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

2024-08-01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通用12篇)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 篇1

随着传统电视媒体转型的不断深入, 现如今电视中民生新闻类节目已经放弃了传统的说教式新闻, 尝试着通过生动的趣味性、鲜明的地方性等成功吸引受众眼球。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坚持平民观点, 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 把话语权交给受众, 但在新媒体时代残酷的市场竞争压力下, 电视民生新闻为迎合受众, 也存在一些不具备新闻价值和积极意义的、不健康的内容, 必须引起重视。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

(一) 平民化的新闻视角

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与展现中表达主题, 它将传统传播媒体一贯的脱离群众、政治说教的形象摒弃, 把电视新闻媒体的立场、视角放在老百姓身上, 因而电视民生新闻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拥有平民化的新闻视角。社会上平凡的老百姓、农民兄弟、下岗人员、弱势群体等都是电视民生新闻所关注的对象, 且电视民生新闻是从他们的视角上来反映问题, 旨在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 社会化的新闻题材

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题材来源就是民生, 社会化的新闻题材是其另一个显著特征[1]。通过电视民生新闻, 荧屏上的时政动态、社会名流变成了普通百姓身边的琐事, 卫星传播也不仅仅为国家大事服务, 还在转播各种社会化的民生新闻题材。在传播过程中, 电视民生新闻把老百姓的琐碎家庭生活纳入新闻题材范围, 对他们的生存、生活和生计进行关注, 全方位报道百姓每天关注的、面对的事。

(三) 地域化的新闻传播

综观当今的电视民生新闻, 其形态无一不具备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传播中也是立足于某一个或多个交集而成的地域文化之内, 很少有全国性的电视民生新闻。该特征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更好地报道百姓身边的事, 更能走进百姓心里, 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同时, 电视民生新闻通过紧密结合各种新媒体, 积极建立民生直播体系、新闻热线等, 把不良社会现象公开曝光出来, 从而在地域受众中树立亲和力和威信。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改进策略

福州电视台《新闻110》是一档成立于2000年的福州本土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综合民生类新闻节目, 其关注民生、反映民情的新闻节目, 本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以关注民生为导向、播报最及时、最有效的民生新闻。由于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报道面广、影响范围大、参与观众多, 使得它多年来成为当地民生节目不可撼动的收视王牌之一。不过在新媒体自媒体风起云涌的时代, 在《爸爸去哪儿》《奔跑吧, 兄弟》《中国好声音》等大量现象级综艺节目的强势冲击下,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所有的民生节目一样, 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 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大改革力度, 通过以下改进策略在未来创造自己的收视新高。

(一) 优化节目品牌, 获取长期发展动力

新媒体又被称为数字化媒体。数字电视的开播为受众提供了上百个可以选择的电视频道, 导致受众手中的遥控器无所适从。因此, 寻找喜爱的电视节目仿佛是在超市挑商品, 让人产生眼花缭乱之感, 而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 促使受众能快速而有效地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品牌商品。品牌的概念不再新鲜, 它已经细微到很多企业的战略、策略里, 市场的主流也变成了品牌消费。

如果电视民生新闻在短时间里不能把亮点呈现给受众, 或无法让受众信任节目品牌, 受众换台时不会有丝毫犹豫。为此, 品牌对一个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就像生命。如:《新闻110》可尝试着以社会类题材为主, 打造属于福州自身特色的民生新闻“特色品牌”栏目, 把镜头对准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打出“生活主体是人, 而人的主体是普通人”的理念, 通过关注普通人生活的纪实性报道, 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视追求, 构造出了一部由“小人物”写成的历史。普通的小人物虽然并无多大的政治价值, 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他们的被尊重中, 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 它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敢于担当, 不仅有历年防抗台风第一现场报道、海交会报道, 还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建党90周年、一年一度的圆梦大学等大型公益活动报道。这类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关注现实存在的人的电视样式, 使人们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生存境况得到关怀, 从而得到人们心理上的认同和喜爱。

(二) 开发媒体资源, 充分挖掘有效信息

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多使用短信息, 但这种报道方式是最简单的, 在为受众呈现事实之前并没有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深度关注需求。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大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的力度, 在选题上侧重于具备一定社会关注度的新闻, 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 把深度报道呈现给受众[2]。

因此, 民生新闻必须要坚持进行理性报道, 不仅要把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呈现给受众, 还要在内容设置方面为受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挖掘, 促使受众自我反省, 起到参考与监督作用。如房价的涨跌是关系百姓利益的民生问题, 电视民生新闻就可以此进行深度报道, 把房价涨跌事实告知受众, 并开发和利用媒体资源对房价涨跌原因进行深度分析, 把对普通购房百姓有利的应对策略提供给受众, 这样才能把有效信息充分挖掘出来, 为受众的日常生活做出贡献。又如酷暑天市民如何度夏、暑期孩子安全过暑假的注意事项、暗访违规企业等等。这一档节目才是真正地将福州地区民生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出来, 帮助福州地区调整民生矛盾。

(三) 利用好新媒体, 不断丰富收视渠道

在各种新媒体强势来袭的时代, 电视民生新闻应看到宝贵的发展机遇。新媒体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碎片化, 只有更好地利用更多的碎片才能不断丰富收视渠道, 从而得到提高收视率的机会。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可把自媒体建立在手机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 从而把更新的新闻内容通过自己的账号、平台等多渠道传播出去, 同时利用反馈、抽奖等环节把受众拉回电视民生新闻当中, 以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 电视民生新闻通常都是现在演播厅录制, 然后进行传播, 播报相关新闻就成为主持人的主要工作, 受众并没有更多的选择, 只能在电视机前被动收看[3]。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中, 电视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好各种新媒体, 通过三网合一的方式把民生新闻播报到不同的领域。如:在直播民生新闻时, 可在演播厅里面设置一个大屏幕, 滚动播出画面、文字、数据等信息, 受众也可通过电话、微博、微信或短信等方式积极参与话题互动, 第一时间更新受众对话题的支持率, 直接把受众的视频、音频等切入直播现场, 为受众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 逐渐培养受众的参与性。同样地, 现场记者及新闻事件观察专家等也可把事件的最新发展、评述等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传递到演播厅的大屏幕上, 形成多向互动, 不断拓展和丰富收视渠道。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民生新闻要求电视台要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 要做其他新闻样式的表率。然而电视民生新闻不能一味求新, 而应重视优化节目品牌, 通过应用各种新媒体资源来挖掘信息、丰富收视渠道, 并平衡好新闻传播与收视率, 从而为百姓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 真正做到关注民情、贴近民生。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 大众传播媒介快速发展, 新闻的传播与发展也因此获得肥沃的媒介土壤。基于此,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只有不断变革和创新, 在深刻认识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及时找寻能促进改革、提高收视率的有效策略, 才能在新媒体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特征,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叶晓青.刍议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途径[J].新闻传播, 2014 (16) :88.

[2]童珍.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 :35.

[3]陈鹏.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生存发展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158, 163.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 篇2

董平

【关键词】: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第一现场、民本传播理念

21世纪以来,民生成为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一年,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应加强责任意识——贴近群众、紧扣民生、反映民意,办好民生新闻节目,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对确保改革进程健康持续地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借鉴公共新闻传播理念,以小为切入点、纵观大视野,深入阐述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状态及趋势。结合具体节目和近期实时热点,尤其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的新闻实践,从世界观方法论、新闻传播论等角度,着力探讨和解决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办好民生电视新闻。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民为本的理念,平等、独立意识普遍增强和世俗化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日益激烈,民生问题也随即凸显,关注国计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已成为时代重要话题。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转型期间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民生新闻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也由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生存和竞争的有力武器。所谓的民生新闻,是关乎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由最初的社区新闻发展而来,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共谋的产物[1]。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播被看作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几年后在全国各地已形成的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并打造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齐鲁电视台的《啦呱》、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等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奇特景象,因此有学者把把这次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之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节目以传者中心的传播理念,放下官架子,抛弃说教的腔调,记录百姓生活状态,化解生活矛盾,排解情感情惑为己任,以更贴近、更亲和、更有趣、更有用的方式和理念与观众亲切交流,勾勒百姓身边的生活场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正朝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民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即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本诉求。

