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共12篇)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1
民生新闻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 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新闻独有的口语特色。
民生新闻中的情感传播
对于传播媒体来说, 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市场站稳脚跟。民生新闻赢得高收视率的原因是它的内容、表达方式, 特别是其语言获得了观众的共鸣。有的人认为,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 不存在情感传播的问题, 其实不然。因为事实本身是不会说话的, 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更多地研究受众的心理、关注电视新闻报道的情感传播, 就不仅能够以理服人, 更能够以情动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新闻强调客观、理性、中立, 不应该强调情感, 但笔者认为, 客观、理性、中立只是强调新闻中不能加入个人的主观意愿, 这并不等于电视新闻就不能传递情感, 营造共鸣。
民生新闻的口语风格
语言, 作为电视媒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是彰显电视特色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重要补充, 合适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 民生新闻的电视语言就把口语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笔者认为,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 既包括了文字符号, 指主持人、记者的语言, 还包括了一部分主持人、记者之外的被采访者的言语, 字幕和同期声是其中最鲜明的表现。
1. 说新闻带来亲切感。
民生新闻是以其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深入观众灵魂深处的。说新闻是亲昵体裁, 能触及观众的灵魂深处。与纸质媒体相比, 电视能更有效地消除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产生沟通。全美报纸编辑人协会曾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新闻观念发生的变化, 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新闻的人情味、服务性和趣味性”。民生新闻节目中, 播音员成了主持人, 可以笑、可以唱、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 甚至可以舞, 镜头前的主持人带着完全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给观众献上一份丰富的新闻大餐。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可以说是说新闻中最典型的例子, 它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式的语言, 以及经过充分发挥的文字表现功能, 以幽默押韵的标题来提高新闻事件的内在趣味性, 从而通过文字与画面的协调作用来强化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最终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八股模式, 带给观众一种轻松、诙谐和愉悦的感觉。面对各种社会新闻, 它们主要采取一种人文主义的视角, 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并通过在新闻中注入情感和人文关怀, 以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了和百姓的距离, 赢来了观众的一片赞誉。
2. 主持人的核心作用。
主持人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 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生新闻说新闻的播报方式需要有合适的主持人, 如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有张丹丹、李锐, 《传真评谈》中有大龙, 《南京零距离》有孟非。而观众判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标准也不再是端庄的仪态和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 说新闻主持人注重的是要有人缘、有个性, 观众会因为他们轻松、亲和的形象, 有效地感到亲近, 让人感到这样的主持人仿佛就出现在街头巷尾、就在老百姓的身边。其次, 主持人独特的说新闻方式, 暗示着他们与观众的平等。以前的播音员持着我播你听的观念, 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照本宣科地为观众朗读新闻稿, 给观众的感觉是盛气凌人、不可靠近, 而现在的民生新闻把重点放在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上, 这样的新闻播报方式是在暗示观众, 我和你之间零距离。
3. 方言播报的推陈出新。
说新闻“火遍”大江南北, 一些地方电视台不断地推陈出新, 方言播报就是其中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其语言上的地域贴近性决定了它是自我认同的表现, 而从原来的第三人称新闻叙述方式转变为第二人称叙述方式, 使得电视与观众间的距离缩短、亲近性增强。主持人将这种俗语、口语、歇后语、比喻等观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作为播报新闻的主要语言, 把原来不喜欢看电视新闻的老人也拉到了电视机前。为了更贴近观众, 主持人有时候还穿上唐装, 用八仙桌来营造现场气氛, 播报的时候其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也很丰富。
需要引起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 虽然民生新闻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鲜明的口语化风格, 但民生新闻的产生仅仅只有几年时间, 掌握其口语化的写作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科学, 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在使民生新闻写作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故事化的同时, 特别需要避免过度和牵强附会的口语形式, 使其不致走向泛娱乐化、庸俗化、哗众取宠的状态。■
(作者单位:伊春电视台)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2
董平
【关键词】: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第一现场、民本传播理念
21世纪以来,民生成为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话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一年,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党和政府及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应加强责任意识——贴近群众、紧扣民生、反映民意,办好民生新闻节目,重视和改善民生问题,替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对确保改革进程健康持续地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对新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借鉴公共新闻传播理念,以小为切入点、纵观大视野,深入阐述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状态及趋势。结合具体节目和近期实时热点,尤其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的新闻实践,从世界观方法论、新闻传播论等角度,着力探讨和解决民生新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办好民生电视新闻。
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民为本的理念,平等、独立意识普遍增强和世俗化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日益激烈,民生问题也随即凸显,关注国计民生,关心百姓生活已成为时代重要话题。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转型期间民众的利益诉求,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民生新闻成为广大受众关注的焦点,也由此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生存和竞争的有力武器。所谓的民生新闻,是关乎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由最初的社区新闻发展而来,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当下的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新闻样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体制话语向商业话语和大众话语共谋的产物[1]。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播被看作是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几年后在全国各地已形成的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并打造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如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齐鲁电视台的《啦呱》、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等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奇特景象,因此有学者把把这次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之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新闻节目以传者中心的传播理念,放下官架子,抛弃说教的腔调,记录百姓生活状态,化解生活矛盾,排解情感情惑为己任,以更贴近、更亲和、更有趣、更有用的方式和理念与观众亲切交流,勾勒百姓身边的生活场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正朝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民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即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本诉求。
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
电视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平民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 1
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2]。因此,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是民本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精神核心所在。因此报道题材要突出服务百姓,以平民视角的报道立场,民本意识的价值取向及民众话语的报道方式为范式,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平民化的主持风格,以“短、平、快”为特色,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激发了观众的收视心理。“民本”语境下的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为基点,始终围绕着“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报道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而基于而这种语境下的民生新闻,无论是在社会新闻还是在生活资讯,无论是在灾害报道还是在轶闻趣事,都能反映群众心声、维护社会安宁、吁求社会公平和正气意识,都能通过真实客观的的镜头、人性化故事、个性化叙述、犀利化点评,拉近了媒体与百姓的距离,同时达到凸现社会关怀,塑造市民主流价值观念。民生新闻也因此突破就事记事的层面,从而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风貌,赋予它新的文化内涵和深层的社会意义。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民”为本。新闻媒体克服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衙门思维,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各界关注、政府着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努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就是“平民视角、平民情感、民生内容、民众诉求、民本取向”。“民”是民生新闻的关注主体,属于“类的群体”的概念,即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的受众群体。新闻报道必须首先确定人在节目中的地位和价值,重点关注政策影响下的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新闻的选择要从人出发,而不是从事、或者物出发。比如齐鲁电视台《啦呱》报道了山东省某市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及经营性收费现象。它的报道角度是 “人”去行政事业部门办事,减轻负担,不用再交费了。这就是“人”和“事”在“民生电视新闻”中的关系。鉴此,民生新闻体现出鲜明的服务性,而这种服务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服务也是相濡以沫,一脉相承的。
电视民生新闻,应坚持以“生”为纲。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包含爱与被爱,归属与领导)、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按照这个层次论,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人是围绕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而活着。“生”是生命之存活、发展的一种状态,不管是生老病死的生理欲望,还是喜怒哀乐的精神需求,一切都缘于“生”。人作为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符号,对人的关注则主要围绕“生”而展开。因此,“生”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追求和第一核心,重视民生的精义在于确保每位社会成员的“生”存底线,确保每位社会成员基础性的基本权利。媒体必须寻找和把握新闻 “生” 的落脚点,把老百姓的“生”放在心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聚焦公民的衣、食、住、行,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基本的发展平台,增强全体人民的发展活力。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即:社会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地生活下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收入分配、消费娱乐、就业求职、物价变动、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医疗社保、教育学习、人际关系、权益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抓好。
电视民生新闻围绕“以民为本,以生为纲”,把“民”和“生”结合起来,扩大新闻所关注的视野,将新闻价值定位于老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民生新闻民本价值取向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老百姓着想,同样在形式上也极力做到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在组织形式上大胆突破了“以传者为中心”的基本模式,注重观众的参与性和双向交流性。如东方卫视的《直播上海》“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并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打出了“心疼老百姓,为老百姓说话”口号,强调了将节目平民化进行到底。
媒体在不断增强开放性和互动性的同时,更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60%,有的甚至还高达90%以上。在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大量现场采访、同期声的运用、鲜活的画面、市井化的语言使媒体与老百姓实现了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同时节目开通观众热线,接收手机短信,征集市民DV作品等多种参与方式,这不仅为节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
民生新闻“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内核,使其彰显出自己的魅力个性与独特品质。在操作层面上,它实行了个性化、开放化的直播和杂志化的编排,在传播理念层面上,以平民化视角关注百姓生活,实现了从社会精英到平民百姓的回归,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但如此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克隆与跟风,众多同质化的新闻栏目逐渐引起受众收视兴趣的下降。一些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过分追逐收视率,放弃了新闻应有的真实性、严肃性、责任感,沦为了市井中捕风捉影、闲言碎语的好事者。
电视民生新闻的瓶颈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监测的力度成为衡量媒体的风向标,有些民生新闻不能担当起社会“风向标”角色,孤立地报道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在相对宏观的层面对社会环境进行监测,无形中转移了公众的关注视线。新闻记者永远要坚守社会良心,坚守价值观,关注人情冷暖。从芙蓉姐姐的火爆网络到天仙妹妹的成功树立“品牌”,从“艳照门”照片的广为传播到“兽兽门”的迅速扩散,新闻网络的便捷与虚拟性充分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提供了平台,“鲍肆”大行其道,“兰惠”从此不芳,那么,我们的新闻记者需要做些什么?当每一次新闻事件突发时,我们是否在关注现象同时进行舆论监测?是否只要大众关注我们就关注?
