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2024-08-20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通用12篇)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1

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因其与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步性、未知性, 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传播方式, 但电视媒体往往囿于新闻栏目的时间制约, 不能对所有重要新闻事件都及时地做现场直播。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 就需要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过程中多用现场。为此记者要善于观察总结、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第一、一条好的新闻, 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吸引人的切入点。这里有两个小窍门:一个是强调时效性, 在报道中找“今天”, 就是从最近的新闻事实切入;另一个就是当你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 这件事的哪个点最刺激你的神经, 往往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新闻切入点。2004年3月末至4月初,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播发了连续报道《花季少年坠井身亡》, 讲述哈尔滨市二年级小学生徐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不慎踩到一个劣质井盖坠井, 随即被湍急的水流卷进了马家沟河暗渠, 最终失去年幼生命的事件。那个吃人的劣质井盖竟然是用水泥、石灰和稻草做成的, 往地下一摔, 就碎成几块, 是谁生产了这样的井盖, 又是谁把这样的井盖安装在了人流密集的小区里, 监管部门尽到责任了吗?这几个问题刺激着记者以及市民敏感的神经, 就是从这点出发, 记者展开了连续两周的现场报道, 引发了全社会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关注。

第二、一条好的现场报道, 不能只是记者一个人一刻不停地说, 还需要记者找到适合的采访对象配合你, 给你介绍情况、接受你的采访, 这个采访对象最好是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当事人, 抑或是业内的专家、权威。作为记者, 在现场报道中穿插使用这些采访对象的现场同期声, 要把握两个原则:一个是功能性, 比如一起大案告破, 只有采访到破案的警官, 才能说清案件侦破的过程, 那就必须得采访他才行;另一个是色彩性, 就是这个采访对象的话能让你的现场报道出彩儿, 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曾播发过一条关于农村火灾的现场报道, 当时一个亲眼目睹火灾过程的上了年纪的农民, 用一种评书体的方式接受了采访, 他说“当时火借风势, 风助火威, 草房一下子就烧落了架, 好在跑得及时, 人都没伤着”, 短短几句话, 非常形象生动。

第三、现场报道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丰富新闻的信息量。有些人会觉得现场报道很简单, 记者在现场出几次镜头、拍些画面、采几个同期声, 回电视台一编辑就完了。这样做可能会对付成稿, 但绝对不会出彩儿。一条好的现场报道, 记者要能及时捕捉到最能反映新闻事实本质的现场镜头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使现场报道产生“轰动效应”, 这就要求我们记者在现场要能抢拍、抓拍到最能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镜头, 要做到这点, 就需要记者采访前准备充分, 采访中坚持到底。比如笔者曾经做过一条开春哈尔滨兆麟公园定向爆破拆除大型冰建筑的现场报道, 当时多了一个心眼, 多带了一套小型摄像机, 和摄像员分工, 从不同角度记录了爆破的瞬间, 使报道的视觉效果耳目一新。采访中多一份坚持、多一份注意也非常重要, 比如一辆汽车早春从尚未解冻的江面上涉险过江, 不幸坠江, 要做好这样一条现场报道, 就需要记者坚持不懈, 从事件发生、救援过程, 一直到打捞出水, 全过程忠实记录,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如果你的报道中没有最后汽车被打捞出水的现场镜头, 那么可以说这条新闻是大打折扣的, 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现实生活中有些新闻事件, 记者得到线索时, 往往新闻现场已经失去了, 但在最后报道呈现中, 却会有精彩的现场镜头,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其中很多都是一些普通市民、DV爱好者用小摄像机拍摄的, 所以作为一名记者要想做好现场报道, 还要发动社会上类似DV爱好者这样的特殊群体以及各种资源, 来为自己的报道服务。

第四、电视新闻中做现场报道, 语言要言之有物, 少说废话。比如说, 很多记者出现场开头爱说“观众朋友, 如何如何”、“记者在现场看到, 记者在现场听到”, 这些话都没必要说, 记者直接在现场描述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想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引领观众迅速走进现场, 让观众有一种身在其中、感同身受的感觉。

第五、电视新闻中做现场报道, 你的着装、说话节奏都要与你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气场一致, 通俗点说, 就是一定要合乎时宜。比如, 做一个关于火灾的现场报道, 大家都在焦急地救火、忙于救人, 记者站在火灾发生地前面, 语速不紧不慢地介绍情况, 给人感觉和现场节奏就会非常不合。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 很多记者出现场, 没有哪个记者穿着色彩绚丽的衣服出镜, 女记者很少穿裙装, 拍摄记者在灾区走访调查的画面, 很多记者裤子上都溅上了泥点, 但正是这种状态下记者们所做的现场报道真正打动了观众。

现场报道是魅力无穷的,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 国际上流行一个说法, 参与海湾战争的有三方, 布什、萨达姆、CNN, 这当然是一种趣谈, 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这场战争中能获得全世界的瞩目, 靠的正是一个个CNN记者或在美国航母的停机坪上、或在巴格达火光冲天的街头, 所做出的一篇篇精彩的现场报道。■

(作者单位:黑龙江电视台)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2

从这一新闻格局上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缺乏的是综合性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我个人认为深度报道从形式讲接近专题片,在内容上也有交叉,但却并不等同于专题片。它的内涵比专题要小,只有有关社会热点与新闻热点的深入报道才属彼列。而它同时也就分为社会主题的深度报道与新闻主题的深度报道两种。前者侧重于社会意义而与具体新闻可近可远;后者则是与新闻报道紧密相连的,是对重要新闻事件的展开报道。从时间安排上看,前者可一周一次,单篇篇幅可较长;而后者宜多,最好一两天一次,每篇篇幅可稍短。在报道上,后者应比前者较少主观因素。这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报道格局。

只有长短搭配才能使迅速与深入相得益彰,使得新闻对生活的反应更全面、完整、更有利与观众的接收理解,保证靠电视获得新闻的人的信息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我国受众对信息高度系统化的深入报道的需求,左翼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以及后来的其他政论片播出后引起的轰动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电视新闻采编机构来说,只作动态报道,也对采编人员构成很多限制,使他们常有无法施展的感觉。而目前我们的专题片,虽然也不乏长篇大作,有些也受到欢迎,但是总的来说内容形式与现实生活都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使它们的接收率受到影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社会与受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受众增多,接触媒介时间增加。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已达到两亿多台,即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拥有有接收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大市场;受众接触电视媒介的时间在逐天增加。2.社会变动速度加快、幅度加大、新事物不断涌现,新观念层出不穷,社会信息量骤增。3.群众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他们走出原先的狭小天地,走向社会,投身改革,建立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交往,给予政治、经济生活以越来越深入的影响。4.社会管理方法改变,舆论监督地位上升,群众实施的对方方面的监督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要适时转换功能,反应社会要求并予以恰当引导;否则就会降低舆论作用的力度,从而降低社会控制能力,甚至会给改革带来麻烦。

社会变革对于媒介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70年代末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孕育成熟了报纸的深度报道。我们也应该抓住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时机,使我国的电视新闻早日成熟。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文化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倾向。报刊很难走出国门,而国际间电视市场的争夺却异常激烈。现在竞争的热点已从美洲、欧洲渐渐转向了亚洲。这个大北京对我国电视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一方面是受众的“饥渴”;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电视节目的大量涌入,这些节目的精湛技法及表现力更强化了国人的要求。

对此,我们电视界要有清醒的认识、有危机意识,并要下决心背水一战。我们要拿出高水平的作品满足国人的要求,并投入国际电视竞争,在世界电视市场上争得我们的一席之地。这里面既包括戏剧,文艺作品也要有新闻节目。以此振兴民族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在变革中引导全国人民健康地走向小康生活。这是历史赋予电视界的重任。而电视新闻发展的重点应是深度报道,时代在呼唤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3

【关键词】 现场编辑 现场感 对象感

我们常说,主持人要增强编辑意识,这是由主持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增强编辑意识?如何为看不见的观众进行“现场编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对摄像机