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 1

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2]。因此,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核心所在。因此报道题材要突出服务百姓,以平民视角的报道立场,民本意识的价值取向及民众话语的报道方式为范式,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平民化的主持风格,以“短、平、快”为特色,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激发了观众的收视心理。“民本”语境下的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为基点,始终围绕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报道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而基于而这种语境下的民生新闻,无论是在社会新闻还是在生活资讯,无论是在灾害报道还是在轶闻趣事,都能反映群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意识,都能通过真实客观的的镜头、人性化故事、个性化叙述、犀利化点评,拉近了媒体与百姓的距离,同时达到凸现社会关怀,塑造市民主流价值观念。民生新闻也因此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从而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民”为本。新闻媒体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衙门思维,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努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就是“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众诉求、民本取向”。“民”是民生新闻的关注主体,属于“类的群体”的概念,即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的受众群体。新闻报道必须首先确定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价值,重点关注政策影响下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新闻的选择要从人出发,而不是从事、或者物出发。比如齐鲁电视台《啦呱》报道了山东省某市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现象。它的报道角度是 “人”去行政事业部门办事,减轻负担,不用再交费了。这就是“人”和“事”在“民生电视新闻”中的关系。鉴此,民生新闻体现出鲜明的服务性,而这种服务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服务也是相濡以沫,一脉相承的。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生”为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按照这个层次论,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人是围绕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而活着。“生”是生命之存活、发展的一种状态,不管是生老病死的生理欲望,还是喜怒哀乐的精神需求,一切都缘于“生”。人作为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符号,对人的关注则主要围绕“生”而展开。因此,“生”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追求和第一核心,重视民生的精义在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确保每位社会成员基础性的基本权利。媒体必须寻找和把握新闻 “生” 的落脚点,把老百姓的“生”放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聚焦公民的衣、食、住、行,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平台,增强全体人民的发展活力。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收入分配、消费娱乐、就业求职、物价变动、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社保、教育学习、人际关系、权益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抓好。

电视民生新闻围绕“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把“民”和“生”结合起来,扩大新闻所关注的视野,将新闻价值定位于老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民生新闻民本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老百姓着想,同样在形式上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在组织形式上大胆突破了“以传者为中心”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如东方卫视的《直播上海》“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并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打出了“心疼老百姓,为老百姓说话”口号,强调了将节目平民化进行到底。

媒体在不断增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同时,更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60%,有的甚至还高达90%以上。在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大量现场采访、同期声的运用、鲜活的画面、市井化的语言使媒体与老百姓实现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同时节目开通观众热线,接收手机短信,征集市民DV作品等多种参与方式,这不仅为节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内核,使其彰显出自己的魅力个性与独特品质。在操作层面上,它实行了个性化、开放化的直播和杂志化的编排,在传播理念层面上,以平民化视角关注百姓生活,实现了从社会精英到平民百姓的回归,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但如此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克隆与跟风,众多同质化的新闻栏目逐渐引起受众收视兴趣的下降。一些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过分追逐收视率,放弃了新闻应有的真实性、严肃性、责任感,沦为了市井中捕风捉影、闲言碎语的好事者。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监测的力度成为衡量媒体的风向标,有些民生新闻不能担当起社会“风向标”角色,孤立地报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新闻记者永远要坚守社会良心,坚守价值观,关注人情冷暖。从芙蓉姐姐的火爆网络到天仙妹妹的成功树立“品牌”,从“艳照门”照片的广为传播到“兽兽门”的迅速扩散,新闻网络的便捷与虚拟性充分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提供了平台,“鲍肆”大行其道,“兰惠”从此不芳,那么,我们的新闻记者需要做些什么?当每一次新闻事件突发时,我们是否在关注现象同时进行舆论监测?是否只要大众关注我们就关注?

传媒单纯大量报道灾难车祸、暴力凶杀、夫妻吵架、同性恋之类题材的内容,总体上缺乏引导舆论的正确观念,反而刻意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

刺激人们隐秘的欲望和快感,是消费市场得以成型的起点。新闻媒体代表了受众欲望的眼睛,一边窥视,一边幻想。观赏本身正如自慰,也是自虐。对于一般人而言,各种新奇而隐秘性的生活场景吻合了心理补偿的理论。但这种补偿,依旧是一种巨大的幻觉。“牛人”凤姐那离谱的择偶标准,本应是私密中的幻想,如今各个电视台为了刺激和迎合受众窥视欲望,却将她一次次推置于公众的目光下,把个人隐私公众化,变成了一种可供观赏的表演“玩偶”。于是凤姐忙于制造各种新奇的“娱乐膏药”,涂抹在自己的伤口之上。带着伤残的灵魂,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走进“愚乐”的假面舞会。“凤姐事件”(包括层出不穷的类似新闻),犹如一面照妖镜,它举起轻柔的娱乐的小手,撩开了我们的面罩,照见了媒体所有人的鬼脸。

记者职能发生错位,违背新闻客观规律,介入、干预新闻事件,使得新闻成为传媒一手操纵下的主观“事实”的报道。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该台的编导(临时人员)雇佣人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并拍摄下来播出的,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个报道“传媒假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包括对媒体形象的冲击。《纸做的包子》报道中存在记者导演事件的行为。在报道中以制作纸馅包子这个社会真实(这个社会真实是被编导制造的)为基础,为渴求独家新闻进行人为策划和制造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客观报道发生的事实,而不能自己制造事实同时又报道这个事实。

民生新闻报道的低层次导致理性深度的丧失。过分追求对事实报道的“短、平、快”,缺乏对事实本身内涵的深刻的思考,使新闻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3]。过去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大都是会议纪要,有很强的官方意识形态,而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于是民生新闻报道中出现很多生活中的烦杂事情。民生新闻并非拿百姓熟悉的内容作为他们生活中消遣的对象,它的实质是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做为一个切入口,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

民生新闻取材被局限在那些与市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农民被有意或无意地“边缘化”,导致农民在节目中逐渐失去话语权。误解民生新闻 “民”的内涵,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农民日益成为最庞大且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成了一群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4]。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农民”作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市民资格”的公众,而非仅限于居住于城市的市民。另外农民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他们在媒体中却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因而他们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媒体应承担起传授知识、教育大众、促进城乡融合的功能,使农民能够从民生新闻中得到自己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体现出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过多过滥致使节目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电视节目的模式的开发具有极大风险性,加之目前中国缺少相应的电视法律法规,这使得媒体探索开发新节目的热情不高,各个媒体之间相互克隆,恶性竞争,使民生新闻陷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之中。

电视民生新闻的“再探索”

电视民生新闻方兴未艾,作为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瓶颈。探索新闻发展的出路,避免新闻走入误区,实现民生新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在媒体空前白热化竞争的时代,在新闻节目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尤其是面临着本地台、境外台内外包抄与围困的局面,其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没有制胜的武器,就不可能突出重围立足于本地乃至全国。因此媒体必须尽快进行再探索,找准节目定位,以特色打造强势,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给节目再探索和再定位呢?当代著名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在《什么是战略》提出“一个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的引导。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决定产品规划,战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的沟通,战略引导组织工作的重心。简而言之,战略就是定位,借助持续的、简单的信息让企业和产品在顾客心中立足,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借用到民生新闻中,实质在于同质化中强化自己的异质性,通过找准节目定位建立独特的节目认知,拓宽视野,办出人无我有的特色节目,从而使自己的节目与众不同。

在媒介渠道过剩的时代,传媒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的附加值。因此,新闻在内容提供上,挖掘特质就是努力打造信息的附加值,使新闻具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在众多被选择对象中的受众选择率[5]。挖掘特质,营造信息的附加值,这需要在新闻节目制作上寻找与塑造差异点,由差异点产生信息附加值,提升节目的品质。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采取差异化策略,从多方面塑造差异点,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差异点的建立常常由独特的新闻策略构造而成,主要包括:

媒体应搭建区域化新闻采集和交流互动平台,在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里面,让新闻栏目与群众距离更近,充分发挥媒体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媒体必须以“民本”思想作为制导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从关注民生,洞察百姓心理的角度出发,培养强烈的民众情怀,办出既遵循大众的审美情趣,又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民生新闻。

