有序安排,全面、系统地考虑整档新闻的框架、节目的内容,甚至每条新闻的位置以及每条新闻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增添裁剪、删节取舍,使政治类、经济类、文体类新闻节目有序排列,作到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性,从而实现较佳的电视宣传效果,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
七、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编辑主要是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加工,新闻编辑在编辑中会碰到各种新闻体裁,既要撰写评论,又要驾驭各种文字体裁,还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标题,这就要求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
八、电视编辑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还要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与其他媒介的新闻编辑工作相比较,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中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和编辑主体的群体性,直接关系编辑工作的全局。而正是电视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着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九、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应有新的认识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电视新闻只是对最近发生的事的报道,而忽略了它的另一种作用,那就是它传递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传授知识性、趣味性的功能和新闻信息传播功能并不矛盾。这些功能都是21世纪电视新闻的主功能。实现后一种功能,是电视新闻的本份。而传授新的知识,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一种延伸。众多电视媒体现在都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如前不久在全球泛滥的电脑“冲击波”病毒,给众多电脑用户造成重大损失。这时,很多台在新闻节目中及时插播“冲击波”病毒的新闻背景资料,让观众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对防范病毒的再次发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电视新闻选题有时也必须着眼于宣传知识性和趣味性,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要想真正把一桌色、香、味俱佳的电视新闻大餐呈现在受众面前,就必须具备以上的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电视新闻的工作使命。
一
由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电视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电视新闻界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建立电视新闻自身的编辑学体系。
目前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至少在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有关电视新闻编辑学的专著问世。理论界与电视实践之间的隔膜,也许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地苛求研究者。因为,以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对于以形、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新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即使电视新闻工作者自身,也未必能识“庐山真面目”,除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外,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因素。每个人站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那么,认识的高低、理解的深浅自然也就不一样。记者偏爱自己发回的消息,编辑更看重多条新闻排列与组合;摄像师呢?对于画面的讲究不亚于一个严肃的画家。他们在本岗位上都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心血,但他们很难独立地将微观的实践转化为宏观的理论。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关联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与之相关的理论的滞后。几年前,人们无法想象到“现场直播”这个概念,而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因为随着“现场直播”的出现,电视屏幕上的形声可能与远在大洋彼岸正在发生的事件同步。
与此同时,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还有巧妙地安排受众介入某一事件,随时插播微波传回的消息,有意识强化感观效果等等。
概括地说,电视新闻已经由预制式向直播式迈进;电视新闻编辑开始由简单的排列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
二
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是电视新闻学必须研讨的课题。
按照通常的分工,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其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有了记者“冲锋陷阵”,编辑“坐收渔利”的说法。
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的肩头,应该担起三大任务棗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前期:组织、指导。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组织指导要摆在首位。
——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发动观众对某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等。
——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的屏幕建设,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这一网络的经纬主体,由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组成。编辑部不仅要与他们形成鱼水关系,更得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中期:编辑、制作。这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1.镜头的剪辑;2.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3.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4.画面的技术处理;5.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6.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
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可以这样形容,诸多工作就像宫商角羽徵,各自发出应该发出的音响,才能构成一首完美的乐曲。
后期:控制、指挥。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控制者,通常称之为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波进入电视的时代,外采记者每时每刻都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担任导播任务的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以便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
三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与此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毫无例外地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大纲重在组织,而节目单侧重具体地实施。例如,大纲中列有某记者上午10时采访香港客人访问武汉的消息;而在12时或晚些时候的节目单中,则会清楚地写上拟就的稿件题目,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名字、消息的长度以及在第几条播出,该节目编辑带的序号等。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
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者及时切入。
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
电视的版面,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版面的限制,19:00时的新闻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21:00时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说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待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连续性有时还表现为,同一题材的不同角度,某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时都可以将记者在现场播报的信息编排到整块节目的某一空间。
一般说来,在一天的最后一个时段新闻中,编辑不妨将当日发生的重要事件,回顾一番,评述一番。值晚班的记者针对一些有社会影响的消息对受众反响的采访,在这个时段里播出是十分贴切的选择。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抱怨,摄制的许多素材,白白地浪费;在电视新闻实现滚动播出后,这种抱怨,就会减少,因为,那些未能采用的素材很可能由编辑排到另一个节目单中。
编辑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夫:将超过既定播出长度的节目缩短,将达不到播出长度的节目延长。对庞杂的素材进行合理提炼,从剩余的材料发现“精华”,当然其中需要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的鼎力配合。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面,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新闻先抢发消息,来不及配制图像或制作“成套新闻”的,就采用“独白式报道”(记者拿话筒在现场直接播报),或者根据电传文字稿由节目主持人口播。在播发消息的同时,最好预报一下在什么时间播出相关的新闻专题、跟踪式报道或现场直播等。这种方法,专业术语称之为“立体式报道”,即轻重武器同时“攻击”目标。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不难看出,电视新闻的编排可以根据原料和佐料的供应情况随时修订“菜单”(节目单),同时可以一菜几吃(一个新闻事件分期传播);也可以玩特殊的拼盘,同样的原料做出不同的菜来(多种电视宣传手段一起上),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四
在了解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普遍原理后,并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编排”这门学问。换句话说,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电视新闻编排中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艺术”地进行传播,从一定意义上讲,有益于适应受众“心理”,而受众“心理”则规范着“艺术”行为。报纸的受众是读者,因此,它的版面结构更多地考虑“空间”的规划;而电视接受者是观众,对于时间的认同,则是至关重要的。
报纸率先问世,它将“空间存在形式”的编排“艺术”转嫁给“时间存在形式”的电视。若干年后,这种沿袭仍然留有痕迹,最突出的表现在忽视了电视形、声兼备的特性和不可重复阅读的局限,忽视了“时间”可以创造出“节奏”的优势。
让我们先看看头条的选择。电视的头条从时间上看,最先播出的那一条,或者说列在节目单第一条的自然就是头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是“最重要的”。
报纸认为的“最重要”并不能代表电视的看法。比如,一篇“社论”,一位领导人重要讲话,一些典型经验,报纸将其摆在头条无可非议,而电视则不然。我认为,电视新闻编辑在确立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1.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有些消息,从内容看是重要的,但当天的报纸已刊出,电视就不应该视为“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它曾经引人注意过;有些消息,虽然题材重大,但时过境迁,记者无法拍摄第一现场,也不应视为“重要”,因为它未能体现电视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所谓“最引人注目”,对电视来说,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
2.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美]特德·怀特等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
制作》一书中,将电视新闻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他说“每次新闻广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条,即从高峰开始”。这一想法当然是合理的,但如果“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近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那么观众就会索然无味地关掉电视机或另换频道。因此,应该找到一个办法,让观众感到每个时段新闻中随时都可能有“高潮”发生。目前广泛采用的“本台最新消息”或“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就属于这种“办法”之一。实际上,在实现“直播”后,有时也很难将最重要的摆在“头条”,只好“头条”屈居其他位置了。
3.要随时变换编排方式。一成不变的编排节目,会让观众厌烦,也会让观众忽略既定收看时间以外的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例,前20-25分钟,是国内新闻,后10-5分钟是国际新闻,而国内新闻,常规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这种格式,多少年不变,毫无疑问对收视率有所影响。
“山峰、峡谷、山峰、峡谷”这是一种编排法;“峡谷、山峰、峡谷、山峰”这也是一种编排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新招应该经常推出。当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什么样的内容,确定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就不会使人觉得故弄玄虚。
电视编排“艺术”方面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蕴含在相对时空中的“节奏”。
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在具体操作上,他认为“要将录像新闻和口播新闻恰当地混排。”
“混排”只是最简单地形成“节奏”的方法,“节奏”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编辑工作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试想一下,如果一条“成套新闻”的长度为1分20秒,而前面1分钟是录像加解说,后20秒是现场采访,能不给人以头重脚轻之感吗?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换一种排法,在三条长新闻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有时由节目主持人利用串联词间隔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节目段落的起伏体现出一定的节奏。
此外,报纸排版中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也要吸取。比如,集纳式报道棗将同一类型的消息连缀到一起,形成相应的声势;对比式编排棗将正反两类有关联的消息对应,显示出鲜明的褒贬色彩;穿插式汇编棗选取甲乙或更多消息中的共同点或不同点进行综述,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等等。
电视新闻编排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五
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呢?
