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精选10篇)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1
浅论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
摘要:电视新闻画面后期编辑,对电视新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新闻节目的质量好坏,除了与选题有着直接关系外,对后期画面的编辑和制作也有着很高的要求,新闻的主旨、意义以及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意义都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呈现给观众。所以在编导的后期思考中,对新闻的画面、声音以及内容的衔接好坏,决定了一个节目的最终效果。
关键词:编辑意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传播形式其意义在电视节目众多栏目种类中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节目无论是从选题、内容、画面、声音,每个方面都反映了其实证性、严谨性以及政治性。与其紧密相连的是自然与各种文化形态,而表现形式则是多种意识形态。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如何将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相结合来表现呢?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探讨呢?
在电视新闻产品的制作中,如果后期编辑的编辑意识强烈,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多种手法的话,往往会是一条新闻增色不少;如果后期编辑缺乏编辑意识,编辑手法机械呆板,一条本来可以出彩的新闻也可能会陷入平淡,不能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编辑),除了能够深刻理解责任编辑的编辑意识外,还应具备有别于文字编辑的独特编辑意识,也就是对于电视新闻符号——文字编辑、画面编辑和声音编辑如何配置应有自己的独特意识。
一、编辑意识在后期制作准备阶段的作用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就是将记者采集到的文字、画面等信息通过一定的选择应用、配音合成等方式,最终形成受众常见的电视新闻节目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包括画面编辑、内容筛选、文字编辑、音画合成等环节。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需要后期制作人员有一定的编辑意识,并对要编辑的素材有一个良好的准备。
(一)对画面编辑的准备工作
电视新闻的素材多是由记者采访回来,然后交到编辑的手中进行后期编辑。这些声画素材是记者辛苦采访回来的,所以对材料首先进行通读是对记者工作的尊重和肯定。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对声画材料的通读才能对记者采集回来的素材了如指掌,例如材料中有哪些精彩或较适合本期节目的画面,有哪些感人或震撼的细节或画面,有哪些材料是对世人有惊醒意味的,哪些对当前的某些政策或时
下流行的思潮有很好的证实或说明意义等等,类似这些东西,都要通过编辑的通读进行一个大概的把握,并对那些较长的素材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做一些标记,以便在之后的正式后期编辑制作中节省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当然,通过通读还可以对可以在某期节目中可以使用的素材进行粗略的筛选,并对某些方面不足的素材或素材中不理想的地方及时发现,进而做到及时补救,最终保证节目的最后质量。在画面编辑的准备工作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资料或说历史画面素材的积累和掌握。尤其是新闻节目在做重大的话题策划报道或系列报道时,需要对一些新闻背景或之前的相关报道进行回顾,这时就需要对这些相关的历史素材或画面资料有一个很好的积累,从而保证相关的新闻剪辑和其他后期制作过程得到很好的完成。所以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必须对一些重大的或有保存价值的画面有一定敏感性,做到及时保存。当然,一些有经验和编辑意识强的后期编辑会有意识的多方搜集资料,如可以通过当事人或热心观众的提供,同行或摄影、媒体爱好者的素材资源,再或者是一些相关影响资料等,都可以积累下来作为以后编辑的素材,从而丰富画面信息,提高节目质量。
(二)对文字素材的编辑准备工作
由于后期编辑需要将文字信息和画面进行良好的组合,使声画信息与文稿的内容进行准确、贴切的配合,做到声画信息正确的说明文稿的信息。所以后期编辑需要对手中的文字稿件的意思进行深入的研究,准确理解文字编辑的意图。首先需要对当时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对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等方面都有一个很好了解,从而掌握舆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对文字编辑的真实意图以及文字稿件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把握,然后才可能制作出最能说明文字稿件精神的声画信息。如果一位编辑对当前的实事和政策有良好的了解,对目前编辑部的报道中心和思想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就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表现形式。
二、编辑意识在与记者和受众沟通中的作用
首先编辑意识有助于与记者进行良好沟通,很多人都说要做好编辑,首先要是一个好记者,这句话不无道理。后期编辑要制作一篇好的新闻,首先就需要自己对记者所搜集回来的素材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是首先编辑要能读懂记者想要说明什么。在通读的过程中掌握哪些镜头比较好,哪些有欠缺还需要及时补救等。
同时还要掌握记者的采访和拍摄意图,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记者的拍摄重点,某些具体新闻的拍摄方法和拍摄位置,以及长短镜头的使用和某些具体细节的表现。通过这种角色换位,在后期制作中准确做到对记者各种意图的掌握。另外,后期编辑还可以积极参与到记者采访的现场,对所要报道的新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把握,在之后的后期编辑和制作中才可以做到得心应手,避免对记者的误解,从而难以制作出核心思想集中的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其次,编辑意识在探索受众要求中的作用。受众是电视新闻的最终消费者,是新闻质量的最终检验者和评价者。所以编辑在后期制作中不可忽视对受众要求的掌握。这就需要编辑对受众的观看心理和收看习惯就行一定研究,重视受众的爱好和要求,在后期编辑中站在观众的视角对节目进行一定的编辑和排序,根据受众的习惯和爱好,准确、有针对性的传递新闻信息。尽量使用观众熟悉的报道方式,报道观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有时可以根据新闻的受众定位,对特定受众对新闻节目的要求进行一定的问卷调查,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方面和思想。