现场报道以报道的连续性和纪实性,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媒体深入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捕捉“第一现场”的新闻信息,将其原生态地呈现给受众。民生新闻以不同的叙述策略形成具有故事化叙述风格,便能营造差异点,增强可视性。一是对新闻进行故事化编排,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二是现场化叙事。记者在“第一现场”并以目击者身份进行“第一时间”的叙述,抓住事件中最富有悬念的地方娓娓道来,使其受众身临现场目睹新闻发生的过程。这种体验式和故事化风格的叙事,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与可信度,让民生新闻更好看。

媒体竞争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媒体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而占领人才竞争高地,就必须吸纳、培养新闻精英人才队伍。由于民生新闻节目发展速度过快,队伍建设跟不上,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绝大多数新闻者普遍缺乏一些新闻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严重制约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媒体必须以创新机制为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吸纳精英人才,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培养一支精良成熟、训练有素的新闻队伍。

在纷繁芜杂的信息社会,如何获取具有个性而又吸引受众的信息呢?这需要拓宽视野,做好策划,纵深拓展,实现对新闻信息的分类加工,力求使新闻在深度和广度上,突破浅层的琐碎、深度的瓶颈,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使之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思维素养,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能力。北京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在有价值的新闻上下工夫,突出打造重头新闻。去年底,栏目陆续接到一些外地务工人员的电话,述说他们征婚被骗的经历。编辑部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选题,要求记者深入挖掘。这时,一个专门登征婚广告骗人的“婚托”,打电话要和盘端出骗人的内幕。这一“重大”线索令编辑部颇感兴奋,立刻制定采访提纲,策划采访步骤,设计问题,并派记者与当事人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在这个“婚托”的带领下,记者进行实地考察、暗访。在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事实后,经过采写编辑,12月10日《特别关注》推出了一组有分量的报道:《婚托良心发现:自曝征婚内幕》,播出后反响很大。可见准确定位,精心策划并着力挖掘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报道,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提升节目收视率[6]。

认清“民”在节目中的价值,把握“民”的内涵,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公众的情感、情怀,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不仅包括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等信息,还包括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消费、经济类新闻,民生新闻在快速反映民情的基础上,遵循“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理念,将时政、财经以外的社会逸闻趣事、环境保护等富有人情味与

公益味的新闻题材低视角软处理,开辟受众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最终凸显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力。

在中国的传播业已进入市场化营销的今天,品牌成为栏目成熟的标志。打造“差异化”策略也成为整合品牌的重要手段。品牌栏目要树立差异点,从而形成节目个性。而个性化节目往往有个性化的主持,个性化叙事,个性化表达,个性化题材等元素构成。塑造个性化主持人成为节目摆脱共性,凸现品牌的迅捷方式。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的真性情、个性化的点评,为信息增加了附加值。短小灵活、幽默调侃、寓庄于谐的新闻评论,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独特的新闻看点。吉林电视台《说实在的》节目大胆启用周全作为主持人,使其由一个“小气爱占小便宜,热心又善良”的“红男绿女”形象转变为“机智有点小聪明,敢爱敢骂”的“店小二”形象,每天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剧,周全的解说带有浓郁的东北特色,点评本色犀利、幽默俏皮。总之民生新闻主持人以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突出的个人魅力,特色化的新闻主持和观点点评和栏目融为一体、使其在建立了差异点的同时相得益彰。在节目制作上,以CI战略树立差异化的形象,从节目名称、栏目标志、宣传口号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个性化包装。充分整合本地资源,对子栏目进行精办,以活动带动节目推广,同其他媒体互动,实现品牌的互借和延伸,从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电视民生新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身边,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媒体对平民百姓的社会关怀。新闻报道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各地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其新闻以高收视率和高收视份额,从而孕育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成为我国电视产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能否在众多媒体竞争的夹缝中生存,能否在维持很高的收视率?这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异化策略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因此电视民生节目只有不断开拓创新,适时改变差异化战略,以创新去满足受众需求,才能使这股电视民生潮生存更长久。

参考文献:

[1]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10月29日。

[2]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6月。

[3]陈力丹、瓮巍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4]任中峰:《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人民网传媒频道,2005年03月09日。

[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的本质与竞争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06月01日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3

以社会新闻做基石

一档民生类新闻栏目不能以党政国策、文件的解读为条条框框,而应该把视觉对准社会大众,立足社会大众立场,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所以,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的报道,来倡导社会的和谐。

例如,获得2009年第17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的民生类新闻作品《刘满仓的家庭生活账本》。这条民生新闻典型的特点,就是它以呼伦贝尔市的一个普通市民的小家庭为切入点,通过家庭账本这个小小载体,以小带大、以点带面,反映出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年来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编辑制作过程中,我们还用画中画、图表等形式,使得这条新闻更加凸显了内涵和张力。

加强节假日的新闻编排

在节假日期间,民生类新闻要策划组织各地方电视台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报道的同时,采用记者体验式的报道形式,使节目内容更加贴近、生动、自然、亲切,画面的编排上还可以合理的使用特技,使画面在视觉上显得活泼、好看、富有感染力,给社会大众的节日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例如,2010年的中秋节正赶上十一黄金周,我们抓住这一机会,在编排民生新闻时首先介绍了一组全国各地人们的过节方式,同时还编排制作了一组服务性的新闻:“国庆即景”——《呼伦贝尔各地城市扮新装喜迎国庆佳节》、《彩灯绽放夜空》、《近距离亲近国旗》、《呼伦贝尔大草原唱响和谐曲》等,向观众展现了呼伦贝尔异彩纷呈的节日氛围。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长

电视民生新闻与传统电视动态新闻报道相比,有三个不同的地方:一是叙述角度不同。传统的动态新闻报道都是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角度进行叙述。而电视民生新闻普遍采用的是“您”或“你”,以受众为主角。二是写作方式不同。传统新闻采用的是经典写作方式,而民生新闻要采用故事化、情景化和悬念化的写作方式。三是报道形式不同。民生新闻更多的使用多元视听元素,这种多元视听元素包括音乐元素的介入、字幕、特技的使用,漫画、FLASH的应用,目的在于增强民生新闻的趣味性、娱乐性。

不断创新发挥品牌效应

媒体品牌是媒体赖以阐释自身理念,并且视为自身形象表征的单体,如名记者、名栏目、名主持人等。民生新闻的品牌表征则主要是主持人以及栏目的编排。一般来说,主持人就是栏目的品牌标识和形象代言人。

主持人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核心竞争力,主持人作为传播过程中最灵活、最重要的环节,与观众有天然的贴近性,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真诚、平等的表达,可以获得社会大众心理上对其“朋友身份”的认同,引发社会大众的收视兴趣和参与愿望,从而为民生新闻节目树立起真正的“亲民形象”,使民生新闻节目的公信力得以提升。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作为电视界的新生骄子,以社会大众为传播本位,利用地方新闻的资源优势以及品牌主持人的影响,必能更加蓬勃发展,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电视台)

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 篇4

电视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起, 如异军突起, 关注的是百姓的生活, 反映的是百姓的冷暖, 坚持为民请命、坚守做批评报道的阵地。但是在发展初期, 记者关注表象的多, 反映的多是表层的事件, 百姓观众觉得有了个说话的地方, 解气出气, 所以赢得较高的收视率。随着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和受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期望值的提升, 民生新闻渐渐步入理性思考时期。今年, 朝阳市的供暖由于种种原因, 一度出现问题, 市民很有意见。在我们朝阳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中, 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供暖话题, 首先在全城东西南北看供暖, 全方位报道, 不以一处论冷暖。接下来我们又策划了深度报道, 对供暖不达标的区域查原因, 采访负责人, 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既帮助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 又督促了供暖质量的提升, 同时为我们赢得了观众。在现阶段舆论监督类新闻在民生新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做好民生新闻中舆论监督类新闻的策划, 可以多层次解剖新闻事实, 全方位揭示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