传媒单纯大量报道灾难车祸、暴力凶杀、夫妻吵架、同性恋之类题材的内容,总体上缺乏引导舆论的正确观念,反而刻意迎合了受众的低俗趣味。
刺激人们隐秘的欲望和快感,是消费市场得以成型的起点。新闻媒体代表了受众欲望的眼睛,一边窥视,一边幻想。观赏本身正如自慰,也是自虐。对于一般人而言,各种新奇而隐秘性的生活场景吻合了心理补偿的理论。但这种补偿,依旧是一种巨大的幻觉。“牛人”凤姐那离谱的择偶标准,本应是私密中的幻想,如今各个电视台为了刺激和迎合受众窥视欲望,却将她一次次推置于公众的目光下,把个人隐私公众化,变成了一种可供观赏的表演“玩偶”。于是凤姐忙于制造各种新奇的“娱乐膏药”,涂抹在自己的伤口之上。带着伤残的灵魂,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地走进“愚乐”的假面舞会。“凤姐事件”(包括层出不穷的类似新闻),犹如一面照妖镜,它举起轻柔的娱乐的小手,撩开了我们的面罩,照见了媒体所有人的鬼脸。
记者职能发生错位,违背新闻客观规律,介入、干预新闻事件,使得新闻成为传媒一手操纵下的主观“事实”的报道。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该台的编导(临时人员)雇佣人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并拍摄下来播出的,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这个报道“传媒假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包括对媒体形象的冲击。《纸做的包子》报道中存在记者导演事件的行为。在报道中以制作纸馅包子这个社会真实(这个社会真实是被编导制造的)为基础,为渴求独家新闻进行人为策划和制造假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客观报道发生的事实,而不能自己制造事实同时又报道这个事实。
民生新闻报道的低层次导致理性深度的丧失。过分追求对事实报道的“短、平、快”,缺乏对事实本身内涵的深刻的思考,使新闻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3]。过去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大都是会议纪要,有很强的官方意识形态,而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就是要关心群众的实际生活,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于是民生新闻报道中出现很多生活中的烦杂事情。民生新闻并非拿百姓熟悉的内容作为他们生活中消遣的对象,它的实质是以贴近群众的身边事做为一个切入口,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
民生新闻取材被局限在那些与市民相关的新闻信息上,农民被有意或无意地“边缘化”,导致农民在节目中逐渐失去话语权。误解民生新闻 “民”的内涵,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农民日益成为最庞大且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成了一群真正的沉默的大多数[4]。新闻媒体应该认识到“农民”作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市民资格”的公众,而非仅限于居住于城市的市民。另外农民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但他们在媒体中却成为被忽略的对象,因而他们很少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媒体应承担起传授知识、教育大众、促进城乡融合的功能,使农民能够从民生新闻中得到自己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体现出人文关怀。
民生新闻过多过滥致使节目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由于电视节目的模式的开发具有极大风险性,加之目前中国缺少相应的电视法律法规,这使得媒体探索开发新节目的热情不高,各个媒体之间相互克隆,恶性竞争,使民生新闻陷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之中。
电视民生新闻的“再探索”
电视民生新闻方兴未艾,作为电视新闻发展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瓶颈。探索新闻发展的出路,避免新闻走入误区,实现民生新闻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在媒体空前白热化竞争的时代,在新闻节目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尤其是面临着本地台、境外台内外包抄与围困的局面,其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没有制胜的武器,就不可能突出重围立足于本地乃至全国。因此媒体必须尽快进行再探索,找准节目定位,以特色打造强势,形成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给节目再探索和再定位呢?当代著名战略家杰克·特劳特在《什么是战略》提出“一个企业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方向的引导。战略是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略决定产品规划,战略指导企业如何进行内外的沟通,战略引导组织工作的重心。简而言之,战略就是定位,借助持续的、简单的信息让企业和产品在顾客心中立足,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借用到民生新闻中,实质在于同质化中强化自己的异质性,通过找准节目定位建立独特的节目认知,拓宽视野,办出人无我有的特色节目,从而使自己的节目与众不同。
在媒介渠道过剩的时代,传媒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信息的附加值。因此,新闻在内容提供上,挖掘特质就是努力打造信息的附加值,使新闻具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在众多被选择对象中的受众选择率[5]。挖掘特质,营造信息的附加值,这需要在新闻节目制作上寻找与塑造差异点,由差异点产生信息附加值,提升节目的品质。民生新闻应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优势,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采取差异化策略,从多方面塑造差异点,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差异点的建立常常由独特的新闻策略构造而成,主要包括:
媒体应搭建区域化新闻采集和交流互动平台,在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里面,让新闻栏目与群众距离更近,充分发挥媒体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媒体必须以“民本”思想作为制导思维和行动的指南,从关注民生,洞察百姓心理的角度出发,培养强烈的民众情怀,办出既遵循大众的审美情趣,又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品位的民生新闻。
现场报道以报道的连续性和纪实性,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媒体深入民生新闻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捕捉“第一现场”的新闻信息,将其原生态地呈现给受众。民生新闻以不同的叙述策略形成具有故事化叙述风格,便能营造差异点,增强可视性。一是对新闻进行故事化编排,关注事件发展的同时,挖掘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二是现场化叙事。记者在“第一现场”并以目击者身份进行“第一时间”的叙述,抓住事件中最富有悬念的地方娓娓道来,使其受众身临现场目睹新闻发生的过程。这种体验式和故事化风格的叙事,有利于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与可信度,让民生新闻更好看。
媒体竞争的关键和核心是人才,媒体竞争就是人才竞争,而占领人才竞争高地,就必须吸纳、培养新闻精英人才队伍。由于民生新闻节目发展速度过快,队伍建设跟不上,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绝大多数新闻者普遍缺乏一些新闻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严重制约了节目的生存和发展。媒体必须以创新机制为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吸纳精英人才,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培养一支精良成熟、训练有素的新闻队伍。
在纷繁芜杂的信息社会,如何获取具有个性而又吸引受众的信息呢?这需要拓宽视野,做好策划,纵深拓展,实现对新闻信息的分类加工,力求使新闻在深度和广度上,突破浅层的琐碎、深度的瓶颈,将暗藏在纷繁复杂新闻事件背后的理性的,深层次的寓意传达给受众,使之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提高他们的思维素养,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能力。北京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特别关注》在有价值的新闻上下工夫,突出打造重头新闻。去年底,栏目陆续接到一些外地务工人员的电话,述说他们征婚被骗的经历。编辑部认为这是一个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选题,要求记者深入挖掘。这时,一个专门登征婚广告骗人的“婚托”,打电话要和盘端出骗人的内幕。这一“重大”线索令编辑部颇感兴奋,立刻制定采访提纲,策划采访步骤,设计问题,并派记者与当事人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在这个“婚托”的带领下,记者进行实地考察、暗访。在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事实后,经过采写编辑,12月10日《特别关注》推出了一组有分量的报道:《婚托良心发现:自曝征婚内幕》,播出后反响很大。可见准确定位,精心策划并着力挖掘做出有新意、有深度的报道,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提升节目收视率[6]。
认清“民”在节目中的价值,把握“民”的内涵,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公众的情感、情怀,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彰显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不仅包括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等信息,还包括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消费、经济类新闻,民生新闻在快速反映民情的基础上,遵循“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理念,将时政、财经以外的社会逸闻趣事、环境保护等富有人情味与
公益味的新闻题材低视角软处理,开辟受众理性思考的空间,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最终凸显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力。
在中国的传播业已进入市场化营销的今天,品牌成为栏目成熟的标志。打造“差异化”策略也成为整合品牌的重要手段。品牌栏目要树立差异点,从而形成节目个性。而个性化节目往往有个性化的主持,个性化叙事,个性化表达,个性化题材等元素构成。塑造个性化主持人成为节目摆脱共性,凸现品牌的迅捷方式。主持人作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的真性情、个性化的点评,为信息增加了附加值。短小灵活、幽默调侃、寓庄于谐的新闻评论,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与独特的新闻看点。吉林电视台《说实在的》节目大胆启用周全作为主持人,使其由一个“小气爱占小便宜,热心又善良”的“红男绿女”形象转变为“机智有点小聪明,敢爱敢骂”的“店小二”形象,每天绘声绘色地给观众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剧,周全的解说带有浓郁的东北特色,点评本色犀利、幽默俏皮。总之民生新闻主持人以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突出的个人魅力,特色化的新闻主持和观点点评和栏目融为一体、使其在建立了差异点的同时相得益彰。在节目制作上,以CI战略树立差异化的形象,从节目名称、栏目标志、宣传口号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个性化包装。充分整合本地资源,对子栏目进行精办,以活动带动节目推广,同其他媒体互动,实现品牌的互借和延伸,从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电视民生新闻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生为纲”精神核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身边,去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媒体对平民百姓的社会关怀。新闻报道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与品质,切中了普通百姓关心身边事和娱乐化的收视心理。各地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其新闻以高收视率和高收视份额,从而孕育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成为我国电视产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能否在众多媒体竞争的夹缝中生存,能否在维持很高的收视率?这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异化策略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因此电视民生节目只有不断开拓创新,适时改变差异化战略,以创新去满足受众需求,才能使这股电视民生潮生存更长久。