第一,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电视新闻编辑仅有文字功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不够的。他们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
第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
第三,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了。
纯熟的编辑技术,不仅是为了搞好新闻包装,而且有利于“分秒必争”。
第四,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播发有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便要求编辑迅速作出反应,是否发、如何发,都须在短时间内决定。需要表明编辑部看法的述评部分,如果来不及写稿,则由编辑拟定腹稿向节目主持人转述,而后,直接见诸屏幕。
第五,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电视新闻飞入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可以介入电视新闻中来。“双向传递”的实现,更要求我们的编辑成为社会活动家。
经验告诉我们,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们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
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位编辑能否胜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用“基本技能”来涵盖一切。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不可没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不可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不可没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可没有“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探讨 篇3
一、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编辑工作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环节。一档电视新闻节目能否具有视听性、艺术性,以及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传递的信息是否利国利民等等,都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密不可分,因此说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十分重要,同时新闻节目编排的是否得当也体现出该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所以说编辑工作人员责任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视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自己的政治责任。作为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具有冷静的政治头脑,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来判断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且要选择好报道的角度,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作为电视新闻编辑要有选稿和审稿的能力,这项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一旦没有把握住政治动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说,电视新闻编辑人员要时刻不忘自己的政治责任,对新闻事件的处理要从大局出发,深刻进行分析与判断。另外,对于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我们也要处理好,一定要尊重其人格,切忌损伤他人的名誉权,伤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自由。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社会责任
电视编辑除了要对党和国家负责之外,还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你所编辑制作的新闻内容一定要对社会负责,真实的反映社会状况、不能为了赢取收视率、收听率胡编乱造,极其不负责任,为大众传递虚假甚至错误的消息,来误导大众。电视新闻当中,人物是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在编辑制作新闻稿件时一定要注意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三)电视新闻编辑的岗位责任。
这是职业对人的要求,你在编辑的岗位上,就要认真的履行你的职责,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电视新闻编辑的岗位职责就在于把好每一道关,如把好选稿、审稿关,站稳自己的立场、把握住方向;把好节目质量关,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提升节目质量,改良节目的制作方式,来适应大众的需求;把好职业道德关,坚决不能报虚假新闻,自觉抵制关系稿、人情稿。
二、电视新闻编辑的艺术体现
(一)电视新闻标题制作
一件电视新闻作品要想传达宣传思想、体现制作意图、传情达意。表现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标题的制作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画面、声音、文字三者和谐互补,构成了电视全息式的传播框架、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标题比作一篇文章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在电视新闻作品中,对于观众的视觉有着分外重要的作用,电视新闻作品的标题作用非常大,它可以引人入画,揭示内容,加深观众印象。
那么如何把电视新闻作品的标题做得准确、鲜明、生动呢?首先要突出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已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是衡量客观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标准,体现出受众对当今的物质和文化的追求,选择和需求。所以制作标题时,就要优先考虑新闻的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对群众利益、社会生活、国内国际发展形势要影响。
(二)符合镜头切换规律
1.动接动
运动镜头,指画面主体的运动和画面外镜头的运动,而不是同一主体的动作剪辑点。两个视觉上有明显动态的镜头组接,切换时要保持运动方向和速度的一致。动接动要避免推拉过频俗称打气式的剪辑方式。
2.静接静
两个视觉上没有明显动感的镜头的组接,即固定镜头的组接。如果画面中部是静止物体,剪辑时要寻找相关的因素,如相似的背景,相关的物体等。如果镜头主体在运动,则要选择在运动主体的停止点或主体运动开始前切换。在静接静时,同样要防止同景别、同机位的静止画面的组接。
3.动接静或静接动
动接静或静接动的方法,即动感明显的镜头和无明显动感的镜头间的切换,使画面有强烈的冲击,迸发观众的内在情绪。但使用不好会影响欣赏的连贯性,在新闻节目中也很少用到。
(三)引入负面报道,提升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性
新时期,各类媒体有关揭露报道内容显著增多,例如资金黑幕、学术造假、矿难调查等。大众会深感被愚弄,在形成激烈的情绪同时,会借助媒体通过争议呐喊唤醒社会大大众的诚信。由此可见前期负面新闻更易吸引大众眼球,创建媒体品牌形象。当然发展到一定时期,负面报道制作采编成本大大提升,这时收益会逐步降低。为此,应良好的平衡有关揭露报道正反两方效应,注重预防揭露报道的不良泛化。应合理的把握适度原則,形成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同时树立大局意识,有效应对处理现实问题,优化相关机构工作,发挥良好的借鉴功能。应把握批评式报道的艺术性,即适度适量,摆正媒体位置,尊重大众分析判断总体能力,将评判舆论权限交由大众,令其成为舆论监督的核心主角,预防大众形成逆反心理。应把握公平公正的技巧以及艺术性原则,立足当下,做到有理有据,赢得媒体认可、提升声誉水平,进而上升到新的层面高度,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三、电视编排的原则
(一)突出新闻重点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权威舆论宣传阵地,还承担着舆论导向的的使命。要求我们把寅传党的方针、政策始终作为新闻编排的茸要任务。要求所有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全局问题,要研究新闻的配置和优化组合,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新闻价值。因此,新闻报道要以高屋建瓴之势站在时代的高度,洞察整体形势,以独特的视野,既要了解党的中心下作精神,与党的思想保持一一致,又要r解具体实际情况.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两头吃透”,并通过具体编排来突出新闻重点的目标。
(二)科学把握新闻编排节奏