二、对重大民生政策、工程的报道策划要找准时机、找好角度、具体问题要细化

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对重大民生政策、政府工程的报道解读成为民生新闻的又一个亮点。怎样让这个亮点亮起来。首先在策划的时候, 要把握好时机, 在政策出台时, 马上对政策背景、相关社会问题进行介绍, 在政策执行时, 进行详细解读。在策划采访时, 要从与百姓群众关联处入手、可以从一件小事入手, 也可以从一户人家入手, 选好角度, 找好切入点, 由浅入深, 剖析背景、相关社会问题, 找出百姓的关注点, 详细进行报道。朝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每年都有十项民生工程。今年, 在我们朝阳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中, 我们策划了用海采、街采的方式对普通市民百姓进行采访, 采访他们对十项民生工程的看法意见, 以及十项民生工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从百姓的细微生活入手, 以小见大反映出十项民生工程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及其深远意义。节目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重大民生政策、工程的报道策划, 增加了民生新闻的看点, 使民生新闻摆脱了总是曝光生活阴暗面的尴尬境地, 增加了节目的“亮度”, 扩大了节目源, 丰富了节目内容。

三、民生新闻栏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策划, 要把握好方向、要尊重客观事实, 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

每个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市民百姓和各媒体关注的焦点, 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首先要把握好方向, 起到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 热点事件的报道往往采取追踪报道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媒体为了抢时间赢得关注度, 不去做深度挖掘, 调查采访, 而是让一些流言蜚语充斥在新闻中, 使新闻失去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反过来还会影响新闻事件的进展。在2014年11月份, 朝阳县有个3岁的小女孩豆豆被烧伤, 烧伤面积达到身体的70%, 父亲于2013年去世, 母亲患有精神疾病, 朝阳市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纷纷出手报道, 不到三天的时间, 募集善款达到23万元, 距离小豆豆的治疗费还差10多万元, 这个时候, 一些媒体发出了不同的消息, 有的说小豆豆的家人为善款大打出手, 打算不给小豆豆治疗分了这笔钱。有的说小豆豆的妈妈没有精神疾病, 一时间谣言四起, 捐款数额停滞不前。我们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适时策划了两个报道, 记者到小豆豆家里现场采访, 看她母亲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采访她家族中的代表, 小豆豆的治疗费打算怎么处理。记者深入调查并作出报道, 小豆豆的母亲确实患有精神疾病, 她的家人已经聘请了5位社会知名人士, 监督小豆豆的善款, 每一笔支出都得得到这五个人的同意。我们的节目播出后, 捐款继续增加, 一周的时间达到了40多万元, 小豆豆也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所以说对于热点问题的报道策划一定要有深度, 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

四、民生新闻栏目中策划休闲服务类新闻要适度

民生新闻栏目是为市民百姓服务的这无可厚非, 但是它的新闻性还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休闲服务类新闻丰富了民生新闻的内容, 吸引了众多居家的观众, 可以作为民生新闻的佐餐, 如果它在栏目中占的比重过大, 就会反过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 篇5

文│包凌君

依据CSM媒介研究对观众收视行为的长期观察研究,所有调查城市中新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长稳定在20分钟左右。收播比重逐年提升,资源使用率高于电视剧,低于综艺。而随着中央台与省级上星频道在综艺及电视剧上的大手笔投资引进、制作和播出,在资源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地面频道则将目光瞄准了民生新闻,凭借本土化的地域特点,化劣势为优势,将民生新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此在竞争激烈的收视战场保有一席之地。笔者基于CSM收视调查数据,对地面频道新闻节目的旗舰产品——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做简要分析。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要素分析

本地民生新闻正以多彩的节目内容和多样的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当地新闻收视市场,除传统的“播新闻”“说新闻”外,也添加了不少创新元素。方言话民生:更具感召力

本土化策略是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的王牌之一,而在开展传播活动之际,通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也是“抓人眼球”的表现方式之一。方言播报以口语化情景化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新闻稿件娓娓道来,以语言为特色吸引受众,增添了新闻的趣味性,观众看得有味,听得有趣。例如杭州台的《我和你说》、《阿六头说新闻》。两档节目在2012年的平均收视均超过6%。前者节目主持人一改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衣着传统中式服装,以脱口秀的方式传播关注度极高的本地新闻。后者小桥流水、方台茶壶,举手投足间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也收获了收视和人气,不仅在杭州本地,在电视新闻领域也可谓是家喻户晓。多年来,收视表现一直立于频道翘楚。自2013年1至5月间,周平均收视维稳在6.51%。收视峰值为7.25%。当然,我们说一档节目若没有对受众市场的真正了解或是对节目内涵的真正把握,仅仅依靠方言也未必能取得成功。主持人效应:增强影响力 曾有传播学者提过,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几个中介因素中,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除“方言”元素外,因主持人个人魅力而突出重围赢得好评的也比比皆是。湖南台的《钟山说事》因其有事说事、敢爱敢恨的风格脱颖而出,主持人钟山时常在节目中迸发出的麻辣观点和犀利点评也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大呼过瘾。一系列如《高考天问》、《对抗灾难的筹码》、《那些与金牌有关的眼泪》的报道一经播出后犹如醍醐灌顶,立刻在网上被广泛搜索和转载,引发网民强烈共鸣与思考。节目2013年1至5月平均收视为4.27%,收视峰值超过5%。热线帮忙类:提升美誉度

作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延伸与创新,“帮忙热线类”起到了老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部门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上海台的《观众中来》作为一档反映市民日常生活问题、排忧解难的新闻栏目,虽播出时长很短,但已然成为本地观众最为关注的新闻栏目之一。2013年1至5月间,栏目平均收视率达9.93%,峰值达12.57%。

DV拍民生:强化互动性 高科技在进步,新媒体在发展,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扮演和执行的角色关系变得越来越相近。广东台的《DV现场》正是这样一档开放社会合作,将视角和拍摄权放还给社会公众,鼓励老百姓自己拍摄身边事传送给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频道在广州地区的收视支点出现在晚间19:00-20:00(节目播出时间),远高于其他时段。融合多种创新要素:凸显生动性 一档节目的形式再新颖,时间长了重复久了难免让人失去新鲜感,于是应运而生了融合多种创新元素的节目,通过小电影再现场景、边敲鼓边播报新闻、融合曲艺元素、乃至在节目现场展开PK等等,都为传统新闻节目注入发展新活力。如云南台的《大口马牙》(表1),长春台的《社区办事处》(表2),通过主持人角色演绎,谈笑之间,串联新闻点评新闻。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共性分析

近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在各地面频道,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然而观众爱看收视常青也证明其自有过人之处。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各有所长,但影响力强的节目在很多特质上也是相似的。形式多样,推陈出新

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媒介平台,受众在被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先是受到画面或声音的冲击影响,其次才是信息文字内容。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让其有兴趣停留收看就必须依赖节目形式。传递信息的同时添加很多创新元素的民生新闻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感,丰富了观众的收视选择。亲民主持,赢得观众

主持人是节目最直观的代言人,观众对于主持人的喜爱程度或多或少也影响到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很多品牌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再单纯播报新闻,而是用平民化的视角和语态来看待周围人,聊谈身边事。无论何种表现形式,只要让观众感受到了真诚与信赖,便很愿意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接收信息。超级衔接,拉动收视

一档好节目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不仅为节目所处时段贡献了收视,也带动了前后节目的收视,形成“光晕效应”。台网联动,渠道畅通

充分利用“流媒体”技术,化威胁为优势,提升影响力。例如通过与视频网站的合作获得全国市场开拓的机会,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大大延伸地面频道的触角。甚至有网民在遇到麻烦需要帮助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该节目并通过微博直接@节目组,足见其影响力。内容为王,民心所向

与时政、军事新闻高屋建瓴的节目内容不同,“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新闻节目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纵览当地高收视的民生新闻节目,形式细节上的锦上添花都不能违背“内容为王”的铁律。只有怀揣民生态度,体现民生情怀才是受众所关注的节目。这也不断鞭策民生新闻人继续探索与受众需求相适应的新内容好内容。

结语

目前来看,面对来势汹汹的“微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仍然是观众收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其收视量与收视习惯也较为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民生新闻仍然面临着来自新媒体时代的多方面竞争与挑战。我们常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立足本土、突显地域特色都是其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优势。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探究 篇6

民生类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这种操作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和还原,尤其是针对画面、声音和文字的处理。它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受众,报道题材主要来源于市民日常生活和切身相关的新闻事件。

