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通用7篇)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 篇1
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节目表达的重要工具。如何合理且技巧性地运用丰富多元的镜头语言, 更好地“讲述”新闻事件, 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镜头语言”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电视节目是一种视觉文化产品, 镜头语言是电视节目表达的本体语言。新闻是比较特殊的电视节目类型, 以“事实”说话、反映现实生活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原则。因此, 在运用镜头语言记述和表现新闻事件时, 应充分了解镜头语言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遵循镜头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律, 掌握镜头语言运用的实际技巧和有用策略, 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与丰富度, 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的电视新闻节目精品做出积极的努力。
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镜头语言”的
相关原则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类的电视文化产品, 在使用镜头语言的具体实践中, 既要符合新闻节目的真实叙事原则, 同时又要遵循一定的镜头语言运用规律。
1. 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基本标准和重要底线。运用好镜头语言, 以技巧和手段相对“真实”地描述“真实”的个体生命和整个现实社会, 更为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具真实性, 这对维护并提高电视新闻的权威和公信力非常重要。
2. 主题突出原则
电视新闻节目是信息资源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运用镜头语言的具体工作时, 一定要明确新闻事件的主题和主体对象, 运用镜头语言的各种技巧和策略使新闻中所需要传递的事实更为醒目, 使广大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相对复杂的信息资源中, “一眼”就能够把握到主要的“信息资源”。
3.逻辑主线明确
镜头语言是按照一定逻辑线索而组合起来的有机系统。在使用镜头语言时一定要严格把握逻辑线索, 使新闻叙事的逻辑清晰、衔接巧妙, 从而能够更加真实、技巧、主题明确地描述新闻事件, 反映新闻主题, 并使广大受众更加乐于认可和接受这一电视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镜头语言”的
几点策略
镜头语言的“匮乏”将会导致电视画面的平淡无奇, 也就很难真正“抓住”受众的注意力、锁定他们的“目光”, 电视新闻节目也就难以在数量众多的视听节目中脱颖而出, 更遑论生存与发展。因此, 要在把握和遵循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 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 提高电视新闻制作的水平, 强化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1.“无技巧”的技巧策略
无技巧, 是指在运用镜头记录现实生活时, 以尽量直观、节奏平和的镜头语言进行相对客观、“真实”的表述。所谓的“无技巧”, 其实质是对镜头语言的要素、技巧、策略有着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尽量“真实”性还原的一种新闻叙事方式。在电视新闻节目摄像中, 通常可以采用抓拍、长镜头等来实现。其中, 抓拍, 需要摄像师具备一定的画面捕捉能力和娴熟的摄像技巧, 通过抓拍记录下真实场景、定格真情实感的瞬间, 所拍摄到的画面往往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长镜头, 是指持续30秒以上的画面。长镜头是与“人眼”最接近的一种镜头语言, 镜头始终在不间断中进行游动拍摄, 连贯性地表现和展示着外部客观世界, 这对摄像师的摄像技巧也是一个挑战。
2. 灵活适度地运用摄像技巧