控制好内在节奏,体现在长.短新闻搭配。严肃与活泼的搭配,层次分明,解说与同期声相互协调,使用各种氛围有机组合,达到内在统一,新闻节日中要根据不同内容适量加入一些片花,使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稿件有所问隔。一档新阏节目中,如果都是严肃性新闻,会使观众觉得太沉重,如果两三条长新闻连在一起,会让人觉得内容繁杂厌倦,如果整个一梢新闻都足短、快的短消息。又会使观众感列节奏变化太快。美同新闻学家特德?怀特说“节奏意味着新闻节目要保持流畅,不能迟滞或令人厌烦”。闪此,必须控制节目的编排有张有弛,适时的长短新闻穿插。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 篇4
1 电视台新闻记者做好采编工作的重要性
新闻的采访与编辑工作是电视台新闻记者工作的重心,也就是说一则新闻报道的成形主要取决于记者的采编能力,因此做好采编工作不论是对于电视台、记者、受众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做好采编工作有利于提高电视台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台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体系中的一部分,而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扩张,电视台也正在逐渐失去其新闻垄断的趋势,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电视台不仅要用新媒体来武装自己,更要从新闻的质量上下功夫,即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保证新闻的质量,从而提高电视台的新闻的收视率。
其次,做好采编工作有利于提高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新闻采编情况反映着记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虽然新闻强调的是真实可信,但是记者作为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必然会融入个人风格,而新闻呈现后,记者可以根据受众的反应,在坚持基本职业原则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最后,做好采编工作有利于维护民众的知情权,民众有权利知晓社会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因此记者利用新闻采编将民众最关心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全面地呈现出来,以保证受众能够在了解事件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并表达个人看法,以共同维护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
2 如何做好采访工作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的对象主要为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或其他相关人士,而新闻记者在确定一个新闻选题后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即“不打无准备之战”。记者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心理构建和相关政策等,所谓理论知识准备是指记者要针对事件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查阅,这样才能够保证记者在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专业的、有针对性的采访问题;所谓心理构建准备是指记者在采访前要对事件、尤其是恶性事件进行一定的心理建设,以保证其能够在特殊的时间环境下保持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所谓相关政策准备,是指记者在采访前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以避免在采访从中出现不恰当的言辞。
2.2 保证采访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而记者在与采访对象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分歧,而这也必然会增加采访工作的不确定性,所以记者在采访中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以保证采访过程的灵活性,例如:记者在采访中如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应该根据经验及时调整采访策略,以保证后续采访的有序进行。采访的目的是为了收集事件发生的信息,因此,记者在确定采访问题或谈话主题时要紧紧围绕新闻事件展开,以保证在最短的采访时间内收集到最多的有效信息,而要想做到这一点,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采访提纲,确定采访主线,而对于采访对象一些偏离主题的言语或行为要及时纠正,以保证整个采访按主线顺利进行。
2.3 做好后期的整理工作
记者在获取了采访信息后,在进行新闻编辑前,要对采访稿件进行一定的整理,为编辑工作的有效进行打下基础,例如:2016年4月末,河北省张北县的“草原天路”传来即将开始收费的消息,这立刻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游客对每人次50元的“过路费”表示不能理解,但是张北县政府却表示收费是为保护公路环境的无奈之举,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当地居民、张北县政府的相关人员以及游客做了采访,在采访中,有些游客以美国的66号公路为例表示公路做为公共资源,而非旅游资源,不能随便收费,而当地居民和政府人员则把目光聚集在了保护公路周边生态环境上,表示收费也是一项保护“草原天路”景观的无奈之举。而记者在整理采访稿件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将双方的观点和理论支持进行全方位的呈现,以保证采访信息的有效利用。
3 如何做好编辑工作
3.1 保证编辑工作的真实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传播的数量和速度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而这种快餐式的新闻传播必然会降低新闻的质量,一些以噱头吸引受众的“标题党”发布的新闻和一些拼凑、加工出来的假新闻充斥在媒体世界中,这些新闻不仅违背了新闻发展的规律,也阻断了民众获取新闻真实信息的途径,而面对这样的新闻环境,新闻编辑者应该主动承担起“保证新闻质量、保证受众知情权”的责任,以采访内容为依据,将新闻的真实性作为新闻编辑的第一要义,并通过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发展、结果的报道,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可靠。
3.2 提高编辑工作的创新性
虽然新闻编辑的第一要义是真实,但这也并不表明新闻报道一定是古板僵化的,相反在这个新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电视台记者应该不断对新闻表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以提高受众对新闻的阅读兴趣。但是创新并不是盲目地标新立异,而是要以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宽广的知识面为基础。新闻标题是编辑工作创新的重点,因此记者在题目编排上应该下足功夫,在保证文题相符的同时也能够激起受众的浏览热情,例如:某记者在报道张北县“草原天路”收费问题时,以一篇“‘草原天路’不该是张北的烫手山芋”为题目对张北县端午节期间“草原天路”停止收费一事进行了报道,而该题目不仅形象地点出了张北县的困境,也表明了张北县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草原天路”这一资源的主张。
3.3 坚持编辑工作的时代性
新闻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在了解新闻来龙去脉的同时也能够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例如:在张北县草原天路的报道中,记者采访、整理稿件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对事件进行真实全面的报道,但是在编辑的过程中,记者应该端正态度,对该事件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态度鲜明的评价,如游客应该做到文明出行,县政府应该调整工作思路,不应将收费作为管理的唯一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新闻内容与时代主流思想相契合。
4 结论
总之,对于记者而言,采访与编辑既是工作的中心,也是履行记者社会职责的关键。因此,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应该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上,将采访与编辑工作有机结合,并将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基本准则贯穿在采编工作的始终,从而为受众呈现出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闻传播的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人们对于新闻的传播速度和新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视台记者作为获取新闻、编辑新闻的主要责任人,其责任自然也越来越重。文章从提高电视台新闻采编质量出发,阐述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并利用实际案例阐述电视台新闻记者应该如何做好新闻的采访与编辑工作。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编辑
参考文献
[1]黄义星.电视台记者做好新闻采访的专业技巧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24):147.
[2]赵敏.电视台新闻记者应如何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J].新闻研究导刊,2016(5):186.