总之,编辑意识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画面和文字信息的编辑,对记者意图的把握,还是对受众要求的关照,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中一定要重视并应用编辑意识,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电视编辑的职责和任务也更具挑战性。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2
电视新闻为一类视觉艺术形式, 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的丰富变换、综合处理、后期的巧妙编辑制作, 将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赢得大众的广泛认可与赞许。由于电视新闻信息量大、传播快捷, 因此成为当前传媒发展的主导力量。如何提升电视新闻整体质量水平, 则成为新闻工作人员应主力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优质的新闻节目应体现突出的思想性, 同时后期编辑制作应形成良好的效果, 编辑人员应将采访获取的各类价值化新闻资料通过有效的提炼、合理的编辑、全面的汇总、有效的加工, 配以适当的解说词, 同新闻画面形成良好的一致性, 进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 深化其内涵, 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由此可见,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尤为重要, 只有掌握实践技巧, 明确操作方略, 提升编辑制作水平, 方能创建出真正优质精品的电视新闻节目, 打造形成行业的亮点品牌。
2 电视新闻画面应配以适宜的解说词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阶段中, 对于一些需要说明的新闻画面应配以适宜的解说词, 形成对新闻内容的良好补充。同广播以及报刊媒介相比,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体现了更高水平的操作要求。因此编辑解说词应做好布局谋篇, 激发其生动直观性, 获取受众的全面认可。对于需进行气氛渲染的电视新闻片段, 群体活动报道, 在制作编辑解说词时也应力求简明扼要, 避免应用大量重复的辞藻堆砌, 这样将令观众产生厌烦之感。而对于表述人物内心世界、喜怒哀乐, 或展现优美形象的景观等新闻素材, 则应由不同的视角入手, 应用丰富手法、各异的景别, 多元化、丰富层次的镜头, 运用适宜的画面展示新闻内容, 并就画面背景配以适当的文字解说。令观众感受的视觉以及听说信息良好结合, 深刻、全面的感知电视新闻传达的内涵。倘若新闻画面浅显易懂、观众可一目了然, 则不需进行详细的解说, 仅作稍微的提示便可。另外, 播音员倘若在电视新闻中出镜, 则需要位于新闻画面之前添加导语, 也可在新闻画面播出之后加入编后话。该类后期编辑方式适用于具有一定传播力以及重大新闻的报道播出。
3 电视新闻同期音的科学制作
为提升电视新闻收视率, 深化新闻节目宣传效果, 可依据表达需求位于电视新闻之中合理的加入同期音。可将采访者、当事人的身份、姓名、职业等信息借助字幕清晰呈现出来, 促进同期音以及新闻画面、导语解说词的良好结合。同期音的加入可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鲜感, 可在后期制作采编阶段中依据新闻结构以及现实表达需要, 利用受众好奇了解热点新闻内容的心理, 合理的引入同期音, 进而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深化、外延拓展, 扩充新闻节目信息量。相比于单一应用新闻画面以及解说词的电视新闻, 将更加具备吸引力, 凸显新颖性。对于重要会议、大规模社会活动的电视新闻报道, 更应合理的应用同期音, 令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被同期音渲染的现场气氛所感染, 提升政府组织号召力、亲和力, 强化大众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在报道采访领导, 追踪其深入基层、关怀群众的典型新闻事件时, 可配以领导慰问群众的同期音, 体现领导对基层施以人文关怀的亲民、爱民之情, 塑造典范领导形象, 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达到良好的新闻舆论效果。编辑同期声阶段中, 应参照电视新闻节目的中心思想, 明确其内容结构, 选择适宜的同期声编辑制作长度。有关采访面谈相关政策举措的新闻同期音, 可适当延长时间, 而对于群众的感受与想法的新闻同期音, 则可做精炼、简要的概括。应确保同期音的编辑加入过度自然, 衔接良好, 做到丝丝入扣, 不突兀、不冗余, 进而令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和谐、良好与自然。
4 优化电视新闻后期字幕编辑处理
电视新闻后期字幕的编辑处理, 可对其解说词、新闻画面以及同期音形成良好的提示作用, 令画面构图更加均衡, 声音影响更加协调。一些电视新闻倘若单纯应用画面则较易令观众产生片面、错误的理解, 无法准确的传递新闻表述内容。倘若加上适宜的后期字幕, 进行科学准确的编辑, 方能令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清晰、准确, 令观众快速理解, 全面接受。例如新闻采访对象的身份、不同地区的方言等需要通过后期字幕的处理编辑明确显示, 还可用于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做进一步介绍, 呈现总结全面的分析数据等, 进而令观众清晰掌握新闻信息内容, 扩充视野, 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 有效提升节目收视率与美誉度。
5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制作环节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把握后期编辑制作实践技巧, 做好字幕的编辑处理、同期音的科学制作、配以适宜解说词, 方能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影响力, 优化新闻节目制作质量, 赢得受众的广泛认可, 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摘要:本文就电视新闻后期编辑处理技巧、科学实践策略展开探讨。对优化电视新闻画面效果, 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价值及影响力, 强化后期编辑处理水平, 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技巧
参考文献
[1]向延桃.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J].魅力中国, 2011 (15) .