参考文献:
[1] 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世纪中国网站,2004年10月29日。
[2]李舒、胡正荣:《民生新闻现象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6月。
[3]陈力丹、瓮巍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民生新闻》,《新闻传播》,2008年第1期。
[4]任中峰:《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人民网传媒频道,2005年03月09日。
[5]喻国明:《传媒影响力(传媒产业的本质与竞争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06月01日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3
自从2002年元旦江苏广播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一档新闻资讯类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起,一股被业界称为“民生新闻”的改革浪潮席卷中国各地电视新闻媒体。开播不到一年时间,收视率跃居第一位,栏目年度广告额拍卖过亿元,等等。《南京零距离》创下的这些骄人业绩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来无数电视同行争相学习、模仿、“克隆”,并大都收到连锁性轰动效应。以河南电视台的新闻改版为例,2004年元旦,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借鉴《南京零距离》的成功经验,推出河南版“零距离”《民生大参考》后,尽管中途遭到本地电视新闻王牌栏目、收视率老大——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的全面封杀,但在资金、设备、人力、信号覆盖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的《民生大参考》,收视率仍然一路攀升,开播一年后,其收视率戏剧性地超过了《都市报道》。从奴隶到将军,《民生大参考》一举成为河南地方电视新闻栏目收视率排名老大。正是因为“民生新闻”显示出的蓬勃生机,以及其给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有学者把《南京零距离》所引发的这场电视新闻改革浪潮称为近十年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二、“民生新闻”剖析
“民生新闻”方兴未艾,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行业霸气。但电视“民生新闻”潮也给电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彷徨,并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不少负面影响。之所以会出现理论、实践、结果三者之间的不统一、不和谐,根源在于我们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全面、准确、科学。
“民生新闻”是新闻的一种特质,而不应该是一种新闻类别。作为“民生新闻”的样板,《南京零距离》及其遍布各地的克隆版“零距离”,在板块设置、内容构成、报道样式等方面,根本不具备独立的“民生”特质。与传统的新闻栏目相比较,唯一的区别在于其新闻理念、编排思路、报道手法等有着鲜明的“民本”特色。我们以2005年7月7日河南电视台各新闻栏目的新闻报道为例:7月7日是“七七事变”纪念日,这天,以纪念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新闻是时效性最强的“时政新闻”,也是国内任何新闻媒体都不能回避、不能不报道的新闻。这天,围绕“七七事变”这一历史事件,包括名牌栏目《都市报道》在内的河南电视台各频道其他新闻栏目,均在头版头条推出了大篇幅、多角度的抗日题材的新闻报道,但河南版“零距离”《民生大参考》在报道这一历史事件时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做法。当天,《民生大参考》的头条是一组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资讯(1.8月1日起,全省市级交管部门统一举报电话;2.夸大保健功效24种吹牛保健食品被查;3.郑州将新增500多个消火栓;4.郑州9月1日起使用新标准信封),关于“七七事变”的报道则编排在整档节目的最后一条,而且在报道手法上,《民生大参考》也避开以“纪念活动”为主线的传统报道思路,重点采取演播室访谈的形式,借一位抗日老英雄之口,向观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七七事变”这段历史。通过2005年7月7日《民生大参考》的新闻报道思路和手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与众不同的“民本”特色;在新闻理念上,媒体关注的重点是百姓现实的生活需求;在编排思路上,对百姓现实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新闻是第一位的;在报道手法上,从平民的视角,借百姓之口,来观察、解读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民生大参考》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显露出的这种“百姓无小事”的民本特色,其实也正是当前业界所热捧的“民生新闻”共同的,也是最根本的特色。反过来,人们之所以把《南京零距离》及其克隆版“零距离”称作“民生新闻”,也正是因为它们共同具有上述鲜明的民本特色,而不是它们具有什么标新立异的内容和形式。因此,科学地讲,所谓的“民生新闻”,只是现代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一种特质,而不是一种新的新闻类别概念。
“民生新闻”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新闻价值观的诞生。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最具价值的新闻?谁是新闻的主体?新闻的主流声音是什么?在价值判断和取舍标准上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民生新闻”的崛起则使这种政治色彩淡化到最低点。在现今的“民生新闻”框架中,新闻的主体不再是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员、知名人士、业界精英,而是出身低微但个性十足的劳苦大众;报道的重点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会议消息、成就展示、官员出行,而代之以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衣食住行;新闻取舍的标准由是否重大、是否普遍、是否典型,上升到有没有现实的实用性;随之而改变的是媒体的主流声音摈弃了空洞的说教、生硬的指令,而代之以温馨提示、真情帮助,乃至于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现实心声。
“民生新闻”使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面目一新“民生新闻”的崛起和盛行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席卷国内电视媒体,使我国当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焕然一新。
1.新闻报道的贴近性空前增强。“民生新闻”把镜头聚焦于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报道百姓冷暖,反映民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满足大众需求。这种体现着浓郁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报道内容,由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强烈地吸引着观众的关注和认同。
2.新闻报道风格更加人性化。“民生新闻”注重以平民的视角发现、展示、解读新闻事件,用谈话、聊天的口吻“讲述”新闻故事,从满足群众现实需求的目的出发,组织、实施新闻报道,并且充分利用电话、短信、网络、DV记录、奖品等外在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措施,广泛吸引观众参与新闻互动。这些人际化、情感化的报道风格,由于包含着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现实情感,极大地感召着观众的参与和共鸣。
3.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民生新闻”以其对普通百姓现实生活的真诚关注,让群众彻底摈弃了对传统新闻“高高在上,俯瞰苍生,冰冷生硬,千人一面”的厌恶情节,并真切地感受到媒体对自身的依存和自己对媒体的“话语主导权”。在这种媒体“主人翁”意识的指导下,有困难首先想到要求助的是新闻媒体,有麻烦首先想到要投诉的是新闻媒体,有知心话首先想到要倾诉的还是新闻媒体。群众的这种对新闻媒体的依恋和执著大大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公信力。
三、现代电视新闻的走向
电视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其实就是我国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改变的一种折射。尽管目前“民生新闻”还不是电视新闻的主导者,“民生新闻”的发展还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新闻理念的制约,但“民生新闻”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预示着传统新闻向现代新闻转变的发展方向。
新闻理念应该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从十六大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到十六届五中全会高扬“以人为本”的大旗,我们党越来越清晰的民本理念,不仅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利益观、地位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各行各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都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作为反映和记录社会前进轨迹的新闻媒体,自然也应该因时而变、顺势而动,积极主动地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新动向。当前,电视“民生新闻”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一切以百姓的喜好、需求为转移,这正是时代变化的要求。其实,也正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民生新闻”才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新闻价值取向应该从典型性、普遍性向实用性转变。伴随着新闻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在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新聞题材的取舍上,也要打破传统的“典型性”、“普遍性”至上的羁绊,使“实用性”成为新闻报道的第一关注。“实用资讯、生活投诉、真情帮助、情感互动”,当前“民生新闻”已经用自己“零距离”式的新闻服务很好地诠释了“实用性至上”的现代新闻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新闻的传播方式应该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转变。“民本”理念主导下的现代电视新闻着眼服务、注重实效。但要想真正服务到位、取得实效,就必须摈弃传统的“我播你看”的单向传播方式,加强沟通与交流,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互动,让观众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传播的内容由一厢情愿变为共同关心。当前,“民生新闻”在运作过程中,有奖征集新闻线索、百姓观点、DV新闻,及时反馈观众意见和建议,记者进家入户调查,观众走进演播室参与节目,等等,所采取的种种互动措施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观众朋友参与新闻事件、关注新闻节目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参与、荣辱与共的传播效果。
论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与选题策略 篇4