[3]翠萍,宋雯.浅谈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和后期的编辑工作[J].民营科技,2012(7):148.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篇5
录入时间:09-03-17 08:45:37作者:胡晋华来源:阳泉日报
电视新闻编辑是对有关资料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工作,电视编辑的思维及其水准直接影响着电视作品的质量。正确认识电视新闻编辑的各种思维形态,树立正确的思维观念,是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电视新闻编辑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作品中,总会有许多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仰望蓝天白云,马上就能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的亲人,这是电视驾驭时空的思维;仰望翱翔的雄鹰,俯瞰大地的壮观,这是电视自由转换角度的思维表达;坐在沙滩上观看大海,想到最思念的亲人踏浪而来„„电视可以表现无限的遐思,是电视新闻编辑思维的结晶。
当记者把处理好的稿件和素材交给编辑时,记者的任务便告结束。但对于编辑,这只是工作的起点,是再加工、再造的开始。如何把一档完整的精品电视节目奉献给广大受众,是编辑工作的最终目的。这个过程,便是编辑再创造、追求更高境界的过程。
电视编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进行电视节目编辑时,编辑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地传达给观众。而电视特技手法的增多,给电视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再创造机会。在不影响电视节目纪实性的前题下,适当地使用一些特技,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如美国“9·11”事件新闻报道中,就运用了慢动作镜头播放了飞机撞向世贸大厦时的瞬间情景,广大观众十分清晰地看到当时事件发生的过程,对事件表达得更清晰更真切。
但在现实当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与电视编辑是相对独立的,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从而使电视节目的质量大打折扣。编辑在电视节目中付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但往往被人误认为是缝缝补补,修修改改,忽视了编辑本身在电视报道中的主动性和自身优势。特别是在后期制作中,编辑发现了记者在采访时一些问题,如前期的拍摄、录音,都需要与记者很好地沟通。因此,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编辑工作重心前移,把编辑工作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前期选题、中期采摄、后期制作三大环节,克服“采编分家”带来的不足,取长补短,形成采编二者之间的整体合力,提高电视节目的力度和深度。
二、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
电视新闻编辑早已从简单的排列组合型时代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要提高编辑水平,一定要在以下四个基本环节上下功夫:
1.选择信息环节。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要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认知和理解选择信息。摄像师主要是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是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对选择信息的客观要求。
2.加工信息环节。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
3.存储信息环节。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都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
4.输出信息环节。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 篇6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9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闲暇之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使得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必须从提高节目的质量入手,从而吸引大众,提高他们对节目的关注度。而节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该节目的新闻编辑工作,因此提高节目质量,首先就必须要提高新闻编辑技巧。
1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重要性
1.1 保证新闻的效果和质量
新闻必然是对最近或者刚刚发生的事进行报道,才能突出其“新”的特点。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是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整合编排,然后利用画面、视频、配音、同期声、播音员等将其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广播新闻主要是通过声音进行新闻的传递,但是播音员的现场播报、新闻现场的同期声以及现场连线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总的来说,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对新闻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例如新闻内容、播报方式、语言表达、画面配合等等。而且,新闻编辑工作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效性和客观性原则,确保新闻播报的质量和效果,才能将新闻节目的真正作用展示出来。
1.2 吸引受众关注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最终追求的还是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而要想达到期望收听率、收视率,就必须注重新闻编辑技巧的提升。因为只有通过提升新闻编辑技巧,才能够提高节目的播报质量,才能够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拥有更加丰富的手段和形式,才能够将新闻的社会性和客观性真正地体现出来,才能够为受众提供想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才能够赢得受众的认可,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才能够达到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最终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广播电视新闻要想不被人们忽视,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编辑技巧。例如在新闻的选择上,要根据新闻的受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如果新闻的受众年轻人居多,就要选择当前关注度较高的娱乐新闻,而如果新闻的受众老年人居多,就要选择一些与健康、养生相关的新闻,才能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
1.3 规范编辑行为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才能够保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也不例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首要工作就是熟悉了解内部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才能够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新闻编辑人员。也就是说,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的时候,必须确保其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符合内部规章制度。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在充分运用各种编辑技巧的同时,也在时刻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对于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探讨
2.1 新闻标题、导语、结构的编辑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并非易事,需要时刻注重在新闻标题、导语以及结构方面的编辑技巧:首先,广播电视新闻的标题必须醒目,字数不能过多,否则会严重影响读者和听者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后期的排版。通常情况下,新闻的标题应该控制在15个字以内,但是也不能平淡无奇,需要利用最引人注意的文字搭配,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和听者兴趣,让他们对所要播报的新闻充满期待,进而赢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有利于后续新闻的跟进报道;其次,新闻导语的编辑,是对新闻导语的进一步解释,也是为了让读者和听者更进一步的了解新闻的内容,切忌将新闻的导语当作新闻标题的重复。在新闻导语的编辑中,需要通过一两句话对新闻的原因和结果进行概述,避免冗长的句子出现;最后,在新闻结构的编辑方面,应该根据新闻的实际情况,确定详细与否。比如,播报的新闻属于持续跟进的新闻,这种情况就需要适当地加入一些过往情况的叙述,然后通过与目前的近况进行联系,并注入一些自己的分析,让受众与自己的看法相比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闻的结构可以详细一些,但是也不能长篇大论,基本上保持在3分钟左右就可以。
2.2 新闻编辑组织指导技巧
与其他编辑工作不同,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拥有自己的特殊工作流程,只有充分把握好改工作流程,才能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新闻播报的质量。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核心部分,新闻编辑部门应该准确把握编辑流程,利用掌握的新闻发展动向,对编辑工作进行及时指导。尤其是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在编辑的过程中,有必要先拟定报道提纲,然后在根据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编辑,经过仔细审核形成最终的稿件。如果条件允许,在播报的过程中,编辑部门还可以加入话题讨论活动,增加受众与媒体的互动。
2.3 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所谓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就是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新闻内容进行概述处理。新闻编辑的模糊处理经常被用到,因此,该项处理技巧是作为新闻编辑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内容,尤其是什么类型的新闻需要模糊处理,什么类型的新闻不需要模糊处理。例如,在电视直播中,随时可能出现一些加急新闻,而这类加急新闻的具体情况播报人员还不知晓,如果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处理,就会失去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时新闻编辑的模糊处理就有了用武之地。再比如,对于某些需要加密的军事或者科技内容的播报,也必须进行模糊处理。如果需要阐述某个观点,该人名又不方便透露,可以将其编辑为“据某位知名专家透露”,这样的模糊概述既能够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又避免了一些不要的麻烦。此外,在新闻的播报中,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也必须将其个人信息进行模糊处理,避免侵犯他人隐私。
2.4 新闻编辑后期控制指挥技巧
广播电视行业对导播的素质要求较高,导播不仅需要掌握新闻的操作技能,还要学会控制全局,节目主持人和新闻栏目的编辑等在新闻直播过程中都需要服从导播的安排。除了导播,编导也是新闻编辑中的重要角色,广播电视不同于一般的传播媒介,后期制作是其中心内容,编导就是电视节目版面的掌控人,同时编导对节目版面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的活跃性和丰富性。因此,必须定期对编导进行相关培训,不断提升编导对全局的把控能力,为观众呈现最好的电视画面。
2.5 新闻编辑监督节目的技巧
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节目制作过程要保证以科学态度进行监督,确保新闻信息报道的全面性、准确性、客观性。另外,在监督过程中还应该秉承建设性原则,从而改进新闻编辑工作、解决新闻编辑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广播电视行业的稳定发展。新闻编辑人员还应该站在观众的立场,对广大观众关心的实时新闻进行正面跟踪报道,使观众能够了解到新闻的实时动态,而新闻编辑人员也应该在法律允许情况下进行新闻素材的选取和报道,只有这样,报道的新闻才能达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保证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3 结束语
总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不仅关系着新闻播报的质量,而且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业内必须充分认识到新闻编辑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编辑技巧,进而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播报质量,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李巧莲.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J].新闻世界,2011(08).