当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面对摄象机,必须设计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屏幕上出现时,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印象.一般来说,现场报道必须在当时就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

通常主持人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主持人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

1.1直接将镜头对准主持人,第一个画面是主持人近景镜头,主持人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1.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主持人后镜头固定,主持人开始讲话,一般而言,主持人在远距离站立的位置上最好不开口讲话,因为会给观众造成声音上的距离感。

1.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第一种多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多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主持人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時要注意听主持人在讲什么内容。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2.面对现场环境

主持人出现在现场是有特定的现场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对现场环境也要有所选择,同时要为观众进行“现场编辑”。主持人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主持人在现场报道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场感,怎样将观众带入现场?怎样才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这样的问题必须在现场报道时进行考虑,主持人要考虑哪些问题可以通过画面来展示,哪些问题必须做口头叙述。同时,脑子里应该浮现出现场环境画面和自己的口头叙述在电视屏幕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构图形态,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什么。

当然,对于现场环境的选择和展现也有一个角度問题,主持人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所报道的选题,所体现的目的去选择哪些是可以入画的,哪些是不能入画的。如果是活动镜头,活动的范围有多大?活动的方式是什么?段落与段落之间怎样衔接?整体结构又是一个什么样式?等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在现场,否则时过境迁,很难补拍。

3.面对采访对象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常常要进行现场快速采访,面对特定的采访对象,面对正在发生发展的事件进程,没有经验的主持人,有时会显得十分紧张,往往在采访中忘记了画面的特定要求,忘记了观众收看的状态,由于时间的限定和现场的紧张气氛,采访时就忘了应该怎样面对镜头。有时,从屏幕上看到的是主持人的后脑勺长时间的出现,主持人只顾及到同采访对象交流,忘记了收看的观众,结果是观众很难受;有时,主持人只顾自己面对镜头,忘了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观众看了也很别扭,感到采访不真实。

主持人在现场采访一般是三言两语的快速采访,要问到点子上一针见血,还要见缝插针,要考虑到问什么,还要考虑到替谁问,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就到位了,提问中考虑到观众是否明白了,要不要再追问一句,因为主持人是为观众作报道的,观众通过报道了解主持人,如果主持人采访时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观众就会对主持人的能力产生怀疑。

4.面对大庭广众

主持人在现场报道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面对大庭广众,有时主持人受到许多现场观众的围观,有时主持人要在一群人中进行报道和采访,这种状况往往让主持人分散精力,也容易忽视“现场编辑”的要求。这时主持人首先要沉着冷静,现场无论怎么热闹也不要分散注意力,要时刻想到画面规定的方方面面,不可对个别细节有所忽视。另外,主持人在现场同一群人打交道还有一个怎么出画面的问题,是面对镜头还是面对人群,有时主持人在现场采访时感觉很顺利,也很流畅,但回来后发现好多采访根本不能用,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总之,主持人做现场报道时,要在脑子里,不断的“过画面”,对自己的报道进行“现场编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提高。

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篇4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充分发扬了电视传播媒介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观众,提高了收视率。现场报道属于现场纪实,能让观众产生同步感,能更客观全面展现新闻事件全貌,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以多种感官导入让观众能有更直观的感受;另外,直接传播和实时互动能让观众产生交流感,更利于观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消化,产生共鸣。

1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现状

复旦大学的张骏德教授把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定义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指电视台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向观众口头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我国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98年,中央电视台记者首次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对英美两国对伊拉克发到的军事行动进行了现场报道,是现场报道的经典案例。平时观众接触更多的现场报道来源于央视“两会”的现场报道,以及一些大事件的专题报道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钱塘江观潮”“蛟龙号”“神舟飞船”等。这些现场报道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再现现场实况的优势。这些热点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多为一次性的,因而对大众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观众先睹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推动电视新闻媒介现场报道不断完善发展,在2013年4月4日至12日亚马逊河流域涨潮,中央电视台联合国际传媒机构组织的近百人的报道团队前往神秘的亚马逊河流域,综合海陆空以全面、立体的方式进行现场报道,通过现场画面和记者对现场的解读,让观众感受到了壮观、神秘、充满野性美的亚马逊潮;同时,从侧面让观众了解当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充满神秘魅力的自然风光,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收视心理。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现场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色来区别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但是国内电视传媒的传播理念和多年的传受关系的辐射影响与西方的类似报道相比,仍存在一种疏离感。有些报道脱离实际,使新闻失去公信力、关切度和深刻性。在西方新闻界,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定:凡是适合于现场报道的新闻绝不采用其他形式报道。而在国内新闻媒体中,做得还不够。

2 现场报道的相关工作

2.1 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界定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性现场报道,除开后期必要的编辑,全过程在现场完成;第二类是不完全性现场报道,在现场完成采访工作后,在播出时一部分由播音员解说,或是现场记者事后对内容进行不要的北京补充或评论性发言。这两大类的特点:第一种是运用通信卫星等相关技术,记者在现场直接向观众播报,做到报道过程与新闻事件在时间上保持一致;第二种是现场录像以后,再剪辑播出。以目前国内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及技术设备支持来说,多数电视台的新闻现场报道都属于第二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方式更突出新闻时效性,是今后发展的主线方向。

2.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报纸、广播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形象直观明了。这是报纸、广播等无法做到的,甚至连声势突起的网络媒体在新闻现场报道这点上也是望尘莫及的。而其传播速度更是一项传统优势,记者现场的口头报道与事件同步发展,观众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准确性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所在,其高度的可信度要求将新闻事件阐述准确。现场报道中传达给观众的信息量要广泛,不能就事论事,仅报道事件中的一个点,而是要由点及面,扩散开去。这样才能让观众及时、全面地了解事件的全部情况。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时间较长,如果安排不当就会出现冗长现象,所以要做好事前资料准备和选点工作。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问题

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探索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状况中,总结出相关问题突出表现在:报道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电视台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派遣记者到事件发生现场进行报道,但是现场报道人员容易陷入固定的报道模式中,在形式上保持不变的报道方式,对事件无法进行全面充分的解读,观众可能看完报道还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或者是报道人员不自觉掺杂进个人态度,无法客观再现事件真实状态。内容肤浅表现在报道人员只是简单就现场情况进行介绍,忽略了如何更好地吸引观众,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仅限于画面之中拍摄到的,一些重要信息无法及时让观众获取。

4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发展对策

新闻事件随时都在发生,视角各有不同,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是新闻媒体人不断探索的重点。做好前期策划和准备工作是基础,以制度措施推动一批记者从幕后角色转换到幕前是发展重点,做好题材选择,要有编导的心理去做现场记者。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就是集采、编、播、评于一身,肩负主持人、记者、编辑多重身份,是对一名记者综合素养的超高难度考验。因而,做现场报道的多为业内经验丰富的人士,更具有很强的现场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4.1 现场人员协作

现场报道采摄分家的形式就要求采访记者和摄像记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挖掘事件深处的东西。只有深采精拍,才能凸显报道深度,采摄记者深度配合要求双方深入沟通,配合默契。在采访前、采访中、后期制作过程中都应该深入交流。对采访记者要求具有编导意识,能在采访前将采访意图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告诉摄像记者。只有双方各司其职,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记者要是时刻把握主动权。

4.2 报道出镜记者的要求

从事现场报道的记者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必备素养之一,要准确无误地传递新闻信息,还需具备采访技巧以及一个值得信赖的屏幕形象。这对于记者的言谈、举止、神态、仪容仪表都有很高的要求。中央台高丽萍谈及现场记者驾驭现场能力包括搞现场报道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选题、选材、构思报道的总结构,设计如何开头、结尾;迅速物色合适的采访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现场气氛的谈话场景;负责拍摄的记者要临场不乱,镜头始终跟得上;担任采访任务的记者要掌握采访进程,有把握地进行现场发挥。这些对一名现场报道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做到心态平稳、临危不乱、充满自信地报道新闻事件。

4.3 选材

就目前国内媒体涉及的新闻现场报道题材适合报道的新闻事件主要有几个显著特点:现场感强烈;场面集中,内容单一的新闻事件;引导舆论的非事件性新闻题材。以更贴近人们生活出发,选材可以从这样几点出发:重大政治活动、社会热点事件、生产活动、地方特色、民族特点以及重大活动等。

4.4 加强SNG现场报道

卫星新闻采集系统(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是把采集到的模拟视频和音频信号数字化后,进行压缩处理再进行传送的卫星新闻采集系统。提高新闻传播速度和现场及时感,以科技发展带动新闻行业的发展,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可以随时插播,现场感极强的新闻是新闻人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墨晖.关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析[J].广电传媒,2012(12):193.