2002年江苏电视台播出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首档大时段播出城市民生题材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南京还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引发了以大时段直播为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为主体的民生新闻潮流。此外,辽沈地区民生节目也十分成功。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了《直播生活》,随后又开办了《新北方》,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这种贴近性、生动性的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辽沈地区大受欢迎的新闻题材和表现形式。

电视媒介借助筛选过后的画面,即镜头语言,来表达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主题。

镜头语言作为一种隐喻方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表现工具,伴随着新闻拍摄技术的进步,表达技巧也在不断进步。

二、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借助表现新闻事件或任务的真实状态来引起观众注意的媒介表现形式,毋庸置疑真实性是首要的。镜头语言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都是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北京电视台某记者为博人眼球炮制而出的虚假新闻。整个画面拍摄和后期制作均是人为操作的一场“闹剧”,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事件虽真相大白,但新闻工作者须引以为戒。在利用镜头语言表达新闻事件时,务必确保真实性,即使因特殊原因必须加工呈现,也要以符合事实原貌为前提。

(二)流畅性

镜头语言作为传递讯息的一种方式,是电视新闻媒介常用的手段,民生类电视新闻也不例外。镜头流畅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视觉流畅,即新闻后期剪辑者严格遵循画面剪辑的一般原则,将各镜头进行合理衔接,保证画面节奏跟进度,强化画面表现力;一是新闻事件叙述流畅,电视新闻大多是将不同时空内拍摄的画面进行组接,从而给受众叙述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因此叙述的流畅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1月22日,央视《胡锦涛陪基层干部迎接龙年新春》的新闻报道就很成功。新闻随时间轴线,先后展现了车队画面、马路两旁的农田、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农户的家庭情况,顺畅地将镜头在堂屋、厨房、老人和领导人之间切换。整个报道过程,镜头语言简洁流畅。镜头画面不但稳定,而且角度平实周全,是一条高制作且有温度的好新闻。因此,在选取镜头、剪辑画面的时候,流畅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三)贴近性

民生是这个时代最能凸现社会现实的内容,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这个时代。民生类新闻以民生生活为内容,将民生现场放诸于各媒体的镜头之下,无疑是最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表现。将关注高层、精英、明星的视角逐渐下移,让老百姓的小事、琐事、奇事、关心的事成为新闻主要报道题材,且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和表达,传达的是整个社会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体贴。

民生类电视新闻要想表现新闻主体及其情感,制作出一条有温度的新闻,就必须时刻关注民生,贴近百姓,走近群众。而电视新闻除了文字声音的表达,更不容忽视的是它的镜头表达。因此注重镜头语言的平民化、贴近性,是民生类新闻生动与否的关键。《南京零距离》就是民生类新闻中做得十分成功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节目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聚焦南京市市民的生活资讯,节目中“现场调查”更是给与百姓足够镜头,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等,用镜头语言成功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全貌,甚至,有些新闻素材就是出自于老百姓的DV录制作品。收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和电视观众“零距离”,并且被称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所以,具有贴近性和平民化色彩的电视新闻,是成就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和取得受众信任和肯定的关键所在。

(四)简洁性和准确性

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不仅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且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画面,同时还要求注意镜头长度,通过适时切换画面,以凸显新闻主题和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

特写镜头是民生新闻常用的镜头表现形式,领导人访问灾区或探望百姓等报道中,常常通过将领导人同百姓握手、百姓脸上的表情、百姓的动作等作为特写进行播放,并且简洁地穿插周围环境以及领导人表情和语言的镜头,从而生动准确传达了领导人亲民和爱民的讯息,也反映了百姓的真实一面。相比于将冗长的镜头留个领导,大段的画面留给这样的新闻镜头,才是百姓更愿意看到的。

三、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失范

(一)镜头语言游离,导致声画分离

因为缺乏严密的声画逻辑训练,部分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常常忽略深入一线采集资讯的重要性。而民生类电视新闻,最终要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走近百姓的生活就很难有生动真实的画面语言来辅助电视新闻事实的报道,一旦画面全部是或者过多倚重声音传达来体现真实性,而画面却无法配合展示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场景和进展。必然导致镜头画面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主题割裂,与新闻解说相脱节。类似这样的“两张皮”在民生类新闻中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新闻报道某领导干部下乡视察群众,但是镜头却展示领导办公室的摆设画面,并没有任何镜头语言表明其视察的经过和收效;此外,另一些在报道领导人与村民群众欢庆佳节,声音一再强调“处处张灯结彩,百姓热烈欢迎”,而镜头只有领导在陪同下招手的画面,却没能将围观群众或被视察的农户镜头展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新闻说服力的打折和生动性的掉色。

(二)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失当,导致新闻缺乏感染力

镜头语言表达失当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现场采编的经验,导致画面语言表达不得体,后期则文字和声音的补救为主,从而造成画面空洞、构图缺乏美感、新闻事件感染力降低。

比起上述新闻工作者不愿亲赴现场采访,这类失范并不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而是由于画面表达技巧的缺失和新闻敏感度的不足造成的。此类失范总结起来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一些镜头滤色片使用不当,白平衡在拍摄之前没有进行客观矫正,此外不够重视色温和环境光线对镜头造成的影响,拍摄过程中缺少对闪光灯强弱的调节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画面过度偏蓝、偏绿,或者画面过明、过暗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画面呈现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技术原因或客观条件限制,缺乏拍摄机位不准、为避抢镜而偏移画面、随意推拉摇椅、画面筛选不严格等等,都是造成新闻镜头语言不专业的原因。

(三)虚假画面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绝对不允许虚构。然而,电视类民生新闻不仅有文字表达、语言表述,更多的是镜头语言。而镜头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和真实性,常常容易被忽略,无论是表述事件本身的镜头语言,还是辅助陈述的镜头语言,亦或后期摄制者后期制作上,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个真实性界限,在于不让受众因为镜头语言而对事件产生认知误区或者盲点。

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这些都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例如2013年,“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喂饭,就是一场商业炒作,照片实际拍摄地点与文中所说不符,系为虚假新闻。此类例子还有,2007年挑拨人们神经的“纸包子事件”,其一系列拍摄过程均为某新闻媒体人自导自演的画面。

此类虚假新闻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加损害媒体公信力,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

(四)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

许多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百姓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弱势群体,享受到的表达机会十分有限。诸如一些领导视察之类的电视新闻,领导人总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比例,而真正和同声“百姓喜气洋洋”等描述相契合的群众画面却寥寥无几。这种话语权分配的失调源自于新闻工作者民生意识的匮乏。因此,合理分配镜头语言的话语权是民生类电视新闻“三贴近”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镜头展示更为平易的画面、选取更为平民的角度、叙述更为平实的事件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努力的。

四、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的建议

(一)坚持民生思想

坚持民生思想是处理好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前提,民生类新闻的开展关键在于对社会公众本身的关注。只有将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电视新闻的镜头才不会本末倒置。通过镜头,传达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关心事件的立场,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服务意识

要想准确地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和镜头以外的讯息,就需要有服务意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论断,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和信息之外的东西,即讯息。从这个角度讲,大众传媒提供新闻资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民生类新闻的服务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信息的贴近性。民生类新闻之所以被誉为“百姓新闻”,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服务理念。民生类新闻必须以平实的视角和服务意识来关注和记录民生生活,如此才能写出老百姓爱读的新闻。

(三)高质量的剪辑技术

前面提到了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剪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明白,镜头语言作为一种传递讯息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必然有赖于高质量的画面剪辑技术。

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 篇7

1 抓住热点,推出“独家”新闻

媒体关注的焦点应是百姓所关注的、百姓眼中的热点,只有做成观众愿意看、喜欢看的“独家报道”,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得到彰显。民生新闻可通过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引起广泛关注。

2 重视编排,拓展报道面

在内容上,应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形式上,要活泼,不媚俗。在栏目策划和编排上,也应做新的尝试,如个性化主持、开放式的播报结构、60 分钟的长时段设置、随机性的新闻评论等。

3 突出民生新闻的思辨性

投机是衡量媒体策划和新闻报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体应该能够在新闻事件面前反映公众的心理和社会定位。电视民生新闻对平民意识的追求,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来处理新闻,会涉及到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硬”新闻、“软”理念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的基础上成了流行,平民化在画面和语言表达方面得以彰显。

4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

4.1 加强民意调查与分析

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工作。要想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利民性,就要更多地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民意调查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地方电视台要想快速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采编质量,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受众的反馈。

4.2 加强品牌节目的有效建立

品牌,是一个栏目的声誉,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栏目的发展,扩大栏目的影响力。为了建设品牌栏目,必须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新闻素材的收集工作与栏目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搜集素材,以利于后期编辑。此外,品牌栏目形成后,相关从业人员将有更大的工作信心,更愿意为栏目贡献力量,更愿意进行多方互动,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让民生新闻节目更接地气,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5 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加强媒体的责任意识,重视民生新闻的作用,为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切实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洁.试论我国交互式网络电视发展及其趋势[D].南宁:广西大学,2006.