[2] 何斌,张朝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技巧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7).
[3] 刘巍,田勋.进一步做好电视新闻编辑的几点浅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01).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 篇7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新形势
新媒体让公民亲身体会到参与新闻编辑与传播的经历,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传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新闻的方式越来越多,因而新闻的编辑与传播方式表现地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和多样化。那么,新形式下,电视新闻的编辑与传播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1 重新整理电视新闻的编辑与传播渠道,扩大受众范围
新闻内容生产的能力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但在新形势下,传播的渠道过于单一,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的影响力受到了极大地影响。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整理采编渠道,并建立新的传播平台,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扩大社会影响力。这种整合传播的理念从实际情况来讲是以更强大的生产平台来采集新闻,进而对新闻进行整合;与此同时,运用多种终端载体对新闻的内容进行分流,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获得新闻的选择,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媒体对资源的重复生产以及对资源的浪费,并且达到了满足群众需求的目的。
2 创新新闻报道策划,提高传播力度
新闻传播的根本在于内容。目前,新闻内容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比拼策划能力的层面,而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独家新闻这么简单。这是因为现在的消息来源区别不大,且内容又有很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的编辑、策划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其关系到新闻发出后对受众产生何种程度上的影响;此外,新闻作品的质量问题也会对新闻报道后产生何种效果产生影响。众多的相同必然会产生竞争,而媒体的竞争起点在于编辑与策划,结果在于发行。在尊重新闻本体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新闻加以评析和认识,对待采制的新闻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分析。这样一来,发布的新闻就会更加客观、全面、权威。通过这种新闻报道编辑与策划的创新,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可以扩大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
3 加强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的互动性丰富编辑、传播的内容
目前,新闻报道的创新是以传授互动和内容共同创造为主的一种主流趋势。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也导致新闻内容的生产不再是被媒介组织所占为己有,而是使单向式的传统媒介转变为专业媒介和普通公民一起来参与的方式。这样一来,使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得到了更好的结合。这样的传播方式可以促使受众更加地主动参与,不仅对新闻有了更加详尽的线索和与之有关的信息,还可以对记者的报道加以评析、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比如,大众想看到“记者是如何让说的”“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还要想了解“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待的”,甚至有的大众有着“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见解”的想法。这时电视新闻如果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很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不仅达到了传播新闻内容的目的,还增强了新闻的影响力。例如,现在一些电视台建立了相关的网页,给公众创建平台,方便大众在看完后可以直接对问题进行评析,表达看法,也可以就相关的问题提出问题、反映问题,最后甚至还可以查看处理的最终结果。这种互动丰富了新闻编辑与传播的内容,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工和成本去整理。
4 适时嫁接新技术,加快传播速度
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就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电视新闻受到节目制作与播出时段的限制,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当观众看到新闻时,可能已经成为过时的新闻,不再引起受众的注意,那么新闻的价值就一定会有所下降。嫁接新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保证最新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及时地展现在大众的面前。比如,近年来,微信技术发展迅猛,电视台与微信的联系作为一种尝试,因为减少了制作、发行的步骤,被点击率大幅度得到提高,甚至当事件发生后10分钟,甚至1~2分钟就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发布,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整理然后进行专题的报道。除此之外,有些新技术还可以加入音频和视频,这使电视台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的充实、生动、具体,最重要的是增加了真实度,使电视新闻的编辑与传播在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传播学者罗杰·菲德勒曾在描述媒介形态时说:“当比较新的传媒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讲和适应。”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方向是向着“整合共融,共存共荣”的方向发展,尊重已有的规律,顺应着当前的发展趋势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当下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不得不面对的发展趋势。这是一个不断创作的过程,需要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基于受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编辑与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陈姗敏.试论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运用网络新闻资源突破传播理念[J].才智,2012,(30).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 篇8
一、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各类型媒体的融合正在成为新时期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使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有了拓展, 新闻编辑因此拓宽了工作领域, 甚至扮演新的角色。由此, 对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政治意识是电视新闻的生命。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是当好新闻编辑的首要条件, 新闻是架起党和群众沟通的桥梁, 在新闻报道和写作中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政治责任意识。胡锦涛主席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强调。“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 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 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政治责任意识体现在新闻宣传的正确导向性上, 编辑在组稿过程中, 首先就要判断这条稿件的政治属性。因为电视新闻除了具有其他传媒的信息功能外, 还担负着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的重要职责。由于新闻宣传具有特殊属性, 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熟悉党的宣传方针政策, 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敏感, 对电视事业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 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有较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电视新闻编辑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版, 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 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和风格特色, 成为编辑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 并指引所有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编辑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每一个新闻版组、每一块新闻版面、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 它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