浅析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 篇3
关键词:前期拍摄;后期编辑;音画同步;剪辑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17-0150-02
目前,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个概念已经悄然兴起,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定义,虽然表述各异,在时间概念上,都忽视了“正在进行时”这一最富电视新闻特点的时态。随着新闻节目的“现场性”,电视新闻的音画同步可能与远隔重洋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
现如今,电视新闻已经由预制式向直播式迈进;电视新闻编辑开始由简单的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通常,电视台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一是前期拍摄,二是后期编辑,于是就有了前期和后期之分。以“前期”和“后期”来界定记者、编辑的职能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编辑的手脚,影响他们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参与功能的发挥。
1 前期拍摄
新闻事实是由记者通过观察、调查而发现的,事实是新闻得以形成与成立的基础,新闻是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归纳而获得的,新闻依赖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存在。电视新闻的画面不仅需要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以实现的细节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内容,为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除了抓拍好现场外,要运用好现场声,同期声也表现的是新闻的现场感,电视新闻能正确地运用好同期声,就会使新闻增强现场感,给观众带来真实感。也能更强化新闻的主题。现场的同期声,必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要做相对完整连贯的报道,做到声画同步。同时,要与环境声互不干扰、突出主体。现场感强的现场报道特征是由记者出镜作报道,但更重要的特征是,让观众看到、听到的是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报道过程。记者应当在现场随着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边观察、边采访、边叙述,同时还要重视现场采访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运用他们在现场的同期声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感到更加亲切、真实、可信,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从而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视性。
记者偏爱自己发回的消息,编辑更看重多条新闻排列与组合,摄像师对于画面的讲究不亚于一个严肃的画家。他们在本岗位上都付出了汗水,付出了心血,但他们很难独立地将微观的实践转化为宏观的理论。媒介文化正在经历着从偏重单一教化到促进多元沟通的转变。这种转变如此深刻而迅猛,以至于一贯以承载意识形态教化为己任的电视新闻也无法逃避。在平等参与、尊重差异的传播理念下,将谈话与沟通机制引入到电视新闻中就多少带有了必然性。画面信息常常要求每条新闻(以每分钟的新闻提供10个镜头为标准)能够提供4个左右的“可看镜头”,其他7个系为“基础”性过场镜头。所谓可看镜头,是指信息意蕴饱满、直指新闻要素的镜头,这类镜头可以转变观众的注意;所谓“基础”性镜头是指背景性和过程性的。观众对这类运动方式(推拉摇移)镜头的感知,其注意力是处于“无意状态”的,此刻他们的兴趣大多是在“听”播音传递的主体信息。目前许多画面的可看性与基底性之比在0∶10至2∶8。造成这种画面信息缺省、无可看性,与记者任意推拉摇移镜头密不可分。
记者采访时,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其新闻现场的条件(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总是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或“形”加以感觉,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追求一个“完形”。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逐步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视觉力求以简单、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2 后期编辑
电视人除了认真拍摄好每一幅新闻画面外,还一丝不苟地运用动画、特技、屏幕文字等后期制作技术,制作好每一幅与图像新闻相关的画面,以准确的文字、图表等细节语言补充图像语言叙事含混的弱点,力求使画面中的具象语言与抽象语言达到最佳组合,最终保证信息得以清晰地传播。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就声画两者的难度比较而言,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来看,显然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因此,努力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
电视新闻应强化后期编辑策划,由编辑根据记者选择的题目,确立报道选题,记者主要负责采访素材,由文字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写解说词,由剪辑水平较高的编辑负责报道包装,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对电视新闻作品的,有效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整体编辑力度,落实电视新闻节目的定位,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现在,电视特技手法增多,这样便给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的机会。比如,以往在电视新闻编辑操作中比较多地关注“蒙太奇”。而现在,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电子编辑技术,达到超出“蒙太奇”以外的境界,画面的分割,同时传递两路以上的信息;特技与字幕的运用,能在节目播出时,插入来不及编排到既定时段节目中的新闻,随时插播传回的消息,强化感观效果等。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后期编辑、制作是编辑有别于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编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视解说词的修改和节目内容的提示。编辑可以也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中期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编辑的任务是让每一条新闻达到播出要求,至少有下列工作要做:镜头的剪辑;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画面的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计算该条新闻的长度。这些繁琐的工作,经常是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各道环节的衔接依赖于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如遇插播消息,意味着要打乱原来拟定的节目单。插在什么位置,在什么时间插入,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考虑和精确的计算,否则就有可能乱方寸。时间就是空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活跃空间,是电视编辑追求的目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重要的新闻先抢发消息,来不及配制图像或制作“成套新闻”的,就采用“独白式报道”(记者拿话筒在现场直接播报),或者根据电传文字稿由节目主持人口播。在播发消息的同时,最好预报一下在什么时间播出相关的新闻专题、跟踪式报道或现场直播等。这种方法,专业术语称之为“立体式报道”,即轻重武器同时“攻击”目标。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电视新闻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传播“艺术”的追求,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收“最新信息”并最大限度地留下深刻印象。
电视新闻既要有规矩,又不能墨守成规,有成就的编辑往往得益于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除了必须有其他新闻媒介的编辑相同的思想、文化素质以外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电视新闻编辑不仅经常与社会各个层面打交道,而且每天都与本系统的各个环节发生关系。如果将整个电视宣传队伍比作一个庞大的乐队的话,那么,新闻中心或新闻部的负责人是乐队指挥,而编辑则是吹大号的角色,既接受指令,又发布指令,并确保指令百分之百地执行;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3个部分,有利于“分秒必争”;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同社会各个层面接触得越多,越能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对于编辑们制定报道计划、编写播出大纲是极为有益的。这些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位编辑能否胜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尺度,但我们不能用“基本技能”来决定一切。随着传播观念的深入发展,电视新闻的可看性已作为提升电视新闻传播质量的形式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
21世纪是知识主导的世纪,电视新闻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电视新闻队伍如不进行提高、培训、充实和创新,则不能适应新世纪激烈的新闻竞争,不能跟上电视新闻改革的步伐。
The TV News is Shot with the Editor on Later Stage in Earlier Stage
Wang Xiaoqin
Abstract:The article is pointed out, TV news personnel should shoot and improve, substantiate and innovate constantly at the editor later stage in earlier stage, keep up with the paces of the reform of the TV news.