摄像技巧是指运用镜头语言的策略。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镜头语言是承载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 电视新闻节目工作者应当在突出新闻事件主题的基础上, 去发现、挖掘最能表现主题的拍摄对象, 再遵循统一的逻辑主线来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地组织镜头语言, 使所拍摄到的画面更加引人入胜、更具说服力, 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新闻内容、掌握新闻事实并获得某种启示。例如, 采用一些对比镜头, 使新闻事实的特征更为突出;还可以增加一些场景描述, 使受众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提高新闻事件的信服度;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略带叙事情节的拍摄, 增强新闻事件的叙事性, 扩大并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包容性与表现力, 等等。
3. 与其他造型“语言”相配合
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表达和叙事的重要工具, 但并不是唯一的“语言”类型。其他的造型语言在电视新闻叙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如主持人、字幕、音效等等。电视新闻节目创作者不可以只就“镜头语言”进行孤立的思考, 一定要密切注重镜头语言与其他造型语言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尽量使自己的“镜头语言”与之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使整个新闻节目成为一个和谐的系统, 更为全面、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在电视新闻节目创作实践中, 相关人员要在坚持真实性、主题突出、逻辑主线明确等原则的基础上, 在与其他造型“语言”相配合的同时, 借助镜头语言将自身的创作意图、审美倾向和评判标准进行充分的展现, 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精彩的电视新闻节目。■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 篇2
新闻的灵魂是真实。表现真实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长镜头”。在电视新闻当中, 短镜头的作用毋庸置疑, 它在消息新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快速切换的短镜头, 可以让观众感觉到新闻事件进展的节奏。但是在“走基层”新闻报道过程中, “长镜头”就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长镜头是在运动过程中持续地、不间断地记录现实生活, 即它没有人为地去干预生活、“打碎”现实生活固有的状态, 所以, 它保持了现实生活的时空的完整性, 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原生态和进行时态, 因而它更加真实可信。
在2013年天津电视台大型采访报道“走基层——西部行”过程中, 我们发现很多节目大量使用了“长镜头”, 更好地展现了援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 2013年5月31日《天津新闻》播发的《惊险不断的110公里》这篇报道, 大量的使用了车行进间的长镜头, 观众直接看到不断从山上滑落的碎石和通过画面感受到路途的颠簸。这种长镜头也反映了记者主观视觉和感受, 直接托出了“惊险”这一主题。反观, 5月23日《天津新闻》播发的《90后支教老师的家访路》, 同样是记者跟随拍摄对象一起走山路去家访, 但是没有使用“长镜头”, 而是采用“蒙太奇”的手法, 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不直接, 没有主观角度的体会感受, 一下子就拉大了新闻核心人物和电视观众的距离, 给人以“表演”“加工”的感觉。
二、走基层中“长镜头”的选取
在“走基层”电视采访报道中, 我们提倡长镜头。记者更应该大胆地、富有创造性地运用长镜头。自然状态下的生活表现, 比那些刻意“做作”的要真实得多、生动得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比较适用于长镜头表现呢?
(一) 事情发展到关键节点, 用长镜头还原现场
在“西部行”5月25日播发的《走出大山的路 (一) 》当中, 我们记者跟随援疆干部前往一个村子, 在整个过程当中, 每当事情遇到困难和问题时, 记者都用长镜头去表现和还原现场。“当地干部告诉我们, 有些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 有时这些村干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带全村人到县城里去看一看。说着, 意外又出现了。 (现场同期) 天津援疆干部李长春:前面一停车, 又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了。前面的道没法走了, 车子下不去。”
当记者在乘车过程中遇到意外的时候, 整个过程用了一个长镜头, 最直观地把现场实际情况交代给观众。本来平淡无常的行车过程的画面, 突然间前面的车停了下来, 这时记者没有关机而是用整段的镜头记录下来整个过程, 使得观众一下能够感受到路途的艰险。