电视新闻编辑是知识性的传播者。传授新的知识, 这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电视新闻的功能的一种拓展, 一种延伸。众多电视媒体现在都在大家感兴趣的新闻中插播新闻背景。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节目播出的新闻无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它的成功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当今的受众需要从新闻中获取知识享受愉悦。因此, 电视新闻选题有时也必须着眼于宣传知识性和趣味性, 使电视新闻成为快速可视的“大百科全书”。
电视新闻传播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电视新闻的功能大为拓展, 从单一的宣传教育, 增加到传播信息、舆论监督、提供服务和娱乐等;我们不仅清晰地看到了新时期电视新闻的发展, 而且也深切感受到了社会和市场对电视新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时代的电视新闻已从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转化, 电视新闻编辑也应从过去仅有的“舆论把关意识”中, 上升到用经营观念去做新闻, 只有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出电视新闻编辑的作用。
二、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水平的高低、编排艺术的高下, 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提升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 新时期如何重新认识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 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政治修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是塑造人的灵魂, 或者说是鼓舞人, 引导人, 教育人和启发诱导人向着正确道路前进的。塑造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经得起考验, 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没有正确世界观的人, 没有正确人生观的人, 是不可能成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 一位新闻工作者专业能力和水平再强和再高, 如果不符合“革命化”要求, 仍然是不能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作为从事编辑工作的编辑人员, 要想主动性与创造性开展工作, 必须基本一条是思想作风扎实, 思想观念正确, 具有较高水平和道德修养、政治修养。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信息的鉴别与处理能力。新闻编辑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把关人, 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前提是接受信息。这就是说, 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编辑作为受传者, 与普通读者接受传播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在于, 编辑所接受的信息未经选择和加工, 真伪优劣并存, 而且数量更多, 涉及面更广, 编辑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复杂。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时事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社会生活信息等, 编辑对这些信息的获得, 可以是本报记者、新华社、其他媒体包括互联网等。
电视新闻编辑要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在深度报道创新, 包括思想的深刻, 分析的深入, 细节的深挖以及背景的纵深开掘等。依据新闻事实阐发新的观点, 用新的视角审视报道事件的独家评价。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比别人更深入、更广泛、更系统地挖掘新闻事实。编排形式创新, 如果一档新闻节目没有节奏, 缺乏变化, 观众很可能厌倦。新闻编辑可通过并列式、对比式等不同的编排组合方式, 按新闻的轻重、长短、快慢交错配置, 使节目富于变化, 张弛有度, 这样能更好地刺激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点,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摘要:在传媒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电视特技手法逐渐增多的今天, 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 更好的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 篇9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
1 电视新闻编辑概述
1.1 电视新闻编辑的分类
电视新闻编辑主要分为技术编辑和文字编辑两类, 技术编辑主要是通过编辑软件将记者剪辑初步剪辑的片子串成播出的样式。但事实上, 作为节目的最终合成者, 技术编辑必须做到心细、手快, 还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技术编辑应该像裁缝, 手巧心细出的是细活, 但又不能像绣花的一样磨洋工, 因为新闻是赶时间的, 一旦延误了时间, 那也是不能允许发生的。
和技术编辑相对应的是文字编辑, 文字编辑要把错的弄成对的, 要把废话浓缩成精华, 要让平庸变得精彩。说到底, 电视编辑就像是画师。就等主持人和摄像们画了一条龙之后, 再在眼睛的部位上点上一笔, 那一笔点的好, 那龙能活起来;那一笔点得不好, 那也是要坏事的。但就整个片子的制作系统来看, 文字编辑仅仅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的人”, 从这个定义上来说, 编辑只是拾遗补缺的人。
1.2 电视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的区别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和报纸编辑不同。报纸编辑是版面的终结者, 最终标题的样式, 文风的呈现, 全靠他们。比如《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就全是编辑给定的型, 从上面的编辑定义看, 他们重在“加工”, 而且编辑还能毙稿, 假如笔管里面有子弹的话, 他们还能“毙人”呢, 舆论杀人的事, 也不是没有过, 所以报纸的编辑是老大, 他们的头是总编辑, 是大哥大。电视新闻的编辑主要任务不是改稿, 而是理稿, 就是编辑定义里“整理”的意思, 是初级阶段的编辑。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辑大都做的是减法。拿来记者发回的稿件后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就动手, 把一些啰里啰嗦的话去掉, 再把错别字改过来, 看得顺畅了也就完事了。这种编辑比较好当。还有一种人比较顶针, 看着谋篇布局不顺畅就要在结构上做点调整, 按照新闻的一般规律和电视画面的逻辑顺序列出个一二三四来。其实这就是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辑最根本的工作, 也就是整理稿子。没到现场去过也不要紧, 因为原料还是原汁原味的, 只不过是出场次序重新排了个队。现在电视编辑应该学的是做加法, 把稿件看过以后再从观众的角度来提问题, 为什么有这个起因?为什么有这个结果?一问记者二问当事人, 做个二次采访, 把所有疑问都回答了出来。去掉不实之词, 增添新鲜内容, 使加工过的稿件更丰满。
2 电视编辑的个性因素对节目的影响
除了纯新闻节目, 像新闻联播之类, 在通常情况下, 一个栏目就应该有一个风格。这风格和编辑的关系最大。编辑看问题的走向, 行文的习惯决定了一个栏目的文法定位。但是这不能就此认为一个栏目的所有文章都是一个面孔, 作为编辑本人也应该具有文法的多样性, 人的文章和人的说话不一样, 说话是一种腔调, 那是与生俱来的。但文章是后天生成的, 可以嘻笑怒骂, 也可以让别人痛哭流涕, 这就犹如琼瑶多情但也骂人, 金庸侠骨也不乏柔情。鲁迅在写了《论“他妈的”》之后, 接着又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 前篇让人痛快, 后篇让人痛心。如果编辑能把握住多种体裁, 再指点文章, 那么栏目就会活泼起来。我总以为, 从一个栏目的节目中, 应该能够看出一点编辑的影子来的, 那叫个性风格。任何栏目都应该有个性, 就连广告类的栏目也要有个性。
3 电视编辑在大型新闻活动策划中的作用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进行大量的新闻活动策划。就是在一个阶段内, 就一个主题, 进行系列报道的策划。常州电视台生活频道从2008年12月15日开播以来, 就进行了一系列大型新闻活动的策划,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2009年春天, 生活频道举办的“常州市万人风筝大会”拉开了帷幕。第一阶段, 生活频道在全市范围内开始寻访民间扎风筝高手, 在寻访的过程中, 我们的记者和主持人开始学习扎风筝和放风筝。第二阶段, 我们开始到风筝之乡—山东潍坊去定制风筝。当1000只印着生活频道四大名牌栏目的风筝到达常州时, 我们举行了盛大的迎风筝仪式, 并进行了试放。第三阶段, 我们把常州市十大开放式园林做成了十个高十米、宽八米的巨型风筝, 激发起市民爱祖国、爱家乡的人文情怀。经过前三个阶段在生活频道新闻栏目中海量的系列报道。到第四个阶段来临的时候, 我们所期待的高关注度如期而至!