[2]李国仁.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教育[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狄柏涛.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4(24).

[4]沈静.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9).

[5]何苏六,等.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6]赵阿群,陈少红,刘垚,等.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尧鸿.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06(12).

[8]张昊鹏.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论[J].才智,2013(23)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 篇8

当前, 各家电视台收视率较高、吸引广告投资最多的一个拳头产品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开始崭露头角, 它的出现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为资源配置不均匀的问题, 造成各个电视台之间的恶性竞争, 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节目的同质化和媚俗化, 不仅如此, 电视民生节目还滥用话语权, 对轰动效应过分追求, 以上这些问题层出不穷。

2006年, 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就被引入到我国, 而且人们将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同民生新闻进行了密切的联系, 广大媒体人认为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进入公共领域构建新闻。公共新闻的运作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是建立在较高的媒介层次上的, 它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 既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 还包括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政治以及文化生态环境, 只有这些因素都完整包含在内, 电视公共新闻才能够顺利地发展。

在我国, 电视民生新闻仍然处在一个平民话语的发展阶段, 只有通过对公共事件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 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所以, 为了打造同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电视民生新闻, 我们可以对电视公共新闻中的那些先进因素进行借鉴。

二、转变的基础

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关注的新闻。2003年开始在江苏卫视播出的《1860新闻眼》是我国对民生新闻进行的最早探索, 这一民生新闻栏目的宗旨就是弘扬正义、倡导和谐、服务群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公共新闻运动”是公共新闻学这一概念的来源。在百度百科中, 公共新闻学又称为公民新闻学, 指从公众关注的议题入手, 针对这些议题的各种看法、方案进行报道, 其目的是将某种客观信息提供给公众, 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进行社会舆论引导, 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之中。要求记者从公民关怀出发, 通过呈现多元的论据和理由, 使报道更具辩证性, 以培养公民对不同意见的辨别能力和公共议题的参与能力。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 社会资讯传递这一社会功能是民生新闻的侧重点, 这一公共平台正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发出声音的通道。挖掘舆论监督、进行社会组织是公共新闻的侧重点。虽然二者在表现的主题、取向以及解读的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 在宗旨上, 民生新闻同公共新闻有着一些相同的地方。回归新闻的公共性是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尊重公民的作用, 努力使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应对、公共事务的解决能力有所提高是电视公共新闻所强调的;而民生新闻强调的则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在民生新闻方面, 所谓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指对新闻公共性的关注和回归, 它注重对民生的关注, 对百姓重视的话题以及欲求进行了解, 这些都能为公共新闻找到合适的选题。新闻的公共性需要的是在新闻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公共性, 不管是在公众对公共事件讨论的参与方面, 还是在媒体向专家寻求答案方面, 所有的本质都是对公民事务进行关注, 对社会的公共空间发展进行推动。

与此同时, 若是媒体能够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这一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发掘, 对公众讨论进行组织, 或是对新闻进行深度评论, 那么就给民生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仅如此, 公共新闻还能够对民生新闻较为庸俗以及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的缺陷进行一定的弥补。

三、转变的途径

1. 找准定位。

面对种种矛盾, 若想站稳脚跟, 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将民生理念、新闻本体以及舆论监督和公众的参与紧紧地抓牢。不论在内容定位方面还是在操作层面, 都要对其采取重新审度和设计, 从而使其从民本事件转为民本内涵。

2. 让观众说话。

大众是民生新闻的受众, 而公众新闻认为受众是公众。这是因为同大众相比, 公众更具社会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进程不断加快, 公民意识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将大众转向公众。所谓的让公众说话, 指的是使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 而公众是意见、观点以及信息表达的主体。

3. 完善舆论监督。

在民生新闻当中, 比较容易产生主观偏向的一部分就是新闻评论。因此, 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更为注重自身的理性建设, 对社会舆论中的主、支流进行区分。在做好为民请命以及舆论监督的基础之上, 电视民生新闻要对新闻评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新闻监督的“理性”以及“建设性”进行强化。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必然向电视公共新闻进行转变。如何让这一转变更为顺利, 是电视媒体人现在关注的重点。找准定位、让观众说话、完善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一转变较为基础的方法。

摘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以及民本取向这三点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 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则是回归到新闻的公共性。从这两者的本质上可以看出二者有着相同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 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向公共新闻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公众

参考文献

[1]秦中人.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J].青年记者, 2005 (6) .

[2]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9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

一、前言

由于民生新闻与社会民生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对于民生的监督工作至关重要。电视民生新闻因为在形式上充分利用了先进的传播手段, 报道的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情, 所以能有效地拉近新闻与百姓的距离, 增强百姓对新闻的亲切感。电视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栏目设置中、节目制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块重要阵地, 因此电视采编人员要注重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和采访技巧。

可以说民生新闻属于广义上的社会新闻, 与社会民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只有真正深入群众, 反映群众中发生的事情, 才能真正缩进新闻制作者与民众的关系, 增强人民群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认可度。电视民生新闻是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一块试金石。所以, 本文研究电视民生新闻中的采访技巧, 以期能对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有所启发。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线索渠道分析

新闻线索也叫采访线索或者报道线索, 这是指为了新闻采访所用的没有经过核实的信息, 可以给记者指引新闻的发生以及新闻采访的方向。新闻线索通常都比较简单、不包含全部要素。

采访民生新闻首要关注的是党政机、群众团体方面获取的新闻信息。例如, 可以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性组织等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通过这些组织及时地收到民生新闻的线索, 妇联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等都是民生新闻的好来源。

三、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

(一) 提前准备民生新闻采访选题

对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有几个环节, 除了做好事前准备,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品位和质量还要做到选好题、选对题。对于民生新闻的选题, 必须考虑到百姓的切身问题, 知道百姓真正关心的, 真正需要的。并且还要考虑这个选题的代表性, 考虑它是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通过这个电视民生新闻是否可以对整个社会民生有带动作用。主要考虑的是人们群众生活常见的热点问题, 这样既符合受众的需求, 也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问题, 并且还可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影响力。而且民生新闻有很多具有时效性, 选取的民生新闻可以是一段时间内的代表性的热点话题。

(二) 做好采访电视民生类节目做好事前准备

作为一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首先要选好课题, 在选题前对于自己采访的内容以及采访的对象都有一个初步的计划, 这样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有一个比较顺利的完成。尤其电视民生新闻, 要考虑采访对象对于采访内容的反应, 做好采访提纲, 这个提纲在采访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为电视民生新闻相对于纸媒等没有更多的后期加工处理的余地, 所以要做好事前准备。

(三) 加强与被采访对象的互动, 保持亲和力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对象很多要直面电视镜头, 这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有很大的难度。所以采访的记者必须有亲和力, 这样才能拉近新闻工作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 使人民群众觉得受到了尊重, 这样百姓才真正愿意说出自己的遭遇, 吐露自己的真心想法。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可以很好地降低采访的难度, 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更是如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可以说记者与采访对象要有一个水乳交融的效果, 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真实问题。

(四)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团队配合意识

电视民生新闻需要很多配合, 不仅是记者还有摄像人员等等, 所以电视民生新闻更加需要一个良好团队的配合参与。最简单的电视民生新闻配备也要两个人, 一个记者一个摄像。摄像的角度、配合程度等等都有助于完成电视民生新闻的顺利采访, 所以良好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

(五) 注重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电视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非常重要。一个很好的新闻报道要接近民生又反映真实问题, 要有所深化、有所创新, 必须有人文关怀。这也可以说是电视民生新闻获得广大百姓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电视民生节目发展到现在, 可以给观众带来全面、广泛、多角度的信息。作为一种接近民生的新闻节目, 电视民生新闻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支持, 人文关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文关怀的高低是电视民生新闻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当今十分激烈的新闻竞争中, 人文关怀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能够长远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如何做到雅俗共赏, 还有更深一个层次的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电视民生新闻只有真正地构建自己的“人文关怀”, 才能更深层次地发掘民生新闻的内涵。

可以说电视媒体不仅是媒体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所在。民生新闻是立足于百姓的新闻报道, 来源于百姓, 服务于百姓。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找到适合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 做出百姓爱看的民生新闻。

四、总结

在寻找民生新闻的采访线索与选题过程中, 需要记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在寻找线索时, 需要关注政府相关机关, 了解百姓情况, 参加相关会议, 关注上级媒体等;在选题时, 需要注意选题的及时性和新鲜度, 并站在民众的角度来想问题, 善于与民众交流, 获取真实、有效、及时的信息。同时, 民生新闻记者需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反映的新闻一定要真实, 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多调查、多分析, 对于被采访者要保持耐心、热心、诚心, 要讲大局, 为党和政府帮忙而不添乱, 力求报道真实、客观、阳光, 充满正能量, 为社会的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地方台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J].青年记者, 2011 (07) .