“记者:我们现在到达的海拔已经到3200米, 那么在这里已经感觉到呼吸不是很平缓, 带领我们的乡干部说得翻过对过的那座山, 才能达到一会我们要去往的那个村子, 所以高原反应会比较严重, 我们现在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的摄影师, 他们一会得扛着20多斤的设备还有架子, 得翻过那座山头, 所以我对他比较担心。 (现场同期) 先过去两个人, 慢一点啊。记者:就是刚才这一跳, 现在已经感觉到心脏有些不舒服了, 看来在这真不能做剧烈的运动。”这是这篇报道中又一段使用长镜头表现的现场。首先记者用一个长镜头出镜画面体现了在高海拔地区步行的艰难, 然后又用长镜头记录了在记者跳过一道沟之后的气喘吁吁, 让人感到非常真实, 前后呼应非常连贯。
(二) 在场景更换过程中使用长镜头
我们在“走基层”报道过程中, 经常要跟随新闻人物或者随着新闻事件发展过程更换新闻采访的场景, 在更换场景过程中往往使用长镜头进行采访和拍摄。在天津电视台播发的《救助大山深处的瘫痪藏族女孩》这篇报道中, 援青干部在帮助藏族女孩办下来医保之后, 又帮助女孩联系医院进行救治。在藏族女孩家和救护车两个不同场景之间, 记者运用了长镜头进行过渡。
“同期:天津援青干部袁新河:前几天我不是跟你沟通完咱们县医院能不能出一个救护车?出一个救护车, 我想出一个女大夫, 行不行, 女大夫, 她不是女孩嘛, 在路上有没有什么可关照一下的, 有个特殊情况, 今天上午9点你把车派上。”这个长镜头记录了援青干部给医院打电话的过程, 第一有了这段长镜头, 用这一细节直接突出了援青干部的心理和性格, 一方面非常着急, 直接联系救护车把女孩拉到医院救治, 另外同期声还体现出干部雷厉风行的同时又非常细心。这个长镜头的使用有效地突出了主题, 并且还把两个场景有机的联系到了一起。
总之, 在电视采访报道中, 用不用长镜头, 用多少长镜头, 是一个叙事方式和纪实风格的问题。要使我们的电视报道更真实、更生动、更有生活味, 应该多尝试长镜头。
三、拍摄“长镜头”对记者的要求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 篇3
长镜头也可以称为“多构图镜头”、“段落镜头”等, 是对同一景物运用推、拉、摇、移等方式多景别、多层次的在一段持续比较长的镜头内 (开机到关机) 进行拍摄, 能保证时空的完整性、连续性、真实性 (1) 。相对于短镜头, 长镜头的内含有以下的理解:首先, 它拍摄的时间比较长, 以分钟作为计时单位;其次, 它包含了多种运动拍摄技巧, 属于综合运动的拍摄方式;再次, 能够完整、具体的对自然生活中一段流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叙述和传达出一定的生活内容与思想内涵。
2 电视新闻中长镜头的优点
随着各个电台之间白热化的竞争, 给电视新闻报道也带来严峻挑战, 能吸引观众眼球, 获得点击率与关注度, 才能为电台赢得巨额收益。长镜头中在电视新闻中最大的优点在于, 能连贯地运用现场的音响与图像, 从亲身介入转入心理介入,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观看过程中自然而然被带进新闻现场 (2) 。记者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 并且能熟练的按照时间发展规律与观众的认知规律编辑画面, 能获得观众更多的认可、信赖。一条成功的电视新闻, 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 真实存在的才能带来真实的现场感, 让人过目难忘。因而长镜头作用于听觉、视觉而产生的现场感, 是文字传播媒介难以企及的, 长镜头的合理运用能最大限度增强现场感, 更真实、可信。
3 电视新闻中长镜头运用少的原因
尽管在电视新闻中恰当运用长镜头能使新闻报道更真实, 但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也较少, 主要原因在于:主观而言:当前部分的编辑记者未能对长镜头的写实作用有足够的重视, 普遍认为一组短镜头会比一个长镜头更具有表现力、信息量大, 不舍得在短短几分钟的新闻中拿出一大段时间编入长镜头;客观原因:新闻素材中本身的动态较弱, 在很多的成就新闻、会议新闻中, 长镜头几乎极少用到 (3) 。此外, 当前的现场报道较少, 人们较为关心的社会新闻, 现场直播也是凤毛麟角, 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现场报道深受观众喜爱, 因而需要借鉴国外先进拍摄经验, 期待更多现场直播能促进社会风气, 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4 电视新闻中长镜头的实际运用
一条新闻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 普通的观众都有一种好奇心理, 想对新闻事件探个究竟, 一睹为快, 这是一种由远及近的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长镜头的运用就与人们的这种惯性思维相吻合, 长镜头也成为最直白、最通俗的表现形式。长镜头在实际运用中, 是对分镜头记录方式的一种革新 (4) 。起初, 摄像师可以运用分镜头方式, 将眼前现实空间的新闻事件, 从事件的各个侧面去进行拍摄, 之后再利用一定的逻辑关系与结构形式将它们组接在一起, 也能完整地呈现出事件的来龙去脉, 但是取材方面或结构上有些不合理之处, 会给人一种不自然、不真实的感受, 若是条件允许, 可在实践中, 大胆运用长镜头, 是一种最直接、最纯粹的生活表现, 比刻意“做作”出来的更真实、生动。那么, 在实际拍摄中如何更好地运用长镜头呢?