风筝大会举办当日, 活动主场—常州市青枫公园从清晨5、6点就开始汇聚人潮, 到活动开始的9点钟, 偌大的青枫公园已经人满为患。当我们的主持人和记者表演完自己的节目, 准备开始放风筝的时候, 发现整个现场已经没有一寸空地能让我们放飞这些市民期待已久的风筝。据扬子晚报等省内媒体当天的报道, 当时青枫公园内外集结的人流达到十几万人。生活频道首次大型活动的成功, 在常州市民中口耳相传, 留下了长久的回味, 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之后, 生活频道又相继成功举办了“常州市万人陀螺大会”、“常州市万人跳绳大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万人陀螺大会更创造了多项“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每次都达到了应者云集的效果。
此外, 生活频道举办的第一、第二届“常州方言大赛”, 《常州市民出行手册》第一版到第四版的免费发放, 《常州市民健身手册》的策划、推广, 无一不在观众中引发强烈的反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三年多来, 生活频道举办的大型活动每次都成为商家冠名的大热门, 由此为台里带来一千多万广告赞助费。
在所有这些活动成功的背后, 电视编辑的主动策划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生活频道几年来的实践, 为媒体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电视新闻制作的新闻编辑功能 篇10
一、画面的选择、剪辑以及与解说词的配合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画面或者电视镜头的选择、剪辑与衔接, 以及画面与解说词的配置。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
(一) 画面选择组接的原则
画面的选择、剪辑与组接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关键所在。新闻编辑首先要认真研究新闻题材, 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找到逻辑点, 再选择能够支持新闻事件主题思想及新闻事件整个过程的画面, 进行连接, 而且剪辑后的画面要完整有序, 基本能反映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如果画面实在表达不了的, 可以用解说词进行适当的补充。
(二) 画面组接的要求
在对画面进行选择和组接时, 要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 视觉匹配规律
视觉匹配规律要求画面符合轴线规律。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要用特定镜头来间隔;二是要注意轴线的互换规律;三是要注意环境根据与人物交代要自然, 合情合理, 不能给人以嫁接和造作的感觉。
2. 画面切换规律
在画面的组合中, 要根据主题要求选择剪接点, 科学合理地衔接上下镜头。镜头的切换主要有三类:一是静接静;二是动接动, 三是静接动或动接静。
3. 掌握蒙太奇节奏
蒙太奇节奏指的是镜头转换的节奏。影响蒙太奇节奏的重要因素是镜头的长短, 选择镜头的长度要注意三点:一是根据画面表现的内容, 二是要根据景别, 三是要看视觉效果, 避免画面混乱。
(三) 声画的配置
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 如果解说词和画面不相配合, 就会导致电视新闻的图像与主题严重脱节, 让观众如坠雾里, 不知所云, 大大降低电视新闻的质量与收视率。
1. 声画同步
要做到声画同步必须遵守两点:一是要尽量使用同期录音, 这样现场感就会极强, 让观众如身临其境。二是尽可能让解说词更加贴近画面。电视的最大特点就是画面的直观性和可视性。所以, 电视新闻的解说词要根据画面来写, 不能不顾画面去单独叙述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有时以画面为主, 解说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或补充, 有时以解说为主, 画面来显示事件情况。总之,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配合。
2. 声画分离
电视新闻主要依靠画面来叙述新闻事实。但是这些画面只是采访时所拍画面的一部分, 画面不能表达的内容只能用解说词进行补充。这样就要求新闻画面和解说词的分离。当然, 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让解说词和画面各不相干, 彼此脱离, 而是要彼此相互辉映。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对画面剪辑位置的选择, 因为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前, 解说词就已经写好了。
二、新闻编辑的高效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 从新闻这个角度看, 任何一个电视媒体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播出最有价值的新闻, 这不仅对我们的新闻记者还有编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时记者采访回来已经很晚了, 但播出的时间是不能改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编辑又快又好地完成后期声画编辑。这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 抓重点
因为时间很紧, 所以新闻编辑不能对新闻题材进行细致地分析, 打磨, 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从大处着眼, 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新闻题材的主旨, 理清其脉络。
(二) 声画剪辑以文字为主
上文我们谈到声画剪辑的几种类型, 那么在时间很紧的情况下, 我们主张以文字为主, 画面进行补充, 因为文字相对来说, 逻辑性更强, 更能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其次, 最好用现场的录音。
最后, 我们想补充一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实行现场直播, 这不仅增加了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 而且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直播时, 十分紧张, 节目主持人、栏目编辑、技术人员都必须各就各位, 随时准备听从导播的调遣。有时在新闻的直播过程中, 要临时插播重要的新闻, 这意味着要打乱原来的节目播出程序, 那么插在什么位置, 如何和上下新闻很好地过渡和衔接, 对时间如何把握和控制, 都是我们新闻编辑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结语
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 新闻编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对新闻的选排、组织到画面的选择、剪辑、再到图画和解说词的配合, 新闻编辑都要充分发挥编辑的功能和技巧。是否成功运用此功能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的内在表达效果和外在画面品质, 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摘要:电视新闻与其他新闻有很大的不同, 它是用迅速的、真实独特而又完整连贯的画面来吸引观众, 向观众传递信息。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 前期拍摄很重要, 但后期制作也更为关键。本文就来探讨一下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时如何发挥新闻编辑的功能。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制作,编辑,组织,解读,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晶.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素养, 瓤翘天地, 2011 (9) , 52-53
[2]从红霞.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青年记者, 2010, (23)
[3]周磊.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编辑[J].青年记者, 2009 (20)
[4]陈琳娜.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与技巧[J].今日科苑, 2009, (08)
[5]朱彦明.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创新意识[J].记者摇篮2005, (04)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 编辑技巧
通常来说,我们把一个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整个新闻媒体的司令部和灵魂是编辑工作,在这整个过程中除了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包含了编辑的价值判断。就新闻编辑而言,为了能尽可能地做出一个准确评估,这就需要多各个角度进行考虑,主要包括:政治、事实、思想、价值等角度,从中选出好的稿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新闻资源焕发无限的生机,就目前而言,新闻编辑工作技巧表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1]。
1、模糊稿件的处理技巧
通常来说,社会上,每天都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新闻,这其中包括各个方面。广播电视媒介的思想核心是追求新闻的真实性,然而为了确保新闻内容尽可能的圆滑,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应该模糊处理特殊信息。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可以从侧面反映新闻信息,这样将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由正面反映新闻信息引起的不利影响,这里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充分利用好模糊处理技巧[2]。以下对其处理对象进行介绍:
1.1机密稿件
通常来说,在广播电视新闻中,也会包括一些国家层面的商业机密、军事机密、政治机密等等,在对这些机密稿件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一般来说都是使用模糊的处理方式。这里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新闻编辑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人名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新闻播出后机密信息被盗取,一般来说,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一些模糊语言,比如:某某说、据调查、据统计等。
1.2急发稿件
通常来说,就新闻信息自身来说,其根本特性是时效性,时效性也是新闻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廣播电视企业需要将信息传播到社会群体中。就急发稿件而言,由于需要充分考虑新闻编辑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当然,更需要充分考虑到稿件发送的时间,在进行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一般来说也会采用模糊处理的方式,对于这些新闻则需模糊处理,如:自然灾害新闻的传播,只需说明时间地点即可。
1.3图像稿件
由于电视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信息除了使用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以往,一个新型的表达形式正在进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新型的表达形式就是图片新闻。通常来说,图像有着其自身特有的性质,比如:直观、逼真等特征,当然,除此以外,也容易侵犯别人的权力。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新闻编辑对图像稿件处理方式的选择上,一般也会选择模糊的处理方式,在一些重要的信息上采用马赛克、侧面拍摄等方式[3]。
1.4道德稿件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是社会道德问题,正因为有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社会道德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广播电视媒介的一个十分关键的话题。在对道德稿件新闻编辑进行处理时,通常来说,也会采取模糊处理的方式,这就需要严格把握好道德新闻的主体,如果出现与道德利益相关的问题,一定要进行谨慎的处理。比如:犯罪新闻的报道中,为了保护犯罪人员的隐私,编辑在模糊处理中可引用“化名”等。
2、组织指导技巧