[2]柳博.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J].新闻传播,2013(6):280.

电视新闻报道的采访表现及其技巧 篇5

电视新闻报道不同于传统形式中的报纸和杂志期刊等文字式的新闻报道,而是一种声画结合与图文并茂形式下的实时媒体,它在为观众传播新闻图像的同时还需要有声音的同步传送。具体来说,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是由记者采访和电视摄影以及后期的剪辑制作等程序组成的,同时在新闻节目制作完成后还要配上合适的解说词,这样才可以把最完整的新闻报道展示给广大观众。此外,电视新闻报道在时间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较短的电视新闻报道不宜有太长的采访时间,而对于一些特定场合下的大型新闻报道,则需要新闻记者充分把握采访的原则和采访技巧,以获得最佳的新闻报道视角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和采访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表现

当前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涉及的题材大都是一些重大和复杂曲折的新闻事件,要提炼出好的新闻报道主题 就需要新闻采访人员积极做好新闻采访的策划与准备,并注意在采访中有效把握电视采访的原则,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访记者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随着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当前的电视采访不再是过去的单人采访,而是由两个以上新闻记者组成的采访小组。同时根据新闻事件和采访任务的需求,采访小组中还要有摄像、录音和采访等不同的分工,必要时还需要有主持人、灯光师和相关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采访小组的成员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要加强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求最优化的完成新闻采访的任务,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2.加强采访模式的革新,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报道常常有其固定的采访模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或避免采访中出现较大的错误,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依照电视新闻采访的固定模式和基本规律。这种采访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访工作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采访人员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注意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加强对采访模式和采访手段的创新,并有意识地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以创造性的思维来做出更多有新意的新闻采访来。

3.加强采访中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浮泛的报道

由于新闻采访记者自身水平的差异性较大,再加上实地调查研究精神的缺乏,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由于信息量不足而出现空话和套话较多的问题,导致缺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深度分析,从而失去了新闻采访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实际的新闻采访时,采访人员要注意对新闻人物和事件的具体考察和了解,加强新闻采访中的理性思考,注重自身对新闻事件的独特认识和见解,从而避免新闻报道的空洞浮泛。

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应注意的采访技巧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相比,电视新闻报道最大的优势即在于能够再造或者重现新闻事件的发生场景。在新闻报道强调临场感和时效性的今天,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的采访技能才能做出更好地新闻报道采访,从而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竞争力。1.重视调查研究,加强人脉关系的建立

调查研究是提高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主要途径,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和新闻现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闻采访之前,记者要能够深入生活,注重对社会事件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调查研究中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度,从而为观众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来。此外,由于新闻记者职业的特殊性,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免不了要与社会上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新闻采访提供信息保障。

2.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善于捕捉精彩的新闻画面

真实而精彩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从而能够在采访时捕捉到精彩的新闻画面,以扩大新闻表现的视觉张力。同时,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还要善于捕捉新闻事件中的典型场景和现场精彩的画面,从而增强电视新闻传播优势。

总结

试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的转型机制 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 采访 报道 转型机制

谈及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概况,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电视以及电视新闻的产生。电视新闻与电视几乎同步产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黑白电视阶段(1958年—1973年),此时的电视新闻属于小众传播;彩色电视阶段(1973年—1984年),此时电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媒介,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视新闻的表现力;电视新闻立体传输阶段(1984年—20世纪末),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在多数电视台的普及,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电子技术高科技传播阶段(20世纪末至今),卫星电视传播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给电视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新的活力。回想电视新闻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从局部看,难免美中不足,尤其是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切实履行社会义务,必须从发展机制本身着手,使转型后的电视新闻更适合新时期的媒介发展模式。

一、媒介生态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

“媒介生态是指在特定时期的媒介社会中,媒介与其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形成的一种互动结构。‘媒介’和‘外部社会环境’都是作为媒介的生态因素或者子系统而存在。”①从媒介本身而言,这种生态因素主要来自于新闻媒体之间为提高收视率,追求经济利益的竞争;从媒体的外部环境而言,影响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取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在媒介本身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当今电视新闻的报道现状。

(一)一些报道失实,追求经济效益

近年来,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失实现象屡见不鲜,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两点:

1、主观失实:一条电视假新闻来源于新闻采访者的主观故意,是新闻界职业道德沦丧的重要表现,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地遏制,不仅会影响电视新闻的权威性,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引起了国人的轰动。该台《透明度》栏目的一位主力编导为了寻找刺激有力的新闻源,唆使经营早点的小贩制作“纸馅包子”,自己对其进行全程录制,进而形成一段貌似真实的虚假新闻。报道播出之后,社会舆论纷纷,让国人对包子畏惧有加。真相被查明后,北京电视台这档栏目在受众心中大跌眼镜,相关人员接受了法律制裁。这条假新闻虽以时过境迁,但是它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丝毫未减。这需要经过新闻工作人员的长期反思才能走出这潭污浊的泥水。

2、客观失实:新闻事件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的,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深入调查,根据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全面立体式地报道新闻。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由于新闻采编人员为了获取新闻源,争分夺秒,“漏拍、被摆拍”的现象时有发生,进而造成了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整体下降。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谈到:“真实的表达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品质,但仅有所谓的真实是不够的,需要把精神表达作为栏目表达的终极追求,新闻事实才不会成为碎片,表达的过程才因此成为一个灵魂,一个体系。”②而当前新闻工作者恰恰忽略了这种从业要求,一味地去追求没有精神定位的片面化新闻,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二)报猛料,追求视觉效应

为了追求受众感官上的愉悦,激发受众兴奋点,一些电视新闻节目报猛料,这种现象在都市频道中尤为常见:某明星结婚生子、和谁有私情,某某暴力杀人案等能引起受众震惊的新闻充斥着电视荧屏。电视新闻媒体甚至可以对暴力杀人案的场面大肆渲染,对作案手法进行详尽解说,进而对受众的认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受众对暴力血腥的过分关注。再有电视新闻媒体对具有“娱乐”性质的新闻事件的过分关注,偏离了新闻媒体应该履行的义务,仅为视觉效应采访报道新闻。2011年9月份,新生刚入学不久,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来的一名学生,学号是八个“1”。这一现象引起部分电视新闻媒体的分外关注,有些电视新闻媒体甚至把这个奇特的学号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联系起来,炒作这名学生也是新生中的“Number1”,并对该生的学校生活进行详尽采访和报道。电视新闻媒体,可以报道这条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事件,但是对该事件的过分渲染,违背了新闻报道所应遵循的传播规律。

(三)“小民生”当道,“大民生”缺位

“‘小民生’就是电视新闻媒体将报道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生活参考;‘大民生’就是电视新闻媒体更关注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走势的新闻,如:税收、金融、房地产、汽车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或者新规。”③当前,一些电视新闻媒体为了践行的“贴近性”,和百姓拉近距离,报道一些事不关己,不痛不痒的软新闻。当然这类新闻是百姓生活所需,但是却不能成为报道的主体。当前,就业、楼市、金融理财、菜篮子工程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只有在主流新闻媒体中有所体现,在地方性新闻媒体中涉猎甚少,地方老百姓的信息需求尚未得到满足,这是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一大缺憾。