电视新闻编辑期末复习 篇4
2、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公司(上海)1922年建成,1923/1/23开播第一座电视台 ;1958/5/1北京电视台试播,9/2正式播出
3、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11.2【英】BBC广播电视公司建成开播
4、列宁——您所发明的广播是:“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含义是:广播同报纸一样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声音,不需要印刷发行;在时间空间上几乎是零距离。
5、广播的优势是什么?
①传播迅速:传受同步
②受众的范围广:覆盖面广,受教育程度低
③诉诸听觉:联想自由
④收听方便:移动收听(跟你走)
⑤费用低廉:广告的千人成本低——CPM=(广告费/受众数)×1000⑥忠诚度高:受众的换台率低
6、广播的局限是什么?
符号保留性差——转瞬即逝
选择主动性缺失——线性传播、限制性选择
同时空的排他性——选定了甲,其他都排除不存在了
会产生误解或歧义——同音不同字,说出来会产生歧义
7、广播编辑的职责:经办节目
宏观——各频道、频率定位;各类节目设置
微观——每档节目的内容、编排、制作;做到节目可听可见
8、广播编辑工作的特性:
①听的编辑工作——树立听众观念,用耳朵编辑
②节目的编辑工作——节目的艺术,生产出可供编辑的节目
③更强的时效性——从TNT到NNN
④更强的专业技术和相对繁杂的后期工作
92部分组成。把现场录音部分删去,报道仍完整那就不能称为录音报道。
10、主持人节目的特点(特指新闻节目)
①采编播合一,节目整体感强
②以第一人称出现,交谈式传播
③主持人长期固定,节目形象人格化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记得看3天新闻联播!
11、主持人节目的条件
①确保真实——真实的人讲真实的故事交流真实的思想情感
②相对固定——节目名称、定位、播出时间和主持人相对固定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收听群体、收听习惯
③直接交流——“我在(同你)说”一对一沟通交流
④个人形象依靠节目策划和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⑤真实主持——是节目的核心、是高水准全面性的广播工作者而不是“传声筒”
12、主持人的素质,是能力和修养的综合体现
①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分析判断能力
②业务素质:
发现新闻的能力、现场采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论能力(专业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现场引导能力、现场协调能力(现场驾驭能力)
③人格修养:尊重听众、有修养说话文明分寸得当亲和可信、有协作精神
13、编排广播节目树立2个观念
①听众观念,考虑听众的需求
②树立节目全局的整体观念
14、两条消息同等重要?短在前、长在后
15、写作内容提要
①原则——适当多写几条,反映节目概貌
每条简练一些
②写作要求——宜实不宜虚、准确贴切、明白易懂
16、电视的优势?
①传播符号的特殊性——视听结合、声形色兼备
②广泛的参与性
③影响的家庭性
④特别需求的满足性——电视数字化以后,从看电视到用电视
⑤传播迅速
⑥受众广泛
17、电视的局限?
①信息传达上——短于抽象理念的东西、长于形象动态的东西
②信息的度量上——深度有限
③与广播共同的局限——符号保留性差、选择的主动性缺失、同时空的排他性
18、电视新闻选择的特殊性要求
①可视性——必须具备真实、生动、关键的画面
②可听性——真实、清晰、典型的同期声
19、彩色电视制式:制作、传输和播出系统的技术标准
PAL(德1962)NTSC(美1953)SECAM(法1958)
MAC(英——兼容,适合通讯卫星转播)
20、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词汇,是“构成、组合、装备”的意思
意思发生改变,前期——后期剪辑时一个个镜头按生活逻辑和美学原则组接起来
中期——特有的叙述和结构手段
后期——一种思维方式,形象思维
21、画面剪辑的要求:事实进程
长短适度
剔除空费
合乎逻辑
声画合一,解说词画面基本一致
22、同期声:与画面同步采录下来的现场实况音响
同期声的性质:真实性、现场性、感染性
23、同期声的作用:体现现场实况、体现矛盾冲突、体现新闻个性(人物、事件)
24、解说词的作用:
①构思作用
②补充作用,补充画面的不足;补充无法交代、无法展示、展示不足的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可从新闻要素、主题思想、知识方面补充
25、解说词的特点
①特殊的用武之地——补充画面无法展现的、表现不足的、强调不够的地方
②特别的结构形态——断断续续、不那么连贯、不那么完整的只有和
电视画面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整体。
③特别的判别标准——是否和画面巧妙结合、是否实现了信息有效传
达
26、解说词的写作
①为看而写——让观众看懂新闻
②为听而写——做到:通俗口语、容易听、愿意听、朗朗上口、生动活泼 ③不要当做一篇独立的新闻稿写,应该要依据画面的需要
④力争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⑤声画合一
27、直播题材:重大性——重大的新闻、活动、政党活动等
事件性——能形成事件必须有有进程和人物活动动态性——有运动发展的过程
悬念性
28、现场直播的元素
①事件现场——关键所在②演播室是由主持人嘉宾和专家组成的调度中心;
起到调度作用(调度现场、灯光等)、衔接作用、补充背景知识作用和评述作用
③现场记者——关键人物
要熟悉现场,准备好各种充分的资料
引导受众来关注焦点
提供重要的背景信息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环境的论文 篇5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创新环境
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媒体电视和报纸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观众在接受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的时候,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络,网络对于青年一代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传统的新闻媒体如何在新的时代获取新的内容和活力,是电视媒体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电视新闻编辑由于传统观念、固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显得有些落后和保守,存在着内容空洞、缺乏时效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编辑为了追求新闻的受众效果,人为地编造一些新闻,或夸大新闻的真实性,使本已困窘的电视新闻无疑是雪上加霜。基于此等现实,笔者对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阐释,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视新闻编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闻内容的空洞。当下新闻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千篇 一律,缺乏创新性,使受众没有新鲜感,如思想陈旧、画面单调、内容单一、生涩难懂等,一些电视新闻只起到了传达的作用,把新闻的信息简单地传达给受众,根本不考虑受众的喜好,造成了新闻传达给受众,受众却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使新闻传达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不仅无法给观众带来享受,也无法让观众快乐地接受信息,达不到新闻传达的效果。
新闻传达缺乏时效性。在部分新闻里,常会出现诸如“最近”、“不久前”等模糊性的词语,缺乏准确的时间,使新闻的及时性、时间的准确性不能最有效地表达,使受众在接受新闻的过程中感觉不到新闻的“新”。还有些新闻画面过于单一,这样与网络相比,其自身的优势就成了劣势,使本来动态的画面成了一张白纸,毫无美感可言。