过去, 我们习惯于把新闻分为时政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新闻、财经新闻等等, 而且一般编辑部也以此来设相应的采访部门。不难发现, 每个类别都对应着一个政府部门或行业, 记者们主要依靠这些部门或行业来获得新闻资源, 并以这些行业或部门的口径发布新闻, 计划体制时代的痕迹非常明显, 新闻与宣传的界限相对模糊。
不能否认政府渠道新闻的重要性, 就像不能否认政府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一样, 不管过去还是将来, 这类信息的权威性和宏观指导性,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 不管一种重要性重要到什么程度, 都不等同于唯一性。显然, 政府信息不应该是新闻的唯一渠道, 各地的生活类媒体已在实践中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渠道——民间渠道、社会渠道, 即: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的特色
1. 选题具体化
民生新闻节目的选题比较杂, 奇闻异事、刑事案件等都可以是民生新闻的选题, 这使得民生新闻节目在观看时会显得“杂乱无章”, 而在进行选题时, 减少了选题内容的种类, 将选题具体化, 以受众身边急需关注的事情为主要选题。民生新闻的受众以城镇居民为主, 这类受众极为关心身边的生活, 对于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格外注意, 因此, 民生新闻要将受众主要关心的问题作为选题。尽管新闻选题的范围缩小了, 但是民生新闻的社会效益却得到了大提高, 民生新闻的影响力也得以扩大。
2. 内容重服务
民生新闻的重点在于“服务”, 因此在选择新闻内容时就要将“服务”的要求贯彻到底。所谓“服务”, 就是将受众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利用媒体的力量为其解决, 从而有效地建立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共同利益圈。与原有民生新闻相比, 不再是只注重将事件曝光, 而是为受众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到了与受众同利益, 受到了受众的喜爱。
3. 要素多元化
民生新闻的两大主要要素依然是主持人及记者, 不过主持人与记者所担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不再只是主持人和记者。现在, 很多的民生新闻节目都重点打造主持人, 比如民生新闻在实际操作当中, 主持人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荧幕上的主持人, 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去到新闻现场了解民情, 或去到活动现场与群众接触, 全力帮助有需到的群众。其次是民生新闻的记者团, 同样也要帮忙出力。除了主持人与记者这两大主要要素, 在有些民生新闻中还加入了律师团、调解团等新的要素, 使民生新闻要素呈现出多元化。
4. 形式双重化
传统的民生新闻所起的作用是监督作用, 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对事件进行叙述, 而现代民生新闻改变了第三方的角色, 变为中间人, 参与到事件当中。当记者在采访新闻时, 并没有袖手旁观, 而是帮助求助者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选题策略
1. 选题策划工作
民生新闻侧重于解决问题, 因此在进行选题时, 首先要辨别题材是否具有故事性, 其次对于有故事性的选题要充分的挖掘更深层次的故事。在选择题材时, 要坚持五项原则:一是要有选择地对个体进行帮忙;二是对待贫困, 不能单一地提供物质帮助, 而是更要想法子寻求根本性的解决办法;三是了解群众的关注点, 通过个体了解群体, 从而帮助整个群体;四是在提供帮助时要掌握好尺度, 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五是要坚持帮忙到最后。选题完成之后, 进行策划时要注重转向“大民生”。
2. 注重细节性的内容
民生新闻最重要的就是内容, 因此, 为了打造出精品民生新闻, 就需要格外注重细节性的内容。在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时, 要充分地挖掘新闻对象的感人事件, 从而有效地体现出主题;当国家颁布重大政策时, 要及时地解读政策, 并找出其中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信息;加大节目的评论引导, 让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受到一些启迪;充分利用受众, 将受众变为节目的信息眼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并完善群众参与讨论平台。比如通过微博和微信网络平台, 让更多群众有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老百姓事无巨细, 只要有意见, 有声音, 甚至是节日祝福, 就可以籍此平台说出来, 大大丰富了内容, 也深受大家喜爱。
3. 形式新颖多变
在报道节目时, 除了常规的叙述形式外, 还可以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创新节目的表现形式, 比如讲故事的形式。同时, 如果是直播类新闻节目形态, 可以将民生新闻与微博、微信等实时互动平台相连接, 使节目的传播空间得到有效拓宽。另外, 还可以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来报道民生新闻,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4. 扩大社会影响力
品牌建设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品牌活动。民生新闻节目可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 以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使群众逐渐熟知该服务类民生新闻节目, 从而有效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打造品牌过程当中, 联合社区居委、义工联、妇联等相关部门以及众多商家, 持续举办活动, 组织义演, 为困难群众做好事, 并现场接受群众报料, 为群众跑腿办事。并且, 还与当地慈善机构合作, 为部分有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支持, 观众也可以通过该基金账号为指定特困人员提供资助。同时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需要指出的是, 民生栏目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不能是一时兴起, 而是要长期坚持, 争取每年都能根据市场的需求, 举办相应的社会公益活动, 而且活动结束后, 还要继续跟踪报道活动中帮助的群众的情况, 以保持持续的社会影响力及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结论
所谓热线新闻, 就是媒体通过面向社会的新闻热线获得信息, 然后采写和刊登的新闻。不同的渠道决定着不同的特质, 热线新闻明显具有民本特质, 它从民众的角度出发, 并代表民众的利益诉求, 从而使媒体为公共领域的一部分,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 民生新闻节目站在群众的视角, 报道群众所关心的内容, 切实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很好地体现出了民生新闻节目人文关怀的本质。
民生新闻节目在进行选题策划时, 充分结合节目本地的实际情况, 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民生新闻报道之路, 推动着民生新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民生新闻报道, 不是新闻的传统项目, 但在转型时期, 许多新闻媒体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猫还没长大, 狗拿耗子也在情理之中。这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 用自己的爱心、热心、关心去做就是了。做得越多越好。
参考文献
[1]刘炜.初探帮忙类电视节目发展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 2012, (09) :108-110
[2]关德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提升[J].新闻知识, 2013, (01) :107-109-8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5
文│包凌君
依据CSM媒介研究对观众收视行为的长期观察研究,所有调查城市中新闻节目的人均收视时长稳定在20分钟左右。收播比重逐年提升,资源使用率高于电视剧,低于综艺。而随着中央台与省级上星频道在综艺及电视剧上的大手笔投资引进、制作和播出,在资源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的地面频道则将目光瞄准了民生新闻,凭借本土化的地域特点,化劣势为优势,将民生新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此在竞争激烈的收视战场保有一席之地。笔者基于CSM收视调查数据,对地面频道新闻节目的旗舰产品——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做简要分析。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要素分析
本地民生新闻正以多彩的节目内容和多样的表达形式不断丰富当地新闻收视市场,除传统的“播新闻”“说新闻”外,也添加了不少创新元素。方言话民生:更具感召力
本土化策略是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的王牌之一,而在开展传播活动之际,通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也是“抓人眼球”的表现方式之一。方言播报以口语化情景化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新闻稿件娓娓道来,以语言为特色吸引受众,增添了新闻的趣味性,观众看得有味,听得有趣。例如杭州台的《我和你说》、《阿六头说新闻》。两档节目在2012年的平均收视均超过6%。前者节目主持人一改正襟危坐的播报方式,衣着传统中式服装,以脱口秀的方式传播关注度极高的本地新闻。后者小桥流水、方台茶壶,举手投足间展现民俗文化的同时也收获了收视和人气,不仅在杭州本地,在电视新闻领域也可谓是家喻户晓。多年来,收视表现一直立于频道翘楚。自2013年1至5月间,周平均收视维稳在6.51%。收视峰值为7.25%。当然,我们说一档节目若没有对受众市场的真正了解或是对节目内涵的真正把握,仅仅依靠方言也未必能取得成功。主持人效应:增强影响力 曾有传播学者提过,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几个中介因素中,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技巧不同,对传播效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除“方言”元素外,因主持人个人魅力而突出重围赢得好评的也比比皆是。湖南台的《钟山说事》因其有事说事、敢爱敢恨的风格脱颖而出,主持人钟山时常在节目中迸发出的麻辣观点和犀利点评也让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大呼过瘾。一系列如《高考天问》、《对抗灾难的筹码》、《那些与金牌有关的眼泪》的报道一经播出后犹如醍醐灌顶,立刻在网上被广泛搜索和转载,引发网民强烈共鸣与思考。节目2013年1至5月平均收视为4.27%,收视峰值超过5%。热线帮忙类:提升美誉度
作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延伸与创新,“帮忙热线类”起到了老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部门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上海台的《观众中来》作为一档反映市民日常生活问题、排忧解难的新闻栏目,虽播出时长很短,但已然成为本地观众最为关注的新闻栏目之一。2013年1至5月间,栏目平均收视率达9.93%,峰值达12.57%。
DV拍民生:强化互动性 高科技在进步,新媒体在发展,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扮演和执行的角色关系变得越来越相近。广东台的《DV现场》正是这样一档开放社会合作,将视角和拍摄权放还给社会公众,鼓励老百姓自己拍摄身边事传送给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频道在广州地区的收视支点出现在晚间19:00-20:00(节目播出时间),远高于其他时段。融合多种创新要素:凸显生动性 一档节目的形式再新颖,时间长了重复久了难免让人失去新鲜感,于是应运而生了融合多种创新元素的节目,通过小电影再现场景、边敲鼓边播报新闻、融合曲艺元素、乃至在节目现场展开PK等等,都为传统新闻节目注入发展新活力。如云南台的《大口马牙》(表1),长春台的《社区办事处》(表2),通过主持人角色演绎,谈笑之间,串联新闻点评新闻。
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共性分析
近年来,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亮相在各地面频道,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然而观众爱看收视常青也证明其自有过人之处。品牌民生新闻节目各有所长,但影响力强的节目在很多特质上也是相似的。形式多样,推陈出新