二、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机制的转型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电视新闻采访报道机制的转型是针对目前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的不足之处做出的回应。这种转型必须贯穿于选题、采访、编辑、播出等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展示电视作为技术和艺术的真实内容,为受众提供审美判断的价值尺度,做到电视新闻对受众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一)增强报道平衡,避免新闻失实

电视新闻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赢得民心,首先要立足于新闻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之上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谈到新闻失实包括主观失实和客观失实两个方面的原因,针对前者,应对新闻采编人员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客观失实的主要原因在于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够精湛,这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去历练培养。

目前,很多电视新闻媒体由于不注重新闻报道的平衡性,违背新闻报道真实原则的事例较为繁多。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里给平衡下的定义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指正的一方说话机会。”柴静主持的《看见》,其中一期节目采访“药家鑫杀人案的双方父母”,在采访过程中,对药家鑫父母采访的片段多于对受害人张妙父母的采访片段,这种采访行为在当时颇受争议。事后反思这期节目的采访十分成功,因为在舆论都把矛头指向药家鑫父母的时候,《看见》栏目组,为了重拾新闻客观公正性,给药家父母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平衡了新闻报道的这座天平,是新闻报道遵循客观真实的典型事例。

(二)忌报“猛料”,回归理性

“对于一些社会重大问题的过度报道、过度渲染,就暴露出媒体本身的动机问题,媒体的穷追猛打、滚动报道显然是缺乏理性的表现,同时也伤害了这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识别能力。”④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有关“腥”的话题的报道,部分媒体还是有失分寸。如:有关社会治安的报道过于血腥,一出手就动刀子,针对这种细节媒体过于关注,无非就是为了争取看点,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媒介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把关注的焦点转向如何把扭曲的社会心理问题扭转过来,节目将变得更有深度,也会更具社会意义。因此,针对此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应该树立一种正确的报道意识,回归理性,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问题,剖析问题的根源,引导受众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

(三)扩大民生视角,实现转型报道

毋庸置疑,电视新闻要遵守“三贴近”原则,切实加强受众本位意识、透析社会民生百态,应该是每一档电视新闻节目的宗旨。但是,真正从宏观视角关注社会问题的电视新闻节目少之甚少,也就是当前的电视新闻没有冲破“小民生”报道的藩篱,实现向“大民生”报道的飞跃。中央电视台的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经常立足于百姓生活,从宏观层面解决民生疾苦,在国家政府和百姓生活之间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2011年4月9日,《新闻调查》针对国家用电紧张的问题,推出一期《电力高速度》专题,对特高压电网发展的必要性、研究攻关过程以及在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内容充盈、角度多样,多层次,全方位的向观众呈现了当前国家的用电现状及其解决措施。这就是实现“大民生”新闻报道的典型,是值得推崇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新闻调查》经久不衰的关键因素。

结语

电视新闻的运作机制要适合社会转型期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立足社会现实,最大化地为受众服务。当前,各大电视媒体相继推出“新闻立台”的发展模式,要精心打造新闻节目,亮出特色,转换机制,把电视新闻变成百姓的服务者,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瞭望者。□

参考文献

①侯海涛:《转型期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剖析》,优秀硕士论文,中国传媒大学,2008

②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03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贴近与提高——新闻媒体落实“三贴近”论文集》,学习出版社,2007:92

④李良荣:《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92

(作者:均为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学生)

责编:周蕾

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艺术魅力 篇7

电视新闻和传统的报纸、广播相比,具有时效性强、直观化的特点。报纸新闻在事件发生后,还要经过编辑出版才能传达到读者手中,广播的时效性比报纸迅速,但美中不足的是受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电视新闻正好弥补了这份不足,通过声图并茂的形式,将千里之外的突发事件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声图并茂的基础上,通过记者或主持人走进画面,在新闻现场将发生的事件向观众进行解说和评论。使观众身临其境,它的主要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新闻时效性高

在人们的理念中,新闻事件从发生到传播,时间越短,价值越高。传统的电视新闻,都是在事件现场拍下画面,制作之后配上画外音,采用追叙的方式进行传播。但现场报道,却是直接将拍摄的画面呈献给观众,减少了后期制作中的编辑合成,这样在时效上具有优势。

现场报道在时间上和观众收看是同步的,这不仅给观众提供了最新最快的信息,使观众观看和事件发生的时间缩短,还给观众带来临场感。比如:2001北京申奥投票的过程就是和观众同步,观众也有身处现场的紧张感。2009年7月发生的日全食也是这样,观众一边看着天空,一边听着记者和主持人讲述关于日全食的欣赏方式和日食的科学道理,使观众有娱乐和科普的双重收获。

1.2 展现事件全貌的临场感

电视现场报道的现场被限定为新闻发生现场,电视记者要作为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向观众介绍事情的经过和进展,还可以通过对周围的人采访,来补出事件的前因,利用细枝末节来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使观众更加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还能增加观众的临场感。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就是通过对现场全貌的展现,对事故现场幸存者的采访,来还原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观众就是通过这样的报道,对灾难中的人们产生了深深同情,对他们的生活状态牵肠挂肚。

1.3 增加可信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拍摄视频和照片可以经过后期加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最近几年,常有“悬浮照”这类的事件曝光,网络上也出现这类造假事件,因此人们对于传媒上的“亲眼所见”也持有怀疑态度。相比这种现象,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给人的感觉就是可信度强。普通电视新闻都要经过记者一文字与图像处理一播音3个步骤,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由于省去了中间的转述环节,记者直接在新闻现场向观众介绍事件的经过,还有现场其他人“作证”,就显得新闻权威性强,可信度高。像台风现场,新的大桥或者公路通车的开业大典,都能使人感同身受。

1.4 调动观众的有意注意

观众在接受新闻传播时,既有被动成分,也有主动成分。被动成分是,电视台播报什么类型的新闻,主权在电视台;但观众选择什么样的新闻类型,主权又在观众手上。有些新闻的选择,观众是带着参与性质的,因此,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引起观众的有意注意。例如:每年两会之后的“总理答记者问”,观众很多问题要提出,但不能亲临现场,而电视新闻现场正好弥补了这个要求。观众在收看时,记者提到问题,也是观众想提的,这样就使观众有意注意相关内容。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镜记者的素质。在现场报道中,记者具有报道者的身份,也有带领观众现场感知的身份。面对突发事件的现场,记者流露的情感既有个人因素,也代表报道者的态度,因此过于感情用事,或者态度冷漠都不适合现场氛围。

作为现场报道的记者,除了要具备记者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必须要具备责任感、正义感、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记者的责任感就是要具备为民请命的精神,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记者要勇于揭露,不怕得罪人;正义感就是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在调查过程中,要一步步探明真相,找到事情的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记者的敏锐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以此作为契机,进行深入报道,引起全社会重视。这些问题的来源,可以通过人们群众的反映,以及网络上的新闻加以发掘。

除了这些之外,现场报道的记者还要具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像奔赴地震现场、台风现场的记者,都是不畏艰难的。

在现场报道中不仅记者很重要,拍摄人员同样重要,只有记者和摄像配合默契,才能制造出精彩的现场报道。因此,和摄像配合,也是记者的素质之一。

参考文献

[1]高晶.浅谈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J].新闻传播,2014(1).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8

一、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概念和节目特点

调查类报道在西方新闻文体中有特定含义, 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 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国式调查类报道是指, 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俗话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调查类电视新闻中, 主体是亲自对事件进行独立而彻底的调查的记者, 客体是关系到公众利益、却又存在事实被遮蔽现象的社会事件, 而现场报道是这类新闻主要采取的形式。

通过调查进而不断逼近事实的真相, 力求客观地揭示事件的真实面目。正因为如此, 调查的目的是挖掘新闻事实, 而且是侧重于挖掘未知的新闻事实。

所谓“未知的新闻事实”, 并不等同于从未报道过的新闻, 而是追寻新闻背后的新闻。调查类新闻的形态呈现出进行时的特征, 倡导现在进行时, 现场发生的事态可能又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创了《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调查》每期一个主题, 以记者的调查为结构主线组织段落, 片长40分钟。当时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语态改革的重要标志。