新闻编选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一些新闻策划者对语义进行分析的时候,把新闻等同于新闻和策划的叠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新闻和策划进行简单的辨析,事实上,也就等同于人为地编造了一些所谓的新闻。[1]这样就造成了新闻编写的盲目性和不准确性,容易导致报道出来的新闻缺乏真实性,造成对受众的错误引导。更有甚者,一些编辑在对新闻的编写过程中,为了增加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人为地夸大新闻事件的各种因素,以造成所谓的大新闻,虽然内容“精彩”,但却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人为安排新闻事件。有些新闻策划者出于功利性的考虑,精心策划,刻意安排一些所谓的新闻事件,而这些事件并非日常运转所自然产生的新闻事件,它是由人与人之间出于一种功利需要而建立的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达到各自的目的,最终产生人为新闻现象,或称作某种程度的炒作新闻,这种新闻没有实际的新闻价值,只是新闻策划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形成的新闻现象。有些学者称此新闻为“假新闻”。这种假新闻在新闻编写过程中很常见,对新闻系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原则,也对受众造成了误导,从长远来看,其对整个新闻系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播音员主持人证》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的执业凭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也就是说,全国所有的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机构的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持有证书才能上岗。《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是上岗证书。发该证书的依据是:国务院2004年6月29日第412号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决定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其中第313项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认定”,实施机关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发放范围和条件不一样
《新闻记者证》 发放范围是新闻机构中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新闻纪律,遵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3)在新闻机构编制内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或经新闻机构正式聘用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且连续聘用时间已达一年以上。新闻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编入“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新闻性期刊的出版单位、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电影制片厂及其它相关单位。其中,新闻性期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广播、电视新闻机构的认定,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有关批准文件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 是对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在依法设立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机构从事广播电视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应当依照本规定通过考试和注册取和执业资格并持有执业证书,也就是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证》。
《新闻记者证》有严格的防伪技术和鉴别方法
《新闻记者证》的防伪技术分三个层面,包括9种防伪技术。第一层面的防伪采用了4种防伪技术,只需通过目测或触摸的方法即可鉴别,是社会公众鉴别记者证真伪最简便、最常规的方法;第二层面的防伪采用了3种防伪技术,需要通过放大镜或紫外灯检测器(紫外灯验钞机)来鉴别,是社会公众通过简单设备即可进行鉴别的方法;第三层面的防伪技术需要通过特殊的仪器才可进行鉴别。
《新闻记者证》编号规则为:由大写英文字母加12位数字组成。其中英文字母“B”为报纸记者,“G”为广播电影电视记者,“J”为解放军记者.....报刊记者证12位数字编号中,前6位数字为报刊国内统一刊号,后6位为内部顺序号;广播电影电视的《新闻记者证》12位数字编号中,前8位为单位代码,后4位为内部顺序号。其中单位代码前6位为地区码,第7位为类别码(1为广播电台,2为电视台,3为新闻电影制片厂),第8位为同一地区同类单位区别码。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有统一的格式,加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省级广电局的公章,并且有全国统一的证书编号及持证人身份证号码及持证人所在单位等识别标志。证件信息可以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政府网中的“广电职业网”查询。
年 检
《新闻记者证》每年都要年检,换发新闻记者证工作每5年进行一次。现行《新闻记者证》改变了以往根据报社、期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不同媒体类型分别设计,版式、样式各不相同的办法,采取统一样式、统一名称、统一编号发放;印制中使用多项高科技防伪技术,有效防范不法分子伪造假冒;专门建立了“全国新闻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系统”,受理记者证的申请、审核、发放、年检、注销、吊销等,实现对全国记者证的科学管理;同时,首次对全国社会公众提供记者身份查验的便捷方式,有利于社会监督。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 由省级广电局注册,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满需要延续的,由所在单位向省级广电局办理延续注册手续。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技巧及应用思考 篇7
1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重要性
后期编辑是一个完整、连续以及系统的过程,其包括的策划、采访、拍摄、制作以及播放环节都对电视新闻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有影响。在电视新闻播出时,观众虽然关注播音主持和出镜记者,可是也潜在地对电视新闻进行审美判断。如果节目画面、音乐或者其他效果良好,观众就觉得新闻好看;如果节目画质很差,只是机械地播出新闻,观众就觉得新闻不好看。编辑的任务就是将新闻包装得更好看,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出新闻事实。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是一个创造加工的过程,需要很多技巧,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技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辑。好的编辑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前期采写和后期编辑要相互配合,细心挑选新闻信息内容的相关素材,重新整合新闻,合理编排电视新闻,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编排是合理裁剪信息,创新电视新闻,优化电视新闻包装。如果缺乏合理的结构编排,就无法体现新闻信息之间的联系,降低整个新闻节目想要达到的效果。