首先, 一个新闻事件较为集中的出现在一个场景之内, 依据分镜头的表现方法, 需要10-15个镜头才能完成。此时, 摄想师就可以考虑下用最快的速度用3-5个镜头去展现事件, 通俗而言, 就是用3-5句话将事情说清楚。当新闻事件集中在一个现场, 我们可以用几个长镜头表现它,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第一, 正确选择长镜头的行动路线, 从开始到结束每一部分都做到心中有数, 也要考虑周全, 在这个行动路线中尽量避免出现障碍物, 也就是由始至终行得通;第二, 行动路线中, 紧抓新闻事件中需要突出的那些内容, 推、拉、摇、移等技巧的合理运用, 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 才能取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其次, 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有多个, 假设有四个现场。为了更好的显现出其中一个场景, 摄影师可以运用一个长镜头或几个长镜头构成一个大段落。然后将这四个现场的大段落组接在一块, 也就形成了一条电视新闻。
结语
当前的新闻报道中是分切镜头、蒙太奇手法的组接为主, 画面短促, 切换频率快, 使得新闻中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 但形成新闻后带给观众的感觉是蜻蜓点水的不可信, 而真实的现场感被零碎的画面所破坏了。而运用长镜头进行电视新闻的摄影, 所播放的画面是将一个新闻事件或某一片段相对完整的呈现给观众, 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 更具真实性。在具体的电视新闻报道实践中, 要具体的考虑, 有的放矢地运用长镜头、分镜头, 充分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 扬长避短, 在报道中游刃有余地运用, 以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
摘要:电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个电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电视新闻报道中也不断创新、吸取先进摄影与编辑手法, 来增强电视新闻的生动感、真实感。长镜头的运用是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摄影手法之一, 在拍摄新闻与新闻纪录片中对于事物或场景的细节描写时, 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 能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吸引观众的眼球, 成为了业界人士关注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长镜头,记者
注释
11 刘旭真.电视新闻中长镜头的运用[J].青年记者, 2013, (20) :122-122.
22 刘倩.专题类电视新闻画面拍摄要素[J].大众文艺, 2013, (23) :195.
33 吴长宇.电视新闻“走基层”中“长镜头”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5 (6) :129.
浅谈民生类新闻线索的合理运用 篇4
一、多做新闻链接带来“举一反三”效应
重庆电视台《天天630》栏目曾经报道过一条新闻, 一名女子在银行柜员机取款时, 拾取了他人遗忘的银行卡和现金, 在经过18个小时后, 这名女子将财物交还到了交巡警平台, 值班警官告知, 这样的行为不是“做好事”, 相反已经触犯了法律。
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一条新闻的时间里就完全能够讲述清楚, 然而这样处理的话, 很多观众其实只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随后, 记者对这条新闻作了新闻链接, 对街头市民随机采访展现大众普遍认识, 后对法律专家进行专访解读法律条例, 另外再收集新闻媒体曾经报道的类似案例做出新闻链接, 在增加新闻中涵盖的信息量的同时, 也使得新闻报道从事件的表面现象, 延伸到背后的本质意义, 留给受众学习和举一反三的思考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处理一些看似简单的题材时, 采编人员的发散性思维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单一新闻体, 作出适度的新闻链接, 能够带给受众更多的信息量, 让单一新闻题材的新闻性变得更加全面透彻。
二、运用跟踪报道使新闻线索达到更新和完整
救助、解困、帮忙、纠纷一类新闻线索的投诉者, 他们最关心的是事件最终能否得到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他们求助于新闻媒体的最直接的原因。在实际的新闻制作中,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许多新闻事件无法在当时或者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得到妥善的解决, 新闻报道通常以“有关部门承诺尽快解决此事”、“相关单位已经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商议解决办法”等情况作为结尾。这实际为新闻采编者提供了一个后续报道的预留空间, 对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的价值和重要性也就得到了体现。