电视作为声画一体的媒介平台,受众在被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先是受到画面或声音的冲击影响,其次才是信息文字内容。因此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观众,让其有兴趣停留收看就必须依赖节目形式。传递信息的同时添加很多创新元素的民生新闻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感,丰富了观众的收视选择。亲民主持,赢得观众
主持人是节目最直观的代言人,观众对于主持人的喜爱程度或多或少也影响到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很多品牌民生新闻节目中,主持人不再单纯播报新闻,而是用平民化的视角和语态来看待周围人,聊谈身边事。无论何种表现形式,只要让观众感受到了真诚与信赖,便很愿意在友好平等的氛围中积极接收信息。超级衔接,拉动收视
一档好节目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不仅为节目所处时段贡献了收视,也带动了前后节目的收视,形成“光晕效应”。台网联动,渠道畅通
充分利用“流媒体”技术,化威胁为优势,提升影响力。例如通过与视频网站的合作获得全国市场开拓的机会,借助网络传播的优势大大延伸地面频道的触角。甚至有网民在遇到麻烦需要帮助时会第一时间想到该节目并通过微博直接@节目组,足见其影响力。内容为王,民心所向
与时政、军事新闻高屋建瓴的节目内容不同,“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的新闻节目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里。纵览当地高收视的民生新闻节目,形式细节上的锦上添花都不能违背“内容为王”的铁律。只有怀揣民生态度,体现民生情怀才是受众所关注的节目。这也不断鞭策民生新闻人继续探索与受众需求相适应的新内容好内容。
结语
目前来看,面对来势汹汹的“微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仍然是观众收视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如此,其收视量与收视习惯也较为稳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民生新闻仍然面临着来自新媒体时代的多方面竞争与挑战。我们常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立足本土、突显地域特色都是其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和优势。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探究 篇6
民生类电视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样式,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这种操作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和还原,尤其是针对画面、声音和文字的处理。它主要是以城市居民为受众,报道题材主要来源于市民日常生活和切身相关的新闻事件。
2002年江苏电视台播出的《南京零距离》,被公认为首档大时段播出城市民生题材的电视新闻节目。随后,南京还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等民生新闻栏目。引发了以大时段直播为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为主体的民生新闻潮流。此外,辽沈地区民生节目也十分成功。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了《直播生活》,随后又开办了《新北方》,第一次公开打出了“民生新闻”的旗号。这种贴近性、生动性的民生新闻一时间成为辽沈地区大受欢迎的新闻题材和表现形式。
电视媒介借助筛选过后的画面,即镜头语言,来表达媒介所要传达的内容主题。
镜头语言作为一种隐喻方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表现工具,伴随着新闻拍摄技术的进步,表达技巧也在不断进步。
二、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
新闻是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借助表现新闻事件或任务的真实状态来引起观众注意的媒介表现形式,毋庸置疑真实性是首要的。镜头语言的真实性,是指电视新闻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必须真实可靠,符合新闻报道的事实。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都是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的。
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北京电视台某记者为博人眼球炮制而出的虚假新闻。整个画面拍摄和后期制作均是人为操作的一场“闹剧”,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该事件虽真相大白,但新闻工作者须引以为戒。在利用镜头语言表达新闻事件时,务必确保真实性,即使因特殊原因必须加工呈现,也要以符合事实原貌为前提。
(二)流畅性
镜头语言作为传递讯息的一种方式,是电视新闻媒介常用的手段,民生类电视新闻也不例外。镜头流畅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视觉流畅,即新闻后期剪辑者严格遵循画面剪辑的一般原则,将各镜头进行合理衔接,保证画面节奏跟进度,强化画面表现力;一是新闻事件叙述流畅,电视新闻大多是将不同时空内拍摄的画面进行组接,从而给受众叙述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因此叙述的流畅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2年1月22日,央视《胡锦涛陪基层干部迎接龙年新春》的新闻报道就很成功。新闻随时间轴线,先后展现了车队画面、马路两旁的农田、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农户的家庭情况,顺畅地将镜头在堂屋、厨房、老人和领导人之间切换。整个报道过程,镜头语言简洁流畅。镜头画面不但稳定,而且角度平实周全,是一条高制作且有温度的好新闻。因此,在选取镜头、剪辑画面的时候,流畅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三)贴近性
民生是这个时代最能凸现社会现实的内容,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这个时代。民生类新闻以民生生活为内容,将民生现场放诸于各媒体的镜头之下,无疑是最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表现。将关注高层、精英、明星的视角逐渐下移,让老百姓的小事、琐事、奇事、关心的事成为新闻主要报道题材,且通过生动真实的镜头语言记录和表达,传达的是整个社会对百姓生活的关怀和体贴。
民生类电视新闻要想表现新闻主体及其情感,制作出一条有温度的新闻,就必须时刻关注民生,贴近百姓,走近群众。而电视新闻除了文字声音的表达,更不容忽视的是它的镜头表达。因此注重镜头语言的平民化、贴近性,是民生类新闻生动与否的关键。《南京零距离》就是民生类新闻中做得十分成功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该节目以报道南京、服务南京、宣传南京为宗旨,聚焦南京市市民的生活资讯,节目中“现场调查”更是给与百姓足够镜头,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等,用镜头语言成功勾勒出百姓生活的全貌,甚至,有些新闻素材就是出自于老百姓的DV录制作品。收到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真正做到了和电视观众“零距离”,并且被称为“南京人的电视晚报”。所以,具有贴近性和平民化色彩的电视新闻,是成就有温度的新闻报道和取得受众信任和肯定的关键所在。
(四)简洁性和准确性
电视新闻报道的镜头不仅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且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画面,同时还要求注意镜头长度,通过适时切换画面,以凸显新闻主题和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
特写镜头是民生新闻常用的镜头表现形式,领导人访问灾区或探望百姓等报道中,常常通过将领导人同百姓握手、百姓脸上的表情、百姓的动作等作为特写进行播放,并且简洁地穿插周围环境以及领导人表情和语言的镜头,从而生动准确传达了领导人亲民和爱民的讯息,也反映了百姓的真实一面。相比于将冗长的镜头留个领导,大段的画面留给这样的新闻镜头,才是百姓更愿意看到的。
三、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失范
(一)镜头语言游离,导致声画分离
因为缺乏严密的声画逻辑训练,部分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常常忽略深入一线采集资讯的重要性。而民生类电视新闻,最终要的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走近百姓的生活就很难有生动真实的画面语言来辅助电视新闻事实的报道,一旦画面全部是或者过多倚重声音传达来体现真实性,而画面却无法配合展示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场景和进展。必然导致镜头画面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主题割裂,与新闻解说相脱节。类似这样的“两张皮”在民生类新闻中时有发生,例如一些新闻报道某领导干部下乡视察群众,但是镜头却展示领导办公室的摆设画面,并没有任何镜头语言表明其视察的经过和收效;此外,另一些在报道领导人与村民群众欢庆佳节,声音一再强调“处处张灯结彩,百姓热烈欢迎”,而镜头只有领导在陪同下招手的画面,却没能将围观群众或被视察的农户镜头展现出来,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新闻说服力的打折和生动性的掉色。
(二)镜头语言表达方式失当,导致新闻缺乏感染力
镜头语言表达失当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现场采编的经验,导致画面语言表达不得体,后期则文字和声音的补救为主,从而造成画面空洞、构图缺乏美感、新闻事件感染力降低。
比起上述新闻工作者不愿亲赴现场采访,这类失范并不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缺失,而是由于画面表达技巧的缺失和新闻敏感度的不足造成的。此类失范总结起来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一些镜头滤色片使用不当,白平衡在拍摄之前没有进行客观矫正,此外不够重视色温和环境光线对镜头造成的影响,拍摄过程中缺少对闪光灯强弱的调节等等,这些都会导致画面过度偏蓝、偏绿,或者画面过明、过暗等现象,影响新闻报道的画面呈现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因为技术原因或客观条件限制,缺乏拍摄机位不准、为避抢镜而偏移画面、随意推拉摇椅、画面筛选不严格等等,都是造成新闻镜头语言不专业的原因。
(三)虚假画面
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性,绝对不允许虚构。然而,电视类民生新闻不仅有文字表达、语言表述,更多的是镜头语言。而镜头语言的准确性、恰当性和真实性,常常容易被忽略,无论是表述事件本身的镜头语言,还是辅助陈述的镜头语言,亦或后期摄制者后期制作上,都必须是真实、可信的。这个真实性界限,在于不让受众因为镜头语言而对事件产生认知误区或者盲点。
一些民生类电视新闻为了表现事件真实性、贴近性,而去人为摆拍,甚至是策划假新闻,这些都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例如2013年,“深圳最美女孩”给乞丐喂饭,就是一场商业炒作,照片实际拍摄地点与文中所说不符,系为虚假新闻。此类例子还有,2007年挑拨人们神经的“纸包子事件”,其一系列拍摄过程均为某新闻媒体人自导自演的画面。
此类虚假新闻背离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更加损害媒体公信力,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是十分恶劣的。
(四)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
许多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中,镜头语言的话语权分配严重失调,百姓作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弱势群体,享受到的表达机会十分有限。诸如一些领导视察之类的电视新闻,领导人总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比例,而真正和同声“百姓喜气洋洋”等描述相契合的群众画面却寥寥无几。这种话语权分配的失调源自于新闻工作者民生意识的匮乏。因此,合理分配镜头语言的话语权是民生类电视新闻“三贴近”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镜头展示更为平易的画面、选取更为平民的角度、叙述更为平实的事件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工作者所要努力的。
四、 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的建议
(一)坚持民生思想
坚持民生思想是处理好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前提,民生类新闻的开展关键在于对社会公众本身的关注。只有将老百姓切身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电视新闻的镜头才不会本末倒置。通过镜头,传达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关心事件的立场,是民生类电视新闻必须做到的。