央视《新闻调查》作为调查类新闻的优秀代表, 在坊间和高端都有广泛的影响, 并以其穿透力和影响力征服了新闻媒体。栏目组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 并对“真相”做了这样的解释:“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 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 有的被利益遮蔽, 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 有的被‘集体无意识’遮蔽, 有的被狭隘的生活圈子、知识和技术遮蔽。”同时, 他们追求一种境界:“有真相被遮蔽的地方, 就应该有《新闻调查》。”[1]

作为调查主体, 记者的行动贯穿调查的始终。在调查过程中, 记者以现场报道的方式,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证问题, 进而得出判断。比如在《死亡名单》这期节目中, 经过记者曲长缨横跨安徽、河南、山西三个省、历时半个多月环环相扣的调查, 一串长长的、被隐瞒的死亡名单终于浮出水面, 使得埋没于矿石之下的名字终于重见天日, 还逝者以尊严。同时, 现场报道也为观众撕开了一个精心编制的骗局和背后黑幕的口子。还有《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通过记者杨春的多方调查和分析, 死在派出所的刘骏, 很可能不是官方报告的自杀, 这为事件真相的发现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新闻调查》的介入使得当地各级司法机关对此事件重新进行了调查。

现场报道还能有意识地抓拍最能反映现场特点的场景和细节, 甚至对探寻事实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 记者王利芬从蓄水池边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死亡名单》中, 记者曲长缨在走访发生矿难的矿工宿舍时, 在床底发现的通讯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 记者柴静在人民医院发现院方将SARS患者写成普通患者的名单, 甚至画出一条线就是隔离区的现象。这些记者在现场的意外发现, 通过镜头被真实地记录和报道, 可以说, 这样产生的传播效果是文字、广播和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类型很难达到的, 也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真实性的感染力。

区别于简单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 此类的媒体凭借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查。《新闻调查》通过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不断接近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 受众跟随记者对事件所进行的现场调查, 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报道的魅力。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要等到事件有了真正的结论后媒体才能介入的观念桎梏。

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一) 现场评述和视听效应犹如身临其境

我国古语中有“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等说法,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使受众不仅可以“耳闻”, 还可以“目睹”。

现场评述是《新闻调查》的又一个法宝。电视媒介权力不是私人、小团体的利益代表, 而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特征的权力。《新闻调查》记者能够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式提问的底气, 就是来自对电视媒介权力的使用。在《为了公共的利益拆迁?》这期节目中, 面对双方利益的纠葛、面对拆迁这一经常性双方不平等的现状, 记者黄洁没有陷入个人同情的主观感情之中, 而是在表示关切的同时, 注重对各种有利于展现新闻事实的证据的提供, 这种成熟与犀利的访问风格对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上海楼倒事件》中, 面对一座高层住宅楼的整体倒塌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 调查记者柴静通过对政府代表、住户、专家等的采访, 对“楼脆脆”事件的真相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梳理, 将此新闻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将调查类新闻的冲击性和现场感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在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受众看到的是现场的情形, 听到的是播音员的解说, 而现场报道在使受众看到现场图像的同时, 还看到听到记者在现场的叙述、采访声的问答以及现场特有的同期声, 以视、听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建立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在耳闻目睹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感到身临其境。

(二) 发挥电视特点直接传播信息鲜活可信

电视新闻的一般报道要经过“当事人—记者—文字—播音员—受众”等几个层次的中转, 而现场报道中的记者可以直接向受众传递信息, 增强所传信息的可信度。例如1998年《巴格达遭空袭纪实》这条新闻, 电视记者首次置身于国际战争的热点地区, 在战场做现场报道, 可以说是中国电视新闻界的一次新突破。中央电视台特别报道小组登上巴格达新闻中心大楼楼顶时, 英美空军正对伊拉克进行第三轮“攻击波”。记者水均益以炮火为背景, 做出现场报道, 这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当时四十分钟的攻击中, 有十几枚巡航导弹在新闻中心附近炸响, 距离最近的炸点离他们不到八百米。新闻中心的楼顶就是高射机枪阵地, 高射机枪的对空射击使整个大楼都震颤起来。记者水均益对现场并没有刻意地渲染, 但是受众却仿佛已经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以其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 充分发挥了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的特点, 越来越被电视记者普遍采用, 它以直观的报道形式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 亲切、自然、可信性强。

(三) 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赋予体贴温暖

常常有这种情况, 有些节目播出后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 有些却不然。在这里, 信息接收者的选择, 除了职业、兴趣等不同影响因素外, 还与他们在接收新闻时的心理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当受众处于“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时, 对信息的接收就是积极的、主动的;当处于“无意注意”时, 就呈现出消极、被动的心态, 参与感明显减弱。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受众的参与感, 其中记者在现场建立的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感性诉求, 是指为使观众尽可能为电视语境假设趋同, 从而获得澄清与解惑的效果, 记者应该与观众之间建立某种默契, 成为观众的代言人, 引领观众去亲历调查的全过程, 感受现场, 透视现象。记者在现场的种种诉求应该是代表观众的诉求, 表达的是观众的情感。例如[2]《心灵的成长》这期节目, 探讨的是青少年忧郁症。节目的结尾采取的是黑场加采访同期声的处理方式, 黑场中”是医生与少女以及柴静与少年父亲的两段对话:

栢医生:“你爱她吗?郭娟娟回答:“我爱她”。栢医生:“你妈妈爱你吗?”郭娟娟回答:“应该是非常爱的”。

柴静:“你爱宋禹吗?”宋禹父:“爱”。柴静:“那你能确定宋禹爱你吗?”宋禹父:“内心我觉得应该是, 确定, 应该说确定”。

节目的结尾每一句简单的话语所包含的情感, 经黑场加以强调, 让观众注意每一句词意及其语气, 使片子前40分钟的情绪积累达到了一种心灵的极致效果。这一极致效果正源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感性诉求在片子中的成功运用。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的生存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关注”。[3]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状况, 注重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和肯定, 是《新闻调查》历来的特色与风格, 也是《新闻调查》赢得尊重的重要原因。

例如:《新闻调查》的《双城的创伤》那期节目, 有一段值得回味的画面, 柴静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 柴静和被采访者呈现在画面上的都是剪影。男孩拘谨地坐着, 剪影中简单的肢体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 轻声问道:“你回答不了自己时心里会难受吗?”苗苗弟弟:“难受。”柴静:“难受怎么办?”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 哽咽着说不下去。柴静对摄像说“可以了”。但是摄像并没有关机, 录下以下的一段画面:柴静蹲下身去, 用手拭去男孩脸上的泪水。沉默片刻后, 柴静接着问:“你跟姐姐在心里说过话吗?”苗苗弟弟:“说过”。柴静“你跟她说过什么呢?”苗苗弟弟:“你好吗……”

以上我们注意到, 画面用的是剪影而不是马赛克, 用柴静的话说用马赛克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泪水的画面, 至今让人深刻不忘。这些细节, 让人感觉到节目带来的温暖, 体现出节目对于这样一群受到心灵创伤而又缺乏关爱的孩子们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

(四) 严肃和理性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 调查类电视新闻栏目面对着收视率巨大的诱惑和压力。诸如追求轰动效应、大众化内容、视觉刺激、暴力等, 这些内容都在慢慢销蚀着许多原本严肃的媒体,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 能够坚持“精神守望”的媒体弥足珍贵。

电视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要照顾到各层次文化水平的观众。倘若一味追求影像上的凌厉, 则观众得到的只是一场震撼, 而不是该节目所被期待的舆论监督的作用。而《新闻调查》的严肃和理性是它的另一优势所在。严肃重在节目的内容, 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