经实践证实, 在许多民生类新闻中, 民众觉得他们反映问题后获得的不止是“相关单位相关人员承诺解决”这样流于形式的结果, 而应该是实实在在能够取得实效的帮助。建立回访、追踪机制, 找到合适的时机利用题材再次策划追踪行动, 可以最大程度地将事件本身的不同阶段更新情况交代给受众, 同时也让整个新闻事件的完整性得到了延伸和整合, 必能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收视效益。
三、直播手段介入带来的新闻细节性和现场感
在传统的报道模式下, 对于火灾、车祸、大型文体活动等类型的新闻报道, 由于时间、地点以及事发时客观条件的影响, 记者往往很难在新闻中将受众需要了解的诸多方面一一涉及。以前通常的做法是, 记者到现场采访一番后, 就得赶回单位进行新闻制作, 对于事件的细节和进展, 无法做到全面的、进程式的展现。而这类新闻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信息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中, 具备做出多条新闻的价值, 但是往往没有足够的人手和客观条件限制而没能实现及时的报道更新。
现在, 技术手段的提升、直播的介入, 能让新闻报道的细节性和全面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只需要一组记者在现场的值守, 就可以随时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 接入最新的报道, 比如在火灾事故报道中, 对于直升机投入救火、成功建立隔离带、损失统计数据等, 这些进程式、细节性的内容, 可以在新闻中全面展现, 充分实现新闻线索的价值。
四、加入符号化、品牌化元素提升新闻品质、扩大影响力
我们注意到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栏目的服务主体正在符号化、团队化。如, 河南台民生频道的“小莉帮忙”栏目, 成立了帮忙团, 成员有“五朵金花”、“五朵小花”。而江苏台城市频道在2008年成立了便民服务网, 设立了服务热线和服务网络, 使媒体帮忙向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这些都是帮忙类民生节目延长生命周期、保持活力的有效举措。
重庆的《天天630》, 也有着在普通市民中享有口碑的“老王来帮忙”。特定的主持人或者记者, 亲自参与到每条新闻线索的选定和报道中, 把一个新闻事件从发生到解决的完整脉络和过程, 清晰地展现在受众眼里, 既有亲临现场的第一体验, 又可以作为一个服务主体, 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一条条简单的新闻线索, 在这种符号化的处理后, 使得新闻显得更加扎实有力, 同时也展现了媒体的亲和力、公正力和品牌效应。
五、加强合理策划提升新闻价值和受众关注度
民生类新闻不能仅仅只从百姓提供的新闻线索中进行筛选, 这样的选材形式太过被动。其实在很多时候, 主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新闻策划, 是公共类服务新闻的一种重要的或者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而这种新闻策划, 注重的是大众性和关注度。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 篇5
一、民生新闻采访过程的心理战术运用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 作为记者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个了解, 这样方能“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总结采访经验笔者得出, 在采访中有的采访对象怀有排斥心理, 有的采访对象怀有畏惧心理, 有的采访对象怀有敷衍心理等等, 面对不同的心理要运用不同的心理战术去攻克, 最终提高民生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一) 对排斥心理的采访应对。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大多数人是普通的民众, 平时接触媒体的机会非常少, 当面对媒体镜头时可能会产生排斥心理, 对于事件的讲述会不完整、不清晰, 表现出尴尬的一面, 面对这种情形, 记者就要努力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 记者要从被采访对象身上入手, 从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切入, 把话题引向采访对象拿手的方面, 消除采访对象的排斥心理, 营造一种融洽的氛围, 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例如, 在江苏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中有这样一期节目, 是调查城市道路建设问题的, 当记者采访路人时, 路人比较排斥不愿意回答问题, 于是记者就从被采访者的实际出发, 询问被采访者住处的道路情况, 这样他就很乐意谈谈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话题。
(二) 对畏惧心理的采访应对。
在目前的新闻采访工作中, 对民生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较突出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不断地加大民生新闻的比例, 在这个过程中弱势群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弱势群体往往表现出畏惧心理, 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 在面对媒体时表达能力比较弱, 这给记者采访带来了不便, 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 就需要记者运用心理知识, 找到这些人员的心理规律, 站在被采访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 获得采访人员的信任。具体地说, 在采访过程中参与到被采访者的生活细节或是内心世界, 运用感情因素实现两者之间感情的互动与交流, 这样的做法更能消除被采访者的畏惧心理, 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三) 敷衍心理的采访应对。