(二)增强服务意识
要想准确地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和镜头以外的讯息,就需要有服务意识。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论断,他认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和信息之外的东西,即讯息。从这个角度讲,大众传媒提供新闻资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意识。民生类新闻的服务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信息的贴近性。民生类新闻之所以被誉为“百姓新闻”,其中蕴含了浓厚的服务理念。民生类新闻必须以平实的视角和服务意识来关注和记录民生生活,如此才能写出老百姓爱读的新闻。
(三)高质量的剪辑技术
前面提到了民生类电视新闻镜头剪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清楚明白,镜头语言作为一种传递讯息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必然有赖于高质量的画面剪辑技术。
结语
面向基层办好特色电视民生新闻 篇7
一、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 是关注百姓生计、生活的新闻, 它属于社会新闻, 是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写的新闻, 在内容上主要是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和空间, 特别是将关注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作为报道的主要方向, 在方式上, 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加强新闻的互动性, 拉近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就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趋向”。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 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1]
二、为什么要办好特色电视民生新闻
首先, 现在, 部分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节目同质化现象, 内容缺乏深度, 导致新闻呈现表面化特质, 思想深度较为缺乏, 长此以往, 最终将会使受众产生视觉和审美上的疲劳, 失去电视媒体的传播价值。
其次, 部分电视民生新闻缺乏主流意识, 缺乏求实精神, 媒体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往往将感情色彩渗透到报道中, 将感情的砝码侧重于弱势群体,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坚持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 这样势必会使“民生新闻”主客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
最后, 长期以来, 新闻媒体常常将“大篇幅报道各类工作会议和领导的各种活动”作为报道的主角, 导致新闻节目经常以“文山会海”为中心, 造成新闻节目形式俗套, 内容单一, 观众的欣赏指数不断下降。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提出, 民生问题逐渐成为百姓关注的重点和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重中之重, 这就为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前提。办好电视民生新闻也就成为了进入主流新闻报道, 打造独具特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三、如何办好特色电视民生新闻
(一) 找准基调, 注重导向, 弘扬时代主旋律。
电视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解读, 而作为电视民生新闻, 更是有着为老百姓解读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更是有着让老百姓准确、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不可回避的服务特质, 因此, 做电视民生新闻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找准基调, 做解读国家政策的“及时雨”, 采用“大主题、小视角”的切入方式, 围绕“民生、民声、民愿”, 以老百姓身边的“新鲜事、焦点事、奇异事”为主要报道题材, 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融入百姓生活, 以民生化新闻呈现给受众, 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了解国家政策;同时, 要注重舆论导向问题, 弘扬时代主旋律。电视民生新闻不单单是向观众传递一些简单和有效的信息, 也担负着把握舆论导向, 承担着“党和人民喉舌”的重要职责,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必须将时代主旋律作为前提和关键, 增强政治意识、道德立场、大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弘扬和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真正实现“媒体把握舆论、舆论引导人、民生鼓舞人”的目标。
(二) 转变作风, 面向基层, “俯下身子”关注民生。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就是要放下架子, 深入社会, 面向基层, 走到田间地头, 深入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第一线, 把脚印留在基层, 把镜头对准老百姓, 了解群众需要, 倾听群众心声, 把握时代脉搏。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以平民的角度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生产、生计、生命, 所以, 电视民生新闻在“走转改”活动中, 应该率先垂范, 紧紧把握活动宗旨, 展现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和特质。在题材选择上, 要将报道的视角伸向基层大众、普通群众, 触及他们的灵魂, 震撼他们的内心, 延伸报道范围, 拓展话语空间, 丰富报道形式, 站在中立的立场上, 选取切近百姓生活、百姓实际的新闻事实, 进行细腻、朴实的报道。在采编制作上, 记者、编辑应该站在老百姓的位置上, 用平民视角去捕捉和发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焦灼、喜悦、反思, 使报道更具针对性。在这个过程中, 记者和编辑要始终注意新闻本身所显现出的互动性和公正性, 才能使民生新闻本身在吸引受众的基础上, 不致于出现舆论导向错误。
(三) 立足本土, 深化报道, 实现“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化。
民生新闻被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民生新闻一定要将本地的民俗文化、经济社会作为本源, 突出当地百姓的特色, 依照“三贴近”的要求, 凸显出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在采编的过程中, 要在把握好当地社会文化形态基础上, 与新闻报道要求相结合, 形成地道的本土风格,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民生新闻。同时, 电视民生新闻要注重社会背景, 深刻剖析新闻事件本身, 提炼新闻本身的价值, 以老百姓身边小事作为题材, 彰显民生新闻的高度、深度和厚度。
“大民生”包含于百姓密切关注的国家方针政策。“小民生”则偏重于展现个体的平凡生活, 使新闻失去了所应保持的未来向度, 消减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能见度。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就是要从多视角、多层次地关注民生, 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硬新闻民生化。
注释
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 篇8
电视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起, 如异军突起, 关注的是百姓的生活, 反映的是百姓的冷暖, 坚持为民请命、坚守做批评报道的阵地。但是在发展初期, 记者关注表象的多, 反映的多是表层的事件, 百姓观众觉得有了个说话的地方, 解气出气, 所以赢得较高的收视率。随着民生新闻自身的发展和受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期望值的提升, 民生新闻渐渐步入理性思考时期。今年, 朝阳市的供暖由于种种原因, 一度出现问题, 市民很有意见。在我们朝阳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中, 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供暖话题, 首先在全城东西南北看供暖, 全方位报道, 不以一处论冷暖。接下来我们又策划了深度报道, 对供暖不达标的区域查原因, 采访负责人, 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既帮助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 又督促了供暖质量的提升, 同时为我们赢得了观众。在现阶段舆论监督类新闻在民生新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做好民生新闻中舆论监督类新闻的策划, 可以多层次解剖新闻事实, 全方位揭示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
二、对重大民生政策、工程的报道策划要找准时机、找好角度、具体问题要细化
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对重大民生政策、政府工程的报道解读成为民生新闻的又一个亮点。怎样让这个亮点亮起来。首先在策划的时候, 要把握好时机, 在政策出台时, 马上对政策背景、相关社会问题进行介绍, 在政策执行时, 进行详细解读。在策划采访时, 要从与百姓群众关联处入手、可以从一件小事入手, 也可以从一户人家入手, 选好角度, 找好切入点, 由浅入深, 剖析背景、相关社会问题, 找出百姓的关注点, 详细进行报道。朝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每年都有十项民生工程。今年, 在我们朝阳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中, 我们策划了用海采、街采的方式对普通市民百姓进行采访, 采访他们对十项民生工程的看法意见, 以及十项民生工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从百姓的细微生活入手, 以小见大反映出十项民生工程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及其深远意义。节目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重大民生政策、工程的报道策划, 增加了民生新闻的看点, 使民生新闻摆脱了总是曝光生活阴暗面的尴尬境地, 增加了节目的“亮度”, 扩大了节目源, 丰富了节目内容。
三、民生新闻栏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策划, 要把握好方向、要尊重客观事实, 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
每个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市民百姓和各媒体关注的焦点, 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首先要把握好方向, 起到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 热点事件的报道往往采取追踪报道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媒体为了抢时间赢得关注度, 不去做深度挖掘, 调查采访, 而是让一些流言蜚语充斥在新闻中, 使新闻失去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 反过来还会影响新闻事件的进展。在2014年11月份, 朝阳县有个3岁的小女孩豆豆被烧伤, 烧伤面积达到身体的70%, 父亲于2013年去世, 母亲患有精神疾病, 朝阳市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纷纷出手报道, 不到三天的时间, 募集善款达到23万元, 距离小豆豆的治疗费还差10多万元, 这个时候, 一些媒体发出了不同的消息, 有的说小豆豆的家人为善款大打出手, 打算不给小豆豆治疗分了这笔钱。有的说小豆豆的妈妈没有精神疾病, 一时间谣言四起, 捐款数额停滞不前。我们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晚关注》适时策划了两个报道, 记者到小豆豆家里现场采访, 看她母亲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采访她家族中的代表, 小豆豆的治疗费打算怎么处理。记者深入调查并作出报道, 小豆豆的母亲确实患有精神疾病, 她的家人已经聘请了5位社会知名人士, 监督小豆豆的善款, 每一笔支出都得得到这五个人的同意。我们的节目播出后, 捐款继续增加, 一周的时间达到了40多万元, 小豆豆也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所以说对于热点问题的报道策划一定要有深度, 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挖掘。