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这期节目中, 节目首先亮出了一组数字, 即运城地委和行署在1995年提出半年内投资2.8个亿, 完成100万亩渗灌面积, 并且在1996年向省委的汇报中数字变成103万亩, 配套面积数字达76.7万亩, 之后这个数字又变成84.6万亩和81.2万亩。但是到1998年地委督察室调查的配套面积数居然降到5.36万亩。接着节目便开始展示记者重新对事件的调查过程。从节目编排来看这个调查过程:第一步, 向运城有关官员求证渗灌工程的面积的数据。这一环节出镜记者反复求证官方提供的所谓准确数据。第二步, 记者随机向本应直接受益的村民调查渗灌使用情况, 得到的回答都是渗灌根本没用。第三步, 进一步在搞渗灌节水的典范乡芮城调查, 在村民与乡长的当面对质中揭露当地政府的造假。这是记者在现场推动双方互动的最精彩片段。[4]第四步, 第二天请来专家再回访芮城。对之前乡长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实, 并得出调查数据, 到这里调查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5]这段调查回答了节目开始提出的疑问:半年的时间里修建渗灌100万亩面积的渗灌工程是否能够完成, 以及三年之后这些工程到底怎么样了。接着便开始第二阶段调查:这么耗资巨大的工程如何成了“豆腐渣”工程。第五步, 采访已退休芮城地委书记, 观众听到的是前地委书记轻描淡写的反思。第六步, 随意选取一个村, 调查基层当初如何完成建渗灌池的任务。从村民那里听到的是“劳民伤财”的抱怨。第七步, 对芮城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采访, 在记者的质疑下, 我们听到的还是面不改色的谎话。在采访之后, 出镜记者在串场中进行了评论, 并且在镜头前将渗灌池的上水管拔起来, 让观众一起看管道根本就是木头, 还长了芽。这一段显示了调查叙述者的本色, 记者通过现场调查, 将事实叙述给观众听。第八步, 记者就专家提出的渗灌节水技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问题, 再次采访芮城前地委书记和运城地委书记。记者不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铺陈证据, 但是前地委书记仍镇定自若地推卸责任。而这一部分的调查恰好为运城搞形式主义工程说明了本质原因。第九步, 在对农民的调查访问中发现强建、强拆现象。第十步, 在太原采访省领导, 省里作反思。出镜记者最后评论。至此, 整个调查过程结束。我们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始终在现场层层推动调查的进行, 并且借助镜头将调查一一呈现出来, 有理有据, 环环相扣, 体现出节目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调查类电视新闻的记者的角色定位和现场把握

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功, 在于记者心理层面的外在表现。在《新闻调查》的工作手册中, 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和平静的心态。

笔者认为, 采取怀疑与质询的态度, 才能探究问题、揭露内幕;保持调查天平的平衡, 才能保证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即便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即便缺席也是一种现场。《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说:“真相来自探寻, 而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以平等的视角调查, 才能使被采访对象没有尊卑贵贱之顾虑, 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身份在话语场内发挥作用;怀抱平静的心态, 才能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 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对事件发问、对真相追踪, 但不以伤人为代价。调查类新闻的记者应当采取质疑、挖掘、求证的方式, 逐渐接近真相无底洞的那个“底”。根据线索提出疑问, 为调查过程布下悬念;在调查过程中, 对各种可能性背后的支撑材料进行广泛的发现;对已然发现的事件真相进行进一步确认。他们应该犀利却不残酷, 平实但是专业。央视名牌主持白岩松, 在《新闻调查》栏目中报道北京“公交先行”话题时, 在节目的结尾处借助流行音乐《归家》的那一大段评论感叹, 不仅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使整个栏目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主持人恰到好处的主观介入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而且会使传播导向更趋于鲜明。

在《新闻调查》中, 出镜主持人也是“调查记者”。作为现场报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元素和表达符号, 他需要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与话语同时的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 在镜头前驾驭现场报道的进程[6]。被称为“电视记者界的巨人”的迈克·华莱士, 提出记者应采用“挑起矛盾”的提问方式, 他将新闻调查变为一种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7]。

现场报道对于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闻调查的证据和结论并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 而是伴随调查行为的开展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记者的角色行使方式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调查。依托现场报道的手段, 记者带领受众一同获取信息并验证真伪, 这更加需要媒体人保持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 根据不断接受到的信息来调整下一步的行为, 力求发掘更多的事实细节, 进而逼近事件真相。

四、结语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然而, 有着独特魅力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异军突起的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一扫“电视无文化”的偏见, 把理性引入电视新闻这一领域, 这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突破, 也是传播界的一大突破, 相信这一报道方式将会催生更多精品, 在新媒体时代绽放夺目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J].新闻记者, 2005 (10) .

[2]罗昶.浅论调查性报道的感性诉求——兼谈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采访语态.央视国际网站专栏

[3]余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学术版, 2001-02-06.

[4]张洁, 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48.

[5]《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事功能分析第一章《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述者类型.

[6]张龙.记者型主持人角色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9

1 记者心理准备对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意义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相较于其他报道方式和其他媒体而言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现场反馈的即时性”。广播虽然在“即时性”上不逊色, 但它缺少现场画面这一重要元素。众多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传播自由, 速度快且有画面, 但它的画面零星不连贯, 尤其是缺少了记者带有权威性、即时性的现场解读报道。可见, 记者已然成为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记者的个人风格和魅力已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败紧紧拴系在一起。

心理准备就是人能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并在事情发生时心理和身体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充分的心理准备能让记者底气十足, 充满自信, 即便是碰到现场凌乱的状况也能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 处变不惊, 并能在复杂的事件现场迅速抓住报道主题, 抓住合适的采访对象, 在脑际灵活组织语言材料, 面对镜头冷静地评述新闻事实。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相反, 不充分的心理准备则会让记者产生紧张的心理情绪, 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事件现场所累, 失去方寸, 大脑一片空白, 不战先乱。现场的采访报道也会存在仓促应付, 不到位、不深入的现象, 更不用提出彩。可见, 记者的心理准备状况势必会影响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准备的现状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准备的现状就目前而言, 一是个体方面, 记者本身认识不够。部分记者没有充分意识到心理准备对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重要性, 导致无准备上场或根本就不敢出现场。二是新闻专业教育欠缺。虽然现在的大专院校新闻专业相继开设了“新闻心理学”专业课程, 但大都是辅助选修性的, 重理论轻实践, 且很少涉及具有针对性的记者心理调节。另外, 非科班出身的记者不在少数, 这方面更是真空。三是新闻传媒行业不够重视。至今传媒行业内都没有出台有关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培育、训练和调试的指导性意见或文件。媒体本身重视也不够, 也没有规范性的激励措施, 鼓励记者适时多做现场报道。

3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准备存在的问题

电视现场报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即兴”、“不可修复”, 没有多余的时间容记者慢慢思考, 慢慢适应。而记者面对的现场未知是多重的, 变化是无法控制的, 包括新闻事件原因、走向及结果的未知和无法控制;包括新闻当事人状态、情绪及问题回答也是未知和无法控制的。这种多重未知和无法控制有客观因素影响也有主观因素影响。鉴于此, 应对新闻事件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记者必须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做后盾才行。人的心理准备是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 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的意识过程, 如感觉、思维、情绪等。目前,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心理准备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3.1 害怕、怯场

记者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灵魂人物, 发挥如何将直接关系现场报道的成败, 再加上节目“一次性”过的不可修复性和现场的多种未知和突变, 很多的记者面对高压, 谈之色变, 望而却步, 不敢出现场, 更害怕出现场, 主要是害怕出错, 害怕应付不过来。

3.2 心理失衡

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需要现场采访新闻当事人、旁观者和专家学者以增加现场感和直观、真实性、权威性;需要面对镜头即兴评述新闻以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亲切感。由于新闻事件的性质不同, 在灾难性新闻事件现场, 记者面对事件的始作俑者容易产生一种职业的优越感和生杀予夺的权力感, 采访提问容易造成强力气压, 给采访对象以压迫感, 不利于平等对话, 深挖原因。这种心理失衡造成的高强气压用于现场述评新闻中就缺乏亲切, 容易让观众产生距离感。