2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技巧
2.1 有效提高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美学素养
新闻后期制作的能力和素养对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劣有决定作用。为了提高编辑制作水平,就要提高编辑制作的素养。编辑制作的素养有很多,这里主要分析美学素养,由于具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之后,才能切实提高电视新闻的美感、可看性和趣味性,这是新闻的内在实力。后期编辑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良好地编排和组织不同的新闻,传达适量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与之相配的音乐和同期声,以最精彩、最感人、最生动的画面,体现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展示新闻的细节之美。这样后期编辑人员以审美理念进行工作,促使观众同时获得有效信息和心灵的享受。
2.2 注重内容提要和回报效果
新闻内容提要是整个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高度概括,也就是对主要事实进行精简扼要的语言介绍,突显重点。好的提要是电视新闻一个好的开场,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促使观众持续关注电视新闻。因此,做好提要工作是新闻后期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编辑站在整个新闻节目的角度,并深刻领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等,及时掌握社会中的最新热点、政治经济走势、民生问题等,也充分了解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事件。比如2014年北京地铁涨价、APEC会议的召开、京石高速的开通等,都得到民众的关注。新闻编辑要充分了解民众关心的问题,并且在提要中体现出民众关心的问题,这是后期编辑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巧。
回报是简单重复之前播报的新闻,因为,有些观众是从中途开始看电视新闻的,而回报可以让这些观众也能充分了解新闻信息。回报内容和提要是紧密相连的,回报比提要更加简练和短小。同时,在节目结束的时候也要重新播报一些本期的重要信息,促使观众清晰掌握重要信息。
2.3 慎选头条新闻
电视新闻是依照一定顺序进行播报的,显示出新闻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头条新闻是一档新闻的眼睛。慎重选择头条新闻是后期编辑的重要技能,任何电视新闻栏目都要加以重视。头条新闻体现了当天的政治生活,在经过慎重选择、整体考察之后才能确定,这就需要编辑具备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丰富的从业经验。
2.4 应用“峰谷编排法”进行优化组合
新闻的传统编排方式是“倒金字塔”,也就是在对比所有新闻的重要性之后,将最重要的、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排在第一位,接着依照重要性依次排序。可是,目前传统的编排方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也难以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所以,可以采用“峰谷编排法”来编排新闻节目。此种编排方式将电视新闻节目当作高高低低的山峰,然后依照峰谷穿插的方式编排新闻节目。新闻节目从高峰开始,头条新闻是最具新闻价值或者最重大的突发事件,吸引观众的注意,然后以有规律的起伏维持观众的注意力。这就需要后期编辑进行巧妙把关。地方媒体,尤其是县级广播电视台,由于覆盖面较窄,可以选择的新闻内容较少,可以采用美国电视新闻制片组提出的“分段”方法,将十几分钟以及更长的新闻时间分成几段,每一段都要分割成片花、提要、回报、广告等,在每一部分中设置重点内容,促使观众持续保持注意,也能间歇性休息。
2.5 恰当应用配乐
电视新闻中的画面和解说词是最重要的叙事符号。这是新闻的骨架,音乐是新闻的血肉,能让新闻变得更加丰满。在电视新闻的整个叙述过程中融入优美的旋律,能提高电视新闻的生动性和活跃性,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当电视画面中出现死伤人员的场面,就会配以悲痛的音乐;当幸存者被救出的时候,配以欢快的音乐。音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新闻配乐可以提高电视新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创造恰当的意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因此,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要掌握配乐的技巧,促使音乐和画面、解说词、同期声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行更加有效的表达。
2.6 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特色是地方电视新闻与其他新闻媒体进行竞争的优势和基本点。县级媒体更要突出地方特色,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现代社会信息发达,人们需要掌握大量信息,更关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想要突出地方特色就要充分了解地方特色,选择具有当地经济、文化、民俗等特色的新闻当作主题,然后进行精细策划,加入地方特色,并以特色为基本点,发布独家权威新闻。如2013年,集美进行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00周年校庆。除了校庆动态报道外,还需要做一些具有“集美特色”的宣传,经集思广益和用心策划,有的团队从嘉庚精神的“诚毅”这个“特色”角度入手,历时一个多月,联系了一批有经历、有影响、乐于露面的老校友,而后记者分工协作,最远到香港、上海等地采访,请老校友们围绕“诚毅”谈往事、话人生……《百年校庆话“诚毅”》六篇系列报道推出后,特色突显、角度新颖、情节感人,播出后,一个个感人的“诚毅”故事在集美学村流传开来,为校庆营造了浓烈的舆论氛围。此稿因此获得2013年度厦门新闻奖二等奖,并参加2013年度福建新闻奖评选。
2.7 有效识别来稿真伪,发现新闻线索
广播电视新闻要严格审核来稿,辨别来稿的真伪,避免播发虚假新闻,推动广播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而播报虚假新闻。例如,几年前的假医疗新闻,虽然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利益,可是经过长期发展,其会逐渐丧失受众。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要识别来稿的真伪,并发现来稿中有价值的信息,促使广播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能让广播电视新闻更加好看,可这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后期编辑人员掌握多种技巧,并灵活运用多种技巧,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方式,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利用各种技术提高后期编辑水平。
摘要: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需要发挥后期编辑的作用,提高电视新闻整体的播报质量,综合利用多种编辑技巧,做好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促使电视新闻能够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技巧
参考文献
[1]谢丽娜.谈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韩颖.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0,(10).