四、民生新闻栏目中策划休闲服务类新闻要适度
民生新闻栏目是为市民百姓服务的这无可厚非, 但是它的新闻性还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休闲服务类新闻丰富了民生新闻的内容, 吸引了众多居家的观众, 可以作为民生新闻的佐餐, 如果它在栏目中占的比重过大, 就会反过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 篇9
1 抓住热点,推出“独家”新闻
媒体关注的焦点应是百姓所关注的、百姓眼中的热点,只有做成观众愿意看、喜欢看的“独家报道”,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得到彰显。民生新闻可通过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引起广泛关注。
2 重视编排,拓展报道面
在内容上,应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形式上,要活泼,不媚俗。在栏目策划和编排上,也应做新的尝试,如个性化主持、开放式的播报结构、60 分钟的长时段设置、随机性的新闻评论等。
3 突出民生新闻的思辨性
投机是衡量媒体策划和新闻报道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媒体应该能够在新闻事件面前反映公众的心理和社会定位。电视民生新闻对平民意识的追求,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来处理新闻,会涉及到整体和长远利益的“硬”新闻、“软”理念内容的深度、广度、高度的基础上成了流行,平民化在画面和语言表达方面得以彰显。
4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方法
4.1 加强民意调查与分析
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既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工作,也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工作。要想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利民性,就要更多地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民意调查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民生新闻采编工作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地方电视台要想快速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采编质量,就必须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受众的反馈。
4.2 加强品牌节目的有效建立
品牌,是一个栏目的声誉,加强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栏目的发展,扩大栏目的影响力。为了建设品牌栏目,必须提高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新闻素材的收集工作与栏目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要全面的搜集素材,以利于后期编辑。此外,品牌栏目形成后,相关从业人员将有更大的工作信心,更愿意为栏目贡献力量,更愿意进行多方互动,提高编辑工作的质量,让民生新闻节目更接地气,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5 结语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综艺节目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生新闻栏目必须加强媒体的责任意识,重视民生新闻的作用,为受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切实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丁洁.试论我国交互式网络电视发展及其趋势[D].南宁:广西大学,2006.
[2]李国仁.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电视教育[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狄柏涛.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4(24).
[4]沈静.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播电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9).
[5]何苏六,等.网络媒体的策划与编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6]赵阿群,陈少红,刘垚,等.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7]尧鸿.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电视台业务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2006(12).
[8]张昊鹏.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论[J].才智,2013(23)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 篇10
当前, 各家电视台收视率较高、吸引广告投资最多的一个拳头产品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开始崭露头角, 它的出现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为资源配置不均匀的问题, 造成各个电视台之间的恶性竞争, 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节目的同质化和媚俗化, 不仅如此, 电视民生节目还滥用话语权, 对轰动效应过分追求, 以上这些问题层出不穷。
2006年, 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就被引入到我国, 而且人们将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同民生新闻进行了密切的联系, 广大媒体人认为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进入公共领域构建新闻。公共新闻的运作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是建立在较高的媒介层次上的, 它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 既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 还包括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政治以及文化生态环境, 只有这些因素都完整包含在内, 电视公共新闻才能够顺利地发展。
在我国, 电视民生新闻仍然处在一个平民话语的发展阶段, 只有通过对公共事件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 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所以, 为了打造同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电视民生新闻, 我们可以对电视公共新闻中的那些先进因素进行借鉴。
二、转变的基础
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关注的新闻。2003年开始在江苏卫视播出的《1860新闻眼》是我国对民生新闻进行的最早探索, 这一民生新闻栏目的宗旨就是弘扬正义、倡导和谐、服务群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公共新闻运动”是公共新闻学这一概念的来源。在百度百科中, 公共新闻学又称为公民新闻学, 指从公众关注的议题入手, 针对这些议题的各种看法、方案进行报道, 其目的是将某种客观信息提供给公众, 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进行社会舆论引导, 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之中。要求记者从公民关怀出发, 通过呈现多元的论据和理由, 使报道更具辩证性, 以培养公民对不同意见的辨别能力和公共议题的参与能力。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 社会资讯传递这一社会功能是民生新闻的侧重点, 这一公共平台正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发出声音的通道。挖掘舆论监督、进行社会组织是公共新闻的侧重点。虽然二者在表现的主题、取向以及解读的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 在宗旨上, 民生新闻同公共新闻有着一些相同的地方。回归新闻的公共性是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尊重公民的作用, 努力使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应对、公共事务的解决能力有所提高是电视公共新闻所强调的;而民生新闻强调的则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在民生新闻方面, 所谓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指对新闻公共性的关注和回归, 它注重对民生的关注, 对百姓重视的话题以及欲求进行了解, 这些都能为公共新闻找到合适的选题。新闻的公共性需要的是在新闻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公共性, 不管是在公众对公共事件讨论的参与方面, 还是在媒体向专家寻求答案方面, 所有的本质都是对公民事务进行关注, 对社会的公共空间发展进行推动。
与此同时, 若是媒体能够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这一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发掘, 对公众讨论进行组织, 或是对新闻进行深度评论, 那么就给民生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仅如此, 公共新闻还能够对民生新闻较为庸俗以及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的缺陷进行一定的弥补。
三、转变的途径
1. 找准定位。
面对种种矛盾, 若想站稳脚跟, 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将民生理念、新闻本体以及舆论监督和公众的参与紧紧地抓牢。不论在内容定位方面还是在操作层面, 都要对其采取重新审度和设计, 从而使其从民本事件转为民本内涵。
2. 让观众说话。
大众是民生新闻的受众, 而公众新闻认为受众是公众。这是因为同大众相比, 公众更具社会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进程不断加快, 公民意识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将大众转向公众。所谓的让公众说话, 指的是使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 而公众是意见、观点以及信息表达的主体。
3. 完善舆论监督。
在民生新闻当中, 比较容易产生主观偏向的一部分就是新闻评论。因此, 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更为注重自身的理性建设, 对社会舆论中的主、支流进行区分。在做好为民请命以及舆论监督的基础之上, 电视民生新闻要对新闻评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新闻监督的“理性”以及“建设性”进行强化。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必然向电视公共新闻进行转变。如何让这一转变更为顺利, 是电视媒体人现在关注的重点。找准定位、让观众说话、完善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一转变较为基础的方法。
摘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以及民本取向这三点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 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则是回归到新闻的公共性。从这两者的本质上可以看出二者有着相同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 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向公共新闻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公众
参考文献
[1]秦中人.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J].青年记者, 2005 (6) .