3.3 情绪失控

新闻事件现场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 当记者不足以应付现场时情绪就会迅速失控, 容易心烦、慌乱、急躁, 采访仓促, 口播表达不清。当记者太过于投入现场时, 情绪也极容易被现场的气氛带动, 失去控制。

3.4 角色转换困难

记者既要作为电视媒体的工作人员代替观众去现场亲历事件, 客观公正报道新闻。同时, 记者在亲历现场时, 还有一个自我个体的意识在思考。当个体自我意识受现场影响太过于强烈时, 就会影响记者报道新闻的客观公正性, 表现角色转换困难。

4 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准备的对策

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的心理准备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整个行业、新闻教育、记者个体多方的共同努力。

4.1 大专院校应重视新闻业务素养

作为新闻专业人才的培育基地, 大专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应该首先重视记者心理的培育和调试, 不仅要在理论上加以引导和教育, 更要在理论中联系实际, 多向实践倾斜, 多给学生提供心理培育和调试的锻炼舞台。

4.2 新闻媒体行业应加强引导

首先作为媒体本身, 新闻单位应该足够重视记者的心理健康, 加强对记者心理准备的专业培养和训练, 请专业心理咨询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并定期开展日常心理准备的训练, 争取在实战中提高记者的心理准备能力。此外, 新闻媒体行业也要从整体角度考虑, 出台相关业内的指导措施, 建立考评机制, 鼓励记者适时出镜主持现场报道, 并作为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的依据。

4.3 记者个体应培养兴趣富于挑战

面对现场纷繁复杂的突发状况, 记者作为现场报道的主控制和灵魂人物, 若想较出色地把控新闻事件现场, 一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 培育现场激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心喜欢现场, 喜欢挑战现场,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自己的激情, 充分发挥, 才能有自信和底气迎接各种突发状况。二是要控制情绪, 保持冷静。兴趣和激情是让记者敢于挑战, 挑战得好不好还要看记者的内功。记者在现场要想把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保持冷静。只有足够的冷静, 才能保持大脑的清醒, 让自己能够客观公正地观察、分析新闻事件的发展和走向, 剥离事件的表象和本质, 以便快速确定报道基调, 选定采访对象和确定采访问题并在进行中能预测各种可能性结果及给出相应对策, 即便是面对突发状况也能够处变不惊, 始终牢靠把控新闻事件现场报道的整个走向。三是要善于转换角色。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会有自己独立的个体思考和认识。但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事件的现场气氛感染, 受现场左右且掺杂个人情感的认识未必是客观的。记者要善于转换角色, 在观察、分析、亲历现场后, 一定要静思片刻, 设法抽离自我的情感认知, 力求以旁观者的身份客观看待、分析现场新闻事件。

摘要: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是记者以亲历者的身份通过观察、体验、采访, 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报道新闻的一种方式。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时效性、灵活性、现场感和亲和力充分展示了电视媒介的传播优势。同时, 新闻事件现场的未知性和多变性也为记者的心理准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有目的且又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做好现场报道意义重大。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王海鹰, 高建军.谈谈“暗访”的心理准备[J].新闻传播, 2006 (9) .

[2]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9) .

小议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真实性 篇10

1 电视现场报道的界定和特征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面向摄像机 (观众) ,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 (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 ;现在进行时 (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 ;完整同期声 (有现场声音) 。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 等等特点。

现场报道要求电视记者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功力。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 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与核心, 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头表达力, 能生动形象、简明扼要地向观众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发生、发展情况;要善于应对, 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能使采访者吐露真言;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 反应敏捷, 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把握现场的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 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 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 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

2 新闻真实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现场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报道对象的客观反映, 现场真实性就是要把所发生的新闻事实, 不加修饰、原原本本地展示在受众面前, 充分发挥现场真实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把报道做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近一个时期, 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新闻, 尤其是纪实性很强的现场报道节目频频使用“再现”镜头。例如:抓获受贿者后, 电视记者通过犯人或见证人的口述, 人为地再现案件中行贿受贿的细节;人为地再现犯人密谋犯罪的过程……众所周知, 新闻与电视剧有不同表现方式, 新闻之道在于求真, 离开了真实, 新闻便无价值可言, 对电视新闻而言, 其真实性包括: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等都必须真实。

由此可见, 现场报道新闻的真实, 是严格的事实的真实, 无疑要完全忠于生活的真实, 它不允许像艺术作品那样塑造典型、合理想象、推理, 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记者的语言和道听途说的事情用虚假的画面显现出来, 当然新闻也不是原始生活真实的翻版, 而是在绝对忠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取舍, 提炼主题, 加强新闻表现力, 便于新闻受众了解真实的生活, 但新闻加工的幅度应严格遵循新闻原有的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

3 现场感与参与感带来真实感

电视新闻现场感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也是电视新闻的魅力所在。除了现场感之外,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还能带给观众另一种鲜明的心理状态———参与感。在人际传播中, 参与感是人与人直接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当电视把画面与声音一齐诉诸观众的感官时, 参与已成为普遍的收视心理需要和衡量传播效果的公共标准。而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 参与感已成为决定现场报道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电视台有一档民生新闻栏目《都市条形码》,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 记者总是能拍摄到新闻现场的镜头, 这说明记者在第一时间已经到达了现场。《都市条形码》主持人总是能够深入案件本身给观众带来一种知识的解读性, 一种能够深入其中又能够置身事外的独特关注和客观评析。采用在现场完成报道, 这一点对栏目的风格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开播以来, 创下了昆明地区栏目收视率的最高点。记者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给一双双关注的眼睛带来过最及时的新闻现场, 共同亲历新闻、感觉发生、关注细节, 创造了收视率最高的奇迹。

4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有助于其现场真实性的表现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声音为传播版符号, 只有声画的真实, 传播的信息才是准确的。在这一前提下, 新闻现场报道才能在受众中产生真实感。从而使电视新闻真实性与真实感统一, 事实真实和表现手法真实统一。那种靠扮演、重拍等事后通过导演的“再现”镜头, 制造出来的“真实”一旦被观众敏锐的目光察觉其中破绽, 便会疑惑顿生, 假作真时真亦假。图像的真实性既然受到怀疑, 那么新闻的真实当然也无从谈起, 这种没有新闻真实性的手法, 也就没有了真实感, 更谈不上新闻的报道力度了。

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有助于其现场报道真实性表现, 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 由于电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出现了记者拿着话筒到处伸的现象, 新闻中各类人物也不管有无必要, 都请其出画面大讲一通, 使电视新闻屏幕充斥着大量水分, 降低了一档新闻的整体质量, 倒了观众的胃口, 所以现场报道时选好采访对象是决定同期声应用成败的关键。

5 第一现场升腾新闻现场报道主题

现场报道是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进行时同步采录播出的, 新闻未经加工, 更加原汁原味, 因此, 在客观、真实方面更胜一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因为记者出画面, 就好似把观众带到了新闻现场;记者在现场的报道, 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小, 因此观众对自己目睹的和听记者在现场报道的信息, 都比较相信, 没有隔阂。再有, 记者以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报道的新闻, 没有经过转述,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大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用事实说话, 节目凸显的是事件的情节和人物, 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

所谓第一现场就是指通过记者的镜头、现场目击者的表述以及对新闻事件恰当的描述, 让观众体验到仿佛就在现场的感觉, 感受到目击者在现场所感觉到的氛围。

综上所述, 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精彩所在, 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 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如何更好的发挥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和潜力, 更易被广大受众所理解的接受, 还需要更多电视工作者努力去开拓。S

摘要:现场报道做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主流, 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 面向摄像机 (观众) ,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磊.浅谈电视新闻的真实性[DB/OL].辽宁电视台-老王论坛, 2005-10-10.