在实际采访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问题, 被采访对象认为新闻采访节目都是千篇一律, 甚至有的人认为电视新闻采访只是一种表面化的现象, 对于问题的解决没有意义, 于是抱着一种敷衍的心态来应对采访, 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中对采访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能够让被采访者感觉到问题的实际意义,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访的目的。
二、强化心理战术的有效措施
(一) 控制采访情绪。
记者的情绪对采访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民生类新闻采访中, 记者处于主动地位, 如果情绪控制不好、精力不集中, 抓不住被采访者说话内容的重点, 就会影响采访的效果, 也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因此, 记者在平时就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才能进一步地运用心理战术。
(二) 调整采访表情。
记者的表情会对采访对象产生影响, 记者不能让自己的表情出卖了内心, 无论是采访高级领导干部还是采访底层民众, 都要表现出自信与耐心, 对于高层领导表情上要不卑不亢、自信舒缓、消除紧张情绪, 而采访底层民众时, 要平易近人、表情和蔼可亲, 要让采访对象从表情上体会到自己被尊重。
(三) 坚定采访意志。
民生新闻的采访对象多是民众, 这些民众相对于其他采访对象来说, 文化程度比较低, 在采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中有许多是比较消极的, 严重阻碍了记者的采访。例如, 安徽电视台的一档《第一时间》节目, 一次记者在调查事件原因时, 当事人的家属非常反感, 不愿意接受采访甚至做出比较极端的行动, 这种情况下需要记者的采访意志起作用, 要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坚定采访意志这一心理战术在记者采访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
结语
对于民生新闻采访来说, 要运用非常多的心理战术才能使采访顺利完成, 新闻工作者掌握心理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正确的分析, 才能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在上文中, 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进行了分析与把握, 又进一步地提出了加强心理战术的有效措施, 相信这样的分析与把握能够给一线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摘要:在新闻工作中, 采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是一个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传递感情与信息的过程, 其设计的领域十分广泛。采访的对象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新闻采访中要运用心理战术去克服这些外在因素给工作带来的阻碍, 从而提高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民生新闻的采访为例, 分析民生新闻采访中心理战术的运用。
关键词:民生新闻,新闻采访,心理战术
参考文献
[1]李宝森.浅谈新闻采访过程的心理战术运用[J].新闻传播.2013 (04)
[2]岳荣辉.民生新闻采访心理研究[J].华章.2013 (03)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 篇6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对象,心理因素
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其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沟通的过程。[1]同时, 也是两者间的情感、信息及需求等的心理因素的交流。[2]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其采访的对象是普通的群众, 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交流, 取得良好的成效, 心理沟通技巧的灵活运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1. 拉近彼此的距离, 建立“自己人”的效应
要想同受访人建立良好的“自己人”的效应,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 就应该使自己同受访者处于同一位置, 还要重视对共同语言的找寻, 采访时要有真诚的态度, 要平等待人, 以便与受访人在距离上更近一步, 最终在情感上实现统一。