[2]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 篇11
一、现阶段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同质化竞争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使其成为新闻界的楷模,全国各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纷纷模仿跟进,有的甚至完全套用了《零距离》的节目制作模式,致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大同小异。电视民生新闻对本土资源的挖掘让老百姓找回了“认同感”和“方位感”,但在同一个地区发生的新闻事件毕竟有限,于是内容的相同也不可避免。节目形式雷同,题材雷同等问题致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意味着多样性的丧失,电视传播一旦缺乏多样性,传播生态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必将导致传播市场结构的失衡。
2、内容琐碎肤浅
民生新闻主要是反映百姓所想、所说、所需的内容,但有些电视民生新闻片面地理解“民生”的内容,同时过分强调本土化,使得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沦为本地发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电视民生新闻变成了“琐闻”。诸如街头斗殴、坑蒙拐骗、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报道频繁地出现在电视上,这种琐碎、平淡除了满足受众一时的好奇心外,对提高受众素质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缺乏新闻价值同时也令人感到乏味。
3、娱乐化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就决定了其在表达时可以用“软”的方式。某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认为“软”即意味着娱乐化,于是为吊起观众的胃口,千方百计地强化视觉刺激。有些报道将百姓生活的展现变成对百姓个体隐私的爆料;有些报道对婚外情、扫黄打非的内容刻意渲染;还有些报道对凶杀、盗窃、抢劫事件趋之若鹜,存在着严重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做法导致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低俗化,亵渎了民本思想。
4、舆论监督越位
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仅局限于表达民意,而不能落到实现民意的层面”。 新闻媒体可以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但没有审判权。目前,不少媒体热衷于越俎代庖,包打天下,角色由记录者变成了“执法者”,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尺度极不恰当。更有甚者干预到有关部门的正常运作,体现出严重的角色越位与异化。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未来发展方向
1、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品质
对《南京零距离》节目制作模式的套用,致使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大同小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大多电视台忙于对信息资源的争夺,而无暇顾及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因而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依然形势严竣。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摆脱被动的局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创新节目形式刻不容缓。
创新的节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的形式和节目内容一定要协调,这是赢得百姓喜爱的关键。选择的节目形式一定要新颖、实用,真正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助跑器”。比如解决邻里纠纷,可以将矛盾双方的当事人代表请到演播室,再请位教育专家作嘉宾和主持人一道进行现场调解,观众则可通过电话连线、短信的方式表达意见,多方面互动,有助于双方解决冲突,缓解矛盾。又比如,为克服地域的局限,地区间可采取相互联合的运作方式。如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城市新闻》、福建新闻频道《现场》、安徽经视频道《第一时间》四大民生新闻栏目强强联合,组建了“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 四个栏目从节目制作到广告客户的开发与服务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不仅拓展了节目内容,赢得了更广泛的收视群体,也为广告客户在多个市场上整合传播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跨区域强势栏目合作的先河。
2、扩大报道范围,丰富节目内容
人们通常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不需要精神品质的提升,于是满足于日常生活杂事的描写,使新闻内容流于琐碎和肤浅。其实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和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正如江苏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景志刚说:“时政要闻老百姓是非常关心的,自己的市委书记市长干什么,他们实际上很关心,市委书记市长做的事情和百姓是息息相关的……”百姓的事同样也是政府牵肠挂肚在努力践行的事,因此民生新闻的题材不能单单停留在反映老百姓生活琐事这一层面,而应向扩大报道范围,把视野扩展到有新闻价值的大民生上。广泛吸纳时政新闻,从百姓的角度予以解读,这样既丰富了栏目内容,也避免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日常生活小事的投诉站”。
3、引入“公共新闻”理念,提升节目文化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偏向负面报道的时代己经过去了,电视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停留在“暴力、凶杀、色情”等吸引观众眼球的层面,而应向纵深拓展,引导民众关注国家事务及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这就要求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公共新闻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内涵为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社会公共领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积极搭建公共交流平台,引导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共同探讨公共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民众的公共意识,还能引导民众确立主流价值观念,有助于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品位。
4、反映民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民众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媒体,而媒体则会尽其所能督促有关部门作出及时的回应,直至问题得到解决。媒体的介入加快了问题解决的进程,难怪社会上流传着“有麻烦,找媒体”的说法。我们在肯定媒体作用的同时,还应时刻警惕舆论监督越位的现象。舆论监督为老百姓搭建了倾吐心声的平台,但舆论监督的作用仅限于反映广大民众的呼声,不能越权进行“媒体审判”,更不能干预有关部门的正常运作。作为新闻工作者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表达民意。做到既要为民请命,也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既要倾听社会呼声,更要善于化解社会矛盾,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
电视民生新闻构筑了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使得下情得以上传、上情得以下达,发挥了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尽管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类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成功“打响”,无疑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抓住契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争取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办得越来越好。
1、孙虹.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与改进[J].当代电视,2009(4)
2、高红明.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现状的思考[J].中国电视,2006(7)
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 篇12
一、内容为王:选准定位, 找好对象, 传递快捷实用信息
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未来的前景空间可大可小, 要做好一档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栏目, 首先要掌握好节目定位, 《共同关注》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长期关注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大量出现的弱势群体”的栏目, “关注弱势群体, 搭建互助平台, 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就是其一贯的节目定位, 有了这样一个大背景, 节目就有了范围, 不会出圈。
由于电视新闻是以画面结合声音的报道方式, 现场感较强, 而民生板块聚焦的大部分是生活小事, 受众群也很庞杂, 这就要求节目在反映人文关怀的同时进行故事化报道,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受众需要, 实践者必须以富有地方色彩的基层视角, 反映百姓生产生活, 使其与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相合拍, 从中剔除新闻同质化报道, 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兴趣点来分别设定子栏目或者进行新闻有序组合, 在选取新闻人物上, 要针对报道重心选择那些带着基层新鲜泥土气息的代表, 他们本身就是工人、农民……带着浓厚的基层气息, 这样朴素、广义的身份, 决定了他们关注的焦点和普通百姓一样, 所以报道更容易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使之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 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这里的共鸣指的是群众的心理参与, 比如在社会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要沉下身去, 多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做到让群众说话, 唤起其参与意识, 在类似帮忙类节目中, 在报道某一事件结束后, 要辅以政策指导性内容, 并以微博、论坛、微群等平台向社会征集线索, 展示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使观众从中受益。
可以说, 在打民生特色牌的报道中, 单单从新闻报道的对象而言, 民生新闻中的“民”, 应该是广大的普通民众, 是绝大多数的基层市民和农民, 反映这个庞大的、最需要关怀的社会群体关注的, 所参与的话题, 必然让新闻从“宣传话语”回归到“传播语言”, 做好民声代言人。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市民需要很多及时实用信息, 比如气象指数、出行状况等服务资讯, 政策解读、部门协调、监督维权等服务指导, 生活一招鲜, 美食点点通等日常关注……这些信息丰富了报道内容, 传递了日常信息, 为媒体服务民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二、深化质量:从短平快向深度创新发展
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尤其在新闻价值方面更需要理性思考, 节目制作要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 把新闻事件放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加以分析、解剖, 遇事高看一眼, 深看一层, 给人以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启迪, 不要一味追求短平快报道, 这样容易使很多宝贵的新闻素材流失, 在信息时代, 及时了解更多的新闻信息, 固然是人们的渴求, 但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全方位解读和解剖乃至观点的陈述分析, 从中发现新的闪光点,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让受众本身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过程, 是非常具有可操作性的。
热闹活泼琐碎新奇和刺激的新闻内容, 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时的兴趣和吸引力, 短时间内收视率得到迅速提高, 但难为久长之计, 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审美疲劳”是这类节目的硬伤, 这就需要用连续或者追踪式的深层次报道来解读或者还原完整事件, 来赢得观众的青睐, 节目形式可以被模仿, 时效性可以进一步延展, 内容也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在做政策深层解读时, 全面完整地提供相关信息、背景资料、甚至司法知识的普及都是有其必要的, 在这个基础上, 深度挖掘这些新闻事件对社会以及个人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以及造成影响的成因, 引起哪方面的思考, 政府部门给予关注等多元立场解读, 体现其内在和外延价值, 真正做到对百姓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的平衡性和立体报道。
三、提升公共服务, 搭建舆论平台
让民生新闻有别于市井消息、社会杂谈, 就必须赋予其公共服务性, 它体现在承担党、政府、人民的喉舌作用和公共服务性舆论导向作用等方面,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在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中, 对关系到自身利益的相关决策和立法都将进行充分表达和交流。在这方面, 媒体将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交流表达的沟通渠道和协调平台, 使得其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宣传说教, 也形成了公民参政、舆论监督的重要媒介, 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盘锦广播电视台在新闻广播中开设的《行风热线》节目, 就是为政府和群众提供了一个有效沟通的公共平台, 在这里, 市民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同政府官员进行直接对话, 反映或者咨询一些关于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一些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样的话题既是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 也是关系社稷的国策方针, 这一点从近期《新闻联播》中便不难看出, 新开辟的民生栏目让大家看到了党和国家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 最美女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司机……这些平民人物的不断闪现, 体现了人心向善的公民品德提升, 促成了一股良好的社会风气的不断外延。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推荐阅读:
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05-09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08-01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07-12
电视民生新闻导语10-11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刍议07-27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09-12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突围09-22
民生新闻的采写09-04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06-20
民生新闻的平民意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