电视新闻报道与创新 篇11

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民心,关注民生是新闻创新的源头活水

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主旨是为人民鼓与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贴近群众,而贴近群众就是要贴近与老百姓关系最直接的事实,即群众最急最盼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贴近”的本质就是贴近民心。新闻宣传要有所创新,记者必须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勤动脑、勤动手、摸准现实的脉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采撷活鱼,及时报道。

1. 坚定民生意识,坚持深入生活。“朝辞宾馆彩云间,方圆百里一日还。群众呼声听不见,小车已过万重山”——网上流传甚广的翻版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些记者工作作风轻浮,不深不实的状态。许多名记者总结成功经验时常说,“好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

2.把握百姓脉搏,满足百姓需要。电视新闻记者要紧紧把握群众脉搏,时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

2009年岁末,兴安电视台推出了“民生调查”系列报道,就广大群众关注的农民工工资、城市居民社保、医保、子女上学、就业等问题展开调查式报道。这个系列报道主要采用体验、调查式手法,真实记录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急事、愁事、难事。

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运用非习惯性方式思考问题,是新闻创新的关键

新闻工作者都难免在以前的采访中形成思维定式,一般说来很难跳出框框。要想采写出有新意的报道就必须摆脱公式化的束缚与羁绊,运用非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打破从众思维、惯性思维,确立创新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1.多动脑、细观察、勤思考。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如何从众多的事件中挑选出有价值、有冲击力的新闻,这需要记者有深邃的发现力、剖析力,时刻用新闻的眼光考察客观事物,要不停问一下自己,这个主题新不新鲜?这个角度新不新鲜?别人有没有写过?有没有创造性?等等。事实上,这种反复问、反复比较、反复思考、反复筛选的过程就是进行思维创新的过程。

2.透过现象看本质。记者要学会把报道对象放在时空的跨度上分析,把局部现象放在整个社会的全局背景下考虑,分析单一现象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和反映。

结婚办嫁妆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陪嫁品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今年夏天,乌海市市郊12对新婚青年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在婚礼上作为陪嫁品的12头奶牛格外引人注目。新娘子们一致表示:“娘家送再多的钱和金银首饰,总有用完的一天。如果婚后我们发展养殖业,很快就会富起来。”从陪送电器、金银首饰等硬件到陪送奶牛帮助新人发家致富,新时期群众的发展观跃然纸上,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主题,《别致的陪嫁》如实地报道了这一新生事物,使一篇平常的集体婚礼报道变的平中有新、新中有奇,凡而不俗。

积累新知识,提高素质,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结构,是新闻创新的支撑

渊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只有积累必要的知识才有可能获得创造力。有人说记者要成为“杂家”这并非苛求,知识会使人有适当的“重量”感,能使记者在采访中游刃有余。因为任何人都愿意同理解自己的人谈话,在采访中,你的采访对象一旦发现你对其工作、行业并不陌生马上就会提高同你谈话的兴趣。只有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在报道中记者才能决定采用什么、删去什么。此外知识的积累和储存还有利于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因为新闻敏感是一种顿悟性思维,只有大脑的信息库储备了足够的信息,新的信息进入后才能引起碰撞,记者才能见微知著,发现新闻,判断事物有无新闻价值。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论文 篇12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报道艺术,传播优势

现场报道, 是指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主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一般表现为记者手拿话筒面对着镜头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 并加以适当的解说。现场报道相对于其他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尤其是直播的报道方式, 只需要稍加处理便可以将其直接进行播报。但是, 要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记者从幕后走到镜头前, 对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 现场报道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做好现场报道, 必须要掌握现场报道的技巧, 驾驭好新闻现场。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一) 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较多, 有文字性报道、单纯语言性报道、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报道、语言文字图片结合的报道, 以及现场视频与语言文字结合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方式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般以前的新闻报道较多的采用文字报道形式, 主要以新闻发言稿为主, 这样的报道人们后期加工的成分较多;后面逐渐有了图片与文字语言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文字报道, 这种报道更具有真实性, 有现场图片能够反映新闻现场的场景;近年来,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主要以现场报道为主, 现场报道实现了画面与记者语言的同步性, 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播报的方式, 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新闻现场, 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对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播报, 后期的人工处理成分相对较少, 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加。但是这对记者的要求较高, 记者必须要能够驾驭新闻现场, 并且要具有现场应变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的报道, 记者必须要现场斟酌自己的一字一句, 避免因言语上的失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传递不良影响。

(二) 时效性

时效性, 是事实发生与事实以新闻的形式被报道出来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说, 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失去了时效性, 新闻便不再能够称作“新”闻。在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 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给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现场报道则能够最快的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播报, 记者们以其专业的嗅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现场发生的事件, 并以专业的角度直接进行现场播报, 这样的速度不亚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也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够与网络媒体竞争。在现实中, 我们发现很多媒体总是争相发布信息, 即使早了几分钟, 该家媒体的信息点击率也会相对较高。如果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差, 总是播报网络媒体已经播报过的新闻, 收视率便会大大降低, 新闻的价值也会降低。现场报道能够让记者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播报他们不知道的新闻事实, 并结合现场的气氛通过自己的语言对观众产生影响。

(三) 亲切性

由于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直接面对镜头, 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报道, 对现场的群众进行采访, 这样能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 更加真实。比如在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一次现场报道中, 记者站在一片废墟中, 对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看望受灾民众进行现场报道, 对灾区的人们进行采访, 当人们看见这样的报道后, 内心产生了共鸣, 自身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对于这样的报道深信不疑, 增加了亲切感。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艺术

(一) 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对于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可能的掌控全局, 对现场环境气氛都有深入的了解, 对事件发生的背景也要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为现场报道做好准备。可以说,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它不仅要求记者要合理选材, 还需要他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开场白, 介绍事件背景, 采访相关人物, 把握报道的重点, 掌握好报道的时间, 同时还要能够通过解说和串联将整个报道统一起来, 使之连贯而完整。这要求记者必须要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除此之外, 记者要对报道中的事件进行解说, 可能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夹叙夹议, 且自然流畅, 层次分明, 这都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报道记者准确选择报道对象, 并能够驾驭整个报道现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 必须要能够在现场快速的准确的找出关键点, 然后对特殊的情景进行特写, 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 同时通过自己讲解或者采访他人的方式给观众展现现场新闻事实。除此之外,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具有驾驭现场的能力, 新闻现场报道其实就是一次直播, 几乎没有后期处理加工的成分, 记者进行现场播报时, 一定要能够驾驭现场, 对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对象、整场报道的开始、结束, 时间的把握等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掌控, 同时要保证图像与语言之间的配合度, 保证镜头能够与语言协调一致。

(三) 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

现场报道记者即使在报道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局面, 因此现场报道记者必须要能够进行临场发挥, 做到随机应变。一般来说, 现场报道的记者包括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 摄影记者主要负责幕后, 而采访记者是需要直接面对观众的。因此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要相互配合, 遇到突发情况要随机应变, 尽可能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对于突发情况要临场发挥进行救场, 尽量避免因自身报道引起观众的负面情绪。

(四) 注重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语言, 掌握语言艺术。现场报道记者的形象与语言能力对于观众的影响极大, 对于报道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名负责报道火灾现场的记者, 穿着华丽喜庆的服装, 面带笑容的报道这次火灾中有多少人死亡, 将会激起多少民怨?现场报道的记者必须要根据报道的事实调整自己的服装、妆容等, 要保持自身形象大方得体, 深得观众喜爱, 这样才能够增加报道的成功率。同时,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掌握语言艺术, 对报道的语言仔细斟酌, 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语言要富含情感, 切不可单调苍白。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相对于以前的报道方式具有较大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在真实性、时效性、亲切性三个方面。当然, 现场报道虽然有一定的传播优势, 但是它对于播报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也更高。要做好现场播报, 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 具体来说, 需要记者做到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这样才能够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 真正发挥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真实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体现[J].魅力中国, 2014, (22)

[2]薛天.浅析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3]韩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误区和解决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上一篇:人际认知下一篇:市场集中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