在采访一些处于弱势的群体时, 灵活运用心理战术, 其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佳。而在这些弱势群体中, 既有经济上困难的人, 又有身体上患疾病的人, 由于不同的因素, 基本上这些人群对记者都有抵触心理, 不易对媒体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实际采访这些人群时, 首先记者要把采访的目的表明, 不拍摄先聊天, 待同意后再采访, 若拒绝, 采访就不再进行。在采访前, 对受访人意见、要求要尊重, 态度要明确。在交流中, 记者要与受访对象处在同一位置, 主要的着手点就是受访者的身份、人生经历等, 尽量要有共同的语言, 以便与受访对象的距离更接近, 使情感达到一致, 进而构建“自己人”的效应。对于弱势群体在这种氛围中进行采访时, 通常都能成功, 待进入正式采访后, 就可以直达主旨, 而预期的采访效果自然也就实现了。
2. 积极谨慎, 沉着冷静
在具体的新闻采访时, 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受访的对象与采访的主题相差甚远, 但还是在说个不停, 老年人在这类受访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在采访时, 由于他们没有讲话的主题, 但人生的阅历、心灵上的感悟都极为丰富, 使他们极力想要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不但超出了新闻采访的时间, 而且也浪费了观众的时间。
作为一名新闻采访的记者,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 一定不能慌乱阵脚, 要沉着冷静, 在引导问题时, 要积极谨慎, 不能受到采访者的影响。对于对方提出的思想见解, 一定要给予肯定, 受访者的自尊心也要尊重, 要有明确的采访目标, 同时要不断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避免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 这样, 采访的节奏及方向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整与把握, 进而满足主题的需要。
3. 因势利导, 逐渐进入良好的境界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 常会碰见这样的情况:受访人显得比较紧张。适度的紧张可以使受访者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如果过度紧张的话, 则会出现说话断断续续, 表达不清楚的情况。有些记者为了使采访的主题目标实现, 让受访者连续说十几遍, 而受访人则越来越表达不清, 也许通过这种方式的采访, 记者所需要的东西得到了, 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受访者的心情却是极为不顺, 表情木纳。
对于一名记者来说, 如果你采访的是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一线专业工作者, 其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对记者时, 相当地紧张。同时, 在这类群体中, 一部分人还有另一个共同特征, 即对于专业问题, 自是滔滔不绝, 夸夸其谈, 而一谈到生活方面的问题时, 就出现了语言表达不畅的问题。这并不是说, 对人生的感悟他们没有, 而是在该方面他们不善于去表达。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 采访前, 首先对于受访者的一些心理现象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 通过他人对受访者的习惯、经历、工作、专业等要有所了解, 以便正式采访时, 能够大致了解受访者的一些情况;其次, 在采访的过程中, 要从受访人极为在意的事情入手, 比如, 受访人某项发明等, 使采访的气氛得到有意的调整, 通过作为外行人去求教的态度, 使受访者将其发明所带来的优势等一一说明, 因势利导, 使交流的氛围进一步融洽, 从而能够使受访者将自己内心的话一一道出;此外, 采访的地点应在车间、办公室等受访者比较熟悉的环境中, 这样受访者的紧张心理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再次, 在摄像师的有力配合下, 可以将拍摄的形式转换一下, 以便受访者在和谐、自由、轻松的环境中, 把他自己的真实感受、知道的事情自然地表达出来。[3]
结语:
大千世界, 无奇不有。人也有千差万别, 要想获取所需的采访主题, 要想受访者顺利配合完成采访工作, 是相当不易的一件事。在采访的过程中, 与受访者进行交流时, 要尽量通过聊天等形式, 运用商量式的口吻, 使双方的沟通氛围轻松自然。[4]作为新闻工作者, 掌握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采访时, 要灵活地运用心理战术, 只有对受访者的心理作出正确分析, 才可能使他愿意同你交流, 这样不但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采访中的盲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 其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 进而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注释
1[1]林京华.新闻采访心理初探[J].新闻三昧.2009 (Z1) :126-127.
2[2]宋兴明.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J].今传媒.2009 (04) :163-165.