[3]周行,李海铭.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常见问题浅析[J].声屏世界.,2007,(11),
[4]冯艾蓉.浅谈后期编辑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新闻传播,2012,(8).
[5]宁浩羽.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3,(22).
[6]庄秋元.记录片前期创作中的后期编辑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2014,(6).
[7]李华.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传播与版权,2013,(2).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8
1.线性编辑
1.1基本定义
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的制作工作而言,在节目后期编辑技术处理中,技术人员往往采用的是线性编辑的技术来处理。而所谓的线性编辑是将磁带作为存储介质,线性编辑是通过编辑控制器来掌控录像机进行在线编辑。由于磁带在进行画面记录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和开展的,所以我们通常又称这种技术为线性编辑,而换句话说,线性编辑是指利用编录机、编放机、编控台等设备进行一对一的编辑,利用录像机等设备将母带上的素材复制在另一台录像机上完成第二版复制。而这样的线性编辑是通过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分开进行处理和编辑,同时,进一步利用字幕机等相关设备进行处理从而产生和制作出来完整的电视节目。
1.2优势及弊端
雖说对于现今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发展而言,更倾向于采取非线性编辑的技术方式来处理数据和视频信息。然而对于传统的电视节目工作而言,线性编辑技术应用历史较长,技术较为成熟,掌握快,操作简单。同时,线性编辑的技术是将图像和声音分开处理,能够组合出较为完整的图像及视频信息。
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技术在今天仍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例如技术人员十分忧虑的翻版问题。同时,我们也应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在线性编辑技术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模拟信号转模拟信号的转换过程,然而在这样一个转换过程之中,一旦这一转换得以完成,就会形成无法修改的磁迹。这种记录的形成过程一旦出现错误,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程序的正常进行。换句话说,也就是中转过程一旦定型,我们要想在视频中间添加或者插入其他视频、图像、字幕或者其他素材,那么从这一阶段开始的余下视频内容必须重新开始制作和处理。这样,就会极大的增加了技术人员处理信息和编辑的负担,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缩短磁带和录像机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进程,增大预期支出。在另一方面,也就是暗示我们想要利用线性编辑的处理技术来完成电视节目后期的编辑工作,制作出剪裁精细,视觉冲击力强,感觉效果好的视频,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而言,必须足够细心,投入大量的精力。
2.非线性编辑
2.1定义
针对传统的线性编辑处理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致使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编辑制作领域逐渐崛起。非线性编辑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如电影剪辑、广告制作、电子出版等诸多行业之中,这是一种对媒体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设备 ,非线性编辑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们信息时代又迎来了电视节目制作高技术、高灵活性的创造空间。而什么是非线性编辑呢?非线性编辑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存储技术优势,依靠计算机中编辑板卡、编辑软件和SCSI硬盘进行和开展编辑工作的一种技术手段。
2.2非线性编辑的应用及优势
2.2.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
非线性编辑所使用的系统即非线性编辑系统,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借助计算机数字化存储技术,可以对存储的数字化文件进行随时、多次修改,可以不按顺序排列组合数字化视音频素材,而并不需要对于后续工作进行重新处理。这样,就不会使视频、图像信息由于其他素材的插入或者修改带来损失,影响整体电视节目制作的质量和效率。这一点,其实完全是相对线性编辑系统而言的,充分显示出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灵活性,降低了所能带来的失误率及外界干扰,提高整体的图像质量,可以进一步延长录像机和磁带的使用寿命。
2.2.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
由于非线性编辑系统较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播放方式进行素材浏览,调整素材的长度,进行手动剪辑,通过非线性编辑处理过后的视频画面,往往可以精确到帧,这样对于实际人员的技术操作而言降低了其操作的难度系数,并且使画面简洁便于修改。在具体的素材编辑和浏览中可以通过控制非线性编辑系统,调整播放时间从而进行编辑点定位,达到进行多次检查审阅,而不会影响整体的素材编辑正常运行。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之中,同一个素材能被反复使用,而不影响整体的画面及视频质量。这种优势的产生在于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以数字为存储载体,这样的话,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之中,不会造成信息流失,存储空间缩小等现象。在电视节目后期的字幕处理过程之中,非线性编辑系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直接制作多种形式的字幕并且可以直接添加并播出,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倘若所准备的字幕在本次播出中不被需要,也可以直接保存起来,以后如有需要可以随时取用。在先进的技术操作中,我们对于电视荧屏的特技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强调视觉冲击力,场景感染力以及画面生命力,关注观众的反映效果。因此,也就要求编辑技术人员对视频材料进行特效处理。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通过转换镜头等方式利用数字处理的方式制造特殊效果,是画面更具独特性、创造性。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重复利用、随意组合素材,实现画面的完美拼接和组合。这是由于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应用时间线排序镜头,从而调整素材的位置,使之可以配合整体的视频效果,插入到任意位置,进行重复利用。非线性编辑有编辑和控制音效的功能,通过利用多音频轨道的合成技术,在节目后期处理工作中。添加符合电视节目场景安排的音乐,更好的吸引观众,调动观众的热情和动力。
3.非线性编辑系统与线性编辑系统的差异
在节目编辑制作功能上,线性编辑系统所采用的素材处理方式单一,特技种类数量有限,不能随意插入素材和重复使用。而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手段灵活,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利用各种配制的图形、图像支持软件,完成素材处理的信息处理工作,增强画面的动感,可以增加特殊的效果有利于电视节目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系统特点上而言,线性编辑系统成本、维护费用较高,需要准备大量的设备,对于相关的录音机等设备进行维护。而非线性编辑系统成本以及维修费用较低,以数字为存储媒介,有较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线性编辑系统使用的是磁带编辑,母带磨损较为严重,模拟信号的复制存在衰减衰弱现象。非线性编辑系统以数字为存储媒介,音频信号轻易不会丢失,有利于提高节目画面的整体质量。
4.结语