[2]民生新闻采访的方略和技巧[J].新闻传播, 2014 (01) .

[3]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前哨, 2013 (03) .

[4]赵红勋.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2014.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 篇10

一、创新定位受众群体

栏目要吸引受众, 扩大市场占有率, 必须仔细研究受众, 找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兴趣所在, 将公众关心、政府关注的事情纳入“电视民生新闻”的议题, 进而在节目的功能、形式等各个环节适应受众收视习惯, 确保节目最大限度地为受众所接受。

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百姓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从参与的角度与社会民生事务一起构成新闻互动, 由关心自己事、身边事, 到关注社会事、国家事, 形成舆论声势, 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促使问题的顺利迅速解决。在这个过程中, 老百姓提升了参与意识, 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民生问题的讨论中来。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是对于文化层次相对不高及收入处在中低层次的人群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目前我国的乡镇、农村已经被电视媒介或多或少的遗忘了。研究中国, 不研究中国的乡镇、农村, 是不可能搞清中国文化的真相或精髓的。不表现中国乡镇、农村的民生新闻, 也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表现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因此, 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勇于把触角伸入到乡镇、农村的广阔天地中, 敢于使我们的民生新闻本土化、民间化, 善于将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尤其是我们地方电视台, 将民生新闻立足本地、立足百姓、立足民间能够使我们的新闻地域色彩浓厚、生活意味十足。民生新闻在增强节目的文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同时, 还要注重实用与服务, 增大节目中所含的气象、生产、畜牧、养殖、供求等信息量, 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二、创新定位节目内容及形式

民生, 有小民生也有大民生。电视民生新闻不仅要反映“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百姓饮食起居的小民生, 还要反映党的方针政策、政府部门的惠民举措、社会的和谐发展等大民生。小民生需要我们站在民生的角度去关注, 大民生则需要我们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现在有些电视民生新闻不被观众喜爱, 归根结底是由于节目内容仅仅定位在家长里短、生活琐闻上, 没有深刻理解民生新闻的内涵, 在解决报道的高度和深度上没有突破, 民生新闻除了提供生活诉求、实用信息外, 没能更多地涵盖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方针政策、惠民举措等多方面资讯。所以我们要立足于认真体现电视民生新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增强创新意识, 在提炼主题、角度表现上多下功夫, 力求使民生新闻内容摆脱琐碎和平庸, 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

在节目形式上, 电视民生新闻应放弃传统新闻的全能全知式的视角, 转变为第二人称式的采访式叙述。这种转换, 能够使民生新闻摆脱空洞理论与市民生活相脱节的弊端, 通过开放、平等的对话形式体现民生新闻的真实、客观的立场。同时, 还要发挥电视新闻快、短、新的特色, 充分调动各种电视元素, 如同期声、电话连线、字幕、画面、解说词、漫画、Flash、图表等使表现形式多样化, 牢牢地吸引住受众关注的目光。

三、创新定位采播人员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记者、主持人要在观众与节目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之间起离解作用, 让观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代价是我们的采播人员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没有个性的采播人员只能做出没有个性的新闻, 而没有个性的新闻在残酷的收视率大战中只能甘拜下风。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形式的转变, 使采播人员更新了定位, 记者、主持人充当了舆论领袖的角色, 对于新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他们不仅帮助新闻节目树立和巩固在观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还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民生新闻权威性、公信力和风格化的象征。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 记者、主持人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他们既是新闻过程的串联者, 又是新闻内容的体现者, 更是新闻理念的表达者。因此, 创新定位、挖掘培养采播人员, 是保持电视民生新闻长久生命力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严英.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现状及其走向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 2007, (02) .

[2].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J]传媒观察, 2004, (06) .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 篇11

一、现阶段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同质化竞争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使其成为新闻界的楷模,全国各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纷纷模仿跟进,有的甚至完全套用了《零距离》的节目制作模式,致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大同小异。电视民生新闻对本土资源的挖掘让老百姓找回了“认同感”和“方位感”,但在同一个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毕竟有限,于是内容的相同也不可避免。节目形式雷同,题材雷同等问题致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电视传播一旦缺乏多样性,传播生态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必将导致传播市场结构的失衡。

2、内容琐碎肤浅

民生新闻主要是反映百姓所想、所说、所需的内容,但有些电视民生新闻片面地理解“民生”的内容,同时过分强调本土化,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沦为本地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电视民生新闻变成了“琐闻”。诸如街头斗殴、坑蒙拐骗、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报道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这种琐碎、平淡除了满足受众一时的好奇心外,对提高受众素质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缺乏新闻价值同时也令人感到乏味。

3、娱乐化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就决定了其在表达时可以用“软”的方式。某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认为“软”即意味着娱乐化,于是为吊起观众的胃口,千方百计地强化视觉刺激。有些报道将百姓生活的展现变成对百姓个体隐私的爆料;有些报道对婚外情、扫黄打非的内容刻意渲染;还有些报道对凶杀、盗窃、抢劫事件趋之若鹜,存在着严重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做法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低俗化,亵渎了民本思想。

4、舆论监督越位

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仅局限于表达民意,而不能落到实现民意的层面”。 新闻媒体可以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但没有审判权。目前,不少媒体热衷于越俎代庖,包打天下,角色由记录者变成了“执法者”,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尺度极不恰当。更有甚者干预到有关部门的正常运作,体现出严重的角色越位与异化。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方向

1、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品质

对《南京零距离》节目制作模式的套用,致使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大同小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大多电视台忙于对信息资源的争夺,而无暇顾及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因而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依然形势严竣。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摆脱被动的局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创新节目形式刻不容缓。

创新的节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的形式和节目内容一定要协调,这是赢得百姓喜爱的关键。选择的节目形式一定要新颖、实用,真正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助跑器”。比如解决邻里纠纷,可以将矛盾双方的当事人代表请到演播室,再请位教育专家作嘉宾和主持人一道进行现场调解,观众则可通过电话连线、短信的方式表达意见,多方面互动,有助于双方解决冲突,缓解矛盾。又比如,为克服地域的局限,地区间可采取相互联合的运作方式。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城市新闻》、福建新闻频道《现场》、安徽经视频道《第一时间》四大民生新闻栏目强强联合,组建了“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 四个栏目从节目制作到广告客户的开发与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不仅拓展了节目内容,赢得了更广泛的收视群体,也为广告客户在多个市场上整合传播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跨区域强势栏目合作的先河。

2、扩大报道范围,丰富节目内容

人们通常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不需要精神品质的提升,于是满足于日常生活杂事的描写,使新闻内容流于琐碎和肤浅。其实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正如江苏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景志刚说:“时政要闻老百姓是非常关心的,自己的市委书记市长干什么,他们实际上很关心,市委书记市长做的事情和百姓是息息相关的……”百姓的事同样也是政府牵肠挂肚在努力践行的事,因此民生新闻的题材不能单单停留在反映老百姓生活琐事这一层面,而应向扩大报道范围,把视野扩展到有新闻价值的大民生上。广泛吸纳时政新闻,从百姓的角度予以解读,这样既丰富了栏目内容,也避免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日常生活小事的投诉站”。