3[3]温秀娟.民生新闻采访的方略与技巧[J].新闻传播.2009 (01) :117-119.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 篇7
1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及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舆论影响力。电视民生新闻走大众化路线,关注社会、民生,做的是大众新闻,新闻报道内容多为社会事件或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具有市民属性、综合属性及市场属性特点,报道内容以综合类新闻为主,涉及内容非常广泛[1]。电视民生新闻属于市民新闻,服务市民,再现都市生活,内容与社会息息相关,强调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以民生为主要报道对象,满足受众关注社会的心理需求,贴近生活,代入感强,受众以普通市民为主[2]。与其他专题新闻栏目相比,电视民生新闻信息量更大,内容更全面,也更丰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民生新闻有:辽宁都市频道的《新北方》、吉林长春电视台的《城市速递》、河北都市电视台的《今日资讯》、中央电视台的《共同关注》、江苏电视台的《零距离》等。
2 悬念与节奏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电视民生新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但在新媒体形式的冲击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市场环境,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增强竞争力,必须提高节目可看性,走故事化报道路线,巧用悬念与节奏,将生活中的戏剧性和丰富性交织在一起,像讲故事一样将新闻讲述出来,设置能调动受众兴趣和好奇的悬念[3]。《新北方》栏目在报道中就是走故事化报道路线,悬念与节奏的运用,使其大获成功,巧妙吸引了受众。
2.1 巧设悬念吸引受众
新闻报道如果没有悬念,就不能吸引受众,而失去受众,就是失败的报道。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设置悬念,可增强新闻的戏剧性与趣味性,使受众更愿意看下去。但悬念设置不能随意设置,不能偏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符合基本逻辑,报道要严谨,强调真实性与客观性。在悬念设置中,要主动挖掘新闻事件中的戏剧性,以受众心理需求为导向设置悬念。要避免新闻娱乐化,过分追求悬念,导致新闻失去真实性。故事化民生新闻报道,设置悬念,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无可厚非,但决不能偏离新闻报道的初衷,不能违背新闻报道的原则,杜绝虚假新闻,把握好故事化与悬念点的平衡,否则只会沦为噱头,悬念设置与结尾不协调,便会导致新闻报道失去精神实质,反而会引起受众反感。悬念点要突出受众兴奋点,强调反差,将独特的观点与立场清楚传达出来,解答受众疑问。
2.2 把握节奏松弛有度
节奏上要把握报道尺度,做到松弛有度,既要有悬念,也要有悬念的解答,平缓与波动要相互结合,通过有序的故事发展,让受众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进而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但要注重叙事的完整性,灵活运用叙事手法,使节目节奏富有变化,构建复杂的视听关系,准确阐述新闻,同时,也要给受众留出思考的时间,避免受众产生疲劳、厌倦心理。
2.3 悬念设置手法多样
电视民生新闻,其悬念设置方法有多种多样,获得的效果也有一定区别。目前,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常用的悬念设置手法有反差法、倒置悬念法等。反差悬念设置,往往以超出常理的现象,引起受众思考,使受众产生兴趣;倒置悬念法,以不同的视角切入新闻事件,先将故事结局呈现给受众,再来揭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吸引受众继续观看。这种方式往往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3 结语
悬念与节奏的运用,能有效增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可看性,进而有效吸引受众。在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民生新闻应积极运用悬念与节奏。但悬念与节奏的设置,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合理设置悬念点,把握好报道节奏。
摘要: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使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类媒体形式让受众群体应接不暇。电视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虽然,当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电视媒体依然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强节目改革创新,增强节目可看性,吸引更多的受众。悬念与节奏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能调动受众的观看欲望,使受众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本文对悬念与节奏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悬念,节奏,电视媒体,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赵敏.巧用“悬念”与“节奏”彰显电视民生新闻的魅力[J].当代电视,2010(2).
[2]王季红.巧用“悬念”与“节奏”彰显电视民生新闻的魅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民生新闻的镜头运用】推荐阅读:
民生新闻的采写09-04
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05-09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色05-26
改进电视的民生新闻08-01
民生新闻的平民意识10-07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10-29
民生新闻的认识与突破06-25
民生新闻的突破和发展09-01
新闻记者的民生意识11-08
电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07-12