伴随着我国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媒体日益被普及并不断得以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编辑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充分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的优势,满足广大观众的实际需求,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作水平,不断完善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工作,引进先进的技术,提升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尊重当前电视节目观众的需求,完善自身,加快改革步伐。充分利用线性编辑技术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实际的广告商业、新闻媒体、广播电视事业之中,从而提升整体节目的质量和水平。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9
掌握电视专题片的编辑原则和合成技术。
实验学时:4
实验内容:
根据事先拟订好的主题按稿本编辑电视专题片,综合运用特技、配音、字幕等合成电视专题片。
所需仪器设备:调音台、编辑系统。
实验步骤:
1.提出编辑方案,熟悉和整理好分镜头稿本的内容。
2.检查前期拍摄的素材,了解每个镜头的拍摄质量。
3.制定编辑工序,进行后期配音和画面编辑。
4.依据电视专题片主题的要求定出后期编辑合成的方案。
5.根据前期拍摄内容和粗编结果进行整理,写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6.将解说词进行配音并整理好专题片需要的其它声音素材。
7.将前期完成的粗编节目(编辑母带)和用于修改和补充的画面、用于专题片的解说词和音乐等素材,采集入计算机中。
8.在非线性编辑系统里将粗编的专题片进行修改,并进行合成(解说词、音乐、环境效果声、添加字幕、特技处理)。、9.当节目全部编辑完之后,启动播放器,一次输出,由录像机录成母带或刻成光盘,即节目制作完成。
10.对专题片进行分析评价。
实验要求:分成实验小组(5-6人),以组为单位完成各自实验内容(每组电视专题片长度在8分钟以上),注意后期编辑设备的操作要规范,以确保电视专题片画面语言的完整与流畅。要听从实验指导教师的安排,做好准备工作(预习实验讲义中有关内容和课堂上教师所讲内容),每次实验完毕都要清点设备,保证设备不出问题,要保持设备的清洁,写出实验报告。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 篇10
第一,影响电视节目的节奏感。对于一台电视节目来说,电视节目的整体节奏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节奏可以让电视节目更加吸引观众,增强电视节目的质量,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后期剪辑作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对电视节目的整体节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电视节目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剪辑的成品里电视节目的前后不同情节的切换不流畅,就会影响电视节目的整体节奏感,对于观众来说,就会觉得电视节目的整体情节不连贯,影响到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观看体验,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电视节目失去大量的观众,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因此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整个电视节目节奏的把握。所以在对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制作时,一方面要对电视节目的整体内容和节奏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另一方面,要选定好电视节目的画面剪辑点,注意剪辑的位置和剪辑画面的连接方式,保障整个电视节目画面节奏的连贯。
第二,影响电视节目叙事完整、紧凑。叙事是大部分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甚至许多综艺节目也有相应的叙事内容,对于一些电视节目的剪辑来说,既不能在电视节目中留过多的伏笔或关键剧情的转换来吊观众的胃口,也不要留有过多的.冗余剧情,这些都会影响观众观看体验和审美需求,反而不如保证节目叙事的紧凑、完整。所以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的叙事连贯性和剧情的集中是我们要时刻注意的一个方面,试想如果在歌唱比赛节目中,当选手正进行到歌曲高潮的时候,插入广告或评委老师的点评,其结果不仅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反而会破坏选手表演的整体性,影响观众的体验,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第三,影响电视节目的审美水平。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欣赏品味也要不断进步,如果电视节目还是固守传统、故步自封,那么就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水平,必然会被觀众、社会所淘汰。后期剪辑也是影响电视节目审美水平的一个主要方面,在后期剪辑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剪辑技术和技巧,使整个电视节目的更加突出内涵,是节目的主体更好的表现、突出出来,使电视节目符合更多观众的审美能力,满足更多观众的审美需求。
第四,影响节目整体质量。在电视节目的剪辑过程中,制作人员都会根据节目的主题展开剪辑工作,使最终的剪辑成品能够将节目的内容和效果完整的表现出来,保障节目的整体之狂。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导演、编辑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对整体节目的把握,才能保证最后剪辑出来的成片不会偏离原来作品的主题,确保节目的整体质量。此外,工作人员在对节目进行剪辑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拍摄、录制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比较、分析,挑选出更合适的素材,在这些素材中选择适合节目主题和更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地方进行剪辑,这样就可以确保节目的整体质量。
第五,增强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一个电视节目与其他节目竞争的资本,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电视节目会比其他节目更受观众的喜爱,而后期剪辑对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是增强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做好后期剪辑工作,可以让电视节目的特色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这样的电视节目自然就会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满足广大观众更高的心理需求,让电视节目受到更多观众的青睐。
4 结论
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后期剪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后期剪辑技术逐渐运用到了电视节目制作过程,推动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后期剪辑是对拍摄素材整理编辑的过程和视觉艺术的再加工过程,良好的后期剪辑能够增强节目的艺术表达效果和感染力,对整个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和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大伟.浅谈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J].中国传媒科技,(6):89-90.
[2]白巧玲,李荣春.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剪辑艺术探析[J].科学导报,2013(5).
[3]王秀红.浅谈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J].视听,(11).
【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论文】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10-23
做好电视新闻编辑09-07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09-12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10-25
怎样做好电视新闻编辑06-26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09-01
电视新闻杂志论文05-21
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论文06-21
广播电视新闻论文05-31
做好电视科技新闻节目论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