对于整个广电新闻来说,整个媒体编辑部应该是其核心所在。首先,为了能更好地确定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定位,需要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对相关报道计划进行拟订完备。同时,对于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式进行讨论,比如:开创栏目、发动观众、系列报道等。还有,一个完善的通讯联系网络是电视新闻必不可少的内容,记者站和广大通讯员的沟通与交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网络的主体正常运作。为了能使编辑部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需要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对于其相关信息进行互相的传递和交流,定期通报相关要求等事情,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找创意”,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对于新闻业务方面的知识进行定期组织学习。
3、创新的关键是发挥编辑的组织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是每一名新闻编辑不可或缺的条件,这可以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其中包括:编辑过程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方面。所以,记者编辑的自身素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质量,换个角度来说,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编辑自身道德修养和素质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针对目前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新闻节目形式,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这些新闻节目形式,编辑工作的职责就应该进行相关的创新活动,这样也对编辑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方法。
4、新闻编辑的模糊化处理技巧
在对实际新闻处理工作和记者新闻写作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在对其处理方式的选择上,通常来说会选择新闻模糊处理的方式。所以说,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其新闻信息进行严格的区分,对其新闻信息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还没有对事情或问题进行弄清之前,这个时候稿子有需要进行播发,为了能够尽可能的确保新闻的时效性,还可以尽可能的防止出现新闻失实的现象,在面对这样的局面的时候就不能进行盲目的确认,应当采取模糊处理。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模糊处理,比如:涉及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肖像、姓名、家庭住址等、性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姓名及有可能引起名誉纠纷的事件和人物姓名。还有,在对当事人清晰图像进行相关处理时,通常来说也采取模糊式的处理方式,可以通过打上马赛克或采取侧面拍摄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处理。
5、新闻编辑对后期的控制指挥技巧
通常来说,导播可以被称之为控制者。对于一些直播式节目来说,这个播出过程是非常紧张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比如: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对于这样的节目来说,编辑工作就显得尤为困难了,然而,这节目的编排又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工作。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的版面空间就是时间,通常来说,电视编辑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单位时间里丰富、活跃版面空间。当然,单位时间必须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
6、结论
总之,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多方面的要求,除了需要对传媒行业的严谨性进行充分认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来提高业务素质、自身的修养、强化策划意识、提高策划水准和创新意识。通常来说,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新闻报道的创新前提,为了可以做出多种多样形式和内容丰富的节目,这就需要对新闻编辑的思维不断的进行相关的创新工作。所以说,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的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新的形势下编辑和制作出更多吸引观众注意力,搞好典型报道,打造精品节目,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尔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培训的几点内容[J].新疆广电建设,2009,14(12):54-57.
[2]顾西西.广播电视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新闻与传媒,2010,30(19):41-43.
电视新闻编辑的策略 篇12
1 立足生活积累素材, 提升专业知识与能力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电视新闻稿件涉及到的范围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如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及科教文卫等, 内容繁多复杂, 电视新闻编辑要有广泛的阅读爱好, 处处留心生活细节,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不断增加并更新知识储备, 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想深度, 为撰写新闻稿件奠定良好的基础。新闻编辑还需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 要核对并检查新闻稿件是否与画面内容相一致、是否存在矛盾、是否符合基本事实, 要注意避免虚构情节、张冠李戴等情况的发生,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字、声、画等环节。为了保证所编新闻的质量, 新闻编辑既要能熟练地配稿、改稿、制作新闻标题、组合画面内容, 又要熟悉录音、录像等专业技术。
2 培养自身强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决定着新闻编辑的发展前途, 而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是新闻编辑培养创新意识的切入点:第一, 快速并准确地判断某个事件的新闻价值;第二, 注重文字表达;第三, 内外相结合, 例如每年“两会”期间, 新闻镜头不再围绕着会场内的人头旋转, 而是既涉及会场内部又与场外的工、农、商等行业相联系, 充分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第四, 选择头条新闻不应根据官阶的大小, 而要选择与大局形势紧密相连、体现时代主旋律的新人物和新事件, 选择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热点;第五, 节目编排分清主次, 并适当增加对比对照, 鲜明的反差会使导向意识更加突出;第六, 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3 电视新闻编辑对新闻应有新的认识
如今的电视新闻, 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以传统观念认识予以对待, 势必难以调动观众的兴趣, 难以发挥电视新闻的真正要用。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电视新闻只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 而忽略了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电视新闻同时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信息传播功能, 实现信息传播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功能, 而传授知识、体现乐趣是当今时代对电视新闻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 是电视新闻功能的拓展与延伸。大多数新闻媒体都会在播报新闻内容时简要地对新闻背景做一些介绍, 例如不久前对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困扰的电脑“冲击波”病毒, 很多电视台在播报这起事件时都对“冲击波”病毒做了背景介绍, 观众既获得了信息又了解了相关知识。
4 编制正确的宣传报道计划是新闻工作成败的关键
电视新闻既不是稿件的堆砌, 也不是不同画面的排列组合, 而是现实生活的灵活再现, 既要体现党的方针政策, 又要展现节目的宗旨与思想, 如果不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 新闻宣传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甚至会出现负面效果, 对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从这方面看, 新闻节目除了深度和广度, 完善的宣传计划也至关重要, 甚至决定着新闻宣传的成败。
怎样制定新闻宣传与报道计划呢?从宏观方面看, 此类计划包括宣传的指导思想及不同阶段的不同报道重点;从微观方面看, 此类计划可细分为季度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从新闻节目的不同特点看, 有些电视台一天播一组新闻, 有些电视台两天或者三天才播一组, 这就对新闻编辑提出了以下两个工作要求:首先, 根据节目特点制定宣传计划, 有突出有重点, 外采记者需根据重点组织报道内容, 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次, 透彻领悟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指示, 抓住上级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 分别对相关部门展开采访与调查, 然后整合为可以得到贯彻落实的报道计划。只有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才能形成并落实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计划。
结语
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正确认识本职业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掌握新闻编辑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 并与时俱进, 实现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文章提及的素质与能力均为每位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的, 只有娴熟地运用这些基本功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报道计划, 才能在观众面前呈现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盛宴, 更好地担负起电视新闻的历史使命。
摘要:电视新闻编辑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的成败, 本文主要从夯实理论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对电视新闻重新认识和正确制作宣传报道计划等方面, 围绕电视新闻编辑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辑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费敏;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2]王起钧;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应注意的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0年12期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推荐阅读:
怎样做好电视新闻编辑06-26
做好电视科技新闻节目论文10-04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09-12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10-25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09-01
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11-20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11-05
做好电视批评报道07-25
怎样做好电视购物节目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