3、引入“公共新闻”理念,提升节目文化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偏向负面报道的时代己经过去了,电视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停留在“暴力、凶杀、色情”等吸引观众眼球的层面,而应向纵深拓展,引导民众关注国家事务及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这就要求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公共新闻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内涵为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社会公共领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积极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引导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共同探讨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民众的公共意识,还能引导民众确立主流价值观念,有助于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品位。

4、反映民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民众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媒体,而媒体则会尽其所能督促有关部门作出及时的回应,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媒体的介入加快了问题解决的进程,难怪社会上流传着“有麻烦,找媒体”的说法。我们在肯定媒体作用的同时,还应时刻警惕舆论监督越位的现象。舆论监督为老百姓搭建了倾吐心声的平台,但舆论监督的作用仅限于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不能越权进行“媒体审判”,更不能干预有关部门的正常运作。作为新闻工作者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表达民意。做到既要为民请命,也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既要倾听社会呼声,更要善于化解社会矛盾,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

电视民生新闻构筑了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使得下情得以上传、上情得以下达,发挥了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尽管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类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成功“打响”,无疑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抓住契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争取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办得越来越好。

1、孙虹.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与改进[J].当代电视,2009(4)

2、高红明.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6(7)

拓展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空间 篇12

介入主流。“民生”, 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 意指民众生计。民生不仅仅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更是关系民众生计的国家大事。民生新闻, 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 在选题把握上, 视角离不开百姓生活, 但不能仅限于百姓日常生活上。我们看到电视民生新闻在坚持民间立场、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的同时, 有些栏目步入误区, 习惯于家长里短、鸡零狗碎, 生活琐事报道的低层次导致理性深度的缺失, 新闻停留于琐碎和表面, 内容碎片化倾向严重。民生新闻诞生之初, 打破了传统新闻的严肃、刻板, 放低了电视新闻身段, 通过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寻常巷陌里的新闻, 展现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 引起广大受众的广泛关注。但是, 随着民生新闻遍地开花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 那种把新闻作为百姓茶余饭后消遣的时代正在过去, 那种把新闻作为工具赢取受众眼泪与欢笑的岁月也必将成为历史。

电视民生新闻要在做到民生新闻化的同时, 避免新闻民生化、碎片化, 必须在介入主流上下工夫, 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一是关注主流事件, 发出主流声音, 赢取主流人群。从社会发展的主流问题上找到百姓生活的切入点, 将党的方针政策的解读和民生大众的诉求结合起来, 以形成有主流意识的民生新闻。针对主流事件、热点事件对民生的影响做新闻, 站在民生立场, 解读主流事件, 坚持民本取向, 发出主流声音, 做具有权威性、指导性、贴近性的民生新闻, 把电视民生新闻做成主流媒体倾心打造的主流新闻。二是向时政新闻、会议新闻拓展。许多政府会议及领导活动都是围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的, 是与百姓生活、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 是重要的民生新闻来源。要转变采访作风, 注重细心观察和深入挖掘, 从大众需要这一角度出发,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在时政新闻、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报道中, 捕捉百姓喜爱的民生新闻。三是实现由“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变。民生新闻不能局限于家长里短、光怪离奇, 而要把目光聚焦在关系百姓生存权利、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方面, 从更高、更多、更广的视角去拓展内容。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 等等, 都可以是民生新闻关注的焦点内容。要从百姓需求出发, 把关系社会发展的主流新闻转变成与百姓有密切联系的民生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介入主流的天然资源优势。民生新闻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通过真实地记录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细节, 全面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 深层次反映他们的心声, 努力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最直接和广泛地实现媒体下情上传和舆论监督功能, 在树立社会公共道德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民生新闻在党和政府与受众之间搭建桥梁, 有助于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解读融入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之中, 有助于政府对民生、民情、民意等情况的深入了解, 制定出更多惠民政策。民生新闻报道, 在真实反映民生、民心、民声、民意, 推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的同时, 给民意话语权一个表达的渠道, 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促进民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提升品质。首先要打造思想厚度, 做有思想的民生新闻。新闻资源有限, 节目竞争激烈, 信息独家占有越来越困难。独家资源、独家事实、独家人物、独家报道越来越不可能, 独家观点、独家角度、独家发现、独家样式就尤为重要。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成为新闻选择角度、报道视角和记者观点的竞争。如今受众不仅要求媒体如实报道各类事件和现象, 更要站在一定高度作出前瞻性分析, 使他们从中获得对今后工作和生活有用而重要的信息。我们应从“看热闹”新闻中走出来, 去实践、去追求“看门道”新闻。民生新闻来自基层, 离百姓生活最近, 最新鲜生动, 需要进一步深化新闻主题, 提高新闻质量与高度、厚度与分量。要实现由简单意义上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向有高度、有深度的贴近转变, 对关系群众生计来源、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题材要提供有分量的、有深度的全景式的报道。确立传媒的社会责任意识, 树立权威, 发布客观真实的新闻, 让电视民生新闻具有更高的公信力。有选择、有判断地将社会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小事”, 将其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赋予其一定的情感、意义和判断, 挖掘蕴涵其中的“大问题”。

其次要做好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新闻中难度最大、穿透力最强的表现形式。民生新闻在完善自我、融入主流、拓展空间的当口, 要改变民生新闻一地鸡毛的传统印象, 应该在深度报道上下工夫。民生新闻不应局限于报道新闻, 更要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不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 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不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了哪些问题, 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 站在理性层面和政策高度, 去诠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亮点、难点、焦点,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突发性新闻要阐释其意义, 对典型报道要探究其成因, 对批评性报道要着眼于转化矛盾;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事件提供包括过程、背景、影响、评述等“一站式”报道, 追求高度和深度。要从“大民生”的视野出发, 就社会分配、就业、医疗、就学、住房、社保等一系列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民生问题去报道、去触及敏感问题, 探究焦点、难点, 彰显媒体职业道德和社会良知。

最后要最真实地回归新闻本质。客观上讲, 民生新闻的催生和大面积兴起, 其实是对长期以来官化新闻的强烈反映。它不仅是人们的需要和市场需求的产物, 更是社会进步和媒体解放的表征。民生新闻的内核在于对生命和生存的关切, 这种关切应该多侧重于群体的、社会的, 才能具有典型意义, 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民生新闻要最真实地回归新闻本质, 以贴近的姿态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 多层面地关注缤纷多彩的民生, 摄取能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百姓生活状态的内容, 让新闻鲜活生动起来, 更准确地反映实际, 更真实地再现矛盾, 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让新闻回归本体。

打造品牌。在多媒体、多频道时代, 品牌对媒介的生存至关重要。品牌是提高和扩大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能的重要途径, 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如果说早期的民生新闻是跑马圈地的话, 那么今天的民生新闻更需要精耕细作。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中树立节目品牌, 是民生新闻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坚持平等的民生新闻理念, 做到换位思考, 用平民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当今社会生活, 发现和捕捉百姓的焦虑、疑惑, 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平民的话题、平民的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 以平等、平视、交流、对话的态度, 采集、制作、播出新闻。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交流, 变生硬刻板的说教为亲切自然的信息传递。从受众出发重新定位, 采取平民视角, 改变叙事方式, 及时追踪、报道受众真正关心、想了解的信息。

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扎实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民生新闻专业人才。打造更多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 要敢于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上去, 在实践中打磨, 在一线上锻炼, 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思想作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 倡导关爱民生、心系大众的朴素情怀, 引导采编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访,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 增强竞争力。

严把监督尺度, 秉持真诚客观原则, 彰显媒体责任和大局意识。民生新闻的升温,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参与, 也使新闻舆论监督更趋平民化, 为公众搭建一个公平交流的平台, 让各方声音都在此得以释放, 既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判断能力, 又发挥媒体沟通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作用。但是媒体在作舆论监督报道时, 应始终秉持真诚、客观、真实的原则, 严把批评监督的尺度。特别是在介入矛盾等敏感问题时, 绝不能错位和越位。

参考文献

[1].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6) 。

[2].陆晔:《突破从民生新闻开始》, 《现代传播》, 2004 (4) 。

上一篇: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下一篇:渗入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